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海法師:《佛說彌勒上生經》講記 36
《佛說彌勒上生經》講記(36) ◎ 印海 著 己五 明說法利益 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說彌勒菩薩個人的正報清淨莊嚴,無量相好光明。此處正說明菩薩在善法堂中說法度生情形。當彌勒上生後,兜率天中的無量諸天人,大家各各宴坐於蓮花座上。兜率天眾福報很大,親近彌勒菩薩的人亦屬有大智慧者,他們雖然生到天上還有煩惱未斷,但能升到兜率淨土,已不是普通天人了。內心清淨不著物欲享受,如同蓮花不著污泥,才能宴坐於蓮花之上,聽菩薩於晝夜六時恆常說法。印度風俗將日夜分為六時,晝三時:金剛經說: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夜三時: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每一分等於現代的四個小時。中國古代將日夜分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十二時辰,古今中外計算時間名稱盡管不同,但其時分並無差異。菩薩於晝夜六時中,恆常不斷的為諸天子眾演說不退轉小乘,人天之大乘法門。*輪是一譬喻,佛法如大車輪,能將外道邪見一一輾碎,轉變為正知正見。又此不退地*輪能將行者載往究竟佛果之境界。此中六時恆轉*輪,顯示菩薩具足六種神通: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通,恆演六度法門,破除眾生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超越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貪染而出離六道輪回之苦。 經一時中,指彌勒菩薩一座說法,從最初開始到最後圓滿結束,能夠使令五百億天子眾獲得究竟法樂,不退轉於阿耨(無)多羅(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覺)。換言之,使每一位天子皆能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佛果為最高理想的境界,中途決不退心,耽著人天福報,或者聲聞緣覺解脫。此中能成就五百億天子,依窺基大師疏說:菩薩以說法善巧,能令諸多天子勤修五根:信、進、念、定、慧,而得五力,以此圓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超越五道輪回,究竟解脫。佛法雖然無量無邊,無論任何法門,必先對三寶要有信心,毫無疑問。進而才能精進不退,不論念佛、持咒、靜坐,無不以念為下手方便,由念而定,使心安定清淨,才能引發深邃智慧。由此五根發出五力,久之自能圓證五眼。眼是智慧的別名,人類只有肉眼,所見有限,見表不見裡,見粗不見細,見前不見後,見近不見遠,見明不見暗。具足天眼的天人或聖賢(由修禅定而得)能見人類肉眼所不能見到的,所以無論表裡、粗細、前後、遠近、明暗,沒有不了了分明。肉眼與天眼都是由清淨四大(地水火風)色法所成,不過天眼的品質比較極其精微。另外,慧眼、法眼、佛眼,都是約智慧的心法說。聲聞有慧眼,能通達一切法空。法眼是菩薩所有,不但能通達法空,並且能從空出假,體悟一切如幻緣起法相,以無量法門教化眾生。佛眼是唯佛與佛乃能證得,是即空假不二而圓見中道。佛一人能具五眼,菩薩有四眼,聲聞有三眼,天有二眼,人只有一眼。學佛的目的是在證得最後的佛眼。
菩薩八十種好中,每一種好,有五百億寶色,也如前文三十二相中,經過發心修,長時修,無間修,殷重修,無余修而感得此五百億寶色。同時於一一相好中又能蔭艷出八萬四千光明雲,此顯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即廣開八萬四千法門而對治。菩薩多生以來,持戒清淨,秋毫無犯,能持八萬四千律儀,故今感得八萬四千光明雲。八萬四千名數是說明菩薩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各有二百五十戒行,共成一千數,菩薩具有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各具一千成三千數,再以身三淨戒:不殺、不盜、不邪YIN;口四淨戒: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言七支戒相乘共為二萬一,同時又以四煩惱(貪、嗔、癡、等分)相乘,如此共得八萬四千律儀。菩薩在因中有如此淨因,則能除一切眾生的重重無盡的煩惱。雲本有蓋覆意,眾生心中有無量煩惱,菩薩一一相好艷出八萬四千光明,為除眾生心中無量煩惱。但需依菩薩的教化,持戒清淨,當得淨化身心,超凡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