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欲傷身補精氣養生最好的食品:五谷雜糧


 2019/12/16    熱度:9497    下載DOC文檔    

  1."五谷為養"的道理

  《黃帝內經·素問》在"髒氣法時論"中提出:"五谷為養,……,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五谷,古人指梗米、小豆、小麥、大豆、黃黍五種糧食,後人多泛指各種糧食。為養育人體之主食。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配比很合乎人體需要。我國人民的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而人類的生長發育的自身修補則主要依靠蛋白質。故"五谷為養"是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

  從中醫角度來看,所謂"五谷雜糧"都是植物的種子,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在土裡,第二年春天它可以發芽,成長、壯大,最終成長為一棵完備的植物,說明種子裡面具備旺盛的生命力,濃縮了植物的所有精華。種子是植物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所結果實之精華,具足完備的四季之氣,升降浮沉四氣均平,氣平以養生,因此我們祖先有智慧,將之定為主食,有其深刻內涵!如果單純從營養學、化學角度來看,無法理解種子的"生命力",打個比方,將一片化學成分與一顆小麥種子完全一樣的營養片埋在土裡,澆水施肥,相信一萬年也不會發芽,為什麼?是因為藥片沒有"生機",也就是沒有生命力。因此祖先在觀察天地自然的時候,自然會把"生命力"考慮進來,古人將這種生機稱為"生機"或"陽氣"。也就是說,我們吃主食的時候,不僅吃了各種化學營養物質,還吃糧食的"陽氣"。

  所以,衡量一種食品是否營養充足,不僅要看其化學物質組成,還要體察其"氣"是否均衡。不同的植物"氣"不同,寒熱溫涼各有所偏,這用化學手段是檢驗不出來的。五谷作為主食,是飲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成分,因為小麥、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具有"補脾胃、益氣血、長肌肉、和五髒"的功效。但是,現在的精制大米、白面等細糧,其加工過程中把種子的皮、胚芽剝掉,損傷了種子中的生命力,缺乏生機。大米放在水裡無法發芽,營養價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備的種子,也就是粗糧,沒有經過細致加工保持原始生機的糧食,其谷氣充沛,補養人的元氣最好。

  2 不同飲食原則的分析

  時下出現很多"飲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為主的飲食原則。有兩類人群持這種觀點:第一類,想減肥的女性;第二類,某些佛教人士。筆者在臨床中發現,很多減肥的女性為了控制熱量攝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面有菜色,要麼萎黃晦暗,要麼臉色蒼白,精神體力衰弱,大便稀溏,疲勞無力,造成月經量少、甚至絕經,來門診求治婦科疾病,希望調理月經。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無從攝取,氣血無從生化,後天之本虧耗,導致月經量少,月經不調甚至閉經。因此,我在診治這類疾病的患者,通常要求其恢復正常飲食,以保證氣血之來源,此外,建議喝小米粥加紅糖以充養脾胃,迅速恢復元氣。在北方,婦女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時候,老婆婆通常給產婦做小米粥加紅糖,以補養身體,小米在中醫看來是補腎健脾利濕的佳品,古代行軍打仗多以小米為軍糧,吃小米不僅耐餓,而且除去脾胃濕氣,避免水土不服所導致的腸胃疾病。近代的抗日戰爭,八路軍"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軍,戰士們的主食也是小米。一把小米,撒到地裡是一片莊稼,小米是高度濃縮了的"生機",產婦生完小孩,生機消耗很大,所以民間用小米來幫助其恢復生機元氣。很多女孩子,喝了小米粥加紅糖,不僅月經調順,而且臉色紅潤光彩,真印證了五谷雜糧補養身體的道理。

  佛教界有一些居士,也是不吃主食僅吃蔬菜,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遵從這個飲食原則的人久而久之面黃肌瘦,身體衰憊,氣色晦暗。其原因不外乎上文所講的僅靠蔬菜是無法維持氣血來源的。蔬菜多為植物的莖和葉,其疏通力量比較強而補養力量比較弱,氣血雖然可以得到疏通但得不到補養,尤其是脾胃沒有水谷滋潤,久之就會造成脾胃氣虛的病機。

  以上論述是針對一般人而言,凡事都有特例,既然有人提出不吃主食只吃蔬菜的原則,就說明有一部分人是這個原則的親身受益者。那麼,什麼樣的人合適這種飲食原則呢?我總結為"心地清淨,元氣充沛"的人可以超越一般的養生原則。凡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內心清淨無染,妄想分別執著淡泊,元氣消耗極少,依靠修行禅定所獲得的能量補充(禅悅為食),全身元氣充沛。正如古人所說"氣滿不思食",真正元氣充盈的人,不思飲食。因此一天僅僅吃一頓飯甚至一碗粥就可以了。如台灣著名的廣欽老和尚,數十年來不吃主食,僅吃水果維持體力,活到九十五歲高齡,身無疾苦,安然往生。

  在佛教經典《增一阿含經》中以"禅悅食"為五種出世間食之一。並在《雜阿含經》指出,有眾生進入初禅,"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凡是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功夫得力,均會有全身氣力充足之感。毛凌雲居士所撰《念佛法要》卷二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念佛功夫得力的文字,現摘錄如下:

  清 竺峰、圓融大師,姓姚,德清人。年三十,出家受具戒,持守無缺。笃好禮念,以往生淨土為決定志願。不畜徒,不自住庵,恆依人修,免雜用心。居無定所,合則留,不合則去,意氣灑落,不為膠執,亦不樂隨眾作務。常靜掩一關,禮念並行,不禮則念,不念則禮,無一時間斷,亦不參以他法,竟以此終其身。嘗於午間敲魚念佛,直到次日日晡時(下午3~5時),人見其終無休歇,大聲喚之,始止,自謂才如半日耳。問其饑否?則曰:"我口甜水如蜜,常咽常盈,受用無量,更不思食也。"脅不帖席者數十年,故少夢,偶有夢,亦不離禮念,更無異緣,夢中常見佛菩薩活動如生,間予獎勵,或導引念佛。忽自知時至,念佛而逝,年六十四,頂示暖相。

  圓融大師精進念佛一天一夜,竟不會感到饑餓,反而覺得口水甘甜,受用無量,這恰恰說明法喜充滿,禅悅為食便會得到能量的補充,不需要依靠一般的飲食。

  又如歷史上著名的永明延壽禅師,據歷史記載他三十歲悟道,"後住永明,日課一百八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每天由早到晚,講經、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而且夜晚還要到其他峰頂念佛。明代學者洪覺范說:一個人每天要做這麼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結果看到他的畫像,卻是身體壯碩、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永明延壽禅師一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然而需要補充的能量卻很少,足見禅定功夫之深。禅定並不一定是面壁打坐,行住坐臥都不離禅定,禅悅為食自然身體健壯。。

  然而一般佛教居士,沒有專業修行,或者因為功夫不到,還需要應付日常工作,有的護法居士為佛法、為眾生而奔忙操勞,這就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假如不加以補充,就會導致上文所說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亞健康狀態,長久以往,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因此,任何規律都有其適用范圍,每個人在接受不同的養生觀點時,要參考自己的實際情況,斟酌采納,方能如理如法。。

台灣學佛網首頁素食护生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