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2020/7/4    熱度:2499    下載DOC文檔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慧律法師 主講

1991年4月15日-5月28日

文殊講堂

修行佛道的人

你一定要記住:無诤

還有很重要的——

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眾生、忍辱。

這個忍辱

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

否則忍不下來。

(師領眾合掌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淨土三經我們已經講過《彌陀經》,講過《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的內容是誰極樂世界有多好,你要發願一心不亂、持名,十方都會贊歎。那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是說佛有四十八大願,願願都說要度眾生的願力,他成佛之後極樂世界有多麼莊嚴,這是《無量壽經》。

這部經叫做《觀無量壽經》,簡單講就是用我們的想,第六意識,冷靜依照經典所說的十六種方法來觀想落日觀,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想琉璃之地,這部經典就是在教你如何觀想極樂世界,西方三聖的蓮花開和合,教你觀想。因為我們沒有見過極樂世界,我們凡夫的心是粗糙的,而且業障深重,無法了解極樂世界,佛有善巧方便之法就是教你觀想,用想的,就是你的心如果安住在極樂世界的清淨的依報和正報,你的心就不會打妄想。所以與其你想貪、嗔、癡,不如想極樂世界的好處。所以,《觀無量壽經》就是用觀想的,十六種觀想的方法,觀想極樂世界有多好,阿彌陀佛有多偉大、多莊嚴。最後佛說了一句話,佛說:“如果你無法觀想,臨命終時你只要持名,念‘南無無量壽佛’十聲,照樣往生極樂世界。”最後,講到最後因為根器不夠,觀想力不夠,所以就用持名念佛。

所以這部經典,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慧遠大師,他就是修《十六觀經》見佛三次,見佛三次就是修《十六觀經》的。簡而言之,《十六觀經》的好處就是,如果妄想太重的人,這部經典不得了,教你如何觀想,我們每一個念佛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在觀想,每一個念佛的人都有在觀想。

這部經典是谛閒法師所著作的,近代當然也有人寫,但是近代所寫的大部分都是白話文,我們所采用的注解也非常的重要,我們如果采用一個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德注解的,他的知見正確,我們研究經典的思想就不會有所偏差。我所采用的注解統統都是相當有修證的人。這一部疏鈔是谛閒法師著作的,谛閒法師是天台宗的一位高僧大德,天台宗的思想比較微細,這部注解讀起來雖然比較深奧,是天台宗的思想,今生我們如果想要走修行的路就不要怕難。像台中李炳南老居士那裡有的老婆婆不識字,老師每個星期三都在講《華嚴經》,《華嚴經》的境界是事事無礙法界,那些上年紀的老婆婆她也是照樣坐在那裡,為什麼?至少她坐在那裡二個鐘頭不會造業,結一個華嚴海會殊勝的因緣,我們現在也來結一個《觀無量壽經》海會殊勝的因緣也好,所以不管我們聽不聽得懂,我們知道這二個鐘頭聽到一句能夠受益,這樣也值得,勝過你在家裡看電視,你看電視有什麼功德?有什麼功德?對不對?沒有。不如來這裡聽經。所以如果講得比較深一點,不要今天聽一聽,感覺聽不懂,明天就只剩下一百個人,這樣就不是一個純正的佛教徒,我們佛教徒就是碰到愈深奧的東西愈想去了解它,這樣才是偉大、精進的精神!如果要看簡單的,你都懂了就不必來聽經了,這部經典不是你讀到大學就有辦法理解的,這部經典不是你讀到博士就有辦法理解的,照樣看不懂。

來,現在翻開第一頁,【觀經疏鈔演義序】現在我先二個字二個字解釋。

觀經就是《觀無量壽經》簡稱觀經,觀經就是《觀無量壽經》一般都簡稱觀經。

疏,疏就是祖師大德對它的注解,疏就是通的意思。就是要使這部經典的意思更為了解所以著疏。疏就是通,使它的文意暢通,通就是疏的意思,疏導裡面經典的意思。使人更為了解叫作疏。鈔就是古人所著作的比較深奧,這個鈔跟提手旁的抄是一樣的,意思相同,就是他注疏的義理還很深奧,所以我再以抄來加強解說,所以這個叫做鈔。

第三種叫做演義,演義就是依據古人的事跡,我們以現代的語言用白話文盡量把它寫得更清楚,叫做演義。根據歷史,然後根據過去,然後我們做現在的語言使它的義理暢通叫做演義。

所以這個不一樣,疏、鈔、演義,都不一樣的意思,意思都不一樣。

序,就是寫在文章的最前面叫做序,

【彌陀經】彌陀經,《佛說阿彌陀經》,【以信願力】信力和願力,【持佛名號。為至直捷,至圓頓,最極穩當,最易成就。是世尊澈底悲心,普令業障眾生,橫超三界,】橫超三界就是不必經過次第的修行,譬如初果阿羅漢、二果羅漢、三果羅漢到四果羅漢,才超出三界。或者是眾生在修行當中,直到成聖成賢要經過層層關卡,念佛就不必,橫超就是直接超出三界,【帶業往生。】極樂世界【故稱異勝方便之法門也。】異就是殊,很特殊。異勝就是殊勝的方便法門,簡單又直接又殊勝的意思。【古德雲: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禅。】說我們人只有但。。。這個“但”的意思不是那麼簡單,注意這個“但”字,“但”就是專,非常的專叫做但念阿彌陀佛。我們平時叫做念阿彌陀佛,純念也是念,雜念也是念,散念也是念。現在不是這樣,現在叫做但念,就是專攻,叫做但念阿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禅。【唯有徑路修行,】徑路就是直路,沒有彎曲的意思。【但念阿彌陀佛。吾人果能】果能就是如果。如果能夠【依教修行,】專念阿彌陀佛,【以真信切願,】真信就是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對釋迦牟尼佛一點都不懷疑,確確實實沒有動搖,切願就是我真的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但念彌陀。則無論時之久近,功之淺深,臨命終時,決定往生,無可疑者。】這句話你要注意聽,這句話就是說如果你真的很相信佛所說的話,確確實實要往生極樂世界,只要你專心念佛,不論你念十年也好即能往生,就算你念三個月包括你臨命終十念,你照樣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說功力的深、淺,臨命終時決定往生。你看就是這四個字:真、信、切、願,所以我們看經典要會抓重點,才會知道它在說什麼,要不然怎麼修行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卻這麼少,那就是不能真信、不能切願,所以臨命終時決定往生。無可疑者,不必懷疑。【如其信不真,願不切,念不專者,不名但念,】不能說但念,不能用這個“但”字。【乃名雜念。雖肯念佛,難臻實益。】“臻”就是達。沒有辦法達到實在的利益,意思是說:如果你不能真信、不能切願,你無法得到實在的利益。所以這個但念就是心無雜念能捨一切名叫做“但”。你說:我在念佛,念一念就想到錢、想到子孫,這樣你哪裡有但念,你這樣就叫做雜念。所以要但念不是那麼簡單的。但念就是功夫純熟能捨一切,不為一切、一絲、一毫、一塵,不可能干擾他,這個叫做但念。不是那麼簡單的。我們平時都是雜念,念一念、念一念就想到他兒子,念一念、念一念就想到他家後面改一改,念一念、念一念就想到要去百貨公司買套衣服過年穿,沒辦法!因此,這個但念提得起又能放得下叫做但念。放得下一切的煩惱,放得下一切,一絲不掛、一塵不染,而且能夠提起一句佛號,不間雜任何東西,這個叫做但念。所以如果你無法辦到就難臻實益,【所以念佛人多,往生者少耳。自古及今,求其真得一心不亂者,罕見其人。】罕就是少,很少見到。自古以來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很少,【過在念】念肯念,叫他念佛,他肯念,【不肯但】肯但就是放得下,提得起、放得下,不肯。叫他念佛,他要,他也知道生死重要,要念佛,他也要往生,要,嘴巴都說要,卻放不下,沒辦法!【非法門咎也。】這不是淨土法門的過錯,是你自己不了解。佛陀教你要如何修行,你有聽經,但是不曉得該如何運用。只肯聽經,不能將經典契會於心境來運用。聽經他肯聽,他也很認真的聽,就是不運用在要專、要放下。【今經以阿阇世王殺父害母因緣而發起者,】佛才來講這部經典,【尤見其不可思議矣!】就是見這種因緣來講這部《觀無量壽經》,才是不可思議。【國太夫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皇太後,地位崇高,皇太後地位崇高,像慈禧太後一樣地位非常崇高。兒子當國王、他的母親叫作國太夫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皇太後,垂簾聽政。【名韋提希。】韋提希【問世尊曰:我宿何罪,生此惡子?】生到這種不孝的兒子,連父親都要殺,【唯願世尊為我廣說無憂惱處,】讓我了解這個世間尚有其他的地方能無煩惱的,【我當往生,】我要往生沒有煩惱的地方,【不樂閻浮提】不樂閻浮提就是:這個娑婆世界實在很痛苦,一點都不快樂。我老早就告訴諸位了,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注意聽我說?我已經跟諸位講過上百次了,說這個娑婆世界一無可樂,一點快樂都沒有,【濁惡世也。】閻浮提濁惡世也,五濁惡世。【願我未來不聞惡聲,】就是希望我將來出世的地方不要聽到惡的聲音,吵架的聲音,【不見惡人,】不要見到壞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求哀悔忏。】忏悔她的業障深重,【唯願佛日】這個日畫掉,這個打錯了。唯願佛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這個“日”把它畫叉,改成阿彌陀佛的陀,唯願佛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新版已更正)清淨業處就是極樂世界。哪裡是清淨業處,當然極樂世界是完全清淨的,【雲何思惟,】就是要如何觀想叫作思惟。【雲何正受?】就是正確的思惟、正確的感受叫做正受。一般叫做覺受,外道叫做邪受,凡夫叫做不知不覺受,完全不了解有一個正知正見的佛法。外道以邪為正叫做邪受,只有正知正見的佛經叫做正受。正受就是正確的知見,而你的感受,感受是正知正見。【於是佛說三種淨業,答彼思惟。】回答她的思惟。【說十六妙觀,】稱為妙就是不可思議,空觀、假觀和中觀,三觀同時叫做妙。妙,妙就是不可思議的觀想。【酬其正受。】酬就是答,回答。回答他正確的感受。【俾】就是令,令【得理事雙修,】理就是無生,不可思議的觀照,事相的確也要用觀想的叫做理事雙修。理就是無生,事相就不壞,叫做理事雙修。【正助兼運也。】這一點要注意:正修,在十六觀經裡面觀想就是正修,其他叫做助修。這不一樣。持名念佛,持名叫做正修,其他的行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那個叫做助修。所以,十六觀經的正助兼運又不一樣,十六觀經必須以十六觀的方法來修,這個才叫做正修,其他都是叫做助修。不一樣,一部經一部經所說的不一樣。【於十六觀中,前十二觀,為上根人】就是利根的人。【教觀想念佛。】【第十三觀,為中根人教觀像】就是眼睛看照片來【念佛。】觀想念佛就是沒有看照片,只是靠我們的意識來觀想;觀像念佛就是把佛相放在前面念佛。【唯最後一觀,為最下根業重惡人,臨終獄境現前之時,善友教令稱佛名號,即得往生。】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雲:汝若不能觀彼佛者,】(不能)觀無量壽佛,【應稱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就是不能間斷。所以我們的助念不能間斷。【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住其人前。】住就是停、顯,顯在我們人的面前。【於一念頃,】在一剎那之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具】就是都能夠見到,具【見稱名】念佛,具見,諸位!在後面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稱名就是念佛可以【滅罪,】所以具見稱名滅罪就是後面的經文都講得很清楚,你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得到,稱名念佛也可以滅罪,【二俱不可思議也。】把筆拿起來,二俱就是:你用觀想念佛的也可以滅罪,也是不可思議,你用持名念佛的也是可以滅罪,也是不可思議,叫作二俱不可思議。意思就是你用觀想來念佛也是不可思議,其功德也可以滅罪無量,你如果用持名念佛你也可以得到無量的功德,也能滅無量罪。在觀想念佛底下寫個:上根器的人修行。持名念佛寫一個:下根器的人念佛。上根器的人他可以用觀想念佛,下根器的人他可以用持名念佛。這二種統統是不可思議。【譬如破千年之闇室,】譬如千年的闇室,一間室內黑漆漆的,【功在燈明。】功,功是指最重要的就在電燈,功是指最重要的是要有電燈,【出無始之樊籠,】把筆拿起來,樊籠,就是三界的牢獄叫做樊籠。樊籠就是表示三界的牢獄使你無法跳脫,【全憑念佛。】全部要靠佛念。【此時】這個時候【如不念佛,】這個時候如果不念佛,【墮地獄如射箭頃。】剎那之間墮入地獄,【十稱佛名,】十稱就是十念,你只要念佛名號,【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其轉變之易,】之易就是簡單,【猶反掌間耳 。】易如反掌,非常簡單!【豈可得而思議者哉!】意思就是這樣能夠思議嗎?這個根本不可思議。【余鈍根人也,】“余”是自己謙稱,我是鈍根的人,【自受具】受具,把筆拿起來,受具就是比丘戒,自受比丘戒以來,受具就是具足戒,具足戒就是比丘戒。這個如果靠自己看經典,根本看不懂。自受具【後,】這個誰看得懂?根本不可能知道這個在講什麼。這個不是讀大學、讀博士,他就看得懂這部經典。自受具後就是自他受具足戒(比丘戒)之後,【即奉持此經為日課。】就是每一天都誦一遍,《觀無量壽佛經》每一天都誦一遍。【忽忽四十余年矣。祗是誦文,未遑修觀。】未遑就是來不及修觀,其實這是他自謙。經典說,【經雲:持是經者,】持這部經的人,【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足證】就是能夠證明【持經】持誦這部《觀無量壽佛經》【持名,】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無二致也。】無二致就是沒有兩樣,目標都是相同的。【須知持名一法,法爾圓具三觀妙行。】法爾就是本來當下就是圓滿具足,空觀、假觀和中觀的妙行,不可思議之行,【所謂吾人日用自不知耳。】只是我們平時不了解而已,【所以者何?】所以者何,好,把筆拿起來,我念的你就把它畫框框,

(甲:以所持之名,本具三谛。

A、謂名字相有,即俗谛。

B、名字性空,即真谛。

C、性相不二,即中谛也。

乙:以能持之念,由來三觀。

A、謂念性了不可得,即空觀。

B、念相歷歷明明,即假觀。

C、性相一如,即中觀也。

丙:所念之佛乎

A、字字分明,妙假觀也。

B、能念之心,念念無殊,真空觀也。

C、能與所不一不異,圓中觀也。

——錄入者 加進)

【以所持之名,】把這五個字畫一個框框,旁邊右上角寫一個“甲”;然後那個“以所持之名”這個“以”的左邊這一行對過來,剛好那個位子對過來,“以能持之念”把它寫一個“乙”。“以能持之念”這個“念”再左邊這一行,“所念之佛乎”把它畫一個四方形“丙”。我如果不這麼念到時候你會搞不清楚。你現在先聽師父的話,現在我再講一遍:“以所持之名”這個寫“甲”;再左邊一行“以能持之念”這個寫“乙”;再過去那一行“所念之佛乎”寫一個“丙”。畫一個框框寫個丙,然後再慢慢、慢慢來寫。現在先看甲,以所持之名,現在是說我們所念的這句阿彌陀佛,【本具三谛。】“三谛”就是真谛、俗谛和中谛,谛就是在果位來講已經得道的叫做谛,在因位裡面叫做觀——空觀、假觀、中觀,在因地修行叫做觀,成就證悟叫做谛,已經了解真理叫做谛。所以三觀是因,三谛是果。以所持之名本來就具足三谛,本來我們的本性就具足這種真谛、俗谛和中谛。好,底下把筆拿起來,【謂名字相有,即俗谛。】寫個“A”,【名字性空,即真谛。】寫個“B”,【性相不二,即中谛也。】寫個“C”。這樣一個甲就分成A、B、C,中國人比較偉大所以甲排前面,美國人比較差所以ABC排在後面。以所持之名這個甲的角度,以我們念佛本身本性就具足真谛、俗谛和中谛,謂名字相有,相本來就有,這個就是俗谛,寫個“A”;名字性空,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名是性空,這個就是真谛,寫個“B”;真谛就是本性,真谛就是性,相有就是相,所以性和相不二,性就是空,相就是色,就是色不異空,空、色不二的意思,性相不二就是空、色不二的意思,這個就是中谛。底下【以能持之念,】這個就寫“乙”,【由來三觀。】眾生是能持之念,由來三觀,三觀是因地修行的,才開始在觀想,才開始在用功,這個叫做觀,達到究竟叫做谛。由來三觀,【謂念性了不可得,即空觀。】寫個“A”,我們念念,每一念每一念,念性不可得,了不可得即是空觀,雖然念性不可得卻是。。。,【念相歷歷明明,即假觀。】寫個“B,”最後,【性相一如,即中觀也。】寫個“C”。乙也是分A、B、C,這個乙的三觀就是:念性了不可得,即空觀,念性不可得,但是清清楚楚;念相歷歷明明,叫做假觀,明明有,要找卻找不到;性相一如就是空和有、色和空一如,這個就是中觀。底下,【又復應知】【所念之佛,】這個寫“丙”,丙也分三個角度,就是【字字分明,妙假觀也。】為什麼加一個“妙”呢?你知道嗎?就是不可思議,我們平時念佛的時候不能字字分明,因為有妄想,人家現在是念到字字分明,如果字字分明就進入不可思議的境界,自己聽得清清楚楚,臨命終他就不會散亂了,我們平時不能字字分明,這個就不能稱為妙,妙假觀,有的意思,不可思議的有。底下,【能念之心,念念無殊,真空觀也。】就是你念的心每一念都一樣,因為從本性出來,這個就是真空觀。真空就是一塵不染如入高空,真空。我們現在不能空一切,不能講真空,我們現在只是結個善緣,念、念、念。。。妄想很多放不下,欲望要不然就是感情,要不然就還有其他事情,所以無法達到真空。所以我常常告訴眾生說:今天我們一定要了解,生死這種事情,你一定要放下才有辦法,生死,你現在想想看,今天你到臨命終有哪一樣放不下,你能如何?今天如果到了臨命終,沒有突破這個生死大關,你慘了,你麻煩大了,簡而言之,世界上的一切就是要全部放下,想想看今天你如果放得下無量劫的生命,極樂世界清淨自在,為什麼今天我們會放不下這個世界?還要在這裡被這個娑婆世界的情或是欲望所污染,才來放不下,使得臨命終不自在,搞不好能不能往生還無法把握。你想想看,在這裡的快樂如果是一,算一元,極樂世界有千百億元的金錢等著你;在這裡如果是一顆鑽石,極樂世界有千百萬顆鑽石等著你;在這裡如果有一分的快樂,極樂世界有千百萬無量無邊的快樂等著你。為什麼我們會執著這個世間的快樂,忘記了極樂世界的重要?所以這個就是要對放不下的眾生講,這個世間你不要一點都放不下,你一定要全盤放下,這個沒有什麼好執著的,真空觀你就可以提得出來,你才會念念無殊。你念念都不一樣,前一念,念念佛,後一念情緒不好就不念,我們怎麼念念無殊呢?念念無殊就是前念、後念都是平等,我們哪有辦法做到這樣,今天我們如果心情不好,在公司心情不好,念、念、念。。。念半個小時,今天心情不好了,前念、後念就不一樣了,怎麼會無殊呢?我們沒有辦法。所以這個真空觀還不容易的,還不是那麼簡單。再來,“字字分明,妙假觀也”就是“A ”;“能念之心,念念無殊,真空觀也”,就是“B”;【能與所不一不異,圓中觀也。】就是圓滿的中觀,能與所就是“C”。能念這個念頭與所念之佛,你說一也對,你說二也對,你說不是一也對,你說不是二也對,異就是二,不同,不一就是不能說是一,為什麼?佛是佛,我是我,眾生是眾生,要說不異,沒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統統一樣,佛的心和我的心都一樣,所以不一就是不能說是一體的,因為我能念的是眾生,所念的是聖人,不能說一;不異,也不能說不同,佛的心和眾生的心,本體也是相同的,所以能與所不一不異,圓滿中觀也。【所以道境為妙假觀為空。】所以道:所以說。所以說境界是妙假觀為空,這裡又另外一個角度了。所以,道就是說,所以說境界當成我們的妙假觀,不可思議的假,這個假,凡夫是有,執著有,我們現在把有當成緣起性空不可思議的清淨的存在,雖存在但當下又是空。所以妙假觀,簡單來講這個假觀是有,但是如果加上一個妙,不可思議的假觀就是空。簡而言之,假觀也是通達空觀。底下,【境觀雙亡】境界是我們能念之境,觀就是所能觀照之心。能觀的心,所觀的境界,雙亡就是色、心二法當體即空【即是中。】中道。【亡照何曾有先後,】把筆拿起來,這個一定看不懂的,亡照就是除去能觀照的心,我們就會發現沒有所謂的先和後,【一心圓絕了無蹤,即此之謂也。】意思就是:亡照,亡就是除掉,除掉那個能觀照的心,亡照就是連能觀照的心都沒有,哪裡有什麼先後?先後就是落入時間的觀念,哪能落入時間的觀念,簡單講就是同一時,同一念,圓滿的觀照的意思。一心圓絕了無蹤,就是圓絕了無蹤跡,圓滿,沒有一些的什麼空、假、中,當下一心就是三觀,即此之謂也,這個就是講天台宗,我們所說的三觀、三谛。底下,【天台聖祖疏於前,】天台這些聖人、祖師,疏就是注解,疏就是注解要通達經典。疏於前,【四明尊者鈔於後。】四明尊者又叫做知禮大師,我們後面會講到,第二頁的地方,我們就會講到“四明法智大師鈔”,所以在這裡不多言。意思是四明是一個地名,因為這位尊者知禮大師住在四明這個地方,所以大家稱為四明尊者。就是他住的地方是一個地名,四明本來就是一個地名,因為他住在那個地方一直弘揚天台宗,也有注疏、注解、演講,大家都很尊重他,所以稱他為四明尊者。譬如說以後我很有成就,人家就會稱呼為高雄尊者(笑),稱呼尊者是很好聽,人家如果稱呼我為高雄矮者,就很難聽了,矮者。四明尊者就是知禮大師,鈔於後,疏就是古人所著作的,可以說是智者大師所著的,鈔就是四明尊者鈔於後,【疏中之隱義,】智者大師所注的疏,就是前人所作的疏,注《觀無量壽經》的人很多,自古至今有很多人作注,也有好種疏。鈔於後就是四明尊者抄在後面,疏中之隱義,就是疏裡面的隱,不為凡夫所知叫作隱義,就是還隱藏一些你不了解的義理,【鈔而發之。】四明尊者把它抄一遍,再加強讓意思顯示出來,發之就是把它顯示出來。疏是另外一個人寫的,鈔是顯示疏的義理更加深入。【將三觀之旨,和盤托出。】全部襯托出來,【義無余蘊,】義無余蘊就是這個道理清清楚楚,這個“蘊”就是不明之處,沒有剩下哪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叫作義無余蘊。這個道理也就沒有剩下哪一些含有不清楚的地方,既然和盤托出,這個道理就清清楚楚,【歷五百余年矣。】經過五百年後,【鈍根學者,妄興汪洋之歎。】妄興,這個“妄”把它畫掉該觀望的“望”,望海的母親這個望,這個字打錯了,望興汪洋之歎(新版已更正),看起來太多了,那麼多從何看起,汪洋之歎,汪洋就是表示多,疏和鈔也是很多,這個太多了,汪洋就是太多了,資料太多了叫作汪洋之歎。【余於是】余就是谛閒大師,於是【將】天台宗的諸祖【疏中】就是諸祖【科釋,移注文下。】裡因此,我谛閒把天台宗諸祖師的疏中的科釋,移注文章下。【鈔中過詳者,】就是四明尊者他所作的鈔中太過詳細,【折衷要言,】選擇簡單重要的,衷就是重要的,來說,【略加竊謂。】加上一些我私人的看法,就是谛閒大師竊謂,加上我私人的一些看法叫作竊謂。【俾初學者,】俾就是令,令初學的人,【得以易為入手。】令初學的人很容易入手,【遂命名】遂就是因此。因此命名【為疏鈔演義】疏就是聖賢所作的,鈔就是四明尊者寫的,演義就是谛閒大師所著作的,簡單講就是經過三個人的注解,觀經是經典,疏一個注解,鈔再另外一個注解,演義又是另外一個人的注解,就是愈來愈簡單。【雲爾。】所以演義的意思就是根據古代發生的事實,所代表的意義加以擴充到別的事件上,以使人警惕自己叫作演義,就如:三國演義。雲爾就是這樣子,就是很這個名字。因此,命名為疏鈔演義就是這樣子,雲爾就是這樣子。

【時維】什麼時間寫的呢?【民國戊辰年】就是民國十七年,就是一九二八年,一九二八年發生最大的慘案叫作什麼?有沒有念歷史的?民國十七年正當濟南慘案,最淒慘的,你回去翻歷史就知道,【臘月】是十二月,【除夕四明觀宗寺】就是四明尊者傳下來的,天台的這一個支脈的觀宗寺,就是四明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宗寺,也是四明尊者他的徒子徒孫傳。。。傳到現在,有一個觀宗寺名字叫做【釋谛閒擱筆故敘】按照前人的注解來描述叫做述而不作,述而不作叫故敘,這文言文不簡單。

好,再來看一,現在序文講完了,底下【觀經疏鈔演義】,觀經就是十六觀經,疏,把筆拿起來,就是通,鈔就是顯,很明顯的顯。疏的意思不是很清楚,那麼顯示出來就使它更清楚。演義就是根據疏鈔,再把它加上一些自己的意思,然後把這一部注解寫完叫做演義。

底下一個叫做【四明嫡裔谛閒演義】四明尊者就是宋朝天台宗的祖師,叫做知禮大師。知禮法師,因為他住在四明山,所以我告訴你們四明是一個地名,還是一座山——四明山。弘揚天台正義,為天台宗山家派之中心人物,因為天台宗還分幾個派,叫山家派的中心人物,世人稱之為“四明知禮”,或譽為“四明尊者”,四明知禮叫做知禮大師,也對,或者是四明尊者,也對,四明知禮就是他的法號,四明尊者二個稱呼都一樣,統統一樣。研讀班要開“教觀綱宗”,這個很重要,天台宗的精華“教觀綱宗”研讀班要開,這個如果開給一般人聽,是聽不懂的,沒有辦法聽懂的。

底下,四明嫡,那個念di(二聲),嫡就是正派,大老婆生的孩子叫做嫡,嫡。裔就是後代,簡單講就是正傳的傳承的意思,嫡就是正派,後代繼承衣缽,繼承四明尊者的衣缽,谛閒演義,就是這樣子,這個叫做嫡裔,四明尊者天台宗代代相傳的正派的後來的弟子,叫做谛閒演義。這個谛閒大師也是很了不起。

【初題目二 初釋題二 初略釋題目】

   底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我來解釋一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是一部經典,疏就是通,妙就是以不可思議的妙觀為宗鈔,為宗就是把它顯示出來,道理顯示出來。再說一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疏以不可思議的妙觀法為宗,來顯示出的鈔,鈔就是顯示,宗就是宗旨,以這個為最重要,妙就是妙觀,不可思議的空、假、中,三觀。

【前七字,】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乃一經之總題,具如下五玄之第一章。】“具如”就是全部的意思,“五玄”就是五重玄義。在五重玄義的第一章。【疏、通也。以經旨】圓滿奧妙,【圓妙,】以經旨圓妙,“以”就是因為,因為經典的宗旨很圓滿又不可思議叫做妙。【被機高深,】“被機”就是面對高的根器,“被”,加被眾生叫做被。“被機高深”,加被根機高深的眾生。【大師以義意】“以義意”就是依據道理,【而疏通之也。】而來把它疏通。“疏通”就是使看的人更了解意思。【鈔、顯也。謂大師疏文,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少”就是很少,很少開示如何觀之門。【務在下凡,】“務在下凡”就是最重要的是要關心那一些根器比較差的眾生。“務在下凡”就是責任,就是注解這部經典最主要是要做什麼?最主要是要使下根器的凡夫了解,我們的責任是在哪裡最重要。所以這個“務”有好幾種解釋。“務”就是必須要在凡夫,讓他了解才可以,“務”就是我們的責任。作這一本疏鈔演義的責任是要使凡夫看得懂,【普沾緣種。】“普沾”就是也能夠,意思是說也能夠使凡夫普遍得到法雨的甘露,“緣種”就是淨土之種子,能夠結到淨土法門的種子,緣種。【並非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之文義也。】不是這樣子,並不是不知道修不可思議的三觀,能夠感應到四土:就是凡聖同居土、實報莊嚴土、方便有余土、常寂光淨土。就是並不是不知道修十六觀經不可思議的妙觀,當然能夠感應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四種淨土。我們當然知道。【四明為時機所迫,】因為知道根器不夠,【慕學之徒,】就是仰慕天台宗的人很多,徒就是弟子,“慕學之徒”就是仰慕希望來學習天台宗的人很多,想學習《十六觀經》的人很多,【皆欲得旨而聞妙觀,】大家都希望能夠得到天台宗的宗旨,十六妙觀的宗旨,【乃以鈔文出而顯之也。】出就是寫出來,而顯示很深奧的道理。很深、很深的道理顯示出來。【鈔名妙宗者,乃取疏】乃是采取這個疏,【釋經題大意,】就是一部分,采取疏鈔裡面疏的一部分來解釋經題的大意。簡單講就是:鈔名叫做妙宗者,為什麼叫做妙宗呢?就是采取疏的一部分來解釋經題的大意。【以圓妙三觀,釋乎能觀。】如果解釋能觀,【以圓妙三身,】“圓妙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同時,圓妙就是同時,【釋所觀佛。】如果要解釋所觀的佛,【佛既總攝余十五境,】就是你如果講到無量壽,就包括十六觀經裡面其余的十五觀的境界,後面會有說明。【故知一一】意思就是我們如果解釋能觀,就是以圓妙的法身、報身和應化身,如果解釋到觀佛,觀無量壽佛,只要講到佛就包括後面十五觀的境界,因為全部是十六觀,講到佛其余的十五就包括在內。一一【皆是圓妙三谛】真谛、俗谛和中谛。【三觀也。】就是空觀、假觀和中觀。【是經既以妙觀為宗,學者應當注重妙宗】不可思議的妙觀為宗旨。【乃四明命名之意也。】

【二 能釋人號二】

【初 能疏人號】

再來,第二,這是何人所講的呢?

