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師:佛教與心理學
心理學觀察的是意識形態的心理作用及行為模式,西方心理學家能研究人格的發展過程以及行為的潛在因素,但卻無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為它有一定的范圍限度。佛教能對人類心理有充分的了解,並提供對治方法。如《華嚴經》雲:“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佛教對“心”的诠釋,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譬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我們如何找心、安心、淨心,足見佛教心理學凌駕於西方心理學之上。
佛教的教義幾乎都在談心,在諸多經論中隨處可見,其中以“唯識學”對人類精神的分析,最具現代心理學色彩。唯識學是佛教心理學的教科書,將人的心識分為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稱為“心法”。
佛教講心含八識,表示心並非單一元素,而是各種因的聚集,這些因來自眼、耳、鼻、舌、身、意人體六根的作為,又以末那識緊持“我”的意識,須臾不斷,因此收集各種心識種子的阿賴耶識,便伴隨著眾生生死輪回不已。所以佛教說此刻的“我”是從過去累積至今而成的,而“我”未來的發展,就決定於此刻的所作所為了,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在我們的心裡不過是八識所變現的假相而已。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分別、執著外在環境的色、聲、香、味、觸、法,依個人的判斷力差別,而有真假認識,並逐漸建構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實,萬物成、住、壞、空不斷異動,心念生、住、異、滅剎那生死,哪有常住不變的宇宙人生?世界都在我們的心裡!
這個聚集我們多生累劫善惡種子的阿賴耶識,如同大倉庫,收藏今生已不復記憶的愛恨恩怨種種,不時左右我們現世一切行為的抉擇,佛教稱之為“無明煩惱”。由於無明煩惱的業力因緣,我們投胎轉世;當過去所種的惡因種子現行時,我們心煩意亂,六神無主,更造惡業,又成惡因種子;當過去所種的善因種子現行時,我們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業,善因種子回薰阿賴耶識。這是佛教唯識學理論的“種子起現行,現行薰種子”,借以闡釋人類一切行為的心理動機。
由於過去無明煩惱的影響,造成我們情緒與判斷力的偏差,更因為貪、嗔念頭的興起,使我們生出妄識妄心,錯看世間的一切。如同植物種子的生長,沒有陽光、雨水的因緣,也不會開花結果。因此,人類心靈深處雖然存在著各種愛恨恩怨的潛意識,在遇到外在環境的人和事物而欲起現行時,還可以靠現前的真心智慧來防范惡緣,增加善緣。
真心與智慧的強大,要靠我們勤修戒、定、慧來達成,如此真心與妄識的心理交戰過程,佛教稱為“轉識成智”。“識”是過去經驗的心理包袱,真心智慧則是人類超越今生苦厄,解決內心沖突,避免來世輪回的針砭。
唯識學又將人的心理反應分析成五十一種,稱為“心所有法”,其內容如下:
1.五種隨時存在的心理行為(遍行):作意、觸、受、想、思。
2.五種特別營造的心理行為(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3.十一種良善的心理狀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4.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5.二十種煩惱心態: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6.四種未定善惡的心理:悔、眠、尋、伺。
佛法廣博精深,將人的心理反應分析得如此周密微細,研究心理學的人如果再來研究佛學,必然會有大開眼界的收獲。
世間上種種的痛苦煩惱,皆由心造,我們的心在五趣六道裡流浪,多生多劫以來不聽從指揮,貪求五花八門的外境,對名利、金錢、權勢、愛情,汲汲營營追求、計較、分別。其實我們的心原本也與佛陀一般,能夠包容一切;如太陽、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以滋長善根,種植福德;如明鏡,可以洞察萬物,映現一切;如大海,蘊藏無限能源寶藏。在佛經裡,佛陀以種種法譬喻心,今列舉十種譬喻來說明心:
1.心如猿猴難控制:古人以“心猿意馬”形容心,說心就像猿猴,生性好動,活蹦亂跳於林木之間,片刻無法靜止。
2.心如電光剎那間:心如電光石火,迅速無比,動念之間,馳騁宇宙,毫無障礙。譬如動念想去歐美游覽,心中馬上浮現歐美的景致,彷佛身歷其境一般。其速度之快,就是電光也趕不上。
