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禅師:佛法的智慧論


 2020/5/29    熱度:732    下載DOC文檔    

佛法的智慧論

  通常一個出家人所表現的,大多都是以佛法為主,那麼所講的佛法,究竟是什麼東西?我們一般說佛法,就是佛教裡面的一些東西。那麼「法」究竟是什麼?這個法,絕不是出家人在那個地方「作法」,有很多人對這個「法」有所誤解;佛法中說「法」,是講道理、方法。
  佛,最簡單的解釋,就是覺悟的意思,可是,一般人提到佛,就會想到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其實,那並不是我們目前在這個世界上,所表現出來佛教中的道理方法,一種所謂的「覺悟之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曉得阿彌陀佛並不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他是在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對不是佛教徒而言,那是一個非常遙遠的世界。如果以釋迦牟尼佛而言,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已經圓寂了,距離現在也是兩千多年以前的事了,那麼,我們所能知的,只能從這些文字上面去發現。
  所以通常談佛法,我們還是要把握,佛的本義就是「覺悟」的意思,法就是「道理、方法」,這些道理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很多所謂的無明、煩惱、迷惑-這些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種種現象,即使有一些我們明明知道,也會無可奈何。在這種情形之下,如果我們能夠突破這些無明,突破這些煩惱,突破這些迷惑,那麼可以說,你面對這些現實生活,就會過得很自在,灑脫。
  談到突破,佛法中講「出離」,事實上「出離」就是突破,或者是超越。我們講要突破,超越這些,必須具備一個基本的條件,也就是智慧的佛法。所以佛法,如果只說是覺悟的道理方法,並不能完整的表現出來;我們應該說,佛法是智慧的道理方法,這種智慧是有層次的,有高有低。可是,我們也必須了解,要人達到覺悟的這種境界,必須要有智慧。
  因此可能大家會聯想到,世間法裡不也是有智慧,難道佛法裡面的智慧與世間法的智慧不一樣嗎?在這裡,我們必須了解兩個名詞-智與慧,在佛法中它是分開的。智在佛法中,這個名詞叫做「阇那」,梵文的「智」,「阇那」翻成中文,全部的意思,應該叫做知識跟經驗,也就是說,智就是人世間的知識跟經驗的累積。所以人世間的知識經驗也就是智,佛法中並不捨棄這些,而且也很在意這些,也就是說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裡有智,也就是所謂的知識、經驗,這知識、經驗不管是普遍性的、專業性的,都包含在內。
當然,以知識經驗而言,不管是屬於那一類型,在佛法中,所在乎的主題是著重於「知識」跟「經驗」,能不能夠發揮其智的力量!同時,這些知識經驗發揮為力量的話,是利益的?還是有所傷害的?這其中的差別就很大。
  所以在佛法中談智,是以世間的知識經驗而言,談慧就是依於世間的知識經驗,怎麼樣表現你在現實環境所需要的時刻,也能夠發揮它的力量,而且是饒益性的,沒有任何的傷害。所以對智與知識經驗而言,最後要發揮成為慧的話,必須要把握一個原則,什麼原則呢?那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名詞「零缺點」,在佛法中是以「圓滿」作表示,要能夠達到這個境界才能稱之為慧。
  慧在梵文中,大家可能很熟悉,就是「般若」(音:ㄅㄛ ㄖㄜ ),「般若」這兩個字,我們比較會念錯,念般若(音:ㄅㄢ ㄖㄨㄛ),那是用中文發音。梵文中其實也不是般若,梵文中間就像「智」-是阇那,「慧」是prajna。事實上,跟我們現行通用的譯音,還是有差距,我們在這裡暫不討論這些音譯的問題。我們只需知道,佛法是把智和慧分開的,可以說是以智為基礎,並不是以慧為前提。
  這話怎麼說?通常我們知道,比如我們在現實生活環境當中,面對人或者事,總會發生很多的問題、產生很多的疑惑,造成很多的障礙,這些問題、疑惑、障礙也就是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所謂的困難、所謂的問題。佛法中提出很多的道理、方法,就是針對這些困難問題,教我們如何去認識它、去了解它,而後能夠處理,甚至超越,或者我們說是突破,是相同的境界。
  佛法談智慧,它的基本重點,並不是我們一般人所想的,佛法談智慧不是寄望在一個遙遠不確切的未來。例如我們念阿彌陀佛,想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剛剛我說過,阿彌陀佛是屬於另外一個世界,它是非常遙遠的。不過我並不是在這裡,否定這麼一回事,而是說在座的各位,並不一定個個都是佛教徒。
