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第四(上)
大佛頂首楞嚴經 好!諸位翻開939頁,939, 底下,940頁, 941頁,中間,義貫: 942頁,诠論: 底下,2 .初心之第二決定義——決定捐棄諸有為相。 「發業潤生」:「發業」,就是發業無明。「潤生」,就是潤生無明。「潤」就是滋潤的意思,發業就是發動身口意叫做發業。 「誰作、誰受」:誰是造業者?誰是受報者?有說是六根自作、六根自受,有人說是六識自作、六識自受。然如果沒有六識,六根本無知,那麼,六根怎麼能夠自受呢?又六識虛妄,本自無體,又怎麼能夠受?所以《楞伽經》講:六識不流轉。以念念生滅故。不流轉的意思就是:不會跟著今生今世,第六意識不會跟著頭跑掉了,(頭指第八意識),因為他死亡的時候,前六識就沒了,只剩下第八意識,第八意識阿賴耶識。所以,六識不流轉,以念念生滅故,所以知道作者、受者,除了第八識;這個在《成唯識論》就講得更清楚了。我們有講過唯識學,但是《成唯識論》是集唯識之大成,窺基大師(譯)集唯識之大成,《成唯識論》。 除了第八識之外,更無其他,一切起自八識,八識自作自受,八識為總報主。此身報盡的時候,六根、六識壞散,八識不壞,「去後來先作主翁」。去後就是最慢去,來是最先。所以知道作者,故知作者、受者皆是第八識,更無其余,此是根本,莫錯用心,則一切修行枉費工夫。 946頁,谛觀六根與六塵, 經文:【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所以,在座諸位!心量有多大,我們的心量有多大、胸量有多大,我們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那麼,記得!用這個角度來作標准的話,就是愈放得開的人、胸量愈大的人,簡單講:生命就愈圓滿!對不對?到無所住的時候,無所住、無所求,那麼,沒有一法不圓滿。像我今天,這一輩子,我堅持二個原則:一、我講話絕不傷人,這是我的堅持。二、絕對不看眾生的過失,這也是師父的堅持。三、天下無不可原諒的眾生,因為他的名字叫做眾生,就需要一點原諒的因素存在;要佛,他當然就超越了。這是師父生命當中自我的堅持。所以,跟師父相處過的,我從來不傷人的,你傷害我,那是你的因果,不關我的事情,你自己負責,我,我一輩子不看眾生的缺點的,天下無不可原諒的眾生。為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講?師父!您度量大!不!不是我度量大,是為了我自己要過快樂的日子。對不對?所以你看看,一切疾病,你一憤怒,哇!那個腦部頭痛;一憤怒的時候,胃,是不是?傷胃、傷肝,是不是?焦慮的人傷肝,徹夜不眠。對不對?憤怒的人,說:哎呀!傷腦筋!很傷腦筋!對不對?有的人一起瞋恨心,飯吃不下,幾天幾夜飯都吃不下。所以,講來講去,在座諸位!為了你自己好。所以,我也是一樣,我為我自己好。 680頁,底下,六根經過了比較以後, 681頁中間, 底下,682頁,第三行, 底下,【此文承接上段,若能於此六根之中,悟得圓通本根,但依一根,做逆流工夫。彼指根,即識精元明,無始以來,帶一分妄,妄心與妄境,互相交織,則成業流,依業受報,流浪生死,故曰業流。】我們作不了主的,在座諸位!我們作不了主,我們沒辦法抗拒業流。 所以佛,你看看,加持如果百分之百有效,釋迦牟尼佛就直接跟阿難加持就好了,你就不要懂那麼多。為什麼要阿難自悟自擇,自修自證?諸位!加持只是增上緣、摩頂只是增上緣,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佛尚且叫阿難自悟自擇,自修自證,生死如果可以取代、加持如果可以取代一切,那麼,佛的加持力是最大的,那就請幾千個比丘來,一個一個就跟他加持,你就不用修行了!佛不這麼做;摩頂、授記,給你認同,加持,給你增上緣,重點:重點還在自己!這個就告訴你:密宗的加持是增上緣、灌頂是增上緣,是這個,你一定要自悟、要自覺、要自修、要自證。所以,自利利他,還有外面的增上緣,都很重要,都非常重要! 683頁,中間的經文:【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 684頁,【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底下,此正如來特為初機,別開方便,【故交光法師,判前妙奢摩他科,悟圓理,為最初方便;本科妙三摩,起圓修,為初方便;下科妙禅那,得圓證,為方便;甚得佛之本意。】 底下,【寅二 示脫纏入圓通(分二)】 686頁,【卯二 如來就所問以重申(分五)】 【中五句,即抑雲:然猶未知,現前根中,積生無始虛習。】諸位!這一句就是最難的,我們一出生,那個小朋友一教,有的人數學就很厲害;有的人國文就很厲害;有的人數學、國文都不行,他游泳就很厲害、體育就會很厲害,這無始劫來都不一樣,無始劫來不一樣。有的人十二歲念博士,十二歲,一直跳級。。。。。。考那個大學、研究所,他統統過,十二歲!英國,英國,那個臉才很。。。。。。幼稚臉,小孩子的臉,可是讀博士,嚇壞了!十二歲念博士!對不對?所以說:人家前世就是個讀書人。問:師父!他怎麼那麼會讀書?人家前世就是個讀書人啊!學佛也是這樣子啰!在座諸位!你們比他更幸運喔,他十二歲念博士,他還沒聽到佛法喔,我講中文,他聽不來,你們比他更幸運,你們有聽到正法。 底下,【積生即歷生;無始指從最初一念妄動,由根本而成枝末;虛妄習氣,即指我執俱生之惑,經歷多生,與生俱生故。台宗謂三界九地思惑,九九八十一品是也。彼習即指此惑,要因修道位中,所能斷得也。】 【阿難位居初果,天上人間,尚要七返受生,方能斷欲界九品思惑:】諸位!這個已經講無數次了,念一下就可以了。【上上品,經兩生斷此一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三生各斷一品;中中品、中下品、一生斷此二品;共經六生。斷欲界六品思惑,證二果名斯陀含;此雲一往來,】再一次往來天上人間,怎麼樣?尚要天上人間一往返,此雲一往來,【天生人間,尚要一返受生。斷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三品,】證三果阿羅漢,【證三果名阿那含;此雲不來,欲界九品思惑斷盡,無因不感果,出離欲界,不再還來欲界受生,寄居四禅天中,五不還天,進斷上八地思惑,】每地有九品,九八七十二,總共【七十二品盡,成四果阿羅漢;阿難望阿羅漢位尚遠。】 【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者:是指法執分別、俱生,與無明,台宗謂塵沙無明也。何況反顯之詞。以我執俱生,尚猶未知,何況法執無明耶?】那就更微細了!【生、住、異、滅,】種種的微細,那就更難斷了。【為四相無明。按《起信論》,三細中】翻過來,688頁,【業相為生相,以不覺心動,最初生起故。】B,【轉、現二相,及六粗中智相、相續相,皆為住相,以能所對待,法執堅住故。執取、計名二相為異相,以執我、我所,人我執異故。起業相為滅相,以周盡終極故。】 【分劑:即四相分際劑限;】「分際」就是差別,「劑限」就是范圍。【頭數:】種種的數目。【約細推之,四相中各有四相,頭緒紛煩,數量無盡。】【故四弘中曰:】不是有「眾生無盡誓願度」嗎?【「煩惱無盡誓願斷」也。】我們皈依的時候都是這樣念。【此分劑頭數,非二乘所知。本科即答,汝問雲何逆流,汝所未斷之我執俱生惑,及法執無明,即是分段、變易,二生死流,汝所當逆斷者也。】 色界、無色界——苦谛底下有九惑——除瞋,那麼,上二不行瞋,色界跟無色界的天人,他是沒有瞋恨心的,叫做上二不生瞋,上二界就是色界、無色界叫做上二。上面的色界跟無色界的天人,是不會有瞋恨心的。所以,苦谛底下有九惑,就除去瞋。 所以十惑在凡夫的這個欲界,是統統具足的: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貪、嗔、癡、慢、疑。那麼往後就慢慢的,有的減這個、有的減那個,慢慢的減。 底下,看最後底下,斷見惑證初果(亦名七來果)也就是七生往返人間,此惑約見道所斷惑而說,這是就見道的角度來講,非依五利使為見惑而言,跟這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沒有關系。所以,所謂見惑是說見道位所斷惑,是這個意思。
圓瑛法匯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慧律法師主講
第10套
講題: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解六結,越三空。
日期:2009.7.12 - 2011.10.02
片數:共 8 片(本片為第4片)
編碼:096【DVD簡體版】
(師父與大眾互相問訊)請坐下。
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先翻開918頁,昨天我們有一個地方講得太快了,那麼,他這個注解也寫錯,黃壽成打電話來,他很好意的告訴我們;有時候師父口誤。918頁,第五行,第五行,真如之性亦復如是,終無變異。又如銷礦為金,既已成金,不復為礦。所以,那個礦跟金要對調。知道還是要改,(新版已更正)既已成金,不復為礦,師父昨天念了快了,就帶過去了,沒想那麼多。
經文:【「阿難,汝今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應當先擇死生根本,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以湛旋其虛妄滅生,伏還元覺;得元明覺無生滅性,為因地心,然後圓成果地修證。」】
注釋:
「應當先擇死生根本」:「擇」,就是揀擇、挑去。「死生根本」,也就是五重相織之濁相。
「依不生滅,圓湛性成」:依於不生滅之本來圓滿湛然之性,以成就觀行;有的人念觀行xing(二聲)這個禅宗裡面講,叫做妙性天然,就是要用本性修行,我們就是一再強調。
我們現在的眾生,不了解八大宗派,以為八大宗派的差別是不一樣,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用佛性修行。怎麼說呢?