【天台智者大師說。】簡單講就是作疏的人。

   【備於別傳,及諸章記,有未知者,須尋彼文。】

【二 能鈔人號】

作這一部疏,能疏就是能夠作這一本疏,這個名號叫做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智者大師我們以前曾經講過。

   【四明法智大師鈔。】

   【師諱知禮,】就是四明尊者。法智大師另外一個法號叫做知禮大師。【字約言。】就是說話很簡明,約言。【四明】他的俗姓【金】,金【氏。】姓金的大部分都是韓國人。【父母禱於佛,】向佛祈禱。所以懷孕的人要常常向佛祈禱。【夢神僧,攜】就是帶一個【童子,】來,【遺之曰:】遺就是交給他,說:【此佛子羅睺羅也。因而有孕。暨生,遂以為名。神宇清粹,】神宇就是氣勢,那個氣勢神情叫做神宇,就是他的眼神不凡,清粹就是面目清秀,神宇就是說他的眼神,清粹就是說他的面貌,【不與眾倫。】就是與眾不同。【七歲喪母,號哭不絕。】這個念hao(二聲),不能念作hao(四聲),號就是哭得很淒慘。【白父求出家,遂往依太平興國寺,洪選大師座下。十五具戒,】照理這是不行的,應該要二十歲才能受具足戒。以前可能比較不重視這個,所以他十五歲就受具足戒,依據佛的戒律,要二十歲才能夠受比丘戒,他十五歲就受了。可能聖賢人都是這樣子。【專探律部。】就是專門研究律部。【太平興國四年,】把筆拿起來,西元九百七十九年,簡單講四明尊者距今一千多年,【從寶雲大師習天台教觀。始三日,】才三天而已,你看賢人才三天而已,【首座】首座就是出家二十年以上叫做首座。首座就是很偉大的人,大弟子。【謂之曰:“法界次第,汝當奉持”。】法界的次第你應該好好奉持。【師曰:“何謂法界”?】什麼叫做法界?【座曰:“大總相法門,圓融無礙者是也”。師曰:“既謂圓融無礙,何雲次第”?】既然圓融無礙,空、假、中當下就是一體的,哪有什麼次第。和禅宗講的頓悟意思相同,沒有次第就是頓悟。【座無對。】首座沒有辦法回答。【居一月,自講心經,】這個實在很厲害,這個和我在南普陀差不多,我在南普陀第一期九十八點六,再來好像是九十九點幾,老法師說無法教你,要不然你干脆上來講經,你每學期都領獎學金這樣不好,我看我來教書好了,宿世如果多多少少研究到經典就一聞千悟了,所以可能我前世也有一點點小小的善根,聽經典很快就通達。自講心經,【聽者服其速悟。】這個人的悟性怎麼這麼厲害,【五年,其父夢師跪於寶雲之前,】他父親夢見四明大師,四明尊者跪在寶雲大師的面前,【雲以瓶水注於口。自是圓頓之旨,】自是就是從此圓頓,圓滿頓超的宗旨,【一受即了。】了就是悟。一下子就頓悟了。【六年,常代講於寶雲大師。】六年就是西元九百八十一年,因為太平興國四年是西元九百七十九年,太平興國五年就是九百八十年,五年,其父夢師跪於寶雲之前,就是西元九百八十年,六年就是太平興國六年,就是西元九百八十一年。才二、三年而已,六年,常代講於寶雲大師,所以這個不是經過六年,這是太平興國四年、五年、六年,就是這樣子。再來,【雍熙元年,】雍熙就是北宋,北宋的雍熙皇帝,西元九百八十四年,【慈雲來自天台,師待以益友,】這個是良師益友,【義同手足。】就是這個義,義就是道義,道理相通叫做義。義同手足就像手足一樣。【端拱元年,雲師寂,】慈雲大師圓寂。四明法智大師【師夢貫雲師之首,】貫就是穿,穿過慈雲大師的首,就是頭,【擐】也是穿,穿【於左臂而行。】簡單講就是他要繼承慈雲大師的衣缽,夢見這個境界就是這樣子。貫雲師之首,擐,擐就是穿於左臂而行,穿。這種情形我也曾經有過,在我出家第二年的時候,有一天很清楚,夢見慈航菩薩來,那個也不是作夢,那個也不是夢,也很清楚,打這種妄語要下地獄的,不是隨便亂編故事的,打妄語要先下地獄的,真實的才能講,子虛烏有是不能亂講的。慈航菩薩來,來的時候,慈航菩薩從天空降下來,慈航菩薩貌相很飽滿,你看慈航菩薩貌相很飽滿,拿了一個缽,我就跟他下跪頂禮,他就跟我摸頂,跟我摸頭的時候,手接觸到頭就放光,放光,然後他就把缽拿給我,我就把它接過來,他就冉冉上空,然後放光離開。沒看到什麼,這樣也不知道代表什麼,可能怕我沒飯吃,叫我拿那個缽去化緣(笑),那個時候我也沒想到什麼問題,反正我也沒有想到那麼多,我也不敢想有祖師大德把衣缽傳給你,我們也不敢這樣想,反正夢境就如夢幻泡影,對不對?我最不喜歡講神通,這個大家都知道,我最不喜歡講有的沒有的,但是有夢到這種情形,可能跟這個也有一點相關,講到這個我就想到以前那個事情,這個夢境很清楚,但是我不會像世間人很執著,從過去到現在,我不曾講給你聽過,對不對?這個也不值得什麼談論,哪有什麼好談論的,放光就放光,衣缽就衣缽,對不對?問題是你有沒有實力,有實力當然奇跡就在你的身旁,你沒有實力拿那個缽做什麼,慈航菩薩也丟臉死了,隨便亂送個缽來給我,對不對?反正說來說去,還是要自己有能力。所以人家如果在討論夢境,我最不喜歡,來就:師父我夢見什麼,他夢見什麼。我最不喜歡討論這個東西,我講這個事情也許可以增加大家的信心,也許。佛法有時候這個也不可思議,也不可思議。我從來不以什麼大師自居,我常常說我是(日語)最爛的、最差的,我也沒什麼修行,圖個三餐溫飽,睡眠正常,身體強壯飽滿,年輕,我現在三十九歲,人家說:很奇怪師父怎麼愈來愈年輕。因為我現在得到心法,禅宗悟道的心法,知道什麼叫做放下?以前發脾氣都氣得半死,現在要我發脾氣很困難,很困難。所以心境如果有轉變,貌相就會轉變。以前都水腫,現在沒有了,現在實在了,我以前常常說怎麼胖成這樣子,結果是傷到了腎髒,幸好不是肝髒,肝腫大長庚(醫院)不收麻煩大了。因此,我常常說夢境這種事情你要討論,如果能夠增加信心也好,如果要執著夢境:你是什麼祖師,你是什麼了不起的,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沒有這個必要,對不對?像我在夢境裡面見到佛,也不是說。。。事實上就是如此,見到佛,見到佛飛起來的時候,見到很大尊的阿彌陀佛,嚇死人了,我站起來剛好到他的。。。我記得飛到他的這個地方而已,(師擬食指和大拇指比十公分左右),我這麼小他這麼大,非常的大,全身都是金色的阿彌陀佛,我飛到他面前他對我笑一下,飛行,阿彌陀佛大得實在嚇死人,無限際的大,實在太大了,全身好像都貼了金箔,金光閃爍,金色的,站的蓮花實在有夠大,很大,非常大。去,我也沒有感覺到什麼,不是你夢到這個夢境,你就往生極樂世界了,不是這樣的,我從來沒有說我有什麼夢境的吉祥,我就認為我這樣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我也是戰戰兢兢、兢兢業業,我也是怕不能往生,對不對?也是要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天都要拼的。難道可以說我都夢見阿彌陀佛了,這個可能很穩當了,我就整天跑去睡覺,等一下墮入地獄,醒來閻羅王在那裡等著,(師擬閻王拍醒木大聲說:)醒來!說:我怎麼跑到這裡來,糟糕了!還是不行的。所以要兢兢業業、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要常常說:我的功力還不夠,一定要再拼。這樣才可以。不能說:我的功力已經夠了,我不必用功了。你慘了。所以有一個老菩薩說:師父,我能往生了。我說:為什麼?他說:我昨天作夢夢到觀世音菩薩。我說:夢到觀世音菩薩多大一尊?她說:差不多這樣子(師比七八公分左右大小)。怎麼那麼小一尊,夢見這樣子不就比我們拜的還小,她說:對,還小,。她說:奇怪,怎麼夢到這麼小?我說:發心小就這麼小尊。我說:我夢到阿彌陀佛就很大一尊,我是夢到自己很小,阿彌陀佛很大,你夢到觀世音菩薩那麼小一尊。她說她這樣子能往生了,我說:還早咧!如果你夢見佛菩薩就能往生,你的頭腦有問題,搞不好魔來也說不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我希望在座諸位以後如果遇到夢境吉祥,知道就好了,知道就好了還是要用功,應無所住,不要執著這種東西,師父講這些是希望激勵大家一個信心而已,沒有什麼很特殊的意思。【淳化二年,師受請,主干符。】我看到這個地方,想了好幾個小時,這三個字看不懂,還去查佛學大辭典,依舊查不到,這個“主干符”再怎麼樣我就是看不懂,有讀中文系的請站出來,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請你們跟我解釋一下。看不懂就暫時先用師父的意思,我認為這是一個地名,主干符,要不然就是一個廟,一個地方,因為配合底下的詞句就可以證明,這個應該是一個地方,主干符就是師受請,四明尊者接受邀請主干符,來到這個地方主持弘法,干符這個地方,可能這是我自己說的,當然說錯了要負因果,因為查不到資料,大辭典統統翻過了還是查不到,暫時用一下,【綿歷四載,】就是經過,經過四年,【諸子悅隨。】眾弟子很高興跟隨四明尊者,【至道元年,以所居偏小,學徒】就是徒弟【莫容。】容納不下,【遂徙居】徙就是遷移,這個不是讀作tu(二聲),字你要認好要讀對,讀成xi(三聲)。遂徙tu(二聲)居,你會被笑死,不懂中文也沒有那麼差。遂徙(xi(三聲))居,遷徙就是遷移的意思。【報恩院,院主】院主就是住持,【捨為長講天台】長期的講授天台,【教觀,十方住持之地。】十方就是僧團用功的地方,叫做十方住持之地。就是我們所說的僧團。【乃易今名即今之延慶寺也。】他就改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延慶寺,【故稱延慶開山祖。】延慶寺的開山祖師。【略彼傳文。欲知全文,當閱統記。】統記就是古時候所專門記載的四明大師的傳記叫做統記。

【正釋文二 初釋疏序三 初敘經觀意二 初正明觀行 初敘意 初對垢立淨二 初法二 初明二報苦樂】

第三頁第四行黑字,

【夫樂邦之與苦域,】把筆拿起來,樂邦就是極樂世界,現在藉著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先做個比較,這樣你就知道要往生還是留戀這個娑婆世界。夫“樂邦”就是極樂世界,“之與”就(是)和,苦域就是娑婆世界,【金寶之與泥沙,】現在就地質來論,極樂世界是黃金鋪地,七寶琉璃,它的地質是黃金,本性是清淨的。泥沙,娑婆世界地上統統是污穢的泥土。這是藉著簡單的地來比較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舉此例就好了。底下,接下來,【胎獄之望華池,】胎獄就是我們娑婆世界出生都是在母親的子宮裡面,經過十月懷胎的痛苦。之望華池,如果往生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是清淨、自在的。底下,【棘林之比瓊樹。】現在說的是游樂的地方,棘林,極樂世界的瓊樹是美玉所成,叫做瓊樹。瓊,瓊樹,所以有很多女眾的名字都用這個“瓊”字,美的玉叫做瓊,美玉,很美的玉,很美的玉叫做瓊。棘林就是我們現在爬山。。。棘就是有很多刺,難行,雜亂無章,像現在去爬山(會)死在山裡,迷失方向,本來是快快樂樂的進山,結果死了抬出山,死了抬出來,所以娑婆世界要找尋一點快樂也要看地方,有很多人爬山,爬一爬都死在山裡,都回不來了。用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稍微比較一下而已,極樂世界的地是七寶琉璃、金銀之地;我們這裡是泥沙。我們娑婆世界出生是懷胎十月很痛苦;極樂世界是蓮花、七寶池。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叢林裡面統統是荊棘;極樂世界統統是美玉而成的樹木。這是簡單做個比較。

看小字,

【鈔釋雲:欲論觀行,】先告訴你要如何妙觀修行,【先示兩土苦樂之相。】讓你比較看看,比較看看。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娑婆世界如果和極樂世界相比較,你根本不想活著,活在這個世間根本是痛苦的,極樂世界這麼好的地方做個比較。【文有四句,一一皆論相對。首句明所成國土,苦樂相對。彼國但受諸樂,】極樂世界只有快樂,【故名樂邦。此土多受眾苦,義言苦域。】這個世間很痛苦。【次句明能成物體,】能成這個世界的以什麼為材料,能成物體就是拿什麼做為建築的材料,拿什麼做材料,極樂世界用金、銀、七寶,使你了解【貴賤相對。】貴和賤相對比較,【彼純七珍,】彼的意思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純是七珍寶,【略言金寶。此】即娑婆世界【多眾穢,】娑婆世界污穢、不干淨,【略言泥沙。】就代表娑婆世界不清淨,【三句明初生受質,垢淨相對。此土六道,具有四生。】就是胎、卵、濕、化,【今就人中,多從胎藏。母食冷熱,】媽媽吃冷或吃熱,【及饑餓時,子在胎中如處寒熱,】吃冷就像處寒冰地獄,吃熱就好像被熱烤,意思是說孩子在母胎裡面也是一種痛苦,媽媽如果吃飽一點,就如【山壓,】如果是愛吃的媽媽,一張嘴巴整天都在吃,孩子在裡面又叫不出聲,只能用腳踢,說:你怎麼吃得那麼飽,你怎麼吃得那麼飽,快把我壓死了。又無法說話,遇到愛吃的女人,整天都是吃,整天都是吃,整天都是吃,如果你用聽筒聽聽看,他會抗議的,那是沒有去聽,說:我抗議,我抗議,你不要吃那麼飽。意思是說:我們這個世界是痛苦的,沒有一樣是快活的,【倒懸地獄之苦。故雲胎獄。彼國九品,皆從蓮生。縱下下品,經十二劫,在蓮華中,勝忉利天。是故華池,受生即樂。末句明生後游處,粗妙相對。此則荊棘叢林,】就是我們的樹林統統是會刺傷我們的東西,有刺的東西,【彼則金渠玉樹。】極樂世界金渠,渠就是水道,渠的英文叫open channel,渠道工程學,open channel engineering,我有讀過渠道工程學。金渠玉樹,【余如鈔文廣明,】其余的在鈔裡面講得很清楚,【茲不繁贅。】在這裡不重覆。

  【二 明二因心行】

第四頁,  

【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沈。行開善惡,覩二方之粗妙。】誠就是實實在在的,由,實實在在都是從我們的心來分垢穢和清淨,這樣我們就能夠見到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這二土,升就是極樂世界的清淨叫做升,升,升華。沈就是我們現在在沈淪。二土之升和沈,升就是好,解脫叫做升;沈就是束縛。行開善惡,修行當中開出善門和惡門。覩就是了解、看見,讓你看見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的奧妙和粗劣,所以粗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痛苦的世界;妙就是極樂世界,很殊勝的地方,覩二方之粗妙。

【鈔雲:誠、實也。由、從也。報】我們的報應,報【之淨穢,實從心行二因所致。】二因就是心,垢和淨所感叫做二因。垢就感得娑婆世界,淨就感得極樂世界,【心即迷了二心。】把筆拿起來,二心就是垢、淨,垢心和淨心二個心,心即迷了垢和淨,【行即違順二行。】就是善和惡,善和惡,違就是惡,順就是善,【六道三教,】把筆拿起來,三教,有分三教、有分四教的,三教是這麼分的,第一叫做頓教,根器利的人,六道的眾生有的是根器利的人,根器利的人一聞即千悟。第二叫做漸教,慢慢的教化他,慢慢的教化他,所以他會常常講給我時間,我需要時間,那個叫做漸教,需要給他時間他才會覺悟,要他一下子放下他沒有辦法。第三叫做不定教,不定教的意思就是有的人聽到小法悟到大法大覺悟,聽到大法,有的人悟到小教小小的覺悟,這是不一定的叫做不定教。所以三教分為頓教、漸教和不定教。六道三教。【迷三德性,】三德,把筆拿起來,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就是無相、般若就是智慧、解脫就是力用,力用就是力量。迷三德性,迷法身德、迷般若德、迷解脫德,【為三惑】三惑就是見思惑、塵沙惑、根本無明,為三惑【染,故曰垢心。】心不清淨。【身口諸業,違理有作,】違背道理,違背佛所說的道理,【皆名惡行。以此心行,感四穢土,】不清淨、污穢,【沉下粗淺也。】四穢土在娑婆世界。【唯圓頓教,】圓頓教就是根器利的人,【了三德性,離三惑染,方名淨心。】才叫做淨心。【身口諸業,順理無作,以此心行,感四淨土,高升深妙也。心雖本一,】這是以本體而言,以本性來講大家都是一樣的,叫做本來是一,【以迷了故,須分垢淨。行業雖同,以違順故,須開善惡。從此二因感報淨穢。應知圓人,】圓人就是圓教的人,根器利的人,【以常寂光】常就是永恆,寂就是寂靜處,心不起心、不動念,光表示智慧無量,所以常寂光是三種解釋,常就是永恆的生命,寂就是滅掉一切的煩惱,心非常清淨,光表示智慧的意思。所以常寂光淨土表示永恆的清淨具足無量的智慧,這是法身,就是我們的法身。【而為觀體。凡聖因位,】凡夫就是因,聖就是果,果就是位,【皆即究竟。】就是當下。意思是說圓教的人只要一聞就千悟,凡聖因位,位就是果,果地,因和果同時當下就是究竟。【不同別人要心】不像是別教的,因為有藏、通、別、圓,不像是別教的要心,就是最達極致之心叫做要心,不同於別教的,達到最究竟的,【只齊一十二品,】因為別教無明才分十二品,無明別教十二品,圓教是分四十二品,【故分證穢。】分證穢就是說別教,藏、通、別、圓的別教,對圓教來講只是分證,穢就是不圓滿,圓教是淨的話,別教就是穢。圓教如果是淨,別教就是穢。意思再解釋一遍:圓人,圓教的人以常寂光為觀體,凡聖因位,即就是當下、同時,統統當下就是究竟法,不像是別教的人,藏、通、別、圓的別教,要心就是到達最極、最究竟,只能達到十二品,意思就是別教的最後開十二品無明,圓教是開四十二品,只能達到分證穢,分證就是還沒有像圓教的究竟圓滿,所以是不圓滿的意思。穢就是不圓滿。就圓教來講它是穢,圓教是淨。【問答不錄,須者自閱。】意思是說底下還有一些問答,在這個地方不節錄,你有需要自己去看。

  

底下,

【二 喻】

【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

譬如說,前面我們講心有分清淨和污穢,土有分清淨和污穢,粗和妙,現在用譬喻的,我們的身體如果直,你的影子就直,我們如果駝背,太陽照射影子就會駝背,像那個秘雕,以前布袋戲裡的秘雕,秘雕出現,然後一個老太婆眼睛模糊,布袋戲是這麼演的:七、八十歲的老太婆,秘雕來拜訪她,她就說:來就行了,還背了大包、小包的。她不知道他是駝背的,布袋戲就是這麼演的。聽起來很好笑,其實是他駝背很嚴重,她說他來就行了,還背得大包、小包的。她不知道他是駝背的。所以說我們人如果正直,站得直影子自然就直。

源濁,水源如果不干淨,流下來的水就污濁,像黃河流下來的水是污濁的,上面的水源如果是干淨的,流下來的水當然是干淨的。

【鈔雲:】鈔這麼說,【形端喻淨因。】意思是說了因的佛性,【謂了性淨心,】通達究竟叫做了性,了解,徹底的了解本性就是清淨,【順理善行。】順從佛說的道理來行善。【影直喻果。】影子當然就直了,這個人沒有駝背,站起來當然影子就直,人如果駝背,影子當然會彎,所以影直喻果。【謂四淨土也。源濁喻穢因。】源濁,水源如果污濁,底下流下來的水當然是污濁的,這是一定的道理,是不是?【迷性垢心,】如果本性迷了心本來就會污穢,垢心就說污穢,【違理惡行。】就是違背了天理,你當然會胡作非為,【流昏】流下來的東西,昏就是惡因得惡果,昏當然是不清、濁,水源污濁哪有可能流出清水來,哪有可能,所以違理惡行,流昏【喻果,】流下來的當然是污濁的,這個比喻為果。【指四穢土也。】污穢的東西。若翻回來,把筆拿起來,【若翻上喻,】反過來講,若翻上喻,就是如果現在把它反過來講,【形曲影凹,可喻逆修因果。】意思是說如果形全身彎曲,影子就會凹,影子就會彎曲,形曲影凹,形如果彎曲影子就凹,可以比喻說逆修因果,就是違背因果,他的所作所為就是違背因果,【下喻,源淨流清,可喻順修因果。】我們剛才講水濁,水源如果污濁,底下流下來的就污濁,上面如果是清水,流下來的就是清水,所以水源流清,就比喻他修的因果是善的意思。【今舉二喻,各喻一種,其義甚明。】

【二 就淨示修】

   底下,第五頁,

【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妙觀。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

你現在如果想要知道,欲生極樂世界,必須以十六觀經為主,願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淨業,把筆拿起來,三種淨業就是修三種福,哪三種清淨的業?業,你一定要寫,要不然經典看到最後,你不知道他在寫什麼,你寫個A,修哪三種?

A、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孝養父母,如果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修第一善業先要孝順父母,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你先要修習慈悲心,不可以殺生,修十善業,你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B、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如果你要往生極樂世界,第二點要修的,要先受三皈依,我們六月三十日下午二點又要辦皈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就是要好好持戒,不犯威儀。這是符合往生極樂世界的第二個條件。

修第三個條件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C、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發菩提心就是你要發慈悲心要發覺悟的心,要深信因果,讀誦大乘,你要讀誦大乘經典。勸進行者,勸修行人精進叫做勸進行者。

我再讀一遍,三種淨業修三種福,A、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B、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C、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你一定要先抄下來,這樣後面講到你才知道在說什麼。

底下,

【鈔雲:上已對穢顯淨,故今就淨明修。】現在以清淨的因來說明,前面是說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的污穢和清淨的對立做比較,現在是用清淨的一面來說明。明修就是說明修行。【前示二因,】前面開示有二種因,【通雲淨心,及以善行。此明】就是現在要來明示【修相,】要來明示、開示,說明如何修行。【故】就是所以。所以【的指】的就是專指。那個不是念的(de),不要:故的(de)指,笑死人了。的(di二聲)指。的指【十六妙觀,】專指十六妙觀,【三種淨業。於十六境,】十六種境界,【不照三谛,】就是於十六境界,如果不依照三谛【豈名妙觀?】不照三谛,豈名妙觀?豈名就是怎麼能。如果你不依照真谛、俗谛、中谛,怎麼能說是不可思議的妙觀。【修三種福,為三感染,不稱淨業。】意思是說我們如果修這三種福為三種感應的力量,還不能稱為淨業。現在是指以前所說的。【妙觀是正,淨業為助。】現在把十六妙觀當成最重要的,因為現在說的是《十六觀經》。淨業為助,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孝養父母、受持三皈或者發菩提心,這個當做助行,另外一部經這個是三種福,這部經是以妙觀為正,其他的淨業為助,【正助合行,能感四種極樂國土。得見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和應身,【彌陀世尊。文從互說,】文從互說就是文章是相互陪伴正的和反的,或者正的或者是助的,互說就是互相輔助,【觀論生土,】就《十六觀經》來論生土,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這個觀,【業論見佛,】就淨業有成就、沒有成就來論見佛與否。再說一遍:觀論生土,業論見佛。觀論生土就是就你修行《十六觀經》的功力,來討論你有沒有能力往生,往生淨土。業論見佛,你修的業就是心淨到哪裡,你是不是淨業有成,有成則來論斷你是不是能夠見佛與否、能不能見佛這個能力,所以叫做觀論生土,業論見佛。意思是說:(以)你修《十六觀經》的能力來論往生淨土的能力,你所修的淨業的好壞來論你能不能見佛。【依正既俱,正助非隔。】沒有離開當下,正修當下也要助修,助修當下就必須要正修,叫做正助非隔。

我這麼解釋已經很清楚了,聽不懂也沒有辦法。聽不懂就怪你書讀得少,沒有辦法,明天我們再繼續。好,下課!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二 示文二 初示教興二 初明興由】

【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阇王殺逆,韋提哀請。】

這個就是要把全部經文先看過,才能夠了解他藉著幾個字來描寫這一段《佛說十六觀經》的緣起。

然化因事漸,這個漸不是漸漸的漸,是就近取材,這個漸就是在四周發生的事情,佛拿來作比喻借題發揮經教,這樣人家的印象比較深刻。譬如今天我要上台講經,因為以前我是窮人家的孩子,所以如果講到窮,我就能夠拍成一部電影,可憐!事實上我就是親自去拾破銅爛鐵、吃美國救濟的稀飯、去抬死人的幡旗,我知道窮實在很痛苦,讀到大學還要當助教,還要教書,還要去自助餐打工,這樣我講經就有題材。說到這個世間的痛苦,我曾經拔過牙,拔牙是世間很痛苦的事,我曾經胃痛到嘔吐,藉著這種直接的比喻,這樣來講比較親切。所以然化因事漸,就是化導眾生的因,事漸就是就發生的事情、就近發生的事情來取材料,印象比較深刻。

教藉緣興,教化眾生要藉著適當的因緣來教化眾生,有這個緣佛教自然興盛,也就是說佛自然會興起說法的因緣。此次是藉著什麼因緣呢?

是以就是藉著這種因緣,阿阇世王簡稱阇王,阇王殺逆就是要殺父親,後來連母親都要殺,這段因緣。

所以,韋提希夫人她痛恨這個世間,生了一個忤逆的兒子,連自己的兒子都要弑父殺母,她朝天空中向佛陀說,說她不願住在娑婆世界,希望世尊能夠說一個清淨、快樂的世間,能夠永遠聽不到惡聲,看不到惡行,不要再生忤逆的兒子。佛就教她十六觀,說出這部《十六觀經》。所以我們要感謝阿阇世王這個暴君,如果沒有她弑父弑母,他母親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要感謝他逼佛陀講出這部經典。韋提哀請,哀請世尊來講經。

【鈔雲:】疏鈔這麼說:【革凡之化,要因近事,】革就是要改正凡夫的教化,要令凡夫覺悟。革,諺語說:洗心革面,這個革就是要更正凡夫,要令凡夫了解娑婆世界的痛苦。要因近事,必須要借重眼前發生的事情來作比喻才會清楚。【而為鴻漸。】藉著這種近的事情使他看得更為深遠、深入,鴻就是遠、大、深。娑婆世界這麼痛苦,我讓你了解極樂世界多麼快樂。【诠理之教,必藉機緣,】诠理就是我們如果要解釋佛的正知正見的道理的話,必須藉著因緣才來講這部經典。必藉機緣,要藉著機緣,【方得興起。】才能夠興教法。【近事為漸,通於諸化。】近事就是就近取材,為漸,漸就是發起。就近取材來發起眾生的悟性,教他要覺悟娑婆世界的痛苦。通於諸化,通就是普通,佛普度一切眾生,就是藉著這種因緣。【今化別,】現在度化有很特別的原因,【由殺逆之事,】由要殺害雙親的這種事情的這個因緣做為緣起,【欲令眾生,厭濁世故。此教當機,是韋提希。華言思惟,】韋提希中文就是你要思惟,意思就是你要好好的觀想,【善修觀故。】要好好的善修十六觀。

  【二 明現土】

【大聖垂慈,乘機演法。曜玉相以流彩,聳金台而顯瑞。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

古文都是簡單的幾個字,所以說這個很不簡單。大聖就是佛,佛垂慈,上對下叫做垂,佛憐憫眾生,慈眼視眾生,我們凡夫是下,佛要救我們就垂手,像佛來接引的手印就是垂手,佛大慈悲垂慈憐憫眾生。乘機演法,這個乘不是那個三乘的乘,這個乘是藉的意思。所以中國字很偉大,在某一個地方,它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乘機就是藉著這種機會,藉著什麼機會呢?藉著韋提希夫人之請,來宣講《十六觀經》來演法,叫做乘機演法。藉著機會、藉著因緣,趕緊來演說這部《十六觀經》。

曜玉相,曜就是佛顯現光明遍照之相,玉相,光明遍照一切這個玉相。以流彩,流就是一種動態,放光明的這種形態叫做流彩,金光閃閃。聳就是高大的金台而顯瑞相,佛現金台瑞相出來讓大家看見。

雖廣示珍域,廣就是大大的顯示,珍域就是極樂世界,雖廣大來顯示七寶琉璃之地,就是表示極樂世界。而宗歸安養,宗就是導,導歸安養,就是要使你了解極樂世界的清淨,佛的慈悲,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再留在娑婆世界受苦,而宗歸安養,就是導歸極樂世界。

【鈔雲:佛是極聖,】極聖,就是沒有再超過佛陀的聖人了,佛在比丘戒裡面說聖中聖,聖人中的聖人,【故稱大。佛慈下被,名曰垂。】垂,佛慈悲眾生所以名叫做垂,【托韋提請,布所證理,】布就是宣,宣講我們所說的演說,所以布就是演講,來演說這部《十六觀經》就是佛所證得的道理,【名乘機演法。】藉著機會而說法,藉著因緣而說法。所以我們度眾生也是如此,有的人聽到佛法很好,他也不知道對方相不相信,自己就一直講一直講,講到對方睡著了,人家又不喜歡聽,你在那裡一直說個沒完沒了,不須要這樣。像師父今天也是這樣子,信徒單獨來要請師父開示,我對他說:沒辦法這樣,每個人單獨來,都有請師父開示,你看,我要如何應付好幾百萬的眾生,全世界聽錄音帶、錄影帶的,都單獨來請師父開示,我說:我不對個人開示,有的話就是團體講經。他說:師父,如果我要供養可以嗎?我說:要供養可以,怎麼不可以。這句話不早說(小),要供養可以,可以。他就供養拿出來三萬元,說:我從嘉義來,是個中醫師,聽師父講經救了他們全家的命,不曉得救了誰?本來可能全家要去死,聽完就不敢自殺,就救了他們全家,就這樣賺了三萬元,放著,放著。所以我說如果要問法就不要,要供養沒有關系,這個我會特別開緣,我開緣是看時間的,如果每個人來都請師父開示,有那個命嗎?你真的有那個命嗎?師父才一個而已,你要折騰死他嗎?對不對?錄音帶那麼多,你要怎麼聽都有,要聽哪一部都有,所以要看情形。【曜玉等者,經雲:爾時世尊,放眉間光,】眉間,【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就是因地出來到果,放光、放光再收回來,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是乘興而談。遍照十方無量世界還住佛頂,【化為金台,如須彌山。雖廣示等者,經雲:十方妙國,皆於中現。】十方世界都在放光明裡面顯現,【乃至韋提希白佛言,是諸國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二 示觀相二 初總標】

【使末俗有緣,遵斯妙觀。】

末就是將來,俗就是眾生,使將來俗,使將來的眾生有緣遇到這種十六觀法,遵斯妙觀。

【經雲:如來今者,教韋提希等。】十六觀。

  【二 別示三 初示依報】

【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

【鈔雲:觀日有二意:一令觀日,心不馳散。二令心想,正趨西方。】

一開始佛教你觀落日觀,太陽要西下,陽光已經不是很強,一個紅紅的太陽還懸在虛空,觀久了,落日懸鼓,像鼓圓圓的,懸就是懸在虛空,太陽的光線已經不是很亮了,我們的眼睛有辦法看的,說:很紅,就往西方這樣觀想,因為極樂世界在西方。所以說用標送想之方,送就是處理、料理的意思。如何來料理你的想法呢?就是有一個方向,之方,這個方就是放下。送,送就是處理你觀想的方向,一定要往西。用標,標就是有一個固定指示、標示。

【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

有一個叫做落日觀,有一個叫做琉璃觀,琉璃地。

【鈔雲:良以彼土琉璃為地,此地難想。且令想冰,冰想若成,】琉璃就像結冰的冰塊一樣,大水結冰,先教你觀想大水結冰,【寶地可見。】因為不曾見過遍地琉璃,佛就教你觀想結冰的情形。

【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文言文很難念,我又沒有讀過古文,讀起來不太順口。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這個讀作yue(四聲),不是讀作le(四聲)。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這個地方要寫很多字,風吟寶葉,吟就是歌詠、贊歎、說法的意思,就是風如果吹著寶樹,吟就是發出贊歎,說法三法印、一實相印,寶葉,因為整棵都是七寶所成,叫做寶葉。風吟寶葉,簡單講就是風如果吹著寶樹,它就說法,它就贊歎。共天樂而同繁,共就是和天上的音樂而同,繁就是多而密,意思是說頻率相同那麼優美,同繁就是同樣的頻率,那麼好聽,那麼美麗、優美。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風如果吹到極樂世界的寶樹,樹葉就發出說法的聲音,這種聲音和天樂頻率一樣。波動金渠,波表示池。

【前二句,指樹觀。後二句,指池觀。如經可知。】水池波動,是池,池的波浪會動,金渠就是水道,像我們的下水道,都是水泥、鋼鐵做成的。極樂世界不是,極樂世界的水道是用金子鋪成的,它產生出來的聲音像在說法。將契,契就契合,合經典而合響,經有二種就是三法印和實相印,小乘的聽到就像在演說三法印,大乘的聽到就像在演說實相印。契經,經典的三法印和實相印,而合響,意思是說響起來都是三法印,要不然就是實相印。

簡單講就是: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指樹觀,寶樹之觀,風吹過來會說法,底下是說池,水池,七寶蓮花池。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

  【二 示正報】

【觀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覩如來。】

現在是觀音和勢至,底下是如來,彌陀如來。觀肉髻而瞻侍者,肉髻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前面都有,瞻侍者,瞻就是看,侍就是彌陀的左右,簡單講阿彌陀佛的左邊就是觀世音菩薩,右邊就是大勢至菩薩,有的人沒有用西方三聖,就用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如果能夠的話用西方三聖,西方三聖是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觀肉髻而瞻侍者,侍者就是站在佛的旁邊,慈眼視眾生,侍者服侍彌陀的左右。簡單講觀肉髻而瞻侍者是形容後面有觀世音菩薩這一觀,還有觀大勢至菩薩這一觀。

【初句,二大士觀。以此二觀,皆明肉髻。】念毫相,念就是觀,毫相就是阿彌陀佛的白毫相光。而覩如來,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故次句,彌陀觀。】

  【三 示三輩】

【及其瞑目告終,上珍台而高踴。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

現在說臨命終的事情。

說直到瞑目,瞑目就是我們世間人所說的“我死都不瞑目”,瞑目就是臨命終的時候直到眼睛一閉叫做瞑目。告終就是剎那間就表示要往生極樂世界。瞑目告終,把筆拿起來,表示臨終自在。眼睛一閉就要上珍台而高踴,珍台就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這些都七寶琉璃台,珍台就是金台,所以瞑目告終就是生死自在,上珍台而高踴。所以上面六個字是上品上生和上品中生,上珍台而高踴這是表示上品下生,上珍台這個上就是登。你臨命終如果眼睛一閉,剎那間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要不然就上品中生,上珍台而高踴,上就是登,登七寶或者是金台,而高踴,踴就是歡喜,表示很尊貴的品位。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

