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清法師:心經講記——《法性基礎》之六
——2012年11月16日《心經》課堂筆記
各位同學晚上好!今天接著學習《心經》。在學習之前,先把第一次作業的情況,以及准備改進作業方式的一些想法給大家先說一說。
這一次按作業系統提交,截止到昨天應該有二十四份,已經把這個作業在網上批閱了。除了有一位同學只寫了有他的名字三個字給交上來了,那個沒有批。還有賢卓寫了“test 2”,也沒內容,那個也沒辦法批。整體上這二十幾位同學寫的情況是比較用心,有很多是自己的一些切身的體會。在看這些心得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想法,之前我也接觸過這種做法,在看作業的時候又啟發出這個想法出來。——大家這樣子很用心去寫這個作業之後,只是給我一個人看,這個還是遠遠不夠的,當然以後也有一些好的,會挑選出來發博客,會考慮這麼做。但是大家知道,我們在學習一個東西的時候,看文字與現場兩個人互動是兩種感覺。所以在想,這些同學這麼認真的把作業寫下來之後,如果你還有機會給身邊的人講一講,這個對我們自己本身的一種沉澱和一種影響可能是深遠的。對身邊的人講,身邊的人是誰你自己找,有可能是家人,也有可能是你的同事,也有可能是身邊的好朋友,找不能少於三位吧。一位太少了!至少不能少於三位,三位乃至於說你人緣很好的話,選個二三十個人也沒問題,就把你的心得重新跟他們分享一下,分享完以後,他們給你回饋。以後這個分我不給大家評了,我可以給大家寫評語,但是不評分了。每次打這個分的時候,心裡也是猶豫了半天,因為這個太主觀化,這個分數太主觀化,80分?82?85?這全是我那一念間,就至少給你在這門課的分數給定下來了,我覺得這個不公平。以後就由大家在下面去講的時候,由我們的聽眾給你回饋,給你評價,到最後你的作業交的時候至少分三部分內容:第一個你分享的內容;第二個現場互動記錄的證明——你要拍一張照片過來,照片或錄音,當然錄音的話這種直觀性不強,所以要有照片,貼上幾張,至少證明有三個人聽了,多的話越多越好;然後第三部分就是這些同學聽完以後給你的回饋。至少有個評分對不對?每次按一百分,讓對方給打一打,打分的標准是什麼?完全由對方來把握,最後三個人加起來平均就是你的分數,交上來。以後無論是預習還是後面的復習,都采取這種方式。最後期末的時候,這一門課結束,看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學得“業績”就是看你上交的次數,這是量;以及質——就是分數,這個分數是你的聽眾給你評價的。最後就看這兩部分,至少我們作業這一部分的考核,就准備采取這樣一種方式。說完以後大家如果沒有強烈反對的話就這麼執行,如果有強烈的反對或者說有更好的意見,還可以改進。當然這個對作業提交系統帶來了挑戰,不知道能不能提交照片,還要做相應的一些調整。整體上來講的話,我們慢慢會去養成這樣一個整體的氛圍。說實在話,現在是覺得可能對一些佛法的體會,對一些文化的感受更多的不是自己,當然自己反復誦讀這些經典,自己的思考這是一個基礎。更多的體會來源於不斷地、不斷地給身邊的人去講,不斷地去聽。你講完以後,不斷地聽這種回饋,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我們對文化的一些體會,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們的生活很多時候之所以有一種吸引力,之所以讓人感覺生活很有意思,就在於說總是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如果完全是我們計劃中的事情,說實在話這個生活沒什麼意思,對不對?就像機器人一樣,反正規定好你明天就這麼一些事情了,反正什麼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這個生活就真得沒有意思了。當然這個也是無常,生活中的無常。這個無常帶給我們的生活的一種新鮮感,一種鮮活的,源源不斷的一種活力和動力,就是在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當中所體現出來的,好多時候都來源於這樣一種互動產生的。
在這之前采取的那種分出一節課來給大家現場去分享,我想單單這個還是遠遠不夠。大家看看我們現在已經上了第幾節課了?第七節課了,可憐巴巴的,只給大家一節課講的時間,而且講的時候只有三、四位同學分享,分享的時候還要趕,唯恐時間占得太多,別的同學沒有分享。現在的話,大家不用趕了,只要你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有時間,你就拉著他一個勁地講,反反復復去講,沒問題。如果你覺得三個人評價第一次講效果不好,分數很低,沒關系你自己取消。(法師笑、大眾笑)你接著講第二次,直到你講到你滿意為止,你就把你最好的業績拿過來就可以了,這個沒關系的。大家只要去講,反復去講,就不相信你講的打動不了別人,一定能打動的。只要發自內心的,只要真情實感的,一定可以打動的,你一打動的話,這分數就高了,對不對?這可以考慮吧?就像推捎產品一樣,(法師笑)然後看看大家在這過程中,會有一些什麼新的收獲。
那給大家講什麼?這個沒有任何的要求。你完全可以講你自己的體會,也可以講這幾次聽完以後,覺得有些地方是比較受用,在這個基礎上你可以分享課上所講的一些要點,在這之上你可以有發揮,沒有問題。你甚至完全拋開,講你自己的感受也沒有問題,這個沒有要求。以後這個關於作業的評判,大體上就這麼一個想法。這個底線,還是要一個底線,凡是參加學習的同學,我們是不是有一個底線——幾次?這一學期下來,學完《心經》以後,估計不會太短,可能兩三個月,按這個進度的話兩三個月可能進行不完。兩三個月裡邊給大家一個底線,至少要給身邊的:你家人至少要講一次、同事至少講一次、平常你生活的圈子裡邊那些老同學,可以拉著講一次,至少三次!大家至少要講三次。同一個話題反復講也沒關系,但是這個學完以後,大家一定要至少講三次,三次你講完以後至少就及格了,至少就過關了。但是在這基礎上,如果大家講次數越多,回饋,你的聽眾給你回饋越好的話,我們在這基礎上就往上加,這不封頂,上不封頂。(法師笑)上不封頂,就一直封到最後的話,可能這個《心經》學完以後,你的分數有可能覺悟,就成佛了也說不定。(法師笑)好!
學員:法師,會不會有階段性的成果?
法師:階段性的成果?
