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600問新白話版2
11、往生品位為什麼有無量無邊之不同? 《阿彌陀經》,說的簡略。然而往生的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的差別。那往生的品位,也有無量無邊的不同。說有九品,不過是略指大綱罷了。如果達到一心不亂,就與《觀無量壽佛經》的上品上生相同。那沒有達到一心不亂的,與惡業重而將墮落惡道的,固然也應當與《觀無量壽佛經》中的中下品相同啊,不是上經專門接引一心不亂的,其余都不是這部經攝受的根機啊。如果是這樣,那三經固然是一經;否則,便是死執文字而違悖意理,那過失不小。淨土是橫超法門,有圓證的,有未能圓證的。但雖然未能圓證,卻已了脫生死,更沒有輪回生死的事,也在這一生能達到預補佛處,能成就菩提,比起這方世界依靠自力沒有圓證的,那是天淵的懸殊了,所以也可以叫做圓證啊。你認為在那極樂淨土,證到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大概有快慢的差異,固然沒有不是一生就證到的,觀察《觀無量壽佛經》九品往生的文字,可以知道了。然而西方淨土的九品,是大概而論,實際是這一品,俱有無量百千萬億品。只要能往生,就已經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雖然是在下品下生,已經高高超出生天的百千萬倍了。(《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055頁 復馬宗道居士書一) 12、西方極樂世界有哪四土? (一)凡聖同居土,娑婆世界雖然屬於穢土,也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共同住在其中。但是凡聖見到的境界,與受用,有天淵的差別。西方極樂世界對於帶業往生的人來說,就是往生凡聖同居土。但這土清淨微妙,就如《彌陀經》,《無量壽經》所說。這土雖然屬於帶業往生的人居住,也有法身菩薩以及佛同在其中,為眾生說法,所以也叫凡聖同居土。但這類淨土往生的人,雖然還不能像佛菩薩見到和受用的那麼殊妙,然而他們氣類相同,不像娑婆世界的各有分別啊。這土也分九品,如中下六品,就多須時間劫數,若是上三品,就能快速悟到(悟無生,方能入實報)無生忍,登上不退地,證入實報莊嚴淨土、常寂光淨土了。 (二)方便有余土,是已斷見思惑,還沒有破無明的人居住的土。說是方便,是因為那修行是進入真實前的方便。說是有余,雖然斷見思惑還沒有破無明(塵沙無體,說不說都可以。如果說,這個九方便人,正是破塵沙惑罷了),所以說有余。若是破了無明,可以稱為分證無余。若是無明淨盡(九方便,就是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別教三賢,圓教十信。這九種人,同斷見思惑,沒有破無明),就是究竟無余了。 (三)實報無障礙土,就是佛菩薩不可思議的福慧莊嚴所感應的報土。 (四)常寂光土,就是佛菩薩所證的理性啊。 這二土本屬一土,是對感應的果報土來說的,就叫實報。對於佛菩薩所證的理性來說,就叫寂光。圓教初住,初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就是進入實報土,也可以叫分證寂光。若是達到妙覺的佛果,就是上上實報莊嚴,究竟常寂光了。(《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50頁 復恆漸法師書一) 13、極樂四土各居住何人? 極樂四土,帶業往生的,在凡聖同居土;斷見思惑的,在方便有余土;破無明的,在實報莊嚴土;無明徹底破盡的,在常寂光土。又實報莊嚴土,是對感應果報而說的。常寂光土,是對證到理性而說的。本來屬於一土,講解的人希望他人容易明白,所以分證的屬於實報莊嚴土,滿證的屬於常寂光土。實際上這二土中,都有分證滿證,文鈔中也有說明。凡聖同居土雖然具有三土的境界,但沒有斷惑的,只能受用凡聖同居的境界罷了。雖然屬於帶業往生的人,不可以用凡夫固定名稱,因為都得到三種不退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按通常的教理,與極樂世界往生證到的相比較,仔細閱讀自然知道。(《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95頁 復馬契西居士書九) 14、以何種因緣往生同居淨土? 實報莊嚴土,只有破無明證法性的人能見到。怎麼能是帶業往生的人,便想往生實報莊嚴土呢?往生凡聖同居土,是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往生的。因為他雖然沒有斷煩惑,但由於內有心佛自性的力量,外蒙彌陀慈悲的願力,感應道交,雖然沒有斷煩惑,而煩惑不再起作用,所以能往生最極清淨的凡聖同居土。你疑惑那往生的淨土,應當不能清淨,並且阿彌陀佛的勝妙色身,這等眾生不應當見到,那是你以為你的見解是對的,以為彌陀的誓願,釋迦的言教,菩薩祖師善知識的發揮著述都是錯的啊。只有你的見解是最正確最高超,你有這樣的見解,是在謗佛謗法謗僧,將來會與提婆達多同享極樂在阿鼻大地獄中。那樣的樂啊,是不能比喻了。恐怕在無限的未來中,還會不斷地受用那種種樂事。你要享受這個樂,請依你的知見去說吧,如果不要享受這個樂,縱然是強迫威逼也不可說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52頁 復恆漸法師書一) 15、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既然能往生,那蓮華化生,沒有有生苦。純是童男相,壽命等同虛空,那身體沒有災變,老病死等,名字尚且聽不到,何況確實有呢?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都是演說佛法的,隨自己的根性,由聽聞而證悟,親尚且了不可得,何況有怨家?