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講記


 2020/7/4    熱度:3099    下載DOC文檔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斌宗法師述)

慧律法師講

1991年4月講於文殊講堂

目錄

般若心經要釋要釋總科分判表

序(李炳南)

注:本講座課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依據福建莆田廣化寺版

請收看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師父把醒木一拍,“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翻開四十三頁,四十三頁,這個波羅蜜的“蜜”字,因為那是譯音,所以你用“蟲”或是用“山”都可以,這個“蜜”字是因為翻譯音而已,所以你寫這二個字都可以。

這部經典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部經典是觀世音菩薩說給捨利弗聽的,所以中間就一直叫捨利子: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中間有:捨利子!就是觀世音菩薩說:捨利子你知道嗎?捨利子你知道嗎?這部經經過釋迦牟尼佛的印證,所以就變成這部經典。這部經典沒有序分,也沒有流通分,只有正宗分。

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自古以來,是每一個弘法者必講的經典,但是因為諸位法師弘法的資料、見地上的看法,或是法師自己悟道的深淺,所講出來的資料也有不同。所以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注解非常的多,無論古人;無論是近代的高僧大德、在家居士,包括現代還活著的諸山長老,都有他們的注解。每一個法師或是古人,對這部經典都有獨到之處,只要他知見正確,都可以納為教學的資料。不過以我個人來看的話,我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注解,那要以斌宗大師的注解最了不起!斌宗大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注解,又詳細、又有表解,而且又寫得非常的充實,以斌宗大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我認為是一部最了不起的注解。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日本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這部經典,在韓國也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換句話說,只要是佛教徒,都知道有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只要是佛教徒。

而最主要的是因為它文字美,還有就是義理包括的很廣,非常的廣,整個《大般若經》六百卷的精華,就濃縮在這二百六十個字。我第一次看《大藏經》的時候,閱讀《大藏經》的時候,第一個就是看《大般若經》六百卷。六百卷《大般若經》裡面,看一看還是跟《般若心經》的義理一樣的,只是因為印度他們不厭其煩的,他們這個《大般若經》,如果你看過《大藏經》就會知道,它都是重復的東西,比如說:東方有什麼,然後一直講……然後是南方,就改一個南方,就跟東方一模一樣,可是文字都是重復的,這樣子的一直重復,所以雖然是六百卷《大般若經》,但是因為重復的地方非常的多,所以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修行人的早課也念、晚課也念,就是小孩子,十幾歲的孩子,媽媽學佛,她也會叫她的兒子、女兒,先念這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因此可見它的份量之重要,這不必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但是能夠完全貫串,悟到空的道理的人,我認為很有限,念、背大家都會,但是要悟到這個空性的東西,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中國從古以來,就是信教自由,所以並沒定過什麼國教,實際上卻是把佛教無形的成了國教。就把這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來說,差不多是家家都誦,人人皆知。這同彌陀觀音兩句聖號一樣的普遍人間,我想定為國教的宗教,人民尚有信奉不信奉的歧異,恐怕還比不了中國人人心目中有心經的普遍。這樣看來,說佛教是中國無形的國教,還有什麼不可?但是為什麼心經與中國有這樣大的因緣?也不妨加以探討。

有人說:中國人的根性好尚文辭,又歡喜高超的理論。可是不論文章言語,最崇尚的是簡要詳明,還得含義豐富。果是這樣,除了心經以外,還有那一本經合這幾個條件?從知這本經是極合中國人口味的,所以才有這大的權威。又有人說:中國是家家觀音,若一問觀音的經是那一本,卻張口結舌說不出來。不錯,法華普門品就是觀音經,不過他的篇幅太長,就有些人念誦不便,那能比了這二百六十字的心經便易,而且開口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所以這本經的普遍,自是觀自在菩薩的威德。我想甲乙兩說都有至理,何妨合起來看,不問誰的精確,總是這本經的普遍性,卻是無可否認的!

憨山大師雲:“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請問這本心經,雖然多能上口,要說到“解”上,只怕萬分之一的人也找不出來。真的,這話並不奇怪,就拿在下來說,固然是個鈍根,卻也有三四十年的學研,真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口頭上也會取捨前人的唾余,講說的出來,也不過是比著葫蘆畫瓢。若向心裡一問,仍是迷迷茫茫,一團雲霧。這話似是講的太深了,就不說心中真能了悟,只求能把名相,一句一句的分晰清楚,萬分之一的人也是找不出來。

要不相信,請把這本經裡包涵的名相,摘出來看看就知道了,甚麼五蘊、一切苦、二谛、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谛、六度等,任何那一條要解清楚了,不得講上幾天。若對佛學沒有深刻的研究,何能知道這些話怎麼講?況且這裡邊又含著許多修持的方法,如甚麼止觀、參轉、念想等,要不把禅、相、淨、密、各宗弄明白了,對於這本經是不能問津的。

不錯,這本經有不少的人來注解過,就古注說,有名的也有五十種上下;今人的注,就不知其數了。仔細看來,這些注解,不是講得太深,就是講得太細。在從前已經有人說:看注解好像比經文還難懂,到了現在,就更難上加難了。為甚麼這樣說?因為注解統是文言的緣故,便成了現在讀者的攔路石。台省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間,中國文字固然受了限制;內地從五四運動以來,打倒線裝書,提倡白話文,也有三十余年之久,五十歲以下的人,能深通文言的,實在也是少數了。所以這本經,雖有許多注解,只為文字的困難,眾生也就得不到利益了。

斌宗老法師,誕生在台灣,是天台宗的泰斗,深入法華三昧,幼年的時候,東往日本,西游內地。遍參知識,不但學問淵博,戒德莊嚴,那副慈悲度世的心腸,也是少見的。老法師曾在江南各大叢林歷充經筵主講,契理契機,辯才無礙!每講一次經,都有不少的人感動,皈依三寶。近年忽患血壓高病,閉關潛修,總是菩薩願力無窮,誰知抱著病,閉了關,還是忘不了度眾。

這本經的白話注解,就是在關裡邊著的,本來老法師早有一本文言注的心經,業已是風行全國了。為甚麼忽然忘了身命,又發起悲憫心來,嘔這心血?也就是見到現在的眾生,根器與以前有些不同了,度化眾生,自然得顧慮到契理,在契機一方面,也是更要得顧念到的!這樣,就不得不善巧方便,再改用白話來寫這本經注。

這件事確是甚不容易,第一難題,是經中的術語,要用簡單白話來說,若不絞幾番腦汁,那是決辦不到的。第二難題,是老法師的血壓正高,怎好再使用腦力,令這血壓繼續的向上增長?這真是為法忘身了。第三難題,是說到文字善巧,在一般學佛的中間,也還找的出人來擔當這事。可是注經,不是全賴文字,要是無戒、無德、無修、無證的來寫,讓他說得天花亂墜,那總是遮著一層靴子,搔不到癢處。又何能得到眾生的尊重?得到諸佛諸天的護持,極希望得到讀這篇經注的人,作難遭想,作希有想,因文字般若得解以後,再進一步去行持,方不辜負佛恩,方不辜負老法師的慈憫。

中華民國歲次壬辰菊月菩薩戒弟子

稷門李炳南序於台中四無量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

斌宗法師講述

般若心經要釋總科分判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這個表解,就是把經文盡量用簡單的科判把它列出來,如同提綱挈領一樣的,一目了然,諸位看這個講前小言,說文分三科,有通的三科,有別的三科。通常,東晉的道安法師發現,而制作了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但是因為那時候佛經的流通還不是很普遍,因此道安大師他就認為每一部經典,都有這樣子的格式,那麼,與當代一些高僧大德的看法不太相同,當代的很多高僧大德,都認為他是畫蛇添足,自作聰明,佛法是聖人所說的,你怎麼可以隨隨便便,把它科判為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呢?後來經典大量的流通到中國來,翻譯的經典也多,果然與西土暗合,跟印度的經典,流通過來的梵文,或者是巴利文的,翻譯過來以後,翻譯成中文,果然發現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與道安法師所說的一模一樣!道安法師是一代高僧,東晉的道安法師對佛教的貢獻,你去看看高僧傳你就會知道,這個道安法師人長得又丑又矮,但是對佛教的這種貢獻跟悟性,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媲美的。所以東晉的道安法師很早就發現了,每一部經典有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可是當時的高僧大德都批判他,認為他自作聰明,後來發現以後,對他更佩服!這個人就是有先見之明,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他就會清請楚楚的知道,有的人是發生以後還迷迷糊糊的。

前言

在一般講經的慣例上,都有所謂,經前的“懸談”或“提綱”,如天台的五重玄義,賢首的十門玄談,及其他。若照現在一般學佛者的心理和環境,似乎無這一套的必要。可是台灣處於海陬孤島,佛法衰微。向乏講經機會,對於這些談玄判教的風味,也許未嘗領略,因此我們無妨來把它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

然而要根據那一宗來講呢?我雖禅參臨濟,教卻學習天台,現在就把天台的五重玄義來談談吧!(五重玄義見本經附錄,因恐初學厭繁,故別刊經末。)

這部般若心經,在我們中國佛經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並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余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聖教中的地位,總算是一部很重要而負有聲望的經典;六百卷般若經的當中,其最簡括切要,提綱契領者,當推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了。

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色、受、想、行、識。),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實相者,即是我們個個本具的真心!迷了它便為眾生,悟了它即是諸佛菩薩;迷則生死無盡,悟則究竟解脫。

般若是發掘實相,解脫生死的一種最完善的工具和方法!我們不想求證實相,解脫生死則罷,如果要的話,那就不得不從這部經典裡去努力進取了!

你們這次發心舉辦講演這部般若心經的法會,總算很有意義的!而我呢,也覺得這是一種很興奮而樂為的事情。話說多了,現在要來開始講入正題。

正釋

當分做三階段來講:一、經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八字。二、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八字。三、正文——“從觀自在菩薩起,至菩提娑婆诃”。共二百六十字。

先來解釋經題。有人說:經題並不是正文,怎樣也要去解釋它呢?因為題是一經的總綱、經為一題的別目,若經題明白之後,便可了解經中大意。如網提其綱,則眾目自伸,若衣挈其領,則群縷必直。因此故有講釋的必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這個表解,就是把經文盡量用簡單的科判把它列出來,如同提綱挈領一樣的,一目了然,諸位看這個講前小言,說文分三科,有通的三科,有別的三科。通常,東晉的道安法師發現,而制作了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但是因為那時候佛經的流通還不是很普遍,因此道安大師他就認為每一部經典,都有這樣子的格式,那麼,與當代一些高僧大德的看法不太相同,當代的很多高僧大德,都認為他是畫蛇添足,自作聰明,佛法是聖人所說的,你怎麼可以隨隨便便,把它科判為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呢?後來經典大量的流通到中國來,翻譯的經典也多,果然與西土暗合,跟印度的經典,流通過來的梵文,或者是巴利文的,翻譯過來以後,翻譯成中文,果然發現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與道安法師所說的一模一樣!道安法師是一代高僧,東晉的道安法師對佛教的貢獻,你去看看高僧傳你就會知道,這個道安法師人長得又丑又矮,但是對佛教的這種貢獻跟悟性,那不是一般人所能媲美的。所以東晉的道安法師很早就發現了,每一部經典有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可是當時的高僧大德都批判他,認為他自作聰明,後來發現以後,對他更佩服!這個人就是有先見之明,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他就會清請楚楚的知道,有的人是發生以後還迷迷糊糊的。

別,此經傳世者七種譯本,就是流通在這個世間的有七種翻譯本,就是七種。今現者不計,但是不包括,不計就是不包括,現在有翻譯的話不包括在內,所以有流通的是七種。但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都是三藏法師這個人,這個高僧大德玄奘大師所翻譯的,所以今現者不計,也就是說現在人再翻譯的,超過第七種的那就不算,以古來翻譯的總共有七種版本。四譯同上例,四譯就是說;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這北方就是譯,意思就是說由印度文翻譯成中文,我們叫做譯,這個譯字就是取於北方。今探者為玄奘法師,玄奘大師去天竺取經,那麼,他所翻譯的這一本是最流通的,所以今探者就是講玄奘大師,經過千辛萬苦尋求這個原譯,回來以後專做翻譯的工作,玄奘大師的譯本簡擇精要,略去序分跟流通分,所以略去序與流通,就是單刀直入的只有正宗分而已。

甲初:經題分二——乙初:分釋二:合釋(以下均依此二法不另出科目)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分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此八字為一經的總題,上七字——般若波羅密多心,是別題(本經專用之名,別於他部故),下一字——經,是通題(與其他諸部,通稱為經故)。現在將總題八字分作四段來講:一、般若,二、波羅密多,三、心,四、經。

一、般若:此是梵語(即印度話,因印度人自稱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語稱為梵語),譯為智慧。怎樣不直譯之,而仍存梵語——“般若”呢?以其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譯為智慧,實則未盡正確。智論這樣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因為通常的所謂智慧者,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尤其是世人每每以為聰明就是智慧,若翻之則與彼混濫,而失卻般若殊勝義。為了表示這種智慧的特勝,所以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譯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經的翻字不翻音的意思。其實般若當譯為妙智慧,或真智妙慧,以揀別世人所稱的智慧,才為完善而恰當的!世人雖也各有他的智慧——如一般大學問家,大藝術家,大哲學家,這都是世人所公認是智慧的結晶。若在佛教眼光視之,不過是一種世智辯聰(八難之一。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唯耽習外道經書,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是為佛道之障難。人天眼目曰“世智辯聰不要拈出。”)。雖然科學發達,物資文明,能創造飛機,發明無線電等,此乃世間有漏智(帶有煩惱之過,無斷迷理煩惱之力之智。亦雲世俗智。)所成的有為之法(為造作之義,有造作謂之有為,即因緣所生之事物,盡有為也。能生之因緣,是造作所生之事物者,所生之事物必有因緣之造作故雲有為法),總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獲到究竟安樂。且於其中卻含有能使人發生一切煩惱和痛苦的可能;乃至用之不當,則能造出許多害人、害世的巨禍來(如原子彈等)!故世間的智慧是一種邪正兼雜(用於正途則正,用於邪途則邪),利害參半(善用之則有益於人,惡用之有害於人)。因為它——世智,是由第六識妄心分別出來的一種妄知妄見,是不實,是污染,非純善,尤其是有限的。事實只可稱為知識,確沒有當得起智慧的資格,那裡更談得到妙呢?至於本經所說的般若妙智慧,那就不同了,它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種無漏智(謂三乘之人,離煩惱無染之清淨智也。斷惑證理即此智之用。),完全由真心流露出來的,是離過絕非,是正常,是真實,是純淨無染,是唯正無邪,並且沒有窮盡的。人們能夠用了它,非但能令自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且能普度眾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這就是般若妙智慧的特色,豈可與世智辯聰同日而語哉!《智論》雲:“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即此意也。故世間的有漏智,與本經所說的般若智,真是天壤懸殊!

經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各位看四十五頁的表解,般若,中國話叫做智慧,因為用“智慧”是一種尊重,其實用“智慧”二個字,並不能襯托出般若真正的意思,因為這個智慧,往往會給世間人誤會成一種冷靜的理性,所以單單靠著“智慧”二個字,是不能夠解釋般若的意思。所以我們一般人用這個智慧,就會認為說這個人很聰明,不對!聰明是世智辯聰,聰明是世間累積的經驗,用重疊的、連續的執著,所產生的一種主觀意識的推論跟批判,是世間的聰明人。智慧不是這樣,智慧是本來每一個人清淨心中,所散發出來的那一種慈悲平等、無量的智慧心,完全跟世間的教育不一樣,世間的教育它是累積的執著,是一種負擔;是一種錯覺,因為它對符號並不能透視它的假相,而智慧是不離文字,而卻能夠離開語言、文字、心緣相,然後悟入到最寂靜的法門,於寂靜當中起妙用,而所有的妙用,都透過自己的本能,智慧說是後天修成的也對,叫做斷德,說是先天的也對,叫做智德,意思就是本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存在有智慧的本能,這個叫做智慧。智慧簡單講就是良知;簡單講就是本來的面目。

基於上面所說的幾點理由,故不譯,以表尊重。茲把四例翻經,及五種不翻列表如下:

這個智慧有五不翻,這個翻就是翻譯的翻,五種不翻譯的一種。印度文翻譯成我們中文,有很多地方沒有辦法完全翻過來的。

五不翻,第一個叫做多含不翻,多含不翻,譬如說:薄伽梵,薄伽梵是佛的尊號,薄伽梵含有六種意思、意義,第一個叫做“自在”,你如果是翻自在的話,那其它的五種意思你就不能表達出來,所以多含不翻,含就是一個“今”再一個“口”,口裡含著任何東西,多含不翻,很多意思不能直接翻譯的,那麼就要照抄,叫做薄伽梵。如果你翻譯成“自在”,那只有其中裡面六分之一的意思,那還少了其它五種。所以薄伽梵翻譯成中文,第一個叫做自在,意思就是佛是一個很自在的人。第二個叫做“熾盛”,熾盛就是燃燒,意思就是他的智慧像火在燒一樣的,誰碰到他,所有的難題都解決。你要碰到大徹大悟的人,你一問他馬上就答,佛的智慧也是一樣,火在燒一樣的無量的光明。熾盛。那個熾要加一個火部。第三個薄伽梵的意思叫做“端嚴”,意思就是說佛除了外表長得很莊嚴以外,他的內心裡面更加的莊嚴。如果說你只有翻譯成自在、熾盛,那你意思還少啊,還少個端嚴,佛的內心裡面三業清淨啊,身、口、意清淨,而外面無量的莊嚴,眾生一看就非常的歡喜啊。第四個“名稱”,佛的這個名是超越九界的,超越九法界的,他是最偉大的聖人中的聖人,所以他的名稱是遍十方的法界,這名稱非常的了不起。這名稱也可以解釋說贊歎,是十方眾生所贊歎的一個聖者,薄伽梵!薄伽梵翻譯成第五個意思,就是“吉祥”,那麼,這個吉祥是我們每一個人所祈求的,那麼,這個吉祥,像文殊師利菩薩就翻譯成妙吉祥,文殊師利菩薩就是不可思議的吉祥。這個吉祥包括內在的寧靜,一切災難統統沒有,就算有災難,對佛來講也沒有作用。所以我們放蒙山的時候,我們就會唱:願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恆吉祥,這就是吉祥。再來第六個,翻譯成“尊貴”,尊貴,薄伽梵就是佛,佛就是宇宙當中至尊至貴的,最了不起的一個聖者,所以說五不翻譯當中,第一個叫做多含不翻,意思就是說,你要是翻譯一個意思,實在是無法來包括其它的,例如:薄伽梵有六種翻譯的不同角度,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那麼如果你只有翻譯一個,變成缺少了,那不適合。

第二個,叫做秘密不翻,什麼叫做秘密不翻呢?譬如說神咒,那個神咒難道你也要了解它的意思嗎?不需要!你只要好好的持咒,你自然就會有感應的。自古以來,我們同學們,你可以對佛法絕對具足無量的信心,就拿這個感應來講吧,我是一個很沒有修行的出家人,但是我所碰到的,那一些精神病患、或者是病苦,我們念念大悲咒水,求佛菩薩來保佑他,也都獲得到很不可思議的加被。我知道這個不是我的能力,那是諸佛菩薩的慈悲,諸佛菩薩他怕我漏氣,所以他保佑我,保佑我,怕我以後度眾生度不了,所以念念大悲咒,就會有感應了。就反面來講,如果說這個咒語是假的,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感應呢?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不可思議呢?

我講一個給你聽聽看,是真人其事的。有一個差不多年約四十五歲的婦人,她是個很虔誠的佛教徒,她十多歲的時候,就常常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她不是正信的佛教徒,那是因為電線桿;電線桿上常常有:“請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她十多歲時想:念這個大概不錯,又不必交稅金,很好!就每天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就這樣一直念……她還不是很了解佛法,她知道菩薩是慈悲的。她說有一次,她們乘著一輛游覽車,從山上撞下來,整個游覽車就一直翻,一直翻,翻到山谷底下去了,她一醒過來,竟然沒有翻到山谷底下,吊在半空中,那個樹把她卡住了,她怎麼出來的她也不曉得?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樣摔出來的?摔出來的意思就是車子翻下來時,她怎麼跑出來的,她自己不知道,被摔昏了,起來以後竟然卡在樹上。她說:師父!這個我一生一世都記住,這個太不可思議了!她說:到今天為止,我怎麼跑出來的,我都還不知道?有的人聽到很興奮說:那我也要來坐車,翻一次車看看,最好還是不要,為了求感應就弄成翻車,若是故意的話,你是肯定摔死的。所以說要是說,全車裡面撞下去統統死,只有一個她活,她怎麼跑出來的,她自己也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原因也不曉得?神咒,南無觀世音菩薩,叫你稱菩薩的聖號,她還不曉得什麼意思,觀世音是什麼意思,她也不曉得,他就有這種力量,更何況念這個大悲咒?你想想看這個大悲咒的威力,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成道,一定要念大悲咒的,多少人念大悲咒多少人得感應。是不是?所以你假設說佛講的是妄語,那你怎麼樣來解釋這麼多的感應?就拿我個人來講,我最差的,沒有修行的,那感應的不下幾百次,幾百次啊,我沒有像你們那麼有修行,就會有感應了,何況你們穿白色衣服的人,我想你們很有修行的,我知道,我都贊歎我的徒弟,我不會贊歎我個人。所以這個神咒不翻,你只要會念就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有很多人要來學手印,我以前就是教手印,我以前很熱心,教一教以後,後來的人就聽到錄音帶,那每次來:師父!教我手印。有的老年人風濕症,骨頭不柔軟,一支手指彎曲,另一支又被帶動起來,結成的手印就像豆干一樣,像豆干印一樣,後來我就不教手印了,本來我對教手印是很有興趣的,後來我發現教手印以後,每一個人碰到師父,就要請教師父的手印,這個很麻煩,干脆就不教他們。

所以我們眼睛所看過的那一種感應,真是不可思議!你說我們一個水陸大法會就好了,這個水陸大法會,有人看到虛空當中,西方船就這樣走過去,有的人就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他沒有必要編一套理由來騙你,做一個水陸十方法界都震動,是不是?很多人來告訴我:奇怪!文殊講堂做的水陸怎麼那麼的感應?很多人見光、見花、見佛,我說:你不要執著這個,我也見過光,不過我那個是日光燈,晚上一打開,就見日光燈了,跟你們不一樣,我怕眾生太執著這種東西。所以這是秘密不翻,神咒的威力根本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師父跟你們擔保,佛講的絕對不妄語的。

第三、尊重不翻,就是“般若”二個字,這就是尊重不翻。為什麼尊重呢?因為般若的意思實在是太多,而且古來都是這樣稱呼,尊重,我們就尊重古人,以這個“般若”二個字,繼續抄一遍就好。其實這個般若梵音叫做prajna(長音),也不是我們中文念的“般若”應該念成台灣話的“般若”才對。這個翻譯的人念般若,今天我們大家都是這樣念,這是尊重不翻。我們已經講了三個,多含不翻,秘密不翻,尊重不翻,“般若”就是尊重,所以我們不翻譯,不翻就是不翻譯過來,照抄。

第四個,叫做順古不翻,順從古人,古人怎麼寫,我們就怎麼寫,比如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古人是這麼樣念的,我們也是這麼樣念的,順古不翻,順古不翻,譬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五叫做此方無不翻,意思就是中國沒有的東西,我們沒有辦法翻,譬如說庵摩羅果,印度的水果,它有這種水果,佛常常拿庵摩羅果來比喻,中國沒有庵摩羅果,你叫他怎麼比喻呢?比如說榴蓮,也就是說台灣幾十前,我們都沒有看過榴蓮是長什麼樣子的,我活得這麼大了,我沒有看過榴蓮是什麼?是因為有去過泰國,那如果從泰國以前要翻譯成中國的經典,譬如說榴蓮,那誰知道榴蓮是怎麼樣子的?那是因為我第一次去泰國的時候,第一天那個導游張姐,就帶我們去吃榴蓮,她一打開就拼命的吃,她說:師父!你吃一塊。我一聞,簡直就像臭糞味,我一直想嘔吐,怎麼會有這麼臭的東西?很想嘔吐,張姐咬了一大口還說:這很貴的呢!還直說榴蓮很貴。泰國人坐月子都沒有進補,都是吃榴蓮,吃榴蓮,很臭!那是第一次聞到。結果回到台灣,沒吃時倒會嘴饞了,所以人會改變,沒有榴蓮吃時,就很想去買,要不是邱醫師制止我,現在不知吃幾粒了?徒弟又那麼多,要是說一聲我喜歡吃榴蓮,明天就送來一大堆了,其實都不是我在吃,都是男眾在幫忙吃,實際上我也沒吃到幾塊。做我的徒弟很好,尤其是我生病住進醫院裡時,送再多東西來都不是我在吃,都是隔壁在吃。所以印度當時候有那種水果,我們中國沒有這種水果。現在是海運比較發達,海運比較發達,我們去泰國看有很多水果,我們台灣沒有的,像那個果後,我們也沒看過。說榴蓮吃了會太熱,果後吃了會冷,要中和一下,人也是很無聊,吃了熱性的食物,再用冷性來中和。導游帶我們去買榴蓮,說吃了人會燥熱,喉嚨會干澀沒聲音。這個榴蓮還是一大學問呢!高級的榴蓮還分金枕頭,那個邱先生很內行,買到都成內行人了,還買那個金枕頭,我說:榴蓮不是一種嗎?好幾種!有的人榴蓮一打開來,才發現全干扁了,外表很好看,結果裡面不能吃,我們第一次看到榴蓮,我不會剝榴蓮,一剝就刺傷手流血了,我這個人只能吃,不適合工作,也沒弄過榴蓮,一弄就流血了,算了、算了!還是留給徒弟,我只適合講經,還有適合吃。中國沒有的就不能翻了,只能講:庵摩羅果,翻譯成中文就是無垢清淨的意思,是印度的一種水果,吃下去可以除風熱、治病,中國沒有。

所以般若翻譯成中文叫做智慧,卻不能翻譯成聰明,聰明是世間人累積的錯誤教育。那麼,智慧是發自本性的清淨心,本能的,本來每一個人都具足的,這是五種不翻譯裡面的尊重不翻譯,就把它原原本本的尊重,尊重它的含意;尊重這個古人;尊重般若崇高的意境,所以不能翻譯。

現在先來把般若——“智慧”的意義略釋一下:明白真理,認識事實,叫做智慧。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為者造作之義,無因緣造作曰無為,又無生住異滅四相之造作曰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鑒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總之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都能徹底明了,於中無染無邪,而無障礙者謂之般若妙智慧。扼要的說:般若,乃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亦即離一切迷情妄相的一種清淨無分別智;也可說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而無所得的一種真空無相智。這豈是世人所能夢想得到的呢?依般若的性質來說:其類有三:

一、實相般若:“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它,也不可以“大小”等去計度它,非凡夫的心理所能想像,也不是世俗的言論所能指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究竟之真理,言語之道斷,而不可言說,心念之處滅而不可思念也,心行者心念也,又名不可思議境。),無可表達,無可取著;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茲約三義釋之:

(1)實相無相——離一切虛妄之相,沒有一相可得,故曰無相。

(2)實相無不相——具足恆沙(恆河沙之數譬物之多也。)功德之相,沒有一法不是,故曰無不相。

(3)實相無相無不相——雖離相而本體不空,雖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無相無不相。此即實相般若也。

二、觀照般若:乃實相理體上所起的一種智用,謂行者修觀時,心光內凝,照了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由空妄相,而見實相,以實相由觀照而證得,故謂之觀照般若。又,如實了解聖教中所說的道理,依理去體驗實修,於其中間所有的功行,曰觀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諸佛菩薩,從其親證實相理體,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謂之文字般若。若約狹義來說:即指本經始終所有的文字,以及八部般若裡面所诠的義理,因其能令眾生開發智慧,故謂之文字般若。尤其是觀照沒有它,則不能成立。實相沒有它,則無由顯示,故以文字般若稱之。再進一層說,則凡佛所說的一切言教,都概括在內。若約廣義來說:則非僅聖典上的文字而已,凡一切語言動作等,能表顯意義令人理解而啟發智慧者,都是文字般若——如佛在世時,則以音聲為文字,所以佛經以名句文身為教體;乃至歷來的祖師們,有擎拳豎拂等一類的開示,也莫不是令人啟悟的文字般若之一。雖說文字不是實義,然而沒有文字,卻沒法起觀照,而證實相。所謂不假藉文字言說的方便,是無由引導眾生離妄執而證悟實相的;故文字般若,事實也是修行不可無的一種重要條件!凡初學佛修行的人,要先從聖教聽聞啟悟,然後依所知的道理去實際真修,以期獲到最終的結果,得到真實的受用,這才算為有次第的學佛修行,同時也不致行錯了路。

總之:從聽聞言教,或自己閱讀經典所開發的智慧,叫做文字般若;又名聞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實際地去體驗修習,叫做觀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觀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無明,親見本來面目,叫做實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證得故)。又自性虛靈不昧,謂之實相般若;依理進修,所行與所解相應,謂之觀照般若;由聖教啟發的清淨智,謂之文字般若,此乃約通途而說。若單就本經所明者,則指解悟諸法皆空之理,謂之文字般若;依法空無我慧,去觀察覺照,謂之觀照般若;徹悟法性無相,親證實相,謂之實相般若(實相般若理也,觀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文字”、“觀照”,為什麼也稱為般若?文字是求啟悟實相的一種工具(無文字不能起觀照),觀照是求證實相的一種工作(無觀照無由體證實相),二者皆依體——實相,得名,故均以般若稱之。文字,是一種道理的追求——啟發智慧,明白真理;觀照,是一種心理的訓練——改除習氣,求證實相;實相,是一種體證的境界——靈明妙覺,平等周遍。總之,文字是約解悟方面言,觀照是約實行方面言,實相是約體證方面言。前二——文字、觀照,是相似義,屬方便般若;後一——實相,是真實義,屬究竟般若。此外還有一種叫做方便般若——通達一切諸法去方便化導眾生(於菩薩位至佛果的中間依般若俗智(般若有二:一、真智:根本智之異名,照了真谛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後得智之異名,照了俗谛事相之智也。)通達利生方便法門,廣修六度萬行(一、布施:慈心施物也。二、持戒:持佛戒而慎身口意之惡也。三、忍辱:忍而心不動也。四、精進:勇猛行一切善,伏一切之惡也。五、禅定:心止一處而拂去妄念也。六、智慧:分別真理也。此六度為萬行之總體。前五為福行,後一為智行。以福行助成智行,依智行而斷惑證理渡生死海也。)救度一切眾生。)



三種,叫做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什麼叫做實相般若?我們眾生所看到的都是假相,而現在提到這個實相般若,這個不好講了,實相般若就是般若的本體,是真空之體,為什麼講真空呢?真空就是絕對的空,無一法可得,一塵不染,一絲不掛。真空之體,就是所謂的法身德,就是我們所講的正因,理心的佛性,正因佛性。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強名實相。佛悟到我們的心體盡虛空界、遍法界,充滿了無量無邊的智慧,那麼,這個智慧不是假相,也不受到任何的體性;或者任何的物質;或者任何的心來表白,實相就如同法身一樣的,悟到、徹悟到空性的絕對存在性,而無法表達,所以也只能用“實相”這二個字來形容它。因為實相是一種理性的體,理體,是真空的體性,所以在真空的體性底下,你要寫幾個字:真空之體,是為文字所依,是圓明寂照,為觀照所證是不生不滅,所以真空之體叫做性體,本性之體。分二個角度來講,所依就是為文字所依,為文字所依靠的,因為文字講來講去,就是要講這個真空之體,要講實相的東西,所以為文字所依。所有的文字都在表達真如實相的這個東西,所以為文字所依底下要寫四個字:圓明寂照,因為實相沒有辦法形容,我們只能用一個圓,圓滿的“圓”,明,光明,寂照就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簡單講就是,圓明寂照如果分四個角度來講,就是他有無量圓滿的心,意思就是一塵不染,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讓他出差錯,他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圓滿的,這個人怎麼可能有辦法做到這樣?有!如果你悟到法身實相,你就沒有一件事情不圓滿,包括等覺菩薩都有缺陷了。明是對無明來講的,只要你還是等覺菩薩,你還有最後一品無明沒有斷,還不能稱明,所以圓明可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圓滿光明,那一個人有辦法做到圓滿呢?再來,寂照,這個“寂”不能解釋說是寂寞;也不能解釋說寂靜,這個“寂”很不容易解釋的,這個寂,如果拿今天名詞最適合的,就是一種非常安詳的心態,這個寂不是說靜的很恐懼;靜的無聊;或是靜的沒有依靠感;靜的有一點恐怖的感覺。或是說晚上先生不在,很寂寞、很寂靜,這個不能稱為寂。所以這個“寂”要舉現代話來講,就是透視人生、宇宙而不迷惑,內心保持無量的清淨,那一種莊嚴,用智慧心、用清淨心,面臨整個人生的那一種安詳、寂靜的感覺,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困擾著他,如果這個寂來講,就是智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他絕對不迷惑的,所以他能夠保持那種安靜的心態,不是我們現在的眾生,一點小事情就掛礙,晚上就睡不著。這是寂。再來就是“照”,所謂照就是妙用的意思,實相的本體,還不能只是用寂靜、透視、安詳、絕對來解釋,它還存在一種照的能力。這個“照”字就是無作的能力,不假任何的造作,具足有觀照的能力,具足有無量的神通妙用的能力,就是寂照。這個所依,為文字所依,性體的所證,為觀照所證,意思就是你修觀照的功夫,到最後還是要證悟到你清淨絕對的本性,為觀照所證底下就寫四個字,叫做:不生不滅。這不生不滅就不好講了,我在這個地方再形容一下,你們務必要好好的聽,所謂不生不滅,我們說:不是生,對滅講的,也不是說滅,而對生講的,意思就是說,生滅當下就是虛妄不實,一切都因為你的錯覺而有生滅,但是你又不能放棄這個知覺的錯覺,而悟到這個不生不滅的道理,我們講真空之體,涅槃的不生不滅,不是你想像當中那一種不變的東西,或者是說你把它觀想說,不生不滅就是一種永恆,就像虛空一樣的,或者是說你把它觀想說:這不生不滅大概是什麼都不管,放下、放棄,那也不對!如果你把不生不滅當作說,在生滅裡面有一種不生不滅,也不對!這很麻煩,這種東西,除非你開悟,否則講來講去,你都會落入兩邊的,你都會落入兩邊的東西。我現在舉例子,如果你聽得懂,你馬上就徹悟,如果你聽不懂的話,也可以給你一種啟發。我現在注意講,那你注意聽什麼叫做不生不滅,從幾個角度來講,譬如說這是一個鑽石,放在這個地方,鑽石有沒有叫你貪?沒有!它本來如如不動的放在這個地方,一切都是因為你起心動念,你強以分別它,所以說這是好的、這是貴重的、這是不好的,因此你起心動念,當你還沒有來投胎這個世間的時候,你對它並不認識,當你來投胎出生以後,你有強烈對它有執著的觀念,這就變成強烈的生滅,有我們這個生滅的心意識形態,作為生命的題材,就變成我們的色身,由前世的業力,轉變到今生今世的色身,這個色身就變成共業所感的意識,生滅的執著,所以我們現在也只能做到心裡的如如不動,你清清楚楚的看這個世間,你不思善,不思惡,就這個時候,就是你本來的面目,然後當你厘清楚了不生不滅自性的時候,你當下就了斷無始劫以來的業力,來世你就不會來投胎,為什麼?因為你沒有業力,業力一觀照的話,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就顯現出來,那你就斷了一切的惑,斷了一切的惑,你就沒有做生命題材的東西。所以這個不生不滅,從我們本性來講的話,我們有一個心,保持一個清淨心、冷靜的心,不受分別妄想顛倒左右,那個就是本來面目,這是一個角度來解釋不生不滅。

如果用這一張衛生紙,來解釋不生不滅來講的話,這衛生紙本身是一種緣起性空的,緣起是借重一切眾生的意識形態,所構成的共業生滅的意識觀念,意識觀念,所以你看它有生有滅,你看它有生有滅,這是眾生的共業所感,所產生的一種幻覺,以眾生的位來講,這明明有生滅,但是就本性來講,你撕掉這個衛生紙,我問你:你本性有沒有撕成兩半?有沒有?沒有!意思就是生滅當體就是自性本空,讓它生滅,你並不必要為這個生滅法起一個動念,你起一個動念就完全錯誤,生者自生,滅者自滅,不干你本性的事情,當下即如如,一切都如。這樣講如果還不清楚,我們再舉一個例子,當我們沒有來投胎的時候,我們完全沒有作用,父精母血那麼一點點的東西,你現在有所作用的這一念,統統是顛倒、妄想,等到幾十年以後,你就要回歸到你本來的面目,就是一切空,所以是故空中無色法,一切色法都是妄相;無受想行識,一切的感受、思想、一切的行為造作,意識形態,第八意識的識,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統統當體即空。所以實相就是真空之體,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不是離開生滅法,離開生滅法裡面,找不到一個不生不滅的自性,悟到了這個不生不滅的自性,他就不是一個普通人了,一切的世間再大的委屈、再大的傷害,他也沒有感覺:我在忍耐,因為它本來就是沒有的東西,你要叫他講什麼忍耐呢?講無生法忍,即馬上悟到無生法忍,連“忍耐”這二個字都不談,本來就沒有,你忍耐什麼?一切法了不可得,自性圓明寂靜,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清清楚楚,六根門頭驚天動地!我們叫做眼“見”眼睛“看”,而佛不是,他是眼“觀”,他不是用看的,他用觀的,你有見就是執著,佛用觀的,所以“觀”世音菩薩,就是觀察一切眾生的痛苦,觀就是透視他,你眼見,見就是執。所以真空之體,就是我們所觀照的所證的不生不滅。所以我們三十條清規裡面就說:務使頓明心地,意思就是學佛第一個最重要的課程,你要先了解本性是什麼東西,這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成道的根本,不悟到本性,你的修行會變成情緒化的變化,今天有賺錢,情緒就好一點;今天不好了,心情緒就不好了,他不能如如不動的東西,不悟到實相就不能如如不動的東西,沒有辦法!好!再來我們看到觀照的般若,觀照的般若就是實相之用,實相是法身,是理體;是圓明寂照;是不生不滅,那麼這個觀照是怎麼樣呢?是要讓我們實行的,觀照底下要寫兩個字:實行。

那麼這個觀照是怎麼樣呢?是要讓我們實行的,觀照底下要寫兩個字:實行,你要去做了。實行就是要做什麼?要體驗、要求證,要體驗跟求證,就是要依教奉行,要行解相應,這個叫做實相之用,就是觀照。再講一遍,觀照就是要實行,實行就是要讓我們體驗跟求證的,就是要依教奉行,我們叫做行解相應,這個就是了因佛性,了因佛性,那麼,實相之用就是般若德。為什麼實相之用就是觀照般若呢?般若是分三個角度,實相般若是法身,無相的,你沒有辦法講,但是實相可以起用,實相之用就是妙用,這個用不是一般的用,那是般若的妙用。觀照能夠起般若的妙用,能夠恢復到本來的面目,本來的面目,這個叫了因佛性,了因的慧心佛性,智慧的。所以真空之體,是理心的佛性,實相之用是慧,智慧的“慧”,慧心的佛性,意思就是了因的佛性。

再來文字般若,是般若的勝相,殊勝之相,大徹悟的人不會為文字所障礙的,大徹大悟的人,文字本身就是般若,我的意思就是文字本身就是智慧。這文字是诠釋言教,就是解釋佛的一代時教,一代的教化。這個解悟就是文字,文字的底下要寫個:解悟,就是讓你了解去悟道,那就是文字。文字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方便,還有引導眾生,聽聞聖教,啟發智慧,都要靠文字。再講一遍,文字是要靠解悟的,就是要讓你了解去悟道。那麼文字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方便,還有引導眾生,所以這個聽聞聖教,啟發智慧,統統要靠文字,就像我們現在,就是要靠文字,如果我們不靠這文字,我們就沒有辦法。所以實相就像航行船支的目的地;觀照就像駕駛;掌舵的、舵手,觀照。文字就像船、舟筏一樣的。文字就是讓我們乘載的,我們籍著文字,然後籍著觀照的舵手,就是駕駛員,達到最後的目的地,那就是實相。所以實相是般若的體,觀照是般若的妙用,而文字是般若的殊勝相,不是聖人的“聖”是殊勝的“勝”,實相之性體,是正因佛性,是法身德,是為文字所依,是圓明寂照,為觀照所證,是不生不滅。觀照般若是實相之妙用,是般若的德,文字是解脫德。觀照這個了因佛性,是要讓我們實行,好好去體驗、去求證,去依教奉行,去行解相應的。文字诠釋言教,言教,解脫德,就是緣因佛性,緣因,就是因緣果報的“緣”,不是原來的原,不是原因的原。緣就是因緣果報,我們兩個很有緣份的“緣”,是讓我們解悟的,是诠釋言教,是讓我們解悟,是方便引導眾生,聽聞聖教,啟發智慧的。

這裡只列出三個般若,還有一個般若,旁邊有提到,那就是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就是度眾生方便,隨機應化,隨眾生的根機,而要講什麼法,叫做隨機應化。廣修萬行來普度眾生,所以實相、觀照、文字,稱為三種般若,還有的人稱為四種般若,那就是加一個方便般若。我們有方便智慧的人,講話、做人就圓滿了,我們眾生因為沒有方便法,所以講二、三句話就吵起來、就吵架了,如果一個人內心裡面不存在一個方便,那麼他的心也不會圓滿,什麼事情也轉不開來。這個方便那是要相當的功夫。就是我這句話怎麼講,又不會傷害到眾生,那麼,我內心裡面要充滿方便的智慧,我自己就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因為我們沒有方便的智慧,所以我們那個症結,怎麼樣自己也打不開,死在自己的觀念裡面,正因為我們沒有方便的智慧,死在自己的觀念裡面,因為你能夠度眾生,你就會顧慮到眾生的立場,那麼你當然就會顧慮到你的立場。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能有方便的智慧般若,你當然不能度眾生了,你連你自己都搞不清楚,你怎麼能夠度眾生呢?所以做人要圓滿、講話要圓滿,那還得加一個方便的般若才有辦法,否則的話也就沒有辦法。

茲約三德及三因佛性會通之:實相般若,在三德謂之法身德,在三佛性謂之正因理心佛性;觀照般若,在三德謂之般若德,在三佛性謂之了因慧心佛性;文字般若,在三德謂之解脫德,在三佛性謂之緣因善心佛性。

其次再約“體相用”三大釋之:實相般若、體也,為觀照、文字之體;觀照般若、用也,為實相、文字之用;文字般若、相也,為實相、觀照之相。依實相之體而成立文字之相,由文字之相而起觀照之用,由觀照之用而證實相之體。實相的體證,是由觀照的工夫所獲到的;觀照的妙用,是由文字的啟示而得來的,文字的成立,是依實相為本體的(又般若有境、行、果三:境——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知一切法之總相,即空相,二乘所見,),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各種差別之道法空相、假相,菩薩所見。),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即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行——照見諸法皆空(自利),廣修六度萬行(利他);果——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四德(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體,恆不變而無生滅,名之為常;又隨緣化用常不絕,名之為常。二、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名之為樂;又運用自在,所為適心,名之為樂。三、我德:解我有二種:一就體自實名為我,如《涅槃經•哀歎品》中所謂:“若法是實是真是主是依。性不變易是名為我。”二就用自在名為我,如《涅槃經•高貴德王品》所謂:“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為大我。雲何名為大自在耶?有八大自在則名為我。”四、淨德:涅槃之體解脫一切之垢染,名之為淨;又隨化處緣而不污,名之為淨。))。列表如下:

三 般 若 三 德 三 因 佛 性

實相(真心理體)——法身德——正因理心佛性

觀照(觀智精修)——般若德——了因慧心佛性

文字(全卷經文)——解脫德——緣因善心佛性

觀照——用———即般若之妙用,為實相文字而生起

實相——體———即般若之本體,為觀照文字之所依

文字——相———即般若之勝相,為實相觀照之表顯

【注:八大自在我——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其我德以自在為義,自在有八義,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

復次佛說般若有共、不共二類:對聲聞、緣覺、及初心菩薩共同所說的其義淺,謂之共般若(通於三乘所同聞共修者);單對上位菩薩而說的其義深,謂之不共般若(唯菩薩所聞所修不共通於聲聞、緣覺者)。若依天台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言之,則共般若屬通教,不共般若屬別圓二教。修體空觀,了達萬法當體即空,證但空(但見空而不見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以了脫生死,是三乘的共般若。修次第三觀及一心三觀,了達萬法當體即是真如實相,證中道理,能從空出假(由解脫而入世利生),廣度眾生,導萬行以入智海,是為菩薩的不共般若。本經屬不共般若,乃觀自在菩薩於靈山會上承佛威力所宣說者,是大乘菩薩所修之微妙法門,以空慧得解脫,以大悲為方便,所謂,通達般若性空,攝導所修大行而成佛。

按佛宣說般若的時間最長,所謂“二十二年般若談”。總合起來,有八部般若,列表如下:

一、大品般若 十萬偈 五、小品般若 四仟偈

二、放光般若 二萬五仟偈 六、天王問般若 二仟五百偈

三、光贊般若 一萬八仟偈 七、文殊問般若 六百偈

四、道行般若 八仟偈 八、金剛般若 三百偈

這部般若心經,雖只此二百余字,而大部的精要奧旨,實則統攝無遺。

關於各宗,對這般若智的發揮和修證的方法,都各有他的特色所在。如天台宗則根據三智。什麼叫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切智”:了達諸法性空之理;這是聲聞、緣覺所證的但空般若智。“道種智”:通達種種道法,以化導眾生;這是菩薩所證的出假化導般若智。“一切種智”:通達化導斷惑之一切種法,乃至十法界(一、佛法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境界也。二、菩薩法界,為無上菩提修六度萬行之境界也。三、緣覺法界,為入涅槃修十二因緣觀之境界也。四、聲聞法界,為入涅槃依佛之聲教修四谛觀法之境界也。五、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於天界,受靜妙之樂之境界也。六、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樂之境界也。七、阿修羅法界,行下品十善行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也。八、鬼法界,犯下口五逆十惡,受饑渴苦之惡鬼神境界也。九、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惡,受吞啖殺戮苦之畜類境界也。十、地獄法界,犯上五逆十惡,受寒熱叫喚苦之最下境界也。)的一切性相(性者法之自體,相者相貌,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而有為、無為皆有性相。),事理、染淨、因果等,於一念中,洞徹無遺;這是諸佛所證的大覺圓滿般若智。又知本體之空,曰一切智;知現象之假,曰道種智;知現象即中道實相之理,曰一切種智。本經所明的乃是一切種智兼明道種智,非一切智也。故本經雲:“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於修證的方法待後文說明。

其次唯識宗則明四智。什麼叫四智?就是:

一、“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行者轉眼等有漏(漏者煩惱之異名,含有煩惱之事物,一切世間之事體盡為有漏法,離煩惱之出世間事體盡為無漏法也。)之五識(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緣色聲香味觸五境之心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為利益一切有情,示現種種的神通變化,成就其本願力所應作的事,叫做成所作智(如來之現化身土(凡聖之依正二報也。身為正報,土為依報。)及諸神通皆為此智之作用)。

二、“妙觀察智”(通達一切諸法,善能鑒機說法之智),轉第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對於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而生見聞嗅味覺知之了別作用者。)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觀察諸法之相,隨順機宜而為一切眾生說諸妙法,叫做妙觀察智。

三、“平等性智”(能平等普利眾生,成諸法平等作用之智),轉第七識(八識中第七識以第八識為所依,以第八識之見分為所緣而生之識也。末那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此識常緣第八識之見分思量我為法,故名末那,我法二執之根本也。然則第六識名為意識,有何分別,彼依末那而生之識,故曰意識。即依主釋也。此末那,即第七識,故雲末那識(即意識)是持業釋也。)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泯人我差別之相,證自他平等之理,運同體大慈,起無緣大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於有為無為性之中,不住於過去、現在、未來世之中,知諸緣不實,顛倒虛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生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無緣慈悲。),普濟一切有情,叫做平等性智。

四、“大圓鏡智”(轉有漏善惡之業報,顯萬德莊嚴之境界),轉第八識(法相宗謂眼耳鼻舌身意之外,更有末那識阿賴耶識二者,末那之義為我執。謂執持我之見者,即此識也。阿賴耶者即末那識所執以為我者也,其義為藏。謂能藏一切法,世俗所雲神識性靈皆指此。又阿賴耶譯曰無沒,無沒為不失之義,與藏同意。雖在生死亦不失沒故曰無沒。)之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一種智慧,眾垢既盡,實相顯現,法界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都能圓融無礙,如大圓鏡,光明遍映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普攝萬象,無物不照,無微不顯;又能轉凡夫依正有漏之身土,而成真常無漏莊嚴之身土,具一切功德,如大圓鏡中應現一切色像,故曰大圓鏡智。大圓鏡智即法身,實相般若也;平等性智即報身,觀照般若也;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即化身,文字般若也。

上面所說即是轉識成智的道理,識是有分別,屬污染,屬有漏;智是無分別,屬清淨,屬無漏。要之識是凡夫所用的妄想迷惑心,智是聖者所證的圓明妙覺性。轉識成智就是轉分別心為無分別心,轉污染心為清淨心,轉有漏為無漏,轉妄想迷惑為圓明妙覺;也就是轉迷啟悟,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的意思。所謂轉對境障礙的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之智),轉妄想分別心的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觀察一切諸法實相),轉人我執著心的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體證諸法平等之性),轉執持一切諸法種子之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顯現法界萬象)。總之有執著分別的叫做識,為凡夫;無分別執著者謂之智,是佛菩薩。

我們能夠依般若觀照而空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便轉識成智,轉凡夫為聖人了。

上來說了許多話不過解釋般若二字,現在我來請問大家一句,到底般若是什麼?三般若以實相為本體,實相般若,即吾人圓常大覺之真心,此心本無一切生滅煩惱,只為無始的無明,和虛妄的習氣,互相熏發,見、聞、覺、知,流逸於六塵境界,迷戀取著,執此虛妄之相為實法實有,以妄緣妄,輾轉顛倒,因而造出許多業來,以致枉受輪回生死等苦,沒有窮盡,真是冤枉極了!

我們能夠依此般若微妙法門而修而證,由文字而起觀照,去實地用功,觀智明了,識破諸法虛妄,當體皆空,了無一法可得,則靈光獨露,真心顯現,一切迷情妄相,當下銷滅,這就是親證實相般若的境界!此時還有什麼生死煩惱可言呢?大矣哉!般若的功力,能使人頓斷煩惱,永了生死,直超苦海,立登彼岸,真是:“滔滔苦海內,般若為舟航,冥冥大夜中,般若為燈燭”。我來舉一個譬喻:般若喻電燈,煩惱喻黑暗,實相喻器物,能用般若觀照,則煩惱頓斷,實相顯現;正如電燈一照,則黑暗頓除,器物顯現,智者思之!思之!

我們要知道上面所說的三種般若,乃人們個個一心中所圓具而無缺者,實相般若,即心之本體(自證分);觀照般若,即心之妙用(見分);文字般若,即心之勝相(相分)。三者一心中具,即一即三,三一不二,可謂微妙極了!這種深奧道理,可譬如一面鏡子:“水銀和玻璃”,是鏡的本體,如實相般若;“照”,是鏡的作用——如觀照般若;“光”,是鏡的相貌——如文字般若。這一面鏡子的當中,也是三者圓具而不可相離的。此三般若,既在我人一念心中所具者,則不須向外馳求,只要能夠一念回光反照,即得現前,斯時也,受用無窮,願吾人不要當面錯過!枉自蹉跎!以上般若二字的意思已經講完了。

般若的別名,別名,叫做真性實相,“真”那就是不假了,“性”就是不變啊,不假的東西,不會變的東西,那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絕對的空、究竟的空、徹底的空,實相。所以世間如果了解這個真性實相,那麼外道就站不住腳了。這個外道一定要安排一種東西來創造天地萬物的,佛法講一切法畢竟空的東西,誰在主宰?聖者是本性在主宰;眾生是無明在主宰的,無明就是習氣了,你怎麼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呢?假設一個上帝來,假設一個上帝來,上帝是從那裡來的?又犯邏輯的錯誤觀念,佛陀講是畢竟空的東西,你為什麼會有上帝呢?因為你的無知,你自己承認自己很自卑,所以你設立一個上帝,因為你恐懼,你無法了解,對生命、宇宙整個透視,因為你漏劣的智慧不夠,因為你恐懼這個宇宙天地萬物,所以你假設一個上帝,來指使你、來支配你,其實你手伸出去也是你,你收回來也是你;你喜歡抽煙也是你,喜歡喝酒也是你;我不要抽煙也是我不要的,我不要喝酒也是我個人的,這個世間的沒有一樣事情是誰在主宰你的,就是你的業力呀、你的習氣呀、你的念頭在主宰你,那就是你的主人。我們一開始造成習慣,後來習慣變成我們的主人,就是這樣子。所以與其說上帝創造人類,不如說人類創造上帝,因為你無知,你無知,你就會創造一個超越人類的思想的神來控制你,在神的世界裡面,你是多渺小的,多幼稚跟無知的,你沒有討論的余地,因為天地萬物是他所創造出來的,你也不能辯論的,你是被創造者,你不夠資格,所以我們眾生變成很可憐,我們除了認罪以外,我們除了匍匐在他的面前,讴歌贊頌以外,我們實在是對上帝無能為力,我們無法去了解他,我們也不能去了解他,也不能試探上帝的存在,變成他完全超越這個理性、智慧的東西,你一定要通過感情去信仰他,你不能問、不能了解、不能試探,你說那上帝是什麼東西啊?他又不是東西。所以我說沒有一個宗教能夠跟佛陀比的,沒有的,絕對沒有的,有的話你來告訴我,我馬上還俗!佛的偉大不是你用語言可以描述的東西,絕對的東西,那就當體即空的東西,就不是你用任何語言,或者安排任何一個思想、架構,可以襯托出佛,佛無相,你看!這就不得了了,你要講他什麼?佛最平凡,他不會狂妄,而我們眾生就覺得自己很不平凡,就活得很痛苦,要裝很不平凡的人,會很痛苦的,佛就不會裝,佛就本來面目,用赤裸裸的本來就跟你生活在一起,所以佛不會痛苦,他既沒有我見,也沒有狂妄,他不會看到善的就特別的喜歡;也不會看到惡的就特別攻擊跟傷害,在佛的角度來看,在世界上宇宙當中,都是如如不動的,十法界當下就是如。他開發了本性,得到了永恆真正的智慧,大智慧的人,你想想看!佛那種意境你敢想像得到嗎?我今天的口才你都心服口服了,那還講到後面那一尊,那還得了?我這種下三級的,你都認為這個不得了了,後面那一尊你敢想像嗎?所以我們說佛是千萬億劫沒有辦法贊歎的,那種偉大不是你、我有辦法用語言去贊歎他的。所以華嚴經裡面所講的,你們桌上發的那四本,裡面有講的,縱經塵點劫,亦無法贊佛,就算你經過塵點劫一直贊歎佛,也沒有辦法贊歎佛的偉大。

真性實相的道理,就是我們所講的般若的東西,般若是一切法的根本。再來,真性實相講完了,我們講一實谛,這個佛法透過文字的話,還要透過善知識,如果這個佛法透過文字,而沒有透過善知識,就會依文解義,就會變成三世的佛冤,就會產生很可怕的錯誤思想,比如說底下一個一實谛,這一實谛如果你把這個“一”,當作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這個一,一個數目字的開始,你就錯誤了,這個“一”是無始無終,是絕對的東西,因為沒有辦法形容,所以就用“一”來解釋這種絕對的觀念。因此這個一實谛,就是絕對的實在,谛就是真理,意思就是般若是絕對實在存在的東西,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大智慧,是絕對實實在在有的,只是因為我們今天迷惑了,沒有開采出來,一實谛是真實的,谛就是不變的真理。谛就是不變的真理。

底下這個比較簡單,叫做自性清淨心,這個都是禅宗在講的,自性清淨心,這個自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用一顆清淨心來代表一切。簡單講,我們今天所用的就不是清淨心,我們今天所用的是多層次面的心;世智辯聰的小聰明心;今天所用的是妄想心;我們今天所用的就是貪心、嗔恨心、愚癡心、批判,我們今天一直每天所生活的,大部分的都是活在批判裡面,很少把自己調整成圓融,很少的,看到別人犯戒就嫉惡如仇,你這樣子對你有什麼好處呢?傻瓜!佛才不是用這種心來對待一切眾生的,佛如果說看到持戒的,就贊歎的不得了;看到行為不正的就嫉惡如仇,那你說他叫做佛嗎?叫如如不動嗎?佛會憐憫這些不持戒的人,佛贊歎持戒的人,但是在佛的心中,就永恆的遠離這個對立的觀念。我們今天如果用一個念頭是自性清淨心,我們今天就不可能會產生痛苦。如果你有清淨心,你就具足四個清淨的角度,你會慈、悲、喜、捨,慈悲喜捨完全是透過清淨心來的,你也不會思善,也不思惡,沒有對立嘛。你也沒有男相、也沒有女相,那就不會被感情所束縛嘛。你也沒有持戒相,也沒有所謂的破戒相,那就所謂的無生嘛無作嘛。你的內心裡面,既不貢高我慢,也不會太過自卑,那就卑、慢同時就解脫了。這個自性清淨心,簡單講就是絕對的平等,內無所著,為無所惑,能得自性清淨心。就我今天來講的話,師父都覺得說:我很差,我不夠資格來講眾生,我要好好的冷靜來觀照自己,我不看眾生缺點,我內心裡面充滿著誠實,慈悲喜捨,我二十四個小時裡面,都盡量觀照自己。所以有人要請師父指點他的錯誤,我認為我自己錯誤就很多了,我那裡夠資格啊?如果說你有佛法上不懂的,倒是我們可以參考參考,教你們我也不敢,教學相長。那麼,這個回光返照的功夫,第一個先不看眾生的過錯,第二個,要先一直觀照,發現自己的缺點使它燃燒,發現自己的缺點,才能革除自己的錯誤,否則的話,習氣不除,學佛無用,這是高僧大德一再的開示我們,習氣不除,學佛無益,一點用處都沒有!學佛最大的本錢,就是除掉習氣,你不是來聽一聽,開大智慧以後,又跟人家找辯論的,那你習氣還是存在,沒有什麼作用啊。所以自性清淨心,簡單講就是無所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名生起清淨心。

再來,如來藏,這個把它翻過來讀就比較清楚,就是“藏如來”,如來藏是出自楞嚴經裡面的,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在七年前我講過了楞嚴經,所以對如來藏不陌生。那麼,這個如來藏大乘起信論也談到;楞伽經也談到。這個如來藏,就是眾生都有蘊育著如來清淨的本性,意思就是如來藏就是我們把本性藏起來,還沒有發揮,這個如來藏是就因地來講的,就是這個般若清淨如如不動的智慧,我們暫時被隱藏起來,簡單講,如來藏也可以解釋說,這個本性裡面,藏就是具足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也可以這樣解釋。如來藏,就是我們的本性,蘊藏著、蘊育著無量無邊的般若智慧,那麼也可以念倒回來念,叫做藏如來,蘊藏著如來的智慧德行,每一個人都有,也可以這樣講。

再來,如如,這個如如,就是無法不如,這個如如如果用比較貼切的,就是永遠不起心、不動念,禅宗裡面講的:動念即乖,法華經裡面講的:法爾如是,就是講如如,法爾如是,一切法本來就是自性空,沒有所謂的對立;沒有所謂的能所;沒有所謂的分別;沒有所謂的妄想;也沒有所謂的顛倒、分別,統統沒有,一切法皆如。為什麼?一切法畢竟空。一切皆如,簡單講,證悟到如如,簡單講就是,你要叫他動一個念頭,那很難!他既不起心,也不動念了。意思就是般若也可以叫做如如不動的念頭,那種叫做般若。所以如如不動,又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他以為如如不動就是像死人一樣沒有思想,也錯誤!如如不動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如如不動的意思就是不思善、也不思惡,就這麼時,就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意思就是善惡清清楚楚,但是也不會說因為善而特別支持他;也不會說因為惡而特別的排斥他。大徹悟的人壞人到他面前來,他一樣,來索取他的生命,砸壞了他的飯碗,他也一樣這樣,因為他證悟了畢竟空的道理,當下就是生,生死就是涅槃的東西,他那裡會去動一個念頭,去想要挽回任何一件事情?他認為如果果報應該如此,那就應該這樣走。就像目犍連一樣的了,被壓成、碎成肉醬,他一樣是這樣子的。所以這個如如,就是心也如、境界也如,法爾如是,本來如此,只有這一句話,可以解釋我們一切的道理。其實我們講的隨緣不變,不變隨緣,講實在話的那是方便講而已,那是中國的東西,中國的東西,其實有某些地方有接受到老子的思想,所以老子裡面,他講無為而治,講無為的東西,所以,因為老子是最後一關沒有打破啊,釋迦牟尼佛這條路是走對了,而老子他那一條路是走錯,老子形容我們的本體空蕩蕩的,所以一切無诤,一切都不計較,而且隨緣,然後把心安住在一個死氣沉沉裡面,所以老子的思想裡面很偉大,偉大意指老子的思想,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它無诤,可以熄滅一切的爭執,但是沒有積極的精神,沒有妙用的,而且他沒有見到徹底本性的東西,所以老子這一條路走錯。釋迦牟尼佛這條路走對了!他不但證悟到清清淨淨的本性,而且現神通妙用,無量的願力,無量的願力,地藏菩薩講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二個人走路,一個走對路、一個走錯路。老子在中國來講,道德經你去念念看,都是講虛比實還偉大;都是講無比有還偉大;都是講柔比剛還偉大,老子的思想。意思就是剛的東西一拆,馬上就斷掉,柔的東西你怎麼搖它也不會斷,也不會斷的,你拼命的搖它,它也不會斷,那麼剛一推馬上就斷掉了。意思就是我們的個性要柔和的話,那就好,就是佛教講的智,柔軟心。但是因為他一切都回歸到自然,他也不會積極的去追求,然後也不會發起很大的願力,跟佛菩薩的不一樣,佛菩薩那種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那就是悟到自性清淨心了,雖度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無眾生可度。如如!

