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過年了,你會去禮佛嗎?你知道禮佛的意義嗎?
過年了,你會去禮佛嗎?你知道禮佛的意義嗎? 禮拜對於修行的意義極為重大,能以此強化三寶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我們雖身為佛子,但佛菩薩是否在我們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否比我們在世間擁有的一切更為重要?許多人聲稱信佛,但總是在工作甚至娛樂之余才想起修學佛法,實為本末倒置。當然,對於在家居士來說,生存和工作畢竟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對生命只有暫時的意義,即使賺再多的錢,至多享用幾十年。而通過學佛修行來改造生命,則關系到我們盡未來際的幸福。如果我們以佛法作為生命的唯一歸宿,必能發勇猛心、精勤道業。反之,將學佛視為生活的點綴,也就只能種種善根而已。 禮敬,是由景仰佛陀功德而通過身口意三業體現的行為。包括平日見到的所有佛像、法寶,都應發自內心地生起尊重之心,外在體現為頂禮或合掌問訊。時常有人會問:如果我們表現得不夠恭敬,佛菩薩是否會因此不快乃至遷怒於人?其實,唯有凡夫才會作如是想,那正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作怪。世人會因得不到大眾尊敬而哀傷失落,但佛陀已徹底斷除我執,我們恭敬與否,對他老人家不構成絲毫影響。無論是誹謗還是贊歎,佛陀都不會因之動心,所謂“毀譽不動如須彌”。 既然對佛陀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為何還要禮敬諸佛呢?原因在於,這種禮敬對我們個人修學極為重要。有一分恭敬,就能得到一分佛法的受益。在日常環境中,我們已習慣於放逸,內心也因之躁動不安,時時隨著凡夫心追逐名利聲色,制造人我是非。而當我們踏入寺院或面對佛菩薩像時,往往感到安詳和清涼。因為我們是帶著恭敬心來到寺院,帶著清淨心面對佛菩薩。若在家中營造一個氣氛莊嚴的佛堂,也能幫助我們將忙碌的心安定下來。當然,前提是必須有恭敬心,否則環境能起到的作用也極為有限。如果我們時刻想著佛菩薩的功德和智慧,妄想就難有可乘之機。由此可見,恭敬本身就具有淨化內心的作用。心中有佛,生命就會擁有依怙和目標,而禮敬諸佛,則能使我們從內在身心到外在行為變得調柔而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