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學習宗風(一)
學習宗風(一) (大家輪流背誦宗風俗谛) 背誦經文以及古聖先賢的嘉言格語,對一個人心性的影響非常的快,所以非常的重要。 在佛陀時代,經文背誦是很稀松平常的,因為那個時代還沒有紙筆,所以不可能有文字的記錄,都是靠硬背,然後口傳,經典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我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有背誦語錄的習慣,出家之後每天也都背很多經文,淨土門或聖道門的,或者是古德的,都會扼要 的選擇,每天早上先靜坐念佛,在下座之前就先在心中默念思惟一遍,因為那時候很純熟,很快,二十分鐘就可以默念完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記憶力也比較衰 退,而且有些很少應用到,很少用到的就沒在背,漸漸的,沒背誦的就慢慢忘記了。所以在訂“淨土宗宗旨”和“宗風”的時候,我就想:要怎麼樣訂,才能夠淺顯 化、普遍化、生活化,讓大家易持、易背。 佛教中,一般最熟悉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還有五戒、十善,以及淨土門的三福,這些都很好、很重要,也都是佛法的基本,但是我沒有把這些列進來,我是選擇比較能夠確切落實行持,而且都會使用到的,譬如:“不說是非,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不較是非”。人最容易造業的就是這一張口,因此在十善業當中,口業占的范圍最廣,所以在宗風裡面,針對口業而訂的內容也比較多,好像繞口令一樣──不說、不聽、不傳、不較。 除了宗風之外,其實很多經文、格言嘉語都非常好,所以大家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而有益身心的來吟詠背誦;不過,背 是背,重要的還是要每天思惟,時間最好是在早上的時候,因為即使背得滾瓜爛熟了,若仍只是大腦的東西,沒有入心,還是不管用,不能成為我們的生命。必需要 藉教觀心、藉境練心,使之成為我們的生命,也就是上師說的“融為骨髓,化成個性”,這樣才有用。 我們身體的骨、肉、血液、精氣,每一天需要靠三餐的飲食才能夠補充營養,才會有體力,如果幾天沒吃沒喝,身體就 會衰竭,甚至死亡;肉體的生命尚且要靠物質的營養,更何況是精神的生命呢?尤其是身體的根源在心(精神),如果精神的營養不夠,身體就會受影響而有病變。 所以古德言:“一時不在,如同死人”,可以說,沒有佛法的精神滋養,就不是一個人了。我們學佛的人,如果沒有持續不斷地吸取佛法的營養,那就不算是一個學 佛的人了。 要如何吸取佛法的營養呢?我們精神的食糧,必需要靠佛陀智慧的真理語言,因此每一天就要背誦佛陀智慧的語言,所以“宗風二──俗谛.處事之道”,要把他背起來,而且一天的開始,就要思惟一遍,將佛陀的語言、古聖先賢的語言,作為我們的生命,作為我們一天為人處事應對的准則。 大家想想,我們阿賴耶識所藏的是什麼?無非是生生世世以來所累積的無明,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六大根本煩 惱,累積了很多很多的煩惱、習氣。一個出家人被尊為人天師范,可是如果心中還是存著以前的煩惱、習氣,沒有佛法內涵的話,那是有愧於成為人天師范的,那要 怎麼辦呢?就要時刻的思惟佛陀的教法,將佛陀的教法,智慧的語言,真理的內容經由身體力行,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個性,而成為我們的生命,這樣,我 們的展現就會是佛陀所講的這些智慧語言的內容。當然,這個難度很高,不能完全做得到,不過“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為 下矣”。 宗風的內容就像一面鏡子,不面對鏡子,就不知道容貌骯髒,也不知要擦拭干淨,面對宗風這一面鏡子的時候,就會發 現自己的習性,發現自己的缺陷,而更加的慚愧;也因為面對法鏡,愈感自己缺陷,才更加要面對,使自己知所改進,不能百分之百達到,至少可以做到幾分或幾十 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將之思惟一遍,落實在生活中,使其融為我們的骨髓,化成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言語行為就如同宗風這些內容。 佛教的精神是“慈悲”,佛教的根底是“無我”。宗風的第一條一開始就說“對彌陀恭敬信順”,彌陀是我們的本尊,是我們生命之所依,阿彌陀佛又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因此首先對彌陀恭敬信順。 再來,“對他人恩慈體貼”,這是佛教的精神,佛教講什麼?講慈悲心,如果沒 有慈悲心,或把慈悲二個字拿掉的話,那就沒有佛教了。我們對他人雖然還沒有辦法達到慈悲,但至少能夠恩慈體貼,恩慈體貼就能向著慈悲的目標前進,平時大家 要互相慈愛,互想體貼對方的苦處,凡事先站在對方立場為對方考量,給對方恩惠。 單單有慈悲,如果沒有無我,還有我執的話,這樣也不是徹底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而且會使自己一直在六道裡面 輪回,所以一定要無我。然而無我談何容易,能夠無我的話就是阿羅漢了,但可以盡量減少我執,怎樣減少我執呢?這方面雖也不容易,但可以從謙和待人下手,從 心存“謙卑柔和”開始,能夠謙卑柔和就能夠接近無我,就能夠淡泊我執。 這個“謙”對學佛的人非常的重要。《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我們宗風裡面有一句“奉行謙敬,不起驕慢”。“謙受益,滿招損”,“謙”可以消業障,增長我們的智慧,為我們帶來福報,所以宗風最後一句說“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能夠“謙”下來就會有福報,而且自己就會受益。所謂“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所以謙不但能增長智慧,而且能接近無我。 “謙卑柔和”這個“和”是一個很平常的字,毫不起眼,但“和”其實是非常非 常的重要,“和”的境界也非常的高超,一個人的心如果達到安詳寂靜的時候,心中就會有“和”的心情展現。佛陀是佛,已經沒有煩惱,沒有無明習氣了,因此他 所展現的就是安詳寂靜,就是一個“和”字。佛陀說僧團要和合,即所謂的“六和敬”。人人若能謙卑柔和,則家庭和樂,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心中“和”的話, 他所面對的事物,一切的境緣,都是滿目春風的,不會有負面的情緒,不會有是非的爭執,不會去計較對方,抓對方的毛病,也就是上師常常強調的“觀功不觀過, 觀德莫觀失”。 心如果不和,心就有煩惱;人如果不和,人就會生病;家庭如不和,家庭也就不美滿安樂,事業也不會興旺,所謂家和 萬事興;反之,家庭如果和,家庭就會安樂,社會如果和,社會就會安定;國家如果和,國家就會強盛。所以“謙卑柔和”的這一個“和”,含義非常的廣。有 “和”就能夠“平”,修行的人,有學問的人,他就能夠平,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真的有學問,他的意氣、心性,他的起心動念都是平和的,都是柔軟的,所 以說“謙卑柔和”。 “謙卑柔和”這個“柔”的學問也非常高,非常令人向往。老子《道德經》的最 高意境就是柔,所謂“柔能克剛”,剛強是死之徒,柔和是生之徒。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因為水能夠隨方就圓,水不剛強,不與人爭,沒有想到 自己的利害關系,它能夠謙卑的、卑微的處於眾人之下,也因為這樣所以才能夠長久地利益眾生滋潤萬物。所謂“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 都必須要有“柔”的內涵跟精神。 所以,當我們背到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就要想到,彌陀是佛,他把 一切眾生當成他自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地救度一切眾生,當背到這一句的時候,就會想到彌陀的存在是為了眾生,我們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 何為人,豈不是也要為眾生著想?第一句背下來就想到佛、想到眾生、想到慈悲;第二句背下來,“對他人恩慈體貼”,我現在要面對大眾,要跟大眾相處,談事情也好,共事也好,自然就會希望給他恩慈,體貼對方的心境,讓他感受到溫暖,所以背到第二句就會想到怎麼樣當下給對方恩慈體貼;第三句,不論何時何處,面對何人、何境、何事、何物,自己都要“謙卑柔和”。所以宗風這些內容就像一面鏡子,也是我們行事為人的一個標准。 又,後面所講的“诿罪掠功,掩罪誇功,讓美歸功,分怨共過”,我們在面對事情,或者事情過後,可以反省:我是一個诿罪掠功的小人,或者掩罪誇功的一般人,還是讓美歸功的修行人,甚至是一個分怨共過有盛德之人呢?這幾句也是一面鏡子,一方面讓我們更加發現自己的不足而盡量去充實,以增進我們出家修行的德行。 念到“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就想到 寧可吃虧不要占便宜的重要性。“人虧天補”,吃虧就是占便宜,肯吃虧一分,天就補你十分,甚至百分,這就是天道虧盈益謙。所以背到這一段的時候,就肯忍辱 不去計較,甚至心中沒有負面的情緒,不會覺得心中有不平不滿需要去忍。以後大家聚會的時候,也希望可以互相談談我們學法的心得,包括對宗風的體會。 對於每一天的早晨,我常常講,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所以勉勵大家早晨起來最好是靜坐念佛。晨坐念佛能夠快速轉 化提升我們的精神、性情、思惟與氣質,因為早上是心靈最平和、寧靜的時候,這個時候靜坐念佛可以說如同“寒潭映月”,寒潭清澈見底,月亮出來了,月影跟潭 水,潭水跟月影,幾乎是一體不離。我們早上寧靜的心,一句一句的來念佛,就跟阿彌陀佛寒潭映月,很能夠消業障增福德,尤其是一句一句的佛號當中比較沒有雜 念的時候,就會覺得心中非常的安詳寧靜,可以說滿面春風,下了座之後,所看到的人事物也會是滿目春風的人事物,不會看到這個人不順眼,看到那個人也要跟他 劃分界限,就不會這樣。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晨坐念佛。當然早晨找個時間運動也是有需要的,有時候也可以到我們的後院──象山,去走一走,爬爬山。假日人多比 較不方便,可以選平常人少的時段。 大家在這裡都是師兄弟,都像一個家庭的六親眷屬,雖然大家彼此沒有骨肉至親的血緣,很難從內心來接納對方成為我 們的六親眷屬,可是我們是為道而來的修行人,既然彼此皆以道為親,平日相處就要設身處地,從內心生起把對方看成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看成是我們的家人,如果 能夠這樣,那彼此相處是無诤的,即使有诤,過後也就好了,就像宗風所講的“不蓄恨意”。 貪、瞋、癡、慢、疑我們凡夫每個人都有,但這幾樣習氣最容易表現出來的就是“瞋”跟“慢”,尤其是我執比較重的 話,瞋跟慢就更容易顯現出來。瞋跟慢大都顯現在自尊心跟自卑心,因為自尊、自卑是一體的,不是自尊的時候就自卑,自卑過度無形中就會自尊起來,如果沒有自 尊也沒有自卑,就會一種平懷,平常心看待。今天即使當下有爭執,事後就忘掉,不蓄恨意。天主教修女就有一條規定說“不含怨到落日”,一個人如果含怨而不願 放下,以後就永無寧日,因為會將某時、某日、某人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行動傷害到我,永遠放在心中,從此劃清界限,就會有一種受了委屈,或保護我自己的心 態產生,這樣就永遠對立,而不能彼此接納互相包容,如果那樣的話就很不好。今天我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2010年1月20日 慧淨法師於台北念佛會為僧眾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