為什麼我們講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不對的,這一剛剛聽到師父的演講很驚訝!很多人都很驚訝!從以前學佛十幾年來都是講這句話,那一句叫做方便講,我現在問你:隨緣,你先告訴我,什麼叫隨緣?緣,你先解釋這個緣,你知道嗎?緣是什麼?有增有減叫做緣,就像一棵樹,它要成長,要籍著日光、水分、籍著肥料,否則你沒有這個緣,它怎麼成長?只要講到緣就是生滅,那我問你:隨緣的東西怎麼能夠不變呢?隨緣一定要變的,你手指頭拿出來,你指指看虛空那裡隨緣的東西,只要緣的東西那一個不變?你指出來,你說虛空不變,你晚上睡覺,你知道你睡在那裡嗎?你知道你睡在那一個空間嗎?空間也是我們意識刻劃起來的,它也會變,只要意識除掉虛空就粉碎,虛空也會變,意識轉,虛空就不存在,虛空也是色法對立的存在,因為有色法顯現虛空,因為有虛空顯現色法,所以虛空和色法也是對立的,色心二法完全唯心所造,也是因緣法,也是因緣法,只是方便比喻不動,常常拿虛空來作比喻。

好啦!那就愈講愈糊塗了,隨緣不變不對,不變隨緣也不對,我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因為我們今天研究的,很多都是中國後來古人注解的,那麼古人注解如果不悟到本性的時候,他就穿插一些思想增加了這些名詞,所以只會死在文字上而已。所以你說古人注解是功德還是罪過,這很難講的,很難講的啦,除非你悟道,你知道他錯在那裡,你悟道,你就知道他錯在那裡,你清清楚楚。所以我只能告訴諸位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叫做方便講,不是究竟義,隨緣,好吧!那就一切法隨緣,生滅法,反正我保持心如如不動嘛。我們現在用一句話,一句話,能夠形容我們真如本性般若的思想,只能用一句話,那句話也是我最欣賞的,就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本來就是了不可得;本來就是不可思不可議,本來就是不可討論的東西,沒有所謂的因緣果,佛性是超因、超緣、超果的,超越因緣果,是不昧因緣果,意思就是生滅法當下就是自性本空,就是不生不滅法,隨緣當體即空,所以我們講不變,因為不變的自性,所以我們能夠隨緣,方便講是這樣,畢竟講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叫做如如不動的東西。

所以要先放下你們那個觀念,聽經聞法,你不要認為這不重要,這文字你都看得懂了,這個注解你回去看,每一個字也懂,你去看斌宗大師注解,你也許看得懂,但是這種東西你就聽不到,你就會聽不到。所以我們說,聽經聞法的重要,遠超過自己的看書,就是這樣的東西。因為自性上的東西你自己看,你沒有悟道,你怎麼知道他在講什麼東西?他錯了,你也不曉得他錯在那裡。

底下再講到:實際,這個實際意思就是說,般若的東西是真實性存在的,是那麼的清清楚楚,貼貼切切的,六根門頭裡面清清楚楚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它不是烏托邦,般若不是一種妄想,是一種自性的光明,自性的智慧,實際。

再來談到一乘,一乘就是法華經所講的實相,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除了佛方便說以外,佛法當中的大白牛車,法華經用種種的比喻,佛所講的法都是一乘實相的,簡單講就是一切如,一切皆如,所以因此我們說,天台宗的思想,是占了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天台宗的思想,一念三千,還講到十如是,因為我們很多的經文,都是用天台宗的思想去發揮的,所以天台宗的教觀綱宗,天台宗的入門,不講一定不行,你要看大藏經,將來一定要談到頓、漸、秘密、不定,藏、通、別、圓,那不開這個課,以後你自己看經典,你怎麼看也看不懂,你不曉得他在講什麼東西?唯識我們也要開,像上次我們開的那個唯識才簡介,一問都聽不懂,奇怪!根器怎麼那麼“利”呢?一問統統聽不懂,出去不要講你是慧老的徒弟,笑死人了!我們調查過,百分之九十八都聽不懂,那不曉得怎麼樣開唯識課程?真的很頭大了!本來我一直想開唯識,我看看干脆算了,先開教觀綱宗好了。程度那麼高,來講的人那個還是成大的,還成功大學的呢;還中鋼上班呢;還當工程師呢,都聽不懂,當工程師聽不懂,那你們當什麼師啊?佛法這種東西實在很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在為了你們要開什麼課程,很傷腦筋啊,很傷腦筋,也不曉得怎麼辦?放下你們也很可憐啊,所以做法師的人難為,師道難為,要顧慮到眾生的根器;要顧慮到影響你們將來自己閱讀經典的,你們天台宗若不懂,那將來看法華玄義、法華經那你怎麼看得懂呢?所以一乘是法華經所講的,講的意思就是實相的道理,就是大白牛車,用羊車、鹿車、牛車、還有大白牛車來比喻,那就是一乘,一乘當然就是絕對的。

法性,法性就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這個法性就是固定的,一切皆空,空性。所謂性就是不變的東西,法性就是一切法如如,沒有所謂的對立;沒有所謂的分別;沒有所謂的妄想,法性就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此,就是法性的意思。首楞嚴,這個楞嚴、首楞嚴意思就是定慧均等,叫做楞嚴、首楞嚴。又有一種叫做究竟堅固,所以說: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舜若多性可銷亡,舜若多就是空性,如果可以把它去除掉,舜若多性可銷亡,意思就是如果空可以把它消掉,舜若多性可銷亡,就是這個意思。爍迦羅心無動轉,就是堅固不壞的定力、願力,也不會改變,還是要度眾生。每天做早課時候: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南無常住十方佛,南無常住十方法,南無常住十方僧,又開始氣喘了,後面那一聲是我自己拉長的,有一點像吧!所以說很多人念楞嚴咒,念到前面不曉得那一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就是這個意思。

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意思就是般若是坦蕩蕩,一切法不可得嘛,愈是大智慧的人,不著邊際嘛,不著空有嘛,當體即中,中道是對空、有講的,其實也沒有中道,中道是多余的。你為什麼有八正道啊?因為有八邪道啊,你如果說你本身就是行八正道,那你說那來的邪?所以說這個中,就像路的中間,因為有左邊、右邊,所以講:我走在路的中間。你說這個飛機飛到虛空裡面去,飛到虛空,那我現在問你:那邊是左邊、那邊是右邊?飛機一直飛不是飛在中間,那你以什麼定位做標准呢?那裡是左邊、那裡是右邊?太空船飛到外太空去的時候,那裡是左邊、右邊?意思就是說,沒有偏空,也沒有偏有的話,就沒有所謂的中道。中道是破除義,是除掉執著叫做中道,要了解古人的意思啊,要了解古人的意思,所以也沒有所謂的中道,有歪道才要講中道,八正道是對八邪道講的,如果沒有八邪道,你講什麼八正道?連八正道也沒有,對不對?空、有是對立的,空跟有是襯托出中道,中道是襯托空跟有的,你不執著就是中道嘛,傻瓜!就是這麼簡單,easy easy no difficult.很簡單!有人說:師父!你那個英文怎麼那麼生硬呢?傻瓜!故意念的嘛,念英文:no difficult.你看!多標准。所以中道的問題,就是你一切法不可得,不偏空、不偏有,那麼就是破除的意思,不執著就是中道啊,你執著中道也是歪道啊,對不對?你執著一個中道你也是歪道啊,中就是破除義,不是真的有一個中。

最後又講一個畢竟空,畢竟空就是徹底的一絲不掛,一塵不染。以前我們一聽到一絲不掛,這個人實在很粗魯,不太文雅,其實不是,這一絲不掛是佛教的,佛教的,就是一點煩惱也不會放在心裡,那叫一絲不掛,後來的人把它變成絲襪的絲了,人家那個絲是指煩惱,一點煩惱,就是一塵不染的意思,一絲不掛跟一塵不染就是同樣的意思,那後來的人,奇怪!佛教講的名詞,禅宗講的一絲不掛,也被用到另外一個不正當的場所,你看!一絲不掛,多丟人!這就糟糕了。你看!“赤棵棵的”不是,赤裸裸的。所以說畢竟空就是所講的赤裸裸的;一絲不掛的,無所住名畢竟空。什麼叫畢竟空呢?一塵不染啊,絕對的空啊,意思就是說,連一個起心、一個動念都沒有了,心就是安住在如如不變的本性裡面。看左邊《智度論》裡面講的:《智度論》:“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大智度論》裡面講。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就講三論,加上《大智度論》就是“四論宗”嘛,所以“三論宗”又名“四論宗”也對。這個《大智度論》我很想講,但是《大智度論》就是太多了,這個《大智度論》的內容我告訴你,你一生一世就看這《大智度論》就不得了,真的!你要開大智慧,二部經一定要看,一個是《楞嚴經》,一個是《大智度論》,你要開大智慧,就這二部經一定要看。但是大智度論就是很多,有十冊,有的把它印成四冊,大智度論一百卷,開玩笑!要講到民國幾年?不過這個太好了,《大智度論》。解釋《大般若經》叫做《大智度論》,論就是問答,所以你看《大智度論》就是問、答,問、答,《大智度論》就是問、答……統統是問跟答,就是《大智度論》。而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的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所以般若你也可以講真性實相;可以講一實谛;可以講自性清淨心;可以講如來藏;可以講如如;也可以講實際;也可以講一乘;也可以講法性;也可以講首楞嚴;也可以講中道;也可以講畢竟空。你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今天才講二個字。今天才講二個字。

我以前初學佛,到逢甲大學的旁邊有一間寺廟。叫做“般若”,然後“學”苑是一個(草)部,再一個怨恨的怨,沒有心部,“般若學苑”,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四個字念錯了二個字,念:“般若學宛”,也沒學佛,也不知道啊!“般若學宛”,大家都在笑我,我也不知道你在笑什麼?不曉得他在笑什麼東西?就問說:這“般若學宛”難道有錯嗎?不是這樣念啦!四個字念二個字錯,就五十分而已,我說那怎麼念?應該念:般若學苑,還念呢,念:般若學苑,你看。所以念錯字有時候會笑死人。那一天有一個人來說:師父!我還沒有“販依”,奇怪!你講什麼我都聽不懂?聽不懂?沒有“販依”?後來才知道沒有皈依,我說那個不念“販”,那個念“皈”,皈依,這個字念錯了笑死人了,人家覺得很好笑,還沒“販依”我以為還沒有吃飯呢?所以說研究經典可以讓人家認識很多。那麼今天講到九點半了,明天我們講觀無量壽經,連續三天的觀無量壽經,我希望你們都能到好不好?我希望你們盡可能來聽經聞法。下課!

二、波羅密多:也是一種梵語,含有四義:一、波羅譯為彼岸,密多譯為到,合言之為彼岸到,順語應雲到彼岸。二、譯為度無極。三、譯為遠離。四、譯為究竟。

一、“到彼岸”者,這是一種比喻:如過渡者,須乘舟筏,從這邊的此岸,渡過中流而到達那邊的彼岸;以喻眾生的沉迷,當仗般若以度脫之。說明白一點,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煩惱,般若喻舟筏,彼岸喻涅槃(涅槃,待下文解釋,總之即解脫的意思)。眾生被三惑(一、見思惑:如身見、邊見等,邪分別道理而起,謂之見惑,如貪欲、嗔恚等,倒想世間事物而起,謂之思惑,離此見思二惑即離三界,聲聞緣覺以之為涅槃。二、塵沙惑:為化道障。菩薩教化人,必通知塵如沙無量無數的法門。然而心性暗昧不能達此塵沙無數之法門,自在教化,謂為塵沙之惑。三、無明惑:又稱障中道惑,為障蔽中道實相理之惑。)煩惱所迷,以致沉淪生死苦海,現在如果想求度脫的話,就不得不借仗般若的功力去滅除煩惱,以了脫生死的痛苦,獲到究竟涅槃的安樂!所謂乘般若船渡過三重煩惱的中流,頓超生死眾苦的此岸,直上涅槃安樂的彼岸。此外還可作另一種的比喻:大海喻三界輪回之處,海水喻眾苦,眾生墜落輪回,備受眾苦,仿彿和那沉溺大海裡的人所受的痛苦一樣,以其世間痛苦充滿,正如大海的水深廣無涯,故以苦海喻之。沉溺水裡的人,是刻不容緩地,當急求船只的濟渡,以登安穩的彼岸;受生死輪回的我們,要是不願長此沉淪的話,則當速求度脫!古雲:“苦海茫茫,回頭是岸”,般若是救度人們出生死苦海,到安樂彼岸的大慈航!眾生迷了本性,沉溺煩惱生死苦海中,今賴般若開示之,使其認識本有真心,而獲到解脫;正如靠了船只渡出苦海而登彼岸似的。總之,能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就是彼岸。此岸乃眾生作業受苦之處,彼岸是諸佛菩薩究竟解脫之地。菩薩以法空智(諸法空無之真理也。),乘無相(謂真理之絕眾相也。無量義者,從一法生,其一法者,即無相也。)船,由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我想菩薩大願大悲,絕非只顧自利,一定是要普渡一切眾生同超苦海,同登彼岸。那末,大家當趕快向前求度吧!

今天我們從“波羅蜜多”,上個禮拜我們談到“般若”,它有不同的名相,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這個禮拜我們從波羅蜜多,先談這個“多”字,這個多字是結尾語,沒有什麼特殊的意思,就像我們說“了”,他來了,那個“了”,這個波羅“蜜”,有的是用“蟲”,有的是用“山”,這個“蜜”字就是翻譯的音而已。

波羅蜜翻譯成中文有四種意思,第一、叫做到彼岸,“多”就是“了”,就是到彼岸了。般若波羅蜜多,意思就是:大智慧到達彼岸了。心經就是一部最重要的經典。到彼岸,我們說生死是此岸,涅槃不生不滅是彼岸,中間叫做煩惱的河流,我們在生死的凡夫此岸,依著佛講的經典來悟入,然後渡煩惱的生死河,達到不生不滅的彼岸,所以波羅蜜翻譯成中文,第一個意思叫做到彼岸。

三界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

1.欲界:有YIN欲與食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謂之欲界。

2.色界:色為質礙之義,有形之物質也,此界在欲界之上離YIN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謂身體宮殿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淺深妙分四級稱為四禅天。

3.無色界:此界無一色無一物質無身體亦無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禅定,故謂之無色界。此既為無物質之世界,其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報勝之義,謂在色界之上,名為四無色,又曰四空處。

二、“度無極”者,能依般若而修,則二種生死(一、分段生死——分讀去聲,為分限的意思,段是段落。分指壽命言,段指形體言。此為六道凡夫之生死。因為輪回六道之身,各隨其業因,而壽命有限。形體有段落(差別)所以稱之為分段生死。二、變易生死——此國三乘聖者之理生死,它無形體之勝劣,和壽命之長短,但以迷想滅時如死,證悟聖者之理如生,如斷一分無明煩惱謂之死,證一分中道法身謂之生(煩惱死法身生)。)一切諸苦便可度脫無余,故曰度無極。

第二個叫做度無極,度就是度化的“度”,無極,這不是無極老母了,無極是超越到沒有個底限的境界。簡單講,這個度就是把我們的生命,超越到不能用時間、空間去描述的那種解脫的狀態,叫做度無極,沒有窮盡嘛,那麼也只有佛法才有辦法。

三、“遠離”者,能用般若觀照,即能遠離一切顛倒妄想,故曰遠離。

第三個,波羅蜜的第三種意思,就是遠離,遠離什麼呢?遠離顛倒,遠離妄想。凡夫俗子有著種種的顛倒,認假為真,以無常的世間當作永恆的了,以苦的世間當作可追求的了,都顛倒。妄想就是不能克制這個念頭,他習慣以自己的思惟方式,用自我的標准狀態,來批判、來衡量,來過活他的日子,所以妄想跟這個顛倒離不開執著,你妄想、顛倒,那就一定會執著。那麼波羅蜜,就是能夠遠離這些顛倒妄想,意思就是般若就是大智慧,能夠讓我們遠離這個顛倒、妄想的世間,而過著一個透視、解脫,無量慈悲喜捨,莊嚴的日子。我們每天過的是離不開這些錯覺,所以說: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佛陀說:你不要相信權威,權威有時候也會錯誤的,那麼要相信真理,真理必須要長遠的時間,道理都不改變,放諸四海而皆准,才能稱為永恆的真理。

我們今天不能遠離顛倒,不能遠離這個夢想,那我們日子沒有一天會過著真實的生命,我們沒有過過一天真實、真正的生命,我們每天所過的生命裡面,都是充滿著錯覺,強烈的主觀自我意識,擁有自己的觀念,然後做批判,煩惱的不得了!

四、“究竟”者,菩薩依此般若,圓滿成就其自利(上求佛道)利他(下化眾生)的一切功德,故曰究竟。亦即指一切諸法究竟之義,謂依此般若如實修行,可以圓證三智(一切智(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道種智(智度論所明三智之一。學一切道法濟度眾生之菩薩智也。三谛中假谛之智也。【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一切種智(言能以一種之智,知一切諸佛之道法,又能知一切眾生之因種也。【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三智——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台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谛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於一切種智中容余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余四眼也。【佛學大詞典】)),徹見諸法實相(實者,非虛妄之義,相者無相也。是指稱萬有之本體曰法性,曰真如,曰實相,其體同一也。),此即究竟義也。二乘人雖能渡見思煩惱河,超分段生死海,到偏空涅槃岸,因其所證道果沒有究竟,故不能稱為波羅密。此究竟二字,是含有圓滿、永久之義,世間一切皆是有為生滅之法,試想,那一樁事能夠做到圓滿,且能永久不變呢?故沒有稱為究竟的可能,要是依此般若修行,親證實相,永了生死,究竟解脫安樂,這才算為究竟!所以本經說:“究竟涅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再來第四、波羅蜜翻譯成中文,含有第四種意思,那就是究竟涅槃,意思就是大智慧能夠讓我們達到究竟涅槃,所以究竟涅槃不是有余涅槃,也不是偏空的涅槃,不是小乘的涅槃,是究竟不生不滅的佛果的涅槃,波羅蜜就是能夠讓我們達到究竟涅槃的,就是大智慧。

茲將“般若”與“波羅密多”合攏來講,約涅槃、究竟二義釋之:謂依“般若”修行可以從茫茫生死苦海中登了解脫的“彼岸”(涅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般若是能到彼岸之法,波羅密,是所到之彼岸。)又般若,即指實相“般若”,實相是離一切生死煩惱,離一切生死煩惱,就是“涅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以上約涅槃義)。其次,若依本經所說的道理去如實修行,能夠徹證實相般若,圓具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圓具三智即般若之究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智慧究竟。以世間有漏之智,無論怎樣總談不到究竟二字,唯本經所說的般若乃諸佛菩薩所證之清淨無漏智,是一種圓滿“究竟”的妙“智慧”,故謂之般若波羅密多。換言之:諸佛菩薩所證的智慧是徹底的——無理不明,無事不達。這才可稱為般若波羅密多(以上約究竟義)。

要知道“波羅密多”的上面加般若二字者,正顯示安樂的彼岸是要依仗般若才能到達的;尤其要做到一切事的究竟——親證實相,當以般若為成功的工具;復因波羅密有六種,今標般若二字正揀別不是其他——布施……等之波羅密。六種波羅密,就是六度。謂依此六法能度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故以六度稱之。又六度能度“六蔽”。蔽是遮蔽的意思,因此六種能遮蔽各人真心本性,使之不得顯現,故以六蔽名之。茲將六度、六蔽列表如下:

復次波羅密既具六種,怎樣本經單明一種?這卻有其理由:一、因為般若是正行,余五度是助行。二、有般若故,自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三、般若為五度的眼目,五度為般若所攝持,如行布施……禅定之時,有了般若妙智去觀察鑒別,才不致盲修瞎行。經雲:“五度如盲,般若如眼”。所謂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余殃債;持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梵語,地獄也。);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第十地及妙覺間諸惑斷盡而涅槃寂滅之位。忍者忍可決定其理無移動之念也。);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也。)海;禅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剛定(金剛定者謂諸菩薩至此位中,所依勝定,猶如金剛悉能斷微細障。);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故五度當有般若的攝持,始能圓滿萬行,成就佛果,否則成為有漏之法,所謂有智慧的修行方為正行。基於這三點理由,故單舉般若一度以赅其他五度。蓋般若為眾德之首,萬行之導,諸波羅密中唯此最勝故。此處我當聲明一下:大家不要錯會以為修行只有般若一度就夠了,是用不到其他五度的,此則根本弄錯了!本意是說六度以般若為主要,有了般若自能圓修其他五度,並不是說不要其他五度的!當知般若也有萬行莊嚴的需要,如果沒有余五度的助行,恐怕不能達到三覺圓(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萬德具的莊嚴佛果,而登究竟波羅密的彼岸,結果不過成就二乘人的偏空真智(謂小乘所談之真理,以其偏於空之一邊也。)罷了,所以五度也是助成佛果莊嚴的一種不可無的條件。

其次又要知道,“到彼岸”,是說依照此經所說的般若去修學,可以從生死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不可誤為已經到達彼岸解!若正文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那就是已經到達彼岸的了。

◎附注:古釋但雲波羅密,沒有“多”字,後來翻譯的人,竟加一多字,考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種語尾詞,仿彿文言中的“矣”字,白話文中的“了”字。如說:菩薩修甚深般若,功成行滿,已經到達究竟涅槃了。除此別無余義。後人強為附會竟將多字譯為定,發揮玄解,說什麼多者定也,即觀自在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譯曰定,心念定止故雲定。)的圓通(妙智所證之理曰圓通。性體周遍為圓,妙用無礙為通。)大定,我以為無關重要,可不必多事。

以上波羅密多四字講完。

那麼,如果把般若波羅蜜多連接起來講,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大智慧度我們,超越一切時間、空間的束縛;大智慧能讓我們遠離顛倒夢想的一部最重要的經典;大智慧能夠到達究竟涅槃境界的一部最重要的經典。所以為什麼般若波羅蜜多這麼多人誦?早課、晚課,小孩子的學習也是從這部經典,是家戶喻曉的一部經典。諸位看,上二個字譯彼岸,下二個字翻譯成到,那麼,有的人的講法不是這樣子,所以因為對字的認知不太相同,所以有時候翻譯的有一點出入,但是我們曉得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了”也就可以。

生死喻此岸,煩惱喻中流,中間的河流,譬如說,你要從這個地方坐船,通過這個河流才能到達對岸,涅槃就是彼岸了,涅槃就是彼岸了,彼岸就是不生不滅的彼岸。修習,怎麼樣修行?分三個階段,三賢位經過一大阿僧诋劫,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稱做三賢。

十回向,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稱做三賢。道力比較差,為煩惱所伏,意思是他還不能克制煩惱,所以就是遠波羅蜜。所謂遠波羅蜜就是說,到達彼岸還很遠的意思,還有好幾百公裡,離得太遠了。從初地到七地,就經過一大阿僧祗劫,一至七地,從初地到七地菩薩,也必須經過一大阿僧祗劫,道力慢慢的增,能夠伏這個煩惱,名叫做近波羅蜜,接近到彼岸的功夫了。八地到十地菩薩,再經過一大阿僧祗劫,道力就比較強,能夠盡,也能夠伏煩惱,所以盡伏煩惱,名大波羅蜜,那麼,這個“大”就是到達的意思。

三、心:心有多種——一、草木心。二、肉團心。三、精要心。四、緣慮心。五、真如心。

心,那麼,這個“心”是中國話,翻譯這個心的、解釋這個的有很多。簡單講,這個“心”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精要,精要者圓,最重要的。圓就是說圓滿的中道,實相的道理,圓。這個心就像人的心髒,人的心髒一停,人就要死。

那麼,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講實相,所以在《大智度論》裡面談到,這個持戒律還是初步的功夫,要把般若悟到實相,才是列為最究竟的,如果一個持戒的人,不會歸到悟入實相的道理,那麼持戒多福,他有福報。有福報。如果沒有無相無不相,實相的道理,持戒是升天,因為沒有空一切法嘛。所以在《大智度論》裡面,把般若實相的道理列為最重要的課程,持戒當然很重要,但是以實相的持戒為最重要,所以持戒無持戒相,名真持戒人。那麼這個心就像我們人的心髒一樣,為百體之要,意思就是道理要合乎中道的道理。

一、草木心(草心、花心、樹心,無情之物),但有生長,毫無作用。

這個心在世間人來講,有這個草木心,草也有心、花也有心、樹也有心、這也產生一個心字,無情之物只有生長,沒有什麼作用,草木的心。

二、肉團心(屬生理物質,即五髒六腑之心),但有形質,全無知覺。

第二個,就是我們生理物質,這個五髒六腑的肉團心,我們的心髒肉團心。只有形質,完全沒有知覺的,這是肉團心。

三、精要心(是一種取喻,如中心、心要等),但取其義,沒有實質。

四、緣慮心,即吾人現前見、聞、覺、知、對境攀緣,發生分別思慮之妄心也。終日昏昏擾擾,隨塵逐境,境現則有,境滅則無,起滅無常,離前色等六塵,此心本無,虛妄不實。正如大海水上之波浪,遇風則起,風靜則滅,隨風起滅,本無自體,不過大海水上偶然幻起的一種聚沫現象而已;今此妄心亦復如是,仍不足為吾人之心。

第三個,叫做緣慮心,那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專門攀緣的,第七意識是專門執著的,緣慮,慮就是思慮的“慮”,一天到晚煩惱這個、煩惱那個,我們無量億劫以來,生老病死,來作為生死的題材,就是這個緣慮心。這個緣慮心來自於多種的:第一、緣慮心就是對真理不能透視,妄想顛倒所產生的,第二、為欲望多驅使,第三、對死亡恐懼,所以交織成現在以及未來對死亡的恐懼,變成我們的緣慮心。而且眾生又是莫可奈何,因為他沒有碰到佛法,沒有碰到佛法,今生今世的生命,就完全掌握住在過去的習氣當中,過去的習氣,一直存留到今生今世,他雖然學佛,道力不強,沒有開發本來自己的面目,沒有真正自己的東西,沒有真正自己的東西,見到境界他就會轉,他見到境界就會轉,佛是隨緣不變,眾生是隨緣就變,隨緣就變,隨緣就變,所以這個緣慮心是我們生死的根本,這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追求的。

第四種心,叫做精要心,就是用比喻的,譬如說一個木板畫個圓圈,那就是個中心,高雄市的中心在那裡啊?比喻這個精要心,這是比喻的心。所以我們已經講過,草木心;二、肉團心;第三、緣慮心,第四、精要心。

以上所說四種心,除借喻精要心的意義之外,余者皆非本經所取,其所取者,即第五真如心也。在各部佛經裡面差不多都有說明它的所在,可是立名卻不一樣,名雖異其義則同。《涅槃經》謂之“常住佛性”,《楞嚴經》謂之“妙真如性”,《華嚴經》謂之“一真法界”,本經謂之“實相”,禅宗則呼之為“主人翁”,或“正法眼藏”,儒家則稱為“理性”、“明德”、“良知”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現在單就真如心來講:無妄曰真,不變名如。此真實常住不變之心,即吾人現前一念靈知之性體,圓明寂照,不生不滅,究竟清淨,平等周遍,俱足一切功德智慧,沒有什麼生死煩惱,離諸迷情妄相,無諸塵勞垢染(貪嗔等勞亂身心。(煩惱心))。非一切法,而能現一切法,非一切相,而不離一切相,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不依之而建立。然而,它究竟在那裡?像個什麼?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無來無去,無方無所,沒有蹤跡可尋,不是言語可指(以上答住處之問,以下答形狀之問)。淨裸裸,赤灑灑,無形無相,無聲無臭,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不可以大小名,也不可以有無稱。若言其大,微塵不能入,若言其小,虛空不能容(正如儒家所謂卷之則退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若言其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若言其無,靈靈覺覺,應用周全(以上是明無像可取,以下是明無處不是)。所謂“內外中間一總無,境上施為渾大有(天地運物流轉無常。)”。見色聞聲大用現前,穿衣吃飯承渠恩力。古人說:“要見本來人,直下須親薦,日用尋常中,不隔一條線”(本來人是誰?就是現在所講的常住真心,它每日與我們相親相近,須臾不離,可惜大家當面錯過)。雖寂然不動,卻感而遂通,應物隨緣,自在無礙,豎則從古至今,以及將來,橫則四方四隅,以及上下,無時不遍,無處不普,乃諸佛所同證,眾生之本具,諸佛悟之而成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眾生迷之而成三道。(煩惱道、業道、苦道。)但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終日迷而終日不離乎此,當日悟而當日亦無所得。生不同生,死不同死。能為迷悟所依,不為迷悟所轉(如水隨寒氣之緣,則結為冰,隨暖氣之緣,復溶為水,即未溶時,何嘗非水,冰水雖是異名,其濕性原是一體,雖有迷悟之殊,真心總是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就是真心的一種奧妙的動態!大家現在有沒有認識到它呢?古人說:“我有一個主人翁,從來不與我見面,問它畢竟是誰,不施一言回答。大家要知道他像個什麼?不長不短,非青非白,大家若要見他,開目也是,閉目也是!乃至語默動靜無不皆是!”諸位,如果尚未會得,則請向這部聖典裡極力參尋,於一念未起,一物未對,正恁麼時,湛湛寂寂,歷歷明明處,討個消息!

古德雲:“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物主,不逐四時凋”。《華嚴》雲:“三界諸法,唯有心故”。又雲:“應觀法界性(法界又曰法性,合雲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一切唯心造(一切諸法,唯有內心,無心外之法,是謂唯心,亦雲唯識,心者集起之義,集起諸法故雲心,識者了別之義,了別諸法故雲識,同體異名也。)”。《楞嚴經》雲:“萬法所生,唯心所現”。此心乃生佛之本體,萬法之根源,所謂實相般若即此,觀照般若由此,文字般若更不離此;修因修此,證果證此,念佛念此,參禅參此,聽經聽此,乃至行住坐臥何嘗非此。可惜眾生被無明煩惱所蔽不自覺知,妄執六塵緣影以為心,起惑造業,枉受生死,要是我們不被所迷,能夠認識這個——真心,則與佛無二無別。所以本經處處顯示,層層闡發,無非要吾人親證此心。

天台約六即判釋此心。六即:一、理即心,二、名字即心,三、觀行即心,四、相似即心,五、分證即心,六、究竟即心。

一、理即心者:人人本有,個個不無,唯被三惑煩惱所蔽,以致埋沒不見,只是理具而已,不見不聞。二、名字即心者:聞經聽法,或蒙知識開示,驟然知有此心,為一切眾生之本具,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然而只是知名而已,未曾實證。三、觀行即心者:由聞名後,即起觀照修行,時時參究這個,所行與所證(真心),默然相應。四、相似即心者:精進不已,觀行工夫得力,漸與實相相近,本地風光依稀仿佛。五、分證即心者:由觀照力,工夫成熟,能夠分破無明,去一分煩惱,證一分實相,雖屬證悟,尚未徹本窮源。六、究竟即心者:煩惱畢竟斷盡,圓證實相般若,此即究竟即心。本經目標即在要吾人證此究竟即心也。

此外還可約比喻解釋:“心”,謂中心,心要之義。“中心”,如一國之中心,一城之中心,乃至任何一事一物都各有其中心。“心要”,就是精要,謂一切事理之綱領宗要,能得此心要,則一切皆可貫通。意思是說,此經乃是全部般若經的中心,認識此經,便可認識全部般若聖典,雖寥寥二百余字,卻能總持一切,於大部精要奧旨都收攝無遺,確為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重要經,故以心經名之。換言之:般若心經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中所不攝的經,是集合諸部般若的精要心髓而成,所以叫做心經。正如人之一身以心為總要機關。若稱為《般若波羅密多心要經》,則格外明了矣(按《連珠記》曰:“不空三藏譯雲:菩薩白佛言,我欲於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智慧廣大包含諸法。)般若波羅密心”。據此則心字即指心要也。)

茲再將般若波羅密多與心七字合攏來講,亦約二義釋之:能夠依照“般若”而修可以度脫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親證“真心”,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又實相“般若”就是“涅槃”,涅槃也就是“真心”(涅者不生,槃者不滅,真心即不生不滅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以上約涅槃義)。其次,能依“般若”真實修行,便可圓滿證到“究竟”即“心”(如但修空觀證一切智,見相似即心,修假觀證道種智,見分證即心,都算不上究竟,能圓修三觀,圓證三智,見中道實相,親證“究竟即心”,始可稱為究竟),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又證到“般若”之“究竟”,即是實相,實相即吾人常住不變之真“心”。所謂智慧到了究竟之時,即是徹證真心本體,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此約究竟義)。

以上心字講完了。別題竟。

第五、那就是真如心。那就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課程,真如!這個“真”就是不假,“如”那當然就是不變、不動。那麼,真如意思就是說,我們遠離顛倒夢想,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真正的東西,如就是不變的東西。我常常用一種比喻,因為我過去喜歡看電影,我一生一世最大的嗜好,就是很喜歡電影,看電影。當然很窮,也沒什麼金錢常常去看電影,不過如果你問我說:我的興趣是什麼?我喜歡看看那個導演的手法是什麼?所以我在講經說法也常常用電影來比喻,譬如說我們看到這個電影,看到可憐的會哭啊,有一種人慈悲心、憐憫心比較重的。如果演喜劇的就會笑,哈哈大笑;那麼演淘金的,就會讓你起貪:哇!這麼多金銀珠寶!電影怎麼演就很逼真。還有像“火燒摩天樓”啊,這是很恐懼的,這個災難片。一直演,演到最後,電影一結束,就剩下一塊熒幕而已,什麼都沒有,了不可得!我們眾生,自己扮演一個主角的角色,認為這個地球是隨他而轉的,人都是會幻化成自己是宇宙的主宰者,他不曉得是緣生緣滅的東西,每一個人都剛愎自用,驕傲、狂妄、自負,認為這個地球是隨他而轉動的,這個地球是為他而生存的,他扮演在這個世界上都是一個主角的崗位,正因為有這種心,所以我們用執著妄想心,然後看出去的,就像我們在看電影的熒幕,而你演的就是裡面其中一個角色。殊不知,我們所演的任何一個角色,看到最後就是一塊白布而已,裡面也沒有所謂的生老病死;也沒有所謂的災難;也沒有所謂的可憐的;也沒有所謂的鬼怪的,看到鬼片晚上就不敢睡覺。我們顛倒、夢想,認假為真,正因為我們沒有真如心。我們有真如心透視著強烈的智慧,超越的這種智慧在,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會讓你動到這個念頭的。我常常用這樣比喻,比如說我今天我去舞廳,我去看人家跳舞,當然我是不跳舞,我去舞廳,我就這樣坐著,也喝咖啡,然後就坐在那個地方看他們跳,你說我們怎麼會迷惑顛倒呢?怎麼迷呢?因為你內心已經很清楚這個是生滅法的東西,你化妝,化的,這個女孩子化得再漂亮,晚上睡覺也會流口水。這個電燈只是藍色、綠色的閃光,這個會破壞我們的眼睛的。然後這個四聲道音箱轟隆隆的,超過七、八十分貝就會震耳欲聾,就會傷害到我們的耳朵。我們在錯覺當中(做了),像我們這樣子的心境到那種場合去,你叫我們怎麼樣迷惑呢?怎麼去顛倒呢?你說如何顛倒起呢?因為一看就知道這是假的東西,你從那裡顛倒呢?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的事情!或是打牌,打幾天幾夜不吃飯;喝酒喝到胃出血,你沒有這樣會死嗎?所以一個學佛人的快樂,不是說你世間人的喝酒、打牌、玩女人、跳舞可以比的,沒有!

我不必搞這一些,我這樣坐著就非常舒暢,擁有大智慧的人,他就擁有真正的生命。我整天在房間裡面,我也不會覺得無聊啊,我也不會找人說:你跟我講講話好嗎?我一個人好難過!我一天到晚,像我昨天看書,昨天十二點半睡覺,三點多就起來,我就看觀無量壽經就看到六點多,整個晚上沒睡覺,我覺得很快樂啊!是不是啊?我不需要伴侶,我整天關在房間裡面,看大藏經,也不會說:你坐在我旁邊幫我一起看。神經病!我也不會有這種心態。那麼,因此學佛就是一種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學習在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就能夠不籍任何的依靠,而當下就是解脫,不籍任何的依靠,我們人,你依靠這種東西,將來就會是這種東西讓你失望和痛苦的,你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我這一句話體會了十多年了,你依靠某一種東西快樂,你就必需靠,這種東西就會讓你痛苦,不要!學佛不要,學佛不需要。所以有很多人就看師父整天在看書,都在用功,奇怪也沒有什麼說需要很多的伴啊,沒有!我們不需要這樣子,因此這個真如心不要說全部顯現,你只要懂得這個運用,那一種生命觀、那一種智慧,而且那一種煩惱,你們現在想要煩惱,你都不曉得你要煩惱什麼?你要煩惱什麼?你既不怕死,最重要的不怕死,那你煩惱什麼?所以我常常講,我常常講啊,我們去地藏殿裡面,看看那個死人的骨灰啊,看的都是十幾歲就死了,或二十幾歲,我今天活到三十九夠本了!夠本了!其它生命都是多的,多的就拿出來貢獻給佛教啊。所以我不覺得我現在在貢獻佛教,因為我這個是多余的嘛,對不對?多余的生命嘛,因此我們要是悟到真如心,你隨時都會回光返照,而且安住在最安詳、最知足的生命觀裡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真如心。

四、經(佛所說的教法):此是通題。梵語修多羅,或雲修姤路,或雲素坦纜,譯為契經。此方好略,故但稱經。所言契經者,契就是契理契機的意思。謂上契諸佛之心理(一切言教皆從佛大悲心流出來的),下契眾生之機宜(一切言教無非應眾生的機宜而說的)。契理則稱為正道,而沒有邪倒錯謬,契機則巧被根性,而能令人信解受持。若但契理不契機,則同世典俗訓,若但契機不契理,就像漁歌樵曲。佛所說的一切經典,都具有契理契機的,故以契經稱之;同時也是一種揀別與其他世典的不同。以上乃就通途而言,若別約本經則謂上契般若實相之理,下契解空無我之機。按《雜阿毗昙心論》則明五義:一、出生(出生一切諸法故);二、湧泉(義味無盡如源泉滾滾);三、顯示(闡發一切義理故);四、繩墨(辨別邪正曲直故);五、結鬟【(鬘(植物)末利之譯語)】(義理連貫沒有散亂故)。茲約貫、攝、常、法,四義釋之:“貫”,謂貫串佛所說的一切教義令不散失,如以線貫珠一樣(佛的言教若無結集成經,怎能流傳千古不失)。“攝”,謂攝持所應度的眾生令不墮落,如攝提小孩一樣(佛所說法無非要救度眾生使不墮落)。佛已滅度二千余年,我們尚能夠得聞正法,皆貫串、攝持之力也。“常”,則歷諸萬世而不易。“法”,則推諸四海而皆准。換言之:萬古不變其言,謂之常(佛的言教至真至正,最能覺世覺人,故能萬古不變其言)。天下同遵其道,謂之法(佛的言教至善至美,極為契機契理故能令天下同遵)。正因其契理故,所以能流傳萬世;正因其契機故,所以能垂范天下。因為佛教的理論極圓滿而廣博,故能夠不限時代——時不論古今(二千余年來極為一般學者所崇尚此即萬世不易之表示),不限地域——地不分西東(差不多全世界皆有佛教了,此即天下同遵之表示)。說一句簡單話,經就是真理,持有普遍妥當性,與思惟必然性,於一切時,一切處都能適應的東西叫做真理,這就是經。又經者行也,修也,一切賢聖皆依之而修而行。若單就本經而言,即是體悟性空,求證實相的人所應修應行之經。又經者徑也,乃成佛作祖所應經由之路徑。若單約本經而言,即是由生死此岸,而到達涅槃彼岸的捷徑。若就廣義來說:約理方面,則凡宇宙諸法,法爾(爾此也,謂不構造,其法自如此(自然也)。)如是之如實之相,不違謬於實相之學說者無不是經。約事方面,則凡人生正行,經常大法,乃至常道,法制所不可易者,也莫不是經。《華嚴經》說:“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則經義之廣可知。

(以上皆是說明經的意思)

按佛所說一代言教,綜合為三藏——經藏、律藏、論藏。現在所講的是經藏所屬,不是律,又不是論,故名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附釋】按“修多羅”,正譯為線,印度古時以貝葉記錄佛語(如我國古時,用竹簡記載文字一樣),用線穿之,編制成冊,使不散失,以流傳後世。因為佛所說的一切言教,由有結集的人,編集起來,所以佛法才能流通迄今不滅;正如線之穿珠不令散失一樣,故以線稱之。可是中國的習慣上,不貴視線,尤其是我國在來的聖人——孔子、孟子等,所說的言教都稱為經,為順此方習慣和一般心理,故特譯為經,而加一契字以揀別之。其實,經與線名雖異而義則同,皆是貫穿的意思。按說文的解釋:直線為經,橫線為緯。又線以貫華,經以持緯,似此則經與線的性質是同,不過為習慣上所分別耳。

茲再將“般若波羅密多心”與“經”八字總合起來講,約四義:一、此經是說明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出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親證真“心”的一部“經”典;二、此經是修成“智慧”“究竟”徹見真“心”的一部“經”典;三、此經乃為全部“般若”經中最“究竟”的中“心”重要“經”;四、此經是一切諸佛菩薩依之而證“究竟”“涅槃”的一部中“心”重要“經”(本經雲: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總之,依照“般若”修行可以得到“究竟涅槃”,故般若之下有波羅密多四字。又因得到“究竟涅槃”即能親證真“心”,故波羅密多之下有一心字。般若要怎樣修才能得到究竟涅槃,親證真心?當依照“經”中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學,故般若波羅密多心之下有一經字(以上是由般若二字解釋下來)。其次,依照“經”中所說的道理去實地真修,即能明“心”見性,故經字之上有一心字。既證真“心”,自能了脫生死,得到“涅槃”不生不滅之“彼岸”,故心字之上有波羅密多四字。然而要達到“涅槃彼岸”當藉重“般若”之功力,故波羅密多之上有般若二字(以上是由經字解釋上去)。

按經題八字,義有四對——通別一對,能所一對,法喻一對,因果一對。

一、通別:般若波羅密多心七字是別,與他經不同名故;經一字是通,部部同稱為經。二、能所:經中全部文字為能诠,般若波羅密多心七字(般若是觀照妙行,波羅密多是證果歸處,心是實相理體),為所诠(诠者含也,譬如一玻璃瓶,內貯清水,瓶為能貯,水為所貯;能诠,所诠之義就是這樣,亦可作顯字解)。三、法喻:般若是法,波羅密多是喻。四、因果:般若二字為因,波羅密多與心五字是果。

【合釋】這是教人依照“般若”妙法修行,便可度脫煩惱的生死苦海,達“到”究竟安樂的涅槃“彼岸”(波羅密),而親證不生不滅之真“心”實相的一部“經”典,故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以上經題八字講完)

底下,“經”梵語叫做修多羅,翻譯的意義很多,簡單稱,叫做貫、攝、常、法。“貫”就是貫串佛所說的一切教義,令不散失,就像用線把這個珠子貫串起來。佛所說的一切的教義,你一定要用經典把它記載起來,記載起來使佛所講的道理不要分散開來,小乘的阿含經講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那麼就好好的在阿含的思想發揮,如同以線貫串起來,就是經,第一個意思就是“貫”,就是把佛講的道理貫攝起來。第二、攝,就是攝持應度的眾生,某些眾生,他隨便看到一部經典,包括隨便聽到一卷錄音帶,宿世有善根的人,他就馬上能夠進入。而宿世有破壞到佛法的人,他一碰,碰到邪師外道的。過去有很多的信徒,他碰到清海的徒弟,清海的徒弟,他就是說,佛教是正法嘛,清海這個是旁門左道嘛,她用她的辦法,她認為那個是唯一的路,也很多人信她了,在我們的角度看,我們知道那個是邪法,佛講的,包括成佛都不可得,何況你聽你自己的聲音呢?教人家聽自己的聲音,聽到後來有什麼鬼怪的聲音,他好意就一直想要去度他、勸化他,有的能夠勸,有的沒有辦法,你去勸一貫道的,或是清海的徒弟,或者是相信電視在演講的那個在家居士、在家人,你去講他,他就認為你在誹謗人家,他就認為你在誹謗人家。

所以佛陀真是偉大,你看佛陀在彌陀經裡面講了一句話: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看佛講的話真是不得了!不可以少善根,就是你要不是生生世世種了善根,再加上今生今世的熏習,我就勸你們一直要求聽經就是這個道理啊,要不然你們就是在家裡好好的閱讀佛經啊,不可以少善根,還要福德,還要因緣,你想想看,不得了!得生極樂世界。佛講的話一句都沒有多,也沒有少,剛剛好,這個恰恰好。你說清海的徒弟,他認為他師父是很偉大了,你一講,他認為我們在誹謗她,對不對?是不是啊,因為他信她嘛,所以我常常告訴我的徒弟:省省你的力氣吧!他能進就進,不能進就出嘛,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對我們佛法正法沒有信心的,你講什麼都沒有用,像我,我常常贊歎我自己,我是世界上很聰明的人,我度得了就度,我度不了,我就度我自己的肚子,去吃飯了,去吃飯了,真的,我這個人不會因為你信佛、不信佛,我就痛苦怎麼樣,我不會,信佛,你信不信,你說我的本性有沒有增,有沒有減?不增也不減嘛,對不對?你說多一個眾生來信佛,你說我得到什麼?少一個眾生來信佛,你說我損失什麼?對我來講根本就是不增不減嘛,對不對?那你不信,那你把生死置之度外,那我也沒有辦法嘛!所以攝持應度的眾生,就是說他與佛法有緣,這很奇怪,與佛法有緣,你信天主教二十年,他一樣改成佛教徒,這很奇怪!連一貫道的講師、點傳師,多少人講:慧律法師!我改變了,你不要在講經的時候幫我講出去。好!你只要改變了,我就不講,那有什麼關系?錯了就錯了,走錯路了嘛。是啊,所以最可憐的人,是聞到正法而不改變自己,那是很可憐的!更可憐的是拿正法然後把它扭曲、歪曲,然後亂講一通,有啊!有的人拿慧律法師的錄音帶聽一聽,他本來不懂得這個道理,他現在懂了,然後把我的意思扭曲掉,然後就講給別人聽,講給別人聽,講給他們道親聽,然後說這個是我盜錄他的了,很可憐!要不然就是:我自己悟到。他明明聽我的錄音帶,然後他對別人講:這是我自己悟的。你自己悟就自己悟嘛。我也不跟你搶飯碗,你怕什麼?所以要學隨緣,要學師父這樣,你有緣你就來,沒有緣就byebye再見!再見!你能怎樣啊,對不對?

我常常講:我一生一世現在過得最快樂,最快樂!太快樂了!我已經悟道,你要叫我煩惱,那不可能的。

第四、法,法是四海而皆准,放諸四海而皆准。常,就是歷萬世而不易,我常常舉這個例子給同學聽,我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你相不相信呢?你也可以相信,我們也可以不要相信,而釋迦牟尼佛說人有生、老、病、死,你相不相信呢?這就不是你相不相信的問題啊,你信也是要生老病死啊;你不信也是要生老病死,這個常就是不管是那一個聖人講的,你都必須要遵守這個原則,就是無常。所以我說主宰這個世間的不是國王、也不是總統;也不是法律、也不是政治、也不是金錢,主宰這個世間的就是無常!無常就是萬世不易的道理,永遠無常,這個世間。所以道理一講出來,就讓人家沒有辦法辯駁,這就是真理,你怎麼辯呢?世間唯苦,這世間本來就苦嘛。有的人就說:師父!我怎麼沒有感覺?我說:你現在不是沒有感覺,很快你就會有感覺,你爸爸、媽媽很快就會走了;你兄弟姊妹,再來你很快就會生重病開刀了operate你到醫院去看,hospital,operateroom手術室,你進去看看那在割什麼東西,像殺豬一樣的,肚子被剖開後整個被掀開來,胃腸、大腸、小腸,才發現這是一個軀殼,要看得破還很不容易,每天還要擦粉,還要為這個軀殼擦粉上妝呢?

“常”歷萬世而不易,“法”放諸四海而皆准。所以佛講的真理,釋迦牟尼佛在佛遺教經裡面談到,他的徒弟有談到,他的徒弟贊歎釋迦牟尼佛說:日可令冷,水可令熱,佛所講的語言不改變,佛講的四谛真理永遠不改變。就是太陽可以讓它冷,這個水可以讓它熱啊,海水很冷,可以讓它熱起來,佛陀所講的四谛真理永遠不改變!不是像基督教講的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在七千多年前創造天地萬物的,你也可以相信,也可以反駁,佛講的四谛道理,你怎麼樣反駁他?世間是苦的,你不相信嗎?不相信,到醫院去看看;到戰場上看看;你到伊拉克庫德族去看看;到這個世界各地去看看;到電影演藝圈裡面去看看他們多苦啊,那裡都是一樣的了。好,

這個經包括貫、攝、常、法。我們再根據阿毗昙心論,經含有五種意思,這個就是增加的資料了,做一點筆記對你有幫忙的。經是什麼意思?第一、就是出生,出生一切諸法,意思就是說,經典能夠產生一切種種的解脫的法,使你的生命綻放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讓大智慧引導你走向真正的人生,包括現在的幸福,幸福,出生一切諸法。第二、湧泉,三點“水”加一個勇敢的“勇”,泉就是泉水的“泉”,這個經典義味無盡,道理意義的“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義”,味道的“味”,義味無盡,如源泉滾滾,這個義味無盡,就像這個泉水、源泉啊,水源的“源”泉水的“泉”,源泉,滾滾而來,意思就是說,你只要好好的研究佛法,裡面就有具足無量無盡的道理,如湧泉般的,湧上你的智慧心頭,這是經的第二個意思。經是什麼意思呢?第三、顯示的意思,顯示就是這個經可以闡發,闡就是一個“門”中間一個“單”,裡面一個單字,單雙的“單”,那個念闡,就是發揚光大,就是闡發一切義理,叫做顯示。第一、叫做出生,第二、叫做湧泉,第三、叫做顯示,能夠顯示一切義理出來。我們今天要是沒有經典,那麻煩大了。所以我們為什麼旁邊要開一個佛教書局?今天又進了三十四箱的書,我常常勸導眾生,有空你到佛教書局去走一走,那裡面的書買幾本回去看。師父!有沒有打折?有!打九折。拜托!一本一百塊,我們拿來就打七折,打九折一本書才賺你一、二十塊,要賺到什麼時候?其實那是給你方便的了,給大家方便的了,看看那個書有多少?你看看!以前人家說我們書局的書太少了,我就去叫一大堆來,我看你還會不會賺太少?讓你看到頭昏都有可能。我開這個佛教書局,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我們的文化教育,佛學的精華,所以有很多人來師父這裡說:我們要買一部書很麻煩。我說:好!開一個佛教書局,要買的人就過去,今天來了很多書,嚇死人了!裡面很多書我都沒看過的,第四個、叫做繩墨,繩墨就是一個“黑”再一個“土”,繩子的“繩”繩墨。繩墨就是辨別邪正曲直,繩墨。如果你是做木工的人你就會知道,做木工的人繩子一拉,然後裡面一彈,有那個黑色的,然後裁下去就很正了。繩墨,就是辨別邪正曲直。經典經過三法印,或經過一實相印,就可以辨別是正邪。第五、叫做結(缦),是一個頭“發”底下一個“曼”字,頭發的發,底下改掉,改成浪漫的漫,那個右邊,右邊,浪漫的漫是三點水,然後三點水除掉,再加右邊那個,一個頭“發”,頭發的發,然後發底下那個不要改成一個“曼”,結(缦)。就是義理連貫,沒有散亂的意思,義理連貫,沒有散亂故,叫做結(缦)。

(以下五重玄義和四時八教課本內容見後文。)好!我們來看五玄,底下“開義”,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五玄,把筆拿起來,根據天台宗的思想,未講經前先談五重玄義,五玄就是一部經的綱領,五重玄義就是根據天台宗的思想。所以我們准備把百法明門論講完,我們就要講教觀綱宗科釋、天台宗的綱要二本,現在在印了。用一年的時間,把天台宗的思想講一個段落;然後用一年的時間,把唯識的思想,講成一個段落,那以後你們自己看經典,那也就沒有什麼困難的了。因為目前來講,調查起來,唯識學大部分的人都聽不太懂,所以我們先談一談天台的,但是也不容易。

第一、釋名,釋名就是題目,解釋題目叫做釋名,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了。顯體,顯體就是一經的指歸,意思就是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部經所顯的體性是什麼?是顯三法印,還是顯中道實相呢?本經以中道實相為體,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實相就是無相,也無不相,以中道實相為體,那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一部經的指歸,顯體,以中道實相為體性。那麼,這部經的宗,把筆拿起來,宗就是最重要的,教你怎麼修行的,明宗。這個宗就是最重要的,來告訴你怎麼修行,就是修持之法,所以明宗就是重要的,來說明什麼是最重要的,這部經最重要的就是教你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就是空觀、假觀跟中觀,有來聽觀無量壽經的人那就聽了很多。所以空觀就是一切法因緣而成,當體即空。假觀,就是不壞假名,隨緣安立假相,雖知是空,但是不壞假名。空假圓融,當下就是中,中是除、是顯的意思,中道非真實義,中道是圓融意,是圓融的意思,其實沒有中道。空跟假配合得很好,當下就是中。一心三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這是因,因是三觀,那麼果是三谛,果是真谛、俗谛、中谛,就是你修空觀,到最後是顯出真谛出來。就因地來講,是空觀、假觀、中觀,就果地來講,是講真谛、俗谛跟中谛,所以修空觀得到真谛,修假觀得到俗谛,所以這個華嚴經裡面講的:二谛融通三昧印,二谛就是真、俗二谛,融通三昧印,那就是中道。此經以一心三觀為宗,修中,中觀就是中道。辨用呢?任何一部經它的作用,都是滅惡,都是修善,任何一部經,不是滅惡就是從善,如何教你來自度度他,所以這一部經也是不例外,即起功用,以此法自他兩度,自度和度他。

判教,就是五時八教裡面,本經在第四時。五時,第一叫做華嚴時,佛成道在菩提樹下先講華嚴經,凡夫看,只是看一個比丘坐在菩提樹下而已,所以三七日華嚴經,其實佛已經在講華嚴了,我們凡夫看不到。第二時,佛認為講華嚴經太深了,很多人聽不懂,小根器的人如聾如啞,也沒有辦法,講這個華藏世界那麼莊嚴,所以說:不讀華嚴,不知佛教的富貴,沒有讀過華嚴經,你就不知道佛教有多富貴,那種華嚴的境界,就是華藏世界那種莊嚴,可是眾生業障重,也看不到啊,所以佛第二時就講阿含,沒辦法,華嚴太深了,就講阿含經,就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所以一切法諸行,你一切的造作都是無常的,這個世間沒有所謂的追求,你所有的追求都會讓你失望,都會落空的,這個世間不值得你這樣追求的,你要早日覺悟啊,所以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法本身就不是真實性的東西,所以“我”就是不真實,這個“我”不是一個肉體的我,不是這個意思。樹沒有真正的樹相,名無我,一切法無我,不是只有肉體無我,什麼法都無我,桌子沒有真實的桌子相,一切都是顆粒微塵所構成的。涅槃寂靜,只有不生不滅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這是阿含的思想。第三時,叫做方等,方等就是遍十方平等,簡單講,方等就是大乘教啊,方等時。華嚴時,第二叫做阿含時,第三叫做方等時,就是大乘教的,講方等經典,像觀無量壽經就是方等的經典。第四、叫做般若時,般若釋迦牟尼佛講的最長,就是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所以六百卷大般若經,就是佛二十幾年所談的。可見般若是列為最重要的,因為般若是講實相印嘛,任何一個人成佛,都必須要通過般若實相印嘛。最後叫做法華涅槃時,就是講法華經、講涅槃經,有通五時、有別五時,因為我們這裡時間不夠,因此就知道說,簡單講一講就是說,即五時教相,本經就是在般若時,般若就是第四個時。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典,是在般若時所講的。

甲二:譯人

上面解釋經題,說是一種提示綱要,使人容易懂得經中大意,這總算不錯。至於講解譯人不是一種非關重要的事嗎?要知道我們今天能夠聽聞讀誦這一部殊勝經典,皆是這位翻譯法師所恩賜的,所以我們現在講演此經,須兼釋譯人,意在要大家知道受了這位法師的莫大恩澤,同時也可認識到他對於佛教有極偉大的貢獻,而生尊崇敬仰之心。為飲水知源,紀念厚德,故有講述譯人的必要。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分釋】唐:是朝代名。唐高祖李淵,三世仕隋,後來隋恭帝把天下讓給他,建都長安(陝西),國號曰唐。

三藏:佛的一代言教,綜合起來為三藏——經藏、律藏、論藏;或稱為藏經。三是數目,藏是含藏,究竟含藏什麼?此三者,在形式上言之,則各各含了許多文字卷帙;在實質上言之,則含一切微妙道理,故曰三藏。又這寶貴的佛典被珍重保存國庫,故又稱為藏經。佛一代說法所記錄者,叫做經;佛所制定禁令諸弟子的規戒者,叫做律,佛和弟子們討論教理,以及歷代祖師所著述者,叫做論。總之,經專開示教理,律重規戒行為,論是解釋發揮經律中的道理。這三藏所含的道理,要之不出戒定慧三學,所謂經明一心為定學所攝,律規三業為戒學所攝,論別邪正為慧學所攝(此乃一往之言,其實每一藏中,都各各具有戒定慧三學的。否則經藏中便無慧學和戒學;而律藏中則無定學和慧學;論藏中亦無定學和戒學了)。

當知佛說一切法門無非要對治眾生的一切心病,佛法雖廣赅括之即此戒定慧三學。眾生心病雖多,最厲害的就是貪嗔癡三毒;以戒對治貪心,以定對治嗔心,以慧對治癡心。佛說三藏妙法根本就在這一點。經雲:“為有貪嗔癡,即立戒定慧”。

法師:法是佛法,師是師范,博通三藏佛“法”,可為人天“師”范者,故以法師稱之。亦即上弘大“法”,下為人“師”之謂。若依法為師而自修持者謂之自利法師,能夠對眾演說化導眾生而為人師者謂之利他法師。這位譯主乃是自他兼利之法師也。

玄奘:乃譯主之名。俗所謂三藏取經者,就是指的這位法師(本來應雲玄奘法師到印度取三藏佛經,或謂博通三藏的法師到印度取經才對,因為三藏是佛典的總名,並不是人名,若說三藏取經,則成為經取經的矛盾了,這都是在來傳錯的)。如羅什等皆稱三藏法師。這位法師在唐朝的歷史上最為偉大,連婦孺也莫不皆知有一位唐三藏法師者。

玄奘俗姓陳,名袆,河南洛陽縣人。兄長捷法師,先出家於洛陽淨土寺,師十三歲亦入淨土寺出家為道基弟子,聰穎異常,讀了很多佛經,並且周游國內,參訪知識,想把大乘佛學研究一個徹底,結果覺得中國的經論還不完備,加以當時所譯的聖典,有許多隱晦難明之處,且各宗其說,莫知所從。於是慕法顯的壯舉,發願西游求法,便於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六二三年,民前一二八二年)四月一日,冒禁孤征。一路頗受艱險,曾經過八百多裡的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亦無水草,單騎獨行,常遇諸惡鬼怪,奇形異狀,繞人前後,惟念心經(前羅什法師之所譯者,或雲游經天竺時路遇化僧口授此經與法師者),發聲即滅(此經非但義理精妙,且受持讀誦靈驗非常),千辛萬苦,終於給他冒險西行五萬多裡,直至貞觀七年始入印度。遍歷諸國,廣學聖教,通達各種語言文字,到處很受一般歡迎和優待,於那爛陀寺,從當時最負聲譽的佛學泰斗——戒賢論師,受唯識宗旨,學《瑜伽師地論》等諸大乘經論,他屢次參加宗教辯論大會,均獲勝利,聲望日隆,不久升任那爛陀寺的副主講。

師受當時印度的戒日王所崇重,曾在曲女城特開大會,敷設寶座一,請師為論主,稱揚大乘教義,召集四方僧眾,並敕諸國義解之士,畢集恭聆法師妙論;到會者計有十八國的國王,大小乘僧三千余人,婆羅門等二千余人,那爛陀寺僧千余人。法師升座講演時,宣示大眾說:“我所說的如有一字無理,能難破者,請斬首以謝”。一連講了十數天,眾皆側耳而聽,悅服宏論,終沒有一人敢發言辯難的,散會時莫不皆大歡喜,歎未曾有,爾時極受戒日王及各國王之盛贊和禮敬。其他值得記述者,就是常在各地演說經論,曾折服當時著名的順世外道(順世者,梵名路伽耶是教祖也,其主張以否定聖教拒絕道德,徒滿肉體之欲望為目的唱極端之物質的快樂主義。)等,連獅子光論師也被折服。一時威震天竺,名聞遐迩、不論道俗(出家人曰道,在家人曰俗。)無不仰慕,而皆知有一位中國法師者。

法師先後留印達十數年,一共游歷三十多國,巡禮佛跡,遍訪名師,所獲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乃於貞觀十九年正月方始回國,谒太宗於洛陽宮,慰勞甚厚,備受朝廷禮待。太宗敕住弘福寺,及玉華宮專事翻譯,所譯經論凡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於中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為傑作;並著有會《中論》、《破惡見論》、《真唯識量》、《八識規矩頌》傳世。

中國佛教再經過玄奘的西行求法,窮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義,從此佛, 學昌盛於中國,這是對佛教一種偉大的貢獻,他一生大宏唯識教義,便成為唯識宗的初祖,同時也成為中國佛教歷史上的一大功臣,所以梁任公稱贊他說:“中國佛教第一功臣”。

高宗麟德元年(公元五八九年,民前一二四八年)二月五日師圓寂於長安西明寺,壽六十五,葬於白鹿原,士女送葬者數萬人,圓寂時,帝曾大哭,三日不上朝,說:“我失了一件國寶”。其當時見重於國家以及道德之感人不想可知。

這部《般若心經》乃於太宗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於終南山翠微宮譯出。

譯:譯者易也。謂易梵文而成中文。按周制有四方譯官:東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本來印土居西,應雲狄鞮,今言譯者,因當時北方譯官兼通西語,騰蘭初至(摩騰與竺法蘭,初傳佛教於中國人。)由其證譯故,至今相傳稱譯。此經在來所謂七家譯本,實則先後共有八譯:

一、《摩诃般若波羅密多大明咒經》——西歷四○二(年),姚秦鸠摩羅什譯

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歷六四九(年),唐玄奘譯

三、《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歷七○○(年),唐義淨譯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歷七三三(年),唐法月譯

五、《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歷七九○(年),唐般若共利言譯

六、《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西歷八五○(年),唐智慧輪譯

七、《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密多經》——西歷九八○(年),宋施護譯

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年代不明,法成譯

相傳此外尚有唐不空,及宋契丹、慈賢等譯本,明以來失傳。以上八種皆同本異譯,雖然名殊,以及內容文字少有不同,但是意義卻沒有相差。正如近人譯外國書,其譯本也是各有不同的。

諸譯本中,總算奘師的譯本最為簡要,而且便於誦持,極為迎合一般學佛者的心理,因此他底譯本流傳最廣,除羅什法師之譯本為日本佛教流傳外,其余六種僅為研究佛學或考證之用,概未流通。現在所講者乃依奘師譯本。

【合釋】這一部《般若心經》,是在“唐”朝時候,一位博通“三藏”聖典的“玄奘法師”所翻“譯”的,故曰唐三藏法師玄奘譯。(譯人講完)

【預釋】在佛經精密的組織上,每一部經都具全“序”“正宗”“流通”三分。序(緒論),是敘述一經的因由。正宗(本論),是正說一經的宗要。流通(結論),是勸大眾應該信受奉行,並囑咐流傳此經於天下後世。序分中又分有通別二種:通序(又名證信序,以六種成就證明此經是佛親說,令人生起信心),是通於各部經所同有者,即經首之如是我聞……等。別序(又名發起序),是說明每部經各別發起的因由。可是本經卻沒有序分中的通序和三分中的流通分。大概是翻譯的人為使行者受持簡便起見而略去的吧?總之對於義理方面是毫沒影響的。

在本經八譯之中,除了羅什,及玄奘,義淨三譯本外,余五家的譯本,都具足三分的。按般若共利言譯本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眾俱,時世尊即入三昧,名廣大甚深,爾時眾中有菩薩摩诃薩名觀自在,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即時捨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若有欲學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者,雲何修行?爾時觀自在菩薩告尊者捨利弗言……”遂說出這一部般若心經。又雲:“如是說已,即時世尊從廣大甚深三摩地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甚深般若波羅密多行!應如是行……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今文簡略,而沒有這首尾兩段文。若照短篇經典看來,還是沒有序跋比較來得簡潔,而能更受一般所歡迎的。

從觀自在起至度一切苦厄,這幾句話是結集經的人加上的,因為此經是觀自在菩薩,從親證境界所流出之言教,故特引之以作本經的發起,同時這一段文也可說是本經的綱要。

我們受到這個小說的影響,西游記的影響,所以從小都叫玄奘大師成三藏法師,從小就是這種觀念,後來才發現這樣講有一點誤會佛教,認為三藏法師就是玄奘大師,“唐三藏”其實這個意思應該這樣講:唐朝有一個通達三藏經、律、論的法師,名字叫做玄奘大師,所以以後只要通達三藏的,統統叫做三藏法師。三藏法師不是專指玄奘大師,比如說鸠摩羅什大師,他也是三藏法師,是不是?三藏大法師。所以只要通達、貫通經、律、論的,統統叫做三藏法師。我們只要通一藏就不得了了,通三藏?開玩笑!通幾本經典已經不得了了,通三藏,這是何等動物?人的一生不要說把大藏經看完啊,人的一生,你能夠把阿含經;把大般若經看完啊,就不得了了!人的一生啊,其它的論就更不用講了。

有一個人來到這個地方,他好像有一點受過高等教育,後來他來時就說:師父!你是慧律法師嗎?我說:恩!你佛法講得都那麼淺。我說:哦。像你講那個“智慧與人生”太簡單了啦!樓下你們送的那個書籍那也很簡單。我說:我現在很忙,你等一下我去拿一本書給你看。我就拿成唯識論,我說:你看看、翻一翻,我在忙。他一翻:哦!恩?這個是什麼東西?翻了很久。一小時之後我去找他:怎麼樣啊?都看不懂!眾生狂,我就會用一種方法給他,反正我也不會跟他講太多。拿成唯識論給他看,你們聽的那個才是唯識簡介,還沒有講到成唯識論,窺基大師作的,成唯識論我已經看過三次了。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要做一個法師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說我們所想像的,隨隨便便用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不眠不休就可以當法師的,那還早得很!還早得很!因此對初學者我們也不要傷害到他,有的人很狂:哎呀!講那個經都是那麼淺的。這是不了解法師的慈悲跟用意了。

因此三藏,講實在話要通達三藏的,我看在台灣省來講,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講的。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講的了,在台灣比較有名的,那就是印順老,印順老那就了不起啊!是不是啊,忏公、淨空法師,這就比較很有名的,當然其它法師也很了不起,或是星雲大師,我看他們也沒有說:我是三藏法師啊。好像沒聽過這樣講。沒有一個人敢自己稱自己是三藏法師的,當然他們都不敢這樣講了,那我就更不用講了是不是?所以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自己稱呼的,稱法師已經很慚愧了,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以這個法來做為自己的老師;還以這個法來教導眾生,才夠資格稱法師,你想想看!稱三藏,那還得了!不得了,經、律、論都通,我不敢跟人家這樣講。所以我也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出家眾而已,普普通通的,我把懂的講給你們聽,誰敢自己稱三藏?一藏都不得了!

