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六祖壇經講記 忏悔品第六
佛教有無量無邊法門,忏悔卻是重要法門之一。本品專講忏悔,叫做忏悔品;德異本叫傳香忏悔品;興盛本叫傳香忏悔發願門。品名雖不同,要皆講忏悔。在這世間做人,誰都不敢說我沒有罪惡,有罪對生命前途極為不利,然則怎辦?佛教認為唯有忏悔,給予自新之路,不感前途絕望,從而走上光明大道,成為最好的人,如是佛子,即成佛化新人,不論求解脫,或求無上覺,都能滿願。若不真誠忏悔,罪惡越積越多,墮落越深,怎能上進﹖
涅槃經說:『世間有二健兒:一、不作惡,二、作已能悔』。不作惡是最理想的健兒,但這樣健兒很少,甚至可說沒有。如果不幸造了罪惡,唯有依佛所說忏悔,果真痛切忏悔,立志重新做人,就是犧牲生命,決不再造罪惡,亦不失為健兒。最怕確實有罪,而又不肯承認,即或承認,又不肯得忏悔,就真成為不可救藥的人。佛陀建立忏悔法門,目的在恢復人的自尊,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希望!
忏悔,佛教說有多種,現舉三種來談:一、作法忏悔,准於佛陀律制,說明自己罪咎,不敢有所覆藏。二、取相忏悔,又名觀相忏悔,觀得十二種相,罪自消滅。三、無生忏悔,又名觀無生忏悔,以無念之念而念實相,觀諸罪體無生。作法與取相兩種是屬事忏,無生一種則屬理忏,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無生理忏偈:『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上依教理所說忏悔,現看六祖怎樣教導忏悔。品中說有『自性五分法身、無相忏悔、自心四弘誓願、自性三寶歸戒、自性一體三身』,最後以無相頌歸結。在此品中,多數說到自性,是最值得注意!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
「時」指某個時候,六祖「大師見」到「廣」州、「韶」州,「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聽法」。四方,可說四面八方,或是從各方面,有讀書的「士」大夫,有一般的「庶」民,就是老百姓,完全「骈」聚「集」合到「山中」來,想要「聽」聞佛「法」,這是極為難得的。為滿他們心願,「於是」我就「陞」到法「座」上,然後「告」訴大「眾曰」:你們「來」得很好。「諸善知識」!有關修行悟道「此」一大「事」,不是從外聽點佛法就可,必「須」要「從自性中」覺悟做「起」,且要「於一切時」,亦即不論在什麽時刻,前念後念的「念念」之中,做到「自淨其心,自」己「修」持「自」己所應修的德「行」,從所修德行中,「見」到「自己」心中的「法身,見」到自己的「自心佛,自」己如何了「度」自己,「自」己如何嚴持清淨「戒」行,唯有如此,才算不負到我這兒聽聞佛法,所以說「始得不假到此」。你們現「既從」老「遠」地方「來」,同時「一」同「會」集「於此」,可說「皆共」互相「有緣」,實是最極值得珍攝的法緣!
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忏悔。眾胡跪。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諸位既有這大善緣,現「今可」以「各各」依於佛教儀式,「胡跪」在地以表虔誠。佛教說跪有兩種:兩膝著地叫做長跪,右膝著地左膝不著地叫做胡跪。原因胡人所行跪敬之禮,就是右膝著地,所以稱為胡跪。你們跪好以後,我「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其「次」再為「授無相忏悔」。大「眾」聽後,立即「胡跪」。
經中,有說五分香,有說五分法身,合說為五分法身香,六祖現加「自性」兩字,說為「自性五分法身香」,與教理解說,當略有不同。
「一、戒香」,即是顯示「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依通常說,戒不唯要內心不作惡,身語也不可作惡,以五戒說,都是重在身語的不作惡,不過要自心控制才能做到,所以六祖說戒香特重心,要求自心中無有任何過非,無有什麽罪惡,對他人有怎樣稱譽、好事,不特不生起嫉妒,還要加以隨喜贊歎,學佛以戒莊嚴自身,若對人嫉妒,破壞所修功德,怎能莊嚴身心?不但身心不應對人嫉妒,自心亦當沒有貪欲、瞋恚的念頭,對人當更不應生起劫奪殺害的意圖,乃至整個內心沒有一點污染,名為戒香。持戒所以特重自視內心,因為世間諸法,皆是心的全體,若見有法不從心生,即見心外有法,如是不是持的心地戒法,自心不算清淨。
「二、定香」,定要做到令心止於一境,決不使之向外散動,不論見到什麽「善惡境相,自心」總是「不」為境界所「亂」,仍然安定如恆,亦即所謂『那伽常在定』,或如下文所說『心地無亂自性定』。不能做到止於一境,善境現前為善所動,惡境現前為惡所動,其心總是不安。唯有寂然不動,方得「名」為「定香」。
「三、慧香」,是說運用智慧去惑證真,使「自心」得到「無」障無「礙」,且「常以智慧觀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修自己所應修的德業,不論在任何環境下,不論受到怎樣打擊,決「不造」作違害自他的一切「諸惡」罪業。「雖修」種種所應修的「眾善」,且修得相當不錯,但在「心」中從「不執著」自己所修的諸善,亦不因此生起高度驕傲,認為這是應該做的,所以照舊尊「敬」所應尊敬的「上」輩,仍然體「念」所應體念的「下」輩,對貧窮潦倒的人,絕對予以同情「矜恤」,對「孤」苦以及極為「貧」困的人,儘自己力量所能做得到的,給予應有的救濟,使這些人皆能過著安定的生活。雖則如此,因有智慧觀照,決不對之執著,「名」為「慧香」。
「四、解脫香」,是說在「自」己的本「心」中,對外在的一切境界,不論是怎樣美妙,或怎樣的丑陋,「無」絲毫的有「所攀緣」,既「不思」諸「善」法,亦「不思」諸「惡」法,了達善惡諸法,皆是唯心所現,如是屏息諸緣,安然「自在無礙」,不受任何境界所縛,香熏法界,「名解脫香」。經說:『若知諸法皆解脫,是則名為究竟解脫』。
