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解參考譯注及心得報告(14)


 2020/1/31    熱度:2246    下載DOC文檔    

  (二)方便有余土。若人念佛功深,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余淨土。

  (三)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嗔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事上即得,理上未徹,屬定門①攝,未有慧故。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不住有念,不落念。如《疏鈔》雲:‘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屬慧門②攝,兼得定故。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別教③初地④,圓教初住⑤以上諸大士,始得生此,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此土大士,色心⑥自在,身土互現。於一毫端,現寶王⑦剎。於微塵⑧裡,轉大法輪⑨。稱性莊嚴,無障無礙。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⑩法身大士皆屬此土,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

  【注釋】

  ① 定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定慧二門之一。定者禅定,門者差別之義,對於慧門而言。慈恩寺傳序曰:‘考繩墨以立定門,即貫華而開律部。’

  ② 慧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入於智慧之法門也。最勝王經一曰:‘開闡慧門,善修方便。’

  ③ 別教:

  《佛學大詞典》:為天台宗所立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說華嚴等諸大乘經中不共二乘之旨。此教別為菩薩說恆沙俗谛之理,用道種智斷塵沙及界外之見思、無明三惑,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立三賢十聖之位,以無礙道金剛喻定為因,解脫道涅盤四德為果,不利益聲聞緣覺二乘,只利益菩薩,故稱別教。又以不共二乘,故稱不共教。化法四教中,別教為界外之事教,故雖明實相中道,而‘但中’之理不圓融相即,須次第修空假中三觀,次第照三谛之理,次第經歷五十二位階次,次第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次第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

  ④ 初地: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見十地條。

  《佛學大詞典》:[十地]條(節略),據慧遠之大乘義章卷十四所釋:(一)歡喜地,又作淨心地、聖地、無我地、證地、見地、堪忍地。即初為聖者,遂起大歡喜心之位。(二)離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捨離起誤心、破戒、煩惱垢等之覺位。(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並修聞、思、修三慧,使真理漸明之覺位。(四)炎地,捨離前三地之分別見解,以智慧火燒煩惱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體。即依其覺所起之阿含光,如珠之光炎之位。(五)難勝地,已得正智,難再超出之位。或謂已得出世間智,依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難救眾生之位。(六)現前地,聽聞般若波羅蜜,而現前生起大智之位。(七)遠行地,又作方便具足地(無相方便地)、有行有開發無相住。即修無相行,心作用遠離世間之位。此位往上更無可求之菩提,往下更無被救之眾生,因此沉潛於無相寂滅之理,有不能修行之虞,此謂七地沈空之難。此時十方諸佛以七種法勸勵精進,再鼓起修行之勇氣,以進至第八地;此謂七勸。(八)不動地,又作色自在地、決定地、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寂滅淨地。不斷生起無相之智慧,絕不為煩惱所動之覺位。(九)善慧地,又作心自在地、決定行地、無礙住。菩薩以無礙力說法,完成利他行,即智慧之作用自在之覺位。(十)法雲地,又作究竟地、最上住。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覺位。

  ⑤ 初住: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菩薩乘五十二位中十住之第一。

  《佛學大詞典》:[十住]條,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薩修行之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屬於‘住位’,稱為十住,即:(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阇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阇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無障礙。(四)生貴住,又作阇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八)童真住,又作鸠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阇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力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⑥ 色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有形質礙之法,無知覺之用者謂之色,反之而無形質可見,有知覺之用者,謂之心。在於諸法,謂之色心,在於有情,謂之心身。身即色也。仁王經上曰:‘色心是眾生根本。’

  ⑦ 寶王:

  《佛學大詞典》:寶為莊嚴之意,王為最上之意。意謂用七寶莊嚴者;表示最勝、最上之意。舊華嚴經(大九·四一○上):‘摩尼寶王清淨照,最勝威神靡不見。’

  ⑧ 微塵:

  《佛學大詞典》:音譯阿拏、阿耨。單稱微、塵。即眼根所取最微細之色量。極微,為俱捨論卷十、卷十二所說色法存在之最小單位。以一極微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極微而成一團者,即稱微塵。合七極微為一微塵,合七微塵為一金塵,合七金塵為一水塵。此外,諸經論亦每以‘微塵’比喻量極小、以‘微塵數’比喻數極多。