諸位,看第七頁倒數第二行底下,第七行小字,

【初句,明上上上中二品。次句,上下一品。文成句,出大經二十七雲:譬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以喻凡夫現陰滅中陰生。今借此文,喻往生人,此土陰滅,彼國陰生。】

這個還是需要解釋的。

什麼叫做文成印壞呢?譬如蠟印用蠟做成的,用蠟做成的用大火一烤就熔化掉了,蠟就表示我們人的身體不永久,很快就壞了,藉著很快就壞掉的色身趕快拼命來修行。蠟印印泥,用蠟做成的來印印泥,印泥就是修持,好好的來修行,印印泥,印下去,印與泥合,印下去就表示(蠟印)我們人的修行,與泥合就是修得有感應,印滅就是蓋下去蠟會壞掉,就是我們的色身會壞死,壞死文章就成,文成就表示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簡單講就是藉假修真。蠟制成的東西大火一烤就熔化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受不了時間的折磨人會死,卻是藉假修真,就像蠟制成的印,把它蓋上印泥,蓋好之後文章自然就成了,雖然蠟會壞但是文章已經完成,就是表示完成了往生極樂世界的資糧。

以喻凡夫現五陰滅,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滅中陰生即產生,今借此文,喻往生人,此土陰滅,此穢土五濁惡世的眾生如果五蘊滅,此土五陰滅,彼國陰生,彼國就是清淨的極樂世界,清淨的色、受、想、行、識就產生了,簡單講就是藉假修真,修得有成就了。

【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骛。】

   【此總示三輩往生者,】上、中、下,【俱出輪回。】

而橫截,橫截就是直接,不是漸漸、漸漸的超越,不是,直接。越五苦,五苦就是六道輪回,就是五趣,五趣就是六道輪回,不包括阿修羅。而長骛這個長,把筆拿起來,叫永不回頭,骛就是急忙的奔馳,趨向某一個方向。所以說五苦而長骛,永遠不回頭,骛就是趕快奔向某一個方向,就像我們現在的極樂世界,我們現在永遠絕對不後悔,也不回頭,趕快拼往生,所以五道都是苦的,所以有首歌這麼唱:我永遠不回頭,唱這首歌就是告訴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我永遠不回頭。所以我們如果覺得在這個娑婆世界受到什麼委屈,或者是一些不如意的,就想今天我能夠聽到佛法,我的身體有很硬朗,我能夠修行念佛,三餐能夠溫飽都沒有關系,賠一些錢也沒有關系,讓人占一些便宜沒有關系,日子就很好過了。像我這樣子,我就是一直讓人家占便宜,以前我很慈悲都被騙錢,以前我初出家,我都要度無量的眾生,都很大慈大悲,然後大家都來找我要錢,我現在不一樣了,我都擋掉了。今天有一個大胖子從嘉義來,供養的從嘉義來,來要錢的也是從嘉義來,大胖子來也很可憐,他說他湊十萬元是他的財產,沒錢很可憐,有一個朋友邀他合開自助餐,說錢不夠還差五萬元,他向地下錢莊借五萬元,你知道嗎?就把十五萬元交給他的朋友,他朋友就把十五萬元拿跑了,地下錢莊來向他要錢,是黑道,說:今天如果交不出五萬元,要剁掉他的這只手指頭。以前大胖子來,那個人我看有一百多公斤,那個人差不多我的二倍重,以前我叫他出家他不肯,他說他是獨子要回去上班賺錢,來,說著說著就哭了,這個是真是假,我們也無從查起,一開口就要五萬元,我說:今天如果有人打電話來,說師父今天如果沒有一百萬元給我,人家就要剁掉這只手,我不就要拿一百萬元出來,對不對?說師父如果你不拿一千萬元給我,人家要把我的後腳筋剔掉,我不就要拿一千萬元出來,我馬上就傾家蕩產,我說:要不然你考慮看看,如果你真的發心出家,你考慮看看,這十五萬元我幫你處理,等你剃度之後十五萬元才給你。沒有關系,你真的要剃度十五萬元我會出,對不對?男眾都沒有人肯剃度,真奇怪,真奇怪,現在只好用錢買沒辦法,早知道我自己生幾個,也沒有,不知道,我哪知道請男眾出家這麼困難,我不知道,女眾不跟她剃度,卻一直寫信來看要不要考慮,我會剃度女眾只有一種情形,就是男眾令我很傷心,全都跑光光,都不願住講堂,講又講不聽,讓我很痛心。因為沒辦法了男眾靠不住,要不然老了我自己整理這棟廁所,這樣就開始剃度女眾了,如果男眾有人跟我住在一起,這樣就不必了,對不對?是不是?所以說要開緣剃度女眾,會考慮,但是要男眾忤逆我,你不要煽動我的徒弟忤逆我,你不要這麼做。所以我叫他出家他不肯,就要到外面亂搞,搞到欠人家錢,欠人家錢,頭一個就想到慧律法師,所以現在我不可以這樣,現在我的心很狠也很硬,十方來的錢我要好好的守護它,真的、假的,不知道,(大胖子)來,提起就哭,一個來就要五萬元怎麼得了,哪有這麼好的,師父不是沒有這五萬元,有,但不可以這麼做,這是眾生的血汗錢,我不管理好會換我下地獄的,是不是?所以很可憐,叫他出家他不肯,他硬要去賺一個月一萬多元,真糟糕!所以說六道輪回都是痛苦的,想一想這個世間實在不能住。【隨、非隨他。謂隨己所修三輩行業,皆能橫截五道,永得不退也。五苦,言五道皆苦俱所不免也。】

【二 結歎觀行】

【可為微行妙觀,】微就是幽微,微行妙觀簡單講微行是無相,無相觀,無相,妙觀就是空觀、假觀、中觀同時,叫做不可思議,叫做妙觀。簡單講可以說是幽微無相之行的不可思議的空、假、中的妙觀,【至道】就是你想要成就佛道叫做至道,是一個很重【要】【術者哉。】就是方法。簡單講就是不可思議的圓妙觀。

底下看小字體的,

   【微行,歎三種淨業。雖是身口運為之善,】身口運為之善就是指有所造作,就是有為法,【今順理修,皆成無作】順理就是如法作觀,皆成無作,無作就是空、無相,本性本來具足、不假造作,有為叫做有所作,順理就是如法作觀,就是妙觀,皆成無作,不可思議的妙觀叫做無作,【幽微無相之行也。妙觀,歎十六觀,雖托安養依正之境,而】就是但,但是【皆稱性絕待照之,】托安養這個托就是藉,藉著極樂世界依報和正報的境界來做十六觀,而就是但,但是都是稱性就是不可思議的空、假、中絕待觀照,【即不思議圓妙觀也。】

  【丙二 敘經宗體】

【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

此經就是這部《十六觀經》是印心觀想為宗,印心就是用圓妙不可思議的心來觀想為宗,實相就是無相、中道為體。

底下看小字體的,

   【經以觀佛為題,】就是觀無量壽佛為題,經典是以觀無量壽佛經做為題目,【疏以心觀為宗。】運心來觀想為宗旨,【此二無殊,】無殊就是沒有什麼差別,【方是今觀。】才是現在的觀。【良以圓解,】良以就是因為大乘都是圓妙不可思議之解,所以空、假、中同時,【全異小乘,】就是全部不同於小乘,小乘【小昧唯心,】小昧就是二乘人,小乘的三昧叫做小昧,小昧就是小定,不是大乘之定,昧就是正定的意思。小乘的三昧只是唯心,【佛從外有。是故心佛,其體不同。】現在心所散發出來的空、假、中三觀圓滿的觀想,其體不同,【大乘了知心具佛性,】大乘了解每一個眾生他的心都具足佛性,【托境】極樂世界的十六觀【修觀,佛相乃彰。】才能夠顯示出來。【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緣熏乎心性,來熏習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就是心性本所具足極樂世界的依報和正報,【由熏發生。】因為熏習就是注重觀想,每天都專心熏習這個觀想,【心具而生,】心本來就具足而產生,【不離心性。】不離我們的本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你整天都在觀照你的心,整天就是在觀你的佛,心中的佛。【是故經目與疏立宗,語雖不同,其義無別。】都是一樣。【須知心觀,此不專觀心。內外分之此當外觀,以由托】就是藉著【彼依正觀故。是以經題稱為觀佛。妙玄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就本體而言是沒有差別的,【觀心則易,】觀心很容易,【縱觀他境亦須約心。】就是不能離我們的心,【此經正當約心觀佛也。】約心就是把你的心集中,把它約束,我們的心散亂。正當約心觀佛,就是約束我們的心。【實相為體者,心觀之宗,方能顯發中道實相深廣之體。】

  【丙三 敘經題目】

【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心是能觀,眾生的心是能觀,佛是所觀,殊勝的境界叫做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這個“收”不是收回來的收,包括的意思。中國字很不可思議。有時候中國字安在這個地方,意思完全不同,我們說收到,在這裡不是這個意思。以收這個“收”變成“包括”。所以昨天美國人來,他現在是住在紐約的東北角那個地方,來台灣,現年26歲,他去佛光山,佛光山不曉得為什麼介紹他來這裡,他要找一個會講英文的,他來我就用英文告訴他,你不要以為美國人來到台灣你有辦法看佛經,即使是我,我(日語watakushi),我受了二十一年的高等教育,今天看這些佛經還是要作筆記這樣看這樣畫線,慢慢、慢慢來查字典,辭彚(音同匯)、康熙字典,還要查得不眠不休,美國人怎麼有辦法。他就說:Master please teach me meditation.就是拜托我教他禅坐,我告訴他control your mind,you must keep your mind no worry is meditation.就是說你只要保持你的意志沒有煩惱,這就是無上甚深的禅,他就:哦、哦(師擬美國人如雞啄米點頭貌)。。。這樣子,不知道聽不聽得懂,他一直“哦”不知道聽不聽得懂。美國人來要學禅坐,有辦法用英文交談,多少還可以,對不對?如果深一點的你有辦法嗎?三昧,你怎麼告訴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的英文多厲害,(笑)你的英文多會講,那個沒有辦法。所以我告訴他:dharma is special noun.dharma就是法,佛講的法是一個很專有的名詞,Translate English is very difficult.翻譯成英文是很難的,很難的,No easy is very difficult.Difficult(師加強語氣).英文的音如果讀重一點,他說:師父你的英文怎麼講得這麼好。我就說:In Taiwan every student must study ten years English.就是我們台灣的每一個學生要讀大學,一定要受十年的英文教育,讀十年的英文不會說英語會笑死人的,所以我說出生在中國的人福報實在大,你想想看美國人從美國跑來台灣求佛法,英文沒有辦法不通,不通,觀無量壽佛,你有辦法說嗎?(笑)你多厲害?題目subject,主題,所以我有辦法和他交談。所以我常常說出生在台灣的人又受過中國的教育,說真的在台灣你不用說什麼,你讀小學福報就很大了,你讀小學看中文就比美國人讀四年大學的中文更厲害了,對不對?為什麼?因為你出生在台灣你隨時都在講中文,如果出生在台灣讀到國中,他就已經比美國人讀到碩士更厲害了,因為他的中文要讀到國中的程度是不可能的,舉這個例子就是要使你了解。我就對他說:How long can you stay Taiwan?Your passport can delay?就是說你的護照是不是能夠延期,如果可以的話,就在台灣住三、五年,You must study Chinese language.We can talk together.就是你必須住在台灣三、五年,這樣我們能夠以中文交談,這樣我才教你佛法,要不然用比手畫腳的嗎?牛就這樣子(師擬作牛狀),可憐(笑搖頭),美國人來學習很累,很累。說教打坐meditation,坐下來,我就說:肚子一吸一脹,肺部就脹吸,肚子,你怎麼說,肚子,你會說嗎?肺部,胸部,這個this is胸部,太累了,講給美國人聽實在沒辦法,難,的確難!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我們有佛經還看得懂,還有師父在講解,這實在是大福報,不簡單。那個美國人吃素,美國人說他看到人家在殺生很殘忍,我說(豎大拇指):American people you are very kindness.very kindness就是非常慈悲,你很慈悲。美國人不簡單吃素,還知道殺生是很殘忍的。底下,這是告訴諸位,舉正報以收依果,就是包括依報,依果就是依報。【述】就是講到【化主】就是彌陀,講到阿彌陀佛【以包徒眾。】包括徒眾,徒眾就是海眾,清淨大海眾菩薩,以包括清淨大海眾菩薩。【觀雖十六,言佛便周,】雖用《十六觀經》這個十六的觀法,但是你如果講到佛,阿彌陀佛就包括在內,言佛便周。【故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訓法,】訓法就是教誡之法,【訓常。】訓就是古來的格言,訓古。訓常就是認識永恆的本性,就是訓常。訓法就是佛所教誡的法,訓常,佛所教誡的本體就是常。【由聖人金口,故雲經也。】

看底下小字體的,

   【鈔雲:七字】就是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具含能說所說,能觀所觀。】能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就是無量壽佛,觀就是能觀,無量壽佛是所觀,【正文釋名,】解釋這個經名,【備顯其義。今序但明】指說,【以勝攝劣,】以就是用殊勝的來含攝劣的,【攬別為總,】攬就是攝,枝枝葉葉叫做別,攬這個別為總,講到阿彌陀佛就是總,包括在內,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徒眾海會、菩薩,都不必,講到無量壽佛就包括在內了。如果有人要來講堂,講堂的廚房、教室,他的徒弟二十幾個,都不必,我到文殊講堂找慧律法師,慧律法師就代表一切了。就是阿彌陀佛就代表極樂世界的一切,叫做攬別為總。【立題之意也。】就是這個意思。

【乙二 釋鈔序】

【前疏序,必通序全經之旨趣。今鈔序,宜先敘疏意之源由。】

【分為三 初 敘疏大意】

【此經義疏,人希淨報,故說聽者多矣。】意思是說十六觀經這部經義疏:道理的注解,義疏就是道理的注解,疏就是注解。人希淨報,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夠得到淨報,清淨的果報。

【言此十六觀經,純談西方極樂淨境,修行方法。人如有志修淨業,而求淨報者,不可不聞。故雲說聽者多矣。】所以自古至今研究淨土法門的人,大家都要聽《十六觀經》。

【二 敘所禀承二 初正所禀承】

看黑體字,大的黑體字;有一個阿婆來,我說:看大的黑體字。她說:師父,我統統平等。我說:為什麼?她說:大字、小字我都看不懂。你常常說看哪一邊的黑體字,我都不懂。我說:你修到這樣也不簡單,修到統統平等。她說:對,師父以後你不必說看哪裡,我都一樣看不懂。(笑)看不懂也要講,有的人還是看得懂。所以老人家和美國人一樣可憐,這個美國人讀到大學很厲害,對佛法有興趣,結果在西洋沒有佛教,很少,現在我們中國人有過去傳教,但是美國太大了,美國的土地是我們台灣的一、二百倍,人口有二億多,是台灣人口的十倍。美國太大所以佛教很欠缺,不興盛。今天我接到西雅圖,西雅圖在哪裡我不知道,曾經聽過西雅圖,寄美金二百元來給我,說請師父慈悲,無論如何要去美國弘法,美國很慘,法師很少。法師如果你到美國來,到哪一個機場,開幾十個小時的車,他都會來接機,他說:雖然法師沒有來美國,但是在美國所到之處,統統是你的錄音帶。

【所禀寶雲師】寶雲是四明之禀法師,就是所承襲的。四明尊者所承襲的就是寶雲大師。【首制記文。】首就是第一,制就是創造有記載,文就是觀經的疏記這個記載。首制記文就是用觀經來疏解,來注解就是疏。【相沿至今,】沿革至今。【著述不絕,】就是寫作不絕。【皆宗智者。】都是遵從,智者就是智者大師。再解釋一遍:所繼承的是寶雲大師的衣缽,他是第一個創造有記載觀經疏的文章的人,相沿到今天,著作不絕,完全是遵守智者大師的思想,就是這樣子。

看小體字,

【寶雲是四明之禀法師也。】禀就是承,禀承。譬如說我是你的師父,你是禀承師父的法。【諱義通,字惟遠,】寶雲就是這樣子,【高麗國人。】韓國人。現在說寶雲法師的傳記,【族姓尹梵,】族姓叫做尹梵,【相異常。】面相和別人不一樣。我的面相也和眾生不一樣,我是男眾都被看成女眾,我這樣也算是異常。一只很偉大的動物,要不然男眾怎麼會看成女眾。去我大阿姨家,我大阿姨的鄰居說:你的外甥是男的還是女的?說:男的。所以說出家人,尤其我現在吃邱醫師的藥更是白皙,男女更加分別不出來。(笑)【頂有肉髻。】也是突出來一塊,【眉毫宛轉,】這個也有眉毫,這個也不是普通人,【長五六寸。】一根毛,以前我這裡也跑出一根毛很長,(師指自己眉毛)這種叫做壽毛,不是禽獸的獸,是長壽的壽,很長,不知道怎麼搞,就不見了,臉洗一洗左邊一根毛長到這裡(師指眼睛下),聽說功德做多的人會慈眉垂目,這樣子下來,我也沒有。以前長一根高興好幾天,那一根竟不見了。真沒福氣一根而已,馬上就不見了(笑)。人家是眉毫宛轉五、六寸。【幼從龜山院,】小時候從龜山院,【釋宗為師。】釋宗是一個法師的名號,為其師父。【受具後,來游中國。至天台雲居,】就是安居。天台山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忽有契悟。】就是有所悟,【及谒羅溪,】一直到參訪羅溪,這是一個人的名字。谒羅溪,谒就是參,恭敬的參訪、拜訪叫做谒。【聞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之旨,乃歎曰:】贊歎說天台宗三觀的思想,【“圓頓之學,畢茲轍矣”。】畢茲就是究竟之道叫做畢茲轍矣。天台宗的三止、三觀,一心三觀的圓頓之學,在此找到最究竟之道。叫做畢茲轍矣。因此,【遂留受業,】因此留在那個地方接受教化,受業。【具體之聲,浃聞四遠。】具體就是含有本性的,意思是說說法都夾帶著本性,稱性而說叫做具體之聲,意思是說所說的都不離自性。這就是正知正見。浃聞四遠,浃就是普,我為了查這個字還查辭彚,浃的意思是說四周都被水浸濕叫做浃。意思是說:從本性說出來的音聲,來教化眾生,浃聞,四周圍的人都被他所感化。【一日,別同學曰:】離開同學這麼說:【“吾欲以此道導諸未聞,】我要以空、假、中三觀的圓頓稱性之談這個學說,來引導沒有聽到佛法的人。【必從父母之邦。】就是一定要回到父母的故鄉。簡單講就是韓國,必從父母之邦就是要回到韓國。【擬還故鄉,】擬就是預備,准備回到故鄉,【假道四明。】假道就是經過,假道四明就是借道經過四明這個地方,這個四明不是四明尊者,現在這個四明是地的名字,不是人的名字,假道經過四明,人家說假道高雄,借過高雄。【郡守錢惟治,】郡太守,太守就像我們現在的縣長這麼大,非常的大,家裡有一個人做太守,群太守不得了了,算他家裡祖宗有積德,太守就是最大的,統理整個縣市。【聞師之來,加禮屈延,】屈就是委屈求全,意思就是表示誠心的請法,屈延就是對他非常的恭敬,誠心來向他求法,【咨問心要。】咨問就是任他請示諸佛的法要叫做咨問心要,【復請為菩薩戒師。】他要受菩薩戒,請菩薩戒師,【留之曰:】並慰留,【“利生何必雞林乎”?】你要度眾生為什麼一定要回韓國?在中國大陸你也是能夠度眾生。【師曰:“緣既汝合,】因緣既然適合你,【辭不我卻”。】就是我不能辭卻的意思。這個倒裝句,我不能推辭。【因止其行。】因此停在那個地方。【開寶元年,漕使捨宅為傳教院,請師居之。】使就是運輸官,比太守還小,漕就是姓氏,有一個姓漕的運輸官,捨他住的地方給他講經說法,就是變成傳教院。【後賜額寶雲。師敷揚】就是演講,開敷弘宗演教,敷揚就是弘揚佛法,【教觀,】教觀就是天台宗的思想,有教和有觀,教觀。【二十余年。生堂受業者,】就是講經說法度眾生,生堂就是來到他講經的地方,接受他教化的受業者,就是接受他教化的人,【不可勝紀。】不計其數。就是沒有辦法計算。【端拱元年,十月二十一日示寂。】示寂就是圓寂,【阇維之日,】就是火化,我們現在所說的荼毘,荼毘就是火化的意思。火化那一天,【捨利盈滿骨中。壽六十有二。】捨利子都充滿在骨頭裡面,這個不是簡單的人,他天台宗修得非常有成就,不像我什麼都沒有。我活到六、七十歲才死,不知道有沒有,我如果沒有捨利子,你們不要笑我,我是凡夫俗子,如果有捨利子你們不要拿去拜,如果沒有臨命終跟他借幾個,借來放在口袋裡面,要不然羞死了,講經講了三十幾年半顆都沒有,羞死了。要不然帶玻璃珠,以前小時候常常玩玻璃珠,借幾顆,那個燒不壞的。這個都是為了面子,為什麼火化出來一定要有捨利子,臨命終如果自主,火化出來的骨頭白白的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有捨利子,我都不敢這麼求。我也沒有什麼修行,要修出什麼捨利子來,有的人火化出來,說:怎麼整根都是鋼的。結果不是,結果就是腳斷了裝義肢,人家以前開刀(笑),說:怎麼燒出一根鋼的捨利子。結果不是,是腳斷掉開刀。【著有觀經疏記,是四明之所禀承。】禀承就是師父,四明尊者的師父,有一個記載,【故曰所禀首制記文也。】就是所禀承的就是他的師父寶雲大師所著的疏,【沿、流也。】流傳到今。【言從是以後,互相沿流,直至於今。尚有著述行世者,所宗無不崇尚】所宗的大家都崇尚於【智者大師者也。】

現翻開第二頁,那個主乾符,我們羅漢伯他去查,第二頁的倒數第三行,【師受請,主乾符】就是乾符寺,這是一個寺廟,我說過這個可能是一個地方,也許是一個弘法的地方,果然猜中了,就是寺廟的地方,乾符寺,主乾符寺表示他主持這個地方,更正主乾符,這樣子就沒有遺漏了。乾符寺是一個寺廟。

再來第十一頁,第一行,

  【二 著述用意二 初反顯】

   【豈有不知修心妙觀,感四淨土文義者耶?】

   【言近來諸師著作,鹹以多談事相,少示觀門。並非不知修心妙觀,不肯發揮感四淨土之文義也。】

【二 正示】

我們都知道了,【良以】就是因為【憫物情深,】憐憫這些眾生太深,因為眾生根基不夠,【適時智巧。】適時就是恰到好處那個時間,順從那個時間、那個機會,【故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務在下凡,】務就是最重要的,必須要在下根器平凡的人能夠【普沾緣種。】能夠普遍了解這個觀門。所以多談事相,少示觀門,多談事相是因為憐憫眾生的根基不夠。左邊這個“四依大士”當然是說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所謂的四依止。

   【言時至今日,鈍根者多。四依大士,愍念物情過深。為順時機,以權巧妙智,務在下凡普結淨緣。所以少示觀門,多談事相也。】

  【三 乘時述鈔 初乘時演教】

   【方今嘉運,】就是現在遇到時機,【盛演圓乘。】很流行,盛就是剛好很殊勝,來演說一心三觀的圓乘法,【慕學之徒,】仰慕之徒,【皆欲得旨而修證矣。】很想得到觀經的宗旨而修證。

   看旁邊小字體,【當四明教觀雙宏之候,自有一類圓頓初心,喜聞圓義,仰慕妙宗。此亦時節因緣,豈偶然哉。】不是突然的。

  【二 述鈔所以】

【故竭鄙思,鈔數千言。順妙宗,略消此疏。適時之巧,非我所能。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乃此鈔所以作也。天禧五年,歲在辛酉重陽日。】

我先解釋一下:故竭鄙思,竭就是盡己之力,鄙思就他盡量去思惟。其實四明尊者是一個很偉大的人。

【第一行,是四明謙詞。】他說話卻很謙虛,【本是教海老龍,作數千言鈔,盡是家常茶飯,毋須竭盡心思。乃言竭鄙思者,過謙也。】所以聖賢人說話都很謙虛,不像半桶水到處吹噓,真糟糕。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世間人沒有幾個願意聽人家狂妄之語,每一個人都喜歡聽到對方謙虛,就算你有優點,你我慢,人家反而不欣賞,我們如果很能干,說話含蓄一點,人家會覺得你的確德高望重,所以你看這麼偉大的人他還要竭鄙思,根本不須要這樣子,實在很謙虛。鈔就是四明尊者,疏是寶雲大師,鈔就是四明尊者數千言,【上順本經妙宗,】妙宗就是不可思議一心三觀為宗旨,【略消此疏深意,正適時之巧也。乃曰非我所能者,】恰到好處,不是我一個人,是一切有情共同的因緣福報所造成的,所以說願共有情,即心念佛。【亦謙意也。願共下二句,作鈔正意。謂普願一切有情,凡有心者,皆當作佛。】就好好的念佛,【即心即佛,念佛念心。心佛本自不二,乃所以作此鈔也。】所以才作此鈔。【天禧,真宗年號。】天禧五年。真宗年號,宋朝真宗的年號,時值西元一○○二年。我查這個還要用手指來算,幾年、幾年、幾年,查歷史再用手指來算,這樣一○○二年沒錯,查這個很麻煩。歲在辛酉,古人都以天干地支來配,重陽日,就是九九重陽。字義簡單,所以並不困難。

【二 入文二】

【初取義釋題二 初標列】

底下十二頁的左邊,黑體字,

【釋經五義:名、】就是釋名,【體、】就是辨體,【宗、】就是明宗,【用、】就是力用,【教相。】這是第五。所以他都用一個字簡稱。釋經五義,如果要解釋經典用五重玄義,五個角度,是天台宗所遵從的,華嚴是十玄,華嚴是講十,統統都是十、十、十,為圓滿數。天台是五,五重玄義,因為華嚴宗過於繁瑣,所以後來的人講經說法,大部分都遵守天台宗的講經,天台宗的講經比較多。

第一釋名,諸位,你們看十三頁第一段的黑字體,

【第一釋名者,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復、或具。】這是第一釋名。所以釋名畫一個框框,翻開三十八頁,【次辨體者,體是主義。】把它畫一個框框。再來,四十二頁,倒數第三行大的字體,【次明經宗,初簡宗體,次正明宗。】在說宗旨是什麼,以什麼為宗。再來,五十頁中間大的黑字體,【次辨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再來就是五十二頁,五就是教相,【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赴機攝化,廣略不同。】

所以五重玄義的意思就是把一部經的經題,它是以什麼為體?宗旨是在做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教相是什麼?釋名,我們後面會講到,解釋題目是什麼?辨體就是以實相為體。明宗是以心觀淨則佛土淨,為經典的宗旨。力用就是能夠生善滅惡,就是《十六觀經》能夠生善滅惡。教相是屬於大乘。如此說來表示五重玄義包括了整部《十六觀經》的精華,重要的義理都在五重玄義裡面發揮出來,五重玄義會比較難,最主要是說整部經典的精華,簡略的意思都在這個地方解釋。因此,如果對這部經典不是很了解的,聽起來會比較吃力,直到現在還未講到經文,那是古人說法前要讓你先了解,這部經典的大概情形是什麼,所以用五重玄義來解釋。

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雲雲。】

十二頁倒數第二行小字體的,

【鈔雲:言雲雲者,令依諸部,明於通釋五章之義。】就是五重玄義,【妙玄雲:就通作七番共解。】有的是七種角度,【一標章,二引證,三生起,四開合,五料簡,六觀心,七會異。標章,令易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余三,起慧心故。】余就是開合、料簡和觀心。【觀心,即聞即行,起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信、進、念、定、慧,五根、五力。【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今疏從略,故注雲雲。】

  【二 隨釋五

   初釋名二

初對通略示】

所以現在疏簡單即可,不必這麼麻煩。古人比較有時間,現代的人比較簡單一些。

【第一釋名者,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或單人、法、譬、或復、或具。】或復,復就是二種。人和法,人和譬喻,或者是法和譬喻。或具足一式,就是人、法、喻具足。

第一次聽經的人,可能會比較吃力,但是我們在研讀班也講過了,《彌陀經》也講過了,《無量壽經》也有講過了,所有這個並不是很困難。

第一釋名者,一切眾經,就是佛所說的經典,皆有通題和別題,通題就是每一部經典都通,通就是《八大人覺經》也是經,《彌陀經》也是經,《無量壽經》也是經,《十六觀經》也是經,經就是通題。別題就是經典前面的名字,《彌陀經》只有這一部才是《彌陀經》,別部不叫做《彌陀經》,這個叫做別。《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佛這個才是別,經是大家通用的,通就是大家統統有,譬如說“先生”,大家都叫這是通,某某先生是指你而已,“小姐”,大家的通號都叫小姐,“女人”,大家都是女人,女的都是人,阿花這個女人,阿菊這個女人,通題就是女人,先生就是通,別就是她才叫做阿菊而已,別就是不一樣,所以就這個譬喻的意思。

通則經之一字,每一部後面都有一個“經”,別則有七就是有七種,別則有七種。

單人,有《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就是人,佛是人,阿彌陀也是人,單一個人。

法,這個法是說單單說“法”這樣子而已,單單說法而已。

譬喻,譬如說《師子吼經》,師子吼,譬喻,如果法和譬喻,(就是)《妙法蓮華經》,妙法就是法,蓮華就是比喻。

所以說有時候是一個人,有時候是單一個法,有時候就單一個喻,這樣就三種了;再來就是人和法合在一起,這是第四種;人和譬喻合在一起是第五種;法和譬喻合在一起是第六種,這個叫做復,復就是二個,復就是人、法,人、喻,法、喻這個叫做復,有三種。

具足一式,就是人、法、譬統統具足,《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一式,單單這個經題,人也有,法也有,譬喻也有,簡單說就是經典的經題,不是用人,要不然就用法,要不然就用譬喻,要不然就有二種,要不然就三種統統具足,就是這種意思。

看小字體,

【他家釋題,】他家就是非天台宗。非天台宗的解釋經題,【皆以經字,為能诠教,】能诠就是能诠釋的教,能诠教,能解釋的,經是能解釋的,【余俱為所诠義。】通題叫做能诠,別題叫做所诠的道理,【作此分之,】做這種解釋來把它分開的人,【甚違佛旨。】這樣很違背佛的宗旨。【且人法譬,皆是名言。】人也是名詞,法也是名詞,譬喻也是名詞。【豈非能诠?】豈非能夠解釋呢?難道不能解釋一切嗎?【那得一向屬所诠義?】無論是人,無論是法,無論是譬喻,這些也都是名言,也是可以解釋一切,怎麼可以說一向是被所解釋的呢?【經字不可一向屬教。】為什麼?【今解諸經通別二名,】現在要來解釋諸經通題和別題二名,【俱是能诠,俱是所诠。】統統可以主動解釋一切,一切統統也可以被解釋,因為文字是相對立的。為什麼它是白?因為它不是黑。為什麼他是男人?因為他不是女人。為什麼是那裡?因為不是這裡。也就是藉著某一個地方,顯示另外一個地方,所以能诠也是被人家所诠,一樣的,意思一樣的。所以俱是能诠也統統是所诠。【良以通別,各自具於教行理故。】良以就是因為,因為通題和別題,通題就是經,別題就是每一部經典前面的字,各自具足什麼?教、行、理。教就是佛怎麼教我們,行就是怎麼修持,理就是通達實相的道理。【勿謂二名,但在於教。】千萬不要說這二名,不要說通題或者是別題,只限於在教,不可以只限在教裡面,還包括了行和理。【須知通別,】須就是要知道通題或者是別題,【自有】就是本身就有,自有就是本身就具足教、行、理的三個名,【教名、行名、理名。即如今題,佛說是教,】佛教我們,【觀即是行。無量壽佛是理,】要修行的道理,無量壽佛裡面統統講得很清楚。所以像現在的題目教、行、理就統統具足,【豈非】難道不是,【別教、別行、別理耶?】意思是說別題裡面,別教、別行、別理,不同於其它經典叫做別,意思是說只有《十六觀經》的教、行、理當然是別,經是通,別是只有此《十六觀經》所講的教、行、理是《十六觀經》所用的,因此,豈非:難道不是別教、別行、別理嗎?【以此三別,對於經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明此通別,宜分於三。】為什麼通教呢?每一部經都教人通達,行就是每一部經典都教人家怎麼修行,道理就是每一部經典都教人家通達實相,經就是教、行、理統統具足,每一部經的別題,教、行、理也統統具足,就是這種意思。