學員:有沒有一個期限,比如說過一階段大家匯總一下。
法師:大體上可能會有一個進度。比如說現在我們已經進行完第一次課,第一次作業已經結束了。可以從現在開始,這些同學——二十幾位同學因為第一部分工作已經完成了,就是文字的工作已經出來了,下面你們要補一下。要把你們的心得,重新給身邊的人去講一下,所以那些有一個同學只寫了一個頌子就交給我了,我看看你這幾個頌子怎麼給你身邊人去講。(法師笑)我們第一次課程這個“自在”還要講一節課,“菩薩”有可能還要講一節課。“觀自在菩薩”至少這兩部分內容結束以後,第一次課,已經跟大家分享五次了,然後加上這次是第六次,再加一次七次,至少這部分內容當作第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裡邊大家就可以回過頭來,至少給周圍人講一次,交一次作業,好吧?那個預習就過去了,第一次預習既往不咎了。第二次再講的時候,之前的預習也可以劃為作業的一部分內容,也當作預講和復講。我們爭取預講和復講都是讓大家要去講,總結、講、回饋。大概說明白了吧?剛才說上不封頂,最滿也就是一百分,再怎麼不封的話也得有個頂。關於這個作業,大概補充這麼一點,下面大家就有事干了,可以去弘法了,各位可以去累積自己的勢場了。
好,今天開始繼續分享,上一次因為廣告已經做出去了,廣告看來還是有效果的,不少的同學可能聽了這個廣告就來了。看看我們今天的內容,給大家分享一下。上一次課,重點是給大家分享了“自在”這個狀態的一種認知,而且主要是從反面來去體會一下我們之所以“不自在”的狀態和它產生的原因,去了解、去體驗,說“自在”可能會是一種什麼狀況。那麼,整個來講,上一次給大家分享了兩個角度:一個就是我們之所以“不自在”,這個是我們比較容易體驗到的,就是人對於這種“欲求”所束縛的一種狀態,因為這種“欲求”的快樂是太直接了,太容易體驗到了,所以一旦體驗到以後,我們對於這種快樂感受的一種“執取”,它就變得只要我們不去警覺、不去防范,它自然而然就會滋長,滋長以後我們的生命就會被這樣一種欲求所束縛而不得自在,這是一種;第二種就是名言、概念、觀念。名言、概念、觀念對於人的影響要比欲求對於我們的影響來得更加的隱蔽、不可抗拒。有時候一件事情好不好,我們通過接觸以後還能明顯感覺到,“苦”和“樂”的感受非常明顯。但是這種觀念的東西,感受是非常不明顯的。別人告訴你一個觀念,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這個觀念已經內化為自己的了。除非我們自己固有一些觀念,在聽到一個不同觀念的時候,你產生很強的排斥心理,說這個觀念不對。小心!很多時候當我們說別的觀念不對的時候,你千萬要小心,這個觀念已經開始進入你的生命體系裡面去了。你根本抗拒不了,你以為你在反對它,實際上你所反對的觀念已經開始控制、左右我們了,這種影響自己根本抗拒不了。除非我們“觀”,如實“觀照”的時候,無論是“欲”也好,“觀念”也好,都不會影響,它可以不發揮作用。除了這兩種狀態,無論是你肯定這件事情還是否定這件事情,我們都是一種“取”的力量,這種“取”,它都會對我們產生作用,都會讓我們生活不自在。我們越是情緒化,越是觀點特極端的,其實是越容易被自己控制、越容易被人控制、越容易被環境控制。為什麼呢?自己“不自在”。這個狀態,上一次課重點給大家分享了這樣兩種因素。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我們去體會老子所說的“無知無欲”,他希望老百姓能夠“無知無欲”,其實就是有一種“覺照”。慢慢對這種“欲”對人的一種反面的作用,以及對“名言、概念”對人產生的負面的作用,有一種“觀照”和“覺照”。這就是“無”的力量,也就是我們《大學》裡面講的“格物”裡“格”的力量。要格除這樣一種物的影響,這個物的話有可能是有形有相的物,也有可能是無形無相的名言觀念。你要去“格”,格它就是一種“觀照”,就是一種解構。化解它,對於我們生命的一種控制和約束、束縛。這是上一次給大家分享的要點。
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從正面——中間也會穿插一些對我們狀態的一些觀照,來去體會自在的狀態。這個“自在”,以前給大家分享的時候,有幾個詞來去描述這種狀態,它是一種自主性、是一種靈活性和創造性,這就是“自在”。一個生命自在不自在,其中就可以體現在這個人有沒有創造力。我們去看一看,在各行各業,凡是那些領頭羊,凡是那些能夠主導一個行業領頭的人,他的生命的活力,他是不受規矩約束的,他的活力是骨子裡面萌發出來的。他的想法和他的做法,是後人模仿不了的,你一模仿,在他身上可以創造奇跡,在你身上,就會破產。這種活力和創造力你是模仿不來的,只有由內而外去啟發出來,你模仿不來。那樣的生活,那樣的生命,他是一種自在的狀態。所以一般來講,他不會受周圍人觀念的約束,他想做什麼就做了,他可以引導這個潮流,他不被這個潮流所影響。這是一種生命的自在性被開啟出來以後,他生命骨子裡面所萌發出來的一種創造性。但是這樣一種靈活性、創造性和自主性不是孤立的,是一種和環境、和人時時刻刻在互動的。所以那些人,那些引領時代潮流的人,他往往會有一種敏銳,他能體會到。體會到什麼呢?體會到這個社會需要什麼了。這個民眾內心需求是什麼,他感受到了。一般人,當我們在反反復復告訴我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別人需要什麼。但這些人,他的內心的敏感,他對於這個社會的需求的感知,已經超過了我們一般人的那一種心理狀態。其實像這些人,他是在一個緣起互動裡邊非常敏感、非常敏銳的一種狀態。所以一般我們談到自在的時候,不會離開這緣起的觀待。這緣起的觀待,實際上就是——大家知道,這緣起本身,它不是一件事物,它是一個事件的發生。這個事件的發生,它有所謂的主觀和客觀。這主和客是站在我們主觀的立場上去看是主,但如果我們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客就是主。對不對?這主和客是相對的概念,它不是絕對的概念,這緣起本身就是一個事件,這事件本身它就是二個方面來組成的,這二個方面相互依存的狀態裡面就出來了,這樣一個緣起。
這個緣起如果再進一步來講的話,就是我們“心”和“境”的關系,或者叫“心”和“境”的一個互動。但是這個“境”,一般來講,如果我們認為這個“心”就是我們的五識的話,這個“境”就變成五塵了。這個五塵,大家知道是色法,這色法本身是它是沒有心法精神主動性的,所以我們在這兒講的“心”,一般來講,其實它不是講的前五識,它講的至少是第六意識,以及我們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其實那個內心深處的一種精神的主體性,相對於它那個“境”,相對於那個“心”的主體的那個“境”,最主要的這個境,就是一個人或叫生命。也就是說,人與人互動才會造業。比如說:我們有很多現場的同學、義工在這兒打掃場地、布置,他之所以造業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大家知道,這件事情,他之所以掃地是在造業,原因在什麼地方呢?是不是他對這個地造業呢?不是吧?肯定不是!如果我們造業是在面對一個物的時候,就認為是這個物造業的話,那人這種……現場剛才有哪些同學在布置場地,你當時心理是什麼狀態?誰有布置,誰要分享一下?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有誰布置啊?沒有人布置啊?(法師笑)無我了。有吧?說一下,你心裡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印象中好像是雨天來得比較早,是吧?
雨天:上完晚課在這等著呢,上完晚課沒地方去。
法師:哦,上完晚課沒地方去,所以就提前來了,對不對?提前來的話,然後又閒著也沒有事干,所以就干點事吧。干的過程中沒有想任何的想法?
雨天:有啊!
法師:什麼想法?
雨天:積累資糧,積功積德吧!
法師:哦,原來是要積資糧,積功累德。
雨天:很單純的動機,就是先打掃一下嘛!
法師:沒有太多想法?
雨天:很單純的動機。
法師:很單純的動機?