  所以,我們從現實面來說,佛法的本身就是不離於現實,如果把佛法擺在一個遙遠的未來,那只是一種理想,除非你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把你很多的時間,都投注在這個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法門上,那另當別論。所以佛法中,以智慧而言「法」,它的重點是告訴我們,人不可能離開現實,只要面對現實,必然會跟人與事發生關系,在這種人與事的前提之下,我剛剛說一定會發生許多障礙,必定會有很多的困難,會有很多的問題。所以遇到這種情形,我們若單單只是以知識經驗來看問題,來解決問題的話,可能不一定能夠達到我們所謂自在、灑脫的境界,那只會造成無謂的煩惱和無明的顯現。
  所以人生道路上,我們常常比喻是坎坷的,它不是平坦的。也就是因為人生的道路本來就是如此,所以我們除了世俗的知識經驗,不可能以人的方式來化解很多的問題,而且有很多的問題,不一定用人的方式就可以化解的。
  當然目前這個社會上,流行著命運論的言說,事實上佛法是不講求命運。佛法講求什麼呢?佛法講求一切唯心所造,這心是我們自己那個「我」,一切還是得依靠自己的「我」去面對問題、化解問題,只是每個人的知識經驗不同,知識經驗之成份程度有所差別。所以在佛法中,還是在乎世間的知識經驗,只是問題在怎麼運用知識經驗,使它成為力量,那就得有相當的修養。
  我們講智,在智的范圍中,還有一個名詞就是「聰明」。我們常說這個人很聰明,可能我們現在都講這個人的智商很高,其實不管你以什麼字眼表示,聰明和智還是有所差別。以佛法的定義分別所謂的聰明,不是說一個人,擁有多少的知識經驗,展現出多少的力量,而是只是運用一些些的知識經驗,就能立即表現出什麼,那就叫做聰明;事實上這中間,不能包含所謂的專業知識。所以聰明在學術地位上而言,是毫無學術地位的,可是智,以它的經驗而言,的確有其學術地位存在,這是以佛法的觀點看「聰明」和「智」。
  講到這裡,我剛剛說過,不論出離也好、突破也好、超越也好,究竟是怎樣的定位標准?怎樣算是超越,怎樣才是突破?這裡我在提出這樣一個概念,大家不妨一邊聽、一邊思考一下。
  我們人,不管教育程度如何,知識經驗怎樣,總離不開面對人與事的時候會有所計較、有所執著,剛好這些計較跟執著,來自我們人的自我意識,而這種自我意識的形成與力量,又全都發自我們自己的知識經驗,也就因為這樣的互動關系,所以避免不了有執著、有計較的發生。我們人因為執著、因為計較,產生很多的煩惱和障礙,更會產生許多的問題,可是佛法中告訴我們,人會計較、會執著是必然的,那怎麼辦呢?
它提出了另外一種看法,這種看法無論在世俗裡,甚至在學術裡也有這種說法,除了人必有其計較、執著,可是他可以進一步去認識、去了解。人本來具備這種能力和條件,可是有一個事實上的問題:當我們人在計較、執著的時候,憑什麼可以去保持冷靜、客觀、理性的面對問題?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去認識、去了解?這裡面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佛法中談修養,我們曉得「修養」,不只存在佛法裡,在世間法裡面,同樣有許多修身養性的方法,只是世間法裡的修養是針對某一些因、某一些緣或者某一些因、某一些果而言。可是佛法所表現的,不只是告訴你,你可以做得到;問題是說你怎樣表現出來?憑什麼去表現出來?這就得歸屬於「般若」的問題,也就是「慧」的問題。
  我們人,往往在自己已經具有的知識經驗領域中,最多只能憑這些有限的知識經驗,去面對一些人與事問題的處理,你不一定能夠在面對這些時的表現中,就可以遠離計較、執著。也就是說不管怎樣,你都還是離不開計較、執著,人既然本來如此,我們要怎麼樣再進一步把你的計較和執著,去作認識、去作了解?這種修養在佛法中,其實就是以智慧為條件,以覺悟為目標。那麼當你完全具足這種條件與目標的時刻,當然對於先前困擾你的問題,原有的計較、執著,就可以進一步去了解與認識,那時你必然可以發現很多,發現什麼?發現自己,不是發現別人。
  這話怎麼說?我們舉個例子,當別人對我們講一句好聽的話,為什麼你會表現得歡喜?不好聽的話會難過?這些歡喜也好、難過也好,都是計較、執著。如果以佛法來講,一句話好聽或不好聽,都只是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如果以表現技巧而言,無非是所謂語言的藝術。我們世俗也有一句這樣的話,說一個人罵人不帶刺,那就是一種語言技巧,所以,往往說好與不好,是沒有標准的,完全在於個人的感受。
  比如說,我們常用的一個字-「好」,往往你跟人發生一些問題的時刻,假使對方或自己講出一個好字,我們不妨思考一下,這個「好」字的意義包含了有多少?「好」是承諾,是接受,或者是說等著瞧!甚至是我有更多的機會報復你,同樣都可用一個「好」字去表示。為什麼同樣都是一個好字,個人所引發的感受差別那麼大?
