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9)


 2020/1/14    熱度:2192    下載DOC文檔    

  二、本經體性

  一切大乘經典皆以實相①為經正體。古德雲:‘諸大乘經皆以一實相為印②。’實相者,真實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實相無相,亦無不相,相而無相,名為實相。無相者,離一切虛妄之相。無相即離相。又實相無不相,非頑空③與斷滅④。非如龜毛兔角⑤,一切虛無。《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謂即相離相,離盡虛妄之相,即見實相。故雲即見如來。此指法身如來⑥也。法身如來離一切相,故雲實相無相。但非無法身,故雲實相無不相。生滅之法,全屬虛妄,但生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生滅法是差別相,但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無有差別,即是平等相。故雲實相乃平等一相也。

  【注釋】

  ① 實相:

  《佛學大詞典》:原義為本體、實體、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覺悟之內容,意即本然之真實,舉凡一如、實性、實際、真性、涅盤、無為、無相等,皆為實相之異名。以世俗認識之一切現象均為假相,唯有擺脫世俗認識才能顯示諸法常住不變之真實相狀,故稱實相。據南本大般涅盤經卷三十六、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諸法之各別相(如地之堅相、水之濕相、火之熱相)皆為虛妄,一一皆可破可壞;相對於此,無漏智所證之實相則離虛妄之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實相悉皆不可得。

  在鸠摩羅什之翻譯中,‘實相’亦包含空之意義,龍樹以來強調為佛教真谛之內容。而‘諸法實相’之說,為大乘佛教之標幟(即法印),亦即相對於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無常、無我、涅盤),大乘佛教所立者稱為實相印。一切諸法之真實相狀,稱為諸法實相,其內容雖依各宗而異,然自其各宗之立場判斷,凡被視為最後而究竟者,俱以此語表示之。此實相之相狀,一般認為不得以言語或心推測之。在此一立場發展之下,至天台宗,則以最完全的自我發現,謂之諸法實相,亦即泯除本質(理)與現實(事)之差別,一切諸法完全調和之世界,於迷妄之凡夫中,亦可體現崇高之佛境界,表現出現象即實在、差別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為諸法實相乃佛祖之現成或本來面目;淨土宗以阿彌陀佛之名號為實相法;密宗則有聲字實相之說。又日本日蓮宗將實相解釋為本門之題目等,將真如之實相引至現實,論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論上闡明大乘佛教肯定現實之態度。[中論卷三、大般涅盤經疏卷三三十、注維摩诘經卷三、大日經疏卷一、往生論注卷下、維摩經義記卷四末、法華經文句記卷四中]

  ② 印:

  《佛學常見詞匯》:1.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就是用手指結成各種的形相,以作為法德的標志。2.印定之義,佛法的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實相印來作衡量,凡是合於此等印的,便可以判定是佛法。

  ③ 頑空:

  《佛學大詞典》:[太虛空]條,謂浩浩宇宙之虛空。又稱頑空、偏空。此虛空湛然常寂,畢竟無為無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滅智之涅盤,而異於大乘涅盤之妙空、第一義空。

  ④ 斷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諸法因果各別,故非為常,因果相續,故非為斷,撥無此因果相續之理,謂之斷滅之見。即斷見也。屬於邪見中之極惡者。

  ⑤ 龜毛兔角:

  《佛學大詞典》:龜本無毛,兔亦無角,然龜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視之則誤認水藻為龜毛,又如誤認直豎之兔耳為兔角;故諸經論每以‘龜毛兔角’比喻有名無實,或現實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對實我實法之妄執。成實論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無。’

  ⑥ 法身如來:

  《佛學大詞典》: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來,為佛之尊稱。法身雖無去來,然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為法身,故稱如來。釋摩诃衍論卷二(大三二·六○九上):‘顯示隨緣門中 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沉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