「五、解脫知見香」,是說內在的「自心」,對外在的境界,不論是善是惡,悉皆「無所攀緣」,如果攀緣「善惡」,心即為法所縛,那裡得到自在?唯有離於攀緣,方可得解脫香。得到解脫,不要以為究竟,絕對「不可沉」落頑「空,守」住一無所有的枯「寂」,仍「須」不斷精進,「廣學」一切佛法,「多聞」各種理論,從而認「識自」己的「本心」,通「達諸佛」的真「理」,出俗度化眾生,方能有所主宰。原因世間人我非常複雜,假定不能與塵俗之人和睦相處,待人「接物」,做到「和光」同塵,試問怎能度生?度生要深入廣大人群中,和其光同其塵的打成一片,人群才能受你教化。但要特別注意的,在和光同塵中,務須始終保持自己的德行,決不與之同流合污。有說:『但和其光,不同其業,同處不同住』。維摩經說:『菩薩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是即『和光接物』的精神,但這不是初發心者所能做到,唯有久修大行的菩薩方可。沒有到這程度,美其名曰和光同塵,唯有墮落一途!如此和光接物,做到「無我」相「無人」相,決不含有人我的觀念存在。但這不是短時期的事,從初發心,「直至」圓滿「菩提」,對於「真」如自「性」,始終沒有變「易」,達到這種境界,「名解脫知見香」。
諸「善知識」!如上所說「此」五分法身「香」,都在「各」人「自」心「內熏」,或如起信論說真如內熏,切「勿」離於自心自性「向外」尋「覓」。行者盡最大努力,向外到處尋覓,是也覓不到的。因此五分法身香,是自性中的各種功德法香,每一種香都可徧聞十方,每一眾生聞到此香,皆能熏發自己德香外溢。於中,戒定慧三種法身香,是從因上所安立的,解脫、解脫知見二種法身香,是從果上安立的。若因若果諸香,都是以智慧火燃燒起來的無價寶香,以此真實莊嚴法身,是為真實供養如來。從自性說,五種功德法香,皆各人自心修學而成就的。如不以此五分法香向內心自熏,要想成佛難以做到。古德有說:『佛道皆因何法成?悟心無體蕩無明,莫怖苦空沉斷見,萬法皆從此處生』。如不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修學佛法無有利益,證知離心無佛可成!
今與汝等授無相忏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诳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五分法身香已為你們說過,現「今」再為你們傳授「無相忏悔」。無相忏悔本屬理忏,當觀罪性本空。無相忏悔既是無相,還談什麽忏悔?既有三業可滅,又有三業清淨,怎可說為無相?行者真心誠意的洗淨內心罪惡,不再受諸惡行所染,不再為境之所迷惑,諸相皆無,不是無相忏悔是什麽?忏悔,主要是「滅」除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罪」業,「令得」身口意「三業」究竟「清淨」。所以說為無相忏悔者,維摩經說:『使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心亦不在內、外、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不論什麽罪惡,皆由心念而生,心念本來無相,名為無相忏悔。
忏悔雖名無相,但忏悔時,不得不藉言行,亦即應本忏悔行儀,你們應「各隨我語」言,我說一句,你們不分前後的「一時」跟著一句「道」:我「弟子等」,不論是「從前念、今念及後念」,亦即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間中,前念後念的「念念」間誠摰忏悔,使後心中「念念」生起之時,再也「不被愚」癡「迷」惑之所污「染」,並願「從前所有」毀犯身口意「惡業」,甚至「愚」癡「迷」惑「等」的種種「罪」過,現在「悉皆」誠心「忏悔」,誓「願一時消」除「滅」盡,並願從今以後,「永」遠「不復」再「起」造業的念頭。
「弟子等」,現在開始「從前念、今念及後念」,甚至前念後念「念念不被憍」傲欺「诳」所「染」,恢復本來清淨的心。至「從前所有」造成的「惡業」,或以「憍」傲欺「诳」業構成的「罪」惡,現在「悉皆」赤誠「忏悔」,並「願是諸罪惡,「一時消滅」淨盡,從今以後「永」遠「不」再「復起」。
「弟子等」,現在開始「從前念、今念及後念」,甚至前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恢復本來清淨。至「從前所有」造成的「惡業」,或以「嫉妒」業構成的「罪」惡,現在「悉皆」如法「忏悔」,並「願一時消滅」無馀,從今以後「永」遠「不」再「復起」。嫉妒憍诳,在唯識學上,雖屬小隨煩惱,但因此造成的罪惡很重,不能小視這種煩惱。嫉妒,主要是『不耐他榮』。別人不論有什麽榮耀的事,自己總是感到老大的不高興,總要想方設法的予以破壞,使他名譽地位破產,當然就會造成很多罪惡。憍是憍傲,主要以為自己了不起,在任何方面稍比別人強一點,不可一世的傲然之氣就會表現出來,使得別人不願與之接近,憍者不自反省自己的憍傲,還對別人生起反感,給與他人吃種種苦頭,當就造成很多罪惡。诳是欺诳,明明自己沒有什麽德行,也未得護法神的護持,偏偏以此欺诳信徒及世人,騙取錢財造諸罪惡。坐禅三昧經說:『求清淨道出家人,而生瞋恚懷妒心,清冷雲中放毒火,當知此惡罪極深。阿蘭若人興嫉妒,有阿羅漢他心智,教誡苦責汝何愚,嫉妒自破功德本,若求供養當自集,諸功德本莊嚴身,若不持戒禅多聞,虛假染衣壞法身,實是乞兒弊惡人,雲何而求供養利?饑渴寒熱百千苦,眾生常因此諸惱,身心苦厄無窮盡,雲何善人加諸惱,譬如病瘡以針刺』!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忏悔。雲何名忏?雲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永不復起,是名為忏。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又復生,何名忏悔?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已上是」是我「為」你們傳授「無相忏悔」,這是忏悔必有儀式,但真忏悔必要了達罪性本空,雖說諸有罪性本空,但亦決不壞業果報,造了什麽罪業,必感什麽果報,不要以為罪性本空,就可造諸罪業,這要真正了解清楚,絕對不可有所誤解!