比如說,我們做父母的對兒女說:「好好的讀書,我會給你獎勵。」當然,如果他說好,父母聽了一定會很歡喜,但如果等到考試,你看到成績單不好的時候,你就會責備他,說你以後要好好用功,他也回答你說「好」。如果下一次成績單還是不好呢?你一定說:「原來你跟我講的『好』變質了,既然說好,為什麼你不用功?為什麼你的成績還是這麼壞?你明明答應了我!」
其實只是一個好字,他答應你什麼?這個好字,他沒有告訴你,保證下次一定使我的成績達到某種程度,他只講了一個好,前面、後面的話他都不曾告訴你,那你說究竟是他錯了?還是我們做父母的錯了?
  其實以佛法而言,沒有所謂對、錯。問題是對一個「好」字的感受,是依於我們個人分別心所產生的。如果你把它當成是好,也可以,把它當成不好也可以。比如兩人吵架了,假使說對方要動拳頭,可是沒有你拳頭大,要跟你辯論,他辯不過你,最後沒有辦法,只好說「好」!你說他的那個「好」是什麼意思?很難捉摸,很難拿捏,可是你如果往好的地方想,你拿我沒有辦法,你不「好」也不行,那如果往不好的地方去想呢?是不是你想找機會對付我?那你有可能會擔心、害怕。因為你沒有辦法去了解、去拿捏,究竟他的「好」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人,活在現實生活中,總是離不開人與事離不開一些與人事有關的。
  的確,如果說我們沒有具備相當好的修養,即使以世俗的修養標准,我們說忍耐,所謂「忍一時氣,免百日憂」,事實上,以世俗的忍而言,也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智慧。可是我們看看,「退一步海闊天空」,是不是退一步真的有那麼好?
因為人總是免不了有計較、執著的習氣,就算你忍,你能忍到什麼程度,你退一步,你究竟能退到什麼地步?究竟能夠承受多久?所以佛法中,除了世俗的忍,它也有一種忍的說法,我們世俗講忍,忍字頭上一把刀,的確不好受;可是,佛法不以這種方式來看,佛法說忍是「忍而化之」,也就是說你把所忍耐下來的,還要能消化掉。
  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當你面對人,願意去忍受的時候,人家緊迫盯人來對付你的時候,你會冒出一句話來:「不要太過份哦!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見人的忍是有限度的,一個人不能忍的時候,所謂「狗急跳牆」,那就不堪收拾。
  佛法的忍,同樣也是談忍,可是為什麼要談消化?這種消化,也是一種修養,只是它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同樣都是忍,並不是叫你把這一口氣咽下去,問題是說,當你咽下去以後,是不是還有機會再吐出來呢?如果你不吐出來,會怎麼樣?就好像爆竹,你曉得灌火藥的時候,灌得越緊,爆炸的力道愈強。
以忍來說,佛法也說要咽下去,咽下去以後,要能消化掉,並不表示我們口頭說一說:「哎!算啦!無所謂啦!當他是神經病,我不跟他計較!」你雖然找了很多的理由,只是那時候忍了那口氣而已。以佛法而言,你這樣做是對的,可是問題在於時間、空間上,你能承受多少?所以佛法中有忍的方法,大家可能聽說過六波羅蜜,裡面就有忍波羅蜜的說法,其實是說有智慧的方法。
  我們另外舉一個例子來說,在人與人之間,最難承受的是毀謗的傷害。可是有一個問題,是否曾經思考過:當你聽到對方毀謗你的話,你為什麼會難過?你為什麼會生氣?既然是毀謗,至少在你本人而言,絕不是真實的,那是虛妄的。如果是真實的,就不叫毀謗了;既然是虛妄不實的,為什麼你還會難過?會生氣?我們曉得如果告到法院去,還可以告人毀謗罪,而於佛法中談毀謗,我們得「忍」,面對別人的毀謗,你要能忍,否則就會發生問題,就說不上是修行了!
  忍,是一個現象,是你拿他沒有辦法,因此你默認了。不講話就表示你默認了嗎?佛法往往針對這些問題,究竟要不要講話?要不要表白出來?或者就此默認了?那樣的忍或者是說:「我拿你沒有辦法只好忍了!」佛法的觀點不以這種方式看問題。剛剛我說過只是計較、執著,不能解決問題,要進一步去了解、去認識,才能化解問題。
  我們曉得,既然形成毀謗,怎樣去面對毀謗?明知道毀謗不是真實的,為什麼我們還要生氣難過?我們要進一步去了解,為什麼它會發生?且回歸第一個問題,他毀謗你什麼?如果毀謗你是個壞人,那我們再看,壞人是做了什麼壞事呢?他說我是竊賊,好,至少我們自己知道,有沒有這麼做?如果沒有,那就是毀謗;如果有,事實俱在就不是毀謗。
我們再進一步去看,若你沒有,可是對方認定你有,當對方認定你有的時候,你自己又的確不是如此,當然不好受,覺得受到冤枉,既然毀謗造成了,怎麼辦?這時候你要對方解釋清楚還你清白,「不然我就告你毀謗」,如果對方真正在這種非要構成為毀謗罪的時刻,非要他說出「為什麼」,是不是一定要用這種方式去面對問題呢?
