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7)
乙 三根普被,聖凡齊收 夫眾生根器千差萬別,世尊故說八萬四千法門①廣應群機。《華嚴》圓教專接上上根人,智慧如捨利弗②,神通如目犍連③,於佛聲聞④弟子中均稱第一,但在華嚴會上,如盲如聾,況是下於此者,故雲下根絕分。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唯本經之持名念佛法門,聖凡齊收,利鈍悉被。徹上,則如普賢文殊,尚發願求生極樂。普賢偈雲:‘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偈雲:‘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又如本經雲:‘佛告彌勒⑤,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徹下,則《觀經》中,五逆十惡,臨終得遇善友,教以念佛,十念成功,亦生彼國。可見本經乃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之阿伽陀藥⑥,能愈萬病。故本經雲:‘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注釋】 ① 八萬四千法門: 《三藏法數》:[出賢劫經] 八萬四千法門者。昔佛告喜王菩薩,修習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捨利,凡三百五十度無極法門,一一法門,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無極。於諸貪YIN嗔恚愚癡等分四種眾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無極。教化而開覺之,合成八千四百度無極,一變為十,總成八萬四千度無極法門。此之法門,為三界無上良藥,為百千種人除八萬四千塵勞也。(度無極者,謂事理行滿,度生死流,登涅盤岸,無有窮極也。) ② 捨利弗: 《佛學大詞典》:。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捨利弗多、捨利弗羅、捨利弗怛羅、捨利弗多羅、奢利富多羅、奢利弗多羅、奢唎補怛羅、設利弗呾羅。意譯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梵漢並譯,則稱捨利子、捨梨子。舊譯‘身子’,或系誤以(捨利鳥)作(身體)。梵語(弗),意謂子息。其母為摩伽陀國王捨城婆羅門論師之女,出生時以眼似捨利鳥,乃命名為捨利;故捨利弗之名,即謂‘捨利之子’。又名優波底沙,或作優波提捨、優波帝須等。意譯大光,即從父而得之名稱。 據佛本行集經卷四十八捨利目連因緣品載,捨利弗自幼形貌端嚴,及長,修習諸技藝,通曉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論議,諸族弟悉皆歸服。年少之時,與鄰村之目犍連結交,嘗偕伴赴王捨城外只離渠呵之大祭,見眾人混雜嬉戲,頓萌無常之感,即剃除須發,投六師外道中之刪阇耶毗羅胝子出家學道,僅七日七夜即貫通其教旨,會眾二百五十人皆奉之為上首,然捨利弗猶深憾未能盡得解脫。 其時,佛陀成道未久,住於王捨城竹林精捨,弟子阿說示(又稱馬勝比丘)著衣持缽,入城中乞食。捨利弗見其威儀端正,行步穩重,遂問所師何人,所習何法。阿說示乃以佛陀所說之因緣法示之,令了知諸法無我之理。捨利弗旋即與目犍連各率弟子二百五十人同時詣竹林精捨皈依佛陀。 據十二游經載,捨利弗歸佛後,常隨從佛陀,輔翼聖化,為諸弟子中之上首;復以聰明勝眾,被譽為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另據眾許摩诃帝經卷十一、卷十二、賢愚經卷十須達起精捨品等載,捨利弗並通曉外典,屢以超絕之辯才摧伏赤眼婆羅門等外道;而須達多長者之皈依佛陀,捐建祗園精捨等事,亦為捨利弗撮挽接引所致。又據四分律卷四十六、十誦律卷三十七等載,佛陀晚年,提婆達多唱五事非法,欲破僧團,並率五百比丘遁入伽耶山中,捨利弗乃與目犍連共至彼山,令五百比丘自悟其非,復歸佛陀。 捨利弗一生為僧伽長老崇敬,且屢為佛陀所贊美。後較佛陀早入滅,七日後荼毗,葬遺骨衣缽於祗園,須達多長者並為之建塔。又據法華經譬喻品所載,捨利弗得佛陀之記別,於未來世當得作佛,號華光如來。又現存之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捨利弗阿毗昙論三十卷,相傳系捨利弗所講說者。[雜阿含經卷四十五、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卷三十三、佛所行贊卷四大弟子出家品、中本起經卷上捨利弗大目犍連來學品、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論卷十一、卷四十五、大唐西域記卷四、卷六、玄應音義卷三、 ③ 目犍連: 《佛學大詞典》: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摩诃目犍連、 大目犍連、大目干連、大目連、目連、目揵連、目伽略、勿伽羅、目犍連延、目犍羅夜那、沒特伽羅、毛伽利耶夜那。別名拘律陀、拘律、俱哩多、拘離迦、拘理迦、俱離多。意譯天抱。被譽為神通第一。為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捨城外拘律陀村人,婆羅門種。生而容貌端正,自幼即與捨利弗交情甚笃,同為刪阇耶外道之弟子,各領徒眾二百五十人。