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放生:外來動物尼羅羅非魚放生3.4.3(7)


 2020/1/11    熱度:2574    下載DOC文檔    

  《圓 滿 放 生》

  請先閱讀“3.4 外來物種動物的放生”和“水生動物放生”部分。

  3.4.3 常見外來入侵動物介紹

  (7)尼羅羅非魚:見圖43。

  圖43:尼羅羅非魚

  尼羅羅非魚被我國列入第三批入侵外來物種名單。

  尼羅羅非魚俗稱非洲鲫魚,原產於非洲約旦的坦噶尼喀湖,現已廣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引進,是聯合國推薦養殖的優質水產養殖品種。

  尼羅羅非魚體短、背高、體厚而側扁,呈鲈形。體色為黃棕色,上半部較暗,下半部轉亮,呈銀白色,喉、胸部為白色;有的個體全身呈黑色。體色隨環境的變化而有適應性的改變。體側有黑色橫帶9條,分布於背鳍下方7條,尾柄上2條。尾柄上半部和鰓蓋後緣有一黑斑。背鳍的邊緣為黑色。背鳍和臀鳍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斑點。尾鳍終生有明顯的垂直黑色條紋8條以上。尾鳍、臀鳍的邊緣呈微紅色。

  主要辨別特征:尼羅羅非魚體型似鲫魚,體型側扁,背鳍而高,磷大,體色黃棕色,腹部白色,體側有黑色縱條紋。

  尼羅羅非魚1978年由長江水產研究所首次從尼羅河引進,現已被全國各地廣泛飼養。其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繁殖力強,有強烈的領域和護幼行為。通過競爭和捕食等作用對本地魚類構成重大威脅。在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優勢種群,造成地方魚類減少或消失。

  尼羅羅非魚是熱帶魚類,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也可以存活於湖,河,池塘的淺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尼羅羅非魚生存溫度范圍為15~35℃。當水溫低於15℃時,羅非魚處於休眠狀態。臨界低溫為8.61±0.15℃,致死溫度為6.04±0.11℃,臨界高溫約為40~41℃,最適生長的溫度為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於0.7毫克/升的水體中,仍能攝食,水中溶氧為1.6毫克/升時,能生活繁殖;其窒息點為0.07~0.23毫克/升的溶氧量。可在17‰以下的海水中生長、發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體中生長。

  在南方,放生尼羅羅非魚可考慮是將其放生到孤立的小型水體中,避免其擴散,影響當地生態;或者其它專門放生水池等處。

  請參考“水生動物放生”部分有關介紹。

  (待 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