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五)~H 393經(善男子經):本經所闡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應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標。
393經(善男子經): 本經所闡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應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標。 出家比丘的出家目標應該是什麼?在本經中,佛陀重點提到了四聖谛——當然,四聖谛雖不是出家比丘所追求的惟一目標,卻是非常重要的目標。因此佛陀說:“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谛法。……比丘!於四聖谛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谛經,應當具說。” 佛陀又講到:若了知四聖谛,可以了解下述內容: 1、可以斷除三結(見、戒取、疑),貪、恚、癡微薄,而證得須陀洹果(預流果)。 2、可以斷除五下分結,而證得阿那含果(不還果)。五下分結是指貪、瞋、身見、戒禁取見、疑。 3、可以證得阿羅漢果位,即“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 4、可以證得辟支佛(緣覺)的果位。 5、可以證得無上的佛果。 從上面五個修習位次中,我們可知無論是預流果的須陀洹,還是最高果位的佛位,都是通過對四聖谛的了知與證悟中獲得解脫。那麼有一個問題:同樣是證悟四聖谛,為何有種種位次的差別?這是由於每人的根性與領悟接受程度不同而導致,就好像老師所教相同,學生成績效果卻大相徑庭,道理亦同。還有,原始佛教極少講“菩薩”的,比如說上面提到了阿羅漢、辟支佛、佛,卻惟獨沒有“菩薩”果位。沒談到菩薩果位,是不是就是說不太贊同有菩薩果位呢?不能這樣說。佛是應機說法,《雜阿含經》的說法對象是比丘,因此更注重於自身的內在修養,只有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了,才能有能力、有信心去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因此佛陀在整個阿含系統中,都不太講菩薩。我們不要認為佛陀不怎麼講菩薩,就認為菩薩果位是後來佛教經典作家們的“創作”——我們應有正見,而不應有執見。 第394經、395經(日月經): 394經敘述太陽將出而先有明相;知四聖谛,即為盡苦的前相。 這裡的“明相”,是指曙光漸明,天空露白之狀。出家比丘不能睡懶覺,在東方發白之時,都要起來做功課——上殿或經行、坐禅,這是印度與中國佛教的共同特點。律典中規定,凡比丘於晨朝,即現明相時至日中之間,入眾行乞、齋食;而明相以前或日中以後,稱為非時,不得行乞、齋食等,若於此時段食之,稱為非時食。 佛陀在本經中說:“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谛。”就是說,一旦接觸並了知了四聖谛,那麼距離解脫的日子就不遠了。當然,對四聖谛的了知,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需要一個艱苦而復雜的過程,因為四聖谛幾乎含攝了佛教義理精華的全部,並非朝夕可蹴。但是我們應該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 在395經中,佛陀敘述如日月不出現,則世間將陷入黑暗;而佛若不說四聖谛,世間也會陷入闇冥。“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世間,……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暗苦現於世間”。這是肯定的,因為世間若無日月星晨,萬物停止生長,人類沒有食物來源,天地一片漆黑,世間一切終將會陷入痛苦的深淵,甚至走向毀滅。而世間若無佛陀出世並宣說四聖谛大法呢,必將“世間盲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暗冥現於世間”。正由於四聖谛的出現,才使得世間“障百川而東之,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才使得世間從此“不復暗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這就是佛陀與佛法的無窮魅力所在。(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