再來,看玄奘大師的略介,用簡單的,因為玄奘大師,我們在唯識學裡面就已經講過了嘛,唯識簡介裡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偃師陳氏名祎(yī美好(多用於人名)。)huī,這個念“huī”,十三歲出家,在洛陽淨土寺,洛陽淨土寺,十三歲就出家了。俗姓姓陳,姓陳的人很偉大,姓陳的人很榮幸出一個玄奘大師,我們姓林的也榮幸出了一個媽祖,很榮幸!大家都在拜她。你們的姓呢?也找一個偉大的祖先來做代表,姓楊的有沒有?或是姓盧的,盧醫師你們祖先有沒有比較偉大的?若是姓蔣的就是總統最偉大了。可是總統還要拜媽祖呢!媽祖姓林,那就更偉大了。所以我常說姓林的很偉大,北港媽祖廟。人家傳說媽祖是觀世音化身,你看!我們姓林的是觀世音菩薩,不錯!

貞觀三年,就是西元六百二十九年,這個我查過了,西元六百二十九年,唐太宗貞觀三年,西行到印度,經過一百二十八國,這一百二十八國不是全世界的,是印度當時候,小一點點就是小國,一點點就是小國,歷一百二十八國,你不要認為他是游行全世界,不是這個意思,一百二十八國,就是路過的有小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國家,有一百二十八個國家。留學中印度的摩竭陀國那爛陀寺。這個那爛陀寺,我有看過人家去印度照回來的相片,哇!很大很大!據說裡面的學生有一萬多人,一萬多人啊,我們中國第一個留學生那就是法顯,法顯,第二個,就是最偉大的唐三藏法師玄奘大師,所以玄奘大師還不是第一個留學,但是最偉大的是玄奘大師。中印度的,因為印度當時候分成五個天竺,東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還有中天竺,中天竺就是中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受業於戒賢論師,這個戒賢論師,早在玄奘大師還沒有來以前,他就病得非常非常的嚴重,非常的嚴重,他一直想要入涅槃,可是菩薩不給他入涅槃,還不准他入涅槃,還不准!因為戒賢論師是很偉大、很了不起的人!這個人是精通三藏十二部經典,那他一走完蛋了!那玄奘大師來要跟誰學呀?他一直病苦,他一直想要用火把他自焚,因為他已經了生死了。對不對?但是因為他是當國王,無量劫來當過國王,魚肉人民,稅課得很重,結果戒賢論師腰部爛掉,爛的生蟲,痛得徹夜難眠;沒有碰到邱醫師嘛,沒辦法!沒辦法!戒賢論師,那很痛苦,徹夜難眠,他本來要入定的,要火化,不行!菩薩告訴他:你不能走啊,中國有一個玄奘大師起程了,再二年半以後,他會來到這裡,向你求學,你要教他,你教他以後你才可以走。他說:我還要等二、三年,痛苦二、三年?沒辦法!你做國王的時候,魚肉人民、課重稅啊,所以以這麼短的苦,能夠化解掉幾萬億劫的果報,那有什麼不好?菩薩就跟他安慰,就幫助他,他的病苦就好一點了,他就忍耐、忍耐……戒賢論師是修到生死自在的人,那個對果報還是沒有辦法。所以我不是重復的告訴徒弟說,你寧可讓人家揍十下、揍一百下,怎麼樣害你、怎麼樣誹謗你,你就是不能動一個念頭還擊他,不可以!知道我的用意嗎?佛菩薩說、釋迦牟尼佛說:殺父殺母尚不可報,還不可以報復,殺身報身不順孝道,這不是佛道啊。所以徒弟被人家殺死了,你放心!我不會替你報仇的,我會給你念念往生咒、彌陀經,這不能報仇的了,你被人殺死,那我就:南無阿彌陀佛,念、念……願以此功德,回向陳竹陽,我不會說陳竹陽被人殺死了,我就拿刀子:你敢殺死我的高足?看老夫子!你看那個戰爭片,機關槍一直掃射。不可以!真的。

所以戒賢論師生死自在,沒有辦法,那個果報現前就是沒有辦法。所以我因為看過這個,所以我在嘔吐那種痛苦沒有話講,沒有話講,我這個胃痛、腰酸背痛、這個生病,你看戒賢論師是何等人物啊,精通三藏,還是玄奘大師的師父啊,我們這個……所以這是我造的業,我應該負起責任,對不對?所以我現在這個病苦已經過了,這個紫薇斗數命盤裡面講,三十九歲就改運了,很不幸,被他算的很准,很不幸!說紫薇斗數不准也很准,不是我刻意算的,人家替我排,來告訴我的。不過有時候排的不准,有的給我排我三十七歲就會死啊,說我三十七歲有一個大劫就會死啊,今年三十九了,已經多活二年了。這個算命的有時候准,有時候也不准。

戒賢論師。還有清淨的勝軍居士,勝軍居士這個也是很了不起的大居士,玄奘大師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就是西元六百四十五年,貞觀十九年,貞觀三年出去,貞觀十九年回來,那麼就是十六年的時間,出去十六年,不得了了!這個是很偉大,回到長安首都嘛。翻經十九年,翻譯經典翻譯十九年,我們今天有般若心經可以看,真的!完完全全要五體投地的頂禮玄奘大師,玄奘大師,那個時候跋山涉嶺,八百裡的流沙,上無飛鳥,下無水草,統統沒有,綠色植物統統沒有,八百裡的流沙,還經過火焰山,不是西游記哦,真的有這個山,真的有,白天高達四十五度、五十度,人家去大陸攝影回來的介紹,這個就是玄奘大師通過的地方,我一看,哇!整個山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白天陽光一照射,熱到四、五十度,真的是火焰山,但是沒有鐵扇公主,一扇下去就會怎樣,那不是真的,亂寫的,還有什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人的想像力實在很厲害。所以說西游記不是正史了,是裨官野史了,那是隨便寫的小說。翻了七十三部經,總共一千三百三十卷,這不得了了!在翻譯裡面占很大的份量了,世壽六十五歲,也很可惜!玄奘大師活了六十五歲,因為我們已經講過了,所以在這裡不重復。

丁一:明能觀人

經文,綱甲,底下是講到菩薩法空人我執。第一節,節一就是般若起用,這個般若起這個用,包括二個,實相跟觀照,實相般若,還有觀照般若,實相就是法身德,觀照就是般若德。那麼,實相跟觀照是體用一如,體跟用是一如。蘊相空性,就是五蘊一切相當體即空,五蘊這個“蘊”就是我執,相就是一切,包括一切,五蘊相,色、受、想、行、識,當體即空,所以破我執,顯這個我空,度這個苦厄。所以你不要看這幾個字哦,這個經典如果你會看的話,你就馬上覺悟,原來我們的苦跟災難是怎麼來的,原來就是我執來的,你會不會看經典啊?為什麼要破我執?因為只有破我執才可以度苦厄,為什麼有苦厄?因為有我執,所以我執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同學們!如果你要下功夫,就必須在這個地方用功,能捨則捨,能忍則忍,得饒人處且饒人,那麼你的忍辱、你的慈悲、你的施捨心,正因為你擴展這個真我,除掉這個虛妄的我,起這個智慧的作用,你就不會執著金錢、名利啊,這些放不下的東西。所以破我執可以顯這個我空,可以顯這個我空,就可以度苦厄。

觀自在菩薩(從“觀自在”起至“娑婆诃”止共二百六十字為正文,從“觀自在”起至“照見五蘊皆空”句,是明菩薩行深般若,工夫得力的境界),

【分釋】觀自在三字是別名。菩薩二字是通名。例如“先生”是通稱,某某是別名。先講別名——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觀”,是觀照,即能觀之智(“觀”讀去聲,是了達的意思,不可作觀看解釋)。“自在”是解脫無礙之義。

現在先來講這位菩薩建立名號的所以,然後再來詳細說明“觀”和“自在”的意思。這位菩薩怎樣叫觀自在,又名觀世音?先解釋觀音聖號,其義有二:一約因中自利之修行工夫,二約果上利他的度生大用。

一、因中自利:是說這位菩薩在因地(修行佛道之位也,對於成佛之位為果地或果上而名又因於地也。)修行的時候,用般若妙觀智,由耳根一門深入,背塵合覺,思維修習,而入三摩地(正定),故能聞聲不循聲,謂聞世間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能夠反聞自性,不被聲境所轉,得到耳門圓通,所以稱他為觀世音。這是依《楞嚴經》解釋的(詳見菩薩自陳圓通文)凡夫依識成妄,由耳根對聲境而起耳識,循聲流轉,因而生起貪嗔之惑,這叫做妄聞。菩薩稱性起智,從耳根聞性聞一切音聲,不起妄識分別所聞之聲,但起觀照能聞之性,此即“反聞自性”,於是不起貪嗔之惑,這叫做真聞。《楞嚴經》六雲:“我從耳門圓照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心定於一處而不動。)……得三摩提……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以上雖然但就觀音立名的理由而言,若詳細來說,菩薩觀聽圓明,得大自在,能夠觀空不著空,觀有不住有,根塵俱消,空有無礙,那又何嘗不可稱為觀自在的呢?《楞嚴經》所謂:“由我聞思,脫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境也,此六境從眼等六根入身以染污淨心者。),如聲度垣,不能為礙”,這可為表顯自在的明文。

二、果上利他:謂菩薩以大悲故,凡世間一切眾生,遇有災難之時,能夠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智照無遺,一觀便知,即時起大悲心,尋聲赴感,無求不應,無苦不拔,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這是依《法華經》解釋的。《法華普門品》雲:“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以觀察眾生苦惱,隨機往救,悉皆度脫其苦難,使之獲到解脫安樂(自在),這又何嘗不可以觀自在稱之。菩薩這個聖號——觀音,確為根據上面的兩種事實,因中自利,果上利他,而建立的。這裡有要注意的就是:“觀”為能觀之智,“世音”是所觀之境,能觀之智無論約因中約果上都是一樣的,那所觀之境就不同了。因中修行的所觀之境是指能聞聲音之聞性,果上利他的所觀之境,是指世間一切苦惱眾生稱念菩薩求救之聲音,這是不可不知的。(又通常則略稱為觀音菩薩者?因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諱,去“世”字但稱觀音,後世遂沿用之。)

要知道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要有自他兼利才不違背菩薩的宗旨。那末從自利方面觀之,同時必不忘利他工作;從利他方面觀之,同時亦必不遺自利功德;能夠這樣才配稱為菩薩。所謂菩薩修自利功德,正為著要做利他事業;做利他事業,亦正為著莊嚴自利功德。據此則上面約《楞嚴經》明菩薩修行自利,同時亦必具有利他功德在焉。故《楞嚴經》雲:“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因為我不是自己去觀聽世間的聲音。我是以觀智去觀聽而得證圓滿通達真理的緣故,所以能令那些十方世界的苦惱眾生,一心稱念我的名號時,我就會聽到他們的叫苦之聲,而救度他們使他們得到真正的解脫。)……救護眾生,得大自在”。這便是顯示利他的一種明文。至於約《法華經》明菩薩利他大用,同時亦必具有自利功德在焉。因為菩薩志在求成無上佛道,無疑地要以嚴土度生為目標,不度眾生,根本就沒有成佛的希望。此則菩薩之利他,也就是自利。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即此意也。

其次觀自在這個聖號,特別是根據本經,依菩薩修證工夫而建立的。因菩薩行深般若,能以甚深勝慧,照見五蘊身心空寂,度脫一切苦厄,得大解脫,自在二字由此得名。菩薩的自在妙用,純然由於照見蘊空所得來的。何以故?以其能了達五蘊虛妄不實,所以不生執著,不被所轉,因而獲到解脫自在,故本經以觀自在菩薩稱之。怎樣一般都稱此位菩薩為觀世音,而不稱觀自在呢?良以這位菩薩與閻浮眾生特別有緣。隨類現身,尋聲救苦,這是他歷劫度生的悲願,因此觀音聖號來得格外普遍,同時也可說是這位菩薩的悲心救苦,利生事業之深入人心的一種表征。以菩薩有大智故,於一切事理悉皆通達無礙——自在;有大悲故,能夠隨類現身,尋聲救苦——觀音。以上建立名號的道理略為講完。現在來解釋觀,它的內容有三種:即空觀,假觀,中觀。什麼叫空觀?簡單來說:用般若智,先觀一切外境,皆是緣起假象,當體即空,本非實法。次觀自身四大假合,終歸壞滅,離四大之外本無實我,其次再觀六識妄心,生滅無常,離根塵之外,本無自性。什麼叫假觀?用般若智,觀一切境,雖體達空義,而不廢緣起諸法,能夠應物隨緣,於一切境上不生執著。什麼叫中觀?用般若智,觀一切法,皆是中道,徹證性相(性者法之自體,在內不可改易也。相者相貌,現於外可分別也,則無為法為性,有為法為相,而有為、無為皆有性相。自體雲性,可識雲相。)不二,色空不異之理,不取不廢,圓融無礙。總之空觀不著一切法(知諸法無性),假觀不捨一切法(達諸法如幻),中觀圓融一切法——雖不著而同時不捨,雖不捨而同時不著(了諸法非有非無,不生不異)。觀自在菩薩,就是由這三觀而得到自在的!

其次自在亦有三種:一、觀境自在,是說菩薩用般若智,照了真如之境,於一切法圓通無礙。二、觀照自在,菩薩在修般若觀照時候,能夠當下不待尋思直捷徹底照見五蘊皆空,而沒有一些間隔或障礙,明明了了,親證實相(這觀照自在的道理,例如善講演者,當其在演講時候,對於語言方面能夠暢說無滯,對於理論方面,都能一一盡致發揮,因之稱為演說自在(喻觀自在菩薩)。至於初學習講演的人,那就不如是了,可以預想到他,當在講演的時候,無論語言和態度方面,一定是會處處感覺到不自然——一身顫抖,語言羞澀,層次錯亂,這就是有障礙而沒有自在的工夫(喻權教菩薩)。因其所修的觀照工夫有如是甚深造詣,所以稱之為觀自在,假如權教(藏、通、別之三教為權教。)菩薩,它所修的觀照工夫根本就稱不上自在二字的了。)三、作用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親證法身本有,從體起用,一切神通作業皆得自在,能隨緣赴感,分化無礙。又自在即指“自”性常“在”不變(菩薩由觀照般若證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真如自性,此性乃萬古不變,歷劫常在,常在即實在也。五蘊幻妄是不實在,唯此真如自性方為實在故)。謂菩薩修習深妙般若,親證“自”性常“在”之理,而得成覺悟之人,故以觀自在菩薩稱之。又自在而雲觀者,正顯示菩薩的自在是由般若觀慧而得來的。總上解釋自在道理,不出體用二義;前三說——觀境,觀照,作用,是屬用方面的(“觀境”是明所觀之境自在,“觀照”,是明能觀之智自在,此二屬智,屬因,屬自利。“作用”,是明度生自在,屬悲,屬果,屬利他)。後一說——親證自性常在,是屬體方面的。前之觀智修習無非要證這個——自性常在;後之悲心度生又莫不根據這個。以上別名——觀自在,的意思講完了。其次再講通名——菩薩。

菩薩二字是梵語,具足應雲菩提薩埵,因我國好簡,略去二字(第二提字及第四埵字),但稱菩薩。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合言之為覺有情(有情就是眾生,舊譯眾生,新譯有情。眾生則連無情之生植物亦兼含在內,實不及有情二字較為確切。凡有知覺——有精神活動者,皆名有情,謂有情識、情見、情愛等的意思,指人及一切動物——凡有生命者都赅括在內。今單就人類而言,覺有情就是覺悟的人),即上求佛道以自“覺”,下化“有情”以覺他;換言之,以“菩提”佛果為上求,“薩埵”有情為下化(菩提是所求之果,薩埵為所度之生),故稱菩薩。據此則做菩薩的基本條件是不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上求佛道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了徹;下化眾生是福德的培植,素行的修持。前者是智,屬於理為自利;後者是悲,屬於事為利他。總之有上求佛道的精神,下化眾生的責任,具足慈悲智慧,能夠自他兼利,這才配稱菩薩的資格。詳細來說,當約三義:一、自利——自覺,謂菩薩是已經“覺”悟了的“有情”(不是一般在迷的有情)。又一說:菩薩能分證如來“覺”道,然而尚“有”微細“情”見未盡,就是等覺菩薩,尚還有一品生相(未起之有為法生於現在之法也。)無明未斷,雖“覺”而尚“有”“情”見,故稱覺有情(此處覺字是指菩薩自覺,有情是指菩薩自己)。二、利他——覺他,謂菩薩不但自己覺悟就算了事,尚能以大悲心於生死苦海中去開“覺”這一群在迷的“有情”,使之同歸覺道,同得解脫,即“以斯道覺斯民”的意思,故謂之覺有情(此處“覺”字指覺他,有情指一切眾生)。三、自他兼利——自覺覺他,謂菩薩廣修六度萬行,在希望成佛,要成佛,不得不廣度眾生,所以菩薩是上求佛道之“覺”(自利),下化“有情”之迷(利他),故以覺有情稱之(此處覺字指佛道,有情仍指一切眾生)。菩薩是具足以上三種意義的。吾人如果有此志願——上求下化,實行做到徹底即是菩薩,根本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菩薩的,只要我們有上求下化的志行就夠了。(本經,照見蘊空句是“智”的作用,度苦厄句是“悲”的作用;此為菩薩“悲智並運”的一種表示。又蘊空句明“無我”,是屬修行方面——自利;度苦句明“大悲”,屬救濟方面——利他。此亦系表示菩薩之無我大悲,自他兼利的意思。)

【合釋】這位聖者,能夠“觀”察諸法實相之理,得大“自在”,不為境界所轉,又能救度迷苦眾生,具有“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精神,所以叫做觀自在菩薩。

丁初明能觀人竟。

“觀自在”是站在自利的角度翻譯的,觀自在就是自觀自在,他能夠觀照內在的虛妄,而悟出真實的本性,他能隨緣,所以他自觀自在,我們是不能觀,也不能自在。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觀自在菩薩,我們不能利益自己,是因為我們沒有觀,沒有回光返照,沒有觀照自己,所以我們不能自在,我們常常為了不必要的事情,徹夜難眠;為了芝麻小事情夫妻沖突;為了微不足道的去起爭執,我們不能自在,正因為我們有我、我執。菩薩觀照五蘊皆空,當下就得自在,破除我執。“觀自在”是站在自利的角度翻譯的,而站在利他的角度翻譯的,叫做“觀世音菩薩”,觀察世間的音聲,困苦而去救度他,叫做觀世音菩薩,這是站在利他的角度的。所以觀自在也好、觀世音也好,都是同一個人,都是同一個人。梵語數種翻來,有觀自在、有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觀”就是納音為聞,聽這個音聲,達理為觀,通達無我的道理,通達無生的道理。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從以前到現在就有很多很多人,只要念觀世音菩薩的,我敢說沒有一個不感應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不感應的了,真的!除了那一次我買那愛國獎券,壓在菩薩的墊下一直請他幫忙讓我中獎,除了那一次沒有中獎,很不慈悲以外,其實都是很慈悲,因為那時候沒有錢,去買了一張愛國獎券啊,壓在觀世音菩薩的屁股底下,請他幫忙啊,給我中二十萬,結果沒有,那一次他很不感應。奇怪!這個賭博就不太感應的了,要是求什麼病苦啊,或者是引導啊,這就很感應了!很感應了!當然在我的身上也發生幾百次了,無數次了,無數次了。所以我從現在絕對不動搖一個念頭,對佛菩薩是百分之一百萬的。他叫我:慧律法師!你不要到極樂世界來。那也不可能的了!你講:我也是要去啊,對啦!他現在叫我不要去,我也要去,就這樣子,你看我下多大的決心。現在要不要去不是他的決定,對不對?他叫我不去,我也是要去,你怎樣?你菩薩怎樣?打架嗎?意思就是說,我們對佛菩薩,學習到這種程度的人,堅持,這個就是淨土法門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必定往生!誠,至誠懇切的深信佛菩薩,身心不動搖,把至誠心、堅固不壞的心,來回向發願,說你要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到極樂世界去。

所以我說我一定往生極樂世界,我還沒有說一生一世去殺牛呢;去殺人、放火、去擄人、勒索、綁票呢,沒有壞到那個五逆十惡,沒有壞到這樣子的,我怎麼不會往生呢?我從來沒有懷疑!從來沒有懷疑!我才不會像一般人念一念:我不知道能不能往生?沒有這個道理。佛菩薩你自己講的,五逆十惡罪,臨命終都要接引他,何況我?對不對?我昨天凌晨看觀無量壽經的這個注解,他寫的中品下生、中品中生,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人從來沒有聽過佛法,只要臨命終的人,把大乘經典的經題念給他聽,他深信不疑,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中品下生哦,就是他從來沒有聽過佛法,你幫他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啊,你就念給他聽,他說:恩!好!就往生極樂世界了。easy;easy;e開頭的,d開頭的就麻煩了,difficult就麻煩了。所以要往生並不困難,你不要把往生極樂世界看得很困難,但是你也不要把它看得很簡單,你看得很簡單,你就不修行了,對不對?我講簡單是鼓勵你那些自卑的人,我不會往生、我業障深重,我還做那麼多的惡事,怎麼樣啊……鼓勵自卑的人。講沒有那麼容易往生,就是警告那些狂妄的人,就不修行,師父講得那麼簡單,那臨命終再念十句不就好了嗎?真的!你怎麼死的你怎麼知道?有時候你去爬山,一腳踩空了,掉下去山谷裡面,連念佛的機會都沒有,對不對?人怎麼死的你也不知道啊?

丁二:明所修行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此深字可通上下:通上則謂之功行造詣之深,揀非行淺也;通下則謂深妙般若,揀非淺般若也),

【分釋】行是觀行,功行,指修行方面說(行,有小乘行——修四谛,十二因緣求證羅漢,辟支佛果者謂之小乘行。大乘行——修六度萬行,普度眾生,求證佛果者謂之大乘行。漸次行——依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覺、妙覺、次第修習者謂之漸次行,亦名遍成行。圓頓行——依圓教法門於諸位中隨修一行,即具一切行,此為圓行亦名頓成行。行深般若是屬這一門的)。深對淺言,是表示功行的超越。如修“人空般若”(亦名共般若),但破我執,未破法執,但見於空不見不空,這是聲聞、緣覺及不但見權教菩薩所共修的,叫做行淺。修“法空般若”(亦名不共般若),既破我執,又破法執,空,又見不空,以至空空,如是則三惑圓斷,二死永亡,證入中道實相第一義空,這是大乘菩薩所獨修的,名為“行深”。又因所修之觀有空、假、中三種之不同,以及析空觀(滅色取空),體空觀(即色是空),次第三觀(從析空觀起至一心三觀),一心三觀(即析空觀是實相,乃至次第三觀亦實相)的差別。如但修空觀,或假觀,乃至次第三觀是不可名深的。菩薩能夠圓修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谛,境智一如,能所雙忘,頓證實相般若,真心本體徹底現前,所以稱為“行深”。復因般若有三:“文字”僅屬開解方面,“觀照”只是修行部分,唯“實相”才算親證境界。前二——文字,觀照,是淺;後一——實相,是深。又一說:二乘轉五蘊成五分法身(以五種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謂如來口意三業離一切過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來之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謂之定法身。三、慧,如來之真智圓明,觀達法性,謂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脫,如來之心身,解脫一切系縛,謂之解脫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脫知見,知已實解脫,謂之解脫知見法身。即後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後二者。就果而付名。而總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則謂之五分法身。)為行淺般若【注一】,大乘轉五蘊成三德為“行深般若”【注二】。至於般若智亦有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上面所說的三觀是能觀之智屬因,般若的三智是所證之智屬果。修空觀成即證一切智斷見思煩惱,假觀成即證道種智斷塵沙煩惱,中觀成即證一切種智斷無明煩惱;若但證一切智,或道種智謂之行淺般若,能圓證三智,即是“行深般若”。其次如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證有余涅槃,是一種行淺波羅密,夠不上行深二字。能斷無明煩惱,滅變易生死,證究竟涅槃,這才配稱為“行深波羅密”(波羅密,譯為到彼岸,是譬喻涅槃已如前釋)。今是大乘菩薩,修不共般若,依一心三觀,證一體三智,斷無明煩惱,得究竟涅槃,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

時指菩薩修行甚深般若工夫得力之時。亦即由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而證實相般若之時;亦即寂照不二,觀聽圓明,自在無礙之時,亦即萬緣俱寂,無證無得之時;亦即能所雙忘,境智不分,實相般若現前之時,(《大般若經》雲: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如是等一切分別,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密多,無分別故)。菩薩成就如是甚深般若功行,可謂無處不是般若,無時而非般若!願行者無失其時!(這裡要注意的“時”勿作菩薩正在修習甚深般若時解。因為此句是連貫到“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句為一段,其意是說菩薩修習般若,成就功行甚深之時,故能“照見五蘊皆空,而度脫一切苦厄”,如作正在修般若時解,則不在修習般若時,能否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則成問題了)。

【合釋】聖者觀自在菩薩,修習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極點,證到究竟涅槃(彼岸)的時候,故曰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丁二明所修行竟。

底下,行深般若,這字打相反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前面都講過了,行深般若,深般若,這個智慧有淺、有深,人空般若,破除我執,小乘的修我空,因為他不究竟,所以不能見到涅槃裡面不生不滅的本性,不空的如來藏,沒有辦法。所以淺般若是人空般若,破除色身的五蘊,五蘊身的錯覺執著,破除我執。我執是一切痛苦的根本,這個執著就像水溝的不通,久了就發臭。這個執著就像我們辭典裡面講的,食古不化的人,思想你怎麼樣講,他就是不甩這一套,他也不聽你的勸告,自己又沒有智慧,然後又剛愎自用,講起來就是全世界他是最偉大的,你講什麼他都不……那一句不能講,no那個……這個不能講,不相信你就對了。所以破除我執,這個“執”一切眾生的痛苦就是這個執,你走到天涯海角,包括你的先生、親戚朋友,就是這個執害死一切眾生,每一個人都是我見很重的人,我見,不能入道也是我執;痛苦也是我執;煩惱也是我執。是不是?婚姻也是我執,也是我執,真的!所以我們這個我執要破。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但見於空,就是我們只知道,色、受、想、行、識是構成人身的一個要件,色受想行識,但是呢,他並沒有徹底的證悟到常樂我淨的本性,所以不見不空,常樂我淨不空,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它是不空啊,,所以沒有見到徹底的涅槃,叫做不見不空,不見到常樂我淨的究竟涅槃,小乘的修行。那麼,淺般若是三乘同修,聲聞、緣覺啊、還有鈍根的菩薩啦,比較差的菩薩,三乘同修,名共般若。我空是一切小乘、大乘都要修的,你不先修我空,那裡會修法空呢?

同學們!如果在這個執,放下的功夫差不多做幾層,你就會學到很大很大的快樂解脫的思想。我現在講幾個原則,你不要說我空了,你這個日子就很好過。你第一個,永遠不要看眾生的過失;第二個,永遠不要講傷害眾生的語言;第三個,永遠跟眾生保持一個距離;第四個,隨心隨力的贊歎一切能贊歎的眾生,你就做這樣就好,不要做很多,先聽我的話,然後最後一個,隨時觀照滿知足,知足!常常告訴自己:我沒有了不起,我沒有什麼福報,我只能吃這麼差的東西;我只能著這個破舊的衣服;只能住這個破舊的房子,我沒有修什麼福報,碰到人家侮辱我們、傷害我們,我們就想:我們前世傷害人家,你隨時安住在知足,這個世界上不要講你破我執,日子就很好過,幾個大原則你鞏固住,別人就無奈你何了,就這樣子,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簡單!你肯做就是這樣。永遠不要講人家的缺點,不要傷害到眾生,你明明知道他的缺點,你要冷靜,你要冷靜!他能講的、勸告的,你好好的告訴他,用比較诙諧的、幽默的語調,去糾正他的缺點。譬如說某某人,你說;阿秀啊!你真是長得很漂亮,你那個脾氣稍微改一點,哇!更不得了!如“宜蘭”,宜蘭就是適合栽培蘭花,叫做宜蘭,真的嘛!適合栽培蘭花叫做宜蘭,基隆再過去就是宜蘭,為什麼名字叫做宜蘭?就是適合栽培蘭花,真的!我們糾正眾生就這樣子。所以現在要我去講人家的不對,去糾正人家,那沒有說很知己的,真正的徒弟說他真的很至誠懇切的,我好好的來跟他談,我也不會去傷害到眾生,這一點你們要學一學師父,真的!要學一學,不講人家的過失,因為我們不是聖人,我常常這樣講,我不是聖人,我也有缺點、我也會犯錯,你們不是聖人,你們也會犯錯了,你今天置人於死地,有一天你就走投無路,你記住師父的話,你今天你講話置人於死地:你怎麼樣壞……那有一天你都不能犯錯,你犯錯你完了,你完蛋了!所以寬恕別人就是寬恕自己。有智慧的人二句話,日子過的輕松、愉快、安詳。有時候我看到眾生活得那麼的痛苦無奈,我也覺得很可憐!很可憐!回頭一看海闊天空,你為什麼要死執著呢?

以前有一個禅師比喻,修行,修行,他的師父修行結果沒有開悟,他的徒弟跑出去外面參,結果大徹悟回來,大徹悟回來,他師父也講經說法,他的徒弟知道他的師父,一直在鑽牛角尖在名相,不徹悟啊,然後就叫他師父:師父啊!你來看、你來看!這個窗戶有一支蒼蠅,蒼蠅看到這個窗戶有光線,就拼命的撞,撞,撞……前途一片光明,可是沒有出路,撞不出去,因為它看到這個玻璃一片光明一直撞,這個就是說一個人一直執著這個經典,一直以為弘法利生,就可以解脫,不一定的,解脫是自己的功夫,不是靠你弘法就可以的,你講經說法要把那個法會歸到本性上的東西。本性上的東西。所以他的徒弟先開悟,結果他師父沒有開悟,因為他拜他的師父,他師父不是善知識,所以他去外面參高僧大德徹悟了,他認為:我要開始度我的師父了,我的師父還在鑽牛皮紙,鑽這個經典,還不通達,就叫他的師父去看那個蒼蠅在撞窗戶。這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告訴我們!我們要修的這個修行,一定要找到根本,那就是執一定要破,執不破你沒有辦法的,雖然你很想修行,可是你也只逗留在那一種自我意識的觀念裡面而已。所以在這個地方,那一個地方要下功夫,就是執要放得下,肯,你才有辦法啦!

深般若就是法空般若,法空般若包括色、受、想、行、識,我們說人空般若是色、受、想、行、識,知道它是這五蘊所構成的,而法空般若,包括色受想行識,包括地水火風,當體就是自性的東西,性色真空,真空性色。簡單講,人空般若只悟到所有宇宙構成的元素,而法空般若是這些元素就是你本性的東西。再講一遍,人空般若只悟到說,你的色身是地水火風構成的,而法空般若是當下地水火風就是你本性的東西,如果你造業就幻化成堅固,四大就成對立的東西,如果你悟到,這四大地水火風,就是你本性的東西,不離開你的色,不離開你的本性,色心無礙,所以具足神通。所以說菩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障礙到他,他硬的就是軟的;軟的就是硬的,他隨隨便便穿牆走壁,為什麼?這個色法就是他本心自性上所幻化出來的,這個怎麼可以阻擋得住菩薩呢?對不對?他是高階層的,不曉得活在幾度空間裡面?我們才活到三度空間,他不曉得活在幾萬度的空間,超越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們看是質礙的東西,在佛菩薩看根本沒有障礙。根本沒有障礙,障礙是我們自己的執著、錯覺。所以法空般若就是這個意思。更破法執,法執!就是說包括那些元素都要會歸到自性。所以不但見空,不但知道這個色身是假的,又見不空,就是本性具足無量的功德,不空,就是豐富的智慧,豐富的莊嚴,我們內在豐富的福德,無量無邊的福德,這不空!不空!又見不空,就是見到究竟的涅槃,本性具足有福德因緣,本性具足無量的智慧,這不空,本性具足常樂我淨這個不空。所以深般若是異三乘,異三乘就是不同於聲聞跟緣覺;不同於鈍根的菩薩,名不共般若。深般若那必須要大菩薩了,像八地、九地、十地的大菩薩了,是行深般若。照見為三智用,空觀深,斷見思惑,顯一切智,見真谛,什麼叫做空觀深呢?我們知道緣起當下就是性空,空觀修到深入的境界,斷見思惑,見惑跟思惑八十八品,意思就是在娑婆世界裡面如果斷見思惑,就會安住在方便有余土。

有的人問我一個問題:師父!在娑婆世界裡面證阿羅漢果,死後往生那裡?往生方便有余土。超出三界的,三界外有一個方便有余淨土,那是沒有生老病死了,但是還不是最重要、最莊嚴的地方。顯一切智,顯一切智,所以一切智,一切就是總,一切都會歸到空、無常,所以一切智就是空的智慧,表示一切有一個總和,顯一切智意思就是一切現象都有一個共同體,就是空性的體,所以一切就是空性的智慧,見真谛,真就是不假、不虛妄,當然虛妄的東西就非真啊。那麼,從空出假是假觀深,假觀深是斷塵沙惑,所以問:請問師父!如果在娑婆世界斷了見思惑以後,又斷了塵沙,住在那裡?住在三界外的實報莊嚴土。顯道種智,道種智就是通達種種的智慧,如果你不具足一切的智慧,你沒有辦法普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根器不同嘛,所以見俗谛,俗谛就是安立假名,見真谛就是安立在空性裡面,得到解脫,而見俗谛,你要度眾生要從空出假,你要在俗谛裡面,這個假相裡面不能迷惑。要顯示一切名相,都不離我們的本性,隨緣度眾,運用任何的名詞,統統是我們本性的東西,所以不妨安立假相名詞,見俗谛。

中觀深,破除空、破除假,名叫做中觀,不偏空、不偏假,名叫做中觀,圓融無礙,斷無明,斷無明就會住在常寂光淨土,住在常寂光淨土,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一切智跟道種智的合成,二個智合起來叫做一切種智。一切種就是一切智、道種智的濃縮,本來講:一切道種智,這樣才對,但是中國人怕麻煩,怕麻煩,干脆就講一切種智。就是包括空、包括有,圓融無礙,名叫做中谛。

丁三:明所觀境

【預釋】由前行深般若,故能照見五蘊皆空,但是這裡所說的空並不是斷滅空,或邪見空。若斷滅空者:則無一切善惡因果可言,同時也不須要修一切福德善行,乃至莊嚴佛果。若邪見空者:邪見人所執之空,聞空解脫之法,則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且認為究竟,是為邪見空。像這樣,則和那以為鹽能令諸食物味美,便認為鹽之自味必多,空炒鹽吃,鹼劇傷口,自討苦吃的這一類癡人還有什麼差別呢?《楞伽經》三曰:“我說寧取人見(固執實有人我之之見也,又名人我見或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不墮“斷滅”“邪見”二空始可與言般若空義。然而般若空義的深奧,並非簡單可能盡致發揮的。茲略約二義預為說明:

一、就方便門中說(屬事方面):空是虛妄不實的意思,因為字宙萬有,皆依眾緣所成,是一種生滅無常之幻相,沒有實在的自體,故謂之空。《大論》六曰:“因緣生法是名空相”。根據這句話就可以證明空是緣生不實的意思。二、約真實門中說(屬理方面):“空”指真空實相之第一義空,謂五蘊虛妄相中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非偽為真,離相曰空,以真如理性離一切迷情妄相(雖離一切迷情妄相,而一切迷情妄相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故曰真空。“實相”是對幻相說,幻相假現故說有(假相名幻有),實相無相故說空(實相本空寂),雖空而自性不無,所謂無相無不相,故名實相。總之萬有緣生非實,此為虛妄之空,萬有當體即真,此為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即是實相,實相即是真如佛性,亦即涅槃妙心。《觀佛三昧經》曰:“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涅槃經》十七雲:“佛性名第一義空”;《三藏法數》四十六曰:“涅槃之法空無有相,是為第一義空”。此則佛性,真如,實相,涅槃,皆為空之異名,今取實相解釋空義,這是有所根據的。此則對於第一義空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第一義空的道理更無可疑了。當知,虛妄之空,是般若之消極的破壞作用;第一義空,是般若之積極的建設方面(以下經文中凡談空者皆依此二義)。

按前一屬漸門,後一屬頓門,般若正義當取後者——第一義空。雖然如是,但對小乘人說法,則當用前一說(虛妄不實之空),對大乘人說法,當用後一說(真空實相之空),方合如來隨機施教之旨。語雲:“藥不分粗妙,貴在對症;法無論淺深,要在投機”。這是確實的話。

同時又要知道照見蘊空一句即是入實相般若之微妙觀門,合上行深般若二句,可為全經之要髓,學者幸勿忽略。

照見五蘊皆空,(照見是能觀之智,五蘊是所觀之境。一切眾生皆為五蘊身心所迷,以致生死無盡,故本經首先以照見皆空一句以警覺之!令其仔細觀察身心二法皆從虛妄因緣而生,既能識破妄源自然不被所迷而獲到解脫矣。)

【分釋】照是觀照。見即徹見。當觀之時叫做照,了了證理謂之見(照為三智之用,見為五眼(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問遠近內外晝夜,皆能得見。三、慧眼(,謂二乘之人,照見真空無相之理之智慧)。四、法眼(,謂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五、佛眼(佛陀身中具備前四眼者。),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之用)。又照即般若智照,不是凡夫黏妄發光之妄照。見即圓明真見,非同凡夫隨塵流轉之妄見。

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積聚義,究竟積聚什麼?即是積聚五法——色受想行識,為原素而成眾生;積聚三惑——見思、塵沙、無明之煩惱而受生死。又名五陰(新譯五蘊,舊譯五陰),陰是遮蔽義,是說這五法能夠遮蔽吾人本覺真心,使之不得顯現故。說詳細一點,五蘊於每一蘊當中都有他的獨具本能——積聚。色蘊,是由四大五根和合積聚而成身。受蘊,是由五識與五塵和合積聚而有受(眼受色,耳受聲,鼻受香……)。想蘊,是由意識與六塵和合積聚而有想(意識著色想色,著聲想聲……)。行蘊,意識思維塵境造作善惡諸業,念念不停和合積聚以為行。識蘊,是了別諸法之本體,執持一切染淨種子,和合積聚以為識。

扼要的說:“色”以集合而有,“受”以接觸而成,“想”以緣影而生,“行”以遍計而名,“識”以了別為相。茲再詳細說明如下:

一、“色蘊”,是質礙義,凡有形質,有障礙者都叫做色。遠指世界一切萬物為外色,近指吾人目前四大肉體為內色,乃至虛空等都屬色法所攝。概括的說有三種:(1)可見可對色——如顏色方面的青黃赤白等之顯色,形狀方面的長短方圓等之形色,動作方面的取捨屈伸等之表色,這都是有形質,眼可看得到的,故謂之可見可對色。(2)不可見可對色——如聲、香、味,它雖不可以眼見,然而耳鼻舌,都有接受的可能,故謂之不可見可對色。(3)不可見無可對色,又名無表色(雖分別明了,而無可表對,故雲無表;雖無所表示,而於所緣境執著不忘,故謂之色)——即指第六法塵(六塵之一,一切法為意識之所緣者,謂之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故謂之不可見不可對色。現在單取吾人地水火風四原素所構成之色身而言。

二、“受蘊”,受是領納義,即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謂內之五根對外之五塵而起五識去領納一切境界,受順境叫做樂受,則能引起貪心;受逆境叫做苦受,則能引起嗔心;受不樂不苦境叫做中庸受,則能引起癡心;這叫做受,即指前五識(因五識受力偏強故。本來受蘊具足六受,通於六識,今欲以四蘊分配八識,故文中單明五受,將法塵一受攝於想蘊之內。又在眼等五識領納順境時謂之樂受,如在意識領納者則謂之喜受。在眼等五識領納逆境時謂之苦受。若在意識領納者則謂之憂受。苦樂二受弱,屬前五識所攝,因前五識想力弱故,憂喜二受強,屬第六識攝,因六識想力強故)。

三、“想蘊”,想是想像義,即對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者,謂對於已受境界,重加分別想像,這叫做想,指第六識(六識想力最大故)。

四、“行蘊”,行是遷流造作義,常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善惡之心之作用者,前滅後生,念念不停,所以叫做行,指第七識意根(七識思力極勝故)。

五、“識蘊”,識是了別義,體則八識心王,即對境而了別識知事物之心之本體者,能別諸識性境,執持一切種子,及一期壽命,指第八阿賴耶識(八識執持全身,若無八識見分(見分,見者見照,能緣之義,緣其所變相分之見照作用也。識之自體變相分,共起能緣之用此名見分。

前五識——相分——五境。

第六識——相分——一切法。

第七識——相分——第八識見分。

第八識——相分——種子、五根器、界、五境體性。

)映在諸根,則前七識,皆無了別功能。在小乘宗中唯明眼等六識,大乘宗中則明八識))。

總之“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等四者,是精神的一種作用——“受”是塵境接觸所生之感覺(有苦受,樂受);“想”是取境分別之知覺;“行”有造作思慮的作用;“識”是統一前四之心力(八識均有了別的功能):前六識了別一切事相,故六識又名分別事識,即分別色等六境(第六識兼緣法塵);七識了別一切妄相,緣過去五塵落射(謂現在之法,滅其作用於過去中,謝去也。)影子;八識了別真實自體,常能了別自識所現之境)。此五蘊若在有情界征之,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余四蘊屬心理,乃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色蘊為生理上的現實生命體,已如上說。受等四蘊則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志(行),認識(識)的道理相同。

依五蘊相生之次第當雲:識、受、想、行、色,這是怎麼說?由於有了“識”心然後才有領“受”;有了領受,然後才有“想”像;有了想像,然後才有造作(行);依所造業,然後才感得“色”身。今以色蘊列先者,意謂色蘊粗相易生執著;此蘊乃我執之大本,萬惡的淵源,眾生執之堅固難破,若此執一破,則其余諸執皆可迎刃而解,有這種意思故色蘊列在先。

以上五蘊的內容總算略略講完了,現在再來說明五蘊為什麼皆空的意思?說一句簡單話:因此五蘊身心,皆是因緣所生法,所謂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有,究竟沒有實體,無一不空,故曰皆空。《維摩經》說:“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若詳細言之:總觀三界萬有不外色心二種,色屬物質的,心屬精神的。

先就物質方面言:凡宇宙間所有的一切形形色色,都屬物質的現象,外而山河國土,內而身體形骸,那一件是真實的呢?世人迷故妄生執著,認為實法實我,茲單約吾人這個軀殼來說,它根本是由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組織而成的,元無自體,焉有實我,骨肉爪發之堅質屬地;汗血津液之濕者屬水;周身暖氣屬火;呼吸動轉屬風。四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滅,成壞無常,虛妄不實。試看!死時此身潰爛無存,骨肉歸地,濕性歸水,暖氣歸火,呼吸歸風,此時身在那裡?所謂我者究竟安在《圓覺經》雲:“四大各離,今此妄身,當在何處”?故謂之空(此約預釋文中虛妄不實之空義以明色蘊)。再進一步說,並不待死後四大分裂始說它是空,就是未死時,四大假合莫不當體即空。

次就精神方面言:凡舉心動念,都屬精神的作用,佛經說為六識妄心。此心之生起,亦須藉眾緣——六根,六塵之和合,虛妄不實,況且剎那生滅,轉變無常,當根塵不偶,一念未生之時,那末,誰去領受(受蘊),誰去想像(想蘊),誰去貪念(行蘊),誰去了別(識蘊)。據此則知受等妄心皆因對境而有,所對之色蘊既空,則能對之四蘊自無,因此受想行識,亦莫不一一皆空,故曰五蘊皆空(此約預釋文中虛妄不實之空義,以明受想行識四蘊)。

統起來說世間一切諸法,或大或小,是心是色,皆是仗因托緣所生起的,幻化不實,緣聚即生,緣散即滅。既從因緣而生而滅,則其未生時本空,既滅時亦空,就是未滅時也不過是空體上一時所有的幻相罷了;是故一切諸法畢竟皆空。凡夫迷故執為實有,菩薩悟故了達皆空。大般若經有一段譬喻五蘊幻妄不實的文,現在把它錄出來做參考,文雲:“色”如聚沫(色指吾人的身體,沫即水沫,謂因風吹水成沫,虛有相狀,體本不實,且瞬息即滅;以喻眾生色身四大假合亦如聚沫虛假不實)。“受”如水泡(水泡即浮漚也,謂水因風動,或被物擊,忽爾成泡,須臾即沒;以喻眾生所受苦樂諸事,亦如水泡起滅無常)。“想”如陽焰(陽焰就是日光,春日遠望曠野,日光發焰,如水溶漾,而實非水,渴迷者想為水故。《楞伽經》二曰:“譬如群鹿,為渴所迫,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水不可得,渴愛因緣,妄起此想”;以喻眾生妄想不實,亦如陽焰)。“行”如芭蕉(芭蕉其體危脆,無有堅實;以喻眾生妄念遷流,造作諸行,亦如芭蕉虛脆而無堅實)。“識”如幻事(幻事即幻術之事,謂幻師以幻術力現出種種幻事,如咒土生瓜,符水化魚等,皆幻力所成,本非實有;以喻眾生識心分別諸法皆屬妄想)。

總之,空的意義在破我執——自性見,的一種說法。簡言之,“空”就是叫我們不執著,並非一切都沒有的。假使不善體會它,而妄著於空則成為厭世趨空者——逃避現實——或者空得連飯也不吃,衣也不穿,那還要得嗎?這是沒正確了解到空的意義的呵!像這樣,一有了差錯是會墮於撥無因果的邪見坑去,那就太可憐了!以上皆約事方面解釋空義。茲再約理方面釋之:菩薩行深般若工夫得力,聖智現前,徹見諸法如實之相,五蘊當體一一皆是真空實相,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切萬象,豁然空寂,了無一物可得。這種道理很深奧,當舉一喻:譬如大海水上所起的波浪,雖是一種聚沫現象,虛妄不實,然而當體即水,象雖是妄而體本真。今此五蘊乃吾人真心體上所幻現之影子,雖虛妄不實,而當體即是真心實相;字宙萬有的現象乃吾人心上所起之波浪也。五蘊當體即是真空實相,就是這個意思。百丈禅師雲:“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如如佛即是真空實相)。金剛經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楞嚴經雲:“陰入處界(五陰(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也。),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又雲:“觀相元妄,無可指陳,觀性元真,唯妙覺明”。故曰照見五蘊皆空(此約預釋文中,真空實相,第一義空,以明五蘊皆空)。要而言之,五蘊之相是幻有——虛妄,五蘊之體是真空,眾生妄心分別則妄見五蘊而遺真空,菩薩用般若智照則顯真空而亡五蘊;以五蘊幻相當體即是真空故。雖說幻有能蔽真空,故幻有現而真空之理隱而不見(迷);然而幻有不礙真空,故真空一顯,則幻有之相即亡(悟)。

這裡有個問題很值得研究的!所謂“照見五蘊皆空”,究竟空的什麼?是空相,還是空性呢?通常的解釋是說空五蘊之相,這卻有點不穩妥!前面不是說過嗎,五蘊因緣和合所生之法,本無自性,因無自性故說空,並不是連假相也沒有的,這是義理上之空,非滅無之空。《顯揚聖教論》雲:“推求諸法不見自性,非一切種都無所得”。或者有人說是空性的,那更不能成立理論,因為無自性故說空,如果有自性,怎麼可以說它是空呢?這是很明顯的道理。或再有人說:你自己說過——“照見五蘊相中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那末真空實相即是五蘊的自性了。這更不要弄錯!當體即是真空實相,並不是說真空實相,就是它的自性,既雲實相,即不可空,因為真空實相,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無所謂空不空的;如果可空的話,那怎能稱為真空實相,這是值得考慮的!總之,所謂空者,當以五蘊無自性故說空為正確。唐法月譯本作:“照見五蘊自性皆空”(空就是無的意思,不過這是約方便門中的解釋,若約實相門中那就不這樣了)。這句話要使它明白一些,當作“照見五蘊皆無自性”,則格外明了矣。自性,就是“我”的意思,無自性即無我性。為什麼五蘊沒有我性呢?這卻要先明白我的定義,然後才能解決這問題。“我”含義有二:

一、是自主義,二、是自在義,有自主和自在才能說有我。試問:這五蘊緣起虛妄之法,可由我們作得主嗎?能夠永恆自在不變嗎?我想對於佛法稍有認識的人,都能絕對否認的,所以本講義說:“四大假合,虛妄之身本無實我,受想行識皆是自心幻現影子,本無自體,剎那生滅,轉變無常”。因為沒有實在的“我性”故說它是空。據此則知所空的是我性——自性,並不是連緣起的五蘊相一並空之,否則便成滅色取空的毛病,實違乎般若所明的空義,因為般若的空乃在空一切法的自性,並不廢緣起的假名,所謂自性空,而不礙緣起有,如是方合正義。大般若雲:“一切法自性空”(諸法無自性)。

要而言之,五蘊緣生之法是無常,以無常故有苦,有苦故無我,無我故說空。於中欲不無常,不苦,終不可得,即此可知它是沒有“自主”,和“自在”的我性,所以說“五蘊皆空”。它——五蘊,如果有自性,則能自主,自在,就不應無常,也不應有苦,自然不該說它是空了。當知這五蘊並不是有什麼法能滅它而使之空,實則自性本空,經雲:“色自性空,不由空故(不由滅色而後始空)”。講到這裡,我想大家對於五蘊無自性故說空的道理大概可以明白無疑了。《雜阿含經》卷五大正藏編目第一一○,有一段說明五蘊無自性,無自主的文,講的非常透徹,因避煩不錄,須者請自檢閱。

這五蘊幻法,本同水月空華沒有實體,可是迷昧的眾生,不識皆空之理,妄生執著,今用般若勝慧去觀照它,即就現前身心著手,觀此幻軀離四大假合之外別無有我,當體即空;觀此一念妄想起處,沒有自性,當體即真。如是五蘊既空,身心解脫,則實相般若現前,然而不能頓超生死,立登彼岸,絕對沒有這回事的,般若之功力可謂廣大極了!

現在再來說個譬喻:五蘊如室,煩惱如門,執著如鎖,真空實相如室內物,般若如鑰匙,觀法如開鎖方法,觀照如開鎖,見室內物如證實相,眾生自無始劫來,積集許多煩惱,生出種種執著,將這真空實相長為關閉在五蘊室內,非僅不肯去開取發掘,且亦不知開的所在和方法。吾人要是能夠依般若去努力真修,就是用般若妙觀鑰匙去打開執著鎖,辟破煩惱門,通達五蘊室,而發見久為鎖閉的真空妙理的微妙寶物。要知道這時候,得大受用,其愉快的心情,微妙的境界,是任何人都說不出來的!(當在開鎖之時謂之照,鎖開門辟室內物顯謂之見。)以吾人具有種種執著鎖,而此般若妙法,就是天下的要妙鑰匙,能善用之,包管你無鎖不開,無門不辟,學者當向此著力!

