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大悟,成了佛祖​,為什麼別人不行


 2019/10/14    熱度:2700    下載DOC文檔    

  佛教故事裡,關於佛祖釋迦牟尼成佛的傳說,據說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突然得到“頓悟”,也就是大徹大悟,於是就成了佛祖。至於什麼樣的境界才是“大徹大悟”,這個也沒有一個標准。但從故事裡看來,“菩提樹”對釋迦牟尼的幫助是有的。可為什麼後來幾千年,卻再沒有另外一個人能借助菩提樹成佛呢?

  其實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菩提樹”這個記錄只是一個參照,並非“成佛”的關鍵所在。按照最初的佛家理論,所謂的“佛”,就是覺悟者而已,並非大神通。而“覺悟者”的主體是人。如果主體已經具有了大智慧並開始“覺悟”,那麼外界的場景只能起到一個促進作用,可以是“菩提樹”,也可以是“玫瑰花”,甚至可以是“修羅場”,這些都不會決定是否成佛。

  讀佛經,關鍵在於領悟佛經裡的深層次含義,如果“引經據典”地理解佛經,那就真是下乘了。佛教的原旨裡,釋迦牟尼經歷過的場景大多非常普通、完全可以復制的,而幾千年來卻沒有復制出一個“佛”,問題即在於此。並不是後來的菩提樹發生了變化,而是“人”這個主體的“覺悟”還不夠。

  有一句非常通俗的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將這句話的重心放在“屠刀”上,認為這才是“佛”的先決條件。其實不然,“放下”才是後天成佛的第一要素。因為佛家的“覺悟者”,就是用心去體驗感受、最後醒悟的過程。

  而“放下”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曾經擁有”。如果都不曾有過,哪來的“放下”?又能“放下”什麼?釋迦牟尼在未出家前是“迦毗羅衛”的太子,衣食住行,極盡享受人間之樂。後來他“覺悟”到他所屬的釋迦族朝不保夕,難免最後覆滅,因而參透了世間的“無常”。而且釋迦牟尼又目睹了人自有生以後,接踵而來的老、病、死一系列的桎梏,所有這些都讓他感同身受,終於捨棄王位出家修行。

  “只有曾擁有,才能終放下”,沒有經歷的“空”,是混沌的虛空,而“放手”後的“空”,才是清明境的“空”,只有足夠地經歷俗世生活,才能有機會覺悟成佛。而“菩提樹”,只是釋迦牟尼決定“放下”時的參照物而已,並不是促成釋迦牟尼“放下”的原因。

  所以,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找棵菩提樹坐下就能成佛的,關鍵還在於自己的智慧和覺悟,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慧根”——放下。所以未成佛前,苦修也成了必經之路,大家都以為“苦修”相當於現在的健身鍛煉,其實更主要的,“苦修”的終極目的還是為了最後的“放下”。待到修行完了,能有菩提樹當然更好,如果沒有,即使一根竹子,甚至一棵小草,也能大徹大悟。

  南無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