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聽《醒來》,觀非常,讀《心經》,悟無生
聽《醒來》,觀非常,讀《心經》,悟無生 賢宗法師於天禧公司開示之二 聽了《醒來》這首歌,應該明白一點:平時我們存在的狀態是非正常的,是“迷”的狀態。好比做夢,人在夢裡久了忘了自己在做夢,把夢當做一種真實,現在,我們要從這虛幻不實的夢境裡醒來。 以後,每天把《醒來》聽一遍,給自己提個醒,看看自己是否真正醒來,是否隨時處在“醒”的狀態,那麼《醒來》這首歌就會成為你的一面鏡子,一個觀照,一支催醒劑。 聖嚴法師有句話說,人之所以痛苦,乃因為錯誤地解讀這個世界。錯誤地解讀這個世界,可以說你就是“迷”了。迷,便是沒有醒來的狀態。所以,你醒來之後就不會有痛苦了。大家願意“醒來”嗎? 實際上,許多問題所謂的不能解決,之所以痛苦、糾結、煎熬,是因為還沒有真正參透事物的本質,導致了思維方式的錯誤。以錯的方式手段,自然不能解決問題,從而陷入困局之中不能自拔。 有次,佛陀問他的弟子:“人命在幾間”?一個弟子回答,在數日間。佛陀說,你不了解生命。另一個弟子說,在飯食之間。佛陀說,你還是不知道。第三個弟子說,在呼吸之間。佛陀說,對了,你是真正了解生命的人。 為什麼說人命在呼吸之間呢?人的生命,就其本質而言非常脆弱,如果一口氣上不來,就死掉了。然而許多人總覺得死亡是遙遠的事,與自己沒有什麼關系,大可不必擔心而好好享受一番、追求一番、折騰一番。其實未必,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君不見,多少白發人送黑發人,多少嬰兒早夭,多少人遭遇橫禍,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痛哭流涕…… 如果我們早一點認識到生命的脆弱,人生之無常,認識到世間萬物無不是因緣和合而成,認識到宇宙的真相是緣起性空,就不會把這個四大假合之體,當做真實的永存,把自己擁有的一切,當做永不變更的存在。當你把事物的分分秒秒流變遷徙當做一種本然,便會從內心深處生起一種超然,這種超然,使你能夠安於當下,順任自然,把握生命的真谛,從而灑脫自在、無所羁絆地活著。 舉個例子,假如你曾經富貴顯達,炙手可熱,高高在上,但突然一夜之間被雙規,下到監獄,成了階下囚,你會怎麼面對?倘若你具有佛性,了悟人生無常、生命無常的道理,對壽夭窮通,成敗得失,有一番參透,就會把身外的一切放下,坦然接受現實,那這個雙規,監獄,其實是你人生的另一個開始。反之,你就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煎熬之中,這,才是真正的坐牢。 由此可見,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思維不同,心境不同,其結果大不相同。 我建議大家有空去讀一部經,《心經》,只有260字。會背的,半分鐘就背下來了。 下面我講講《心經》。 《心經》被稱為經中之經,是言簡義豐的典型代表。佛教中有部經叫般若經,有600卷之多,是很多經文的總匯,堆起來有一人多高。而《心經》,在這600卷經文裡面為精華的精華。 一兩節課根本講不完《心經》,現在,我們只是了解一下它的精髓。 經常讀讀《心經》,可以從裡面得到終極智慧的啟迪。這種智慧,佛教叫做般若,它是出世間的大智慧,有別於我們一般所說的聰明。我們所說的聰明,其實只是小聰明,或者叫世智辯聰。那麼,般若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大智慧呢? ——因為它是從生老病死,成住壞空,剎那殺滅,無常變化的角度,去看待人的一期短暫生命,是從出世間角度審視世間處於火宅中的眾生憂悲苦惱、愛恨情仇,從而得出與平時完全不同的結論。 時間有限,下面我們主要從三點講一下《心經》。 一、觀自在 看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那麼,什麼是“自在”?自在和自由不同,自在,是身心合一的一種狀態,是主體與客體合一的狀態;而自由,可能僅僅是個人主觀的感受和訴求,所以說,自由都是相對的,是有限度的,這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但卻有絕對的自在。 那麼,到底什麼是自在,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是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還是身體健康沒有病痛?幸福安詳萬事如意?……這些,都是自在,又都不是。 因為“自在”之前有個“觀”,這就和我們一般所說的自在不同了。所以觀音菩薩的自在是觀照後得到的自在。 什麼是觀照?