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修學菩提心
濟群法師
凡夫的心好比一塊荒蕪的土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就是在內心播下不同的種子。善的種子會結出快樂的果實,惡的種子會結出痛苦的果實。
佛陀把菩提心和對三寶的信心作為種子,種在心田,用修行去滋潤灌溉,用智慧作為時轭,用慚愧心為轅,用正念來守護。我們學佛修行,所要做的也是修整心靈的荒蕪,然後播下菩提的種子,完成生命品質的改善。
發菩提心是大乘的標志,是成佛的不共因。
願菩提心:菩薩最初發心的時候,發起這樣一種願望,願我將來能證得無上菩提,同時能利益一切眾生,使自己能長時間安住在如來的這種大智慧中。
行菩提心:把願菩提心落實到行為上。為了保證行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要進一步受菩薩戒。菩薩行的內容,主要是六度四攝,其中六度偏向於自利的圓滿,四攝偏向於利他的修行。
勝義菩提心:證得空性之後發起的菩提心,初地菩薩才能做到。此前所發的菩提心屬於世俗的菩提心,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是有漏的。
佛法分為大乘、小乘,也就是聲聞乘和菩薩道。對大乘佛法生起皈依之心,才有可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大乘皈依的殊勝有幾個方面:
第一,大乘皈依的行者具備大乘種性。是否具備大乘種性,以能不能發起菩提心作為考核標准。
第二,皈依的對象是大乘的三寶。大乘的佛寶不只是釋迦牟尼佛,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大乘的法寶不僅是把我們指向解脫,還指向圓滿的慈悲的成就。大乘的僧寶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薩,以及現前的賢聖菩薩僧。
第三,聲聞乘的皈依主要是盡形壽的皈依,而大乘的皈依是盡未來際的皈依。
第四,聲聞乘的皈依是為了個人解脫,大乘的皈依不僅為了自己解脫,而是要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解脫。
皈依不只是學佛的開始,我們要不斷地修皈依。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憶念三寶的功德,不斷地使自己和三寶的功德相應,最終在生命中成就像三寶一樣高尚的品質,成為一切眾生皈依的對象。這個過程,我們需要通過菩提心來完成。如果沒有菩提心,皈依只能停留在形式上。
普賢菩薩的願力所緣無限,以盡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和一切諸佛菩薩作為對象。《普賢行願品》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
七支供把《普賢行願品》的長行內容分為七支,能夠幫助我們打開心量。
第一支是禮敬支,以清淨的心禮拜恭敬諸佛,以十方世界三世一切諸佛作為禮拜對象。
第二支是供養支。用最好的供品,並通過觀想的力量把供品變成無限的,供養無限的諸佛菩薩。
第三支是忏悔支,觀想自己在盡虛空遍法界諸佛的面前,發出真誠忏悔,摧毀業力的基礎。
第四支是隨喜支,對所有人的善行真誠贊歎。
第五支是請轉*輪支,觀想宇宙中無量無邊的佛陀,經歷了出家、修行、成道,接著要入涅槃了。這時我們變成無量無邊的我,請求每位佛陀不要入滅,悲憫眾生。
第六支是請佛住世支,我們真誠勸請諸佛菩薩乃至世間的一切善知識不要入滅,因為他們是佛法在世間流傳的保證。
第七支是回向支,把功德回向給法界無盡的眾生,讓他們早日成就佛道,而且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
如果我們不知道解脫的原理,缺乏解脫的經驗,又如何帶領眾生走向解脫?所以,修菩提心之前,首先要有出離心,首先要修解脫行。
我們要通過思維生起出離心。
首先,念死無常。思維死亡一定,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余皆無益,我們現在追求的家庭、感情、地位、財富……沒有一樣能幫得上忙,反而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用死亡來檢驗,我們就會減少對世間的貪著,珍惜暇滿人身。第二,念輪回苦。三惡道很痛苦,即便我們生而為人,也有很多痛苦。生命在輪回中有幾個特點:無有決定、不知滿足、數數捨身、數數高下、無伴之過。思維輪回是苦,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
《菩提道次第論》主要給我們提供了兩個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換。這兩個思路我們都可以用,也可以任選一種。