  【譯文】

  一切的大乘經典都是以實相作為經典的正體。古大德有說:‘各種大乘經典都是以一實相作為印契’。所謂實相,就是真實的相,又叫做平等一相。實相是無相的,又是無不相的,相而又無相,這就叫做實相。所謂無相,是說它離開了一切虛妄的相,無相也就是離相。又說實相無不相,是說它並非如太虛空一樣毫無一物,或者說完全是斷滅的。其並非像烏龜身上的毛,兔子頭頂的角那樣,一切完全是虛幻無實的。《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就是說即相而又離相,離盡了一切虛妄的相,就見到實相了,所以說即見如來。這裡指的是法身如來。法身如來離開了一切的相,所以說實相是無相的。但並非是說沒有法身,所以又說實相是無不相的。有生有滅的法全都是虛妄的,但是在有生有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諸多有生滅的法都是有差別的相,但在差別之中,有個無差別的。不生不滅,沒有差別,就是平等相,所以說實相是平等一相。

  【心得報告】

  “本經體性”這個章節主要講述了“實相”的概念。有關這個實相,佛在各種大乘經典上還講了很多不同的名詞,比如真性、真如、本性、自性、體相,第一義谛,法性,法身等等,都是說得一個意思。佛之所以用諸多的名詞來描述,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執著名相,關鍵是要去領悟其中所蘊含的真實義理。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所在,真正搞明白了這一段,如念老下文所說,也就是入了大乘佛法的理了。對於大多數中下根性的人而言,在初學大乘佛法的時候,這個概念是需要反復學習,才能逐漸體悟的,這也是末學自己的真實體會。在世法當中,再聰明伶俐的人,反而不見得容易理解,也許會更困難,乃至於根本不能接受。關鍵是它不屬於我們所有常識內的概念可以直接描述的,佛所用的最好的方法,也只能是用譬喻來引導我們悟入。恩師在早年講經中提到過一位大學教授,在讀《金剛經》之後的感受就是,邏輯混亂,好似兩杯水,倒來倒去,沒有什麼意思。所以佛門中有句話:“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法如果沒有人給你講解,再聰明的人,也很難領悟真實的義理。很多人會認為,這個事情如果有悖於常理和邏輯,就是無稽之談,黃念老給這樣的人起了個專有名詞,叫做“唯常識論”。所以可見,大乘佛法的理不是很容易就能體悟的。當然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只要具足真誠恭敬,多學習幾遍,便自然可以領悟了。

  恩師在講席中,常常用電視屏幕來做比喻,可以比較接近於真實的義理。電視屏幕的本身它沒有相(實相無相),但是打開電視,它可以現出一切虛妄的相(亦無不相),而屏幕本身一塵不染,與所呈現出來的畫面毫不相干(相而無相)。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如果能夠不被畫面所轉,而是直接看到屏幕,這就對了。換句話說,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到六塵的境界,如果可以做到不分別、不執著,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的相都是自性所變現,而如如不動的是我們的自性,也就是實相。那我們就做到了金剛經中所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歷史上,禅宗六祖惠能大師是最為明顯的例子,他在五祖講《金剛經》中,當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徹大悟,這就是上上根性的人可以直接證悟的實例。而我們中下根性的人,占絕大多數的業障深重的凡夫,恐怕都要從解悟上慢慢下手。

  實相義深,若明實相,即為悟大乘理。茲以喻明:譬如以金制作塔、像、瓶、碗、钏、環,各顯差別之相。倘將眾器,重入冶爐,復化為金,原有諸相,盡皆消滅,但各器本體之金,仍舊如是。可見各器差別之相,有生有滅,皆屬虛妄,但各器本體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以上以金喻真實平等之實相,以金器喻種種差別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諸金器--塔、像、瓶、碗、钏、環等虛妄差別之相,即見諸器中平等真實之金。以喻離一切法虛妄之相,即見實相。離虛妄差別之相,故雲無相。於虛妄差別諸相之中,有真實平等之本體。故雲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乃顯實相。

  但實相離言說,正如南岳懷讓①雲:‘說似一物即不中。’故實非任何世間譬喻所能深明。於上喻中,若誤認為實有一具體之金相可得,則仍在相中,而非無相之實相矣。故雲:‘凡有言說,皆無實義。’

  【注釋】

  ① 南岳懷讓:

