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一心為善是放下,放下自己


 2019/12/30    熱度:3728    下載DOC文檔    

  「正念現前」,為什麼了凡先生把一心為善和正念現前這兩個字分開?兩樁事情,一心為善是放下,放下自己;正念現前,那是看破。還是老和尚說的看破、放下,怎麼叫正念現前是看破呢?什麼是正念?在座的諸位同修,誰能回答這個問題?《了凡四訓》這兒有,大家都看過,都聽老法師講過,過這個概念嗎?什麼是正念?能回答這個問題的舉手,所以老法師不住香港,他去澳大利亞,你埋怨誰?沒人真學!為什麼老法師回不了國內,他回去干什麼去?沒人能把這個東西說清楚。香港同修見我說:你勸勸老法師,你說話有分量。我沒分量,我有什麼分量?就咱這麼個學法,老人家願意在這兒待著嗎?要你,你願意嗎?你做了一頓飯,連人吃都沒人吃,下次你還有做飯的興趣嗎?你沒了。

  丁福保先生在《佛學大辭典》上說,正念,什麼叫正念?正念不是無念,正念是沒有邪念。老人家繼續解釋,什麼叫邪念?念有念無、念自念他、念好念壞,這叫邪念。這就是雲谷禅師說的,「一毫觊觎,一毫將迎」,什麼叫觊觎?企盼。就是劉素雲老師說的,企盼神通,企盼佛菩薩加持,企盼生意好、身體好,觊觎。心地裡暗暗的盤算,我念佛可以身體好,我念佛可以行大運,我念佛可以這、可以那,觊觎,偷偷的窺視。一毫將迎,對過去的事情揪住不放,對未來事情盤算。丁福保先生說的,念有念無,患得患失;念自念他,自私自利,有分別心,這叫邪念。

  反之,你不念這個,不念這個就是正念嗎?也有可能是無念,處在無明狀態,睡著了,是什麼都不念了。無念不是正念,什麼是正念?丁福保先生說:念菩提。什麼是菩提?覺知、覺悟。覺知就覺知貪瞋癡慢、是非人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不是來到我的心中?賊到家來了,報警器得報警,這叫覺知,我意識到家裡有賊來了,我知道了。盡管我不是博士生畢業,但是我這點常識,家裡來人,我知道。老太太也是這樣,沒上過什麼學,家裡來人,她肯定知道。這在佛門當中,菩提這個概念當中,這叫覺知,就是意識到了。你肚子疼了,意識到了。為什麼疼?不清楚,大夫他能說清楚。但是我真肚子疼,你有覺知。那你有覺悟嗎?沒有。怎麼疼的?不知道。所以,正念是念菩提,菩提兩部分組成,一個是覺知,一個是覺悟。覺悟就是你碰到的所有事情來龍去脈你全清楚,這不得了,一個叫根本智,一個叫後得智;一個叫清淨心,一個叫菩提心,在佛門當中。

  所以正念是念菩提,念菩提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煩惱起來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第二,對林林總總的萬法萬事,一定要清楚是怎麼來的。別人對我不好,我雖然看不到什麼時候唐朝、漢朝我對他不好,他來報復,但是佛說了,無冤不來,無債不來,沒有因不可能有果,覺悟了。「覺悟」什麼意思?丁福保先生:如人大夢初醒,醒過來我在家,是這樣的。睡著了,你知道什麼?睡著了,你什麼都不知道。覺悟的意思就是一醒過來,這是窗戶,這是玻璃,這是桌子,覺悟了,萬法都看清楚了。菩提可得否,丁福保先生繼續問。菩提不可得。你看,看得破要放得下,看破了沒有?看破了,怎麼來的?知道了。能執著嗎?不能執著。所以什麼叫正念?正念念菩提;菩提可得否?菩提不可得。了凡先生這一個正念,我查這個字典,半個小時,要這麼學習,每個字、每個概念都不能放過。你才清楚人家袁了凡,在一五五三年,老人家說的是什麼意思;否則的話,了凡先生這《四訓》你是看了,你得受用嗎?你不得受用。你不知道什麼是邪念?什麼是正念?正念怎麼個念法;正念、無念、邪念,這三者之間什麼關系。所以正念現前。

  正念現前,最正的正念是什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怎麼個念法?很多朋友問我,今天我把我念佛的方法,《印光老和尚十念法》,給大家復印了,我就是這麼念的。印光老和尚,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他老人家挑出五經一論當中的一部分。還需要我一條條解釋嗎?OK。寫得非常好,非常清楚。「心難歸一」,這每個人都有這體會;「當攝心切念」,收住這個心,切念,使勁的念,切念;「自能歸一」,自然就能歸一了。老和尚特別慈悲,一層層展開,「攝心之法」,怎麼攝心?他回答,「莫先於至誠懇切」,沒有比至誠懇切更攝心的方法。這至誠懇切又是概念,什麼叫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如果你心不誠,你想攝心不可能。我不知道什麼叫至誠懇切?你改過就是最誠懇的,你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就是誠懇心的表現,依教奉行。你說我雖然不知道至誠懇切什麼意思?你真改過就是至誠懇切,而不是說燒香磕頭。

  摘自 印光法師十念法 (共一集)  2010/4/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6-042-0001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