像《華嚴經》一真法界、海印三昧論,這個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法華經》裡面講一實相,無相無不相,就是我們的如來藏性。
唯識學講的大圓鏡智,也是我們的本性。
禅宗裡面講:即心是佛,即心是佛,那就是我們的本性。
淨土宗講的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個就是本來的面目。
持戒律的,有戒法、戒行、戒相、戒用、戒體等等,戒體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本性。
禅、淨、律、密,密宗講的是大圓滿,也是我們的不生不滅的本性。
八大宗派因為有時空的背景不一樣,發展出來的背景不一樣,加進去的一些方便也不一樣。像在藏傳的,就加入很多西藏的文化,漢傳的加了很多漢傳的這一些文化;但是始終講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只是因為眾生一看到八大宗派,還以為真的有八大宗派;一宗都沒有,哪來八大宗派?所以,《法華經》講:
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眾生他就是不能體悟這一點。所以一佛乘就是我們的最上乘,答案是一樣的。所以要用本性修行,就是這個道理。
底下,
「以湛旋其虛妄滅生」:「湛」,就是不生滅之圓湛性。「旋」,就是轉。以不生滅的圓湛之性而轉其五濁虛妄的生滅。
「伏還元覺」:止伏攀緣混濁之識心,令還歸元本之覺性。
翻過來,940頁,
義貫:
「阿難,汝今欲令」六根之「見、聞、覺、知」之性,「遠契」十方「如來」所證之「常、樂、我、淨」之德,則「應當先擇」去五重相織之「死生根本」,而「依」於「不生滅」的「圓」滿「湛」然之「性」,以「成」觀行:即「以」不生滅圓「湛」性而「旋」轉「其」五濁「虛妄滅生」之相,止「伏」攀緣奔競混濁之識心,令「還」歸「元」本「覺」性,「得元」來妙「明」本「覺」之「無生滅性」,以「為因地」修心之「心」(此為十信滿心位)。「然後」自可經歷五十五位;五十五位是《楞嚴經》講的。(經歷五十五位之真菩提路)「圓成果地」之「修證」。
那麼什麼叫做圓滿清淨自性呢?如果你還不認識它,你要抓住重點:一、放下五欲六塵的追逐,二、令心無所增減,三、了悟當體即空,慢慢慢慢守住這一顆真心,那就了解佛的用意是什麼。
那麼令心無所增減,是真修行人,是什麼意思?就是說你今天你擁有多少的東西,那個都是虛幻的東西、都是短暫的東西;你今天你失去任何的東西,固然讓你很傷心、很難過;但是,隨著時間變化,也會過去的,時間總會過去的,那麼,痛、傷痛也已經過去了;沒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來的。在這個娑婆世界,苦難多、煩惱多,不如意十常八九,我們為佛的弟子,總不能把這個恨帶進去棺材,這是不智之舉。所以你生前就必需把你這個恨要完全放開來。說:愛是障礙,執著、貪著;恨也是障道。所以,在你入棺材以前,你就記得,天下無不可原諒的眾生;其實也沒有眾生可以原諒不原諒,因為眾生本來就空。說: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這個就是無量無邊的眾生,其性本空,並沒有所謂度跟不度,只是恢復原來的樣子,原來的真如。所以,了悟佛法的人,他所過的這個生命,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跡,都是那麼的灑脫、那麼的自在。
眾生,他就不會過日子了,他怎麼過呢?那就是看看節目啊,看看每一年的放煙火啊、農歷年、什麼國慶啦,還有一些大的活動、政治、選舉,有的人他熱中這個。過了以後,你看,從以前到現在的選舉,你何曾留下任何東西呢?沒有!所以,當我們入於佛道,我們的心就不會像世間人那麼的感性,非理性的東西。我們這一只嘴巴也很守得住,不在其位,不謀其職,我們不在其位,我們就不要參與太多的知見、意見。所以,我們生命當中,花在別人的身上太多,不如花在自己的生死,了生死的時間要更多,這樣才不會捨本逐末。你關心這些四周圍的東西,這跟我們的生死也沒什麼關系啊!
因此,會修行,下手處他就是不生不滅的妙性天然,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師父一直強調:我們不反對念佛,我們要用本性念佛、要用大智慧念佛;我們不反對拜佛、誦經,我們要用大智慧、用本性誦經。
經文:【「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清水現前,名為初伏客塵煩惱。去泥純水,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合涅槃清淨妙德。」】
注釋,941頁:
「明相精純,一切變現」:清明之相已達精純,所以,能夠變現一切身、土,以廣化有情。
這個當然是指佛、大菩薩有辦法,凡夫哪有辦法這樣子?對不對?凡夫能變的不是身,主要看看能不能變出一些錢,日子比較好過一點;哪個變身跟土?哪一個有辦法?所以,哪一個大吹大擂的,說他是現在的諸佛現前。哎呀!有一個人寫信給我:哎呀!某某人已經成佛了!我看了:好!那你成佛了,你變一下給我看一下,變身跟變土看一下。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啊!然後他就說:我是得到慧解脫,不是定解脫,因為定解脫它有神通,慧解脫沒有神通,他就一定會自己這樣安慰:我得到慧解脫,沒有得到定的解脫。定的解脫,阿羅漢他會有變現,像目犍連,他會大的神通;一般阿羅漢沒辦法,一般阿羅漢得到慧解脫,沒有辦法這樣子,要定解脫了,他就有大神通。那不要講佛了,那你十八不共法隨便舉一個,你變現一下看看。
有一個。。。。。。二位出家人,是兄弟出家的,然後他的弟弟很吹噓,捧這個哥哥,他說:我哥哥修行很好,我哥哥現在念佛,全世界都可以聽得到,他不受時空,他就是佛!我說:喔!好吧!你是佛,那你解釋一下,佛不落入有見、不落入無見、不落入斷見、不落入常見,來!試說看!你聽都沒聽說過這個。所以,你現在就可以知道,這個末法的異象、亂象是很可怕的!自己沒有一點點正確的佛的理念、思想,很容易被這個稀奇古怪蒙蔽、牽引,而自己不知道,當他在迷惑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告訴你:九條牛都拉不回來!拉不回來的,用什麼方法都沒辦法了,因為他的心中就認定這樣子叫做佛法,誰也拿他沒辦法!所以自己要給自己一次機會,什麼是正知正見、什麼是佛見,心中你有這一面鏡子,你就完全不被蒙蔽了。
「不為煩惱」:就是不為煩惱所覆。
譬「如」欲「澄」清污「濁」之「水」,先將之「貯」放「於靜」止之「器」中,若「靜」止之程度(定力功夫)「深」而「不動」搖,則「沙土自沉」,砂土沉澱後,「清水」自然「現前,名為初伏」二障現行之「客塵煩惱」。(此為以定力令心水澄清、伏煩惱)。
若以慧照破「去」除沉澱心底之無明淤「泥」,而得清淨無雜質之「純水」,則「名為永斷根本無明」{此為以慧力照破無明。)
清「明」之「相」既已達「精純」,故能令「一切」身土自在「變現」,廣度有情,而「不為煩惱」所覆,因心水之中已純淨無雜,故一切變現妙用「皆合涅槃」不生不滅「清淨」之「妙德」。
這一段經文很簡捷扼要地開示定與慧之用:定以伏煩惱,如令渾水沉澱;慧以斷無明,如除水底沉澱之淤泥。即此便是從初發心,以至於成佛,一切修行的要訣。就是你這個初發心要對,下手處要不生不滅。用現在的語言就是:聽到或者是看到任何的境界,不要有太多的情緒變化。
經文:【「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
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注釋:
「煩惱根本」:煩惱的根本,就是無始無明。