  佛法中談修養,不是一般人所認定的,是依於世俗知識經驗的修養,更須要超越、突破,而且要怎樣維持一種很冷靜、很客觀的態度,跟對方探討造成毀謗的真正原因?我們曉得有些人會追問他,可能他不可理喻,甚至跟你吵架,說不定會打起來。或許有的人會告訴你:「你自己明白,自己心裡有數。」可是你真的不知道,他又不肯明講,怎麼辦?
你如果說:「你非講不可!」這一句話就失去了你的修養,而你前面的忍也都被否定掉了;這個時候,佛法告訴我們,你平時就要有怎麼樣使自己不亂的修養,這種不亂的行為修養,在佛法中叫做禅定。
  禅定的本身,是怎樣面對這種亂,而在自己不能自主的時刻,能夠做到不亂,冷靜的去面對問題,才有機會進一步深層地去認識、去了解,當然這其中需要時間,也需要有空間,才能慢慢化解。所以談忍要運用智慧的話,並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只要一個問題,求得一個答案,我們的問題就解決了。事實上,在座各位都知道,一個問題求得答案,可能答案的本身還是有問題;也就是說一個問題,不一定求得一個答案,你的問題就能化解,我們處在這些現象中,就可以知道智慧的重要性。
  如果說世間,人人都能夠把自己的知識經驗,點點滴滴累積,運用在現實環境中,怎麼去化解問題,你就已經有了佛法的基礎。只是佛法的最高境界是講究圓滿,也就是零缺點,講到這裡,可能大家會想,世界上有這樣的人嗎?有,如果以佛法中的成就者而言,那就是佛,佛就具備了這種修養,是一種零缺點的修養。
  我這裡再舉一個例子,我們看,以釋迦牟尼佛而言-當別人毀謗他的時候,有人問他,別人毀謗你,怎麼辦?佛陀做了一個譬喻,他說有如「舉火燒天」,意思是說我們試圖舉一火把,要把天燒著了!可能我們會想到你未免太高了吧?高還是要具備條件的,不具備條件,那火把還是會燒到你,你自喻為天,並不表示你有天那麼高,要真正能做到火把燒不到才可以。
  我們中國的傳統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唾液自干」。就是說當人家在我臉上吐口水,連擦都不用擦,等它自己干掉,這要有相當的耐性。可是我剛說過,世間法跟佛法,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可是它不是另外一套東西,如果我們一定要把佛法以另一套東西來表現,就是我所說的,把希望、理想放在遙遠的未來,那是不切實際,在現實生活中可以說毫無用處。
  佛法必須要能表現於現實生活中,怎麼樣使它的缺點愈來愈少,怎樣使它做得愈來愈好,除了我們世俗日積月累的知識經驗,慢慢地使自己的知識經驗廣度愈增,深度愈深,那麼你能表現的機會就會更好。
  人往往都是盲目的過日子,尤其目前在我們台灣這種環境,真正想要深刻思考的機會,都很難。至少我們流行過這麼一句話-「愛拼才會贏」,就是說有拼才會贏,所以我們一天到晚為了打拼,可以說回到家,累得往床上一倒,什麼都不想做了,因為累了。
事實上,只是在忙碌中忙碌。有沒有想過,從你忙的當中所得到的回報有多少?為什麼不能夠把忙碌的時間縮短,相反的回報更高?這要靠什麼力量?就要靠知識經驗,包括了專業的知識經驗,也就是說我很賣力,很盡責,在這裡好像付出心力,付出勞力,一天八個小時,我一分鐘也不少甚至更多,但並不表示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而涉及「慧」的修養,因為「慧」的本身需要有智為基礎,智如果說以它的層次而言,可分上、中、下三等的話,即使你具備下等的智也好,上等的智也可以,何況「智」本身的知識經驗,並沒有設定、沒有指標、更沒有提示。所以佛法中說慧,即是教你談忍耐,談面對現實生活中很多的不如意,不是搖一搖頭就可以,搖頭並不能解決問題。即使你自己把對方當做一個神精病,可是那只是嘴巴上說說,可以說出來並不重要,你內心的承受力如何?你究竟能承受多久?那只有自己知道。
  佛法中說一切唯心所造,這個只為自己的自我而去行為表現,如果自己的自我沒有修養,可以說連世俗的知識經驗都很貧乏的話,當然往往你的困難,你的障礙,你的問題就會更多。因此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提倡要進修、要自我提升,所以就有空中大學,甚至社會大學、老人大學,還有各種在職進修的方法,它的目的何在?我們再看,比如說職業訓練,這都是增加知識經驗的道路,所以我們人在面對現實生活環境,如果只是一味的以自我意識去過日子,忘了怎樣去修養自我的話,很可能你永遠都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面對一些問題,總是明明知道,也有很多無可奈何,事實上在世法中,所有的問題還可以慢慢地化解,但面對無可奈何,那真的是無可奈何。各位可能會想,以佛法而言,怎麼面對無可奈何?是不是該歎歎氣,調頭走了、算了?或者講隨緣,隨他去?就算你說得出來,你的內心能不能做得到?因為無可奈何時,至少還有「可奈何」的存在,但我們在無可奈何的時候,總認為沒有辦法了。
