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二)~G 第292經(思量經):敘述若次序思量觀察眾苦生起之因,進而觀照十二因緣,則可盡苦際。


 2020/4/9    熱度:732    下載DOC文檔    

  第292經(思量經):

  本經主要內容:敘述若次序思量觀察眾苦生起之因,進而觀照十二因緣,則可盡苦際。

  原始佛教時期,佛教教理的核心理論自然是落在“四聖谛”上面。雖然四聖谛在中國已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它始終是我們無法邁過去的一道“坎”。或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是佛法的修學者,無論你是否承認,無論你是師從於何門可派,你修學的范圍,卻始終逃不出四聖谛的掌心。可能有人說我的危言聳聽,然而細細想來,佛教所謂的“解脫”,不就是圍繞著苦、集、滅、道四個方面在不停地轉圈麼?

  曾經在很長時期內,佛教被視作“消極厭世”而遭世人非議。絕大多數的佛教徒——尤其是大乘學派的經典作家們,對此非議予以斷然否認,指出佛教不是厭世,而是積極入世。然而在我看來,這樣的辯白根本就是多此一舉。從“三界火宅”這個基調出發,佛教的目標就是了生脫死,擺脫六道輪回的束縛。從這個最高目標上講,佛教不是“厭世”又是什麼?但是佛教並非“消極厭世”,而是“積極厭世”——倘若事事“消極”,不要說弘法利生,就是連自己起碼的溫飽都很成問題,更談不上什麼出離三界。此“厭世”非彼“厭世”,大家理解的角度本來就有分歧。比如說同樣一座山,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究竟是“嶺”對還是“峰”對?既可以說都是對的,也可以說都是錯的,關鍵是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角度變化了,所觀察的對象也自然產生變化。

  從佛教的觀察角度來說,現實世界的根本特質在於一個“苦”字,所謂樂少苦多,樂是短暫而痛苦卻是持久的。不僅如此,佛教將“苦”劃分得很細致,有二苦三苦八苦甚至百十苦(《瑜伽師地論》中便有百十苦之分)。身為一個佛教徒,如果無法樹立起“苦”的觀點,便無法樹立起純正的道念信仰。如今大家都熱衷於西方淨土法門,稱遙遠的西方有一個“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淨土,那裡可是個好地方,比天堂還好上十倍。正是對這種“極樂”的高度神往,修持淨土法門的信徒也愈見增多——這本身是好現象,無可挑剔,理應贊歎。不過我覺得,修持淨土法門必須有一個前提:一定要使信眾們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本質是“苦”。如果淨宗信徒們認識不到這一點,所謂淨土“三資糧”也難以得到切實的保障。認識到“苦”,才會產生出離心,才會向往極樂世界;如果認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十分快樂的,甚至認為其他任何世界都無法和人生的快樂相比,那麼持名念佛又有何益?頂多就是為求心理上的平衡與寧靜罷了。

  因此佛陀在292經中,對弟子們一再地強調,對世界的“苦”要進行觀察與思量。這種思量需分為幾個層面:

  第一,現實世界的本質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第二,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人生以及現實世界的痛苦,即深究造成痛苦的根源;

  第三,既然這個世界為眾苦所充滿,那麼我們就要誓滅痛苦,從而離苦得樂;

  第四,怎樣才能離苦得樂呢?遠離痛苦的具體途徑有哪些?

  本經所探討的,正是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從而導出觀察十二因緣話題。(6月20日)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