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勤苦的工作,是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羅蜜


 2019/12/13    熱度:3161    下載DOC文檔    

  向內觀照很重要。

  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修菩薩行,都是在行菩薩道。

  一個行菩薩道的人,他會得到法喜充滿,這是真的把煩惱轉成菩提了,把迷轉成覺了,他怎麼能不快樂呢?

  比如,世間凡夫到繁重的工作,干得累了,心裡就不平了,覺得苦不堪言,然後就怨聲載道。這是什麼呢?這是世間法,這是凡夫,這是搞六道輪回。

  我們學習大乘佛法,它的高明之處在於,應用六度、十願,能讓迷妄中的眾生把迷轉成覺。轉過來之後,就是菩薩,就法喜充滿了,就離苦得樂了。

  為什麼呢?覺了之後,你才知道勤苦的工作,是跟一切眾生在結法緣,成就自己的布施波羅蜜。這個念頭就這樣一轉,你就快樂無邊了。

  佛菩薩為什麼那麼快樂呢?因為他們的想法、看法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凡夫做工作好辛苦,菩薩做工作好快樂。

  工作是同樣的工作,想法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了。

  會用功的人能增長道業,不會用功的人會增長煩惱。

  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干活、念佛,念佛、干活,就這兩樣事成就了老和尚的道業。

  六祖惠能大師在槽房裡舂米、劈柴做苦工,他開悟了。為什麼呢?他在舂米、劈柴工作中,在修六度啊,在行十願啊。這叫會修啊!六度、十願全部都落實了。

  我們會不會呢?我們不會呀!我們要是會的話,洗碗、擦桌子、掃地、喂貓、喂魚,六度、十願全部都具足了。你知道嗎?福慧雙修啊。你怎麼能不快樂呢?

  不會修的人,哎呀,干活好苦啊!人家在那裡聽經、念佛,在那裡修行、用功,那才是修行啊。這個認識錯了,不是這樣的。

  倓虛老法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青島湛山寺,每個星期舉行一次念佛法會。每到這一天,一位姓張的女居士就去寺院做義工,她每次都是到廚房去刷碗。因為她的先生是拉黃包車的,這位居士本人又沒讀過書,不識字,沒有人能瞧得起她。她在廚房洗碗,修的是六度、十願。她往生的時候,是預知時至,坐著生西的。世間人看不出來呀,殊不知,人家那是真修行,會修行,真成就啊。

  下面,再說說向內觀照的問題。

  不管在哪個道場,如果你覺得跟大眾還有隔閡,還有格格不和的地方,那你是有煩惱,你是凡夫,你沒有在學佛。

  我說這話是事實真相。你如果是在學佛,你會知道把這些枝枝葉葉如何圓融起來,如何把它化解掉。這不是從外面的境界去化解的,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去化解。

  佛法叫內學,佛法不是求人的,佛法是求自己的,要求人人都能向內開發自性。自性開發出來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個團體就成為正規的僧團了。所以佛法的戒律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這是極高明的做法。

  我們要學六祖惠能大師,要常常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見世間人的過失。這樣做,你的心真的轉了,從向外要求別人,轉向向內觀照自己,這就對了。

  我們今天的大病就是不能向內觀照,不見自己過,專見別人過。

  專見別人的過失就會增長煩惱。外面被環境誘惑,內有貪瞋癡慢,裡應外合,這還得了嗎?

  修大乘佛法要只觀內不觀外,專往內照,外面與我不相干。

  照是智慧,智慧能夠把煩惱、習氣化解掉。佛教我們的方法妙極了,就看我們會不會用了。

  茶余飯後 (第4集)—— 佛法要會用 當下就受益 (上)劉老師講於2019年10月8日

  昨天我們講到向內觀向外觀的問題。

  為了便於同修們的理解,我想用我自己的經歷和體會,說一說什麼是外觀,什麼是內觀。

  二十多年以前,我病了,而且是病危。主治醫生告訴我,你隨時面臨死亡。怎麼病的?向外觀觀病的。2000年的前幾年,我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中不能自拔。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新的工作內容工作量大,很壓人;二是家庭不和,很累心。腦袋裡的這根弦,整天都是繃得緊緊的,沒有舒緩的機會。現在回過頭來看,可能那時我已經是一種病態了,就是現在所說的抑郁症,但是我自己不知道。這個情況大概是持續了有四年左右的時間,我身體不適,幾乎是常年發低燒,心情煩躁。恰恰是那幾年正是工作量最大的時候,現在回想起來,我真不知道那幾年我是怎麼扛過來的。

  由於心情的煩躁,所以在家裡看誰都不順眼,看誰都生氣。總覺得大人、孩子都對不起我,我辛辛苦苦撐著這個家,你們還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那個時候我是一肚子的委屈,一肚子的怨氣。就這樣向外觀觀了幾年,把我自己觀趴下了。主治醫生告訴我隨時面臨死亡,我心裡暗暗高興,要死就早點死吧,越早越好,眼不見心不煩,別遭這個罪了。可是竟然沒死,我活過來了。

  怎麼活過來的呢?聽經、念佛活過來的。可能是命不該絕吧,我遇到了大善緣,什麼大善緣呢?得到了一本《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得到了一套老法師講《無量壽經》的光碟,是《無量壽經》救了我。我聽老法師講《無量壽經》,學會了向內觀,解決了向外觀的問題。放下了向外觀,學會了向內觀。我的心態變過來了,我開始反思自己,重新認識自己,我心中十萬個為什麼,在老法師講的《無量壽經》裡,都找到了答案。我不再煩躁了,我的心逐漸清涼了,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的重病不治而愈了。

  我們這裡說向內觀,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要注意,就是:

  不能要求別人向內觀,而自己向外觀。

  茶余飯後 第5集——佛法要會用 當下就受益 (下)劉老師 講於2019年10月9日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