有一個比丘,他對這個無始無明始終弄不懂,他說:師父!為什麼要講無始無明?我跟他講:是為了要破外道,外道總有一個開始;講開始,就犯了一個邏輯的錯誤,就上帝在七千年前創造天地萬物;人家發現了山頂洞人,都是四十萬、五十萬、六十萬、七十萬年前,那何況七千年前!所以,上帝休息一個禮拜,我們現在有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所以中國人,他講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以前的人講: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禮拜四。這個是基督教、天主教在講的,為什麼要講「禮拜」?要講「星期」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對不對?星期五、星期六、星期七。我就喜歡這樣念!好!七天一個循環。可是在佛經裡面,七,它是一個圓滿數,打佛七、打禅七,它是一個圓滿數。七,很多的宗教都有在用,七七四十九,包括道教的超度,都是七七四十九天。所以,你講有一個開始,就落了一個邏輯上、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的。時空,時是無始無盡的,空也是無盡的。那麼為什麼講無始無明呢?因為講不出一個開始。其實講無始無明還是不對,時空本是幻,幻哪有什麼無始、開始?無始是對開始講的,開始是對無始講的;如果以究竟的佛義、真如來講,時空本來就是幻,幻無實性,豈有始有終?沒有這個東西的,沒有這個東西的。所以,佛在講經說法,有他的時空性,為了破除某一種觀念,不得已才講無始無明。所以佛性講:有始無終,有開始,當你見性的時候,開始了真如本性、佛性的時候,我們講:已經有產生了、作用了,對不對?所以有開始了,但是他是無終,因為他見性了。那本性呢?從理上來講:無量劫來本來就存在;可是你沒有開采出來,等於沒有。所以,有時候講有始無終;有時候講有始有終;有時候講無始無終,這個都是在凡夫位必需要做這種善巧方便,來做邏輯學上的推論跟比較,讓你覺得比較合理一點。要不然講無始無明也錯,為什麼?為什麼無始無明?無明本空,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本空,哪有什麼時候開始?本來就不存在,只是你不悟而已。所以說:佛有善巧方便,但不要把善巧方便硬要好像去追逐;硬要好像是非得要這樣解不行,不需要自己把自己束縛住。
所以煩惱之根本即是無始無明,又稱為根本無明,由根本無明再生三細六粗之枝末無明。
所以,像《地藏經》要常常誦,說:一舉一動,無非是業,無非是罪。就是這樣子。
業若有形,盡虛空界法界不能容,《華嚴經》後面是這樣子講。所以,發業就是發業無明,發身口意三業的無明,潤生:滋潤生死,滋潤生死就是內心裡面的貪愛不斷,叫做滋潤生死。貪愛不斷,貪這個、貪那個。。。。。。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這個叫做滋潤生死,滋潤生死。所以修行人對這個無明、習氣是不能客氣的,你只有斷它,你不能跟它妥協的,聖人不會跟無明妥協的。
「潤生」,就是潤生無明。「發業」也就是起惑造業,由七轉識起惑故,發動身口而造諸業。「潤生」就是中陰身於求父母投胎時之憎愛等無明之心,相當於十二有支之「愛跟取」二支。這個在《十四講表》都講過了,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又發業與潤生合起來就是三細六粗的枝末無明,也就是除了最初一念無明的根本無明以外,所有的起惑、造業、受報之一切過程。
所以,在座諸位!你只要記住四個字,便了解發業潤生,就是:自作一定是自受,你逃不掉的,「自作自受」,果報還自受。所以當你造任何的業因下去,統統要很明確的理智來告訴你:這種事情做不得;或者是:這一句話講不得,講不得!這樣你的生死就慢慢慢慢的脫離,脫離。
所以有的人說:師父!您為什麼不講《成唯識論》呢?為什麼不講《大智度論》呢?我說:哇!你們現在程度怎麼進步得那麼多?還會主動要求聽難的!你知道《成唯識論》就是十個,十個論師,所談的角度不一樣,叫做論,論就是一問一答。。。。。。一問一答,一問一答叫做論。那麼十種論師對這個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就有十種看法,有好多的看法,有的認為見相二分已夠;有的人認為要三分;有的認為四分,這個就是《成唯識論》。那麼,《大智度論》百卷,那就更多了,解釋《大般若經》叫做《大智度論》,這師父看過了。
「不聞虛空被汝隳裂」:「隳」,就是壞。沒聽說過虛空可被人破壞、碎裂。虛空比喻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可破壞,以其非有相故。有相才是生滅、才是可以破壞,無相怎麼能破壞呢?對不對?真如本性也沒有結,雖然六根六識皆現有(結使),但六根六塵只是真如本性虛空之華,虛空幻化出來的華,華體本無,華體本無就是空無自性。簡單講就是:只要是依他起性的,統統是空無自性;六識也是依他起性。更何況此華之大小、顏色,豈有實法可得。是故佛意為欲究竟解結者,即需以此無上智眼去體契,否則有如空華之結,解得了嗎?意思就是:空華、虛空,因為眼睛有毛病,現出虛空當中有花,而虛空本來就沒有花。我們本性裡面本來就沒有無明,現在因為妄動現出無明,雖現出無明,其實無明也不存在,無明的體性本來就空,就是這個意思。否則有如空華的結,解得了嗎?若悟諸結如空華,則一切結不解自解,意思就是:華本身就不存在的。
所以佛在前面說:「何借劬勞肯綮修證」。這一句話對修行人是特別的重要,一般人他誤認為:我拼命的念佛、拜佛,我用功、吃盡苦頭就叫做修行。但是他沒有了悟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的時候,就是用體力,這個叫做用體力在修行,用體力在修行。這個現在可多了,大家都很精進,可是呢?老修行的脾氣大,脾氣就是不改、個性就是不改,看起來真的是很精進,現在放眼看出去都是這樣子,拜佛、念佛、大禮拜,在相上裡面轉的,非常非常的多,我們也不能說人家不對,也許人家體認心法。是不是?這個我們不是他,所以,不作任何的批評,我們尊重、我們也隨喜。
不過修行,你一定要抓到重點、抓到根本,就是心,心。所以,廣欽老和尚坐在那邊,那你就知道他的功夫,不來亦不去,沒有事,他坐在那邊,如如不動,誰比他更有修行?你碰到煩惱,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失控啊;廣欽老和尚坐在那邊,如如不動,無來無去,沒有事,那你誰比他有修行?所以,佛法是心的問題。所以,動、靜、根、覺、空、滅,就是動態如如不動;靜態如如不動;碰到了能緣的根,如如不動;覺性如如不動;空性如如不動;滅性如如不動,動、靜、根、覺、空、滅,會通一個共同點,就是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修行直下無心便是道,你不用這麼辛苦的一直拼了老命,一定要每一個字一拜、每一佛一拜怎麼樣。。。。。。當然,你要拜,我們尊重。是不是?這個就是佛一直告訴我們:會用功的,一日;不會用功的,塵點劫。六祖講的:悟則剎那間,迷則塵點劫,就是這個。
所以當然我們要找那個訣竅,一解就開了!是不是?若不知根本,即使很勤苦努力地在解空華之結,累劫勤勞,亦無所獲。一念悟時,速至佛地。注意那個「悟」,悟就是契入佛的本心叫做悟。所以,禅宗裡面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禅宗裡面講:若論佛法,一切現成;當相即道,見處即真;不離本處,即得菩提;菩提無來處,菩提無去處;菩提非增處,菩提非減處;菩提非一處,菩提非異處,一切法不可得處,一切法不可得處,即是佛行處。人家就講得這麼清楚了,我們就是不會用功。
義貫:
初發菩提心「第二」決定「義者」(第二個必定要有的條件)為:「汝等必」須起「欲發」無上「菩提」之「心」,不求他乘,而「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一切凡、外、權、小所依之「諸有為相」;「應當審」思「詳」察「煩惱」之「根本」,須詳審「此」煩惱自「無始」以「來」,如何令你「發」起身口意諸「業」?如何令你「潤」蘊無量的受「生」,令你造作無量業,受無量生死?然而你更應進一步推求:這其中,是「誰」在「作」業?「誰」在「受」報?(若真知其中之作者——生死之因,受者——生死之報,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否則盲修瞎練不知目標、問題所在,又有何益呢?)