  《佛學大詞典》:(677~744)唐代僧。金州安康(陝西漢陰)人,俗姓杜。又稱大慧禅師。十五歲出家,一度習律,後參曹溪,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十五年,六祖示寂,始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住於湖南南岳般若寺觀音台,宣揚慧能學說,開南岳一系,世稱南岳懷讓。其法系相對於青原行思之法系(青原下),而稱南岳下,同為南宗禅之二大法流。弟子馬祖道一繼其法流,其後發展成臨濟、沩仰等宗派。另有普化、黃檗等兩宗亦屬其法流系統。於天寶三年示寂,世壽六十八。敬宗時,追谥‘大慧’。有南岳大慧禅師語錄行世。

  【譯文】

  實相的義理非常深,如果能夠搞明白實相是怎麼一回事,就是領悟大乘佛法的義理了。這裡用比喻來作說明:比如說我們用金子來制作塔、像、瓶、碗、手镯、耳環等,各個都顯示出有差別的相。如果將這些器物重新放回冶煉爐,又融化為金子,那麼原來所具有的各種相,就全都消滅了,但是各個器物原來本體所具有的金子,仍然存在,沒有發生變化。可以看出各種器物差別的相是有生有滅的,都是屬於虛妄的,但它們本體所具的金子是平等一相,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以上是用金子來比喻真實平等的實相,用金器來比喻種種的差別相。由以上的比喻可以明白,如果能夠看破這些金器--塔、像、瓶、碗、手镯、耳環等虛妄差別的相,就能夠見到這些器物中平等真實的金子。以此來比喻離開一切法虛妄的相,就能夠見到實相。離開虛妄差別的相,故而說是無相。在虛妄差別的種種相中,有真實平等的本體,故而說無不相。當相而離相,相而無相,才顯示出來實相。

  但實相是離於言說的,正如南岳懷讓禅師所說:‘說它像某一種物體,就已失去中道了’。所以實在不是任何世間的譬喻所能夠深入說明的。在上面的比喻中,如果誤認為確實有一個具體的金相可以能得到,則仍然是在相中,而不是所謂無相的實相了。所以說:‘凡是有所言說,都沒有實在的意思。’

  【心得報告】

  這一段當中,念老用金與金器作為比喻,對上文中的“實相、無相、無不相、當相離相,相而無相”等概念進行解釋說明,引導我們悟入大乘的義理。此外,念老在講經中也常常用“水”與“波”進行比喻,比如說池塘當中的水,在風的吹動下,會現出水波,大風大波,小風小波,水波觸碰到池壁,還會回彈,進而泛起層層漣漪。那麼在這個現象當中,就可以用水來比喻真實平等的實相,而水波就可以比喻為種種的差別相。水跟水波本來就是一體的,是不二的。

  上面還提到了實相是離於言說的,所謂‘說似一物即不中。’這裡引用《大乘起信論》中,有關真如的定義,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理解:“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又《圓覺經》雲:‘諸幻盡滅,覺心不動。’;‘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經中所雲幻滅後之覺心,與垢盡後之明現,均指離妄所顯平等一味之實相也。磨鏡實是磨垢,鏡性本明,非從外得。垢除明現,離妄即真。故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眾生之見,皆妄見也。真者,佛知見也。

  又《要解》雲:‘吾人現前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非過去,非現在,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非香非味,非觸非法。覓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①,不可言其有。離一切緣慮②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非離此別有自性。(注:如上喻中諸器皆不離金。)要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故無相,即故無不相,不得已強名實相。’

  可見實相乃吾人當前一念心性之強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強名為自性。二祖③覓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無。六祖雲:‘何期④自性,能生萬法’,亦不能執為有。蓋離四句⑤,絕百非⑥,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靈明洞徹⑦,湛寂⑧常恆’;‘孤明歷歷’;‘炳⑨赫虛空’;‘靈光獨耀,迥⑩脫根塵’。故蓮池大師贊曰:‘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欤!’