【合釋】聖者觀自在菩薩,用般若甚深勝慧,觀察到四大構成的軀殼(色蘊),和心理作用的受想行識,都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故曰照見五蘊皆空。



丁三明所觀境竟。

五蘊呢?這我們每天都在念的五蘊,我來先解釋這個“蘊”,這個蘊就是積集、集合的意思,我們這個人集合了五種東西,構成我們的肉體,一個人不是身體就是心靈,是物質世間,也是精神的世間,精神跟物質和合,名叫做五蘊。這五蘊另外一個解釋,這個蘊就是蓋的意思,遮蓋的意思,就是因為色受想行識遮蓋了我們的本性,使我們的本性顯現不出來,正因為五蘊。五蘊如烏雲遮住了陽光,就像烏雲遮住了陽光,所以“蘊”也可以解釋作聚集;也可以解釋作障、障礙,會遮蓋的意思,會障礙我們的本性,這五種會障礙我們的本性。所以為什麼常常講說,我們的道理知道,可是我們控制不住,因為有這個色身,沒有辦法!你要受這個業報嘛。

所以有一個開悟的祖師大德,他大徹大悟了,有一天他眼睛紅腫的很大,他的徒弟以為開悟是什麼東西,他就問這個師父:師父!你是個大徹大悟的人,怎麼眼睛也會痛、也會腫啊?師父就罵他:神經!你發什麼神經?你怎麼問這種問題?大徹大悟跟眼睛痛有什麼關系?大徹大悟是內心不執著,眼睛痛是色身,對不對?大徹悟的人,受想行識控制得住,可是這個色身沒有辦法,他不會亂想;對不對?他也不會去造作;他也不落印象,色受想行識控制的很好,明心見性,可是這個色法沒有辦法,這個色身是會爛、會壞的,難道明心見性就不會肚子痛?不要針灸啊?還是要吃藥,一樣的!難道大徹大悟的人就不會感冒?四大不調當然就感冒啊,可是心不隨它煩惱不就好了嘛,對不對?一樣要生病,一樣會四大不調啊,怎麼說開悟的人就什麼病都沒有了?你沒有聽過嗎?釋迦牟尼佛臨命終的時候,還吃到人家供養的胃腸還鬧得不好呢!釋迦牟尼佛在大般涅槃經裡面講,釋迦牟尼佛怎麼入涅槃的?有一個年輕人來供養他東西,吃了以後吃壞了肚子,釋迦牟尼佛就說:這是籍他的因緣而入這個涅槃,你們不要怪他,我的時間到了,是籍這個因緣而入涅槃。佛陀是金剛不壞身,怎麼會吃壞肚子呢?是不是?所以說佛陀也是示現,他也是會拉肚子、腸炎,一樣!一樣的道理,色身就是要這樣子。色身就是要這樣子。釋迦牟尼佛那個腳長膿爛掉,爛掉了,釋迦牟尼佛就叫一個徒弟是醫生,醫生要開刀、動刀,動手術啊,那個徒弟不敢啊,他說;我這樣出佛身血,我怎麼敢動到佛陀的指頭大拇指啊?因為要開刀。佛陀說:善心!善意的善心,發慈悲心,開刀沒有關系,你是為了要救佛陀的病苦嘛。是不是啊,連佛陀都要示現腳膿爛的那個過程啊,還吃壞了肚子啊,佛陀還示現頭痛啊,人家要打釋迦族、殺釋迦族,釋迦牟尼佛頭痛三天,頭痛三天,釋迦牟尼佛不是示現生病嗎?一樣的道理,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常常講說,這有時候佛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佛,因為示現的很像,示現的很像。所以我常常說,你們在座的諸位,你們那一個是菩薩來的?我們不知道,真的!是不是啊。有的人比較不要臉會想:會不會是我?那是比較不要臉的會這樣說,我可不是。

所以這是五蘊身解釋一下,身是色,是眾微聚,就是一切微塵、顆粒微塵,把它濃縮、把它聚合起來的,眾微聚。我常常有這樣子的妄想:這個世間,包括一切天地萬物,都把它磨成粉末狀的,這個世間就真的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什麼都沒有,全部把草木、一切山河大地把它磨成粉末狀的,因為人到死了後就是粉末嘛,對不對?骨灰啊!以前有一個高僧大德,他說:他死了以後,把他的骨灰磨成粉末狀,加面粉攪拌,做成甜甜的給鳥、蟲去吃。他那個徒弟不敢,他死了以後,他徒弟不遵從,他火化出來很多捨利子,揀一揀,這捨利子與其給鳥吃,不如拿起來拜啊,不遵從他師父的,點香跟他師父講說:師父啊!我平常都很聽你的,但是你交代的這個我不聽你的,那就沒有辦法了,師父已經走了,火化出來好幾千顆捨利子,開玩笑!這捨利子怎麼給鳥吃?就不要,不要!就把捨利子揀起來,把骨灰揀起來供養。所以說沒有一個徒弟會把他師父的遺言說,骨灰磨成粉末狀,丟到河裡面去啊,我看這徒弟不敢這樣做,再怎麼樣都是自己的師父。

底下這個比喻,一羊毛上塵七分之,把它分作七分,在這裡要注意,一羊毛上塵,就是尾端的意思,不是一根羊毛這麼長,分成七分,不是這個意思,一羊毛“上”就是端的意思,端,頂端,就像一根頭發拔起來,然後那個頂端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變成兔毛塵,一個羊毛塵,不曉得是在念英文,還是念中文?一個羊毛塵,裡面的塵分成七分變成兔毛,這個兔毛塵再把它分成七分,就是水塵,就是水可以透過的,可以透過的。就是我們用一個布,布放下去也放不下去,可是用水一滴就可以滲透了。水塵再七分,就變成金塵,金塵,金塵就更微細了。再七分為實極微,實在是很極微了,再七分為色聚微。羊毛七分變兔毛,兔毛塵變成水塵,水塵再變成金塵,金塵再變成七分的實極微,實極微再七分,變成色聚微,七的六次方,七的六次方。意思就是,一根羊毛等於色聚微的七的六次方倍,7×7×7×7×7×7連續乘六個。色聚微七分,名極微之微,哇!還要再七分,這個顯微鏡也看不出來,不可更分。所以我說佛法超過科學就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距我們現在幾千年,就可以講出這樣子的科學理論了,科學理論了。然後七乘以七,連續乘七次,你算看看,兩千多年佛就講出這個道理出來了,不可更分。所以實極微名最極微,天眼可以見,實極微名最極微,天眼可以見。可是色聚微再七分,以及極微之微,名假極微,色聚微以及極微之微,名叫做假極微,就是不是真的極微,幾乎天眼看不出來。那麼在這個“不可更分”這四個字要注意聽,在楞嚴經裡面講的這叫方便說,而佛法裡面講的,譬如說,你分到最後,沒有最後,只要“有”就一定可以分,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裡面就談到,好!你說分到最後不可分,極微之微不可分了,釋迦牟尼佛問:極微之微有沒有?你說:有!“有”的東西怎麼不可以分呢?是你能力不夠嘛所以不能分嘛,如果說,有不可分那就變成空了,那釋迦牟尼佛說:那麼多少的空集合起來,變成一個極微之微?多少的空再怎麼集合起來,也不可能變極微之微嘛,對不對?佛陀好厲害!我看到楞嚴經真是佩服!如果分到不能再分,那佛陀問你:“不能分”是有還是沒有?你指“有”不能分,還是“沒有”不能分?如果你講“沒有”那怎麼講分跟不分?沒有就沒有嘛,如果你講“有”就可以再分,那就不能稱為不可以分,對不對?正確的,十二門論就是這樣討論的,那如果說不可分,那就變成空,那多少個空可以變成極微之微?那也錯!空怎麼可以集合成一個微塵點呢?這不可能的事情嘛,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那怎麼可能湊成微塵點?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這個就是方便比喻講,用分析,其實緣起性空不是這樣子的,緣起性空是講說無自性,所謂無自性就是說,這個連這個……。變成有個具體的東西,其實也不是靠這個,也不是靠這個,當體就是互相依靠的東西,也不是這個在主宰,也不是這個在主宰,所以要知道緣起是什麼道理。緣起無自性,在這裡就要注意聽了,所謂緣起無自性就是說,這個世間不是任何東西在主宰著一切,沒有任何一切東西可以主宰一切,所以他講緣起,比如說人與人之間因緣和合,你也不是主宰這個世間,我也不是主宰,所以才講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永恆,沒有主宰性,不是任何東西在操縱他,叫做無自性。所謂緣起無自性就是無常性,因為無常性所以本來就是空,所以你說上帝在控制這個天地萬物,那麼,你也可以說是因為我們眾生有承認他,因為上帝跟眾生也是一個緣起嘛,那也是無自性。

所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要借重中觀的思想,就是說中觀常常用比喻,譬如說三根蘆葦,三根蘆葦這樣交叉依靠著,把一根蘆葦抽掉,二根就怎麼樣?就倒下來了,為什麼?二根架不住的,二根架不住的嘛,二根蘆葦架不住的,三根蘆葦只要抽掉一根,所以說那三根裡面的蘆葦,說這一根支持這一根也對,這一根支持二根也對,另外二根,甲支持乙、丙也對;乙支持甲、丙也對;丙支持甲、乙也對,對不對?抽掉一根的話,二根就倒下來,意思就是無自性就是這個比喻,就是(重復)的因緣,誰也不是主宰誰,這個世間佛陀就告訴我們,它是一種緣生緣滅的東西,緣生緣滅是怎麼來?因為透過意識執著,變成質礙的東西,我們為什麼會有質礙?因為我們透過意識,所以變成是真實性的東西。譬如說晚上我們在做夢,我們晚上在做夢,人家拿刀子要殺我們,我們拼命的跑,跑,跑……醒過來時那是做夢,那是做夢,我們因為有意識的承認,意識的幻化,所以我們一直認為這個世間是真的東西,這個桌子是硬梆梆的,硬梆梆的,硬梆梆的,我們眼睛一看,這個都是真的東西,肚皮也看不過去,可是我們用X光一照都是空的,剩下骨頭。將來我們發明,連骨頭照下去都透過去。這是境界的層次不一樣,我們認為真實的,對境界高的,那都是虛妄的東西。那都是虛妄的東西。所以緣起無自性,會歸到最後唯心所造啊,因為我們的業力蓋住了,所以我們硬梆梆的東西,就是硬梆梆,牆壁就是牆壁,所以我們一頭撞牆而死,那是因為你凡夫才撞得死,你叫釋迦牟尼佛怎麼撞牆而死啊?他怎麼撞?牆就是他的心。叫菩薩撞牆,一頭撞怎麼撞不死呢?因為他沒有色法心法的分別,色心就是圓融的東西,這要怎麼撞?一撞,頭可以伸進去水泥牆裡面,又縮出來,又如如不動,本來就是這樣子,圓融無礙的東西,色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色法,他怎麼撞得死啊?

所以佛怎麼會生病呢?他示現的嘛!示現的嘛!心,再來看心,受,那就是前五識,想,就是意識,我們有感受就是眼、耳、鼻、舌、身對五塵有所感受,想,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分別,最麻煩的就是這個地方,最麻煩就是“想”,我們一天到晚就是這個想,很多人都要控制這個想,不對!要放下才對,你單單提一句佛號,其它不要管它,妄想起來也不要管它,也不要管它,為什麼不管它是最好呢?我有一個同學他在念佛,念佛,念佛時然後妄想一起來,他就想一支關刀,用關公拿的那一支刀,殺啊……我說:殺到最後,那支關刀也是妄想,對不對?我說:你干脆想機關槍好了,這樣打起來更快。妄想一起來他很痛苦,又沒有辦法,就想一支關刀要殺它,我說:那你想愈多,那不是煩惱愈重嗎?你干脆想一支機關槍,連續掃射開槍,那不是一樣,對不對?妄想不能用制止的,也不能重復的,妄想一起來,我把它壓,我壓、我壓……你壓在上面那不是妄想嗎?傻瓜!妄想一起來的時候不要管它,久了就nopower沒有電,妄想一起來,你不要管它、你不要理它,它久了,它就沒轍了,你看得清楚就好,你看得清楚它就好,用觀照的,妄想來了,你清清楚楚,對不對?你不要管它,它就無奈你的何,你一直逗它,它愈來愈凶,它愈來愈凶哦,所以這個妄想要懂得放下,不要管它,你單提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專精就好了,所以我們一直想要用妄想去制止妄想,那完蛋了!那落入相對立的東西,那永遠無限的伸展,怎麼樣修你都不能成佛,成佛很簡單,不困難,放下就是那個東西,不要討論,也不必再討論,放下是什麼東西,放下就是功夫,當下就是了,緣生無自性,不值得你這樣執著的,沒有多也沒有少,也不增也不減,不來也不去,不一也不異,就是這樣的東西,那麼簡單!想。

再來“行”,就是末那識,就是執著的意思,行就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的造作,統統是透過這個行,支配我們的行為就是第七意識,我們眼睛見,要不要執?這朵花很漂亮,要不要偷拿回去啊?是不是啊?行就是末那識,末那就是染有我,法我執,這是行。想跟行是最麻煩的,想就是分別,行就是執著,分別跟執著,就是我們一生一世最大的難關,感情就是透過這二個,你一分別美、丑,你就會執著,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於執著,但是這個執著,又有先天性的,又有後天性的,先天性的又不好修,一出生就知道要吃,不吃會死,這個欲望是先天性的,沒有辦法,要吃。但是我們後天性的可以控制,可以控制一下我們不要貪,簡單的食物,就可以支撐我們的色身,也就不錯了。識就是阿賴耶識,從因緣生,本無實性,這個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倉庫,把所有的種子全部裝進來。在阿賴耶識的底下寫三個角度,第一個根身,幻化出根身,第二、幻化出器界,第三、具足一切種子,你要認識這個阿賴耶識,根身,我們的五根身,色身就是阿賴耶識變現起來的,我們無量億劫來造的業力,然後那個能量儲存在八識田中的倉庫,我們今生今世福報大,一投胎變成人還不錯,八識田中裡面,還有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這些種子,但是我們沒有轉變成這個,我們轉變成人,所以第一個,阿賴耶識會幻化出五根身。第二、器界,就是這個世間,就是你第八意識,你記住!依報隨正報而轉,依報隨正報而轉,你正報是什麼,譬如說你今生今世投胎成人,那麼,你就吃飯啊、吃菜湯啊,福報大了。如果你投胎成豬,那你就要吃歐羅肥、吃馊水,揀人家不要的。如果你今生今世投胎成大便坑裡面的臭蟲,那你一生一世就要吃大便,依報隨正報而轉,知道嗎?正報投胎什麼,你依報就享受什麼,沒有辦法的!沒有辦法的!所以說根身、器界、種子,種子就是具足一切,都是第八意識,就是以心緣心,用這個心幻化成業力轉化成根身,還有這個器界,還有具足內心裡面的一切種子,其實這都是同一體的,同第八意識。所以你的第八意識,跟他的第八意識,光光相徹,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幾乎都是相同,人看到的這個業力差不多相同,所以你的第八意識,跟他的第八意識,光光相攝,所以幻化出來,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所以你看那花是紅色,我看也差不多是紅色的,那你如果叫螞蟻來看,它就不一定是紅色的了,看到怎麼一個這麼大的東西啊?這是什麼東西啊?螞蟻一看,它就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了?所以螞蟻看螞蟻,他們就知道認識那個世界,我們不認識螞蟻的世間啊,人看人有共同的世間,鬼跟鬼有共同的世間,不一樣的,你的第八意識所幻化出來的業力不一樣,所以影現出來的世間也不一樣,雖然同樣生存在這個三度空間,可是所幻化出來的完全不一樣。一支螞蟻從牆壁上一直爬到上面去,它不曉得有三度空間,也不曉得有四度空間,God神的東西;也不曉得有靈性的東西,不知道的。而人看人是人的世間,鬼看鬼有鬼的世間。所以人看到鬼,那是上層次的空間,跟三度空間,同時一剎那之間交會,那是三度空間透過某一種角度,看到高層次的空間,所以人會看到鬼,這個空間一轉換,人就看不到鬼了。就是你的靈界、你的意識狀態,在提升到某一種定的時候,你突然看到鬼、看到神、看到這些天人,那是因為你的境界提升一點點,給你突然看到。有的是先天性的眼睛,就可以具足有幾度空間的觀念,所以他可以看到鬼。有的人是必須要修行,修到某一個定力,所以他可以看到鬼,可以看到天神,因為他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佛無量三千大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為什麼?因為他活在無的空間,無就包括各階層都有,佛活在空的思想裡面,空就包括一切階層面都有。我們是活在有,有的世間裡面,他就必須限制在某一個角度裡面,有就有界限,我們眾生都是有嘛,有我執嘛、有我所嘛,有的東西就是界限,沒有的東西就無量無邊。所以佛就活在一種無量無邊的高層次面,那一個眾生他都清清楚楚;我們活在有的世間裡面,我們無法提升,就會束縛在某一種角度裡面,三度空間就是三度空間,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鬼你就是看不到,但是因為會怕鬼啊,會怕鬼啊,

怎麼講那麼久?怎麼講那麼久?對不起!對不起!我還不曉得,對!對!下個禮拜要考試,差一點被你們躲過了。這個般若心經整本都要背,整本都要背,好!諸位!你們翻開四十四頁,我們下個禮拜考四十四頁的文分三科,還有般若,四十五頁的般若、智度論、波羅蜜多,就這麼簡單。再多考一點好了,四十六頁好了,心跟經,心跟經,簡單!easy easy要不然你長那個腦袋干什麼?對不對?你知道師父是慈悲的。反正這本般若心經,從頭到尾一定考完的了,沒有一個會跳掉、空起來的,你放心!一定從頭考到尾,包括玄奘大師略介統統要考了,包括五玄,五重玄義統統要考了,反正你遲也考、早也要考了,記住!文分三科、般若、智度論、波羅蜜、心、經,統統要考,下個禮拜。下課!

五玄,那就是天台宗的五重玄義,四十七頁的奘師略介,玄奘大師的略介這個也要背。再來翻過來,四十八頁的觀自在、行深般若、照見、五蘊,這樣很少啊,一二三四五六不多,好!就考到五蘊,本來還要空、度一切苦厄,那已經有“哦了”就趕快停。好!翻開五十頁,反正考到四十九頁,四十九頁,空,各經舉釋各有異,意思就是每一部經典對空的解釋有所差別,有一;有一個解釋的,到二十,就是講空就講了好多。隨處都可以看得到,對空的講法有很多,有講畢竟空,人空、法空、我空、一切法諸空,那麼,這個空的講法很多,到最後講空空。為契時機語有異,為了講經說法的方便,契合當時候的根器,所以有一點點不同。約有四義,第一個,就是空不管它講多少,從四種角度的道理,空的范圍也就說盡了。第一個空無義,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空無,什麼都沒有,所謂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所以第一個空的觀念,就是天地萬物,一切都是籍著因緣和合而生的,自體不生,這個體就是永恆,沒有一種存在永恆的東西,所以它是不實的,叫做自體不實。自體不實就是我們這個體性都是籍著因緣和合的,沒有一種永恆的實體,包括空性的東西,都是由色法去對立襯托出來的,這是空的第一個意思,就是空無。簡單講,最重要第一個觀念,就是叫你要破除相,相的執著,第一個觀念,就是要破除相的執著。那麼第二個呢?虛空義,這虛空義,因為虛空可以包容一切,虛空沒有粗糙的相身,沒有粗糙相身,沒有粗相,就是沒有粗糙的,但是有微妙色,這個微妙色,也就不是凡夫所能了解、所能看到的。所以我們講經說法,或者是經典裡面,常常用虛空來表示空義。譬如說我們這個房間大一點,容納的人就多,這個教室比房間更大,那麼容納的人數也就比房間更多。外面的運動場空間更大,就比教室能容納的人更多。籍著虛空無盡的推求,我們會了解,如果胸量像虛空,就能夠容天容地;容善容惡;容大容小;能饑能飽;能善能惡;能有能無;能進能退,悟道胸量如虛空的人,日子就不一樣了!他就得到真正生命的安詳。

這個空,可以用中國的儒家思想來講,就是退讓;就是謙虛;就是包容;就是寬恕,你有空的思想,因為一切法都有包容,你就會有寬恕,講起話來也就知道謙虛,就會懂得退讓,因為空雖然沒有任何的東西,卻是最偉大的,包容!你對虛空放把火燒,它也是這樣如如不動;你建造再大的建築物,它也是如如不動。要是一個人的心,把它放寬來就像虛空這麼的大,哇!那不得了了!我們現在的人,大部份的人,都可以見賢思齊,但是很少有幾個人,能夠不見惡如仇敵,大部份的眾生,都可以贊歎聖賢,但是一般人都是嫉惡如仇,這樣也是落入相對的觀念,我們要像佛陀一樣的;我們要像耶稣基督一樣的偉大,那就必須要學習那一種寬恕。耶稣基督在佛法來講這也是菩薩了,耶稣基督被人家判為煽動,他傳這個真理,他傳這個真理嘛!耶稣基督當時才三十三歲,就被抓起來,被抓起來的時候,由大城城門好幾萬個人那邊走出來,就扛著一個十字架,那麼,他從頭到尾,耶稣基督沒有動過一個念頭,說痛苦啊或者是掙扎呀,他都是那麼的安詳、鎮定,從頭到尾都是非常鎮定的。等到他釘上十字架的時候,雷雨交加,雷雨交加,白天都昏天暗地的,殺害聖人嘛,那時候是羅馬人統治的羅馬人統治的嘛!耶稣被釘的時候他就說,他說:上帝啊!你要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情。請求上帝寬恕這些釘死他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在做些什麼事情,傷害聖人都不知道。所以我們看這個“摩西”太感動了,太感動了,耶稣實在是太偉大了,這不是普通人有辦法的,耶稣挑著十字架,一直到上釘起來以前,他從頭到尾沒有動到一個念頭說,他恐懼死亡。所以裡面就有一句很偉大的話: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你不需要去恐懼它。太偉大了!聖人說的話太厲害了: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你並不需要去恐懼它。意思就是沒有辦法,大家都要走的路線。

所以這個虛空義,我們一個佛教徒,如果比不上神教徒就很可憐!當然耶稣基督是太偉大了。聖人嘛!等於我們這裡佛教講的是大菩薩示現的了,我們不能學到耶稣基督,或是學觀世音這麼偉大,我們至少要把胸量放寬一點,整天發脾氣啊,整天為了小事情執著啊。再來就心空義,心不執著一物,一切俱捨。我現在要灌輸你們一個觀念是很重要的,我們無量億劫來是什麼在作怪的?那就是妄想!這個妄想從無始劫以來的造作啊,形成了我們強烈的一種追求欲、執著啊、我見啊、我慢,那麼,無量億劫來形成到今天來講,就是現在的一念,那麼如果你解決現在這一念,也就解決無量億劫以來的痛苦跟煩惱。換句話說,今生今世是無量億劫以來的濃縮,你今生今世如果有辦法,當下這一念,心空,空無一物,心不著物,就是不執著一切的境界,會入到空性的,離兩邊對立的,離善惡、離大小、離是非、離對錯、離男女、離天地、陰陽,離開,放下這些對立的觀念,心不著物,一切俱捨,就是了不可得,這是空的第三種意思,那麼無量億劫以來的生死那麼就解決了,就解決了。所以我們無量億劫來的生死,累積到今天,變成一個習慣性,我們這個習慣性,就是我們用念頭在支撐我們的生命,那麼,這個念頭就是我們生命的題材,我們生命籍著妄想、籍著執著、造業,這個業就形成生命的題材,就像勞作,你要有勞作的題材,我們生命的題材就是業,業的形成就是力,業力就是連貫串著生命的連鎖。心空當下你悟到當體即空,心不著一物,一切俱捨。

同學們!我告訴你一句話,究竟的話,如果不頓悟心地,入於空性,一切的持戒、念經、拜佛、忏悔,都是力量不大的,不敢說完全不作用啊,講實在是沒有什麼作用,結個善緣可以。這樣講同學們感覺到沒有希望,太嚴重了,大家也沒有辦法有這種能力,而確實究竟的地方就是這樣,你不悟到本性,你還是沒有辦法。你說我現在發個脾氣,忏悔,那你忏悔拜一拜,拜一拜,拜一拜,你明天過一個禮拜你又發脾氣,你是凡夫恨得發脾氣,不是聖人示現的發脾氣,要弄清楚。你說你不是求忏悔了嗎?裡面的煩惱還是沒有辦法,煩惱沒有斷,生死還是不了的。所以你務必要頓悟到本性上的東西,徹底的解決這個煩惱,否則的話,持咒、念佛力量還是很有限的。

我現在就舉一個例子,譬如說,我們現在徹底解決問題的人,我們念一聲佛,就是一句佛號,譬如說虛空當中,萬裡無雲萬裡天啊,一片烏雲都沒有,我念一聲佛號,如日當空,就清清楚楚,你懂嗎?那你不是啊,你是拼命的念佛,結果烏雲滿布了,遍布在虛空啊,就是見不到陽光啊,雖然你很拼命的要沖破這個雲層,可是沒有辦法,無明跟煩惱太多了,還是見不到陽光啊。所以我說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人,念一句佛號,就等於你念幾百萬億啊,對不對啊?他一句佛號就徹底的解決了生死嘛,你沒有辦法,你老是在那邊打轉啊。所以說,什麼人比較會修行還不知道?是躺著睡覺的比較會修行?還是整天常在佛祖面前的比較會修行?那很難講!不過話講回來,這樣講的話,那算了!算了!師父講的嘛,躺著比較會修行,那干脆不要去佛祖面前,那也不可以,你不去用功也不行,你畢竟是凡夫啊,你畢竟是凡夫啊,不是聖賢啊。我現在舉一個例子就是告訴你,你要頓明心地,你一定要找到那個不生不滅的本性是什麼東西,你才有辦法下手,你才會一日千裡啊,是不是啊?所以楞嚴經裡面講:不歷僧祗獲法身,剎那之間就見自,就見到自己本來的面目。所以你們要問:聖人的心態是什麼?這聖人無一切心,了不可得,聖人不恐懼,既不顛倒、也不執著,be afraid of恐懼,沒有!他不恐懼任何事情,也沒有得失的觀念,善惡來都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也不能學耶稣基督,我們要學學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他爸爸得了重病,那要挖出眼睛來,要和合中藥配藥吃,觀世音菩薩也是挖眼睛起來,給他爸爸和合中藥,他爸爸以前是要他死的,因為他不嫁嘛,他不結婚,他是菩薩再來的,他怎麼能結婚呢?他怎麼跟凡夫的軀殼在一起呢?這不可能的了,誰怎麼可以碰到觀世音菩薩的聖體啊?不可能!觀世音菩薩是示現的嘛,那一個男人給觀世音菩薩看有夠重啊?有夠重?那個有份量?你是凡夫之體嘛,人家是聖人,他當然不結婚嘛。不結婚以後,他爸爸一定要他死,後來眼睛一挖起來,這電影一看,就痛哭流涕,觀世音菩薩比耶稣基督更慈悲,更慈悲!耶稣基督是人家處死他的,觀世音菩薩是人家沒有叫他這樣做,是他自己這樣做的,是他自己這樣做的!所以觀世音菩薩一挖眼睛以後,就變成千手千眼。哇!所以看電影有時候還不錯!很感動!我告訴你,我現在交代你一個,我們人死前一定有個念頭,我奉勸你們到老年人的時候,你要專門看菩薩的那一種電影,要看六祖慧能傳,要看觀世音菩薩傳,你看了以後在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胸量一直放寬,學學菩薩太偉大了!你臨命終以前,不要看那個打打殺殺的,我給你死,打……統統給你死,你那個意識就會受他影響,知道嗎?年紀大的人啊,准備死亡的了,就放那觀世音菩薩的慈悲給他看,他就引起他那本性的東西,有這種功夫,連生命都可以不要,以法為主,以布施六度波羅蜜為主嘛,那裡說像我們現在幾句話就暴跳如雷的,笑死人了!凡夫跟聖人那是不能比的,所以這是心空義。

再來是法空義,空為諸法之實相,就是中道的思想。這個實相就是包括了無相、無不相,無相就是去一切法,無不相就是立一切法,無相就是空一切法,無不相就是立一切法,空一切法,立一切法,當下同時存在,就是最精進的人。我們很多人不了解這個放下的定義,一些眾生都來問師父:請問師父!那我有二、三個孩子,我像你們這樣出家,那我孩子怎麼辦啊?像你們這樣放下?我說:那不叫放下,那叫做放棄。他說:師父!那什麼叫做放下?放下就是認識自己的職責,隨緣盡分,然後在盡分當下無所求。簡單講,每天都在精進,而每天沒有精進的觀念,同時存在!就像我要上來演講,我必須要准備一切法來演講,可是我卻不覺得說我在准備,我也沒有說我在度一切眾生,這個就是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雖然精進,認識自己的職責,不壞事相,卻當下頓入無生,這才叫做放下!而不是叫你拋妻離子,跑來這裡短期出家,以後就不回去了,好不容易來個短期出家,怎麼還要再回去呢?所以來我們這邊住的,那最好能夠短期出家。

丁四:明所得益

度一切苦厄。(由前照見五蘊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

【分釋】度,是度脫。一切,是赅括之詞,表示世間痛苦與災難的事是無量無邊,故以一切二字赅括之。苦,是苦惱,能逼迫身心。厄,是災厄,即指禍患險難言。六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是也。)生死等苦是大禍患;一念差錯墮落三途(一、火途,地獄趣猛火所燒之處。二、血途,畜生趣互相食啖之處。三、刀途,餓鬼趣以刀杖逼近之處。)最為險難。所言一切苦厄者:根本不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苦【注三】。變易是界外聖者所受的生死,分段是六道凡夫所受的生死,如果沒有生死,那就沒有一切苦厄了。茲單就人方面來講,其中所具的苦已是不可言喻,況三惡道(一、地獄道,成上品十惡業者趣之。二、餓鬼道,成中品十惡業者趣之。三、畜生道,成下品十惡業者趣之。)呢?現在來略說三苦、和八苦的意思。什麼是三苦?

一、苦苦——受有漏之身,眾苦交聚已名為苦,更加天災人禍,一切惡環境的逼迫等苦故曰苦苦。二、壞苦——由樂事之去而生苦惱者,所謂樂極生悲,如富貴子弟一旦失敗所受的苦,曰壞苦。三、行苦——行是遷變的意思,由身心環境轉變無常所生之苦,曰行苦(有漏之法,常不安穩。如幼而轉老,壯而忽病,生而忽死,此皆無常轉變所生之苦)。

總之遇逆境的苦受時唯苦無樂,為之苦苦。遇順境的樂受時,樂去生悲,為之壞苦。於不苦不樂中,受無常轉變身心不安,為之行苦。若詳細言之:“苦苦”指人及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所受之苦。“壞苦”乃欲界六天及色界四禅天人所受之苦。天上雖比人間快樂得多,如六欲天人(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受衣食隨意,宮殿莊嚴之樂,唯其是有漏十善所感,終有福盡墜落之日,且有五衰相現(一、衣裳垢膩,二、頭上花萎,三、身體臭穢,四、腋下汗出,五、不樂本座),其時痛苦非常。《涅槃經》雲“天上雖無大苦惱事,然五衰相現極受大苦,與地獄同”。至於色界初禅天得離生喜樂定(色界之初禅天也。以為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二受之處故也。)之樂,二禅天得定生喜樂定(色界之二禅天也。此天之眾生,住於勝妙之禅定,由禅定生喜樂,故名定性喜樂也。)之樂,三禅天得離喜妙樂定(色界之三禅天也。離二禅天粗動之喜愛,而住於勝妙之樂受之地。)之樂,四禅天得捨念清淨定(色界之四禅天,離前喜樂等,清淨平等住於捨受正念。空無邊處地——空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一定,厭色而住於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二定,住於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地——無所有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三定,住於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四定,住於非想非非想處定(以上為無色界四定空)。)之樂,此乃世間有漏禅(對於無漏禅而言。即即不依四真谛等,但依厭下欣上有漏之六行觀而修之禅定也。四禅、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是也。)定所感,亦有敗壞可能,當其定壞之時,生大苦惱,隨念墮落,這就是壞苦。“行苦”乃無色界四空天人所受的苦。此天修四空定,皆厭動趣寂,無色質之累,有空定之樂,就其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來說,他們依禅定力,能夠壓伏此心(六識)八萬四千大劫(謂成住壞空之四期為一周。為八十增減之時量,舊譯稱之為四中劫,新釋稱之為八十小劫。)不動,但至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劫半,壽滿定盡之時,此心漸起,流動不息,終究墮落輪回,爾時生大懊惱如箭入體,其痛苦倍於常情!《智論》雲:“上二界死時,生大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之處,墮落碎爛”。據此則他們所受的苦不說可知。雖未墮落,也不免常受行陰(七識),念念遷流之苦,故曰行苦。古人所謂“欲界具三苦,色界無苦苦,無色界唯行苦”,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八苦是什麼?列表如下:

  八苦前四屬身(由身發生故),後三屬心(由心發生故),最後一苦,總括身心。又前七苦是別,別指一種而言,乃過去所感之果。後一苦是總,總括身心諸苦而說,乃現在起心動作,為未來得苦之因。因果牽連,相續不斷,無期痛苦,何日解脫?能依般若而修,即可度脫!此外還有三災(小三災:一刀兵,二疾疫,三饑馑。大三災:火災、水災、風災。)苦,八難(風、火、鬼、刀、賊、杻械、枷、鎖)苦,十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是三受中之苦受也),八憂苦,九病惱苦,十流轉大苦。),百苦,乃至無量諸苦,說不能盡。然而使我們感這一切苦厄的終究是誰?溯本追源——皆由一切眾生迷執五蘊,認此幻妄身心為實我,演成我執牢不可破,由我執故而起貪戀取著,其病源就在不能照見蘊空這一點。若再切實的說:原因皆由不了色蘊非實,故對境貪戀,由領受而想相,依想相而造業,由業牽識而受生死,因受生死,故有一切苦厄。菩薩用般若無相觀,觀此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於是,則自然沒有自私自我的顛倒執著而去廣造一切不合理的惡業的哩!惡業是苦因,生死為一切苦本,今既無苦因,則生死永斷,自不受一切苦厄,所謂既無原因,安有結果。以菩薩能空五蘊故能度脫一切苦厄。如色蘊空,則能度脫八苦中依身所生的前四苦。受想行識四蘊空,則能度脫八苦中依心所生的後四苦。當知五蘊既空則貪嗔等之煩惱無由生起,那怎會去妄造那些五逆(又曰五無間業。罪惡極逆於理,故謂之逆。是為感無間地獄苦果之惡業,故謂之無間業。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之血;五、破和合之僧。)十惡(一、殺生。二、偷盜。新雲不與取。三、邪YIN,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四、妄語,新雲虛诳語。五、兩舌,新雲離間語。六、惡口,新雲粗惡語。七、绮語,新雲雜穢語。語含YIN意者。八、貪欲。九、嗔恚。十邪見,撥正因果,求僻信福者。(绮語含YIN意不正之言詞)【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的三途惡因?於是非僅度脫人間的苦厄,則連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苦果也都沒有了。尤其不造一切惡因,自無一切苦果,則諸天災人禍的一切苦厄終沒有他的份兒,這就是度一切苦厄的意思。同時又要知道到底誰在驅使著這五蘊去造那些苦惱和災厄的事出來的呢?主動者就是——三惑煩惱(被三惑煩惱所蔽故不能照見蘊空)!凡夫被見思煩惱所蔽,於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而起我執,招分段生死苦。二乘被塵沙煩惱所蔽,於四谛,十二因緣起偏空法執;權教菩薩被無明煩惱所蔽,於六度起幻有之法執,招變易生死苦。今菩薩行深般若觀智明了,非僅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四谛十二因緣以及六度等法,無不當下一一照見皆空。即下文所謂是故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今經僅言照見五蘊者是文之簡略耳,據理應雲照見五蘊等“等於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緣,智得”皆空,方與下文是故空中無色……無智無得,互相照應,故筆者在這裡預先總為標出以收釋一切苦厄句,否則一切苦厄僅指凡夫分段生死罷了;這是不合乎般若大乘教義的。按義淨三藏譯本則照見五蘊下有一“等”字。唐窺基大師《心經幽贊》,及靖邁的《心經疏》均有一等字,這是很值得研究的)。以五蘊、界(十八界),入(十二入)空,而六道之迷情破,則見思惑斷,度脫分段生死,四谛因緣空,而二乘之執見亡,則塵沙惑斷;無智無得,而十方菩薩成,三世諸佛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則無明惑斷,而度脫變易生死。三惑圓斷,二死永亡,還有甚麼一切苦厄可言呢?蓋煩惱如黑暗,般若如燈燭,以燭照暗,暗無不除,般若照時惑無不消!三惑為造業感苦之本,根本既滅,苦果自亡,一切苦厄自然度脫無余。總之迷時妄見諸相為實有而起貪著為凡夫,故有一切苦厄;悟時徹見諸法皆空,不生取著為菩薩,故無一切苦厄。

統上所說,般若能觀為智,五蘊所觀為境;修觀結果是空,所獲益處是自在和度一切苦厄。自在約得樂方面說,度苦約離苦方面說。

講到這裡我再來說個最淺顯的譬喻作結論:心——實相,如天上明月,五蘊如水底月影,小孩無知,不知月在天上,以為月在水底,心起貪愛,持器撈取,或入水捉摸,非但不能得之,且有失足墮水之險(此即苦厄);此喻愚癡凡夫,不識本具佛性,妄認五蘊幻法為實我,造業受報。若成人者,則了知可愛之月乃在天上,盡可逍遙月下,任意幽賞,何等愉快!全無險難(即度一切苦厄);此喻菩薩行深般若,能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還有一個譬喻:五蘊虛妄之法,好像圖畫上的山水人物,戲劇中之王侯將相;智者,了知畫是假設,戲是假演,自然不以紙上之山水人物,台上的王侯將相,認為實事實物,於中生是生非。然而癡人則事事認為真實,於中顛倒取著,胡鬧是非。智者喻菩薩具般若妙智,故能照見五蘊皆空。癡人喻在迷凡夫,因無智慧故於五蘊幻法妄生取著,妄造惡業,妄受苦報,故有一切苦厄。

【合釋】五蘊身心為一切眾生造業受苦的總根源,現在既空了它,自然沒有一切苦厄的產生,故曰度一切苦厄。丁四明所得益竟(丙初總示文至此完)。

再來,度一切苦厄。說谛觀身心,什麼叫做谛觀身心呢?就是深深的觀察我們的身心,深入的觀照,叫做谛觀身心,都是空的。但見五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所以說我們就知道說,你只要深入的去觀照我們的身心,你就會發現只有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而其它都沒有,所以我執就是空,你就不要執著這個錯誤的身體。所以說佛陀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今天我們追求的東西錯誤了,嚴重的錯誤,所以我們誤導自己,所以誤導自己,就認為色身香味觸法可以追求,因此拼命的一直追求,追求到最後,兩手一蹬,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譬如說馬拉多那,阿根廷世界級的球王,還有比利,阿根廷的球王馬拉多那,是世界上的super star football是個世界級的足球明星,那個時候參加世界杯比賽的時候,出盡了風頭,出盡了風頭,去年沒有冠軍,前年是冠軍,得到世界的明星級的球員。但是因為吸毒,現在被抓去了,馬拉多那現在吸毒被抓去,要關一年十個月,吸毒都是平等,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當下,你看不得了!多少的女孩子要嫁給他啊?還倒貼,還免費贈送,聲名顯赫嘛,受到女孩子的青睐嘛,受到女孩子的欣賞,可是現在被抓去關了。所以我們說,你不必去欣賞一些說很偉大的人,其實一切法都是無常法的,你應該欣賞你自己,羨慕你的心、你自己的生命,開采你真正的智慧出來,你真正的真理就座落在你的心中,只要你肯放下,就萬法具足,(圓豁豁的),不少一法,不少一法,所以說留一點空間寬恕別人,就是圓融,你內在裡面要留一點空間常常去寬恕別人,那麼一切法都具足,這就是禅,禅就是要在心中留一點寬恕的心理。我執空,煩惱障就滅,煩惱障就滅,那麼什麼叫煩惱障呢?我們人生觀看不透徹的話,那麼煩惱就一定存在的。這個煩惱來自於無明,來自於我執,所以如果煩惱障滅的話,我執空的話,就可以度分段生死。因為我們是修空觀嘛,度分段生死。

左邊,蘊從緣生,都無自體,這五蘊還是從因緣所生的了,色法、受想行識這個還是幻起的,所以我執只是說,知道色身是色受想行識構成的,都無實體,但是呢,深入的觀空的話,深般若的話就不一樣了,包括五蘊那個“蘊”,每一蘊的色、受、想、行都是實體。所以前面是把這個色身劃歸成五個角度,色、受、想、行、識,所以說它是空。而後面的法執,是包括這五個當體就是空,還更進一步的空。意思就是說,我執執破,一個個體的執著還存在元素,元素,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元素是構成我們的生命,而斷法執是包括這五種元素構成生命的,統統空一切,也就是法執空,所知障滅,度變易生死,所知障就是對宇宙的真理不透徹、不了解,所知障就是我們本性無量無邊的智慧,本來應該知道,結果被它障礙了,所知障滅了,所以度變易生死。所謂變易生死的意思,就是說境界一天一天的改變;那麼,度分段生死,就是跳出六道輪回。所以煩惱障是對人生觀的愚癡,所知障是對宇宙、宇宙觀的愚癡。

再來,闡明色空的道理,蘊空、色也空,所以說是我空,那麼,蘊色我空。從假入空,假就是世間所承認存在的個體,我們把它經過分析以後,就知道這沒有一樣事情是永恆的,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從假出空,當我們了解一切法是空性的,可是我們不壞假名,我們必須在這個世間的幻化建立一切假相,所以名叫做出假,從假出空。空假相即,所謂空假相即,就是空跟假同時存在,講相即就是空中當下就是假,假當體就是空,空假一如,名相即,相即就是所謂的中道。一蘊如是,四蘊皆然,一蘊就是色法是這樣子,那麼四蘊就是受、想、行、識,色蘊是這樣子,受、想、行、識這四蘊統統是假的。



今初:遣執

(上文略明五蘊皆空之理,今更廣為發揮,並示三觀之法以遣諸執)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捨利子是本經的當機,所以觀自在菩薩在要說法前,先招呼他一聲以提醒他的注意。尤其是般若甚深奧義,菩薩欲暢宣之,唯非上智之人不可與言,故特呼佛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捨利弗而告之。按法月譯本雲:“於是觀自在菩薩,以三昧力(一、佛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願功德力。又,1.慧眼力;2.法眼力;3.化道力。),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從三昧起即告慧命捨利弗!菩薩有般若波羅密多心……汝今谛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

【分釋】捨利子,是人名,就是捨利弗(為南天竺波羅門提捨之子,字優波提捨,號捨利弗)。“弗”是梵語,譯為子,捨利譯為鹙鹭,合言之為鹙鹭子;現在稱為捨利子者,乃華梵合稱。捨利是印度的一種美眼鳥,其母眼似之,因此名為捨利;尊者連母立名故稱為捨利子(謂捨利之子也)。

色不異空,“色”指身暨宇宙一切萬有的現象。“不異”,異字除作各異的解釋外,還可作離字解。“空”有二義,前文曾經說過了。現在先來把這四句文義略釋一下:

緣起假象謂之“色”,緣生無性謂之“空”;雖有假象都無實體故言“不異”。所謂色雖分明顯現而無實體,故說色不異空;雖無實體,而分明顯現,故說空不異色。一切色法皆藉眾緣而生起,本無自性,非色滅而後始空,即存在時亦不過一種幻相,莫不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依性空而幻生一切萬有的色法,則性空便為一切色法之本體,故說空即是色。以上所說是約緣起性空義(一、由因“緣”和合生“起”之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故雲緣起性空。此“空”字作虛妄不實解。二、謂一切“緣起”諸法,皆依真空理體而生起,當體——其“性”——即是真“空”。故雲緣起性空。此空字指真空。今取虛妄之空。)。今再略為申明:

何謂緣起?何謂性空?須知世間一切事事物物,莫不全由各自需要之種種條件——緣,組合而生起,這叫做緣起。一切事物既皆仗因托緣而生,自然沒有實在不變的個性,因此說為性空。以其沒有不變的自性,所以才能在一定的場合下,而和合產生另一種的事物——例如木經火燒則成炭,泥經窯煉則成瓦,或磚。它——一切事物,如果有自性的話,那就永恆不變了。所以不能永恆不變,就是沒有自性,因無自性故能緣起(幻生一切事物),因緣起故說性空。這便是“色不異空”等四句的道理。括要的說:因緣起而性空——“色不異空”,依性空而緣起——“空不異色”;緣起無自性當體即性空——“色即是空”,性空為緣起所依即是緣起之本體——“空即是色”。亦即所謂:緣生無性(有而非有)——色不異空;無性緣生(空而不空)——空不異色。緣生而無性,無性而緣生(即有即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約虛妄不實以明空義)。

《中論》雲:“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緣起),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義(性空)。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緣起即性空),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性空即緣起)。這句偈可謂揭破緣起性空的秘密(以上約不異解)。又緣起不能離開性空,因其性空故能幻現一切萬有的假象——色不離空,性空亦不能離開一切萬有的現象,以其沒有一切萬有的現象,便不能顯示性空——空不離色(此約不離解釋)。《大般若經》雲:“菩薩摩诃薩,(菩薩(菩提薩埵作道眾生,新)譯曰覺有情。摩诃薩(埵作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雲道眾生),求道果者通於聲聞、緣覺,故為簡別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薩中有高下之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薩,更曰摩诃薩。【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不應於色求(色不異空),不應於受想行識求(受想行識不異空),不應離色求(色即是空),不應離受想行識求(受想行識即是空)”。(“菩薩摩诃薩所行般若波羅蜜多,不應於色求,不應於受想行識求,不應離色求,不應離受想行識求。”(玄奘法師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九十四:“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之六”))

一切眾生迷此五蘊身心,不能了悟一切緣起性空之理,依緣起因果而為雜染的流轉,因是生死無盡,如能依般若觀法而修便可度脫生死。

以上乃就緣起性空以釋“色不異空”等的四句道理。茲再約真如(即真空實相)緣起申明之:真如乃法界平等的一大理性,宇宙萬有是緣起的一大系統。真如一念活動而成宇宙萬有之現象,宇宙萬有之生起皆依真如實相為本體;真如為能緣起,萬有為所緣起,能緣起之真如舉體一動,即成所緣起之萬有。一切諸法既皆依真如而生起,則宇宙萬有無非真如體上之現象,當體即是真如;而真如理性即是宇宙萬有之本體,舉體不離現象。至於五蘊身心豈能逃此例外,也莫不是真如體上的一種現象,當體即是真如;象雖生滅無常,體則常住不變。萬象是從其形相存在上而言,真如是從其性體靈妙上而言,絕對平等不生不滅之真如理性,永為一切萬有現象所依的本體,據此則真如與萬有並非別物,只要吾人能直下承認幻象當體即是真如就夠了。

如果明白了上面所說的道理,則宇宙萬有終不能離於真如而獨有的,正如萬物不能離於虛空而別存在;所謂緣起不離真如,故曰色不異空。而平等真如亦不拒絕萬有隨緣之用,正如廣大的虛空並不拒絕萬象的發揮;所謂真如不礙緣起,故曰空不異色。萬有既依真如而生起,當體即是真如,故曰色即是空。真如既為萬有之所依,即是萬有之本體,故曰空即是色。要之:萬有依真如而成立——色不異空,真如為萬有之所依——空不異色;萬有當體即是真如——色即是空,真如即是萬有之本體——空即是色。唐譯《起信論》雲:“一切法不異真如”。此則可為五蘊不異真如,真如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五蘊;乃至真如即是諸法實相的一種鐵證(以上約真空實相的第一義空以明空義)。

先說“不異”二句是除執,即打破舊思想;後說“即是”二句是進取,即改立新觀念。因其“不異”故能離一切相(不著一切法);因其“即是”故能即一切法(不廢一切法)。《金剛經》雲:“所言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不異),是故名一切法(即是)”。《中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不異),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即是)”。上面所引的幾句話對於“不異”和“即是”的道理,說得非常透徹之至。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實與“心外無法,法外無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意思相同。以心外無法故說空即是色,以法外無心故說色即是空。以隨緣不變故雲色即是空,以不變隨緣故雲空即是色。又色不異空,即非有相,空不異色,即非無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非法相亦非非法相。(諸法一性殊相,殊別之相,由外可見,謂之法相。一切世谛有為無為通稱法相。)

總上是發揮性相不離,空有不二的道理。先明“不異”是漸義,以其既雲不異,則分明色與空是兩個,不過性質相同耳。因而更進一層明“即是”,是圓義,此則色與空融為一片無二無別矣,這才合乎般若第一義空。我們如能依觀照般若,以體會諸法如實之相,當體即是真如,則為菩薩究竟解脫;若迷乎此理,逐境生滅,顛倒執著,即是凡夫長處沉淪。

這部《心經》純以觀照般若為宗旨,實相般若為歸趣,因此有再約三觀發揮的必要。

凡夫不知緣起性空之理,處處執著,故用空觀照之,了達諸法當體皆空,故說色不異空。這是攝用歸體的道理。

二乘人雖能了達諸法皆空之理,可是我執已破,而空執未忘,飲三昧酒,墮無為坑,一味耽空滯寂,觀三界如牢獄,視眾生如冤家,不肯出來救度眾生,只是獨善其身,成自了漢,對於進取上乘,求無上道的這些事自不消說。因此常被佛呵斥說:“焦芽敗種,永無成佛之機”。今用假觀照之,了知真空理體並非離了一切諸相之外而別有者,何妨即諸相而見真空,故說空不異色。這是從體起用的道理。

權教菩薩,雖能入空證道,出假度生,唯其入空時,認為有理可證,這是證道的一種執著;尤於出假時,認為有生可度,這是度生的一種執著;根本是在空法未忘,不能圓融中道之所使然。今以中觀照之,於入空證道時,則能不著於空,同時亦能出假度生;於出假度生時,則能不住於相,同時亦能入空證道。能夠入無入相,出無出相,空既不空,假亦非假,色空平等,二邊叵得,當體即空——色不異空,即假——空不異色,即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自然而然地雖念念度生,而不見有生可度,心心求佛而不見有佛可求。於是則無證亦無度,雖無證無度,而終日如是度,如是證,空假圓融,色空無礙,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體用和融,色空不二的道理。

要知道若色異於空者,則失了妙體,空異於色者,則失了妙用;色空不相即者,則體用隔礙,不能圓融。當在色時能夠隨緣不變,處空時能夠不變隨緣;雖用色而能忘色,證空而能忘空,自無離色覓空和執空廢色之毛病的發生。於是則與實相般若相應矣!因此故詳明三種觀法。總之,歷無法時則名為空,歷有法時則名為假,歷二邊(空假)不住時則名為中。《始終心要》說:“真谛者泯一切法(空觀),俗谛者立一切法(假觀),中谛者統一切法(中觀)”(就性德之理而言,謂之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言,為之三觀)。若無空觀則何顯法身之本體,怎能脫俗入道;若無假觀則何顯法身之妙用,怎能入世度生;若無中觀則何顯法身的體用不二,焉能去二邊相,而證圓滿的中道。大矣哉!三觀不可得而思議也!

上來初說色不異空,是破凡夫著有之我執,當修空觀。次說空不異色,是破二乘著空之法執,當修假觀。雖然說了色空不離不異的道理,尤恐其不能圓融相即,故後又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中道妙理,以破權教菩薩的空假二邊之執,令其修中觀。這色不異空等的道理很深奧,我來說一個譬喻比較容易明白。

比方有人依金制器(金喻真空、器喻色),則有钗簪或手環,頸煉等的差別器相出現,雖形式宛然,實則沒有自體,這是怎樣說?因為它們一離了金的本身,就不成立了。可是相雖是假,體即是金。基於此點,則非僅不能廢金而別求器之存在,同時也不必毀諸器而別尋金的本體,當即器見金,即金是器。要在能認識金之平等相,不去取著器的差別相,則器器皆金,自無金器的顛倒是非之發生。今會通之,所謂:器不異金(器無自體依金成故),金不異器(金為器之本體故),器即是金(器既依金而成,當體即金),金即是器(金既為器所依即是器之本體)。亦可取波水喻之:波喻色,水喻空。波浪依水而成,當體即水,則波不異水;水為波之體,全相是水,則水不異波。如是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既知波浪即水,則不必撥波覓水;水即是波,則不致昧水逐波。一旦風息波平全體是水,就是未平時亦莫不當體即水。知道這種道理,則色空和融而不隔礙,相即而不相離了(水遇風則起浪,心應緣即生色,波浪是幻相起滅無常;水是本體乃湛然不變。波浪雖幻而當體即水。色心的道理推例可知)。

眾生迷真執妄,似昧水逐波,所以隨業輪轉於六道而不息;諸佛菩薩了妄即真,似知波是水,所以應緣示生於十界而無礙。

現在不厭麻煩,再作一最切近而淺顯的說明:色即物質,空指精神。物質不能離開精神的主體——色不異空;精神亦不能離開物質的作用——空不異色;物質“是”精神的使用品——色即是空,精神“是”物質的統御者——空即是色。此則怎樣可以分離而失去聯絡呢?須知,缺了物質即失去現實的作用,缺了精神即失去思想的活動。所謂物質和精神兩者都要做到周密備至才為圓滿的。固不能偏重於外在的物質生活方面,而輕棄精神思想不顧,同時也不能偏重內在的精神思想方面,而輕棄物質而不用。光靠物質生活,或僅以精神思想要在社會活動著,是絕對不可能!又肉體沒有精神的維持則失了主宰;精神沒有肉體的供役則缺了運用。肉體和精神是很有密切關系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就是這樣。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前是約觀身方面說,現在是約觀心方面說。五蘊中先舉色蘊為例,其余的四蘊亦莫不一一皆如色蘊之虛妄不實,當體皆空。不過色蘊是物質的現象,行等四蘊是心理的現象;雖然性質不同,其緣起性空是一樣的。因為行等四蘊,根本亦藉眾緣——六根,六塵和合而成,本無自體,一一皆不異空,皆即是空;故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詳言之,即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三蘊類此可知。至於觀法也像破色蘊時例之就是。

【合釋】啊!捨利弗!依空幻起底物質現象(色)是不異空的,為物質現象作本體底空是不異色的;那末,物質的本體就是空,空的現象就是物質。

丁初遣執竟。

【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有的人念心經念了幾年,他不曉得“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什麼意思?他還搞不清楚,他都弄不清楚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這一句的意思,是因為中國人好簡,怕麻煩,本來經典應該這樣念的,如果全部要把它念完,我要念一遍給你聽,說: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就是空,空就是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就是這樣子。很多人他會弄不清楚,怎麼會: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呢?現在知道了,中國人好簡,所以講一個色法,後面的四個就不必念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跟“色”那個字一樣,這就是大般若經裡面很多重復的地方。好!我們再來談到,一個字一個字講,經典已經講了,再來就看表解,色不異空,左邊是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這個色法不異空,當下就是不離開這個空性,不異就是不離。意思就是色法你把它分析到最後,那就是空的。所以底下有一個:幻有因緣,幻有,也就是說世間是虛妄的東西,一切都是緣起因緣造作的。原無自性,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自性,自性就是實體了,原來就是沒有實體的,你說你的色身什麼是永恆的?你講啊,身體上那一點是你的?原無自性,自性就是實體嘛,永恆的實體嘛,沒有!所以幻有因緣,一切都是因緣造作的嘛,原無自性,就是沒有實體。此色無此色性,曰空,這個色法沒有真正的色性,意思就是說,因為它是緣起的,是短暫的、是暫時的、是無常的色法,無此色性,就是沒有真正的色性。我這樣講有時候還弄不清楚,說那一朵花是紅色的,把那一朵花切成粉末狀一點點,要用顯微鏡才能看,你知道那個是紅色的嗎?你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所以這個是短暫的,變化在你面前,其實它每一分、每一妙都在變化了,有一天也會爛、也會壞啊,你就是做塑膠花也會爛啊、也會壞啊,一樣的!只是時間稍微長一點而已。所以此色法無此色性,沒有真正的色性,是籍著緣起法短暫存在的,所以就是說,無此色性曰空,那個字打錯了,不是叫日空,是曰空,把它寫扁一點,叫做空。這前面是一個解釋了,

這二行又是另外一個比喻,濕波喻色,濕水喻空,為什麼加一個“濕”呢?因為波也有濕性,水也有濕性,“濕”波、“濕”水,就是體性是相同的,可是水是靜止的了,波是波濤洶湧啊,它有幻化、變化的東西,濕波就是有變化的這個波浪,譬如是色法;沒有變化靜止的水譬如說是空,沒有任何造作了,所以空是無為法了,色法是有為法。說波濕水幻,波濕,波浪這個濕性啊是水幻化出來的,意思就是說,色法是由空;水是比喻,色法是由空性所幻化出來的,當體就如,本來就沒有,一切皆如。波豈非水?一切的波怎麼能夠離開水呢?難道不是水嗎?這個波難道不是水嗎?意思就是一切的色法是由空幻化的,那難道色法不是空性嗎?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從假入空,照了實性,從假,從這個因緣和合的,入這個空性的。照了實性,意思就是說,從因緣和合的入於空,所以我們照了實性,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實相。意思就是說,我們就了了知,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隨緣不變,那麼你就知道我們今天一切都是幻化的,這個世間雖然充滿了罪惡,雖然充滿了愛欲,但是並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因此悟道的人,不開口笑也是癡人,所以有時候悟道的人就哈哈大笑,世間原來如此!就像在演電影的幻化不實在的,講雖然是這樣講,可是眾生還是沒有辦法了。還是沒有辦法了,可是有的根器利的人,他一聞就千悟:哇!原來如此!所以我還是要講經說法,也許這裡面,你們這裡面學生會出一個六祖慧能,那我這樣就值得了!六祖慧能,七祖就慧通,智慧通達,很難講,有的根器利,聽師父這樣一講的話,不得了!

底下,空不異色,空不異色就是說空性當下也會幻化出色法,所以空也不離開這個色法,不異就是不離嘛。說空幻四大,在空性裡面,因為強而有力的業力的念頭,所以我們變化出這個四大出來,這個四大就是心王、心所所幻化出來的,就是唯識學裡面講的,相分是由見分妄動而產生出來的,叫做空幻四大。造作這個色法,在空性裡面,會幻化出地、水、火、風四大出來,是造作的這個色法。空不見形,空是無形相的,而有形相的是由空幻化出來的,那一樣不是由空幻化出來的?是不是啊?一切因緣當體即空,一切雖然是說有,形體是有,但是都是從空幻化出來的。濕水幻波,濕水就是說空性幻化出色法的波,意思就是說,濕水,雖然一切法皆空的水,因為濕水是比喻空嘛,幻波是比喻色嘛,第一個“色不異空”就有談到了,濕波比喻作色,濕水比喻作空,那麼現在說濕水,旁邊寫個“空”,幻波寫個“色”,波寫個“色”,就是空會幻化出色法,然後水的旁邊寫一個“空”,豈離波,波就寫個“色”那就看得很清楚了。空怎麼能夠離開色法呢?對不對?水波濕同,旁邊就寫個:空是水,波就是色,比喻作色法,空跟色本性是相同的,都是一切皆空。所以說:空不異色,水不異波嘛,所以水跟波的旁邊其實不困難,水就寫個“空”,波就寫一個“色”那就清清楚楚了。在這裡面所講的,所有的水寫一個“空”,這裡所有的波就寫一個“色”,所以說,濕水幻波,就是空幻化出色法,水豈離波?空豈離色法呢?水波濕同,那麼就是空跟色本性是相同的,濕性是相同,濕性就是本性嘛,本體是相同的,都是空一切法,水不異波,就是空不離色,那就清清楚楚了。有時候背這個,哇!師父!這怎麼看得懂?老夫子有妙法,教你們把這個寫下去就清清楚楚!所以從空出假,就是說從空性裡面立一切法。

照了因緣,什麼叫照了因緣?就是了解透徹的,因緣就是生滅的,那就清清楚楚,照了,就是透視了緣起法的生滅。所以我們說現在解釋到不昧因果,是什麼意思?不昧因果,就是因緣的生滅法,講因到果,但是當下就是空,所以什麼叫做不昧因果?就是所做一切都不離因果,卻當下又超越這個因果,名叫做不昧因果,意思就是在色法裡面有增有減,因緣法講這個叫做因果法,有增有減叫做因果法,因果的本身自體性是空,就是超越法,因此生滅、因緣就是現實;空就是超越,簡單講,不昧因果就是既現實又超越,你所作所為,你一定不可能離開因果,但是悟道的人在因果法裡面當下就透視,所以因果法裡面不壞因果,但是當下就悟到不執著這個因果法,所以聖者將首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悟道的人把頭拿給你他要斬,猶如斬春風,春風了無痕跡,了無痕跡,他知道這個色法是假的,畢竟空。對不對?所以日子啊,你願意過得很痛苦,那是你家的事情啊。很可憐啊!