「阿難,汝」若真的欲「修」無上「菩提,若不審觀煩惱」之「根本,則不能」了「知虛妄」的六「根」六「塵」到底於「何處」生「顛倒」。若連顛倒之「處尚不知,雲何」能「降伏」煩惱、無明,而證「取如來」之聖「位」?
「阿難,汝觀世間」欲「解」繩「結之人」,若「不見所結」的原頭,「雲何」得「知解」結之下手處?我們從「不」曾「聞」說「虛空」可以「被汝隳」壞碎「裂。何以故?」以虛「空無形相」,故如同繩本「無結」繩子本來就無結,則今也是沒有「解故」。所以本來就不打結,現在不必把它解開,意思就是:煩惱本空,不必斷。(眾生本性以及六根六識,亦皆同於虛空,六根六識以無明故現若有結,無明若亡,則見結實無有。)所以說:我們了解,這個結都是從哪裡來?都是從看了以後,觀念立刻建立,就打結。
所以我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自從我們了悟了佛性,萬法與我們不相干,無量無邊的眾生,如果來贊歎師父,贊歎是幻,沒有實在的東西;如果有的人對我們有意見、毀謗我們,這個亦是幻,贊歎是幻,毀謗亦是幻,我們的心並沒有什麼增減,問題是那個造業的人,或者是造功德,要看對方了。所以我們今天,師父用什麼心態呢?用佛的例子來講,釋迦牟尼佛這個大聖人都不可能做到,從事相來講,所有的眾生都認同他;佛在世的外道,就讓他快要死了,要攻擊他、毀謗他,外道不滿釋迦牟尼佛,更何況我們今天只是個平凡的法師,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認識你、都支持你、都贊歎你,一定有正,一定也有負的,這個是世間的常態,世間的常態。那麼,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你就可以過安穩的日子。所以你要求這個山河大地把它擺平,你才能走平的路,不如你的心中,用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心,你這一輩子自然能夠走得安穩,安穩。人家贊歎,不重要,你有沒有那個實力?人家毀謗,也不重要,你是不是真的造違背因果的事情?所以到最後還是要問自己了,還是要問自己了。所以,修學佛道,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了悟諸法本空,那麼就沒有來去、生滅、增減,因此你會過得不一樣的日子。你要怎麼樣才沒有是非呢?很簡單,從今天起,你跑到深山裡面,沒有人認識你,跟猴子住在一起,猴子,只有這樣子才沒有是非,只要活在這個人世間,包括釋迦牟尼佛。所以,事相一定有缺陷,理上是沒有的。所以因為我們要契入這個理,就是每一個人的圓滿清淨自性;那你這個五蘊身,不管你怎麼做,有的人從東邊看,看到這邊;有的人從西邊看,看到那一邊;有的人從背後看,說:我看到法師的背部。可是站在前面的人說:不是!我看到慧律法師的正面。東、南、西、北看的角度都不一樣。所以,講這一段有什麼重要的含義?重要的含義就是安慰大家,安慰大家就是說:這個世間,先問自己的良心,你把這一些外在的統統放下,這樣你才能能夠安穩的走一輩子,一輩子。
阿難,雲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
注釋:
「六為賊媒」:「賊媒」,就是賊人之媒介,猶如內應,溝通外賊。「六」,是六識。
「世為遷流」:「世」是指變遷流動的時間。
「界為方位」:「界」為界定空間的方向與位置。
「東西南北」:稱為四方。
「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稱為四隅,四個角落。四方加四隅,再加上下二方,合稱十方。
義貫:
「則汝現前」的「眼、耳、鼻、舌,及與身、心」此「六」識「為賊」之「媒」介,串通外賊,而「自劫」自「家」之財「寶」(功德法財)。「由此」自「無始」來,於「眾生」自有情「世界」妄「生纏縛故」,那個「妄」要特別的體悟,那個妄生纏縛就是:這個世間本來就是不實在的,我們拼了老命就是要去執著它,這個叫做妄生纏縛。所以我們的纏縛有沒有意義?沒有意義!簡單講:這一輩子沒有聽到佛法的,他的生命就完全沒有意義!就像一部機器一樣,出生,男孩子、女孩子,好!讀書,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有的人沒福報,他就沒辦法上大學了,沒因緣了!有的人上大學,好!上大學以後,就是結婚,結婚;結婚以後,生二個、生三個也好,共同買一棟房子。這個過程還是很順利的,多少的婚姻破裂,多少人的痛苦沒有辦法講的!是不是?但是恭喜他,他成長了!
有一個人很恨她老公,來到我這個地方,我跟她教化,我說:你要轉過來,要感恩!她就開始會轉念了,本來恨、恨透了他,後來,真的:我因為老公的拋棄啊、家庭怎麼樣,痛苦!她改變觀念了,從此以後用全國電子了:感恩的心~~~(廣告辭)喔!她那個日子就不一樣,晚上,以前恨起來,晚上都睡不著,現在知道要用轉念了,轉過來,她現在晚上睡得很安穩了。這個佛法就是 incredible , 非常不可思議的東西!佛法太厲害了,一轉念之間,所過的日子,從此王子跟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住在城堡裡面;童話故事常常這樣寫。
所以那個妄生纏縛,就是告訴你:我們今天受的苦,實在是很冤枉,因為我們不曉得那個是虛妄的東西,拼了老命要定位,說:確實有這種東西,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而將廣大圓滿的心性,變局於四大之中,埋沒於五陰之內。
所以第一、我講話一定不傷人,跟我相處過的都知道。我這一輩子,無論是讀高中,班上的同學都很贊歎我。讀大學,我們那個大學的同學跟我講一句話,說:林學長!這四年這樣相處,我覺得你的心非常的平等。因為我本身就很窮啊,祖先很有錢;可是,他不留一毛給我。對不對?林厝村的,大家都知道,我們那個祖先都是幾百甲地,開糖廠還沒錢?所有的甘蔗統統是我們的,幾百甲;可是,就不留一甲給我,害我這麼慘!是不是?一甲都沒有!(笑)所以說:因此我們理念正確一點、觀念正確,你就會活快樂的日子,萬法到最後回歸,還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自己。所以你就一定要把這個度量放寬。
故「於」身心與「器世間」,皆「不能」解脫「超越」。「阿難,雲何名為眾生世界?」所謂「世」,其義「為」變「遷流」動的時間,而「界」之義「為」界定空間之「方」向與「位」置。「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以及「上下」此十方稱「為界」;而「過去、未來、現在」則稱「為世」;所以「方位」共「有十」種,而遷「流」不住的時間的大「數」則「有三」種。
經文:【「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注釋:
「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因為上下以及中間皆是依四方而定,所以都無有一定的方位。
「四數必明」:東西南北四數則一定是可明指的。
「三四四三,宛轉十二」:三世乘以四方,或倒過來以四方乘以三世,不論順轉或者是逆轉,都是十二,所以稱為「宛轉」。
「流變三疊」:「三疊」,就是三重。從本流末,故有三疊。
「一十百千」:第一疊為三世乘四方等於十二;第二疊:在第一疊當中的三世,每世皆各具有十界。十二乘以十等於一百二十。第三疊,在第二疊中的十界裡,每界各又具十界,故為一二○乘以十,等於一千二百。「一十百千」為省文,取其整數而言,確實則應為:一十二、一百二、一千二。
「各各功德」:「功」,就是能。「德」,就是性。「功德」合言即是功能與性德。謂六根之性本是一心,故其功德皆為一心所顯,因此功德皆悉平等。
義貫:
「一切眾生」乃由四大與六精交相縫「織」虛「妄」而「相成」,於根「身中貿」易「遷」流,時間之三「世」與空間之十「界相涉」相入。「而此界性」之「設」定,「雖」說有「十方」,而且其確「定」之「位」置亦「可明」白指出,但「世間」一般「只目東西南北」四方為准,至於「上下」並「無」定「位,中」央也「無」一「定」之「方」位,以皆依四方來決定。而東西南北「四數」是「必」定可以「明」確指出的,此四方「與」三「世相涉」入,若以「三」世涉入「四」方,或者是以「四」方涉入「三」世,順逆「宛轉」皆成「十二」。從本「流」末「變」少為多,共有「三疊」,成「一十百千,總括始終,」於「六根之中各各」根之功德——「功」能「德」用皆「有」一「千二百」。
底下是審度六根的功德優劣,