  ⑨ 轉法輪: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佛之教法,謂之法輪。說教法,謂之轉法輪。輪者,轉輪聖王之輪,寶,有回轉與碾摧之二義,回轉四天下,碾摧諸怨敵。佛之教法,亦回轉一切眾生界,摧破諸煩惱,故譬之曰法輪。輪者,譬說教法。轉自心之法,而移他之心,恰如轉車輪也。止觀輔行一曰:‘輪具二義:一者轉義,二摧破義。以四谛輪轉度與他摧破結惑,如王輪寶能壞能安。’嘉祥法華義疏曰:‘流圓演通,不系於一人,故稱為輪。無累不摧,亦是輪之義。’法華經方便品曰:‘恭敬合掌禮,請我轉法輪。’法華文句五曰:‘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

  ⑩ 四十一位:

  《佛學大詞典》:即華嚴經所說之大乘菩薩修行階次。菩薩之修行,漸次臻於佛果之階位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覺等四十一位。有關菩薩修行之階次,諸經論所說不一,唯識家亦采取四十一位之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教化品則於上記四十一位之前,別立‘十信’,而有‘五十一位’之說;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上所說之五十二位,歷來被視為最周全,系於五十一位之後,即等覺位之後,另加‘妙覺’之位。

  【譯文】

  (二)方便有余土。如果念佛人的功夫深,可以遠離雜亂的心,專念這一句名號,心與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開佛,佛不離開心,念念相續,沒有間斷,像這樣念佛,叫做事一心。如果能達到這個境界,雖然沒有希求斷惑,然而見思煩惱會自自然然斷落。則能夠從此世界的同居穢土,而橫生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余土。

  (三)實報莊嚴土。如果能夠憶佛念佛,歷歷分明,在行住坐臥之中唯有此一念,沒有第二念,不被貪嗔煩惱等諸多妄念所雜亂,就叫做事一心。但這只是從事上得到了一心,而從理上講還未能徹達,仍然是含攝在定門的范疇內,因為還未能透出自性本具的智慧。如果在百尺竿頭,能更進一步,於自己的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只是此一心。不住於有念,也不落在無念之中。如《彌陀經疏鈔》中所說:‘如果說它是有,則能念的心,本體自空;所念的佛,了不可得。如果說它沒有,則能念的心,靈靈不昧;所念的佛,歷歷分明。’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語和思想都達不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是這一心,清淨本然的自體,還有什麼法能令它雜亂呢。這就叫做理一心,是含攝在慧門的范疇內,兼得定的緣故。念佛如果能達到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是生到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

  實報莊嚴土是法身大士所游行和居住的地方。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以上階層的大

  菩薩,破了一分無明,證得一分法身,才能生到此土當中。此土的大士,色與心自在無礙,身與土互相顯現互相融入。能在一根毫毛的端頭,現出寶王剎土。在一粒微塵之中,轉大法輪。其是稱性的莊嚴與美好,沒有絲毫的障礙。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一直到等覺菩薩這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都是生在這個國土當中,每一階位都是分證常寂光土。

  【心得報告】

  下面念老接著闡明後面的三土。先說第二方便有余土,可以看出,這就是念佛功夫繼續加深,老實話講,也是一般念佛人很難達到的“事一心不亂”的境界。從事相上可以做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從證得的果位而言,等同於小乘聲聞、緣覺或大乘權教菩薩,在這一階位水平段上都屬於方便有余土。至於為何稱為“方便有余”,四土的劃分本是源自於天台家,在《天台觀經疏》中說:“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曰有余。”意思就是說,由於是以修空觀的方便法而斷除了三界見思煩惱(等同於四柱惑),所以稱為方便。而因尚未破除無明煩惱,也就是還沒有明心見性,還有未盡之處,故而稱為有余。天台家有“六即佛”的說法,這個階位則屬於第四“相似即佛”位。淨土宗則是通過念佛的方法而達到同樣的斷惑水平,故而往生到極樂世界時,就等於是橫生到了方便有余土。

