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第四卷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四卷 上海圓明講堂沙門韬光圓瑛講 受度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錄 甲三流通分 【解】信願持名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豎與一切法門渾同。(明白之極。)橫與一切法門迥異。(諸經論中,亦有橫義,乃隨斷惑淺深,即於同居,見上三土,是則約證名橫,約斷仍豎也。)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此經唯佛境界。唯佛佛可與流通耳。】我先解釋一下:深信切願執持名號,信、願、行淨土的三資糧,是圓滿修一切的眾生,圓滿超出一切的法門,豎,站在豎,直的角度來看,是一切法門渾同,全都一樣,橫是跟一切的法門是全都不一樣,即不問自說,就是經典都是徒弟問,佛才回答,《彌陀經》是佛自己說,自己說,所以說不問自說,不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誰有辦法發起提倡募款去印這個經,去抄經,以前的人是沒有用印的,以前是用抄的,去流通,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只有佛與佛才可以究盡諸法的實相,此經唯佛的境界,所以唯佛佛,佛與佛才可以流通,其他凡夫沒辦法。 【講】此先明分科之意。諸家注疏。有以佛說此經已。判屬流通。】這是在後面,流通分是判在後面。【有以六方佛之後。判屬流通者。】意思是說流通分的判法全都一樣。【今先明此處即判屬流通之意。以免疑議。】以免眾生懷疑,意思是說諸家在判流通分不一樣,有的是從佛說此經已判作流通,有的人是從六方佛之後,東方,東、南、西、北、下、上,下面那裡是判作流通分,那麼這裡判流通分跟別的地方不一樣,以免讓眾生懷疑叫做以免疑議。【信願持名一法。即此經之正宗。】正宗分就是我們五髒六腑最重要的。【亦具信解修證之程序。圓收者。即豎論此經。】直接認這種經,【由淺及深。與一切法門修證渾同。】渾同就是混合在一起,全部一樣。【故曰圓收。圓超者。即橫論此經。】橫論就是因為橫截生死,竹子,從旁邊咬一個洞出來,蟲就跑得出來了。【橫截生死。與一切法門迥(遠也。)異。】迥異就是截然不同。【唯此一經獨擅也。】唯此這本經典最好。獨擅,最好。【批中。】在批改當中,【諸經論中亦有橫義。】橫的意義。【在同居土中。能斷見思。即見方便土。能斷無明。即見實報土等。此則約證位名橫。約斷惑仍豎也。】豎,直的意思。意思是說你若能在凡聖同居土,當下可以斷見思惑,一下子你就是看到方便有余土,簡單講我們今天若能明心見性,像佛這樣,釋迦牟尼佛,你看大地就是黃金,你看大地就是黃金,我們今天眼睛所看到的是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眾生的共業,我們這分的意識還轉不過來,萬法唯心,我這分見分我轉得過來,天地萬物都是我清淨的法身,所以釋迦牟尼佛看娑婆世界是清淨的世界,眾生看娑婆世界是很骯髒的世界,貪、嗔、癡的世界,是斗爭的世界,所以佛他也是清淨心,所感應的果報就跑我們感覺不一樣,我們看的是坎坎坷坷,山谷高低的這個土地,佛看都是一樣,神通自在,所以說在凡聖同居土裡面若能斷掉見思惑,當下就看到方便有余土,若在凡聖同居土裡面直接斷無明,就可以看到實報莊嚴土,不用再集合,像這裡送到哪裡,送到哪裡……,不用,一切四土都是唯心,同居土也好,方便土也好,實報土也好,寂光土也好,四土都是唯心,看你證到什麼果位你就看到什麼淨土,這就是就證位,名叫做橫,就斷惑叫做豎。 【既無問自說。誰堪倡募流通者。】誰可以倡導募款,倡募就是可以募集一切來流通,誰有這種能力。【此經以實相為體。既屬釋迦徹底悲心。無問自說。誰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責。】誰夠這個資格來提倡,來收集,來流通這種責任。【流者。流傳萬古。通者。通達十方。唯獨佛之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清淨的本性,就是如來藏,就是涅槃,就是涅槃,就是如如,就是隨緣不變,就是不變隨緣,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堪共流通。此經無上圓頓法門。唯诠佛之境界。】佛之境界,唯解釋佛的境界,【故曰唯佛佛可與流通耳。故將六方諸佛。異口同音贊歎此經。】贊歎此經,【即判入流通分。】【 文分為二乙初普勸二結勸乙初又分三丙初勸信流通二勸願流通三勸行流通丙初又分二丁初略引標題二征釋經題丁初又分六戊初東方(至)六上方(唐譯十方,今略取故) 今初 東方 【經】捨利弗。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解】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不必等到斷惑,不可思議有五種意思:第一、橫超三界,不用欲界、色界、無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天超出三界,不用,不必等斷惑,從凡夫直接就會到極樂世界了,就解脫生死了,所以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不必等到斷惑。【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證](不退一生等義,皆攝第二義中。)。】即西方當下就具足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西方橫具四土,具足這個四土,不是由漸進證,不是一層一層,一進去就是具足這四土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三但持名號。不假禅觀諸方便。(大有功於淨土。)】你只要一心念佛,執持名號,不用藉著觀想,不用藉著參禅,不用藉著結手印,全都不用,禅觀諸方便。【四一七為期。】七天當一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很長的時間,不用,七天當一期。【五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你只要持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佛皆支持你,都護佑你,這就等於【不異持一切佛名。】