嘗與捨利弗互約,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遂共競精進修行。後捨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而悟諸法無我之理,並告目犍連,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谒佛陀,蒙其教化,時經一月,證得阿羅漢果。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捨利弗目連緣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載有此事。 目犍連與捨利弗歸依佛陀後,共同精進修道,遂成諸弟子中之上首,輔翼佛佗之教化,有關其事跡,於經典中時有記載。又於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羅林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智度論卷四十一等經論中,皆特稱之為‘神足第一’。據載,目犍連亦曾代替佛陀為眾經說法。 另據盂蘭盆經載,目犍連曾為救母出離餓鬼道,而於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養十方大德僧眾,遂為後世盂蘭盆會之由來。晚年在王捨域內行乞時,慘遭嫉恨佛陀教團之婆羅門徒執杖梵志,以瓦石擊死,此系佛陀涅盤前之事。佛陀於竹林精捨門邊建塔吊之;又於大唐西域記卷四、卷九等,亦有記載。 此外,於密教中,目犍連系安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尊釋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其形像為沙門形,右手握拳,舒展食指,左手執袈裟之角,面稍向左,坐於赤蓮華座。 ④ 聲聞: 《佛學大詞典》:音譯捨羅婆迦。又意譯作弟子。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之出家弟子。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解釋聲聞之名義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緣而釋,聞佛之聲教而悟解得道,稱為聲聞。(二)就所觀之法門而釋,如十地經論卷四說,我眾生等,但有名故,說之為聲,於聲悟解,故稱聲聞。(三)就化他之記說而釋,如法華經卷二信解品載說,以佛道聲,令一切聞,故稱聲聞。此三釋中,前二者為小乘之聲聞,第三則為菩薩,隨義而稱為聲聞。 聲聞原指佛陀在世時之諸弟子,後與緣覺、菩薩相對,而為二乘、三乘之一。即觀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斷見、修二惑而次第證得四沙門果,期入於‘灰身滅智’之無余涅盤者。聲聞乘,乃專為聲聞所說之教法。聲聞藏,則為闡述其教說之經典。 ⑤ 彌勒: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菩薩之姓也。譯曰慈氏。名阿逸多,譯曰無能勝。或言阿逸多為姓,彌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羅門家。紹釋迦如來之佛位,為補處之菩薩。光佛入滅,生於兜率天內院。彼經四千歲(即人中五十六億七千萬歲),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正覺,初過去之彌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乃至成佛,猶立是名也。注維摩經一曰:‘什曰:彌勒,菩薩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羅門子。’法華嘉祥疏二曰:‘彌勒,此雲慈氏也。過去值彌勒佛發願名彌勒也。出一切智光仙人經,彌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慈氏佛說慈心三昧經,故曰慈也。華嚴經雲: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天台淨名疏五曰:‘言彌勒者,有雲從姓立名,今謂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彌勒,此翻慈氏。過去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國人,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雲無勝。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親見正文,未可定執。’俱捨光記十八曰:‘梅怛,此雲慈。俪藥,此雲氏。菩薩於慈姓中生,從姓立名,故名慈氏。舊雲彌勒,訛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梅怛麗藥,此雲慈,即舊雲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緣:一值慈佛發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彌勒或雲梅低黎,並訛也。’慧苑音義下曰:‘彌勒,具昧怛[口*履]曳,此翻為慈氏也。’慧琳音義十四曰:‘彌帝隸,古雲彌勒,皆訛略不正也,正音雲每怛哩。’