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人生目的
1.人生如果沒有目的,那麼生存也就毫無意義。 2.世間上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生死輪回,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生死輪回這一件大事,除了這一件大事以外,沒有其他的大事了。 3.人到底為什麼而生?又為了什麼而活下去?非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生存的目的又是什麼?你這樣每天過著同樣吃、睡、工作的生活可以嗎?你的人生如果就這樣結束,你會滿意嗎?這些事你曾否考慮過?生而為人,若對這些不加以深切思惟,就太枉費生而為人的價值了! 4.人生是什麼?死後會如何?人生之目的何在?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對此三問,曾否認真思考過?若終其一生,都沒想過這三個問題,那麼,嚴格的說,雖生而為人,卻不配稱為萬物之靈。因為,人生在世,誰能免死?偏營眼前之事,不慮後世,便是愚者。而雖認真思考,若福德不夠,未遇真善知識,亦難得正確答案。 5.這個宇宙人生是無常、苦、空、無我,虛假不實的,而且人心都有貪瞋癡慢的煩惱,這煩惱是一切罪惡的源頭,會驅使身體的言語行為去造作殺盜YIN妄的罪業,而導致三界六道無窮無盡的生死輪回,遭受胎卵濕化無量無邊的身心痛苦。對宇宙人生的實相有此觀念之後,就要努力尋求解脫生死輪回的法門,以獲得真實不虛、永恆不滅、純善無惡、純樂無苦的生命。 6.一個人如果確實知道有善惡報應、有六道輪回,有地獄的刑罰,有無間罪那種不能訴說、無法形容的痛苦,他一定打自內心深深警惕,同時也會盡量去惡行善,而且會盡其一生去尋師訪道,尋求今生必定解脫之道,不等來生。 7.一個人即使享受一生榮華富貴,可是卻不曉得人生究竟最高的目標是什麼,那麼他會快樂嗎?他不會快樂的。唯有領悟了人生的目標是什麼?真正絕對的目標在何處?而且也掌握了達到目標的方法,這個時候,才有心情開始享受他的榮華富貴;即使沒有榮華富貴,而只是貧困的睡在橋底下,也會感到滿足的,因為他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標,也掌握了通往目標的方法,所以“目標與方法”對人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8.不知死後是有是無的人生,再如何長壽、富有、快樂,心底仍然免不了潛存著莫名的不安與苦惱。人的內心之底若有著莫名的不安苦惱與孤獨寂寞,則肉體雖有同伴,心靈沒有同伴;現在雖有同伴,未來沒有同伴。因此人生沒有真同伴真親友,人生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始終都是孤獨而寂寞的,是故古人說:“偏營眼前之事,不慮後世者,愚也。” 9.人生的大事是“後生一大事”,“後生”即是死後的世界。五戒成人,十善生天。人生在世,戒、善俱缺;因此,後生必墮地獄,人生的目的在於解決這“必墮地獄”的後生一大事。 10.佛陀曾在《涅槃經》形容人身難得說:“得人身如掌中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可見機會是這麼微小。在百年之內,這個地球上六十億的人,終將全部死亡,死去以後一定還會再投胎轉世,但是往往墮落三惡道的比較多。所以不管是古今中外,萬人共同的人生目的,就是要解脫生死輪回,解決迫在眼前的這個將要墮落三惡道的這件大事。 11.佛教的價值觀不是以外在的五欲作標准,是以內在知不知道生死一大事、知不知道彌陀的救度這件事作標准來衡量的。 12.沒有脫離六道就一定會墮落。人生在世,什麼都可以商量,只有生死大事是不能商量的。明朝末年有一位高僧紫柏大師曾說:“除卻生死真大事,其余皆是可商量。”也就是說,我們學佛,就一定要以生死大事的解脫擺在第一位,其他的可以慢慢來。如果其他的事對解脫有妨礙,那些事情都要當下捨掉,如果順於解脫生死,就可以去學習。 13.世間人往往認為,這個人學問大,是哪裡畢業的,有什麼文憑,或這個人功成名就,就覺得他已不虛此生了,這完全是以外在的學問、權位、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但從佛法的觀點來看就不一樣了,佛法所看的與世間所看的,不僅是絕大的不同,而且是根本性的不同。世間人所以為的“常”“樂”“我”“淨”,由佛法看卻是“無常”“無我”“無樂”“無淨”,是截然不同的。 14.以佛法的標准來說,一個人如果曉得生死這一件大事,同時曉得有往生極樂這一條易行道能讓我們輕裝上路──願生極樂、專稱彌陀名號,這才是有智慧的人;反過來說,如果不曉得生死大事,不曉得求生淨土,以解決生死輪回、追求永恆真實生命,則不管他再怎麼有學問、有世間的地位、錢財,以佛陀的眼光來看,都是愚癡、可憐憫的人。 15.如果生而為人卻不曉得有這麼一件生死大事要解決,那麼他跟一只狗、一只貓幾乎是沒有兩樣的──同樣的生,同樣的死,又同樣的輪回。反之,如果生而為人,能遇到佛法,曉得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曉得要離開輪回而親證涅槃境界的話,那就沒有白來一趟了。 16.要怎樣才能安穩得到永遠不老、不病、不死、無有憂悲苦惱的喜樂生命呢?這件事唯有念佛法門才能成辦。為什麼?因為念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離開了三界六道生死輪回,就沒有老、病、死,而且無憂悲苦惱。