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2
南懷瑾老師糾正“不孝有三”的千年錯解02 朱夫子的學問好,道德好,修養好,沒有話說。他對《四書》的見解好,也沒有話說。不過,錯誤的地方也不少。到明朝以後,一味亂捧朱夫子,把中國文化捧上了錯誤的道路,這個罪過也不輕,為害中國文化近千年。現在我們還是先就原文來討論。 這時大概有人向孟子質問:你孟老夫子說堯舜兩個人又忠又孝,沒有一點不好;但是舜同時娶了兩個太太——堯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他,可是他事先並沒有告訴父母。在中國古代,未奉父母之命而結婚就是不孝。孟子所以答復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延續民族的生命為最重要。至於舜沒有先禀告父母而結婚,是因為他年齡已經到了結婚生子的時候,為了血脈能延續下去;何況,他也等於已經禀告過了父母,因為是身為君主的堯親自將兩個女兒嫁給他的。君主時代,君第一,國家第一,所以等於他禀告了父母。其次,他並不是因為發了財偷偷地金屋藏嬌,而是全國皆知的事,所以也等於已經禀告了父母。 【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其余兩不孝呢?其實孟子在這裡已經講了,“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第一是事親,第二是從兄,如果沒有兄弟,則為守身。文章很清楚地擺在這裡,古人偏要亂解釋,害得中國文化思想走了上千年的錯誤。古人也只是讀書,不要相信古人就一定是聰明的,古人笨起來有時比我們更笨。 緊接著,孟子又說到了事親。他說“仁之實,事親是也”,什麼是仁?孟子的解釋好極了,仁就是愛。有些人把西方文化的愛搞錯了,西方文化中的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仁慈、慈悲。真正的慈悲,愛人愛物,首先就看對父母是否孝順。如果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愛,而說能愛天下人,那是騙人的話。所以仁愛的基本,要看能不能愛生養自己的二老。這兩個老人也蠻可憐的,別說是父母,就是兩個老朋友服侍了我們二三十年,另外去找這樣的朋友,還真不容易。對這樣的“朋友”都不能愛,吹大話說要愛一切人,這是做不到的。 孟子又說:“義之實,從兄是也”,在對人友情的道義上,負責任、守信用、講義氣,如果是對自己兄弟姊妹的感情都處不好,而說能夠對社會對朋友有義、有友愛的,不是絕對沒有,那只好用佛學中的“緣”字來解釋了。但是孟子是不講這方面的,他只說人倫之道,說一個尚義的人注重對朋友、社會負責任、守信用,這樣的人對於兄弟姊妹也一定友愛。 而“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一個真正有智慧、有見地、了解人生的人,對於這兩件事情應有個基本的了解,並且不會放棄不做,也做得到。光是了解而做不到,或者不去做,都不能算數。 【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在禮樂之教來說,“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中國文化禮樂之教,上古時代不靠法制,而是以禮來維系社會的和平,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換言之,上古人自然具有道德,這就是禮,並不需要特別倡導仁義。後來道德衰敗了,勉強喊出一個口號“仁義”,來糾正社會的錯誤,仁義之道又失敗了,社會人心越來越壞,只好用“法”來管理;這是人類的退化。所以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場來看,人類是在退化,沒有進步。我們現在講的時代進步,是指物質文明而言;在精神文明方面,永遠是退化的、墮落的,道德越來越衰敗。過去有禮的社會,有道德;而禮沒有了,就只有仁義。當仁義沒有之後,才產生法制。到了法制都不能管理時,這批人類應該作廢了,因為人類社會已衰敗到極點。所以“禮之實”也是為了“仁之實”,就是事親,“義之實”就是從兄。 至於“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康樂,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樂,這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會、精神心理生活。 人生得到如此健康的精神生活,便沒有什麼事可以令人厭惡,灰心了,一切都處於這種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之中。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則天下太平。人人處在如此快樂的境界中,都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從內心流露出真正的快樂,而形諸於舉止之間。 儒家孔孟之道提倡孝道的理由,就是為了建立家庭健康、社會健康、人類健康。所以孟子說,不能事親、不能從兄,是二不孝,再加上一個無後,不能延續民族的命脈,是為三不孝。對於無後這一點,在現代看來也是問題。因為孟子以後有好些人為了有後而多娶妻妾,可是娶得越多越生不來孩子。 對於這一點,我稍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且讀孔子所述、曾子所著的《孝經》,對於真正後代的解釋,是指功在國家,功在社會,功在人類,垂名於萬代,這才是有後,也是大孝。相反的來說,一個人活了一輩子,死後默默無聞,與草木同朽,統統是不孝。 這是我對“無後”的看法,是否對,大家不妨試作深入的體會。最重要的,希望不要誤解“不孝有三”的三件事,要“事親”、“從兄”,無兄弟姊妹則為“守身”。不能說不去做官發財就是不孝。前面孟子剛說過“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古人偏偏要在“不孝有三”上去亂作解釋,害得我們的文化一千年來走錯了路。對於“無後”我認為我的解釋比古人更對。試看歷史上,許多名垂萬代、功在天下國家的人,或有一句名言留在後世被人效法的,這都是“有後”。而有些人,雖威赫一時,但到年紀老時,死前已經默默無聞成為過去,那算什麼“有後”呢? 所以,我常說事業分兩種,上自皇帝下至乞丐,那是職業,而不是事業。中國文化對事業的定義,孔子已經下了,“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不管做什麼事業,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甚至像以前山東以討飯興學的乞丐武訓也好,只要所做的事情對國家社會有貢獻,使老百姓得到平安、益處、康樂,才叫做事業。現在一般人都弄錯了,把職業當做了事業。事業又分兩種,一是現實人生的事業;而孔孟、釋迦牟尼,乃至於西方的耶稣,所做的都是千秋萬代的事業。在太陽沒有毀滅以前,他們的文化思想、他們的行為,將永遠影響人世,這就叫做“有後”。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