再來,五十二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面用二種角度來講,前面是講說色不離空,空不離色,現在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容許你起心動念,當下就擠在一起,當下就是一體的東西,不容許你起心動念去討論它,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如果你悟道,二句就悟道了。那麼,你起心動念都是多余的,你所有的執著也是多余的,因為色法一切,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你所有的追求統統是錯誤的,因為它是空的,就像是在夢境裡面在追求,追求到最後醒過來了不可得一樣的。空就是色,一切的幻化,一切的無自性的東西,一切空性的東西,當體就是一切的色法。意思就是說悟道,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令一切法無所著,這個境界又更高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來,諸法體無,諸法一切法,體性本來就沒有,因為緣生嘛,性跟相是緣生。這裡要注意,講了老半天有的人就講說:師父!性不是空的嗎?相不是有的嗎?性是空的,相是有的,怎麼是講緣生呢?什麼“性相緣生”?這裡不是這個意思,性是對相講的,相是對性講的;空是對色法講的,色法是對空講的,是因為對立的,既然有對立的名詞,所以說它是緣生。是為了描述色跟空;為了描述性跟相,所以也不得不用對立的緣生法來解釋,所以講性相是緣生的,其實性是空一切法,你緣生什麼?但是要講啊,你講“性”沒有講相也不行,講“相”沒有講性也不行,這二個字是因為對立法的襯托,互相襯托,譬如說色跟空、空跟色,色法襯托出空法,空法襯托出色法,但是色跟空二個也是名詞,當體也是緣生。無性真空,緣生幻色,無性因為緣生是無性的,所以它當體就是真空,真空就是絕對空,不容許一絲一毫的,一塵了不可得,空到底,叫做真空,空不到底,叫做偏空,只有我空,空不到底,空到底是深般若。深般若。無性真空就是空到底。緣生幻色,一切都是緣起法的了,是變化出來的色法了,是緣生幻色,因緣所生變幻出種種的色法。

第三行,體相不離,空色不二,體是空啊,相是緣生嘛,體跟相就是不離,不離就是空跟色是不二嘛,體是空嘛,相是有嘛,所以空跟有是不二嘛,體是無為法,相是有為法嘛,有為不離無為,無為當下就是有為,有為當下就是無為,所以說空色不二嘛。幻外無真,所以叫做真空,真外無幻啊,所以叫做幻色,幻就是煩惱法,煩惱法裡面以外沒有真,就是菩提,如果說離開煩惱以外,就沒有所謂的菩提,這叫做真正的菩提。真外無幻,如果菩提性以外,離開這個菩提,也沒有所謂幻化的煩惱法,所以叫做幻色,所以叫做真正的煩惱是來自於菩提。意思就是說,幻色為什麼來自於菩提?因為不悟菩提,當然就是幻色嘛。意思就是說,幻外無真當下就是真空,那麼真外就沒有所謂的幻化,所以當下就是幻色。

波就是水,水當然就是波,濕性相同故。所以這個簡單!萬法真如,萬法真如,真如有隨緣德,意思就是我們清清淨淨的本性,隨著一切生滅卻不會變化,方便講,不變隨緣,真如是不變嘛,我們現在不是真如,我們現在是分別、是執著,所以隨緣就變,隨緣就變,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說,我常常喜歡用這樣一個比喻說,當你們到火車站去的時候,那個上上下下的人那麼的多,舉世盡從忙裡過,誰人肯向死前休?全世界的人都在忙,匆匆忙忙裡面的度過,誰人肯向死前休?那一個人肯在死亡裡面下一番功夫啊?這個“死”字下功夫,平常放不下,要想在臨命終放得下,那是自欺欺人啊,若要臨終放得下,除非平日看得破,看破才能放下嘛。所以說真如有隨緣德,隨緣,因為我希望保持一個無所著的心;保持一個安詳的心,好好的在空性裡面下一番功夫,誰能給你煩惱?誰能給你痛苦?還都是自己。所以真如就是萬法,因為萬法當體就是如,真如有不變性,所以萬法就是真如,一切皆如,天台宗裡面講的一切皆如,無一法不如,為什麼?每一法都是空性的當然就如嘛,不如是你家的事情,是因為你幻化出來的妄想執著,所產生的強烈的對立觀念,而在幻化的無明裡面產生煩惱、欲望,因此滾動你的追求,所以你一直拉不回來,無法破這個無明的殼,無法破這個無明的殼。所以世界上是誰最幸運的人?不是中轎車、也不是中愛國獎券,也不是中大家樂、也不是股票上揚,世界上學佛的人是最幸福,但是那一個人是至高無上最大的幸運呢?就是悟道的人,徹悟本性的人,那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為什麼?全世界的財產給他他不增加;全世界的財產不給他他不減少,你看!不增不減的財產有多少呢?連零都不必寫,你說這個數目有多大?連零都不必寫了,你說1000已經四個零了、一百億、一千億,那個數目字大到連零都不能寫,再怎麼添個零,還是不能描寫那個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我常常說那一門學問,有辦法像佛陀這樣子講出來的學問,那真要跟他老人家磕頭。

底下,看左邊,真空幻有,中間那一行,中道一義照了分別,等一下最後看。真空幻有,那是對前面講的萬法真如,萬法當體就是真如,可是真空就是真如,真如當下就是幻有。真空能成幻有,空性裡面會幻化成這個色法,色法就是幻有,也幻化成受、想、行、識,意思就是我們現在的感受、現在的思想、現在的行為造作,八識田中都是錯誤的,都是無量億劫來造業,所存的這個錯誤軀殼的思想。所以我為什麼說,大企業家到最後要找宗教家?大科學家到最後也要找宗教家?為什麼?你用盡了一切的受想行識,去思惟、去研究,你就是不能透出本性的東西出來,一樣迷茫!一樣迷茫!任憑你大企業家、大哲學家、大演繹家、大心理學家、大宗教家;除了佛教以外,不管你有多厲害,為什麼?因為你離不開受想行識嘛,是不是?你今天你禱告上帝,你不是用受想行識嗎?你對上帝的感受,你想要到天堂去,你“行”就是禱告啊,這還不是一樣?而佛不一樣啊,受想行一切皆空,當下就是如如,佛就是我,我就是佛,一體兩面的東西,佛是我心中裡面的,我是佛心中的一個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說我在祈禱也對,你說我沒有祈禱也對,等一下再談。

真空能成幻有,幻有必礙真空,幻有出來的一定會阻礙這個真空,為什麼?因為有是色法,是對立的嘛,桌子不是椅子,椅子不是桌子嘛,燈光不是麥克風,麥克風不是燈光嘛,既然幻有,必定有礙這個真空啊,互相有質礙嘛,因為沒有透過徹底的空,那麼當然就會有礙嘛。所以在這底下寫三個字:就是寫:對立義,真空能成幻有,幻有必礙真空,用一個括弧起來寫個:對立義。然後左邊,真空能滅幻有,幻有不礙真空,底下也劃一個括弧,寫個:圓融義。有對立就是矛盾,因為幻有出來因緣的東西有質礙,有質礙就妨礙真空的思想,可是我們透過真空,徹底空的話,真空能滅幻有,因為幻有當體就是空。麥克風也是空,有個空嘛;桌子也有個空;牆壁,牆壁也有一個空,徹底的空就是真空,能滅幻有對立的質礙,所以說幻有就不會礙到這個真空,這就是所謂的圓融,圓融義。所以最高超的哲學,就是由矛盾當下就是圓融,圓融不壞矛盾法,所謂矛盾就是對立,這裡的矛盾不是說道理講不通的矛盾,是指對立當下就是圓融,圓融當下就是對立,這個華嚴經講得最多,叫做理事無礙法界,華嚴思想。

有人問了:師父啊!你要不要講華嚴思想啊?我說:講你聽得懂嗎?現在都還在一頭霧水的階段。底下,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他用一個色法,來討論五蘊當中的一個色法,其它的四蘊受、想、行、識也來討論。色法是造作,是受報的,是受報的。他既能夠造作,又是接受前世的因果的報應,色法就是我們造善業的人就身體健康,長得人高又漂亮。造惡業的人全身都是病苦啊,人又短小,一天到晚苦惱無量,惡業造得太重了。

再來就是受,受就是我們所謂的感受。感受了!受對外在來講,有苦跟樂,外在是指肉體上的承受,那麼內在呢?是指憂跟喜,是指煩惱這一類的。人無百歲壽啊,常懷千歲憂,人沒有一百年的時間,每天都在煩惱往後的事情,已經七、八十歲了,他還煩惱他的兒子要不要娶?他還煩惱他的孫子要不要娶?孫女兒要不要嫁?我們眾生很可憐!除了忙這些以外,也不曉得要忙什麼東西?自己的生死不忙,然後忙其他的事情,還七、八十了,你已經把他養的那麼大了,他自己會打算,你煩惱什麼東西啊?多余的!我如果假設今天我有兒女的話,我會叫來跟他講清楚:我已經給你養這麼大了,爸爸已經老了,你自己的所作所為,你自己負責任,真的!如果我有兒子,他要討一個人家都反對的,比如說我的兒子去愛上二個孩子的媽媽,我會跟他講:這個是中古的,你要認清楚喔,你好就好嘛,只要你喜歡就好嘛,我怎麼能夠干涉你呢?對不對?你就好自為之,這人家會講話,她的兒子都當兵回來,比你長得還高,你還愛她?你看過一卷錄影帶嗎?一個意大利的二十歲的,討一個八十六歲的老太婆,這個日本也是奇怪,把他們二個夫妻請到日本的電視當場就公布,日本人。那卷錄影帶前幾天才看到,她都可以當曾祖母了。底下的人就問他:她是不是很有財產啊?她沒有財產。問那個男的:她八十六歲了,一個是一八幾年生的,一個是一九多年生的,差一世紀啊,二個人也是這樣愛啊,也是這樣愛啊。那個老太婆帶了一支眼睛,看那報章雜志都看不清楚了,眼睛還拿這麼深呢?二個出去還摟摟抱抱的,成何體統?看起來實在是礙眼,日本還是一樣大肆報道。好了!如果這二十歲的那個是我的兒子,我可能會受不了!若是去愛上生二個的我還稍微忍耐得了,愛那個八十六歲的,差六十六歲,差六十六歲啊,沒辦法!這是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世界上有這種奇人。底下的人就問有:她是不是很有錢?他說:沒有啊!然後你們二個婚姻有快樂嗎?他說:很快樂啊!然後底下的人就問他:那你們夫妻的生活;就是問那種事情,他說:這個保密!八十幾歲了,若是不小心,心髒馬上停了,我沒騙你,心髒馬上停止了,還要急救,所以你還要過像年輕人那種生活,旁邊要放一瓶救心,看不行了要馬上灌下去,否則馬上就死掉了,所以這個是太可怕了,所以說沒有碰到佛法的人很可憐!這是假設啦,如果我有個女兒,她要嫁誰那無所謂,你自己好就好,這不關我的事情,真的,你要弄清楚,弄清楚。

因此我們有家庭的人要放下,他好就好嘛。有一個好像是讀清華大學的女孩子,她喜歡上一個香港的男孩子,喜歡上一個香港的男孩子,她爸爸媽媽反對,反對的很厲害,認為廣東人心地不好,香港人心腸很狠毒,很痛苦!那個男孩子是很乖了,她很痛苦,愛上一個香港, 的人,他們二個就是很喜歡,家裡的人就是反對她嫁給香港人。後來她的爸爸媽媽就來到我這裡,來到這個地方,那清華大學的就說:師父啊!你行行慈悲!我說:我今天不是說給你們牽紅線,不是這個意思,不過我叫你媽媽講一個觀念給她聽,現在你女兒是自己愛的,以後發生事情她自己負責,你現在反對她,另外把她嫁一個,她以後發生問題,她來找你爸爸媽媽,你反而煩惱,傻瓜!對不對?聰明的爸爸媽媽,女兒好就好嘛,你看著辦!就好了。如果我是做人家我有女兒要嫁出去,我說:可以啊!那個女兒紅餅干,拿回來給你老爸吃就好,好壞你家的事情,真的!你一定要嫁給他,我有什麼辦法呢?你就是嫁給一個殘障的,那也是你個人的因緣啊,你只要家庭幸福就好嘛!這不關我們的事情嘛,對不對?所以我們人,像我這樣子,就不會干涉到別人,干涉到別人。不會!你說:師父!那如果你老婆呢?那老婆不一樣啊,她偷人你也不管她,那開玩笑?Are you Kidding?你開玩笑?晚上十二點不回來,你就完蛋!當然這不是暴君,這是夫妻嘛,開玩笑!你老婆亂來,你說:我沒關系!沒有這種事情,誰告訴你無所著是這樣?那我豈不是要做龜兒子?“黑龜”這開玩笑?這人倫有關系嘛,是不是?有的人說:那女孩子嫁給師父的話那很尊重,開玩笑,不是這個意思的,那你外面隨便胡搞亂來,那我也不管你哦?槍斃!中國是講倫理道德的,亂來,那有這個道理的?我有一個辦法解決的,我講不過她,我一定單刀直入的,一下子把她消掉了。我這個人,你看我眉毛,就知道我這個人做事情,你不要被我抓到把柄,你有辦法偷人,就不要讓我知道。不要讓我知道就沒事,你隱瞞的抓不到破綻,這樣都沒有關系,就是不要讓我知道,你只要讓我知道了,你該死!你若是有能耐就去胡來,沒關系,隨便你亂搞,但是要逃過我的眼光,我看那是很難的,我們是何等動物?眼睛一瞄,就知道你不對勁了,對不對?不可能!

所以說,當然講到人倫跟人際的關系了,因此我就要跟諸位講,你們是一個有家庭的人,今天因為你們不是出家人,所以我舉這些例子,是叫你怎麼樣過日子,不是你們的事情,生死的問題,那麼,你們就要放下,盡量捨,盡量捨,盡量捨……所以說,這個受我們可以控制得住的,真的!苦受、樂受,我們可以控制得住,憂受、喜受,我們可以控制得住的,但是天災人禍,我們沒有辦法,像地震、車禍啦、飛機爆炸啦,這個誰也沒有辦法料到,誰也沒有辦法料到,這個就是我們的業了。像孟加拉,現在已經死了將近二十萬人,孟加拉!孟加拉!就是印度東邊的一個小國,也不算小,很大了,孟加拉。一千萬個人無家可歸。

再來,想,有相,無相,想,有相是有根據的,有根據的你有看到東西,然後看得很清楚去想的。無相,就是自己觀想的,像龜毛、兔角,無相不是不執著那種無相,不是這個意思。是你的想裡面沒有任何的境界,所以有相就是有境界的想,無相就是無境界的想。譬如說你看電影,境界現前,電影一直在演,那你就隨電影的相就開始在演了。在演了,在演了,無相就是說,境界沒有現前,境界沒有現前,那無相。自己想的。

行,遍行就五,五遍行,我們百法明門論會講到,所以在這裡不重復。遍行心所。別境心所有五個,善心所有十一個,煩惱的心所法有二十六個,不定法有四個,這個我們心經講完,就要講百法明門論,這個很重要的!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二十六、不定四,心算得到,五加五加十一,二十六加四,心算得到五十一,這也不用心算,早就知道了,早在民國幾年就已經知道五十一個心所了。百法很重要!非常重要!

識,八個識,前面的眼、耳、鼻、舌、身就五識,第六意識,第七叫做末那識,第八叫做阿賴耶識,這個我們在唯識學裡面,多少也有談到一點。

五十三頁,契機說法,凡夫、二乘、中乘、菩薩,那麼,凡夫是昧於因果,就是不了解因果,他在受苦的時候,他感覺這個世間很苦;他在造業的時候,他就很歡喜的去造業,所以昧於因果,就是不信因果,你不了解因果,執著有真正的身跟心,所以就執著妄有。執著這個妄有。翻過來五十四頁,要是二乘人呢?就是不了緣生,不了緣生,執有五蘊,不了解因緣所生法,執著有一個真正的五蘊,這個色身,那麼現在破除這個色身,了解說這是色受想行識所構成的,可是色受想行識的元素還是存在,個體的元素還是存在。中乘呢?雖然了解緣生,而不達無性,再來菩薩的話呢?是照了諸法,徹底的了解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的。所以二乘和中乘是法有人空,菩薩是色空中道。這裡所謂的中乘,是鈍根的菩薩,最後的菩薩,是利根的菩薩、大菩薩,法有人空,這法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還存在,但是了解沒有一個真正的人,要是菩薩的話,是色空中道,不偏色、不偏空。方便契機,五十三頁,是立有諸法,一開始凡夫妄執,所以建立了種種的法,方便斷空,方便斷空,用一點功夫邁向修行,修行以後了解一切法皆空。次及人空,再來進而法空,最後說這個中道法。是利根、鈍根不次,就是沒有一定,沒有一定,底下是顯示實相,廣引蘊處,諸法是蘊跟處,實相是實相六不,六不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六個“不”字,實相就是六不。本無妄相,本來就沒有所謂虛妄的相。

丁二:顯性(上文明觀法以遣諸執,今欲破妄相,先顯實相)

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分釋】上文指示色空不二的道理是遣除諸執,今更進一步直顯諸法性體;故重呼捨利子而告之曰:是諸法空相“是”作此字解,乃指法詞。“諸法”即前五蘊,及後之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谛等。“空相”就是真空實相;意謂此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等諸法,皆是真如緣起的一種現象,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故曰是諸法空相。

實相理體真常不變——非可以作之使其生,壞之使其滅;又非由般若照見然後始有謂之生(本來不生故),亦非般若未照見前則無謂之滅(本來不滅);故雲不生不滅。實相理體本自空寂——非可以染之使其垢,治之使其淨;又雖被惡緣所染性本不垢,雖為善緣所熏性未嘗淨;故雲不垢不淨。實相理體本自圓滿——非可以加之使其增,損之使其減;又非修般若時豁破無明實相顯現謂之增(實相本自不增故),亦非未修般若時被無明所障蔽迷而不覺謂之減(實相本不減故),故雲不增不減。換句話說:實相之理體,因不變故——色現時,身生不隨之而生,色滅時,身死不隨之而滅。因空寂故——凡夫染於有漏惡法,不隨之而垢,聖人熏於無漏善法,不因之而淨。因圓滿故——眾生迷之並不見其減,諸佛證之亦不見其增。妙哉實相!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如;生佛一體,凡聖無差。所謂象現非生(不生),緣盡非滅(不滅);隨流不染(不垢),出障非淨(不淨);惑斷不減,德滿不增;這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

良以真空實相絕待平等,於中本無生滅、垢淨等相可言,只因眾生迷昧,妄生計度執著,故有這些虛妄之相的發現——緣聚妄見為生,緣散妄見為滅(凡夫生此死彼六道輪回妄見生滅);隨惡緣之染虛妄名垢,隨善緣之熏虛妄名淨;悟時妄計為增,迷時妄計為減。今用般若空觀照之則見真谛理,即不生;用假觀照之則見俗谛理,即不滅;用中觀照之則見中谛理,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和不增不減例之可知。這些道理很深奧,我來說個比喻:

“不生不滅”,如電球投於電則光謂之生,而電亦不見其生,棄之則暗謂之滅,而電亦不見其滅;光暗雖有生滅,而電唯是一體,本無生滅。“不垢不淨”,如日光照於污泥,終不隨之而垢,照於澄潭,亦不因之而清;水有清濁,而日光唯是一體,本無垢淨。“不增不減”,如掘地取空,《楞嚴經》雲:“掘地一尺,即有一尺虛空,掘地一丈,即有一丈虛空”。蓋掘時空生而不見虛空之增,塞時空滅亦不見虛空之減;地有空塞,而虛空唯是一體,本無增減。真空實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道理亦復如是。

復次當知,這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凡夫所迷之法;四谛,十二因緣,智得,是出世聖者所修之法。“生滅”指“蘊入處界”;“垢淨”指“谛”,“緣”;“增減”指“智得”。因眾生迷真逐妄故有生滅。十二因緣的“流轉門”是屬苦集二谛,為世間因果是“垢”;“還滅門”屬道滅二谛,為出世間因果是“淨”。菩薩修行其證道時為增,斷惑時為減。

今言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正明實相的理體本無凡聖修證、因果等事可言,直顯般若真空——脫落諸見,泯絕群情。

【合釋】啊!捨利弗!這些五蘊等一切諸法,它的現象雖然是假,然而它的本體就是真空實相,本來沒有所謂緣聚為生,和緣盡為滅;也沒有出障為淨,隨流為垢;悟時為增,迷時為減等的虛妄之相。所以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說捨利子,觀世音菩薩就叫了:捨利弗!在彌陀經是翻譯成捨利弗;在心經是翻譯成捨利子,這二個是同一個人,觀世音菩薩就叫:捨利子!你知不知道?諸法的空相是本來就不生,也就沒有所謂的滅,本來沒有所謂的污垢的凡夫;也沒有所謂的清淨的聖人。在聖人,一切法不增加;在凡夫,也不會減少,因為是諸法空相。再解釋一遍,說:捨利弗!什麼才是諸法的空相呢?所謂諸法的空相,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五十五頁,

五蘊,處就是十二處,就是十二因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叫做三科,三科,五蘊一科,十二處一科,十二處又名十二入,進入的“入”,十二入,或者是十八界。真空實相是無相,真空是實相,無相狀況,強名實相,沒有任何的相狀,所以勉強說是“實相”,你說實相實在講也不對,因為實相也是名字嘛、也是文字嘛。底下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用事理來比喻,采取古注書的一種。從俗谛觀事相,從俗谛觀這個事相,因緣有此六,有此那六個?生、滅、垢、淨、增、減。從立一切法的角度來講,要立一切法離不開因緣,所講的因緣,那就是生、滅、垢、淨、增、減。從真谛空觀的理性來講,法空無此六個,無此六個,那就必須否認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金瓶,用金子的瓶來比喻,金性瓶子的外相,用金子去打造的瓶,從外相來看,它是瓶子,就質來講呢?這個金是金沙所構成的,所以說瓶壞為金沙,瓶子壞了,磨成粉末狀的那就是金沙,沙是金,沙就是金,是瓶子的金,為瓶子的金,所以說性相、色空一樣,是歸屬於中道,性相是一體兩面的,色空也是一體兩面的,還是歸屬於中道。

采古注一,色從因緣而生,色法是因緣所生,真空是不生。色法從因緣謝,真空是不滅的,真空怎麼會生呢?你空一切法生什麼?虛空不增也不減,它生什麼?它也沒有滅啊。譬如說這是一個空間,前面這個空間,這個空間,我現在拿這個把它擋住了,拿這個擋住了,空間也沒有減少,也沒有說我這個把它推出去,一個虛空就跑出去外面啊,對不對?是不是?那你這個把它拿走了,虛空有沒有增加?也沒有啊!它本來就存在,只是暫時你放這裡而已,也不會因為你拿走了,你增減而有變化,沒有!如果你這樣子的話還聽不懂,譬如說我們挖這個土,現在我一講的話,你要注意觀想,我們用挖土機,一挖、一挖……你有沒有看到,這挖起來的話挖到什麼?挖沙、土,挖到土的時候,一個空出來了,你有沒有看到外面的空跑進去,所以因而有空?沒有跑進去。好了!沒有跑進去,那我現在把推土機的土,把它推出去,那一個洞把它補平,那你有看到空間跑出來嗎?有沒有?沒有啊!所以空不是色法啊,不是像水一樣啊,是不是啊?你土一弄的話,水滿了又跑出來了,可是那是空空洞洞的東西,你土一抹平,那什麼也沒有啊,你也沒有看到虛空跑出來啊。所以就是不增也不減,不增也不減,色從緣起,真空就不生,色從緣謝,真空就不滅。隨流就不垢,出障就非淨,隨著一切眾生,所謂流就是煩惱、煩惱法啊,隨一切事相的這些煩惱,卻不可能染污它,卻不可能染污它,等到有一天除掉這個煩惱就是出障,障就是煩惱,都擺平了,悟道了。非淨,也沒有所謂淨,本來就是這樣子沒有的東西。德性滿又不增加,像佛陀,修行修到這樣子德高望重的聖人,他也不增加,為什麼不增加呢?本來就具足嘛!障盡就是煩惱斷盡了,也不減少,也不減少,凡夫修行修到障礙盡除了,也沒有減少到本性的一絲一毫,所以這個生滅是有為法相,所以反過來來顯出真空之相,因為要顯出真空,一定要去說明,那就從生滅法來說明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用一句現代人的語言叫做能力不滅,能力不滅,就像本性一樣的,好像蘊育著一種能力。那麼物質不滅呢?就是接近我們現在的色法,所謂質能互變嘛,質跟能量可以互變,所以說質能互變還不簡單?

好了,假設我七天沒有吃東西了,沒有吃東西了,餓著肚子,現在在沙漠當中碰到一杯水,趕緊喝一口,這體力就慢慢來了,就可以化作思想,我就有能力,能力有辦法支持色身,這個色身思想就產生了,就會語言了,這個水也不會講話;水也沒有思想啊;水也不會談情說愛啊;水也不會說法啊,可是你必須借重物質,把它散發出卡路裡,然後能量來支持這個色身,支持這個色身以後,它就顯示(現)出能力出來。是不是?像那個汽油,汽油整桶放在那裡,沒有什麼作用啊,這汽油一裝到車子啊,用一個小孩子會開車的,就可以拉動多少的東西啊,就可以產生多少的能量啊,所以我們天地萬物都有蘊育著能量energy,energy,就像我們這個虛空當中也有能量,當我們在虛空當中能量的時候,我們用玻璃瓶把它加溫就會產生什麼?水氣,知道嗎?會產生水氣,會產生水氣,為什麼?水氣H2O水是氫氧離子,分開來散播在空氣當中的,散播在空氣當中的,那麼你有辦法再把它加溫,又變成水滴了,所以整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這個電,水力發電,由位能,位能轉變成動能,動能轉變成電能,電能轉變成光,電能轉變成光,光又轉變成熱能,是不是啊?水本身就不是可以煮飯的,可是水力發電,什麼冷氣、冰箱,統統可以用了。

所以我說由另外一個空間,進入另外一度的空間,那只是一個轉換的儀式而已啊。而三度空間進入四度空間,也必須轉換一個儀式,就像我們人要跟鬼溝通,我們也要念念咒啊、燒燒香啊,用某一種儀式,用某一種特殊的。意思就是說,用三度空間和四度空間可以接觸的,touch到的方式,現在某一個角度。那麼四度空間跟五度空間,用某一個角度可以接觸啊。我們跟佛菩薩是高層次的、無量層次的,佛菩薩用什麼可以感應呢?可以用空一切法,清淨心可以感應,可以感應!所以高層次的,一定要降低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低層次的人感應。譬如說佛,他有無量層次面,空一切法無量無邊,但是他要跟人感應,他一定要示現丈六金身,所以又轉換另外一種形式來度眾生。譬如說我們晚上在做夢,念佛、念佛……夢境一夢,夢到阿彌陀佛,那阿彌陀佛一定要以你的身材為主,那不能像經典講的,講了無量阿僧祗的由旬啊,那你怎麼看得到他?你的身體還不夠他一支毛,阿彌陀佛那個身體那一支毛,白毫宛轉五須彌,這一根白毛,經典裡面講的,白毫一出來的時候,有八個角,八個稜角,八個稜角裡面都是中空,就像玻璃瓶一樣的,就像玻璃瓶一樣的,所以它會透出光,透出這個光,一支白毫有五大須彌,那你想想,我們人夠阿彌陀佛一支毛嗎?one毛抵不過阿彌陀佛的一支毛啊。所以說阿彌陀佛這個能量,因為高階層面要轉,水要轉換成動能,動能又機器一動,動一轉動又變成電能,電能又產生光,光產生熱能,熱能,熱能又回收回去,又回收回去,大地萬物又回收回去。所以有為法是一種循環,破壞了有為法,無為法也本身不存在。

現在這個巴西的原始森林就拼命的砍伐,有一天就造成溫室效應就完蛋了,這個樹木原始森林,就等於我們的冷氣一樣的了,它會吸收二氧化碳放氧氣,對不對?還有海水裡面的海藻,也會放出這個氧氣,放出這個氧,如果原始森林被破壞了,人類就麻煩了!所以我認為戰爭並不可怕,那個環保的破壞那才是可怕!在一九九九年,有個預言家預言,在一九九九年,我們地球的轉動,對不對!我們地球的轉動是這樣子,在一九九九年的時候,地球的轉動它會偏,這個傾斜度,它每經過多少萬年它就會傾斜,這個地球就會傾斜,它就會轉換,南極的魚會跑到熱帶來,熱帶的魚會跑到北極去,一九九九年,因為傾度傾斜以後,就造成山崩地裂,然後太陽直射,會死幾億人口,幾億人口,一九九九,還多少?大概八年。地球的軸心,地球是一個傾斜度的傾斜度的嘛繞著太陽轉,傾斜度轉變了,太陽就直射,太陽就直射,熱帶的魚會跑到寒帶,寒帶的魚會跑到熱帶來,預言家是這樣預言,那就不曉得了,不過從地球的轉軸上看,這是很有根據的了,地球的轉軸稍微一轉換方向的話,整個地球受太陽照射的角度不一樣,那死難的人就不曉得多少?那死難的人就不曉得多少?一九九九年,我剛好四十四歲,不止!今年一九九一嘛,還八年,八年,四十七,我四十七歲,可以走了,沒有關系,我也准備好了,票也買好了,到極樂世界的票也買好了,可憐的是你們還沒買呢,車子在那裡都還不曉得?

再來,所以能力不滅就是性,物質不滅就是色。翻過來,五十六頁,哇!九點半了,九點半了,不行,這就另外一段了,另外一段了,這就下次了。

這個空的底下,說空約有四義,那麼,我們至少要了解空是什麼?要考試。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二個表要好好的背,就是背的會顛倒,翻開翻去的會一頭霧水。五十二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背書有一種……再來最後,五十五頁,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好就這麼少,很少!很少!空的四義,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他以前就考過,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這麼簡單!好!

丁三:

今初:對迷心重者破五蘊(上文顯實相—是明真空實相之理體,今文破妄相—是明理性中本無色等虛妄之法)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此破相文共有三科,專為破凡夫及二乘人之迷我法二相而施設的。先破凡夫著五蘊之我相,凡夫所執我相,不出色、心二種。迷心則著思著想,執緣影虛妄以為心;迷色則著身著物,執四大幻質為實我,執萬有假象為實法;自無始來,未肯暫捨。因其所迷各殊,遂使法有開合不同——有迷心重而迷色輕者,有迷色重而迷心輕者,或心色並迷者,佛心慈悲,佛智鑒機,以善巧方便,乃因人而施教:對於迷心偏重而迷色者輕,則為說五蘊之法——合色法為一——色蘊,開心法為四——受想行識;此合色開心之法。若對迷色偏重而迷心輕者,則為說十二入,合心法為一個半——意根一,法境半分,開色法為十個半——五根、五境、及法境之半分,此謂合心開色之法。若對心色並迷者,則為說十八界,開色法為十個半,開心法為七個半——識六,意根一,法境半分,此謂心色俱開之法。

【分釋】是故空中,此四字當連貫到無智無得句。“是故”二字乃承上起下之詞,謂承上文諸法空相,起下文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空中”謂真空實相之中。無色等的“無”字就是空的意思。蘊空的道理已如上述。

前照見五蘊皆空,是約五蘊本身虛妄而言,今是就真空實相理性中,本無此等虛妄之相而說,非重復也。

這是對於迷心偏重,迷色輕者而說的,故合“眼耳鼻舌身”為色蘊一,開“意”為受想行識四蘊。

己初破五蘊竟。

己二:對迷色重迷心輕者破十二入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此破十二入也。六根為內六入,六塵為外六入,合之為十二入。入是涉入之義,謂根能涉塵,塵能入根,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並且為識之所入也。又名十二處(舊譯為入,新譯為處,處是依托的意思,是說識乃依托六根六塵而生的)。換句話說,六根六塵為識的所生處。六根為所依,六塵為所緣。

【分釋】眼、耳、鼻、舌、身、意,此為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是能生義(猶草木之根能生枝干也),謂眼等六根能生眼等六識——眼根對色境即生眼識……意根對法境即生意識,故以根稱之。

眼有緣色的作用,根專司視之器官;耳有緣聲的作用,根專司聽之器官;鼻有緣香的作用,根專司嗅之器官;舌有緣味的作用,根專司嘗之器官;身有接觸的作用,並為眼等諸根所依的總機關,根即專司動作之器官;意有知覺的作用,根即專司思慮之器官。前五根為四大所成是屬物質的;後一根為心所依之根是屬精神的。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識為意根,大乘則以八識中的第七末那識為意根。

此六根若依生理學的名詞來說,在體質方面謂之:目、耳、鼻、舌、皮膚、腦筋。就作用方面則謂之:視官——眼根,聽官——耳根,嗅官——鼻根,味官——舌根,觸官——身根,以及心理學的感官——意根(官,職也,此六者各有其職司——眼司視,耳司聞……)。

又此六者有扶塵根和淨色根的不同。扶塵根,或作浮塵根,乃父母所生的,是外現之形狀,體粗而濁,但有形質,全無知覺。經中所謂: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見。因為它能扶助正根——淨色根之作用,故名扶塵。又此眼等六根乃虛浮不實之法,故以浮塵名之;有損壞故。此浮塵根為所依,於中別有能依的淨色根,又名勝義根,此為正根——乃眼耳鼻舌身等六浮塵根之實體,有發識取境的功能,勝於浮塵,故曰勝義。又因清淨四大所成,故以淨色稱之。此根隱於內部,體細而淨,猶如琉璃,非肉眼所能見,要是天眼則能見之;仿彿如生理學家之神經細胞。此眼等六種淨色根,若就生理學名詞來說:即視神經——聽神經——嗅神經——味神經——觸神經——感神經(這不過一種比喻,似是而非,不可當為正確)。

如上所說,眼的扶塵根,就是眼球,眼的勝義根,就是視神經,但光有勝義根——視神經,而沒有浮塵根——眼球,則像盲人一樣,或者光有浮塵根,而沒有勝義根同樣不能發生作用。必須扶塵根與勝義根二者俱備,我們的眼睛,才能發生作用的。其他耳等諸根也是一樣的。

色、聲、香、味、觸、法,此為六塵。塵有染污、動搖二義:一、此六種能染污真心,故以六塵稱之。二、此六塵常在生滅變動,即搖動義。六塵亦名六境,因色等六法,為眼等六根所對象的東西——境。前色等五塵是生理的對象,屬色法;後法塵是精神的對象,屬心所法。因為是六根所緣的六種境界,故名六境:

“色境”,眼所見的一切對象——青黃赤白,長短方圓,乃至男女形貌。“聲境”,耳所聞的一切對象——琴瑟,管弦,環佩,歌詠,乃至男女聲音。“香境”,鼻所嗅的一切對象——龍麝,栴檀,沉香,脂粉,乃至男女身分之香。“味境”,舌所嘗的一切對象——甘甜,鹹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飲食美味。“觸境”,身所覺觸的一切對象——冷暖,滑澀,輕重,柔軟(如妙衣上服之觸受),乃至男女肉體接觸。“法境”,意所緣的一切對象——五塵落射影子——過去一切事物的幻影。(此六塵境,於每境之中都具有“可意”“不可意”二種,以及“俱生”“和合”“變異”三種。即所謂可意色,不可意色,可意聲,不可意聲,乃至可意法,不可意法。例如丑陋之境,見之令人討厭者,此謂不可意色,美好之境,見之則生歡喜,此謂可意色。又歡樂之聲聞之適意,此謂可意聲。愁苦之聲,聞之生惱此謂不可意聲。香味觸法例之可知。至於俱生、和合、變異——例如栴檀沉香等,它的香氣是與生俱來(本來就有的),這叫俱生香。由物與物和合經人工制作而成的香,如香水等,這叫和合香。由物質變異而生的如果類成熟時所增加的香,這叫變異香。又如甘蔗之甜,黃蓮之苦,這都是隨其本性而然的,謂之俱生味。由多味和合而成的,如烹調之味,謂之和合味。由隨時所變生之味,如瓜熟而甜,姜老而辛,謂之變異味。余者例此可知。

前五境(色聲香味觸)的道理容易明白,唯此法境較難了解,今更略為說明:例如昨天,或數個月前見一喜歡之物,或聽一悅耳之言,事雖過去而內心(意根)常在想像著這些過去事跡(幻影),這些幻影叫做法境,亦名法塵。

要知道此十二處各各皆可稱法,何故獨舉第六境名法處(法塵)耶?因為前五境乃各有所囿,是有限的,唯意一根所對立之境,乃遍攝一切法,是無限的,故特以法處名之。又此六境,亦名六賊。因其色等六境,以眼等六根為媒,常能劫掠自己本具的一切功德法財故。《涅槃經》雲:“菩薩摩诃薩,對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善法故”。

無眼耳等的無字,有兩種說法:一、離因緣假合之外,眼等六根各無自性,色等六塵不能建立。二、謂眼等六根,對於色等六塵,於中不起妄念分別自無根塵虛妄的一切作業(眼不貪色,耳不貪聲……)故曰無。須知此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塵,皆是真空實相中的一種虛妄現象,沒有實體,我人如能悟妄本空,融相歸性。相既無體,性自空寂,還有甚麼六根六塵之可言呢?故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大般若經》雲:“眼處(十二處之一。)但有名,乃至法處但有名,眼處空,乃至法處(十二處之一,意根所對之意。)空”,即此意也。

以上是對於迷色偏重而迷心輕者所說的,故開眼、耳、鼻、舌、身五根,並色、聲、香、味、觸五塵,及法塵中之無表色半分,共十個半為色法;合意根,及法塵中之心所法半分,共一個半為心法。

已二破十二入竟。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說是故空性當中,沒有所謂的色法,因為所有的色法,都是緣生緣滅空性的東西。所謂的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感受,你所有的受統統是錯誤的。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想,這個“想”字,是第六意識的分別。那麼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行,行是第七意識的執著。在空性當中,也沒有所謂的識,這個“識”就是我們第八意識,包括八個識裡統統具足,沒有所謂的這個分別執著,或者是含藏。意思就是在空性當中,所有的色法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感受;所有思想的分別;所有行為的執著;所有意識的形態,都是錯誤的,扭曲了這整個真實性的宇宙,所以就錯覺、扭曲、誤會。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有一個沙彌對佛法不太了解,念到這個: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眼耳?有啊!奇怪?統統有啊!讀到一半看不懂:統統有啊!無眼耳鼻舌身意,無的意思就是說你要透視它,它徹底的是不存在的,是幻化的,不是實在性的東西,所以我們講無,這個無不是否認,而是所謂的透視,而無所住,你應該透視它,不要被這個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這個色聲香味觸法,所染污、所轉。

己三:對色心並迷者破十八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預釋】此破十八界也,即於六根、六塵之外,更加六識合計三六成十八界。“界”,是界限義。因此根塵識三六十八法,各有界限不混。所謂六根有六根的界限,六塵有六塵的界限,六識有六識的界限。若詳細來說,眼根有眼根的界限,乃至意根有意根的界限;色塵有色塵的界限,乃至法塵有法塵的界限;眼識有眼識的界限,乃至意識有意識的界限。如眼根以色塵為界,耳根以聲塵為界……意根以法塵為界。又色但為眼所緣,不能越色有見;聲但為耳所緣,不能越聲有聞……法但為意所緣,不能越法有想。色塵以眼根為界,聲塵以耳根為界……法塵以意根為界。因眼所見唯色,非聲香味等能為所見者;耳所聞唯聲,非色味觸等能為所聞者……又眼識必依眼根而發,余根不能。而眼根除發眼識之外,亦不能另發耳鼻舌等識(此約凡夫迷方面說,所謂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其他推之皆然。總之色為眼所緣之界,眼為色所入之界,合眼根色塵則為眼識所發之界。耳鼻舌身意例此可知。又色境在外為外界,眼根在內為內界,識生其中為中界。因各各界限不同,故以十八界名之。復次“界”含有:“作用”和“保持”二義。如眼為能見,色為所見,眼識為能了,這是作用的界限。又因有界限故,能保持自相不失,如我們中國有一千一百六十余萬方公裡的國土,如果沒有界限,則失去了中國的自相了。十八界的道理亦復如是;如果失了界限則無所謂六根、六塵、六識了。

【分釋】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乃至”二字是文章的一種省略法,沒有把十八界的名稱一一說出,但舉最初之眼界,以及最後之意識界,那中間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之五根;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之六塵;以及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之五識等的十六界以“乃至”二字把它省略了。

能見之根名為眼界,能聞之根名為耳界,乃至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所見之境名為色界,所聞之境名為聲界,乃至所想像之境名為法界。了別色境名眼識界,了別聲境名耳識界,乃至了別法境名意識界;合攏來謂之十八界。六根六塵的內容上面已經講過,現在來略說六識內容:

眼根為所依,色境為所緣以生了別為其用,叫做眼識;耳根為所依,聲境為所緣以生了別為其用,叫做耳識;乃至意根(意根即第七識,專執第八識見分為我,而成我執,由我執發生意識,而見萬法,故六識以七識為根)為所依,法境為所緣廣起分別計度為其用,叫做意識。總之依眼根所生之識為眼識,乃至依意根所生之識為意識(此皆從所依得名)。眼識以了別色境為它的作用,乃至身識以了別觸境為它的作用,意識以了別法境為它的作用。前五識所依的是物質性的色根,第六識所依的是精神性的心根。

嚴格的說:前五識的功能是直覺,只能各緣一境(如眼識緣花時則不能緣鳥),全無籌量分別之心,並且但緣現在,不緣過去、未來。第六識的功能是分別計度,且能回憶過去,預想未來,此為眾生造業之良媒也。

眼等六識若依生理學的名詞來說,就是:視覺——眼識,聽覺——耳識,嗅覺——鼻識,味覺——舌識,觸覺——身識,知覺——意識。前五識相當於心理學之“感覺”——見色聞香只知是色、是香,不起第二念。第六意識相當於心理學之“知覺”——不但知是色、是香,能更進一步,知其是花之色,是花之香及其他。

前十二入有的屬色,有的屬心,唯此六識,概屬心法。總之識依於根而發生了別,根依於識而發生作用,塵為根識所作用所了別。又六境是六根所緣,為六識所認識的對象;六根是能緣六塵,為六識所生起的處所;六識是依六根所生,為了別六境的功能。根塵識這三者,有相依為命的密切關系,如缺了一者,則對於一切事物就不能發生活動——作用。因此,根境識三,必須相應一致方能發生種種作用。根與境相接,如沒有識與他們——根境的聯絡,那物質與精神是不能發生任何作用的。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六根六境虛妄不實的道理已如上說。以其所依之根塵既空,而能依之識心自無。所謂內既亡六根,外亡六塵,中亡六識,三者俱空則靈光獨耀,內外中間融歸一性——真空實相!那麼,十八界虛妄之法當在何處?故曰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楞嚴經》雲:“根塵脫粘,識無所寄,根塵無體,識性元空”。又雲:“若有一人發真(發起自己本有之真性也。)歸元(歸真、歸寂、歸化、歸本,出生滅界,謂人之死亡也。),十方虛空悉皆消殒”。十方虛空尚且消殒,何況蘊入處界呢?須知此等妄相,皆由凡夫心生顛倒執著而有,吾人果能不被所迷,了妄即真,全相皆性,則法法當體即是真空實相,還有什麼五蘊等的這些幻相可言。於是則轉五蘊為三德,轉十二入為二相(智相,用相。轉六根為智相,轉六塵為用相),轉八識為四智(凡夫有八識,至如來轉為四智。一大圓鏡智,轉第八識者。如有漏之第八識變依正二報,而持有情之身,此智變如來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猶如大圓鏡中現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圓鏡智。緣境無邊,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種智即如來之萬德總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轉第七識者。反於第七識之我見而達無我平等之理,於一切眾生起無緣大悲之智也。三妙觀察智,轉第六識者。妙觀察諸法之相,而施說法斷疑之用之智也。四成所作智,轉眼等五識者。為利一切凡夫。二乘類成種種變化事之智也。如來之現化身化土及諸神通所作皆智之作用也。)。六祖惠能說:“識本是智,更不須轉,只是悟得八識自性清淨,當體便是大圓鏡智。”識得此理,則蘊入處界,本極圓妙,根根塵塵無非自性中普光明智。奈因眾生迷昧,妄生執著,故不得不破耳。

總上來說:這些蘊入處界的虛妄之法,皆是迷真幻現的一種緣起假相,它的本體是空的,不過凡夫癡迷認為實法,菩薩用般若妙智觀之,了知真空實相的理體上,本無此等虛妄之法,故一一無之。當知,若就事方面,則此蘊入處界,乃迷情虛妄之法,是苦本,是無常,是無我,故當極力破除。真空實相,乃真實究竟之理,是常、樂、我、淨,故當徹底證得。所謂若不空掉諸法虛妄,何處覓得真空實相,此乃方便義也。若就理性方面,即從一切法本性中而融觀一切,則虛妄相中全體皆真,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實無少法可破(即一切法),亦無少法可得(離一切相),一切不壞不失,無得無證,法法即實相,法法皆真空,此乃真實義也。

以上是對於色心並迷者而說的,故開六根的眼、耳、鼻、舌、身五界,六塵的色、聲、香、味、觸五界,以及法塵中的無表色半界,為十界半,屬色法。開六識的眼識……意識六界,以及法塵中的心所法半界,並意根一界為七界半,屬心法。總共十八界,成三科法門,各隨眾生根性,任修一法,即能悟入,所謂一悟一切悟。

【合釋】照上面所說——“是諸法空相”的道理看來,便知道真空實相的理體上,本來清淨空寂,於中沒有色受想行識之五蘊,和眼等六根,色等六塵,以及眼識界等六識的虛妄之法,故曰無色……無意識界。己三對色心並迷者破十八界竟(戊初破凡夫我相文至此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也沒有所謂眼所產生的意識形態的分別,也沒有所謂的意識界的東西,眼耳鼻舌身意,最後是意識界,這個就是十八界。左邊說蘊是色,或者是受想行識,這是構成身體的五蘊,有二種翻譯,如果翻譯成陰覆義,就是遮蓋的意思,那麼妄相煩惱,就會蓋覆我們的本性,陰覆義,就是會遮住我們的本性。積聚義呢?由此五法色、受、想、行、識,蘊積變成這個色身,由這個色身的積聚,變成塵勞煩惱。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叫做以苦作樂,妄想顛倒,這個只是一個錯覺,錯誤的。如同在這個經典裡面有這樣描述,如同一支狂狗、餓狗,一支饑餓的狗,咬著一根骨頭,沒有肉的骨頭,它拼命的咬,拼命的咬,拼命的咬……想要嚼出一點味道出來,咬到它的牙龈出血了,這個狗的牙龈出血了,結果一咬的話,覺得很有滋味,其實不是那一根骨頭的滋味,是自己血的滋味。這個比喻聽得懂嗎?人也是這樣子的,說這個境界,實在是不值得你這樣追求,而你拼命的這樣追求,你追求的並不是外在的境界,而是你自己的錯誤,一直想像、一直觀,認為這樣是快樂的,這樣是快樂的。所以你所樂的是你自己的幻覺。就像那一支狗去啃一根骨頭,這根骨頭已經沒有肉可啃了,你拼命的要啃,啃到你的牙龈出血,你吃到的是自己血的味道。以人也是這樣子的,你享受的其實是你自己的錯誤的。

我常常這樣想,常常這樣用比喻的,當然我的比喻是很不太恰當啊,很不太恰當啊,也比較粗魯一點,但是為了給你們印象深刻,我常常用這樣比喻。譬如說,譬如說,這個佛法馬上就可以印證出來的,譬如說,我們擁抱一個美女,因為你眼睛看到,你知道她是個美女,因為你認同她,所以你心生歡喜,是心生歡喜哦,因為你先承認她,其實她不是美不美的問題,其實那裡面都是骯髒的東西,所以你已經認同她是你的對象,這是你的丈夫或是男朋友就擁抱,或者是你的女朋友,抱起來真是飄飄然,是不是?第六感生死戀,像第六感生死戀,覺得飄飄然的。好了!如果換一個大胖子,流著口水、鼻涕,叫師父時:慧律法師!叫那個流口水的來,你一開始就不認同她,不認同她,好了,她又流鼻涕又白癡,你不認同她,你敢去抱嗎?你不敢去抱。好!現在把電燈關掉,讓你分不清楚,隨便你去找,找到流鼻涕的,親到鼻子時發現有鼻涕,否則完全不知道,電燈關掉時都是一樣。所以這個境的存在與否,是因為你已經落入主觀的印象說她美,我能接受,你抱起來才有味道啊,她一個流口水的,講話都不太清楚的,你認為有意思嗎?所以不是境的問題,是心的認同的問題,所以我常常講說,這樣比喻是不好,但是印象會很深。

現在出去後就說:我師父講的,電燈關掉時都一樣。這個境界就是沒有所謂的高低、分別、男女,當然舉這個例子是比較粗俗、低俗的,但是事實上就是這樣子,事實上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妄相煩惱會蓋覆我們的本性。那麼積聚義就是由色受想行識會積聚成身,那麼,因此這個積聚的塵勞煩惱,就變成種種的追求,無上的煩惱。

處:就是六根攀緣六塵,塵就變成執著的境界,所以識就在中間產生,就變成十二處,又名十二入。綱乙,示緣聲法,空法我執,空掉這個法我執,那麼這個是小乘的,示緣聲法,空法我執。那麼,權巧立法,意思就是沒有十二因緣流轉,也沒有十二因緣還滅,沒有四谛的,世出世法,皆無實性,統統沒有實性。底下就講到沒有十二因緣,也沒有所謂的四谛。

戊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破緣覺十二因緣法。己二破聲聞四谛法。

己初:破緣覺十二因緣法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預釋】此空十二因緣也。何謂因緣?因是親因,如種子,為能生之種;緣是助緣,如雨露人工等,為助生之機。亦可說,事的起源為因,中間助成為緣。共有十二支: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此為一切眾生涉歷三界輪回六道的一種由來。

二乘人雖破了我執,而法執尚存,因為實相門中若有一法未亡,都是虛妄所在,未能徹證真空圓融之理,所以亦要破之。此十二因緣乃緣覺所修之法。梵語辟支迦羅,又名辟支佛。“辟支”譯為因緣,“佛”譯為覺,合言應雲因緣覺,略稱緣覺,又名獨覺。通常的解釋,說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謂之緣覺,其實不一定生有佛世,禀佛因緣法而悟道的才稱為緣覺,就是生無佛世,但蒙善知識的開示,或自己閱讀經典由因緣而入道的均可稱為緣覺聖者!否則生於佛前佛後的眾生,那就永無成就緣覺聖者的可能了。若生無佛世,或在佛未傳教的地方,沒有禀受世尊的教法,或善知識的開示,獨宿孤峰,或隨處任緣,以宿世善根,能夠锝物悟道,所謂:“秋觀黃葉落,春锝百花開,看物變以悟無常,感時遷而入真道”。如是觀察因緣生滅的道理,獨自覺悟解脫者叫做獨覺——雖同為因緣悟道,唯其無受佛及善知識開示故。其實也不一定生無佛世入道者為獨覺,就是佛在世時,因沒有機會親聞世尊說法,而能獨自觀察因緣锝物悟道者,何嘗不是獨覺之類,否則此類聖者在佛世時,終沒有他的地位了。似此實有違背佛法平等圓融沒有專制和偏狹思想的宗旨了,同時也不能表示佛教的特長所在——人人都有自覺的可能。總之修十二因緣法,覺悟無生之理而證聖果者,名為緣覺。此為小乘辟支佛果。

【分釋】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此文順序應雲: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為一句。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盡為一句。“無”,作空字解(謂無明空,乃至老死空)。“盡”,作滅字講。“乃至”二字是超略詞,謂於十二支但舉最初之“無明”與最後的“老死”二支,略去中間的“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十支。此十二因緣,亦名十二緣起,十二重城,十二荊棘,十二連環,各有其義,避煩不述。按十二因緣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二種:流轉門是說明輪回生死之相狀,乃由迷而成凡,是苦因苦果。還滅門是指示解脫生死的法門,乃由悟而入聖,是樂因樂果。

何謂流轉門?這是一種譬喻:凡夫生死無盡,猶如水的“流”動不息,車輪的旋“轉”無停一樣,故以流轉門稱之;此乃六道凡夫生死之法。何謂還滅門?即“滅”除煩惱生死,“還”歸涅槃真性,故以還滅門稱之;此為三乘聖者解脫之法。

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有緣生,生緣老死;此為流轉門,是順觀十二因緣,屬染緣起。無明滅(盡)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此為還滅門,是逆觀十二因緣,屬淨緣起。在要講流轉門以前,當先把十二因緣的名義略釋一下:

無明,就是不明(體即是癡,迷昧為性),乃一切煩惱的總稱。由最初一念妄動障蔽本覺妙明,於真空實相理無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執著,此謂無明。要之無明就是迷惑心,到底迷個什麼?迷了我法二種空理。眾生不了五蘊幻化不實,妄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是為我執無明;不了諸法緣生無性之理,妄執萬有現象為實法,是為法執無明。所謂內執根身以為我,外執器界以為法。迷了我法二空的真理所以叫做無明;此為迷真所起的一念不覺。

“按無明有根本無明和枝末無明兩種:不明理性之空謂之迷理無明(不知真空實相離相之理)—根本。不明事相之假謂之迷事無明(妄見萬法為實有)—枝末。迷理無明,指一念妄覺障於中道實相之理,使之不能顯發;迷事無明,指見思煩惱障生死之事,使之不能出離。凡夫不明真谛理(一、真谛,因緣生之事物,體性實空無之道理也。二、俗谛,言體性雖空,而假相實存在之道理也。三、中谛,言空假二性不二,一如之道理也。),著於邪見名為見思無明;二乘不明俗谛理,著於空寂名為塵沙無明;權教菩薩不明中谛理,著於二邊名為根本無明。總之迷真謂之根本無明,起妄謂之枝末無明。”

行是造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

識就是業識——第八識(是人生的總報主)。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於有緣父母,當其交媾時,四周黑暗,唯見一幕YIN劇,於明相(YIN光)發現處,神識聰利,剎那即到父母身邊,那時昏昏迷迷,忽起一念愛心(男的則愛母憎父,女的則愛父憎母),流愛為種,納識為胎(流一念愛欲心為受生種子,於父精母血之中而成胞胎,將此神識處於臭穢胎獄之中)。啊!慘了!生死的禍根將此演成,一切眾苦跟在後面而來!此為投胎最初第一念(止觀雲:初托胎時名歌羅邏,此時即具三事:一命,二暖,三識。是中以報風為命,精血不臭不爛為暖,活動為識。此時便隨母氣息上下出入,名為識位)。

名色,名指心識(即神識初投胎時之謂),色指形體(即父精母血混成之肉團)。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攬父母赤白二渧而成胎為色。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此為胎中精神物質初備之相)。因為初投胎時,六根未成,識心不能顯發其了別功能,但有心的名稱,沒有心的作用,所以不稱為心,只稱為“名”;初投胎時,形體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稱身,故但稱“色”。此為嬰胎初凝還沒有完成六根的一個階段(人生在胎內生育之次第分為五位:第一七日名羯羅藍位,又雲歌羅邏,譯為凝滑,或雲雜穢——父母之精血初和合而成的一團凝滑之穢物。第二七日為頞部昙位,譯為疱,經二七日漸漸增長而成為瘡疤之形。第三七日名閉屍位,譯為軟肉,經三七日漸成軟肉之質。第四七日名為羯南位,譯為堅肉,經四七日漸成堅固之肉。第五七日名缽羅奢位,譯為肢節,又名形位,自神識投胎後至五個七日生諸根形,四肢差別,以上皆屬名色位所攝。自此以往,乃至出胎後亦有五位:一、嬰兒位,二、童子位,三、少年位,四、中年位,五、老年位)。

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自第五七日形位後,漸具根相,至第六七日名發毛爪齒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初成。從名色,六入至出胎,中間總有三十八個七日皆屬胎中位)。此為有情一生自用之自體。

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當小孩二三歲時,天真純樸,六根對境但起單純之知覺,沒有憎愛的分別。此為六根交際一切外境的一種作用。

受即領受(領受所觸之境)。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當四五歲至十歲時年紀稍長,知識漸開,知道接受一切境界,對於飲食衣服玩具等,都有所求,且能分別好丑,唯不生貪愛之心耳。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愛即貪愛。於所對境,能起貪愛。當十一二歲至十八九歲時,年將成人欲望既開,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唯尚未廣遍追求(文中雖單舉愛字,其實亦含有憎字在內,所謂遇順境時則起貪戀之心,遇逆境時則起憎惡之心)。此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取即妄取,追取。二十歲後貪欲轉盛,於一切境,廣為追取(文中雖單舉取字,實則亦含有捨字在內,所謂:遇可愛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捨之而後已)。此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前之無明是過去惑,今愛取二支為現在惑,同時又為未來因)。

有即業。有因有果之謂,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回的事實來。換句話說:由愛取二者所驅使,而去造作種種有漏之業,以感未來生死之果報。果報的范圍雖廣,要之不出“依正”二報。“依報”即是欲有(欲界),色有(色界),無色有(無色界)。“正報”即是本有(現在之身),中有(中陰身,此身已死,後身未成,於此中間所受化身謂之中陰身),後有(後世受生之身)。“欲”等三有為受生處之依報,“本”等三有為所受身之正報(前“行”指過去業,今“有”指現在業,雖屬現在卻為未來生死苦果之因)。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生即受生。以現在所造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在四生(一胎生,如人類在母胎成體而後出生者。二卵生,如鳥在卵殼成體而後出生者。三濕生,如蟲依濕而受形者。四化生,無所依托唯依業力而忽起者,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皆是也。)六道中受生(此“生”之一支通因通果,若對前之愛取有三支而言,則屬未來受生之果,若對後之老死一支而言,則屬未來感果之因)。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既有生就不能不死,則四大幻軀自然從少至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如燃香相似的漸漸消殒;要想永生不死,常壯不老是絕對不可能的!(老死本來二事,何故合為一支?因為老不一定有的,如一般夭殇者則不歷此階段,故與死合為一支。)此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總之無明是無始一念不覺障蔽真心的一種虛妄(過去惑);行是依無明妄惑所造的一切業因(過去業);識是依所造業而受現世投胎之第八阿賴耶識(業報主);名色是神識依父母精血,心身漸次發育的一種狀態(約初受胎時言);六入是在母胎中六根初成的名稱(約住胎言);觸是六根與六境接觸不起憎愛的一種作用(約出胎後言);受是對境分別苦樂的一種感覺(五六歲後的作用);愛是對境生起的一種欲望(十四五歲後的作用);取是廣求五欲(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是為起人之欲心者故名欲,是為污真理者故名塵。)的一種作業(二十歲後的作用);有是由貪愛而造作的一種業力(作業成就);生是依著所造的業力去受報投生的一種事實(依業受報);老死是由無常轉變根敗身亡的一種現相(生命結果)。也可說:“無明”是一切煩惱的總頭目;“行”是生死的創業者;“識”是生死的責任者;“名色”、“六入”是生死的業報身;“觸、受、愛、取”是生死的犯罪者;“有”是生死的承罪者;“生、老死”是生死的受刑者。十二因緣的名義大約就是這樣。

現在要來講流轉的意思:為了“無明”不覺的愚昧性所使,迷於聲色貨利之中,處處顛倒取著,因而做出一切不合理的“行”為來;此則因無明而引起一切作業——行,故曰無明緣行(緣是生起和引起的意思)。《雜集論》雲:“無明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得愚癡故,二、與行作緣”。有了過去所造業因——行——牽識(業識)受報,此則因行而引起業識的投胎,故曰行緣識。雜集論雲:“行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二、與識作緣”。有了業識托胎,自然組成形體,此則因業識而引起名色的成立,故曰識緣名色。《雜集論》雲:“識有二種業,一、持有情所有業縛,二、與名色作緣”。有了名色,自然漸備六根,此則因名色而引起六入的構成,故曰名色緣六入。《雜集論》雲:“名色有二種業,一、能攝諸有情自體,二、與六入作緣”。有了六根,自然能與一切外境接觸,此則因六入而引起接觸的作用,故曰六入緣觸。《雜集論》雲:“六入有二種業,一、攝諸有情自體圓滿,二、與觸作緣”。既有了接觸。自然對順境為樂受,對違境為苦受,此則因觸而引起苦樂的感覺(受),故曰觸緣受。《雜集論》雲:“觸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所受用境界流轉,二、與受作緣”。既有了苦樂的感覺,自然樂則生愛,苦則生憎,此則因受而引起貪愛的情緒,故曰受緣愛。《雜集論》雲:“受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二、與愛作緣”。既有了貪愛,因而開展欲心,廣為追求妄取,此則因貪愛而引起妄取的活動,故曰愛緣取。《雜集論》雲:“愛有二種業,一、引諸有情流轉生死,二、與取作緣”。既有了妄取,自然廣為造作,而受業力的支配,此則因取而引起業有的規定,故曰取緣有。《雜集論》雲:“取有二種業,一、為取後有,令諸有情發有取識,二、與有作緣”。既有了現在業因,必受未來果報——六道受生,此則因有而引起帶業受生,故曰有緣生。《雜集論》雲:“有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後有現前,二、與生作緣”。既有了生命,自然由老至死,於中免不了一切憂悲苦惱,此則因生而引起老死的結果,故曰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雜集論》雲:“生有二種業:一、令諸有情名色、六入、觸、受、次第生起,二、與老死作緣”。至於“老死”二者,《雜集論》亦有解釋。彼雲:“老死有二種業,一、數令有情時分變異,壞少盛故(老),二、數令有情壽命變異,壞壽命故(死)”。

總之前者生起後者續之,故曰“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此十二支要之不出惑、業、苦三道,及因果律。先明因果:

按無明與行二者為過去因,是能引之業因(能成就現在識名色等五支果故,吾人一生之由來皆為此二因耳)。識、名色、六入、觸、受,此五者為現在果,是所引之業果(依過去無明與行二因所感,故望前過去二因是為現在之果,此乃我人現實身心活動的過程);此為過現二重因果也。愛、取、有此三者為現在因,是能生之苦因(我人一生之所作業,皆生於此愛、取二支,以此二者所造之業為因,因必有果,故望後之生、老死二支是為現在之因)。生、老死二者為未來果,是所生之苦果(此二者皆由愛、取、有三因之所感,故望現在之三因,則又為未來之果);此為現未二重因果也。所謂由過去無明與行二支因,招感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現在五支果。復由現在的愛、取、有三支因,招感未來的生、老死二支果。前因今果,今因後果。如是輾轉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後相繼不斷,生死輪回無盡。

其次來說不出惑、業、苦的意思——頌曰:無明愛取三“煩惱”(煩惱即惑),行有二支屬“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這是說無明和愛取這三支屬於煩惱道(無明為過去惑,是由惑發業;愛取為現在惑,是依惑造業)。行和有這二支是屬業道(行是過去業;有是現在業)。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這七支是屬於苦道的。“惑業苦”三道為一切有情輪回生死的一大綱領。所謂依過去世的“無明”(惑)“行”(業)二惑業,招感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苦道;復由現在世之“苦道”(識、名色、六入、觸、受),再生現在世之“惑”(愛取)“業”(有);依現在世之惑業——愛取有,再受未來世的苦道——生、老死;依未來世之苦道再生未來世之惑業。現在之惑業既由現在之苦道而生,則過去之惑業亦從過去之苦道而生;現在之苦道既生現在之惑業,則未來之苦道亦生未來之惑業。從上溯之則過去之惑業更從過去之苦道而來,往下趁之則未來之苦道更生未來之惑業;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如是依惑造業,由業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業,再感苦。惑業苦三成為螺旋式——沒有窮盡的生死輪回,故曰流轉門。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兜圈子——跳不出輪回。辟支佛觀察到這點,心生畏懼,厭生死苦,遂用般若生空智(我空,亦曰人空,眾生為五蘊假和合,無實體之眾生,謂之生空。)斷除惑業,於無限生死延續中獲到解脫而證涅槃(滅苦)。

上來把流轉門的道理大約講完,現在要來談談還滅門了。

當先檢討一下生死的根源。人生怎樣有憂悲苦惱,到底從何而來?是由無常轉變的老死而來的(人生最悲哀而痛苦者就是老死);它——老死又從何而來呢?是從投生來做人而有的(因有了生的生命自然有結束生命的老死);何故要來投生?由所作而規定了的業“有”牽引而來的(既有業因當然要依業受報而來投生,所謂負債須償);有又從何而來?是由妄取而來的(因為有了妄取才會去妄造有的業因);為什麼要去取呢?是被貪愛心所驅使的(如沒有貪愛就不去取);愛又從何而來?是從領受而來的(如不去領受則貪愛從何而起);受又從何而來?是從六根接觸六境而來的(根不接境自然沒有領受);觸又從何而來?是從六入而來的(沒有六根怎能去接觸塵境);六入又從何而來?是從名色而來的(沒有心物和合的名色,怎能成就六入的作用);名色又從何而來?是由阿賴耶識去投胎而有的(若無業識攬父精母血而成胎怎有名色的成立);業“識”又從何而來?是由各人“行”為上所造出來的業,識被業牽而入胎(正如憑罪狀而入獄,若無業力自然不會牽識受報而投胎);行又從何而來?是由無明的迷惑心所驅使去妄作胡為而成業“行”(心不迷惑自然不會妄作胡為)。

反過來說怎樣才能沒有“老死”憂悲苦惱呢?當不去受“生”;要不受“生”,當不“造業”——有;要沒“有”業,當不妄“取”;要不妄“取”,當不妄為貪“愛”;要不貪“愛”,當不妄為領“受”;要不“受”,當不妄為接“觸”;要不“觸”,當勿妄用“六根”(六入),要無“六入”,當勿產生“名色”;要無“名色”,當空業“識”;要空業“識”,當不妄作——“行”;要不妄作,當破“無明”;無明一破則生死自休。

到此可就明白了,生死的根源原來就是這個——無明!那麼,想求解脫生死,當先斷無明為下手功夫,猶如擒賊必先搗其巢而擒其王方能克盡全功,這是一種最恰當的譬喻。然而問題又來了,到底要怎樣才能滅除無明?當用般若觀照功夫,觀察無明無性,當體即空。因為無明是我人真心上的一種虛妄,凡夫不覺被其所迷,菩薩智悟了知是幻。這種道理,當舉一喻,比較易懂。就拿“空華”來說,空本無華,而病眼人則妄見為有,淨眼人則唯見澄空(空喻真心,華喻無明,病眼人喻凡夫,淨眼人喻菩薩,唯見澄空喻無明當體即空)。能了悟到這點(無明無性),則無明當下瓦解冰消——成為烏有。

無明一滅,則真心顯現,於是對於一切事理都能明白不昧,自然也就不會迷執我法二相,生出種種顛倒取著而去妄造一切惡業——行(無明滅則行滅)。既不造業,那還有依業受報的業“識”呢(行滅則識滅)?沒有業識,自然不會產生在胎的名色(識滅則名色滅)。既無名色,則安有六入的構成(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既無,誰去接觸(六入滅則觸滅)。沒有接觸,怎能領受(觸滅則受滅)。領受既無,便不生貪愛(受滅則愛滅)。既無貪愛,怎能妄取(愛滅則取滅)。既不妄取,自無有業(取滅則有滅)。既無有業,誰去投生(有滅則生滅)。既不投生,那有老死(生滅則老死滅)。所謂前者滅除,則後者不起,故曰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蓋無明為生死根本,所以一滅了它,其余十一支則不斷自斷了。這好像砍樹一樣,從根砍斷則全樹皆倒。因此,所以斷了無明,便可“還”復真性(真性被無明蒙蔽不顯故),“滅”除生死(生死被無明牽累故),故曰還滅門。

吾人如順著生死潮流,則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於是乎永受生死。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則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於是乎獲到解脫。

上來所說流轉門是觀察世間生死之緣起,屬解方面的;還滅門是進修出世解脫之法門,屬行方面的。雖則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為原則的十二因緣,能令有情流轉生死;卻也幸有以“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為原則的十二因緣,可使眾生還滅生死。雖然如是,但在般若照見皆空下卻一律沒有它的存在。這裡或許有人要發生疑問說:還滅門是出世聖者解脫生死的法門,為什麼也不許它的存在呢?因為解脫是對生死而言,一有對象便是妄想——凡夫心想。蓋自性覺照本無無明,自性無縛不須解脫(無無明盡)。所謂既無無明,自然沒有生死,生死既無,還有什麼解脫可言?換句話說:既沒有生死流轉之法,還用得到滅生死的還滅法門嗎?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的道理,即此可以明白了。

菩薩行深般若用一心三觀(一、空觀。觀諸法之空谛也。二、假觀。觀諸法之假谛也。三、中觀。觀諸法亦空亦假,即是中谛也。又就性德之理而謂之三谛,就修德之智而謂之三觀,以吾人凡常之一心為所觀之境而觀之,則謂為一心三觀。),照了一境三谛,了達無明當體即是真空實相,行識乃至老死亦莫不一一皆然。

永嘉大師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佛性法身就是實相)。這對於無明當體即實相的道理,可說是一個極有力的證明(前是約無明虛妄不實,此乃約無明當體即真,正與前文破五蘊時約虛妄不實之空,及第一義空之意同)。

無無明句,是空流轉十二因緣;亦無無明盡句,是空還滅十二因緣。前者須用觀照工夫對治,有能有所,這是空法未圓。後者則連能空之空亦空,是更進一層以顯般若真空義,此則非但破除我執無明,那法執無明亦被遣除無余。

復次當知此十二因緣也就是四谛法,不過一種開合而已,名詞上雖有差別,性質上卻是相同。無明、行、愛、取、有,此五者合為集谛;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此七者合為苦谛;觀因緣智為道谛,十二支滅為滅谛。又流轉門,即是苦集二谛;還滅門即是道滅二谛。

或問:既然名異義同,何故重說?