3.心如野鹿逐聲色:野鹿在荒野上奔跑,口渴了想喝水,便四處追逐,尋找草原。我們的心就像野鹿一樣,難以抵抗五欲六塵的誘惑,終日汲汲營營於聲色犬馬。
4.心如盜賊劫功德:我們的身體就象是一座村莊,五根是門戶,而心是這個村莊的盜賊,竊取我們辛辛苦苦積聚的善事功德,使我們身敗名裂。王陽明先生曾說:“擒山中之賊易,捉心中之賊難。”我們如果能馴服心中的盜賊,使其歸化柔順,就能做心的主人,長養無上的功德。
5.心如冤家身受苦:心是我們的冤家仇敵,專門替我們制造煩惱,使我們受種種的痛苦煎熬。經上說:“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我們的心本具佛性,清淨自在,卻因種種妄念,使我們的軀體受苦受難。如果能夠泯除我們的妄心雜念,這個冤家便能與我們化敵為友。
6.心如僮僕諸惱使:心像僮僕,受到客塵的驅使,向外攀緣,產生種種的煩惱。經上說我們的心有三毒、五蓋、十結、八十八使,乃至八萬四千煩惱,這些覆、蓋、結、使,都能蒙蔽我們的智慧,束縛我們的心靈,使我們不得自在。如何轉心的僕役為主人,就看我們如何對心下功夫了。
7.心如國王能行令:心是身體的國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夠統帥行權,指揮一切,指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產生感官、認知的種種作用。
8.心如泉水流不盡:我們的心就像活水,汨汨地流淌著,具有無限的潛能,蘊藏無盡的寶藏,如果能有效地運用我們的智慧泉源,將可免除匮乏的憂懼。
9.心如畫師描彩畫:《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的心如善畫的畫家,能夠描畫出種種的圖畫來。心中希聖求賢,自然能浮現聖賢的風貌;心如凶神惡煞,面容便如魔鬼羅剎一般的猙獰,所謂“相隨心轉”,就是此意。
10.心如虛空大無邊:心的本體猶如虛空一般廣大無邊,能夠涵容天地萬物。經上說:“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虛空至大至廣,無有涯岸,虛空成就萬物而毫無執取。我們要了解諸佛的境界,便應該將心擴充如虛空那麼無邊無際,無牽無掛,才能包容宇宙萬有,覆蔭一切眾生。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麼心藥來醫治呢?佛陀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就是為了對治我們八萬四千種頑固的心病,譬如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隨著貪欲四處紛飛奔逐;嗔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則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難做到“如如不動”的境界;癡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療,因為智慧能夠照破癡暗的無明,讓我們的心恢復光風霁月的本來面目。
我們的心除了貪嗔癡三毒的重病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需要去淨化、改造、征服。佛法告訴我們治心的方法有:
1.以靜心對治動心:現代生活緊張快速,大多數的人都患有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至少必須有幾分鐘的靜心時間,來做滌清塵慮、自我寧靜的訓練工夫,讓心湖的污垢沈澱,生定發慧。
2.以好心對治壞心:我們的心時而聖賢,時而惡魔,浮浮沉沉,好好壞壞。好心一起,萬事一切如意;惡念一生,百萬障門開啟。因此我們要摒除壞心,護持正念,培養慈悲仁愛的心。
3.以信心對治疑心:世間上有不少悲劇是導因於猜疑,懷疑朋友不義、伴侶不忠、親人不睦。疑念一起,如繩縛身,寸步難行。《大智度論》雲:“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建立信心不僅讓我們與佛法真理相應,也讓我們更能包容、接納世間的一切,堅定我們的信仰。
4.以真心對治妄心:眾生因為人我計較分別,個人喜惡差異,而生出種種虛情妄心。我們必須以泯除差別、平等一如的真心,誠懇踏實地生活,才能創造真善美的人生。
5.以包容心對治狹隘心:我們的心要如同大海,匯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如虛空,榮譽毀辱都不隨境轉。唯有尊重與包容的寬大心胸才能救度我們忌妒、狹隘的心。
6.以無心對治有心:人的生命中如果只有金錢,一旦沒有了錢,生活就會痛苦不堪;如果以愛情為生活的重心,一旦愛情變質了,就會很苦惱。有所執著,就有所對待、牽系,如何自在?不如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這樣一來,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舟的逍遙。
