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慧法師:寄語2012——在“禅心迎新年”2012祈福感恩茶會上的講話


 2020/6/21    熱度:860    下載DOC文檔    

寄語 2012

——在“禅心迎新年”2012祈福感恩茶會上的講話

淨 慧

(2012年1月2日)

各位大德: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祝與會的各位大德新年吉祥,萬事如意,佛光照亮世界,法喜充滿乾坤,人類充滿幸福,世界永享和平,處處風調雨順,家家福壽安康,和諧社會人人參與,佛國淨土早日來臨。

 世界上有些人對2012年有種種預測,使人們感到恐懼,認為這是一個災難之年。從佛法來講,世界的一切以人心為轉移,以因緣為契機,以無常為規律。只要人心向善,大家都能“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敬天地,畏鬼神,感恩天地人,和諧你我他,我們就掌握了心能轉物的法寶,我們就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我們就能使天心順人心,化災異為平安,化干戈為玉帛,化險為夷,化亂為治。我們要相信全人類善的力量能夠化解邪惡的勢力,全人類善良的人占絕對的優勢,全中國同樣如此,善良的人同樣占絕對的優勢。用佛教因果律來判斷,善人必有善報,這是鐵定的規律,我們一定要有信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是人類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讓我們共同來發揮天性之善,本性之善,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共同祈禱天下太平,和諧康樂。

 佛法是改變命運的方法,禅也是改變命運的方法。禅包括定和慧,佛法的修行集中體現在禅定上,有了定,我們的身心能夠靜止下來,煩惱能得到止息,亂想能得到安定。有了慧,我們的生命能得到淨化,能重新活躍起來。生命如果只有靜止的一面,沒有活躍的一面,那就是死的方法,不是活的方法。禅有動有靜,有體有用。定是體,慧是用。我們靜坐觀照自己的念頭,一個念頭剛生起來,頃刻之間念頭就會消失;第二個念頭又生起來,轉瞬之間又消失了。生生滅滅,滅滅生生,這就是我們的生命之流。我們在迷失的時候,生命之流只會起煩惱,只會長無明。我們一念覺悟了,這些生滅的念頭就變成了神通妙用,就變成了自利利他的大智慧、大慈悲。我們雖然還沒有開悟,只要觀照的力量強了,覺照的力量強了,同樣可以運用慈悲與智慧的力量,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做自利利他的事業。

 生命是無常的,生命處在運動當中,所以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好的事情無常,壞的事情也是無常的。我們用智慧來指導生命發展的方向,發揮善的作用,抑制惡的作用。久而久之,內心的善的一面就會慢慢增加,逐漸取代惡的一面,這就是人心淨化的過程。一般來講理上可以頓悟,但事上的修為要一步步地來,即所謂頓悟漸修。雖然也有上根利智的人頓悟頓修,但那畢竟是少數。對普通的人來講,能漸悟就已經不錯了。漸悟了再漸修,漸修中再進一步地提升悟境,我們的生命就在漸進中得到淨化,得到改善,我們的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積極正面的改變。反之,如果一個人在過去生中雖然積累了許多善根,但是今生今世卻不知道珍惜,不知道繼續止惡修善,卻走上了造惡的迷途,其命運也會發生改變,本來善的一面慢慢地被掩蓋了,惡的一面得到了張揚,命運就會向壞的方向發展,這是消極負面的改變。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有正確的信仰,才能保證我們不會走上錯誤的道路,不會損壞過去生中積累的善根。要讓善根時時增長,要讓善法時時增長,我們的命運就會朝著光明的方向發展。如果不懂得命運操之在我,不懂得善惡業報都是自作自受,不懂得有今生後世,不懂得善惡業報的責任永遠都要由自己來承擔,我們就會在生命的旅途中迷失自我。前生後世,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人類良心的陣地,是一切善法的出發點,是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發展最根本的基礎,最根本的保證。如果我們否定了這塊良心的陣地,人類就徹底不可救藥了。只有良心的保證才是不可動搖的。良心的保證是發自內心自覺自願的意樂行為。意樂就是心甘情願,這樣做了才符合天理良心,這樣做了晚上才能睡安穩覺,這樣做了舉頭低頭才問心無愧。人類沒有良心的培養,沒有道德修養的提升,就無法根除社會的罪惡現象,就無法保證善行善業的持之以恆。