答:為適應眾生的機宜故。

【合釋】真空實相的理體上,究竟清淨解脫,非僅沒有凡夫流轉的十二因緣,同時也沒有聖者還滅的十二因緣。因為它既名為緣起之法,則在諸法空相中也要否定它的自性。既然沒有無明,乃至沒有老死,自然也就沒有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故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注意聽!無無明,在空性當中,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是妄想的產物,妄想是不存在,無根的東西,只有你清淨的本性是永恆存在的,而這個無明只是做客的,是客塵煩惱,來了就要走了,無明是屬於生滅法的東西,所以既是生滅,如空中花、如水中月,了不可得的東西。所以無無明,第一個無叫做沒有所謂的無明,亦無無明盡,也沒有所謂你修行修到最後把無明除掉,無明盡那個“盡”,就是修行到一個階段把它除掉,本來就沒有,你除什麼東西呢?所以這個要這樣看,亦無,無明盡,無明盡就是修行修到把無明除掉,這一句話應該這麼解釋,就是在空性的當體當中,畢竟空的東西,沒有所謂的無明,也根本沒有所謂的把無明除掉,除盡的功夫,沒有這個東西,本來就沒有無明。乃至無老死,老跟死是一體兩面的東西,到老了你就要死,到死了,你不一定要老,那麼,有生必有死,多少的眾生恐懼死亡,這是錯誤的觀念,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你不需要恐懼它,死亡是天體運行當中,一定的原則,規律的東西,無常是永恆的真理,你不可能改變它,包括佛陀都要示現無常。所以乃至無老死盡,也沒有所謂的你除掉這個老死的功夫,達到一個境界,沒有這個道理!因為本來就沒有老死這個東西,一切法自性本空,沒有所謂的老死,老死是你的妄想,也沒有所謂的苦,也沒有所謂苦的因,也沒有所謂的滅,因為本來就清淨的,你滅什麼東西?也沒有所謂的道,也沒有所謂的你怎麼修行才能契入涅槃,求大涅槃是大邪見人,涅槃不可求,放下就是!

同學們!如果你真正是一個宿世善根深厚的人,你跟著師父三個月到半年,你已經可以說是一個菩薩,或者是一個悟道的眾生。如果你是根器陋劣的人,跟著師父三十年,一樣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不肯在空裡面下功夫,也不肯放下所謂的煩惱生死、無明的東西。很多人動不動就認為:我學佛了幾十年了。同學們!沒有用的!你拖著死屍,禅宗講的,我們這個軀殼叫做死屍了,你拖著這個死屍,你拖一百年一樣沒有用的了,一個人不肯在自己的本性上、在實際上,他已經知道這個是生死的根本大法,這是真如、這是實相,而他不肯放下,也不肯修行,你就是在師父的旁邊到死,我一樣莫奈你何。如果一聞就知道這是生死的大法,不是開玩笑的,我一定要今生今世一定要解決這個六道生死的根本的問題,你只要三個月到半年,你只要肯,就不得了了!師父告訴你多少次了,你要學習寬恕;你要學習無限容忍,你要學習鎮定,什麼事情要先鎮靜,鎮靜,你先不要學定了,先學鎮定、鎮靜,你先學這個功夫,碰到什麼事情你先學鎮靜,不要一直討論它,也不要自我懷疑,也不要自我猜測,你冷靜,先學冷靜,先學彼此不要傷害,你只要肯,真正的在半年裡面下功夫,那一種境界,那一種做人修養,完全二個人,判若二人,只要你肯!這問題你不肯,你就沒有辦法,誰也沒有辦法。在這裡就講得很清楚了。

己初破緣覺十二因緣法竟。列表如後

己二:破聲聞四谛法

無苦、集、滅、道。

【預釋】此空四谛也,苦、集、滅、道,謂之四谛。又名四聖谛,謂聖者所悟之真理,依此四法而修可以超凡入聖,故名四聖谛;此為聲聞所修之法。聲聞為佛教中的一類小乘聖者,他們因為聞佛之聲教而開悟的,故稱為聲聞。到底悟得什麼?受了佛陀的開示,了解到三界生死無限“苦”迫(苦谛);同時又知道苦的根本是由貪嗔癡等,縱身口意造諸惡業積“集”而成的(集谛);能夠把它——貪嗔癡斷滅,即能離苦而獲到解脫寂“滅”之樂(滅谛);但要離苦斷集,必須修“道”(道谛)。

這裡有個問題不可不知的!所謂聽聞佛陀四谛道理而開悟的一群眾生叫做聲聞,當知佛在世時有佛說法,佛滅後,雖無佛直接說法,卻有佛的遺教——一切經典流傳的間接說法。得著這些遺教啟示而覺悟四谛真理的眾生,都可以稱為聲聞聖者,並不一定要親聞佛聲,否則終沒有佛滅後的聲聞聖者了。那末,三乘聖者是佛在世時方有的,佛滅度後就沒有了嗎?這是講不通的。

【分釋】一、苦谛:苦是逼迫性(亦即痛惱義),是說眾生身心常被種種痛苦迫擾不安,故曰逼迫性。《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眾苦充滿”。取要言之有下列五種:一、依自身方面則有疾病老死,饑渴疲勞,丑陋殘廢等苦。二、依內心方面則有貪嗔癡慢,嫉妒怨恨,憂悲怖懼等苦。三、依外界方面則有水火雷電,寒暑風雨的襲擊;以及旱潦瘟疫的災患,虎狼蛇蠍的毒害等苦。四、依人事方面則有刀兵盜賊,侮辱侵害,威脅壓迫,譏罵嘲诮,怨毀仇殺,妒忌失戀,拘禁刑罰,乃至內亂外患等苦。五、死後則有墮落惡趣苦的可能。總而言之,纏身的有老病死苦,擾心的有貪嗔癡慢,隨時有天災人禍,死後有地獄鬼畜。

以上依自身和內心所受的苦為之內苦;依外界所受的苦為之外苦;依人事所受的苦為之共苦;死後所受的苦為之後苦。人們生在這五濁惡世(一、劫濁。謂至二萬歲已後,見等之四濁起時也。二、見濁。身見、邊見等之見惑也,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三、煩惱濁。貪嗔癡等一切修惑之煩惱劫濁時之眾生盛起之。四、眾生濁。劫濁之眾生為見濁、煩惱濁之結果,人間之果報漸衰,心鈍、體弱、苦多福少也。五、命濁。此亦為前二濁之結果,壽命漸減少乃至十歲也。此中以劫濁中有四濁,以四濁之故為劫濁也。)的當中,其所感受的,無論正報(身)和依報(國土及一切外境)都是逼迫的,束縛的,危險的,痛苦的,無常的,所以說它為苦谛。

既被看出了這些苦,當急設法取消它而去追尋苦的泉源,於是便找出了一個集來。

二、集谛:集是招感性,上面所說的那些苦到底從何而來?非從天降,不是地生,亦非神賜,更不是人與;乃吾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由自心所起的貪嗔癡等所驅使去妄造一切惡業,依業受報而招集來的,故曰招感性。以其能招集生死等苦所以說它為集谛(它的本身就是見思惑,為招感一切苦法的業因,同時也是三界生死的根源)。

為了感覺著依業受報,生死無盡的痛苦,因而急求解脫的真理——滅。

三、滅谛:滅是可證性,謂“滅”去煩惱生死之苦,“證”得涅槃寂“滅”之樂,故曰可證性。亦即“寂滅”的意思,謂煩惱既“寂”,自然生死永“滅”,所以說它為滅谛(指聲聞所證之果——涅槃)。

為了要滅苦斷集求證涅槃,因而急求辦法——道。

四、道谛:道是可修性,既然了解到生死等苦,是由集的業惑所釀成,同時又知道有寂滅涅槃可證,因而向上追求斷集的方法(道)。當知業惑一除,則斷證(斷煩惱,證涅槃)兩問題便可立時解決了。然而方法是什麼?就是修諸道法,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道品(道法之品類有三十七科,為至涅槃之道法故曰道;品類差別,故曰品。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也。),依之實地真修,便可達到目的——了生死,證涅槃,故曰可修性。又道是能通義,依諸道法而修,可由凡地通達聖地,所以說它為道谛。

總之生死等苦無非逼迫為苦谛;貪等業惑能招生死為集谛;涅槃寂靜遠離生死煩惱為滅谛;道品觀法諸修行法門為道谛。亦可說:感受生死業報叫做苦;身心積聚罪惡叫做集;所證涅槃叫做滅;修行門徑叫做道。若連在一起來說:這現實人生畢竟是痛“苦”的,其苦從貪等煩惱招“集”而來的,想達到寂“滅”解脫安樂的理想世界(涅槃),應要修“道”而斷滅煩惱。苦是集的結果;集為苦的原因;滅為修道的目標;道為求滅和斷苦的工具。又苦集二谛屬現實界,滅道二谛屬理想界;苦谛是人生問題,集谛為緣起問題,滅谛是證悟問題,道谛是修養問題。



綜觀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感果。例如種子為因,結實是果,若無種子怎能結實。今就四谛來說,集谛是因,苦谛為果。道谛是因,滅谛為果。換言之,集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為滅之因,滅是道之果。沒有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無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苦是眾生所感的業報,乃三界生死苦果,集是眾生妄起的業惑,乃三界生死苦因,滅是聖者所證的真理,乃出世樂果,道是聖者所修的法門,乃出世樂因。苦集二谛是世間有漏因果(苦因苦果),屬迷方面的。道滅二谛是出世間的無漏因果(樂因樂果),屬悟方面的。又苦集二谛是拔苦,道滅二谛是與樂。凡夫迷故以“集”為因而招生死“苦”果;聖者悟故以“道”為因而證寂“滅”樂果。前者,是能生因果;苦由集生故(集為能生,苦為所生)。後者,是能顯因果,滅為道顯故(寂滅理性人人本具,不過由道的顯示而已,道為能顯,滅為所顯)。

四谛若照順序來說,應該先因後果,謂之集苦道滅。為什麼卻先說果而後說因,為之苦集滅道呢?當然有它的理由:因為果易曉而因難知,欲使其容易化導,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厭離,次示業因,使他斷集;繼之則又先示以涅槃之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以道法示之令其修持;意在要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是佛陀教化眾生,引誘小機的一種善巧方便,是很值得效法的。

以上苦集滅道的道理總算大略講完了,然而為什麼稱它為谛呢?“谛”是什麼意思?它的含義有二:一、審察,二、真實。“審察”即覺知義,是就智方面說。“真實”即不虛義,是就境方面說。意謂“審察”三界生死,“真實”是苦不可令樂,故以苦谛稱之。“審察”貪等業惑,“真實”能感三界生死不能避免,故以集谛稱之。“審察”涅槃理體,“真實”寂滅,永離生死,故以滅谛稱之。“審察”出世道法,“真實”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故以道谛稱之。還有一種說法,能審察到苦是由集所招來的,要滅苦果當斷集因,要斷集因當修道法,到了功行圓滿之時,便可永了生死,頓證涅槃。真實徹底明白此理謂之“谛”。

凡夫迷此谛理,不知生死是苦(迷苦谛理),反之認苦為樂,認假作真,因而起惑造業(迷集谛理),依業受報,輪回不息,絕不知道有寂滅涅槃可證(迷滅谛理),甘願受苦,永遠做眾生,不肯學佛修行(迷道谛理),此為凡夫迷於谛理而受生死也。

聖者悟此谛理,覺悟三界根本是苦(悟苦谛理),且能審察出苦的來源——集(悟集谛理),同時更知道有寂滅之理可證(悟滅谛理),又明白了各種修行法門(悟道谛理),從此精修道行,達到斷證目的。此為聖者悟於谛理而得解脫也。

四谛法門,是佛成道後,開始在鹿野苑對五比丘(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五比丘:佛最初所度之五個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陳如,二、額鞞,三、跋提,四、十力迦葉,五、摩男俱利。))等所說的。一共說了三次,稱為三轉*輪(轉*輪就是說法,這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佛所說法,無非要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到達涅槃彼岸;正如車輪運轉,能夠載人到達目的地一樣,故以轉*輪稱之)。一、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為什麼要連續地說了三次呢?因為眾生的根性利鈍不等故。初、示轉:是直接開示四谛的真相,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利根人一聞即悟。二、勸轉:佛顧慮到那些根性稍鈍的人,初次聽法恐怕不能直下承當,因是重為警省勸修,中根人聞之即便信受。三、證轉:佛慈廣大,又恐一般根鈍的眾生,一再不能信解,於是引己為證,諄諄地重為勉勵著他們,鈍根的人至此才為覺悟,這叫做三轉*輪。依此法門而修,成就其道果者名為聲聞。按聲聞所證的果位其階段有四:

初果須陀洹(譯為預流,又名入流,謂預入聖人之流,用八忍八智(此系入於見道觀四聖谛而生無漏之法忍、法智也。名曰十六心。唯識宗謂十六心悉為見道。)——苦法忍、苦法智、苦類忍、苦類智、滅法忍、滅法智、滅類忍、滅類智、集法忍、集法智、集類忍、集類智、道法忍、道法智、道類忍、道類智(之無漏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盡方證初果))。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因為欲界九品思惑只斷六品,尚有三品未斷,所以還要再到欲界來受一次生死故名一來)。

三果阿那含(譯為不來,已再進斷欲界殘三品思惑盡,既無欲界煩惱之因,安有欲界生死之果,故不再來欲界受生死,名為不來)。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謂不再來三界受生死。由三界斷欲界九品思惑後,在色界第四禅天之五不還天專志用功,進斷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每界四地,每地九品,共斷八九、七十二品思惑,連前欲界九品共九九、八十一品思惑,完全斷了,則證四果。因為見思二惑是三界生死之因,今因既滅,而果自亡,便不來三界受生,故雲無生),此為小乘之極果也。

初果為見道位(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谛理),二果三果為修道位(既見真理後,依理修習真觀(觀真谛之理而斷見思之惑之空觀也。觀法——於心觀念真理之法。)),四果為無學位((見思惑盡,)徹證真谛理,不須更為修學——我生已盡(證苦谛智)),梵行(梵者清淨之義,斷YIN欲之法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即生梵天四禅四無色定。)已立(證滅谛智),所作(身口意之三業為能作,其發動造作雲所作。)已辦(證道谛智),不受後有(證集谛智)。總上四果屬佛教小乘部類——聲聞眾。

佛法分為世間、和出世間兩種,在出世間又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是個人觀念的佛教——自利,其目標在自了——解脫生死,這是純為出世精神。大乘是大眾觀念的佛教——利他——其目標在救世——普度眾生,這是為超出三界而又適應世間的。因為小乘志在了脫三界生死,求證偏空涅槃為究竟,所以它不肯發心救度眾生,唯獨善其身,故以小乘稱之(乘是運載的意思,乃一種譬喻:如人乘了舟車,得其運載,便可到達目的地。佛法能運載行人由凡夫地而到達聖地,故稱為乘。有大中小三乘的差別,菩薩為大乘,不獨自度,兼能度人,喻如大車(火車)可以廣載,以力量大故。緣覺為中乘,它能更侵習氣(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伏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故居聲聞之上。聲聞為小乘,但能自度不能度人,喻如小車(腳踏車)只能自載不能載人,以力量小故)。世間一切諸法根本不離業力和因果的范圍。小乘人既然志在超出三界,求了生死,所以它對於世間的業力因果,如六道輪回,三界生死等的一切所有法,觀察的十分明了,講究的非常透徹。換言之,詳細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的生住異滅(有為法之事體者有四:一、生相,起事物也。二、住相,安事物也。三、異相衰事物也。四、滅相壞事物也。有此四者為有為法,無此四者為無為法。),無不受著業力所支配,並且逃不了因果定律。那末,它最厭惡而畏懼的生死,當然也不在例外——業力因果。於是從果尋因,明其所自而著力在業惑方面以求解脫。它覺到諸行無常,悟了萬法無我,求得涅槃寂靜之樂為究竟,這是小乘人唯一的修行目標,四谛法門便屬這一類的。

所知障——貪嗔癡等諸惑障礙所知境。

話說轉來,怎樣叫做無苦集滅道?菩薩以般若妙智照見苦等當體即是真空實相,清淨本然,非僅沒有世間苦集二谛的虛妄,就是出世間的道滅二谛,在真空實相的理體上,卻也沒有它們的形跡。因為諸法空相中,是絕對否認有生滅修證的。自性空寂本無生死可了(無苦),亦無煩惱可斷(無集),自性具足(功德智慧)本不待修(無道),亦無須證(無滅)。天台大師說:陰入皆如(真如),無苦可捨,煩惱即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譯為圓寂、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無滅可證,即此意也。還有一種說法,因為苦集所依仍不外五蘊之法,菩薩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空,則苦集無所憑借,所謂“皮既不存,毛將焉附”。以為既缺了生起的要素——五蘊,自然沒有所生的事實——苦集;同時既無所滅的對象——苦集,則又焉有能滅的主體——道滅。因眾生迷故,所以說四谛法以對治之,菩薩悟故,了知苦等全體即真,故曰無苦集滅道也。

【余論】此四谛法乃為佛教的根本思想,因為一切教典都由四谛開展出來的。但從表面看來似乎專屬小乘聲聞所修之法,其實乃通一切大乘法門,這是怎麼講?說來話長,要徹底明白它,有再將“谛”字詳細解釋一番的必要!谛就是真理(為苦等所具之真理,苦等為事相,谛是理性),亦即三谛理,因苦等四谛,都各各具有三谛理性,真谛、俗谛、中谛此為三谛。體達諸法皆空是“真”實的道“理”名為真谛;理性之空不廢事相之假是“真”實的道“理”名為俗谛;空假不二,性相一如是“真”實的道“理”名為中谛。迷此谛理為凡夫,悟此谛理為佛為聖者——對於谛理全迷者為凡夫(不知人人本具天然三谛之性德),中迷者為二乘(二乘迷中俗二谛,唯悟真谛故雲中迷),少迷者為菩薩(菩薩只迷中谛,已悟真俗二谛)。反之少悟者為二乘(只悟真谛,未悟中俗二谛),中悟者為菩薩(已悟真俗二谛只迷中谛),圓悟者為佛(徹悟三谛)。凡夫雖具不悟,二乘雖悟但見真谛;菩薩所悟較深,尚未圓極、只見俗谛;佛則智無不極,悟無不徹,圓證中谛實相理。

由於根性的不同,也就所見差殊而所證各異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若了達苦等生滅已滅者,則見真谛理,證偏空涅槃,是二乘的證悟;了達苦等,當體如幻即空者,則見俗谛理,證但中涅槃,這是菩薩的證悟;了達苦等當體即實相者,則見中谛理,證究竟涅槃,這是佛的證悟。

要而言之,谛是具有方便和勝義二門:如審察三界唯苦無樂,此理真實……(此谛字作審實解),為方便門,屬小乘。如了達苦等全體即真各具真空實相之理(此谛字即指真理言),是為勝義門,屬大乘。教觀綱宗雲:“解苦,無苦,而有真谛,況滅道耶”。則苦等當體即具寂滅之理於此可知(《法華經》雲:“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涅槃之相離一切之相,謂之寂滅相。)。”)。至於解苦無苦,而有中谛,則苦等當體即具實相之理。故本經雲:“是諸法空相”。又深密經瑜伽分別品說:“有七種真如:一流轉真如……七正行真如。(一、流轉真如,謂有為法流轉之實性也。二、實相真如,謂顯於二無我之實性也。三、唯識真如,謂染淨法之唯識實性也。(四、安立真如,謂苦谛之實性也。五、邪行真如,謂集谛之實性也。六、清淨真如,謂滅谛實性也。七、正行真如,謂道谛之實性也。流轉安立邪行之三真如不通於佛,又實相唯識清淨之三真如為根本智之境,余四者為後得智之境。是約於诠門以義說而說為七,若廢诠而論如之體則七即一如也。))”現在單約第四、五、六、七的四種來說,經雲:四、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谛(一切眾生色身行業,有為之法,迷真逐妄,皆依真如之體而建立,是名安立真如,為苦谛之實性)。五、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谛(一切煩惱妄惑邪行之法,不離真如之體,是名邪行真如,為集谛之實性)。六、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谛(如來所說涅槃清淨之理本無染污,是名清淨真如,為滅谛之實性)。七、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谛(如來所說一切道品正行之法,皆依真如理體,是名正行真如,為道谛之實性)。真如就是實相。據此可以十足證明四谛當體即具實相之理。蓋實相中谛理,是屬大乘聖者所證悟的,四谛既具全三谛理,則自然通於大小三乘法門,並非專屬小乘法門的了。

所以天台依《涅槃經》立了四種四谛以配合四教:一、生滅四谛:如上所說,這是小乘所修之法,為藏教攝。二、無生四谛:了達一切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解苦無苦,不為苦所苦,解集無集,不為集所轉,知滅無滅,本無生滅,知道無道,不著法相,此為三乘共修之法,屬通教所攝。三、無量四谛:了達苦有無量相,一界已具眾苦;集有無量相,有八萬四千煩惱故;滅有無量相,有諸波羅密故;道有無量相,有八萬四千法門故,此為權教菩薩所修之法,屬別教所攝。四、無作四谛:了達一切法,當體即是實相,無苦可捨,無集可斷,無道可修,無滅可證,以實相之體離諸造作,故名無作;此獨為大乘菩薩所修之法,屬圓教所攝(觀自在菩薩即是親自證悟這種境界的)。你看大乘菩薩的四弘誓願也都依准於四谛而發的。列表如下:

再仔細來研究它,佛教一大組織的內容,無論原始佛教與後期佛教,均不脫離四谛的范疇。因此,四谛確為釋尊一代說法的中心思想,與大小諸乘一貫的根本教義,不過小乘是斷滅現實界因果的苦集二谛,而入於理想界因果的滅道二谛;大乘是把苦集二谛各轉化為純粹化的滅道二谛。換言之,小乘是滅生死證涅槃,斷煩惱得菩提,大乘是了達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要之,那大小乘的不同,根本是基於四谛觀的不同。根據上面種種理由,足以證明四谛確乎通於大乘法門,已無可疑議了。如以變易生死為苦谛,法執未忘為集谛,六度、四攝(一、布施攝。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我受道也。二、愛語攝。謂隨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親愛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攝。謂起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使由此生親愛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攝。謂以法眼見眾生根性,隨其所樂而分形示現,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為道谛,無住涅槃為滅谛;此為大乘所修之四谛法。

【合釋】沒有生死“苦”的感覺,也沒有貪愛的“集”因可斷,沒有寂“滅”的涅槃可證,也沒有解脫的“道”法可修;因為自性本來解脫沒有生死可捨,本來清淨沒有煩惱可斷,本來空寂沒有涅槃可證,本來俱足沒有菩提可修,所以叫做無苦集滅道。

己二破聲聞四谛法竟(戊二破二乘法相文至此完)。

【無苦集滅道。】

無苦,就是說你根本不要覺得這個世間是苦的,因為你所有的抱怨,這個世間是苦的,你要曉得這個當體就是空。無集,你所謂的起惑造業招集來苦,是因為你沒有空性的功夫,所以你的妄想起來,你就變成貪嗔癡,貪嗔癡就去追逐就造業,你才有苦啊,在空性裡面也沒有所謂的滅,你滅什麼?本來就沒有生老病死的東西,你滅什麼東西啊?也沒有所謂的道,道是什麼?正修跟助修,也沒有所謂的道。能至涅槃,這個道是能至涅槃嘛,但是大乘裡面講,求涅槃是大邪見人。為什麼?空性裡面無所謂的四谛法,也沒有所謂十二因緣法。那麼,如果你認識這個空性的東西,而肯在生滅法裡面放下這個得失的觀念,肯,暫時用一點功夫,我不相信說什麼事情會讓你活得這麼痛苦的,活得這麼難,什麼事情會難得到你?我們就是不肯,道理聽得很多,可是他會常常告訴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在禅宗裡面講的,大丈夫直下承擔,在禅宗裡面講的,一個大丈夫真的是行佛道的人,大丈夫直下承擔:我能!我絕對能!禅宗那種勇氣,他才不是說像你們凡夫俗子自卑:哎呀!我不行!我沒有辦法了,我業障深重。假造了一些理由來困擾自己,你要叫他前進,他就要假設一些理由來困擾自己,那你有什麼辦法呢?佛出世也沒辦法,直下承擔,你就是能!沒有問題的,男眾、女眾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問題的。

諸位看五十七頁的表解,說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上面的“無明”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無明的那一槓劃下來的時候,沒有這個箭號,是表示無始無明,是表示無始無明,就是沒有辦法講多久多久,很久很久以前,once upon a time long long year ago long long time ago. 很久很久時間以前。“行”就是因為你無明,沒有智慧,你就去造作一切的貪嗔癡,殺人、放火、掠人、勒索、綁票,統統什麼都來。行,再來就變成“識”,行造作,造作的業力就落入第八意識裡面,就像倉庫的儲存裡面儲存起來,所以這個識就是我們所講的本識,我們一切動力的根本,本識,這個識就是迷了本性的東西,覺悟叫做本性,迷惑顛倒叫做意識,叫做第八意識。名色這個“名”就是精神狀態,色就是物質狀態,換句話說,精神跟物質的和合,那麼叫做“名色”,名色就是所謂的受精卵來母胎裡面。再來就“六入”慢慢在母胎裡面成長,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由這六個地方進入我們的心,來染污我們的本性叫做六入。生下來二、三歲的時候,就對外境有所感觸,再來,慢慢的成長,對外界的感受性就特別強,一直到二十歲以上成年人,對這個愛,境界的愛,就更強烈了,執著,執著。你去看一看這個外面的世界,那一個男人有辦法抵擋四樣東西?第一個女色,第二個喝酒,第三個賭博,第四個憤怒,那一個男人,有辦法抵擋得過這四種東西?最簡單的,賭博、喝酒、女色、金錢,只要得不到就憤怒。那幾個女孩子能夠抵擋得過感情?英俊的小生、百貨公司的衣服、首飾,你能抵擋得過?學佛的大概比較可以。所以女人要抵擋過情關,不可能的,沒有辦法的!女孩子碰到這個就是死路一條,她生生世世就是愛嘛、執嘛,所以她這個身上有常流不淨,每個月有生理狀態,她因為生生世世對這個欲、情非常強,所以常流不淨,染污,染污,染污嘛!所以有漏身不堪成就佛道,十方三世一切佛,沒有示現女孩子成佛,是因為女孩子的情執。但是女孩子有一個好處,因為她苦比男眾多,只要在這個情肯放下,就不得了,因為她知道這個世間苦。所以女眾的修行,大部份的人,只要她肯,成就都比男人、男孩子大。所以往生的人你去看看,大部份都是女眾比較多,很奇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當然不是絕對的了,因為她知道苦嘛!是不是?所以我們女眾這個的情,跟這個愛的執,希望你們好自為之啊,要冷靜、要冷靜,這是生死的大關。

再來“取”就是強烈的執著,“有”就造了業,有了業障,這個“有”不是有沒有的有,是有了業障。再來,有了業障以後,你就必須六道輪回,就“生”,有生就必有“老死”,所以眾生啊怕死是不對的,要怕生,對不對?你有生就必有死嘛,像我們今天我們有生,我們一定要死啊,沒有辦法抵得過這個死神的來臨,沒有辦法的!

再來,底下一個,流轉生死門苦集二谛,因為無明變成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連續的十二因緣,我們無始劫以來這是一大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的一個問題。再來,還滅門,還滅涅槃門,滅道二谛,而左邊,由左邊看去起,老死這一槓,跟前面那個無明是不一樣的,前面的無明,是表示無始劫以來,沒有辦法推測那一槓,最後這個老死是沒有老死,斷了、盡了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老死?因為沒有生,你只要不來到這個世間出生,不要落入六道輪回裡面轉,就沒有所謂的老死。為什麼沒有生?因為你沒有業,沒有造這個業的有。為什麼沒有業?因為你沒有取嘛。為什麼沒有取?因為你對世間沒有愛嘛。為什麼沒有愛?因為你的感受都可以捨嘛。為什麼感受都可以捨呢?因為這個觸本身都是虛妄的東西,慢慢的推回到母胎裡面,也沒有所謂的六入,也沒有所謂的名色受精卵,恢復到本性,轉識就成智了,那麼你所有的造作都清淨的了,到最後所謂的無明就沒有了。所以這個老死盡的時候就跑回去了,這個箭頭就跑回去了,所以推溯到最後的無明就盡了、沒有了,沒有了。這是緣覺乘,緣覺乘。在這裡面最重要強調一點,你只要斷掉任何一個地方,十二因緣就不存在。就像時鐘一樣,你這個鐘只要擺到那裡停,時鐘就沒有作用,知道嗎?時鐘從十二點嘛,十二點就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十二點的時鐘,你只要停在那個地方,這個鐘就沒有作用,這個鐘就沒有作用。換句話說你面臨這個境界、意識狀態,你只要愛的執著方面啊你捨、能放下,什麼事情就解決了!所以我們把一切事情、境界啊覺得很平淡啊,就什麼事情就沒有。緣覺乘。

再來就是四谛,四谛,聲聞乘,什麼叫做四谛?就是苦、集、滅、道。為什麼要劃一個箭號啊?就是讓你由一個推測一個。為什麼講苦呢?苦就是身心酬業,酬就是果報了,你身心的果報,你造如是因得如果了。患累逼惱,這個患累就是重復的過這個痛苦煩惱的日子,這是世間的果。患累逼惱就是說我們重復著痛苦,今天稍微快樂一點,明天就逼迫、就煩惱,而我們為了追求那種錯誤的東西,然後就繼續的拼命的造業啊,所以這個苦實在是苦不堪言,苦不堪言!嘗受到這個苦洗禮的人是有福了,嘗受到苦洗禮的人眾生有福了,為什麼?道之將近,其苦也深,你沒有這個苦,你怎麼會想修行啊?十方三世一切佛以苦為良師啊。所以嘗受過更多痛苦的人正好修行,所以感恩那些示現逆境給你的人,感恩那些困難的人,因為那是成功的跳板,是覺悟的基石,同學們!不要排斥痛苦,你也不要排斥逆境,你歡喜的接受它,你是一個大智慧的人。

集呢?因為你起惑造業;這麥克風大聲一點,太小聲了,你起惑就造業,竹陽你去看看,這麥克風太小聲了。你起惑的話你就造業,這個惑包括一切的煩惱,我們本來是想要解決世間的痛苦,可是我們愈想要解決世間的痛苦,業就造得愈多。譬如說我們沒有錢,是不是,就把你這個車子開去了,然後把那個牌照換,像昨天破獲了很多的竊盜集團,真是的!講實在話這個也是很糟糕,只要偷人家的東西,是很不好的行為。像有一次有一個小孩子,來到我們這個地方,他看到我們那個小木魚,打那個小木魚那支槌子很可愛,他就拿走了,突然要晚課了,糟糕了!只有一支,竟然沒有東西可以打?哎呀!我說這個小鬼被我抓到我打死你,怎麼連那個木魚槌也干走了呢?連這種東西也在偷,真糟糕!連那支槌子也拿走了,抓到就把他的手指頭折斷。真糟糕!人從小的偷盜習慣,大家都有偷過,我也有偷過,偷采別人的荔枝、芭樂;人家在賣內褲,買二件多偷拿一件,都會啦!沒有偷過東西的舉手,從來沒有的,從來沒有的,你公司行號你拿一張信紙你也有啊,你到人家去,沒有經過人家允許偷打電話也有,那一個不犯偷盜的?都會!欺騙人家的感情那也是偷盜份子,對不對?是啊!那叫妙賊,那叫妙賊,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起惑造業就會招集來苦,招集很多的來苦,世間的因。

再來就是滅,結業已盡,無生死累,我們要是好好的修行,就會滅除無量劫來的生老病死的,那麼這就是出世的果。那麼道呢?正助雙修,能至涅槃,正修助修,可以達到不生不滅的這個境界,出世的因,是聲聞乘,聲聞乘。

五十八頁:

界是十八界,眼觀色,就是六根攀緣六塵,那麼就是識,換現在的角度來講叫做看,為什麼要用最左邊的看、聽、嗅、嘗、感、念呢,用這樣子你比較清楚,用這樣子你比較清楚。所以說眼對色叫做看;耳對聲叫做聽;鼻對香叫做嗅;舌對味叫做嘗;身對觸叫做感;意對法叫做念,這個稍微注意一點,就是這個法是半分的心法,一半是色法,這個法就是心對外境所存留的影像,那麼因為界中有一半是色法,一半是心法,所以這個法塵是一種色心二法的和合,法塵就是意識的落謝影子,一般講叫做記憶memory記憶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諸法性別,各有界限,諸法的性別各有界限,六根、六塵、六識。蘊處界分合說,色塵就是物質現象,我們有六根,我們有六塵。是迷色重者說,什麼叫迷色呢?就是對色法比較執著的人,意思就是說這個很重要,這個迷色跟迷心很重要!什麼叫迷這個色?就是欲望太強的人,你要好好的去節制它。

有一種人是欲望不強,但是我執很重,那就是迷心,什麼都是以他的見地為對。有一種人他也不賭博,也不亂來、也不喝酒,也沒有五欲六塵的感染,可是那一種人講起話來是剛愎自用,是什麼都他是對,別人統統不對,這個叫做迷心,這個迷心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太深的人,你要好好的觀照,是你的分別、執著在作祟的,要捨、要放下的。大部分的人,同學!大部分沒有學佛的人,是迷色跟心同時都很重,我們學佛的人,大部分的人迷色法就比較少,你知道六根、六塵,知道這個宇宙是假的,你這個欲望就會少,你這個欲望就會少。大部分頂多稍微化個妝,抹個胭脂嘛,對不對?也知道師父講過了,這些都是無常法了,那你也不可能穿著一件衣服鑲了七百多顆的鑽石,一件,你知道嗎?前幾天電視報導的,一件新娘禮服,用黃金打造的,高達三十六萬美金,三十六萬美金,穿在這一件臭皮囊身上,三十六萬乘以二十七台幣,三十六萬乘以二十七這樣多少?三十六萬乘以二十七合台幣幾萬?七百二十萬,七六四十二,七三二十一,七百二十,九百多萬,將近一千萬,一件衣服,新娘禮服一千萬台幣,走在路上早就被扯的一塊不剩,有可能讓你穿回家嗎?裡面若沒有多穿幾件會很淒慘!一千萬多萬!何必要這樣子呢?黃金打造的。所以我說,常常講,眾生的可憐是不可言喻的,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他不弄這個,他就不曉得要怎麼過日子啊?他就不曉得要怎麼過日子,因為他找不到方向嘛,也不曉得什麼是生老病死;也不曉得什麼六道輪回,他也不甩這一套,他也不修行、他也不覺悟,所以他一天到晚裡面除了追求以外就是追求,追求以外換來的只是一場空虛,追求到最後,換來的只是一場空虛。所以說為全迷者說色法是心法。

戊三:破權教菩薩法相

無智亦無得。

【分釋】菩薩所修的法門很多,今依本經旨趣,但就般若言之。智為能觀之智;得是所證之理——法空(空觀成證我空之理,假觀成證法空之理,中觀成證俱空之理)。能空諸法之智與空智所得之理,二者俱不可得,所謂能所雙亡,境智俱泯,故曰無智亦無得。

《法藏心經疏》雲:“知空智不可得,故雲無智,所證空理亦不可得,故雲無得”。何以能觀智與所證理皆不可得呢?由於眾生迷故,須用智慧觀察,若無迷者則用不著它,故雲無智;因迷初悟似有所得,其實自性本具無所謂得,故雲無得。又智即智慧之略稱,指六度中之般若(觀察法空之般若智)。般若為六度之首,舉一赅六的道理已如前釋。故遣除般若一度,即是遣除六度。“得”指所證之佛果(菩薩修六度萬行求證無上佛果)。德清大師《心經直說》雲:“智、即能觀智,乃六度之智慧,得、即佛果,乃所求之境;若有所得心求之皆非真也”。

此無智無得二句,是明菩薩之修(智)證(得),當要離相無住——不著所修之行(六度),不取所證之果(佛果),一有所住即是執著,便成法縛。《金剛經》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此即說明不著所修之行——無智(智為六度之代表者)。又雲:“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佛對發心之眾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汝於來世當得作佛”。此即說明不著所證之果——無得。菩薩一存有修證之念,即是著相修行,所以金剛經又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一、我相。於五蘊法中計有實我,有我之所有也。二、人相。於五蘊法中計我為人,異於余道也。三、眾生相。於五蘊法中計我依五蘊而生也。四、壽者相。於五蘊法中計我一期之壽命,成就而住,有分限也。智境四相:一、我相。眾生於涅槃之理,心有所證,於取其所證,心執著而不忘。認(之)為我(,是名為我相)。二、人相。比前我相,已進一步,不復認證為我,尚持我悟之心,是名為人相。三、眾生相。較前人相又進一步,雖已超過我人之相,尚存了證了悟之相,是名為眾生相。四、壽命相。比前眾生相復進一步,雖已超過證悟之心,尚存能覺之智,如彼之命根,潛續於內,是名壽命相。),即非菩薩……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以上所引經語,可為著相修行者當頭一棒!

雖能照見諸法皆空之理,一再存有能觀之“智想”,與所得之“空想”,則能所歷然,仍是一種法執,未契般若真空妙義,所以亦要空之。至於菩薩廣修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當分為兩層來說:

一、權教菩薩是修事六度(因緣生之有為法謂為事。不生不滅之法謂為理,事者森羅萬象之相,理者真如之體也。)的,隨相修行,處處存有所修之行——六度,與所證之果——佛果。

二、實教菩薩則不然,它是修理六度的,於六度中,隨舉一度,皆是三輪(佛之身口意三業也,又惑、業、苦輪轉無窮故曰輪。)體空,如行布施時,不執我為施者,彼為受者,不著施物和果報。余五度亦然。至於證果方面也是一樣;可說度無度相,證無證相,這是大乘菩薩修證的境界——無智,無得。良以實相門中是:“菩提煩惱等空華”,本無煩惱可斷——無智,本無菩提可證——無得。雖然如是,但無智之智即是真智,無得之得方為真得。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無得無證,即是證佛法身”(《大般若經》)。“無所得是般若波羅密相,無所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這就是無智即是真智,無得即是真得的一種明證。

本經單雲:“無智無得”,是屬法空,其實當更進一層謂無無智,亦無無得(如“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意”同),以顯中道實相妙理。此則連無智和無得之“無”亦無之,所謂即智即得;這是俱空的道理,於是方合般若第一義空。然觀上來遣執文中卻是三相(我相、法相、非法相)俱破,也許是今文簡略的吧。現在來引《楞嚴經》破相一文以作參考,文雲:

“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而如來藏本妙圓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此空五蘊)。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乃至非意識界(此空十二入,及十八界,以上總空世間法也)。非明,非無明,明,無明盡,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此空十二因緣)。非智非得(此空權教菩薩法,以上總空出世法)”。又雲:“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乃至即意識界(此俱即世間法也);即明,即無明,乃至即老死,即老死盡;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此俱即出世間法)”。兩文對照詳略稍異,今文皆言無,彼文皆言非,今文但明“離”(無)不明“照”(即),彼文離照俱陳。今文雖略,理則互顯,願學者考究之!

上來初明蘊處界三者屬凡情;次明四谛,十二因緣,無智無得三者屬聖境。但於空相中都一一無之,即是染淨雙亡,凡聖情盡的意思。蘊等諸相虛妄則不須說。至於十二因緣,四聖谛以及菩薩所修的智得,亦不外為治病之良藥,然而病去藥除,正與“渡河當用筏,到岸不須舟”的意思相同。在這修行過程中應用之以為路引,但在空相的本體上則絲毫無關。若執之不捨,是會發生毛病的。《金剛經》雲:“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句話就是為這而說的。

這裡要注意的!通常是說“智”為知空之智(照見五蘊皆空),“得”為所得空理。但勿作生空智,或人空(我空生空)理解。若此則成聲聞之法。

統要的說:空“五蘊”是破凡夫法;空“四谛”“十二因緣”是破二乘法;空“智得”是破菩薩法。空五蘊之智是“人空智”,所證之理是“人空理”,此為二乘人修證的結果。空四谛之智是“法空智”,所證的理是“法空理”,此為菩薩修證的結果。空智得(無智無得)之智是“俱空智”,所證之理是“俱空理”,此為佛陀修證的結果。固知現在所明的“智得”,智即指法空智,理即指法空理,而“無智”之智卻指俱空智,“無得”之得即指俱空理,這很值得注意的!因為本經的旨趣非只空聲聞小乘法而已,是連大乘菩薩法亦莫不一例空之,乃一空徹底的第一義空。

【合釋】在諸法空相中,是不立一法的,所以非但沒有凡夫緣起的蘊入處界,和二乘法的四谛十二因緣,就是菩薩所修的能觀般若智,和由觀智所證的法空理——得,都也被遣在內的,故曰無智亦無得。

戊三破權教菩薩法相竟(丁三破妄文至此完)。

綱丙,無證果相,自性涅槃,就是智慧本來就具足,不是可以增加的。非從外來,怎麼能夠講得呢?“何”就是怎麼能呢?雲得:怎麼可以說是得到呢?何雲得:怎麼可以說是得到呢?本來就具足的。

【無智亦無得。】

也沒有所謂的智,也沒有所謂的得,所謂的智本來就具足,你所謂的智,如果是外來的智,那叫做聰明,不叫做智。也沒有所謂的得到智慧,因為本自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沒有所謂的智慧,沒有所謂的得到智慧,統統沒有!得智看表解,這個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了解空性,是阿羅漢所證的。道種智是了解一切法的假有,而不壞假名。一切種智就是一切智跟道種智的和合,叫做一切種智。那麼成所作智,這句話是反過來念:所作皆成。我們前五識;成所作智就是所作一切皆成,我們所作一切都不成,像五根,眼、耳、鼻、舌、身,我們所做的一切都煩惱,你的眼睛喜歡看美女,美女就喜歡看金錢,是不是?耳朵喜歡聽是非,嘴巴喜歡講是非,那我們所做的統統是煩惱,而不是像佛菩薩一樣,所作一切皆成,成什麼?成所作。妙觀察,我們第六意識是分別,煩惱、苦惱的不得了,我們那裡有什麼妙觀察?那裡有不可思議的妙觀察的能力呢?我們那裡有觀察能力?如果你有觀察能力,你知道一切法本空,一切煩惱本來沒有,你就會顯現的很和順,你內在裡面就不會有那種剛強、難調難伏,就不會這樣子,不可能的了。是不是啊。所以妙觀察,我們善於觀察,我們就會存著一種感恩,感恩,感恩就不會我慢,我慢,我慢就是我不甩你這一套,我是怎麼樣子。所以一個人動不動常常講一個“我”字的人,執著會比較重一點,執著會比較重一點。妙觀察,這樣就充滿智慧,就是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是轉第七意識執著心為平等。因為我們有分別、我們有執著,所以我們有高下,把它轉過來的話,就變成平等性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呢?就是最究竟圓滿的智慧,就是轉第八意識變成大圓鏡智,繁至七十余名。得,於一切法造作成就,叫做得。我們一般人,你得到金錢啊,你得到什麼啊,我得到一個房屋啊,那是物質形態,如果你的本性,你根本沒有得到本性啊,這本來有的東西,你得什麼?無智得,智就是能觀之知,得就是所證的理,以能觀之知,認為有所得的證這個理,那麼所謂的無智呢?就是能觀之知,空就是除掉,也沒有所謂的能觀的知,也沒有所空的境界,因為境界本來就空,不需要你加一個空的思想,境界本來就空,我修行,修行,我不要除掉這個境界,聖人除心不除境,是不是?凡夫除境不除心,你聖人的話,大智慧的人,於內覺觀,於一念頃,即入聖位,一剎那之間,你觀照你的內在,你就馬上進入聖人的位次裡面。於一念頃,內覺觀,內,觀照你的內在,無所得,一切什麼都放的下來。所以聖人修心不除境,你只要好好的在心地上下功夫,那境界就不重要了,怎麼來你怎麼去面臨它,當然凡夫會受到境界的影響了,我們還是沒有辦法了,還是好好的調配一下。

所以能觀知也空,所空的境也空,意思就是說,不能認為這個境界是被你所空,那這樣也是一種執著,意思就是說境界當體即空,不需要你去空掉它,不須要多事就對了。無智方為真智,無智就是你不動用到所謂的世智辯聰,沒有動用到所謂的智慧,那就是真正大智慧的人,因為本性具足,自然流露。無得方是真得,對!因為你沒有所謂的得,因為有得必有失嘛,你如果說我得到這個本性,那麼有一天你就會失去這個本性。所以說,我們說受戒受戒,我們佛教裡面講的常常得戒體,常常得戒體。所以說你發上品心得上品戒,是不是啊?為什麼?你心與戒相應嘛,你不發心,就與戒相應嘛,所以你今天你得戒是因為你發心嘛,你不得戒是因為你不發心嘛。所以說這個得戒跟不得戒,有的人把得戒跟不得戒,講成如法不如法,我說一切法本來無生,一切法本來無滅,你有得就必有失,你今天得戒,有一天你就會失戒。所以這個戒,得戒、失戒是方便講,一切法本來自性本空的東西,你說得戒、失戒,那我問你:釋迦牟尼佛誰給他授戒的?釋迦牟尼佛誰給他授戒的?沒有人,是他自己成佛嘛,悟道就成佛嘛,所以不然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講的,證阿羅漢果了不必受戒,證阿羅漢果不必受戒,為什麼?他就入於僧數了,他就是聖人了。所以有的人說得戒了、破戒了,那是方便講,在毗尼作持裡面講得很清楚,戒本來無得也無失,沒有所謂的持戒,也沒有所謂的破戒,是因為你的外相引起眾生的誹謗,所以講破戒。是因為你的行為威儀那麼真正是很好,所以講你持戒,其實誰知道啊?

譬如說我威儀,我告訴你,在戒律裡面有這樣講,我現威儀,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這個眾生都很恭敬三寶,那麼那一年剛好碰到五谷不生長,五谷不生長你知道嗎?五谷不生長就是在家居士統統沒有糧食吃啊,糟糕了!那一些比丘,在家居士沒有飯吃,他那裡有飯供養呢?很多法師,這些惡性的比丘想了一個點子,二個人就開始商量,三、四個人就講好了,就出去散布了:哎呀!我們某某比丘啊證了阿羅漢果了,你們來供養哦!然後大家自己省吃儉用,就拿了一些供養品來,因為五谷不豐收,又沒有辦法,又托缽不到,比丘就有樣學樣,要不就是自己想辦法,就想到要吃,好了,就妄語,沒有證阿羅漢果,就說證阿羅漢果了,去的時候,果然看到威儀具足,居士就說:哎呀!法師!你是不是證阿羅漢果?然後,他就點頭,噢!這個事情被佛陀知道,犯大妄語!犯大妄語!點頭都不可以。

所以我說持戒啊、犯戒,你怎麼論斷呢?你怎麼知道人家內心想什麼?他也許是一個最貪心的人,要錢的人,你還以為他是持戒清淨的人呢?對不對?很難講了!所以說我常常講說,那一個是善知識還很難講啊?路遙知馬力啊,事久就見人心吶。所以說現在,所以說佛陀在毗尼作持裡面,戒本來沒有所謂得戒,也沒有所謂的破戒。在維摩诘經裡面講,一實相的本身,沒有所謂的得跟破的東西,得、破是對立法的東西,是不是?因此我們就了解,所謂戒,你發菩提心,你就是無上的清淨戒;你失菩提心,你就沒有所謂的戒。能利益眾生,你就是持戒,你不能利益眾生那就是保守,也不能說你破戒,那就保守,戒是讓你防非、讓你止惡,只要你能防非止惡的,統統叫做戒,統統叫做戒。那麼說為什麼要去受戒才證明呢?要籍著三師七尊證的道力,來引發你自性本身的戒,那釋迦牟尼佛誰給他授戒的?自己開悟嘛!戒那裡有什麼得戒,講什麼失戒呢?沒有這個。所以在毗尼作持裡面講,說你什麼叫做破戒啊?自己的道力退失,退失菩提心,行為受人誹謗,名為破戒,其實戒本不失、本不來、本無得。所以我們還是要認識,所以你不要喜歡講:這個人不持戒,你就破戒啊,戒怎麼破呢?或是怎麼得呢?我們一定要了解,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行為遭受人家攻擊、誹謗,那這是不好的,所以我們要好自為之,要節制自己。

所以無智則能觀知空,無得就是所空的,所空的境就空,無智方為真智,才是真正的智慧,無得才是真正的得。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不可得,一切法自相本來就是空,能取所取本來就不可得,本為有病,借空以除,有病既除,空也不存在。本為是有病,你籍著空,大般若的思想,那麼病除,空也就不存在了。

再來六十頁:

本為是有病,你籍著空,大般若的思想,那麼病除,空也就不存在了。再來六十頁,六十頁,般若之德,菩薩依照般若除三障,就是惑、業、苦,顯這個三德,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障就是惑、業、苦;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諸佛依證無上正等正覺,諸佛依照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以無所得故,因為你以無所得,就是了不可得,用禅宗講的叫做一塵不染,一絲不掛,在禅宗裡面講叫:動念即乖,連動一個念頭都沒有,叫無所得,了不可得,一塵不染。

丁四:證果分二─戊初:明菩薩得斷果─戊二:明諸佛得智果

今初:明菩薩得斷果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本經注重在“無所得”三字,學者當特別留意!

又無所得,勿作無智無得的“無得”二字解!因上文“無得”二字是破菩薩法執,已如上釋。今“無所得”三字是總結上文“是故空中無色……無智無得”一大段文;也可說是總明般若畢竟空的結晶語,當勿忽略!

【分釋】以無所得故,這一句是承上起下之詞。謂承上文之“是故空中無色……無智無得”,起下文“菩提薩埵……三菩提”。“以”字作“因為”二字解。“無所得”謂沒有一法可得。“故”字可以通上通下,若承上文則作“原因”二字解(即“以無所得故”為句),若起下文當作“所以”二字解(即“故菩提薩埵”為句),茲把它分為二義來講:

一、約實相理體言:何以上來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無智亦無得”呢?因為(以)真空實相體上本自清淨空寂,“無”有五蘊等一切諸法“可得”的原因,故曰以無所得故。六祖說:“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此承上文也(此處無所得句當連上文讀)。

二、約般若功力言:“因為”般若能摧毀一切煩惱,掃蕩諸相——“無”有一法“可得”,有如是勝妙功力,所以菩提薩埵依之(般若)而獲到心無掛礙,乃至究竟涅槃(若有執著諸法可得則不能獲到心無掛礙);三世諸佛依之而得證無上菩提(若有執著諸法可得亦不能證得無上佛果),此起下文也(此處無所得句當連下文讀)。

以外亦可約“能得”“所得”“本具”三義釋之:

一、謂依般若勝慧了達諸法皆空,得個什麼?故曰無所得。此約所得方面言。

二、謂自性本自圓滿不缺,無須一些兒所得,故曰無所得。此約能得方面言。

三、謂實相本具一切功德智慧,凡夫迷而不見不知,今菩薩依行深般若親證實相——一切功德本自現成,不是前無而今忽有,更非從外得來;因本具故,非真有所得,故曰無所得,此約本具方面言。

一切諸法皆因妄情執著而有,如凡夫執五蘊故有身心世界可得;二乘執空故有偏空涅槃可得;權教菩薩執二邊故有上求下化而能所歷然。總之無所得即是無取著(無愛取,執著),有所得即是有取著,一有了貪取執著之妄見,則三惑煩惱熾然。《觀音玄義》雲:“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今用觀照般若照之,則妄情頓消,執著俱遣,是為凡聖情盡,智慮都亡,還有什麼三惑可言,諸法可得呢?經雲:“如是般若波羅密多以虛空為相,以無著為相,以無住為相,何以故?般若波羅密多甚深相中,諸法諸相皆不可得,無所有故”。

問:既雲沒有一法可得,為什麼下文又說依般若而得究竟涅槃乃至佛果?讓我來引一段經文作答案。

“善現言:世尊若不可得,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若不得一切法,雲何能圓滿六度,入菩薩正性(貪無余斷,嗔無余斷,癡無余斷,一切煩惱皆無余斷是名正性。),嚴淨佛土,成就有情?佛言:菩薩摩诃薩,不為一切法故,修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無所得故,修般若波羅密多”(《大般若經》)。

當知有所得則心生執著而受累,無所得則心自空寂而解脫(菩薩究竟涅槃,即由無所得心而得來的)。這可舉一喻:比仿一班不重實學而好虛名的人(不重實學喻不解空義,好名喻妄生執著),非但得不到什麼稱譽,反而招來了一個——譏嘲(喻為執著所牽累)。至於那不重名而韬光晦跡的他們(喻無所得),反而博個偉大盛名,流傳千古(喻獲到大解脫)。即此可知有所得則無所得,無所得即是真得。《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所得則無所得),若見諸相非相(以無所得故),即見如來(即是真得)”。斷際禅師也說:“不得一法名為傳心,只無所得名為坐道場”。這都是說明無所得即是真得的道理。同時又要知道,“自性空”不礙“緣起有”,所以無妨因果的建立,而“緣起有”不忘“自性空”,所以沒有萬法的取著。能夠說有而不著諸相,談空而不廢諸法,這才是般若真空的微妙處!是故下文說:菩提薩埵依般若而究竟涅槃。

菩提薩埵,略稱菩薩,已如前釋。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謂依此般若畢竟空慧而獲到心無掛礙,乃至究竟涅槃。

掛礙,掛是網罩義(喻無明煩惱蔽覆真心,如被羅網罩著不得自由);礙是阻滯義(喻眾生執著,阻礙正道,不得前進)。意思是說真心被了無明的蔽覆,事事妄為執著(掛),對境生阻,觸途成滯(礙),故謂之掛礙。亦即被物牽掛障礙而不得自在的意思。

到底被什麼牽掛障礙的呢?凡夫被色牽掛,故有我執的障礙;二乘被空牽掛,權教菩薩被二邊牽掛,故有法執的障礙。

恐怖,恐為恐懼,怖是怖畏。一時驚駭曰恐,常存畏懼曰怖。要之,即是有事所牽累而生恐懼怖畏,心不得安的意思。究竟恐怖什麼?凡夫為五蘊的掛礙,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二乘為偏空的掛礙,權教菩薩為二邊的掛礙,而有變易生死的恐怖。

茲單就凡夫方面來說:因不覺故,內執四大假合之身為我,貪戀取著,則以身為掛礙而有老病死等種種恐怖的發生;外執萬法為實有,妄為取著,則以萬法為掛礙而有患得患失等種種恐怖的發生;這都是無般若智,迷實相理,一向以妄想心用事,煩惱心用事,故有種種掛礙恐怖。菩薩依般若智,純以真實心用事,清淨心用事,故無一切掛礙,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為恐怖了。

我人要是能依般若而修,到了功行得力的時候,則心境一如,解脫自在——內不執著身心,則不為身心所掛礙;外不執著萬法,則不為萬法所掛礙。那末,這些老病死,和無常轉變的一切恐怖,自然成為烏有(執著是惑,掛礙是業,恐怖是苦,即惑業苦也)。由於沒有執著(惑),則無掛礙(業),既無掛礙,也就沒有恐怖(苦);故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遠離”二字均讀去聲,作去字解。也可說,遠是永遠,表非暫時,離是脫離,即解脫的意思;合之為永遠解脫。《大般若經》雲:“甚深般若波羅密遠離之相”。又雲:“於一切煩惱,六趣,四生,蘊界處等而得遠離,故名般若波羅密多”。

“顛倒”,顛者頭也,倒是倒置。如人之頭本在上(頂天),腳本在下(立地),今則相反錯亂,頭使垂地,腳使朝天,是為顛倒。這是一種譬喻,意謂眾生背覺合塵,認妄作真,故以顛倒稱之。《圓覺經》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以東為西,以南為北)”。取要言之,世間有四倒。怎樣叫四倒?

一、對於世間諸行無常之生滅法,妄計為常,此為常倒。二、對於世間諸苦,妄計為樂,此為樂倒。三、對於世間諸法,不明一切無我,妄計為我,是為我倒。四、對於世間諸不淨法,妄計為淨,是為淨倒。所謂妄認血肉之身為淨,世間享受為樂,緣影之心為常,緣生之法為我(詳見《俱捨論》十九,《大論》三十一)。

當知,無生無滅,永恆不變謂之常;寂滅永安,長離諸苦謂之樂;自在解脫,真實無礙謂之我;永離一切塵勞垢染謂之淨?凡夫精血構成之身,那裡有淨。所受眾苦交煎,那裡有樂?妄心剎那生滅,那裡有常?因緣所生之法,那裡有我?這四倒皆為眾生迷了真心所起的一種妄見。

佛陀在臨滅時,曾諄諄警戒諸弟子們說:若我滅度後,爾等當依四念處為住(住是不離的意思,謂時時不離四念處觀),四念處:一、觀身不淨,可以對治淨倒;二、觀受是苦,可以對治樂倒;三、觀心無常,可以對治常倒;四、觀法無我,可以對治我倒。這是很值得留意的!