雨天:對呀,打掃完大家直接入座,開始聽課。
法師:所以,後面的事情很重要,大家入座。大家如果今天不學習不入座的話,你會打掃嗎?不會吧?對不對?這個動力就沒有了。如果我們現場沒有二三十位同學在這聽課的話,我想在這安放投影儀的同學也沒有這個動力了;如果現場沒有網絡同學來聽課的話,我們在這忙這個網絡的同學也沒有動力了。對不對?所以那個網絡佛學院的同學們早晚課維持得好辛苦,為什麼呢?辛辛苦苦我們義工同學,辛辛苦苦往那一坐,結果一看人數:兩個人,三個人,哪天如果兩三百個人,那你看看,這個勁頭馬上來了,對不對?一看,人那麼少,最後沒人了,完了,不做了。這就是心、境沒了。人沒了,心沒有了,對不對?所以,父母對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家裡面有個孩子,有事干。孩子沒有結婚的時候想著:孩子你要結婚,作為爸媽的唯一的心事就是,你要成家,我們就放心了。成家以後,父母還有事:孩子,想抱孫子了,這是為人父母最惦記的一件事情,有孫子什麼事情我們都沒有了。有孫子以後呢?還會接著有事。作為父母來講的話,他內心一定要有一個對象所緣。這個所緣,一定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在他內心裡邊要有一個地位和位置,這樣的話,他這個心就活起來了。所以我們在說心對境的時候,大家知道,在去挖掘的時候,你會發現核心的就是:我們的心要面對一個人,活生生的人,要面對一個生命。可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生命他的核心是什麼呢?其實也是心。到最後,我們心對境的互動就是心對心的互動。人跟人的互動,到最後就是一種心和另外一種心的互動。如果人處在心和心的互動狀態裡邊,大家想想看,我們身邊一定有這樣的體驗,那樣一種狀態。
先問大家一下,大家和周圍人的相處,是不是都是心和心的互動狀態?有的同學就搖頭了,雖然我們也不知道什麼叫“心與心的互動”,但是我要問大家是不是這種狀態,但是我們基本上還是有一個判斷:很難!因為我們總會想:我跟他相處那麼久了,他心裡到底想的是什麼我根本搞不清楚。(現場同學手機鈴聲響)這個時候你放這個音樂是什麼意思呀?(法師笑,眾笑)你內心裡面到底是什麼想法呀?這個打電話的你的那一位朋友就在我們講“心與心的互動”的時候,就打來了,有沒有什麼用意呀?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心和心的互動。如果你不把他看作一種心和精神狀態的時候,你要認為他說:這個人真是的,為什麼這個時候要響手機,對不對?你這個朋友為什麼這個時候打手機?早不打晚不打,估計大家還沒煩惱呢,你已經開始煩惱了:我好好的在這兒聽課,你為什麼這個時候給我打?對不對?這個時候不是心和心的互動,我們是心和境在互動,乃至說心和一種沒有生命的對象在互動。其實你討厭的就是那個聲音,對不對?它只要不發出那個聲音來,你就沒有什麼事情,但是我們忘記了這個聲音背後肯定是一種心情,我們忘記了它當時是一種什麼心情狀態,我們感受不到。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心的緣起就沒有起來,大家知道我們這個時候心的狀態是被那個境控制了,面對這個緣起我們心的自在性就沒有了、失去了。我現在覺得說剛才插了一段音樂還是挺好,對不對?適當的調節一下心情,很愉悅,希望下面偶爾再穿插穿插,當然如果不穿插我也不會煩惱。(法師笑)
好,這個裡邊大家就已經感受到了,實際上你要去追求本質的話那是種心和心的互動。當我們沒有體會到這樣一種信息傳來背後有一個心情,有一種心理狀態在去呈現它、在去支撐它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這個境給物化了,這個時候我們心本身就被物化了,這本身就變成一種境了,到最後是境和境的相互作用,是物和物的相互作用。它不是心,心沒有了,我們的心早就丟失了,在這個狀態裡面我們的心就丟失了。像剛才這種狀態,相信在生活中,大家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有一種觀念:說在某一種場合不應該怎麼樣子的時候,當你越來越多這種觀念的時候,如果一旦出現,大家看吧,我們內心十有八九就被我們所認識的那種規則和法則所左右了,你就會特煩惱。大家知道我們煩惱的時候,心已經丟失了,那個時候心已經被物化了,這個煩惱只是一種物和物的相互的對立的一種狀態。就這樣一種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裡邊,我們這樣剖析以後,會發現人和人的互動存在不同的層次——有可能就是境和境在互動,有可能就是心和境的互動,有可能就是心和心的互動。這樣一種不同的狀態,決定了我們內心的那種心裡愉悅幸福感。在這裡邊,如果說境和境的相互作用,大家的體會還不夠真切的話,我在這兒換另外一個詞大家就感受到了,什麼詞呢?這個境是什麼呢?這個境就是“業”。心、業之間的相互作用,A、B這兩個元素組合的話至少可以組成三種狀況:A和A組合、A和B組合、B和B組合,也就是我們的心和心組合、心和業組合、業和業組合,人際關系中間就會出現三種狀態。
看看人際關系裡邊這三種狀態,它帶給我們一些奇異的旅程。剛才不是說這個緣起嗎,緣起就是我們的心在和境互動,如果抽象出來劃歸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就是人跟人的互動。人跟人的互動狀態,如果大家稍微的去體察一下你會發現:我們的心在和不同的人互動的時候,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對不對?我們和身邊的朋友去互動、和一個陌生人互動、和家人互動、和同事互動、我們和非常尊敬的老師互動、和自己的學生互動,這種心理狀態都不同。意味著說緣起時時刻刻在發生變化,這意味著我們心理的狀態、我們生命的狀態經常在心和業之間轉化。這種狀態大家用心去體會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充滿的是更多的心和心的互動的話,乃至於說至少有心和業的互動在裡面的話,我們生命的那種幸福感、踏實感、厚重感都會體現出來。唯有什麼狀態會讓我們精疲力盡,而且你忙忙碌碌最後感覺毫無成就感?即便你現在很有成就、很有地位、很有名聲,別人認為你很成功,但是唯獨我們自己沒有踏實感、沒有成就感的狀態是怎麼產生的?就是業和業的互動。全部都是業在糾纏的狀態裡面,我們的生命是沒有踏實感的,就是我們的生活沒有一刻回歸過自性,沒有一刻讓自己的生命做過主、自在過,這種狀態沒有的話,人的踏實感就沒有了。
好,我們再簡單去看一下這三種關系。先看一下我們比較熟悉的:第一種,就是業和業的互動。其實這個也不是互動,是業和業的糾纏、業和業的對立、業和業的斗爭,這種狀態就是業和業。那這樣一種狀態是什麼狀態呢?如果單單這樣講的話,大家可能沒有什麼直觀的印象,在這兒我做一個類比,大家就有感覺了。以前做過這個動作,大家知道這個粉筆下來的時候,你只要不去支撐它,它就會落地。它為什麼會落地?因為有地球的引力,因為這個粉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就下落了,這個力量是不是很明顯?為什麼這個力量很明顯?