  所以常常有人問我一個問題:「師父!假使我是一個佛教徒,有人欠我的錢,他不還我,怎麼辦?要不要找他要?」我就問他:「你認為呢?」他說:「有人告訴我,干脆算了吧!就當做前一世欠他的!」我就會問他:「假使你前一世沒有欠他,那怎麼辦?反而他這一世欠你了。」如果你是個學佛的人,你欠人家的要還,相對的別人欠你的,也要還清了,你才能走,並不表示你不要就可以算了。因為佛法中的因因果果都會兌現的,不管是誰,都要搞清楚,才可以自在的走。
  可能大家會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是一個非常有修養的人或者是一個法師、出家人,或者是在家的居士,他們怎樣去表現呢?是不是他就認了,或者笑一笑算了?以一個虔誠的佛教徒而言,的確,他可以這麼做,如果是一個懂得道理、方法的人,也可以做得到,但他會進一步去認識、去了解。
如果前一世沒有欠他,是他欠我的,我就是想成佛、成菩薩也不可以,因為還有債務存在,只是欠與被欠的不同,從這個中間我們就會發現,佛法中談智慧,究竟談什麼?它不是唱高調、打高空、開空頭支票的言說者,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怎樣使缺點愈來愈少。
  如果你不是一個學佛的人,能在現實生活中說人情、講道理,今天你所面對的人與事,做得愈來愈好,缺點愈來愈少,我可以肯定的說,你已經懂得佛法。因為在佛法中,所有的道理方法是以智慧為首,也就是說智慧擺在第一位,唯有智慧,才能除去那些煩惱、無明,才能排除許多障礙,化解你的困惑。
唯有如此,你才能使自己達到零缺點的境界。因為剛剛我跟你們主辦單位談過,我們介紹一些佛法智慧的事情,不做太長時間的演說,剩下的時間跟各位做問題討論,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來研究。
  問:請問老師父,剛才您提到一切由心造,佛法不是我們所想象的用任何的法術,那麼我們目前佛寺裡,那些師父們都在念經典或咒語,是不是代表有什麼法術,或者有什麼作用存在?這一點我一直有所疑問。
  答:談誦經、念咒或拜禮忏也好,我們首先要知道,經、忏、咒語裡面的內涵是什麼?如果我們只會念,不知道裡面的內涵,等於說我在這裡跟各位介紹智慧,我拿著一本書在這裡念完了,我想各位並不懂得佛法、智慧是什麼,那如果我們能把一些經典、忏文或者咒語裡面的意義表現出來的話,那就是智慧了。
  我舉一個例子好了,大家知道,我們常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但念「南無阿彌陀佛」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在佛教中們常說一個人快要死的時候,應該要找很多人去幫他助念「南無阿彌陀佛」,對不對?其實你如果了解它裡面的意思,那就不一樣了。
「南無」是什麼意思?南無是梵文,它的本意翻成中文就是親近他、依靠他的意思,就叫做南無。阿彌陀呢?「阿」(音ㄛ)是無,沒有止盡,無限量的意思。「彌陀」呢?有二種解釋,一種是光亮,一種是壽命,當然就懂得阿彌陀是無量壽或無量光的意思。那麼「佛」呢?是覺悟的意思,佛是說佛陀,全句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以整個來說,就是要親近覺悟、已經成就為佛的人。這裡講光,是代表智慧,壽命,不是講我們人生幾十年,而是能夠使他的時間成為一種價值,如果了解裡面的意思,原來我們人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是親近他、依靠他,依靠他的智慧,怎樣珍惜我們的時間。
我們能達到覺悟境界的話,這一句佛號,不是很有意義嗎?我們看很多經文,比如說金剛經裡面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是說什麼呢?假若只是念完,那又怎樣,你必須了解它的道理在哪裡!
  我們再看南無婆耶婆羅般若波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我們經常聽得到的,對不對?這些文字音聲究竟有什麼意義?其實都有它的意義在。所以我們說,請出家的師父不管是做法會超度或者消災等,都是在說道理,只是說的方式不同。就好像我們說演戲劇,他們不是都在表現傳遞很多意念、義理嗎?