  【注釋】

  ① 百界千如:

  《佛學大詞典》:天台宗將一切諸法差別迷悟之境,分類為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此十界又各自相具,故共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若乘以三世間,則為三千,亦即天台宗所謂三千之諸法;觀此三千之法,為一念具足,此即‘一念三千’之觀法。故舉所觀之境,或稱百界千如,或稱三千性相。法華玄義卷二(大三三·六九六上)︰‘廣明佛法者,佛豈有別法?只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又於天台宗教義中,由十如是加以三轉讀,即可彰顯空、假、中三谛圓融之理。(參閱‘一念三千’49)

  ② 緣慮:

  《佛學大詞典》:[緣慮心]條,為四種心之一。又作慮知心、慮知緣慮心。即攀緣境界,思慮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賴耶等八種之心識。

  ③ 二祖:

  《佛學大詞典》:[慧可]條,(487~593)我國禅宗二祖。南北朝之僧。河南洛陽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又作僧可。幼時於洛陽龍門香山依寶靜出家,於永穆寺受具足戒。早年周游聽講,參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學與玄理。北魏正光元年(520),參谒達磨祖師於嵩山少林寺,從學六年。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載,師訪達磨時,終夜立於雪中,至天明仍不許入室,師乃以刀自斷左臂,表求道之至誠,遂面谒而大悟,達磨乃付予大法,並傳衣缽。然續高僧傳卷十六載,師之手臂,系遭賊所斫斷。

  《五燈會元》摘錄:

  時有僧神光者,曠達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覽群書,善談玄理。每歎曰:“孔老之教,禮術風規,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參承。

  祖常端坐面壁,莫聞誨勵。

  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發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

  祖憫而問曰:“汝久立雪中,當求何事?”

  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

  祖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光聞祖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於祖前。

  祖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與易名曰慧可。

  可曰:“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

  可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祖曰:“將心來,與汝安。”

  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與汝安心竟。”

  ④ 何期:

  《漢典》:豈料。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沒有想到。

  ⑤ 四句:見下條。

  ⑥ 百非:

  《佛學大詞典》:[四句百非]條,乃為泯除眾生有、無對待等迷執邪見而說明真空無相不可得之理時的常用語。三論宗與禅宗均常用此一用語或概念以接引學人。所謂四句,通常指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等四句,或指肯定、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兩者均否定等作為判斷一般論議形式之四句。於禅林中,亦多指臨濟義玄之四料簡:(一)奪人不奪境,(二)奪境不奪人,(三)人境共奪,(四)人境共不奪。此外,維摩經玄疏以為四句之說有十種之多。百非,則指百種之否定,如北本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一所說如來之涅盤乃非有、非無、非有為、非無為、非有漏、非無漏,乃至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等種種之否定。故知四句百非均為基於一切判斷與論議之立場而設立之假名概念,然佛教之究極宗旨乃在於超越此等假名概念而達於言亡慮絕之境界,故禅林盛傳‘離四句絕百非’之名言。傳至今日,禅宗有關四句百非之公案極多,乃參禅辦道之指南。

  老法師講經摘錄《修華嚴奧旨》:

  『百非息其攀緣,四句絕其增減』,什麼叫四句、百非?在此地跟諸位略略介紹,因為這是佛門裡面的術語,名詞術語,諸位在經上、在祖師大德的文字上常常看見。舉一個例子給你講四句,第一個講有,第二個是無,第三個是亦有亦無,第四個是非有非無,這叫四句。百非是什麼?四句一展開,有裡面有有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這就變成四句。無裡頭也有四句,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所以這四句,每一句裡頭有四句,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過去十六句、現在十六句、未來十六句就變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已經起的四十八句,還有沒有起的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這就變成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加上根本的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一百句,這個叫四句百非。