經文:【「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迩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阙一,當知鼻惟八百功德。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阙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注釋:
「動若迩遙」:「動」,就是動塵。「若」,就是或。「迩」,就是近。「遙」就是遠。此謂,動塵若近若遠,耳根皆能得聞。
「靜無邊際」:「靜」,就是靜塵。至於耳根聞靜塵的時候,則了無邊際。
「而阙中交」:「阙」,就是跟(同)這個缺字。「中交」,就是中間交接之際。此謂,鼻根之功德缺少了出息與入息中間的交接之處;短暫的停頓就是交接處。因於此交接之際,即有極短暫之中止,彼時沒有息之出入,亦無聞嗅之功。
「言有方分」:「方」,就是地方。「分」,就是差別。言語有地方之分別。
「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中」,就是離開的時候。這個是講指觸塵,觸塵與身根相合的時候,才能覺知,因為根塵是一體的兩面的。塵與根相離的時候,就不能覺知。
953頁,「離一合雙」:「一」,就是一分功德。「雙」,就是兩分功德。此謂,離時算一分功德,合時的時候算兩分功德,因為根跟塵,加起來就是三分功德。
義貫:
「阿難,汝」應「復於」六根之「中,克定」諸根之「優劣」之性能,「如眼」之功能為能「觀見」,自身之「後」方為「暗,前」方為「明」,在身之「前方」則「全」看得「明」白,在身的「後方」則「全暗」而完全看不見,然「左右」兩「旁」也能「觀」看得到,所以「三分之」中有二分可以看得到,「統論」眼根「所」能「作」的,其「功德」並「不」完「全」,以「三分」而「言」,眼根之「功」德中,有「一分無」功「德」可顯示,「當知眼」根「唯」有「八百功德」。
「如耳」根之聞性,」可以「周聽十方無遺」,聲塵有動靜二塵兩種,耳根聽聞「動」塵(有聲之聲)之時,「若迩」若「遙」(或近或遠)皆能得聞;至於聞「靜」塵(無聲之聲);無聲的時候也是聲,只是無聲。則了「無邊際」界限,「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954頁,「如鼻」根「齅聞」之功德,則「通出」息與「入息」兩者皆有嗅聞之功能,鼻聞之功雖「有出有入,而阙」少「中」間「交」接時的短暫中止,那時即不能嗅聞,所以,「驗於鼻根,三分」之功德「阙」了「一」分,「當知鼻」根「惟八百功德」(出入息各得四百功德)。
「如舌」根能以言語「宣揚」道理,能究「盡諸世間」及「出世間」之「智」慧;「言」語雖「有」地「方」之「分」別,然義「理」則「無窮盡」,無有地域之拘囿。「當知舌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根之「覺」知「觸」塵,能「識」別「於違順」二塵,觸塵若與身根相「合時」即「能覺」知,相「離」之「中」即「不」能覺「知」,根塵相「離」時算「一」分功德,根塵相「合」時算「雙」份功德,所以加起來共有三份功德,那麼每一份功德有四百功德,每一份有四百功德,如是「驗於身根」則「三分」之中「阙」了「一」份(以根塵相離時不能覺知,所以少一份功德),「當知身」根「唯」有「八百功德」(根塵相合時雙份乘以四百)。
「如意」根於默容——「默」然無言中可「容」包一切,「十方三世」中,「一切世間」及「出世間法,惟聖」人「與凡」夫境界之法,「無不」能「包容」,且皆能窮「盡其涯際,當知意根」能「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好!我們這個《義貫》就念到這裡。
翻過來,《講義》拿出來,680頁,680,那麼我們這個《義貫》因為它是白話,我們用的時間稍微縮短,那麼這個《講義》就要詳細講,就要放慢腳步了。所以,放慢腳步,你能夠,最好是做筆記,因為你什麼時候,五年、十年後再看,不一定。這個光盤、DVD做出來,諸位!有上字幕的時候,還是要從頭再看一遍的。諸位!真理不怕多,真理不怕重復,真理就是要重復,強化自己心中的真理,是不能怕煩的。真理不怕重復、真理不怕多、真理不怕煩,就是要這樣子,就是要這樣子。所以有的人聽了一次《楞嚴經》以後,光盤出來了,到現在都不想去看,是很可惜的!因為那個是上了字幕,跟不上字幕看是差很多的,差很多的,所以要看。
【卯五 教其悟圓入一 (分二)】現在要教你入於圓滿了。
【辰初 令驗六悟圓 二 令入一解六 今初】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
這什麼意思呢?解釋一下:阿難!汝今,「欲」就是發心;樂欲,或者是念樂(yao四聲)欲,發心樂(yao四聲)欲;「逆」就是不順。我們貪著五欲六塵,往外奔馳,往外,心往外攀緣,這個叫做順生死流。那麼現在不要,我們發心樂欲逆生死,就不順著生死的怎麼樣?欲流,五塵欲境之流,外面五塵欲境之流。「返」就是返本,返回本來;「窮」就是窮盡生死流之根源。返窮流根,就是返本窮盡生死流之根源,達到佛的境地,不生不滅的境地。
【此正示選根解結。】【初心下手修行,最切要處。上文已指,虛妄結處在根,復告六根優劣功德,正宜揀選圓根,解除結相,故先令驗六根,悟取圓根,一門直入。此段原其能發增上勝心。上一欲字,即指發心樂(去聲)欲,下一欲字,乃是五塵欲境。逆者不順之意。】
【流有二種:】
A,在因來講稱為欲流;在果來講是稱為生死流。簡單講:你今天貪著五欲六塵,你就是將來一定要受生死,這個逃不掉!【約因稱欲流,即根性不流逸奔塵,】也不順著五欲,五塵的欲境之流。那麼,這個意思,如果流逸奔塵,那麼五欲這個境界就變成生死的因。意思就是說:欲望:財色名食睡,看淡一點,生死就比較容易了。太看重了這些東西,你就一直奔馳,就是一直追逐這個。如果【不順五塵欲境之流】那個小字體的:【(法塵是五塵落謝之影);】所以我們現在貪著五欲六塵,看到的其實只是腦筋裡面的影像而已,影子而已,沒有那個人。或者山河大地,山河大地,你看到的,你把這個樹木、土石移開來,那一座山不見了;把大海的水抽干了,劫末的時候、地球毀滅的時候,什麼大海水?統統是顆粒微塵,哪有什麼大海水?統統汽化了。所以我們短暫的緣起的相,讓我們著迷,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生命的真相。所以這一輩子有因緣碰到佛法,就會進入了覺悟的佛性。
底下說:【約果稱生死流,即由根緣塵,識生分別,起惑造業,】「識」就是識心,根攀緣這個塵,中間這個識心就產生了。起惑造業,【依因感果,流轉生死。】流轉生死。【逆生死流,即旋根脫塵,根塵不偶,】不配合叫做偶。【惑、業、苦三,無自而生,】無自就無從,無從而生,從哪裡生起呢?簡單講:這些惑、業、苦,都是借著緣起性的東西,你能夠把它放下,根塵不偶,那麼,惑業苦沒了。所以,【乃不循塵,自然不流轉,】這一句簡單講:就是修行人的生活越單純越好,越單純就越享受生命,真理其實很簡單、生命其實很簡單;但是我們把它搞得太復雜了,以致於活得痛苦不堪,自作自受,作繭自縛。你只要不循塵,自然不流轉。【合之能逆欲流,生死流自然不順矣。】
【返窮流根:即返本窮源,窮生死流之根源,做逆流照性工夫。】我們以前都是往外奔騰,現在收回來,現在把它收回來,叫做逆流照性的工夫,這個還是要叫你見性。【同觀世音,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那麼,亡所就是能所滅了。【漸次深入,解六結、】動、靜、根、覺、空、滅。【破五陰,】色、受、想、行、識。【識陰一破,則返窮流根之功成,妄窮真露。】妄心窮盡,真心就顯露。【至不生滅:即「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是也。此種發心,即前欲令見、聞、覺、知,遠契如來常、樂、我、淨:又即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至不生滅,則分證如來常、樂、我、淨,登圓教初住,得念不退,任運進修,自可圓成無上果覺也。】
經文:【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解釋一下:
說: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就是說:一定要合,根塵一定要接觸,才能有這個覺知。
那麼這裡:誰合誰離呢?合是指鼻根、舌根、身根,合才知嘛!