所以初學者聽起來會比較吃力,不曉得在講什麼,干脆我念珠拿著一直念佛就好了。其實並不困難,我現在整句簡單解釋一次,你要注意聽:他家釋題就是不是天台宗在解釋這個題目,皆以經字當成能解釋的教,其他叫做所解釋,其他就是別題都當成所解釋,把這個分為二段來解釋的人,這個很違背佛的宗旨,而且人或者是法或者是譬喻,這些都是名言,難道不是能解釋的,它一向是屬於所解釋的道理,所以經典不能說一向屬於教,現在解諸經,都是通題和別題二名,統統是能诠教的,也統統是所被解釋的,因為通題和別題統統具足教、行、理,就是經,一個經字就具足教、行、理,別題,《十六觀經》、觀無量壽也是具足教、行、理,所以不要說通題和別題這二種名只限於教,而且還有行和理,要知道通題和別題本身就是有名詞,教的名、行的名和理的名,譬如說現在的題目,佛說就是教,觀就是行,無量壽就是理,難道不是別教、別行、別理嗎?意思相同。意思是說這個題目也是有教、也是有行、也是有理,以此三種不同對經來講,經當然是通教、通行、通理,所以經的教、行、理就是比較籠統、比較綜合,每一部經典都是教你行善、教證悟,每一部經典都是教你怎麼修持,每一部經典都是教你怎麼悟到實相的道理,這個就是通。但是每一部經典的教、行、理又不相同,所以統統是所诠也統統是能诠,統統能夠解釋、也統統被解釋。

底下,十三頁倒數第二行,這個就比較難了,

【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為行不同。從一至無量,即行別。會同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

不知道在講什麼,根本聽不懂。明天再來解釋,這是一個段落。因此,我說因為以前讀的都是簡單的,這個就不那麼簡單了。所以明天還是要來,不來還是沒有辦法。下課!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請翻開第十三頁,倒數第二行,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為行不同。從一至無量,即行別。會同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於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

因為這是天台宗的資料,所以聽起來會很艱澀。

今,現在經典就是這部《十六觀經》,從能說和所說的人來做題目之名,以立名,就是做為題目之名。立名,做為題目之名,《佛說觀無量壽經》,這個就是教別。就是只有這一部經典教你,所以和別的經典不同。別的經典就不是這個題目,就是不教你修十六觀經,所以這個教別,不同於其他的經典。

但卻是同名為經,這一本也是一部經典,所以叫做教通。教通就是所教化的統統是相通的,要教你解脫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所以佛說觀無量壽這是教的別。這一部也是經,別部也是經,這樣教就通,統統是教我們解脫的,怎樣修行的。再來,為行不同,行就是修行的方法不同。

從一至無量,即行別,一種修行有一種修行的名相,這個名相如果出來,他修行的方法就又不同。譬如說《般若經》那是教我們修智慧之門,實相無所住。為行不同,修行不同,從一種方法到無量種的方法,所以一至無量是只有指方法,那就是行別,修行不同。意思是說《十六觀經》有《十六觀經》修行的方法,所以行別,不同於別部經典修行的方法,《地藏經》是叫你念地藏王菩薩,《普門品》是叫你念觀世音菩薩,《藥師經》是叫你念藥師佛,一部法門的修行、一部法門的修行統統不一樣,四谛叫你修行四谛法,十二因緣叫你修十二因緣法,行別。

但是所有的修行,會同常樂,把筆拿起來,這個會不是合的意思,就是最後,最後同,就是都令眾生進入,常就是永恆,樂就是永久的快樂,這是行通。《十六觀經》的修行是教你觀無量壽,這部的修行和別部經典不一樣,但是修行到最後也一樣能夠得到常和樂,這就是行通。修行有相同的地方,最後的目的統統一樣叫做行通。

理雖無名,道理雖然沒有什麼名相來安立,但是將門名理,就是這個法門來安立這個道理,因為道理不能說名相,所以你修什麼法門,就安立那個法門,所以你修那個法門那個道理,就安立那個道理之門。

十四頁,理隨於門,因為門是可以分別的,能夠安名相,理是沒有,緣起是性空的,所以理隨於門。四四十六,四四十六就是四教底下,四教叫做藏、通、別、圓。藏教就是專說小乘之教;通教,通小乘至大乘,通教就等於橋梁一樣通前通後;別教,別就是不同於小乘教,單獨講大乘法;圓教就是非藏、通、別,純圓教,就是利根上智的人。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底下統統分有四個門。四門,把筆拿起來,第一個有,藏教有講有的,有門;二講空門;三講亦有亦空;四講非有非空。通也是這樣,別也是四門,圓教也是四門,四乘以四等於十六。再講一遍:四教就是藏、通、別、圓,藏教就是四種門,講有的一門,講空是第二門,講亦有亦空的道理是第三門,講非有非空這是第四門。簡單講就是藏教就有四門,通也有四門,別也有四門,圓也是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就是道理有差別。

門隨於理,所以門是隨著道理來安住名的,即名理通,因此名就理通。四四十六這是理不相同,藏、通、別、圓,四乘以四,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每一門有四種理,所以理有別。但是因為門是隨著道理,道理會相通,因為理性的東西是無形的,無形狀的東西理當然講得通。

此約一化,把筆拿起來,這個一化就是一個大藏教一代的教化,佛一生所講的都可以叫做一化,就是一大藏教我們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來說明什麼是通、什麼是別,以明通別。

底下小字體,

【此明一化論通別也。佛說一大藏教,頓說漸說,施權開權,】頓說是對利根的人,對他說頓悟法門。漸說就是這種人根器比較不足,慢慢調教他,漸說。施權和開權,施就是施捨權方便法,開權就是顯實的意思,開權就是要顯實相的道理。開權,既然開這個權,是要顯實相的道理,不能再說方便法門。因此,施權就是方便,開權就是要顯實相的道理,空一切法究竟了脫的。【律論之外,皆名為經,】三藏十二部經典叫做經藏、律藏、論藏,律藏和論藏當然不包括在內,當然就是以經藏,所以皆名為經。意思是說除了律藏和論藏之外,這二藏,律、論二藏之外,其余的統統叫做經。【故稱通也。】統統稱為經典。【別相乃多,今從三種。謂人、法、譬、單三、】單三就是單人、單法或者是單種譬喻,譬如說《師子吼經》或者是。。。譬如有一部經叫做《妙法經》,那就是法;有一部經叫做《阿彌陀經》,就是人。如果《妙法蓮華經》,妙法又多一個蓮花的譬喻,法、喻,譬就是喻的意思,比喻,譬就是用比喻的。所以單三就是單人、單法、單譬三種,【復三、】就是二種合起來,譬如人、法,一個復,法、喻,一個復,人、喻就是復的第三種形式。所以復三就是復式的,復是二種結合起來叫做復,有三種,人、法,人、喻,法、喻,這三種。【並具足一。】叫做具足一式。就是人、法、譬喻都有。【以成七別。】就是三加三加一,單三有三種,復三有三種,這樣就六種,具足就是人、法、譬喻都有,這樣加起來就是三加三加一等於七。七種不一樣的立題就是這個題目。佛說的經典不是用人要不然就用法,要不然就用譬喻來立名,不會超過這七種形式,以成七別。【諸經有用一種之行而為別,以對通名,】是什麼?【經即通行。】經就是一般的都叫做經,一般通行,通就是大家統統這麼做的叫做通行。【若論別行,】就是單單這部經典所說的修行方法和別人不一樣,太多了,【其數無量。今以增數】就是以這個數目一種從一加到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示於行人。一如一行。二如二智。三如三觀。四如四念。】要注意中間那個“如”沒有什麼意思,要懂得看經典,那個“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他說就數目字一來講,一有一行純實相,一行,單提一念,一行。二如二智,二例如二種智,譬如說根本智、後得智。所以這個如就是就像,拿這個數目字一來講一行,用數目字二來講呢?有二智的修行,根本智還有差別智就是後得智。就三來講呢?三觀:空、假、中,三觀。就四來講就是四念住,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等等,就是四念住。【五如五根。】就是信、淨、念、定、慧,【六如六妙。】數息止觀,止觀裡面的六妙門,在天台宗裡面有六妙門,數息、還歸、止滅。。。等等,六種不可思議的修行法,就是一種慢慢、慢慢進入微細的六妙門。【七如七覺。】就是七菩提分,【八如】我們可以用【八正。】道來修行,【九如九禅。】九禅次第,【十如十度。】就是六度再擴張,最後一個般若再擴張成四,加起來剛好十度。《大智度論》裡面有講到十度,【乃至百千萬億,無量行也。】意思是說以數目來講,一也有一種一的修行,二也有二種的修行,三也有三的修行。中間那個“如”是例如,並沒有特別的意思,不是如如不動的意思。【此等別行,】這種從一至十就有差別,包括百千萬億的差別修行法。【皆趣涅槃究竟四德,】把筆拿起來,就是常、樂、我、淨,還要加一個字叫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涅槃的究竟四德,就是真正的永恆,真正的快樂,真我就是能夠主宰的,真淨:確確實實的清淨。四德。【故雲同會常樂。約趣涅槃,】不生不滅。所以別行當下就是通行,【別行即通,】就是別行個別的修行,其實當下就通達涅槃不生不滅。【故為行經。】行經,就是別行的經典。【名實相對,】什麼叫實相對呢?這個對不是對立,這個對是趣向於,統統趣向於實相,都是針對實相去修行的。中文難就難在這個地方,【名即是門。】為什麼名即是門?因為道理無法安名,理是無形的東西,當然要門才能夠安立,【乃以四門彰】就是顯示,【一理,】四門就是顯示一種理,【亦是事別,】事相有差別。【以對理通。】譬如說有門、緣起也空,空門也空,亦有亦空也是緣起法,非有非空也是對立法,所以就道理來講這些都是。。。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統統是對立性的,就道理來講都是無生,當下就是無生,只是眾生差別心,就事相來講有四種理,其實四理是彰顯四種實相,但是理理相通,所以以對理通。【良以諸經多用一事,】所以其他的經典很多用一種事情【而彰於理,得理別名。】便有不同的名字。意思是說因為諸經很多,用一種事情就顯示一種道理,所以得到道理,就有另外一種名字。譬如說四谛、十二因緣、五陰、六根、六入、十八界。。。等等。【如今題以無量壽佛為別理,】無量壽,單單這一部是講無量壽的道理,對通來講它是別,【以對通名,】所以叫做別理。【經則通理。若於一化,以通別理,解經題者,】以通別理,就是用不同的道理來解釋經題,統統不會超過這四門的開展。【莫若四門,】不能離開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四個門,【以為別理。】不同的道理。所以如果以通別理來解經,就是如果以拿不同的道理,所以通要解釋為拿,以拿不同的道理來解釋經題,道理絕對不會超過四種道理,有的道理,空的道理這是第二門,亦有亦空的道理,非有非空的道理這四門。因為別理不同的理,【謂有門、空門、雙亦門、雙非門。】雙亦就是亦有亦空,雙非就是有和空統統加一個非字。所以說有門,第一門,空門,第二門,雙亦,二個都加一個亦,就是亦有亦空,雙非就是二個字,有和空要加一個非,就是非有非空,【四教各四,】四教就是藏、通、別、圓,藏教、通教、別教、圓教,藏、通、別、圓教四教各四,統統各有四種,就是我們剛才所寫的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所以四乘以四,十六,【四四十六。門門诠理,】每一門都解釋這個理,【成十六理。】底下加一個字“但”【理尚非一,那有十六。】道理根本就是無的東西,道理根本就是無相的,就像無生理一切法不可得,道理哪裡會有十六,一切法都是緣起法,是對立性的講法,能诠、所诠,都是為名相所搬弄而已,理本來就無生,所以說理尚非一,但是這個道理連一都不可得,哪裡有十六種呢?哪有十六種的道理呢?【然理無礙,能應諸門。】因為理是無礙,所以能夠適合種種的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或者是藏、通、別、圓,四乘四剛好十六門,能夠應這十六門。【猶彼虛空,體非方圓大小。以無礙故,故能隨彼方圓等物,成無量相。】沒錯,你把尖的、扁的、胖的、瘦的,像我們全球有五十七億人口,每一個人的臉形都不一樣,對不對?說我們人就好了,說建築物,虛空都一樣,沒有說你家的空和文殊講堂的空不一樣,對不對?空是什麼形狀?什麼都不是。你家裡的空和我們這裡的空不是都一樣?無的東西怎麼說,對不對?是不是?單單建築物就有上千萬種了。所以就是因為無才能夠大用,這句話要注意,心如果愈放大,肚量愈大的人,愈大的人他得到的會愈多,這是很不可思議的。譬如說我放這些徒弟出去,就是說徒弟,只要是正知正見的法師,你們(指徒弟)都可以去參訪、去親近,我沒有限制哪一個徒弟一定要歸我,善財童子都五十三參了,你要拜誰為師,要參加什麼團體都可以,因為我的肚量夠大,對不對?徒弟就會到外面參訪,走來走去、走一走,他會聽到別的法師或者是別的在家居士說,我們要親近這個別人不好,這樣他就會說你的肚量不夠,我們慧律法師說只要是正知正見都沒有關系,你就說不行。這樣他會做比較。所以肚量大的人一定比較好,一定比較好。我們的肚量很大沒有關系,如果你覺得我這裡有法你就來,如果你覺得我這裡沒有法不要互相勉強,所以無所謂,無所謂。肚量要放大一點,我的肚量很大。上次我和師媽去沖繩島,有一個跑單幫小姐她不認識我,她對我說:師父,回來時你幫我拿化妝品。我說:好,我也不拿化妝品。她說:如果海關問你,你怎麼說。我說:拿給我媽媽、妹妹、姐姐用。她說:你很聰明。她比較能節稅。好,肚量很大,來沒有關系,不要放嗎啡就好了,我想是台灣人跑單幫很可憐,一個月賺不了多少。說:來,包一包。過海關都沒有檢查我,(她)說:早知道我就讓你拿多一些。這個人心地很差,免稅她就想讓我多拿一些,心地很差(笑)。所以說我們的肚量要大一點,後來她來台灣看到師父講經,有好幾萬人在聽嚇一跳:“我拜托他拿化妝品的那個人,竟然是講經給好幾萬人聽的法師!我竟然不認識他。”她也去受八關齋戒,她不懂佛法去受八關齋戒,跑單幫去香港吃什麼?吃蚵仔煎,說蚵是喝水的是素食,她不懂,對師父也很好。我們人如果肚量很大就無礙,但是我們如果出國要注意,陌生人請你拿東西你要注意,有時候會藏嗎啡,如果在馬來西亞被抓到,都是死刑,如果你出國在馬來西亞被抓到嗎啡就是死刑,二個國家販毒唯一死刑:新加坡、馬來西亞,新加坡持槍就唯一死刑了。所以猶彼虛空,體非方圓大小,以無礙故,故能隨彼方圓等物,不管它是方的或者是圓的,成無量相。【從無量說,即是別理。】無量,別的理,【體是一空,名為通理。無通不別,無別不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所有的通理統統有差別,叫做不別,無通不別,所有的通統統會有差別的。無別不通,沒有一種別的道理,沒有不互相通達的。再講一遍:無通不別就是沒有一樣互相通達的道理它沒有差別,多少一定有差別。無別不通,沒有一樣差別的道理,沒有不相通的道理,意思是說所有差別的統統會有通的時候,所以無別不通就是這個道理。【通別合標,成一題目。】

十五頁,

   【更約一題,】把筆拿起來,約就是“就”,更就一個題目【佛說、即教。】佛說就是教你,【觀、即是行。】就是十六種觀這個就是行,【無量壽佛,即是理。】要修依、正二種莊嚴,依報和正報的莊嚴。無量壽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運有通別意。】任運有通別就是別中有通、通中有別,叫做任運有通別。任運就是橋梁,任運就是你不能只通理就不通別理,別不互相通通理,通不透過別,這樣子就矛盾了。所以說任運有通別意,任運就是互相貫串,別中有通,通中有別。

   【鈔雲:一化經目,】就是一代實教經典的題目,經目就是題目,【關涉既廣,】這個包括很廣泛,【思修或難。】或是要想好好的來修行,可能很困難,【今就本經一題,明教行理,宛然可見。】清清楚楚叫做宛然可見。【此三皆別,】這三種統統不一樣。【以對經字,即是三通。】三通,教、行、理都通這個經典。【故雲任運有通別意。欲使行者,即此一題,就說解教,】了解教理,【起能觀行,見真佛理。】還是教、行和理。

【更就一字說者,】更就就是“拿”,現在來拿一字,哪一個字呢?“說”字。更就一字說者,更拿“說”這個字來說,拿這個“說”來說,【釋論雲:所行如所說,】就是我們所修行的如佛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鈔雲:題中說字,最可顯三。故引釋論,以示說中,含於行理。】

看左邊的大字體,

【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所以法身、般若、解脫稱為三德,本性的三德。所以法身就是佛的體,般若就是他的宗和作用,解脫是他的力用,所以無量壽就是解脫,佛有包括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為什麼?這個意思是說法身德當下就具足般若和解脫,這三種不可分開的。如果講到般若,法身和解脫——(般若)當下即包括這二種。講到解脫,法身和般若當下就具足了。譬如說我們人當下就是有智慧,人和智慧和聰明一定分不開的,只要有我們人存在,不是小聰明就是大智慧,一定存在的。所以一達三,三就達一,意思是說法身、般若、解脫同一體,但是各種角度不一樣。【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所以一就是理,無量就是別,一就是通理,無量就是別理,別和通都合在一起,所以說一就是理,無量就是事相,藉著事相來安插道理,意思是說無量的道理就是合一理,一種道理就是合無量的道理。【於一字,】或者是只有一字,【尚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一切經耶?故經雲:若聞首題名字,】首題就是經題的意思,【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就是要通達。簡單講就是佛經要通才有辦法。

十六頁,

   【鈔雲:向】就是剛剛,向【就一字,】向字就是剛剛的意思。十六頁第一行,我講你一定要抄,你不抄自己看就看不懂。“鈔雲,向就一字”,這個“向”就是剛剛,剛剛就是拿一字簡單作解釋,【明教行理。雖約說字,義具於三。】把筆拿起來,這個“義”就是道理就通三個角度,【既約修辨,】就是既然就修行上,辨就是了解,就修行上的來了解,【尚通前教。】也通前面的教,就是不可思、不可議的三觀,三止三觀、三德,尚通前面的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也並沒有說每一個字統統具足有三個德。再解釋一遍:既約修辨,尚通前教,而又未明字字具三,【故今特用涅槃三德,對於諸字,】現在就修行上,辨就是了解一下,尚通前教,就是也通前面所教化的,而又沒有說明每一個字都具足有三個角度,所以現在特別用涅槃、不生不滅的三個德,涅槃的三個德,對於諸字,【乃彰諸字,性各具三。非前教人,所能思說。】不是前面我們所教人家的方法能夠思議的,能思說就是不可思不可議。非前教人,所能思說,不是前面所教的所能思議或者是去討論的,意思是說不可思不可議,【良以三德,性】良以就是因為三德本性【本圓融,】就是法身、般若和解脫德,三德性本來就圓融的,【一一互具,】就是法身具足了般若或是解脫,解脫德當下就具足法身和般若,一一都是互相同時存在,【故直法身】把筆拿起來,這個“直”就是此,所以這個法身當下就【非法身。】意思就是不只是法身,故直法身非法身,意思是說:所以此法身當下不只是做法身解,還有其他具足般若和解脫,叫做直法身非法身。意思是說不能說這個無相的法身,當下不能只拿這個法身來解釋,法身就像我們人,他當下就具足智慧,講到人就知道我們人一定有大腦的,沒有大腦就不是人、是死人了,那就不稱為人了,稱為死人了,講人就具足有大腦,所以是同時存在,【法身必具般若解脫,余二】余二,這個余二就是解脫和智慧也是同時具足法身,講到般若其他二種存在,講到解脫其他二種也存在,叫做余二【亦然。故知三德遍一切處。一字、一句、一偈、一品、一卷、一部、一時、一化、乃至一切依正色心。多亦三德,少亦三德。一塵三德不小,剎海三德不大。】一塵三德不小,一粒沙也是具足解脫、法身、般若,剎海就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剎海,三德不大,三德也沒有比較大,【故引華嚴經雲:一中解等也。】就是拿一來解釋,便無法了解圓具三德之妙,一中解等也,【不明一字圓具三德。】意思是說如果以一個角度來講,一中解等:拿一來講,你就不會了解一字當下就圓滿具足法身、般若和解脫。【諸經所說,一句一題,受持功德無量無邊,便成虛設也。】因為他不了解,拿一作一解,拿一就是無量,所以當然你受持一部經就是無量功德,要不然“受持一句一題就無量功德”便成虛設,哪有可能讀這個經題就能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一個經題就通達恆河沙的道理,【自非道場得入三昧,發旋總持,曷能妙說自在若斯。】把筆拿起來,這個很重要!自非道場,就是還沒有證悟這個道場,自己還不能成就眾生的依靠,道場是眾生的依靠,簡單講自非道場就是自己還沒有悟入,還不夠資格當眾生的依歸師,就如同依靠道場般的依靠他,自己還沒有這個能力證悟,就如同道場的被依靠,被眾生的依靠,還沒有得入三昧。發旋總持,如果還沒有辦法發,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能夠發起包括一切法、一切義,旋就是包括,能夠悟入三昧啟發總一切法、持一切義的能力。曷通人字部的何,怎麼能夠妙說自在若斯,曷能就是怎麼能夠,就是豈能妙說自在若斯。簡單講要講經說法要做一個善知識,一定要自己有悟,悟入很深的道理,你才能夠做為眾生的依靠,就像道場一樣讓人依靠,所以說自非道場得入三昧,發旋總持,自己還不夠。。。這個道場不是指那個道場,是自己色身有證悟、知見正確,讓眾生依靠如同依靠道場,意思是還沒有這個能力的人,怎麼有辦法自在妙說呢?

【丁二 就別廣明四 初釋佛字二

   初正約佛名示六即二

   初翻名標示】

【初釋佛者,】解釋佛,【佛是覺義,】覺悟的意思,【有六種即。】六種即佛,名字即佛,這個也是我們十七頁所談到的理即佛,你看十七頁,中間黑字體的第三行,【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道理上來講,眾生就是佛,佛就是眾生,三無差別,第二翻開十九頁,第一行的中間黑字體,【故須達聞名,身毛皆豎,昏夜大朗,巨關自辟,此名字佛也。】聽到名字就了解當下就是佛。再來翻開二十頁,最後一行,【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即佛也。】觀行即佛。好,接著二十一頁,第四行大字體的最底下,【如法華中,】《法華經》中【六根清淨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相似佛。再來,二十一頁最後一行,【分證佛者,】分證佛者這一段就是講分證佛,分證即佛。再來,二十三頁,倒數第三行,【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所以有六即佛。

六即佛:

第一、我們所解釋的理即佛。就是就道理來說大家統統是佛,沒有眾生和佛的差別,就道理來說;

第二、名字即佛,就是認識的那一剎那叫做名字即佛;當你聽到佛法你認識自己,你也是佛,叫做名字即佛;簡單講名字即佛就是認識的那一剎那,你就了解你有佛的成分;

第三、就是觀行即佛,你聽到我是佛知道我要修行了,開始修行,觀行即佛,觀一切無常法、觀一切無所著、觀一切放下、觀一切無所計較,日子就很好過了,觀行即佛;

第四、就是相似即佛,你修行修到最後很像佛,已經有一點相似了,像我的徒弟,他會學師父講經,相似師父了,很像了;

第五、再來分證即佛,分證就是真正有證悟到,卻還沒有圓滿叫做分證,分證即佛;

第六、 到最後就是究竟即佛,到最後統統一模一樣、如出一轍,像模型印出來的。

再來,看黑字體,初釋佛者,初解釋佛,佛是覺悟的意思,有六種即佛。

   【二 就覺廣明六

   初理即】

【涅槃經雲:一切眾生即是佛。】這是就本性而言,【如貧女捨寶,】捨寶,就是家中有寶,【眾物具存。】這是出自《法華經》。貧女捨寶這是佛的比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性,眾生卻不自知,就像一個貧窮女沿著街道化緣乞食,說:我很窮,我很可憐,我都很貧窮。她卻不知道她家裡有寶物,一回到她家,知情的人對她說:你家的地下本來就有寶藏,不相信你把它挖出來看看,你就不必去向人乞討了。說:這樣啊,我來挖挖看。一挖結果發現很多寶物,這樣我不窮了,我不是很窮,我很富有,意思是說我們眾生都一直向外追求,都是:我很可憐,我怎麼痛苦,我很煩惱。佛就教你,你本性就是佛,只是你現在沒有智慧,如果你肯放下,當下你就會悟到,有一天悟到平等,冤親平等,變成富有的人,為什麼?充滿了智慧、充滿了解脫。這個叫做貧女捨寶,眾物具存,不少一樣,統統具足,我們的本性統統具足,不少一樣,一樣都不少。【力士額珠,圓明頓在。】這個又在比喻。力士額珠就是古時候的大力士額頭都綁著一條帶子,帶子的上面有一顆珠子,很有價值的珠子,他不知道它的價值,就把它拿下來,然後晚上走路,路很暗看不清楚,人家說:你那顆寶珠能夠照無量無邊的黑暗,價值連城。拿起來一看真的能夠照破黑暗,表示珠本來就在額頭上,是你自己不會運用而已。意思是說我們的本性就是有佛的智慧,不生不滅的思想,只是被你的妄想遮蔽了,煩惱遮蔽了,所以今天你會當眾生,老實說不是可惡,實在是可憐,可憐!所以本有的珠圓明頓在,【如來藏經】在大藏經裡面,【舉十喻:弊帛裹黃金,】弊帛就是袋子很不好,很髒,但是裡面包黃金,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是大小便所造成的肉體,是不清淨的,但是裡面有清淨的佛性,黃金就表示佛性的意思,意思是說我們人是很尊貴、很尊貴的。【土模內像,】就是土模型把外面都封住了,裡面卻有寶像,金身的佛像,意思是說我們的身體雖然是四大所造成的,但是我們的本性是在我們的裡面,有一天你就會找到。土模內像,因為土模是蓋在外面,我們看不到,但是裡面卻有金色身的佛像。【闇室瓶盆,】瓶和盆這是表示化現無量無邊的神通力,瓶、盆是表示七寶瓶、七寶盆,所以闇室瓶盆就是說放在很暗的室內,卻沒有人發現它裡面的尊貴,瓶盆表示很尊貴的器具,七寶瓶、七寶盆卻是放在闇室,表示我們的佛性都被四大無明遮蔽了,闇室就是無明,無明遮蔽了我們的寶貝,意即遮蔽了我們的佛性。再來,【井中七寶,】放在古井裡面沒有人發現,要明眼人才知道古井裡面有七寶,所以經典種種的比喻就是要發現自己的本性,【本自有之,】本來就有了,【非適今也。】不是剛好今天才有的叫非適今也。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本來無始劫以來就有的,非適今也,不是剛好今天才有的,才發現的。【淨名雲:】就是《維摩诘經》。《維摩诘經》說【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眾生本性就是如此,皆如也。【寶箧雲:】箧是一種箱子。寶箧,這是一本經典,寶箧雲:【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佛界和眾生界統統一樣,無別界,就是同一體。所以我們佛教說的道理確實偉大!基督教,你怎麼修也不能做上帝;天主教,你怎麼修也不能做聖母瑪利亞;回教你怎麼修也不敢做真神阿拉,不敢。一貫道,你怎麼修你也不能成為老母娘,理天,所以一貫道所說的話處處都是矛盾,怎麼說矛盾呢?他說道在俗不在道,你看一貫道說話多矛盾,那是碰到愚癡的人才會聽,遇到我,他就慘了。他說:道現在末劫天年,道降落在火宅。說火宅就是在家人的地方,不在廟。我問你:你有沒有讀過四書,放諸四海而皆准叫做道,就是說四海之內所到之處平等才叫做道,在家人也是人,我出家人也是人,你有身體,我也有身體,你有心,我也有心,為什麼道會跑到你那裡,不會跑到我這裡?你是什麼意思?那個我也叫做歪道,道是普遍性的東西,平等的東西,對不對?所以有悟才有道,你沒有悟要道什麼?會跑到你在家人的身體,就不會跑到我出家的身體?騙傻子,哪有這種事情!你在騙傻子,你頭殼壞掉,道就一定你們在家人才有道,出家人修行沒有道,出家人沒有娶妻生子、沒有抽煙、沒有打麻將、沒有賭博,這樣沒有道,要像你們在家人那樣才有道?什麼道?贻笑大方!胡說八道!我常常想一貫道不是可惡,是可憐!你有心,我也有心,誰悟了誰才有道,道和悟連在一起,是不是?道和悟,悟道、悟道,你有悟才有道,不悟哪有什麼道!你不悟什麼道都沒有,哪裡一定要在家人才有道,出家人沒有悟也沒有道。在家人如果有悟,像維摩诘居士、龐蘊居士母子都是大徹悟的人,道就真的在他們在家人的身上;出家人如果要迷迷糊糊,一天三餐迷迷糊糊過日子,出家人就真的沒有道。道是和悟連在一起的,而不是和人連在一起的。不是在家人才有道,出家人就沒有道,怎麼會這樣?你這是什麼道?道是平等的,什麼人有本事什麼人得到,對不對?奇怪,他的道就一定藏在在家人的家裡,道, 難道都躲在水溝底下,去把它挖出來的?這種道理是很簡單的,卻不曉得,這麼簡單,有人被一貫道迷十年、二十年,真悲哀!他說出來會被雷打死,五雷轟頂,奇怪,一貫道幾十萬人出來,也不曾聽說被雷打死。It is very誇張,實在太誇張了!我就說我們人有智慧和沒有智慧實在差很多,真的,死在那個關頭裡面,叫他出來他又不敢,不敢,對不對?他們就用比喻的,比如說人家一貫道也有博士、也有碩士,我說道理是深淺的東西,不是你讀到博士就會懂佛經,要不然你找個博士來,我拿這部《觀無量壽經》叫他講講看,看他有沒有辦法透徹了解,這個不是讀到博士的問題,這是認知的問題,就是他本身認識的深和淺、悟到的深和淺的問題,要不然你叫一個哈佛大學的美國人來,美國人來你看看,叫美國人跟你們開示《十六觀經》,搞不好要換你講給他聽,我們人不是藉著學歷高就代表一切。我們不要用哪一個人信什麼教,就代表他是真理。權威不表示真理,你聽得懂嗎?一貫道有時候都是藉著一個偉人,他是讀書人或者是政要,就表示他們很偉大,不是這樣,真理的追求人人平等,但是你認識的深淺各有差別。所以一貫道可憐,他死在裡面拖不出來,你要他活硬要救他出來,他偏偏認為我就是要這麼死,你沒有辦法,他認為他很幸運,如果一提起,所以一貫道的常常寫信來罵我,說慧律法師常常毀謗一貫道,其實不是這樣子,你為什麼不想成慧律法師才是大慈大悲,為了救一貫道的眾生跟你們點破,你為什麼不這麼想?我為什麼要毀謗一貫道,對不對?所以這個很悲哀,說起來很可憐。所以一貫道的人要來和我理論,我說:你在那裡休息就好了,比較不會傷和氣。所以今天我們能夠聽到正法,正知正見的法師,這不是一劫多劫有辦法修來的,這是相當困難的,這是我們一個人一個人的因緣,所以我們也無須一直攻擊,各人信各人的,你信你的,如果你認為一貫道對你就去信,如果你肯說:我冷靜,我稍微冷靜想想看,我冷靜想想看,說:既然法師那麼慈悲,書又讀那麼多,講經又好幾萬人,要不然我冷靜來聽聽看,不要一直想我在傷害、我在攻擊一貫道。為什麼你不冷靜說我才是大慈大悲的救一貫道的菩薩示現,為什麼你不這麼想?要不然以前有誰講給你聽,對不對?你要冷靜!冷靜比較看看,如果你比較覺得一貫道比較好,你就去信他。所以以前有一個修女她聽我講經,她說:你不要再講了,這樣以後我會當比丘尼,我會受不了!(笑)修女來拜訪我,她請我不要再講了,這樣她快受不了了,再多聽幾句她就要當比丘尼了,意思是說基督教的道理比不上(佛教)。沒有辦法(我)天生就是來講話的,要不然做什麼。

忘了講到哪裡,來,第十七頁,

【一切生即佛,迦葉品文。貧女力士,如來性品文。須知諸喻,理兼圓別。若言三障覆佛性,】三障就是惑、業、苦,因為我們眾生迷惑、造業、受苦,這三種都會遮蔽我們的佛性,【破障方顯屬別。若言全性成障,】全部的本性成為一種障礙,【障即佛性。以不思議德】不可思議的德性【障消者,屬圓。如來藏喻。止觀顯別,今文顯圓。淨名語尚涉通,今須圓解。】

這一段比較不好念,我慢慢來解釋。

以不可思議的德性,障礙消的人就屬於圓教的,障消者就是障礙,所以你“以不可思議的德”那裡要點一點,中國的標點符號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障消者,如果障礙消了就屬於圓教,如來藏的比喻,用如來藏的比喻存在。

止觀是顯別教,止觀是來顯別教的修行法,今文就是現在,現在這個文章是來顯示圓教。

所以淨名就是經典講的,《維摩诘經》講的要好好的互通,淨名語尚涉通,今須圓解,意思是說《淨名經》說一切眾生皆如,就是說淨名經裡面所講的,你要好好的去體悟它。尚涉通就是要好好的把它貫通。今須圓解就是用不可思議的本性去了解它,圓解就是圓滿的去了解,就是不要偏了。

