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菩提心與感恩心
菩提心與感恩心(一) 佛法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就是要我們「知恩」、「感恩」、「報恩」。試想這個世界上,誰對我們有恩?當然就是三寶、父母、師長、社會、國家及眾生,既然知道他們對我們有莫大的恩德,所以,我們進一步就要感恩、報恩。 因此,知恩、感恩、報恩,顧名思義,即是「飲水思源」,做個不忘本的、有情有義的人。這令我想起了恩師永惺上人的一段法語:「經雲:『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之所以出現於世間,是因為有苦難的眾生,啟發了菩薩的悲心,而成就了平等悲;同理,醫師因應世上患病之人,而顯出高明之醫術;乃至富者因世上貧窮之人,而成就其布施之功德;因此,為佛弟子者,要對身邊一切成就自己的人,恆懷感恩之情。」(《永惺老和尚法語選》15頁)正因為一念報佛恩與報眾生恩之心,乃有創立「香港菩提學會」之緣起。 常思報恩.自利利他 生存在此世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在這社會的人倫關系中:父子、夫婦、師弟、朋友等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共同體,任何人都不能脫離社會而獨存。事實上,不論親疏、上下、同事、同學、朋友、師長、父母乃至於世間上所有的人,都在幫助我們,都在成就我們,都在為我們服務;一個人從出生開始,都是仰賴父母的養育與照顧;父母養育我們、栽培我們、提攜我們、成就我們;到了求學階段,師長給予我們指導與教誨,教授我們知識學問與謀生技能;到了創業階段,社會與國家,給予我們工作的機會和安定的生活;還有各行各業、士農工商,無不與我們有益;如果沒有這些,我們的生活、工作就會出現問題或困難,事業也就不會成就;而在我們人生的歷程中,佛、法、僧三寶就好像黑暗中的明燈一樣,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開啟我們的智慧,淨化我們的身心,轉化我們的煩惱;又好像苦海中的慈航,讓我們超越生死大海,出離輪回的深淵,到達究竟的彼岸。這些人、事、物對我們都有直接與間接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思惟他們對自己的恩德,常懷感恩、報恩之心,這也就是菩薩大悲心與菩提心的表現。 以佛教傳統觀念來說,「恩」有四種:即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中國特別重視父母的養育之恩。報恩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來做對自己、對眾生有益的事;來做對自己、對眾生有益的言、行,能夠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事做到自利利他,利己利人,這才是真正的報恩。 所以,「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這兩句話的真正意義,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要奉獻自己來利益眾生;另一方面,我們更要飲水思源,知恩、感恩而圖報。古大德高僧常常說:「為了報答三寶恩,誓願盡未來際,奉獻生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弘揚正法,護持三寶。」三寶對我們的恩是無窮無盡的,即使我們盡形壽、盡身命仍是無法報答的,因此,唯有以自己所能、所有及所知,來從事學法、弘法、護法的工作,以期報答於萬一。 菩提心與感恩心 「香港菩提學會」為何以「菩提」命名?「菩提」又是什麼意思?其中實含蘊著師父上人弘法度生的悲情大願。 「菩提」是梵語“Bodhi”音譯,意譯為「覺」(或智、知、道)。 廣義地說,即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的智慧;亦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的「覺智」。這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因此,菩提即是覺,即是覺悟佛道的正智。據《大智度論》所說,這種智有三種,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以「覺智」,就是菩薩道行者所追求的最高智慧。而「菩提學會」領眾修行的目標,即為上述之意義。 而菩提心與感恩心是直接相連的;報恩的思想,不僅是人乘正法,也是大乘菩薩發心的因緣。《勸發菩提心文》作者省庵大師廣引經義說:「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一者念報佛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忏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念正法久住故。」在「十因緣中」,知恩報恩占了一大半。因此,一個菩薩道的行者,必然是時刻充滿感恩與報恩之心。 依據大乘「阿毘達磨」(梵文: Abhidharma,巴利文:Abhidhamma),舊譯「阿毘昙」,簡稱「毘昙」,意譯為「對法」、「無比法」、「大法」,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即「經」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所說的修學菩提心的因果次第,亦以「知母、念恩、念報恩」為菩提心的所依。若從無盡緣起去看,一切眾生無不是我往昔父母、眷屬,如是報恩之念油然而生。為報親恩,唯一正途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令他們到達究竟安樂的境地。 菩提心與感恩心(二)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什麼是菩薩道?如何踐菩薩行?