西域記七曰:‘梅怛麗耶,唐言慈,即姓也。舊曰彌勒,訛略也。’在密教,胎藏界之彌勒,坐於中台八葉院東北方之蓮上,金剛界之彌勒在賢劫十六尊中,坐於東方,羯磨會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剛因菩薩,即為此尊之本誓,大輪金剛者,此尊之教令輪身也。密號曰迅疾金剛。 ⑥ 阿伽陀藥: 《佛學大詞典》:阿伽陀。又作阿揭陀、阿竭陀。原意為健康、長生不死、無病、普去、無價,後轉用作藥物名稱,尤指解毒藥而言。阿伽陀藥又稱不死藥、丸藥。此藥靈奇,價值無量,服之能普去眾疾。於陀羅尼集經卷八詳載其制法。 【譯文】 由於眾生的根器是千差萬別的,所以世尊宣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來廣泛相應於不同根機的眾生。《華嚴經》是圓教,專門接引上上根性的人,即便智慧如同捨利弗,神通如同大目犍連,他們在佛陀的聲聞弟子中均被稱為第一,但在世尊宣講華嚴經的法會上,如同盲人一樣什麼看不到,如同聾子一樣什麼也聽不到,更何況是在此之下的人呢?所以說下乘根性的人,他們是沒有機會參與的。至於小乘教和大乘始教等教法,是專門接引權大乘及小乘根機的人,對於上乘根性的人來講則會有教法淺而根機深的過失,也不相應於其根機。只有本經的持名念佛法門,無論是對凡夫還是上到等覺菩薩的聖人,都能夠收取,無論是利根還是鈍根,也全都可以照顧得到。往上說,則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尚且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偈頌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文殊菩薩的偈頌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又如本經中所說道:‘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往下說,則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時遇到善友教他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如能夠至誠稱念十聲佛號,也能夠往生。可見得本經是能夠廣收於萬類,普被於三根的阿伽陀藥,能夠療愈萬種疾病。所以本經中有說:‘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心得報告】 以上這一段詳盡闡述了何為凡聖齊收。徹上至一生補處的等覺菩薩尚且求生極樂世界,徹下至五逆十惡將入無間地獄的眾生也能依之得度,處於中間的絕大多數眾生自然就都包含在其中了。這就是極樂世界有別於十方任何世界最為重要的一點,無論什麼根性的眾生,只要真相信、肯發願、真念佛,都蒙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攝受,善導大師所謂:“萬修萬人去”,真是廣大到了極處!這也是十方世界諸佛贊歎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中提到的“小始諸教”是指華嚴宗判教的五種“小、始、終、頓、圓”,在後面的判教當中有詳細闡述。至於“權小”,這裡的權可以泛指所有的權教,也可專指權大乘,小就是小乘教。權教,換句話說就是方便的教法,眾生不能一下子接受最真實、最上乘教法,於是佛以善巧方便,循循善誘,就其根性而說的教法。權大乘的概念,初學不容易理解,其高於只求自利的小乘聲聞、緣覺,能發出大乘菩薩利他的心,但尚未能明心見性。從斷惑的程度上講,尚未證得別教初地或圓教初住以上的位次。後面要提到的三不退中,證得了位不退、行不退,但尚未得到念不退。 此外,需要補充了解,上文中文殊菩薩的偈子出自於《文殊師利發願經》,相關這一段出現在末尾,更為完整的經文是:“願我命終時,除滅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 上明本經,廣應群機,而其恩德尤深於我侪①凡夫。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②。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③,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沉迷眾生。此大火聚④,彼清涼池⑤,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⑥,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生彼國已,見佛聞法,得無上悟,由有念而入無念⑦,因往生而契無生⑧。頓悟此心,本來平等。唐海東元曉師⑨雲‘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可見淨土宗之妙,首為凡夫得度也。 【注釋】 ① 侪: 《漢典》:同輩、同類的人。如:“吾侪”﹑“同侪”。 ② 不退: 《三藏法數》:[三不退]條,一、位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住位中斷見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斷思惑,則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位不退。