那麼,誰離呢?眼睛要離、耳根要離,意根也是,意根也是。
所以,誰合,就是哪一根是合呢?這三根:鼻根、舌根、身根是合才能知。哪三根是離才能知覺呢?就是眼根、耳根、意根。
好!那麼,鼻、舌、身要接觸才能知,那麼就比較難修了!對不對?就像眼根,後面看不到;可是後面敲聲音,你耳朵也聽得到,那這個當然就是離的時候。眼根、耳朵還有意,為什麼叫做離呢?你眼睛這樣,你怎麼看得到?眼睛當然要有一個距離。說我眼睛看的時候這樣,(師父拿本蓋在眼上)那你怎麼看得到?眼睛當然要有一點距離。是不是?要不然你怎麼看得到?是不是?耳朵也是一樣,在這邊,太近了,那他也聽不到,太近了不行,還是要有距離。所以,有一個阿伯來到這裡,旁邊的人跟我講得不清楚,他說這個阿伯很重聽,我講話時就特意放大音量:阿伯!我跟你講話,你有沒有聽到?他說:您不用這麼大聲,我有聽到啦!說:您不用這麼大聲,這樣我會嚇到。
誰合誰離?要合,就是鼻、舌、身要接觸,才能知;那麼眼、耳、意要離才能知覺。
那麼,誰深誰淺呢?這意根比較深。哪一根最深?意根當然在內心裡面。那麼,哪一根比較淺呢?就是眼跟耳。那麼,意根深就不好修,因為深隱難修,不易覺察,那剩下的就是眼跟耳,眼、耳比較淺。
那眼跟耳來比較,誰為圓通?眼睛跟耳朵來比較,眼根跟耳根來講,哪一根叫做圓通呢?誰為圓通呢?誰不圓滿?當然就是耳根比較圓通。所以我們現在能夠聽經聞法,在剎那之間就能夠了悟佛的這個意境;要自己看書的話,這個可就難了!
【當驗二字,佛為叮囑,因心不可不慎。】就是因地心不可不慎,你要修行,就是一定要用智慧來揀擇。【欲求不生滅果,當依不生滅因。六根之性,雖不生滅,既有優劣之分,不得不慎揀選。有欲揀選,先當勘驗,此等六受用根,以根能領受諸塵境界,發作見等功用,故名六受用根。】
【誰字正令考察勘驗,六根受用塵境,誰是合知?】就是要合才知。【誰為離知?】那麼底下就是:【鼻、舌、身三根,為合中知;眼、耳、意三根,為離中知。合知難修,離知易入;就離知三根,再勘驗】哪一根比較淺?【誰是淺顯易明?誰為深隱莫測?】當然意根是深隱莫測了。對不對?【意根深隱難修,眼耳淺顯易入;】最下這二根,那怎麼修呢?【再就眼耳二根,勘驗誰為圓通?誰不圓滿?圓通、圓滿義同。具千二百功德為圓通,八百功德即不圓滿。照上三番勘驗,求其離知淺顯圓通,】這個就是頓點頓點,「離、」頓點,「知、」頓點,「淺、」頓點,「顯、」頓點,「圓、」頓點,「通、」頓點,統統是頓點。【唯耳根當之。】經過了一番比較,喔!原來我們這個耳根是最圓通的。
翻過來,【此文即如來密示耳根,為圓通根,不與阿難明言,令其自驗自悟,悟圓之後,但一門深入,自可解結脫纏矣!】
所以,現在師父要告訴你:如果你想了生死,又有在念佛,你每天都要抽出這個時間,用什麼?放那個念佛機,念佛機。有的人說:哎呀!師父!我年歲大了,不能念佛、拜佛,沒有體力。很簡單,用念佛機,念佛機要念得習慣,年輕的時候可以用快板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年歲大的人不要,要適應臨終助念那種聲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適應那一種的。我准備六十歲以後,就要去買一台念佛機,《楞嚴經》講完了,就要開始准備。為什麼?那個耳根的薰習,那個種子一種下去,力道就大,力道就大,省時省力,也不必人家在旁邊,如果你沒有共修,你在家,你看,也不會吵到別人。所以,既然耳根這麼利,就是用這個念佛機,念佛機。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解釋一下:
如果能夠在此悟到最圓通的根,逆彼無始,彼就是識精元明叫做彼,就不會妄動了。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因為那個見精,一念無明變見精;見精以後,元一精明,變成六精明了,六精了。
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循」就是依順,得循依順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那麼,用耳根修行,諸位!現在師父就教你一個直接了當的方法,就是說:在座諸位!用耳根最圓通,要怎麼修行呢?你能不能聽到人家在攻擊你的時候、冤枉你的時候,你受到很大委屈,你聽到這些不愉快的,你是不是能夠保持如如不動?是!你這個耳根就見性,你知道那個是塵。
當你有一天,你有一些特殊的優點,人家在旁邊認同你、贊歎你、隨喜你,把你捧得很高很高,你的心仍然不為所動,因為知道: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了幻即離,離幻即覺,也知道這些都是虛妄不實在的東西,你也保持如如不動,你就是用不生滅的耳根在修行,就這樣。
簡單講就是:聽到好聽的話,如如不動;聽到很難聽的話,如如不動。諸位!你聽到好聽的話,隨喜贊歎,表示你做人成功,因為你值得人家這麼認同你;當然,虛偽的是不算。你聽到了最難聽的話,恭喜你!因為世間人,你這一輩子,很少再聽到這麼難聽的話,你都可以忍得下來。是不是?所以,當你聽到很難聽,那個罵到幾乎體無完膚,可以說是吹毛求疵,這樣子毀謗、批評,對你實在是不公平,你也一樣不在意,我告訴你:你就入了耳根圓通。
直接講:於動態如如不動,於靜態如如不動。簡單講:好聽的話,如如不動;最難聽的話,你也是如如不動;或者是你今天你中了大樂透,你也一樣如如不動。如果說:你中十億大樂透,心,你也一樣如如不動,聽到你這個數目字,對了,一樣,你也如如不動,這個就是耳根圓通。換句話說:一切的聲塵——動、靜聲塵,毀謗、贊歎,乃至於一切的語言,對你來講,統統知道那個是虛妄之外塵,都是這樣堅持自己的,了不起,你真的進入圓通。
所以,諸位!進入圓通的人,他沒有是非,因為他擺平了自己,他怎麼會有是非呢?所以,在這個團體裡面,你用了這個耳根圓通,證入了返流照性的時候,別人講得天花亂墜,你一定不會去參與,因為那個跟生死沒關系,跟我們的生死沒關系。所以,大悟見性的人,本身沒是非。
凡夫就沒有辦法這樣子,他一定會受到動靜、是非、善惡,一直影響,一直講。。。。。。講不停!有一個人跟我講說:師父!我媽媽都一直念念有詞的,要念什麼咒?我說:那要趕快帶去看醫生了,已經在一直念念有詞了,還要念什麼咒?要趕快帶去看醫生了,那個生病了!喔!那就趕快去看醫生了,念念有詞的,一直念。。。。。。所以,會用功就剎那間;不會用功就塵點劫。所以,在座諸位!你今天你抓到了根本,你的四周圍,你這樣活下去,從現在開始,你就好好的從你四周圍的親戚朋友、丈夫、老婆,這樣好好的觀察一下,我告訴你:你會站在高處看眾生,哇!他們很可憐的、很辛苦的,他們過著辛苦的日子,沒有覺察。他們可以為一點事情、小事情,吵到不可開交,在你學佛的人看起來,那些事情就微不足道,很可笑的一個觀念;可是,他就是爭吵不休,眾生就是這麼可憐!