學員:因為粉筆小。
法師:因為粉筆小啊?難道飛機從天上掉下來,飛機也小嗎?這個原因在於地球太大了,對不對?地球太重了。所以我們人跟人之間也有萬有引力,但是人不會因為萬有引力跑到你那兒去,不會吧?磁鐵吸引鐵末,它是電磁力,那不是萬有引力。一個物體和物體之間,這兩者之間是有萬有引力的,但這種力量他不足以產生平移運動,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因為這兩個物體的質量太小,兩個之間的作用力非常小,微乎其微,所以你根本感受不到。最初我們那個實驗發現萬有引力的時候,要用非常精細的物理測量儀器才能感受到那麼微小的作用力。大家知道,我們人跟人之間的業相互作用,就如同這個萬有引力一樣,非常的微小。或者講它是一個無形無相的東西,我們感受不到,但是什麼時候能感受到特別強大的這種力呢?什麼時候?
學員A:吵架的時候。
法師:吵架的時候。還有沒有?
學員B:力量對比強的時候。
法師:還有沒有?
學員A: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也是。
法師:大家知道,剛才大家說的是現實中我們正在造業的狀態。當時我們吵架吵得越來越厲害的時候,你造這個業是很重的,代表了說這個業當時在累積,他會形成一種新的力場。我們在體會這個業力它非常重的時候,一定要這樣體會,就是一定要找一個重力場,重力場它對那些非常微小的物體吸引力就特別強。這個其實大家都經常講,佛教裡面講什麼呢?講六道輪回,這個輪回就是這種狀況,六道中的每一道就是一個重力場。我們地球為什麼重力那麼大呢?就是一把土一把土凝聚了整個的地球,每一把土都有一個力場,最後每一個力場疊加導致了這個重力場特別強。我們這個六道也是這個樣子,六道裡面,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牲,每一道的眾生是不是特別多?眾生特別多,每一個人的業就相當於這個物體有一點點質量一樣,只要有一分業、一分業、一分業……最後業的疊加形成了一個什麼場?這叫共業場,這個共業場相當於我們地球一樣,一把土、一把土、一把土……最後凝聚成地球以後,這樣它對地球上所有物體的吸引力就呈現出來了。六道裡面的共業場也是這樣子,六道——為什麼我們這一生去世以後一定會有一個抉擇?不是抉擇,基本上就是沒得抉擇,就是被吸引!那個時候,人的業呈現出來以後——重業先感果,就是說業非常重,它要到哪裡去自己是做不了主的,就是自己的業和哪一個場相應,就被那個場給吸引走了。善業被善業場(那就是人道和天道場)吸引走了,它吸引走了——這個你控制得了嗎?你控制不了,因為我們自己有業,因為這個粉筆有質量,在這個場中它一定會下落。因為我們有業,所以一旦我們這個生命去世以後,那個業就是在我們這一生的業報感完果以後,在下一生到來之前的那一段時間,就是我們業集中呈現的時候,就被其它共業場所招感,就是吸引走了。吸引走了,那個時候自己做不了主的。所以我們要去體會生命的不自在性,單看我們這一生和身邊人的互動是很難體會業力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作用,根本觀察不到的。就相當於說,我們要用眼睛看這兩個物體之間是否有萬有引力一樣,你是根本看不到的。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緣、關系不同,什麼原因?你要找原因的話,肯定是找不到的。但誰能夠找到呢?聖者,他們能夠看到。佛能夠看到。看到什麼呢?他就是用那種智慧觀照到每個人之間的業相互關系作用是怎麼產生的,但是他那種觀照力,那種觀察的儀器已經比我們來講,不知道要提高了多少量級了,那種精確度已經提高了太多的量級。以我們現在這種觀察——那麼粗糙的觀察,是不可能觀察到非常微細的相互作用力的。這只是從粗的形象上來看,業和業之間的相互作用,從六道裡面來講。所以佛在給後面的弟子講,一定要在一個大的時空觀念裡去體會六道輪回裡面的狀況,為什麼呢?因為這樣一種業,在六道輪回裡面去體會的時候才能感受到,對我們來講才能夠強烈的感受到,如果不放到這樣一個長遠的場合裡面,要想了解那麼微細的道理的話,那是非常難、非常難的。
這是第一個層次我們要去了解為什麼佛要講六道輪回,為什麼講因果的時候要講三世,至少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體會到一點。可是對我們來講,六道輪回這個概念的樹立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還是希望在生活中怎麼去觀照,去體會一下,生活中間這個業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這個還是需要去觀照一下。一般來說的話,大家不要有任何的懷疑,一般我們的狀態就是業和業的相互糾纏,無論是自己和家人、自己和同事,還是自己和身邊周圍的朋友,基本上就是臭味相投。然後,如果不投的話就吵,吵的話又分不開,一家人就是這樣子,(笑,眾笑)剛開始挺好,最後一結合了以後就開始吵,吵了話以後,反正現在大家都自由了,你吵的話,現在離婚率也挺高的,離了以後干什麼呢?再吵,吵了以後再去離,對不對?但是大家想一想看,這何時是個頭?這樣一種相互的作用力,基本上這種生活的狀態就是業和業的相互作用。一般來講,我們現在選擇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只要看看那個思路,就知道說他基本上業沒有改變過,生命的軌道從來改變過,為什麼呢?因為發生困難、發生挫折的時候,我們十有八九,都在這個境上做文章: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那就躲呗,躲了以後,這個境本身還在。這樣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就使得我們業跟業之間的互動,就是物跟物之間的一個剛性的作用,性質相同的,大家就這樣子,這叫同性相吸引、異性相排斥。就是性,它的一種特性、習性不同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一種相互作用力。所以一般來講,在我們生活中,大家感受到的苦和樂的時候,就是體察和觀察我們自己業相的時候。業的行相——觀察我們自己,觀察我們身邊這些人的業相的時候。因為這個業相的本身,是和我們的“苦”和“樂”聯系在一起的,沒問題吧?業感果的時候,一定是苦和樂的果,所以特別是那些苦和樂的境界,我們去體會一下,就可以看到我們業的特征是什麼樣子。
就這一點,當時子張——夫子的一個弟子就問夫子惑。什麼叫惑?我記得以前跟大家分享過。什麼叫“惑”?夫子就給他回答了一句話,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大家深有體會吧?沒有啊?都體道了?“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我們喜歡一件事情喜歡的時候,或者是一個對象為我們所好時,我們就希望他長命百歲,好啊一直好。為什麼呢?因為他給我們生命帶來一種樂,一種樂感。而惡的時候,就希望他:還不如死了算了。對不對?而且很有可能是一個人。這個人沒有變,因為我們自己和對方的境發生變化了,事情發生變化了,我們對對方,今天就想讓他長命百歲,明天就想讓他“你趕快死了吧!”(笑,眾笑)對不對?這樣一種狀態,就是“惑”,這樣一種狀態,就是業和業相互作用的狀態。
相對於這一個,還有第二種狀態,叫“心與業”。剛才是每個人他在他自己既定的軌道裡邊和另外一種生命的相互作用。這個業在我們的文化裡邊就是“命”。我們常在生活中聽到:我的命怎麼那麼苦啊?這個“命”就是業。我們講的這個業,主要是講的過去生的軌跡的延續。在這個狀態裡邊,我們在自己的業的狀態裡邊,但不自知。所以業和業在發生相互碰撞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只會讓我們按照原有既定的軌跡一直走下去,越來越強烈。所以,我們要想改變自己命運的軌跡那是難之又難,為什麼呢?因為早就習慣了。“愛之欲其生”這件事情很容易;“惡之欲其死”這件事情也很容易,非常順乎自然就做出來了。這叫“隨心所欲,處處逾矩。”(法師笑)這樣一種狀態。當我們了解這種狀態以後我們肯定不願意了,如果我們開始意識到說不希望這樣的話,生命才有可能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是什麼呢?心與業的互動。當我們說這個業的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說業本身沒有心嗎?對不對?沒有心能造業嗎?為什麼現在要把心和業當作兩個概念來去看待他呢?這中間有什麼區別呢?
