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三十八)~C 1064經重點簡述提婆達多貪圖供養之弊病。
1064經重點簡述提婆達多貪圖供養之弊病。在關提婆達多其人其事,各種資料記載得很多,並且很全面。台灣佛光山的《普門學報》第十期曾經刊登了一篇《提婆達多之研究》的文章(作者永祥),對提婆達多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歸納與論述,可以說是迄今見到為數不多的系統論研究提婆達多的重要文獻之一。根據該文章所提供的資料,茲將提婆達多的一些情況作一些略述: 一、提婆達多的出身:首先從種姓上講,提婆達多屬第二層級的剎帝利種姓,這個沒有爭議。其次,按其與釋迦佛為堂兄弟這層關系而言,又有不同的說法,如白飯王之子、甘露飯王之子、斛飯王之子等說法。 二、提婆達多的秉性特征主要有:惡性與殘暴、嫉妒與遷怒、狡詐與貪名、心術不正。 三、出家後的提婆達多,起初在修行道路上是比較精進的,據說刻苦修行了十二年,“初不犯戒如毫毛”(《毗奈耶》)。後來為貪圖供養而求取神通,開始人生的轉折點。其一生主要惡行有: 1、習神通,受王供。這裡的“王”,乃是指摩揭陀國的阿阇世王(頻婆娑羅王之子)。 2、立五法,破僧團。五法是指:不食鹽、不食酥乳、不食魚肉、始終乞食、春夏八月日露坐,冬四月日住於草庵。這裡的五法,也是極端苦行法之一。 3、謀害佛、殺阿羅漢。主要罪證有:推石害佛、醉象害佛、怒殺羅漢比丘尼。 提婆達多據說死後墮入阿鼻地獄之中,但是他好像並沒有悔改之意,誓言“生生世世為佛伴友,壞佛亂佛”。因此佛陀說:“提婆達多不但今日興惡於我,宿世之時,亦傷害我。” 然即便如此,佛陀對提婆達多依然是慈悲憐愍,甚至還為其作出未來必將成佛的授記,比如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為阿難說提婆達多未來生處,稱其可證辟支佛,號即為“南無”。而在大乘經典《妙法蓮花經·提婆達多品》中,佛陀為提婆達多的最後授記是:“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該經的本義是:即便像提婆達多這樣的惡人,也可以成就佛道,更何況我們呢?累劫以後終究還是可以成佛的。 本經所記述的便是提婆達多在貪圖供養方面的一些表現,這是提氏開始變質的超初階段。經中記述“提婆達多有利養起”,阿阇世王“日日侍從五百乘車,來詣提婆達多所,日日持五百釜食”,供養提婆達多以及其手下的五百別眾。看到提婆達多竟有如此特殊待遇,僧團中的一些比丘開始欽羨起來。這種勢頭如果不及時加以制止,後果極其嚴重。當有人將此消息向佛陀匯報後,佛陀以提婆達多為反面教材,警告諸比丘: “汝等莫稱是提婆達多所得利養。所以者何?彼提婆達多別受利養(搞特殊待遇,坐收其利),今則自壞,他世亦壞。譬如芭蕉、竹、蘆,生果即死,來年亦壞。譬如駏驉(似騾略小,可供乘騎)受胎必死;提婆達多亦復如是,受諸利養,今世亦壞,他世亦壞。彼愚癡提婆達多隨幾時受其利養,當得長夜不饒益苦。” 芭蕉和竹類皆為空心,華而不實,行之不遠;駏驉雖為騎獸,然而極難繁衍生息,絕大多數都是胎死腹中,生存概率很低。名聞利養看似榮耀,其實是個壞東西,一旦與它們沾上邊,弄不好把自己也染歸蕉竹之類。故而佛陀教誡道:“我設有利養起,莫生染著!”所謂“利欲熏心”或“利令智昏”之類的成語,也是至懇之語。(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