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越大要求越高


 2019/11/18    熱度:1845    下載DOC文檔    

  《大智度論》中有一則饒富趣味的故事:

  祇園精捨的蓮花池裡,栽種了各種顏色的蓮華,靛青如藍天,雪白如綿絮,澄黃如雛菊,嫣紅如桃杏,清香四溢,柔軟可愛。

  清晨的陽光照在蓮華池上,只見池面漣漪,波光粼粼,荷葉田田,一梗清蓮出水,隨著輕風搖曳生姿,蓮辦間、荷葉上的露珠頑皮地滾動著,迎著旭晖,散發晶瑩剔透的光芒,像極童子無邪的笑靥。

  一位比丘飯食完畢之後,信步走出講堂,到蓮花池畔經行,走呀走的,突然一陣輕風徐徐吹來,吹得一池的蓮華翠搖綠墜,亭亭清絕,空氣裡彌漫著蓮華沁人心扉的淡淡香氣。比丘俯下身體,忘情地嗅著蓮華,如醉如癡。突然從蓮池中竄出一位身材魁梧巨大的護池神,鐵青著臉,努著銅鈴般的眼睛,指著比丘的鼻頭,疾言厲色地詈罵道:

  “你是個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聖弟子,早已斷除了一切的煩惱,超越了五塵六欲的纏縛,對於世間色聲香味觸法的一切欲望已經不沾不滯,為什麼小小的香欲就引發你的貪婪之性,耽溺其中,無法自拔呢?你平日的修持工夫還是不究竟啊!何況這一池美麗的蓮華,具有清淨、柔軟、可愛、香氣四種特性,象征常樂我淨的涅槃四德,足大自然以虔敬之心所成,用來供養佛法僧三寶,你怎麼可以以染污心來竊取它的清香之氣,損壞了宇宙間一件清淨的瑰寶呢?”

  比丘滿面羞慚,雙手合十向護池神忏悔:

  “慚愧!慚愧!我是個三毒已斷,不再受輪回之苦的阿羅漢,卻禁不起香欲的小小誘惑,看來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染,真是難以根除啊!”

  比丘深深地自責著,這時突然走來一位檀那女施主,頭上頂著一壇的乳酪,腳步輕曼地,朝著講堂行去,想是要向佛陀呈獻她的虔心。她三步二彎,經過蓮華池畔,只見一池的蓮華沐著朝陽,素淨清雅,空氣中蕩漾著一股清涼的幽香。她放下頭上的瓦壇,彎下身子,撩起衣襟,迅速地采摘四、五株蓮華,紅黃白靛一手掬握,像極天上缤紛美麗的彩雲,然後大步地離去。看得一旁的比丘驚愕不已,而護池神則寒著一張暗紫的臉,不發一語悶坐在池邊。比丘滿臉疑惑地問道:

  “剛才我只不過輕輕地嗅了一下蓮華的香氣,你就嚴厲地斥責了我一頓,這位女子沒有經過常住同意,隨便采摘池中的蓮華,不予而取謂之盜,她已經犯了偷竊的過失,你反而不加以阻止,不同的行為卻有嚴峻與寬松的對待,這是什麼道理呢?”

  “尊者,你是個證道的聖弟子,堪受人天恭敬的僧寶啊!出家人有了一點點過失,好比本來清潔干淨的白布,染上了細小的灰塵,又好比瑰奇璋麗的美玉,有了纖毫的瑕疵,天下人是很容易察覺的呀!世間的俗人整天翻滾於五塵六欲之中,縱然有了一些踰越常規的行為,仿佛本來就骯髒的抹布,又潑上了一層污垢,也不見其黑。因此,我要守護你的聖胎,對你嚴苛責備,對於在家檀那,只能施以方便寬容!”

  《論語》說:君子之過如日蝕。大自然產生了日蝕現象,天下任何角落的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君子坦蕩蕩,心胸磊落,行事光明,有了絲毫的過失,不會如小人一般掩過飾非,天下任何人都很容易察覺。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無病而死。因此,有修持的君子平日謹言慎行,不使非法的罪惡污穢自身的德行,由是之故,古人常說君子慎獨,不愧屋漏。好比嚴守戒律的佛弟子,自發性地檢束自己的身心,特別在沒有外在力量約束的情況之下,更要慎防欲念的蠢動,而不是為了懼怕別人的指責,才不敢作奸犯科。道德,是對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強制要求別人。人人能自持謹嚴,就具足如蓮華般清淨的自性。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