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審除細惑 說二如來藏 第五


 2020/7/4    熱度:1122    下載DOC文檔    

大佛頂首楞嚴經
第9套

圓瑛法匯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講題: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日期:2009.6.25-2009.7.11 文殊講堂
片數:共6片(本片為第5片)
編碼:091[DVD簡體版]

內容概述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
圓瑛法師《講義》第532頁-第640頁
從532頁“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639頁)
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2009.07.05
  628頁,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28頁,中間經文,【子二 如來拂深情而責執吝 (分六)  丑初 就喻拂情伸意  二 迭拂諸情令盡  三 直斥耽著戲論  四 現證戲論無功  五 正勸勤修無漏  六 更舉劣機激責】

 【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緣、自然,理窮如是。】
二乘人著因緣,外道認為是無因的自然論;現在佛陀用室羅伐城當中,一個精神病的演若達多,來作比喻,徹底的除去自然和因緣,讓他們從這個比喻當中,去了解我們的菩提真性。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佛告阿難:就像這個室羅伐城當中,有一個精神病的演若達多,這個狂性因緣,因為他早上起來照這個鏡子,突然發狂奔走,原因是說,在鏡子裡面可以看到自己的眉和目;但是嗔恨自己的頭看不到自己的臉,因此就狂奔,認為這個頭有這個魑魅占去了,因此就狂奔在找這個頭,這個叫做狂性因緣。若得除滅,則不狂性,不狂性就是所謂的菩提真性,自然就顯現了。所以這個狂性就比喻作無始無明,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你只要把無始無明若得除滅,那麼這個菩提真性就自然而出。因緣、自然,就是佛家所說的因緣法,和外道所主張的無因的自然論,如果窮究起來就不出這二個:因緣跟自然。理窮如是,就是窮究佛教的因緣法,和外道的自然無因論,推究到最究竟的理,也不過是如此。
 【即如,乃即就前喻,以推阿難所執,因緣、自然之情。達多狂性,喻無明,】這個無明,【以為能障菩提之因緣;若得除滅,】意思就是如果狂心,【合狂心若歇。不狂性,喻菩提,】所以除滅就等同,“合”就是等同,狂心若歇;不狂性就比喻作菩提。【以狂性若得除滅,】則不狂性的菩提真性,(【則不狂性,】)【自然而出,】就是【合歇即菩提。】就等於說歇即是菩提的意思。【在汝所謂因緣、】佛教所主張的,和外道所主張的自然無因論的道理,(【自然之理,】)【研窮起來,必定如是。汝實未知,我說三緣斷故,三因不生,】殺、盜、YIN三緣斷故,三種相續的因不生。【狂性因緣,若得除滅,此本非因緣。又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此亦非自然。】這什麼意思呢?說:若得除滅,其實本來就沒有能除、所除,所以,這個本來就不是因緣法。又說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這個也不是自然而有的,是假借悟了、歇的功夫才顯現菩提,所以,此也不是自然無因論,而有這個菩提自性,也是必須借重因緣,所以這二種都是非,非因緣、非自然。【以下約頭】、【狂雙拂,】這個“頭”要頓點,底下就“頭”跟“狂”二個角度,來除掉自然和因緣,在頭的部分,除掉自然跟因緣,在狂的部分,也除掉因緣跟這個自然。換句話說:頭非因緣、非自然;狂也是非因緣、非自然,叫做雙拂,“拂”就是除掉,雙拂,除去的意思叫做拂,除去非因緣、非自然,從頭的角度、從狂性的角度,它們二個都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因緣、自然二計皆非。】

  629頁第三行,經文:【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本自其然,無然非自,何因緣故,怖頭狂走?】
說:阿難!演若達多的頭,這個演若達多,頭怎麼樣呢?頭本自然,意思就是說:這演若達多打從一出生,那個頭本來就是自然存在,好好的一直在那邊,叫做頭本自然。阿難!演若達多從一出生,他那個頭本來是自然,好好的存在,並沒有遺失。意思就是:一出生,他頭本來是自然、好好的存在的。那麼頭好好的存在,怎麼樣?本自其然,這個“本”就是本來應該,這個“自”就是時常。本來應該自然時時常常的,“其然”就是好好的存在,就是:本來就應當時時刻刻,“其然”就是沒有變化,一直存在,這頭本來就一直在那邊,無然非自,“無然”就是若非如此的話。如果不是頭一直存在在那邊,打從一出生,頭就一直存在在那邊,那麼就非自,這個才是非自然,“自”就是自然。若頭非如此的一直存在在那邊,則變成才是非自然的。所以佛就發難雲:何因緣故?到底是何故,到底是什麼緣故,而怖頭狂走?
整句把它貫串下來的意思就是說:阿難!演若達多這個頭,打從一出生,本來就是自然、好好的存在在那邊,並沒有得跟失。好好的存在在那邊,本自其然,本來就應當時常好好的存在在那邊,並沒有得到頭,也沒有失去頭。無然非自,如果不是這樣的存在,好好、好端端的存在,就變成不是自然了。所以,若非如此才是非自然。何因緣故,怖頭狂走?也就是:是何故?為什麼因緣?這最主要的是講何故。說:何因緣故,就是何故,怖頭狂走?為什麼恐懼這個頭而狂走?因為認為這個頭不在、不存在,所以狂走,狂走就是要去找頭,他認為頭不存在,被魑魅占據了,因為頭看不到自己的臉,因為恐怖而去找頭,叫做怖頭狂走。
  【此約頭拂自然。】“拂”就是除掉,就等於非自然。這個就是站在頭的角度,來除掉這個自然的無因論。【頭喻菩提之真,前二句標定,】標定【頭為自然。謂演若達多之頭,若本來是自然。】存在的。【三、四二句,本自其然,無然非自者:即是既本來自然,】就是根據上面那一句的意思,(【牒上句意,】)【即應常時自然,】就是沒有任何的得跟失,沒有什麼改變。【無時而不自然也。】時時刻刻都很自然。【末二句反難,以何因緣之故,忽怖無頭,而狂走覓頭耶?既然狂怖妄出,則頭不得謂為自然矣!】為什麼呢?不可以說它自然存在,因為狂怖是妄出的,還以為他是遺失了頭。所以,既然狂怖妄出,則頭不得謂為一直自然存在,正因為他狂怖妄出,所以頭認為不是一直自然存在,因為狂怖而出,誤認為遺失這個頭。
【法合,謂眾生真性,若本來自然,無有那一時,】不是自然存在,(【不是自然,】)【何因緣故,】又起無明,【復起無明,】迷了這個真心,追逐那個妄,(【迷真逐妄,】)【今欲返妄歸真耶?既有無明妄動,則真性不得謂之自然矣!】因為卡到了妄,所以真性不能說自然存在,沒有除掉無明,真性顯露不出來。【此中破自然,】破這個自然,借著這個頭來破這個自然。【只破自然,】就是說:自然破自然。【不是以因緣,對破自然。】以前只借重佛教的因緣法,破這個外道的無因論的自然;現在不是,現在是自然而破自然,所以叫:此中破自然,也只破自然,不是用因緣法來對破自然。【若對破則成矯亂,何因緣故句,即何故也。】

  629頁,倒數第二行,【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
說:若自然頭,意思就是說:若本自然之頭,若本來自然的頭,自然存在這個頭,借著某一種因緣,借著什麼因緣呢?就是照鏡子的因緣,頭,若自然頭,因緣故狂,就是說:如果那個本來的頭,借著某一種因緣,也就是照鏡子的因緣故,令心狂走,何不自然,那麼為什麼不把本自然的那個頭,也因為照鏡子的因緣,故失就是真的失去了頭。
這一句話的重點在強調什麼?就是照鏡子而認為失去頭,不是真正的因緣,是假的,是假的。我們今天有無明卡住了,不是真正的失去真心。
這一句話再講一遍:佛陀的用意就告訴你:你借著照鏡子的因緣狂走,這不是真正的因緣,只是因為妄出、妄動是狂心。如果是這樣照鏡子,可以讓你狂心狂走、狂奔而走,那麼為什麼不借重照鏡子的自然這個因緣?這個本來自然的頭,為什麼不會因為照鏡子,而真正的失去了這個頭?頭就比喻菩提真性。
這一句整句再講一遍:若自然頭,因緣故狂;何不自然,因緣故失?如果本來自然存在的那個頭,可以借重某一種因緣——就是借重照鏡子的因緣,令心狂奔而走,那麼,何不本來自然的頭,也借著照鏡子的因緣,而變成真的失去那個頭?這一句話在強調什麼?這一句話在強調:照鏡子的因緣失去頭,這不是真正的失去,所以意思就是:不是因緣法的意思。頭本來就不失,沒有得、也沒有失,借著某一種因緣,而失去頭在找頭,其實不是真正的因緣。表示說:我們頭本來就沒有得,也沒有失,不必借重因緣。如果因緣可以讓你狂奔,那麼為什麼不照著鏡子的因緣,而頭真正的失去呢?所以照鏡子因緣要找頭,不是真正的因緣,是妄的意思。
諸位!最後一行,【此約頭拂因緣。】“拂”就是去除,前面是就頭除去這個自然,現在站在這個頭的角度,要告訴你是非因緣。簡單講:拂自然就是非自然;拂因緣就是非因緣,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就頭來講,來談這個非因緣,【文中雖有自然,及狂字,但惟帶言而已。恐聞前喻,】恐怕聽到前面的比喻,【自然被破,】自然被破,怎麼樣?【轉計因緣,】轉計這個因緣。【故獨約頭辨,以明非因緣也。若自然本有之頭,由照鏡因緣之故,狂怖無頭;】恐怖說自己沒有頭。【下二句反難,何不以自然之頭,由照鏡因緣之故,】遂真正的失去這個頭。(【遂真失耶?】) 為什麼?【法合:】意思是說:【謂本來真性,】由必欲加一個明字這個因緣,(【由必欲加明因緣,】)【故起無明,何不以本來真性,由無明因緣故,】而遂真正的失去這個真如自性、菩提的真性?(【而遂真失耶?】)事實上,無明不管有沒有,菩提的真性都沒有增減,都沒有增減。

  630頁,中間經文:【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
本頭,演若達多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失去,只是一時狂怖之心。所以,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什麼意思呢?本來那個頭自然存在,並沒有失去,沒有失去就是沒有得。只是一時狂怖之心妄出,無因而妄出,妄出當然就是無因,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這個頭非但無失,也曾無絲毫的變易,也從來沒有絲毫的變易。則何借因緣?借因緣做什麼?去找失去的頭呢?又何必去借這個因緣,去找這個失去的頭?有增有減叫做因緣法,生滅叫做因緣法;可是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得跟失,何借因緣?又何必去借這個所謂的生滅因緣,去另外找失去的頭呢?因為頭本來就不失去。
整句的意思是什麼?整句的意思是說:本來這個頭就沒有失去,只是一時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頭非但無失,也曾無絲毫變易,則又何必借重這個因緣?所以跟因緣沒有關系。何必借因緣,然後如果加幾個字更清楚:去找失去的頭?整句就是:何借因緣去找失去的頭?這樣整句就看得懂。
  630頁,看注解,【此結明非因緣,】這一段是在告訴你:不必借重因緣。記住!什麼叫因緣?能所不斷叫做因緣;增減不斷叫做因緣;生滅不斷叫做因緣;剎那不斷叫做因緣;空性不可得叫做因緣,你一定要好好的體會。所以此結非因緣法,【申其正義。以本有之頭,雖由照鏡因緣狂走,其頭依然不失。設有人,見達多之狂走,問雲:‘何為狂走?’】你為什麼發狂而走?【答曰:‘我要覓頭。’】我要去找我的頭。【彼人以手摩其頭曰:‘這是甚麼?’】你要找頭,那現在這個是什麼?【達多始覺,頭還不失,】頭沒有失去啊,【狂怖無端妄出,既狂之時,頭原無失,】意思就是沒有失去。【歇狂之後,頭亦無得。】這個比喻真性並沒有得跟失,它永遠一直存在那個地方,不必借重任何因緣去找。【而狂起狂歇,不關本頭之事,】意思就是:不必借重因緣。【其頭非但無失,曾無絲毫變易,則何所藉因緣耶?】這一句在強調:了解因緣也是空,當體就是真心。 
【法合:真性常住不失,無明忽然妄起,無明雖起,真性不變,妄起之時,雖迷不失;妄滅之後,雖證無得。妄起妄滅,與真性本不相干,則真性亦不屬因緣矣!】所以,佛法為什麼要用悟的?就是它不屬於因緣法,如果你一直拼,不知道緣起就是生滅的東西,你一直念佛、一直拜佛,可是不知道心性就是佛,不知道:喔!念南無阿彌陀佛,原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我本性的事;我的拜佛,原來拜佛是我本性的事。那麼,這樣借重這個念佛、拜佛的因緣,開采自己的如來藏性,同時信、願、行具足,這個就是真正的淨土法門,心淨則國土淨嘛!想要往生淨土,卻不了解如何讓心淨,那麼就叫做雜修,夾雜煩惱而修。所以研讀《楞嚴經》,它有正面的幫助你的心性,更可以讓你往生淨土更順利,一點都不妨礙的。

  630頁,倒數第二行,【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
本狂自然,意思就是說:若說本來這個狂性是一直自然存在的,就應當本有狂怖;本來就常常有狂怖的存在,那麼請問未狂之際(就是之時),在還沒有發狂這個時候,狂何所潛?這個狂性到底是潛藏在哪裡呢?意思就是說:我們了解,所以狂它不出於自然,因為沒有狂之際,狂到底潛藏在哪裡?狂性到底潛藏在哪裡的意思就是說:所以我們了解這個狂,絕對不是出於無因的自然。
再講一遍:前面是用頭來非自然、非因緣;在這裡特別注意,這裡是用狂的心來非因緣、非自然,要特別注意!前面是用頭,現在是用狂心,來破除因緣跟自然法,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所以前面都是講頭,現在都是講這個狂性,稍微注意一下。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際,狂何所潛?若說本來的狂性是自熱而然的存在,那麼就應當常常有狂怖的存在之性,那麼請問你:未狂的時候,還沒有發狂之前,那個時候,到底這個狂性是潛藏在哪裡呢?意思就是說:你不能說這個狂,在還沒有發狂之前,到底潛藏在哪裡?那麼發狂的時候到底是怎麼來?意思就是說:了解狂它絕對不是出於自然,就是非自然。意思就是:還是要借重一個因緣。】
  【此約狂拂自然。】自然就是無因,狂非自然而有,就是表示這個狂非自然。【狂喻無明之妄,若謂本來狂是自然,即應本來常有狂怖。】631頁,【下二句難雲:既是常有,而未發狂之際(時也),其狂】狂性,到底【潛藏何處?難道身心之中,有潛狂所在耶?既無潛狂之所,】則那個狂性絕對不是自然一直存在的, (【則狂非自然矣!】)非無因,自然一直存在的,一定有原因的,必須借重因緣的。【首句作狂本自然亦可。法合:無明若是自然,】而有,其實那是妄。無明若是自然而有,意思就是說:它就是有體性了,無明若是有體性,本來就是一直存在的。【則本有無明,】那麼我請問你:【當一念未動之時,清淨本然心中,】無明到底是潛藏在清淨本心當中的哪裡呢?(【無明何所潛藏?】)【以真元無妄故,何得謂無明為自然?】怎麼可以說無明是自然存在的?無明是無因而存在的?因為無明它本身就是妄,不可以講它是自然存在的,因為它是無實體性的,沒有實體性的。所以怎麼可以說:無明為自然存在的呢?不可以講,因為無明本身是妄,它沒有實體性,它根本不存在。那麼,為何因緣會有無明呢?很簡單,就是沒智慧!

  631頁,【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
不狂自然,若不是,“不”底下加一個:是,不是;“狂”的底下加:出於,那麼意思就看得出來,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反過來講就是狂出於因緣;這一句是轉折語,但是它並不很明顯。說: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那麼,這個狂便是出於因緣;但是,因為他沒有寫得很清楚。所以這個《楞嚴經》,它難就是難在這個地方,它太省略了,一般人實在是看不來!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就是這個意思。
說:不狂自然,頭本無妄,何為狂走?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那麼便是狂出於因緣,轉折的意思。那麼,又有何因緣而狂走呢?底下告訴你絕對不是因緣,答案在哪裡?但是頭本無妄,所以這個中間加,“頭”的上面加:“但是”,頭本無妄。諸位!頭本來就沒有狂妄的存在、妄性的存在,頭它就一直存在啊,但是頭本無妄,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所以頭並不是因緣,讓它得或者是失,無增減就是無妄,無妄就是非因緣法。所以,這個狂是非因緣法的。為什麼?因為它是無妄,有妄才講因緣,因為妄是有增有減,有生有滅,所以有妄才講因緣。現在頭本無妄,頭不是因緣法,但是,頭本來就無妄。意思就是說:那麼頭本來就是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所以它不是因緣法。無增無減就是無妄,所以無妄就不是因緣法,那麼則狂絕對不是因緣法,狂不是因緣法。為什麼?因為有妄才叫做因緣法,頭本來就沒有得失,何必借這個因緣呢?所以,何為狂走?那麼為什麼他這樣狂奔而走?實在沒有意義!前面那一段是狂不出於自然,而這一段,狂也非出於因緣,為什麼?頭本來就無妄。
所以整句的意思,加起來的意思是說:若不是狂出於自然,這個狂便是出於因緣,那麼又有何因緣而讓他狂走呢?但是,頭本來就沒有妄,無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沒有增減,沒有增減就不是因緣法。那麼沒有增減就是無妄,無妄就非因緣法,那麼這個狂很明顯的不是因緣法。為什麼?因為有妄才稱為因緣法,既非因緣,何為狂走?又為什麼他這樣狂奔而走呢?實在是妄上加妄,連因緣法都不存在,因為頭本來就沒有得失。
  此約狂去除這個因緣。(【此約狂拂因緣。】)在這裡強調:《楞嚴經》的這一段,跟《義貫》的這一段,切入的角度,在文字上的角度是完全不同;但是,究竟義講的是完全一樣,符合佛義的。所以,這一本《講義》的注解,就必須用《講義》的角度來诠釋,不可以用《義貫》的角度。所以我已經講過,在此強調:二位大德都是讓一切眾生受益的,他們的初發心,都是佛的心、都是菩薩的心。那麼,在一般初學佛法的來講,他看了會有一些不同,內心會起矛盾;可是在師父看起來,它並沒有矛盾,只是文字上切入的角度不一樣,而究竟義,他都在诠釋一樣的東西,所以師父尊重二位大德,跟他保留;那《講義》,就必須用《講義》——圓瑛法師的注解來講這一本,不可以穿插。那麼《義貫》的诠釋,跟這個《講義》這一段是完全不同,而究竟義是一樣,可是,他講的也是佛的意、本意,這文字就由個人解讀,只要符合佛義、究竟義,我們就這樣的尊重他們,尊重他們。
底下,此約狂拂(就是拂去因緣),就是非因緣。【首句反言,不是狂出於自然,即是翻成因緣。】意思就是:如果是狂出於因緣的話,好!就解釋了,【頭本無妄者:謂狂怖之時,頭本不失,即當常無狂怖,有何因緣,而狂走耶?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矣!】諸位!一定要記住師父的話,有能有所叫做因緣法;有生有滅叫做因緣法;有增有減叫做因緣法,你要永遠記住這個。那麼,這個頭本來就沒有得失,當然就不是因緣法了。【首句作狂不自然亦可。】不自然就是不出於自然,意思就是:就是出於因緣,狂不自然也可以,不狂自然也可以,首句如果說狂不自然,就是狂不出於自然,就是出於因緣,它因為有轉折語,但是因為它太省略了,所以看不來! 
【法合:謂無明不是自然,】如果說無明不是自然而有的存在,諸位!自然而有的存在就是要有實體性。【是因緣者,畢竟以何為因?】在這裡找了,以何為因呢?【然真性宛在,不曾遺失,為何因緣,而背覺合塵耶?若真性有失,可說因緣,】記得!有得有失就列為因緣;真性從來沒有失啊,如果真性有失,你可以說是因緣,對不對?可是,【真性不失,】這當然【則非因緣矣!】所以沒有得失,當然就不是因緣法了。這個你一定要了解,因緣法能所不斷、得失不斷、生滅不斷,無常不斷、緣起緣滅不斷,這個才叫做因緣法;絕對的真如自性,根本就沒有得失,哪來是因緣呢?【以上喻明真性與無明,俱不屬因緣、自然矣。阿難一向溺於權宗,】就是方便法,不究竟義。【不知衣裡神珠宛在,輾轉他方求食,因緣之見,固不能忘也。】

