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永遠的學習榜樣
永遠的學習榜樣 論及菩提心的實踐典范,首推諸佛菩薩。我們讀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無量壽經》、《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等大乘經典時,不應僅僅關注佛菩薩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更應看到佛菩薩是如何成就的。他們在因地的實踐和法門,正是我們修學佛法的最佳榜樣。諸佛菩薩都有各自的願力和行門,或是從大悲入手,或是從智慧入手,為我們展現了不同的修行道路。 如果感覺自己和文殊菩薩比較有緣,可以選擇文殊法門修學,象文殊菩薩那樣,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感覺自己和地藏菩薩比較有緣,可以選擇地藏法門修學,象地藏菩薩那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果以觀世音菩薩作為修學榜樣,就應以觀音菩薩的願力作為自己的願力,以觀音菩薩的行持作為自身的行為標准,象觀音菩薩那樣尋聲救苦,千處有求千處應,萬人稱念萬人靈。如果以阿彌陀佛作為修學榜樣,就應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作為自身的修行理念,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就是成就清淨國土、利益無邊眾生。我們甚至可以觀想自己是觀世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的化身,確立了這樣的身份,更能策勵我們以諸佛菩薩之大願為己任,發心求正覺,忘己濟群生。學佛者固然應當謙和低調,但這種勇於承擔的精神卻極其重要。否則的話,甘居凡夫階位,只知向佛祈求,不知行佛所行,如何能於自身成就佛菩薩的品質?當我們在內心將自己定位為諸佛菩薩化身後,還應心行上不斷向他們靠攏,最終覺行圓滿,與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無二無別。 事實上,觀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在因地上也是這樣成就的,不僅他們是這樣成就的,諸佛菩薩都是這樣成就的。釋迦牟尼佛之前還有很多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之前也有很多阿彌陀佛,所謂“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他們最初修行時,也是尋找一位古佛作為學習典范。觀音菩薩是向觀音古佛學習,然後修習大悲法門而成就。佛菩薩是這麼做的,我們也完全可以這麼做。直接從某位佛菩薩的願力和行門著手修行,觀想自己就是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的化身,會得到極大的加持力,比單純依靠一己之力修行更容易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