他們的大前提可能就是忠、孝、節、義,佛法也是講一些方法、一些道理。只不過在這裡,我要跟各位講,我常常有個感慨,佛教中以寺院來講,為死人做得太多,為活人做得太少,可以說真正解釋道理、方法的人太少了。
  還有什麼問題?因為你的問題非常的復雜,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解決的,我是一個百無禁忌的人,什麼都可以問,不要擔心這樣是不是不禮貌,這樣是不是對佛教造成不好的影響,不要考慮這一些,尤其我在這裡告訴各位,在台灣我自稱為禅師,大家知道禅師是自在、灑脫的,平常你們對佛教或者有一些什麼疑問,都可以提出來問,不要緊。
  問:請問師父,最近在第四台上看到一些師父講法的大道理,他說佛教只是在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他所說的極樂世界,我們後生都聽得很茫然,請師父開示。
  答:首先我們要知道彌勒菩薩和阿彌陀佛是兩回事,他們一個是佛陀,一個是菩薩,不是同一個人,西方極樂世界是講阿彌陀佛。在這裡先跟各位說明一下,在佛陀的經典裡,不只是有個極樂世界(我講的不只是地球);如果我們這麼說,佛教中講世界,有三千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以什麼做基礎呢?
它是以一個銀河系為一個小世界,我們人所能知道的一個銀河系,包含了許多星球,只是一個小小的世界而已。佛法中談三千大千世界,首先會想到一個經典上面這麼說:「去此西方,有國名曰極樂」,也就是說去此西方,這個西方在哪裡?我們如果以地球而言,就把它看得太小了,因為在佛法中間,它是超越了娑婆世界,或者三千大千世界的另外一個世界。
  他講西方,並不是站在我們台灣或者大陸某一個地方來講西方,他是以佛陀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在印度靈鹫山,也就是講這部經時,他講從這裡往西邊的方向去有多遠呢?有十億萬佛土,這十億萬佛土,可見是離開我們人的世界,這個億是萬萬為億的億。十億萬佛土,一個佛土有多大呢?也可以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大?過去一個世界,再過去一個世界,再過去十億萬個世界,才有這麼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叫做極樂世界。
  為什麼說是極樂世界?它可以說是一個衣食無缺,意念之所到,要什麼東西,我們想一想就有的一個世界。在這個地方,告訴在座的各位,我並不強調這回事,只是說經典介紹它,以一個出家人來講,我並不否定它,可是我剛剛一開始講了一句話,真正的佛法,不是把我們的希望跟理想擺在一個遙遠的未來。我不否定它,因為畢竟我是一個佛弟子,只是說那太遙遠了,畢竟學佛,如果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利益,那要它有什麼用呢?
  我們把它擺在遙遠的未來,並不能解決現實,所以我常說要把佛法融合在現實生活中,才可以得利益,我只能這樣的解釋。如果要把極樂世界說得那麼玄妙那倒也可以,那就再用一種舉例、比喻來說。
  比如說你很有錢,你就可以把自己擺在一個極樂世界裡;或者你地位、名利都有,非常好,你也可以擺在一個極樂世界的環境中,不一定要離開我們這個人的世界,都可以做得到。可是那只是物質上,與精神上的能不能做得到,那就差別很大,因為極樂世界不是一個物質世界,是一個精神世界。
  問:請問師父,人死以後,是不是一定四十九天之內一定要轉入輪回,進入六道眾生,還是怎樣?
  答:佛法裡面談到人死,最快六個小時,就會離開原來的這個身體,他很可能依於他的所做所為,而到達另外一個環境,最快六個小時就可以做得到,最慢呢?大約四十九天,不一定是多久,有的的確六個小時就可離開原來的軀體,到達另一個環境。
  佛法,談六道輪回,其實我們要用什麼觀念去看呢?比如說天道,是一個快樂的環境;人是一個有苦有樂的環境,畜生是只有苦沒有樂的環境;講鬼類呢,那是苦樂根本沒有辦法體會的環境;地獄是一個非常非常苦的環境。
這些環境是依於什麼力量去的呢?是依於人現在這一生,包括過去你所存在的那些所有行為,所展現出來結果的好與壞,通常我們說是業,這個結果叫做業。好的稱為善業,不好的業稱為惡業,還有好與壞分不清楚叫做無記業,依於這種業的力量去往生,而到另外一個環境。
  佛法所謂的超越、突破,是要超越六道輪回,突破六道輪回,也就是不在這六道中間受生、死,那是一個什麼世界呢?就是所謂佛菩薩的世界,不是我們人的世界,因為人的世界的本身,以娑婆世界而言,包含了六道世界。所以佛法中講了生、脫死,得到究竟解脫的話,他已經超越了娑婆世界,不再受生、死,而到了另一個環境。所以我們講人往生,最快六個小時,最慢四十九天,不一定多久,只是說一個最慢,和最快的時間的不同。
  問。師父好!今天很高興能夠聽師父開示,在這佛法一些很精辟的講解。我覺得現代人的生活,非常的多角化,各方面都有一些煩惱,剛才師父說到忍,是否有一個更具體的方式,就以本身來講,你是否常覺得一種煩惱,或是一種覺得會發怒或者心中會有不安的時候,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之下,您深悟佛法,那您如何去做一種開悟?
