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心經》第12課04
星雲大師講《心經》 第12課丨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04 四、六根、六識與六塵 《般若心經》裡所說的空相,就是真空裡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在佛教裡,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也有叫“六識”。同樣的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又要叫“根”,又要叫“識”呢? 根等於現在醫學界所說的神經系統,眼根就是視覺神經,耳根就是聽覺神經。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神經,就叫作“六根”。識和根不一樣,識是心理作用,是意識作用,它有分辨的作用,是屬於心理的,不光是生理的。 我們知道,五蘊的“蘊”是積聚的意思。而五蘊又叫“五蘊山”,五蘊如山,這座山裡面有很多的寶貝。山也有蓋覆、積聚的意思,因此,五蘊又稱做“五陰”,“陰”就是蓋覆的意思。五陰、五蘊的內容都是色受想行識。 根,有增長的意思。比方花怎麼會開?因為花有根。樹怎麼會成長?因為樹有根。識,是認識、了別。眼根生起了,馬上就經過眼識去分別。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塵”有染污、動搖的意思。好比空中好多的微塵,讓家裡布滿了塵埃,讓空氣遭受到污染。其實,在世間,所謂色聲香味觸法,哪一樣不是像灰塵一樣染污著我們的心呢?所以就叫“六塵”。 根,是生理的作用;識,是心理的作用;塵,是物理的作用。所以,六根,講的是身體;六識,講的是心理;六塵,講的是物理。 六根是生理的,六識是心理的,六塵是物理的。 舉個例子說明六根、六塵、六識之間的關系。眼根同外面的塵境接觸了,例如眼睛看到了花,那麼這當中一定還要有一個認識作用,才能辨別這是紅的花還是白的花。 有時候我們正在專心做事的時候,有人從旁邊經過,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人;有時候我們正在專注看書的時候,什麼人經過了,也沒有去注意。所謂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為什麼?光是有根和塵的接觸,沒有起心識的分別,物我就不能產生一種認識和了知的作用。 六根和六塵擺在一起,叫“十二處”。處,是一切法的分類、一切東西的分類。例如,這是眼根、耳根、舌根,那是色塵、香塵、味塵;這個是男眾,那個是女眾;這是橫梁,那是柱子;這是椅子,那是桌子。 有時候也把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叫“十八界”。為什麼從六到十二,又再從十二到十八呢?界,就是一切種類的界限之意。每一個東西都有它的界限,這是木頭不是磚頭,這是桌子不是椅子,它都有個界限。六根、六塵、六識彼此是有界限的,不可混為一談。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