學員A:我覺得是因和果的區別。
法師:因和果的區別,心是因?
學員A:就是說業,感覺是在果上做功夫了嘛!
法師:恩。
學員A:既然是這樣的話,但心是——我可以在面對這個業的時候,我去決定下一步怎麼辦。
法師:好,當時在造業的時候,業當時在形成的時候有沒有心的參與?
部分學員:有!
法師:有啊?有心的參與嗎?
部分學員:沒有!
法師:(笑)沒有心的參與嗎?
部分學員:有!
法師:(大笑)你在這兒蕩秋千是不是?這個時候要注意了,我們一般說要解脫的時候有兩個要素,它倆是互為緣的,叫俱有緣。業和什麼呢?“業惑增上成流轉”,大家知道只所以會造業,是因為惑在起作用,不是心在起作用,是煩惱在起作用。我們的心、真心如果在起作用的狀態,是不會造業的。心在起作用的狀態就是一種什麼狀態?我說不出來。一般在這種場合裡面我們提心的時候就是那個真如本心,就是我們那顆本心。在這種本心狀態裡邊,生命是一體的,這種生命的一體感它不是對立的,所以它沒有這樣一種主體、客體,它要去造作什麼,沒有的,它就是一種生命的體驗。在這裡面我們是很難界定有一個業存在的,因為你要談業的話,就要有一個造業的主體、承受業的客體和業這個動作。這中間都是因為惑,因為我們內心有對立、有分別、有煩惱,所以會假名安立這樣一個主體、客體,你來造作這件事情,這個業就成立了。這個業當時在造業的時候是因為惑的參與,當時那個業之所以造下來沒有心的參與。如果我們的心當時有參與的話,這就不是業了。那種生命的自在性、靈活性、創造性,那個時候就發揮出來了。一般情況下,那種狀態裡邊他做的任何事情他不會居功的,不會居功自傲的。人要處在那種狀態裡面他做任何事情“求仁得仁”、“安而行之”,沒有什麼比那個狀態本身更好的了,他不可能在那個之外再求另外一個果,不可能的。我們所有的造業都是因為有這樣種種虛妄的分別,有這個分別這個業才成立出來了。這個業一旦成立出來以後,就是我們那個妄念、惑,轉化成了一個業,這個業是什麼呢?在我們《大乘五蘊論》裡面講這個業是屬於什麼法?色法,屬於色法。業屬於色法,這個心是一種真如,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般若的體性。而這個業,因為我們的妄心妄念在去造作的時候,已經轉化成一種色法了,所以它叫什麼色呢?這種色法它又非常奇怪,它不像我們看桌子和表一樣,那麼明顯,它叫無表色。
無表色:無見無對。無見——眼睛看不到,無對——不是我們五根所對著的。無表色,我們的業是屬於一種無表色。無見,你要用眼睛去看它,看不著;無對呢,沒有障礙性。這個障礙性是指的所對,就是我們的五根,五根你都探測不到這個業的存在。但是我們能不能認識它呢,能不能?可以,因為無表色他是屬於法處所攝的色,法處是我們的意根所對,我們的意識能夠緣它。所以,人心靜下來以後呢,人要有戒定慧的功夫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自己的心在慢慢靜下來的時候,人為什麼會對信息的感知會那麼敏感呢?因為他心靜下來了。心靜下來的時候,人的那種妄念、惑就在減輕。惑在減輕的時候,對於外在業的領納就會非常的敏感。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說在接觸一些高僧大德的時候有一種威懾力。就是你在見了他以後你就會覺得一下自己被看穿似的。其實他也沒有看穿你什麼,根本就不想偷窺你什麼隱私,但是我們自己覺得好像被看穿了。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因為他那種智慧的觀照,光明就透射進來,他感受到很多很多信息。那個時候你就特別局促,平常屬於大大咧咧的,到那兒以後人就變得特拘謹,生怕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就會出錯。這個沒辦法,這個是人有道德以後對人的攝受力就慢慢呈現出來了。
好,這個是無對的狀況。這個無表色是無見、無對,但是它是一種色法。這種色法,如果大家還沒有印象、感覺的話,我再舉個例子。現在我們不是談什麼暗物質麼?和暗物質相對的叫什麼物質?沒什麼特別明確的說法,我們就認為它是顯物質或者明物質,就是眼睛能看的到。暗物質,為什麼人看不到呢?為什麼儀器測不到呢?既然科學沒有測到,所以才稱為暗物質,但是為什麼要預測暗物質存在呢?原因在什麼地方?這個暗物質之所以被稱為暗物質,大家知道一個東西能夠被看到是因為它能夠反射電磁波,如果一個物體它不能反射電磁波的話,光線它反射不了,我們就看不到。有些東西它雖然不反射,但是它自己有溫度我們也能感受到。有溫度它自己發光,是它自己發射電磁波。要麼這個物體自己發射電磁波,要麼反射別的電磁波,所以這個物質可以探測。如果暗物質有個特性,它自己不發射電磁波也不反射,最後你根本就探測不到它。但是,人還是認為一定有物質存在,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因為有力的作用。研究天體的運動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天體的運動如果僅僅靠我們顯物質,看到的物質去預測的話運動軌跡不准。就是一定要加一個暗物質在那吸引它,在那相互作用,所以才探測到說一定有個物質——色法存在。據了解現在我們顯物質才有百分之四,整個宇宙裡面才占百分之四,而暗物質占百分之二十三。還有一部分叫暗能量,占了百分之七十三。暗能量比暗物質的分量還要重。但是這個暗能量是什麼,如果我們一定要對應的話,現在就給它對應一下:這個暗物質就是我們的業——無表色。暗能量就是我們的惑,這個惑是人的煩惱,這個煩惱就是暗能量。我們所感受到的,所看到的這個人什麼樣子,這個物體什麼樣子,這是屬於果。業它要感果,這個屬於果,這個果是屬於顯物質。在整個宇宙,在我們生命裡邊,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類比。在我們生命裡邊,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物體、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家庭這些色法,在我們整個的無限生命裡邊所占的比重,可能也就是百分之四;而和我們自身生命相關的還有很多的無表色,又占了百分之二十幾;還有很多的煩惱又占了百分之七十幾,我們生命的很多信息都還沒呈現出來,所以大家才需要去學習佛法,要去承擔,要去禅修。慢慢去靜下來以後,把我們的生命中那些更不可知的,現在我們還沒有知道的那些信息全部認識清楚,你才能算對自己認識清楚了。要認識自己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現在我們沒有認識自己,老覺得對方怎麼樣的,好像對對方非常了解似的,這個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話,這個明就開啟出來了。這個觀照對別人的了解它都是一種明的自然而然的照見,它不需要去分析的,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了,這個客觀的標准在我們的內心就樹立起來了。
好,對業大家現在有點感覺了吧?應該有感覺了。那麼再去看這種狀態的時候,當我們不斷去了解、這樣去觀照的時候,上一次課跟大家分享過的孔子說的那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這樣一種業和業,人跟人的相處過程中,只要我們開始觀照:我在我的業的軌道裡邊。只要我們有這份觀照在裡邊,這個業對我們的束縛已經開始被解構了。這種感覺大家覺得有那麼容易嗎?我告訴大家:非常容易!這種容易的感覺有點像什麼,我舉個例子:廣德,你能在賢卓臉上給他塗點墨水。一旦塗上墨水,如果他自己剛才睡著了,塗上以後他不知道他還很自在,他還覺得今天洗臉還挺帥的一個小伙。其實大家都看的很清楚,他臉上有非常多的污點,對不對?這個時候只要他照照鏡子,馬上他就知道了:哎喲,怎麼還有污點,趕快去洗。我估計他會在這裡都坐立不安,其實大家誰也不會去看他,但是他肯定會坐立不安,為什麼呢?因為臉上有一個污點你不洗掉,實在是忍受不了,所以一定要跑出去把它洗掉。這感覺也是一樣,人也是一樣,不要覺得說自己有多少缺點自己知道,就是改不了。你別,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知道的,你以為你知道,其實不知道。我們有同學都深有體會了是不是?(法師笑,眾笑)你要不要現場做個分享?
