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感悟人生 第六講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與經驗 二、智慧對治煩惱心
1.調伏內心
阿羅邏迦蘭,這位修行人,他的禅定功夫佛陀很容易就達到了 ——“無所有定”,但這還不能完全制伏人的煩惱,僅僅是克制自己的煩惱。猶如搬石頭壓草一樣,雖然這棵草可能會長期被石頭壓在下面,但是草的生命依然存在,哪怕它非常微弱,這是不究竟的。
釋迦牟尼佛不滿足於這位外道的成就,所以就離開了。“無所有定”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這麼講呢?我們能夠把自己內在的煩惱克服住,讓它不出現,對我們來說就很難了。即便我們作為佛教徒,甚至我們可能學了很多年的佛法,做到這點也不容易。佛法告訴我們,要在起心動念的時候來下功夫,來做文章,來對治煩惱。這跟外道的“無想定”不一樣。“無想定”對內在的微細煩惱,以及自己色身的障礙、束縛還沒有真正地破除。雖然自己對外在的境界 ——五欲的境界有很強的厭離心,甚至厭惡的心,但是內心裡邊的那種功夫,那種明淨的功夫還是沒有真正得到。
我們凡夫位的人如何把握內心?很多人一開始是用壓抑的辦法,就是讓心念不起。我們內心對種種的境界,包括外在的種種境界會貪求、執著。有貪就會生執。如果我們貪求外境,內心就會一直想得到它、擁有它。我們學佛法的人,對外在的境界,尤其是五欲的境界,應該以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態度去對待,要以智慧去抉擇它,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有這樣的念頭。實際上,這些念頭和想法會一直出現。那怎麼辦呢?也只有采取一種克制的辦法,就是我們的心有意去克服它。這樣時間一長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腦、心髒、身體裡的細胞,甚至我們人的整個血液循環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個心本來就像大海一樣,我們所有的念頭、所有的心念就猶如波浪一樣。我們學習佛法就是學習如何訓練我們的心,而不是讓我們的心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心念不會生起,我們就變成一潭死水了,心就變得沒有作用了,心就死了。過去說“哀莫大於心死”,這個心一死就很難解救了。
我們面對境界的時候,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內心裡邊的念頭又會洶湧澎湃,力量又會非常地強。只有慢慢來調伏,一點一點來調伏。
2.攀緣的心
我們內心的念頭就如大海裡面的波浪一樣,力量非常強烈,洶湧澎湃。你一旦被大浪沖擊到,不要說人的生命了,甚至住的房子、莊稼、輪船都會被卷到海裡去,它的作用是非常非常強烈的。我們內心的波浪也是一樣,它的作用也非常大。比如說,我們的眼睛能看到東西,看到外在的色相、色境,就會有念頭生起來。從好的方面來講,當我們看到佛像時,我們就如同見佛了,清淨、莊嚴、圓滿、智慧、慈悲……這些境界對自己、對眾生是如何好、如何有益,等等。也就是,當我們眼睛看到佛像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念頭知道是佛像;第二個念頭,知道是佛;第三個念頭,知道佛的神通妙用;第四個念頭,想到佛對自己有什麼作用和幫助……很多聯想會一直持續下去、等流下去、推理下去。
換一個角度講,我們看到不好的事情,也會這麼去聯想。比如人家給我們不好看的臉色,或者不搭理我們的時候,不跟我們說話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產生不好的持續聯想的等流,會想:“昨天我是不是得罪了他?”“過去我有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情?”會引發很多不好的聯想。這是很正常的,也是常常會發生的,每一個人都會有。這個意思就是:我們的心一直在攀緣。
攀緣就是我們對自己所緣的境界,內心一直不能平靜如水,一直在動搖。換一個角度講,我們的心一直被外境動搖。我們第一念看到、聽到這個境界,之後第二念、第三念、第四念……甚至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乃至幾天、幾個月、幾年,可能就因為無法忘懷某人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從而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修行,影響我們的一生,影響我們的一世,不知不覺就會有一個力量支配著自己。你對別人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別人未必知道,也未必會有跟你一樣的想法。你對別人有這樣強的一種執著觀念,別人未必跟你一樣。反過來說,你對別人可能會有很深的一種誤會,這個誤會一直深埋在自己的心裡。而被你誤會的人,他自己可能反而不知道,他不會跟你一樣。也就是說,這不是相等的。這個就是我們凡人的一種心,凡夫的一種心態,凡夫內心的一種問題。
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會有。我們只有面對這些攀緣的心,把它慢慢地淡化,慢慢地糾正,才能夠以智慧、慈悲面對外在的境界。六根接觸六境,就會起心動念。我們必須要進行真正的實修,在我們的起心動念、在我們六根的門頭上下功夫。
3.歷事練心
剛才談到外道修“無想定”,因為他覺得心念不容易轉變、轉變不了,所以只能壓抑。他們認為我們只能壓抑自己內心對外在的貪欲、嗔恚、我慢、驕慢、嫉妒、障礙……種種不好的心理,不讓這些過失出現,如同地上長了很多雜草,拔也拔不完、拔不掉,只有搬一塊巨大的石頭把它壓住,不讓它再長起來。實際上我們內在的雜草很多,我們自己也能夠感受得到。貪欲的草、嗔恚的草、愚癡的草、懷疑的草……這些草不是一次、兩次拔掉了就沒有了。今天拔掉,明天、後天它又長出來了,我們拔一千次、一萬次都拔不完,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從根本上拔除,沒有把草根挖掉,沒有把種子去掉。