“夢想”,謂夢中之幻想,是一種虛妄不實的。(日間思想尚屬虛妄,況夜裡夢想呢?)《竹窗隨筆》雲:“夢以想成故雲夢想”。

或譯為妄想。妄是正說,夢是取喻。《大論》雲:“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眾生迷時(如夢),妄認萬法為實有,到了覺悟的時候(如醒)才知道萬法妄幻無實,這時也只有亦復自笑。所謂夢裡情景宛然,覺後事物全非。要之,凡夫認妄作真,謂之顛倒,夢者錯認夢境為真實亦是顛倒,故以顛倒夢想稱之。

一切夢境皆為夢所幻現,全非實事,而夢中人錯認為真,迨至醒來情景頓空,這時才知南柯一夢。吾人現前身心世界,皆依無明妄想之所幻起(無明喻夢,身心世界喻夢境),全體不真,因迷故妄認為真,而生種種顛倒執著,這和夢裡的顛倒有何差別呢?偈雲:“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俗語也說:“人生如夢”。須知一夜之夢為小夢,一生之夢為大夢。又夢想即指吾人無始劫來的無明煩惱,畢竟虛妄,如夢不實。凡夫無知(無般若智),被其所迷,於中顛倒執著(惑),妄造惡業(業),妄受生死(苦)。今以般若照之,則無明惑破,虛妄相空,而真心全露,實相顯現,如夢初醒,求夢中境了不可得;這就是遠離顛倒夢想的意思。

般若是明畢竟空,行深般若的菩薩們,既能洞見一切諸法性空,自然不會起了種種虛妄的顛倒執著,所以說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為生死業因,業因既亡,生死自了。解脫生死就是涅槃的境界,所以下句接著說:“究竟涅槃”。

涅槃,先來把它的種類介紹一下:涅槃有有余、無余兩種。要詳細明白它當分三段來講:

一、就小乘方面:證得阿羅漢果,對於招感生死業因的見思惑【注四】雖已斷盡更不生起,而尚有前業所招的生死果報身未滅(生命體猶存),叫做有余涅槃(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滅故)。若連以前煩惱業所受之身亦滅,更不隨業受生死,叫做無余涅槃(無余外生死苦果可滅故)。換言之: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煩惱業惑已經解脫,即眾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現實生命體亦同樣解脫,此為無余涅槃。以上為小乘的有余、無余涅槃(此有余、無余同為一體,因同斷見思,同證真理,其不同處,只在有漏依身之滅,未滅上分)。

二、就大乘方面:若變易生死因盡為有余涅槃,變易的果盡為無余涅槃。此為大乘有余、無余涅槃。

三、就大小相對言:小乘所證涅槃為“有余”,因為它僅斷見思煩惱,滅分段生死而已,尚“有”其“余”的塵沙、無明煩惱未斷,變易生死未了,故曰有余。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則為“無余”,因為它是三惑全斷,二種生死永滅,再“無”其“余”的煩惱可斷,生死可了,故曰無余。此為大小相對的有余、無余涅槃。

對於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野,詳細可再分為三點說明:

一、小乘滅生死而證涅槃,大乘了達生死即涅槃,這叫做本性寂滅非寂滅異,此其一也。

二、小乘唯斷界內見思,大乘並斷界外(三界外)塵沙、無明,這叫做界內界外斷惑異,此其二也。

三、小乘無身,無智——未徹證法身般若之德;大乘則身智俱足,眾德圓備,這叫做眾德具不具異,此其三也。我來引一段經文補釋這眾德具不具的道理,使讀者易懂。

《法華玄贊》二雲:“一、真如之體靈明妙覺,名為“般若”;彼為覺性故也。小乘之涅槃體非覺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體出所知障,名為“法身”;彼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小乘之涅槃非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體眾苦都盡,名為“解脫”;彼離分段變易故。小乘之涅槃唯離分段,未脫變易,故非圓滿解脫”。

據上所說,小乘涅槃,所斷的是見思煩惱,所滅的是分段生死,所證的是偏空真理。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見思煩惱,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為有漏煩惱感受生死所依之身)。大乘涅槃,所斷的是塵沙、無明煩惱,所滅的是變易生死,所證的是中道實相理。此則以塵沙、無明為變易生死因,空及二邊之法相為變易生死果。

二乘人滅分段生死不受後有而入涅槃。大乘菩薩及佛離變易生死,息妄歸真,而證無余涅槃。或雲:“佛息應身之化,歸於真身之本”謂之無余涅槃。

總之,二乘所證涅槃,它的本體是見思煩惱永寂,偏空真谛理顯現。菩薩所證涅槃,它的本體是塵沙煩惱永寂,但中俗谛理顯現。佛所證的涅槃,它的本體是無明煩惱永寂,實相中谛理顯現。

小乘雖然不算圓滿解脫,可是它已能了脫分段生死,因此,亦得稱為涅槃——小涅槃;三德中僅具解脫一分。至於大乘所證的涅槃,可就不同了!它是圓斷煩惱,圓滿解脫,圓證三身,圓獲三智;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具備,常樂我淨四德不缺。本經所說的究竟涅槃,即指得這種境界。

此外還有性淨涅槃、無住涅槃,合前有余、無余為四種涅槃。有余、無余是三乘共證,凡夫無分;性淨涅槃是凡聖同具;無住涅槃是佛果獨證。今略說明之:“性淨涅槃”謂諸法自體,性本空寂,不假他修,法法平等,聖凡不二的理性。“無住涅槃”,是說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它是福慧圓滿,更無所求。體雖如如,而能不變隨緣;用雖生滅,而能隨緣不變。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忍坐視沉溺生死的眾生而不救);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無明所迷,業力所轉),故雲無住。

上面略把涅槃的種類講完,現在要來說明它的意義了。

“涅槃”是梵語,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槃,今順古亦雲涅槃。又名泥洹,或雲涅槃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小乘涅槃則滅見思煩惱度分段生死;大乘則滅塵沙、無明煩惱,度脫變易生死)。“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雲“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此亦可譯為“出趣”也。

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槃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

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乎屬大乘無為涅槃,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槃。

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而涅槃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槃。今既被般若照見夢想虛妄不實,自然不生顛倒執著,則真心顯現不被所迷了。但此夢想根本是依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了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智慧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這便叫做究竟涅槃。如福德智慧有所未圓滿者則有所求,煩惱業惑有所未寂滅者則有所斷;有所求所斷還說得上究竟二字呢?無所求,無所斷,這才夠稱為究竟涅槃。

按究竟涅槃也就是指得“大滅度”——揀非小滅度(只“滅”見思煩惱,只“度”分段生死)。

細考究竟二字乃至極之謂,是對不究竟說。小乘有余涅槃謂之不究竟,今指大乘無余涅槃,故曰究竟涅槃。究竟二字有人把它作動詞解釋,謂能遠離顛倒夢想便可以究竟證得涅槃。若這,則不一定指為大乘無余涅槃,可是本經系屬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當然所證不是大乘涅槃是什麼□因此,還是作形容詞解釋——指大乘無余涅槃比較來得完善。又世有一班不懂教義的人,竟以涅槃認為死的別名,這是根本錯誤的!要知道,它——涅槃——是由諸佛歷劫辛苦,積行一切功德所換來的代價。就以小乘涅槃來說也要積修許多功行才能成就,豈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槃,這樣未免太失了涅槃的身格。至於僧人逝世稱為“圓寂”,這是拿來贊歎其修行功圓果滿的一種表示。或者他的功行,已經證到涅槃的境界亦未可知。總之,不能說死即是涅槃就是了。如果死就是涅槃,那末,狗死則曰狗涅槃,乃至雞死則曰雞涅槃。這一來,未免太笑話了。

現在不厭麻煩再來把這段文總釋一下:“無所得”,即是無任何自性見(為自性本來清淨湛然空寂。即於空寂體中能生此見。)的執著。雖則諸法本無自性——皆空——然而有情由於無明夢想的蒙昧,妄生種種執著,若無般若畢竟空慧,怎能照徹諸法皆空之理,諸法一經般若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現出他們的原形來——皆空(無所得)。因為有所得,則有執著,一有了執著,就要發生“掛礙”,有了掛礙,就免不了“恐怖”則“顛倒,夢想”就不斷地活動著了,那怎能獲到寂滅解脫的田地?菩薩依般若照了諸法皆空,自然不生執著,既不執著,就沒有掛礙了,既無掛礙,那還有什麼恐怖的呢?既無恐怖,那末,顛倒夢想還不於無形中取消了嗎?於是自然獲到圓滿解脫——究竟涅槃——故曰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

菩薩究竟涅槃即成佛道,故下文接著說:“三世諸佛……三藐三菩提”。

【合釋】“因為, ”般若能照見諸法實相,本“無所得”,“所以”“菩薩”“依”了“般若”法門修行而能獲到“心無掛礙”;由於心無掛礙,所以沒有什麼可為“恐怖”,因而“遠離”一切“顛倒夢想”的妄見,而證得大滅度大解脫的“究竟涅槃”。戊初明菩薩得斷果竟。

菩提薩埵,就是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依照這個實相,大智慧到彼岸,心無掛礙故,沒有所謂的掛礙,也沒有所謂的恐怖,因此既然沒有掛礙、沒有恐怖,那就當然不可能顛倒,也不可能夢想。所以晚上忙夢想啊,那麼白天忙妄想,白天忙妄想,晚上忙夢想。所以以前唱那個“夢想”,它走在我的前方,擋住我的去向。這是夢想,它擋住你的去向,這個人也很會寫歌,寫得好像佛教在說的。究竟涅槃,你才能夠最徹底的,了解這個不生不死的境界。

三世諸佛,依照般若波羅蜜多故,三世諸佛按照這個大智慧到彼岸的思想,就能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掛礙就是我執,我執就是對人生觀不了解,迷惑顛倒,所以就有煩惱障,障涅槃。為什麼煩惱?因為煩惱是生滅法嘛,得失的觀念嘛,所以會障礙這個不生不滅的,叫做掛。法執呢?是起所知障,障菩提,名叫做礙,起所知障就是說對宇宙觀不認識的、不了解的,所知就是本性無所不知,可是我們現在變成知道的被障礙,叫做所知障。無量的光明智慧的本體,本來無所不知,現在無所不知的東西,變成被障礙起來,就是障菩提,菩提就是覺悟,名叫做礙,就展轉生死,六道輪回。

恐怖,那就是業,貪求名利,患得患失,業呀,我們每天都生活在恐怖裡面。恐怖裡面,三業相應,三界果報,三業身、口、意相應,三界的果報,欲界、色界、無色界。華嚴列有十八種,與恐怖的名相相類似的,第一個叫做不活,活起來很痛苦叫不活,不可活。惡名,這恐怖是不好的名詞,恐怖如同死亡,恐怖接近死亡;恐怖令人墮入惡道;恐怖是大眾所造成的業,這一些很多的名詞,都不一樣。而這個恐怖其實到處都布滿,前二、三天電視這樣報道,說我們林森路這個地方,發生刑事組的組長被干掉,然後有來買這個往生被,第一件買去的時候全身沾滿了血,來問師父怎麼辦?我說:那就火化,往生被不得已的話那就火化,再又來買一件。說要助念說不行!為什麼?被槍擊要犯;好像是被黑道的人打死了,那麼,還沒有驗屍,什麼都沒有准備好,結果放進冰庫裡面不能助念,來問師父怎麼辦?是要念地藏經,還是念彌陀經啊?我說:那念什麼經都一樣。對啊!放進倉庫裡面你念什麼經啊?對不對?你放進冰庫裡面,最重要的助念你都沒有得到,那就難。所以我們說臨命終想要得到安詳、自在,還有人在旁邊助念,這還很難呢!這還很難呢!坐飛機一旦墜機摔下來,連助念都沒有,連蓋往生被都不曉得要蓋那裡?往生被要蓋那裡?對不對?那是正常死亡,才有往生被可以蓋啊,對不對?那你不正常死亡的時候,你連頭都不見了,不曉得在那裡?到底這是不是我先生?每天親吻,竟然不知道是她丈夫?因為頭顱不見了,只有見到身體,只好認身上的痣,不然怎麼認得出來?你像前幾天講的,大乘精捨辦的那個游覽車翻過去,燒得屍體都分不清楚了,燒得屍體都分不清楚了。那你說你往生被要蓋那一個?不然就一次用十件,沒辦法,分不清楚,拿十件每個都蓋。所以有的人講說,一個人平常沒有修行,命終蓋往生被就往生,那不是太便宜了嗎?我說:老兄!要碰到往生被還不是容易的事情。你弄清楚!要碰到往生被、金光明沙,還得要有一點點的福報,對不對啊?不然你以為你可以碰到往生被?像前幾天那個八掌溪,有一個軍官他要緝私,結果船被撞了,就沉下去了,現在屍體也找不到啊,恐怖啊!在這個世間啊,死都不得安詳。死都不得安詳。

所以我就教你們,師父加持過的那一包,你就要常常戴在身上,你平常也不修行嘛對不對?一看不對勁,金光明沙趕快倒起來,我走了!貼上去就OK了,我走了,若是還有辦法說出這一句,他就還能爬起來不會死。所以說這個世間恐怖!

六十一頁,顛倒迷惑,反於真理,迷真逐妄,就像四種顛倒一樣的了。四種顛倒就是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啊,是不是啊?以無我為我啊,因此我們要了解這個顛倒,眾生以苦為樂。再來就是夢想,寤的時候,寤就是醒,就妄想。寐,睡覺的時候就幻夢,產生一個夢。產生一個夢。而晝心不散,夜神不昏,如果你能夠保持白天不散,你晚上就不昏。不過這個夢有時候是一種預感,但是也是不可思議!前一陣子有人來說要找師父,來了他說,他不曉得我是誰,剛好我坐在客廳裡面,他就說:師父!師父!我要找慧律法師。我說:哦!我師父休息。你認識他嗎?他說:我不認識。你找他做什麼?菩薩叫我來的,我說:那個菩薩叫你來的?他說:觀世音。我說:素食館還是什麼?他說不是素食館,台北觀世音有個素食館。他說:真的那個菩薩叫我來的。我看他有沒有這樣子?結果一看也沒有,他很正常啊!他很正常啊!我說:你為什麼要找我?他說:我兒子念書都念得很高的,不隨便的,我以前不甩這一套的,結果菩薩晚上托夢給我,因為我以前一直自己祈求,要追求這個真理,然後菩薩就告訴我:你要去追求真理,你就去找,晚上睡覺的時候,影現四個字出來:慧律法師。我說:你真的沒見過慧律法師?他說:沒有!你既然沒見過,你怎麼會找到我這個地方來啊,你怎麼知道?他說:我第二天就問,我在夢境我就問菩薩說:台灣那麼大,你要我去找那一個慧律法師?我不曉得。很簡單!那個講經幾萬個人那個就是,就在南台灣。他就來了,來了我看他,他確實不認識,要不然怎麼一直問我是誰啊,這就是不認識啊。這個夢境有時候也是不簡單,所以有時候菩薩也會推薦哦!

還有一個更有趣的,來皈依的,以前有一次就辦皈依,皈依的時候,他上面介紹者寫什麼呢?寫:乩童,來的時候一看:哦!乩童。來的時候一看:哦!乩童。我說:來、來!老菩薩!你怎麼是乩童叫你來皈依的?我啊就是看媽祖傳,媽祖教人家要吃素,我想我這麼老了也該吃素了,我是會吃素可是我不會修行,人家說要先拜師,還說要什麼依啊?人家告訴我要什麼依的。我說:叫做皈依啦!什麼依他也搞不清楚,不是風衣哦,是皈依!他說;這樣啊?我也不懂,我就去點香,就問了:我要去皈依,可不要讓我走錯路了,我已經十……加八了,我說:這樣是五十了。他說:對啊!五十八歲了。五十,十聲十……八了。已經五十八歲了,他說:我要是找錯師父,那就很淒慘了。叫我首先要來皈依。就准備皈依,皈依來的時候,他家剛好是神壇,他就看習慣了,反正閒來沒事,就起乩跳起來了,就寫:我現在想要吃素、要皈依了,我要皈依,想找個好師父,我已經五十八歲了,可不能再走錯路了,也請浮出個字指示我。就寫:慧律法師,就把它抄起來,找來這裡,乩童介紹的。這種東西,你們講神、道、佛你能講沒有嗎?對不對?這是有啊,怎麼會沒有?還是有啊。你說他是亂講的,他也不會編一套來騙我。對不對?他就是這樣子。還有一個寫:准提菩薩,准提菩薩介紹。這種東西,夢有時候也是不可思議了。這是題外話了,

醒的時候作得了主,還要夢的時候作得了主。究竟涅槃,譯曰,這個日改成譯曰。圓寂障盡曰寂,就是我們圓滿,而且進入最寂靜,除去所有的障礙,盡了叫做寂。德備,德備就是圓,圓滿了,具足。此言大涅槃,那就是不生不滅的,又謂必至此際,菩薩依般若而因圓,菩薩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故而圓滿,所以究竟涅槃。

戊二:明諸佛得智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分釋】三世言時之多也,即現在、過去、未來;約豎言,指一切時代。諸佛言佛之多也。諸是不一之詞,約橫論,即指十方世界之諸佛也。

佛完全應稱佛陀,我國好略,單稱為佛。梵語佛陀,譯為覺者。其實當譯為大覺者才算恰當其稱。覺是覺悟,者就是人,合之為覺悟的人。何故不譯為“覺人”而譯為“覺者”呢?因為“人”的范圍比較小,“者”的范圍來得大。“者”字可以概括人類以外的一切有情。經雲:“凡有心(知覺)者皆能作佛”。如譯為覺人,則人類以外的其他一切有知覺的它們,是不是就不能成佛了嗎?這與佛說蠢動含靈皆有佛性的理論是會發生矛盾的。如說不妨礙它們的成佛,那末,以龍身成佛的眾生——如龍女八歲成佛,就應該稱他為覺龍了!或者以某身某身……而成佛的眾生亦當一一依其原有的身分而稱它為覺某覺某……了嗎?那未免太不成體統了。因此,故譯為覺者。而不譯為覺人。

佛陀到底覺些什麼?即是覺悟宇宙真理和人生實相罷了。它把宇宙人生的內容觀察的非常清楚,洞徹的非常明白。但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實相究竟是什麼一回事?老實說,就是緣起性空啦!此為佛陀觀察宇宙人生的一種正確結論。一切有情迷了緣起性空的道理,妄認宇宙萬有的現象為實法,四大假合的幻軀為實我,處處迷戀取著,胡鬧一場。佛陀覺悟了這些道理,而不被所迷故稱他為覺者。同時也可說是覺悟人生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眾生迷昧不了三界火宅(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眾苦充滿,認苦為樂;不了萬有緣生全體是空,認假作真;不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無常計常;不了四大皆空,本無有我,無我計我;於中顛倒是非。這些虛妄從無始來,一向為眾生迷夢不醒者,竟一旦被佛陀明明白白地看穿了——覺悟宇宙萬有,人生一切不過如此!佛陀的覺悟可說是突破人生迷團,揭穿宇宙秘密,這就是被稱為覺者的理由。按覺的意義有三:

一、自覺:外而覺悟一切諸法幻化無常等如上所說,內而覺悟人人有個不生不滅的常住佛性。

二、覺他:就是以先覺覺後覺的意思;眾生不能解脫,就因為沒有覺悟。佛陀不忍自己解脫安樂而坐視著沉淪苦海裡受苦的一群癡迷眾生而不顧,所以將自己所覺悟的道理一一啟示他們,積極展開救濟活動,要使大地眾生一同覺悟起來,而獲到解脫安樂。

三、覺滿:在自覺覺他的兩種功德都做到究竟圓滿——自覺慧滿,覺他福滿。自覺慧滿者,由最初發菩提心依本覺理起始覺(眾生之心體,自性清淨,離一切之妄相,昭昭靈靈,有覺悟靈知之德。是非修成本然,乃本有自然之性德,故曰本覺。即如來之法身也。然此本心體,無始以來,覆於無明煩惱,隱藏至於今日,一旦依修治之功,始顯其性德,是曰始覺,然覺而觀之,則始覺非別,原為本覺之體,故始覺本覺,成同一致。本覺之外無始覺。始覺即與本覺同一也。)智,依智斷惑,先斷見思,次斷塵沙,終斷無明,三惑圓斷,三智圓證,覺至一心本源,智慧圓滿,此為自覺慧滿。覺他福滿者,從自覺後,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經三祇劫(三阿僧祇劫,菩薩修行之年數也。劫者年者名。),廣修六度萬行,普遍開覺法界有情,功德圓滿,此為覺他福滿。自覺、覺他福慧圓滿,所謂三覺圓萬德具,名之曰佛。現在舉釋迦世尊為實例來說:從出家至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為自覺;從初轉*輪至涅槃前於中四十九年之說法為覺他;直至應緣既畢鶴林(釋尊於娑羅雙樹間入滅時,樹一時開華,林色變白,如鶴之群居,故雲鶴林。)示寂為覺滿。

自覺是異凡夫之迷而不覺,則超六凡法界;覺他是異二乘之自覺,則超聲聞法界;覺滿是異菩薩之分證,則超菩薩法界。總之,約佛陀的自證說就是自覺;約佛陀的化他說就是覺他;自行化他的工作做到徹底就是覺滿。自覺是就理智(覺悟)方面講,以宇宙人生為其覺悟的對象;覺他是就其悲行(化度)方面講,以一切有情為其救度的對象;覺滿是就其知行合一方面講,以自利、利他,福慧圓滿為其唯一的目標。由此觀之,佛陀確為一個究竟覺悟人生真理,做到圓滿利人的偉大人格的聖者。

就因為佛陀是具足一切“智慧”,故能開示一切眾生——破迷啟悟,揭妄顯真;佛陀是具足一切“福德”,故能普利十方有情——四生六道,一律平等拔苦與樂。至於神通威德、願行等莫不一一不可思議。

據上所說,佛陀覺悟的主要即在外悟一切緣起性空之理,內悟自心本具佛性。

但覺是迷的反面,眾生癡迷長受生死痛苦,佛陀覺悟永得解脫安樂;有覺悟的佛陀才顯出了癡迷的眾生。本來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佛與眾生因果相違,而心則通於因果。對於佛與眾生為能變之體也。是以因果不二,能變所變一如,故曰是三無差別。)的,究其分野就在這迷悟之間。要知道佛性人人本具,我們如能從迷夢中醒轉來,同時又能仿效佛陀的救世精神,自利利他實行做到徹底,也就是佛!

復次,二乘也不是有了覺悟嗎?何故不能稱為佛陀——覺者?因為它的覺悟僅僅得到偏空真理(自覺未圓),尤其是只顧自利——解脫生死(覺他全無),所以不夠稱為佛陀——覺者。菩薩也不是做了覺他的事業嗎?何故亦不能稱為佛陀?因為覺他的功德還未做到圓滿(福未足),用時尚有微細無明未斷,所證未圓,如十四夜月(慧未足),因此也同樣不能稱為佛陀。

在這三乘聖格中獨顯出佛陀的崇高偉大,所以我上面說:“佛陀當譯為大覺者才算恰當其稱”,就因為此。

這三覺的道理,正與《大學》的“在明明德”(自覺),“在親民”(覺他),“在止於至善”(覺滿)的道理相同。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因修正功滿,由始覺智契本覺理,理智合一,始本不二,達究竟覺名之曰得。其實得未嘗得,因本有故。

阿譯為無,耨多羅譯為上,三譯為正,藐譯為等,三菩提譯為正覺,合攏來為“無上,正等,正覺”。茲為便利上,從下正覺二字解釋上去。

“正覺”(正者不邪,覺者不迷),謂正確的覺悟——離顛倒戲論的一種正智;此為揀別凡夫之不覺,和外道之邪覺。因為眾生自無始來,妄想執著將本覺真心埋沒於五蘊之中,迷而不覺,謂之不覺眾生;外道心外求法,所覺之道非妄即邪,所以他們均沒有稱為正覺的資格。

“正等”(正者不偏,等是平等),自覺之後,毫不自私地,能真“正”平“等”,力行利他工作;此為揀別二乘之獨覺。二乘雖有正覺,但求自利,不能利他,乃偏而不正,沒有平等普遍心,不能稱為正等。

“無上”,三覺圓滿,萬德具備,沒有能過其上者——其自證方面,則智慧圓滿無上,其利他方面則功德(福)圓滿無上。此為揀別菩薩之分證。菩薩雖真俗等觀,能夠自覺、覺他,唯其自證的智慧未圓,尚有微細無明未破,利他的功德未滿,還有上位佛果可求。因此,僅可稱為正等正覺,不夠稱為無上。唯佛一人福慧兩足,究竟圓滿,才夠得上“無上正等正覺”之稱(正覺即自覺,正等即覺他,無上即覺滿)。此阿耨等九字,何故不直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而仍存梵音呢?因為它是佛陀三覺圓滿之德號,為了表示尊重,所以不翻。此為四例翻經的翻字不翻音,及五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現在明諸佛得智果的文,則舉三世,而上面明菩薩得斷果的文,照理當指十方,謂十方菩提薩埵,才為恰當。雖則沒有,想系經文的簡略吧。竊以,言三世必具十方,舉十方必赅三世。三世是豎(時間),十方是橫(空間),橫表無邊,豎表無盡,無盡無邊的諸佛菩薩,悉皆依此般若而修而證,般若法門可就太微妙了!那末,則只此心經一卷,就成佛有余矣!經雲般若為諸佛之母,也就在這。

綜上所說,“掛礙”,是生死的業因,“恐怖”,是生死的業果;“顛倒”“妄想”是生死的業惑;“涅槃”,“三菩提”是解脫的結果(涅槃能斷一切煩惱生死是斷果。菩提能成就一切福德智慧是智果)。既無生死業因(掛礙),自然永遠解脫(究竟涅槃),而證無上佛果(三菩提)。

【余論】或曰,前文說“空不異色,空即是色”,明明有而非空;次雲“空中無色……無智無得”,明明空而非有;現在又說“菩薩證涅槃,諸佛得菩提”,那不是翻來覆去的空而不空,不空又空的一種環環轉的說法了嗎?忽有忽空,忽空忽有,怎能不教初步學佛的人不生誤解而疑佛法為戲論的呢?這卻也莫怪其然,因為他們不了解般若真空實義,未領悟中道圓融之理,對這——空有之說,沒有正確的認識,徹底的明了,就難免要發生唐突了——誤會。不知“空”指真空,不是小乘的偏空,更非外道的斷見(有情之身心,見為限一期而斷絕,謂之斷見,反之而見身心皆常住不滅,謂之常見。此二者名邊見(,為五惡見之第二。《涅槃經》二十七曰:“眾生起見凡有二種:)又(《涅槃經》原文無此“又”字。)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空;蓋真空不空,所以緣起之諸法宛然。“有”指妙有,不是凡夫之妄計有,也不是外道之常見有;蓋妙有非有,所以因果萬法一如。不有不空,亦有亦空,即中道義。如能懂得到這點佛法的中道觀,自然就不發生誤解。佛法的中道理論確有它獨到的長處,誠非初入門的人所能窺見其奧妙者。

佛陀教化眾生都有所謂對機說法,應病與藥的一種觀念為大前題。《中觀論》雲:“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於空,諸佛所不化”。《金剛經》也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就此便可理解了。因為凡夫著有,所以說空對治之,有病既除,空亦當遣,否則同是一種毛病(著空),這與逃峰趣壑的癡呆行動還有什麼差別呢?要之,當能不取於有無,同時又能不捨於有無,這才算為中道妙理圓融的恰到好處!

須知此部心經,它所發揮的——若觀,若境,當體無非即空、即假、即中。故對於著有者則用空觀破之,執空者則用假觀破之,執二邊者則用中觀破之。處處圓融總不離乎一心三觀,一境三谛。“谛”即實相般若,“觀”即觀照般若,“境”即文字般若;不一不異也。中道第一義谛,即在不執而已矣。談到佛法執之則事事隔礙,融之則法法圓通。肇公《般若無知論》雲:“至人(釋迦如來之尊號也),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又說:“有為雖偽,棄之則佛道難成;無為雖真,執之則慧心不朗”。真至語名言也。

佛陀確已證到上面所說的圓融中道境域,所以能夠和光同塵,(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門。佛者假之。以顯佛菩薩和威德光,近諸惡人,又示現種種身之義。如觀音之普門示現,即和光同塵也。又與惡人同處,不染其惡,謂之和光不同其塵。)周旋十界——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吾人如能真實體會中道圓融道理,那末,泯心存境——有——可也,泯境存心——空——亦無不可;心境雙存——亦有亦空——可也,心境雙泯——非有非空——亦何嘗不可呢?

世有一般狂妄自欺——不重實行實證之人——空談闊論,執理廢事,開口不是一切皆空(到底空些什麼),便是即心是佛(究竟怎麼叫做佛),譏持戒為愚癡,說禮佛是多事,未證為證,自誤誤人。這是多麼可憐的啊!像這樣人還有與他談般若真空,中道妙理的余地麼

【合釋】不僅菩薩們依了般若,而獲到究竟涅槃;就是現在、過去、未來的三世諸佛,在因地中亦莫不同樣的依此般若勝妙法門修行,而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圓滿佛果呢。

戊二明諸佛得智果竟(丁四證果文竟,至此乙初顯說般若文完)。

“阿”翻譯成中文叫做無,“耨多羅”就是上,“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依般若而果滿。

乙二:密說般若分二─丙初:出名歎益。丙二:正說咒語

今初:出名歎益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預釋】此下是密說般若。如來說法利生有顯有密。經典中明說道理以示人之修持者謂之顯教;不事解釋,唯加持功用的謂之密言。顯說即經文,密說即咒語,如下文揭谛,揭谛……。所謂經顯義理,咒宗秘密;義理可以闡釋,秘密不可解說。總之,顯說是以言語文字闡發道理,令人聞而啟悟,依法修行而獲益——開發智慧,滅除煩惱障。密說雖不可明示於人,而其中為諸佛菩薩威力加被具有秘密功德,極大神力,能令至心持誦者自獲到不可思議利益——增長福慧,消滅罪業障。滅了二障(煩惱障,罪業障),成就二嚴(福嚴,智嚴),此則便可暢達如來說法度生的本懷了。因此,佛陀說法常常顯密兼施,其意在此。如《楞嚴經》有楞嚴咒,《藥師經》有藥師咒,《彌陀經》有往生咒……。

以上所說,不過一往之言,其實隨修一法,到了功成行就之日,都能圓斷二障,俱足二嚴;因為顯密功用同等故。所謂顯功該於密德,密德徹乎顯功。據此則知前顯說般若不外顯示密功,今密說般若何嘗不是密歸顯功;蓋顯密互攝也。

良以眾生根性各殊,故使如來顯密並施,有當由顯說得益者,則用顯說以引導之,或應從密說獲益者,即示密咒而攝取之,再有兼持顯密二種而獲益者,則顯說之後更說密咒,莫不使其各適機宜而修持而獲益。若顯密並說那就無機不被,本經就是這一例子。有人說,此密說一門乃另為一類好簡單求速效的行者而特施的;這或者不一定。總之,此般若勝妙法門,既然顯密融通,則此咒名亦可與經名互通。於是,咒曰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那末,經亦可稱為大神經,大明經,無上經,無等等經。又經曰心經,則咒亦何嘗不可稱為心咒。

【分釋】故知般若……,這一段文若詳細研究起來,它的含義是通上通下的。通上為結歎顯說般若的功用具有如大神咒等之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意謂上文所言菩薩諸佛皆依般若而究竟涅槃,得證菩提;因此,“故知般若”的功能是不可思議,洵非“言語”、“數量”所能稱說,所以特出四種咒名以結歎之;說它好像“大神咒,大明咒”……的功德一樣。通下為欲說密咒先出咒名——意謂般若顯密功德一樣,顯說既有那麼殊勝,而密說又何嘗不如是,能夠一心受持都可以得到心無掛礙,乃至得證無上菩提。因為咒語秘密不可解釋,所以在未說咒前先出其名(如將說經,先出經名)來表顯它的功能,以證知顯密同等功德。尤其欲說咒時先出咒名,是欲人起深信希慕之心,而精進修持。要知道這些咒名,皆從此咒功能而起的,此咒功德確與前顯說功德無異。心無掛礙,無恐怖,就是大神咒;遠離顛倒夢想,就是大明咒;究竟涅槃,無上菩提,就是無上咒,親證實相般若,就是無等等咒(般若為諸佛母,出生一切功德,實相為萬法本,俱足無量功德,世出世間,無有一物可與相等,而它能等一切)。

大神咒,神有妙力義,能令受持者,驅除煩惱魔,解脫生死苦,故名大神咒。大明咒,明有照了義,能令受持者,破除眾生癡暗,照見無明虛妄,故名大明咒。無上咒,無上是超勝義,能令受持者,直趨無上涅槃,世出世間無有一法過於此者,故名無上咒。無等等咒(上等字作比字解,下等字作齊字解,謂無有一法可與相比齊等也)。無等是最高義,能令受持者,成就無上菩提,世出世間無有一法等於此者,故名無等等咒。又成就佛果,親證實相——實相是極其平等圓滿,沒有一法可與之相等故。《大論》雲“無等名諸法實相,諸行無能及者,無戲論,無能破壞,故名無等”。

能除一切苦,是顯示般若功能所獲的結果。因為它——般若——有那麼殊勝功力,所以能使受持者永除一切苦(一切苦的道理已在前面“度一切苦厄”文中說過)。總之到了究竟涅槃,得證無上佛果,這才能徹底永除一切苦的。一切苦的本源,皆由於眾生顛倒夢想而來。今依般若,若顯若密均能破除迷妄,啟發智慧,遠離顛倒夢想,消滅無始業障,頓斷生死業因,故曰能除一切苦。當知苦雖萬端,生死為甚,今非僅除分段生死,乃二死永除也。此正與顯說般若文中度一切苦厄句相應。

真實不虛,此有兩種解釋:一、叮咛勸信義,這是佛及菩薩之悲心備至,以為咒是密語不翻意義,雖極言贊述功德,還恐有人狐疑不信(如《金剛經》雲:頗有眾生得聞言說章句,生實信否?)所以於未說咒前,預先叮咛誡勉道:般若有那麼殊勝功能,是真真實實而沒有半點虛偽的,大家要絕對深信不疑,才不失此般若勝益!

《金剛經》雲:“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現在正是如來金口親宣,菩薩重說,這麼真實語殊勝義,還不誠懇誠切地信受奉行呢!

二、是究竟義,謂如苟只滅見思煩惱,了分段生死,這僅可說是脫一部分的苦,終不能稱為真實脫苦,能夠三惑完斷,二死永亡,這才可謂之真實脫苦,否則怎能談得上真實二字?本經所明修證的結果,確能做到真實脫苦。“不虛”,就是不錯的意思。換句話說:“不錯”!依般若修行便可真實脫苦——能永除一切苦。

【合釋】照上面所說,依了般若而修可以得證菩提涅槃,那末,無疑的般若是一種大神力的咒呀!是一種大光明的咒呀!是一種最高無上的咒呀!是一種超絕無比的咒呀!它的功力是能除一切苦,這是的的確確之事實,而沒有些少虛偽的說話啊!

翻過來,【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有一次我去岡山,去岡山,周羅漢的家裡,來了一個很鐵齒的一個男眾。那個人講話我聽起來就是很痛苦!師父我問你:我說:怎樣?有什麼事情?你們心經講的:說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那我問你:那是不是心經的咒是最好的了?那你們楞嚴咒又說是無上的咒王;大悲咒就說是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成道的根本,怎麼每一種咒佛都說是最好的?他很不服,意思就是說,既然有個第一了,就不應該樣樣都第一,意思就是說,這個若是好的,另外一個就要不好。我就告訴他:不然不好的咒抽出來不要念。他說:不過佛怎麼說每一種都很好?我說:可不是!這和一個神經病的來一樣,師父!我先生往生了,我說:怎麼樣?你替我挑一部最好的經,幫我先生超度一下。我說:好!來!我帶你去六樓看,門打開說:不好的幫我挑出來,我留好的幫你念。她說:這……對啊!你說好的才念,不好的幫我挑出來,我留好的。佛講的那裡有不好的經典?那有這樣子的?釋迦牟尼佛講任何的經典,他都是一定要贊歎,對不對?他那一部經典後面講咒,他就是一種方便、權巧,所以佛法講:中邊皆甜,如同吃餅一樣,吃這個餅干,釋迦牟尼佛最會比喻的,佛法就像什麼?就像一塊餅,你吃到前面也是甜的嘛;你吃到中間也是甜的嘛;你吃到最後一塊,難道吃到最後一塊是鹹的?傻瓜!佛法,八大人覺經也很好嘛;心經也很好嘛、楞嚴經也很好嘛、法華經也好嘛,就像這個餅干一樣,中間也是甜的,旁邊也是甜的嘛,他就一定要挑剔,對不對?奇怪!岡山怎麼會出那種人才?奇怪!聽不懂,這個人怎麼這樣子的?有半藐視釋迦牟尼佛,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樣講有罪過,應該講:這是第一等咒,這是第二等咒,那我問你:釋迦牟尼佛講這是第三等咒,那誰要念啊?我念咒是一樣的時間,我還念第三等咒嗎?傻瓜!神經病!這個人不懂佛法,他看到這個心經就不服氣,釋迦牟尼佛講的,又是大神咒,又是大明咒,又是無上咒,又是無等等咒,這奇怪?岡山怎麼會出挑剔毛病的?也是出那一個人才。因為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因為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慈悲的,人不應該這樣子來衡量無上的慈尊、慈父啊,我們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法嘛,我們對佛法,我們用生命來相信它,至誠懇切,我常常講像我這麼爛的人,念咒都會有感應的呀,何況你們是那麼有修行的人。有的人笑得很可愛,笑成這樣。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我們看看這個咒,陀羅尼名,又有明,明就是你念咒就會有光明。密語就是秘密之語,不為眾生不容易所了解的。真言,那就是佛的語言,真言,真實不虛的語言。陀羅尼有四,翻譯成中文叫做法、義、咒、忍,法就是具足一切道理,具足一切法,義就是含有無量的意義,咒是順著中文的翻譯,陀羅尼叫做咒,因為古時候我們不可思議的,統統稱為咒、符咒,符咒這是順中國翻譯的。忍是印可,這個咒有威神力,能令一切眾生認同。陀羅尼翻譯成總持無量義,意思就是你只要念咒,你就具足無量無邊的道理,統統存在裡面,所以你要好好的念大悲咒,就是這個道理。以及善不失,惡不生,善也不失,惡也不生,就是你行善,畢竟不會失去你的功德,你要學這個惡,馬上把你除掉。所以陀羅尼就是善不失,惡不生,就是陀羅尼。因此你們要好好的念大悲咒,這是我勸導你們的,叫你們念楞嚴咒可能比較困難。有一個人念楞嚴咒,念楞嚴咒,這個咒,有一次有一個人在住茅蓬,住茅蓬的時候,一個比丘住茅蓬,他住茅蓬突然被毒蛇咬到,山上距離平地要好幾個鐘頭,沒有車子也沒有辦法,平常一個禮拜下山買一次菜,那麼上去就勉強買一些比較不會爛的,他也沒有冰箱,上面也沒有電,住茅蓬,被毒蛇咬到了,這下慘了!這下被毒蛇咬到了,可能還沒有到人家那個地方找到醫生就死了。他一下子很慌張,突然想到:這咒有無上的咒力,他平常在修楞嚴咒,就一直持楞嚴咒,一直持楞嚴咒,然後把他的腳捆綁起來,捆綁起來,然後慢慢的就下山,竟然沒有置他於死地。所以這個咒有時候,你只要深具信心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所以你們要出去出國的話,最好跟那個有修行的人,真的!因為他會念咒啊,至少坐飛機也比較安心。他說:師父!如果爆炸了,我跟師父去,剛好度我去。但是不要一爆炸後,我沒死,你倒是出事了,也許是我先回去,或你先回去也不一定。所以說這個佛教的團體,能夠的話出國少說話,多念佛。這個大陸公布了,現在大陸不歡迎出家人,前幾天公布的,大陸竟然不歡迎出家人?找不出個理由出來,不曉得為什麼?本來我再經過幾年,要准備到北京、四川的成都、昆明,福州、上海、或者是蘭州的甘肅,去走一走啊,現在不歡迎出家人了,佛教會也抗議了,其實他這項決策是不對的,因為出家人帶領了很多的信徒,到大陸去花了很多錢,大陸今天的廟,寺裡面的生活有點改善,是出家人跟我們台灣去的有關系,台灣去的叫“刮台風”,台灣的“台”,刮台風。所以說這是題外話了,因此念這個咒,我希望大家好好的用功。

明就是淨障,意思就是說淨除障礙,咒翻譯成明,就是淨障,就是淨除障礙。密就是不為眾生所知,只有諸佛菩薩能知,真就是實相不虛。這“大神”呢?就是大神力,陰陽不測,除障不虛,“大明”呢?就是破眾生的暗,監照無昧,不會錯誤。因為這個文字都很簡單,大明就是破眾生的暗,監照無昧。無上,最勝窮理盡性,無法出上,最勝窮理盡性,最殊勝,窮理:徹底的解決,無法出上,無上。無等等,一切諸法無能與等。除苦不虛,喻咒,比喻說這個咒,贊歎這個功德能夠除苦,歎果,這八個字分四個階段來解釋,喻咒,比喻作咒,來贊歎這些功德能除苦,而且不虛,總結而映前,所以起度苦不虛,總結論映到前面,為什麼?映就是觀空,觀空。等一下我會從頭到尾解釋一遍。

丙二:正說咒語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分釋】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咒的名目已經說出,它的功德也都明白,所以(故),現在應當把它——咒語——宣說出來。好使現在、未來的一切有情依之受持而獲到解脫。於是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此咒總共只有四句十八字,很容易受持,且具有不可思議功用。行者但能至心念誦,自然獲益不少,乃無求解釋的必要,蓋凡一切神咒皆是諸佛神妙不測之密語,唯佛與佛方能了了,誠非我們凡夫所能探悉。因此,不但我們中國的學佛者不事解釋,就是印度也不曾解釋。故咒為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及四例的翻字不翻音。

梵語“陀羅尼”,華言稱為“咒”(此翻咒之總名,其咒語則不翻)。亦雲“總持”,謂總一切功德,持無量義理。又能“總持”一切善法令不失去,“總持”一切惡法令不生起。也有譯為“真言”,由諸佛真心宣說出來故。亦稱為“密語”,即諸佛秘密不思議之語,凡夫二乘所不能知,只宜密持密受,不可明說也。總之咒有神妙不測的力用,雖不可解,但行者能一心虔誠持誦,久之自能發生靈感,獲到神效,成就一切不可思議功德——近則身心安寧,消災滅罪,增長智慧;遠則能令解脫生死煩惱,速證無上菩提。又咒多有鬼神王的名號,持誦之,鬼神敬王,非但不敢加害,且能擁護,故能夠志心持誦,於中永無魔難等障。密咒的不可思議功德可就廣大極了!

這種秘密不思議神咒的道理,正如王的密旨,但宜欽奉,勿妄宣傳,亦如軍中號令,唱其密號,則通行無礙。因為它的作用在聲音,不在解釋故。

根據上面所說,凡是咒語,均不可解釋,亦不該解釋。或有人必欲知其梗概者,那末,我只好依照字義略釋如下:

揭谛,華言去也,度也。謂般若甚深功能,能“度”眾生“去”到彼岸。重言揭谛表自度又能度人。波羅揭谛,波羅華言到彼岸,謂“度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羅僧揭谛,“僧”華言眾也。謂願大“眾”同“度到彼岸去”。菩提,即無上佛果。娑婆诃,華言速疾成就。現在把它調整順序,聯在一起說,便是: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依般若得度去吧(揭谛)!“度到彼岸去”吧(波羅揭谛)!“大眾”都“到彼岸去”吧(波羅僧揭谛)!“快快地”來“成就”無上佛“菩提”呀(菩提娑婆诃)。又娑婆诃,除譯為速即成就外,還可譯為“息災增益”;或譯為“究竟”。意謂一登了彼岸便可“息”滅一切生死“災”患,“增益”無量福慧。登了彼岸便可“究竟”成佛。

又揭者去也,谛者真實也。謂依般若而修能“去”一切顛倒夢想,證得“真”空“實”相,故曰揭谛。欲得到彼岸(波羅)涅槃之樂,當“去”(揭)一切顛倒夢想,證得真空實相(谛),方能達到目的;故曰波羅揭谛。那“彼岸”安樂之鄉,非欲一人二人得到而已,是希望一切有情(僧),攜手同登;故曰波羅僧揭谛。依此勝妙般若而修能令成就“菩提”,願大家趕快(娑婆诃)發心吧!故曰菩提娑婆诃(誦此咒時仿佛像讀發菩提文,或回向文一樣)。

這些解釋,都是按字表法會意之言,雖不能說它沒有意思,但只可作一種參考而已。若照咒語本意還是不加解釋為是,願閱讀者一心持誦,勿起思維,則心咒相契,自得密益,若一落心思,便成知見渣滓。

觀此寥寥數句神咒,即可表露佛菩薩救度眾生的悲心深切,無微不至,這麼重重啟示,處處指要,無非要眾生速離苦海,而登彼岸;實在太慈悲太親切了。你看佛菩薩如此慈悲,憐愍著我們這一群長處沉淪不得解脫的苦惱眾生,因而諄諄善誘,極盼大家快快回頭同登彼岸,故在精細顯說後,又親切地宣說這麼簡單而易持的勝妙神咒來接引我們,這種殷情厚意,比之慈母倚門而望其子之歸來的情緒實深且切矣。我人思之寧不慚疚萬分!之後如再依舊迷戀不省,不肯發心勇猛精進——依般若而度脫,而證悟,未免太辜負佛菩薩的一片苦口婆心呢。

這部《般若心經》,既標名曰“心”,分明要人依般若而證悟真心。先談種種空為顯說般若,是破心執;後總說咒,為密說般若,是除心障。因為我人對一切諸法心生執著,謂之心執,因而受種種煩惱侵攪,謂之心障;由是永使本具真心埋沒不見,枉受生死。今仗般若顯密之功,執既破而障亦除,自然發見真心,則煩惱頓斷,生死永了,究竟成佛;實現度一切苦厄,遠離顛倒夢想……的了。此為本經修證的一大旨趣。

復次當知或經或咒,原同一體,若顯若密,本無異致,所謂顯即是密,密即是顯,經即是咒,咒即是經。經是顯咒,咒是密經,顯說即具密咒之利益,密咒亦诠顯說之妙義。則此可知全經妙義總攝在此咒中,而全咒密益亦無不統該顯說文中。蓋顯藉慧通,密以定入,諸佛修行法門不出定慧二法也。能夠顯密兼修,定慧圓臻,那就大美滿了!就是隨持一種亦可獲般若不思議之利益。所謂兼持則雙美備至,單舉亦可交攝無遺,固知顯言密語皆歸第一義也。大矣哉!般若之功力,若顯若密,皆不可得而思議焉!願共勉之!

咒語可以不必合釋。丙二正說咒語竟(乙二密說般若文竟)。全卷經文至此講完。

綱戊“結顯開密”節——說咒

【故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

那麼這個應該這樣念: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有的人念這一句時,就聯想到很愛吃:多一塊、多一塊,再多一塊(台語諧音),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台語)我這樣念不太好聽。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這多好聽!按,經語有五種不翻,是唐代玄奘法師所立的,咒語就是其中之一,五不不翻譯的其中之一嘛。秘者是深奧難言之義,很深,很不好說了。密是隱密不易示人。所以又顯這個法誦持,你只要念就好,往往尋文思義,不得專一。你總不能說,我念大悲咒時:“南無喝羅怛那哆羅夜耶”這是一個什麼佛啊?“婆盧羯帝,爍缽羅耶”然後又:這是一個什麼佛啊?不要!你就拼命一直念就好,就會自然有感應了。所以說,往往尋文思義,不得專一,秘法誦持,不起分別,易成三昧啊。聞密宗的大德這樣說:咒文不盡梵語,就是不完全是梵語了,它是通乎六道輪回。簡單講,比如說我們念那個“唵嘛呢叭咪吽”有一個咒:唵嘛呢叭咪吽,你聽過嗎?唵嘛呢叭咪吽,就是通六道輪回,通六道輪回,所以唵嘛呢叭咪吽,就是所有密宗的人都持這個咒,大部份,紅觀音,這個咒我持了幾十萬遍,唵嘛呢叭咪吽。通乎各趣。就是天竺人也就是每有所不解,意思就是說,有很多就是印度人也不是很了解。但求信心薰習,你只要求這個信心的薰習,淨心的感應,清淨心就會感應,所以我們的文依例,例就是不許翻,就是我們還是不翻譯。語例不強解,這個音這個語,我們也不勉強來解釋它,謹按照古德。但是各經都有顯說密說,不獨本經,顯說者義詳,密說者義簡,詳簡皆說一事,詳細或者是簡單,統統是說一個事相。知其可顯,可會其秘密,這樣就可以會合了解這個秘密。

等一下休息十分鐘以後,我會把整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從頭到尾很詳細的解釋一遍。

結論

諸佛皆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於世——普度眾生同歸正覺——觀其度生工作第一步就是說法。但因眾生的根機利鈍不等,心量大小各殊,所以佛陀在設教度生方面,有其特別的方案和形式。你看在道理上則有權有實,實則直談一乘法,((一佛乘之法也。)一乘一(成佛唯一之教也。乘為車乘,以譬佛之教法。教法能載人運於涅槃岸,故謂之乘。一佛乘——唯一成佛之教法。)五邪命一(比丘營不如法事而為生活,謂之邪命。有五種:一、詐現異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之相,以求利養者。二、自說功能,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者。三、占相吉凶,學占卜而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者。四、高聲現威,大言莊語而現威勢,以求利養者。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於彼得利,則於此稱說之,於此得利,則於彼稱說之,以求利養者。)滅谛四相一(為滅靜妙離之四。舊譯曰盡止妙出。《俱捨論》二十六曰:“諸蘊盡故滅,三火息故靜,無眾患故妙,脫眾災故離。”))權則分別說三乘。於方法上則有顯有密,顯的是明說道理以示人之修持,密的則不事解說,直示密咒以持誦,若顯若密都各有其不可思議功德——顯密均能令行者獲種種益,乃至成佛;唯依其功行之深淺而證果不同。於語言文字上則有廣有略,略則提示綱要——總明大意,令利根人一聞即悟,不費余力;廣則詳陳細目——分別解釋,使鈍根人,入門多方,不致遺棄。以上皆為佛陀攝化眾生的各種方案,可謂最完善、最周密而又極善巧的了。

蓋權實同運則能圓滿普度顯密並施即可隨機得益;廣略互陳自然利鈍兼收。本經的內容就是俱全這些條件的,現在再來把全經的綱要總為提示一下以作結論。

本經內容分為顯說般若,和密說般若二大階段,從觀自在起至三藐三菩提止為顯說般若文。從故知般若起至菩提娑婆诃止為密說般若文。在顯說文中(1)從“觀自在”至“度一切苦厄”是總示菩薩修證境界,其中“觀自在”句是明能觀人——行者:“行深般若”句是明所修行——法門;“照見蘊空”句是明所觀境——悟境;“度一切苦厄”句是明所得益——修行結果(“行深”一句約修行工夫言——自利——屬因;照見蘊空,度一切苦厄,此二句約所證功德言——利他——屬果)。(2)從“捨利子色不異空……三藐三菩提”為詳明般若真空實義,其中“色不異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句是遣執文。“捨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句是顯性文。“是故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句是破妄文,於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意識界”這是破凡夫我相;“無無明……無苦集滅道”這是破二乘法相(“無無明”句破緣覺法,“無苦集滅道”破聲聞法);“無智亦無得”這是破權教菩薩法相。“以無所得故……三藐三菩提”此為證果文——菩提薩埵依般若……究竟涅槃,這是明菩薩得斷果;三世諸佛依般若……三藐三菩提,這是明諸佛得智果。以上為顯說般若。

其次,“故知般若……是無等等咒”是先出名歎益,“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即說咒曰……娑婆诃”是正說咒語。以上為密說般若。

又“色不異空”等四句為略說般若,“是故空中,無色……以無所得故”為廣說般若。五蘊,十二入,四谛,十二因緣等為權法;無所得,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為實法。扼要的說:“照見蘊空”句是破妄顯真,略明行深般若的境界;“色不異空至無智無得”句是悟妄即真,廣闡般若真空實義;“以無所得”句是總結般若功能和實相境界;“依般若波羅密多……”句是明諸佛菩薩皆依般若得解脫而成就無上菩提,以顯本經之殊勝(依般若句屬修行方面;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句屬斷妄方面;究竟涅槃,三藐三菩提屬證果方面)。

復次,本經若照文字方面看來,雖然沒有開端的序分——前言,和最後的流通分——結論。若變通辦法來說,無妨把“觀自在至度一切苦厄”句,為“序分”,因為這幾句話是結集經的人敘述菩薩修證工夫而加上的,是一種敘由語。“故知般若波羅密多至菩提娑婆诃”句,可以代替“流通分”,因為這段文是明顯密兼勝,且首句是結歎般若功能的。是否有妥願先覺者有所指教!

噢,最重要的精華,翻開四十三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菩薩說了一部大智慧到彼岸最重要的一部經典,觀自在菩薩就告訴了捨利弗,他過去無量億劫來怎麼修行呢?是修行這個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就照,徹底的照破了色、受、想、行、識,一切統統是空的,所以能夠超越一切的痛苦;能夠超越一切的煩惱,觀世音菩薩就叫捨利弗說:捨利弗啊!你知不知道呢?色不異空,就是色法是緣起所生的,並沒有離開這個空性,而空性也沒有離開這個色法,如果進一步講,色當下就是空,而空當下就是色,那麼所有的受、感受;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行為造作;所有的意識形態的分別,統統也是空的,亦復如是;也是空性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執著五蘊。觀世音菩薩又對捨利弗這樣叫:捨利弗啊!什麼是諸法的空相呢?什麼是一切法自性本空的空相呢?所謂空者,因為它不生,所以它就不滅,本性本來就沒有生,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滅,本性也沒有所謂的垢,也就沒有所謂的淨。這空性裡面所發展出來的,也沒有所謂的增加,卻也沒有所謂的減少,所以在空性當中的一切法,我們必須要徹底的清除。那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空掉這個色法;空掉受、想、行、識法;我們一定要空去眼耳鼻舌身意;我們一定要除掉色聲香味觸法;我們一定要空去眼界,到最後無意識界。在空性的發展當中,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是來自於虛妄的意識形態,也沒有所謂的修行而把無明除掉,因為本來就沒有無明,無明不可除,自性本空故。乃至到最後,也沒有所謂的老死;也沒有所謂的把老死除掉的功夫修行;也沒有所謂小乘的苦集滅道;也沒有所謂的智慧;或者是所謂的得到,因為一切法畢竟空,無所得。因為無所得的原因,所以菩薩依大智慧所以能夠到彼岸,因此大菩薩的心無掛礙,因為沒有掛礙,也就沒有所謂的恐怖,也就沒有所謂的顛倒跟夢想,所以三世諸佛就是因為空性,悟到空性的原因,因此究竟了不生不滅的涅槃,那麼因為按照大智慧到彼岸的能力,所以能夠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知道,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神咒就是不可思議。是大明咒,就是能放出一切光明的,是無上咒,沒有一個比這個更高的;無等等,意思就是沒有能夠望其項背的,意思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咒,這是無等等的,沒有一個有辦法跟它比的,能夠除一切苦,真實不虛,真實不虛,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就是我們所謂所講的咒語,叫做: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就是這一部經典。

我們心經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講完,是因為方便買錄音帶的人,不要花那麼多錢。如果說你有興趣的話,你去找斌宗大師的注解,好好的去讀一讀、研究研究,但是道理師父已經講過一遍了,那就非常清楚了。那麼今天現在已經九點多了,因為我們提早結束一點,讓大家休息,下個禮拜七點考試,七點半講百法明門論。好!請站起來,好了!向佛問訊,向佛問訊,好了,就這樣子,因為學員長不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輯圓滿

本經五重玄義

何故講經須先解釋經題?蓋題為一經之總綱,全卷經文為一題之別目。題目既明則經文易懂,故須先釋題。這可比——如網提其綱則眾目自彰,衣挈其領則群縷必直。先釋題目亦復如是。

釋題之法,賢首則用十門玄談: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處會,八、傳譯時代,九、總釋經題,十、別釋文義。此為賢首釋經的方法。天台則用五重玄義,內容分為通別二種。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釋。七番共解者:

一、標章——即分科也。所謂標其章段,如標五重,層次分明,使人容易憶持,令起念心故。

二、生起——如五重次第相生而起。凡標章段者,必有其次第之生起,使不散亂,令起定心故。

三、引證——凡所發言論,欲使人深信者,當引經據典,或古人名訓,以證所說不謬,令起信心故。

四、觀心——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所以聞法要須句句指歸自己。如現在所講的般若心經,般若譯為智慧,智慧是對愚癡而言。智慧是覺,愚癡是迷,覺即是佛,佛不在外即此現前一念本覺真心,此心不被塵欲所蔽,境界所轉,當體歷歷明明,此覺理之智,就是般若——實相般若——即自性天真佛——本覺真心。余“波羅密多”,例之可知。此約觀心釋名也。如了達實相,即觀心“體”也,修因證果,即觀心“宗”也,斷惑證真,即觀心“用”也。分別淺深大小,即觀心“教”也。所以須明觀心者,意在要人即聞即解,令起精進心故。

五、料簡——就是問答。問答可以解釋群疑,所謂疑破暗消,慧心開朗,令起慧心故。

六、開合——謂開廣合略,以順眾生根性之利鈍。如本經所明——若有眾生迷心者則合色開心,如五蘊是也。若迷色者則開色合心,如十二處是也。若心色俱迷則心色俱開,如十八界是也。若心色俱不迷者則心色俱不開。因為要使眾生隨機獲益,所以明開合以示廣略,使各隨機宜,亦是令起慧心故。

七、會異——謂會通異名,使其正確了知“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以堅固其信心,並令起慧心故。當知以此七番共解——標章,生起……是具有令人生起信、進、念、定、慧之五心而成其五根、五力,以破五障(信破疑障,精進破懈怠障,念破迷障,定破散亂障,慧破愚癡障),修七覺支(1.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2.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3.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4.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輕利安適。5.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6.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7.行捨覺支,捨諸妄謬,捨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捨之心所,故名行捨。(擇法、精進、喜、捨、除、念、定)),行八正道(1.正見。見苦集滅道四谛之理而明之也。以無漏之慧為體,是八正道之主體也。2.正思惟。既見四谛之理,思惟而使真智增長也。以無漏之心所為體。3.正語。以真智修口業不作一切非理之語也。以無漏之戒為體。4.正業。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業住於清淨之身業也。以無漏之戒為體。5.正命。清淨身口意之三業,順於正法而活命,離五種之邪活法(謂之五邪命)也。以無漏之戒為體。6.正精進。發用真智而強修涅槃之道也。以無漏之勤為體。7.正念。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以無漏之念為體。8.正定。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禅定也。以無漏之定為體。此八法盡離邪非,謂之正。),入三解脫門(1.空解脫門:觀一切法,由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來空,無作者,無受者。如此通達者,能入涅槃解脫之域,故謂之為解脫之門。2.無相解脫門(無相三昧):是與滅谛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為無相(。以無相為緣,故名為無相三昧)。3.無作解脫門(無願三昧,舊雲無作三昧,又雲無起三昧。):是與苦谛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也。苦谛之苦,無常及集谛可厭惡,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谛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捨,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如此,就是鈍根的亦能證得羅漢果,大乘則能證無上菩提。釋題須七番共解者是很有意思的。

其次,五重各釋,即用五種玄義各別解釋經題。現在雖依天台釋經規范,但當捨繁取簡,以便初學,故不用七番共解,單取五重各釋。何謂五重玄義?即初、釋名,二、顯體,三、明宗,四、論用,五、判教。幽微難見曰玄,深有所以曰義。用此五重釋題,預先發揮經中幽微難見,深有所以之理,挈示經前,使人一覽經題,便知經中大意,故曰五重玄義。

因為一經有一經之名,一論有一論之名,所以凡講一切經論須先出名。尤其是由假名而會實體(真理);所謂實體當借假名而顯示,故釋名之後,接著即須顯體;既識其體,則從體起修(宗),所謂依真理而立行,故顯體之後,接著即明宗趣;依實行而獲功用,所謂由修因而證果,大用乃彰,故明宗之後,接著即須論用;由功行之淺深,分力用之勝劣,所謂以勝劣而判教相之權實,因用有大小勝劣不同,故論用之後,當判教也。這種道理可舉一個例子:比方要結交一個朋友,第一步要先知其姓名(釋名),這是不消說的,其次則識其面目(顯體),三知其性質(明宗),四知其才學(論用),五知其人格(判教),於是方不濫交於人,用五重解釋經題,亦復如是。

初、釋名:釋為解釋,名為名目,即解釋一經之名目。古人講解一切經論,均用七種立名。那七種呢?