七因果的內容是七個環節: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修增上意樂、發菩提心。這七個步驟具有因果關系,可以幫助我們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悅意之心。
一切眾生在輪回中都和我們有過親屬關系,很有可能當過我們的母親。我們要思維母親的恩德有多大,生起感恩的心。既然我們和眾生確立了這種親密關系,看到眾生在輪回中受苦,就會生起悲憫。讓這份悲憫心強大到把解救一切眾生的痛苦作為人生的使命,就進入菩提心了。
修菩提心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我執,自他相換可以幫助我們破除這個阻礙。
我們現在的生命體就是五蘊,都是無明的產物。認識到無我的道理,我們可以把五蘊體作為生命特定時期產生的一個工具,合理地使用,正常地保養,產生了故障就要排除。用客觀的態度對待它,會把這個系統管理得更好。如果把它當作自我,就會在乎自己的每一種感覺,順著每一種情緒,不利於人格的健康成長。
如果我們真正地愛護眾生,就會避免造惡業帶來惡果;我們會幫助眾生,從而也得到很多眾生的幫助;我們會擁有平和的心態,當眾生得到利益的時候,不會生起嫉妒心。
所謂自他相換,就是轉變珍愛的對象。把愛護自己的心,轉過去愛護一切眾生,把捨棄眾生的這份心,轉過來捨棄自我的重要感。
這個儀軌有幾個部分的內容。首先是請師、忏障、戒師開示。接著是大乘皈依,受菩提心之前,要具備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後修七支供,幫助我們打開心量。下面就是正式受菩提心,進行宣誓。宣誓之後發四弘誓願。後面安排關於觀音菩薩的修行,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最後是回向。
受持菩提心之後,我們還要不斷地想菩提心的殊勝,並且每天晝夜修習菩提心儀軌,如果沒有時間把整個儀軌修下來,至少早晚各念“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三遍。
除了座上的修行,在座下也要修行,每天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看到每個眾生都要生起利他之心。
菩薩戒在漢傳佛教的傳統裡有三個體系:梵網菩薩戒、大乘《優婆塞戒經》裡所說的菩薩戒,還有瑜伽菩薩戒,即根據《瑜伽師地論》建立的菩薩戒。相對梵網菩薩戒來說,瑜伽菩薩戒的開遮更善巧。
受瑜伽菩薩戒需要具備三方面條件:
一、了解菩薩戒的戒相,認為自己有能力實踐,而且發心要正確,是為了完成菩薩道的修行,自覺地想受菩薩戒。
二、具備在家或出家別解脫戒的基礎。
三、已經發了菩提心。
授瑜伽菩薩戒的戒師,必須受過菩薩戒,而且是比較合格的菩薩。
受戒時,戒師會帶著我們完成一段莊嚴的宣誓,受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攝律儀戒的內容主要是七眾別解脫戒,偏向於止惡。
攝善法戒指我們在修習菩薩道的過程中應該做的善行。具體表現主要是六度的內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
饒益有情戒就是利益眾生的行為。這一部分戒主要立足於四攝法門: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瑜伽菩薩戒的戒相,一共有四重四十三輕,四條重戒,四十三條輕戒。
菩薩的六度有五個特征:具有菩薩種性;帶著菩提心;有強大的慈悲心;可以捨棄一切;依身語意三業。
如果不具備這樣的特征,修布施等行為只能稱為凡夫行。
《大智度論》中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就像盲人一樣沒有方向,般若則像向導。有了般若,五度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般若智慧使菩提心變得純粹,變得圓滿。
在空性的修行中,我執是最大障礙。破除我執,首先需要認識到無我的道理。所有的痛苦,都是從貼上自我的標簽開始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覺得:這是我的家庭,這是我的太太,這是我的孩子,這是我的房子,這是我的事業,這是我的地位……貼上“這是我的什麼”,煩惱就產生了。學佛修行,就是把這個標簽撤掉。
另外,無自性的智慧也很重要。我們的每種煩惱都有所緣境。為什麼有的事、有的人讓你產生煩惱?關鍵在於你對這件事怎麼看,也就是有什麼樣的設定。人們會執著於設定,客觀環境和內心想法沖突,就會產生煩惱。想解除煩惱,就要改變錯誤的設定和看法。
《心經》、《金剛經》講空的智慧,就是幫助我們消除對世界的錯誤看法,如實認識法的真相。我們要認識到一切都是因緣的假相,我們所有的看法都是一廂情願的,並不是世界的真實。
空性,是幫助我們從輪回中走出來的一扇大門。了悟空性、證得空性,才能最終圓滿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