學員A:我最近在找工作,挺煩的,人家問:那你自己做什麼?我說我不知道。就是自己處在一個非常什麼的狀態,這工作是一件事情。平常的時候,這次我去了一趟翻譯中心,然後和他們一起讀《大般若經》,原來沒讀過。開始讀得還可以,後來的時候越讀越沒有信心,然後我讀一段就覺得跟不上,然後心裡覺得我怎麼這麼逃避現實,然後我又接著讀,就是這種狀況反復了很多次,但是在原來的那個狀態我不知道自己是遇到.......就是給自己設置很多東西,先是說我自己不行,我原來可能很少意識到自己的這個狀態,然後到那個時候我才覺得是真不行。
法師:這真不行,以前的話是客套謙虛一下說:我不行。你不行的話你好好努力呗,可是我們又不努力,對不對?其實好多時候,說我業障很重。你重你就好好忏悔,你又不忏悔,你說人是不是很矛盾?(法師笑,眾笑)我知道我不如你,你比我好,你不如那就好好向人家學習呗,你又不學。豈不是很矛盾的狀態?你還要分享嗎?
學員B:我就跟她(學員A)差不多吧,比如以前干一些事情吧,是對我自己好的,明明利己的,然後會說:是對你好。我最近意識到,特別明確地意識到:主要是為了我自己。對於某個事情我就特別特別難受,因為我干的這個事情特別自私,我特別特別難受,就覺的以後不再做這類事情了,過程中可能也有忏悔吧,心理特別的難受,但以前就沒覺的,就是特別行雲流水的當時就過去了。
法師:是呀,大家不妨去觀察一下,下面花一周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去觀察。我們也不用去找別人說你給我說說我的缺點吧,我已經做好心理准備了,也不要這樣子,我們就自己扪心自問一下。尤其是過去老給我們提意見的,身邊的家人也好,朋友也好,我估計你只要一想就能想出很多來。周圍人已給我們提了好多次了,我們嘗試下看看是不是真有這個問題。如果經過一番反思以後,真正意識到的話,心理狀態是什麼狀態,我們可以去體會一下。現在如果說:賢卓,你臉色有一個墨點。你會馬上說:我沒有,我看不到。現在如果我們沒有鏡子去照的話,如果不去反思、不去看自己的話,是不可能看到的。因為我們習慣向外去看,我們習慣去看別人臉上有沒有。如果別人臉上有,你也忍受不了。——你不好看,趕快去洗掉它。
我們現在其實就是這樣子,生活中我覺的每個人的“善心”就是這樣啟發出來的。我們對身邊人的那種“悲心”,真的就是這個樣子。為什麼人他一定會成佛,就是在這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絕對“不忍心”別人身上有毛病。(法師笑,眾笑)尤其是這些毛病給我帶來痛苦的時候,我們不允許這樣子。因為這樣子的話,他成不了佛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他成佛,這樣就告訴他說:你這個問題一定要改。所以人這種“利”他的心,你在生活中去觀察,時時刻刻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人缺的不是“利”他的心,人缺的就是“利益”自己的心。我們也不要那麼大公無私,你也適當的考慮下自己,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適當的“幫助”下自己,我想“幫助”別人的效果會非常好。很多時候我們臉上如果有污點的話,你擦掉它,別人會想,你擦掉了,我臉上有沒有,他也會擦擦自己臉上的。何必讓你去擦呢?想想看,我們現場二三十個同學,如果你看到每個人臉上都有污點,你都要去擦,而且對方還不讓你擦的時候,你豈不是很辛苦?這時候你臉上有個污點,其實大家看的都很清楚,只要你把它擦掉,每個人會知道我臉上也有,我也要擦掉它。什麼叫無為而治?這就是無為而治。你自己把自己管好,大家都管好自己了,這就無為而治。我們管不好自己,你還到處去管別人,這是有為,能不能治不知道。
當我們有這樣一個觀照以後,基本上那種狀態只要一出現,我們這個惑就遠離了。只要加上一個觀照,這個惑就遠離了。這個“惑”是什麼?兩種:一個是對業果的體認;一個是對空性的體認。“惑”又有一個名詞叫愚,愚蠢的愚。兩種愚,業果是愚的,第一義是愚的。第一義就是勝義谛,就是空性,就是般若。我們對空性沒有體驗,它是一種愚鈍的狀態,是惑的狀態。還有一種狀態就是對業果,對業本身的一種體察、觀察不夠敏銳。尤其是對自己,我們只要對自己的業有觀察、有體認,你就知道別人的業是什麼狀態就能對照了。我們自己還沒有觀察自己,你對照別人是對照不出來的,你根本搞不清楚這個是怎麼一個狀況。因為我們的標准它是動的,你今天愛,明天恨;今天喜歡這個,明天喜歡那個。內在標准是動的,我們怎麼去衡量外在的標准呢?你衡量不起來。但是不是說我一定要自己的標准完全建立起來再去衡量別人呢?這個不允許你這樣做,對不對?這個你的“利”他的心、你的“悲心”不允許你這樣做。我們一定是自己改善一點點,就要去“利”他。所以這個時候給大家提供這個平台,什麼平台?這個就是“利”他、“悲心”的平台。你要去給別人講,你別掖著藏著,對不對?別人不聽,你還要一定塞給別人聽,這個時候你要招募——現在我要講座、免費的。當然你廣告要是做好就有聽眾,然後不斷去累積,累積這個勢,勢來了就會凝聚起來了。這個對業果的一種體認,當我們越來越多給人互動的時候,你會越來越容易觀察。為什麼我們一個單位裡邊領導看人比較准,其實並不是他智慧有多麼高,好多時候就是因為他在這個位置上,他必須要去跟下面不同部門的人接觸,只要他接觸,只要他內心有一點點公心就可以,他只要有一點點說不完全是我有了這個位置就是為了自己謀私利等等——他只要有一點點公心,希望為這個公司能夠發展,員工能夠受惠;他只要有一點公心,不需要他大公無私;他只要有一點公心,他對於每個崗位上的人只要有跟他互動,他就知道每個人的特點。可是你在自己的崗位上,你沒有這個機會互動。我們沒有這個機會互動,沒有比較,沒有比較就搞不清楚每個人是什麼狀態,平台不允許你這樣子。所以有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有這個場,你在跟不同的人互動的時候,我們對於一個人事的觀察和沒有在這個位置上對人事的觀察就是不一樣。