  【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因緣、自然,俱為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先解釋一遍,這一段對初學佛法來講很難,像無字天書那麼難!對老參來講,聽得很吃力:到底是在講什麼?很難!這就讓大家了解,佛法不是你想像得這麼簡單,念二、三句佛、持幾句咒,就叫做修行,對這個佛教的認知度太膚淺了!對不對?這一段沒有用心聽,你出家、在家、出十五年,你都聽不懂他在表達什麼。
底下,若悟本頭,識知狂走,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頭;這一段在表達什麼?叫做知真本有;識知狂走叫做達妄本空,這先把表法的列出來。好!若悟本頭就是知真本有,識知狂走就是達妄本空,好!解釋一下:若悟本頭,如果一旦有一天悟了本有之頭,從來沒有失也沒有變,並無失去,一直好端端的一直存在在那邊。識知狂走,識知:也了悟、知道彼狂走,意思就是無明妄動。識知狂走之性相;重點在哪裡?根本與頭之有無實在不相關!你要牢牢記住這一句話。識知狂走,這個“知”的底下加一個:彼,意思更清楚。識知彼狂走,那一種狂走的行為、的性相,根本與頭之有無實不相關!這一句話的重點在哪裡?無明的妄動,其實跟真心根本就無關!諸位!那麼,了悟這個彼之狂走的性相,根本與頭有無實在是不相關,這個時候變成因緣是戲論,外道的無因論、自然,無因論也是戲論!為什麼?本來沒有增減,妄本來就空。所以若悟本頭,真——這個頭,本來就存在,知真本有;識知狂走,達妄本空,無明本來就空,真心本來就有,你講因緣不對,因為它沒有任何的東西增減。但是自然也不對,為什麼?也不能說佛性自然無因而顯,一定要借著因緣;講因緣是破自然,而講因緣還是不對、不究竟義,就是這樣子。所以,你也不能說它是因緣,為什麼?因為頭本來就存在,沒有得失,所以不是因緣。你也不能說頭無因的自然,自然無因論。為什麼?也必須借重悟的指導,所以,變成才能顯示這個真。所以因緣跟自然其實都是戲論,不究竟。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
632頁,【滿慈執無明有因,】就是滿慈執著那個無明是有因緣、有因的,不知道妄本無因。【阿難疑真性同自,】就是自然外道的思想,前面不是有講嗎?變成了外道的自然無因論變成第一義谛了,佛的第一義谛了,昨天就有講過了。所以,這個“自”是自然,外道無因論的意思。滿慈執無明是有因緣的,而阿難懷疑真性就變成了外道的第一義谛了。【皆由不悟本頭不失,】意思就沒有得失、沒有增減。【狂走無端,】無端就是毫無理由。【所以墮入因緣、自然之二計。】底下要注意,就頭來講有二段,那麼就狂來講也有二段。先講頭,標號A:【若悟本頭,雖狂不失,則頭非自然;】這一句話什麼意思?如果悟了這個本頭,本來就沒有得失,所以雖狂實不失,雖然狂,但是頭本來就不失,則頭非自然,很清楚的,頭非自然。為什麼?它必須借著因緣,才悟知道本頭是存在的,所以它不是無。。。如果要讓他認識頭,還是要借重因緣,喔!指點一下,才知道頭本來存在。所以,頭也不能說是無因的存在,還是必須借重有人指導。我們悟了這個本頭,雖然怎麼樣?狂,怎麼樣?但是不失,那麼這個頭就不是自然,則頭不是自然無因,還是必須借重因緣,才能夠認識本來的頭。依然宛在是什麼意思?【依然宛在,則頭非因緣;】為什麼?頭一直存在,則不必借重於因緣。為什麼?它從來沒有得失啊!這個是就頭來講,非自然也非因緣。前面講依然宛在就是B,底下C:【若知狂走,未狂元無,則狂非自然;】意思就是:如果識知這個狂奔而走是妄,那麼請問:未狂之時,本來就沒有狂性,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狂性非無因之自然。意思就是:狂之出一定有它的原因,不會無緣無故就狂的。所以這一段是說:若知狂走,未狂元無,則狂非自然的存在。意思就是說:如果識知狂奔而走是妄,那麼,未狂本來就沒有狂性,那麼這個狂並不是無因而自然存在的,意思就是:狂有因緣故,所以才狂。D:【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這個頭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妄,連真都安不上,因為頭本來就好端端的嘛!則狂就不必借著因緣而生,因為沒有得、沒有失,所以頭本來就沒有妄,連立一個真都不行!為什麼?因為妄而去找才有因緣,有增有減叫做因緣,頭本無妄,那麼就連真也沒有,無妄就是連真也沒有。對不對?不必加一個真。頭本無妄,則狂就不是因緣而出的。
【首二句約頭約狂,皆雙拂】“拂”就是除。【二計,】就是非自然、非因緣法。【上句知真本有,下句達妄本空。若明斯義,則因緣、自然,俱為戲論,全無實義。此正銷阿難之現疑,兼防滿慈之又執。】
【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是因緣、自然,俱屬戲論之故,】所以就是非因緣、非自然,有增有減叫做因緣。那麼,這個自然就是無因,無因也不對,也必須借重因緣才能夠顯出菩提心。所以,三緣斷故,即菩提心,這個菩提心非是因緣法,因為它不是增減;也非無因自然而有,因為必須借重因緣才顯出菩提心。所以,講因緣、講自然,都是戲論之故。【我先言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三種分別之緣斷故,則菩提非自然;】菩提非自然無因而生,必須借重因緣。【妄離真顯,】這個妄是指自然的無因論、因緣的生滅增減法;這個妄是指分別心,或者指執著心。這個分別心、執著心,自然的無因論,因緣的生滅增減法、妄有能所的因緣法,統統要離,讓它絕對獨立存在,真就顯,所以叫做妄離真顯。意思就是說:自然的無因論要離,因緣的生滅增減、妄有能所的因緣法要離,分別心要離、執著心要離,真心就會顯露出來。【當下即是,則菩提非因緣矣!】沒有增減。所以,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一定要悟,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看看六祖所講的,這不是講菩提自性非因緣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以故?為什麼?菩提真心不是因緣法。所以,這個佛法它不是拼,拼是生滅法、修是生滅的東西,它是用悟的東西,然後修是方便除去習氣,叫做借重因緣而修。所以你要曉得,所有的修其實都不存在,而不修就更糟糕!所以邊修邊放下。。。慢慢的這樣子,修而不修,不修而修,斷而無斷,無斷而斷。所以,修行一定要趁年輕,趁年輕!對不對?你不趁年輕,老的時候視力不佳、體力不佳,那麼就很麻煩,就變成老而不修,叫做老不修,這樣就很麻煩了!所以,要有開大般若智慧,開大般若智慧就了解佛的心。對不對?所以智慧很重要的,有一個廣告是不是這樣講的?我不太會講話,但是我講話很實在,介紹你吃文殊智慧保肝丸,服用之後,去火葬場火化,你就知道效果!(笑)對不對?服務電話0800-092-000,(笑)廣告打得這麼凶,實在是阿彌陀佛!廣告嘛!這個就是大智慧的重要。所以今天講了這個,對初學佛法來講很難,也很深!【此佛重伸自己所說,歇即菩提之意。】就是菩提皆因緣而顯,非因緣而生,你一定要很正確的觀念。

  好!底下,【丑二 迭拂諸情令盡】

  經文:【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
解釋一下:若說有菩提心而生,有這樣的觀念,有生滅之心而滅去,如果你認為,有一顆菩提心生出來,有生滅心把它滅去、滅掉,注意!此但凡情生滅之見,這個是凡情生滅之見,有一種東西生,有一種東西滅,諸位!這個仍然是生滅,非真菩提心。看就知道啊,菩提心生,生滅之心滅,那個最後一個字不就是生滅嗎?菩提心“生”,你看那個生字,生滅心“滅”,這個還不是生滅嗎?如果你認為有一顆菩提心生了,我把生滅之心滅掉了,此但凡情生滅之見,還是生滅,非真正的不生滅的菩提心。
  【承上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不可作菩提心生想。以菩提真心,元是本有,但由了因之所了,】“了”就是顯,了因就是修行,是透過修行顯出這個菩提心。【不是生因之所生。】不是任何。。。菩提心可以生出來,不是任何生因之所生,就是因為菩提心本來就是無生,不是任何生因而生出菩提心的。所以,【向被狂性所覆,狂性若歇,歇即菩提,】所以我前雲;看633頁,【故我前雲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三緣斷故,即菩提心。【上句三緣斷故,亦不可作生滅心滅想,】為什麼?【以無明狂性,乃屬本空,三種能緣分別之心,是枝末無明,雖言斷故,實無所滅。若說有菩提心生,有生滅心滅,此但是凡情生滅之見,非真菩提之心。】不是真正的菩提之心。

  633頁,中間經文:【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則明自然心生,生滅心滅,此亦生滅。】
這個連博士都看不懂!所以,佛從如來藏性流露出來的文字,全部都是心性的東西,這個沒有悟就完全看不懂!
滅生俱盡,這個“滅”,是指前面的生滅心滅,把生滅心滅掉的那個滅;這個“生”,是指前面所講的菩提心生那個生。生滅心滅,菩提心生,這個時候,一個滅一個生,俱盡,同時放下,此時名為無功用道,無功用道。但是若有自然,如果還有:“我自然無功用道”的這種觀念,如是則明,如是則明就是:如是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分明,所謂無功用道,自然心生,“我自然無功用道。”這個心產生。如果有這種觀念,對那個生滅心滅,對前面這生滅心滅來講,菩提心生、生滅之心滅來講,叫做對生滅心滅來講,此自然無功用道還是生滅法。
再講一遍:滅生俱盡,生滅心滅,菩提心生,這樣子二個統統把它滅掉,這個時候,我們叫做無功用道;但是這個無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果還有說:“我擁有自然入於無功用道的功夫。”如是則明自然心生,如是則明就是分明,我還很清楚的,有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生,叫如是則明自然心生,這連接起來的意思就是說:如是,還很分明、清清楚楚的所謂的無功用道,這個自然無功用道,這能用功的心產生,那麼這個時候,對前面所講的生滅心滅,此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一生,這個對前面的生滅心滅來講,這個無功用道自然心生,仍然是生滅心,這個還是生滅心。真正的不生滅心是:生當體即空,就是不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滅,生死、生滅當下就是體空。所以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這個用比較的,要入於無功用道是不可能的,無功用道是絕對的心性流露出來的,生滅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所以你在生滅法以外,要找一個不生不滅,你永遠找不到菩提。你要是說:我今天很煩惱很煩惱,我要離開這個環境,去找另外一個沒煩惱的地方!諸位!那個沒有煩惱的地方還是煩惱,只是稍微輕一點而已,沒有辦法徹底減輕痛苦。如果你在最煩惱的這個時刻,你懂得把執著放下、把煩惱放下、把分別心放下、把顛倒心放下,生滅當體即空,心性自然就顯,解脫的心就顯現出來,而沒有解脫的觀念。
  好!看注解,【首句滅字,即生滅心滅;生字,即菩提心生,此但生滅;】意思就是說:還是一種生滅,此但生滅,這個還是一種生滅。【亦復俱滅,】這個生滅怎麼樣?亦復俱滅,菩提心生,生滅心滅,這個仍然是生滅,現在把這二個統統滅掉。【盡即滅也。而至無功用道,】這個時候,也不可以作自然無功用道之心生而想,【亦不可作自然想,】就是也不可以作我很自然的進入無功用道之心;“想”就是生,跑出這種觀念來。若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生,(【若有自然,】)【亦成對待。如是指上句,】如是指上面這一句。【若如是有自然,】無功用道之心,【則分明自然心生,】很清楚的、很分明的,自然無功用道的心產生。【對彼生滅心滅,】就是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即此自然,】)【亦是生滅之心,非真無功用道。】諸位!真正的無功用道是絕對,不是對生滅而跑出一個不生不滅,這是錯誤的、這是二分法,等同說不是生滅的因緣法,就是外道的自然無因。所以這個真正無功用道,是當體即空,了悟生滅當下就是不生不滅,這個是真正無功用道。【何以故?非絕待故。】為什麼?它不是絕對。所以什麼是佛?絕對的自在,絕對的平等,絕對的解脫,絕對的智慧。佛,什麼統統絕對,絕對的慈悲,絕對的喜捨,沒有任何的能所,就是佛的心性,才是真如自性。非絕待故,絕待才是佛,非絕待就是相待。【此中道理,更覺難明,故下以喻顯之。】
那麼,這一段看633頁中間這個經文,師父再徹底貫串一遍,你看看能不能體悟?
第一個,“滅”生俱盡——生滅心滅,這個“滅”,第一個“滅”字——生滅心滅;第二個,“生”——菩提心生,這二個統統把它滅掉,俱盡:統統滅掉,此時名為無功用道;但是,若還有“我自然入於無功用道”這種觀念,如是則非常清楚的,所謂的自然無功用道的心就產生了。那麼,對前面的生滅心滅來講,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仍然落於生滅,因為它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底下,看左邊的經文:
【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
這一段要注意,很注意聽!
無生滅者是指什麼?這個“生”就是菩提心生,“滅”是指生滅心滅,無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的心滅,這個就是前面講的:滅生俱盡;當然這個不是指本性的不生滅。這前面不是說:滅生俱盡嗎?滅生俱盡,在前面這一段,他把它引用四個字來解決,“滅生俱盡,無功用道。若有自然,”這一段,他用這個滅生俱盡,往左邊移就是:無生滅者,沒有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心滅,這個時候,滅生俱盡的時候(不是本性的真正不生滅),名為自然,如果你把它叫做無功用道的自然之心,用二分法,那麼你會很麻煩!就像世間人把它分為:非因緣就是非自然,不是和合性就是非和合性。就像世間人用二分法,怎麼樣二分法呢?把諸相雜和,成一體者,把諸相雜和,就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合在一體,叫做成一體者,名為和合性;因緣叫做和合性,因緣之和合性。怎麼樣?然後把非和合的就稱為本然性,本然就是我們稱為無功用道的本然性,而這個時候,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
所以,這一段經文再念一遍:無生滅者:名為自然;猶如世間,諸相雜和,成一體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稱本然性。再慢慢的解釋一遍:無生滅者,就是指前面的滅生俱盡,沒有菩提心生,還有生滅心滅的那個時候,我們稱為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你如果用這樣的稱呼,注意!就會變成世間人把它二分法,一個是和合因緣性,一個是非和合的自然性,就變成這樣分了。好!諸相雜和成一體,諸相雜和,就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合成一體的,這個時候,我們稱它叫做因緣和合之性,就是和合的因緣性。這個時候,只要有諸相雜和成一體,這個時候,我們稱為因緣的和合性,這個就是二分法裡面的一種和合性。好!我們另外一種,如果不是因緣法、不是和合性的時候,怎麼樣?非,這個時候非和合性,二分法了,非和合性、非因緣法的時候,我們稱為無功用道的本然性。意思就是:此時非和合、非因緣法,我們稱為本然無功用道之不生滅心性,這個時候,誤認為非和合的非因緣法,把它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不知道說這個是從因緣的和合性跟非因緣,就是非和合的因緣性、非因緣法來分出來的,這個不是真心,因為它是二分法。一個是分因緣的和合性,一個是非和合,非和合就是非因緣,那就是所謂的自然。那麼非因緣法,就是所謂非和合性,稱為本然,那麼我們稱為本然,就是無功用道的本然的心性,所以,誤認為這個時候就是真心。所以因緣是和合,把它當作是妄;那麼非因緣,就把它誤認為這個時候已經是真,以此不生滅的真,把它當作這是不生滅的真心。就是說我們前面講的:因緣和合之性是妄,我們把非和合稱本然性,誤認為它是真心,就是用二分法劃開來。這一段,《講義》跟《義貫》是完全不同切入點。
  好!看小字的,【此喻顯自然,】這個用比喻來顯這個自然性 。【亦是生滅之理。】亦是,也仍然是不離生滅。【首二句牒上。無生滅者:即牒滅生俱盡。名為自然者:即牒無功用道。下喻自然亦非真,猶此世間,諸相雜和,藥丸藥餅之類。成一體者,名和合性:喻生滅因緣法。對此和合,遂將非和合者,稱(即名也)本然性,】把和合稱為妄,把非和合誤認為是真,叫做稱本然性。【喻不生滅之真,此真乃對妄所立之真,】意思就是說:這個非和合是對和合所立的,知道嗎?非和合的真,是對和合所立的妄,知道嗎?妄。這個時候要顯出真了,此真乃是對妄所立的真,那麼,對立的,就不是真正的真心了。【非真菩提心。如下文偈雲:‘言妄顯諸真,】說妄是為了顯真,如果你還執著一個真,那就麻煩大了!所以在這裡特別連真心都要遣,才是真。【妄真同二妄。’】這個就是讓大家進入絕對的真,意思就是:這個真心不是對妄心來講的,是妄當體即空就是真,並不可以說,妄,另外跑出立一個真心,妄跟真來對立,這個絕對不是真,真心,如果是由妄心襯托出來的,這個真心仍然是妄。所以言妄心是為了顯種種的真心,如果你誤認為有一種真心,離開妄心而立一個真心,那麼,妄心跟真心統統叫做妄,意思就是:真心是絕對的存在。【是知無真可立,將欲立真,已非真真如性耳。】已非真:不是真正的真如自性。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離,離合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那麼,無論是本然、非本然;這個“非然”就是非本然,要放下。和合就是指因緣,非和合也要放下,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統統要放下。合然俱離,這個“合”是指上面,指和合、非和合;“然”是指本然、非本然,這二個字是包括了很廣。“合”是指上面的和合、非和合;“然”是指上面的本然、非本然,俱離,統統要遣,統統要放下。離合俱非,底下這個“合”字很重要,這個“合”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叫做離跟即統統非,就叫做遮照同時。這個“離”字包括前面,全部包括在內。這個“離”字就是離前面所講的: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統統要離,叫做雙遮義。那麼,離合俱非,這個“合”字不是合,是“即”的意思,即心即佛那個即。注意!這個特別注意,這個“合”字跟前面的和合、非和合完全無關,就是即字,指離即俱非,這個“合”字就是即的意思,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這個是雙照義;俱非就是統統放下,俱非就是遮照同時。
再講一遍:離合俱非,就是“離”字跟“合”字統統放下,統統放下,俱非就是統統放下。這個離合俱非,“離”字是指上面的,離本然、非本然,離和合、非和合,這是雙遮義。這個“合”就是即,即於本然、非本然,即於和合、非和合,就是雙照,這個叫做俱非,俱非就是俱離,統統要放下。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好!再講一遍: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那麼,無論是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離,那個和合、非和合要離,然:本然、非本然要離,統統要離!底下,離合俱非,這個“離”字:全部要離,離,本然、非本然要離;這個“離”,和合、非和合也要離,叫做雙遮,就是止。這個離合俱非的“合”字就是即字,就是即本然、非本然,即和合、非和合,同時存在,叫做雙照,俱非:統統不是,也要統統放下!雙遮雙照俱非。此句方名,無戲論法,到這個時候進入絕對的狀態,叫做沒有戲論法。
  【此極拂妄情。妄盡真顯。本然即自然,和合即因緣。首二句單遣,非即遣也。以非本然,遣本然;】本然,然後底下那個非本然,就是把它遣掉,以非本然而遣除本然,就是沒有本然這個名詞,本然當體即空,所以無論是本然、非本然。【以非和合,遣和合。】和合,還有非和合,用非和合來遣這個和合。【第三句,合然俱離,是雙遣,離亦遣也。合字,兼和合與不和合,俱遣乃遣第二句。然字,兼本然非本然,俱遣乃遣第一句。俱離,與下俱非皆當雙用。第四句離合俱非,離乃俱離之離,】第四句的離合俱非,這個“離”乃是俱離之離,統統要離,離合俱非。【合非和合之合,】這個“合”字,離合這個“合”字,非和合之合,上面已經解釋過了。這個合字乃是即字的意思,(【乃是即字之義,】)【即是不離也。】不離。【離和合非和合,】離【本然非本然,此雙遮也;】那個“合”字就是即,即就是不離。【合(即也)和合非和合,】即【本然非本然,】也就是說:不離和合、非和合,不離本然、非本然,【此雙照也。俱非,即遮照同時義,即遮而照,即照而遮,此對第三句。】來講的,俱非,就是遮而照,照而遮,此是對第三句。【遣之又遣,更無可遣,諸情皆盡,情盡法真,此句方名無戲論法。】