  答:因為我剛剛是做一些簡略的說法,所以要有忍心,有禅定的功夫,為什麼?我們之所以不能忍,是因沉不住氣,也就是不能保持冷靜,自己靜不下來才會亂。如果你有禅定的功夫,至少先做到不馬上表現你的情感或者起沖突,你能夠先冷靜下來,就不會馬上發生問題,人不能忍的話,就馬上會發生問題,原來小的問題會變成大的問題。如果你先能做到一般忍的話,至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禅定的功夫是告訴你先怎麼沉得住氣,可是並不夠。
我剛剛強調佛法是以智慧為前提,還是以智慧去化解,先有禅定的功夫,可以使自己先冷靜下來,先不亂了陣腳。這個禅定就是一種修養,需要慢慢養成,就像我們千佛山菩提寺辦靜坐止觀班,每四個星期一個班次,如果各位有興趣,只要打電話報名或寫封信報名都可以,他們會安排你參加的靜坐止觀班。靜坐就是禅定的功夫,止觀就是怎樣去面對問題,化解問題,都有它的道理、方法。
  問:師父,我們常聽說人有四大執著,執著人相、我相、壽者相、眾生相,但是我們在追求宗教的同時,或許我們是為了「天堂掛號,地獄除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能是為了追求智慧,為了追求宗教最高境界,但在這種過程中,是不是也是一種執著呢?
  答:我們談執著有二種執著,第一種是自我意識的執著,再一種是依於某一些專業知識或道理方法而執著,所以「法」有「法」的執著,「我」有「我」的執著。可是不管怎樣,就好像我們沒有受過教育,不識字的話,你還是執著於先去學習,有了學習,才能夠慢慢使你的修養,使你在學習的道路上會愈來愈高,所以不管怎樣執著是必然的,剛開始一定會有執著。
  我剛剛講過,人都會有計較、執著,問題是如果只是計較、執著,除了會發生問題外,沒有別的好處,因為人必然會發生這些問題,那怎麼辦呢?所以我才強調人要進一步去認識、了解,在這種認識、了解中間,你要去發現原來的計較跟執著有多少,原來的執著、計較愈少的話,就表示你認識、了解的愈多,是用這種方式去看問題。
  學佛,通常我不太喜歡談那些名相,動不動就講煩惱障、所知障什麼的,我平常不談這些,為什麼呢?因為那都是佛法的一些名詞,我們不要在名詞上,把自己限制住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講「無相」,須知「無」不是沒有,多少人把佛法中這個無字,當成沒有,那是最大的錯誤。佛法有幾個字,我在這邊順便跟各位解釋一下,一個是「有」,肯定的有,這個我們都能體會,都能把握。再一個是「無」,這個「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的突破;就是從原來的「有」突破了,這種現象叫做「無」。
另外一個字是「非」,是非的非,這個非在佛法中不是否定詞,它是一種超越性的,不同於原有,比原來還要好,那種境界叫做非。最後一種叫做空,空不是空無一物,還是從有裡面,經過突破,經過超越之後,最後得到一種解脫的結果。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是一條毛巾,大家都很熟悉,肯定有,「有」什麼呢?大家是否可以告訴我「有」什麼?「有」毛巾,那你就錯了,「有」是說這條毛巾中有它的作用,我可以拿來洗臉、洗澡,也可以擦桌子當抹布,有各種方式的用途。假使這一條毛巾先拿來洗澡,洗完澡,如果再拿來洗臉,你一定用清水、肥皂先洗干淨再拿來洗臉,可是,如果我們先拿來洗臉再拿來洗澡,我們就不考慮了。同樣這個「我」,同樣是「有」相,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是否無相的時候?管它抹布也好,洗澡也好,我都可以拿來洗臉,那不叫做無相,那還是有相,為什麼?你認定它只是一條毛巾,反正你愛怎麼用就怎麼用,事實上你真正能不能做得到,你拿抹布來洗臉你敢不敢?拿來洗澡你敢不敢?你都不願意。
  如果純粹的有相如何到達無相呢?很簡單,如果你認為這條毛巾,拿來洗澡的話,當然你對它不認識、不了解,最好還是用肥皂把它洗干淨,那麼你再拿來用,你就不會執著「唉呀!這原來做什麼用」,也就不會有這種「有」了,那就是「無」的現象。假使說這條毛巾,我們肯定是洗臉的,是洗澡的,是拿來擦桌子的,這就有太多的「有」了。
  如果以剛剛的有跟無,進一步到「非」的話,這一條毛巾,如果我們認為是一條比較好的毛巾,拿來洗臉,如果洗臉洗得快破了,我們拿來做抹布;你認為沒有用了就扔掉,跟你拿來做抹布,就不同於原來的「有」了,對不對?你把它扔掉,連「有」都否定了。我們再說到「空」,是不是一定要有毛巾才能洗臉,才能洗澡,才能夠擦桌子呢?太多的代用品,對不對?那就是「空」的境界了。
  所以佛法中常常有一些誤解的名詞,比如「無」,把它當成沒有;一個「非」,把它當成否定,佛法沒有這樣的說法,可以說基本都是從「有」說起,從「有」說「無」,從「有」說「非」,從「有」說「空」,我們一般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把它當成否定,這在佛法上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問:最近跟幾位朋友談彌勒菩薩的事情,他說一般的家庭如果供奉彌勒菩薩像,早晚念彌勒菩薩佛號,並且定期參加八關齋戒,並修持善念,將來必定往生到兜率天外圍那個地方,有天女,以及彌勒菩薩兩眉之間的白毫光,接引你到善保堂外的蓮花池裡面,並可以馬上,由蓮花直接化身,不需要經過一般下品下生的十二劫、六劫和四十九天,可依照你修持的層次,到彌勒菩薩那邊……,現在我想證實這個講法,是對?還是錯?