  古德有解釋,用一個問答來說明,「問:經言離四句、絕百非,其意何居?」這個居是個問號,何居用現在的話說,這個意思根據什麼理由來說的。這四句意思太廣,「但舉一對,便成四句,如有無」,有無是一對,「一異」也是一對,「斷常」也是一對,你就舉不盡的例子。這是什麼?這一對是什麼?就是我們今天講相對的,來去是一對、遠近是一對、空有是一對,這例子舉不完的。「若雲有,是增益謗」,你要說有,這叫增益謗,為什麼?它確實沒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要說無,「若雲無,是損減謗」,你不能說它沒有,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無。「若雲亦有亦無,是相違謗」,互相違背;「若雲非有非無,是戲論謗」,這開玩笑的話。「既俱有過,故須離之」,所以這四句百非叫開口便錯、動念皆乖。這是什麼?諸佛菩薩看宇宙萬象,就是像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面對著萬法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也不能說亦有亦無,也不可以說非有非無,你才叫不起心、不動念,這才能體會得諸法實相。只要有一念,你就全都錯了,一錯一切錯,所以必須要離。既俱有過,就是一切說法統統有過失,只要起心動念就有過失,不起心、不動念沒事。起心動念都是過失,你就想想,分別就是過失裡頭再加過失,嚴重了,要執著麻煩可大了。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必須要曉得。你不是要心通嗎?只要有過失你心就不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什麼時候心通?這個過失統統要遠離,離四句、絕百非就通了。這個四句百非裡面,把妄想分別執著全都包括在裡頭。

  ⑦ 洞徹:

  《漢典》:明白透澈。

  ⑧ 湛寂:

  《漢典》:清淨。

  ⑨ 炳:

  《漢典》:光明,顯著。

  ⑩ 迥:

  《漢典》:遠:~異(相差很遠)。

  【譯文】

  此外,《圓覺經》中說:‘所有的幻妄統統滅盡了,那個覺心是不動的’;‘幻滅滅了的緣故,那個非幻的是不滅的,譬如打磨鏡子,鏡子上的污垢被磨盡了,則本有的光明就顯現出來了。’經文中所說的幻妄滅盡後的覺心,和污垢去除後的明現,都是指離開虛妄的相以後所顯現出來的平等一味的實相。磨鏡子實際上是磨去鏡子上的污垢,鏡子的特性本來就是明澈的,並非是從外面得來的。污垢去除後,光明才得以顯現,離開了虛妄就能見到真性。所以說:‘不用去求真,只須要止息妄見’。眾生的知見,都是妄見。要說真的知見,就是佛的知見。

  另外《阿彌陀經要解》中說:‘我們大家現前的一念心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是過去,不是現在,不是未來;不是青黃赤白,或是長短方圓;不是香不是味,不是觸不是法。你找也找不到它,不能說它沒有;它造就了百界千如,卻也不能說它有。它離於一切的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而緣慮分別語言文字相,也不是離開它而另有個自性。(注:如同上面的比喻中的各種器物都離不開金子)簡要總結,離開一切的相,即是一切法。因為是離開,所以說是無相,又因為是即,所以是無不相,是不得已而勉強命名為實相。

  可見實相就是對我們大家當前一念心性的勉強命名。我們一念心的本性勉強被命名為自性。禅宗二祖慧可大師在公案中所說的‘覓心不可得’,就是‘安心竟’,但不能說它是無。六祖慧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也不能執著說它是有。須要離開四句,絕斷百非,不是我們用思量分別所能了解的。‘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孤明歷歷’;‘炳赫虛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所以蓮池大師稱贊說:‘真體的確是很偉大,所謂不可得而思議的,恐怕只有自性才是啊!’

  【心得報告】

  上文進一步引用《圓覺經》和《彌陀經要解》中的話,進一步對實相進行闡述。《圓覺經》的全稱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主要講述了佛進入了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出種種的淨土,文殊普賢等十二大士次第請問在因地所修證的法門,佛一一進行作答,因而一共有十二章,有種種殊妙經文。《彌陀經要解》是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所著,大師只用了九天時間,一氣呵成。近代印光大師對這部注解的贊歎可謂達到了極處。印祖說:“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恩師對此也是推崇備至,早年在還沒有介入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之前,在講席中曾說,有人問,如果只准許他選擇一部經去講,他會選擇什麼?答案是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阿彌陀經要解》。以上足見這部注解的份量。