【此是圓智。】此是圓智就是圓根器的人,圓智就是不偏空、不偏有,這是很圓滿、圓融的智慧。【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無不明了,沒有一樣不了解的。【雖五無間,】五無間就是講地獄。雖然五無間地獄,【皆解脫相。】為什麼?當下這一念你悟到你就是解脫。所以人家說修行要很久,我說:不用。修行要很久,我說不用,我說很簡單,放得下和放不下而已,我常常說這個世間誰在主宰?你以為是國王在主宰嗎?或是認為總統在主宰?或是認為誰在主宰這個世間?這個世間不是國王在主宰,也不是人民在主宰,這個宇宙的主宰者是誰?無常。宇宙的主宰者,無常,國王、國土照樣會變化,星球也會變化,統統會變化的,你不是多能干,你放不下,你又能如何我問你。所以你要強迫自己放下,你就問自己:你感情放不下,你能如何?直到有一天你死的時候,你放不下,你能如何?我問你。我常常對結過婚的講得很清楚,說:我們的先生如果一個月賺三、四萬元回來,供我們花用這樣就好了,你管他去做什麼,你放不下又能如何,對不對?他太太就聽師父的話,罷了,罷了,此事當真,問我看是不是這樣子,(笑)這是真的要放下?此事當真,歌仔戲,你看過嗎?她就:放下。她就真的放下,要不然我問你:你要如何?你強迫自己放下。我常常問自己:今天我很有錢,假設說我很有財勢,我長得很英俊、很帥,我叱咤風雲不可一世,你能如何?你能如何?黑道兄弟問的:你能如何?你說:我能再多賺一些錢,娶十個老婆。又能如何?生一百個孩子,又能如何?生一百個孫子,又能如何?你問到最後什麼統統沒有,你不放下,你能如何?笑死人了,你哪一點看不開?!你說修行很難,我說修行很簡單。你不放下,就是沒有辦法;你要放下,一念而已,就是這樣放不下。修行不是真的很困難,那是你強迫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強迫自己不願意放下,你強迫自己去執著一件事件,你當然會痛苦,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所以說悟就是圓教人、大智慧的人,雖然(是)無間地獄(卻)皆解脫相,他當下就解脫、如如不動,他哪有可能受你影響,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昏迷倒惑,】昏迷顛倒,【其理存焉。】本性這個道理、如如不動的道理、解脫的道理也還存在,所以這個要加一個字:“雖”昏迷倒惑,但其理存焉,這個解脫的道理還是一樣,【斯理灼然。】清清楚楚,【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益就是增加,世間如如不動的常住,空、無常相,世間常住就是永遠的無常,無常當下就是空,所以無常裡面當下就是不生不滅叫做世間常住。有佛出世來說法,也不能增加如如不變的道理,所以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創造者,有佛出世,也不能增加世間常住的道理,沒有佛出世你也不能損害這個如如不動的道理。只是佛發現來開示我們,來告訴我們,如果佛沒有開示我們告訴我們就慘了,我們今生今世就白來了,真的是白來的,為什麼?迷迷糊糊。整天都和她先生過意不去,整天就和孩子過意不去,整天就和同事過意不去,何必要這樣子呢?看到別人的小事就批評人家,自己的錯都不說,我們人真可憐,可憐!你如果能聽六祖大師說一句話,什麼都解脫,六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如果真正大修行的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沒有看別人的過錯,二十四個小時都檢討自己而已,所以我們人都看見對方,說:你的眼睛黑一邊。他黑兩邊不自知,他看不到,你的眼睛黑一邊,結果自己黑二邊,反而糟糕。所以說我們人很可憐。說:你的腦袋歪一邊。結果照鏡子我的歪得更嚴重,不要五十步笑百步,說真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自己毀謗別人卻是左就是左右兩邊的左,就是不好的,很不好的,所以冷靜、冷靜,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得之不為高,】證悟到本性得到不為高,【失之不為下。】你現在就是不能顯示出佛性、開采出本體出來,也不會說你很低,何以故?【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這個就是理佛。理體上的佛,大家都知道的。

再來,

   【初就本覺明佛。此是者,指上大經】就是我們所說的《涅槃經》,【眾生即佛,】藉著種種比喻,【喻諸寶物等。前雖雲即佛,猶未的示覺了之相,】的示就是清楚的標出叫做的(di二聲)示。中文,我們要讀對,這個如果小學的孩子不會讀,就讀成的(de)示,很多字都會讀錯,有的人說:“今天很不好意思來打擾你”,打擾,他就讀成打優;“你永遠看不出我的破綻”,一些中文有時候要會讀破音字。的示就是指標把它標示出來,覺了之相,【名為本覺。且指三障,】就是惑、業、苦,【體全是理。】本性當下就是一切的理體,【今示此理,當處照明,】當處,就是你悟到其實沒有離開理,【即是本覺,佛義成也。】佛的道理自然成。雖五無間,皆解脫相底下,【雖五下,】意思是說前面所講的“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這個底下,【是遮情。】遮情,就是要止住眾生之情,讓他了解,不管眾生迷惑、顛倒,還是存在有佛性,【或謂諸有業縛,無明惑暗。那言眾生即是佛耶?】或謂就是有人這樣問,說:有業束縛著,他當然被無明惑暗遮住了,怎麼可以說眾生就是佛呢?【答曰:雖業至無間,而皆當體是三解脫。】法身、般若、解脫,三解脫。當體就是三解脫。【雖見思昏倒,】見思惑令眾生昏倒,就是迷迷糊糊,雖見思昏倒,雖然見、思二惑令眾生昏迷不醒、不覺悟,【而本覺理未始不存。】未始,把筆拿起來,未始就是不曾經不存在,簡單講我們本覺的道理、理性未始不存,不曾經不存在,意思是說永遠都存在。【業惑全是性】業、迷惑,雖然有業、迷惑,但是當下全是本性,【德緣了佛性,】我們的佛性有三種,我們的佛性是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三種佛性,叫做緣佛性或者是了因佛性。所以德緣了佛性就是究竟,意思是說雖然有業、有迷惑,但是當體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我們的德性當下,緣就是通向究竟的佛性。【豈可更壞理佛。何以故?刀不自傷故。】你拿刀,刀子怎麼自己殺刀子,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刀不自傷故,刀就是刀,放在那裡,刀,你不去弄它,它怎麼會傷害誰,刀放在那個地方,怎麼會傷害誰呢?刀當然不會自傷。【斯理下,是對四事辨理。】四事辨理就是四種事情,把筆畫起來,四事辨理,好,看十七頁中間三行的黑字體,我叫你們畫你們就畫:有佛不能益,把筆拿起來寫個“A”;無佛不能損,寫個“B”;得之不為高,寫個“C”;失之不為下,寫個“D”。這個就是A、B、C、D,這四件事讓你了解道理。

(四事辨理

A:有佛不能益

B:無佛不能損

C:得之不為高

D:失之不為下)

【妙樂雲:顯露彰灼,】很清楚的了解,【稱謂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眾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有佛來教化,【不益一毫。】一點也沒有增加,【空過無佛,】如果沒有佛來示現,【不損一毫。】一毫就是一點點。有很多佛來教化,如如不動的道理也是存在,也是沒有增加;如果沒有佛來教化,也是不損一毫,【五即】就是五即佛,我們前面講的是六即,後面的五即【得之何足為高?理即】就是本體是佛,但是我們還沒得到,理即【失之未始暫下。】雖然失去了,但是還沒有說他比較低。再解釋一遍:五即佛就是除了我們剛才講的理即佛就是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意思是說五即就是五即佛,這個你要寫,不寫你看不懂的,五即得之何足為高,五即佛就是按照修行這樣得到了佛、六即佛後面的五即佛得到他也不見得高,理即佛雖然暫時失去,但是也不會顯得比較低,【對此四事,示理佛也。】

【二 名字即】

名字即佛。

前面解釋理即佛,我們講名字即佛。

【此至究竟,皆修德也。】理即佛是先天性的佛,究竟即佛是後天修來的,【須論損益,及以高下。】損益及高下,損就是有受損,益就是增加,以及高下,【此位是修德之始。】要開始修行,你要先認識名字即佛,你要先認識你是佛你才肯修行,所以此位是修德的開始,【聞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簡。】收就是把它收簡,簡就是別,把它分開來,收簡就是該分的分,該收的根機的收,【收則耳歷法音,不問明昧,異全不聞,俱在此位。】收就是如果收哪一些根機呢?名字即佛是包括哪一些呢?這個收就是包括,名字即佛是包括哪一些呢?只要你的耳朵聽到人家在說法,說你的本性就是佛,有聽到你就是佛的名字。不問明昧,不論了不了解,明就是了解,昧就是不了解。異全不聞,異就是不同於全部從來沒有聽過說他就是佛,他也可以成佛。俱在此位,此位,把筆拿起來,此位的旁邊寫一個“名字即佛”,就是名字即佛這個位。再講一遍:收則耳歷法音,收就是包含名字即佛,包含的對象是什麼?只要耳根曾經聽過佛法,說他會成佛,不問明昧,無論他了不了解,異全不聞,不同於全部從來沒聽過佛法的人,統統安排在名字即佛這個位子。【簡則未得圓聞,】簡就是所不同的,就是因為還沒有得到圓滿的聞、不可思議之聞,【齊別內凡,】把筆拿起來,齊就是只等於藏、通、別、圓(中的)別教裡面的內凡位,內凡位是對外凡位講的,外凡位是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內凡位是煖、頂、忍、世第一位,【尚屬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因為七方便還沒有證初果,還沒有進入聖位叫做七方便位。七方便未解妙名,還不了解不可思議之名,【豈知即佛。分二】怎麼會了解即佛,所以還沒有到聖位。把筆拿起來,在你們十八頁的右邊這個空檔要寫七方便位。我現在慢慢跟你解釋七方便位:七方便位底下畫一槓,寫個“凡夫位”,凡位,凡夫位底下畫橫的一槓平行寫個“A外凡位”,“B內凡位”,外凡位叫做理外的凡夫、道理以外的凡夫,內凡位叫做理內的凡夫、屬於道理以內的凡夫,接近聖位叫做內凡位,還是外行的叫做外凡位。

(七方便位

凡夫位

A外凡位(理外凡夫)

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

多嗔眾生,慈悲觀

多散眾生,數息觀

多障眾生,念佛觀

愚癡眾生,因緣觀

別相念——四種觀想

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

總相念——講一同時具足四個

觀身不淨、觀身無我、觀身無常、觀身是苦;

觀法不淨、觀法無我、觀法無常、觀法是苦;

觀心不淨,觀心無我,觀心無常,觀心是苦;

觀受不淨,觀受無我,觀受無常,觀受是苦。

B內凡位:(理內凡夫)

包括四個階段

煖、頂、忍、世第一)

凡夫分外凡和內凡,內凡就是漸漸接近悟的境界;外凡位就是理外的凡夫,分三個位子,第一叫做修五停心觀,什麼叫做修五停心觀呢?多貪眾生、貪心很重的,佛就教他修不淨觀,這種人就是你們一餐吃三大碗面的人,或者是吃葷食一次很多的人,你就想:我吃下去再吐出來就很臭了,入喉三寸就不是好的東西,所以多多修修不淨觀。我們多貪,這個貪有很多,譬如說你好色,你就想:這個身體是不清淨的,或者是你喜歡吃,你就想:吃一吃拉出來也是臭的,很奇怪!香香的經過腸子消化出來這麼臭,有的臭的會壓人,靈氣逼人,很奇怪!香香的吃下會這麼臭,如果吃素就比較不會,吃素放屁也不會那麼臭。多貪眾生,不淨觀,修一些不淨觀,這樣我們就不會那麼貪。多嗔,如果我們脾氣不好的,修慈悲觀,就想:眾生都是我前世的父母,我不要對他們這樣子,或者是兄弟姐妹,要修慈悲觀。第三多散,多散的眾生就是(修)數息觀,就是心很散亂,隨著氣息數一、二、三。。。慢慢的、慢慢的,呼吸,慢慢的一、二、三。。。數息觀,叫做多散眾生數息觀。第四種叫做多障眾生念佛觀,障礙很重的,要多多念佛,所以我常常說:在座諸位,如果你們自認為業障很重,就請一些大悲咒水回去喝一喝,要喝以前你一定會念觀世音菩薩的,所以喝大悲咒水一定會有功德的,因為你在喝以前一定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要修持要多念佛。現在大悲咒水來,我都當成在修行,我就很高興,很高興,就是用半個鐘頭來持咒、念佛,用《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安樂妙寶》裡面說:念七遍即滅無量罪,如人不管懂意思、不懂意思,只要聽聞毗盧遮那佛咒七遍,即滅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單單那個咒水念三百多遍,毗盧遮那佛的咒。再來,五停心觀,最後一個叫做愚癡的眾生,叫做因緣觀,修因緣,愚癡就是執著叫做愚癡,什麼事情都執著,你要修緣生緣滅,因緣觀。

別相念就是單獨修行四種觀想,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這個叫做別相念。別相念就是單獨修行,觀察我們的色身不淨叫做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一切法無我,茶杯無茶杯相,桌子無桌子相,我們這個色身無色身相,觀法無我;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剎那間、剎那間在變化;觀受是苦,觀這個感受是苦,這個別相念。

總相念剛好同時:觀身不淨、觀身無我、觀身無常、觀身也是苦;觀這個法也是不淨、也是無我、也是無常、也是苦;觀心也是不淨,觀心也是無我,觀心也是無常,觀心也是苦的;觀受也是不淨,觀受也是無我,觀受也是無常,觀受也是苦的。所以別相念叫做個別修行,觀身不淨、觀法無我、觀心無常、觀受是苦;總相念就是講一個同時具足四個,觀身不淨,觀身也是無我,觀身也是無常、觀身也是苦的,叫做總相念。這個叫做理外凡夫。能夠觀到這個還早得很。

談到內凡位,內凡位包括四個階段,叫做煖、頂、忍、世第一,一個一個來解釋。煖就是暖氣,熱氣的暖,身體有暖氣,煖,暖氣,煖就是你在修行,已經修行到有一點點消息了,暖氣,有一點溫度了,表示你鑽木取火,鑽木取火雖然還沒有火,但是已經有什麼?已經有熱度產生了,煖。頂呢?就是最高的,頂就是最高,頂,頂部。忍就是印可,已經要印可了,印證將近接近聖果的地位了。再來就是世第一,世間最高的就是世第一,世間第一個,世第一。煖、頂、忍、世第一,這四個階位。

所以說外凡有三個: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三位。這是理外凡夫。理內凡夫呢?有四個階位——煖、頂、忍、世第一。三加四等於七個階位,叫做七方便。什麼叫七方便?初果羅漢聖位前方便修行叫做七方便。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還沒講課以前我們先修正一下,剛剛有人來告訴我說有請教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某些地方我們稍微修正一下,現在翻開第十頁,倒數第五行中間:何必雞林乎。雞林,我們上次說表示固定的地方,中山大學的教授說這個是古時候韓國的名字,譬如說我們中國以前叫九州或者是神州,這個雞林就是古時候韓國的名字。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查到這個典故,雞林,意思是何必回去韓國呢?然後在這一行的底下有一個漕使,他們說是外交官,我上次講說有一個姓漕的地方官,他說這是外交官。當然是中山大學的教授,又是中文系的,可能就可靠性很高,暫時采取他的,謝謝這個在家居士來更正!感謝!

我們現在翻開第十八頁,中間黑字體的,

  【初帶喻示名字】

【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法華雲:一百八十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暗暝。涅槃雲:於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於寶適悅。】

我簡單解釋一下。

如斯之理,就是人人具足有佛性的這種道理,如果沒有佛來開示,如果沒有說,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沒有一個人能夠了解,我們現在雖然在迷,但是我們當體就是佛。

《法華經》雲,一百八十劫統統沒有佛,世尊沒有來出世,世尊就是佛,空過無有佛,沒有佛出世,世尊沒有來出世。世尊不只是指釋迦牟尼佛,包括一切諸佛都叫做世尊。十方常暗暝,十方世界如果沒有佛出世,沒有佛的大智慧來開示說法,我們依然活在黑暗、沒有智慧裡面。

《涅槃經》雲,於無量世,也不可能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典的名,大乘經典譬如說《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梵網經》、《璎珞經》、《仁王護國經》,這些都是大乘經典的名字。

若佛出世,方能闡;這個闡就是發揚光大。才能夠發揚光大智慧日,智慧日就是比喻本性像智慧的陽光。意思是說如果有佛出世,我們才能夠發揮自己身體具足本性宛如陽光那種光明的智慧,才能夠識、才能夠了解認識三寶的光明的偉大。

開甘露門,甘露門就是起死回生之鑰。今天我們如果沒有佛法,我們就無法入甘露門,佛法就是甘露。如同儒家所講的“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如果用在我們佛門更加的恰當,“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你早上聽到道理,到晚上就是結束我們的生命也很值得,直接的講、簡單的講意思是這樣,當然還有比較更深的涵意。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十號就是佛的十種通號,譬如說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我們常常拜八十八佛,知道有十號的妙味,這十號都是佛的通號。

因說生解,因為說法而了解佛法的真理。於寶適悅,於寶就是自家的珍寶,也就是佛性本有的珍寶,於寶適悅,就是非常、非常的高興,原來我就是佛,我也會成佛,雖然現在是凡夫,有一天會解脫會成佛。

再來,

   【鈔雲:初段明不聞之失。】沒有聽到佛法就是不會了解,【謂理雖是佛,】道理來講雖然我們本來就是佛,【全體在迷。佛出不聞,經名絕聽,】這個“出”不能當作是“來”,入跟出的意思。佛出不聞,這個應該當作是“因為”,佛有出世,可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聽到、或者是佛根本就沒有來我們沒有辦法聽到,所以說“佛出”這個意思有包括很深的意思,不管佛出或者是沒有出世,就是我們根本沒有聽到佛。經名絕聽,就是連經典的名字從來沒聽過,連聽都沒有聽過。【此指但理之失也。】道理的消失。就是我們沒有認識自性就是佛,只是指道理我們還不知道,暫時消失了。【次段明聞名之得。】聽到佛的名號,或者是聽到經典的名號。【今名字即,】名字即佛叫做名字即,什麼名字即佛?【唯約三寶及十號也。】名字即佛,聞到這個名字你就是佛。【無明長夜,佛出令曉。】我們每一個眾生都被無明遮蔽了,長夜就是無量劫來都是活在無明。佛出令曉,佛出世能讓我們了解。【闡本智日,】發揚我們本來就有佛的智慧,像太陽那樣無量無邊的智慧,【乃識三寶照世光明。生死巨關,】大關叫做巨,生死這個大關,【無佛長鎖,】鎖就是不開,長鎖就是扣住不能開,不能知曉。無佛,所以我們常常被業障鎖住,所以我們就不能悟不能了解。【佛能於此開甘露門,】前面說鎖就是扣住,現在就開,開甘露門,我們被無明的鎖所關住,我們現在開甘露門,【令知十號是常住味。】常住就是永恆不變。【此光此味,乃從眾生心性流出。】流露出來的。【還使眾生解此光味,即本性佛。末二句,指貧女喻也。】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家中本來就有寶貝具足一切,只是她自己不知道,跑出去向人乞討,其實家裡很富有卻去向人乞討。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子,我們現在都求眾生了解我們,求眾生同情我們,其實我們不必如此,當下我們就是佛,我們就有無量無邊解脫的思想。我們不必人家同情,也不必人家了解,我們了解我們清淨的本性也就是了解一切,如果你了解全世界的人,不了解你清淨的本性,這樣你也是迷,如果你了解你本身清淨的本性,你就了解世間一切的事情,為什麼?你能夠放得下,放得下的人就是了解,放不下的人雖然了解也是不了解。因此,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功課叫做自覺,自己覺悟,發出我們清淨的本性,用智慧心運用在六根、六塵裡面。你要找卻找不到,要運用卻很清淨當下即是,所以不離當下一念,也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因此,我們不必人家同情,更不必人家可憐,也不須要人家來了解我們,我們能夠了解最為重要,因此,你就變成最富有的人。我們現在就是很可憐,我們現在就是不了解我們就是佛,當下我們就是解脫的聖者,所以不肯承擔,無始劫以來一直推诿,我不是、我業障重、我煩惱重、我束縛,所以一直推诿。你說你就是佛,他不承認,不肯當下承認,禅宗裡面所講的就是:不能直下承擔是可憐憫者,他本身就是很可憐。所以你對他開示很多法門,這樣他當下放得下,他卻不是,他藉著很多理由來搪塞,產生很多煩惱,他就是不見他本來的面目,你也沒辦法。所以貧女比喻就是自家的珍寶具足一切,你不必外求。【此等法喻,皆示於名有識之義,】皆示於名有識之義意思是說,都開示在外在的名字而讓你認識這個道理,藉著外在的名,然後讓你去了解本來的道理,本有的道理。【能知所知,即名字佛。】能知你所知道的這個就是名字即佛。

  【二 引人明即佛】

【故須達聞名,身毛皆豎。昏夜大朗,巨關自辟。此名字佛也。】

須達,佛在世的一個長者子,這個長者是非常重要的人,很有慈悲心,施捨心很大,須達長者。他有一次聽到佛的時候,說:世間有這麼偉大的人!身毛皆豎,只是聽到名字,就對佛非常的恭敬,所以他就一直去找尋,就是一直要見到佛,那個時候是晚上,他不知道幾點了,他見到很亮的亮光,就順著亮光一直走、一直走,其實那個時候是晚上,為了要見到佛,他的心很清淨,一心只想見到佛而已,到了那個地方,天人知道他不會頂禮,就下降下來向佛繞三匝,繞三匝之後就向佛頂禮,須達長者子他就知道了,就照樣繞佛三匝再頂禮。身毛皆豎,就是像這種的就是名字即佛。一聽到佛的名他自己就很感應,而且無量劫的善根就發現,這個叫身毛皆豎。昏夜大朗,巨關,這個生死的大關自然就開,辟就是開,這個叫做名字即佛。

【言毛豎,即驚覺也。】很驚訝,這個驚是屬於一種感動的驚。是屬於感動,不是恐懼的驚。【聞名生覺,】生覺悟,【即本性佛。覺即本性,本性覺即佛也。】

底下,我們要講觀行即佛。

【三 觀行即】

第三,三就是觀行即佛。

   【此中觀法,直觀心性。故托他佛,】外在的佛,【而為所緣。今明對塵,】塵就是對境來說的,對塵就是互相對立的,這個塵就是境,心對塵就是心境一對。【即成觀佛。】就是變成了我們現在觀行即佛。【其中念念覺知之心,名觀行佛,分二。】

  【初明觀行】

   【觀行佛者:觀佛相好,】觀佛相好就是觀想,觀佛的相好。我們人一生都是煩惱,所想的都是一些金錢、名利、子孫、夫妻、男女朋友,現在不是,現在要你取而代之,你要想那些不如想這個,想什麼?想佛的相好光明。【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意思是說就像我們鑄金身的佛相,心來緣殊勝微妙之色,與眼作對,作對的意思就是心色一對,心境一對,而不是誰和誰作對,不是這個意思。配起來就是心境一對,心當然要看境。所以心來緣佛的相好殊勝秒色,這個就是心眼一對,眼和境界一對。【開眼閉目,】眼睛睜開也好,眼睛閉上也好,【若明若暗,】不論外面有沒有光線,統統不管,【常得不離見佛世尊。】意思是說眼睛睜開佛也在面前,眼睛閉上佛也在面前。所以我說常常想煩惱的事情,不如看佛相好好的來觀想,【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意思是說我們的佛有無量無邊的莊嚴之大相,流出小相也就是藉著本體幻化出來他就有應化的身體,就是小小、小小的一尊,【浩浩漾漾】就是很大、很廣,【如大劫水。】這個劫最後淹沒,淹沒一切的禅,包括六欲天、初禅。。。等等,大劫的水,【周眸遍覽,】眸就眼珠、眼睛,眼珠叫做眸,我們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是在形容以前的美人。遍覽,眼珠子遍覽,就是眼睛轉動的地方,【無非佛界。】統統是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平等不二,本性相同。【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一身就是法身平等。一智慧就是當下就是自性的光明智慧。力就是十力,無畏就是四無畏,這個都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亦然,也是如此。【念色身。】這個就是應化身。【念法門。】這個就是報身。【念實相。】這個就是法身。所以色身、法門、實相就是應身、報身、法身。為什麼念法門叫做報身呢?因為集一切法為身,名叫做法門身,叫做報身。

【初示始習,】修習的過程,【即心觀相。此是名字升進之位,】名字單單是佛名現在要觀行,要來作觀,名字即佛再進一步的這個位,此是名字即佛再進一步叫做觀行即佛的位子,叫做升進之位。【不獨解名,】不能只是了解名字即佛而已,【能修觀故。】要能夠修觀行。【但未入品,】還沒有進入聖位之聖道,未入品就是未入道品,【非觀行位。】還沒有到觀行位。【觀佛相者,經中八萬相,】經中說有八萬相,我們眾生哪有辦法,佛有八萬四千相我們要怎麼觀,【非劣想而可系緣。】劣想就是我們眾生的心智低劣、粗糙,劣就是差的意思。眾生叫做心粗境細,心很粗,心粗就是粗心大意,要觀想佛微細的相觀想不出來,所以說非劣想而可系緣,不是我們用凡夫這種低劣的心智、粗糙的心想有辦法跟他定位的,系緣就是可以把它定位、固定的地方。【故須初心,先觀落日等。】就是先觀落日觀,【觀既深著,方觀勝身。】觀久了就很清楚了,然後再觀勝身(殊勝的身體)。【開眼下,】開眼下,這是在說前面“開眼閉目,若明若暗,常得不離見佛世尊”,這是在說這一段就是開眼底下這幾句話,【明觀成,】修觀有成,【稱性周遍。】就是依本性周遍一切,【妙心作相,妙相發心,】這個很不可思議,意思是說我們不可思議的本性自然就作相,作相就是無作相,作相就是自然我們清淨心裡面的相,所以妙相就是不可思議的相,發心就是被我們所悟,然後被我們所開發出來,【心心不休,】每一個念頭不斷,不休就是不斷,成就觀想,入道品,叫做【成觀入品。】這樣就能夠成就觀想入於道品。這個最好要作筆記比較好:成觀入品,成就觀想,入於道品。【塵緣莫動,佛常現前。】就是五欲六塵的境界都保持如如不動,沒有被它所影響,佛常現前,這個佛就是自性佛。【閉目了然,開眼不失。】眼睛閉上也是清清楚楚,睜開眼睛也是不失,就是佛常在眼前。【在明見佛,處闇不忘。】在明亮的地方也有見到佛,在暗的地方也沒有忘記佛,【性無間然,】就是我們的本性不管明或暗,我們的本性不分明或暗,明和暗是眾生的業力所牽引,所以有對立,明和暗。我們現在觀想,觀想到白天也是這樣子,有光線的地方也是清清楚楚,沒有光線的地方也是清清楚楚,因為我們是用本性在修行。性無間然,【豈佛暫阙。】難道佛有一點點暫時休息嗎?沒有,沒有,佛沒有暫阙,二十四個小時都在你面前,只是有沒有相應而已。【一一相海,莊嚴法身。相為大相,好為小相。觀大發小,名為流出。】因為一一相海,莊嚴法身,這個太大了,太大了,這個叫做大相。我們只是能夠觀小小的,所以變成相好名叫做小相,莊嚴法身這個叫做大相。【劫水雖大,止劑二禅。】就是劫末的時候,要毀壞六欲界天大水就淹,止劑二禅,只能到二禅天而已,止劑就是停,只能到達二禅天而已。但是【佛相】不一樣了,佛相不只是到二禅天,他是【周遍,稱法界性,】就是通達法界性,【且以少分,喻周遍也。】意思是說因為它是本性,而且少分他就能夠通達一切,少分就是譬如是一切,一就是多,多就是一。【觀行佛眼,名為周眸。】我們作觀修行,如同佛的眼睛一樣,所到之處皆是佛。名為周眸就是我們的眼珠子,就是把這個眼珠子所看出去的統統當作是佛。【此眼所觀,何處非佛。】既然等於佛的眼睛,看出去統統是佛,何處非佛。【念一下,】“念一下”就是“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在佛,與三世佛等”,念一,底下所談到的是說明一相、多相是平等,【明一多相等,】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同觀。一身】就是多身【下,明諸佛三法等同。】三法就是,諸位,翻開十九頁,我教你看哪三法,三法就是:一身一智慧,這個就是一法;力無畏亦然,力就是十力,無畏就是四無畏,它的意思是說佛的智慧身、十力、四無畏統統一樣,就是平等,這三法就平等。【念色下,以三身結示。色身是應,法門是報,】意思是說色身是應身,法門是報身,實相是法身。這樣讀比較清楚。因為他都少一個字,看起來比較簡略,很簡略的話,我們看得比較不清楚。色身是應,法門是報,【實相是法。】也就是說色身就是佛的應身,法門就是佛的報身,實相就是佛的法身。【言法門是報者,】這個特別提出來講,生怕大家不了解,【謂諸法聚而為身也。所謂八萬四千陀羅尼為發;】做頭發,【第一義谛為髻;】髻就是頭頂上的發髻,【種智為頭;】一切種智為頭,【慈悲為眼;無漏為鼻;四辯為口;】就是四無礙辯才,【四十不共法為齒;】現在我建議諸位,我認為研究佛法的人,需要佛學大辭典,到現在我所看到的佛學大辭典,佛光的那個豪華版的佛光書局,佛光山所編的佛學大辭典那個實在是太棒了,資料的齊全前所未見,因為四十不共法這種東西,如果不去查你沒有辦法了解,如果我在這裡說,光講這個就好了,對不對?所以這個最好還是能夠。。。你們自己去想辦法,去買一套佛學大辭典,因為它的內容非常好,那個字體看起來又不會近視,紙張又好又有照片,而且資料非常的齊全。這是做師父的人,疼愛我們這些徒弟,介紹你們好書,因為一個學佛的人沒有辭典你哪有辦法,什麼都要我幫你們查好,你們那麼懶惰做什麼,常常要我幫你們查好,不要這樣子。所以說最好有佛學大辭典。佛學大辭典,接下來就是今生今世一定要看《印光大師全集》,一套有七冊。以前我們要買這類的書,這裡也找不到,那裡也找不到,現在人家送五十套來,現在的人命好,以前我們要買這類的書,找了很久就是沒有人在流通《印光大師全集》,有的時候人家馬上就請走了,找了很久。我在看那本書,很好,非常好。好書介紹。

( “諸佛雖有無量諸法不與余人共者有四十法。若人念者則得歡喜。何以故。諸佛非是色身。是法身故。如經說。汝不應但以色身觀佛。當以法觀。四十不共法者一者飛行自在。二者變化無量。三者聖如意無邊。四聞聲自在。五無量智力知他心。六心得自在。七常在安慧處。八常不妄誤。九得金剛三昧力。十善知不定事。十一善知無色定事。十二具足通達諸永滅事。十三善知心不相應無色法。十四大勢波羅蜜。十五無礙波羅蜜。十六一切問答及記具足答波羅蜜。十七具足三轉說法。十八所說不空。十九所說無謬失。二十無能害者。二十一諸賢聖中大將。二十五四不守護。二十九四無所畏。三十九佛十種力。四十無礙解脫。是為四十不共之法。”

——四十不共法品第二十一《十住毘婆沙論卷第十》

感恩妙宇師兄 即天空是藍的師兄 亦即米新武師兄 提供“四十不共法”之出處)

底下,【二智為手;】就是根本智、後得智為手,【如來藏為腹;三三昧為腰;】把筆拿起來,三種三昧就是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定慧為足。】

空三昧就是你修空觀,才能夠直接進入定。我們人修行臨命終為什麼不能把握,就是沒有定,為什麼沒有定?因為夢想、顛倒、恐懼誤了我們一生的大事。顛倒就是無常為常,這個世間本來就是沒有什麼快樂的,他拼命的追求,這個世間痛苦他卻認為是快樂的,顛倒;夢想,整天都在作夢,整天都在夢想將來怎麼樣,現在的不求解脫,每天都期盼,強烈的得失,夢想,不是歐陽菲菲唱的那一首歌。所以說空就是能夠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個空字是一切佛法的精華,空能夠解釋叫能捨、能忍,如果你有空的思想你就能夠捨,你就不會為了別人幾句話整天難過,又不是腦袋壞了,我不讓你痛苦就好了,還讓你來使我痛苦,哪有可能,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修空的人他就是這樣坐著,所以閒人非等閒人,閒人就是很有空閒的人,你聽得懂嗎?非等閒人,世間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是閒人,為什麼?他不會起心動念,他也不會想要造作,他也沒有名利心,他也不會去追求欲望,他就是如如不動。閒人非等閒人叫空三昧。

第二叫無相三昧,無相就是你在修行當中不可以執著任何一法,叫無相三昧。好也是這樣過,壞也是這樣過,人家怎麼傷害我們,我們也是這樣過,人家怎麼贊歎,我們也是這樣過日子,叫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相三昧。

第三叫做無願三昧,願就是造作,無作的三昧;無作的三昧就是無生,無生就是得一切忍辱。無願簡單講就是能忍一切名叫做無願,而不是沒有願力,不是這個意思。無願就是我無願,解釋另外一個角度叫做無所求,無求三昧,你要於世無求,一個人到了無求,品就自高,人到無求品自高。

  【二 明即佛】

【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即佛也。】

常常運用我們這種念頭,無不念時,念念皆是覺悟,是名觀行即佛也。所以我們人這個念頭當中,如果有接近聖者、善知識,這個念頭慢慢他就會轉;如果沒有接近聖者或是善知識、這個聖僧(高僧大德),我們念念都是束縛、都是死巷,死巷都是自己這樣想、想。。。都鑽進牛角尖裡面爬不出來,想一想、想一想,愈想愈嘔就愈生氣,就愈恨他,恨他到死,就一直轉一直轉,轉進牛角尖,老鼠入牛角很穩當,死定了。所以禅宗常常說:天下何其大,奈何鑽故紙不出,就是說天下這麼大、這麼廣的地方,你不走,何苦?何苦就是拼命在鑽文字相,鑽故紙,故就是舊紙堆,而不能夠跳出來,很可憐。所以人家禅師那一種灑脫、那一種自在,那一種清涼、灑脫、安詳,人家說開悟,悟到什麼?悟無所有。

說:師父,你開悟,悟到什麼?