7.以永恆心對治無常心:佛教說諸行無常,世間固然無常多變,心念縱使生滅不已,只要我們發心立願,自利利人,則虛空有盡,願力無窮。《華嚴經》雲:“初發心便成正覺。”初發心菩薩的心等同佛心一般清淨,但要更進一步發恆常心,保持初心不退,才能圓滿菩提。
8.以平常心對治好奇心:現代人喜歡標新立異,事事好奇,更有不肖份子以光怪陸離的招術迷惑人心,污染社會。禅宗說:“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來生活,必能體會到“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除了以上八點,我們還要培養耐心、虛心、細心、孝心、直心、誠心、赤子心、清淨心、慈悲心、寬恕心、歡喜心、布施心、供養心、平等心、忍辱心、慚愧心、忏悔心、感恩心、般若心、菩薩心、佛心,發揮心的不可思議妙用。
弗洛依德的著名弟子榮格,繼續闡揚潛意識理論,他對東方的佛教、禅、瑜伽等,有相當精深的研究。榮格吸收東方佛教思想,進一步將人的精神領域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三個層次。個人無意識就像一座記憶倉庫,儲存著個人被壓抑的心理情結;集體無意識則儲藏著人類世代相傳的潛在原始意象;這些理論與佛教所說的“阿賴耶識”十分相近。這是佛教對現代心理學產生影響的實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學術界崛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以馬斯洛為代表,他將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他引用佛教“正受”、“開悟”的概念,诠釋自我實現者的理想境界,認為自我實現的最高境界是一種生命體驗,神秘神聖,令人心醉神迷,幾乎達到超越時空,相對忘我的地步。馬斯洛經常用佛教的“涅槃”境界來描述這種生命體驗,並主張佛教“無我”與佛性“真我”的哲理能引導人的自我實現趨向利益社會大眾。
另一位人本心理學家弗洛姆,對佛教禅學有濃厚的興趣與精深的研究,極力推崇佛教“慈悲為懷”、“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的宗教情操,他認為勇於為他人犧牲奉獻的生命理念,有助於醫治西方人的社會病態。
晚近由人本心理學派分化出來的“超越自我心理學”,融和佛教教義與西方心理學,擴大傳統心理學的范圍,被譽為“充滿現代智慧氣息的心理學派”。該學派研究的內容包含超越自我的精神狀態、價值觀念、生活意義、臨終關懷、個人與全人類的關系、個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等,主張透過冥思以超越心境,並用現代科學原理論證說明佛教心理學中過去很難解釋的某些精神現象。上述范圍幾乎接近佛教所主張的“同體共生”的內涵。
超越自我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弗蘭克,十分重視生命意義與死亡歸處的探索,他認為人類可以透過自身的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展現生命的意義。又進一步提到人類在面臨痛苦或死亡時,若能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外在環境,將會體驗到生活中更深刻的意義,活出毅力與尊嚴來,弗蘭克因此創立“意義治療法”。
意義治療法可以說是從佛教“萬法唯心”的教義引伸發展出來的。《維摩诘經》雲:“心淨則國土淨。”佛教一向重視日常生活的體驗與實踐,特別是如何超越生死的問題。當前超越自我心理學派的學者已經開始重視生死智慧與現代人心理解脫的關系,未來必定也走向融匯西方精神治療與東方佛教解脫的趨勢。
人們生活在社會經濟成長迅速,科技文明發達,物質富裕的現代,精神食糧卻相對的匮乏。當身心受到外在環境種種的壓力,或挫折傷害,無法調適克服時,心理則易生病,產生苦悶、燥郁。
佛教心理學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義價值,引導眾生認識心中的秘密,拋棄內心的貪、嗔、癡,防范心理疾病的產生,幫助人類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西方心理學的主流思潮,廣泛吸取東方文化智慧,並多方展現佛教的思想特色,足見佛教心理學是最究竟、最完整的心理健康學。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佛教心理學必然更能因應時代的需求,為現代人類解決更多的心理問題,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