忏悔名義怎樣,還得略為解說。「雲何名忏」?「雲何名悔」?這是問,再解說。「忏者忏其前愆」,就是「從前所有」已造成的一切過「惡」,從前所有已造成的罪「業」。如由「愚」癡所造的罪惡,「迷」惑所造的罪惡,「憍」傲所造的罪惡,欺「诳」所造的罪惡,「嫉妒等」所造的「罪」惡,現在將之「悉皆盡滅」無有遺馀,不讓它們留在那兒起感果作用,而且從今以後,令之「永不復起,是」就「名為」真「忏」前愆。「悔者悔其後過」,就是以後自己可能再犯的過失,亦即「從今以後所有」一切「惡業」;如因「愚」癡可能造的罪惡,「迷」惑可能造的罪惡,「憍」傲可能造的罪惡,欺「诳」可能造的罪惡,「嫉妒等」可能造的「罪」惡。對此一切現「今」我「已覺悟」過來,知道這是罪惡,絕對不可再造,造了這些罪惡,對己是不利的,現在將之「悉皆永」遠「斷」絕,「更不」敢「復作」如是罪惡,「是」則「名為」真正「悔」改後過。如是徹底改往修來,是「故」可「稱」真正「忏悔」。
世間「凡夫愚」癡「迷」惑,「只知忏」除以「前」的過「愆」,「不知悔」改自己以「後」可能再犯各種的「過」錯。正因「不知悔」改未來可能造的錯誤,所以從「前」所有的過「愆」,還「不」曾徹底的「滅」除,未曾造作惡業的念頭尚未根絕,一旦遇到外在的惡緣,「後」來的「過」失,就「又」不斷的「生」起。真是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像這樣「前愆既不」曾全「滅」,「後過復又生」起。如是徒重形式的禮拜忏悔,沒有認真的洗心革面,「何」得「名」為是真「忏悔」?現有很多道場,經常舉行禮忏,甚至有些信眾,認真到處參加禮忏,但真能滅除罪惡的有多少?所以真正忏悔,應從內心忏起,否則,忏悔雖不無利益,但要忏除罪根很難。當知種種罪惡,皆從心起,如心不清淨,怎能不再造諸惡業?每個修此忏悔法門,理當從心忏起。
善知識!既忏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邊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上來我「既」告訴你們如何修無相「忏悔」,忏悔是什麽意思你們已知,身心自已相當清淨,現在再「與」諸「善知識發四」個「弘」大「誓願」,以表立志向道的決心。因為忏悔清淨,要想不為外境所轉,最好方法是立四弘誓願,令心永不退轉。志願力量重大,立了什麽志願,必求達成目標,好像饑渴之於飲食,古聖先賢無不要人立志為先。曾國藩說:『將相本無種,聖賢豪傑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到』。世間宗教哲學,固重立志,佛法則重發願,如佛菩薩沒有不發願而成。佛法所說發願,向來說有兩種,就是通願與別願。通願是常說的四弘誓願,別願是佛菩薩所發各別不同的誓願,本乎願力,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皆得圓滿完成,佛教重願,甚於世間任何宗教學說,因此,六祖對諸善知識說,當我要你們發四誓願時,「各」各「須用」專「心」誠意的「正聽」,自可獲得無邊勝妙功德。
佛常說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祖現說四弘誓願之前兩句加『自心』兩字,後兩句加『自性』兩字。一般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指外在的所有眾生,六祖要我人返觀自心,始知法界無邊眾生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心中眾生,所有眾生既是自心眾生,我們不度他那個來度?說眾生是自心中的,因諸眾生皆是自心幻現,真能悟自本心,心內眾生自度。通常說的『煩惱無盡誓願斷』,現說無邊無際煩惱,皆屬自心所有,當更不成問題。無窮無盡的煩惱,既是自心所有,自須立願將之斷盡,不容絲毫煩惱存在,煩惱解決,因惑造成的無邊罪業,自亦忏悔淨盡。通常佛說教示法門,有無量無邊那麽多,為佛弟子都要修學,實際這些法門,皆是我人『自性』中具有,為對治無邊煩惱,為度化無量眾生,不修自性所具法門,還修什麽法門?所以誓願修學無量法門。最後說到『無上佛道誓願成』,這是每個大乘行者所要完成的,不願完成佛道,學佛又為什麽?佛道無上的成就,是修無量法門而來,無量法門既是自性本具,佛道當亦自性而成。經說『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無上佛道由自性成,不可向外覓求無上菩提,心外求取無上菩提,無疑是求不到的。心性對眾生這樣重要,就看修學的實況怎樣:在修學中老是迷於心性,當然仍是眾生,如果一念心悟,當下就是覺者。所以見自本心,識自本性,是成佛的要著。
釋四弘誓願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麽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眾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眾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為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於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不論經論或弘法善知識,向來都說『眾生無邊誓願度』,學佛者也聽慣這大願,且佛一再說到,現為什麽說由自心度?眾生是指弘法者身心以外的一切有情,說到度應由佛菩薩及諸弘化大德度,怎可說由自心度?六祖為解決行者可能生起這樣的疑問,所以叫聲「善知識」說:你們「大家」向來「豈不」皆「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怎麽」現在說「道」自心眾生自己誓願度?「且」說「不是」我「惠能度」?頓悟入道要門說:『眾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眾生時,過去諸佛如微塵數,一切眾生總應度盡,何故我等流浪生死不得成佛?當知眾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