說:沒有,什麼也沒有悟到。

說:師父,我想要求法。

我對他說:此法中無法可求,當下你就具足一切。能運用者就在眼前;不能運用者找不到,永遠都找不到。

所以說聖者意識難言,聖人,他很容易就了解清淨平等的本性,他卻沒有辦法說,他也不知道怎麼說。在尋找的人是能言難識,在找尋本性的人能言善道,但是他卻不知道本性是什麼,他能言善道,空、本性、無常,講到《涅槃經》不生不滅,能言善道,講到本性是常還是無常,(說)本性是無常就嚇到了。

有一個修行者來問六祖慧能大師,問說:請問行者,請問修行的人本性是不是常?他會執著。

六祖慧能大師說:本性無常。

他說:本性怎麼無常呢?本性如果無常,和佛說的不生不滅就相反了。

六祖慧能大師就對他說:本性如果是常的話,不就和死人一樣永遠是這樣子,永遠這樣子如如不動,不動的時候就變成死絕,像臭水溝裡面的不動。

所以我們人如果講到如如不動,他就會觀想為永遠就這樣不動,他不知道這個不動,是指無念的不動,他不知道這個還叫做動,也可以叫做念,也可以叫做無常。因為他的無量的神通在變化,當然要以無常,如果常就是死絕、就杵在那裡,這個叫做自性見,謂本性之常名之為自性見,死路一條。謂本性無常就是凡夫見,就是生死法。聖者悟道講常、講無常都自如,凡夫講常執著常,講無常就執著無常,搞不清楚本性是常是無常。所以就神通起用來講可以講無常,方便講;就本性來講不生不滅就講常。常、無常都是對立的,法爾如是,本來如此,本不可說,本來就不可說的,你一定要把它下一個定義,那就錯。所以我們人會很恐懼說佛性是無常那完了,他就先說佛性是無常也是生死法,錯了。所以很不容易的,佛法不要落入文字上的執著,如果不懂就是不懂,不通本性的你再怎麼說他就是不懂,他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反正他也搞不清楚,所以他回去就思惟,動念即乖又不能思惟,思惟又不對,又不是本性,不思惟又迷迷糊糊,一個頭兩個大,干脆念佛、念佛。這種就是這樣子。

二十一頁,

   【四 相似即】

【相似佛者:】現在再來講相似佛,有一點功夫叫相似,有一點功夫了。相似佛,菩薩了。就像地基蓋到了五樓,蓋到了七、八樓,只是還沒有收尾的工作而已,它就相似講堂了。這樣就相當有一點功夫了,快完成。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相好就是應身,念佛的相好,相好意思是說佛的應身是非常好的色身,【得相似相應。】相似,有一點功夫了。【念佛法門身,】念佛的法門身,就是具一切法為身名叫做法門身,我們說八萬四千法,法門就是一切法門,念佛的一切法門都集在一切法這個叫做法門身,也叫作報身。簡單講就是菩薩悟到一切法,【得相似相應。】這個就能夠得到相似相應,【念佛實相身,】實相就是念佛的法身,【得相似相應。】這個也是相似相應。【相似者,二物相類。】相似的意思是說二種東西很相像,【如鍮(tou二聲)似金,若瓜比瓠。猶火先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乃知。】如鍮,我為了這個字也查了很久,如鍮,這個鍮是一種石頭,是自然銅之金;自然銅,黃銅之精華。是一種石頭,真正的鍮石類似金一樣的,是產在伊朗,伊朗所盛產的才是真正的鍮石,所以這個鍮是一種石頭,很相似金。若瓜比瓠,那個念hu(四聲),這個我也有查辭彚,我怕讀錯了。若瓜比瓠,瓠就是瓠瓜,就像瓜和瓠瓜很相似。猶火先煖,就像火先有溫度。涉海初平,涉海就是入海一開始平平的。水性至冷,飲者乃知,這一段是勸告我們,叫我們要親自修行,水性很冷,意思是說我們的本性很清淨;飲者乃知,你要去喝,意思是說你要親自去修行,你才能夠得到利益,往生極樂世界很好,你一定要老老實實的念佛,你才能夠得到利益。【渴不掘井,】就是挖,你如果口渴不挖井,你就沒有水喝。渴不掘井,意思是說如果你知道。。。渴就是生死,你知道生、老、病、死是可怕,就像我們現在口渴要喝水,我們生、老、病、死需要佛法,趕快用功修行。渴不掘井,【聽說何為。】你只是聽人家說佛法,這樣有什麼用,有什麼用呢?【略舉其要,】簡單舉出它的重要,【如法華中六根清淨,即是其相。】什麼相呢?相似即佛的相。意思是說修到相似即佛,這個人已經是六根清淨了,六根清淨就是證阿羅漢果,就等於證阿羅漢果這個不是那麼簡單的。【名相似佛也。】

看小字體的,

   【初約三身明即佛。】應身、報身、法身,三身來說明相似即佛。【前觀行位,常用三觀,念三身佛。觀覺雖成,】觀想修行這個觀覺雖然成功,【似覺未發。】相似覺尚未發,【加功不已。今本覺三身相似而發,】本覺三身:法身、報身、應身,相似而發,【與始覺三觀相似相應,應是合義。】應該是合,道理相同,合義就是道理相同。【合而不忘,】合:道理相同而不會忘記,【非妙觀也。】卻不是不可思議的空、假、中三觀同時,就非妙觀也。不是不可思議的微妙的觀,還算不是很好。【相似下,約四喻明相似。鍮比金,】意思是說來說明相似的相,就像鍮比金,【瓜比瓠,】鑽石類似黃金,瓜和瓠很相似,【喻始覺似本覺。火與海,喻相似近分真。】火,意思是說猶火先煖,是用火來比喻;與海,似海初平,我們如果走進大海,一開始覺得水稍微一點平平的,但是到最後你要深入大海,才知道大海深水的冷是什麼。簡單講你如果要修行,一開始涉獵到一點點,最後你如果要深入,你才能了解水真正冷到什麼程度,修行也是如此。【前二約法論似,後二約位論似。】前二,就是如鍮似金,若瓜比瓠,這是就法,在這個法相似佛,這個法已經接近佛了;猶火先煖,涉海初平,這個是指位,那個位子已經類似佛。【水性下,】水性至冷,飲者乃知,渴不掘井,聽說何為,這一段【是勸證。】勸告你要好好的修證。【初約事勸,次引文證。】

下面另外一段,

【五 分證即】

分證就是已經有幾分的功夫了,真的功夫了,已經有證了,分證了,不能證到全部、證到一點叫做分證。一百分考了八十分,就有一點點功夫了,叫分證即佛。

【即心觀佛,托境顯性。雖得相似,尚屬緣修。】緣修,屬於藉著種種的因緣來修行,【今則親證,】親自嘗到那種味道了,【屬於真修。惑分分破,】無明,我們分分來破除,【性分分顯。】本性就一直顯現出來。【從所證說,名為分真。】藉著他自己所證的名叫做分真,就是部分接近真實,【從能顯言,】從自己有辦法悟到那種境界,然後把法講出來顯出言詞,【名分證也。分二。】所證悟的就是一種境界,自己的能力有辦法就把它說明出來。

【初約發心明即佛】

我們現在來談一談底下這一段,

【分證佛者:初發心住,】這個就是初住位,就是十信位後面的一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現在的發心住就是初住位,菩薩階位是初住位,【一發一切發。發一切功德;發一切智慧;發一切境界;不前不後,亦不一時。】不前不後,就是已經沒有次第性了,亦不一時,沒有時的觀念,【三智一心中得,】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或者是空觀智也對、假觀智也對、中觀智也對,看那站在哪一個角度講,三智。三智一心中得,得到什麼?【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湛然的意思就是光明的意思,【開秘密藏。】不可思議的本性叫做秘密藏,【以不住法,】因為不著一切法,所以安住於不住其中,叫做【即住其中。】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小字體的,

【初】就是開始,【文約三法明發,】發就是悟到我們本覺的心,所以這個發是發自我們本覺的心,【就初住位,示即佛相。發心者,發本覺心也。常寂常照,寂照雙融,】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是本圓覺。即一而三,】三即是一,【不發而發,故成三發。皆言一切者,】意思是說,【法界無外,攝法不遺。諸佛眾生,色心依正,同一覺體,全體為緣,為了,為正。】把筆拿起來,有三因佛性:為緣就是為緣因佛性,(為了就是)為了因佛性、(為正就是)為正因佛性。意思是說當體同一體也是緣因佛性,也是了因佛性,也是正因佛性。佛性分三個,緣因、了因、正因。緣因就是藉著修持顯現佛性,了因就是藉著智慧觀照回歸到本性,正因佛性當體即是,所以緣因、了因、正因同時。【是故一發,則一切俱發也。】

(A緣因佛性——緣發名功德,能資成故。

B了因佛性——了發名智慧,能觀照故。

C正因佛性——正發名境界,是真性故。)

現在先講【緣發名功德,】緣因佛性,寫一下“A”,我們講到緣發,“緣發”二字畫一個框框。緣因佛性一發,本覺的自性就會產生名功德,沒有本性的功夫,不能稱為功德,只能稱為福報。【能資成故。】能夠幫助成就一切。【了發】“了”要把它畫一個框框,了發就是了因佛性一發,【名智慧,】徹底的了解,【能觀照故。】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智慧。【正發】就是正因佛性一發,就是我們的自性清淨心一發,【名境界,是真性故。是所顯故。三智下,】三智一心中得這一段,【約三身明佛。前以正助二修對一性,明圓發相。今約報智證法】報身的智慧這個來證悟到法,【起應,報應二修,】起應就是我們說應化身,報應就是我們說報身,二種修行,【對法一性,論分證佛。】來論分證。起應、報應這二種修持,對法性本性來講,它是一種分證的功夫。【從智證法,從法起應。即非一時,三身頓得,】就是頓得。

所以昨天在研讀班,我再三的勸告研讀班的同學:

在這個人生宇宙當中,一定有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如果你得到,就永遠存在,這種東西就是本性,一了百了。

所以禅宗的頓悟自性這是列為最重要的功課,所以我們三十條清規就有一條務使頓明本性,務使頓明心性,你才會知道怎麼修行,如果你頓悟到本性,一切法不來也不去,你不會為了色法煩惱,也不會為了心法而煩惱,你沒有得失觀念,也不會擔心明天會怎麼樣,你就把今天的每一秒鐘活得很快樂,如果悟到了本性,二六時中都充滿了智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來者不拒,去者不留。所以體悟到了本性,我們的日子就很好過了,事事都是解脫,時時都是非常的歡喜。

所以說三身頓得,【故非前後,不縱不橫,】也不縱也不橫,【復見於此。從始圓修一心三觀,】從一開始就圓修一心三觀,【今圓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證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體融,名妙色身。】三一體融就是三種就匯為一個體,【此身湛寂,】像鏡子一樣,【如鏡無情。】無情就是清清楚楚不會所執著,情就是情執,如鏡的不執著叫做如鏡無情。【形對像生,】形如果來,鏡子的像就跑出來,來者不拒,去就不留,【山毫靡間,】山是大,毫是小,大小不離,【名應一切。】叫做山毫靡間,名應一切。【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體離縱橫。】縱橫就是表十方,本體是離開十方的,意思是說本性不是用任何一個角度、方位可以定位出來的,因為它是空、無相、無作。體離縱橫,【今始發明,】現在才開發出來,【名開秘藏。】不可思議的本性。【入理般若名為住。】入真正的般若的道理,名叫做安住。【此住無住,】住在什麼?【住秘藏中。】

剛剛說講得太快又講錯了,你們再翻開第十頁,倒數第五行,那個漕使,最後二個字的漕使,說是運輸官是管納稅的,我剛剛講外交官就不對,這個菩薩慈悲就這樣糾正師父,我很感謝!免得弄錯了不好。免得弄錯了,有錯就一定要改,這個不是不好意思的。如果有錯再講我們再改。就是一直改,有錯就改。佛法不怕錯誤就怕你不改。

好,我們再翻開第二十二頁,最後一行,

   【二 約被物明佛用】

【以普現色身,作眾色像。】就是以佛的能力、神通力普現種種的色身,作眾色像就是應眾生來普現一切的色像。【一音隨類,】就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出去,美國人聽是美國話,法國人聽是法國話,中國人聽是中國話。就是佛同樣在這裡說法,每一個眾生都聽得懂。所以佛當時如果在印度講經,如果我們聽就變成中國話,我們一定聽得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報答諸聲。】什麼叫報答?就是回答一切的眾生,一切的問題、演說佛法,【不動真際,】本性,真際就是我們的本性,不會動到我們的本性一個念頭,自自然然就會示現一切的色身說一切法。不動真際,【群情等悅。】群情就是一切的眾生,等悅,大家統統很高興,【應以三輪度者,】三輪就是身輪、口輪、意輪。身、口、意這個叫做三輪。應該以身、口、意三輪度眾生的時候,【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能示現具足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他都能夠示現佛,哪裡不能示現九法界的三輪?【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即佛也。】分證即佛就是具有佛的能力卻還沒有圓滿,分證。所以圓教的初住就見性了,破無明了,這樣他就能夠示現做佛,八相成道示現做小乘的佛。

看底下小字體,

   【初文總示三輪。】身輪、口輪、意輪。【應以下,】“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這一段,【別示十界。】另外來開示十法界,先說佛界,【先明佛三,】就是佛的三業,先說明佛的三業,三輪,有辦法神通自在,【況出九界。】何況佛是超出九界之尊,所以更加有辦法有這個能力。【佛應三土,】三土就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且說同居。】就是我們現在先藉著同居淨土來講。【化有始終,】度化的期限有始也有終,【須彰八相。】須要顯示八相成道。【大機所見,】就是這些大菩薩所見的,【八相難思。若應小乘,八種皆劣。】八相會比較差一點。八相成道,什麼投胎、出世、降生、什麼出家、成道、降魔、轉*輪、入涅槃,就是這八種。【大示出沒,如水之波。】同一體的。經典裡面有這麼說,佛當時在世的時候,凡夫看佛就是一個老比丘相,佛坐在那個地方,凡夫看佛不過是一個老比丘相,我們的眼睛被業障所障礙,看到的不過是一個老人,如果是根機比較利的人看到,佛有三十二相非常的莊嚴。再來,小乘的看到不只是丈六金身,不只是如此。如果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看到,見到佛,就像幾千萬億阿僧祇由旬,非常的大。所以說大機所見,八相難思,大機就是大根機的人,這些大菩薩所見到的八相成道,當然就是不可思議了,就小乘來講比較差一點了。所以大乘的示現,這個出沒就像水和波,【全法界身,八皆勝妙。】八種很殊勝、很奧妙。【小乘生滅,體是無常。如火燒薪,終歸灰斷。】灰斷就是灰身泯智。木柴如果燒到最後成灰,就是沒有火,意思就是把色身除掉叫做灰,叫灰身。斷就是斷智,意思就是說有這個色身,就有這種世間的智慧,我沒有這個身體連頭都沒有,所以就是進入涅槃,灰斷,終歸灰斷。小乘生滅,體是無常,如火燒薪,到最後一定要入灰身泯智。【此等皆是果人法則,】證果的人一定的法則,就是一定要入涅槃。你如果沒有入涅槃,就變成你所講的生滅法,這樣不能成立,佛的本性是不生不滅,那是大根器的人,就眾生來講,佛為了要解釋因果和生滅法,他一定要自己示現涅槃,而且眾生如果沒有那種福報,也沒有辦法一直求佛住世。【名佛威儀。】這個叫做諸佛的威儀。一定的法則。【初住能為,名之曰具。威儀屬身;音聲屬口;方便屬意;應以佛度,即現佛三。】即現佛的三業:身輪、口輪、意輪。【佛尚能示,】佛界他都能夠示現了,何況九界更加的不困難,就是佛尚能示,【九界不難。】這個文言文的字實在太簡單了。所以太簡化看起來不簡單,因此,奉勸大家不要缺席。【初住尚爾,】初住還能夠這種能力,尚爾就是還有這種能力。【後位】就是比初住更高的,二、三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意思初住位就能夠這樣,何況後面的聖位,後位【不待言矣。】就更不必說了,叫做後位不待言矣。這個如果不懂佛法的人來看,誤解就很大了,很多地方就沒辦法解釋了。【破惑轉深,】破迷惑轉深,【德用轉廣。寧以身口,可思議耶!】怎麼能夠用心、口來思議!心是思想,口是論,所以心口可思議耶,就是不能用心來思惟、不能用口來討論叫做不可思議。【良由】就是因為【位位始覺本覺,】每一位當下就是始覺和本覺。始覺和本覺【一合俱忘,】忘就是雙亡,【致使體用高廣若此。】

底下最後講第六即佛,究竟即佛。

   【六 究竟即】

【究竟佛者:道窮妙覺,】道窮妙覺,窮就是盡的意思,道已經盡到了,已經達到了,窮就是達到這個妙覺,【位極於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這個沒有學佛,你怎麼看也看不懂。就是有學佛也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位極於茶,茶是。。。在《華嚴經》裡面講的印度有四十二個字母,最後一個字母叫做茶,這個音用羅馬的拼音叫做茶。在這裡今天我如果沒有查佛光大辭典我也弄不清楚,查四十二字門,在第1630頁那個地方,就是《華嚴經》或者是梵文的四十二個字的字母,我們翻譯成中文這個音,意思是說印度的梵文有四十二個字母,字母的最後一個字是“茶”,音相同,不是中文,所以這個茶字是印度音,印度的梵文有四十二個字母,四十二個字母裡面最後一個字那就是茶音,簡單講就是這樣子。所以我還是奉勸你們去買一部大辭典,師父總是希望你們每一個人在聽經聞法當中,回去有資料隨時都可以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能夠了解一切的實相,【邊際智滿,】就是無量無邊的一切法,無量無邊的智慧統統圓滿,【種覺頓圓。】一切種智這個覺悟剎那之間圓滿,【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沒有人比他更厲害。【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就像十五日,我們所說的農歷十五日,月亮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究竟即佛。

二十四頁,

   【二 兼顯佛德明無盡】

【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佛有無量的德行,所以應該有無量的號。【舉一蔽諸。】就是舉一種,蔽就是包括一切。舉一蔽諸,舉一種就包括一切。【華嚴有萬號。又經有萬號。】華嚴有種種的號,一萬,萬就表示很多,確實經典也有種種的名字。【三世諸佛,通有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你要說釋迦牟尼如來也對,釋迦牟尼應供也對,釋迦牟尼無上士也對,釋迦牟尼天人師也對,我們現在“佛”都講慣了,要不然“如來”也講慣了,其他的差不多都沒有在使用,如果你念南無本師釋迦無上士,大家都會看你,(笑)其實我們念的是對的,他不曾聽過這個音,如果你這樣念他會一直看你,說:這個人頭腦有問題,怎麼這麼念,本來這樣也是對的,但是,因為大家念“佛”念慣了,你突然要跟他改變,改變不過來,沒有辦法,所以一定要念釋迦牟尼佛。底下,【淨名三號,】就是如來、正遍知、佛,就是在《維摩诘經》裡面講的是三種,佛有通三種號:佛、如來、正遍知,【以劫壽說,不能令盡。】就是用長年累月一大劫的生命,壽就是時間,以劫壽就是用一大劫的生命再長的時間來講,也沒有辦法說佛的名和德行有多少、通用的法號有多少,【何況諸號耶?】何況其他的題目、名字,意思是說講不完。

看小字體,

【等覺,已名滿足方便地。菩薩究竟地。始覺道窮,本覺理極。】意思是說滿足方便地,就是菩薩的修行叫做方便,叫做滿足方便,滿足方便就是所修的功德填滿了方便的階位,菩薩究竟地就是等覺。所以始覺道窮,本覺的理已經最究竟了,始覺一直通,通到最後,本覺的理也都顯示出來。【本始既泯,】泯就是沒有,【無以名焉,】沒有什麼名詞好講的,本覺、始覺既然合起來就沒有所謂的二個,沒有所謂的本和始,無以名焉,最後叫做【強名妙覺。】勉強的來說他是妙覺。【大品般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諸字功德,】四十二個字每一個字都具足互相的功德,【南岳】禅師【用對圓頓教中四十二位。】對圓頓教中以梵文四十二字母來對階位,【初住阿字,】二住就對另外一個字,所以我去查是1630頁梵文的四十二字:阿、羅、波、遮、那、邏、陀、婆、荼、沙;第十一個字到二十個字叫:和、多、夜、咤、迦、娑、磨、伽、他、阇;二十一到三十是:頗、馱、賒、怯、叉、哆、若、挓(zha一聲)、婆、車;三十一到四十:摩、火、嗟、伽、他、拏、頗、歌、差(音chai一聲)、遮;四十一就是咤,四十二就是茶。茶字,總是要查。最後初住是對阿字,【中四十字,】一個字一個字對,【對至等覺。最後茶字,當於妙覺。斷德究竟,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如十下,約喻稱歎。用彼大經月愛之喻。】就是來比喻。

   【佛有下,以例諸號,明不易說。淨名經雲:正遍知,如來,及佛。】就是《維摩诘經》講【此三句義,大千眾生,皆如阿難多聞第一。以劫之壽,說不盡也。】就是沒有辦法說。

【二 釋說字】

底下這一段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底下這一段發揮到生滅四谛、無生四谛、無量四谛、無作四谛,還有,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還有四悉檀的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二十五頁第一行,

【說者,悅所懷也。】就是佛說經典,我們常常說《佛說阿彌陀經》、佛說什麼經典。這個說就是悅,要使眾生高興的意思,悅所懷,所懷就是讓你所希望得到的東西、滿足你希望得到的那個法。佛說就是佛要使眾生高興,就是悅所懷,令你的心歡喜叫做悅所懷。所懷就是你盼望什麼,他讓你歡悅,悅所懷。【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就是十二分類,不是十二本的意思,譬如說一個大學就分工學院、理學院、商學院,醫學院、農學院。。。等等,文學院或者是法學院,工學院又分成電子、機械、水利、土木、電機,所以說十二部不是十二本經,是十二分類。八萬法藏,我們如果查佛學辭典,你就知道佛學的名相實在很多,所以我們中國的辭典有很多字,統統因為我們佛法興盛,佛法興盛以後,才增加了很多文字,因此,我們佛法的興盛,剛好增加了我們中國很多辭典的字劃,自從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我們中國的文字增加很多,都是因為佛經上增加的。八萬的法藏,就是很多,由二、三、四、五、六,一直增加統統有,打開佛學大辭典有很多。【六度,四等,】四就是四谛。所以簡單講六度四等就是六度、四谛、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等,【一切法門。又於一法中,作四門分別。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又於一法中,譬如說四谛法,它作四門分別,譬如說空的,屬於空教的四谛門,或者有的四谛門,或者是非空非有的四谛門,或者是亦空亦有的四谛門。於一一門,巧作四悉檀,譬如說空門裡面的四谛法又分成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巧作就是把它分開來,有四個悉檀。【聞者歡喜,】贊歎得到大受用叫做【贊用,受行,】接受方向的指示去修行叫受行,四悉檀,聞者歡喜,贊用,受行,【施】就是布施,【戒】就是持戒,【進】就是精進,【念,】包括二種:一種叫做般若,一種叫做禅定。和念頭有關的就是般若的思想,和禅定和念都有關系。【而得開發。】而開發出來。【貪恚愚癡,豁爾冰消。】因為我們有四悉檀還有對治門,所以聽了會歡喜,他就知道要怎麼施捨、要怎麼持戒、要怎麼精進、要怎麼掌握住那個念頭。上次我和信徒講過,我們人是活在一口氣當中和活在一個念頭,我們人這口氣如果吹出去吸不進來,或者是吸進來吹不出去,就往生了,我們人如果一個觀念打不開,他就會死在這個念頭裡面,所以他沒有辦法豁爾冰消。豁就是開闊、通達的意思,豁爾就是悟到了,我們人平時的悟到都是剎那間而已,悟到必須是終生受用,名叫做大徹大悟。我們現在的眾生不是悟到,譬如說她悟到世間無常,最近就很精進,她就發願:我每天要做早課、晚課。但是她又要上班,家裡還有先生要打點,又要打理一些人情世故,她現在悟到無常,要精進、要用功,但是環境、業力,逼得她走投無路,沒有辦法,像這種悟叫做暫時性的。所以你有沒有聽說過誓願,發誓的誓,誓願抵不過誘惑,你發很大的願力,但是你抵擋不住境界的誘惑,沒有辦法,雖然你發願要精進,但是你受不了外在的力量勾引,你就退失了,所以我們懂佛法的人很多,但是了生死的人很少,那個就是這樣子。沒有在心地上一悟到道理,真正的終生受用不盡,很少人有這樣的能力。平常我們人都在找尋,他很喜歡聽經聞法。這個豁爾冰消和一般人不一樣,豁爾冰消就是【革凡成聖,】那就是真正的。。。革,我們說洗心革面,革凡是除掉凡夫之心成為聖者之心,【入法流水。】法流就是聖流。法流的意思就是入道之人同一條河流,入法流水,聖人流的是這一條水叫清淨心之水,我們流的是這一條污染的水。用這一條比喻同一個地方就是入法流水,就是同樣入聖道。【或】者是得到二種利益,或者是得到三種的利益,或者是得到一種的利益,叫做【二三一】,二三一【益,】得到利益,【若都無益,】如果統統沒有利益,就是用四悉檀來開示,這樣對他都沒有用,佛【則示默然。】就默默的不說話。因為講了很多都沒有用,你講得再多他都聽不進去,這樣就省省力氣。佛法,我們對他講他肯聽這樣才有用,我們人很奇怪,我常常說我們人是活在一種很矛盾的心態裡面,聖者這樣告訴我們,我們仍然有很多自己的意見,把聖者所說的先放在一邊,經過時間、境界的磨練,他才發現聖者早就告訴我們了,我們怎麼都沒注意到,這個就是聖者所說的話,他根本就當做馬耳東風,沒有在聽,他都用他那一套。所以佛法就是要誠心誠意來接受善知識的指導,意思就是要先把你那一套放掉,要接受聖人這一套,這樣你就會很快得到很大又直接的利益。然而我們卻不是這樣子,因為我們習慣自己的思惟方式,所以聖人所說的話,或者是師父所說的話,或者是善知識所說的話,他就把它放在一邊,他還是用他那一套,用他那一套這樣做、這樣做,做。。。做了很多都塞住了,到最後沒有辦法了,行不通了,他就想:師父說的那一套的確對。才暫時用一用。那是懂得回光返照的人才會這樣做,這樣還算不錯。怕的是等要回光返照,恐怕你已經八十歲了,來不及了,失去這種能力,失去這種作用。因此,法要懂得冷靜、虔誠的接受。所以如果對眾生統統沒有利益,佛就示現默然,就默默的,省得多費唇舌。【若一機扣聖,】就是如果有這一類的眾生來合聖人所說的法,【於一門施四益者,余三門亦如是。】譬如說在空門裡面分成四益,四益就是四悉檀之利益,空門裡面就是世界悉檀、空門裡的為人悉檀、空門裡的對治悉檀、空門裡的第一義悉檀,所以於一門就是於空門或者是有門、或者是非有非空門、或者是亦有亦空門,這四門生成四益,就是每一門裡面有四益,四四剛好十六,其余的三門也是如此,空門是四悉檀,有門也是四悉檀,非有非空門也是四悉檀,亦有亦空門也是四悉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為一種因緣來說一法,既然這樣子,【諸緣諸法亦如是。】也是一樣,意思是說藉著一種因緣就說這樣的法,種種的因緣就是離不開這一法,就是相似之類型。

二十五頁的小字體,

【初句牒】牒就是用竹木編制的小簡札,簡札就等於我們現在的本子,古時候的人印刷不發達,所以就用竹子編制叫做牒。簡單講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筆記簿,簡單講就是這樣子。初句牒【釋。】就是來解釋古人所說的。【悅是暢悅。懷是心懷。若就本經,即是如來久修久證】就是很早就大徹大悟,【念佛三昧,蘊之在懷。】就是放在心中。【今機扣發說之,】機就是眾生,現在的眾生剛好適合念佛的根機,所以請佛說法就是扣,大徹大悟的人小扣小鳴、大扣大鳴、不扣就不鳴,所以現在的眾生扣發說之,【乃暢昔之所懷也。】念佛的法門。【即十下,】就是“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即十下就是在說這一段,【示法。先明所說法相。十二部,是總明說相。八萬法藏,】簡單分類是分為十二分類,其實有八萬四千法門,【乃具示所說種種法門。須知有多八萬,】底下就是另外一段,【且約四谛示:】且就是暫且就拿四谛法來講,就是且約四谛示,暫時我們拿四谛法門來說,【言八萬法藏,即苦谛;】寫個“A”,【八萬塵勞,即集谛;】寫個“B”,【八萬對治門,八萬三昧門,八萬陀羅尼,皆道谛;】寫個“C”,【八萬波羅密,即滅谛;】寫個“D”。因為四谛法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單單一個苦就有八萬四千種的苦了;單單一個集門,集就有八萬四千的集法;單單這個對治門,就有八萬四千的對治法;單單波羅蜜到彼岸,就有八萬的波羅蜜法。【今雖示一,】雖然開示一,【義兼三也。】道理也兼三。【又於下,次明能說善巧。上之所列八萬等法,既通四教。即是生滅、無生、無量、無作,】把筆拿起來,生滅教叫做藏教;無生教叫做通教;無量教就是別教;無作教就是圓教。簡單講八萬等法,既通四教,意思是說通生滅、無生、無量和無作。簡單講,意思是說單單四谛法就有生滅四谛法、無生四谛法、無量四谛法、無作四谛法;如果十二因緣來講,變成藏教是講生滅的十二因緣,通教的是講無生的十二因緣,別教的是講無量的十二因緣,圓教的是講無作的十二因緣法。簡單講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子。【各有八萬,趣舉一法,】就是隨便舉一個法,譬如說四谛法、十二因緣、六度,都是這樣子講。【須開四門。】四門,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空門、有門、非有非空門、亦有亦空門。【機生熟故,】根機,生就是初學的人,熟就是久修之士,根機有初學的人,也有修很久的人,【四悉被之。】就是四悉檀。四悉檀被之,【為未種者;】尚未種善根的人,【作世界說。】為什麼?要遍一切世界去度眾生叫做世界悉檀,所以世界悉檀的意思是說:佛慈悲把佛法貫通無量無邊的世界去弘法,叫做世界悉檀。一切世間都得到利益叫做世界悉檀。悉檀,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就是布施沒有限制哪一個世界叫做世界悉檀。簡單講就是布施到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世界悉檀。只要你是人,他就盡量有因緣、有機會使我們聽到佛法,所以做世界悉檀示說,【令其樂欲,】使他很高興。

我們今生如果沒有聽到佛法,生命是白來的,所以我今生聽到佛法,我什麼都知足,我很高興也很快樂,我與世無爭,快快樂樂的過日子。這個就是佛的大慈悲,所以佛恩難報,所以若不說法度眾生,無以報佛恩。因為我今生已經聽到佛法了,也能夠剃度出家修行,我對這個世間並沒有什麼要求。如果要說我的一些朋友,都二十幾歲就死了,像矮仔十幾歲就死了,生番三十幾歲就死了,信徒的兒子有的三十幾歲就死了,所以說我們人的壽命很短,像我活到三十九歲了,很夠本了,已經有夠本了,所以說上蒼對我還是大恩大德,所以我活在這個世間一天就說法一天、利益眾生一天。

因此,我們如果心存感恩,活在這個世間,再惡的人都會被我們所感化,活在這個世間你只要用四個字就能夠活得很快樂,你只有用那四個字才能夠了脫生死,永遠會快樂,就是無限的容忍。在這個娑婆世界一人說一種,他說的,他對,他沒有違背法律,他說的,他也對,也沒有違背法律,因此,活在這個世間,誰對,誰錯,難以評斷。我現在講一句很高超的哲學,就是說:人有權利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人沒有權利改變別人一定要相信我的看法,你沒有權利,只要他不違法,我們有權利擁有自己的觀感,但是我們沒有權利改變別人一定要和我們的看法一樣,所以這個要靠智慧、靠真理,我說的道理對,你才會同意我的看法,所以不要叫別人一定要聽你的,要用真理,用慈悲。所以說活在這個世間怎麼可能意見相同,夫妻,夫妻的意見不同、立場不同,師徒,師徒的立場不同,但是最起碼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就是佛教要興盛。