這個時候,我建議大家要給身邊的人去講,去凝聚這個狀態也是這樣子。我們一定要去走出自我的一種狀態,一定要有固定的所緣,要有固定的聽眾。今天你找了三個人,下一次如果三個人能有一個人留下來,就是你成功了;你再找三個人,再留一個;再找三個人,再留一個。這樣我想,半年一年大概四五個人就可以凝聚起來了。你只要長時間跟這四五個人互動,我們對業的觀察慢慢就比較深細了。以我們現在這種心理狀態,你跟一個人互動一次兩次,你根本搞不清楚對方是什麼狀況,搞不清楚的!怎麼才能搞清楚?一定要長時間去互動。你長時間去,你的悲心一次兩次不行,偶爾發一下不行,一定要持續發,那是你的功夫。這個時候我們再加上觀照,對自己的觀照,對你所互動的這些人的觀照。這兩種狀態,你經常做一些對比,我們內心裡這個心的狀態就會啟發出來了。這個心的狀態被啟發出來是什麼呢?就是因為惑在減少的時候,真心,我們那個非常光明的德性、德行就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再去互動的時候,就是心和業的互動,對方搞不清楚是什麼狀況,但是你在這個互動的過程中,你在觀察,觀察什麼呢?觀察我自己,在互動的過程中我去觀察我自己,去認識我的那些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個東西你認識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就擁有越來越多的資源,這些資源會導致了我們的勢場會提升,那就會感召越來越多的業的互動。那麼我們在互動的時候,我們的生命的主動性就開啟出來了。這個時候不是被動的,不是不得已這樣做的,你開始主動去造作了。所以心和業的互動,基本上已經體現出了我們的生命的主動性開始在這個營造環境的過程中開啟出來了。只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慢慢、慢慢才開始感覺到說無論是生活中的苦也好,樂也好是那麼有意思,我只能說是有意思。
學員:是挺有意思的。
法師:是挺有意思的吧!這個生活就是道場,這個道場就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樣板和案例,讓我們去觀察。觀察什麼呢?不同的業之間是怎麼互動的,我們的心跟業怎麼互動。好,當這樣去努力的時候,第三種狀態基本上慢慢就有了。那是什麼呢?心與心的互動。
因為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在第二個階段的時候,不是業和業的互動。如果是業和業的互動,只可能加強我們各自業的軌跡,不可能去解構它的。當我們自己不斷主動去創造、去努力、去這樣做的時候,周圍的人他的很多的業的習氣和軌跡,無形中都被這樣一種心的狀態所軟化、解構了。
關於這一點,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冰河世紀》,那個影片是比較明顯地體現出最初是業和業的互動,逐漸變為心和業的互動那種狀態。剛開始那四個人的團隊是來自不同的四個團體,組合了一個新的團隊——一個是毛象,還有一個是劍齒虎,還有一個樹懶,再加上那個小孩子。這四個生命最初來自於四個不同的團體,而且是被硬綁在一起的。被誰綁在一起的?被大的環境?的確,是被冰川綁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就是被這個小孩子綁在一起的。大家去看一看,這個團隊最後它是非常和諧的。那個最極端的劍齒虎本來要去謀害他們的,結果轉化成他們最好的朋友;本來是敵人的,轉化成最好的朋友;本來像那個毛象內心裡面充滿著對人類的仇恨、對立,最後他對人類的感情重新樹立起來了;反倒是那個樹懶好像是沒有什麼變化,那個樹懶最初是那個樣子,最後還是那個樣子,反正是那麼無賴——騎在那個大象上還要“駕”!但是這個樹懶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沒有人能夠取代它的。最初,樹懶就是非常小的狀態,最初那個緣起點就是因為它不忍心這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那個毛象是看在它(樹懶)的面子上送他們一程,結果一送,丟不下了,就這樣大象被逼到同一艘船上去了。在那個狀態裡面,因為大家最初的發心,那一念發心,就是要保護這個孩子不要被虎吃掉,最後他們希望把這個孩子送回到他的父母身邊去,就這樣一顆心。如果沒有這樣一顆心,這一顆心是一顆真心,它不是妄心。所有的那個對立:毛象對於人的對立;人對於劍齒虎的傷害;劍齒虎對於人的仇恨,凡是這些裡邊的彼此之間的傷害,這都是屬於惑和業的部分。這個裡邊你沒辦法界定人是善良的,劍齒虎是邪惡的;你也界定不了大象它是怎麼樣的,界定不了。這個中間沒有善惡,它只有利益。所以世俗的社會裡邊,你沒有辦法談善惡。你要界定善惡,你是善,對方界定你也是;你要認為是惡,對方界定你也是惡。這個善惡的相對性體現在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都認為自己是沒有惡的。在這種關系裡,你去找,誰的做法沒有合理性?人要生活,總是要去打獵狩獵吧?那麼對於大象來講的話:啊,難道我出生就是為了你來狩獵的?這個地方你怎麼去找?這個中間你找不到,你要追究的話,根本找不到問題在什麼地方。但是如果我們截取一個片段一定可以找到,那個時候,毛象它之所以仇恨人,是因為人類把它的父母給傷害了,所以它就仇恨,這個心理狀態可以成立。但是,現在要接著把這個人傷害了以後,你看看下面人類的孩子馬上要對你產生仇恨了,你要截取這個片段它也是合理的。所以這樣一種世間所有的善和惡,所有的正義和非正義,它的時空的局限性只是在某一個時空片段內才成立。你稍微再拓展一下,你會發現它不成立了。所以人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經常發生變化,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在這個地方。
可是今天學習的佛法、學習的這些經典,之所以它經過幾千年,我們還學習它,就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套標准,這套價值標准它已經超脫了這種惑業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在這樣一種超脫局限裡邊再去看待這種狀況的時侯,我們內心裡真實的智慧和一種心性的狀態才被啟發出來了。在這種狀態裡面逐漸逐漸,由業和業的狀態逐漸逐漸被融化,我們生命進入到心和心相互作用的狀態。心和心相互作用,那是什麼狀態?現在沒辦法講。可能在上課分享的時侯,大家聽得特相應、特高興的時侯,我分享的時候也無我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和誰來分享,大家也沒聽誰在講的時候,那個時侯可能是心和心的互動。如果你還一直認為說,這兒有個法師在講什麼,我還一直認為,我在這和大家講什麼,這個就沒有心和心的互動。心和心互動的時侯,就是沒有講者、沒有聽者,就是體會進入那樣一種自性光明的狀態裡面了。到最後,“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大家覺得說自己很有收獲,你問怎麼有收獲的?回家以後大家不要說:哎呀!法師講得太好了,我太有收獲了。完了,說明沒相應,就說明還是業和業在互動。到最後高興、喜悅,家人問你怎麼了?你說:我也不知道。這個進入狀態了。慢慢會覺得說,我們的心性,它本來有些東西被啟發出來了,你搞不清楚是怎麼來的,那個時侯我們對身邊的每一個人,他都會產生一種信,德信就產生了。既然我有這種體驗,那每個人肯定都會有這種體驗,絕對會有的,這個時侯你不會說:哎呀!下一次,你去聽法師講課吧,講的太好了,覺得現場如果聽的話那會特別好。家人理你這一套嗎?他知道賢清法師是誰,他肯定不理你這一套。