六祖叫聲「善知識」後說:現我所以說自心眾生還須自心而度,首應知自「心中眾生」,不是別的什麽,就是「所謂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這都是不善心,都是心中眾生,且是極為剛強難調難伏眾生,唯各人於自心本性中,有力調伏剛強眾生,使之不再活動,方是真得度脫眾生。
「何名自性自度」?如「自心中」的「邪見煩惱」,就是「愚癡眾生」,對這類眾生,「將」以「正見」去「度」。正見最為重要,「既」然「有」了「正見」,就可運用「般若智」慧,「打破愚癡迷妄眾生」,令其「各各」得以「自度」。吾人如有什麽錯誤思想出現,亦即不正的「邪」念「來」時,知道由此可能發生錯誤行為,立即運用「正」見來「度」它,假定「迷」惑妄念「來」時,就當運用覺「悟」來「度」它。假定「愚」癡心念「來」時,就當運用「智」慧來「度」它,假定「惡」念生起「來」時,就當運用「善」念來「度」它。「如是」一一「度者」,不是自度是什麽?不但是自度,且「名為真度」。眾生心中有如此這麽多的顛倒煩惱,唯有自覺自性方可得度,至於一般善知識,雖有很好方法,但總救度不了。華嚴經中頌說:『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同樣是自救自度,那裡是善知識度?
「又,煩惱無盡誓願斷」者,煩惱確是無窮無盡的,眾生所以在生死中流轉,都由煩惱造業而來,要想不再生死中流轉,願斷無盡煩惱,是極重要課題。現說『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因煩惱是由自心一念妄動,乃無窮無盡的滾滾而來,假定自心一念不生,心光獨耀,運用「自性般若智」光,「除卻虛妄思想心」,無盡煩惱自歸烏有。通常講斷煩惱,不是說以般若慧劍給予無情斬盡,就是說以般若鋼刀予以割斷無馀。煩惱猶如黑暗,智慧猶如光明,智慧之光一照,煩惱黑暗就消。經中佛說:『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自性煩惱雖然無盡,仍願以自性般若斷除。
「又,法門無量誓願學」,或說『法門無盡誓願學』。法門雖有無量無邊那麽多,但要將諸法門學好,只「須自見」到本有自「性,常」常實「行正法」,不但可皆學成,而且「是名真學」。無量法門,不須在文字中學習,只要在一心中學,無有不學成的。行者如要無一法不明,無一塵不照,見聞就不能惑,境界所不能拘,假定不是廣學法門,那是做不到的。五祖有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無量法門所以盡在一心中學,原因這是自心中所本具有的,不向心中學又向何處學?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者,佛道是至高無上的,不若解脫道易成,必須立大誓願,「既」要「常能下」最大決「心」,精進不懈的「行於」如來「真正」大法,不但要「離」於「迷」惑,還要「離」於「覺」,能夠迷覺俱離,內心就會「常生般若」慧,既要「除」去「真」實,當更「除」去虛「妄」,做到真妄不著,「即」能「見」到自身「佛法」。如實修行到此地步,「即」可於一「言下」,無上「佛道」就可證「成」,何須向外求成佛道?現在迷覺既不是,真妄亦徹底根絕,自性本來清淨的無上佛道,那有不成就的道理?真如自性中本沒有迷覺,佛法所以要人求覺,因眾生在迷,對迷妄眾生,勉強說之為覺,始知迷就是覺,沒有迷那來覺?佛法行者,果「常」思「念」如此「修行」,到了修行成就,願力自然圓滿。是以欲真成佛,佛祖總要行者,先發四弘誓願,如果不本願力,修集一切善行,救度一切眾生,斷盡無邊煩惱,要想完成佛道,絕對是不可能。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為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本品,六祖處處說無相,如無相忏悔,無相戒,現更說無相歸依,可見六祖極重無相,要人不著有相。因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裡可以執著?有說歸依不是戒,現說授無相三歸依戒,不怎麽妥當。這從中國佛教徒,先歸依,後受戒,歸戒分別傳授而論。實際歸依即戒,如說:『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我是優婆塞(夷),從今時乃至命終,護生』。歸依者說到這兒就已得戒。後來再說五戒,不過是宣戒相,讓歸依者明記所受戒是什麽,從而嚴格守持不犯。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你們「今」已「發」過「四弘」誓「願了」,當更本願而行,以求有所歸宿,發願若無所歸,就成虛願,亦等於無願。現我「更與」諸「善知識授無相三歸依戒」。三歸依戒所以說為無相,旨在使發心者。不取著於相,若取著於相,不為無相歸戒,當亦不是歸依自性三寶,怎名無相三歸依戒?