我們常常說“歷事練心”。“歷事練心”的“事”就是一種境界,通過這些境界來磨煉我們自己的內心,通過外在的這些境界把我們內在的根本煩惱、隨煩惱,種種煩惱的種子引發出來,然後去對治。
比如你嗔心比較大,喜好罵人,脾氣不好。如果你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天天不跟人見面、接觸,自然而然你就不會跟人去吵架。不跟人接觸怎麼會吵架?你可能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天天面對的、看到的都是一些實物、一些花草,或者一些其他的動物,自然而然內心裡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社會上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養花、養草、養一些寵物呢?他們覺得跟人接觸打交道太累、太苦,還不如跟這些花草等植物、這些小動物在一起。這是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你跟這些小動物說話他們只能聽,沒辦法回答,也不會把話傳給別人,是不是?花草也不會講話。人這樣做就是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心轉移到小動物、花草上面。
學佛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因為你內心不想跟別人互動,不想跟別人接觸,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反過來說,如果你真正跟人接觸、跟人相處、跟人溝通、打交道、辦事情的時候,就不那麼簡單了。人家不理睬你那一套,人家不聽你那一套,人家不接受你講的,那時你起不起煩惱?我們有沒有慈悲心,有沒有定力,有沒有戒律,這時才能看得出來。在這些境界上,我們才能夠真正去體現佛法、落實佛法。
4.心靜如水
當釋迦牟尼佛開始修“無想定”時,他對內心這些生滅現象已經認識到了,但是不能完全、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修“無想定”的人臨終最多也只能生到無想天,而實際上內在煩惱種子的根源沒有完全去除,是不究竟的。我們學佛法的目的是究竟離苦得樂,是讓我們的心清淨、圓滿,沒有一點點的執著,沒有一點點的染污,心非常有力量。海水可能非常平靜,沒有一點波瀾,但是能夠承載萬噸巨輪。雖然我們的心平靜如水,但力量很大,力量就蘊含在平靜當中。反過來說,我們內心如果有起伏、有動蕩,力量就會受到影響,作用也會受到影響,並且對其他的人和事也會有妨礙和壞處。心性可以用水來作比喻,心性非常清淨,清澈見底,猶如一面鏡子一樣清淨無垢,它的本性是完全沒有染污的。
我們如何來慢慢淨化這種不干淨的水,淨化我們自己煩惱的心、染污的心?這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是說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就能夠完全淨化的,要經過長時間的用功、長時間的努力,還要有佛法正確的知見作指導。
5.啟發悟性
我們學佛法的時候,常常也會打各種各樣的妄想。我們打這些妄想,起種種的煩惱,有時候對治起來非常難。你要一個一個來對治,非常不容易。
過去有一個皇帝叫梁武帝,他信佛。還有兩個人,一僧一俗,一個是傅大士,一個是寶志公,他們都是從兜率天下來護持梁武帝的。有一天,梁武帝請傅大士給他講《金剛經》。傅大士上台講《金剛經》的時候,只把戒尺拍一下,就下來了,什麼話也沒有說,什麼經也沒有講,把梁武帝搞得莫名其妙。梁武帝問寶志禅師:“今天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哪裡的行為不規范了,有對不起傅大士的地方?”寶志禅師對梁武帝說:“你做得一點都沒有錯,傅大士講的經也沒有錯,他確實是講完了。”梁武帝說:“我一句話都沒聽到,他都沒有開口,怎麼會講完了呢?”寶志禅師說: “《金剛經》中的‘金剛’是一種比喻,是一種力量的比喻——無所不摧。摧斷的就是我們的煩惱障、業障。般若智慧就像金剛一樣,能夠斷我們的業,斷我們的煩惱。他這樣的舉動就是告訴我們,要用佛法智慧的寶劍來斬斷我們煩惱和業的種子,一刀兩斷,而不是拿個石頭把草壓住。只有真正靠智慧,才能夠解除我們的煩惱、業障,智慧才能夠把心轉變過來。”寶志禅師給梁武帝這麼一講,梁武帝慢慢就明白了。確實不需要講很多話,佛法是讓人去悟,去悟佛法是什麼。
所以,佛法啟發我們的悟性。悟性得到啟發以後,智慧才能增長。智慧增長起來的時候,煩惱與業才能夠得到消除,不然這些很微細的內在煩惱與業對我們障礙很大。
6.有智慧才有力量
有時候我們要去忏悔,但忏悔心卻生不起來,也不容易真正生起。我們說四力忏悔,不僅僅是把這些文詞念一念就算忏悔,也不等於我們磕一些響頭就能夠把這些業障、煩惱障鏟除掉,真正要有一種很強的智慧的力量,才能夠摧毀煩惱與業的障礙和種子,才能夠把他們連根拔起。煩惱與業本身是無有形相的,它是人內心當中的一種力量 ——一種不好的力量,一種不好的障礙和症結。智慧也可以說就是佛法的代表,佛法的本質就是智慧、慈悲與福德。剛才我談到了我們內心當中無有窮盡、綿綿密密、心心念念、非常深細的煩惱在起作用。常常講“剪不斷,理還亂”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你斷除不了,想去理一理自己的頭緒都理不出來,今天理好了,明天又亂了。
其實,我們認識、了解自己的這個色身是很重要的。我們對自己血肉之軀的認識也需要靠佛法的智慧,而不是用一些世俗的、外道的,或者是自己憑空想象的辦法來對治,那樣的話也會搞出毛病來。因為我們人的身體也是受心支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心和智慧、煩惱、自己的業都有關聯,也就是我們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都是心在主導身體。身體本身沒有對和錯、好和壞。對和錯、好和壞都在心這個症結上,不在外在的境上。人的身體也是一個境界,心所緣的一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