《普賢行願品》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心,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覺。」由此可見,菩提心乃以大悲心為根本,菩薩道行者最大的使命與任務,就是「莊嚴佛土,利樂有情」;如上所述,知恩、念恩、報恩是修學菩提心的因緣,因此,由於強烈的報恩意念,驅使菩薩在無量阿僧祇劫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捨頭目腦髓,內施、外施,無所不施;所謂「聞施心歡喜,勝於寂滅樂」;「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依大乘「三綱領」所說:菩提願、大悲心、般若慧;本此三心而修六度萬行,盡未來際,永無疲厭。《普賢行願品》中又說:「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行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經文中所說的正是普賢菩薩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的「四個無盡」的境界,每一個願都是四無盡境,都是無有窮盡的,念念相續,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即使已經成佛了,仍是稱贊如來無有窮盡,從這個稱贊如來當中,開啟我們無窮的智慧。 現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以下簡稱《心地觀經》),略說佛教的報恩思想: 經中〈報恩品〉第二之上說到:「爾時佛告五百長者:『我今為汝分別演說世出世間有恩之處: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四、三寶恩。如是四恩,一切眾生平等荷負。』」這四種恩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我們必須報答的對象。 (一)、父母恩: 諸恩之大,莫過於父母恩。《心地觀經》雲:「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及一劫中,說不能盡。」確實如此,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產前十月懷胎之痛苦,產時與死神掙扎的恐怖,產後推干就濕,撫養成人的辛勞,除了母親之外,誰能做得到?況且一切男女,在母胎中吸取的全是母血,幼小時亦靠吸飲母乳然後才能漸漸發育長大。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母親把好衣好食留給兒女,不管子女是美是丑,是愚是智,或好或壞,母親毫無分別,同樣關懷愛護,無微不至。故《父母恩重難報經》雲:「母有十大深恩,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 雖然父親沒有母親如此呵護備至,體貼入微,但同樣是本能地、無條件地愛護著子女,為子女的前途與幸福,無厭地付出,任勞任怨,甚至是犧牲自己的生命。父母對我們的恩惠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說是恩重如山!所以,我們長大以後,又怎可以不感恩圖報呢? 因此佛陀教導弟子們必須要盡孝,孝親的功德勝過世間一切的功德:「假使有人為福德故,恭敬供養一百淨行大婆羅門,一百五通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寶上妙堂內,以百千種上妙珍膳,垂諸璎珞眾寶衣服,栴檀沉香,立諸房捨,百寶莊嚴床臥敷具,療治眾病百種湯藥,一心供養滿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順心,以微少物色養悲母,隨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萬分不可校量。」(《心地觀經》)可是,一般世俗之人往往以儒家倫理的觀點,批評出家人不養父母,有違孝道。其實佛弟子對於「生我劬勞」的「哀哀父母」,雖然無法菽水承歡,侍奉左右,但常以大悲心、菩提心度化他們學佛修行,令於六道輪回之中解脫,推而廣之,發願於百劫千生常行佛道,普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令他們都能離苦得樂,這才是真正的報親恩。如蓮池大師說:「父母恩重,過於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而師長對我們的恩德亦和父母一樣,他們苦心教導,悉心栽培,對我們循循善誘,時時勸勉,刻刻鼓勵,處處提攜,目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成功立業,出人頭地。如《勸發菩提心》文所說:「雲何念師長恩?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今我等粗知禮義,略解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若求小果,僅能自利;今為大乘,普願利人,則世出世間二種師長,俱蒙利益。」因此,我們應該侍奉師長,如同侍奉父母一樣,來報答他們的深恩厚德。 (二)、眾生恩: 以佛法來說,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曾對我們有恩。約過去,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眷屬。如《梵網菩薩戒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又如《心地觀經》所說:「無始以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如是昔恩猶未能報,或因妄業生諸違順,以執著故,反為其怨。何以故?無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為父母,所可報恩,互為饒益,無饒益者,名為不孝。