翻回來,師父從628頁一氣呵成,把它解釋一遍。
628頁,經文,看經文就好,師父就直接解釋。佛告阿難:即如城中,演若達多,這個狂性的因緣,有一天若得除滅,那麼這個菩提不狂性,就自然而出。你所謂的佛教所說的因緣、和外道所主張的自然無因論,窮究、研窮究到它最徹底的理論,就不會超過佛教所說的因緣,和外道所主張的無因自然論,或是自然無因論。理窮如是,這個道理窮究到最後必定是如是。
629頁,經文,阿難!演若達多,頭本自然,這個演若達多,頭本來從一出生,就是那麼自然的、好端端的存在,本來本自其然,本因時常自然的、好端端的一直自然存在。無然非自,無然就是若非如此自然的存在,就變成非自然了。佛反難雲:那麼何因緣故,就是何故,怖頭狂怖,妄失這個頭而狂奔妄走。
629頁,經文,若自然頭,若本自然之頭,借著照鏡子的因緣——因緣故狂,借著照鏡子的因緣,所以令心狂走,何不本來自然的頭,借照鏡的因緣,故讓他真正的失去這顆頭?這表示借著照鏡子的因緣,失去這個頭,這不是真正的因緣,它只是妄。
翻過來,630頁,本頭不失,狂怖妄出,曾無變易,何藉因緣?這個本來的頭,只是一時狂怖之心,無因妄出,頭非但無失,也從來絲毫沒有變易,則又何必借這個因緣,去找那顆頭回來呢?
630頁,本狂自然,本有狂怖,若說本來的狂性是自然存在的,那麼就應當常常有狂怖存在;那麼未狂之時,這個狂性到底潛藏在哪裡呢?所以這個狂不出於自然,一定有個因緣的。
631頁,中間,不狂自然,若不是狂出於自然,就一定狂是出於因緣法,那麼有何因緣而狂走?但是我們知道,頭本來就無妄,無妄就是本真,頭並沒有增減,也不是因緣法,無增無減就是無妄,無妄就是本真,本真就是非因緣法。所以頭本無妄,則狂非因緣,為什麼?有妄才叫做因緣。是不是?何為狂奔而走呢?實在是毫無意義!
631頁,若悟本頭,如果一旦悟了本有之頭,知真之本有,識知狂走,識知彼狂走之性相,根本跟頭的有無實在是不相關,因為頭本來就存在。所以,識知狂走就是達妄本空,無明這個妄動本來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若悟了本有之頭,知真本有,了解識知狂走,達妄本空,這個時候,生滅因緣,增減、能所的因緣法,跟外道的無因的自然論,統統叫做戲論。是故我言:三緣斷故,就是菩提心。
632頁,菩提心生,生滅心滅,此但生滅,若說有菩提心而生,有生滅之心而滅去,此但是凡情生滅之見,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633頁,滅生俱盡,生滅的心滅;生:菩提心生,這個時候,把生滅心滅、菩提心生二個統統滅,此時一般人認為這個叫做無功用道;但是如果你還有“我自然入於無功用道”這種觀念存在,那麼很清楚的分明,我有這個無功用道的自然心生,那麼這樣的觀念,對彼生滅心滅來講,這個自然無功用道的心一生,這個仍然是生滅,不是佛的菩提心,不生滅的菩提心。
633頁,倒數第四行,無生滅者,當滅生俱盡,沒有菩提心生,也沒有生滅心滅,這個通常名叫做自然無功用道的心,這樣的心,是誤解了佛教的真心,用二分法。為什麼?就像世間人用二分法,一個把它分和合因緣性,一個把它非和合,就叫做本然性。猶如世間人二分法,把和合性歸納成因緣,把不和合性歸納成本然。那麼,什麼叫做和合性呢?就像諸相雜和,二種不同東西合在一體,名叫做因緣和合性。轉過來講,用二分法來理解因緣的和合性,這個我們稱為妄的話;把它非和合性的本然性,又誤認為這個是真,用二分法的。因緣法叫做妄,那麼,非因緣法又誤認為真,這個不是真正的不生滅的真心,稱本然性。要怎麼樣才是真正的菩提心呢?
翻過來,634頁,要怎麼樣真正的菩提心生呢?如果要講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心生,那麼,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合然俱離,上面的和合、非和合要離;上面講的本然、非本然也要離。離合俱非,講到離跟合,其實是不對的,離就是離於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不對。即,這個“合”就是即,即,即於本然、非本然,即於和合、非和合,也不對!為什麼?二個統統要放下,俱離。到了這個時候,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要離;到這個時候,即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也要即,這個即跟離統統不對,因為這個也不是菩提心生。所以菩提心,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心生,本然、非本然,和合、非和合全部離,合然俱離,離合俱非,到這一句的時候,方名無戲論法,這個才是真正的不生不滅的菩提真心生出來。
聽得懂嗎?好!程度很好,非常好!我都怕大家聽不懂,既然大家都點頭,這樣很好!
  
635頁,【丑三 直斥耽著戲論】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
這一句話,也算是責備,也算是鼓勵,就是你修行的方法要對,要不然菩提涅槃太遙遠了,方法不對就沒辦法了!
  【阿難前雲:‘不歷僧祗獲法身。’此佛謂曰:‘菩提涅槃,尚在遙遠。’以阿難倒想】顛倒之想叫做倒想。【雖銷,細惑全在,】思惑,還有界外的無明,細惑全在。【故於無上菩提,無余涅槃,尚在遙遠。斷雲:】佛斷定了:【非汝歷劫,辛勤勞苦,所能修證。】為什麼?狂心不歇,沒有辦法。【如是與佛前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豈不有乖前後乎?當知前者,能捨戲論,何藉劬勞,何須歷劫,今以阿難,戲論未捐,縱經塵劫,斷定難成,下則明言以告之。】

  【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祗益戲論。】
這一段特別的重要,就是把佛法當作學術來研究,而不履行、實踐佛的教法,是沒有用的!嘴巴一直講:放下、要慈悲。可是就不照著做;“要精進啊!”,卻懶惰。聽經聞法趕時髦:大家都來聽,我也來湊湊熱鬧,我來種種善根!從來就不是腳踏實地的去修行——說放下,他就真的全部放下;說不執著,就真的不執著;說無诤,就真的無诤;說不計較、不比較,就真正的不計較,也過著不比較的日子,這個是佛的好弟子,說了就真的去實踐、去做。要不然就像佛講的這個: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這個十二部經是十二種分類,十二種分類。清淨妙理,如恆河沙,祗益戲論。
諸位!翻開《表解》七四頁,十二部經,簡單來看一下,我們在《十四講表》也講過了。這十二部經就是十二種分類,不是說所有大藏經只有十二本經,不是這個意思。十二部,“部”就是分類,大藏經把它分類,就是分成十二部。
一、 叫做長行,這個就經文的體裁來講的,這經文寫得很長。謂經文中,直宣說法相,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以文句之行數長故。叫做長行文。
第二、叫做重頌,重頌就是宣說於上,長行文講完了,用偈頌再講一遍。所以,更以偈頌結之,就是以偈,宣說於上,就是在前面長行文講完了,後面用重頌,再一次的用偈頌來講這個長行文,既宣說於上,更以偈頌結之。
 第三、叫做授記,佛於菩薩、緣覺等,授與未來懸說之教。那麼,這個授記,小乘沒有,小乘沒有授記這個,小乘只有九部,大乘有十二部。
 第四、叫做孤起,這個孤起叫做孤起頌,跟前面的重頌不一樣,前面的重頌是長行文講完了,再一次的依據長行文的義理,再重新頌一遍,這個重頌字句很工整的。第四、叫做孤起頌,無關於前面的長行文,叫做孤起,單獨而起的偈頌叫做孤起頌。這十二部經中有伽陀跟祇夜二者,皆是偈語之體。然祇夜為重說前面之經文而結以偈文,那麼就是重頌,故約重頌。伽陀則不然,為單結之偈文,這單結就是跟前面的長行文義理無關,單獨起來的偈頌,所以這個叫做孤起頌。所以孤起意思就是跟長行文無關,單獨而起的偈頌。
第五、叫做自說,無問而自說,如《彌陀經》等。諸位!小乘沒有,小乘沒有無問而自說。所以前面,授記,小乘沒有;無問自說,小乘也沒有。
第六、叫做因緣,什曰:“力強為因,力弱而緣。”僧肇法師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相假,就是因緣要互相假借才有辦法,因相假就是要因緣相借力,借力使力,然後才能成立。這個叫做因緣法,所以佛常常講因緣。
第七、叫做譬喻,佛講了很多的譬喻。以已知之法,然後怎麼樣?顯未知之法,這個叫做譬喻。
第八、本事,謂佛弟子菩薩、聲聞等,過去世行業事歷之經文,《顯揚聖教論》裡面講:“本事有謂,如來說聖弟子前世等事”。佛陀的弟子等等,宣說聖弟子前世等事,叫做本事。就是佛弟子菩薩、聲聞,過去世到底做什麼行業,本事。
第九、叫做本生,如來說昔為菩薩時所行的,行業之經文。就是佛陀常常講:以前前世是什麼、無量億劫前是什麼。
第十、叫做方廣,方廣是小乘也沒有。所以小乘沒有三種:沒有授記、沒有無問自說、也沒有大方廣。那麼,方廣遍十方,既深且廣,當然就是大乘經典了。所以方廣是大乘經典的別名,小乘當然沒有了。大乘經之通名也。什麼叫做方、方廣?“方”是遍十方,“廣”:周沙界之廣,遍十方、周沙法界之廣。
第十一、未曾有,記佛菩薩現種種神力不可思議事。與說種種不思議之法。未曾有。
第十二、議論,經文中設問答,問跟答,一問一答。而辨明諸法性相之處,名為議論經。叫做議論。
所以這個長行,一、長行;二、重頌;三、授記;四、孤起;五、自說,就是無問自說;六就是因緣;七、譬喻;第八、本事;九、叫做本生;第十、叫做大方廣,簡稱方廣;第十一、叫做未曾有,就是記佛菩薩不可思議的事情;那麼第十二、叫做議論,就是論辨性相,諸法的性相。好!簡單介紹一下。
好!翻回來635頁,【此出其難成極果之所以。雖復憶持下,以阿難多聞第一,非惟能聞,復能憶持不失,又非惟憶持我一佛所說,亦能憶持十方如來所說,十二部經;】也就是這是一句一句的偈頌,【即:長行、重頌、並授記,】這個是第一頌。【孤起、無問而自說,】這是第二個偈頌。【因緣、譬喻、及本事,】第三。【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部,】後來的人把它連接,用七個字七個字讓你好背,那麼就把十二部經典很容易的背起來了。好!十二部經,即;諸位!把筆拿起來,長行,標號一,這是從文章的體裁來講的。二、重頌,也是從文章的體裁,它是重復的跟這個長行文再頌一遍。第三、並授記,小乘沒有授記。第四、叫做孤起頌,孤起無問而自說,標號四;前面並授記,授記,標號三,這個孤起,標號四;無問而自說,標號五,叫做孤起無問而自說。剛剛已經有解釋了孤起頌,跟長行文無關,單獨而起的偈頌。底下,因緣譬喻及本事,因緣,標號六;譬喻,標號七;及本事,標號八,因緣譬喻及本事,整個就是三部了,十二部的三部。本生方廣未曾有,本生,標號九;方廣,標號十,這個也是小乘沒有的,未曾有,標號十一。底下,論議俱成十二部,論議,標號十二,十二。所以那個方廣的第十,小乘也沒有。好!我再念一遍:長行重頌並授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俱成十二部。【小乘九部,大唯三。】大唯三,就是說:大有加三部的意思。整個經典分成三種體裁,叫做大唯三,再分為九類,不是說大乘只有三部,不是這個意思。意思就是說:大乘的經典分長行、重頌跟孤起頌,意思就是:整個經典分為此三種體裁,再分為九類。那麼,小乘九部的意思就是:十二部中,除了授記、無問自說、方廣,大乘有這三種,小乘沒有。所以小乘九部,就是除去授記、除去無問自說、除去方廣,就是小乘九部。大唯三是指它的這個經典分為三種體裁,那麼三種體裁就是:長行、重頌跟孤起頌,叫大唯三,長行文、重頌、還有孤起頌,大唯三。【清淨妙理:指大乘三部,清淨實相妙理,圓頓法門,如恆河沙。喻雖復聞持之多,不肯從聞、思、修,祗是資益戲論,】只是戲論而已,【所以難成極果。】

  636頁,【丑四 現證戲論無功】

  【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就是摩登伽女之難。你雖談說這個種種的因緣和自然,也非常的決定明了,人間都稱你阿難多聞第一,這只是博得一個虛名,對生死沒有幫助的。所以,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
  【前三句即祗益戲論,博得多聞之名,雖積劫(即歷劫)多聞熏習,非有真修,】所以這個修行,真修是很重要的,說放下,你的心就是真的放下,不要碰到什麼事情又假借種種的理由,又自己放不下:是因為因為怎麼樣,所以我放不下!我因為因為怎麼樣,所以我才這樣子。不必這樣子!
日本有一個禅師,已經大徹悟了,大徹悟了;這是一段公案。大徹悟的時候,有一天,他這個道場外面,突然人家抱了一個剛出生的小孩來,哇哇在哭,一看,他(師)就把他抱起來去養,養。然後就開始閒言閒語了:哎呀!這個和尚怎麼樣子啊,不淨啊!然後又怎樣:哎呀!有孩子啊!大家都不曉得來龍去脈,大家都不曉得來龍去脈。然後他就去化緣這個奶粉。還沒有把這個孩子抱來的時候,竟然是哪裡,有一個小姐年輕,在家,肚子很大,一直一直大起來。。。一直大起來!一直大起來的時候,她媽媽就逼問她,說:你這個孩子是誰的?一下子跟外面的年輕人有了,她不敢講,她就隨便講:某某禅師!哇!她的某某禅師是爸爸、媽媽最尊敬的,啊!他對我女兒這樣子,還生了一個!她的父母親就跑去興師問罪,要去興師問罪。興師問罪的時候,這個禅師就一直聽他一直講、一直罵、一直批評,這個禅師說:喔!是這樣子喔?就回答說:喔!是這樣子喔?父母親一直罵,出家人怎麼樣啦,一直批評。罵,那禅師就:喔!是這樣子喔?也沒有任何解釋,他也是繼續把這個孩子撫養長大。這個孩子因為吃奶,禅師本身是男眾,也沒有奶,就到處去跟人家化緣,化緣這個牛奶,小朋友、小孩子、嬰兒能吃的東西,就化緣。。。去化緣的時候,人家就:哼!瞧不起:生了一個就很可惡了,還給我化緣!人家都不理他,然後到處的譏笑、諷刺,然後這個禅師就說:喔!是這樣子喔?他什麼都沒有回答,又把孩子抱回來,有多少就慢慢養。。。經過了一、二年,這個女孩子看到這個禅師是一直很難過,因為這個不是他,然後嫁禍給這個禅師,這個女孩子自己心過意不去。過意不去的時候,就去跟她爸爸、媽媽講,說:爸爸、媽媽!其實這個不是禅師的!說:啊?不是禅師的?那是誰的?她說:是市場、菜市場一個賣魚的年輕人的,我是真的跟他有的,因為你們太嚴格了,我想找一個人來頂罪,因為出家人最無诤。說:哎呀!你這個死丫頭,害死爸爸、媽媽,那個禅師是爸爸、媽媽最尊敬的!就趕快拉著那個女兒,到寺廟去跪啊、拜啊,跟禅師求忏悔,禅師聽到一直忏悔很虔誠,就說:喔!是這樣子喔?然後趕快把這個孩子抱回去,就什麼都沒有回答,“喔!是這樣子喔?”抱回去。然後這個年輕的夫妻一直很過意不去, 她的爸爸一直對不起自己的上人,為什麼污蔑上人?就搬了很多的供養,然後發動他們那邊的信徒,說:這個是個聖人,他受到委屈,什麼統統不解釋,我們要去供養他!搬了很多的飲食,然後要發心籌錢,要把它翻新的。這個事情,就直接來到大殿,禅師正在打坐,他講了很久,跪著表示很忏悔,誤解了上人、禅師,然後禅師睜開眼睛說;因為他報告完了,他(師)說:喔!是這樣子喔?這個公案,我們看了就是很驚訝,就是一個真正悟道的人,他是完全沒有什麼事情,你無論對他任何的侮辱,當一個人受到真正委屈、冤枉的時候,他一句都不解釋;他受到很大的供養跟榮耀的時候,他一句也不講!為什麼?這不關他的生死的事情。這是我看了這個公案、禅師裡面,很讓人感動的一段,非常讓人感動的!就是一個真正悟道的禅師,他連談他都不談,受盡一切的侮辱,不解釋;受盡一切的供養、贊歎、建道場,他連動念都沒有,因為這個不關他的生死的事情。是不是?可見一個人的修持,可以照他的侮辱、委屈,或者面對一切的贊歎,乃至一切的供養,因為這個禅師是大悟的人,都能如此的心情,這就是真正的解脫的人,解脫的人。
前三句只益戲論,博得多聞之名,雖積劫(歷劫)多聞熏習,非有真修,【徒聞無功,所以不能免離摩登伽女,YIN術所加之難。】

  【何須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頓歇,得阿那含?於我法中,成精進林,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又何必要等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YIN火頓歇。摩登伽女本來是YIN女,YIN火頓歇,得阿那含,阿那含就是三果,哇!這個YIN女一下子聽佛言說,竟然證三果阿羅漢!所以我告訴你:你不能瞧不起妓女,這一跳,比阿難更厲害,阿難才證初果啊;這個YIN女,就是妓女,聞佛說法,一下子立刻證三果阿羅漢!在這裡也跟大家勉勵一下,勉勵一下就是說:如果是男眾、女眾,你覺得說這個YIN欲心太難控制了,慢慢等,等因緣,稍微控制一下,怎麼樣?如果聽經聞法,這一下子,三果就現前了!但是,一般人沒有碰到佛,可能很難,這個摩登伽女也是示現的。對不對?我們一下證三果,那當然就是像芒果啦、蘋果啦、百香果啦,就會准備三種水果,(笑),三種水果。我們大概很難像這樣,一下子證阿那含,哇!開什麼玩笑?是不是?以前佛在世的時候,這個證果像跟吃飯一樣的簡單,真的!證果跟吃飯一樣,一吃飯就好幾個證果了,一吃飯又好幾個證果了。於我法中,成精進林,這個“林”就表示證果很多,精進林,愛河干枯,令汝解脫。
  【此二段舉事驗證。何須即反顯多聞無功,若多聞有功,何須待我楞嚴神咒之力,使摩登伽心中,YIN火頓歇,】所以,這個楞嚴咒,諸位!要好好的誦,所以上完《楞嚴經》,誦個楞嚴咒是挺重要的!【使汝阿難,如從夢覺,方脫YIN難。YIN火者,YIN欲屬火,凡多YIN之人,相火必旺,】相火就是外貌,相火必旺。是不是?【YIN心一動,YIN火便熾。摩登伽宿為YIN女,YIN火更旺。】旺就是燒不退,【頓歇者,以正咒能破邪思,邪思頓息,故YIN火頓歇,頓斷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得三果阿那含。此雲不來,再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於我法中,成精進林者:在我佛法之中;成為精進林,林是喻其進速,】就是進步非常神速,剎那之間就開悟證果!【而證之多也。不從初二果階級,頓證三果,】哇!這個速度真是快!想起來實在是羨慕,在座諸位!你有沒有想過?今天如果你跟佛在世,早就什麼果統統證了,不必坐在這裡辛勤勞苦,對不對?佛在世的時候可惜沒有碰到;不過末法時期還碰到師父,還算不錯!對不對?還有這個因緣嘛!佛在世失去的這個因緣,二千五百年後,還有楞嚴大法這個因緣,不錯不錯,大家要好好的珍惜,一堂課都不能缺席,說不定頓證三果,很難講!【故以稱焉。】
【愛河干枯者:愛為生死本,因愛則有欲,因欲則受生,因生必有死,愛欲溺人,故喻如河。YIN火頓歇,愛欲便斷,得超欲界,故曰愛河干枯,令汝解脫YIN難也。阿難固是大權示現,登伽亦是逢場作戲,】摩登伽女!對不對?這摩登伽女最好記了,你把它記:摩登番茄女,到死都會記得,我們《楞嚴經》講的:摩登番茄女!摩登伽女!【一以見多聞之無功,一以顯神咒之有力,而登伽YIN火頓歇,顯咒力能除障;得阿那含,顯咒力能成益也。】