六祖對「善知識」說:「歸依覺,兩足尊」。通常都說歸依佛,現說為歸依覺者,覺就是佛,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中國譯為覺者,佛即是覺,覺即是佛,兩者無二無別。兩足尊,佛法向說福慧圓滿之義,因到最高佛果位時,不但福德圓滿而為萬德莊嚴,智慧亦已圓滿而為智慧莊嚴。福足慧足,名兩足尊。亦有說在兩足的人類中,佛亦自稱我是人類,於兩足的人類,最為受人尊敬,名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正就是法,因佛從正覺中流露出來的教法,是最正確無謬,所以說為正法,歸依正法如實奉行,使歸依者,遠離欲望塵垢污染,不如一般教法,不能令人離欲,所以稱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通常說歸依僧,含有淨的意思,如所說僧團,叫做六和淨。在和合清淨僧團中修行,既沒有思想上的紛歧,亦沒有德行上的差別,更沒有利益上的沖突,所以說淨。就世間各個不同集團說,和合僧團的每個成員,都具清淨殊勝的德行,最受世人尊敬。佛教向以佛陀、達摩、僧團,說為佛法僧三寶,現六祖說各人自心、自性本來具有三寶,所以說歸自三寶。
在為大眾舉行歸依後,又對大眾說:「從今日」已「去」,只要「稱覺為師,更不」得「歸依邪魔外道」。佛教向稱當時印度各個不同宗教思想,為邪魔外道,因其他宗教思想是不正確的,不能引導人們獲得生命解脫,當「以自」己本「性」中的「三寶,常」常為「自證明」。如歸依覺,就以覺為自己的良師,不得再去歸依主張邪說異端的宗教師,縱然誠心的去歸依,不能得到你所歸依的利益。現我奉「勸」諸「善知識」,應當一心「歸依自性三寶」。歸依自性「佛」寶「者」,就是歸依「覺」,歸依自性「法」寶「者」,就是歸依「正」,歸依自性「僧」寶「者」,就是歸依「淨」。
「自心歸依覺」,就是歸依自己本具的覺性,覺性明淨了知一切,所有「邪」思「迷」惑妄念「不」再「生」起,自然就會「少欲知足」,不會感到這樣不夠,那樣不夠,也就「能」夠遠「離」錢「財」,因為非常知足,那裡還貪錢財?至各認為滿意的美「色」,因為少欲關係,當然更加遠離。少欲離色就是智慧具足,知足離財就是福德具足,所以「名兩足尊」。此說當亦有其道理,但與傳統教義,是不怎樣符合,因大小乘經中,沒有說到離財離色為兩足尊。離財離色,不但佛陀做到,羅漢亦已做到,但羅漢不得稱為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就是歸依自心法寶,正因自心具有正法,所以「念念」都「無邪見」,「以無邪見」出現,也就「無人」無「我」,人我不可得,就沒有「貢高」,也沒有「貪愛執著」,如是一念不生,「名離欲尊」。吾人起心動念,如離正法,念念邪見,自然生起,於人我中生起貢高我慢,以為別人皆不如我,對人予以輕視,於諸境中生起貪愛執著,怎可稱離欲尊?歸依如來清淨法寶,所有錯誤思想,人我是非,貢高自大,貪愛執著,自皆徹底棄捨,當然成為離欲尊。「自心歸依淨」,就是歸依自心僧寶。無可否認的,在塵勞中,既有紅塵滾滾,亦多愛欲誘惑,人鮮不為染污,但本有自性清淨心,從來超脫一切塵勞,任何塵勞染污不到,所以說「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所以「名眾中尊」。
佛法行者,假「若」能「修此行」,就「是」所謂「自」性「歸依」。可是一般「凡夫,不」能領「會」無相歸依,或不解自心三寶義,反而徒勞的「從日至夜」,日復一日向外求「受」形式上的「歸戒」。「若」說是「歸依佛」,請問「佛」究「在何處」?假「若不」能「見」到「佛」,那又「憑」於什麽而為「所歸」?豈不是所「言」歸依佛,反而「成」為「妄」語?涅槃經說:『一切眾生愚癡無智,不識三寶是長存法』。假定領會現說自性歸依,是則何處不是三寶?為什麽向外歸依有相三寶?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六祖再叫「善知識」說:你們應該「各自」善為「觀察」,千萬「莫錯」誤的「用心」向外馳求。如錯用心,歸依何用?如「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如本有「自」性「佛不歸」依,一味隨妄想漂流,豈不是「無所依處」?此中所說經言,不是泛指諸經,是指華嚴經淨行品,此品確說有三歸依。不但自己歸依三寶,並願諸眾生皆歸依三寶:歸依佛發無上心而求達到成佛,歸依法深入經藏而求達到智慧如海,歸依僧統理大眾而求達到一切無礙。
現「今既」然「自」己「悟」到自性三寶,不是心外形相三寶,「各」各必「須歸依自心三寶」。從而向「內」應當「調」御自己的「心性」,因深信解清淨,煩惱即是菩提,是為真正清淨,如發了菩提心,本來已經是佛,還有什麽可再前進?如人處在虛空,已經到了盡頭,還有什麽地方可退?大寶積經更清楚說:『實行沙門以正法身,尚不見佛何況形色?以空遠離尚不見法,何況貪著音聲語言?以無為法尚不見僧,何況尚有和合僧』?本此證知三寶皆是自性,那可向外歸依三寶?應注意的,不要以為三寶是我自性本具,就對他人生起輕慢,要知站在自己立場,三寶固是自性本有,設若站在他人立場,他人自性中同樣具有三寶,所以對「外」應尊「敬他人」,絕對不可有絲毫輕視,「是」為「自歸依」。