(初住即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二、行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八住已去,至十行位中,伏斷塵沙之惑,則永不退失菩薩之行,故名行不退。(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三、念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地已去,破無明惑,則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 ③ 業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謂種種惡因。如大海也。四十二章經注曰:‘罪始濫觞,禍終滅頂,惡心不息,業海轉深。’ ④ 火聚: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猛火之聚積。依罪業而在地獄所感者。正法念經十一曰:‘彼不善業,作而復集,勢力堅[革*卯],所得果報,有大火聚。(中略)彼人所作惡業勢力,急擲其身,墮彼火聚。’ ⑤ 清涼池: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譬喻)以喻涅盤之無惱熱也。智度論二十二曰:‘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法華玄義二曰:‘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到清涼池。’ ⑥ 娑婆: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界名),又作沙诃,娑诃樓陀。新雲索诃。堪忍之義,因而譯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諸菩薩行利樂時,堪受諸苦惱之義。又此界眾生有貪嗔癡等煩惱之過,眾生忍之,故名。又作雜惡。雜會。以是為三惡五趣雜會故也。此為三千大千世界之總名。一佛攝化之境土也。法華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眾生安於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為忍。悲華經雲:雲何名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 ⑦ 無念: 《佛學大詞典》:為真如之別稱。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載,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捨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故一切法本即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達畢竟平等,而無變異,不可破壞,唯系一心,故稱真如。由於妄念,遂有世俗世界之形成,故無妄念即為真如,此種真如亦稱無念真如。 ⑧ 無生: 《佛學大詞典》:又作無起。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與‘無生滅’或‘無生無滅’同義。所有存在之諸法無實體,是空,故無生滅變化可言。然凡夫迷此無生之理,起生滅之煩惱,故流轉生死;若依諸經論觀無生之理,可破除生滅之煩惱。 ⑨ 元曉: 《佛學大詞典》:(617~?)朝鮮新羅之華嚴宗學僧。俗姓薛。二十九歲於皇龍寺出家。與義湘於新羅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來唐(一說唐永徽元年,650,或謂總章年頃 668~669),然師於途中忽感悟:‘心外無法,胡用別求?’遂折回。後奉王命講授教義,自稱居士,以俗家生活從事各種佛教活動。又被稱為海東(朝鮮)師。晚年崇信淨土宗,寂年不詳。後高麗肅宗六年(1101)谥號‘大聖和靜國師’。著有華嚴經疏、阿彌陀經疏、金剛三昧經論、大乘起信論疏、十門和诤論、法華宗要、二障義、判比量論等書。 【譯文】 以上表明了本經能夠廣泛地相應於不同的根機,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凡夫而言,它的恩德尤為深厚。當今正處於末法時期,眾生的福德智慧很淺薄,煩惱和業障非常深重,只能依賴於這個方便的法門。只要憑借信願持名的功德,便能夠超越累劫以來所積聚的煩惱業障,往生到極樂世界,徑直地登上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的階位。如果沒有這樣微妙的法門,凡夫怎麼能夠度過這生死的業海,進而登上涅盤的彼岸呢。所以如同是大慈大悲的父親一樣,兩土的導師(指娑婆穢土的教主釋迦摩尼佛和極樂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悲憫憐念我們大家,特開啟了這個淨土法門,殊妙地為我們顯示出娑婆世界的苦與極樂世界的樂,進而令我們這些沉迷的眾生激奮昂揚。此處如同是猛火聚積之地,彼處則如同是能去除煩惱苦熱的清涼池,七寶蓮花就在前方,而刀山火海就在身後。於是自然能夠生起殊勝的願望,厭棄娑婆世界而欣求往生到極樂世界。既然已生起了信願,再加上持誦彌陀的名號,就能夠得以度脫。往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而聽經聞法,能夠得到無上的覺悟,從有念而進入到無念,因為往生而契入無生。