  【丑五 正勸勤修無漏】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
諸位!這一句特別重要,就告訴你要在哪裡下手?而且千萬要記住佛的話:是故阿難,你雖歷劫;還不是修一天、二天啊,歷劫啊!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秘,第一個秘:非口所說、非口所宣;密,第二個密字:非心所測。第一個,不是嘴巴能講;第二個,不是心所測,第二個密就是不可思議。如來秘密,如來秘:就是非口所宣;第二個密:非心所測,這個妙嚴:妙莊嚴。如果你歷劫憶持如來,這樣子聞而不修,聞如來的秘密妙嚴正法,也不如一天,不如一天喔,怎麼樣?修無漏業。是什麼叫無漏業?圓頓佛果的無漏業,圓頓佛果,就是下手是不生滅的根性,你要記住這個。修無漏業不是那個無漏業,是圓頓佛果的無漏業啊,因地心就是果地覺的無漏業。諸位!如何進趣無漏業呢?就是跟六祖講的一樣: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意思就是哲學家講的: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愛恨交織一定會毀掉自己的!佛陀告訴我們:心靈的污染就是最可怕的,很可怕的!因為他染污了自己的清淨心。就像鐵之生銹,佛有譬喻:鐵的生銹腐蝕自己;心靈的污染,也是腐蝕自己的清淨心。所以諸位!這個愛、憎愛,是一切痛苦的開始。六祖也是講:不思善、不思惡,就這麼時,是明上座本來的面目。世間的二分法你要放下,愛跟恨放下,善跟惡要放下,是跟非;有是非,但是一定還是要放下,本性無故,因為本性本來就沒有這一些,著就是不對,執著就是不對。所以在座諸位!一定要聽佛的話,你過去恨哪一個眾生,你記住,用最短的時間,乃至今天聽了以後,從現在,乃至於明天,見到你的仇恨的人,統統放下,一筆勾銷!再來,這個愛會比較困難,寬恕一個人比較容易。這個夫妻之間的感情和愛欲,這個非常困難!或者是朋友、父母、子女,這個愛是很難斷的,諸位!真的沒有辦法,很難!這個愛欲包括親情、包括男女,包括情執,這個愛欲包括的范圍很大,包括世間的貪。所以你要寬恕一個人,恨,這個容易;但是這個愛,執取相,這個非常難!所以,你今天雖然是學佛,譬如說你現在正在談戀愛,假設說,男的談戀愛,諸位!你現在也有女朋友了,你說那一剎那之間,要把你的愛人、你所欣賞的人,要從心中喔,從心中除掉,諸位!沒有辦法,這個需要時間,“叫我如何不想她”,很難!所以常常講:I miss you so much.這一講起來,美國人更熱情,美國人熱情如火:I want you.Ineed you.I love you.這美國人一講起來很震撼的:我要你、我需要你、我愛你!糾纏至死,這個難,這個是非常難的,這個騙不了人的!所以諸位!你這個愛,父母親、子女的愛、男女的欲愛、對世間名利的欲愛,你一定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常常觀想火葬場的那個時刻,一定要這樣子觀想,一定要用正確的眼光。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火化觀,火燒。在《阿含經》裡面講:凡是所愛的東西,你一定要觀想放一把火燒掉,你最愛的名牌,放一把火燒掉是什麼?焦黑啊,沒有名牌。你那個愛人死了以後,放一把火燒掉,咦!變成火灰!諸位!這個愛欲就慢慢慢慢的干枯,生死就會了,你就有辦法解決。
所以這個,多少的年輕人寫信來問師父,他說:我實在不知道怎麼斷這個情,真的不知道如何斷這個欲,我統統知道四大無我,知道不淨觀、苦觀、空觀,可是遇到那個欲,就是沒轍,就是沒有辦法!有一對年輕的夫妻,他爸爸、媽媽有一天往生了,車禍同時往生,很難過,非常難過,來到師父這裡,我就告訴他:你七七四十九天要好好的做功德!怎麼樣?吃素,可以嗎?可以!做功德行不行?行!你看你們的經濟能力,我們出家人不跟人家談這個,怎麼做功德啊、印經典啊!最後:七七四十九天要斷YIN。他一聽到這個:師父!這沒有辦法!父母親死了,四十九天斷YIN,年輕人說:師父!這個沒有辦法!我說:你很老實,你很誠實的人,你非常的誠實,你面對自己的愛欲,仍然敢勇於說沒有辦法!所以這個愛,它需要時間克制一下,時間慢慢慢慢。。。為什麼?他出家有這個好處,他就是今年不碰、明年不碰,三年、五年、十年,他就會慢慢慢慢的他就會淡。所以現在,諸位!沒有男女關系的人是福報很大的!如果你這個家庭,為了維護這個家庭,那麼,不要觀想這是樂事,要觀想如同嚼蠟,就像吃這個蠟燭一樣,索然無味:我只是應付一下,我只是應付我的老婆,或者是應付一下我的老公。這個是很重要的心態,不是因為取樂而在一起,這個佛教裡面觀想:是為了我的責任,我為了我的家庭,我不得不這樣做!諸位!修行是心法,要不然的話就麻煩大了,很多搞到最後就會離婚!像受菩薩戒的人,一下子:我要斷這個愛欲!受菩薩戒,問的人最多是什麼問題?最多的問題就是說:師父啊!我受菩薩戒,我的媳婦,怎麼樣?生了,生孫子了,那我現在怎麼辦?我要煮葷給她吃啊!問最多的就是這個!我女兒生了以後,回到我的家,她剛好是怎麼樣?一、二個月以內要坐月子啊!你看,問這個問題啊,她還受菩薩戒,她是很苦惱很苦惱:這怎麼辦呢?所以我就告訴她:像有這種情形,我指引你、建議你,去那個坐月子中心。對不對?你用什麼給我女兒吃、用什麼給我媳婦;台灣有這個坐月子中心,知道嗎?媳婦事,不關我的事情,我只付錢就好!這個有一點逃避這個因果的法律;但是也很無奈!所以受菩薩戒的問的這個問題,是天天問、年年問、每一個月都問、人人問,問個不停,就是一直問這個問題。你受菩薩戒,我可以單刀直入跟你講:“煮葷的沒關系”?那這個因果我來挑啊!是不是?我什麼時候也沒有這樣講。台灣的佛教,為了這個事情,比丘跟比丘分成二派,有一些在家居士去受菩薩戒,這一群的法師就告訴她:為了家庭圓滿,你一定要開緣,要煮給女兒吃,煮葷,你受菩薩戒可以煮,也可以怎麼樣?煮給媳婦吃,不打緊,佛法,世法出世法,本來無二法。這個比丘講的、戒師講的,實在也很有道理。另外一群的比丘、戒師;又受戒了,又跟這一派的,持戒非常精嚴:你今天既然來受菩薩戒,寧死不犯戒!知道嗎?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戒在人在,戒亡人亡!講的。。。這樣講也沒錯啊,於是就:持!持!再來聽這個法師講,還是開緣好;再來聽這一群戒師講,還是持戒好,還是不要煮,就算女兒、媳婦餓死也不管了!我告訴你:這個問題問到這個法師;這個法師指我啦,很煩,太多了,重復又重復,今天問、明天問、今年問、明年問、每天都問,我以後要寫一份:一函遍覆,就是我這一封信,有問這個問題,統統寄出去!對不對?自己想辦法!對不對?做一個比丘的,隨隨便便就講:“你一定持”嗎?一定持,家庭分裂啊,我就是不煮給你吃啊!媳婦或者是女兒,那怎麼辦?要坐月子啊!所以我建議她去坐月子中心,我沒有罪,你出錢就好,你觀想出錢是給她去吃素的,你管她吃什麼!與我無關。不然真的沒有辦法解答!是不是?所以這個要自己衡量。如果是我真的是受菩薩戒,煮給媳婦。。。或者是不煮給媳婦吃,家庭不圓滿;不煮給女兒吃,家庭也不圓滿、老公也生氣,鬧到婚姻快離婚了,就這樣!不然怎麼辦?你以為法師紅包好收喔?好難啊,很難啊,這個,你請任何一個法師來,他根本就不會回答,你回答這個也是死路一條,你回答這個也是死路一條,根本沒有辦法回答嘛,到底是要煮還是不煮?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到最後,干脆去擲杯筊問佛祖了,不然怎麼辦?為了家庭圓滿,也對啊,要不然離婚啊!真的很嚴重的,你不曉得碰到那種很嚴重的家庭,因為煮素食,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有時候碰到那個不講道理的,不是你想像的可怕,是很可怕的!真的!離婚都有可能!所以看你要持戒,還是要用菩薩的心腸,圓滿整個家庭?對不對?後面就是要具足智慧了。所以師父已經講了:法無定法,有時候,佛教的智慧跟慈悲,真的沒有辦法解決!為什麼?因為它有時空性的不同,時間跟空間性的不同。所以這個叫做法無定法,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就是師父的苦衷。所以拜托大家,不要再問這個問題了,真的!一直問、重復的問。
底下,【是戲論無功之故。阿難多聞,非是一生,故曰,汝雖經歷多劫,有聞持之力,能憶持如來,秘密妙嚴;無上之法,非口所宣曰秘,非心所測曰密。此二字即不思議,清淨妙理,莊嚴一乘,即《法華》之大白牛車,張設幰蓋,】幰蓋就是車幔。【眾寶嚴飾。縱能憶持,人間只是稱汝多聞第一,未全道力,汝所自知。】

 【不如一日,修無漏業者:此無漏業,不可作二乘所修解,當指圓頓修法,】因為這個《楞嚴經》是圓頓大法。【與前後文,要相照應。】638頁,第一行,【以多聞不及修習,】就是要去實踐,你知道嗎?修行就是要去實踐,說放下就真的放下;說好好念佛,就一心一意,全心就是佛。【故曰不如一日,狂心頓歇,不隨世間、業果、眾生,三種而起分別之心,此即背塵合覺,逆彼無始生死欲流,故得遠離世間憎、愛二苦。憎愛是二種苦因,生死是二種苦果。憎愛不必別作他解,即是異見成憎,同想成愛。若能不隨分別,則塵既不緣,憎愛何自而生?苦因既斷,苦果自離,此即修無漏業,示多聞人,就路還家之法,不出流而聞塵,但逆流而照性。】不出流,這個心不往外緣的意思,不外流而聞外面的聲塵。但逆流而照性,就是觀照不生不滅的心性。【即下文偈雲:‘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意思就是說:你要持佛之佛語,與其你持佛之佛語,不如你反觀你的自性,何不反聞聞自性?第一個“聞”就是反聞,第二個“聞”就是自性。你將要聞持,聽聞那個佛所講的法,何不反聞聞你的自性?佛講的法是外塵,你現在用的要你的自性。【正與此文相合也。】

  638頁,經文,【丑六 更舉劣機激責】

  【如摩登伽,宿為YIN女,由咒神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摩登伽女後來變成比丘尼。
  【此舉登伽,以激阿難。宿為YIN女,三障具足:YIN心煩惱障也;宿世YIN習業障也;現受女身報障也。由仗楞嚴神咒威力,銷其愛欲,即YIN火頓歇,愛河干枯,而煩惱障已除。法中者,在佛法之中,成精進林,而業障亦斷。名性比丘尼,列僧寶數,則報障已轉。】所以真正發心出家剃度,他的業就一定會轉;我指的是真,不是賴佛偷生,不是現一個僧相,混日子的那一種比丘。我們講的是說真的發心,要修行了生死的、發大菩提心的,只要一現僧相,他就轉變,轉變了!所以我去排紫微斗數,說我一定活不過四十九歲,五十歲那個是死劫,師父啦!就說我五十歲那個是死劫,沒有辦法,絕對沒有辦法躲過,沒有辦法!除非這個人做極大極大的功德,才有辦法轉過來,就是這個是出生他就四十九、五十,就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劫數,這紫微斗數排下去,叫做死劫;本來你們師父應該死的,(師父指自己)死劫。還好,今年算一算,我臉看不出五十,但是實際是五十多。所以,這個劫算是躲過了,躲過了。這個也要勸勸大家就是說,還是要做大功德,多多念佛、多多誦經、放生、吃素,要好好的護持正法、聽經聞法,你有任何的業障,乃至於有生命的危險,佛菩薩會加被我們的,做得讓佛菩薩真的很感動。可能我也真的很認真的在做,可能那時候四十九歲、五十歲,可能有龍天護法就說:哎呀!這個還要再講一次《楞嚴經》,不可以讓他死!可能也是宿世做了一些善事,或者是說放了很多生,師父也放了很多生,也弘揚了正法,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當然,這是在事相上講的啦!所以這個報障已轉,可能是這樣子啦!要不然我的命盤是四十九歲、五十,而且是死劫,而且一定要死。【此文具有四悉檀利益:】一、【親聞神咒,驅邪歸正,即世界悉檀,】這“悉檀”就是一切成就的意思。【得歡喜益;法中為尼,精進修行,即為人悉檀,得生善益;銷其愛欲,即對治悉檀,得滅惡益;頓證阿那含,則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這四悉檀以前就講過了。

  639頁,【與羅睺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解釋一下,說:這個羅睺羅的母親,就是耶輸陀羅;這《法華經》中,耶輸陀羅後來授記為具足千萬光明如來,叫做耶輸陀羅,佛未出家的同修。這個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這個貪愛,就包括一切的名啊、利啊、男女,包括情執。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尚留觀聽,這個“觀”就是見,“聽”就是聞,就是為什麼還停留在見聞覺知的分別心?尚留觀聽之分別心,為什麼還停留在見聞覺知這顆分別心、意識的分別心?為什麼不用不生滅法的圓修圓頓法,而直趣無上的佛果?佛陀是這樣的勉勵。人家女流之輩耶輸陀羅,對不對?還有那個摩登伽女,都是怎麼樣?耶輸陀羅已經證四果阿羅漢了,人家摩登伽女證三果阿羅漢,而你呢?阿難呢?你是大丈夫啊!是不是?勉勵,佛勉勵一下阿難。
  底下,【羅睺羅,是佛之子,非是欲愛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雲覆障。耶輸陀羅譯雲名稱,是女中有名稱者,是佛之妻。佛為太子時,十七歲結婚,但是無情夫妻,並未同房。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佛,耶輸陀羅,同佛姨母,】佛之姨母。【發心出家。】所以大乘佛教有時候讓人很難去理解,為什麼?沒有夫妻之行,為什麼會有兒子呢?是不是?所以這個就是大乘佛教,很多讓人家打問號、懷疑的地方,解釋不通。最主要顯示說佛是清淨的、是不可思議的,成就佛道,他本身修無量劫來;所以,有的經典記載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俗家的時候,因為沒有夫妻之行,他為了有兒子,有向上蒼祈禱,他想要出家,所以佛陀用手指頭指著這個耶輸陀羅的肚子,從此以後就懷孕了。也是神話。有什麼辦法呢?大乘佛教很多都是解釋起來連大乘法師解釋起來都搖頭,都搖頭!有一個法師,他解釋,就是講經講得很熱衷,很熱衷,就說:人壽在八萬歲的時候,減壽減到二萬歲的時候;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一百歲的時候,釋迦牟尼佛降生。這個時候人類的苦很多,五濁惡世,一直減一直減。換句話說:人壽到百歲的時候,就是一直減。然後講完的時候就問:你們有沒有問題?就有個醫生就舉手了,你有什麼問題?他說:師父!我們醫學上不是這樣講的,醫學上是說:以前醫藥不發達,人平均的歲數,只能活到四十歲、五十歲,因為那時候牙科不發達、咀嚼能力不夠,傳染病、瘟疫,所以那個時候戰爭;我們現在人類平均的壽命,以台灣來講是七十五歲。換句話說:在二、三千年前,平均的壽命,是不到四十歲、五十歲的,因為那時候傳染病、醫藥不發達。師父!人的壽命是愈來愈長的,您為什麼一直講說人的壽命是愈來愈短,每一百年減一歲?這一問,他是醫生啊,一問,他科學根據啊,一問,法師不會回答;我當時在場啊,法師不會回答,大乘法師。他說從二萬歲一直減,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一百歲;這底下的醫生一下子反駁過去,法師愣住了,連答都不會答!這大乘佛教,有讓大乘的法師困難的地方、困擾的地方,就是這樣,不會回答。意思就是:人類的壽命是愈來愈長,不是愈來愈短,師父!您講錯了!所以那個看佛經,師父那一天已經有講:要活看,不是死看。後來那時候我在,可是我們不敢回答。人家問說:慧律法師!這一句應該怎麼回答?要怎麼回答呢?如果你碰到這種,我說:很簡單啊,要活看啊!記得!每一百年減一歲是計算數目,計算長時間而已,是表法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是計算時間,不是人壽真的二萬歲,你要這樣講,經過久遠劫的演化,人壽大概到一百歲左右,五濁惡世就會出現,要這樣活的來回答。說:喔!那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這你看看,不然不會回答。有一個人也是講得。。。大乘佛教的法師,也是講說:釋迦牟尼佛是從這右脅而生。每一個都是這樣,講。。。右脅而生。然後就也是個醫生,他說,舉手:師父啊!(師父舉起自己右手臂)這個右脅而生,這裡根本就不是產門,怎麼右脅而生呢?然後這大乘法師就說:佛神通不可思議,就是從這裡生啊,不要懷疑,佛有大神通!懷疑。後來這個法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用權威性讓他直接相信,他還是不相信啊!就來問師父,就問我,他說:這個大乘的右脅而生,法師!那怎麼解啊?我說:那是表法的,婆羅門從頂部而生,是不是?從這上邊、從頭。那麼這個貴族就表示從中間,這個就是心,就是表示從這個右脅,跟心的位置是一樣。釋迦牟尼佛是貴族嘛,是從右脅而生,是表示他是貴族的階級,它是表法的,你還認為佛陀真的從這裡生啊?還得了?從這裡生,誰會成佛啊?人人都要從這裡生才能成佛啊!對不對?不然從這裡生的舉手?(師父指右脅)沒有啊!這個當然是表法的,表示貴族的身份嘛!所以這個佛經要活看,你要懂得來龍去脈、歷史的背景,才能圓滿的解答,不然各個都會被問得啞口無言!台下的知識分子那麼多,一問,每一個都倒!所以佛法是活看,不是死看的。底下,再念一遍:羅睺羅,是佛之子,非是欲愛所生,乃指腹成胎,在胎六年,此雲覆障。耶輸陀羅譯雲名稱,是女中有名稱者,是佛之妻。佛為太子時,十七歲結婚,但是沒有情,夫妻並未同房。太子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佛,耶輸陀羅,同佛之姨母發心出家。【性尼】就是摩登伽女。【與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無非貪愛為苦,知女身之報,愛欲深重,歷世以來,果報不勝,皆由貪愛為苦也。】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此正激勸之旨。今性尼、耶輸二人,女身劣機,但以一念熏修,無漏善故。如何修法?即以悟歷世因,貪愛為苦,但以一念止絕貪愛之水,不令向外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定力成就。】
【下二句明果證。或得出纏:謂性尼愛河干枯,斷五趣雜居地,九品思惑,得出欲界生死之纏縛。又謂耶輸已證四果,】這個耶輸不是那個基督教的耶稣。又謂耶輸已證四果,【所作已辦,分段已離,得出三界生死之纏縛。或蒙授記:謂此二人,如能回小向大,捐捨聲聞,畢獲如來無余涅槃,本發心路,進趣菩提,則蒙佛授記,正未可量也。】就是正未可限量。
【如何自欺,尚留觀聽者:此斥責之詞。謂彼耶輸女身,已為劣器,登伽YIN女,更是下機,今尚以一念熏修,無漏善故,已得勝進,如何汝阿難,以堂堂丈夫之形,赫赫王家之種,】赫赫就是顯著,赫赫王家之種。【徒守多聞,甘居下位,現見熏修有益,不肯進修,如何自欺自暴,尚留戀見聞(即觀聽)分別耶?即指見相發心,聞塵執悋,未免循塵,自取流轉也。】所以記住!著相就是流轉相,著相就是流轉因,見性就是逆流因。
【交光法師雲:當知阿難,此審辨問,最有關要。良以前既排盡因緣,後復將談修證。若一定有修有證,則違前自言;若一定非因非緣,則廢後修證;此聖言宛似互違,不可不辨也。】今明真心本來就不變,【今明真本無變,】猶夫:就像,【猶夫頭本無失,】這“猶夫”就是就像。【而何有實修實證,】哪裡有所謂的實修實證?他本自具足,本來就不失。【固非一向墮於因緣也;】意思就是說:所以當然不是一向墮於因緣的二乘人所能了解。【又明妄之現迷,】猶夫。。。就像妄心現在的起迷的時候,【猶夫】就像【狂之現起,】狂之現起就是狂心現起。【而豈終無修無證,】怎麼可以講沒有修證呢?是不對的,講無修無證也不對,必須假借種種的因緣,好好的善修善證,假借種種的因緣好好的修行啊!亦非一向墮於自然的無因論,(【亦非一向墮於自然也。】)外道的無因論所能理解的。外道的無因論就是說:你只要放下,八萬四千劫就自然成就,就像縷的絲線結成一丸,拋出去了以後,線沒有了,自然就盡端,自然的外道就是這樣子。你不用修行,自自然然的放著,他就成道,成道以後又來變眾生,眾生以後又成道,他就是這樣子啊!意思就是:墮於自然無因論的外道。所以要記得!雖是無修無證,還是要假借因緣,去好好的修、好好的證。所以這一段說:而豈終無修證,亦非一向墮於自然外道的無因論。這個“終”就是完全說;這個“豈”就是難道;而難道完全說無修無證;這個“終”就完全說無修無證是不對的。也不可以一向是墮於外道自然無因論所能理解的,意思:還是要假借因緣,要好好的修、好好的證。【由是則知斯經,無修無證,固不礙於有修證;而有修有證,仍不礙於無修無證也。前後之文,無復矛盾之可議矣;其旨亦甚微妙也哉!】
【壬二正為宣說竟,並上科辛二如來次第以除二惑竟。】