那麼,這一句話你就曉得,神通抵不過業力。諸位!你這一句話,就可以點出那一些稀奇古怪的,你根本就不要去在意,這一些很迷人的種種的感應、奇跡、佛跡這些,完全不要去迷戀這個東西,八正道裡面,沒有一個叫做正神通。諸位!神通抵不過業力,這一句話就是告訴你:般若智慧才能解決生死,不是神通啊,不是神通啊!所以,一個有正信、正知正見、佛知見的人,對這種東西不會有興趣的,感應,很好,就隨著感應,是不是?加持,病好了,恭喜你,很好;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開佛的正見、智慧,要了生死,這個才是重要的。
【果欲逆彼業流,須擇圓根。循者順也,得順圓根而修,如風帆揚於順水,與彼不圓之根修之,遲速不同,幾有日劫相倍之勢。下雲「彈指超無學」者,】無學就是阿羅漢,在剎那之間就超過無學位了。【即循圓根也。】也就是你明心見性,那麼,就不得了了,剎那之間就超過阿羅漢了,超過無學位了。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解釋一下:我今,「備」就是完全;「顯」就是顯示;「六」就是六根;湛圓明就是六根之義相,也就是湛然妙覺圓明。我現在已經完全顯示六根的湛妙圓明的覺性。本所功德,本所就是種種差別的功德,數量如是,有的八百,有的一千二百。隨汝詳擇,何根是最圓滿的,其可入者,其可入者就是詳審看看。其可入者,當然秘密是指耳根,耳根才是最後的選擇、最重要的選擇。吾當發明,令汝增進,我現在繼續把它開發出來,讓你得到增進。
「備」就是全顯,【備顯即全顯。上四句指前,謂我現今已為汝完全顯示,六根中本來各具一千二百功德,而在迷位中,為根所局,為境所限,不無優劣。又與汝全顯,所有差別功德數量,如前文所說者是也。】
【湛圓明,乃六根之義相。前雲:「分汝湛圓,妙覺明性,為視、為聽、為覺、為察。」】所以,【故知六根中性,即湛圓明性,隨汝詳細選擇,六根之中,何根最圓,可為從入之門,而起修證者,吾當為汝發明,次第解結,漸次深入,令汝得以增進。此中其可入者,亦密指耳根,佛不與明言,但教詳擇,與前教悟同一用意,要阿難自悟自擇,自修自證。】
所以,【悟之與擇,不無分別,朗然無疑謂之悟,決定取用謂之擇,下即明選擇所以。】
如來,那還用說嗎?當然界界圓滿,一一修行都能圓滿。所以,可見佛不是修一行,「一一修行」喔,「一一修行」喔,無量的法門佛都修,叫做一一修行。
【十方如來,因地發心,得圓自在慧,故於十八界,兼攝七大:】「攝」就是包括七大。【六塵攝五大,】空是包括了色法,【空亦色法,為眼根所對;六根攝見大,】六根的根性是攝入見大。【六識攝識大,】講來講去,【二十五門頭頭是道,一一依之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究竟極果。於十八界七大之中間,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亦無優劣之可分。】
【此出揀選之由。】因為你們這個根器太差了,【上段諸佛根器超勝,諸法平等,故門門可入,但汝根器下劣,思惑尚在,】因為阿難證初果阿羅漢,只斷見惑,所以,思惑尚在。【未能於諸法之中,得圓融自在之慧,悟明法法唯心,本無優劣。故我宣揚,根有優劣,令汝驗證分明,但擇一最圓之根,做逆流解結工夫,一門深入。此正如來特為初機,別開方便,】
所以這一段就是告訴你怎麼修行。上一段說奢摩他,叫你解這個理,如來密因;這一段叫你怎麼修、怎麼契入、怎麼一門深入。所以,人家這個一門深入,是指耳根,六根裡面選擇一根,這樣進去叫做一門深入。我們現在弄錯了,現在把淨土宗專修念阿彌陀佛,這個叫做一門深入,是錯的!經典裡面講的一門深入,是指六根裡面選擇一根,返流照性,只選一根,返流照性,照性以後,六根全解脫,它這個叫一門深入。現在我們把這個一門深入的名詞,搬到淨土宗來用,叫做一門深入,其實跟《楞嚴經》講的這個是違背的。
諸位!要畫線,前面妙奢摩他科,悟圓理,標A,為最初方便;
本科妙三摩,起圓修,B,起圓修;
(C)下科禅那當中,得圓證。
你看,見性,統統加一個「圓」:悟圓理、起圓修、得圓證。
所以,很清楚的,佛法只有見性的人懂得圓滿,懂得圓滿,也只有我們每一個人本具的佛性,才有圓滿;那麼在這個世間的假相不可能圓滿,你要做到所有的人都認同,那不可能,做到死都不可能,只有對得起自己的佛性,也就可以了。所以,這個就是圓滿。所以悟圓理,就起圓修、得圓證,諸位!這三個,標出來的A、B、C都有一個「圓」字。為什麼?所以,只有明心見性的,才能得佛之本意,才能入佛之正見。
因此,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就是不了解不生不滅的本性,學法無益,因為那個就是妄,其他叫做妄識修行,現在是捨識用根,用不生滅下手處。諸位!到達了這個不生滅,下手處對的時候,你做任何事情都不一樣。水陸法會它快到了,當你悟到圓理、起圓修、得圓證,不一樣!你在這個義工,所有義工裡面受到任何的委屈,你一定覺得那個不委屈,你就認為那個叫做修行。做得滿頭大汗,你快樂得無邊!為什麼?這是我的工作。我是常住,你進入文殊講堂,你也是常住。所以,進來的義工,他觀念就完全正確,今天你為誰做?當然為自己啊!你今天進入文殊講堂所有的義工,站在哪一個崗位,內壇、外壇、煮飯的,你內心都很清楚:三寶就是我,我就是常住,常住就是三寶,我們的本性就是佛、法、僧具足。所以,你為誰做?所有的因果,到最後回歸到自己。所以你在文殊講堂,就會做得很法喜,你這個義工有正知、有正見、佛的正見,你開佛的智慧,做任何事情都不牢騷,也不抱怨,也絕對不會跟人家起沖突,任何事情可以討論,可以討論,有討論的空間,多溝通就不會誤會,是眾生嘛!對不對?
但是我們今天能夠有因緣聽到《楞嚴經》的思想,這個思想一奠定以後,不得了!你在廚房任何做,都不會跟人家大聲,因為你看到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對不對。我們憑什麼對人家大聲?對不對?你是憑什麼對人家大聲?我們大家都是義工,撐開來、攤開來,平起平坐嘛!是不是?如果是組長,組長,他就有這份的責任:因為我是組長,就是一個領導。就有這個責任擔起來。像我師父就是住持,住持就是義不容辭,要挑起整個講堂的內外的事情;但是,要分工合作。所以,當你一個義工,經過了教化,這樣的薰習,我告訴你:整個講堂循規蹈矩。對不對?你看了那個排班在吃飯,你就知道哪些是文殊講堂教育出來的,哪些是外來的,立竿見影就判,你就可以判別得出來。我不相信文殊講堂聽經聞法教育出來的,為了中午的吃飯,拿一個便當盒,會硬是要插隊,把別人擠掉,我不相信你會有這種行為,對不對?因為你的心中沒有快跟慢,你圓滿就好、你方便就好,反而自己沒有吃沒有關系,你就有那種菩薩心:你們先吃,沒有關系,你們先吃,沒有關系。所以這個一種自性的自我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為什麼要叫阿難自修自悟?啟發每一個人內心裡面的菩提心,是多麼的重要,講經說法的目的也是這樣子。
所以說,很多人就說:我往生以後靠師父加持。有因緣我會這樣做,重點還是在你的自性,還是在你的心性,這個才是根本。所以,我們要了解,有了自性的修行,再外面的增上緣:金光明沙、往生被,那麼,就無往不利了,修行就是要走在平穩的路上。
有一個居士沒學佛,偶爾看了一本經典,突然跑來師父這裡說:
師父!那個經典不是講嗎?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受善知識的開示,對不對?勸告,十念就可以往生了!
我跟他講:居士!你這個叫做走高空繩索的修行。
他說:走高空繩索是什麼意思?