思想衣服就有衣服,思想飲食就有飲食,樓閣堂捨,都是七寶建成,不是借助人力,只是化現作成,就翻轉娑婆世界的七苦,變成七樂。至於那身上就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離當前,就能在一念中,普遍到十方諸佛世界,作所有佛事,上求下化,那心就有大智慧,有大辯才。在一法中,遍知諸法實相,隨機說法,沒有錯謬。雖然說的是世谛語言,但都是契合實相妙理。沒有五陰熾盛的苦,享受身心寂滅的樂。所以經上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91頁 與陳錫周居士書) 16、生極樂者為什麼還要常念三寶? 往生極樂國的,常念三寶。那雖然已是僧人,還有上位的僧人,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難道沒有在家的俗人,就不可以立僧人的名嗎?所謂僧是和合的意思。心與理和,心與道合,兩者沒有差別,所以名叫僧。又清淨為義,是貪嗔癡等雜念妄相,完全不可得,戒定慧等功德利益,具足圓滿,這是真清淨僧。《華嚴經·十地品》,每一地都不離念佛、念法、念僧,何況初生那極樂淨土的人呢?(《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812頁 復卓智立居士書一) 17、為什麼說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善根? 不但如此啊,就是絕沒有信願,絕不修持,知道有彌陀聖號,也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為什麼呢?因為知道,遇到境緣,便能提起佛號。如陳企被他殺的怨鬼逼迫,由於念佛鬼就不出現了,因此一生念佛,臨終往生,並且能回來敘述前因,親自現出往生西方淨土的本身妙相。假使先前沒有聽過佛號,就被鬼奪命,永遠沉淪了。所以《觀經》的淨業三福,初級的世間善法都可以回向,以及九品;末流的地獄現前尚且能往生;至於一心不亂,妙觀圓滿成就,證三昧而往生的,更不用說了。所以知道淨土法門,普遍含攝群機,沒有遺棄的,真是廣大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802頁 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 18、什麼是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就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啊。是諸法的本源,能度所有的凡聖,上、中、下三根普被,禅、教、律一道同歸。下手容易而成功率高,用力少而得效快。實在是九界眾生歸真的捷徑,大大暢快了本師釋迦出世的本懷。(《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809頁 無錫西方殿緣起碑記) 淨土法門就是,如來徹底的悲心、普度眾生的法門啊。使那無力斷惑的具縛凡夫,信願持名,現生了脫生死,與觀音菩薩勢至菩薩同為伴侶。向上直到等覺菩薩,地位鄰近佛果,尚且須要往生,才能成正覺。是最最圓頓,上下根都徹底,超越一代時教所說一切法門中的特別法門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四第799頁 重刻龍舒淨土文題詞並序)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是如來為一切上聖下凡,使他們在這一生中,就了脫生死的大法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頁 一函遍復) 19、是誰建立了淨土法門,欲令眾生能帶業往生? 然而這個法門,是兩土世尊建立的。釋迦佛在娑婆世界,詳說淨土,讓人歸去。彌陀在極樂世界,等待臨終,接人歸來。因為要使眾生,就在現在這一生出離生死的痛苦,證到真常的快樂。那哀憐保護的心,多少劫也難宣說。(《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87頁 靈巖山笃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 須知我們從無始以來,所作的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說:“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假使惡業有形體,十方虛空,不能容下)哪裡是泛泛悠悠的修持,就可以消盡啊?所以釋迦佛、彌陀佛兩土的教主,痛念眾生無力斷惑,特別開啟一個依仗佛的慈力,帶業往生的法門。那宏慈大悲,雖然是天地父母,不能比喻那恆河沙分之一。(《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46頁 復鄧伯誠居士書一) 20、佛為什麼要特開淨土法門? 我們的一念心性,直接當下與釋迦佛、彌陀佛,沒有區別。而釋迦佛、彌陀佛已經在塵點劫(無量劫)前成就佛道。又多次示現生,多次示現滅,這樣進行化導,要使我們,繼續他們的芳蹤。而我們因為煩惱惑業,無力斷除,直到今天,還在生死輪回中,頭出頭沒,完全不知哪裡是個底。縱然是往劫曾經聽聞佛法,依教修行,但因為自力劣弱,不能斷惑,依舊常常沉溺在生死苦海中,沒有辦法能出離。靜心細想,能不愧死?釋迦佛、彌陀佛,根據這個情況,特別開啟一個信願念佛法門,讓眾生倚仗佛的慈力,橫超三界。使上中下根,都能往生西方。可以說是真慈大悲,至極無上了!那教起的因緣,修持的法則,都在淨土三經中。(《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五第965頁 阿彌陀經直解序)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