善知識!既歸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上來「既」已「歸依自性三寶」完了(竟),現在「各各」皆「志心」誠意的,注意聽「吾與」你們「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使「令汝等」皆能「見」到法、報、應「三身,了然」自覺「自悟」是「自性」中本所具有。通常都會講到法身、報身,化身、如供養咒中念的『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捨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這三身佛,無疑是就教主釋迦牟尼具有三身說,現說自性三身佛,是就每人具有三身說,意義當然不同。三身佛雖為各人自性本具,但就宗教信仰言,歸依儀式不能沒有,現在你們「總隨我道」。我念一句你們跟著念一句:吾人色身中本來具有法身佛,現在歸依,不是歸依外在的法身佛,是就「於自」己「色身」中,「歸依清淨法身佛」。華手經說:『一切法如即如來,如來即是一切法如』,當下就是不生不滅的法身佛。就「於自」己「色身」中,「歸依圓滿報身佛」,同樣不是歸依外在的報身佛。亦「於自」己「色身」中,「歸依千百億化身佛」,當亦不是歸依外在的化身佛。佛教常說人人皆可成佛,所謂歸依,當歸依自色身中三身佛,不可歸依外在的他佛,這是禅者所應特別注意的!
善知識!色身是捨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於自身中見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吾人現在這「色身」,猶如「是」自己所住的「捨宅」,是「不可」說為「歸」依的。捨宅,不一定是說客捨旅宅,吾人所住的房屋,世人所建的捨宅,不論建得怎樣堅固,但在無常演化下,總會漸漸陳舊,終於柱根腐朽,樑棟傾斜而倒。當知吾人色身,念念無常變遷,最後終歸死亡,那可作為歸依之處?雖則如此,但是「向者」所說「三身佛」,「在」自己的「自性中」,不但出世間的聖人具有,「世」間普通凡「人,總」皆具「有」,亦即沒有一人不具有。應知從無始來,在必朽色身中,原來具有三身佛的主人,因「為」世人「自心迷」惑,「不」能「見」到色身「內」在的自「性」,乃從不生滅的三身佛,偏偏向「外」尋「覓三身如來,不見自性身中」本「有三身佛」,豈不是當面錯過?古德有說:『三身佛是在當人自性中』,龐蘊居士說:『平等無有二,終日同宅住,世人不了妄,心生外緣取,取得外身佛,樂卻變成苦,苦即諸法生,大海從何渡?為報知音者,好好看道路』。又說:『諸佛與眾生,元來是一家,不識親尊長,外面認假爺』。亦即顯示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六祖又說:「汝等」好好地「聽」我「說」:我「令汝等於自身中,見」到「自性」所「有」的「三身佛」,當知「此三身佛」,是「從」自己的「自性」中所「生」,並「不」是「從外」所能尋「得」,切勿再向外求。
何名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復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上已略說自性三身佛,現再各別解釋,首問「何」者「名」為「清淨法身佛」?原因「世人」的心「性本」來就是「清淨」無有染污,至於「萬」有一切諸「法」,都「從自性」隨緣而「生」;如人心中「思量一切惡事」,就隨染緣「生」起種種「惡行」;設若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隨淨緣「生」起種種「善行」。如是隨染淨緣,都指世人而言。或有人問:世人心性既然本來清淨,為什麽會隨世間染淨緣,造成有漏善惡行?正因隨緣造善惡行,反而障蔽本性清淨不得開顯。「如是」善惡「諸法在自性中」,就「如天」空本來「常清」,真是所謂『萬裡無雲萬裡天』。天空中運行的「日月」,亦是時「常明」淨的,有時「為」飄「浮」的烏「雲」遮「蓋覆」蔽起來,那就形成浮雲以「上」的天空仍然「明」朗,而浮雲以「下」卻變成昏「暗」,當然會使人感到不便。但若「忽」然「遇」到一陣狂「風」,將蓋覆天空的浮雲「吹散」,到了這時,天空之「上」,日月之「下」的大地,就都光「明」起來,原不顯現的一切「萬」有景「象」,就又清楚的「皆現」出來。這是譬喻,合法說:「世人」心「性」,雖本來清淨,但因著「迷」而「常浮游」不定,致使智慧光明不能顯現,「如彼天」上的浮「雲」,障蔽青天日月不得明朗是一樣的。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世人所有智慧,其「智如日」一樣,其「慧如月」一樣。「智慧」之光本是「常」常「明」耀,但因對「於外」在「著」諸「境」界,而「被」自己的「妄念浮雲蓋覆」自性,智日慧月,「不得明朗」的發生作用。假「若」有緣「遇」到大「善知識」為你開示圓頓大教,使你聽「聞真正」不偽不邪的「正法,自」己又能「除」去自己心中的「迷」執「妄」念,「內外」就又光「明」清「徹」,「於自性中」所本具的「萬法」,一一「皆」得顯「現」。所有「見性之人」,當知「亦復如是」。當知「此」即「名」為「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心歸依自性,是歸依真佛。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