  下面是第三實報莊嚴土。前面方便有余土之所以說“有余”,就是事上圓滿做到了,但理上沒有徹達。換句話說,就是還沒有契入於清淨本然的自性,還是用的阿賴耶識,用的是妄心,但是用的正,與自性相應,沒有偏斜。而證入這一土的人做到了“無余”,念老引用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闡述地非常詳盡。念佛念到這個境界就是淨宗所說的達到了“理一心不亂”,就已經有能力在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眾生,就是天台宗“六即佛”之中的第五“分證即佛”。從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一直到圓教第十一地的等覺菩薩,都屬於實報莊嚴土的范疇。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所以還沒有證得究竟圓滿。

  最後一段文中說到,“色心自在,身土互現”,這是《華嚴經》上所講“理事無礙”的境界,圓教八地以前的階位都在這個境界中。“色”可以理解為物質現象,“心”可以理解為精神現象。我們一般凡夫的見解,一定是要打成兩截,哲學領域所謂“二分法”。而入在這個境界裡,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是一,不是二,是一體的,色就是心,心就是色,沒有妨礙,所以說是“色心自在”。“於一毫端,現寶王剎。於微塵裡,轉大法輪。”則是“事事無礙”的境界,要到圓教八地以上才能入得這個境界。概要的後面會講到本經與華嚴同具“十玄門”,通過十玄,就可以對事事無礙的境界有個大致的了解。這裡主要就是體現出實報莊嚴土包含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無盡功德!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要解》雲:‘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又常寂光三字全顯涅盤三德①如來秘藏。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故;寂即解脫德,塵勞②永寂故;光即般若德,智光遍照故。等覺大士破盡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③,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凡夫帶業往生④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⑤四土,故生同居,亦即生上三土。故曰圓生四土。

  【注釋】

  ① 涅盤三德:

  《三藏法數》:[三德]條,﹝出金光明經玄義﹞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淨即離垢無染。佛以此四者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雖殊,體性恆一,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般若德。[三、解脫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解脫德。

  ② 塵勞: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煩惱之異名。貪嗔等之煩惱,坌穢真性,勞亂身心,謂為塵勞。維摩慧遠疏曰:‘煩惱坌污,名之為塵。彼能勞亂,說以為勞。’長水楞嚴疏一上曰:‘染污故名塵,擾惱故名勞。’止觀一曰:‘塵勞即是菩提。’

  ③ 生相無明:

  是指無始無明。

  《佛學大詞典》[無始無明]條,謂無始以來即恆常存在之無明。為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平等法界之理不達,妄隔平等之理性,稱為無明;又如是闇惑之心,隔離理性,故又作間隔。依此無明之間隔而生種種煩惱,造種種業,受種種果報。故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諸經論稱為無始無明,菩提心論則稱為無始間隔。關於無始之名,有如下三種解釋:(一)就因緣生之理而言,謂凡一切有為法,乃因緣和合而生,現世之果,由前世之因而生;前世之果,更由前世之因而生,如是推究,故知無初始,若以為有初始,即是無因生之外道,而非佛法。(二)就惑體相依之義而言,謂枝末無明依根本無明,根本無明依真如,此乃緣起法自然之理。此時無明為惑之根本,無明之先更無初始之惑法,故稱為無始。依此釋,則無始為根本之異稱,以成無明有始之義。依此義,大乘起信論以忽然念起為無明;天台家稱為元品無明,大乘起信論之注疏家則稱為根本無明。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皆為有始之異稱。大乘經論所說,多依此義。此為去妄歸真之一種教法。乃‘權大乘’之義。(三)就真妄同體之義而言,謂真如與無明,乃一法之異稱,如水與冰,冰之自性即為水,無明之自性即為真如。非先為水而後為冰,如言先為水,則僅為教法之方便說而已。

  ④ 帶業往生:

  《佛學大詞典》:謂命終之後,帶著宿業,往生他道。業,即吾人之身、語、意等一切之身心活動,具有力量可影響未來。往生,即死此生彼之意。就廣義可言,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諸佛淨土,然主要指受生極樂。吾人漂流於六道輪回中,一生所造之善惡業為數甚多,有生天業、做人業,或墮三惡道業。然命終後僅能受一種果報;依佛法揭示,凡所作業都可能感果,但非一定感果,須視時節因緣而定。若一生中造三種業,卻不能同時生三道;若生一道,其他二道之業即為其所帶,然因緣條件不足,故無潤生之可能。此種往生即稱帶業往生。

  修念佛法門者,若因緣條件具足,於命終時,得往生淨土,其宿昔所造之惡業、不淨業,無法現行,此即所謂帶業往生。一般凡夫,由於真智慧未現前,即使得以往生,亦僅能帶業往生,而帶去之業力亦因‘緣’不具足而無感果之可能,此即屬於‘非擇滅’。反之,若為大智慧之聖者,因已斷離煩惱系縛,證得真谛,永不再受輪回,故其感生死苦果之業力亦已消滅,此即屬於‘擇滅’,系聖道所得。

  ⑤ 圓淨:

  《三藏法數》:[圓淨涅槃]條,智極故名圓,惑盡故名淨。據性而言,雖無染淨;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淨涅槃。(惑智宛然者,惑即所斷之煩惱,智即能斷煩惱之智慧也。)

  【譯文】

  (4)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住的國土,稱為常寂光土。《阿彌陀經要解》中說:‘實相的本體,非只是寂滅,也非只是明照。而又是寂滅而恆常明照,明照而恆常寂滅。明照而又寂滅,勉強叫做常寂光土。寂滅而又明照,勉強叫做清淨法身。’所以可知身與土是不二的,都屬於是勉強命名而已。寂滅與明照是同時的,不是我們可以想象到的境界。此外常寂光這三個字完全顯示出了涅盤的三德與如來的秘藏。常就是法身德,因為法身是常住的。寂就是解脫德,因為永遠脫離了業習煩惱。光就是般若德,因為智慧的光芒能夠遍照於法界。等覺菩薩破盡了四十一品無明煩惱,再破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法身就得以全部顯現,圓滿證得三德,徹底地究達於自心的本源,究竟清淨無染,證入常寂光土。

  凡夫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由於能夠親自聽聞到佛陀教誨,不會再有退轉,而且壽命是無量的,所以必定能夠在這一生當中,圓滿地斷掉所有的煩惱惑業,圓淨於四土之中,所以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就等於是往生到上面的三土當中。所以叫做圓生四土。

  【心得報告】

  入於常寂光土,就是證得了華嚴經中的第五十二個階位,究竟圓滿的妙覺果位,就是天台宗“六即佛”中的第六“究竟即佛”,就是圓滿地回歸於自性。在這個境界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什麼也沒有,而又什麼都能現,就是所謂的寂而恆照。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什麼都能現,卻又沒有絲毫起心動念,湛寂常恆,就是所謂的照而恆寂。對於後面的三土,古大德常用月亮來作比喻,前面的“方便有余土”好比是水中倒映的月亮,與真月亮的形象相仿佛,但並非真實;而實報莊嚴土就好比是真月亮,但不是滿月,還有所欠缺;而“常寂光淨土”,就好比是十五的滿月,圓滿無缺。

  通過前面的層層滲透,最後一小段則總結了為何稱為“圓生四土”。最關鍵之處就在這個“圓”字上面,核心的核心,只要能帶業往生同居土,就等於是往生到了上面的三土,就能一生圓滿成佛!