  念老在最後一段中,通過再次引證禅宗二祖“與汝安心竟”的典故,六祖開悟時的話(六祖在五祖方丈室中開悟時的話,一共有五句,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實相:“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無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以及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中的話進行總結。恩師對於念老這部注解的贊歎中多次提到,老居士非常有智慧,經文是夏蓮居老居士所會集,而這部注解也是采用會集的方式,是集注,以經注經。念老幾乎不用自己的話,而是匯集了八十三部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來注解這部經。真是無懈可擊,讓人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實相之旨,如上粗明。至於本經體性,何得稱為實相耶?下申其說。世親菩薩①《往生論》②雲:‘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③,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論直顯事理無礙④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⑤,當相即道⑥。極樂世界種種依正⑦莊嚴,一一皆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⑧,一一即是實相。故雲本經以實相為體也。明蘧庵大師曰:‘瓊⑨林玉沼,直顯於心源;壽量光明,全彰於自性。’幽溪大師《圓中鈔》曰:‘夫瓊林玉沼,壽量光明,固一切諸法之相也。然則直顯於心源,全彰於自性,顧何相之可得哉!此正無相不相,相而無相之正體。(即指實相)’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靈明洞徹,湛寂常恆。豎窮三際⑩,橫遍十方。極樂國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淨則佛土淨,土淨即我心淨。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經所诠,直顯本心,全彰自性。當相即道,無非實相。如《彌陀要解》雲:‘實相無二,亦無不二。是故舉體作依作正,作法作報,作自作他,乃至能說所說,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願所願,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贊所贊,無非實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見全經囫囵在一實相中,故雲以實相為體性也。

  【注釋】

  ① 世親菩薩:

  《佛教哲學大詞典》:梵語名為婆薮盤豆,新譯謂“世親”,舊譯“天親”。亦稱世親菩薩、世親論師。釋尊滅後約九百年(四世紀),生於北印度、犍羅國的富婁沙富羅(今之白夏瓦)。婆羅門學者憍屍迦的次子。博學多才,享有盛名,初習學小乘教,著<俱捨論>三十卷等的五百部論本而得名聲,後受其兄無著之勸,歸伏大乘教。世親此時痛悔過去誹謗大乘教之罪,擬自割舌根,無著於是勸他何不以此舌去贊歎大乘教,世親便發誓一生不說小乘教。之後,在印度超日王及新日王的外護下,破外道與小乘,著五百部論本,大為宣揚大乘教,致力弘教,因此又稱千部論師。

  ② 往生論:

  《佛學大詞典》:全一卷。世親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又稱淨土論、往生淨土論、無量壽經論、無量壽優波提捨經論、無量壽經優波提捨、願生偈。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本論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贊歎極樂淨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等五念門,勸往生西方。謂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並次第得近門、大會眾門、宅門、屋門、園林游戲地門等五種功德;前四種功德為入功德,能入於蓮華藏世界,自受法樂;園林游戲地門則為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煩惱,游戲神通至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本論為唯一印度撰述之淨土論部,淨土宗特重之,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三部經合稱三經一論,為正所依之經論。其論述頗為深妙,大旨與攝大乘論(無著造)十八圓淨之說一致。北魏昙鸾著有往生論注二卷。又日本正倉院聖護藏中藏有本論之古寫本,與現行本略有出入。

  ③ 三種成就願心莊嚴:

  《佛學大詞典》:[三種莊嚴]條,極樂淨土之莊嚴功德可分為三類。又作三種成就願心莊嚴、三種願嚴、三嚴。即:(一)國土莊嚴,即佛國土之莊嚴功德,又分為莊嚴清淨功德成就、莊嚴量功德成就等十七種。(二)佛莊嚴,又分為莊嚴座功德成就等八種。(三)菩薩莊嚴,又分為大菩薩遍至十方說法利生等四種。如是三種之莊嚴,總有二十九句,故又稱三種二十九句莊嚴。

  ④ 事理無礙:

  《佛學大詞典》:[事理無礙法界]條,四法界之一。

  《佛學大詞典》:[四法界]條,即華嚴宗之宇宙觀。又作四種法界、四界。華嚴宗認為全宇宙系統一於一心,若由現象與本體觀察之,則可別為四種層次:

  (一)事法界,指差別之現象界。事,為事象;界,為分齊之義。即宇宙各種事物皆由因緣而生,各有其區別與界限;而世俗認識之特征,則以事物之差別性或具特殊性之事物,作為認識之對象,此稱情計之境,雖有而非實,不屬佛智范圍。