就是very danger,很危險的!走在高空的鋼索。有千千萬萬的人,哪一個人造了五逆十惡重罪,可以在臨命終還會接受人家的勸告?那個比中大樂透還難啊!還難。所以修行要修穩當的路線,不要投機取巧說:我看了,五逆十惡重罪,臨命終受善知識的開導,十念也可以往生。那是在展現佛的大悲啊,大悲啊!但是,不是,既然造了五逆十惡的眾生,那個你看看,臨命終的因緣,你就可想而知了,幾乎不可能!所以修行為什麼走那種危險的路、不穩當的路?對不對?當然要選擇一個最穩當的路,就是我們現在這樣子,按部就班,聽經聞法,堅持開般若智慧,知道佛的正理是什麼,自己不被迷惑,也不可以影響到你四周圍的眾生,四周圍的眾生,四周圍的眾生。
所以,文殊講堂都是這樣,打開的,你覺得你有緣,你進來;你沒有緣,那沒有辦法!為什麼?法不能勉強。就像釋迦牟尼佛在世,有時候釋迦牟尼佛可以教化徒弟,有時候要阿難、捨利弗、目犍連,他緣是在他們的徒弟身上,對不對?一定是這樣子的。所以有的人,我的課他會來;有的人,一定法無師的課他才會來;有的人就法宣師的課他才會來,其他慧律法師的課,他絕對不會來。為什麼?每一個師徒的緣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所以,一定要說師父度嗎?那可不一定!而有的人跟我們法師不一樣,叫居士去講,他就相應了,叫居士去講,他就聽得進去。所以,有時候法師派不上用場,那個緣不在這個法師的身上;但是,總是好的因緣。學佛就是學習懂得如何尊重每一個人的修行方式,修行就是要懂得尊重每一個法門的時空性,要尊重每一位法師、每一位居士,學佛就是學習懂得尊重別人。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命運,今天你來聽經聞法,誰拿著槍押你來?沒有!是你自己選擇的。既然自己選擇的,叫做無怨無悔,就是這樣,契入、堅持。
底下,684頁, 【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為什麼?因為本性是一,覺性是一。說:這個時候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因為同一個本性。
【此承上一門深入。即從一根,而解六結,】我們就是從耳根,【入到一真無妄之地,不是橫指六根為六結,】意思就是:諸位!六根,這裡要分清楚,六根之結就是眼根。。。。。。看我的手勢就知道(師父手勢橫排),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叫做六根之結,眼、耳、鼻、舌、身、意。要這樣子下來,(師父手由上往下豎排)叫做根根六結,每一根都有六結:動、靜、根、覺、空、滅。這樣叫做六根之結(師父手勢橫排);這樣叫做根根六結(師父手由上往下豎排),這個手勢很重要的喔!有的人不太喜歡看我的手勢,那這樣你體會不出來。這樣叫做六根之結;這樣叫做根根六結,看一下手勢就會知道。底下,所以不是橫指六根為六結,【乃是豎說根根有六結。此結,即從真所起之妄結,六結即是五陰,生則識陰先起,由微至著,】由最微細的到顯著的。【一、二、三、四、五、六,色陰具五、六兩結;解時從粗至細,六、五、四、三、二、一,】從第六結最粗的先解,所以,第六結就是動;第五結就是靜;四就是根;第三:覺;第二結:空;一就是滅。所以,【色陰先破。】色陰先破。【深入即次第解結,】次第解結。所以,迷惑顛倒由細往粗,斷是由粗入細。所以深入就是次第解這個結,【如觀世音菩薩,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漸次深入,解除動結、靜結、根結、覺結、空結、滅結,六結盡解,方入一真無妄之地。彼六知根,根根根結,隨此所入之根,一解一切解。】意思就是:同一個本性。當你耳根讓你見性的時候,不再執著任何的相,離一切相;那麼,你眼見一切相,還是離一切相;你嘴巴吃任何好吃的、不好吃的,也是離一切相;身觸還是離一切相。所以,當你離一切相,本性離一切相的時候,那麼,眼見、耳聞、舌嘗、鼻嗅,統統離一切相,一解一切解。
【即下文所雲:諸余五黏,應拔圓脫,故六根一時,俱得清淨。六根清淨,即六根開合,開一根作六根用,合六用在一根中,互用清淨。亦即下偈所雲:「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脫。」以上由悟而修,依修得證。】諸位!這個是三個,這個是次第,要畫線的。悟了就是道理知道了,知道每一個人都有本心,悟到不生不滅了;可是習氣還重。所以,什麼叫做修?有的人,有一個比丘就問說:本來就不生不滅,沒有什麼增減,師父!那要修什麼?我就在網路裡面跟他講:斷習氣,方便名為修,斷習氣,方便叫做修行。那麼,依修得證,就契入究竟之處,就是圓滿的根性。依修得證,【開示解結一周,】所以,【初教從根以解結竟。】
【卯初 阿難蹑佛語以請益 二 如來就所問以重申】
685頁,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
【此阿難蹑前,】「蹑前」就是依照前面。【驗六悟圓,】六悟圓,六根的悟圓,入一根就解六根之結。所以,【入一解六,】就是入一根,就解開了六根之結。【兩科佛語,領解未徹,重申請問。問意有三:一、前佛雲: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畢竟雲何逆流?二、前佛雲: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雲何深入一門?三、前佛雲: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雲何一根入流,能令六根一時清淨?此中三義,皆領解未徹,故重申請問也。雲何二字,貫下作三用。】
【辰初 申惑結尚深 二 申一六由妄 三 舉喻法顯明 四 申根結由塵
五 申塵亡根盡 今初】
經文:【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
解釋一下:佛就告訴阿難:你現在得到了初果,須陀洹果,已滅了三界的見惑,就是眾生的世間見所斷惑;諸位!這個見所斷惑,是見道位所斷之惑,跟那個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無關,此見跟那個見是完全不相干的。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跟那個是無關的,五利使那個。這裡所謂的見所斷,就是見道所斷之惑;就是見道,也就是悟到了三界的世間的這些不可得,所有的相都不安上任何的知見。所以,見所斷惑。
然猶未知,根中積生,但是因為,雖然你知道了,身見、邊見、這些邪見不可得;但是,歷生無始虛習;講最多的就是《楞伽經》,無始虛妄,無始的過妄習氣。這無始的虛習就是虛妄的習氣,無始就是最初一念妄動。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沒有這樣講,沒辦法用語言來解答,在眾生,這樣比較能夠理解,所以講無始的虛習。
彼習要因修所能斷,修就是修道位中,修道位中所能斷,這個斷思惑,這個斷習氣就難!所以這個見惑,他是懂得這個道理,思惑就是要斷習氣,這個就難!
所以,要因修道位中所能斷得,何況此中,何況這裡面,生、住、異、滅,「分劑」就是范圍,「頭數」就是數目,種種的數目,這個太多了,見惑八十八品,思惑有八十一品,我們講了無數次了。
看注釋:【此佛就問重申前義,但令增加詳明而已。一、以阿難我執分別雖破,我執俱生全在,】如果把「分別」排在前面,更容易理解:「分別我執雖破,俱生我執全在」,就更容易理解。所以這個分別我執就比較粗了;俱生我執,就是與生俱來的。你就知道,我們與生俱來的,每一個人都執著這個四大的假合,很難去突破的。全在,我執俱生全在,【正隨逐欲流,決當逆之。汝今五句,先揚見惑已滅;】「揚」就是贊歎,先贊歎一下,佛適時都給人家一個溫暖的鼓勵。所以溫暖的語言會得到溫暖的回饋,所以,諸位!你要重視這個溫暖的語言,講話要柔軟語、要安慰語、要贊歎語,這樣你得到的是會好的果報,不要像潑婦罵街一樣的,這樣不好!所以先揚,先贊歎見惑已經滅了。【中間五句,】抑,「抑」就是貶低、壓低了,把它壓。【抑其思惑未斷;】可惜你的思惑沒有斷,【末後三句,況顯無明分劑。】微細的無明種種的差別。
【佛告阿難:汝現今已得須陀洹果,即初果。梵語須陀洹,此雲預流,初見真谛之理,初預聖人之流,入見道位,亦雲入流。《金剛經》雲:「須陀洹名為入流。」佛自釋雲:「不入色聲香味觸法,」】這個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什麼意思?就是這些色聲香味觸法完全不會染污他,完全不會染污他,他也不再對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好奇了,他的心保持清淨。【即背】這個「背」就是遠離。【五塵欲境;】所以修行人是遠離五塵欲境;眾生不一樣,眾生拼了老命,也是追求五欲六塵;修行人不一樣,修行人拼了老命,也要遠離五欲六塵。【法塵為五塵之影,不入諸塵,即不入欲流,】不入欲境之流。【而入法流也。】入見道之法流。【上文雲:「欲逆生死欲流。」阿難已滅三界之內,有情眾生世間,見道位中,所斷我執分別之惑。台宗謂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是能逆欲流。以思惑八十一品未斷,不能逆分段生死流也。】
諸位!把《表解》拿出來,看看八十一頁,八一頁,八一頁,左邊,
(附表《見惑八十八使》)
見惑八十八使——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底下——苦,苦谛、集谛、滅谛、道谛底下,
欲界的苦谛底下,十惑全部具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這個「取」就是見取見;「戒」就是戒取見;貪、嗔、癡、慢、疑,就是苦下俱一切,十惑全在。
那麼,集谛底下有七惑——邪見、見取見存在;但是,身見、邊見、戒取見已經不存在了;貪、嗔、癡、慢、疑,二加五就是七。所以,集滅各除三,集谛跟滅谛除掉身見、邊見、戒取見。
那麼,道谛底下有八惑——邪見、見取見、戒取見,除去身見跟邊見;那麼左邊,貪、嗔、癡、慢、疑,所以,道谛除二見。
集,集谛跟滅谛底下——各六惑——除去身見、邊見、戒取見,還有瞋恨心。
道谛底下有七惑——除去身見、邊見還有瞋心。
所以,看最底下那個,苦下俱一切,集滅各除三,道谛除二見,除二見就除身見跟邊見,上二不生瞋,上面二界不生瞋。
那麼,見惑就是見所斷惑;思惑就是修所斷惑,修所斷,那麼就是斷習氣,簡單講就是:思惑就是斷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