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放生:關於鳥類氣悶3.2.4
《圓 滿 放 生》
請先閱讀上篇“慎重放生鳥類”和“鳥類放生的特點與操作”部分。
3.2.4 關於鳥類氣悶
在有經驗的鳥類放生者那裡有一個經驗或者說法,說是野生的鳥類不宜收養。認為它們常常會因不適應環境或者氣悶而死亡。這裡“氣悶”指的是生氣。為此,他們主張寧無論其受傷否,早點放生也許生存幾率會更高一些。筆者對麻雀倒是有類似的經驗。不過對其它鳥類主張要具體觀察而定。
下面是筆者在網上的一篇小文,談到了這個問題:
難說的麻雀放生
掏麻雀窩,誘捕麻雀,彈弓打鳥……麻雀承載著我兒時很多的快樂記憶。說起來,麻雀好像沒有什麼對我不好,可兒時的我真是做了很多害麻雀的調皮事。到了後來上中學,甚至還買了只氣槍來打麻雀……為了這些我一輩子都為麻雀提供食物,作為對它們的一點點補償。
據老人說,麻雀氣性大,愛生氣,養不活。這話在我兒時曾驗證過無數次。幾個小家伙抓到了麻雀,寶貝似的,做籠子,喂吃的,忙得不亦樂乎,可基本每次都失望地看著它們倔強的拒食,一天比一天衰弱,最後嗚呼。只有有幸抓到很小的黃嘴幼麻雀時才可以一直喂下去……
說回到放生,似乎涉及到麻雀的脾氣。而正是由於它們這個脾氣的緣故,不僅麻雀是不幸的,甚至放生者也是不幸的……
在所有有關盲目放生的報道中,提到麻雀死亡的事例很多。
例:
2014年09月17日,網上轉廣州日報報道深圳荔林公園有麻雀大量死亡。記者見到某女士,她正在撿拾地上的死麻雀,把它們掩埋起來。
在交流中,記者了解到,9月13日他們從活禽市場買了約2萬元的麻雀、斑鸠、鴿子,約30個籠子用兩輛面包車運來放生,沒想到會是這樣。
記者和游客在公園看到,路旁、水邊、停車場到處都是死麻雀。這些小麻雀還會飛到馬路上,人來車往都不怕生。不遠處一只小麻雀無論是車和人路過都一動不動。十幾分鐘後,這只小麻雀就躺在路邊不動了。有市民說,13日還有更多的麻雀停在路上,部分市民開車經過時會停車等著它們“過馬路”,但還是會有小麻雀猝不及防被車碾死。放生女士說:“這些死去的麻雀是關在籠子裡面太久了,一時沒適應過來。”
其實,麻雀“氣性大”是很多人的經驗。很多人,包括哪些為了救助麻雀而暫時喂養它們的人,都有養不活麻雀的經歷。甚至哪些捕鳥和販賣麻雀的人也說養活不了幾日。哪些麻雀被捕籠養後就如同患上了絕症,即使把它們放歸自然似乎也難以活命了。這實在是麻雀的不幸。
筆者看了很多關於放生麻雀結果悲慘的報道,您也可以多找一些了解一下。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對待放生麻雀?是不是需要好好總結一下了呢?
麻雀也是鮮活的生命,何況眾生平等,又怎麼不救!
可是,由於麻雀特殊習性的緣故,放生的成功率也實在是太低!
一方面放生者花了很多財力物力人力,而其結果是沒能救助幾個麻雀的性命。在通常財力物力人力有限的情況下,這反倒減少了別的動物得到救度的機會。
還有,放生麻雀的結果如果老是大批死亡,社會人士看到現象,其影響很負面,引起很多誤解,甚至影響到社會對待放生行動的態度。其實麻雀的死多半不關放生者什麼事。我相信,就像前面那位女士心裡一定在流血。他們其實也很悲哀、很冤枉啊。
再者,大家都開始注意到放生行動可能催生“利益鏈”。這事放在麻雀上似乎最明顯。食用麻雀的人並不多。“供應放生”似乎是捕獵者的直接目的。試想想,要是推論下去,倒似乎是“放生”把無辜的麻雀送上了不歸路。這個邏輯一定會令放生的愛心人士非常的不安。
那麼,我們到底要如何對待麻雀放生呢?難道真的就不管它們了嗎?這還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筆者思考良久,勉強提些建議供放生的同道參考:
一是多觀察有關的因緣。如果待救度的動物眾多,而財力物力人力有限,可以考慮先放生其它的動物。
二是若憐憫麻雀,決心一救,要注意分散放生到人少的地方,還要注意盡可能有好的覓食和飲水條件,不要太集中。放生後要觀察它們的存活情況,及時收集死亡的麻雀妥善掩埋。
三是有較大院落條件的,可以考慮先把麻雀籠置於院中,打開籠門,在院中提供食物和飲水,由它們自己選擇是否離去。感覺自行離去的麻雀存活的可能性會大一些。最後不離去並死亡的就擇處掩埋。
四是到市場采購麻雀一定要狠狠壓價。抓住麻雀存活困難,鳥販急於出手的心理狠狠壓,壓到他們無利可圖。並告知大家一致行動。甚至選擇拒絕買包括麻雀在內的鳥類,通過這種方式打斷利益鏈,減少捕鳥行為。
放生的朋友,您也多出出主意吧。
(待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