佛教之中,關於“空”這個概念,如何​理解?


 2019/9/30    熱度:5577    下載DOC文檔    

  在佛教之中,“空”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為“空”這個概念涉及到自性本心的證悟,因此,佛教經典之中才有很多關於“空”的論述,如《心經》《中觀》等,甚至有人(須菩提)因解“空”而聞名於世。

  那麼,佛教之中,關於“空”這個概念,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我個人的看法是,在真正的理解“空”這一概念,必須從“無自性”和“空性”這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無自性。佛教之中,往往認為一切存在的現象都是有條件產生(本心)的假象,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比如桌子就是一堆木頭、木板、鐵釘等為條件,一旦沒有這些條件,桌子也就不存在了。

  但在一般人的眼中,桌子總是獨立存在的。

  實際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條件,也就是說桌子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因為離開了木頭等這些條件的話,桌子就不再是桌子了。

  而自性則不一樣,自性的本身並不依賴任何條件而存在,換句話說,自性是可以獨立存在的,這就是佛教不同於其它宗教的地方。

  佛教講“緣聚則生,緣散則滅”,“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是“無常”存在的幻象。

  正是因為無自性,世間的一切存在(一切法)才處於不斷的生滅變化之中,也就說一種東西消失了,但它並不是沒有了,而是換了另一種方式存在,如水蒸發變成為氣,又經過變成雲,最後由雲又變成雨,又歸於水。

  因此,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中,“五蘊”也一樣,“五蘊”是無自性的,若認為空是沒有則是斷見。佛教講“空”,《心經》中的有這“空即是有,有就是空”的說法,因此,因緣和合所生的法就是“空”,沒有自性就是“空”,但空的同時不影響因緣和合的假相存在,也就是說,在佛教之中,空和有是統一的。

  二、空性。在佛教的理論之中,“空”並不是代表沒有,也也不是表示什麼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代表無所不在,無所不有的的意思,因為“空”這一概念的本身已經超越了一切存在,具有了超越於存在的內涵。因此,“空性”代表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實,但“空性”並不是空,也不是“不空”,“空性”在佛教的理論中,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存在。

  因此,證得“空性”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就可以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從而徹底的擺脫、出離人生之中的一切痛苦和災難,這就是宇宙人生之中最高的真實。

  這就是佛教之中,所講的“空”,“空”是通過“觀照”的修行而證得,其目的是解除生命的迷惑、煩惱、痛苦,從有所執到無所執,最終解脫人生苦海,換句話說,就是從觀照般若到實相般若,以般若的智慧改變自己的命運。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