  又此土修行難,退緣①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②也。極樂成佛易,無退轉故。經中《往生正因品》雲:‘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③;皆當作佛。’極樂勝於十方者,首在帶業凡夫,一生彼國,便得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翻不退。又不退有三義:(1)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2)行不退。除見思惑,伏斷④塵沙⑤,恆度眾生,不墮小乘地。(3)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果海⑥。以上三種不退,若在此土修持,須斷見惑,如藏教初果,通教見地⑦,別教初住,圓教初信,名位不退。通教菩薩,別教十向,圓教十信,名行不退。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方名念不退。但此淨土法門,橫生圓超,不可思議。凡往生者,不再墮凡地,是證位不退。極樂國土,唯一佛乘,故不墮於小乘,是行不退。既生同居,即同生上三土,圓修圓證。於此土中,必破無明,顯佛性,而證念不退。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⑧,一生成佛。如《要解》雲:‘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又‘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又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一、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五、壽命永劫⑨與佛齊等,故不退。

  慨夫,聖德難思,佛恩難報。彌陀悲心至極,聖智無倫,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行人不須斷惑消業,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佛。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贊者也。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

  【注釋】

  ① 退緣:

  《佛學大詞典》:退轉之因緣。即妨礙佛道之修行,或使行位退轉之障礙惡緣等。俱捨論光記卷三、大毗婆沙論卷六十舉出阿羅漢之五種退緣:(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斗爭,(四)喜涉長途,(五)身恆多病。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亦列舉五項退緣:(一)僧事,(二)和诤,(三)遠行,(四)多病,(五)樂誦經。迦才之淨土論則謂,凡夫之人若在娑婆穢土,由於五種退緣,故易退轉;若生西方,則無五退緣,故不退轉。其所舉之五退緣即:(一)短命多病,(二)有女人及生染六塵,(三)惡知識,(四)不善及無記心, (五)常不值佛。

  ② 麟角:

  《佛教哲學大詞典》:麒麟之角。用於譬喻極為罕見的事物。

  ③ 三十二相:

  《三藏法數》:一、足安平相謂足下安立,皆悉平滿,猶如奁底也。二、千輻輪相輻即車輪中之輻,謂足下毂網輪紋,眾相圓滿,有如千輻輪也。三、手指纖長相謂手指纖細圓長,端直[月*庸]好,指節參差,光潤可愛,勝余人也。四、手足柔軟相謂手足極妙柔軟,勝余身分也。五、手足缦網相謂手指中間,缦網交合,文同绮畫,猶如鵝王之足也。六、足跟滿足相跟,足踵也,謂足之踵,圓滿是足也。七、足趺高好相謂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種種莊飾,妙好圓滿也。八、腨如鹿王相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謂足腨漸次纖圓,如彼鹿王之腨,纖好第一也。九、手過膝相謂雙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過膝也。十、馬陰藏相謂陰相藏密,猶如馬陰,不可見也。十一、身縱廣相謂身儀端正,豎縱橫廣,無不相稱也。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謂身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亂,右旋上向,青色柔軟也。十三、身毛上靡相謂身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十四、身金色相謂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眾相莊嚴,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謂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膚細滑相謂皮膚細膩滑澤,不受塵水,不停蚊蚋。十七、七處平滿相謂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也。十八、兩腋滿相謂左右兩腋平滿而不窊也。十九、身如師子相謂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師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謂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二十一、肩圓滿相謂兩肩圓滿而豐腴也。二十二、四十齒相謂常人但有三十六齒,唯佛具足四十齒也。二十三、齒白齊密相謂四十齒皆白淨齊密,根復深固也。二十四、四牙白淨相謂四齒最白而大,瑩潔鮮淨也。二十五、頰車如師子相謂兩車隆滿,如師子王也。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謂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二十七、廣長舌相謂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而至於發際也。二十八、梵音深遠相謂音聲和雅,近遠皆到,無處不聞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謂眼目清淨明瑩,如金精色也。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謂眼睫殊勝,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間白毫相謂兩眉之間,有白玉毫,清淨柔軟,如兜羅綿,右旋宛轉,常放光明也。三十二、頂肉髻相謂頂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無見頂相,謂一切人天二乘菩薩,皆不能見故也。

  ④ 伏斷:

  《佛學大詞典》:指伏惑與斷惑。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之一時不起,稱為伏惑;斷絕惑種,而使之畢竟不生,稱為斷惑。有漏道之對治僅能伏惑,依無漏道方得斷惑。

  ⑤ 塵沙:

  《佛學大詞典》:塵沙惑之略稱。為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天台宗以見思惑、無明惑與塵沙惑並稱為三惑,其中之塵沙惑系指能障礙俗谛之事智,而令菩薩之化道不得自在之‘不染污無知’。此惑遍於三界之內外,須以三觀中之‘假觀’破除之。又此惑無數無量,遠超過恆河沙數,故稱為塵沙惑。復因此惑能妨礙菩薩自由自在教化眾生,故又稱化道障惑。

  ⑥ 果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譬喻)佛果之功德廣大譬如海。華嚴疏四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⑦ 見地: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當於聲聞乘之預流果。見四谛之理,斷三界之見惑,初得聖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類智也。見大乘義章十四,四教儀集注下。

  ⑧ 因位:

  《佛學大詞典》:為‘果位’之對稱。與因地同義。指修行佛因之位。亦即未至佛果以前之修行位,稱為因位。

  ⑨ 永劫:

  《佛學大詞典》:永久劫之略稱。謂無限長之時間。劫,即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又作曠劫。兆、載皆表極大之數。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阿彌陀佛於‘因位’為法藏菩薩時,為濟度眾生而發四十八願,更於重發誓後謂(大一二·二六九下):‘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故阿彌陀佛因位之修行,稱為永劫修行,或兆載永劫行。或形容眾生輪回流轉時間之久長,稱為永劫,如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末所說(大四七·四八七中):‘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沈輪在久塵。’若用於指未來之情形,則稱為未來永劫。

  【譯文】

  此外,在我們這個國土當中修行是很難的,因為退緣有很多。所以致使修道的人多如牛毛,而能得道的人卻少如麟角。在極樂世界成佛很容易,因為不會退轉。在本經《往生正因品》中說:‘所有往生的人,都能夠成為阿惟越致菩薩;都能夠具足金色三十二相;都應當會作佛。’極樂世界能夠勝過十方世界的原因,首先在於帶業的凡夫,一旦往生到這個國土,便能夠得到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此處翻譯為不退。另外不退有三個含義:(1)位不退。得以入於聖流,不會再墮落成凡夫。(2)行不退。斷除見思惑,伏住或斷除塵沙惑,恆常度化眾生,不會再墮入到小乘。(3)念不退。破除了無明煩惱,顯現佛性,念念都流入如來的果海當中。以上這三種不退,如果在此土修持,必須要斷掉見惑,如藏教的初果位,通教的見地位,別教的初住位,圓教的初信位,叫做位不退。通教的菩薩,別教的十回向,圓教的十信,叫做行不退。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才叫做念不退。但此淨土法門,橫生於四土,圓滿地超越各個階位次第,不可思議。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不再退墮到凡夫的境地,這是證得位不退。極樂世界,唯是一佛乘,所以不墮於小乘,這是證得行不退。既已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就是同時生到了上面的三土,圓滿地修持,圓滿地證入。在此土當中,必然會破掉無明煩惱,顯現佛性,故而證得念不退。在念不退當中,超盡了四十一品的因位,一生成就圓滿的佛道。如同《阿彌陀經要解》所說:‘五逆十惡的人,十念就能得以成就,帶業往生,往生階位在下下品的人,也都能獲得三不退。’又有,‘對此能夠明了,才能深信阿彌陀佛的願力。相信佛力,才能深信名號的功德。相信持名念佛,才能深信我們自己的心性本來就不可思議。’另外,極樂世界不退轉的因緣有五個:一、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持,所以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因而得以增進,所以不退。三、水鳥樹林都能夠演說妙法,增長行人的正念,所以不退。四、純都是菩薩作為殊勝的善友,外界沒有魔王外道的干擾,內裡面沒有煩惱,所以不退。五、壽命是永劫的長久,與佛相齊等,所以不退。

