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與實際上的聰明


 2019/10/2    熱度:1203    下載DOC文檔    

  第一,聰明這個詞的判定標准,帶有很強的主觀感受性。生活實踐中,“聰明"這個詞的被判定者與判定者,在心相續上有大比率的交集;也就是說人們往往會把“聰明"這個褒義詞,判定給與自己的心理體驗相似度極高者;與此相反,與“聰明"相對的各式各樣的貶義詞,常被判給低相似度的心理體驗者。更甚的是,心理體驗全然不同者,往往會被判定者自我優越感極高地判為另一物種,也就是判定者認為被判定者不配與己同倫。

  第二,“看起來”這個關鍵詞,意味著判定的雙方在心理互動上,以前沒有過現在才開始。既然如此,心理體驗上的相似度更無從談起,於是被判定者就“看起來"不聰明了。

  第三,“實際上”這個關鍵詞,意味著判定的雙方在心理互動上,已經有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心理體驗上的相似性已被判定者覺察出來,於是被判定者就“實際上”聰明了起來。

  第四,“大智若愚”這個詞的頂帽者有兩個特點。a 與判定者的心理互動前期多後期少;b 與第三方的心理互動,比判定者更豐富。

  第五,不僅聰明,有情眾生相互之間的任何判定均是如此。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