《阿彌陀經》開示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意思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的清淨喜樂。 17.有關人生的目標跟達到目標的方法,對我們而言無比的重要。我們生而為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在哪裡?達到目標的方法又是什麼?如果有一架民航機,乘載很多旅客,飛上了天空,機上空服人員非常的體貼、親切,裡面有非常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東西,可以說一旦乘上了這架飛機是非常快樂、幸福的。 18.我們生下孩子,是要讓他解脫?還是要讓他造罪、造業,繼續輪回、受苦受難?這點很重要。人一定要求解脫、求往生,我們最親愛的就是自己的先生、太太、兒女,我們都想解脫了,如果沒有將這個觀念來讓他們也了解的話,那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愛心不是真正的愛心。真正愛他們就必須要給他們最好的,就是這個淨土法門──念佛往生的解脫之道。 19.結婚是大事,養育兒女是大事,開創成功的事業、得到崇高的名位,也是大事;但是想想看,跟我們將墮落到三惡道的這個大事比起來,這些都微不足道了。所以如果不曉得有這一件大事,可說是不曉得人生真正的目的;曉得人生真正目的的人,就知道擺在他眼前非盡快解決不可的,就是解脫生死輪回的大事。要解脫生死輪回,必須學佛修行才能達成。 20.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確實的反問自己:“我為什麼生下來?我為什麼活著?”人生很苦,像最近台灣景氣不好,有人因為生活痛苦而自殺;有的人則是再苦也忍耐活下去。但是,“忍耐活下去是為了什麼?人生何去何從?”如果能夠往這方面去思考,人就會產生智慧,同時也會走進信仰領域,此後只要他找到答案,那麼他的余生,就能過著安心、安穩、安樂的日子。 21.從學佛的目的來講,為什麼我們要學佛呢?甚至從人生的目的來說,生而為人的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只有一個──而且這個是古今中外都相同的,就是解脫自己與他人的生死輪回,親證本來的自我,也就是“佛性”。因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換言之,回復我們原本的佛性就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學佛的目的。 22.三界六道的輪回,在本質上是純粹的苦、徹底的苦,所以三界中的眾生,應把身在輪回中,當成是唯一的、最嚴重的大事來看待。六道之中,唯有人道才有解決這件大事的機緣,既已生而為人,如果不知盡快解決這件生死大事,終將空手而回,失去生而為人的意義和價值。反之,既得人身,又遇到解脫的方法,達到解脫的目的,這樣自然也成就了今生為人的價值和意義。 23.人生有三世—— 過去、現在、未來,但今生很短,未來世無窮。無窮的未來,極難再度當人,大多墮入三惡道。三惡道時長苦重。度脫來生之苦,決定在今生,因此有生之年,必須完成救度來生,這件事是每一個人“人生的大事”,解決這大事是每一個人“人生之目的”。 24.我們學佛修行是為了了脫生死輪回,不是為了學佛而學佛,不是為了深入經藏而深入經藏,不是為了修行而修行,也不是為了出家而出家,學佛的目的就是了脫生死輪回。 25.透過〈源信上人念佛法語〉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可貴、可慶喜。源信上人說:“生於人間,應大慶喜。”不止慶喜,而且是大慶喜。如果慶喜不起來,就表示我們不了解生而為人的可貴性、難得性。 26.一個有智慧的人來學佛,他第一點優先考慮的是有哪一個法門能夠讓他現在就解決生死輪回這一件大事,使他生命中最大的擔憂、恐懼能夠安心下來。有智慧的人來學佛,他首先應該去找這一個法門,而這一個法門,在八萬四千無量法門當中,就只有我們這一個念佛法門,所以《無量壽經》說:“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27.人生在世,有種種的煩惱、恐懼,但是這一些煩惱、恐懼都有一個根,它們是從這個根產生出來的;這個根若沒有了,所有的煩惱、恐懼都會消失;如果這個根存在,即使其他的煩惱、恐懼都消除了,依然還會冒出新的煩惱、恐懼出來。 28.佛法是拔苦與樂之法,能讓一切眾生此生即徹底拔苦與樂的,正是彌陀救度法門。你既然已蒙救度,活在彌陀懷抱中,世間黑暗苦獄轉為安樂光景,則何苦之有?應為自己今生能知道人生的大事,達成人生的目的而喜,不可隨同世人醉生夢死,以短暫的苦境為憂。 29.不管是誰,學佛始終都要“一向專信阿彌陀佛”、“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唯有阿彌陀佛,才能使每一個人生前獲得大安心、大滿足,死後決定生淨土、成佛果。我說這種話,難免會給人武斷、蠻橫之感。其實念佛法門,若就其平常而言,沒有其他法門比這更平常了;若就其高深而言,沒有其他法門比這更高深了。因為這是萬法的結晶,也是佛法的結論,是釋尊出世的本懷,也是吾人學佛的目的。 30.人生的目的簡單的講就是為了“願生彌陀淨土”,這也是學佛的目的;總而言之,人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人生何去何從?