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真法師:彌勒文化及其實踐意義


 2020/6/25    熱度:1170    下載DOC文檔    

彌勒文化及其實踐意義(一)

在山水如畫、鐘靈毓秀的浙江奉化,舉行了彌勒文化節和第一屆彌勒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的上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佛教協會會長茗山上人從理論上,歸納了彌勒思想的三個內容。下午,恩師茗公又指定我發言。我想,我作為恩師論述的補充,從實踐上來談談彌勒文化及其實踐意義吧。

彌勒信仰在中國影響巨大

在說明相關的彌勒文化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彌勒”的含義與彌勒菩薩的大事因緣。彌勒,是梵語,是一個人的姓,譯為中文,即“慈氏”。他名“阿逸多”,中文是“無能勝”之意。據說他生下後,就不食肉,而且母親自從懷孕,性格脾氣都變得慈善溫和了,故號“慈氏”。稱阿逸多,意指菩薩慈心利生,沒有能勝過他的。他生於中印度波羅奈國的劫波利村,婆羅門家庭。生下後即具足三十二種大人之相,聰穎超群,發心依佛出家。不久,通達一切經典,從佛游化,後在法華會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記,成為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但十二年後,他先於釋迦世尊,上生兜率。按佛經記載,釋迦世尊曾選他為今後娑婆世界的候補佛,所以大家稱他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信仰,貫通三乘,融攝顯密。

彌勒菩薩同我們中國也特別有緣,據歷史記載,他曾三次在我國現身。第一次,是在南朝的齊梁陳之際。他出生於浙江義烏,姓傅名翕,後來人稱傅大士,曾向梁武帝說過法。第二次,是在唐末,化現於福建莆田,也留下不少傳奇故事。第三次,是在五代的梁朝,這就是家喻戶曉的布袋和尚。法名契此,俗家名長汀子。身體胖乎乎,背一只布袋。別人供養他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見他把東西再倒出來過,但那布袋又永遠是空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走去。人家還不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他的形象很鮮明,一千年來,我國甚至日本、韓國的各個佛教寺院,都有天王殿、彌勒殿,進門就見一尊面容茲祥、笑口常開、手中提一只布袋、袒胸露腹的菩薩,這就是根據布袋和尚的應化身形而塑造的彌勒菩薩,而且成為進寺所見的第一尊笑佛,可見他的文化意義和他在中國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了。

從六祖慧能所開創的,為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所弘傳,亦為當代著名社會活動家、傑出的宗教家、人們所愛戴的佛教領袖趙樸初居士所積極提倡的人間佛教來說,就是實現社會發展的最高思想,建設人間極樂淨土。淨土思想,在佛教的大藏經中有豐富的經論如《彌勒三經》、《淨土五經》、《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悲華經》、《維摩诘經》、《仁王般若經》等大量經典中都有論述:十方世界,皆有淨土。淨土的種類,以方位說,西方有彌陀淨土,東方有藥師琉璃淨土,南方有寶生淨土,北方有成就淨土,上方有眾香淨土。以“乘”為類,有大乘不共淨土,三乘共住淨土,五乘共住淨土。以方便法門說,有常寂光淨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凡聖同居土。此外最為著名而且歷史最為悠久的就是兜率天的彌勒淨土了。

彌勒文化及其實踐意義(二)

彌勒信仰-- 法顯、玄奘兩法師的西行記中都有記載

公元前二百年到公元二百年,印度的彌勒信仰,普遍盛行。法顯、玄奘兩法師的西行記中都有記載。魏晉以來,彌勒菩薩兜率淨土的信仰,在中國也大為盛行。晉代道安大師(他是廬山慧遠大師的老師)和他的弟子法遇,南北朝時的竺法護、鸠摩羅什、沮渠京聲,都虔誠信奉彌勒,並上生兜率。唐代玄奘大師及其弟子窺基,信奉彌勒,弘揚彌勒。自晉至宋歷代高僧,如智嚴、僧輔、昙戒、彥琮、慧約、法上、昙衍、靈干、智X、灌頂、惠仙、希圓、貞海、恆超、繼倫、道宣、慧雲、法興、玄藻等,或常誦彌勒,或行彌勒業,或觀像往生,或報在兜率——諸如此類,在高僧傳中,記載多多。宋義忠禅師,年老求生彌勒淨土,命終,感動彌勒來接引。真表禅師為求戒法,感動彌勒,親授律儀。明憨山大師夢至兜率,入彌勒閣,親聞說法:“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生死,淨無諸佛。”