簡而言之,乃一個人的覺察、反省的能力。倘若一個人不需要別人去提醒,就對自己的狀態了如指掌,並且隨時調整,避免遭受不測之禍,不虞之變,這就是具有較好的觀照能力。 實際上,禅修很大一部分是培養我們的觀照力。而觀照只有在安靜的狀態下才能實現,當你心煩氣躁,氣急敗壞,思緒散亂,或被怒火中燒時,不可能有觀照能力,這時候得出的結論往往謬誤,想出的點子往往欠妥,處理的事情往往失衡。好比一杯水,平時是清澈見底的狀態,當你搖動它或把它攪渾時,就看不清裡面任何東西,也就是說,這時候,它失去了任何觀照能力。當心如明鏡止水時,心神凝聚,自然有種光芒,猶如鏡子,可以燭照一切。 而這種安靜和清明的狀態,需要我們訓練,禅修,便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之一。 現在聽課,你心不在焉,人在這裡,心在別處,這也是對自己缺乏觀照。下班後,你在家做飯,心裡想著工作的事。上班的時候,你又想著家裡的事。當你處處不在位,身心分離時,你就會不舒服,不自在。 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呢,——觀照之後,就可以得到自在。 怎麼觀照?用穿透世間萬事萬物存在的規律這樣一種思想來運用於生活,才能得到自在,也就是用出世間的大智慧去觀照,以這樣高的參照物去衡量我們所做的一切。 在這樣的標尺下,我們想想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一切是否值得,它們的本質是什麼。財富,是什麼東西?名望,是什麼東西?權力,是什麼東西?情感,是什麼東西?……最後你發現,沒有一個有實在的意義,因為它們都處於不斷生滅變化之中,沒有一個可以永久地為我所有,可以牢牢攥在手裡,包括我的愛人,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也不能為我所有,我和它們的關系也是緣起緣滅的。而權力、地位、功名利祿,這些,更是有煙消雲散的一天。 明白了這一點,你位高權重,但突然被撤職,也不會站得高摔得慘,而是坦然接受,沒有心理落差;你的愛人突然背叛你,或者要與你離婚,也不會痛不欲生,或者上吊自殺;你的公司突然倒閉,也不會一蹶不振,萬念俱灰;你的孩子沒有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也不會覺得顏面無光,活著無味。總之,你不會被外在的一切所左右,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終保持恬靜、平和、清淨、勿擾的心境,這時候,你的狀態就叫“自在”。 因此,自在是需要時時觀照才能得到的。 有一種自我省覺的能力,隨時把自己調到最好狀態。這最好的狀態是什麼?《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心。這樣一種狀態,就是大自在。 在生活、工作中,把持這樣一種平衡的能力,調心的能力,覺察的能力,我們就立於不敗之地,可以隨時以心轉境,把不利自己的因素轉化過來。別人幫助你、扶持你、贊譽你,這是增上緣,我們要珍惜。別人排擠你、打擊你、陷害你,這是逆增上緣,要把它當作一種修行。其實,你有一顆修行的心,生活中無處不是修行,你跟人吵架也是一種修行,你可以體會和人吵架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後果,在吵架中覺察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在吵架之余,使自己以後做事更圓滿,品行更完善,靈性得到進一步淨化和提升,這個吵架就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個愚迷的人,親人死去,只會使他陷入悲傷之中,甚至一蹶不振;而一個真正智慧的人,卻能從中發現人生之無常,體味宇宙大道運行的規律,以後能更好地做事,更珍惜和有緣人相聚的時刻。所以智者隨時在獲得,而愚者,總是在失去。 人存於天地之間,其實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你修行的對象,故而我們應該把遇到的每個人成為“師兄”,大家都是來修行的,在娑婆世界這個容器中,彼此是相似的材料,我們要把自己提純、升華,接受火與水的洗禮。 同樣,我們做企業,也可以說是為了完成人生的修行,我們的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場。我們的同事,就是我們的師兄。一個好的老板,他不僅修行自己,還帶領下屬修行。好的領導,不會什麼事都包辦,他只提出結果,讓屬下去做,給他們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如果什麼都包辦,或者什麼都管得很嚴,這兩種情況,都不可以使下屬得到好的成長。 