所以心和心的互動,就是生命慢慢進入一體性,這種一體性裡面所有對立的觀念就被消解了。最後你要問:收獲在那兒?你說不出來。說不出來就對了。其實有時侯我心裡也挺矛盾:一方面希望大家去沉澱心得;一方面又覺得其實自自然然最好。自自然然是什麼狀態?反正我有心得,在這兒跟大家分享,然後大家有心得就自願去分享,自然而然表述出來就是最好的。但是這還不是在業和業的互動狀態嗎?所以我就造一下業,適當地推動一下大家也去這樣造一下業。在這造的過程中希望慢慢達到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裡面慢慢去消解、化解這樣一種對立性。我們以為自己學了很多,一定要給別人去講很多的那樣一種心理狀態,是通過講最後達到不講的狀態,可以理解吧?因為現在你不講的話,你總想講,講不出來你憋的也難受,最後再聽,就聽不進去了,這個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講的目的,最後是不講;說的目的、做的目的,到最後是不說、不做,那就是無為了,無為那這件事就成功了。
那麼關於心和心的互動,它這樣一種狀態到底是怎樣的,剛才已經說了一種情況,大家可能還不一定能夠很真切的體會到。只能說:這樣一個心和心互動的一個團隊,如果世間存在的話,這個團隊大家可想而知,一定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特別強的,不需要周圍人去約束他,他就能夠做得很好的,那樣的團隊基本上就屬於這種狀態。時時刻刻壓著、看著一定要怎麼做的,那個不行。不是說不行,我們只是說沒有達到這樣非常高的一種狀態。那麼,這個團隊在歷史上有沒有出現過呢?
學員:文景之治。
法師:啊?文景之治啊。你是那個時候過來的嗎?剛才是不是已經進入前世的狀態裡面了?(法師笑,眾笑)這個只能說不清楚。歷史上有沒有存在不清楚,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但是我們只能說,通過歷史去看待的時候有可能想象得出來,有些時候可能會存在過。現在只能說在佛的那個僧團裡邊和孔子所在的那個團隊裡面,這樣的場景我相信是存在過的。因為他們對話太經典了,他們的對話是心有靈犀一點就通了。所以,一般來講孔子講的話,沒有學生再問第二句,如果有問的話,基本上就是屬於欠揍?(法師笑、大眾笑)也不能這麼說,也不能這麼說。就是那種,你會發現,如果有問的話,一定是層層深入,他不會在一個問題上,一個平台裡面反反復復在糾纏。一般情況下,我們人的互動就是這樣子,本來我們在這個高度去互動,結果,越互動那個高度越來越低,你會發現很多基礎,在這個互動的一些前提不具備。沒辦法,必須降低我們互動的層次和平台。會發現對話的層次越來越低,越來越低,到最後淡然無味,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如果在《論語》裡面出現過這樣的互動的話,那一定是層層深入的。所以,到最後孔子跟子貢互動的時候非常有意思,講那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時候。就是他跟弟子互動時候,他會發現,很有啟發。孔子說這句話,他弟子說另一句話的時候,發現他的認識提升了,這個時候,孔子認為有些東西可以給弟子分享了,有些東西可以講了。他這種互動,就屬於心和心的互動,那個層次提升是看的見的。為什麼經典有內涵,就是因為它確實有內涵,它不是胡攪蠻纏。胡攪蠻纏的事情,反正別人看過一遍以後,肯定不會看第二遍,這個生命力就沒有了。
關於這樣一種狀態,我看上一次做過的廣告只能下一次滿大家的願。就是,還是我們要看夫子他在和弟子互動過程中的這種狀態,基本上就屬於心和心互動的狀態。那種互動,為什麼語言那麼精煉,他那麼有內涵,他那麼啟迪後人。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在這個互動過程中,一個老師他對於弟子業相的觀察,當弟子還沒有進入覺照的時候,老師他已經進入一種覺照的狀態。他對於弟子業相的觀察,和他對這個業的一種解構,就是他怎麼去化解它。老子講的這個“無為無不為”的一種狀態,這個“無為”就是不要再去造業了,不要再去造業的話,實際上他的生命就進入一體性。這個時候,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不是以“我在做什麼事情”的狀態做的,不是的,他處處隨順的就是道。這裡面沒有造業的主體的,他不會以為自己做了什麼,所以“無為”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他基本上是處處隨順道去做的。這裡面沒有主體,沒有造業的主體,我們找不到,所以他不會有造業的概念。在裡面,他是怎麼慢慢去認識這種業相以後,怎麼去調整它,怎麼去叩其兩端?叩兩端啊,只要我們有業、有偏執,那就一定有兩端。我們所認為的中道——中庸之道也好、般若也好,無非是在兩種偏執裡面,他慢慢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平衡點裡面,面對每個緣起時候怎麼去叩其兩端,你如果執著於這一端,他就把這一端叩一叩,叩到我們疼了,叩到我們痛苦了,這個時候,你就往中間走一走。所以,一般講的話,即便是心與心的互動,大家也不要想象的太美好,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艱辛、痛苦。但是這種艱辛和痛苦是你願意去承受的,因為它有意義,因為它有價值。你以為以前造的那些業,就一筆勾銷,就給你劃銷了?不會的!所以過去一個善知識講,現在他給弟子去分享他的心路歷程,我們可以少走彎路,但是他吃的苦,你一點都不會少吃,苦一樣吃,路可以少走彎路。苦是什麼原因呢?業決定的,我們造了多少業,就要承受多少苦。但是,這個苦有被動的吃,有主動的吃。為了修道,為了去提升生命而去吃的這些苦,這個意義就大了,如果完全是被動的話,那就苦上加苦,無有出期。
今天重點就跟大家分享“自在”它的緣起性,來引導我們生活中,繼續觀察人和人互動的三種狀態,然後去體會這種自在它所孕育的一個內涵。這個時間又到了。今天的學習就到這,第一個階段的作業大家可以持續開始做了,重新回過頭來去總結,總結自己心中的體會,乃至於說上課以後的一些體會。你也可以完全復講,就是,比如說已經講了六節課,六節課的精華,你濃縮、提煉你特有感受的給大家分享,也是可以的,這個大家下去就要去做了。要不,我這樣一直在這哼哧哼哧的在這兒講,我心裡很“不平衡”。大家和我一起講,我心裡就平衡一些。
我們一起回向:願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盡除一切罪障,共成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