近代太虛大師:彌勒淨土法門有三大殊勝

近代太虛大師是一位勤修彌勒淨土的佛學前輩。他曾在宣講“彌勒三經”後,總結指出彌勒淨土法門有三大殊勝:“一、彌勒當來於此土作佛,特示現兜率淨土,與此眾生結緣,開出易修易成之彌勒淨土法門,故行應發願往生,近也。二、兜率淨土,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彌勒淨土法門,專攝此土眾生,三歸五戒十善具足,即得往生,易也。三、彌勒淨土,由人修成福德往生,將來於兜率修成,又可隨佛下生,建立人間淨土,龍華三會,圓滿覺道,受菩提記,普也。”太虛大師歸納的“近也、易也、普也”三大殊勝,可謂總結了彌勒淨土法門的精髓。近代又一高僧虛雲老和尚一百十二歲,辛卯年三月間,病危之際,夢至兜率內院,見志善,融境、恆志、寶悟、聖心、讀體、觀心、紫柏大師等,在座隨眾聽彌勒說法:“識智何分?波水一個。莫昧瓶盆,金無厚薄……苦海慈航,勿生退卻,蓮開泥水,端坐佛陀。”在現代教界還有慈航、演培、南亭、成一、浩霖、印海等諸大德,都有許多修學行持彌勒淨土的嘉言懿行,堪稱表率。

中國佛教,偏重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是積極的、入世的,重視現實,關懷眾生。因此,彌勒文化如何走向現實,走向人的關懷,我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實踐性內涵:

慈悲精神

彌勒菩薩以“慈心三昧”得道,以大慈之心救渡眾生。其名彌勒,就是突出了慈悲思想。“佛佛同道”,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的根本精神,也是彌勒菩薩的大行大願。我們弘揚彌勒文化,首先要學習、修持、實踐慈悲濟世,關心他人。正如一首歌所唱:“假如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寬容精神

彌勒菩薩為了實現他的“大慈”,就要有一種犧牲自己的精神。有一次,有位領導問我,佛和菩薩有什麼區別?我說:自利利他,這是菩薩;毫不利已,專門利人,這就是佛。只有犧牲自己,才能利益他人,成就他人。不是心胸寬廣、器量豁達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大肚包容,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成就無量福德。所以彌勒殿有一副對聯:“眼前都是有緣人,相敬相親,怎不滿腔歡喜?世上盡多難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這種寬容精神,對治世間各種仇恨、嗔怨、報復,避免許多社會悲劇,都有極為現實的意義。

彌勒文化及其實踐意義(三)

樂觀向上的精神

有人認為佛教是消極遁世,逃避現實,或悲觀厭世,無益於人生,這是不了解佛教所致,是極大的誤會。布袋和尚春風滿面,笑容常在,坦腹示人,光明磊落。進寺者首見彌勒,悉生歡喜,煩惱頓除,這就是一種樂觀精神。但彌勒淨土,也包括佛家的一切淨土思想,都是一種人生的理想追求,一種自我超越,自我解脫,去實現人生的最高價值。布袋和尚曾說一偈:“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前兩句反映了自我超越的行持過程,後兩句是對自我超越的感悟和實現。今天,無論個體的自我,或是集體的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如果不能自我超越,也就不可能發展。而要實現自我超越,樂觀向上才是動力,今天一些人活得很累,教書的教得很累,學生學得也很累,有錢的很累,沒錢的也累,要破除這個累,就要像布袋和尚那樣笑容滿面、豪情滿腹,有孤身萬裡游的積極向上的精神,有問路白雲頭的自我超越的境界。

彌勒文化的最深內涵就是追求智慧

在許多大乘經典中記載了彌勒菩薩的大事因緣。《賢愚因緣經》記彌勒從佛得“法眼淨”;《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彌勒得佛授記,說證三昧;《大寶積經》中彌勒對文殊師利說“一相法門”;《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開示善財,說“智慧心清淨”,告言“解脫門”,“念智莊嚴藏”等等,無不顯示彌勒菩薩的無上正覺,示人以智慧,即如彌勒化身世間的布袋和尚在岳林寺大磐石上所說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這就是啟示了我們一種很深的智慧。“世人自不識”,從字面上看,是時人不識真彌勒,而我看來,“世人自不識”的潛本文,是人不認識自己,一語雙關。人,如果能認識自己,開發自身的潛能,並能轉識成智的話,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智慧啊。現在有一種四Q理論,人若只具有一個IQ(智商)已不夠了,還要有EQ(情商)、AQ(逆境商)、SQ(精神狀態)四者的組合。即便如此,把這四Q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佛家所說的智慧。因為大多數人不注重內省的功夫。人,往住明於知人,而昧於知已。其實,只有自識,只有認識自身,開發自心,這才是一種無上智慧。

讓我們大家追求智慧,增長智慧,以智慧驅除煩惱,以智慧走出困惑,以智慧調整一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過智慧型的生活,創造充滿智慧的美好人生,這就是彌勒文化的精髓。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