有時候,當我們搬開了別人的絆腳石,也許恰恰是在為自己鋪路。有時候,我們原諒別人,其實就是在成全自己。所以,把心量打開非常重要,只有大心量的人,才能得大自在。如果你的境界不高,站的高度不夠——比如你在一層樓,就不可能擁有五樓的視野,和享受五層樓的風景。因此,你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觀念,同時就有什麼樣的人生。當你擁有的唯一工具是錘子時,就會把所有的問題視為釘子。 有人提出了人生的三個境界:見天地、見自己、見眾生。知道宇宙之運行無息,廣大無邊,而人自己,只是滄海一粟,是時間隧道的匆匆過客,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而我們身邊的無量芸芸眾生,我們應該怎樣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對待這一期生命的緣聚緣散?…… 所以,菩薩的自在,是大自在,因為她的“觀”乃大視角,故能以大見小,以大化小。 二、五蘊皆空 首先,弄明白什麼是“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這裡指物質。物質有兩個定義,一是變化,二是障礙。變化,我前面已經講過,世間沒有不變的東西,所有事物都在一刻不停變化,無論是我們眼見的大千世界,還是我們自身。障礙,是從空間角度講的。這張桌子放在這裡,其他東西就不能放,它占據了一定的位置,從而構成障礙。 受,感受。它有三個概念,苦受、樂受、捨受。苦受,痛苦的感受。樂受,快樂的感受。捨受,不苦不樂的感受,也可以說是一種麻木狀態,其實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這種狀態,不過沒有覺察而已。 想,想象。在八識裡屬於第六意識。前面五識是眼耳鼻舌身,和意構成了人的基本六識。人的六根對六塵,產生了六識。眼對色,產生色識,耳對聲,產生音識,鼻對香,產生嗅識,以此類推。所以,人是通過這六識去認識世界的。 行,造作。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惡、無記三種。 識,認識。它最後形成我們的觀點,價值判斷。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不僅物質是空的,後面四個,受、想、行、識都是空的,所以說“五蘊皆空”。 空是什麼意思呢,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告訴我們事物永遠處在變化之中,沒有固定不變本自具足的自性。 明白了這一點,你就能接受變化,接受當下,正確處理遇到的問題,正確認識自己這個色身,很多東西便能豁然而悟。 所以這“五蘊”都是緣聚緣散,幻起幻滅的,是假合之體。你不要假戲真做,以假亂真。若能照見“五蘊皆空”,就能捨掉我執,從而忘掉小我,升起大我,融入到世間中,把個人的價值和普世價值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企業和大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把自己的這一滴水,融入到無量的大海之中。 很多人,一天到晚絞盡腦汁搞銷售,想怎樣讓人家買單,怎樣把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怎樣給人家洗腦,怎樣讓人家在迷糊或興奮、沖動的狀態下產生購買。整天就研究這些東西,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從自我出發,這樣的人,他心中只有自己,很難把產品賣出去,即使一時發了財,也長久不了。 所謂“盜亦有道”,在這世間,做任何事,都有它的規律可循。過去的劫匪們,從不殺害兒童和婦女,這是行業流傳下來的規定。為什麼?這樣更人性一點,從而讓自己的“事業”更長遠一點。可現在的很多劫匪們,專向婦女和兒童下手,即便有的已經拿到錢,還要去撕票。這樣的結果是,當然遭到全社會的憤慨,人人喊打,四面楚歌,離敗亡也就不遠了。所以此種“無道”的行為,是自取滅亡、自陷絕境。 不用說,商亦有道。自古以來,如不發不義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無欺,等等,這些都是祖輩流傳下來不能改變的規則,你一旦改變,就違背了“道”,就會遭遇敗亡。 反觀世界500強企業,沒有哪個企業是靠非法牟利做起來的,他們都是在利益廣大受眾中被大家擁護、支持成功的,因為他們符合了“道”,在道中,所以才能暢通無阻,行而能久。