六祖叫聲「善知識」再加結成說:歸依佛要歸依真佛,當很重要,怎可做到?由「自」己的本「心歸依」本有的「自性,是」為「歸依真佛」。為什麽這樣講?如經說:『眾生迷時,結性成心,眾生悟時,釋心成性』。迷是從心有迷,悟是由心而悟,如沒有心,迷悟皆不可說。如人跌倒因地而倒,爬起當還從地而起。稱性歸依自性如來,名為真歸依佛。說到「自歸依」,首要「除卻自性中」的染著「不善心、嫉」惡「妒」忌「心」、「谄」媚唯理的枉「曲心」、自私「吾我」分別「心」、欺「诳」騙詐的虛「妄心」、「輕」視不敬重「人」的「心」、自恃侮「慢他」人的「心」、偏曲不正的「邪見心」、高傲自誇的「貢高」我慢「心」、以「及」在日常「一切時中」所有的「不善行」為,「常」常反省「自見」自「己」的罪「過」,亦「不說他人」的「好惡」是非,就「是自歸依」。如是歸依,必「須常」常的懷謙「下」之「心」,「普」遍的實「行恭敬」一切人的心。做到這程度,「即是」明「見」自「性,通達」生佛原來皆具此性,所行「更無」一點「滯」執掛「礙,是」名「自歸依」。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此解說報身佛。首問「何名圓滿報身」?報身,是佛的果報身,酬報在因位中的願行而受樂的佛身。佛所得報身示現種種妙相,登地菩薩可以見到,亦為登地菩薩不休不息的說圓滿修多羅教。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好,所住依報亦有無量莊嚴,如是種種功德相好,皆由諸波羅蜜等無漏所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所以說為報身。報身是中國話,印度叫做盧捨那,或譯為淨滿,或譯為徧照。華嚴經說:『盧捨那佛大智海,光明徧照無有量,如實觀察真谛法,普照一切諸法門』。無量劫中,修諸功德,度諸眾生,成正覺後,住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放大光明徧照十方,證知盧捨那佛,是有大智慧的。依教理說是這樣,六祖現說眾生本具智慧心光,不是成佛時才有,成佛只是將之開顯。光能破諸暗冥,一室中的黑暗,不說千年萬年,就是百千萬億年,「譬如一燈」提進,「能」夠破「除千年」的黑「暗」。眾生無始來所有無明黑暗,看來不易除滅,但從修行中,有朝一日開悟,愚癡黑暗自消,所以說「一智能滅萬年愚」。到萬年愚滅除。「莫」要再「思」以「前」所有諸事,因為過去「已」成「過」去而「不可得」的,回思過去有什麽用?現要「常思」念以「後」應怎樣,對未來不但要切實把握,且要前念後念的「念念」之間,都要得到「圓」滿無缺的光「明」朗照,從而「自見」自己的「本性」。
什麽是善,什麽是惡,凡夫雖能分得清楚,但以智光照了,「善惡雖」有差「殊」,可是善惡「本性」,皆沒實體而是「無二」無別的,「無」有善惡「二性」,方「名為」真「實性,於」此真「實性中,不」會「染」於「善惡」,不染善惡的自性清淨智光,「此名圓滿報身佛」。對此又加解說:眾生本有「自性」,假若生「起一念」之「惡」,且惡極重,能「滅萬劫」所修「善因」,善因極為難以修集,只要生起一念重惡,如跟邪見者走,撥無善惡因果,是就極重惡念;設使於「自性」中生「起一念」之「善」,而這善念其力廣大,便「得」將過去所造如「恆」河「沙」數的罪「惡」滅「盡」。力大一念善,如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又若過去有人在世無惡不作,本如是因感如是果,到了地獄門前,感於地獄之苦,即以一念誠摯心,稱念一聲佛號,即脫地獄諸苦,不但自己不墮地獄,就是已墮地獄罪苦眾生,聽到這聲佛號,亦得脫地獄苦,想想這一念善,其力多麽重大。從滅恆沙罪始,「直至無上菩提,念念」之中,皆能「自見」本性,再也「不」會「失」此見性的「本念」,是即「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毒害化為龍蛇;慈悲化為菩薩;智慧化為上界;愚癡化為下方。自性變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覺。念念起惡,常行惡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最後解說化身佛。首問「何名千百億化身」?化身,是佛的應化身,簡稱化身、應身。如出生王宮,在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等,就名應身。依此應身出生無量無邊化身,名為化身。為滿眾生的所求,隨順所化的眾生,示現種種的形像。如為化度人類示現人身;化度天、龍示現天身、龍身;化度鬼、畜示現鬼身、畜身。總之,如經所說,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機示現有千百億那麽多化身。依教理說是如此。現在六祖告訴我們:化身是隨眾生的思量而變化的,「若不」攀緣「思」量「萬」有一切諸「法」,心「性本如」晴「空」那樣的清淨,不受纖毫塵埃所染,對於萬有諸法,若有「一念思量」,就有種種變化,「名為變化」。心念是有種種不同思量的:如所「思量」的是「惡事」,自心就能「化為地獄」境界;「思量」若是「善事」,自心就能「化為天堂」境界;有了「毒害」的念頭生起,自心就能「化為龍蛇」的形像;有了「慈悲」的思念生起,自心就能「化為菩薩」的形像;有了「智慧」的思念出現,自心就能「化為上界」的諸天境界;若時有了「愚癡」妄念的現前,自心就能「化為下方」三惡趣的境界。「自性」的「變化」實在很「多」,有了什麽思念,就有什麽變化,但世間「迷」惑的「人」,「不能」自「省」自「覺」,所以「念念」生「起惡」的思量,「常」常「行」於「惡道」,受種種的痛苦,若能「回」轉過來「一念」向「善」,妙明「智慧」立「即生」起,成就無上佛道,隨緣赴感度化,「此名自性化身佛」。因是隨緣赴化,有千百億化身。
