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輪回中的痛苦是絕對的,快樂卻是相對而短暫的


 2019/10/11    熱度:1511    下載DOC文檔    

  導語:因為執著,所以痛苦。輪回中所謂的快樂,只是相對而短暫的。佛陀說有漏皆苦,是教導我們看清痛苦的本質,具備勇氣和智慧,就不會制造更多未來痛苦的種子。

  四法印的第二個是有漏皆苦。

  從大乘的角度來說,有漏和無漏的區分界線,就是有沒有“執著”。“能執著”的心和“所執著”的對境,在佛法中稱為能取和所取。只要有二取的執著,都是有漏的法,都是痛苦。比如,我們看到一個東西,就會產生執著,接著生起貪愛或厭惡,就會想去追求或排斥,而帶來種種痛苦。

  無漏,是沒有能執著的心和所執著的對境,能取和所取消失了,這是空性智慧,是一地菩薩以上的入定狀態,以及佛的境界。

  我們會在輪回中流轉,就是因為有執著,都是有漏的法。而有執著就會有痛苦,所以佛陀才會說輪回是苦,有漏皆苦。

  有漏皆苦,可分為內在精神和外在物質。內苦,就是我們精神上的痛苦感受。而外在的物質,雖然本身不會痛苦,但它們是痛苦的來源,因而稱為苦。

  有漏皆苦也可分為三大類:苦苦、變苦、行苦。

  苦苦,是指明顯的痛苦,這是得到時會痛苦,消失了會快樂的事物。從感受來說,是苦的感受增加。比如,生病、老死、遇到天災人禍等等,就是苦苦。其實,冷熱、饑渴、疾病等,都是苦苦,我們從一出生,身與心就感受這些必須不斷滿足的苦,而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變苦,是指存在時不會痛苦,失去了會痛苦的事物。從感受來說,就是快樂變為痛苦。我們追求的世間快樂,如健康、財富、權力、名聲等等,都屬於變苦。擁有這些時,我們會感到幸福快樂,可一旦失去了就會特別痛苦。因為是痛苦的來源,以此而稱苦。

  第三種是行苦。行苦的“行”和諸行無常的“行”,都是指有因有果、因緣而生的法。由因緣而生的法,每個剎那都隨著因緣在改變,這種無常的本質,就是造成痛苦的因。因為是痛苦的來源,而稱之為苦。從感受來說,行苦是一種非苦、非樂的捨受,是比較細微的感受,如果不去觀察,不容易察覺。

  所以,不論從內外之苦或三種苦來看,輪回中的痛苦是絕對的,但快樂卻是相對的、短暫的。但佛陀說有漏皆苦,並不是要我們逃避痛苦,而是教我們認清痛苦的真面目,不要將痛苦當成快樂。然後,要有勇氣和智慧去面對,同時不要再制造更多痛苦的種子。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