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圓滿的皈依
圓滿的皈依 (緣起:2011年7月25日,幾位參加放光寺漢傳短期出家的弟子至誠祈請慈師授與一個圓滿的皈依,慈師暢性,講出了法用皈依。如此皈依,一入耳根,永不敗壞,且為法用之直接授受,自古以來都極為難講、少講,凡聽聞者、見文字者、隨喜者,皆得同等利益,皆得圓滿印契,究竟安心、歇心。) …… 慈師:佛教的皈依,從我接觸的這些傳承的理念,不管是我們漢地還是藏地還是南傳的,就一個,就像釋迦文佛這個表達一樣,你看他這個叫手印。手印,但我們什麼不是印呢?你能不能告訴我什麼不是印?我們寫個字是印,動個念頭是印,說個話是印,做個作為是印,啥不是印呢?釋迦佛結個手印,我們有什麼不是印呢? 短期出家弟子:您說的印是一種痕跡是不是? 慈師:你給我找一個不是印的東西就行了。我不解釋它的啥內容。 短期出家弟子:說的是心?心要有印就什麼都有印。 慈師:心也是個印。你舉心動念也是個印。 短期出家弟子:那找不出來。弟子找不出來。 慈師:小伙子,你能不能找出不是印的東西? 短期出家弟子:我沒想到,現在,我沒想出來。 慈師:你就沒有想。那個小精靈? 慈師:你不懂這個東西。 慈師:你說找一個啥不是印?我們就從釋迦佛這個印開始說,就是有什麼不是印? (眾無語。) 慈師:好了,周遍認知就是皈依。這聽得懂的?周遍認知就是皈依。所有的都是印,這是個周遍的認知,就是皈依。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心理作為都會休息的,聽懂聽不懂?會休息。所有的都是印,你在這兒就休息了。 短期出家弟子:所有的造作都沒太多意義? 慈師:你所有的都是印。你不用解釋他,你就休息了。一解釋就休息不了了。那麼休息這一刻呢,就是皈依的一個狀態。這聽得懂的? 不要緊張,你就平白地坐著。 居士:沒有。我現在狀態很好。 慈師:對,越平白越好。 慈師:周遍。周遍就是印,什麼都是印。你對這一刻的認取那就是休息,那就是真正皈依的一個狀態。為什麼要說皈依的狀態呢?我們皈依肯定是要有作為嘛,對不對?要這個狀態起作用。因為這種狀態呢?世尊是肯定是體會到的。他在他這個講法的時間,靜坐的時間,托缽的時間,休息的時間,他真正體會到一切都是印,這樣說吧,一切都是契合! 短期出家弟子:就是每一個都剛剛好? 慈師:哪一個不是剛剛好?你說吧。你要找到哪個不是剛剛好?實際我們是找不來的。我們從來找不到不剛剛好的東西。你只要認真地找,都是剛剛好。 短期出家弟子:我們所認為的不好就是自己的執著? 慈師:OK,對,我們自己心裡有一個東西,啥東西?——說這不圓滿那不圓滿那不圓滿,對不對?哦,結果就沒有皈依。 所以說這個皈依相就是周遍契合。因為我們找不到不契合的東西。在這個地休息的一剎那就是皈依的相,他的相貌,要認識這個相貌了,人後面就太好修行了。怎麼修行了?這個地是休息的地方,你這個地不得不休息。 哦,別人說啥是圓滿呀?清淨呀、平等呀,你都聽懂了。這個要聽不懂清淨平等了那就完了,對不對?什麼清淨安心、什麼歇心、歇心即菩提,什麼見這個見那個都是鬼對不對呀?什麼明心見性,這些無窮無盡的話,你在這個地都能找到他,印什麼呢?印你的心。 我不想講那麼復雜啊,復雜跟你們兜圈子。 皈依,皈依處所,消融的方便。消融什麼?實際就是消融執著。消融我們有為的割裂。我們等於說只要不契合,我們就在割裂法界。就是把我們割裂那個臭毛病放一放,哈哈哈,就皈依了。放那一刻鐘皈依一刻鐘,不放你也在皈依。為什麼呢?不放也得法,這叫被動皈依。哈哈···你最後必然要皈依,對不對? 短期出家弟子:不皈依就不會圓滿。 慈師:對,只是你用的不圓滿,實際本身是圓滿的,因為就是你不圓滿的心本質也是圓滿的。何以故呢?他都是契,都是印。所以過去他們講心中心的說,你第一個要結一個什麼手印,就是表達一切的契合。一切契合啥呢?這也是菩提心。一切都契合,一切本身是契合。我們不知道,不知道咋辦呢?就開始沒有皈依。 這個地方可以讓我們休息,短時間,長時間。讓我們聽懂一切教言了!你在這個地方一切教言你都能聽得懂!佛所說的話你都聽得懂!只要你在這個地方有剎那的認知。沒有教言聽不懂的!不管他是密說顯說,從智慧說從慈悲說。 沒有問題啊?這個聽不懂都沒有問題。因為他都是契合,聽不懂也是契合。你說我的心很亂,也是契合。我們只要懂得這個契合了,那就太好了!一下就安心了,所以說安心是皈依。 短期出家弟子:這個心想找個不亂就已經不皈依了? 慈師:你想找啊?你找個啥,你找也是契合。你找那一刻鐘已經契合了。 最主要是啥呢?我們容易迷失在執著下面。就是迷失在執著的累,執著把自己的心搞累了,迷失了,那才產生苦業對不對?實際執著時候就沒有啥了不起的事。