  (二)理法界,指平等之本體界。理,為理性;界,為性之義。即宇宙之一切萬物,本體皆為真如,平等而無差別。故宗密之注華嚴法界觀門謂,理法界,即無盡事法,同一理性之義。此現象之共性,皆為空性;理,即是本心、佛性、真如。然達此境界尚未顯真如妙用,故並不完全。

  (三)理事無礙法界,指現象界與本體界具有一體不二之關系。即本體(理)無自性,須藉事而顯發;而一切萬象,則皆為真如理體之隨緣變現。此即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由此顯出理與事互融無礙之法界。據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所載,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此即理徹於事;亦可依他緣起無性同如,此即事徹於理。然尚非佛智之最高認識。

  (四)事事無礙法界,指現象界本身之絕對不可思議。即一切諸法皆有體有用,雖各隨因緣而起,各守其自性,事與事看似互為相對,然多緣互為相應以成就一緣,且一緣亦遍助多緣。以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無礙而無盡,故稱事事無礙重重無盡。又作無盡法界。

  若總觀以上四法界,則稱為四法界觀;若分別觀之,則逐一稱為事法界觀乃至事事無礙法界觀。關於四法界之修行次第,即依序由最初之事法界觀而入理法界觀,次觀事、理無礙而入理事無礙法界觀,最後觀事事無礙重重無盡,成就事事無礙法界觀。其中之後三者,或謂相當於華嚴宗初祖杜順所作‘華嚴法界觀門’中真空、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等三觀。華嚴宗四祖澄觀則於前述之後三觀加上三觀所依之事法界觀,成立四法界觀。

  ⑤ 即事而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謂事理本來無二,於淺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觀一曰:“離說無理,離理無說;即說無說,無說即說。無二無則即事而真。”光明玄曰:“若取即事而真,為真身。”法華玄義四曰:“雖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傷命早夭。”大日經疏一曰:“譬如幻師以咒術力加持藥草,能現種種未曾有事。五情所對,悅可眾心。若捨加持,然後隱沒。如來金剛之幻,亦復如是。緣謝則滅,機興則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

  ⑥ 當相即道:

  《佛學大詞典》:言諸法之當相即是真實之道。意謂世間淺近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猶言‘即事而真’。密宗之事相門盛談此旨。

  ⑦ 依正: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正由過去之業,而受之我心身,謂之正報,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間事物,謂之依報。三藏法數二十七曰:‘依謂依報,即世間國土也。為身所依,故名依報。正謂正報,即五陰身也。正由業力,感報此身,故名正報。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國土亦名報也。’行願品疏鈔二曰:‘依者凡聖所依之國土,若淨若穢。正者凡聖能依之身,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

  ⑧ 無為法身:

  《佛學大詞典》:又作無為法性身。即無為之佛之本體。法身,即無形無色,遍滿宇宙,顯絕對真理之佛身。因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靜,離一切因緣造作,故稱無為法身。

  ⑨ 瓊:

  《漢典》:喻美好的。

  ⑩ 三際:

  《佛學大詞典》:即三世。(一)前際,指過去。(二)後際,指未來。(三)中際,指現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大八·八三六上):‘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無前際、無後際、無中際,不住三際,不離三際。’