所以上次我去台灣大學上課,同學問我說:請問師父,你說看得開出家,還是看不開出家?我說:這個很無聊,問這種問題很無聊。你不是出家人怎麼知道人家看得破還是看不破。你說看得破也對,看不破,也可以這麼說,所以說各人的立場不同。因此,我們人如果要活在這個世間,你要懂得包容看法和我們不同的人,要不然你的日子就會過得很痛苦了。所以我說這個國家怎麼會不亂,一定會的,一定要亂的,多多少少。聽歷史學家在分析,自古至今整部歷史,只有一百多天平等,一百多天和平相處,就是全世界的歷史排列出來,這樣排列出來,這個世界沒有一天不戰爭的,你說直到今天有哪裡不戰爭?每天都在戰爭,像庫德族打得天昏地暗,對不對?因此,我們要懂得運用佛說的、運用聖人說的,要活得很快樂。還有一點師父要你們警惕的就是無事不要找事做,有事不要怕難做,沒有麻煩你不要找麻煩。有的人,尤其是女人那張嘴巴,根本與你無關,那張嘴巴就到處亂講,惹來了一身的是是非非,才來活得很痛苦,何必如此,這個叫做沒有麻煩你找麻煩,你閉上嘴巴難道不行嗎?對不對?我們人不就是這樣,男人不也是這樣,無緣無故喝酒喝得醉醺醺的,開車撞得頭破血流再來就醫,何必如此!我們眾生很多都是制造痛苦者,人都自己制造很多痛苦,愚癡,沒有煩惱你不要找麻煩,有煩惱你就不要怕,遇上了要不然你怎麼辦。所以聖人說的法我們要接受,要懂得運用,這樣最起碼日子也快活多了,我們又能夠很解脫。

底下,作世界悉檀說,令其樂欲,【贊用受行。】贊歎得大用接受去實行。所以在上面的“未種者”寫個“A”,作世界說,令其樂欲,贊用受行,底下【為已種者;】寫個“B”,為已經種植善根的人,【用中二悉。】中二就是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因為他已經有種植善根了,你不必再制造這個因緣給他了。所以你要說的就說為人悉檀,為人悉檀簡單講就是講一些如何修養,哪一類的眾生要講哪一個法,叫為人悉檀。第三個叫做對治悉檀,對治悉檀就是這個人悭貪不捨,你就教他要好好的布施,這個人愚癡、固執,你就教他學般若放下。用中二悉就是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這個就是“B”。再來“C”就是【善根未發者;】善根尚未發的,連發都沒有,【作為人說,】為人就是遍九界的眾生讓他有這種因緣,作為人悉檀,【令起宿善信戒進念。】念就是掌握住思想,信、進、念、定、慧這個念,這個念和禅定和般若都有關系,這個“C”。再來就是“D”,【惡未破者;】就是“D”,還沒有破,就是還在造惡沒有破的人,【必對治說,】要怎麼對治這個惡,【令其三毒忽豁爾冰消。】我以前因為脾氣不好,所以日子很難過,都想不出辦法來對治這種脾氣,起先聽到佛法知道不要生氣,遇到境界,因為壞脾氣的習氣很重,也是這樣子生氣,沒有辦法就一個星期不講話,很痛苦,嘔得半死,吃也吃不下,胃這麼不好可能和壞脾氣有關,就是氣得半死,然後學佛一年、二年、三年。。。慢慢的、慢慢的體會,慢慢的磨練,還經過我的一個好徒弟,提婆達多示現的這樣磨練我,我現在很感謝他,今生我遇到這個人不簡單,他離開三年到現在,我沒有再遇到這種善知識,我如果說:師父,你覺不覺得這個世間沒有好人。所以,那一陣子生氣的頻率很高,這個胃弄得不好,然後慢慢的學、慢慢的學。。。才知道原來這種生氣,也是我們自己的心理作用,你如果看這種人不行,就不要再在一起了,這個人很可憐,你和他相處很痛苦,趕快離開一點、離開一點,慢慢、慢慢來就沒有機會了,戒掉了,盡量使自己的情緒控制住。所以我們知道這種道理,但是要有相當的時間來磨練,不簡單,不簡單(恭敬頂禮師父!)。然後常常去看死人,去看棺材,去看慘死的那種,看人家死了臉變黑,提醒自己有一天我也是要躺在這裡,所以我們的欲望和追求慢慢、慢慢的就會平淡。這個對治不簡單,所以惡未破者,你自己要想辦法,要想辦法必對治說,令其貪、嗔、癡的三毒忽豁爾冰消,就是讓他通達、讓他化解。再來,最後一個“E”叫做【為已熟者;】就是已經有善根的人,【作第一義說。】中道實相,【令得契真,】契就是合真,合自性、本性叫做真,這樣你就能夠【革凡成聖。佛智鑒機,】鑒定這個根機,【說之必中。】說一定會合根機,合中道第一義谛的道理,所以說之必中。【知不入理,】了知道某一類的眾生還不能入第一義谛的道理,【令得三益。】哪三益呢?世界悉檀、為人悉檀、第一義悉檀。知不入理,就是他還沒有入中道第一義谛的道理,所以我們就說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這三種利益。【知不破惡,令得二益。】知道還沒有破惡的人,令得二種利益,就是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無善可發,作世界說】世界悉檀,【但生歡喜。若全無益,佛則不說,】所以佛一生沒有講過一句廢話,【故雲默然。此是一法一門,明四益也。若一下,例諸法諸門示四悉。謂一門被機,四悉既爾,余三門亦然。如是類推,一一八萬,】就是一一有八萬法,【法法四教,】每一法有四教,譬如說藏、通、別、圓,藏教講生滅,通教講不生滅法,別教講無量,圓教講無作,所以一一八萬,法法四教,【教教四門,門門四悉,】我再講一遍:八萬四千法,法法四教,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因為藏教講生滅法,所以藏教叫生滅教,所以通教叫做無生教,別教叫做無量教,圓教叫做無作教。教教四門,法法四教講完了,然後就是教教四門,四門就是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門門四悉檀,每一門又分成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四四就十六,所以門門四悉。【十二部、六度、四等,莫不皆然。以此略明佛說之相。】

(A、為未種者;作世界說。令其樂欲,贊用受行。

B、為已種者;用中二悉(為人悉檀和對治悉檀)。

C、善根未發者;作為人說,令起宿善信戒進念。

D、惡未破者;必對治說,令其三毒忽豁爾冰消。

E、為已熟者;作第一義說。令得契真,革凡成聖。)

(八萬法——法法四教、教教四門、門門四悉

藏教:生滅教

有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非有非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亦有亦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通教:無生教

有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非有非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亦有亦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別教:無量教

有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非有非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亦有亦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圓教:無作教

有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非有非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亦有亦空門

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

【三 釋觀字】

我們“佛”和“說”已經講了,現在講“觀”。《佛說觀無量壽》,現在講“觀”字。

   觀字【即所說也。上十二部八萬等法,豈非所說。然是泛舉,】就是大致上舉。【顯於能說。下無量壽,及今觀字,】意思是說:能說還有所說,所說就是無量壽,還有這個觀,【的是此經所說義也。分二:】都是在說這個觀字。佛是能說,觀和無量壽是所說。

【初 牒釋雙標】

底下要這樣讀,

   【觀(一聲)者,觀(四聲)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

   觀(一聲)者,觀(四聲)也。【上觀平聲,下觀去聲。】平音就觀guan(一聲),去聲就觀 guan(四聲)。觀(四聲),就是讀重一點。有次第三觀,次第三觀就是把空、假和中分次第慢慢的作觀,一心三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次第三觀就是有次序的由淺入深名次第三觀。空、假、中依次序,一心三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同時,【所以須用去聲觀字,以釋平聲觀字者;乃用觀法,觀於勝境。】用於觀法觀於殊勝的境界,【若非觀法,將何觀之。】底下說【撮經所诠,】撮,我查辭彚這個撮就是摘、取,拿經典所解釋的【立茲題目。】叫做撮經所诠,意思是說撷取經典裡面的大意所說的來立題目的名字,【經明十六,以為能觀。今釋題名,唯論三觀。】就是空、假、中,三觀。【經文是別,題是總名。】經文是別名,題是總名,【總總於別,別別於總。】這個沒見過的人,會突然覺得怪怪的,所以加一個字就不會很困難:總“謂”總於別,別“是”別於總,中間再加一個字,讀起來就比較順口。總是什麼意思呢?總於別,把別的東西全部包括叫做總,總於一切的分別,總於別就是包括一切別,總的意思就是:包括一切的別叫做總。所以總謂總於別。別是別於總,別是什麼意思呢?別是一條一條分開,和總不一樣,總比較簡單,別比較詳細。【今立三觀釋觀,乃是經文十六觀體。若就十六,各各示於三觀相者;】就是空、假、中。【其文繁廣,】就太多,【故於釋題總而示之。令其修者;以茲觀法,】用這種觀法,【入十六門。】十六門,剛才有講過,就是十六種觀法,這裡講的不是十六門,就是十六種觀想的方法,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十六觀經裡十六這個數目字。意思就是用這種觀法入十六門,【則境境皆三,】每一境就是空假中、空假中。。。當體即空、即假、即中,【心心絕妙。四依被物,】四種情形讓你依止,被物就是加被一切眾生,【言簡意周。】很簡單但是意思統統包括在內。【雙標兩種三觀者;】兩種三觀:就是次第三觀和一心三觀,叫做兩種三觀。【乃以次,顯於不次,】乃以次就是有次第的,乃以次第三觀,顯示,不次就是沒有階層的,當下即空、即假、即中,當下即是。這就是禅宗所說的頓悟的意思,沒有次第一心三觀。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佛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跟這個完全一模一樣,佛說眾生,這就是有,即非眾生,這就是空,是名眾生,這就是中道。空、假、中顯於一心當中,【不用別觀,】個別的觀想,【無以明圓。】就是如果沒有用別觀就是有次第的來修行,就不能顯示圓滿的觀想。【如止觀中,皆用思議,】意思就是能夠言說、能夠討論,【顯不思議,亦此意也。】

  【二 據教雙釋

   庚一 次第三觀

   初出名指經】

   再來,【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谛觀;】二谛觀就是真谛、俗谛觀。二谛,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谛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從空入假觀名叫做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翻開二十九頁,[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觀空生死、觀空涅槃,就是生死也空,涅槃也空的意思,這個叫做二空為方便。這個就是二空觀,就是方便,後面會講到。【得入中道第一義谛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翻譯成中文叫做一切種智。【此名出璎珞經。】

  【二 釋相結果三

   一 釋空觀】

   【今釋其意:假是虛妄,】現在解釋他的意思,假當然是虛妄,【俗谛也。】俗谛是就世俗來講我們不妨把它安立一個假的名字,就是俗谛,我們知道一切緣起性空,但是它不壞假名,俗谛。【空是審實,真谛也。】空,什麼叫審實呢?審實就是徹底的一塵不染,永恆的存在,審實,真谛也。審實,用現在一句話來講叫做不迷糊,非常清楚,一切法的的確確是空,實實在在是空,讓你絲毫含糊不得叫審實。審就是經過慎思、明辨叫審。實實在在的一切法了不可得,真谛也。【今欲去俗歸真,】現在要去掉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就是從世間的假名、假相入空觀,空一切法,【假是入空之诠,先須觀假。】意思就是說這個假,假觀這個假,是要入空的解釋叫做假,意思是說假觀藉著空觀而顯,空觀才藉著假觀而顯,這二個是對立的名詞。現在這個假觀是入空之诠,你現在用入空來顯示這個假,來解釋這個假,诠就是方便解釋,所以假是入空之解釋,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用假就不能顯空,你沒有用空就不能顯假。先須觀假,先須要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所以知道虛妄而得會合這個真,知假就是知道假觀,世間的假相是虛妄的,你要會空,要悟到緣起了不可得的空性。會真,就是知道假所緣起的一切假相,虛妄而得會真,這樣才能夠會合空性。【故言二谛觀。】意思就是真谛或者是俗谛。【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

【從空入假觀者;】把筆拿起來,這個“入”旁邊寫一個字也是出,從空出假,入就是出的意思。什麼從空出假?假是有相,空是無相,所以空無相要顯示有相,念“從空出假觀”這樣比較好,入於假觀,也對,出假觀,也對,從空出假觀,為什麼?更能夠顯示出假觀的有的形相的存在,所以從空入假觀也可以這樣講“從空出假觀”。擺脫空的束縛,進入假有的存在性。底下,【若住於空,】你如果安住在我空、法空,【與二乘何異。】和聲聞和緣覺有什麼不同,【不成佛法,】為什麼?聲聞和緣覺是不被佛所贊歎的,焦芽敗種,只為自己好而已,不發菩提心、不度眾生,所以說與二乘何異。有什麼不一樣?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於空,】意思是說我們觀一切我法、緣起、空,但是不著於空,著於空就變成二乘人了。【而入於假。】入於假就是與一切眾生,安穩在一切眾生的假相裡面去普度眾生。因為眾生都生活在虛妄的假裡面,所以看不開的人就是被這個世間的假相所欺騙,聖人,你騙不過他,我們現在都被假相騙得團團轉,喜、怒、哀、樂統統隨著這個假相在執著。不著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識藥,】了解病,了解藥,【應病授藥,】什麼病就給他什麼藥,【令得服行,】讓他能夠服用,【故名從空入假觀。】簡單講就是從空出假,【而言平等者,】你只入你的空性卻不管眾生,眾生都生活在假相當中,簡單講這個假觀全部都是為普度眾生而作觀的,假觀,就是要與一切眾生打成一片,就是要變成菩薩的意思。所以空觀成就是二乘人,假觀成就是菩薩,中觀成就是成佛。所以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一切眾生皆平等,【望前稱平等。】這是從前面來講叫做平等,【前破假用空,】因為前面是破假但用空,【今破空用假,】必須和眾生安立在假相裡面,所以說破這個空,就是不能夠執著空叫做破這個空,破空,空本來不能破的,破字的意思就是要出來度眾生,你不能沉迷在頑空裡面,這個世間痛苦我現在證得空就不出來。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證到道種智,所以前面我們說一切智,現在說道種智,成佛就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羅漢,道種智就是菩薩。

再來,看小字體的,

   【前觀二名,】就是二谛觀還有空觀,【此觀亦二。】也是二種名,也是二種就是平等觀和假觀,前面那一觀是二谛觀和空觀,這裡這一觀是平等觀和假觀。【先斥住空墮小,】先排斥安住於偏空、墮入於小乘法的,叫先斥住空墮小,你安住於空性,不入假來普度眾生這樣不行。墮小,墮入於小乘。【修假能成佛法,能益眾生。】假觀的意思是說透過空觀,安住一切緣起性空,在假名裡面清清楚楚,一塵不染,所以他能夠利益一切眾生,能夠用一切的語言、慈悲心來普度一切眾生,而不迷惑也不顛倒,所以能益眾生。【觀空能作入中方便,故於空智,證而不住。】所以空的智慧如果證到卻不著於那個地方,【三界惑著,】三界的迷惑、執著,【須蕩令空。】放下令空,【諸法因緣,須究本末。】什麼是本?什麼是末?本就是我們本來的覺。什麼是末?也是我們最後的照,清淨的本來的東西。所以本也是一心,末也是我們的清淨心,本體。須究本末,就是應該探究這個本體,【見思重數,】見、思二惑重的人,【如塵若沙。以大悲心,遍觀遍學,名為知病。諸法諸門,破性破相。一一對治,無不谙練,】谙練就是很清楚,【是名識藥。】了解藥性,【隨惑淺深,知機生熟。】生就是初學,熟就是久修,【神通駭動,】駭就是驚動,神通驚動,【智辨宣揚。】這個辨和那個辯才一樣,智慧、辯才無量宣揚一切佛法,【四悉當宜,】就是四悉檀什麼時候最恰當,【各令獲益。如是授藥,方肯服行。皆由證空,能入此假,故名從空入假觀。前位別十住,今】從空出假【是別十行。】前面是別教的十住位,現在是別教的十行位。

  【三 釋中觀】二十九頁,

  【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第一要使我們了解生死本來就是空,因為我們有妄想,妄想不除又念頭感應業力,用業力做我們生死的題材,所以我們生生世世的生死完全就是這個念頭,所以如果念頭斷生死就了,清淨心如果現佛性就出,因此,要觀空生死,表示生死本來就不可怕,當下即是空性,只要你能夠超越念頭的束縛、煩惱。【次觀空涅槃。】意思是說涅槃也不可得,本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如果你認為你有涅槃可得,是名外道,是名邪見,本來就有的東西,不是你修行之後才得到的,本來就有的東西,本來當下即具足一切,所以叫做觀空涅槃。【此之二空,雙遮之方便。】遮就是止,停止。就是就體性來講,就本體來講沒有生死沒有涅槃,就我們的本性來講,沒有生死之恐怖,也沒有涅槃可得。此之二空,雙遮之方便,就是止的意思,要讓你停止一切的妄想。底下,【此之二用,】現在反過來,本體找到了現在要找作用,【為雙照之方便。】雙照,雙照就是不畏生死,就是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你已經觀空生死,你可以在生死法當中大做佛事,表示菩薩和眾生一樣示現生、老、病、死,但是他的內心沒有起心動念,業不可能束縛他。所以照就是起作用,觀空生死就是悟到本體,本來就沒有生死,沒有涅槃;但是這樣不能作用,就不能普度眾生。雙照,照就是依體起用,藉著本性起作用就像一面鏡子,鏡子在那裡,鏡子不動,但是我們人走過去的時候,它會照到萬象,影相會出來,鏡子雖然停止在那個地方,但是它有作用。我們的本性本來就是停止的,本來就是沒有妄想,佛性本來就是如此,但是因為我們強加分別,致使我們直到今天業障深重。所有的痛苦都是一個字“執”,二個字就是“妄想、迷惑”,現在要雙照,就是他了解生死本空,所以他就從空出假,進入無量無邊的世界,來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依體起作用。【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念念叫做心心,念念趣向,薩婆若海叫做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一切智和道種智,所以我們剛才講一切智來解釋,翻開二十七頁,二十七頁最後一行,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意思是說一切法觀空,這是羅漢的智慧,我空,他無我的心境沒有私心,所以說一切智就是空觀。二十八頁,證道種智,道種智這個就是通達種種的法,因為每一個眾生的根機不同,我們的身體種種的病苦也是很多,簡單講就是一種妄想而已,今天我們會生病,也是我們的無明沒有斷,業力沒有斷,今天我們會生、老、病、死,就是妄想不斷。所以生死的病治什麼?治妄想。所以如果治病加上治心,這個叫做偉大的醫生。只是治病沒有治心,這樣算是普通的醫生。你只是治病、治心,不能治生死病,我們現在最大的病苦,不是身體上的病苦,最大的病苦就是生死的病苦!治病是治這一生,妄想不除是千百萬劫六道輪回,不只是這一生的病而已。所以佛叫做大醫王,醫眾生的心病,就是醫無明的根本病,就是煩惱。因為煩惱而造業,因為妄想而造業,這個生死的大病,所以佛是最偉大的醫生!佛是最偉大的醫生。所以道種智就是通達種種的法,菩薩,要做菩薩,你就要通達種種的法去度眾生。所以簡單講就是如果你要當一個法師,不要說做到菩薩,你要當一個弘法的法師,你就要通達種種八大宗派的經典,當法師要具足哪幾種條件,你知道嗎?目前的法師更加難做,第一、你要學識淵博,百問不倒,要學識淵博,要不然這個你看得懂嗎?你說這個讀小學看得懂嗎?要學識淵博;再來就是貫通藏經,你要通達《大藏經》,要不然你講這個忘了那個,講到那個忘了這個;第三、你通達藏經沒有用,你還要有智慧;第四、你還要有辯才,你要能講,講得讓人家聽得懂,你不要一直讓人家一直打瞌睡,像催眠一樣,對不對?再來,就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接著就是不貪名又不圖利,我們不是為了名也不是為了利來弘法。所以說因為他的條件苛刻,到最後成就的法師少,就是因為很多法師都要講經,講一講人一直少一直少,一直少的時候愈講就愈沒有意思,我講一講、講一講到最後只有我一個人聽而已,剩下一個看門的,所以沒人要講經就是這樣子。難,因為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很難的,你想想看這是很生硬的東西,這麼難的中國文學你怎麼講得讓它既生動又活潑,他能夠接受坐在那裡不會枯坐二個鐘頭,這個本來就是很難的,非常難!因此,堪為眾生的明燈,不是栽培十年、二十年就有辦法的,這是非常、非常的難,非常的難!因此,我們大家要珍惜這個因緣,一定要想盡辦法利用你的生命一定要聽經聞法,這樣你的念念才會歸趣薩婆若海,你才能入真正的佛的境界。所以說人家費了多少心血,我從大學一年級,你想想看,我從大學一年級,從民國六十幾年到今天十七、八年了,所以今天我講出來的是我十八年的心血,看了十八年的經典經驗的心血,對不對?你坐在那裡二個鐘頭就能夠聽人家十八年的心血,這樣子你不來,可憐,眾生可憐,對不對?這個又是生死的問題。底下,【雙照二谛也。】雙照二谛就是真、俗二谛,【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

   【初文雙空生死涅槃者。空生死,見思亡。】所謂見思惑,見就是身見,執著自己的身體一切的看法都是正確的,思惑就是貪、嗔、癡,所以身見就是從肉身所產生的見解,身見、邊見從肉身,思惑就是從思想所產生的錯誤,就是這個世間本來就不值得你這樣貪,不值得你這樣發脾氣,不值得你這樣愚癡,但是因為你道理不懂,思想錯誤,產生貪、嗔、癡的念頭,這個叫做思惑;見思二惑亡。佛就不會這樣,【空涅槃,】就不生不滅,【塵沙盡。二惑既空,】二惑就是見思惑既然空,【心無偏著;】心不偏也不執著,【是故得為雙遮方便。】雙遮就是暫時停止的意思,雙遮是一種方便不究竟的意思,因為方便是對究竟而說的。所以法師如果在說法有時候要方便,有的眾生聽不懂,說:師父,我來皈依能夠再打牌嗎?我就說:可以!他就到外面毀謗,慧律法師說皈依之後還可以打牌。他一天到晚都在賭博,發個心要來皈依,就已經很不簡單了,你一下子叫他不要打牌,那雙手你叫他往哪裡擺,他打牌打習慣了,所以我們慢慢再來勸告他,有時候是法師開方便。所以有時候很多信徒很可憐,法師在講經,曲解法師講經的意思,然後再去問其他的法師,那是很可惡的人,很可惡。所以一個佛教徒如果有法師在講經,不要會錯意,不要誤解,他有他的權巧,所以雙遮這個遮就是方便,他喝酒,要來皈依,說:師父,我皈依之後能不能再喝酒。你當然對他說:要不然喝少一點就好了,皈依是沒有什麼限制,說:師父,如果我抽煙呢?說:抽煙也無所謂,不要抽太多,抽新樂園的就改抽長壽的比較好,比較不會得肺癌,抽比較好的煙就比較沒有關系,眾生有他的因緣你一下子就拒絕他,說:要皈依統統不行,皈依統統要吃素,不可以去海產店,不可以抽煙,不可以喝酒,不可以胡作非為,他會嚇到的,你想他敢來皈依嗎?對不對?當法師的人他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最近我很安慰,我辛苦了十幾年得到很安慰的,我每天幾乎都接到信,那個都是十方國內外都寫信來感恩,都說他要自殺,他的家庭破裂很痛苦,剛好聽到師父的法,幾乎每天都有二、三封信,寫來感謝恩師,感謝恩師,身為一個法師的人這樣是最安慰的,最安慰!每天都有信,他對佛法不了解,最近也接到很多一貫道的改變了,改變了,一個一貫道的寫信來,他說他先前入一貫道以後,一貫道一直毀謗念佛的,後來聽到師父講的《彌陀要解講義》,說他痛哭流涕,他說他以前怎麼那麼愚癡來毀謗佛教,佛這麼偉大,他說道理說得實在很棒,也是因為慧律法師改變他的,(笑)實在很棒!所以聽起來很安慰,我們人的生命這樣就很安慰了!雖然講經說法沒有什麼錢,但是這樣很好,很好,很高興!這樣我就很安慰了。每天都有來信,來感謝師父的,僅僅接到要自殺的,依我看有上千封信,看我今生救了多少要自殺的;不只是這樣子,父母如果去自殺孩子就慘了,所以連帶救了他們的孩子,你知道嗎?連帶救了孩子。所以說,若不說法度眾生,無以報佛恩,因此,我也希望我們把佛法推廣,推廣、推廣這樣子。【復因次第用於二觀,】復因為次第用於二觀,【觀於二谛;】二觀是因,二谛是果。二觀,空、假;觀於二谛就是真、俗。【是故得為雙照方便。方便立已,】方便立就是“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是名世界”叫做方便立,就是方便立名。【圓觀可修。於十向中,即以所顯中道佛性,而為能觀。中道之觀,谛觀不二,惑智一如。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所以說谛觀不二,谛就是真谛,觀就是因地修行叫觀,所以谛觀不二就是因果同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不離果,果不離因,是名不思議的中道之觀。惑智一如就是迷惑和智慧同一體。三觀圓融,空、假、中圓融,是無作行,無作就是沒有用凡夫的分別心去修行,叫做無作。我們如果沒有用分別心去修行,這個不得了,處處解脫,我們人的痛苦從哪裡來?從分別來,分別就會加執著二字。諸位,我如果在講法就要印在你的心,好好的拿出來運用,善觀心者,於一劫念觀,即入菩提之道;不善觀心者,雖經塵沙之劫,亦無所得。意思是說我們回光返照,用我們的佛法於一念觀照,即入無上的菩提之道。我們如果不懂得運用這顆心來觀照,這樣你經無量劫都沒有用,猶如煮沙,亦成佳肴,無有是處,就像煮沙要變成飯,沙不是飯的因;沙不是飯的因,煮沙怎麼能成飯呢?就是你的修行如果方法錯誤,你不可能證果,方法要對,所以要先找大善知識,正知正見的大善知識。【故得自然入薩婆若。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初地。】

底下,【二 一心三觀】

   【斯乃稱性而觀,】稱性而觀,稱性而觀就是本性一切具足而觀照,【絕待而照。】絕待就是遠離相對立的,中國說陰、陽是對立的,一切都是對立法;佛教不是,佛教是說絕對法,絕對法的意思是說心遠離一切相對的觀念,這個人好,我對他比較好,這個人壞,我就對他不好,這樣你就煩惱,你要:善人要贊歎他,惡人要可憐他,這樣你就是進入絕對的,絕對的;你不能說:我嫉惡如仇,這個惡,這樣子我就一直要置他於死地,這樣惡人誰來救他,你不可以這樣子。見到惡的我們要更加慈悲,說我生了這個孩子壞了點,我要用雙倍的精神來照顧他,這個比較乖,我就用一倍的精神,普通的精神他就會清醒,這個孩子比較壞,我就用雙倍、三倍、四倍,好好的來照顧他,照顧他。所以佛的慈悲是絕對的,不是相對的。【蓋一切法,無非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如△字三點。】這個伊字,這個△叫做伊,伊朗的伊,△字三點,【三不孤立,】不是獨立的,【一一圓具。】每一點都具足三點。【舉一即三,】舉三即一。【乃以三德而為三谛。】三德就是法身、般若和解脫,三谛就是真谛、俗谛、中谛。【德既不縱不橫,】就是超越時空,不是縱的、也不是橫的,【谛】谛就是真理。【乃絕思絕議。】不可思不可議叫做絕思絕議。【今以此谛】這種真理【而為所觀。谛既即一而三,】一當下即是三,三當下即是一。【觀豈前後而照。】觀當然是不前不後,就是不能講次第。既然一觀就是三觀,三觀就是一觀,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當下即是。你如果講到空,假、中就具足;講到假,空和中就具足;講到中,空和假就具足。對不對?所以說沒有前後,沒有前後就沒有次第,【故依妙谛,而立觀門。即於一心,而修三觀。此之觀法,能所雙絕。】就是能所雙亡,沒有能觀之我,也沒有所觀之境,當下就是一心,你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心。【況無量壽佛。本修此觀,而成三身。】法身、報身、應身。【法報既泯,】就是滅的意思。【真應融即。】法身和報身雙泯,真應就是應化身,當然就是為一體,融即也是一體的意思。法報既泯,法身和報身既然雙雙的混合在一起,泯就是滅,滅的意思就是二位一體叫做滅,真應就是應化身,當然就是融為一體。這種妙觀,所以說融即,【非茲妙觀,】不是這種不可思議的妙觀,【寧顯妙身。化主】就是彌陀。彌陀【若斯,徒眾亦爾。】化主就是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主人,極樂世界的主人就是阿彌陀佛,化主若斯就是這樣子,徒眾就是海眾菩薩也是如此。【正報既妙,依報豈粗。】依報怎麼會粗糙呢?【故十六境,皆須妙觀。此文分三:】

【初 依智論釋】《大智度論》來解釋。

三十頁,【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講到一心三觀是出自釋論,【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薩婆若海,一心當下就有三智。【祗一觀而三觀,】一觀就是空觀當下就是三觀。【觀於一谛而三谛,】真谛當下就是俗谛和中谛。【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像這樣的一心還有生、還有住、還有滅,分成這三個階段。【如此】生、住、滅【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寂滅就是證到了空,永遠安住在沒有苦惱的境界叫做寂滅相。我們眾生叫做喧擾相,喧擾就是煩惱,你不想煩惱但是卻控制不住。佛叫做寂滅相,你要使他煩惱都不可能,因為他都安住在畢竟空,畢竟空就是一塵不染,永遠離相,所以叫做寂滅相。也就是說世間對佛來講,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能使他煩惱,包括他的生命,所以他就遠離恐怖、遠離顛倒、遠離妄想,所以他的心安住在沒有煩惱的境界當中,也就是叫做寂滅相。寂滅相簡單講就是他的心中非常的安靜、非常的安靜,你不可能動到他一點點念頭,名叫做寂滅相。得到這種一切種智的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行類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所造的,譬如說四谛、十二因緣、六度這些種種的法,種種的三業的造作,這些相貌都清清楚楚,簡單講就是佛知道他在做什麼,但是我們眾生不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譬如說我們作夢,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夢的境界,我們白天不想發脾氣,偏偏卻一直發脾氣,我們不太愛錢,但是看到錢就一直貪,很奇怪為什麼一直被它牽絆著,簡單講我們知道等於不知道,因為我們控制不住。佛是知道而且他控制得住,他不受引誘。所以說寂滅相種種的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雙亡意思是說能、所雙亡,能修行的、能觀的那顆心和所觀的境界同時冥合,雙亡之力就是能、所放下,【種種行類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雙照就是依體起用,雙亡之力就是攝用歸體,現在說雙亡之力就是就本體來說是寂滅相,就本性來講是能所雙亡,就作用來講是雙照皆知,因此,雙亡之力是就體性來說,雙照之力是指相、用來說,體、相、用是一體三面的。