“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這些是永恆不變的原則。因此,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強做大,就要在如何更好地利益大眾這一點上下工夫,在這一點上去絞盡腦汁,去苦心孤詣,去廢寢忘食,一定會得到回饋。因為你是在做利他之事,在此過程中,如果你忘掉了自己,進入“無我”狀態,就相當於做三輪體空布施,你獲得的福報自然巨大。 相反,如果付出一點就斤斤計較回報,對客戶多一點服務,就想著自己的成本回收,總在盤算自己的利益,那麼,你會陷在狹小的格局中,在我執的牢籠中掙扎,不能壯大。 三、般若實相 何謂“般若實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我們把佛叫如來,——無所來無所去,所以叫如來。原來就如此,如如不動地存在。 倉央嘉措有首名詩,“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很多人認為這是首情詩,其實,這首詩真正講的是般若思想。 般若實相告訴我們,宇宙萬物本來如此,實際上,這和道家說的“道”是相似的,“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它不為任何一個人變化,它有自己固定的運行規律。 一個能進入般若實相看待事物的人,他做什麼都是相通的。這時候,他能快速進入事物的內核,做事一通百通,非常智慧,非常機巧,非常效率。 當你沒有進入般若實相的境界,沒有進入“道”的層面,做什麼都難成功,即使偶爾有點成果也是小成,大凡那些出色的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他們的思想,一定是和實相相應,他們的思維一定是進入了“正道”。 梵高的《向日葵》,為什麼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它已跻身於全球最著名、廣為人知與珍貴的藝術作品的行列,可以說它將永世流傳,一直無窮。因為這個向日葵不僅僅表現了一般的向日葵,更展現了梵高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是他的靈魂借物質層面的寄托和再現,在那一刻,作者的心與向日葵合二為一,也可以說達到了“乘物以游心”的境界,向日葵在他的筆下只是一個借代,他可以隨意畫,甚至扭曲變型,如畢加索,但無不是他精神的自由承載。 同樣的,《二泉映月》也是阿炳的精神世界傾訴,是他靈魂的聲音,他人生所有的苦難、坎坷,愛恨情仇,都化為這幾個旋律。外人去演奏,因為沒有心與音符極致的契合,所有演奏的效果大打折扣。凡聽過阿炳原聲的都知道,別人很難超越。因為它是他的載體,在那一刻,他已由術的層面上升到道的層面,在“道”中遨游。 禅宗,特別究竟開悟。到底什麼是開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我現在簡單地說,開悟,就是認識到宇宙人生的般若實相,明了世事無常,緣起性空的本質,從而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枷鎖都卸下來,從心靈上擺脫現實的奴役,以超然的姿態在紅塵中游弋,去做本來應該做的事。 一個人開悟後和開悟前有很大區別,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以下特點: 平靜安穩,清明澄澈(本自清淨) 無欲無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自信堅定,內外一致(本無動搖) 綿延不斷,用之不竭(本不生滅) 隨機應變,運用自如(能生萬法) 可見,開悟後的一切特點只是恢復了我們人與生具有的自性,自性就是佛性,它是不生不滅的,是圓滿無礙的,只因為人的一念無明,迷惑,向外攀援,導致了累劫沉淪生死苦海,輪回於六道之中。人要做的就是返回自己清淨的本性,逆流而上到那如如不動的源頭。 以上是佛教的終極目的,這個,於我們而言也許比較遠。大家現在要做的是,用禅修訓練自己的專注,提高自己的觀照能力,同時打開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放下一切牽累,順應自然,參透財色名利。不再計較得失,不要違背心願又不甘取捨,被本質空虛和捉摸不定的東西所控制。盡量用認真的態度去做對的事,並且堅持到底。 佛教既入世,又出世。所以,既要事生如事死,又要事死如事生,說空不落空,講有不執有。真俗不二,事理兼通。此,才是真正的無上智慧。
杜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