我講到這裡,我很高興,為什麼?我們從310頁這樣講,一個多月,像開快車一樣,講了330頁,這樣蠶食鯨吞的也講了330頁!所以說我一直覺得很辛苦,因為這准備實在很辛苦!
諸位!看大張的科判;還沒結束喔!怎麼就急著收拾東西回家呢?你們是在趕什麼?竟然課本阖起來就要合掌回向了,這實在是。。。(笑)不像佛弟子,這麼懶!來來!翻開第一頁大張的,喔!我們現在講到〇六四一,諸位!你看底下的數目字。這一段,〇〇八三,有沒有看到?你看那個數目字,最底下那個一格一格的,有沒有?〇〇八三講到〇六四一,知道嗎?〇六四一,你看,這一段往上看,〇〇八三,隔壁就是〇〇八三,諸位!看看〇〇八三到〇六四一,看最上面,你有沒有看到?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有看到這個吧?諸位!這個就是要叫你捨識用根,看到這個不生滅、見到不生滅的根性。所以這一段最大的用意是在。。。諸位看底下,〇〇八七這個地方,破妄識無處,斥妄識非心——〇一三一,〇一四九就推妄識無體,有沒有看到?這最重要的,〇〇八七、〇一三一、〇一四九,對上去,破妄識無處,斥妄識非心,推妄識無體,再看左邊,就是正顯即真克就根性直指真心,這個就是帶妄顯真,帶妄顯真就是顯見是心、不動、不滅、不失、無還、不雜、無礙、不分、超情、顯見離見,帶妄顯真;最後就剖妄,諸位看剖妄出真。所以第一個是克就根性直指真心。看左邊,會通四科即性常住,會通四科了:五陰本如來藏,真如、妙真如性;會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即妄即真;會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會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就是即妄即真。後來就是圓彰七大,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即如來藏性,周遍法界。繼續看左邊,上面,這個格子的左上角,審除細惑,說二如來藏,有看到嗎?再看底下;看中間,如來次第以除二惑,看最底下,〇五四一,對上去,先說不空藏,以示生續之由,看到嗎?看到〇五八〇,說空不空藏,以示圓融之故,要圓融。說不空藏,就是為了要顯示生續之由;說空不空是為了顯示圓融,諸法是圓融的。所以這一段,大眾就領悟了,就贊歎佛謝益。所以這一段整段就是: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
所以,往左邊平行看下去,看橫的看下去,最上面的,有沒有看到,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看到這一段吧?這個就是大B。所以我們到今天為止,講到最大段的A段講完了,就是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大A;那麼大B就是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大C就是說。。。往左邊繼續看:說禅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看到吧?直趣菩提。
再講一遍:說奢摩他令悟密因大開圓解,是大A,定中有慧。說三摩修法,令從耳根一門深入,這個就是慧中有定。再來,說禅那證位,怎麼樣?令住圓定,直趣菩提,這個就是定慧均等。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再來,定慧均等。這個就是A加B加C。禅那還是講定,所以這三個定加起來,就是所謂的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
好!我們第一大段講完了。
好!問一個問題:下星期四帶什麼來?答一答。小朋友很有智慧的!各位小朋友,回去叫爸爸、媽媽把那個《義貫》放在你的包包裡面,記得下星期四要帶來,老師要檢查的,老師要檢查的。《義貫》帶來。
那麼《義貫》我們預計講三天,最慢四天。換句話說:下個禮拜,這個說奢摩他這一段,大A就講完,就進入三摩的階段,最後講禅那,禅那。所以,我的心情也是很高興,因為說奢摩他這一段,是整個《楞嚴經》篇幅最大,也是最難的,最難的!因為叫大開圓解,所以教義、教理上,哇!真是不容易啊,真是不容易啊!所以今天講的,你完全聽得懂的請舉手,一句都沒有迷糊的,還是難!不然就多念佛、吃得飽、穿得暖,其他的就沒事。請下個星期四再繼續來。知道吧?再繼續來。因為佛法很深、很難,不過你們這樣的精神,師父很感動!像今天八關齋戒,有三百五十個人吃飯,然後加上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有義工,總共有四百三十個人吃飯,至四百五十個。廚房真的非常辛苦的,非常辛苦的!師父也是非常辛苦的。(眾鼓掌謝師)感謝各位父老兄弟姐妹如此支持愛護,支持我一票,(眾笑)我會繼續把經講好!好!你們表現得很好,佛記一大功,打八關齋戒,又能夠聽《楞嚴》,(師對眾豎大拇指)諸位!你們一定會成佛的!(眾鼓掌)沒有話講的!

2009.07.09
請翻開《楞嚴經義貫》,773頁。我們用了相當的時間,解說了《楞嚴經講義》,阿難明心發廣大願。這個《義貫》也有他獨到之處,有他一些看法,還不錯!那麼《義貫》的時間,就不能像《楞嚴經講義》用的時間那麼長,因為這個是白話,而且是第二次重復;但是對有心研讀《楞嚴》的來講,這個也是很好的資料跟復習。
諸位看773頁,阿難明心發廣大願,經文:【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是經文。
  看注釋:
  “身心蕩然”:“蕩然”,就是清淨開廓。以受如來甘露法水洗滌,所以清淨、開廓無邊。
如果一個人學佛,他對佛心有所體悟,他的度量就會愈來愈大。。。就會無所執著,慢慢慢慢就了解:喔!我們的心跟佛是一樣的,我們甘願做凡夫,是因為自己的煩惱,要成佛也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問題,那麼就找到了佛學下手的地方——心法。
  774頁,“手中所持葉物”:這個“葉”,就是貝葉;“物”,就是其他物件,例如庵摩羅果等。
有的人到印度去看這個庵摩羅果,就是我們台灣產生的芭樂,芭樂就是我們的番石榴。有的人到印度去看了說:哎呀!這個庵摩羅果,我們去印度旅行去看,結果這個庵摩羅果竟然是台灣的芭樂,番石榴!他們是這樣講啦,我沒有去過印度,我不知道。
  “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與真如法身(遍法界大身)相比,父母所生之身,就像是十方法界的廣大虛空當中,忽然在一陣風中所吹起的一粒微塵一樣,至為渺小。
它這個意思是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胸量是跟佛一樣的,只是因為我們太過於妄執微少的這個色身的元素誤認為自己。我們這個色身用元素來講,是宇宙中很少很少的元素;而我們的胸量放不開,是因為我們執著少許的元素,誤認為有一個“我”,這問題就被困住了!
  “若存若亡”:若有若無。
  “如湛巨海流一浮漚”:“湛”,就是湛然。“浮漚”,就是水泡。又如於湛然的大海中漂流著的一個小水泡。
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忽起忽滅,一下子泡沫就沒有了,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看到說,你認識的人、年輕人,沒多久那個又死掉了,沒多久那個又往生了,很快的!你看講堂最近又助念了好多人,就是一個小水泡,冒起來馬上消失,我們的生命就是這麼無常!
  “起滅無從”:“起滅”,就是生滅。此水泡在大海中的生與滅,都如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在浩瀚的大海當中,其生與滅俱皆無聲無響;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其生與滅,對整個大海來講,畢竟毫無影響,直如無物。這個大海就像法界,我們這個色身剎那生是剎那滅,生到死這麼快速,其實沒有東西可以執著。而所言大海者,乃眾生本具遍法界之大身也;所以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叫做法身慧命。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開悟是非常重要的!
水泡者,父母所生之身也。我們現在誤認為這個色身就是自己。
  775頁,義貫:
  “爾時阿難及諸” 與會“大眾,蒙佛如來” 慈悲所作如是“微妙” 之“開示”,皆悉悟了,而得“身心蕩然”清淨,開廓無邊,證“得” 自在“無” 所“掛礙”;而且不只是阿難一人為然,“是諸大眾” 皆“各各” 了悟,“自知” 無始本具真“心遍” 滿“十方”,而得親“見十方” 虛“空,如” 自“觀手中所持” 貝“葉” 或者是果“物”,了了照見;頓時悟了“一切世間” 有情、無情、身心、世界“諸所有物,皆即” 本覺“菩提妙明元心”,無二無別。此真“心” 純“精” 普“遍圓” 滿,“含” 容包“裹十方” 世界。
  “反觀” 此“父母所生之身,猶” 如於“彼十方” 法界“虛空之中”一陣風所“吹” 起的“一” 粒“微塵”,極其渺小,“若存若亡”,似有還無;又“如” 於“湛” 然不動之“巨海” 中所漂“流” 的“一” 個小小“浮漚” (就是水泡),其“起” 與“滅” 皆似“無” 所“從”,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大眾如是覺了,是故“了然自知” 已證“獲本” 覺之“妙心”,悟其為“常住” 不生“不滅”。
  
776頁,經文:【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贊佛: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铄迦羅心無動轉。”】
 777頁,注釋:
  “妙湛總持不動尊”:這個“妙”,就是妙覺。“湛”,就是湛然不動之法體。“總持”,就是總持一切智、一切法。智就是能觀、能照,法就是為所了解。所以,法是站在理上來講的,一切智能悟一切無生之理。“不動尊”,是指如來不動本際而能普應十方,依法身本體而起應化。
  “首楞嚴王”:“首楞嚴”,佛已健行(就是實行),達到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究竟堅固就是金剛不壞。我們這個色身不會金剛不壞,我們這個色身一定會壞!有的人誤認為那個捨利子是不壞,不是這樣子的,那是相,是表法的,相是表法的。那是證得法身,拜那個佛陀的捨利,它會一直再生;沒有證得的法身,那個捨利不會再生,所以只能做一個紀念。
說:一切事究竟堅固,是指如來藏性,每一個人都具足。一切事與理皆會歸如來藏性,本不生滅,本不動搖,而入自性本具深妙之首楞嚴大定;這個大定是非常重要的,成就一切佛道,定就是橋梁,你知道說我們有如來藏性,可是沒有定,那麼就是這個橋梁就斷了!意思就是說:平常要培養這個定力,不受任何的境界影響,也不受任何的情緒影響,自己本身要去實踐那一種佛的如如不動的心,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夫。以此定為法王之定,故稱佛或此定為首楞嚴王。
  “不歷僧祇獲法身”:“僧祇”,就是阿僧祇劫,也就是無量大劫。按照這個權教,須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證得法身。《大毘婆娑論》雲:“三祇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因,然後獲五分法身。”諸位!這個不是究竟說,當然是方便說。《成唯識論》裡面說:“地前歷一僧祇:初地至七地,滿二僧祇;八地至等覺是三大阿僧祇劫,然後究竟法身。”此為權教漸修之通途。那也是沒有辦法的,權教大部分都是在名相上、在相上來論斷。
所以有的人講說:師父!離一切相,即名諸佛,那麼我修行就是離一切相,就是諸佛啰?
我說:那是佛善巧方便講的。
那請問師父!那無所住,修行應當無所住,那我無所住就是修行啰?
我說:那個無所住也是方便說,空無自性,沒有東西讓你無所住,住跟無住都不對!那是佛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才講無所住;如果你進入涅槃的絕對空性的東西,沒有住跟無住這個東西。
所以,權教菩薩再怎麼說,他都有能、所,都是在緣起的相上裡面說,很難悟到這個究竟的。
然本經為屬圓頓之教,以頓悟圓旨,復蒙如來加持,故可頓獲本具的法身。諸位!法本無身,法本來就沒有身,法身是因為它畢竟空,給它一個具體的概念,就變成法身,不要錯會佛的意思。
又,達摩祖師雲:“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沙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沙毒惡之心,雲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嗔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就是說:未期就是還沒有辦法達到,經過了塵點劫,還沒有辦法成佛,這個達摩大師講:“豈不誤行人退菩提道?”這個一聽到三大阿僧祇劫,經過塵點劫都不能成佛,這個會誤導一切修行人,那這樣修跟不修沒有什麼意思啊!為什麼?都沒辦法成佛嘛,認真修也沒辦法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那等於不修嘛!所以這會讓人家。。。誤了這些修行人,退菩提道。由此可知,三大阿僧祇劫者,如來密語也;若悟如來密語密義,自會本心,即頓悟見性成佛;若不悟者,其奈三大何?
諸位!這個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有一個居士學佛了二十多年,打過佛七,也打過禅七,他也參過了很多道場跟大德,在電視上的節目也看很多。他去到其他的道場問了一些法師的問題,他都不是很滿意;有一次來到這兒,他就提出了問題。
他第一句話就說:久仰法師大名!
我說:哪裡!
聽說您大悟。
我說:你這一句話是恭維呢?還是試探呢?你有什麼問題?
他說:我學佛二十多年,打過許多的禅七、佛七;可是問了一些法師問題,我始終不能滿意!
我說:試說看,你有什麼問題?
他說:第一個問題,有的人他很會說法。。。
我說:很會說法沒什麼錯啊!
他說:可是他沒開悟見性,可是他說得很好,頭頭是道,師父!這不算壞事啊?
我說:不算壞事;可是是鹦鹉學講話,鹦鹉不能理會、體會人的心,你講什麼,它學什麼;不見性講經說法,就像鹦鹉學講話一樣的,你念唵嘛尼叭彌吽,它也念唵嘛尼叭彌吽,它不能體會佛的心。經典講什麼,他照念,只是口才好一點而已。
那請問師父,那有的人沒什麼口才,開悟見性,可是他不善於表達,那會是什麼感覺?
我說:那會是啞巴吃蜜糖,蜜糖比喻第一義谛,可是他啞巴,他說不出所以然,他沒有口才,不會表達。
說:嗯!這個比喻真是好!他說:這二個,其他的法師都會有這樣回答,可是我最後一個,其他的法師回答得我並不滿意!
我說:試說看!
他說:那如果一個明心見性、開悟的人,了悟究竟第一義谛的人。
——這個人還滿有水平的,懂佛法,佛教的用語、術語還懂得滿多的。
說:一個人開悟見性,悟到究竟第一義谛,又善說法要,師父!那又是什麼感覺?
我說:那就像采蜜的人,他有方法能夠采到這個蜜,他自己能吃到,同時也分給你一點蜜糖吃。再來就是會教你如何采蜜,又不會被蜜蜂叮到,就像這樣。
他說:哇!法師啊!短短的幾句話,我體悟深刻!他說:您真的像一個采蜜的人!
我說:哪裡,不敢當!我們一切榮耀歸於佛陀,佛陀悟到究竟第一義谛的實相,同時他的方法是正確的,他就像采蜜的人,蜜糖就像第一義谛,同時也分給大家吃;不但分給你吃,還教你如何采蜜,就是教你如何修行成佛。
說:喔!
他這個居士恍然大悟!他說:這個答案比喻真是好啊,真是好啊!他非常的高興。
所以在座諸位!我們聽經聞法它就是有這個好處,雖然不是自己的東西,不過來聽一聽聽一聽以後,記得!回去現買現賣,講給那一些沒有接觸到佛法的人聽,他也覺得你很有水平,也不錯!是不是?所以這個聽經聞法可是非常重要,他會得到種種的比喻,種種的比喻。
  底下,“將此深心奉塵剎”:“深心”,就是菩薩所發的大悲心與菩提心,以此二種心甚深,故名為深心。“塵剎”,是十方微塵剎土。此言,阿難發願,願以所發無量之深心奉獻於十方剎土,也就是願至十方剎土修菩薩行,度化眾生。
  “五濁惡世誓先入”:五濁為:
  (1)劫濁——此為五濁之總稱,也就多總相,此總相無別體,以下四濁交湊,就是此劫濁之相。
  (2)見濁——你看到這個“見”,很容易就可以聯想到就是觀念的意思,看法、識心分別、知識性的領域,一切的學者都不能離開這個;修行,包括一切外道,都沒有辦法逃離這個知見上的濁。“濁”就是擁有自己的看法, 就是修行十年、二十年,也是著於知見,這個是很可怕的!見濁。兄弟姊妹為什麼會吵架?吵得不可開交?就是看法不同。夫妻之間為什麼會吵架?就是見濁,這個太可怕了!每一個人自己有自己的看法,自己有自己的執著,這個見濁是最可怕的東西,而且是剛強難化!
眾生依五惡見(五利使),而造諸惡業。五利使為:身見,開口閉口一定講“我”。邊見,諸位!這個邊見跟身見是孿生兄弟,有身見就一定有邊見,邊見是討論身見,就是人死了以後,到底是永遠斷滅呢?還是下輩子繼續做人、做豬?邊見。邪見就是邪惡之見,見取見、戒取見。這個邪見就是撥無因果;因為經典上解釋得大同小異,有的稍微有一點不同。戒禁取見最主要的是說:自己認為自己的戒,哪一個宗教都認為自己的戒持得最好,戒禁取見。而且那種戒禁取見,非因計因,印度當時很多的外道,那個不是成就佛道的因、不是善因,他就把它誤認為他們持的戒是最好的。那麼見取見就是執著自己所看到的就是最好的,叫做見取見。以此五見令眾生惡濁,故稱見濁。所以這個世間沒有一天不吵架,沒有一個種族不對立的,這個見濁是非常可怕的!修行人盡量不要有太多自己的看法,一切的看法都是生滅無常,都空無自性。
  第(3)叫做煩惱濁——眾生依五毒心(即五鈍使)造諸惡業,而招感三災,即是煩惱濁世之相。五鈍使為:貪心、嗔心、癡心、慢心、疑心。以世有此等煩惱惡濁,所以稱為煩惱濁。
所以在座諸位!我們莫名其妙就會起煩惱,就是煩惱,莫名其妙就會起情緒的高低潮。
  第(4)眾生濁——以有如上之見濁及煩惱濁,故令眾生濁惡,更攬五陰見、慢為體,此即是眾生濁之相。這個慢很難斷,證阿羅漢果了,還是有這個慢,習氣太難斷了!
  第(5)命濁——由於以上三濁,故令眾生福德減少,壽命短促,乃至減至十歲,壽命短促,即福薄之至也,故稱為命濁。
  “泥洹”:為涅槃之別譯。義為無生,就是不生不滅。所以,這個泥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泥洹。
諸位!千萬不要把大和尚往生了叫做涅槃,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希更審除微細惑”:“審”,就是明了。
“微細惑”,就是微細的煩惱;有二種:一、三界之思惑,思、思惑就是修所斷之惑,也就是斷習氣,這個思惑是先天性的,與生俱來的,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聰明;有的人一出世,他就很笨。真的!你像一休禅師他就很聰明,日本那個一休禅師就非常聰明!他有一次碰到那個師父,反應也比較慢一點,有一次他的師父,有那個稀世之寶的泡茶的茶壺,很難得,因為日本也泡茶,日本有茶有道的——茶道。這一休禅師小時候很調皮,頭腦又特別的好,他一出生就是頭腦特別好!他有一次玩。。。把他的師父、上人的這個茶壺拿起來玩,不小心掉在地上,哇!糟糕了,摔破了!這個是整個日本沒有幾支,而且是那麼高貴,稀世之寶,摔壞了,哇!慘了!那怎麼辦?他師父剛好從遠處走過來,這個一休禅師小小年紀就趕快把它撿起來,把手放在背後,因為茶壺摔壞了,怕他上人看到。他的頭腦轉得特別快;師父就說:一休啊!你在這裡做什麼?他說:師父!我在這裡思惟,不過有一個問題想問師父。師父就說:那你就說吧,你說說看,我再給你回答。一休和尚就說:請問師父!人是不是一定要死?他師父說:那當然要死了,人一生就一定要死啊!對不對?一休禅師就說:那有沒有例外?他師父就說:不可能有例外啊,人一出生,到最後一定要死啊,動物、植物都一樣,任何東西都會壞,一定要死,壽命一定會終了!他就把他的茶壺趕快拿出來,說:師父!你的茶壺壽終正寢!他的師父一下又想氣,剛剛又講過了,就說什麼東西都會壞,自己講的話,不能打自己嘴巴。他上人這個臉變臉了,一邊走:被他騙了!好了!你看這個頭腦這麼好,哇!如果這麼好的徒弟,碰到我啊,很簡單,你打破了,是不是?我不責罵你,不會罵你,也不會打你,扣你單金,扣到那支茶壺。。。五十萬扣五十萬,看你還能有多聰明?敢把你師父的茶壺打破!我不用跟你講那麼多,扣單金!所以這個一休和尚頭腦就好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
第二、出世之無明惑。三界的思惑還有出世的無明惑,當然是界外的。思惑為證阿羅漢時斷;無明惑為成佛時斷。因為在前面由於頓悟如來藏玄旨,而頓獲法身,此為粗惑已破,然而細惑仍在,所以須更審除;細惑悉除,也就是證聖道。
  “舜若多性可銷亡”:“舜若多”,就是空。這是假設句,意為:即使空性會銷亡。翻過來,780頁,“舜若多”梵文為“Sunyata”。
  “铄迦羅心無動轉”:“铄迦羅”,又譯為伐折羅,原義為金剛,此為堅固之義。此承上言,即使空性會銷亡,我的金剛堅固之心願也不會動搖退轉。
  義貫:
  於是阿難“禮佛合掌”,因今已悟妙旨,故“得” 從前“未曾有” 之法喜境界!於開悟感動之余,即“於如來” 座“前”,承佛威神及自然流露而“說偈贊佛” 曰:
  如來為“妙” 覺“湛” 然、“總持” 一切智、如如之“不動尊”,究竟一切堅固之“首楞嚴王” 為“世” 間“希有” 者。
  如來“銷” 除了“我億劫” 以來迷真認妄之“顛倒想”,令我“不” 須“歷” 經三大阿“僧祇” 劫之修證而得頓“獲” 本具之“法身”。
  “願” 我“今” 速能“得” 佛“果” 菩提,而“成” 菩提“寶” 之“王”,於一切法得自在。自證以後“還” 以自所覺法而廣“度如是恆沙” 之“眾” 生。
  我欲“將此” 菩提與悲願二種 “深心” 回“奉” 十方微“塵剎” 土,利樂無量有情,“是則名為報” 答“佛” 慈悲攝引度化之深“恩”。諸位!我們學佛的人心存報佛恩,這個人思想、理念也就不會偏差到什麼地方,父母的恩要報答,佛的恩更要報答,若不說法度眾生,就無以報佛恩。因此我們護持正法,把正法推廣是很重要的功課,對一個出家或在家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781頁,“伏請世尊為” 我作“證明”,我今在佛前所發之大誓願:即使是“五濁” 的“惡世” 我亦“誓” 願率“先” 而“入” 其中,以度眾生。
  “如一眾生” 尚“未成佛”,尚須人教導、護念加持,我“終不於此” 世自“取泥洹”,自得安樂。這很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願,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就是這個願,太了不起了!
  如來為具足智德、能破微細深惑之“大雄”、具能拔無明深根之“大力” (因為十力具足)、能與眾生究竟安樂之“大慈” 及能拔眾生死苦之大“悲” 者,“希” 求如來“更” 進一步“審除” 我“微細” 之無明“惑”。
  而“令我” 及“早登” 至“無上” 大“覺” 之果證,而得“於十方” 世“界” 應機示現“坐道場” 轉*輪、度眾生。
  自今為始,縱使“舜若多性” (空性)“可” 被“銷亡”,而我如金剛堅固之“铄迦羅心” 亦決“無動” 搖退“轉”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金剛堅固,我心亦然。)
  翻過來,782頁,
  第三章、  審除細惑、開示三如來藏
  第一節 陳述二深疑
  經文:【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谛。”】
  注釋: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佛十大弟子中說法第一(論義第一)。其名之義為滿慈子,以其母之名為“滿慈”,滿慈之子,故名為滿慈子。(古印度人多以母名為名,例如捨利子亦然。)
還好我沒有跟著母親命名,要不然慘了,朗飼法師!這樣就。。。上朗下飼,這樣也是怪怪的!對不對?聽起來也是怪怪的!
 783頁,“大威德”:“威”,以能折伏一切故有威;“德”,以能攝受一切眾生故稱德。所以這個威德,大威德只有佛!佛之威德無上,所以稱為“大”。密教中有一尊明王稱為大威德明王,為西方阿彌陀如來之明王,是為五大明王之一。
  