以是因緣:諸眾生類,於一切時,亦有大恩,實為難報。如是之事,名眾生恩。」 菩提心與感恩心(三) 此「眾生恩」即是「父母恩」的擴展,由現生父母而推廣及過去累世父母,而把眼前的一切人看成自己的父母,恭敬供養,盡情孝順。這是從佛教的三世因果觀與生死輪回觀而來的報恩思想;約過去,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的父母(或六親眷屬),而我也曾是一切眾生的父母。轉世之後,皆因隔陰之迷,改頭換面,互不認識。若果真能深信眾生之間皆存在著親眷的關系,則必然會念其恩而有感恩圖報之想。約現在,我們生存於天地之間,不能離開他人的幫助而獨自生存;如農夫耕種供給我們糧食,資養我們的色身;工人織布制衣為我們保暖護體,師長教授我們知識,令我們知禮儀、懂學問,乃至世間種種優美的環境,舒適的生活,無一不是眾生合力而成的辛勞成果。由此可知,我們與一切眾生都是一體相連的,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應該將自己貢獻給社會,服務人民,回饋眾生;只要人人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會更和諧、更美好。當眾生困苦時,我們要伸出同情之手,積極的幫助;當眾生煩惱時,我們效仿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給予開導,使其袪除煩惱,遠離愁苦。而出家人所做的一切,無不為眾生的利益著想,這就是真正的報眾生恩。 (三)、國王恩: 國王,古時亦稱國君或國主,是一國之棟梁,人民的精神支柱,佛教發展的基石。《心地觀經》雲:「國王恩者,福德最勝,雖生人間,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諸子等恆與其力,常護持故。於其國山河大地,盡大海際,屬於國王,一人福德勝過一切眾生福故。是大聖王以正法化,能使眾生悉皆安樂。」《梁皇寶忏》中亦說:「若無國王,一切眾生無所依附;由有王故,一切得住。行國王地,飲國王水,諸余利益不可俱說。……我等今日,既仰賴國王,於末世中興顯佛法。……又令出家人,安心向道,願我等速出生死,闡無量法門,開人天正路。」 佛教之所以能發展流傳至今,佛法興盛,僧團和諧,出家人可以安心辦道,皆仰靠國家及國王的擁護和極力推崇。正如道安大師所說:「不依國主,則法事不立。」若無國君則一切事業皆無以成辦;可以說,無國君則無國家,無國家則佛教無以立足。試想,如果國家的政治不清明、社會動蕩不安,那麼佛教如何能弘揚發展,繁榮昌盛? 由此可知,不但依正道治國安民、使人民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的國王,我們要念報其恩;而且嚴懲罪惡,令人民知因識果,導人止惡向善的國王,同樣也值得我們念報其恩。所以《心地觀經》中又說:「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輔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現世,安隱豐樂。」 所以說,國家是我們生存的依怙,是我們幸福的保障,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故「知恩、報恩」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歷史上仁王治國,對人民的生活和佛教的發展,影響至深且巨。因而列為四恩之一,確實是甚有道理。 (四)、三寶恩: 三寶即佛、法、僧。《壇經》雲:「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福慧具足的覺者。他不但自己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把自己所證得的妙理,宣示給一切眾生;希望令所有愚迷沉溺的眾生,皆能從其言傳身教中體悟人生的真谛,同得解脫,同成佛道。如果佛陀沒有出現於世間,眾生將永遠處於無明黑暗之中,生死輪回,痛苦不息。 然而佛陀對眾生的悲心是無止境的,他不會因為眾生的愚昧無知、不受教化而放棄。正如《勸發菩提心文》:「雲何念佛重恩?謂我釋迦如來,最初發心,為我等故,行菩薩道,經無量劫,備受諸苦。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而我業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種善根,世世生生,隨逐於我,心無暫捨。佛初出世,我尚沈淪,今得人身,佛已滅度。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預出家?何障而不見金身?何幸而躬逢捨利?如是思惟,向使不種善根,何以得聞佛法?不聞佛法,焉知常受佛恩?此恩此德,丘山難喻。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 佛陀對於我們的大恩大德,比山丘還要高,比海水還要深,我們豈可不知?豈能不報? 法者,軌持義。又正而不邪謂之法。「法」可分為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此四法寶,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軌道,如三藏義理,故名為法。亦可專指根本佛法的四聖谛、十二因緣、八正道、三法印,或泛指大小乘十二部經等。所謂法就是真理,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覺法性,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法身慧命。 菩提心與感恩心(四) 從這些三藏十二部教典中,眾生可以得到無盡的智慧,了達有情的生、老、病、死,無情的成、住、壞、空,世間一切皆是緣起性空,唯心所現。唯有依法修行,能捨棄一切執著,方可得究竟的解脫。 在實踐上,從講授理論,到指導修學,再到最後成就正果的過程中有「教理行果」四法;一般來說,我們所能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文字,都可以是佛法的「教法」;有為的一切法稱作「理法」;「戒、定、慧」三學稱為「行法」;而我們將來能證得的無漏道果則稱為「果法」。