 佛教講三世因果,就是要我們為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惡行為負永恆的責任。“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只有認識到要對自己的善惡言行負永恆的責任,我們才會棄惡揚善,我們才會棄暗投明,我們才會捨妄歸真,我們才會捨迷趨悟。那些對宗教有誤解的人,那些否定前生後世的人,那些否認善惡業報的人,那些否認因果規律的人,他們都能夠全心全意為大眾服務,為人類謀幸福,非常值得敬佩。如果他們也能認同宗教積極的社會功能,相信因果報應,就更有助於改善社會的某些不正之風,更有利於社會道德的普遍提升。

 我們一定要樹立佛法的正知正見,一定要樹立牢固的因果觀念,一定要樹立牢固的前生後世的輪回觀念。一定要相信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一定要相信人是可以大徹大悟的,一定要相信自心具有無量的功德,具有無限的能量。只要清除覆蓋在心地上的塵埃,心地的光明一旦顯露出來,就能照天照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如來寶藏,這個如來寶藏就在我們的五蘊身心之中。我們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就能打開如來寶藏,受用無窮,利樂無窮,永不迷失,永遠生活在覺悟的陽光之中。

 今天座談會的主題是,回顧這一年來我們《禅》刊的工作成績,也要找出差距,我們才能不斷總結成績,不斷彌補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我們才會進步,才會更好地為廣大的讀者和作者服務,當好勤務員。

 過去一年,《禅》刊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對此,我本人十分感謝大家。感謝成就功德的大護法,感謝源源賜稿的各位作者,感謝廣大的讀者,感謝編輯部的各位同仁,感謝發行部的各位義工菩薩,感謝所有關心《禅》刊的朋友們。眾因緣生諸法,正是各種善因善緣的成就,才有這本小小的《禅》刊的存在。《禅》刊從1989年創刊,到2011年,整整23年,在海內佛教期刊的汪洋大海中,《禅》刊就像一葉扁舟,隨著時代的步伐走到今天,太不容易了。有多少人為使它每一期能按時面世,日夜操勞過;有多少人為它的成長作出過奉獻;有多少人為把它及時送到千千萬萬讀者的手中,流下了辛勤的汗水……此時此刻,我們最不能忘記的是敬愛的趙樸初老居士的慈悲關愛,最不能忘記的是河北省黨政主管部門領導對這個刊物的深情呵護!我們在深深感恩的同時,要再接再厲,以熾熱的責任心,以強烈的使命感,繼續辦好這本小刊物,薪火相傳,讓這本小小的《禅》刊,成長為百歲長者,世紀品牌。

 還有,北京趙州茶館的禅修、講座、合唱團等各項活動,安排得井然有序,受到禅友們的好評。年前上海王雷泉教授特地到茶館來看看,他了解了有關活動情況,感到很興奮,及時跟我通電話,對茶館的禅文化活動深表嘉勉。我們要在已有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趙州茶館辦成禅友之家,增強凝聚力,使其成為人氣旺盛、活動正常、行為規范、環境清淨、一團和氣、滿座春風的禅文化活動中心。

 在此,我也想借今天大眾聚會的機會,對有關禅宗文化的發展談幾點想法。

 一、關於生活禅: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在湖北和河北成功地召開了三次學術論壇。在論壇上,就傳統禅宗研究方面,學者們發表了許多很有見地的學術論文。特別使我感到意外的是,這三次論壇共收到關於生活禅的論文近百篇,這是一次大豐收。我想我們要特別重視學者們關於生活禅研究的成果,這是禅宗研究的一個新課題。首先我們自己要消化這些寶貴的成果,要著力吸收學者們論述的觀點,分門別類加以總結,分成若干專題,編輯成書,出版流通,加大生活禅宣傳的力度,使生活禅的理念和修行法門,進一步融入生活,回歸當下,安頓人心,和諧社會。通過對生活禅的弘揚,讓禅宗活起來,讓祖師禅活起來,讓人間佛教成為有血有肉的實體,讓整個佛教文化活起來,真正“將佛法融化於世間”,讓人間更美好,更幸福,更光明。