  真是令人慨歎啊,聖賢的德能難可思議,佛陀的恩德實在是難以報答。阿彌陀佛的悲心達到了至極之處,其殊勝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從而才流現出了這個凡夫也容易往生的同居淨土。修行人不必要斷除煩惱和消除業障,只要能夠真相信,肯發願,並懇切地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最低哪怕只有十念,也都能夠往生,從而橫超於三界之外,永遠地脫離種種的苦難,登上三不退的地位,一生就可以補佛位。超越並遠離了凡夫的情執與妄見,真正是不可思議。這在十方世界都是沒有的,所以千經萬論都共同贊歎這個法門的殊勝。往生到凡聖同居土,也就是橫生到了上面的三土。證得了位不退,也就是圓滿地證得了三不退。念念都能普遍地利益廣大眾生,心心都可流入如來果覺的大海,這就是本經的歸趣。

  【心得報告】

  前文主要闡述了歸趣中的“圓生四土”,這一段則是說明“徑登不退”。在我們這個世界當中修行,的確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最大的困難就是退緣,或者說是障緣太多了。上文的詞典注釋中,給出了五種類別的退緣,只是就大體而言,細分則會多得多。對於退緣,只要是真心學佛的人,相信都會有很深的體會。尤其在初學階段,我們常常會遇到的一種現象,就很能說明問題。比如我們做一般的事情似乎還沒有感到有多麼大的阻礙,可是學佛偏偏就不一樣,一旦你想要努力精進地修學,例如專門找個時間誦經、念佛、拜佛等等,就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或遭家人反對,或者瑣事纏身,總之有意無意就是擾亂你不能按計劃進行。早年我曾對此大為煩惱,後來隨著聽經聞法的深入才明了,這些都是自身無始劫以來造作深重罪業的結果。我們多生多劫以來,必定曾有意無意地障礙過他人修行,現在我們也是在承受果報。有果必有因,我們真能深信因果,就怪不得別人,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就不會生煩惱了。只有多多地忏悔業障,並保有耐心,最關鍵的是就要努力改正自己的過失,知過改過,知恩報恩,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境遇自然會慢慢好起來。

  我們現在身處末法時期,尤其又趕上自有史以來不曾出現過的大亂之世。除了一些直接來自於外界的干擾以外,再有就是我們自身的貪嗔癡慢不易降服,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現代社會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更確切地說就是電視、電腦、手機這些網絡媒體的傳播,力量超乎想象。這一點不必細說,相信無論是否學佛,我們都有同樣的切身感受。恩師常講,在當今社會環境下,如果說有誰能夠不受干擾,不受誘惑,不造作罪業,那他必定是佛菩薩再來。所以說在現前這個世界中修行,“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恐怕還要加一個“更”字!

  念老在文中再次強調了極樂世界成佛更容易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退轉,帶業的凡夫,只要升到極樂世界,一生不退作佛,這也是極樂世界勝於他方世界最突出的地方。好比我們上學選擇學校,遇到了這麼一所重點校,只要能入學,從小學、初中、高中,每個人都一直會讀到博士,統統是保送,沒有辍學、沒有留級,出來都是最頂尖的人才!

  關於三種不退的概念,文中有詳細的論述,每種不退所對應藏、通、別、圓四教的階位也都羅列出來了。唐代智者大師,傳說是釋迦摩尼佛再來,他在其著作《四教義》中對釋迦摩尼佛一代時教的階位劃分有著非常詳細的論述。但是這部書文字量很大,對於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的淨土宗學人而言不易受持。在大藏經中還可以找到一部叫做《天台四教儀》的著作,是高麗囯的(舊時稱為高麗,現在的朝鮮)谛觀法師所作,只有一卷,可以說是《四教義》濃縮後的精華。不是專學天台宗的人,讀這一篇就可以對四教各個階位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在上一大段的末尾,念老又給我們列出來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夠不退轉的五種因緣,正好可以與注釋中的五種退緣相對應。一正一反的比較,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之心自然便會生起。學習這些的重要意義不僅僅是獲得佛學常識,關鍵是讓我們了解到,在這個世界中修行,要想達到這些階位是多麼困難,而在極樂世界,罪業凡夫,一得往生,便是阿惟越致菩薩,在彌陀願力的加持下,圓證三不退。這是聽起來是極為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能夠對淨土宗不斷深入,長時熏修,把理搞透了,搞明白了,我們的這個信、這個願就會非常踏實,這是我們深入經藏最真實的利益!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修学报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