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不開心都是要付費的,不開心很損福報
人,為什麼會痛苦?為什麼會煩惱? 我們認為金錢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錢帶給我們的煩惱也很多。我們認為賭博可以帶來快樂,但為了賭博自殺或家庭破碎的事,卻時有所聞。談戀愛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開報紙,情殺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你想要追求快樂,一定要從內心下手。 把欲望和要求別人的標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標准去衡量別人,不能用自己內心的磅秤去秤別人,而是要拿來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幾兩重; 如果拿去秤別人,我們就會為了別人而煩惱。 快樂,來自內心,莫向外求。 如果想追求內心真正的寧靜,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點。 我曾經和幾位同門的師兄,到一個荒郊野外的地方結茅廬修行。 曾有信徒問我說:‘師父啊!你這個樣子修行真可憐,住這麼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閒逛。’ 我就告訴他:‘這個世界並不大,虛空比較大。 但虛空再大,也比不上我們的心量來得大。 雖然我住的地方這麼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的家。’ 常有出家的師父說:‘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 我們要修持佛法,這顆心如果不能與虛空相應(虛空即無相),就不容易進入佛道,只有與虛空相應,當逆境出現的時候,我們才能以清涼、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擔當。 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裡感到非常煩悶,就去見廣欽老和尚。頂禮過後,廣欽老和尚第一句話就問說:‘你現在在做什麼?’ 我就回答說:‘現在在研究戒律和替佛祖做一點事,講經說法。’ 老和尚說:‘佛還要你幫他做事嗎?你現在是為你自己做,不是替佛祖做的!’ 我當下頓悟。 六祖壇經上記載,有弟子問慧能大師說:‘師父,什麼是道?’ 六祖答:‘道在汝心。’ 道,就在你心中。你還在找什麼道? 根本就是騎牛找牛,道在心。‘心能做主就是道,心不能做主就叫外道。’ 什麼叫做‘外道’呢? 心外求法,就是外道。 他們不能體認出自性是什麼東西。別人如果向他們說兩三句好話,他整個人就像地球失去地心引力一樣,輕飄飄的,別人如果辱罵或批評他幾句,他就因受不了而感到痛苦。 一個明心見性的人,無論他遇到什麼逆境,都能歡喜承受。例如:有一個小孩端了一碗湯,一不小心跌倒把碗打破了,他的父母就一直打他。但碗已經破了,就算你再怎麼用力打這個小孩,‘碗’——還是不能自動黏合的。 所以,對於事實,我們就要有勇氣來承受它。 佛門強調自性的升華,一切修行一定要從本性上去下功夫,這樣,碰到任何順逆自然能隨遇而安,也就能悟到自己了。 我們學佛,如果不能運用在生活當中,那學佛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道,就在你心中,就在日常運用中。仁者,請善自體會吧! ‘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遇到事情總要花錢去求卜問卦一番。 那麼,算命為什麼會准確呢?主要是因為人們大都隨‘業力’而轉,並無法主宰自己。 一般人一出生,總是很難擺脫固定的生活模式,甚至過著不想過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命運’。 命運在康熙字典的解釋是:命也,不可改;運也,可以轉。 以佛法而言,沒有修行的人,很容易隨既有的業力運轉而走完一生,這就是被‘命’所‘運’;但是,以大修行者來說剛好顛倒,他能夠主宰及運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這就叫做‘運命’。 我們為什麼要修行?莫不是為了了解真理,掌握自己的生命。 例如:一個前世殺人放火的人,造的惡業不計其數,今生卻很幸運地轉世為人,並有機會聽聞佛法;但是他念佛、拜佛以後,反而常發生意外。然後,又是兒女不孝,又是家庭不和……等等。他內心因此非常痛苦,卻又找不到答案,最後,還是決定放棄佛法。 像這樣,就是因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關系。 如果知道是過去所造的惡業太重,如今業因成熟,並非短時間的念佛或者拜佛,就能夠轉化自己與家人的業障,必須要更加的勇猛精進修行,並持之以恆,才能從生命的束縛之中解脫出來。 因果是通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算命能夠准確,是過去所造的業有跡可尋,今世才受到牽引。 但對修行人來說,命是算不太准的。 以前我未出家前,算命的說我將來是個大企業家,太太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夫妻還會吵架,現在,我出家了,證明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所以,人是可以轉變命運的,大部分的人總是庸庸碌碌,甘願隨世浮沉,無法改變他的人生,到頭來,兩腿一伸又再一次隨業而轉,繼續輪回之旅。這是多麼悲哀的‘命運’啊! ‘ 修行’一定要認清輪回的本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從原因下手,才是斧底抽薪的解決之法,並不是取決於你相信命運與否。 那麼要被‘命’所‘運’或隨因緣而‘運’你的‘命’,就端看你自己的抉擇了! 往內在尋找自性 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結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來見我,他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於是質問我:‘佛陀所說的話,怎麼如此狂妄!’ 我告訴他是誤會了其中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我’不是色身,而是指真我、是指本性,天上天下只有本性是最尊最貴的。’ 所以,我們贊誦經文,要了解佛經所指的涵義,例如心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意思是說不要受六根的束縛、不要受六塵的誘惑,對於外境不拒、不留,心不為所動,這樣就能夠‘唯我獨尊’。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擁有無量的智慧,心就可以獨自存在。 ‘獨自’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開車,一旦遇上塞車,許多人都會情緒煩躁、拼命抱怨,很難置身事外。 所以,人大都在不自覺中受到外境的影響,無法將自己的心獨立。 有一次,我去台東演講,途中路面非常顛簸,在車上弟子就說:‘師父,很抱歉啊!’ 我告訴他:‘這條路不錯啊!像騎馬一樣,平常要找這種路還不容易呢!’ 我們碰到境界,只要觀想成好的一面就不會起煩惱。 煩惱、不煩惱都是心的問題,開悟的人為什麼煩惱較少?因為悟到了大家都有本性,更加地認識自己,所以對事對物較不執著,煩惱相對也就減少…...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