  經文:【“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纡疑悔。”】
  784頁,注釋:
  “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這個“聾人”,比喻二乘人。此意為:這個聾人在近處耳朵聽不到的叫做聾人。聾人於近處尚且聽不到,更何況於百步之外。
這個聾人,諸位!哪一種情形,聾人有什麼好處?這哲學家講的:先生結婚以後,要當作是聾人。就是結婚以後的男人,要在家裡當作什麼都沒有聽到,因為老婆會一直念。。。先生就會受不了,念。。。沒事念到有事為止。所以結婚以後,先生當作聾人,就什麼都聽不到,日子就會好過一點!
“百步外”,喻二乘人距離第一義谛實理之遠。“蚊蚋(ruì)”,喻如來藏深理,以其理甚為深密,非凡外權小所能覺知,故以為喻。
  “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習”,就是習氣。“漏”,就是煩惱。所以我們稱為有漏法,或者是無漏法,就是說有沒有煩惱的意思,有漏法就是不究竟。富樓那之意為:阿難等人之悟,不是真悟;此蓋二乘人執法為實,並我相昭然,且不知悟有深淺,以及初悟、究竟悟等之別。
  “尚纡疑悔”:“纡”,就是繞。還是環繞在懷疑,繞。謂其心中之疑悔,仍纡繞不去。“疑”是指對今日所聞的大乘法生懷疑;“悔”,則是對昔日所愛念之小乘法生悔。以其心於實谛及權教之間尚未融通,故有此障難。
  義貫:
  “世尊常推”許“說法人”之“中”以“我為第一”。然而我“今”聽“聞如來” 所開示的精“微” 奧“妙” 之“法音”,我則“猶如聾”耳之“人”,於“逾百步外” 之處“聆” 聽“於蚊蚋” 之聲;如來藏之深理,對我而言,“本所不見,何況得聞?佛雖” 已“宣明”萬法即藏性,諸大圓融遍滿之義,“令我除”去執心外實有之“惑”,然而我“今猶未詳”解“斯義” 之“究竟”,而至於“無疑惑” 之境“地。世尊,如阿難輩”,聞佛妙示之後,“雖則” 已頓“開悟” 妙心,然其“習” 氣諸“漏未除”。
所以在座諸位!有人一直問師父這個問題:請問師父!開悟跟見性有沒有一樣?
諸位!這個要站在解跟證的角度來講是不一樣的,開悟不等同見性;但是,站在究竟處來講的話,究竟處來講,開悟,悟到究竟,他就是見性,就是證量。所以這種東西要看心境的問題,不是在語言、文字裡面講。所以,開悟其實就是見性,見性就是開悟,現在問題就是留一個習氣。所以在這裡,開悟不等同有證量,就是這個問題。見性是見到不生不滅,還要分有沒有究竟;你說佛有沒有開悟?當然有啊!對不對?初住菩薩有沒有開悟?當然是有啊!
那麼就有人問了:請問師父!統統是開悟,是不是一樣?
在這個《華嚴經》有一段的比喻,這個注解上還比喻得真是好啊,真是好!他就說:初住菩薩破無明,見法身,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與佛的如來究竟之處是不是一樣?這個問題就在這個地方。好!在這個《華嚴經》的注解裡面,他就說:就像小孩子剛出生一樣,小孩子剛出生,是不是人?說:是的,小孩子剛出生就是人!說:小孩子是不是人?他說:是人!那大人是不是人?他也是人。那剛出生的寶寶是人、大人也是人;可是小孩子剛出生,他沒有能力啊,他是人,可是沒有能力啊,跟大人也是人,不一樣啊,你說小孩子不是人嗎?對不對?他有五官、有兩手、兩腳,是不是?大人也是人,有頭、有兩手、有兩腳。這個問題就出來了,同樣是人,可是能力差太多!初住菩薩也是明心見性,悟到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性;佛也是究竟大悟的聖人,也是見到如來藏性;可是,二種功夫是完全不同的。喔!那這個比喻就知道了!所以,這個《華嚴經》的注解,這一段的比喻特別的好!所以同樣是見性,但是見性有深,都是見性啊,問題就是習氣有沒有除得究竟不究竟?這個小孩子出生就是人,你不能說小孩子不是人;開悟,他心性就是佛,見到佛性是佛,沒有錯;可是能力有限!為什麼?習氣還沒有完全斷除,就慢慢把他養育長大成人,能力就愈來愈強。開悟見性也是這樣子。知道吧?你是佛,你開采了本性是佛;可是你那個習氣、煩惱慢慢慢慢要磨。。。知道嗎?要磨掉,到最後,哇!能力就變佛一樣的,就是這樣子。
底下,反之,“我等” 在此“會中” 之已“登無漏者,雖” 已“盡諸漏” , 然 “今聞如來所說” 第一義谛微妙之“法音”,心中“尚纡” 繞著“疑、悔”,萦懷不去。
剛剛就回答,有人問:開悟跟見性有沒有一樣?那麼見性的人是不是都一樣?師父已經講了:究竟處都是一樣;但是程度有差別。

 785頁,中間, 1.如來藏本淨,為何有為遷流?
  經文:【“世尊,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翻過來,786頁,注釋:
  “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既然一切法皆是如來藏,清淨本然,那麼為何還會忽然生出眾生依報之山河大地,以及正報的種種有為染相。以依二乘之眼觀之,世間一切依正皆是染污之相故。
  “次第遷流,終而復始”:這一切有情界、無情界,不但其相染污,而且還不斷地在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之中,依次第而遷流不斷,生滅不已;這是什麼道理?豈不有違如來藏清淨之理?
  義貫:
  “世尊”,(我對以下的事還是有疑惑:)“若復” 言“世間” 中“一切” 五“根” 、六“塵” 、五“陰” 、十二“處”、十八“界等”一切諸法“皆”是“如來藏”之自體,各各“清淨” ,從“本”而“然,雲何” 還會“忽”然又“生” 起眾生依報之“山河大地”,及正報之“諸有為” 染污之“相”?且此諸染法皆“次第” 而“遷流” 生滅不居,“終而復始” 循環往復呢?
諸位!在這裡如果能夠悟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悟到了萬法唯心所造,這些問題就統統解決了!對不對?諸位!從眾生,眾生從哪兒來?從無明妄覺而來,妄覺、妄明而來。好!諸位!這個時候,業相,一念不覺,就是生相無明生出了這個無明業相,這個相慢慢的轉化成種種的相,這從什麼造的?無明造出來的山河大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果悟了萬法唯心所造,了解一切妄動,皆是剎那生剎那滅,空無自性,那麼就用這個真心來看這個世界,萬法唯是唯心所造,這個時候如果。。。佛悟到了什麼?悟到了如來藏性,能造、所造皆不可得,完全是清淨心,那麼這清淨心就是七大的轉換而已,地、水、火、風、空、見、識,佛陀悟到了萬法,整個人生宇宙,其實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如果再縮小一點,用有相來講,人生跟宇宙就是地水火風空轉來轉去而已,沒有實體可得,並沒有人生跟宇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其實根本就沒有,因為那個都是空無自性。整個宇宙人生,就是地水火風轉來轉去的假相,這個時候,如果你能體悟當體即空,就沒有所謂生滅跟不生滅,因為不生滅是對生滅講的。對不對?因此這個時候,當你悟到如來藏性,得到了這個永恆,但是不作永恆解,所謂得到了永恆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性。
什麼是佛?在我這裡,用一個最容易理解,而且最現實的定義,就是:什麼是佛?破除一切執著、一切分別、一切顛倒的錯誤的心態,恢復到心的原態,那個原態是至極清淨,沒有能所,絕對的空性,也沒有空可得,那個心就是所謂的佛。
我們今天的人,修行完全錯誤,什麼叫錯誤?把佛當作在虛空,認為心外有佛可得、有佛可求,因此拼命的每天拜佛,就求佛,不知道佛是自己心中做,阿彌陀佛也是你心性當中的那一尊阿彌陀佛,其實沒有能所,那一尊才是真正的阿彌陀佛,叫做實相念佛。因為我們不懂得這一層的深入的意義,因此拼了老命一直在追著佛跑,而煩惱一直在產生,煩惱一直在產生。世間人不曉得離相那一念就是佛,不知道,所以一直把它設定某一種境界叫做佛,某一種境界叫做佛。也不曉得我觀像念佛、觀想念佛、持名念佛都是一種方便,任何的法,其實都要會歸實相念佛。所謂實相念佛,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念佛,佛性是自心做;無不相,不妨害你念佛、不妨害你觀想、觀像、持名。如果一個人沒有體悟到深入的佛法,你不了解實相念佛的意義是什麼,就不了解究竟的佛法是什麼,問題就是出在這個地方。所以太多人的修行方法其實是錯誤的,一直拼了老命想求佛,卻不懂得要降伏自己的貪嗔癡,斷掉殺盜YIN,斷掉這個名、利、色,也不懂得這一層道理,因此就以為心外有佛。諸位!心外沒有佛,所有的萬法,東南西北,東方不可作東方解,西方不可作西方解;東方是心性的東方,西方是心性的西方,南、北方也是一樣在心性上定,這個才是究竟的實相佛,不能曲解佛的意思。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多少的這些徒弟,釋迦牟尼佛就可以告訴他:你們不用修行,我來就好!世尊為什麼不這樣講?你能體會得出來嗎?佛教講的淨土法門,有他力的這個力量——阿彌陀佛會來接引;但是你不要忘記,他力的根據是建立在自力,你自力要能夠相應佛,這個他力的力量就大,這個不能忘記這一層的功夫啊!太多人忽略了這一層功夫,就一直等,拼命的造業,貪嗔癡、名利色三關,所有的殺盜YIN統統做,然後怎麼樣?就等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很嚴重的觀念的!所以修行不得力,就是不懂得先降伏自我,認為我這一念佛號,就可以取代一切的妄念、習氣,有時候愈念煩惱就愈重,因為他解理不通、心性不明,他愈念就愈煩,壓不下去就是壓不下去!無始劫來的習氣,你沒有慢慢慢慢的抽絲剝繭,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的來除,你哪有辦法?說聽經聞法,他就是不聽;叫你來教你心性法門,“哎呀!這個是雜修,我生命有限,這個不要!”這個實在是很可怕的思想!所以我曾經講的,重復的告訴大家:有的人在弘揚佛法,其實是在滅掉佛法,不是真正的在振興佛教,因為佛的心他根本就不去理悟。如果可以這樣,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代表一切的話,那就很簡單了,佛為什麼要講四十九年的經典?為什麼?那就叫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為什麼要叫你這樣慢慢一步一步來?是不是?要了解佛的用心良苦,有的人年歲已大了,對不對?我實在是時間來不及了,我好好的念佛。可是,不是大家都年紀很大,有的人才十幾歲啊!所以這個實相,要悟入佛的心境,好好的念佛,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層,非常的非常的重要!如來藏性如果你體會得不出來,這個念佛就會很困擾,念一念煩惱又來;念一念又起無明;念一念,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什麼相他統統有!為什麼?他一邊念佛一邊起煩惱,用壓的啊:我認真念佛啊!用壓的,壓的很難的,很難的!

底下,787頁,  2.五大如何周遍圓融
  【“又如來說: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世尊,若地性遍,雲何容水?水性周遍,火則不生;復雲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世尊,地性障礙,空性虛通,雲何二俱周遍法界?而我不知是義攸往。
  惟願如來宣流大慈,開我迷雲,及諸大眾。”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渴如來無上慈誨。】
  注釋:
  “若地性遍,雲何容水”:如果說地大之性是遍一切處,則法界中為何還會有空間來容納水大呢?
  788頁,“復雲何明水火二性俱遍虛空,不相陵滅”: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又怎麼說明:若水大與火大兩者都同時周遍法界虛空時,為何不會彼此互相陵奪,終致二俱消滅呢?
  “而我不知是義攸往”:“攸”,就是所。“住”,就是歸,趨。而我實在不知此理之所歸趣。也就是說,我實在不懂這是何道理。
  義貫:
  “又如來說:”一切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 之“本性” 各自“圓” 滿互相“融” 攝不礙,其體則“周遍” 十方“法界” 且“湛然常住”,不生不滅。
  “世尊,若地”大之“性”是“遍”一切處,則法界中“雲何”還有空間可以“容水”?同樣地,若“水”大之“性”真是“周遍”法界的話,“火”大“則不” 能“生”起。再者,水火之性既不相容,“復雲何”說“明水火二性”如何能“俱” 周“遍虛空” 而“不” 互“相陵” 奪,以致二皆消“滅” 呢?
  “世尊”,又,“地”大之“性”為“障礙”,而“空”之“性”則為“虛通”,兩者之性也是相沖突的,“雲何”此“二”大能“俱周遍法界”呢?“而我”實“不知是義”理之“攸往”(就是究何所指)。
  “惟願如來”開“宣流”布“大慈,開”解“我”心中之“迷雲,及諸大眾”之疑惑。“作是語已,五體投地,欽”慕“渴”仰“如來”之“無上慈”悲教“誨”。
  
底下,如來次第除疑
  經文:【爾時世尊告富樓那,及諸會中漏盡無學諸阿羅漢:“如來今日普為此會,宣勝義中真勝義性;令汝會中定性聲聞,及諸一切未得二空,回向上乘阿羅漢等,皆獲一乘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正修行處。汝今谛聽,當為汝說。”富樓那等欽佛法音,默然承聽。】
  790頁,注釋:
  “宣勝義中真勝義性”:宣說勝義谛中,正真無上之勝義性。“勝義”,就是第一義谛,也就是一真法界。也就是絕對。所以佛特別的強調:說法不與第一義谛相應,不名說法,就是究竟義,第一義谛就是佛的心。因此一切弘揚正法的人,一定要講到究竟的人,那個才是真正說法的人;不講到佛的究竟第一義谛,那只能說法師慈悲,是一時暫時善巧方便,只能這樣講,要不然就名為相說。因為佛教的核心沒有抓到,你就永遠不可能成佛!
  “定性聲聞”:指沉空滯寂、得少為足之鈍根聲聞乘人,以其不肯回小向大,所以趨止涅槃化城。
  “回向上乘阿羅漢等”:“上乘”,指大乘、一佛乘。此指回小向大趨無上菩提之阿羅漢。
所以,佛陀在《法華經》裡面講: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在《法華經》講得很清楚了。唯有一佛乘才是佛說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法,佛陀都是為了讓你成佛,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也沒有所謂二乘人,也沒有所謂三乘人;除佛方便說,佛方便說說有二乘、有三乘、有五乘,人乘、天乘、小乘、中乘、大乘;其實這佛陀說:這個根本就是善巧方便說的,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所以在座諸位!學佛就是要究竟成佛,要把勇氣拿出來用、骨氣拿出來用。
  底下,“一乘寂滅場地”:也就是不生不滅之心地,也就是如來密因。
諸位!如來密因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妙心。佛陀教外別傳,傳什麼?就是傳這個,涅槃妙心。此為究竟寂滅之地。
  “真阿練若正修行處”:“阿練若”之義為無喧雜,寂靜處。又譯作阿蘭若。此謂若但取靜境,非真寂滅場地,非真阿練若;必以本來不生滅、不動搖之真心而住,方是真寂滅場地、真阿練若;是故真阿練若者,與境無干,乃自真心之獲得也。此心即為首楞嚴之定體,乃為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故名之為“正修行”。
  