一、單人,二、單法,三、單喻,四、人法,五、人喻,六、法喻,七、人法喻,而“人”有因人、(為未到佛果以前修行者之總稱。)果人;(果上之人有三種:一佛,二辟支佛,三阿羅漢(阿羅漢小乘極悟之位名。一譯殺賊。殺煩惱賊之意。二譯應供。當受人天供養之意。三譯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報之意。)。)“法”有修法、(行密教之祈禱法曰修法。)性法;(性名自有,不待因緣,傳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得真法。)“喻”有片喻、全喻。

一、單人立名者——如《維摩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維摩是人,乃因地修行之人,為“因人”。《佛說阿彌陀經》——上佛字即能說人,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下阿彌陀是所說人,即樂邦教主,二俱果上之人,為“果人”,經題無法無喻。

二、單法立名者——如《圓覺經》、《涅槃經》等。“圓覺”、“涅槃”二者皆為修行成佛之法,經題無人無喻。

三、單喻立名者——如《寶雲經》、《梵網經》(經雲爾時世尊觀諸大梵天王七寶所成之網羅幢,因而說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廣說如《華嚴經》)等。“寶雲”、“梵網”二者是喻,經題無人無法。

四、人法立名者——如《文殊問般若經》、《藥師如來功德經》等。“文殊”、“藥師”是人,“般若”、“功德”屬法,經題無喻。

五、人喻立名——即《如來獅子吼經》、《菩薩璎珞(編玉而懸於身者。印度邦俗貴人男女皆作之。)經》等。“如來”為佛十號之一,是人(果人),“獅子吼”是喻(獅子為獸中之王,一吼則眾獸俱伏,佛為法中之王,無畏說法而十界同遵,故以獅子吼喻如來之說法);又“菩薩”是人(因人),“璎珞”是喻,經題無法。

六、法喻立名——即《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經》等。“妙法”、“般若”是法,“蓮華”、“金剛”是喻,經題無人。

七、人法喻立名——即《大方廣佛(證得大方廣理之佛,謂之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又雲大方等。方者方正,廣者廣大,諸大乘經之通名。)是性法,“佛”是果人,“華嚴”是喻(因行微妙,如大寶華(由珠寶而成之大蓮華也。)莊嚴一乘佛果);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佛”是人,“雨寶”是喻,“陀羅尼”是法,三者具足,故以人法喻立名。

佛經雖則多至萬卷,但以此七種立名,可以赅括無余了。

現在所講的這部般若心經,到底以何立名?“般若”是法,“波羅密”是喻,經題中無人,又不是“人法”、“人喻”、“人法喻”立名,那末,正以“法喻”立名也。

二、顯體:顯是顯示,體為性體——真理——即顯示一經的真理。前釋名是假名如賓,為能诠;今顯體是實義如主,為所诠。經之名目如人之姓名,經之實義如人之身體。經若無體,則不符佛說,而邪倒無印,不可流傳於後世,猶人之但有其名,而無其身,則張三李四莫知所指,那就等於龜毛兔角無事實了。須知經中文字無非方便語言,其意在令人循名得體,這正與“因筌得魚”,“由指見月”的意思相同。若逐名迷體,雖則遍覽三藏十二部聖典,咬文嚼字是獲不到真實利益,好像老鼠嚙生姜——得不到什麼好處;故釋名之後須顯體也。一切經論分為大小兩乘,常言小乘經以三法印(小乘以三法印印之,證其為佛說,大乘經以一實相印印之,證其為大乘之了義教。一、諸行無常印,行有遷流之義,謂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滅而無常也。是為諸行無常印。二、諸法無我印,行之名局於有為法,法之名。通於無為法。言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中無有我之實體。是諸法無我印也。三、涅槃寂靜印,言涅槃之法。滅一切生死之苦而為無為寂靜。是涅槃寂靜印也。)為體,大乘經以一法印(對於小乘之三法印稱大乘之實印相,曰一法印。又有一實相印之名。即諸法實相之理也。)為體;或雲以實相為體。這是一種籠統的說話,據實研究起來,每一部經論都各有其特具之理體。如華嚴經以一真法界為體,楞嚴經以如來藏(佛性者是如來藏,是正法藏、是法身藏、是出世藏、是自性清淨藏。)妙真如性為體,彌陀經以常樂我淨四德為體。然則此經以何為體?乃以第一義空為體,本經所說的“無所得”三字就是第一義空的意思。或雲以實相為體,經雲:“是諸法空相”。

三、明宗:明是明白,宗為宗要,即明白一經之宗要。亦雲宗趣——語之所尚曰宗,宗之所歸曰趣,乃趣向之歸宿,會體之樞機。良以體非宗莫會,宗非體不立,欲會正體,須明宗趣。若行人不識宗趣,則行業無所歸,怎能領會不思議之妙體,故宗趣不可不知。前顯體俾行者悟理,屬性德;今明宗俾行者起修,屬修德。性德乃秉之於天,人所同具,而修德必須人力進修方得造詣。所謂依性起修,由修證性,自然獲到真實受用。現在來說一個譬喻:家屋喻宗,虛空喻體,虛空雖周遍一切,但須建以家屋方能遮風避雨,居人藏物。若有體無宗,就好像雖有廣大之虛空終不可一日安住。故顯體之後須明宗也。但一切經論,都各有它的宗趣——如《法華經》以一乘因果為宗;《金剛經》以發菩提心(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為宗;《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可是,現在所講的這部《般若心經》,什麼是它的宗趣呢?“觀照般若”便是本經的宗趣,經雲“照見五蘊皆空”。

四、論用:發揮要義曰論,即討論說明的意思。“用”為功用——修行成就為“功”,所獲利益為“用”。又雲力用,“力”有“能力”和“感力”;“用”有“作用”和“受用”。能力和作用屬因約修行方面言;感力和受用屬果約證悟方面言。又滅惡為“力”屬斷惑,生善為“用”屬證果。要之,即修行結果,發生效“力”,應“用”之謂。本經是以觀照般若為“功”行,而獲到下面所說的妙“用”。前明宗是會體之方法,今論用是得體之妙“用”。若無妙用空修無益諸行誰肯為之,故明宗之後須論用也。每一部經論都各有它特具的妙用——如《楞嚴經》以離愛得脫為用;《金剛經》以無住(法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所住著,隨緣而起,故雲無住。)生心為用;彌陀經以往生不退為用。然則本經以何為用?乃以破三妄除三障究竟成佛為妙用。經雲:“無色無受……乃至無意識界”此破凡夫著色之妄相;“無無明乃至無老死,無苦集滅道”,此破二乘著空之妄相;“無智亦無得”此破權乘菩薩著空假二邊之妄相;故雲破三妄。又“心無掛礙”即除“業障”;“無有恐怖”即除“報障”;“遠離顛倒妄想”即除“煩惱障”;故雲除三障。“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雲究竟成佛。觀此,則本經確以破妄,除障,究竟成佛為妙用,可以了無余疑矣。

五、判教:判是判別,教為教相,謂判別一經所屬之教相。佛陀化導眾生之語言文字叫做教;判別一代時教之次第淺深謂之相。

釋尊三十成道,八十入滅,始自寂場,(寂滅的道場。)終至鶴林,其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結集為三藏十二部聖典。於中大小權實,頓漸偏圓之理各各互陳,若不經判釋,那怎能知道現在所講的這部般若心經,它所诠的教義究竟是頓是漸,或權或實,就不免要混濫經旨了,所以要判教也。

如來一代說法浩如煙海,天台智者大師,靈山親承,大蘇妙悟,以五時八教,把如來一代聖教,有條不紊地,判釋得昭如日月、罄無不盡。五時八教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大綱領與順序(五時為時之順序,八教為教之順序)。換句話說:如來一代教化眾生其調整機宜的次第,在時間方面分為五時,在教法方面分為八教。當知如來一代說法無非對機施教,因為眾生的根器(個性)千差萬別,所以如來的說法也就不能一致;所謂時有先後,教有權實。你看,四十九年的說法,時間總算不短,三藏十二部的結集,教義不算不多。若不加以整理,實在無法探悉其內容——說法的階段——教義的類別。智者大師,特具手眼,把一代說法之次第,嚴格而精密的判釋為通別五時;把一代所說之教義,明細而適當的判為兩種四教——八教。先明五時次明八教。

五時是佛成道後於四十九年中其應機說法的先後,總其次第分為五個時期,謂之五時。何謂五時?有“通”、“別”兩種,通則五時可以互通,別則五時各別分限。現在先講別五時——

一、華嚴時:即說《華嚴經》之時(以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晉譯六十卷,唐譯八十卷),於七處八會所說的。世尊初成道時,為暢演一真法界妙理,現千丈盧捨那身(佛之報身,譯為淨滿,謂煩惱淨盡,福慧圓滿),為大機菩薩說自證(第一義之真理非從他得而自證悟者,謂之自證。)法門,談華藏境界。(有千葉之一大蓮華中台有盧捨那佛,千葉各為一世界,盧遮那佛化為千釋迦,居於千世界。復就一葉世界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四天下(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之南閻浮提。千釋迦各化為百億之釋迦,坐於百億之菩提樹下。)可惜一類鈍根的小乘們都不領解,如聾若瞆,不見不聞,所謂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捨那身,徒負如來一片婆心。要之,直談大乘圓頓法門,令其頓超直入,專被大乘利根菩薩機者,是為華嚴時。

二、阿含時:即說阿含經之時(阿含譯為無比法,謂世間一切諸法無可與比者);又名鹿苑時。從所說之經立名則稱為阿含時,從所說之處立名則稱為鹿苑時;因為說阿含經最初在鹿苑故。說華嚴後的十二年中,佛為引誘一類小機,說了四阿含經(一、增一阿含五十一卷,明人天因果;二、長阿含二十二卷,破外道;三、中阿含六十卷,明真寂深義;四、雜阿含五十卷,明諸禅定),專談小乘法門,特被鈍根眾生。因為華嚴會上小機不契大教,所以如來隱大現小,為實施權,先於鹿苑為五比丘(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男俱利)等說四谛,十二因緣,繼而游歷十六大國說諸小乘法門——四阿含經;以及九部修多羅(十二部中除去“方廣”及“授記”,“無問自說”之三部,是為小乘之九部。若十二部中除去“因緣”,及“譬喻”,“論議”三部是為大乘之九部。但常言九部者多指小乘也。詳明參照涅槃經第三)。要之,專談小乘教義,獨被一類鈍根眾生,令其由小轉大,超凡入聖,是為阿含時。

三、方等時:即說方等經之時。方等為一切大乘經之通稱。方是方廣,等為均等;謂“廣”說大小乘教,使其“均”等受益。又等即平等——倡導大乘真俗平等之理。說阿含後的八年中間,佛為普應群機,說《維摩诘經》、《思益經》、《解深密經》、《金光明經》、《大集經》等;贊揚大乘,彈诃小乘。雖雲方等融談四教,實則意在倡導大乘法門,策進小機。因為小乘人得小為足,不肯進求上乘,所以如來於方等會上借維摩等諸大士互相酬唱,極力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令其恥小慕大,回向上乘。要之,偏圓並陳,權實兼施,以引小入大為目的,是為方等時。

四、般若時:即說般若經之時。說方等後的二十二年中間,佛為蕩空破執,於四處十六會(一、王捨城靈鹫山七會;二、室羅筏城給孤獨園七會;三、他化自在天王摩尼寶藏殿一會;四、王捨城竹林苑中白鹭池邊一會),說諸部般若(有十類八部之別,大般若共六百卷),開示真空實相,真俗圓融之理。諸小乘人因經過方等會上的種種彈斥,雖則心慕大乘,而情執未銷,故見未亡,不敢直下承當,對於淨佛國土,沒有好樂之心,於是如來特以般若而淘汰之。要之,破妄顯真,即色明空,令其掃除余執,融通轉教,趨進中道實相之門,為法華會上授記作佛之本,是為般若時。

五、法華涅槃時:即說《法華經》與《涅槃經》之時。說般若後,於七年間佛見眾生根基已經成熟,為開權顯實(開除權小之執,顯示圓實之理),說《法華經》七卷,淳談圓滿法門,開示一乘因果。說法華後三個月於佛將臨涅槃的前一晝夜,為收拾群機,說《涅槃經》二卷,重示常住(法無生滅變遷謂之常住。)佛性。

法華乃如來四十年來最後之極談,由前彈斥(方等時),融會(般若時),至此機已純熟,猶如長子堪承家業,太子當紹王位。乃於靈山會上直下開示佛之知見,(三智雲知,五眼雲見。)二乘至此各蒙授記作佛。固知法華為開權顯實,會權歸實之究竟一乘教也。據此,則前四時是權設,今為實義,蓋前四時雖然亦明圓教,但是兼說前三教之權理,是對待之法,非法華時之純圓一實之教。要之,會三乘之權,歸一乘之實,所謂“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為法華時。

涅槃為如來最後之顧囑,是具談四教,然有二種不同:一、追說四教,如來恐怕法華會上有漏落之機,未預圓妙之旨,故追說以收拾之,使其同歸一乘之實。但除收拾當時殘機之外,亦為末代鈍根眾生重施方便,故雲追說。二、追泯四教,泯者,滅也除也。謂雖追說前四時所說教義,然而隨說隨除(開除權小),故雲追泯。總之,“追說”為施權,“追泯”為顯實。也可說,追說是為實施權,追泯是廢權立實。因為佛陀在臨涅槃時,還有一類突來之機,如須跋陀(是一位老梵志,老外道修行者,年百二十歲)來求佛出家,佛陀先為說權法令得阿羅漢果,此為施權——追說;後為說常住佛性,指歸三德秘藏,(諸佛之妙法以諸佛護之不妄宣說故也。)此為顯實——追泯;這也就是廢權立實的意思。要之,重施教法,收拾余機——追說,追泯,是為涅槃時。因為涅槃與法華皆明大乘究竟成佛之理,故合為一時。如來大事至此才算完畢,出世本懷於茲始暢。

茲當申明數語:方等與涅槃雖說同是具談四教,但其內容有兩種不同的地方,學者不可不知的。一、方等四教中之圓教,初後皆知常住佛性與涅槃一樣。別教初則不知而後方知。藏通二教則初後俱不知。至於涅槃的四教則初後俱知常住佛性,此一不同也。二、方等是對“三藏”半字法門說“通別圓”滿字(義理具足為滿字,以半字譬小乘,滿字譬大乘。)法門;涅槃乃用藏通別三教之權法助顯一實之理,此二不同也。以上為別五時——所謂:“阿含十二方等八(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七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上來所說別五時,是明如來施教之次第,此為一往之言,未可絕對肯定,其理由後面自有說明。因恐學人偏執誤會,故其次當明通五時也。

次通五時:謂五時所說教法可以前後相通而不局於某時說某經。蓋如來說法本無定時,亦無定法,因眾生機宜各別,根性利鈍不等,而如來慈悲化物莫不一一隨機隨時教化而攝受之。當知一座的說法,尚有大小頓漸偏圓之機,況一代言教怎能各拘年限不使前後相融呢?如說華嚴頓教時,遇有漸教小機預會(參加)者,亦當為之方便開示,豈有棄而不度之理。或說阿含小教時,值有菩薩大機,又豈待至涅槃或法華會上方為攝取的呢?不然的話,是會發生不妥當的議論出來。須知這五時的分配,大概因為結集經藏之時,為了要使後來學者研究便利起見,其間以文意教義相同者依類結歸別五時攝。因此,如果單明別五時,則對於一代時教總覺得不能圓該普攝——未盡穩妥。所以須要再明通五時而融洽之。此為通五時也。

總之,別五時是明說法時期從一至五,次第隨宜,各時所說教義,其頓漸權實歷然不紊。換言之:它是就眾生根器,如來依次第先後而成熟之。所謂:初由華嚴之“擬宜”,次以阿含而“引誘”,繼以方等之“策進”(亦雲彈诃),再以般若之“淘汰”,終以法華之“開顯”(亦雲咐囑)為究竟。

通五時,是明如來教化眾生隨時應機而施教,不限年月,不依次第。所謂不一定華嚴時就一概直談大乘圓頓之理,或在阿含時就一概專說小乘漸教法門。知道了這五時通別的道理,那末,兩種四教歷時分明,沒有差錯。則不一味拘於“阿含十二方等八……法華涅槃共七年……”之說,以謬解如來說法之本旨。

復次,涅槃經聖行品中有以一牛出五味次第成熟的譬喻(注五),謂:最初由牛出乳,次由乳出酪,由酪出生酥,由生酥出熟酥,由熟酥成醍醐味。此五味的成熟次第正如釋尊以五時成熟眾生根性一樣。一華嚴時,為佛初成道時對一類大機直談大乘圓頓法門,譬如從牛出乳,故華嚴時為乳味。二阿含時,佛隱大現小,說華嚴後次說阿含經,如從乳出酪,故阿含時為酪味。三方等時,為引小向大,說阿含後次說方等諸大乘經,如從酪出生酥,故方等時為生酥味。四般若時,為除執,廢情,故說方等後次說般若,如從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時為熟酥味。五法華時,為開權顯實,故說般若後即說法華,如從熟酥成醍醐,故法華時為醍醐味。以上略說五時五味的內容。

次明八教。如來一代教化,其隨機施教,說了無量法門,歸納起來不出八種教相,分為兩種四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合為八教。

先明化儀四教:

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此為化儀四教;乃佛陀教“化”眾生所用之“儀”式,故曰化儀(如世藥方)。

一、頓教:頓是頓超直入,不經階次的意思,所謂:“一超直入如來地”,故名頓教。這是對於利根之人堪受大法者,不用方便引誘,直接施以大乘頓超之法;如說《華嚴經》是。

二、漸教:漸是漸次而進,由小至大的意思,所謂:歷時修行,次第斷惑證果,故名漸教。這是對於鈍根之人,不堪接受大法,當漸次引誘,故先說小乘令其由淺入深,漸漸引入大乘;如說《阿含經》是。

三、秘密教:秘密是不顯露的意思。謂眾生根性各別,在一會中同時受教,佛以三輪不思議神力,圓音暢演,隨類得益。因為機異故所契不同——雖同會禀法,然而或聞為漸,或聞為頓……各自證悟不同,而彼此互不相知,故曰秘密教。互不相知者:謂同席聽法之人彼此不相知——如悟大法者以為如來是專為自己說大法,悟小法者以為如來專為自己說小法。又悟大法者以為如來同樣說大法,悟小法者以為如來同樣說小法。《淨名經》雲:“大聖法王眾所尊,淨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斯則神力不共法”。此則可為同席聞法彼此不相知的一種確證。又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此則以為如來同樣說一法的明證。總之因各人所得之法都彼此不相知,故稱為秘密。還有一種說法:如來於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時時都在默示著佛之知見,就是低頭舉手,瞬目揚眉,無非一一在秘密中轉大*輪,有緣眾生於中領會各自得益,亦可稱為秘密教。

四、不定教:此與秘密皆為同聽異聞——如來同一說法,眾生各隨所解不同。因為依機所了解的是不同,故名不定教。要之,在同聽異聞中,如彼此不相知者為秘密教,彼此相知者為不定教。根本二教只是一體,彼此相知者是為顯露不定教,彼此不相知者則為秘密不定教。還有一種道理,佛在一會中的說法,因為當座的聽眾根性不等,如來為隨機施教,令其各別獲益,所以頓漸兼施,偏圓並陳,宜聞頓者聞頓,宜聞漸者聞漸……或同時對此說頓,對彼說漸,各隨所解,獲益不定——聞頓得頓益,聞漸得漸益。所謂佛則一座異談(對此說頓,對彼說漸),機則同聽異聞(或聞頓教,或聞漸教)。因其說聽不定,所以這一座的說法,不便確定判屬何教——或漸,或頓——故用不定二字統收之,名為不定教。或於漸教中悟頓教理,頓教中悟漸教理,所謂聞大教悟小理,聞小教悟大理,因無一定,故曰不定教。

智論所謂:佛於鹿野苑初轉四谛*輪時,憍陳如等五人得須陀洹果,八萬諸天得法眼淨,(分明見真谛,謂之法眼淨。)同時又有無量菩薩聞大乘法得無生忍,(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也。)這便是同聽異聞的明證。正如說四谛時,藏教人聞之則悟因緣生滅之理,通教人聞之則悟因緣即空之理,別教人聞之則悟因緣即空即假之理,圓教人聞之則悟因緣即中道實相之理的意思相同。要而言之,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而彼此互不相知者為秘密教。佛以一座隨機說,眾生各各隨所解,而彼此互知者為不定教。秘密、不定二教,能夠統攝頓漸二教,與五時所說,總之,頓教直說大法,漸教專談小乘,不定教是一座異談,所解不同,秘密教是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得解。

復次、此化儀四教若詳細的研究起來,須各約教、行、部三義釋之。

頓教三義:一約教(就教之方面而論曰約教,就部之方面而論曰約部。)——謂不歷時調停,直說圓頓大法,別則獨指華嚴時所說者,通則五時俱有。二約行——謂不經次第,頓超直入,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別則單指華嚴行者,通則方等、般若、法華三時中悉皆有之。三約部——部是部類,指三藏十二部而言,別則專指華嚴經,通則凡一代教中直說頓超法門者,如《圓覺經》等,並宜收入此部所攝。

漸教三義:一約教——謂曲引鈍根,經三時之調停,先說小而後說大,別則獨指阿含、方等、般若三時所說者,通則前後二時亦皆有之。二約行——謂按步而修,次第證悟(歷劫修行,次第斷惑證真)。三約部——別則局指阿含經,通則凡一代教中所說小乘引誘法門盡可收入阿含部,凡彈偏斥小,策進法門者,宜收入方等部,凡蕩空破執,陶鑄轉教者,宜收入般若部。

秘密三義:一約教——於四時中如來以三輪不思議力(身輪現通,口輪說法,意輪鑒機),一音說法,隨類各解,此則無別可指,通則前四時(法華以前)皆得有之,唯法華是顯露教,但有秘密咒而非秘密教。二約行——謂或修小行而密證大果,或修大行而密證小果;又如受持陀羅尼法門亦為秘密行之一。三約部——別則專指一切陀羅尼經,通則諸經悉皆有之(如《彌陀經》之往生咒,《楞嚴經》之楞嚴咒等)。

不定教三義:約教,約行,均與秘密教同。三約部——無別可指,而通於前四時所說諸部。

以上為化儀四教;頓、漸二教為豎之化儀,秘密、不定為橫之化儀。總之,“頓教”是對最上利根,頓時圓說,如華嚴時所說之教義。“漸教”,是對漸契之機,如阿含時所說之教義。“秘密教”是對一種特殊之機,圓音演說,使一會的人隨機證解秘密不知。“不定教”是於一會中的隨機說法——大小兼施,偏圓並陳,而聞者各隨所解獲益不定。化儀四教約略講完。現在要來說明化法四教:

藏教、通教、別教、圓教,此為化法四教;乃釋尊教“化”眾生之方“法”,故曰化法(如世藥味)。

一、藏教(小乘教):完全的說當稱它為小乘三藏教。因為由來小乘的三藏——經律論,與大乘的三藏說起來比較整然一些,所以把小乘命名為三藏教。它是以四阿含為經藏,以毗尼為律藏(梵語毗尼,亦雲毗奈耶,此翻為律,亦翻調伏……),阿毗昙為論藏(具雲阿毗達磨,譯為無比法)。此教專為教化“聲聞”“緣覺”二乘根機,純屬小乘之教。是開示界內鈍根眾生,明生滅四谛、(苦集道之三谛,依因緣而有實之生滅,滅谛者可視為實之滅法,如此立於實生實滅上之四谛,謂之生滅四谛。)十二因緣、事六度,修析空觀,斷見思惑,得一切智,見但空理,出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是為藏教義。

二、通教:通者同也。是對三乘共同的說法,其教義通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謂通前藏教,通後別圓二教,故名通教(鈍根的則通前藏教,利根的通後別圓二教)。此教化度界內利根眾生,正化菩薩,傍化二乘,明無生四谛,(苦集道三谛,如幻即空,無實之生。無滅,滅谛本來自空不生不滅,了此苦集道之因果當體即空,而不見生滅,故謂之無生四谛。即通教之所說是也。)不生滅十二因緣,理六度,修體空觀,斷三界見思惑盡,更侵習氣,得一切智,見真谛理,出分段生死,證真谛涅槃,是為通教義。

三、別教:別是各別不同的意思。其教義獨被菩薩,不通於聲聞緣覺,所謂,別前藏通二教顯非小乘,別後圓教顯非佛乘。因為藏教正化二乘,屬小乘教義,通教雖則化導大乘然而尚還帶有二乘教義,現在所說的別教是沒有兼帶二乘教義的,故雲別前藏通二教:又因獨明菩薩法,非圓滿佛法,故雲別後圓教。以其既非二乘(別前藏教),又非佛乘(別後圓教),所以稱它為別教。若詳細的說:其教、理、智、斷、行、位、因、果,與前藏通二教不同,與後圓教有別。“教”則獨被菩薩,“理”則隔歷三谛,“智”則三智次第,“斷”則三惑前後,“行”則五行差別,“位”則位位不相收,“因”則一因迥出,不即二邊,“果”則一果不融,諸位差別。此教開示界外鈍根菩薩,明無量四谛,((苦谛涉於界之內外,而有量無量之相,乃至就道谛而有無盡之差別,此乃是大菩薩之後修學,故謂之無量四谛,是別教之四谛也。)無作四谛(煩惱即菩提,故無斷集修道之造作,生死即涅槃,故不須滅苦證滅之造作,如此離斷證造作之四谛,故謂之無作四谛。是圓教之四谛也。))不思議十二因緣,不思議(或為理之深妙,或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議之也。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議也。又不可思議經中亦名不思議也。通釋第一。於中分別非無差異。據實望情名不思議,據情望實不可思議,又不可思議凡有二種:一曰理空非感情所測,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六度,十度(六度中於第六般若度復開為方便、願、力、智四度共成十度)。修次第三觀,斷三界見思,塵沙二惑,及十二品無明,得道種智,見俗谛理,及分證中谛理,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是為別教義。【注】五行差別,戒定慧三名為“聖行”(十住入空行(修空法之行。空法有大小淺深,以為大乘、小乘、菩薩、聲聞之別。)屬藏通二教),慈悲喜捨名為“梵行”(十行十回向入假行),依理成行名為“天行”(初地菩薩五十二位十地之第一。以上中道行也),從天行起化他之用,示同小善名為“嬰兒行”(即慈用也),示同煩惱名為“病行”(即悲用也)。藏通二教但有“聖行”及少分“梵行”,今則五行具足故不同前藏通二教。圓教一行一切行,今乃次第修行故不同後圓教。】

四、圓教:圓是不欠不缺的意思,謂圓滿至極究竟成佛之教,故曰圓教(將藏通別三種權教融成一實之教)。詳細的說,謂:圓妙(三谛圓融不可思議),圓滿(三一相即,無有缺滅),圓足(圓見事理,一念具足),圓頓(圓超直入,體非漸成)。因此,所以稱它為圓教。此教開示界外最上利根菩薩,明無作四谛,不思議十二因緣,稱性(又稱法界。稱於法界之真性也。)六度,十度,談中道實相事理圓融之教,修一心三觀,圓斷三惑煩惱,得一切種智,見一境三谛理,圓超二種生死,圓證三德涅槃,是為圓教義。

上來藏通別乃如來權巧方便之教,後之圓教方為如來真實稱性之談。

總之,藏教修析空觀——有外見空(捨色取空);通教修體空觀——即色而空(了達萬象當體即空);別教修次第三觀——由空入假,由假而中,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空之外有中道,圓教修一心三觀——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一中一切中,無假無空而不中,空有即中道。

以上為化法四教,連前化儀四教合為八教。化儀是能用之教,化法是所用之教。

復次,當知於五時中何時攝何教,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如何收攝,亦有知道的必要。

初、華嚴時,佛初成道,先為大機直說圓頓法門,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於化儀四教中,為頓教,於化法四教中兼說別教正明圓教的道理,是帶一權說一實(帶說別教之權理,正明圓教之實義),為一粗一妙之教相,約味如從牛出乳,故華嚴時為乳味。

二、阿含時,如來為實施權,寢頓說漸,譬如日輪升天,轉照幽谷,於化儀四教中為漸教(漸教分為三時——漸初,漸中,漸末,阿含為漸初),於化法四教中但明三藏小教的道理,是唯權無實,但粗無妙之教相。約味如從乳變酪,故阿含時為酪味。

三、方等時,為引小向大,平等普化,譬如日輪次照平地,開平地為三時——食時,禺中,正午,此當食時(辰時),於化儀四教中為漸中,於化法四教中乃四教並談——對三藏之小教而說通別圓的大乘之理,是帶三權說一實(帶說藏通別三教之權,說明圓教一實之理),是三粗一妙之教相。約味如從酪出生酥,故方等時為生酥味。

四、般若時,為掃蕩余執,譬如禺中之時(午前巳時),於化儀四教為漸末,於化法四教是帶說通別二教,正明圓教的道理,是帶二權說一實,二粗一妙之教相。約味如從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時為熟酥味。

五、法華涅槃時,法華為開權顯實,涅槃是收拾殘機,譬如日輪普照大地,時當正午,罄無側影。(罄者,盡也,嚴整。)法華於化儀超出四教——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法華攝三乘而歸一乘,但須假修而成,故非頓;但說無上道,不歷階位,故非漸;示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法,真實而說,故非秘密;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一切眾生決定成佛,故非不定。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此為法華之玄妙處。於化法四教中獨明圓教,無復兼帶余教,是唯實無權,純圓無粗之教相。約味如從熟酥成醍醐(當知法華所明之圓教,與以前之圓教不同,以前之圓教不過異於藏通別而已,今則統攝以前諸教而歸於圓滿究竟之一佛乘,故法華稱為純圓獨妙之教相)。涅槃為追說四教,追泯四教,約時約味都與法華一樣,故涅槃與法華同以無上醍醐為味。總之,華嚴屬頓,是別教所攝;阿含屬漸初,為藏教所攝;方等屬漸中為通教所攝;般若屬漸末為別教所攝;法華、涅槃超出頓漸,純屬圓教所攝。又頓教兼用別教,正用圓教;漸教統用藏通別三教;秘密、不定二教通於四教。

綜起來說:五時是判定世尊一代說法的次第,八教是判別如來因機設教之規范,化儀四教是就其說法之儀式定其勝劣以說明所化根性的差別;化法四教是就其佛經的內容判其權實而開示修行之法要。總之,以時間分類為五,故曰五時;以教義分類為八,故曰八教。

以上五時八教是智者大師所獨創,成為天台的判法,是很有規范而極合乎標准的,確實夠稱為彌天高判,所以嘗轟動一時。這種神聖的教判永為天下後世的教門下取法,它對於佛教的貢獻實在不少啊!其宏功偉績自然永垂萬世不朽。

上來五時八教的道理已經明白了。然則此部般若心經,於一代時教中,究竟屬於何時,何教?此經說在方等之後,為六百卷大般若所不能攝,為行深般若,獨被大乘菩薩之不共法。於五時屬別般若時,於化儀四教為漸教之終,於化法四教則帶說通別而正明圓教之理。因此,它是以大乘熟酥為教相的。

附注:

【注一】轉五蘊成五分法身。五分法身者:

以五種功德法成就佛身,故曰五分法身。一戒身——謂如來身口諸業,永離一切過非,故雲戒法身;二定身——謂如來真心寂靜,永離一切妄念,故雲定法身;三慧身——謂如來之真智圓明,觀達法性,故雲慧法身(即根本智);四解脫身——謂如來之身心,解脫一切系縛,故雲解脫法身(即涅槃之德);五解脫知見身——謂如來得到涅槃——解脫,親證佛“知”佛“見”(知屬智知,見屬眼見,即無生智眼(智能見事物,故曰眼。智即眼也,謂非肉眼也。)),自在照了諸法如實之相,故雲解脫知見身(即後得智也)。以上五者皆有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得解脫,由解脫而有解脫知見。前三就因而得名,後二就果而受稱。總之,都是佛之功德也。

要怎樣轉五蘊而成五分法身?一切眾生若能嚴持規戒,修習定慧,行諸淨業則能轉此五蘊色身而成為五分法身。一、轉色蘊成戒身——色蘊,即身(包括眼耳鼻舌在內)。眾生若能持戒防止身口諸業,得身清淨,則戒體成就,此即轉色蘊而成戒身。二、轉受蘊成定身——受蘊即六識領納六塵之名。眾生若能修習無漏禅定,則根塵泯淨,離一切顛倒散亂,此即轉受蘊而成定身。三、轉想蘊成慧身——想蘊即意識思想六塵之名。眾生若能了悟諸法虛妄則意地明淨,覺照自在,此即轉想蘊而成慧身。四、轉行蘊成解脫身——行蘊即造作種種業行之名,以此業行而有系縛。眾生若能不造作諸業,則沒有系縛而得解脫自在,此即轉行蘊而成解脫身。五、轉識蘊而成解脫知見身——識蘊即了別的意思。眾生若能照了識心皆是妄想分別,生滅無常,則無生智(聲聞果十智之第十,阿羅漢之最極智也,已斷三界之煩惱,證知我身更不受生於三界,阿羅漢果之智也。)眼自在明了,此即轉識蘊而成解脫知見身。這是小乘所證之法身;故雲“轉五蘊成五分法身為之行淺般若”。

【注二】轉五蘊成三德。三德者:

一、法身德——為佛之“本體”,常住不滅,清淨法性之身,是為法身德;二、般若德——為佛之“妙智”,覺了一切諸法如實之相,是為般若德;三、解脫德——為佛之“勝用”,遠離一切煩惱系縛,是為解脫德。因為這三者,各各具有常樂我淨之四德,所以稱它為三德。要之,“法身”為常住清淨德;“般若”為出迷開悟德;“解脫”為自在離縛德。三德的道理已經明白,然而怎樣謂之轉五蘊成三德?

一、轉色蘊成法身德:佛身無邊相好萬德莊嚴(即業報佛,以無邊之相好莊嚴之佛身也。是為酬報萬行業因之功德,故雲業報佛。),悉由轉色蘊而成的。二、轉受蘊成解脫德,謂佛有無量廣大,自在法樂,悉由轉受蘊而成的。三、轉想蘊成解脫德,謂佛有無礙智辯,說法自在,悉由轉想蘊而成的。四、轉行蘊成解脫德,謂佛神通(神為不測之義,通為無礙之義。不可測又無礙之力用謂為神通。)變現,以清淨法攝化眾生令得自在,悉由轉行蘊而成的。五、轉識蘊成般若德,謂佛之三智圓具,對於一切諸法無不通達自在,都由轉識蘊而成的。這就是轉五蘊成三德的道理,屬大乘菩薩所證的境界;故雲“轉五蘊成三德為之行深般若波羅密”。

【注三】二種生死:

一、分段生死——分讀去聲,為分限的意思;段是段落。“分”指壽命言,“段”指形體言。此為六道凡夫之生死,因為輪回六道之身,各隨其業因,而壽命有分限,形體有段落(差別),所以稱它為分段生死。這是以有漏業,由煩惱障(貪嗔癡等諸惑,惱亂有情身心故名煩惱;這些煩惱能障涅槃、聖道,故名障;因此稱它為煩惱障),為助緣招感三界六道正報。

唯識了義燈六曰:“分段者,分是齊限,即謂命根,段謂差別,即指五蘊體。皆隨因緣有齊限(分),捨此受余有差別(段),故名分段”。

二、變易生死——此為三乘聖者之理生死,它無形體之勝劣,和壽命之長短,但以迷想滅時如死,證悟聖道如生。如斷一分無明煩惱謂之死,證一分中道法身為之生(煩惱死法身生)。也可說是迷時如死,悟時如生。這是迷悟遷移而論生死的。所謂,“變”因,“易”果者叫做變易生死。它是以無漏業,依所知障(身等諸惑障礙所知之境,使不得見到真理;又因此等,障礙能知之智使不得生,故雲所知障)為助緣所感之界外清淨正報。這是斷見思煩惱之阿羅漢以上之聖者的生死(詳見《勝鬘經》)。

三論雲:“諸聖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故雲變易”。又行宗記說:“聖者改變凡夫有漏之身,而易得不思議無漏之身,為之變易”。

總而言之,“分段”為有為生死,依有漏業所感,是六凡所受之正報;“變易”為無為生死,依無漏業所感,是三乘聖者所受之正報。分段是色身生死,變易是法身生死(其實法身本無生死,不過權約迷悟斷證而言。迷時如法身之死,悟時如法身之生)。又分段是流轉生死,屬迷苦的;變易為進化生死,屬證悟的。

【注四】見思惑:

見思惑為三界煩惱之通稱,三界生死之根本。先來說明惑的意思:惑是迷惑,到底迷惑什麼?眾生對於一切諸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執著,“迷”於真理,“惑”於正道,以致不能解脫生死,故名為惑。

一、見惑:見是推度的意思。以身邊等的不正見,妄為分別計度各種道理而起之妄惑,名為見惑。還有一種解釋:分別曰“見”,謂六識妄心對於一切境非理籌度,起諸邪見,是為見惑。又因在見道時所斷之惑,故名見惑。

二、思惑:“思”就是迷情,由貪嗔癡等的迷情,妄為貪愛(思)世間一切事物而起之妄惑,名為思惑。還有一種解釋:貪愛名思,謂眼等六根對色等六塵貪愛染著,迷而不覺,是為思惑。又名修惑,因為在修道時所斷之惑,故名修惑。

當知,此見思惑是約迷悟兩方面而立名的,如執己“妄見”名為見惑,執己“迷情”名為思惑,此約迷方面而立名的。如依證初果之見道位(見真理),時所斷名為見惑,依證二三四果向之修道時所斷名為修惑;此約悟方面而立名的。又見惑從解得名,因證初果見真谛理時所斷故。思惑從修得名,以證初果後,緣真理而修道,在修道時所斷故。

小乘俱捨(譯曰藏鞘繭。包含攝持之義。)之法相,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見思二惑。見惑為理惑,迷理所起故;思惑為事惑,迷事所起故。若大乘唯識之法相,則以“分別”、“俱生”二種而分見思二惑。依分別起之煩惱障和所知障為見惑;依俱生起之煩惱障和所知障為思惑。見惑屬分別我執,思惑屬俱生我執。

取要言之,迷於真理而起之我見邪見等叫做見惑,迷於事物而起之貪嗔等叫做思惑。見惑為真理之障,思惑為解脫之障。欲悟四谛真理,必斷見惑,欲出三界生死必斷思惑。總之,見惑是屬於見解上的迷惑,思惑是屬於思想上的迷惑。

見思二惑其體即貪等十使——分為五利使、五鈍使。其惑性銳利遇境辄生分別,故名利使。又於修道時易斷故(利故易斷)。其惑性之鈍而難斷者名為鈍使(鈍故難斷)。利鈍各五合為十使。“使”是驅役的意思,即煩惱的異名。因此十使煩惱能夠驅役有情之身心流轉不息,驅役有情造諸惡業,驅役有情來三界輪回生死,驅役有情入於三惡道,故稱為使。

先明五利使: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此為五利使。

一、身見——也就是我見,我所見(就所緣之法,則謂我見和我所見,就能緣之迷情則謂身見)。不知身為四大假合,五蘊皆空,本無實我,妄執為我,是名我見。不知身外事物,一切萬有,皆是因緣和合,虛妄不實,妄計為我所有物,是名我所見。合此我、我所二見,叫做身見,亦名我見。起信論雲:“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而起,若離我見則無邪執”。

二、邊見——即“斷常”二邊之見。由於有了我身而起我見,由我見而妄計我死後為斷滅,這叫做斷見;或妄計我死後為常恆不變,這叫做常見。因為偏執斷的一邊,或常的一邊,所以說它為邊見。

三、戒取見——取不合理之戒禁,修諸無益苦行。非因計因,非道計道——如外道之持雞戒(學雞之一足立),狗戒(學狗之食糞穢)等以為生天受樂之因,此謂非因計因;或修諸塗灰斷食等之苦行以為涅槃之道,是為非道計道。因此,所以稱它為戒取見。

四、見取見——以劣慧故,自負所見。非果計果,未證謂證,非究竟認為究竟——如凡夫外道之修行少為得益,實非聖果,又非究竟,便妄計為聖果,謬認為究竟;這叫做見取見。至於對其他種種劣事,妄計為最殊勝者,這一類也都是見取見的作用。

五、邪見——即不正見。不信三寶,撥無因果,妄計世間一切沒有所謂善惡報應之事實。因是,惡不足畏,善不足為,恣意妄作胡為,造無間業,自誤誤人,此為一種極大之謬見,所以稱它為邪見。

以上五見皆由迷於四谛理性而起的。

次明五鈍使:

一、貪——即貪愛。見諸愛欲順情之境則起貪著。所謂於五欲塵境迷戀不捨。

二、嗔——即憤怒憎恨的意思。謂對諸違情逆境上而起嗔恚,不能含忍。嗔之為害能使我人身心熱惱,造諸惡業——小則於口舌上爭吵是非,互相怨罵;中則於身體上用拳動武,毆打傷命;大則於心理上陰謀毒害,造出彌天罪惡。嗔之作用猶如猛火,能燒一切功德林,三毒中此為最厲害。經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可不懼哉!

三、癡——就是無明,乃心性闇昧而無智慧之謂。對於一切事理不能覺察,所謂不辨邪正,不知善惡,認假作真,以是為非,這都是癡的作用。總之,癡是一種無理智的盲動,一切煩惱都由它而起。連上貪嗔稱為三毒,能毒殺一切有情的法身慧命故。

四、慢——就是貢高我慢,恃己凌人的意思。謂對於一切眾生心起驕傲,不能謙遜。茲單拿學問來說,略有三種:一、比如他人的學歷與我同等,一定要說我勝過他,這叫做“我勝慢”。二、他人的學歷比我高一點,一定要說與我差不多,這叫做“我等慢”。三、他人的學歷明明比我高得多,卻一定要說不過比我高一點,這叫做“我劣慢”。慢是一種最不好的心理,其為害是好像阻礙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攔路虎一樣。試觀古今人士,若干事件失敗於慢字上者,實不可算數。

五、疑——就是疑惑,猶豫不決的意思。謂對於一切實事實理。心生疑貳,不能抉擇,於一切善法正道疑而不信。疑是信的反面。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雲:“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那末,疑之為害是會使人永遠沒機會接受佛法,永遠不能行諸正道而修諸善法。你看,世人為多疑而失去機會,或誤大事者不知多少。因為有這麼壞處,所以連上貪、嗔、癡、慢、疑稱為五種根本煩惱。

現在再來把它詳細的說明:見惑一共有八十八使,即貪等五鈍使和身等五利使的十使歷三界而成為八十八使。頌曰:

苦下具一切 集滅各除三 道谛除二見 上界不行嗔

他的意思是說:欲界的苦谛下,是十種煩惱(十使)都具全的(苦下具一切)。集谛和滅谛,要除去“身見”“邊見”和“戒禁取”這三使,只有七使(集滅各除三)。至於道谛只除“身見”和“邊見”兩使,還有八使(道谛除二見)。以苦谛具十使,集滅各七使,道谛八使,成為三十二使。本來上兩界也各有三十二使(色界三十二、無色界三十二),但因為它(上兩界)是沒有嗔心的,所以,四谛下各要除去四個嗔——四使,因此,每界只有二十八使,二界共五十六使,連前欲界三十二成為八十八使。列表於下:



其次思惑共八十一品,它是以貪嗔癡慢四使合為一品,歷三界九地——色界的四禅天四地,無色界的四空天四地,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六趣除修羅一趣,因為修羅通於五趣故)為一地,共成九地,每地九品,九九成八十一品。列表如下:



以上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為三界生死的根本煩惱。小乘志在超脫三界生死,故畢生用力斷此見思二惑,否則不能達到目的。斷的次第:於見道位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谛理,一剎那中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這叫做初果須陀洹。次斷欲界六品思惑叫做二果斯陀含(若斷五品叫做二果向)。次斷欲界九品思惑,叫做三果阿那含(若斷八品叫做三果向)。次進斷上二界八地,八九七十二品思惑,連前欲界九品共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盡,叫做四果阿羅漢(若斷八十品叫做四果向)。

【注五】五味的譬喻:

涅槃聖行品的譬喻說:以牛最初出的乳味,次第成熟酪味,生酥味,熟酥味,最後成醍醐味。此五味正如釋尊說法之次第——最初說華嚴,次說阿含、方等、般若、最後說法華、涅槃的道理一樣。故天台以五味配五時。一、乳味——“乳”是從牛初出,未經煉過,其味濃,喻大法不契小機——正如華嚴會上聲聞不知大法,即前所謂有耳不聞圓頓教,故華嚴時喻如乳味。二、酪味——“酪”是乳經煉後其味略淡,喻會二乘之權——猶如小兒正能承受此等味道,故阿含時喻如酪味。三、生酥味——“生酥”是再經一次煉過,味又漸濃,喻二乘小機漸入大法,故方等時喻如生酥。四、熟酥味——又再經一次之煉,味又更濃,喻二乘已漸成就大機,有荷擔如來大乘家業的希望——猶如小兒漸漸成人,不久堪能繼承家業,故般若時喻如熟酥味。五、醍醐味——“醍醐”,再經最後精細之煉,成為純味無雜,喻如來所度眾生,至此根機已經完全成熟,堪為荷負如來家業——猶如長子成人,可付家業,故法華時喻如醍醐味。這是一種很恰當的取喻。

附注竟

(【附:增注】序跋——述著作之意冠首曰序,附後曰跋,合稱曰序跋。)

(【附:增注】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信者阿難之信也,阿難指本經一部而為,如是我聞示自己之信順也。二以“我聞”二字為聞成就,阿難自聞也。三以“一時”二字為時成就,說法之時也。四以“佛”一字為主成就,說法之主也。五以“耆阇崛山”等為處成就所說道場也。六以“大比丘眾”等為眾成就,一座同聞之眾也。凡安列此六事為之證明非虛謬,欲使後之聞者信故謂之為證信序。)

(【附:增注】權教——藏、通、別之三教為權教。)

(【附:增注】)

(【附:增注】)

(【附:增注】五停心觀——小乘三賢之第一,修五種之觀法而五種之過失停心也。是聲聞乘入道之初。有二種:

一種、一不淨觀,觀境界不淨之相,停止貪欲之法。貪著心多之人修之。二慈悲觀,向一切有情,觀可憐之相,而停止嗔恚之法。嗔恚多之人修之。三、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三世相續之理,而停止愚癡之法,愚癡多之人修之。四、界分別觀,向諸法而分別六界或十八界,停止我見之法。我見多人修之。五、數息觀,計呼吸次數,停止散亂心之法。散心多之人修之。

又一種以第四之界分別觀與第三之因緣觀相似,省之而加觀佛。因觀佛之相好,能治一切之煩惱故也。業障多之人修之。)

(【附:增注】別總兩種念處——此四念處觀有二種。一雲別相念處,二雲總相念處。別相念處者,如上分所觀之境為身受心法之四者,隨順而別別觀之也。但於第四法念處,有雜緣不雜緣之二者。不雜緣法念處,唯觀法之一境;雜緣法念處,於身等四境或合觀身受之二者乃至四境皆總觀之。蓋法之名,泛通於前三者也。總相念處者,於雜緣法念處之後念,不分身受等之四者,總合之觀諸有為法為無常,觀諸有漏法為苦,觀一切法為空、為無我,故名總相念處。別相與總相之相違,在於前境之分與不分。又,能觀之行相、別相為不淨、苦、無常、無我之四者。總相為無常、苦、空、無我之四者。小乘七加行位中,此別相觀之位名第二之加行別相念處,此總相觀之位,名第三之加行總相念處位,於此加第一之加行五停心觀,稱為三賢位。)

(【附:增注】朦胧——月將入也。)

(【附:增注】冥通——冥者,離諸相而冥寂;通者,通融一切而無礙,是歎真理之語也。)

(【附:增注】內凡外凡——未得真證以來,總名凡夫,此中分內外二種。得似解之位為內凡。未得似解位,為外凡。)

(【附:增注】玄門——玄妙之法門也,總以名佛法。又佛法深妙有信得入,曰玄門。)

(【附:增注】十身——眾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獨覺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

(【附:增注】十信——菩薩五十二位修行中之最初十位也。十信雲者,一、信心(,滅盡一切妄想,而中道純真之謂也)。二、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雖經幾多生死,亦不遺忘現前之習氣也)。三、精進心(,以妙圓純真之精明,進趣於真淨也)。四、慧心(,心精現前,則純真之智慧,自然發起也)。五、定心(,執持智明,則周遍寂湛,心常凝於一境也)。六、不退心(,定光發明,則明性深入,唯知進而不退也)。七、護法心(,心進安然,則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與十方如來,氣分交涉也)。八、回向心(,覺明保持,則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也)。九、戒心(,心光密回則安住無為而不遺失也)。十、願心(,住戒自在,故能游於十方所作悉隨願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附:增注】十住——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謂既得信後進而住於佛地之位也。

一、發心住。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圓成一心之位也。

二、治地住。心之明淨,如琉璃內現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

三、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無留礙也。

四、生貴住。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彼此冥通,入於如來種也。

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所缺也。

六、正心住。非僅相貌,而心相亦與佛同也。

七、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長增也。

八、童真住。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也。

九、法王子住。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皆名入聖胎,由第五至第八,名為長養聖胎。而於此第九則相形具足,而出胎也。

十、灌頂住。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則佛以智水灌頂,如剎利王子之受職灌頂也。)

(【附:增注】十行——菩薩修於十信十住滿足自利,又復為利他之行也。

一、歡喜行。為佛子之菩薩以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也。

二、饒益行。利益一切眾生也。

三、無嗔恨行。自覺覺他。無違逆者。又曰無恚恨。無違逆。

四、無盡行。隨眾生之機類而現其身,三世平等,通達十方。利他之行無盡也。

五、離癡亂行。種種之法門雖不同,然一切合同而無差誤也。

六、善現行。以離癡亂故,能於同類中現異相,於一一異相各現同相,同異圓融也。

七、無著行。十方虛空滿足微塵於一一塵中現十方界,塵界不留礙也。

八、尊重行。又曰難得行。以前種種現前皆般若觀照之力也,故於六度中特尊重般若波羅蜜。

九、善法行。圓融之德能成十方諸佛之軌則也。

十、真實行。以前圓融德相,一一皆清淨無漏,一真無為之性,本來常恆也。)

(【附:增注】十回向——以大悲心救護眾生謂之回向。

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阿難,這位善男子,已經滿足到神通妙用,已經成就佛事,絕對的純潔精真,遠離了一切殘留的過患。當救度眾生時,已滅除正在度眾生的觀念等現象。回此無為之心,都歸向於涅槃之路,名為“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二、不壞回向。不壞回向是指雖然知道眾生本來是空幻的,但是仍然不壞滅度化眾生的事業。(上位的主旨在於:雖然度化眾生,而不著於眾生相,故曰遠離眾生相回向。這裡是進一步說:雖然不著於度化眾生之相,但是不妨礙度化眾生,所以叫做“不壞回向”。

三、等一切物回向。自己的本覺,湛然現前。覺性已並齊於佛陀的正覺,名為“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處回向。真心至精開發了明,心地等於佛的心地,名為“至一切處回向”。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世界與佛陀,可以互相涉入,一點也沒有牽掛障礙,名為“無盡功德藏回向”。

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於始覺、本覺同佛的理地,在此理地中,各各出生清淨的真因。依此真因而發揮它的妙用,取得涅槃的道果,名為“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實的善根既已成就,見十方世界裡的眾生,都是我本性的自體,自性已經圓滿成就,也不忘失成就眾生,名為“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真心即十界的一切法,真心乃不著十界一切現象。即相、離相的兩者都沒有執著,名叫“真如相回向”。

九、無縛解脫回向。真正得到無所著的真如境界,則在在皆如,十方世界,一切無礙名為“無縛解脫回向”。

十、法界無量回向。自性妙德已圓成,則法界限量的觀念已消滅,名為“法界無量回向”。)

(【附:增注】十地——聲緣菩三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

一、干慧地。此為外凡之位,與藏教五停心別總念處總相念處三賢之位相當。乾者干燥之義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雲干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潤之,故雲干慧。

二、性地。此為內凡之位,藏教之四善根也。此位伏見思之惑,朦胧望見法性之空理,故曰性地。

三、八人地。人者忍也,見道之苦法智忍等八忍謂之八忍地。即見道十五心之位也。見道十五雖為八忍七智,然今就決定因道之邊,但取八忍而名之也。

四、見地,為第十六心之道類智,藏教預流果之位也。於此位斷三界之見惑。得見上下八谛之理,故雲見地。

五、薄地。為欲界修惑九品中斷前六品之位,藏教之一來果也。欲界九品惑中僅余後三品,故雲薄地。

六、離欲地。為斷盡欲界九品修惑之位,即藏教之不還果也。

七、已辨地。為斷盡三界見思惑之位,藏教之阿羅漢果也。是於斷惑一道為所作已辨之位,故雲已辨地。

八、支佛地。此為緣覺之位,斷三界見思二惑上,更侵害其二惑之習氣,入於空觀也。侵非斷,斷者如燒炭成灰,更吹其灰而散盡之也。此為第十佛地之事。今於緣覺之習氣,猶如燒炭,為灰而止,故曰侵。緣覺由初地至此而入證,緣覺之梵語為辟支佛,故雲支佛地。

九、菩薩地。是菩薩三無數劫六度萬行之修行地也。

十、佛地。是為菩薩之最後身,斷余殘習氣,於七寶樹下以天衣為座,成就乃至入寂之位也。但此就通教之佛而言,若藏教之佛,則於菩提樹下以吉祥草為座而成道也。)

(【附:增注】等覺妙覺——一、等覺大乘行位五十二位中之第五十一位等似覺位也。

二、妙覺五十二位之終極佛陀之覺位也。)

(【附:增注】但空、不但空(不但見)——二乘之人,觀一切法悉皆空,見但空而不見不空,故名但空,即偏空也,菩薩不但見但空,兼見不空,故名不但空,即中道空也,天台四教中通教之空觀也。)

(【附:增注】粗相——一、總相者,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之諸根而成一體。二、別相者,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體雖為一,而眼耳等之諸根,各各不同。

此二相為一身與諸根相對之平等差別二門也。

三、同相者,多德不乖角,具各各成一總之義,如眼等諸根,具各各成一身之義,而非他物。四、異相者,多義相望,各異形類也,如眼等之相貌各異。此二相諸根互相望,而辨平等差別之二義也。

五、成相者,多義正緣起而成一總也,如諸根緣起而成一身。六、壞相者,多義各住自法而不移動也,如諸根住自位而各自為用。此二相依同異之二相,而辨總別二相之果,平等差別二門也。

又此六相,依體相用之三大,分平等差別之二門也。

(【附:增注】)

(【附:增注】華藏世界——釋迦如來真身毗盧捨那佛淨土之名。最下為風輪,風輪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蓮花,此蓮花包藏微塵數之世界故稱蓮華藏世界,略名華藏世界。)

自跋

真的,世間萬事萬物的生起都不出因緣二字,別的不要說,現在光來一談本書問世的始末因緣。

民國三十年二月,我應大溪福份山齋明禅寺之請,講演這部般若心經,在法會第三天,經題“般若”二字剛為講畢,正要繼續講解“波羅密多”四字的時候,忽蒙該寺住持孝宗師偕曾秋濤居士等,來向我要求說:“台灣向乏講經機會,佛法罕聞,教義茫然,今賴師以開風味,此未曾有之法會,在座大眾,雖皆踴躍傾聽,惜未盡明了,弗獲全益,若如風過耳,不免有負法師一片苦口婆心呢?我們雖曾事筆記,然皆記一漏十,不成全璧,敢懇法師不惜辛苦,牖誨後學為懷,每日編成講義用謄寫版印分給聽眾,俾目睹耳聞易於領悟則得益較多,不知法師以為如何?”

我初則躊躇,繼思以法利生乃衲子應盡義務,遂首肯之。惟惜身邊無參考書,然事既承諾,知不能免,於是頓忘庸劣,窮竭心思,乃將生平所學宿習,於八識田中逐漸搬運,次第搜索,憑記憶力所及者,借了這支久不常用的頹筆,約略的把它寫述出來——先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八字,用五重玄義分科判教的方法而演述之,提示全經綱要;次釋譯人,撮略其歷史,俾知翻譯法師之功德。後正解經文,用分合二法述之:先“分釋”,於經義要旨略為發揮;後“合釋”,唯隨文直解,以便初學。或淺或深,或詳或略,意在能夠普及為目的。如是,日事宣演,夜編講義,命學徒印心、覺心專事謄寫,經十余天,法會圓滿,講義成篇,初以為逢場作戲,不敢災及梨棗,後經諸方勸促付梓流通,情不能辭,也就倉促地付印問世了,這是初次出版的因緣。

其次民國四十一年六月,台中瑞成書局主人許克綏居士,及賴棟梁居士,曾兩度來函說:要將拙著《心經要釋》再為翻印流通。那時我覺得這本講義是在日治時代寫成的,當時受帝國統制下,其言論、思想不能自由,由於應付環境所然,所以本書中間有些地方所用的句子,已不適合時代了,誠有一番改訂的必要。本來只想把那些不合時代性的文句,略為改換而已,後來因受幾位弟子,一再懇請——變更現代文體。因此,為著內容充實些,我變動了其中多少層次,增加了多少意見,刪改了多少文字。

說來真夠慚愧,本來約定瑞成書局於一周間內交卷付梓,不料業重德薄的我,本書剛寫成三分之一的時候,竟被病魔的侵擾——患了高血壓,無法繼續寫下去,只好擱筆罷了。

不久之間,菩提樹主編朱斐居士來信要求本書既成之稿給該樹登載,以飨讀者,我囑其當征得瑞成書局同意。因而,就將一部分已成之稿,陸續發表於菩提樹。之後,瑞成書局曾屢次來函促稿,說:已有很多人預約了,當從速刊印為是,終因幻軀做不得主,一再延誤,真是抱歉極了!雖曾幾次抖擻精神,為法捨身,要來完成這工作,可是病魔卻不給我同情,結果非但無所成就,反而增高了血壓,不禁發出“所願難酬,奈何奈何”的慨歎聲!於是只好乘著病魔向我攻勢稍松的時候,偷偷地由五字十字,從一句兩句,經過了十次百次,像記帳般的寫成了這部很粗淺的講義,真是贻笑大方,於病患中寫出來的東西,忽略和錯誤的地方,當然不少,這是我最引以為憾的!希望各方大善知識不惜指導就是!

民國四十三年僧自恣日跋於南天台般若樓

(一)四念處:新作四念住。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謂諸眾生,於色受想行識五陰,起四顛倒。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為令眾生修此四觀,以除四倒,故名四念處也。

一、觀身不淨 身念處也。身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內外,污穢充滿,無些微之淨處,故身觀不淨也。又身有內外,己身名內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內外身,皆攪父母遺體而成。從頭至足,一一觀之,純是穢物。眾生顛倒,執之為淨,而生貪著,故令觀身不淨也。

二、觀受是苦 受念處也。受為苦樂之感,樂從苦之因緣而生,又生苦樂,世間無實樂,故觀受苦也。又領納名受,有內受外受。意根受名內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順受、違受、不違不順受。於順情之境,則生樂受。於違情之境,則生苦受。於不違不順之境,則受不苦不樂受。樂受是壞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眾生顛倒,以苦為樂,故令觀受是苦也。

三、觀心無常 心念處也。心為眼等之心識,念念生滅,更無常住之時,故觀無常也。又心即第六識也,謂此識心,體性流動,若粗若細,若內若外,念念生滅,皆悉無常。眾生顛倒,計以為常,故令觀心無常也。

四、觀法無我 法念處也。法除上之三所余之一切法,無自主自在之性,故觀無我也。又法有善法惡法,人皆約法計我,謂我能行善行惡也。善惡法中,本無有我。若善法是我,惡法名無我;若惡法是我,善法應無我。眾生顛倒,妄計有我,故令觀法無我也。(《佛學次第統編》 - 明•楊卓)

(二)四正勤(四淨勤)

又名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處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謂:‘一對已生之惡為除斷,而勤精進。二對未生之惡,更為使不生而勤精進。三對未生之善為生而勤精進。四對已生之善為使增長而勤精進。’一心精進,行此四法。故名四正勤,能斷懈怠,故名四正斷,於正策勵身語意中此為最勝,故名四正勝,意中決定,而斷行之,故名四意斷。【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三)四如意足

又名四神足。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正勤所修之行品。四種之禅定也。前四念處中修實智慧,四正勤中修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得四種之定以攝心,則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又名神足。如意者如意而得也。為六通中之身如意通。又總曰六通,是定所生之果也。足者所依之義,如身依足而立。又六通等之如意,依此四種之定而起,故名定為足,又神者靈妙之德,此定為能生靈妙果德之所依,故名足。【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又名四神足,原系四種禅定,謂修此四者,則能如意開發神通。一、欲如意足,謂修道趣果的欲望增進。二、念如意足,謂念念一心,住於正理。三、進如意足,謂精進直前,功無間斷。四、慧如意足,謂真照離妄,心不散亂。【佛學常見辭匯 - 陳義孝編】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支

1.念覺知,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   
2.擇法覺知,能揀擇諸法之真偽。   
3.精進覺知,修諸道法,無有間雜。   
4.喜覺知,契悟真法,心得歡喜。  
5.去覺知,能斷除諸見煩惱。
6.頓覺知,能覺了所發之禅定。
7.避覺知,能分辨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

1.淨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   
2.淨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3.淨慮,心無邪念。   
4.淨念,能專心憶念。   
5.淨業,住於清淨善業。   
6.淨見,能見真理。善法。   
7.淨語,言無虛妄。   
8.淨命,以正當方式生活。

【九地】(名數)又名九有。以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想非非想處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雜居地。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為散地,並有欲故,合為一地。離生喜樂地者,即色界初禅,與尋伺即覺觀相應,已離欲界之苦,而生喜樂,故立為一地。定生喜樂地者,即色界第二禅,已無尋伺,從定生喜樂,故為一地。離喜妙樂地者,即色界第三禅,離前喜貪,心悅安靜,有勝妙之樂,故為一地。捨念清淨地者,即色界第四禅,離前喜樂等,清淨平等,住於捨受正念,故為一地。空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一定,厭色而住於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二定,住於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三定,住於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地者,為無色界之第四定,住於非想非非想處定,故各立為一地。其中後四地,乃所謂四無色界,其名稱別無所異。前五地,據雜阿含經十七之說,立其名目。彼文曰:‘雲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雲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禅具足住,是名無食念。雲何無食無食念?謂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禅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雲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雲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雲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雲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雲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禅具足住,是名無食捨。雲何無食無食捨?謂彼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亦見大毗婆沙論三十一,俱捨論二十八等。【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