  【譯文】

  有關實相的主旨,以上做了粗淺的闡明。至於本經的體性,為什麼可以稱得上是實相呢?以下就進一步地申明。世親菩薩在往生論當中說:‘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這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該知道,略說可以入於一法句之中。所謂一法句,就是清淨句。所謂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部論直接顯示出了事理無礙的一真法界。即事而真,當相即道。極樂世界種種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樣樣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樣樣就是實相本身。所以說本經是以實相為體性。明朝的蘧庵大師說:‘瓊林玉沼(指極樂世界的七寶林樹和七寶池、八功德水),直接顯現於自心的本源;無量的壽命與光明,全部都是由自性所彰顯’。幽溪大師在《圓中鈔》中說:‘瓊林和玉沼,壽量和光明,固然只是一切諸法的相而已。然而直接由心源所流出,全都是從自性而彰顯,又有哪一相是可得的呢!這正是無相無不相,相而無相的正體(就是指實相)。’所以說我們的心性,其量的廣大與整個法界相同,靈明洞徹,湛寂常恆。豎向(指時間)可窮達於過去、現在、未來,橫向(指空間)可遍滿於十方世界。極樂世界的國土,並非在自心之外。百界千如,也都是我本來就具足的。心清淨則佛土清淨,佛土清淨就是我的心清淨。哪有一法是在我自心之外呢。本經所诠釋的,直接顯現了本心,全都是彰顯的自性。當相即道,無非都是實相。如《彌陀要解》中說:實相沒有二法,也沒有不二法。所以說全體作依報作正報,作法身作報身,作自己作他人,乃至於能說與所說,能度與所度,能信與所信,能願與所願,能持與所持,能生與所生,能贊與所贊,無非都是實相的正印之所印。由上可以看出,整個這部經都是在一實相當中,所以說是以實相為體性。

  【心得報告】

  在前文顯明了什麼是實相之後,本段進一步通過引證各種經論及注疏,來說明為什麼本經的體性就是實相。《往生論》中所說的極樂世界的三種莊嚴,換句話說就是“依正莊嚴”,依報與正報的莊嚴,“莊嚴”用現代好理解的話說,就是“美好”的意思。極樂世界佛、菩薩及國土的美好,通過次第推演,歸根結底就是真是智慧無為法身,也就是實相,或者說就是這一句佛號。關鍵一點,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概念,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是從自性之中流露出來的世界,而我們現在所處的娑婆世界,是“法相土”,是從阿賴耶所變現。一個是真實,一個是虛幻;一個是實相,一個是妄相;一個是真常,一個是無常;二者有著本質區別。而本經自始至終完全是講極樂世界的本末究竟,所以說本經是以實相為體,確鑿無疑。後面引用蘧庵大師、幽溪大師、蕅益大師所說的話,也都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需要用真誠心去體悟。

  又本經《德遵普賢品》雲:‘開化①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雲:‘欲拯群萌②,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真實之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此即本經之所開示者也。極樂妙土乃‘真實智慧’之所莊嚴成就者也。彌陀世尊攝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眾生以‘真實之利’也。此三真實,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依正,淨土法門,舉體是真實之際,故雲本經以實相為體性也。

  【注釋】

  ① 開化: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教人開蒙化惡也。法華經序品曰:‘是諸八王子,妙光所開化。’無量壽經上曰:‘入眾言音,開化一切。’

  ② 群萌:

  《佛學大詞典》:意謂多數之生類。又作群生。即眾生之異名。萌者,即草木始發芽而猶冥昧之貌,或種子未剖之相。眾生道心初發,然尚為無明所覆,猶如眾草木萌芽,故以群萌喻稱眾生。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中略)普令群萌獲真法利。’法華經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類,能開甘露門,廣度於一切。’

  【譯文】

  另外,在本經《德遵普賢品》中說:‘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大教緣起品》中說:‘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積功累德品》中說:‘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謂‘真實之際’,就是真如實相的本際。也就是本經所開示的。極樂世界的妙土是‘真實的智慧’所莊嚴成就的。彌陀世尊之所以攝取這個妙土,宣講這個微妙的法門,就是要惠予眾生‘真實的利益’。這三個真實,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方便究竟,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淨土法門,全體是真實之際,所以說本經是以實相為體性的。

  【心得報告】

  這一小段是從本經中選取“三個真實”,來進一步說明本經是以實相為體性。“三真實”是本經所獨具的特點,也就是區別於其他經典的最為殊勝之處!“真實之際”是本體,“真實智慧”是德相,“真實之利”是作用。後文也有講到,《華嚴經》、《法華經》從理上講,雖然也是圓頓教,是一乘法,然而從事上看,卻鮮有眾生能夠依之得度的,尤其對於末法時期的眾生而言。不是法不圓妙,而是眾生的根性達不到。相對於眾生根性而言,只有本經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具足了三個真實。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修学报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