善知識!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見即是報身佛,從報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歸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捨宅,不言歸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
六祖叫聲「善知識」說:上已分別說明三身,現在結說三身一心。「法身」清淨本然,是自性中「本」來「具」有;若能「念念」於「自性」中「自見」其性,生起般若智慧照見本性,「即是報身佛」,再「從報身思量」發起智慧運用,應現何身即現何身,此「即是化身佛」。說到歸依,是要「自」己覺「悟、自」己如實「修」行,契於「自性功德」。這樣歸依,才「是真歸依」。人體的「皮肉」只「是色身」,危脆敗壞「色身」,就「是」自己的「捨宅」,雖可『借假修真』,但實「不」足以「言歸依」。行者「但」能「悟」達「自性三身」,「即」可認「識自性佛」。不認識自性本具三身佛,不得說為真歸依。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六祖說:現「吾有一無相頌」,我說出後,你們「若能」讀「誦」受「持」,於此「言下」立即使「令汝」等,累「積」多「劫」所有「迷」惑「罪」業,「一時」就可「消」除「滅」盡。
頌曰: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依佛法說,一個行者,對於福慧,最好雙修,但世間「迷」失心智的「人」,對「修福」很肯得修,認為多多修福,就可得到福樂,但「不」知道如何「修道」。道可說是道業,亦可說是智慧。這種人,不但俗人很多,學佛者亦如此。如勸他們多修道,他們答以「只言修福便是道」,還要另外修什麽道?不錯!發心「布施」,乃至廣修「供養」,所得「福」德是無量「無邊」的。應知這樣福德,只是有漏福德,只感人天福報,到了福報享完,同樣會造「三惡」趣的罪業,照舊要墮惡道受諸痛苦。所以行者「擬將」所「修福」德,「欲」以「滅」除過去所造的「罪」業,很難做到。因「後世得福」,固沒有問題,但「罪」業「還在」,想不感惡報,絕對不可能,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因果定律任何人改變不了。應當怎辦?「但向」內「心中」,根「除」一切「罪緣」,「各」於「自性中」勤求忏悔,方是「真忏悔」。如雲:『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如現實世間有很多大富大貴的人,別人以為他很快樂,殊不知他本人很憂苦。倘能「忽」然頓「悟大乘」佛法的「真忏悔」法,就以為一切罪業真的忏悔掉了,必須仍精進的「除」去「邪」迷錯誤。實「行」佛法「正」見,「即」可消業「無罪」,坦然前進。
上對你們說明真忏悔,現望大家「努力自見」本心,千萬「莫」要「悠悠」的蹉跎歲月,空過光陰,因生命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後念忽」然斷「絕」,此「一世」人身即告完結(休)!假「若」了「悟大乘」圓頓妙法,「見」到本有自「性」,更「虔」誠「恭」敬的「合掌至心求」此無上大道,必如所求得到。願諸善知識,精勤勇勐的,向大道前進,不要悠悠惚惚的過去,若是如此,後來懊悔已是很遲!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裡,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裡,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六祖大「師」又諄諄告誡「言」:諸「善知識」!你們老遠到這山來,所要聽聞的佛法,我已大略說過,你們想亦了解,但你們對我說的,「總須」讀「誦」記「取」,並要「依此」所說如實「修行」,而於此「言」說之「下」,確實「見」到自己本「性」,以後「雖」然離我惠能而「去」,縱有「千裡」之遠,「如」同「常在吾」的身「邊」,不一定非要同我住在一起。經中佛亦曾說:『善能如法持戒,與我同在』,其理由是一樣的。反過來說:你們若「於」我「此言」之「下,不」能有所領「悟」,縱然時刻在我身邊,天天都能見面,實際「即」好像面「對面」的,猶如距離「千裡」一樣,有什麽用?又「何」必不惜「勤」勞的「遠來」求法?六祖說到這兒,再對四方來的善男信女,認真殷勤的叮咛說:你們多多「珍重」,各各「好」好回到自己地方「去」!「一」群信「眾」,聽「聞」大師說「法」之後,人人都得開悟,所以說「靡不開悟」,都很「歡喜」的信受「奉行」!
大眾所以非常歡喜的信受奉行,實因祖師開示太過真切,且苦口婆心的一再教誡,希望每個來山聞法者,都能明心見性,得到實際法益,如不切實奉行,怎能以報祖師慈意?願諸聞法大眾明心見性,固是每個學佛者,特別是禅宗行者,一致希望得到的。但如擴大來說,現在壇經中所有指示,皆是提昇人性向上,亦是開展佛法淨化,不再長期為諸塵勞所染!祖師為佛法為眾生一片深心悲願,多麽值得每個佛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