但你要一看他——哎,挺契合的,我現在就這個狀態,“啪”就休息了。現在我是執著的狀態,我現在是迷失的狀態,這都沒有問題。你認識到我現在是迷失的狀態,你就用這個言詞契合了你的心。OK,好,皈依了。皈依啥了?皈依法。我第一個說皈依佛,說契合一切就是佛,你的事情發生了,你警覺他了,你給他一個對稱的名稱——法,出來了。 什麼叫法呢?萬事萬物都是法。哈哈哈,哪一刻哪個不是法?你給我說,你說哪個不是法?什麼不是法?你說什麼不是法?你找一個不是法的東西?那就皈依了,那就皈依法了。因為啥?什麼都是法,你不得不皈依了。圓成皈依嘛,你不是要圓滿的皈依的嗎? 短期出家弟子:是。 慈師:那什麼都是法,你怎麼不皈依呀?!哦,哎呀,這三皈依是很實在的事,我們原來都是玩的虛家伙對不對?三皈依都很實實在在的。以前那皈依都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是嘴皮子,哈哈哈。嗯,我們現在是心心的契合。嗯,心念,認知的契合。 哦?還沒有僧呢?在這,只是皈依佛皈依法了,令其以相續,一切時的自在力,僧。OK?令其相續。那就要作意了,前面有佛有法了,後面要作意了,說作意作為是為方便。和合者,就是和合二字就是作意、作為。聽得懂的?! 我講的不是佛法啊,我講的是皈依佛法。主動地令其相續,令佛令法相續。佛者周遍印取!周遍印取。法者無處不是!僧者令其相續! OK。磕三個頭。 我講這個皈依是教法皈依。教法皈依,他不是念那個皈依。那個皈依是那個皈依,那是佛陀一層一層這樣講,這個皈依你聽過了,入了耳根他不會敗壞,他沒法敗壞,就是說你想敗壞他都沒辦法敗壞。因為周遍的印取我們已經學會了,你會用不會用我不管你,一切皆是法,你學會了。 短期出家弟子:師父,這是不是說可以這樣子理解?其實就是本身一切都在法裡,在佛裡,不過是現在把心找回來? 慈師:OK。OK。認取他。令其相續! 短期出家弟子:一體的。 慈師:三者是一體嘛,三寶一體,一體三寶。哦,這三個東西運用出來了,你看大乘經典,看什麼經典,你看著都是自己說的話,一點都不會差。為啥呢?這叫法用皈依。法用皈依在我們中國現在傳播的人比較少一些。就是不講形式,只講法用,就是他的作用力! 很好。你們給大家開這麼個緣起,我以前還不願意怎麼講。這麼講,因為不純熟不好接受。 短期出家弟子:以前沒講過? 慈師:沒有講過。因為法用皈依古來已久不許講的。就是法授受嘛!法授受。這可以用!這不需要修行。這沒有修行,這就可以用。我講的法不能修行只能用!一修行就出問題了。 實際再說我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們知道自己干啥了。哈哈哈··· 那就知道自己的心,原來我們心是接受這個東西的,需要這個東西,我們才皈依佛。這樣說我盡形壽皈依佛,那麼我們跟見世尊是一樣的,我們從法上見世尊,干什麼呢?來真正地抉擇這個意樂。這個東西不是題外的話,是一個覺性的認知。這個認知給我們確定了我們有這樣的意樂,我們有這樣的作為。下面就可以跟我說三皈依了。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好,磕個頭。 (眾人隨念) 短期出家弟子:師父,他(一居士)沒有法名? 慈師:沒問題,提他的名字就行。沒有問題。這種皈依根本不需要任何名字。他直接就是作用了。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好。 (眾人隨念) “我某某,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好。 (眾人隨念) 三皈依完畢,結束了。磕三個頭。 法用皈依不需要形式的。不需要形式。他直接是法授。 一位隨喜皈依的出家師父問:師父,為什麼皈依的時候剛剛會特別突然的一種難過?特別難過?控制不了,特別難過。 其他居士:回家了。 慈師:不是難過,可能是有時候我們心裡一些陳舊的東西在某個因緣上就會松一下,會難受,心裡,他會難受。有的人會吐,有的人會暈,都會。有的人感覺很平和,有的人很喜悅,啥都有。這都沒有問題。一千個人是一千個樣。 居士:您說契合的那一刻我就心理一點掙扎都沒有。 慈師對,不需要掙扎。 居士:沒啥念頭。 慈師:因為這個皈依他是法,他不是額外講出來的東西,他就是狀態,狀態。這樣的一個狀態。這個地方沒有增減,就是說我沒有辦法搞增減的東西,不是我加給你一個名詞,沒有這個東西,就是他沒有增減。哈哈哈。 這種講法在過去五種皈依中的,法用皈依是最難講的,就是說不好契。人的心理,講的一方跟聽的一方,要一個出一點問題那就麻煩,你就沒法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