此四法可引領眾生,出離生死輪回的彼岸,到達清淨解脫的彼岸;這是法寶的不可思議的恩德。 僧者,清淨義。僧者清淨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品行高潔,芳香四溢。能令見聞者皆得其利益。 僧者和合義,即事和、理和二義。(一)事和:1.見和同解(思想的統一);2.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3.利和同均(經濟的均衡);4.意和同悅(心意的和諧);5.口和無诤(語言的喜悅);6.身和同住(居住的安樂)。(二)理和:能證無為擇滅之理。 由此事、理二和,上弘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故名為僧。 僧者乃福田之意。就好像是擁有了大地,擁有了田土;心田裡的土地開發之後,就可以種植、建設,就能對自己的功德深深不移。 僧是佛法的奉行者,是佛法之住持者。唯有清淨和樂的僧團,才能適應社會大眾的需要,淨化人心,令眾生離苦得樂,皆得解脫,令正法久住。如果沒有僧寶,佛法則不能延續,眾生失去智慧的眼目,將永遠處在無明黑暗之中,所以我們應報僧恩。如果我們欲報僧恩,就要對出家的僧眾恭敬禮拜,四事供養,護持他們,同時更要遵循他們的教導,努力學佛修行。 由以上的論述,可見三寶恩德,猶如寶山,巍巍無比,正如《心地觀經》所說:「三寶恩者,名不思議,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又雲:「三寶出世,作大法船,能截愛流,超升彼岸。」三寶對我們的恩德如此深重,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報答呢?《華嚴經》雲:「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又謂:「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遍大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可知,唯有說法度生才能真正的報佛恩。 如省庵大師雲:「自非發廣大心,行菩薩道,建立佛法,救度眾生,縱使粉身碎骨,豈能酬答?」果能說法度眾生,不僅報佛恩,亦酬報三寶恩。因說法是濟世的良藥,能除眾生身心熱惱,令得清涼自在,是故,為佛弟子應擔負起弘法護法的使命。然「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入薩婆若海,但求其最簡捷,最快速的唯是念佛法門」; 是故身為出家之佛弟子,應勸勉自己的父母乃至一切眾生持戒念佛;持戒是止惡修善,念佛能帶業往生,如此定能超脫輪回,出離生死苦海,得無上菩提,輾轉度化無量眾生,使三寶種子永不斷絕。 古德贊雲:「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為雨澤。」佛陀為救度一切眾生而示現世間,講經說法,利益人天,令僧團健全,故正法久住;因此,三寶是我們真正的、唯一的皈依處;佛三寶對我們恩德無窮,故為弟子應恭敬三寶,奉行正法,以報三寶之宏恩。 結語: 感念師父上人於四十八年前,播下菩提種子,成立香港菩提學會;復於四十二年前創建西方寺,令我等僧眾有安身立命、修行辦道之所;令眾護法居士、正信弟子有學習佛法、念佛共修之處;數十年如一日,經年不絕的法會活動,令無數有心學佛者,淨化身心,種下菩提善根。 感恩三寶加持,道場清淨,僧團和諧,法務興隆,眾生易度。值茲會慶、寺慶紀念及師父上人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勳銜盛典之日,特撰此文以報佛恩、父母恩、師長恩(師者亦父母也)、國家恩與眾生恩。謹以《華嚴經》偈句,願與四眾弟子互勵共勉: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濟,令其得離諸邪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門戶,開示一切菩薩行故。 菩提心者,猶如宮殿,安住修習三昧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園苑,於中游戲受法樂故。 菩提心者,猶如捨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歸,利益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所依,諸菩薩行所依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乳母,養育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善友,成益一切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君主,勝出一切二乘人故。 菩提心者,猶如帝王,一切願中得自在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海,一切功德悉入中故。 菩提心者,如須彌山,於諸眾生心平等故。 菩提心者,如鐵圍山,攝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雪山,長養一切智慧藥故。 菩提心者,猶如香山,出生一切功德香故。 菩提心者,猶如虛空,諸妙功德廣無邊故。 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 因菩提心者,能生出一切菩薩行願,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由菩提心而成就;我們身為佛弟子,應當信心清淨,效法菩薩精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覺覺他,最終必能圓滿菩提,同證佛道。(全文完)
由此可見,知恩報恩的心行,必然根源於菩薩的無盡大悲與無上大智;悲智雙運,才能貫徹始終,使報恩的功德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