看小字體,

   【前之次第三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令易解故,】使他簡單的了解,【分屬三人。】次第分屬三種人。三人不是三個人,是三種根性的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種修行人。【克性圓論,三智一心。】克就是對、專、就,對本性來圓論三智是在一心,或者是專就本性來討論圓滿的三智一心,或者是就本性來圓論三智一心。所以克就是拿本性來討論,或者是專就本性來討論三智一心,【指果名智,】指就是對,對果來講叫做智,【指因名觀。】對因來講叫做觀。指因名觀意思是說對果來講,果就是修行到究竟的時候叫做果。因就是初發心修觀的時候叫做因。所以因叫做觀,果叫做智。【果在一心,因豈前後。】果究竟的覺悟是在一心中得,因哪裡有前後的次第。【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舉智後,即明三觀。趣舉一觀,】就是隨便舉一觀來討論。【即具三觀。如空觀,假中亦空。】假觀和中觀也是空,【三觀悉能蕩相著故,】三觀就是空、假、中一切悉能就是統統能夠破相的執著,破相的執著。【舉假觀,】就是世間假有的名安立起來,【中空亦假。】也是假立。假立有一個空,假立有一個中,隨世俗安立。【三觀皆有立法義故,】立法就是安立名相,意思是說講到空就能夠破一切執,講到假就立一切法,講到中呢?絕待圓融。底下說的,【言中觀,空假亦中。】空觀當下就安立名相,安立名相的假觀當下就是緣起性空,所以這個叫做中道。所以空觀、假觀和中觀【三觀當處皆絕待故,】絕待就是沒有相對,遠離相對。【故雲祗一觀,而三觀。谛亦如是,谛觀名別,其體不殊。】意思是說谛和觀名字不同,但是它的本體是相同的。谛是修到最後證悟叫做谛,觀是因地修行叫做觀。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所以谛和觀名字雖然不同,但是它的本性是相同。不殊就是相同。【全谛發觀,】全谛就是真、俗、中谛發空、假、中觀。【觀還照谛。】谛當下即是觀。【既無別體,】沒有另外一個體,像水會顯現波,波當下即是水性。【以何義故,立谛立觀?】為什麼道理要立谛還有立觀呢?為什麼要這樣?既然相同,何必如此?【若欲分別,】如果要分別來講,【就三因說:】三因就是三因佛性,【性三為谛,】把筆拿起來,性三就是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就是究竟了達、了解的了,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正因佛性這三種叫做谛。【修三為觀。】性三為谛就是本性這三種,他的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正因佛性當下就是谛,就修行來講空觀、假觀、中觀,這是要修行的。【性了是真,性緣是俗,正是中谛。】這個中間少了幾個字,性了因是真,本性就了因佛性來講這是真實,了就是到最後的究竟,這個就是究竟空的意思。性緣,緣因為要藉著條件而顯,性緣因佛性,因為的因,性緣是俗,性緣意思是說緣因佛性的這個是站在俗谛而立的,叫做性緣是俗。正是中谛就是性正,當然是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是了因,你不會徹底的空觀一切,通達到佛性就不是真正的,非大真谛,非大真谛就是就不能達到絕對的空性,非大真谛就是不能達到絕對的空性的真谛,所以俗谛和中谛也是如此。【頑空為真,與觀體別,】頑空就是不是徹底的空,不是圓滿的空,不是圓滿的空當成是真,和觀的體性就不相同,【俗中亦然。】俗谛和中谛也是一樣。意思是說一定要圓滿,不能落入頑空,或者是偏俗谛、偏中谛,這個都不可以。【今三觀互具者;】三觀互具就是舉空當下就是即假、即中,舉假當下就是空和中谛,舉中谛當下就是空和假,一樣的。所以今三觀互者具,【蓋性三本融,】性三就是了因、緣因、正因佛性本來就是圓融,本來就是圓融,了因佛性、正因佛性、緣因佛性,性三本融,【全性成修,】全部的本性、依性當下就是你能夠修行的,當下就是修行,叫做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於此可見。類如下,引類釋。以有為法,類無為性。一剎那心,初生即滅,兩間名住。】兩間就是生和滅的中間叫做住。這個字,他寫得太簡單,所以有時候搞不清楚。初生即滅就是生當下一切一下子馬上就滅,生和滅中間為了解釋更清楚,他又用了一個“住”,叫兩間名住,兩間就是生和滅當下就一個住,所以現在我們就是生、住、滅。【不無三相,而在一心。】不能離開,不無就是不能離開生、住、滅,所以來論一心,意思是說要論一心當下有生、住、滅,三相。【三相無常,】生、住、滅這三相是無常,【尚居促念。】還是停在短暫的剎那之間的念頭,就是我們如果用【三觀稱性,】我們如果用三觀就是當下空,生當下也空,住當下也空,滅當下也空、也緣起,不起心、不動念,當下就是,稱性就是合本性,就是空、假、中用本性去觀,本性就是不來不去什麼事都沒有。【無作無生。具於一心,其義何爽。】其義何爽,爽就是令人快意。【此觀下,結成果。如文可知。】所以很簡單,不困難。

  【二 引中論證】

  底下,【中論雲:】《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稱作三論,加上《大智度論》叫做四論宗,全部講八不中觀的道理思想。《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百是一百兩百的百,十二門就是十二個角度去討論空的思想,叫做《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是解釋《大般若經》的,像十八不共法、六度、四悉檀等等,所以解釋《大般若經》叫做《大智度論》。論就是拿《大般若經》六百卷裡面的精華來討論它,問答、問答叫做論。所以三論宗叫做《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這個都是講八不中道的思想,加上《大智度論》又名四論宗,所以也可以講三論,也可以講四論宗,統統是講空的思想。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這個就是在討論這句話,因緣所生法,這裡只是講第一句而已,我把四句統統念出來:因緣所生法,我們藉著一切條件所造成的統統是剎那間變化的,愚癡的人著相而求,有智慧的人藉著緣起法而悟,意思是說我們如果有智慧,了解這個都是因緣暫時性的,無一法可得,無一法值得我們起心動念去追求,一切隨緣度日,洞悉一切緣起性空,如果愚癡的人就在這個地方恩恩愛愛、舊情綿綿、如膠似漆或者是追求金錢,或者是跳舞,或者是游泳,有的人一天不游泳會死,你不知道,如果染上愛游泳,一天不游泳會死。所以一個受菩薩戒的信徒,他游泳二十幾年了,問我說:我受菩薩戒不知道能不能再游泳。我說:沒有說受菩薩戒不能再游泳,沒有這樣說。所以我們人如果執著一件事,游泳這種事情是我最不喜歡的,人家也是很喜歡,我一生最怕游泳,我如果跳下游泳池就抽筋,讀大學的時候很慘要考游泳,二十五公尺游不完,真可憐,把你帶到最深的地方游,逢甲大學的游泳池有一處是淺的,有一處是深的,我每次游都在最淺的地方游,因為我人很高都在最淺的游,要考試就帶到深的去游,慘兮兮!跳下去游了十幾公尺就抽筋了,看我在那裡浮浮沉沉,老師說:怎麼了?我說:抽筋了,抽筋了,趕快拉我上來,我的腳以前曾經刺到玻璃,你知道嗎?刺到玻璃差不多這麼大,腳到現在還有一個窟窿很大,腳底流了很多血。所以我們人很奇怪,只是一項游泳而已就改不掉,我們人對因緣所生法的東西,僅僅這一項他就改不掉了,改不掉了。我有一個學生她如果面對鏡子,一定要照一個半鐘頭,(師擬學生殷勤地照鏡子貌,眾笑)一個半鐘頭,嚇死人了,改不掉。所以說因緣所生法,我們如果了解一切法不可得,就沒有什麼可引誘我們的,舉這世間最簡單的例子給你們聽,更別提吃海產或者是為了金錢名利那種更強的力量,只是一個游泳,只是化個妝這樣就改不掉了,別說太多。所以說我所即是空,我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有的說當下即是空性。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也可以說它是假名,第一個名,亦名,名字的名,亦名為假名,也可以說它是假名,第一個名是“說”,亦可說它是假的名相。亦名中道義,義理、意義的義,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義,不是意思的意,亦名中道義。再講一遍: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所以說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亦名為假名,【即中。】亦名中道義。所以《中論》論得很好。【釋論雲: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就是這種意思。

   底下,【引論。論意通衍三,】衍就是大乘的乘,通大乘,衍三就是三乘,我們說摩诃衍就是大乘意思,摩诃就是大,衍就是乘,通三乘,【今證於圓。】所以要知道鈔裡面所說的三谛妙觀,【須知鈔谛妙觀,】要知道鈔裡面所說的三谛是不可思議的妙觀,【悉是能觀,因緣所生等法,隨拈一法為境,】隨便拿一法當境,【即屬所觀。】隨拈一法為境當做所觀。【前且直雲,觀於一谛而三谛。即指於陰等境觀,】即指於陰等境觀,陰就是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谛即具三谛也。故知因緣所生諸法,一一皆不思議矣。】

【三 約妙結示】

【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有一個大學教授,我拿一部《金剛經》給他看,他說:你們佛教就像什麼?你們佛教就像這一杯茶,說:倒過來,倒過去,(師拿水杯和蓋擬交替倒水狀)都是你們的道理,一下子一,一下子三,一下子一即三,一下子三即一;數學不同,數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他看不懂,professor看不懂,大學教授看不懂。所以他說《金剛經》就像在倒茶。佛說眾生,即非眾生,是名眾生,就倒過來,倒過去,倒過來,倒過去。。。他說不曉得在倒什麼,看不懂,他不知道三觀的道理。所以說天台宗的思想非常的重要就是這樣子,天台宗的思想,如果研究過天台宗的思想,以後要看《大藏經》,或者是看《法華經》,這樣就不必煩惱了,師父現在所講的經典,這部谛閒大師著的,因為他是屬於天台宗的,以後我們研讀班會開《教觀綱宗科釋》,天台宗的大綱,天台思想的大綱,以後你打開《大藏經》來看,這樣不會有困難,因為唯識學大家都反應說聽不懂,唯識學到現在反應起來都說聽不懂。以前有人說慧律法師說的法都很粗淺,都喜歡講笑話,現在(他們)都啞口無言了,所以說我們如果在學佛,要了解師父的慈悲心。因此,這種不可思議的妙法,除非你真正的深入經藏,為什麼師父要講這麼深的法,因為我們佛教的水平會一天一天的提高,你一直逗留在這種粗淺的故事、因果,聽都會聽膩,他不會去造惡,你一直對他講因果,他不可能去造惡,你一直對他講故事。所以有一位老和尚,如果在打佛七,他就:我們來講這個故事,從前有一只豬。。。就說:師父,你那個故事已經講六次了。說:講六次了。所以這種事情不能一直逗留在這種故事裡面,不可以。所以我們為了提升佛教的意境,一定要深入,以後你自己看經典,說:哦,這個很簡單。

底下,此觀微妙,這一觀,觀到最後空、假、中,不可思議的妙觀就現前,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

   【初句總歎,】第一句總贊歎說這是微妙觀,【次別歎。】分別來贊歎,【一不定一,一即是三。三不定三,三即是一。釋論以不決定,解不思議。一觀下,對十六歎。上明一三融即,總一妙觀也。即此一觀,遍入諸門,名一切觀,雖入諸門,只一妙觀,故名一觀。觀若定一,莫入多門。】觀如果一定是一,莫入,就不能入於多門,它只是一而已,觀如果是一就不能夠通入多門,意思是說觀不是固定的一。底下,【觀若定多,】觀如果很多,【不可為一。實不可以一多思議,是故雙非。】非一也非三,是一也是三,【後二句,結示。雖非一多,能攝一多。是故十六,無非妙觀。】

底下是解釋無量壽,無量壽。

   【四 釋無量壽】

【正示三觀所觀境也。】解釋這個無量壽,我們每天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壽佛就是。。。經典講我們臨命終如果不能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若稱念南無無量壽佛也可以往生,無量壽佛就是我們所念的阿彌陀佛。每天都念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是什麼意思呢?正示三觀所觀境界。【前明三觀,】空、假、中,【且以三德】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因,】就是了因、緣因、正因佛性。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因佛性就是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正因佛性,【而為谛境,】是我們所觀的境界,【蓋是所觀融即,用顯】就是用來顯示【能觀絕妙。】絕妙就是不可思議。再解釋一遍:蓋是所觀融即,用顯能觀絕妙,意思是說蓋是所觀是圓融觀,這是用來顯示能觀的這顆心是不可思議;絕妙就是不可思議。【須知性中三德,】就是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體是諸佛三身。】法身、報身和應身,【即此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身,】就是法、報、應身。【為我一心三觀。亦可彌陀三身,】同時具足法身、報身、應身,【以為法身。】當下即是。【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所以現在就是在解釋,諸位,把筆拿起來,現在看右邊前面一行的右下角,為我一心三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這個寫一個“A”;我之三觀,以為般若,觀成見佛,即是解脫,我之三觀,以為般若,就是寫個“B”;觀成見佛,即是解脫,寫個“C”。這樣我們就知道,此三德三身,為我一心三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這個就是A;我之三觀,以為般若,這個就是B,般若德;觀成見佛,即是解脫德,就是C。【舉一具三,如新△字。】三點再畫三條線像三角形,上面是尖底下是平的,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角還有三個點。你說這三點要說一也對,都連在一起,你說一也對,因為三點有關系;你說一也不對,說三也不對,說一也對,說三也對。【觀佛既爾。觀諸依正。理非異塗。】這個塗就是殊途同歸那個途,這個塗和我們道路的那個途一樣,三途的途一樣,沒有什麼不同。理非異塗,沒有什麼不同。【此意不明,】現在不是很了解,所以不是很明顯。【非今觀佛。】非今,非就是不同於今天我們所謂的修行者所觀的佛,叫非今觀佛。不是像我們今天的修行人所觀的這個佛,人家是不可思議的修;我們是一步一步的或者是想像,不是妙觀。

(附筆記:

A、為我一心三觀,亦可彌陀三身,以為法身

B、我之三觀,以為般若

C、觀成見佛,即是解脫)

底下,看大字體的,

【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無量壽的意思,印度稱為阿彌陀佛。【佛本無身,】因為身體很大,所以不能說他的身是什麼。【無壽,】因為他是突破時間的觀念,哪裡有什麼壽命呢?我們如果有一個壽命,就會落入無常,有一個壽命就變成有始有終,有始有終。佛是無壽就是不能以時間來限制他叫做無壽。無就是空,壽就是時間,空掉時間名叫做無壽。無身呢?身就是一個范圍,空掉這個色身呢?就是無量的身。【亦無於量。】量就是屬於空間,空掉一切有限度的東西,簡單講無於量就是無量,我們這個世間什麼都是有量,只要是有形相的東西就有量,相對立的就有量,佛是無身,無壽就是突破時間,突破空間就是無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和應身。【亦隨順世間,】阿彌陀佛,【而論三壽。】三壽就是過去的壽命多少,現在的壽命有多長,未來的壽命有多長。【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三量就是大、中、小,我們這個世間的量不是大,就是中,要不然就是小。亦隨順世間意思是說南無阿彌陀佛本來就無身也沒有壽,壽就是生命的長短,也沒有量。隨順世間就要來討論身和壽和量。【法身者;師軌法性,】軌就是遵守,師,效法遵守法性,法性以何為身,以空無相為身,意思是【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心智就是小聰明,世智辯聰。現在來解釋法身者,我們說佛有三身,就法身來討論,什麼叫做法身?師軌法性,軌就像火車的鐵軌,火車的鐵軌有一定的路線,一定的路線,火車如果超出軌道就會出事,軌就像世間的法律,如果你違背了法律你就會惹上官司,就不能做一個正人君子,遵守法律的好人、善人,修行當中如果你沒有遵守法性、空性、無相法來修行,這樣你無法成佛。所以說師軌法性,這個師就是用一種尊敬、效法、遵守,軌就是遵守一定的原則這個法性,於緣起法當中一切不執著,無相。還以法性為身,反過來以法性、空、無為法為身體。此身非色質,不像我們世間的肉體有色有質礙的。亦非心智,也不是我們的世智辯聰、小聰明能夠了解的。【非陰界入】陰就是五陰;界就是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入就是十二入,十二入又名十二因緣,又名十二處,這些都是同名。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入就是十二因緣,又名十二處。【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強指法性為法身,法性就是空無一切相當作是法身,所以法身無一切法。強名,勉強,強指就是勉強。勉強來指法性叫做法身,它本來就是無身的。【法性壽者;】法性的壽命。現在來討論壽命,法性壽者,壽命【非報得命根,】並非因為有這個果報而得此命根,譬如說凡夫,我們這個色身叫做命根,佛的壽命不是用肉體的生、老、病、死來論斷他壽命的長短,因為他無身,沒有這個身體,他為了度化大菩薩才顯現報身,為了度化二乘和凡夫才顯現應化身,因為他證得無相法,所以他的壽命就無量無邊,所以這裡為我們解釋非報得命根,不是因為果報而得到命根,如凡夫這個命根,【亦無連持。】也沒有所謂的連續的支持這個色身,連持就是支持這個色身的連續生滅之法。【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勉強來講不遷,不會遷移。不遷,遷就是移動;不變,永恆。名之為壽,這個叫做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延就是長。【無促。】也是短。延跟促就是長和短的意思,【強指法壽,】勉強指這個就是法性的壽,【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非身就是空一切法的身,【無壽之壽;】就是空一切時間的壽命,就是無量無邊的壽命。【不量之量耳。】不能用任何的去量他。不量就是非量,無法去量他之量。不像我們現在的人活到九十歲,當祖母或者是曾祖母,死後就說恭喜,當了曾祖母死後要出殡孫子要穿紅色的衣服,因為高興,死後不是戴白的就是戴紅的,掛紅燈表示長壽,我們現在超過一百歲的人很少、很少,說起來實在不好意思,因為我們不懂佛法,如果講到阿彌陀佛的壽命,一百歲掛紅色的,你看,阿彌陀佛要掛什麼燈?你看,阿彌陀佛要掛什麼燈?他要掛什麼燈?因此,我們實在很可憐。人家說學佛的人怕死,對,因為我要長一點的壽命,說:慧律法師,你為什麼要學佛?說:我為了長得更俊美。他說:為什麼這麼說?他說:觀世音菩薩美嗎?他說:阿彌陀佛美嗎?說:有,我以後就是要像他這樣,學佛就是要壽命更長、永久的,要學能夠更美像菩薩這樣莊嚴,像菩薩這樣莊嚴,要學得更健康永遠不會生病,永遠不會生病,不像這個色身,腹瀉、腸炎,牙痛,扒光光的,沒有什麼好執著的。所以講一講懂了以後,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你覺不覺得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什麼意思,只是這口氣活著就講講經,要不然活著實在沒有什麼意思。世間的任何海產也都吃過了,鴨肉、鵝肉也都吃過了,說名也有名了,如果說娶妻會快樂,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自殺?當歌星如果快樂,那麼多人要自殺?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如果能夠了解佛有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壽命、無量無邊的莊嚴,哪會執著這個世間小小的五元、十元?說:師父,我忘了帶紅包袋來。說:我這裡有。他說:不能包一千元,因為我還坐車回去,你找我五百元。再找你五百元,收下來再找你五百元。供養還要找錢,我怕他沒有車錢回家,還要找他五百元。這樣也無所謂,我也很天真,他也很老實,你把一千元拿走,他沒錢會走路回去,所以我要准備一些零錢來找錢,找這些要供養的。他天真來,我就天真去,我也不會笑他這樣不好。

再來,三十三頁第三行,

   【首二句牒名從梵。】這是根據梵文,【次下從真出俗。】出就是順這個世俗,【先明佛本無三,】沒有什麼法身、報身、應身,這是同一體。【次明隨世假立。乃有三身、三壽、三量。】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三壽就是過去、現在、為了;三量就是大、中、小。【據究竟覺第一義谛,則不可言三,以一亦不立故也。】一都沒有,以一亦不立故,就是連一都沒有,你怎麼可以說三。【為度生故,乃順世立名立相,故說三身三壽三量耳。言佛本無三,乃無有於隨情之三,】無有,就是沒有隨順世俗之情的三,而不是沒有本性具足的微妙的三,【非無性具微妙之三。】這句話可能比較看不懂。無有於隨情之三意思是說是:沒有隨世俗的一二三的三,隨情就是隨世俗之情,是沒有隨世俗之情的一二三,而並不是沒有本性本來具足的微妙的三。【今立三身釋無量壽者,恐執定有,是故先言本無,隨世說有。得此意已,方能分說身壽量也。】【先明法三,言師軌法性,是捨通從別,】通是什麼意思呢?【通則生佛俱軌法性。】生佛就是眾生和佛統統具足,軌法性就是依循法性,眾生也本有的法性,佛也是要依循這個法性,統統一樣。【然九界雖軌而違,】違就是還有一點點不能順應究竟之覺,九界就是菩薩、聲聞和緣覺,加六道輪回,九界除了佛界。然九界雖軌而違,雖然六凡和三聖除了佛,六加三等於九,雖然九法界也一樣依循著這個法性的存在,但是有違背,還有違背;只有佛沒有違背,簡單講只有佛沒有違背。佛就是究竟覺所以沒有違背。【如人依師,不順師教。唯有諸佛,從初發心】依法【軌法而修,】就是依法,依什麼法?空性的法。【今能究竟冥合法性。】冥合就是暗暗的合法性,究竟無相叫做法性,【大經雲:】《大般涅槃經》講:【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名法為師。】以法常故,因為法是永久性的,因為空是常法,諸佛也是一樣,順著法性所以名法為師。【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有差別。並不是說你所師的法,與能師,能遵守的法體有什麼不同,這句話要注意聽:【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雖名為身,已出五陰,】:實非所師與能體別,意思是說實在。。。非就是並不是,並不是說你所遵循的法性的東西與你所能遵守的體性有所差別,一樣的意思。能思、所思的體都是一樣,有什麼差別。故即所師法,而為其身,所師法就是所遵循之法,尊重的法,依循的法,而為其身,意思是說依空為身,雖名為身,但是已經超出五陰身。【故非色質心智。】這裡的心智就是世智辯聰,世間的小聰明,【既非五陰,亦非界入。】也不是十八界,所以在界的上面要加一個十八,在入的上面要加一個十二,也不是十八界,也不是十二入,【故非三科,】把筆拿起來,五陰一科、十二入一科、十八界一科,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加起來叫做三科。所以我叫你們買佛光大辭典就是這個原因,就是有這個好處,有時候看不懂你自己查就會懂。【任持攝屬。】所以不是三科,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任持攝屬。【既非三科,】不是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這三科,【何以狀名。】拿什麼來安立這個名呢?【為物機故,】為了眾生的根機故,乃勉強立名,【乃強立名耳。連持之壽,親依命根。】連持就是就像我們的色身有一個開始,然後現在繼續的持續下去,有一個終點,親依命根就是我們最親來依靠的,親自來依靠的就是這個色身當做命根,【今非識息暖】就是我們的色身裡面包括這三個:第一個就是神識,息就是我們的呼吸,暖就是我們的溫度。今非識息暖【報得,】意思是說不是這三種東西構成的色身,意思是說現在佛所得到的東西不是我們的識,不是我們的神識、呼吸、還有暖就是溫度所構成的色身,【亦非三事連持。】也不是識、息、暖這三種的連續、持續下去。【為物顯德,】為了眾生,物就是眾生,為了眾生來顯示德。【乃指法性,非八相遷,】佛的法身也不是來示現人間的八相成道,遷就是移動,有投胎、降生、出家、成道、降魔、轉*輪、說法,到最後, 入涅槃這八相成道。不是這樣。為什麼?法身是如如不動的,示現成道是為了眾生才來顯示德叫做非八相遷。意思是說不是八相成道那種移動的東西,【非九世易,】九世的意思就是把過去、現在、未來分三個,過去又分成過去的過去、過去的現在、過去的未來,現在又分成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的過去、現在的現在、現在的未來,未來又分成三個,未來的過去、未來的現在、未來的未來,這樣聽得懂吧?這個很簡單。很簡單,easy,easy,no difficult。意思是說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又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三乘以三就是九,就是等於上品蓮花又分成上、中、下,中品蓮花又分成上、中、下,下品蓮花又分成上、中、下,意思相同。過去、現在、未來每一個又分成過去、現在、未來,三乘以三叫做九世易。非九世易,就是也不是過去、現在、未來所能改變的,【強名為壽耳。】勉強來說就是有一個壽命。【壽之分量,含論長短延促。今法性壽,實無此等分量。為成觀故,強同虛空之量。】勉強說如同虛空之量。【最後三句總示。】

三十四頁,【報身者;修行所感。】報身是修行所感,【法華雲:久修業所得。】久修淨業所得。他修很久的清淨業所得到的果報。【涅槃雲:大般涅槃,】三大般涅槃的意思就是絕對平等,每一個眾生都可以成佛,叫做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用你如如不動的智慧,來照你如如不動的境界,【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冥就是合。【相應,】就是有感,【如函蓋相應。】就像包容,互相包容,函蓋,如函蓋相應就是互相包容、互相相應。【相冥者,】就是相合,【如水乳相冥。】就像水和牛乳合起來,和合。

看底下小字體的,

【此言稱法有報,】稱呼法身而有報身。【引經釋相也。法華證智德,】證智德,智德就是先天性的。【涅槃證斷德,】斷德就是後天修行斷煩惱而得這個叫做斷德。智德就是先天性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有的叫做智德。涅槃證斷德就是後天修行而【感報之時,】所得到的,【其相何似。故以一法二喻顯之,】就是一法二種比喻來顯之。底下,【如名不異,所觀差別,不名如境。智外有境,不名如智。】這句話不太好理解。如名不異,如果這個名沒有什麼差別的話,所觀有所差別的話,就不名如境,就不能叫做如境。再講一遍:如名不異,如果這個名相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你所觀照的有所差別就不名如境,不能叫做如境。意思就是智外有境,境和智同樣同時,如果智外有境就不能叫做智,不能叫如智。意思就是你所觀的境界如果有差別,就不能說如如境,你的智慧外面又有境界的存在,意思是說智和境都是同時,智當下就是境,境當下有智,同時,偏一邊都不能講如境或者如智。【各二如者;】變成兩個如,這樣不可以。各二如者,這樣不可以,境一個如,智又一個如,不可以。【境如如智如,智如如境如,】所以這個要會讀,你要這樣讀:境如如 智如,智如如 境如,不是這種讀法;要分段念:境如,境界的如,中間那個“如”是連接,如同智如,智的如 如同 境界的如。要這樣讀,不要讀到最後搞不清楚的如,【故雲相應相冥。先舉函蓋喻】函蓋就是互相包容,互相【相應,恐謂函蓋雖際畔】際畔就是有一個邊,邊際【相當,終存兩相。】恐怕有所誤會還是有二個相,意思是說互相包容又怕有所邊際,有所邊際就是還有界限,際畔就是還有一個界限,終存兩相,變成二種相。意思是說智和境並不是二種,是同一個但是二種情形,智如、境如當下都是如。【故重舉水乳喻相冥。】水泡牛奶你就分不出來了,【令知始本同是覺性,】始覺和本覺同是覺性,叫令知始本同是覺性,始覺或者是本覺,同樣是覺悟的本性,【其體泯然,】本性把它混合在一起,【正同水乳。則顯境外無智,智外無境。】這句話的意思如果要以現在。。。我現在舉例子你可能比較了解。譬如說這是鑽石,很大顆的鑽石,這是木材,這是麥克風擺在這裡,擺很多東西,眾生看到幾克拉的鑽石,他的心就執著在鑽石這裡,因為它比較值錢,如果拿到這顆鑽石一輩子不愁吃穿,他的心就分別,強烈的分別,所以他沒有如。境如如智如就是鑽石是鑽石,各安住在這個境界,我的智慧也不分別,但是我很清楚這是鑽石,這是木材,所以境如和智如就是智慧見到一切境界清清楚楚,但是不生分別心,所以說雖分別而不做分別想,雖分別就是智,不做分別想就是如,智、境都如。如果世間人他不能這樣,他見到金錢見到外境就變了,就開始變,他不能隨緣。

底下,

【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現在說報身了。法身,法身就是無一切相,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法身。非身,不能說他是身。非不身就是也不能說他沒有身。如果沒有跟他安立一個名詞,這樣就很難形容。智慧同時和法身合,合法身又有智慧,所以智慧也非身、也非不身,所以強名此智為報身。法身是無相,所以法身是無相身,報身叫做智慧身,結智慧而成的身,集一切法而成的身。【法壽非壽非不壽。】法的壽命非壽,你不可以說他有多長的壽命,你也不可以說他沒有壽命,沒有壽命就像石頭一樣,他也有壽命。【智既應冥,】智慧既然合法身,【亦非壽非不壽;強名非壽為壽。法量非量非無量。】你不能說他非量,你不能說他有量,也不能說他無量,就是應物而現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強名無量為量也。】這個就是顯示中道的報身,壽和量。

看小字體,

【此言於報立三。】立三種名,【一一言法】身【者,報】身【智】慧【所冥,離法無報故。】離法無報就是離法身你就找不到報身,【言非身者;非身,則非有。】非身就是不能說是一個身,因為什麼都沒有,【非不身,】也不能說沒有這個身。非不就是也不能說沒有這個身。【則非空。】也不能說空。【中道法身,乃本覺體。始覺冥此,】就是合這個地方,【能冥亦亡。】連合的界限也沒有,叫做能冥亦亡。連合在這個界限也不能存在,【為成觀故,】為方便入觀,【強指報智,壽量例知。】就是這一段所講的。

底下,【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就是應眾生,【應同連持為壽也,】連持就是一生所持的壽命、肉身的長短,【應同長短為量也。如谷答響,】山谷回答、回響,【大小隨身。似鑒現形,端丑在質。】似鑒就是像鏡子一樣,現形狀出來,似鑒這個鑒就是鏡子,就像鏡子現形狀出來,端就是正,丑就是難看,好壞是在他的質,意思是說好壞都是在那個眾生,不是佛,佛無身以眾生心為身,佛無身以眾生的身體來度化。【應萬物感,現勝劣身,】勝應身或者是劣應身。所以現勝劣身,境界比較高的現殊勝的身體,境界比較低的現劣應身,【亦如是也。身既同物,壽豈差機。】差就是不同於眾生。意思是說身體既然和眾生一樣,他的壽命當然也不能和眾生不同,譬如說釋迦牟尼佛他應化這個身體在印度,我們眾生都活到八、九十歲,頂多一百多歲,佛活了二、三千歲,人家會不覺得奇怪嗎?對不對?他既然要來示現度眾生,就是要與眾生相同,所以佛當時要入涅槃的時候,在《涅槃經》裡面講,有人問佛:世尊,世尊,你以何因緣入涅槃?你何不永久留在這個世間來度眾生。所以佛說:已度當度佛已得度之,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緣,意思是說已經度的現在度的已經度完了,尚未度的我已經做得度的因緣,就是我有講這麼多法,佛說:我還有三個月,佛在入涅槃前三個月就講好了,說再三個月以後他就要入涅槃,你們有什麼問題就趕快來問。有的人就哭哭啼啼的,要求佛永遠留在眾生的心中,好好的來度眾。佛說不可以,十方三世一切佛,要隨順眾生的因緣和福報和果報,他要住世幾千當然有辦法,對不對?眾生如果活八十歲,佛就示現八十歲,佛說因為有一種眾生依賴佛,以為佛常常在身邊他就不修行,我現在如果示現涅槃,他就會知道連佛都會入涅槃了,我不用功不行。佛真聰明,說有一類的眾生要等到佛死後他才會精進,佛就要示現死,否則他會老是認為佛就在身邊,像我現在還活著,人家說師父就在身邊,常在身邊,他經典不懂就可以發問了,所以他就不會精進。所以有一類的眾生要等到我死他才會用功,他才會說師父每天講經給我們聽,現在他死了,我們無依無靠變成孤兒了,現在我不用功不行了,他就會認真修行。所以佛說有一類的眾生一定要他入涅槃以後,他才會知道生死的可怕,他才會想要用功。因此,佛要應化這個人間,不能說要活一千年就活一千年,要活二千年就活二千年,不可以,要隨順眾生的因緣業報。我看到這個地方才恍然大悟,要不然佛是金剛不壞身,全身都是捨利子怎麼會死,坐著要多久都可以,他說不可以,十方三世一切佛,沒有人這樣的,該走就走,該來就來。如果佛現在還在印度,印度可不得了了,坐飛機也要去跟他頂禮了,佛現在如果還活在印度,這下子供養品可不得了,整個山都淹沒了。一些岡山的菩薩和邱醫師到印度去,說什麼都沒有了,都被印度教侵損了,像藍毗尼園或者是佛入涅槃的地方,或者是說法的地方,五比丘說法的地方,鹿野苑或者是靈鹫山說都只剩下一些基石而已,地基,剩下一些磚塊地基,有圍起來,所以佛成道的金剛座下,外道就占據了,印度教就占據了。所以邱醫師拿幾百元的美金,拿三百元放進去,放二、三次才發現是印度教,要抽出來已經放進去了沒辦法,所以我們到印度去要供養很少了。印度的佛教徒等於零,他們的導游說等於零,現在沒有佛教了,沒有佛教了,聽他們說起來實在很悲哀,很悲哀!去那裡大家都很有感應,統統腹瀉,去到那裡大家統統腹瀉不止,連邱醫師也腹瀉。因此,老實講看佛陀當時說法和今天的慘況,老實講出去走一趟回來就知道台灣是一個很有福報的地方,等於是人間的天堂,人間的天堂。因此,老實講我不必出國,我只是看錄影帶,我就知道台灣是這一只(師父比大拇指豎起),台灣,真的!我們真的很有福報!底下,所以身既同物,壽豈差機,【隨宜長短,示量無量。】

   【智與體冥,能起大用。】智慧和本體合起來就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就不會掉落。水銀加真金混合起來塗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處處應現往就是處處現色身度化一切眾生。就是普度一切眾生。所以處處應現往就是應用無方,前往度眾生。

【此明依二有應也。初二句法,智即報,體即法。此二冥合,應用無方。此二句喻,後二句合。】

看左邊大字體,

【能為身,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這句話要好好的解釋一下。能為身,非身,再寫一個:“甲”;能為常壽為無常壽,這裡寫一個“乙”;能為無量,能為有量,寫一個“丙”。能為身,非身,能為身就是可以安插一個名字叫做身,但它實在不是一個身。能為常壽,可以說他是永恆,無常壽,應現無方,他也可以說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也可以說是無量,也可以說是有量,有量有二種有量:第一、無量之量,二叫做有量之量。什麼叫做無量之量?什麼叫做有量之量?底下會有解釋。【如七百阿僧祇】這個年【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彌陀實有期限,】實實在在有一個期限,但是【人天莫數,】就是沒有辦法算。阿彌陀佛他有一天在極樂世界緣盡了,確確實實有一個期限,但是人天沒有辦法了解有多長,這個叫做有量的無量。雖然有期限,但是你沒有辦法知道他有多長。如果是七百阿僧祇,或者是八十年,這個都是有量之量;但是如果說人天沒有辦法知道,【是有量之無量。應佛皆為兩量,】皆為兩量,應化佛都是這二種量,【逐物隨機,參差長短。】隨著眾生、隨著根機有長、有短。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