這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往生極樂世界。 31.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勸我們娑婆眾生,無論如何都要願生極樂世界。一而再,再而三,即是表示無量次,時時的勸我們,時時希望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願生極樂世界,即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願,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也是我們人生的目的、最高的願望。 32.往生極樂不只是永遠脫離了六道輪回,且能擁有與阿彌陀佛相同的無量壽命、無量光明,具足四十八大願的功德。所以,往生極樂是人生目的,也是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最崇高的目標;可說是佛法的結晶、所有行法的歸宗結頂。而往生的方法又很簡易,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 33.不怕不成佛,不怕不會度眾生;就怕不能往生極樂,一旦往生極樂,一定成佛,一定會廣度眾生。所以我們人生的目的就是往生極樂,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往生極樂。有的人把佛法當做一種哲學、學問來研究,沒有將佛法與生死大事結合,也就是沒有想要脫離輪回,可是我們有非常明確、堅確不移的這個目的:人生的目的、學佛的目的、修行的目的,就是往生極樂! 34.古德雲:“世間大事唯生死,不念彌陀更念誰。”人生的目的,是信心念佛,經雲:“唯此一事實,無二亦無三。” 35.學佛的人,不管是依聖道門修行,或是從淨土門而入,最終都是要降伏,進而斷除無明。不過,若回顧我們昔日的學佛過程,就會了解,愈是深入佛法,會愈發覺自己原來是一個徹底的博地凡夫。我們都是凡夫,雖然我已經出家了,我也還是凡夫,在座的各位當然也還是凡夫;凡夫的內涵是什麼呢?就是貪瞋癡具足、妄想雜念不斷。有妄想雜念,有貪瞋癡,所以貪著五欲的塵勞,只要是凡夫都有這種心念,只要還有這種心念,他就是凡夫。 36.關於後生這件大事的徹底解決,唯在於“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故“念佛往生”,即是人生生存的唯一目的!
此生很短,而後生無窮的長,假藉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尋求永恆不生不滅的生命,正是“人生之目的”。
然而,欲尋求永恆不生不滅的生命就要學佛,而學佛的目的則在於今生離開輪回,成佛度生。
但是,如果沒有行走在淨土的道路上,往生極樂世界的話,也只是結個佛緣,還必須要等待未來世,因為要在短短的一生中以自己的力量來斷除煩惱,來償還自己生生世世以來的債務,來脫離三界六道輪回,那是太不可能了;可是如果依靠阿彌陀佛,不但能夠安然離開六道輪回,而且能往生成佛。這樣講起來,往生成佛豈不就是所有人的最高目的嗎?
以我們目前的身、心來說,身是痛苦的器具,受到饑、渴、寒、熱、老邁、病痛的苦;心則有是非得失、貪瞋癡的痛苦,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現象。極樂世界雖也有心有身,但是不老、不病、不死、無憂愁、無痛苦,生命永遠存在,而且又有神通願力能夠救度眾生,這豈不就是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嗎?
可是當大家知道,這一架在一望無際的天空中翱翔的飛機,卻沒有著陸點,汽油也逐漸快用完了,請問大家,你覺得這架民航機裡的乘客,能因為有體貼的空服人員,有種種好吃好玩的,而感覺到快樂、幸福滿足嗎?一定不會,這就顯示出目標的重要性了。
這個根是什麼?就是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是人生最大的恐懼,是一切恐懼的根源;然而,阿彌陀佛說,你的生死輪回,我來負責,我讓你的心能絕對的大安心、大滿足。所以,所有的利益都是附帶的,唯有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利益才是究竟的,而且是獨一無二的。
目標是那麼崇高,果報境界是那麼殊勝,方法卻是這樣的平淡、平凡,毫不奇特艱難,甚至多被世人輕視,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淨土念佛一門之背後有阿彌陀佛的願與行。從結論上來講,我們人生的目標、學佛的目的,都很明朗確定,就像旗子鮮明掛在高空中,四面八方的人抬起頭就看得到:這就是目標──“往生極樂世界”,方法──“專稱彌陀名號”。
那什麼是博地凡夫呢?就是自覺自己的貪瞋癡煩惱比別人更加熾盛,妄想雜念比別人更多更雜。自己雖然學佛,但一直無法以自己的力量來修持佛法所講的戒定慧,無力降伏貪瞋癡。但是六道輪回卻又明明擺在眼前,這樣要如何呢?所以要求生極樂世界,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使我們這般博地凡夫,此生學佛,今生即成就佛道,脫離生死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