791頁,審明其惑
  經文:【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
  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這一段,我們在《講義》講得特別的久、特別的長,在義貫後面有一些少許的注解,跟《講義》有所不同;但是究竟義是一樣的。所以師父都很贊歎這二位大德,沒有什麼地方要特殊修改的,因此我們念下去。
那麼說:師父!要依哪一本呢?我說:均可。統統可以!因為二個大德寫得都非常好,沒有壞佛的知見。所以,你要依哪一本注解來講,都行得通。
 注釋:
  “性覺妙明”:理體本性乃妙寂而明照。
  “本覺明妙”:就是天然本具之覺性乃明照而妙寂。“妙寂”者,非寂而寂,寂而非寂,諸位!非寂就是照,叫做照而寂。寂而非寂,非寂就是照,就是照而寂,寂而照,故稱之為妙。寂就是體,照就是用,體用一如,體用不二,佛法是不二法門嘛,所以稱為妙。你要體悟到這個佛法的妙,就是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就是妙。這個妙不可言,就是佛法超越一切,又不離一切,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能夠面對現實;如果佛法不能面對這個現實,那佛法沒什麼意義!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達到超越一切。
有一個老人,八十四歲了,碰到人,人家問他說:;老伯伯!你今年幾歲啊?他說:我才四歲!說:你八十幾歲了,你為什麼講你才四歲呢?他說:八十歲以前我都沒有聽到佛法,也不曉得在活什麼?真的不曉得在活什麼!我從八十一歲那一天開始聽到佛法,才發現這個才是我們真正的生命!他說:我的生命應該已經死了一次,現在重新活過來,因為才知道生命的究竟處,還有這個法身慧命。說:我八十歲以來統統是白活的,就是吃飯、睡覺、上班、下班、生兒育女,我一直以為,這樣就是生命、人生了;等到我聽到了正法、佛法以後,才發現,哇!人生不是這樣,可是太遲了,八十歲了;不過也算不遲,因為我總有一個開始。所以每次人家講:伯伯!你幾歲?他說:我四歲!就像幼稚園講:我四歲!才四歲而已。所以說,從學佛的那一天開始算起,你幾歲啊?對不對?學佛十年了,你就能算是十歲嗎?不一定,因為你亂學一通啊,學那一些有的沒的對不對?學了那個,道場跑多少,從來就不認識生命是什麼,真正的究竟佛法是什麼,以為那邊念二、三句佛,跟著法會在那邊唱唱當當,就認為我在修行,對不對?回到家大小聲,總不覺得我是過失;人與人相處當中也煩惱,從來不了解佛性它到底是什麼,所以,這個你能夠講修行嗎?所以,算四歲也不錯了,就是學佛真正的四年,了解了真正的究竟之義。因此師父還是說:沒有學佛,生命它就不具有任何的意義,就像我們建中的老師講的:就是制造大便而已,制造糞便而已,就是這樣子。你念到了博士,博士就是這樣子,全世界的榮耀統統給你,你又能如何呢?所以沒有學佛,叫做事情不妙了,因為你沒有學佛;你要學佛以後,叫做事情奧妙,這個佛法真是太好了!對不對?真是快活,真是好啊!佛陀這麼有智慧!想想看,人家為什麼要走上這一條修行的路?我們又不是頭殼壞掉,哪一個世間快樂我們不會去追求?是不是?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期盼所有的眾生都像我們。所以我去大學裡面上課,也是跟他們講一句很誠懇的話,我跟他講:大學生!你們這些大學生,記得!學業、課業為最重要,那麼因為你有些興趣,七分要下在功課裡面,三分;我對這些大學生講:三分在佛法,七分要在怎麼樣?要在功課,因為你還要研究所、還要博士啊,不可以說像我們出家人這樣專業。這個大學生就是:你當作興趣就好,有這樣善根來聽師父演講。對不對?大學生了沒?不錯!我都是這樣勉勵。那你們不一樣喔,法師,那是要十足,你能出家,就是要百分之百的用功,你是法師嘛!對不對?你本來剃度出家就是為了無上菩提,不然你是來這, 裡做什麼?只為了看這個可愛的師父嗎?當然就是為了無上菩提,你才要發心出家,你要成佛嘛,所以要用十分。在家居士不一樣,你們有事業啰,你們有事業啰!所以,不是講堂的工作人員,要三七開,學佛要用七分,三分應付你的老公、老婆、孩子,三分喔!在講堂工作人員,要九分的心放在這裡,要一分應付一下,稅金記得要去繳,房屋稅或者是什麼電話,電話費到、水費到、什麼稅金到,記得去繳。所以,住在講堂的工作人員,要用九分投注在常住的心力,一分就是世間,打哈哈。在家居士要三七開,住在講堂要九一開,九分放在講堂。那麼法師就要十分,法師沒有開的,你還想五五開、什麼三七開?一開都沒有啊,你開什麼呢?你開前門還是開後門?對不對?這法師怎麼能開呢?就是要全力以赴,要修行證得菩提果,要好好的自利利他,利益眾生嘛!是不是這樣子?
底下,所以,這個佛法它就是妙,不離世間覺。
  “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底下這個經文少了幾個字:“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因為他後面有注解,可是他這個經文沒有。說: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他少了八個字沒有打上去:“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好!你所說的“覺明”,你的意思是指其性本自明,不必再另外於其上加一個“明”字,所以稱之為“覺”呢?抑“為”此“覺”本是“不明”,必須加“明”於“覺”之上,方能“稱為‘明覺’”?
  義貫: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一切諸法,既然是“清淨本然”,純一實相,又“雲何” 會“忽” 然“生” 出“山河大地” 呢?
  “汝常” 常“不” 是聽“聞如來” 如是“宣說”:本“性” 之“覺” 乃“妙” 寂而“明” 照,而天然“本” 具之“覺” 性乃“明” 照而“妙” 寂嗎?“富樓那”答“言:唯然,”(是的,)“世尊。我”是“常聞佛宣說斯義” 理。
  “佛言:汝” 所“稱” 的“覺明”,你的意思“為復” 指其“性” 本自“明”,不用再於其上加明,而“稱” 其“名為覺” 呢?抑“為” 其本非明,而須“覺” 其“不明” (令其不明變為明覺),方“稱” 其“為明覺” 呢?
  “富樓那言:若此” 心體“不” 用加“明” 上去,就得“名為‘覺’者,則” 實“無所” 能“明” 了(則無有一物能由明之功用而覺了)。
  “佛言:”假使如你所言:“若無所” 加“明” 於心體上,“則” 實際上並“無明覺”之事。然而,若“有所”加(就是有修),則定“非”本“覺”;反之,以眾生無始無明,故若“無所”加(不修),則又“非” 能轉無明為“明”,(非明即有若無明),這一句意思就是說:非明,即有:就算有。非明這個時候就算有,還是無明,就像無明一樣。即有就是:非明即有若無明,意思就是:非明就算有,它還是等於無明。而此“無明”體“又非”本“覺湛” 然常“明”之“性”;如來藏體之“性” 既是有“覺” 則“必” 定是有本“明”;以虛“妄” 念動故,欲“為” (就是造作)而加“明” 於本“覺” 之上。
  794頁,诠論:
  大小乘的差別,除了悲心與願力外;諸位!這一段很重要,非常重要,英文叫做very important.注意,注意,這一段很重要,大小乘的關鍵點。
大小乘的差別,除了悲心與願力外,最基本的,就在這裡:一個是內發的,從本性而發,一個是外加的。認為有明可以修,愈修就愈明,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大乘是用本明,小乘用的是明覺,這個完全不一樣的!大乘用覺明就妙覺妙明;小乘用的是在覺上加一個明,所以小乘拼了老命要修。小乘人以無究竟之智眼,所以不知不覺自心有覺體本明,而只知其心之相為無明、不覺,說:我們不覺不明,我要修行啊!所以執意必須先從外將此無明驅逐,然後再從外加明於心上,方令心得明、得覺;因此其修法便成為“往外馳逐”之一種,且見相不見性,著相不了性,是故種種虛妄作為;及至其有所成,便妄自以為:這一切都是我努力得來的成就!因此深著我能、我所,所以才會成為增上慢人。(試觀富樓那之評論阿難以其有漏之人竟說自己已能悟了,便知此旨。)
  然從佛智觀之,一切眾生自心自有本覺、本明,故只要把此本覺本明開發出來,此覺此明大於一切,超過一切,若得完全顯現,則成正遍知覺,與佛無二;雖得如是知覺,亦不驕不慢——以雖得此覺此明,了了知見此覺此明非從外得,本自有之,為自家本有財寶,是故不是自己辛勤努力才從無中變有的,所以離於能所,不謂我能證、此明覺為我所證,因而亦離於驕慢,自己只是依佛所教,一心體取而已,不認為此明覺之獲得,自己有半分施為之功可誇;又了了知見,如佛所知見,此明覺乃一切眾生共具、本有,是故其心平等(名為平等性智),是故始終不驕不慢、無能無所、不忻(xīn)不厭。
  所以,小乘行人的問題,不在於他只求自度而已,而是他的智慧及心量本自陋劣;值此末世,有人不了,謬以為小乘才是“根本佛教”,轉而提倡小乘法,台灣特別多!令眾生由大乘墮入小乘,實是作顛倒說,而不知大乘才真正是佛教之“根本”。因為經雲:佛自住大乘,而為眾生演諸余乘。故佛自住的“大乘”,才是佛法之“根”、佛法之“本”。若無佛世尊無量劫普度眾生的大乘心,世間焉得有佛出世?焉能有佛法?乃至焉能有阿羅漢、四雙八輩、(四雙八輩就是:預流向、預流果,“向”就是方向的向,預流就是預入聖流,預流向、預流果,簡稱初果向、初果,這一雙二輩。再來就是一來向、一來果,也稱為二果向、二果。一來向就是要來人間一趟,叫一來向、一來果,這個叫做二果向、二果。那麼三果叫做不還向、不還果,不還:不還到人間。四果叫做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為什麼加一個“向”呢?就是向著果位進趣,這個時候已經入於聖,但是還沒有達到果,這個時候叫做向,“向”就是趣向。所以叫做預流向、預流果,一雙二輩。一來向、一來果,這個叫做二果向、二果,這個就是二雙四輩。再加上不還向、不還果,就是三雙六輩。阿羅向、阿羅漢果,就是四雙八輩。所以說:每一雙它就是有二輩,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也就是四雙八輩,簡稱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是簡稱,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以及三乘賢聖?——這一切都不可能有了。因此大乘才是佛法的根本,其理甚明。故不應言小乘是“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因為佛之大乘才是佛教之“原”、佛教之“始”)而應稱為“基本佛教”,始為不謬。
這一段講得特別好!

796頁,無明不覺生三細
  經文:【“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我們在《楞嚴經講義》,這一段也講得相當的詳細。
  注釋:
  “覺非所明,因明立所”:真覺非所明之境,也就是真覺它沒有能緣、所緣。但因起心欲加明於覺體上,多此一個舉動就是知見立知的意思,頭上安頭。因而反將本覺立為所欲明之境。這是第一度顛倒,也就是《起信論》中所說的三細的第一細,無明業相。
  “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所”,就是所明之境,也就是第八識的“相分”。“能”,能見,也就是第八識之見分。所明之境既已妄立,於是便生出你的妄能,就是能見分。這就是三細的第二細,“轉相”,以其為轉第八識之本有明覺成為妄覺(就是見分)。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就是有殊異的境界相,也就是世界之相,亦即無情之器世間。此言,於是在第八識中本無同異之中,熾然而成有殊異的無情器世間相。此即三細的第三細,也就是“現相”,或者是“境界妄現相”。
  “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就是同相,也就是虛空之相,以虛空沒有差異(各處都一樣),所以稱為同相。此言,異於彼熾然所成之異相境界,因為相對於“異相”之種種境界,進而立了“同相”的虛空。換言之,即若已經立了“異相”(境界相),有異就有同,因此就又立了”同相“(就是虛空相)。
  “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無同無異”之相;指眾生之相:因為眾生之形貌各異,故稱“無同”;然其知覺本同,故稱“無異”,所以“無同無異相”即代表有情之眾生界。此句言,同與異又互相展開發明,因此又立了無同無異相的眾生界相。易言之,既已立能所(相分、見分),又立了世界與虛空,現在所缺的就只剩眾生界還未立,於是又從同異相中,展轉立出眾生相。
  798頁,義貫:
  真“覺”並“非”是“所明”之境,但以“因”無明妄動、起心欲加“明”於覺體上,因而反將本覺“立”為“所”欲明之境(此即第一細的業相——相分)。“所”欲明之境“既”已“妄立”,於是便“生”出“汝”之“妄能” (此即第二細之轉相——見分)。因此於第八識本“無同異”之相“中”,令“熾然” 現“成” 有殊“異” 之世界相(此即第三細現相——境界妄現)。於是又為了“異” 於“彼” 熾然“所”成之殊“異” 境界相,“因” 相對於有種種差“異” 的器世界相而“立同” 相之虛空;接著,“同” 相之空與“異” 相之世界又輾轉互相“發明”彰顯,“因此復立無同無異”(非同非異)之眾生相。
這個如果是今天這樣聽的人,就會稍微吃力一點;但是如果上次《楞嚴經講義》聽過的人,今天聽這個就會很順,因為已經第二次了,就熟能生巧,能理解說他在講什麼。
  诠論:
  在這一段經文中,如來開始回答富樓那,於如來藏清淨本然中,為何會有眾生、國土;而且,即使有眾生、國土,這些眾生國土還是如來藏自心所現,所以其體還是畢竟清淨的;只是眾生迷之又迷,復生貪染,故令其妄有染污,此妄又復累劫積習,於是非染成染,染之又染,所以積重難返,所以累劫現於自心現量中輪轉不息。什麼叫做自心現量中輪轉?就是你轉來轉去其實都是你自己的心,轉來轉去,這個業其實就是無形相的、空性的,這個業其實就是你自己制造出來的東西, 你轉來轉去都不可能離開你的心性;但是因為沒有體悟到你的心性,所以不懂得歇即是菩提,就是一直轉!所以眾生他一直很忙,就是這樣子,他一直很忙,忙什麼?忙於妄。眾生也不得不忙啊,他要吃啊,他要房貸,他會生病,他有感情、有七情六欲,對不對?這眾生他就這樣子,他一出生,他就是要面對種種的現實問題。所以在輪轉當中,他不覺得苦;學佛以後才發現說:哇!原來這個世間還有快樂的事情,就是學佛!你怎麼執著,就是自心現量,輪轉不息。799頁,不能自悟,不能自出。
  此節所示,為眾生之第一重迷,《起信論》中把它稱為“無明生三細”。所謂“三細”,為於如來藏清淨法體中,依無明力,起一念妄動(所謂生相無明),欲有所見,於是轉第八識為阿賴耶,而成立“相分”(相分就是所見相);這就是三細中的第一細“業相”,這個業相還沒有能所,但是混沌的狀態。或稱為無明業相。有“所”就有“能”,現在既已有了所見的“相分”,於是又一轉,再成立能見之“見分”,所以現在變成說,有所,就一定會產生能,有種種的相,就一定有能見。這就是第二細的“轉相”(義為轉清淨之心體為有能見之見分。)有能見、所見之“見、相”二分以後,於是又一轉,而成立異相、同相、非同非異之世界、虛空與眾生相,這個就是第三細之“境界妄現相”,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統統叫做妄現,你能用般若的智慧透視,其實它都是空無自性,就像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這是指什麼?這是體性來講,統統不可得。何處惹塵埃?就是你到底惹什麼煩惱呢?這個塵埃有嗎?你一直執著的境界,其實它是空性的東西,不存在的東西。簡稱“現相”。所以本經下面有偈說:“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這都是從真起妄,而妄有之虛空、世界、及眾生,實皆自心現量。又,此處的虛空、世界、與眾生,都指的是細境,那麼與粗境有何差別呢?這些細境,只在本識中結暗為色,即根身、器界與種子三類的“性境”,作為粗境之胚胎而已。依此細境之胚胎,再長養出六種粗境,所以《起信論》稱之為“境界為緣長六粗”,即是此義。《起信論》所示者,可與本經對照發明。
  
翻過來,800頁,境界為緣長六粗
  經文:【“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注釋:
  “如是擾亂”:“如是”指上面所說的異相、同相、無同無異及其所衍生的三細相等,如是等諸法在原本寂靜的心體中自生擾亂。
諸位!我們的心體其實沒有擾亂,所以,入大寂靜處就是佛。什麼叫做佛?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眾生就是不能體悟那個心體本自空寂,所以變成眾生。而眾生跟佛一念之間,如果論到究竟,其實是平等,就完全你能不能轉念?如果了解煩惱本空,無凡無聖,究竟平等,然後徹底真的做到平等,那麼你也是佛!
  “相待生勞”:原本的心體是一相寂靜,本無對待,然而一起同異之相後,即熾然而成有對待之二法。此等二法互相對待、相對、相抗,有如敵體,因此待久即生勞相。此“勞”者,慮也。以慮故勞。這就是第七識,俱生法執。以第七末那之性為恆審思量,恆審思量即是勞慮也。也就是心靈的負擔,眾生一切的造作,其實就是心靈的障礙,我們其實就是制造牢獄的眾生,自己制造牢獄,自己關起來,沒有自由分。《起信論》將此勞慮相稱為第一粗相的“智相”,因俱生法執依審思勞慮而分別諸法,妄為有智,所以稱為智相。其實這個智相,簡單稱就是分別心,千萬不要當作是智慧之相,就麻煩大了!
  “勞久發塵”:“發塵”,為引發依塵分別之第六識。“勞久”,為勞慮持續久了,《起信論》名此為“相續相”,是六粗中的第二粗,這是分別法執。“發塵”為第三粗的“執取相”,因為第六識周遍計著,執我我所,這個“我所”就是我所擁有的意思,有“我”就是一定有我所,眾生只要有一個“我”的觀念,那麼,這些四周圍的房地產,就認為:我所擁有的!子女、或者是這些財富,就認為他自己擁有什麼,不知這一些都是虛幻的東西。所以是執取相,屬於俱生我執。
  “自相渾濁”:這是第六識心,又更進一步,於前面的顛倒執著的我、我所相上,更立假名言相,又循名取實,因此令心水更加渾濁。這也就是《起信論》所說的第四粗,計名字相,屬於分別我執。
  “由是引起塵勞煩惱”:“由是”,有兩個意義,一指遠因,一指近因。遠因指從一開始的無明所起之“三細、四粗”,一念生迷,由真起妄,迷上加迷,妄上加妄,重重疊疊之因。近因則指前面的計名字相。“塵勞”,即是煩惱。以諸塵可令心勞累,故是煩惱。又,塵勞可作為譬喻,以喻煩惱如塵、如勞。如塵之多無量,如塵之能染、能覆本心。本心就是真心。我們今天的真心不顯現,就是被覆蓋起來,暫時被覆蓋。如勞,則如勞役,役使其心令之勞累;就拼命的追,以為有名、利、色三關可以追;以為有任何的相可以追,不知道是如夢幻泡影的世間。亦如勞役,無盡地驅使,令不得脫。差不多一切眾生都這樣!故稱煩惱如塵如勞。若起煩惱塵勞,就是《起信論》所說的“起業相”,這是第五粗。
 翻過來,802頁,“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這就是說佛終於正面答復富樓那的問題:“雲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這一切有為相,就是這樣,由於自心一念迷,於是一切就好象無端忽然生起一樣。就好象人於睡時作夢一樣,夢境亦是猶如無端忽然生起,你要那夢境消失,唯一的辦法,就是喚醒他。你若問為什麼會有夢中那些境界呢?答案即是:因為你作夢呀!而那些境界從那裡來的呢?你自己制造的呀!故有言:“人生一大夢”,乃至“三界一大夢”——於此大夢、小夢中,夢中人自造境、自受用,但一心造,故無別法——然而世人卻偏愛作夢,認為作夢是好的,夢是美的,乃至將遙不可期的事美名之為“尋夢”。然此大夢何時醒呢?什麼時候可以醒過來呢?——書歸正傳。這“起為世界”到“真有為法”,即是《起信論》所說的“業系若相”,為第六粗。
諸位!這個業是無形相的繩子,古時候人描寫的這個業還真是得體!業,什麼是業?無形的繩子,困住心靈、困住身體,身體不自在、心靈不自在,就是業!而這個業,它還有定跟不定,這個業分太多了,善業、惡業;我們做生意就有商業、工業、醫學業,做農就有農業,這個“業”非常的好,給你一個形相化、給你一個具體化,就是你要對這個業負責。業就是因果相,也有可以改變的,你學佛就會轉業,所以這個叫做運命;如果沒有學佛,叫做命運,“命運”的意思就是:命者定也。康熙字典裡面講:命者不可改變也。所以,一般世間人叫做命運,命隨著一定的業在轉動,也就是你幾歲的時候要生大病;你幾歲的時候要結婚;你幾歲的時候要做大企業;或者是你幾歲的時候要面對死亡,從一出生,就差不多安排好了,這個叫做命運。所以這個算命的裡面就告訴你: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這個是世間命相學告訴你,這個就是可怕的定業了。可是學佛不一樣,學佛叫做運命,可以運用自己的命。為什麼?我善因,下的地方動念對,再來,結善緣,善因、善緣,對果報來講,我忍一切的果報,也就是現前的一切果報不如意的,我都接受;一切委屈我都接受;一切家庭安排我也接受,討到好老婆,或者嫁的老公,我都接受,很能認命!諸位!這個時候叫做運命,也就是說:有了善因、有了善緣,就有了善果,這三個因、緣、果的角度湊合起來,這個就不得了,你可以轉變你的命!所以與其你算命,不如認命;與其說你受命運的安排,不如說我正在運命,運用你的命!所以這個學佛它的好處,就是可以轉命、轉運,這個就是學佛的好處,這個業系苦就捆不住你了!為什麼?你的貪嗔癡少了、業少了,對不對?貪嗔癡少了。你既不追求,不追名、不追利,對男女也看得很淡,名、利、色這個業也捆不住你了,貪、嗔、癡也捆不住你了,哇!這個業就漸漸漸漸減少了,而心靈得大自在,有佛的智慧,有慈悲,又能夠忍辱,又肯做善事,業沒有了,慢慢的轉變了。所以這個世間人叫做業系苦相,那麼我們可以運用,這既有的事實去改變它。
由於上面的起業相,於是猶如忽然生起世界、虛空、及眾生,依報、正報於焉具足在自心妄現,一至於此,則“業”已成就,系縛已難免,苦亦難脫,如是循環往復,於幻化相中,枉受如幻大苦,如夢中人,虛受驚嚇、勞累。然夢境非無、亦非有,但一心成。你講沒有的話,在夢境裡面是那麼的真實;你講有的話,竟然是在作夢,我們現在活著就是在作夢,一直執著嘛!師父!那到哪一天夢才會醒?了解空性,了解無相,了解萬法都是因緣生的、唯心所造的、不實在的。萬法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就是:萬法都是假相,你就找到了世間的真相。如果不能了解萬法都是假相,那麼你就永遠找不到真相。
  803頁,義貫:
  “如是”同異等諸法於心體中自生“擾亂”,互“相”對“待”而轉“生勞”慮之第七識(俱生法執)。“勞”慮既“久”(分別法執)即引“發”依“塵”分別之第六識(俱生我執),計我我所,更而假立名言,循名取實,“自相渾濁”其心水(起分別我執),“由是引起”根本之“塵勞煩惱”(第五粗、起業相);於是猶如忽然而“起”,有相之處即成“為世界”山河大地,“靜”而無相之處即“成虛空”;“虛空”即“為同”相,器“世界”則“為異”相,而“彼無同”亦無“異”之相即是諸眾生,因而世間之“真有為法”於焉完全顯現。
  诠論:
  此節經文就是《起信論》所說的“境界為緣長六粗”;歷來諸家注釋此節經文,皆配合《起信論》之三細、六粗而究論,唯澫益大師雖獨排眾論,但終不能“免俗”,亦依而申論之。余意以為,此二經若配合起來探討,對於多聞、審問之人,於此甚深法相之理解,則有所裨益,更能深入且觸類旁通。為方便初學,茲將三細、六粗表列於後:
  804頁,三細相(第八識)——1.業相——相分;2.轉相——見分;3.現相(境界妄現)。
業相就是八識的相分。2、轉相就是八識的見分,有了能所。第3就會境界妄現,就是現相,這是第八識。注意!什麼叫做細?這必需要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薩,才能覺察,所以不是凡夫、二乘人、權教菩薩所能理解,稱為三細相,這個境界太深、太難、太微細了,沒有辦法去理解。
  六粗相——1.智相(俱生法執);2.相續相(分別法執);3.執取相(俱生我執);4.計名字相(分別我執)5.起業相;6.業系苦相。其中:①②為第七識;③④為第六識。
1、 智相,就是我們所講的分別,俱生法執,俱生就是先天性、與生俱來的,對法就有執著。
第2、相續相,而且這個執著從來沒間斷,叫做分別法執,這是後天的,分別法執。所以俱生是先天的,分別是後天的。
 第3、執取相,是俱生的,所以人一出生,從小他就一直執著,這個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你把它搶過來,他就開始哭!這個小孩子喜歡吃這個巧克力蛋糕,你稍微一移動它,他就哭!眾生這個從小的執著是從來沒間斷的,一直到長大,又執著得更厲害!執取相(俱生我執)。
第4、叫做計名字相,就是分別我執。
那麼,1跟2,智相跟相續像是第七識;3跟4是第六識,就是執取相跟計名字相,這是第六識;
第5、就是起業相;第6就是業系苦相,一切眾生不能自在,業,“業”者不自在,循業發現嘛,眾生造什麼業,你一定會跟著你的業去發現你的果。