  答:我不跟你說對或錯,我只告訴你,如果想到彌勒菩薩那個地方去,在你這一生,你的修養,以菩薩的境界而言,要到達七地,才有資格去。那裡也沒有蓮花度眾生,所謂九品蓮台是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彌勒內院。我們曉得彌勒內院是在兜率天,是在我們人的世界,有著這麼一個環境,是彌勒菩薩住的地方,這個地方,通常叫彌勒內院,叫做兜率宮,是屬於天道的環境。
  如果你說要到那個地方去,以一個學佛的人,你的修養要到達七地,我們曉得菩薩分十個等分,你要到達第七個等分才夠資格去,去那裡干什麼?我們先要了解,所謂乘願再來的菩薩,凡是這些乘願再來的菩薩,原來已經修養到七地了,死了以後,從其願力就可以到彌勒菩薩那個環境,成為「補處菩薩」。
可是必須要具備「願」,什麼願呢?不捨眾生。這些生生世世都要來這個娑婆世界度眾生的人,我們講的再來人,乘願再來的菩薩,都集中在彌勒內院,也就是彌勒菩薩的環境。我只能告訴你這一些,不能講你所說的那些是對或不對,這些通常我沒有意見。
  問:當家裡有老人家要臨終的時候,要以那一種方式是對他最好的,然後送走他,請開示。
  答:其實不管我們信不信佛法,都有共同需要注意的。通常在佛法中,不要等到人快死了,再想怎麼辦,應該是在他活的時候,怎樣好好照顧他,所謂頤養天年,佛法也強調這一點。我們有一個共同點,除了活的時候,應該要好好照顧他,在快要死的時刻,最好不要表現悲傷哭泣,要安慰他;為什麼?這中間有道理,因為人在臨死時,他的感情最脆弱,他的罣礙最多。比如一個老人家會想到,還有哪個兒子沒有結婚,哪個女兒沒有出嫁,或者兄弟之間、姐妹之間常常有一些吵鬧,都使他放不下心,還有家庭產方面,將來怎麼樣?有太多的煩惱、罣礙。
  如果在這個時候,所表現的是哭泣悲傷的話,他就更加不安,所以在這種時刻,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平時講話,他最喜歡聽的人,兒子、女兒、兒媳,甚至女婿也好,甚至他的妻子也好,看他平常那一個講話,他最喜歡聽的,不妨找那個人。在他耳邊輕輕地告訴他,安慰他,叫他放心:一切都會遵照意思去做,會維持原來的種種美德。除了你要把他的好處告訴他,不僅你們都知道以外,而且還會做得更好,那比你們一般所謂助念的效果還要大,為什麼呢?因為一個臨死的人感情最脆弱,往往一點不歡喜,就會產生瞋恨的心,產生煩惱的意念,很可能往生的時候,相應的那些對象,也就是不好的對象。
  通常來說我並不反對,除非這個人他本身就是學佛的、念佛的,在他臨死的時候,最好幫助他念佛或者干什麼,但切記,不是你幫他念佛,是你帶動他念佛,要他提起正念,他知道念佛,就不會胡思亂想。如果他活著時,本來就不是學佛的人,你給他念佛,念到最後他還會說:我不去西方,你管我干什麼?所以我們也要看對象。當然我認為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剛才說的,找一個平時他聽話聽得進去的人,安慰安慰他,尤其他活著的時候,有很多好的地方,一定要告訴他:「我們都知道,我們會維護它。」

85.6.26台南文化中心國際會議廳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