 二、關於禅修:年前就生活禅的推廣,召開過兩次小范圍的碰頭會,與會者對禅修有濃厚的興趣,提出一些想法,經過初步總結,認為還是以個人在各自的家中坐禅為主,也可以在《宗教事務條例》允許的范圍內,組合成松散的禅修小組,每個小組三五個人,在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前提下,選擇適當的地點,不定期地舉行集體禅修活動。三五親朋好友,閒暇無事,喝茶聊天,讀經打坐,不擾民,不唱誦,不大聲喧嘩,養成禅者安祥自在的生活方式,淨化心靈,優化素質,美化品德,強化精神,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家庭和諧。禅修的利益很大,各位一定要堅持禅修生活,養成習慣,持之以恆。

 三、關於《正法眼叢書》的編輯、整理、出版工作:在2012年,《正法眼叢書》第一輯經典類可以先行出版,以滿足各地禅修人員學習、研讀的需要。禅文化事業的發展潛力很大,需要我們把目光放遠大一些,要把禅文化事業的推廣放在整個社會文化發展的大格局中來考慮。《正法眼叢書》一定要有自身的特點,一定要把好版本關、校對關、出版質量關、發行推銷關,把好這幾道關口,質量有保證,自然有讀者,有銷路。附帶說一下,《柏林禅寺志》2012年上半年爭取出版,在5月份的邢台禅文化論壇上作為禮品,贈送給與會學者,請他們提意見,補充資料,及時修改再版。《四祖寺禅宗文化志》和《四祖寺志》今年也要出版,對於一座祖庭來說,修志是件大事,此中的艱苦,只有當事人才深有體會。

 四、關於南北兩地的禅文化學術會議:這件事也是眾緣和合而成。在今天資訊發達的時代,坐在寺院裡等人上門已經不行了。佛教的諺語說:“有僧說法龍天喜。”說明佛法要有人講說,要有人弘揚,要有人宣傳。我們要善於借用學術界的力量,把塵埋已久的佛教文化寶藏發掘出來,使佛教文化能影響社會,淨化人心,化解煩惱,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佛教在這方面有優勢,我們要充分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召開佛教文化學術會議是個好辦法,不過怎樣使會議的成果影響更多的人,這個問題要認真考慮。我前面說到生活禅研究成果的推廣利用問題,其實趙州禅、臨濟禅、四祖禅等,都可以分門別類編成專輯,廣泛流通,擴大影響,提高各有關寺院的知名度。再回到學術會議本身,我原來計劃南北連續五年,各召開一次學術會議,加起來就有十次會議。一次會議出兩本論文集,加起來就有二十多本論文集,洋洋大觀,有點氣象。五年以後,每兩年或三年召開一次會議,把研討的題目更具體更細化一些。比如說專門就某一專題開一次學術會議,方立天先生曾建議專門就生活禅召開小型座談會,會前有充分准備,會上有深入交流,會後有認真總結,並將其研究成果加以推廣。生活禅專題可以這樣做,其他專題也可以利用這一形式,使一些久論不決的問題逐步形成共識。

 我平時講話不喜歡念稿子,總是想到哪裡就講到哪裡。今年冬天在南方過冬,室內有暖氣,室外有清新的空氣,四面是青山,老祖寺門前還有一池清澈見底的碧水。環境影響心情,也影響思維,夜深人靜,萬籁無聲。一個孤獨的老人危坐燈前,或讀書,或改稿,喝一杯茶,轉兩圈,又重復那些事。不僅不覺得疲勞,反倒越到夜深越有精神。所以今天的這篇《寄語2012》就是自己在燈下一筆一劃地刻出來的,是不是文章,我也不知道,只是向大家報告一下我的一些想法。感謝大家很有耐心地聽我念稿子。

 最後,再次祝福大家新年吉祥,福慧增長,萬事遂意,四季平安!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