底下,世界相續
  經文:【“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因空生搖,堅明立礙,彼金寶者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覺寶成,搖明風出,風金相摩,故有火光為變化性。寶明生潤,火光上蒸,故有水輪含十方界。”】
  這個是世界怎麼產生的。
注釋:
  “覺明空昧”:“空昧”,就是變真空為晦昧。真空,這個世界,本來相、性是一體的,是平等不二的,你把真心的這個空,變成了沒有智慧的空,叫做晦昧,不是真正的真空了,變真空為晦昧。這個真空是如來藏性沒有能所;晦昧指沒有智慧,變成無明的晦昧之空了。此謂,由真覺之體而起妄,遂將真空變成晦昧。如果你悟到了,所有的虛空、世界、眾生,其實都是你的心。
  “相待成搖”:“相待”,是指明、昧相對待。“成搖”:搖,就是搖動,指風相。變成搖動之風相。此言,明與昧相待,這個“明”就是妄明,“昧”就是昏昧、晦昧,妄明跟昏昧、晦昧相待,互為侵奪而成搖動之風相。可見這個風是由動——妄明跟昏昧而來的。
  “因空生搖”:因空昧覺明,明昧相傾;這個“明”就是妄明,“昧”就是晦昧,妄明跟晦昧相傾,而生搖動之風大。
所以我們今天接觸到這個風,就是業風,推本究源就是無明來的風,所做的一切災難,其實都是共業所感的世間而來的。為什麼有飓風、有台風,造成這麼大的災難?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自己共同承受這個災難。我們現在全球暖化嚴重,全球暖化嚴重怎麼來的?當然就是眾生共業所感!為什麼?工業發達,大家享受得太享受了,拼命的開發這個能源,不管這個地球,當然就南北兩極受到這個全球暖化嚴重。所以現在的哪一個行業是最吃香的呢?就是環保,或者是綠色的行業,只要能夠不制造CO2的,這個行業就賺錢;只要是綠色的,就賺錢!譬如說你的房子裡面,電燈省這個燈泡,省電的燈泡,或者是你不用種種會產生 CO2的原料,就賺錢!像美國現在開發了,用氫氣在推動車子,氫氣。結果這個南美洲發明什麼?發明我們這個玉米,或者是稻、豆類的產生的油,代替這個石油。但是現在這樣也很慘,這個大豆提煉,或者這些玉米提煉成油,我們開車的用油,結果怎麼樣?鬧得全世界的人口食物短缺,所以,有一利變成有一弊。所以現在美國人發明一種叫做氫氣,但是很貴,成本太高!所以還在繼續努力,看看能不能取代石油工業?這個石油一燃燒,哇!很嚴重的產生CO2污染。等到有一天,用任何的東西取代了這個石油的時候,這個世界就不一樣了,綠色就恢復了,再來,中東就會停下來了!為什麼?石油全世界都不用,沒有用啊,賣給誰,大家都不要啊!那中東這些阿拉伯的世界,就會恢復原狀了,沒得賣、沒有生意,石油給人家,人家不要;現在還沒有辦法。所以世界工業的國家,都在討論如何節能減碳,像台灣這個政府,一直呼吁我們要節能減碳,要省電的燈泡,出家人也來呼吁,大家能夠素食、能夠節能減碳,也是這樣呼吁。所以現在綠色的環保都很賺錢,可見這個風會影響到我們平常的生活。所以生搖動之風大。
  “堅明立礙”:“堅明”:“堅”,就是堅執。堅執一定要明晦昧之空體。“立礙”:“立”,建立。“礙”,質礙,指金性。此謂,再由堅固執著之心,欲明晦昧之空體,而建立質礙。意思就是:山河大地這些有質礙的東西,就是堅固的執著所產生的。
  806頁,“明覺立堅,故有金輪”:依無明妄覺所立之堅相,注意那個“堅”,“堅”就是死執不放,你哪一個人從頭到尾沒有學佛,沒有堅持自己這個看法?沒有堅持自己這個我相?哪一個有辦法?要到等到死了以後,發現這個屍體會爛掉,原來人是一個臭皮囊!喔!我們慢慢慢慢學佛以後,才懂得什麼叫做柔軟心,什麼叫做慈悲心,什麼叫做退讓,什麼叫做無诤;這不學佛哪懂得這一些啊?
堅執不休,積而成輪,故有金輪之成立。
  “堅覺寶成,搖明風出”:堅執妄覺所立之金寶既成,搖動妄明所感之風大既出。
  “寶明生潤”:“寶明”,金寶之體明淨。“生潤”,能生潤澤之性。此謂,金寶之體明淨,能生潤澤,如五金之屬遇熱則出水一樣。
  義貫:
  由真“覺”之體起妄“明” 遂將真“空” 變成晦“昧” 之空,明與昧“相待” 互相侵奪而“成搖” 動之風相,“故有風輪”成就,“執持世界”(故世間諸風為妄心動蕩之業感所成)。諸位!這個特別的重要!風怎麼來?妄心動蕩所感。“因空” 昧覺明,明昧相傾而“生搖” 動之風大;次由“堅” 固執著之心,必欲“明” 晦味之空體而成“立” 質“礙。彼金寶者” 為依無“明” 妄“覺” 所“立” 之“堅” 相,堅執不休,積而成輪,“故有金輪保持國土。堅” 執妄“覺” 所立之金“寶” 既“成,搖” 動妄“明” 所感之“風” 大亦已“出,風” 與“金相摩” 擦,“故有火光為變化性” (——就是風金相摩而變化出火。世間之諸火,不離妄心之摩蕩所成,可見火大之種乃是無明妄心之熱相的業感。)金“寶” 之體“明” 淨、遇熱能“生潤” 濕之氣,以“火光上蒸” 於金,“故有水輪含十方” 世“界”。
  
經文:【“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濕為巨海,干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薮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交妄發生,遞(dì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注釋: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火性上騰,水性下降,水火一騰一降,交互發生,因而成立堅礙之質,而為器界之本。
  “干為洲潬”:“洲”,浮土干處可居之處。“潬(tān灘)”,水中積沙,沙渚,沙洲可棲人獸之處。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若土之勢劣於水,則土隨水而成潤澤之處,因而草木於中抽拔而出(有土有水,則有草木抽生。)
  “是故林薮遇燒成土”:“林”,樹林。“薮(sǒu)”,草野。因此樹林草野之處,遇火燒即成土,(以草木是由土隨水之潤澤而成,故草木本身即含有水土之成份,因此遇燒即成土,像灰燼,遇絞即成水。)像我們這個青草一絞,青草汁。
  “交妄發生,遞(dì遞)相為種”:“妄”,指妄心與妄境。謂妄心與妄境交互發生,遞相為萬化出生之種。
  義貫:
  “火” 之性為上“騰,水” 之性為下“降”,水火一騰一降“交” 互“發” 生,因而成“立堅” 礙之質,而為器界之本,其卑“溼(shī濕)” 之處積水而“為巨海,干” 燥之處則“為” 土“洲” 或沙“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 以本質含有火之氣分,故“火光常起”,而“彼洲潬中” 因本質含有水之氣分故,“江河常” 於其中流“注” (水性相近故)。
  若“水” 之“勢” 力“劣” 於“火”,則“結為高山,是故山石” 以本質中含有火之氣分,故相“擊則成燄(yàn 同焰)”,你到山上拿二塊石頭,啪啪!它就有火焰產生了,這個大家都知道,念小學生也知道,這是簡單的知識而已。若“融則成水”, 以本質中含有水之氣分在故。若“土” 之“勢”力“劣” 於“水”,水勢強盛,則“抽” 拔泥土之精華而“為草木,是故” 樹“林” 草“薮” (草木聚處),若“遇” 火“燒” 即“成土”,以草木本質中含有土之氣分故;草木若“因絞” 搾則“成水”,以草木之本質中含有水之成分故。
  如是,“交” 互不斷的“妄” 心與妄境迭相“發生”,更“遞相為” 萬化發生之“種” 子,“以是因緣” 而令“世界相續” 不斷。(以上為器世間相續之源。)
  所以你講來講去,都是地水火風空在轉變而已,講來講去就是這樣子,地水火風空在轉變而已。所有的痛苦其實都不值得,不知道我們這個色身它就是地水火風;外面的世界,它還是地水火風,地水火風的這個、地水火風的外在,其實本來就平等。

809頁,第5.眾生相續
 經文:【“復次富樓那,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緣聽不出聲,見不超色。色、香、味、觸六妄成就,由是分開見、覺、聞、知。”】
  注釋:
  “明妄非他,覺明為咎”:“明妄”,須明了眾生之妄。“非他”,不是別的。“覺明”:“覺”,此指妄覺,而非真覺;“明”,有明;妄覺自己有明之能(就是有能明之力)。此謂,欲明了眾生所起之妄處並非由於他物,就是妄覺自己有能明之力,這便是它的過咎之處。這一句最重要的就是:人一出生,就是俱生的我法二執,因為太強,強到大家都沒有覺悟,這一出生,他就是我執,他也有覺,可是這個覺是妄覺。所以一切眾生生長在妄覺當中,而不知道,不是佛陀的覺、佛陀的正覺。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所妄”,就是能明與所明二妄。“不踰”,不能超越,指不能超越業相的范疇,亦即為業相所局限。此言,能明與所明二妄既已成立,其所明之理體,並不能逾越業相之范疇。
  “以是因緣,聽不出聲”:由於此因緣,因而所聽的范疇不出於聲塵(在聲塵范疇之內——也就是聞性被聲塵所拘)。一切眾生其實就是這樣,眼睛所看的,受到這個色,耳朵就是聲,全部被拘束在這個范圍裡面,因為業力所感。所以你看,沒有辦法超過你的業力,一只魚在水中,它看的就是這樣、它能聞的就這樣子。
  “六妄成就”:六種“所明”之妄塵皆成就其各自之畛(zhěn)域。
  “由是分開見、覺、聞、知”:“見、覺、聞、知”為代表包含“嘗”與“嗅”在內的六用。由是而將一精明之體,分開為見、聞、覺、知、嘗、嗅之六用,各各相別;如此即是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
  義貫:
  “復次富樓那”,欲“明” 了眾生所起之“妄” 因,並“非他” 物,乃是妄“覺” 自己有“明” 之能,此即“為” 其“咎” 之所在。
  能明及“所” 明二“妄既” 已成“立”,其所“明” 之“理” 體並“不” 能超“踰(yú同逾)” 業相之范疇;
  “以是因緣” 能聞之性所“聽” 聞者便“不出聲” 塵之限,能見之性所“見” 者即“不超色” 塵之局。於是乎,“色”、聲、“香、味、觸” 、法“六” 種所妄明之“妄” 塵皆各“成就” 其各自之畛域,“畛域”就是界限。互不相通,眼睛只能看,不能聽,耳朵只能聽,不能看。“由是” 將一精明之體“分開” 為“見、覺、聞、知” 、嘗、嗅六用,見是指眼,覺是指身,聞是指耳,知是指意,嘗當然是舌,嗅就是鼻,之六用,是為由一精明分隔成六和合之原由。眼見、身覺、耳聞、意知、舌嘗、鼻嗅,其實都是同一心。
 
 經文:【“同業相纏,合離成化。見明色發,明見想成。異見成憎,同想成愛,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交遘發生,吸引同業。故有因緣生羯羅藍、遏蒲昙等。胎、卵、濕、化,隨其所應。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注釋:
  “同業相纏”:這個是指胎生與卵生二類眾生,以同業而相纏。
  “合離成化”:“成化”,成就、變化。此指濕生與化生二類眾生,以合、離二法而成就、變化。化生者,例如天道以及地獄道眾生,皆是化生。
  “見明色發,明見想成”:“想”,欲想,即男女欲愛之想。此指中陰身,於父母有緣之處,見有一點微明之色相發出來,由於此明而見妄境,遂成妄惑,而性欲之想便成。所以你貪染男女,你就沒有辦法避免投胎,因為那個是投胎的因緣。所以在這裡還是:如果你不想投胎,記得!男女之間的事看淡一點,把心集中在佛號上,一心一意就去極樂世界,這個世間太苦了!
  “異見成憎,同想成愛”:若與父母知見相異,便成相憎之怨親,若與父母之想法相同,便成為互愛之眷屬。
  “吸引同業”:吸引過去共同業緣者來入胎。
  “羯羅藍”:胎兒受胎初七日之位,義為“凝滑”。
  “遏蒲昙”:義為“皰(pào同疱),為受胎二七日。就是十四天。依《俱捨論》,處胎共有五位,今以此二者代表其余。其他三者依次為:三、叫做閉戶(就是凝結、軟肉);四、叫做鍵男(就是凝厚、慢慢變硬的硬肉);五、叫做缽羅奢佉(形位)。慢慢的把全身的器官長出來。
  “卵唯想生”:卵生者唯隨亂思不定之想而生。
  “胎因情有”:胎生則因親愛迷戀之情而有。所以執著感情世界的人,看起來像情聖,那就准備去投胎,准備去投胎!所以說:那二個愛得死去活來!就很難離開這個胎。說:他們二個戀愛得很熱烈!接下來就是准備去投胎,親愛迷戀之情沒有辦法突破嘛!
  “濕以合感”:濕生之有情則以與外境暖濕之氣和合而感生。
  “化以離應”:化生則為喜新厭舊、離此讬(tuō托)彼而應。
  “所有受業,逐其飛沈”:“所有”,指四生。“受業”,受業報。四生所有受業報之眾生,皆隨其善惡業而或飛、或沉。
  義貫:
  卵生與胎生類之眾生以“同業” 而互“相纏”縛,而濕生與化生類之眾生則以“合、離” 而“成” 其變“化”。中陰身於有緣父母處“見” 到一點微“明” 之“色” 相“發” 出,由於此“明” 而“見” 妄境,其欲“想” 便“成”。
  此中陰身若與父母有互“異” 之“見”則“成憎” 恚,而為怨親之種;若與父母為“同想” 則“成愛”,而為互愛之眷屬之種。
  “流” 注此“愛” 意“為種,納” 受此愛“想為胎” 之親因,以父母肉體“交遘(gòu)” 之“發生” 為助緣,因而“吸引”過去有共“同業” 緣之中陰身入胎,“故有因緣” 而“生羯羅藍(就是七天)、遏蒲昙等(就是十四天)” 五胎位之相。是故“胎、卵、濕、化” 皆各“隨其” 業感“所應”:“卵” 生之眾生“唯” 由亂思之“想” 而“生,胎” 生之有情“因” 親愛迷戀之“情” 而“有,濕” 生之有情“以” 與外境暖濕之氣分和“合” 而“感” 生;所以有濕氣的地方,它就有濕生的眾生;有溫度的地方,它就有暖濕的眾生。“化” 生之眾生“以” 喜新厭舊、“離” 此讬彼相“應” 而生。
  此中,於累劫之中,眾生之“情、想、合、離” 的狀態“更相變易”,並非一定。就看你的業了。所以業就轉來轉去,一下天、一下人、一下餓鬼、一下地獄、畜生,人不學佛是很悲慘的!四生“所有受業”報之眾生,皆隨“逐其”善惡業感,或“飛” 或“沈,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而生滅不斷。
 
 第6.業果相續
  815頁,經文:【“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
  翻過來,816頁,注釋:
  “想愛、同結,愛不能離”:以同想成愛,同為結縛,因此相愛而不能分離。
  “是等則以欲貪為本”:“欲貪”,即YIN欲之貪。而且是最難斷的!在經典裡面講:天中大系縛,就是為女色。就是人天裡面最大的束縛,就是男女的YIN欲,是最大的束縛,它是非理性的東西。所以這種東西它只能離,慢慢的。譬如說夫妻互相尊重,慢慢的要對方能接受,不能單方面的。譬如說我們不想來投胎了,就看淡一點,慢慢的,兒孫、子孫都長大了,慢慢的雙方面都能接受。你不要小看這個,像那個電視或者報章雜志等,那個報的,你有時候不敢相信的,七十幾歲了,現在新聞報導都很開了,七十幾歲的老婆婆,她這個欲還是沒辦法,七十幾歲了!如果說以佛的生命來講的話,八十歲,她就剩下幾年,如果要拼命念佛,也只有幾年而已啊;可是七十幾歲的老婆婆,她還是有那個習氣,就是女眾的習氣,就是希望人家來呵護她、希望人家來關愛她。也許說男女之間,並不一定有那個男女的欲,可是這個女性的習氣很重,希望有人來關愛她、有人來關心她,這個也算是一種欲,可是是比較淡薄,年輕人當然就是男女了。可是老一輩的,你看,六、七十歲,還是希望那一種男女的關懷、關愛,關愛的眼神。所以說:這個世間的男女的這個欲,當然,不一定是男女肉體上的東西,那種感情上的占有跟嫉妒,還有渴望的心,也是會構成輪回的根本。所以要慢慢把這個看淡一點,看淡,因為佛也是這樣講:天中大系縛為女色。所以佛在遺教三經裡面也是這樣講,意思就是說:色之與人,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下無能為道。意思就是:男女的這個感情跟欲望,它是天中最大的束縛,還好世界上只有這股力量,讓你很難修行,世界上只有這一股力量讓你最難斷、最不好斷、最難修行!如果有二種力道,像男女的欲望還有情執,那就普天下無能為道,就是這個世間沒有一個人可以修行的,你別想成道了,還好只有一種!可見佛對這個是一直在教育我們。換句話說:慢慢用時間、用空間看淡,慢慢慢慢的看淡,到最後他就沒有這個影像了,自自然然的他就斷了。所以互相勉勵。
底下,這YIN欲之貪,謂此等眾生之生死根由,則是以YIN欲之貪為本。
  “貪愛同滋”:這一群眾生由於有相同的貪愛,必取相同的食物來滋養其身命。
  诠論:
  這一節為開示眾生之根本,由於三種貪:YIN貪(欲貪)、殺貪、及盜貪。以此三種貪,眾生於六道中來往生死不斷。
  
經文:【“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惟殺、盜、YIN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注釋:
  “我憐汝色”:“憐”,就是愛義。
  “皆是覺明,明了知性”:皆是於真覺而起“妄明”,此由無明而有之妄明,系妄有了知之性,非為真了知。
  “因了發相”:“相”,就是業相、轉相、現相三種相。因此妄了之無明,而引發了業、轉、現三相。
  “從妄見生”:從妄覺妄明之三細起粗惑,而見種種粗境生。
  818頁,義貫:
  有時“汝負我命”而還我命,有時則我欠你債故“我還汝債”,“以是” 相報“因緣”,雖“經百千劫”,仍“常在生死” 輪回之中。有時“汝愛我心”,有時“我憐汝色”,“以是” 愛憐“因緣”,縱“經百千劫”,亦“常在” 愛欲“纏縛” 之中,而不得脫。
  是故眾生 “惟”以“殺、盜、YIN三” 種貪習種子“為” 其生死之“根本。以是” 種子為“因” 現行之業為“緣”,因緣相資,致令“業果相續” 不斷。
  “富樓那,如是” 世界、眾生、業果“三種顛倒相續” 不斷,“皆是” 於真“覺” 而起妄“明”,此妄 “明” 之無明妄有“了知” 之“性,因” 此妄“了” 之無明而引“發” 業、轉、現之三“相”,復“從” 此三細之妄相“妄見” 有六粗境“生”,因而起“山河大地,諸有為相” 生住異滅“次第遷流,因此” 種種“虛妄” 之相得“終而復始” ,相續不斷。
 
好!今天我們就上到這個,楞嚴咒不念,大家辛苦了。明天等大家精神好,我們再從這個819頁開始。我們三天以內,要把這個《楞嚴經講義》的范圍,《義貫》一定要把它講完。所以明天一定會講到50頁到60頁,後天就一定要把這個《楞嚴經義貫》結束。今天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講的范圍也夠。
請合掌,願以此功德,消災在座諸位法師、諸位護法居士大德,回向本講堂消災點燈以及亡靈牌位拔度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今天不誦楞嚴咒,請站起來,向佛三問訊,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眾起立三問訊)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