頓時了悟我們的自性真心,本來是平等不二的。唐朝海東(指現在的朝鮮、韓國)的元曉法師說:‘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首先是要為度脫凡夫,而後才兼顧到三乘的聖人。’可以看出淨宗的妙處,首先就是為了要使凡夫得以度脫。 【心得報告】 我們學佛,對自己,對這個時代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我們處於末法時期,現在雖然科技發達,從物質生活的表面看,似乎比古時候強多了,大多數人也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但科技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很大,大眾普遍都是不重道德,貪利自私,缺少智慧,煩惱重重,病苦不斷,災難頻現,等等這些現實,相信我們當代人都有同樣的感受,自然不必多言。過去的老人在他們年輕時體會可能還不深,但現如今他們也會承認,正是佛所說的五濁惡世。我們認真去了解歷史,比起古人,我們的確是福德、智慧都很淺薄,而煩惱、業障卻異常深重。我們讀到文中的“唯賴此方便法門”,要對“唯賴”這兩個字足夠重視,就是只有依靠這個方便法門。有不少同修,特別是修學其他法門的人,對這一點不能認同,甚至還要對包括印祖在內的大德進行大肆毀謗。這都是對佛法,對祖師大德的話不能理解,不能相信。淨土法門的殊勝,如果不深入經藏,信心的確不容易堅固,而能仰信祖師大德的人就有福了,但這樣的人可謂鳳毛麟角。我們自己如果不能體悟,可以看看歷代祖師大德的表法,很多人都是在禅宗當中大徹大悟以後,反而一心歸於淨土念佛法門。最為明顯的是淨土宗第六代祖,永明延壽大師。徹悟的大德尚且還要求生淨土,這都是給我們表法,讓我們知道淨土法門的殊勝。恩師的一生也同樣是在表法,十大願王將他導歸極樂,中晚年一直致力於弘揚淨土,弘揚這部大經,這部注解。很多反對他的人,認為他只強調淨土,而排斥其他其他法門,這完全是誤會。可以說存在這種偏見的人,必定沒有做下來認真聽過老人家一套完整的講經錄像,都是斷章取義,一知半解,人雲亦雲。老法師從來沒有排斥過其他法門,也更沒有勸過修學其他法門的人一定要改修淨土,反而都是鼓勵和贊歎對方所學,這是佛門的規矩! 佛法最講平等,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樣樣殊勝。但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眾生的根性,可是不平等的。正法、像法時期,眾生根利,其他法門得度的人大有人在,但現在距佛滅度已經三千多年了。末法時期,其他法門要想成就非常困難,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譬如禅宗,不要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連得禅定的人都幾乎找不到了。黃念老在講經中也說到,從建國初年,到他的那個年代,密宗中有成就的人,只有六個。恩師直至晚年,現在都是九十多歲了,還在一心弘揚這部經,跟祖師大德一樣,就是在給大家表法,很值得我們去深思。而佛門各宗派祖師大德都公認的一點,就是無論修學那個法門,最終將自己修學的功德回向求生極樂世界,以淨土為歸就對了。本經後面學到的三輩往生章,經文也對此有明確的開示。經文中說:“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此外,上文中提到的“徑登不退”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概念,是必須要理解的。同樣,對初學的人不容易體會深刻。不退就是指的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也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阿惟越致菩薩。簡單說,位不退,小乘初果須陀洹,就是證得了位不退的開始,直到四果阿羅漢,斷掉了執著,都屬於位不退。前面說到,權教的菩薩,再也不會退轉到小乘,斷掉了分別,但還沒有見性,就是行不退。到了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明心見性的菩薩,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屬於是念不退。理解了這些概念,才能粗曉極樂世界的殊勝程度。業障深重的凡夫,只要信願念佛往生極樂,都能頓證為阿惟越致菩薩,這是何等的殊勝超絕,不可思議!的確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理解了三不退,特別是念不退,對於後文中“由有念而入無念,因往生而契無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最後元曉法師所說“四十八願,先為凡夫,兼為三乘聖人。”我們從四十八願的順序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最初先是“國無惡道願”,“不墮惡趣願”,足見彌陀的悲心,最後才是他方世界菩薩所獲得的利益。這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都不是空穴來風,都是有根有據。
:居士文章 :修学报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