等於持一切佛的名號,【此皆導師大願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彌陀佛。】這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大願王這尊,大願力,大慈悲的佛陀叫做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講】上言我見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當機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 一念佛功成。帶業往生。即可橫超三界生死。不待斷惑。 二往生極樂。圓證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即橫具四土。】四種淨土,【一生同居。即生上三土。非由漸次增進。】漸次的意思就是說凡聖同居土,再來方便有余土,再來實報莊嚴土,再來常寂光淨土,不用,往生到凡聖同居土當下就是具足這四土,不可思議,不用一步、一步來,非由漸次增進,【是謂圓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義。】一輩子成佛,【皆攝此義中。 三但持一句名號。不假參禅觀想諸方便。自得心開。】你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然會悟,悟到無念而念,念而無念。 【四一七為期。】就是七天當一個期限,【即得一心不亂。不藉多劫勤修。多經年月。】不用這樣。 【五持一阿彌陀佛名號。即為十方諸佛之所護念。護者維護。令得安隱。無諸障難。念者愛念。令得精進。不至退墮。】你只要精進你就不會掉下來。 【持彌陀名號。即為十方諸佛護念。不異執持一切諸佛名號。此皆導師因中。大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解】又。行人信願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伶俐者少。)故[亦]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是諸佛釋迦。皆以阿彌為自也。】我現在解釋一下: 【講】又。行人念佛。】信願來持名,這就是【具足信願行。自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我們自己可以專門靠念佛的功德,來成作自己的功德,會開發自己的本性,所以可以【而得大利。】可以得到大利益。故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下又曰。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這意思就是說【是諸佛釋迦。皆以彌陀為自也。】意思是說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贊歎,都贊歎,大家都是阿彌陀佛,釋迦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釋迦佛,所以說諸佛都贊歎這個阿彌陀佛,諸佛都贊歎這個釋迦佛,因為每一尊佛的本性都一樣,【以佛佛道同故。】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也不可思議功德,【又行人諸佛釋迦功德。亦即彌陀功德。故曰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就是贊歎我們自己不可思議的功德,皆以阿彌為主,是諸佛世尊,釋迦皆以阿彌為主,就是以阿彌陀佛來作自己自性的功德。 【經】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那讀作chù,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阿閦[鞞]。此雲無動。】不動,如如不動。【佛有無量德。】佛有無量的德行,【應有無量名。】也有無量無邊的名。【隨機而立。】隨著眾生的機來立他的名,來安插他的名。取這個名就是隨著時間跟空間,現在的人是比較有學問,所以取的名字是比較好聽,取得比較好聽,古時候的人就比較沒學問,都取為罔市、罔腰,罔市就是多少養一下,罔腰就是多少養一下,鴨屎、豬頭、畚箕,胡椒、姜母,都取那些,古時候的人,也沒算古時候,像我媽媽這一代的取那個名字都讀個諧音,讀個諧音,所以我們現在的人取名字是比較有學問,最近的人是比較有讀過書,你不可能將你兒子取名為鴨頭、雞屎,不可能,現在的人就比較有學問,所以一代、一代取名,時間跟空間都不一樣,現在的人因為……,古時候的人他沒有名字,古時候的人都是姓林,女的是林氏這樣而已,鄭氏、韓氏,吳氏,姓吳,沒有名字,後來的人一開始有名字,有名字突然不曉得要取什麼,所以他會藉著一些五谷,甘蔗、玉米,真的,蘿卜,隨便拿一個名字取就好了,現在原人就比較有學問了,所以隨機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者是就因地地修行來取他的名字,或者是取他的果來取他的名字。【或性或相。或行願等。雖舉一隅。】隨便舉一下,藉著一個角度,【仍具四悉。】四悉檀,世界悉檀、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隨一一名。顯所诠德。】隨每一個名,诠德就是表法的,表法的,後面會談到。【劫壽說之。不能悉也。】劫壽說之就是說用無量劫來說明,我們也沒辦法全部講完叫做劫壽說之,不能悉也,沒辦法全部講清楚,等等,你若用很多的名來講,德行講不完。 【講】此下交引六方諸佛贊辭。證明淨土法門。】不是只有我們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在贊歎,六方【為諸佛異口同音。所共贊歎。自當深信不疑。故為勸信流通。此舉東方世界。】東方,為什麼一開始要舉東方?【東方為群動之首。】我們東、西、南、北,東南、西北,所有的都是從東方開始。【佛名阿閦(音同觸ㄔㄨˋ)鞞。此雲】就是表法的。表示這尊佛是修如如【無動】的法而成佛【。】這尊佛表法的。【不為八風所動。】八風就是【(利、】他很富有,他得到錢財,他也不會退道心,意思是說雖然他身上很有錢,得到利益,他還是在修行,不動。【衰、】衰微,也不喪志。【毀、】誹謗,他也不會退道心。【譽、】贊歎這尊佛,他也不會心花怒放,顯現出輕浮。【稱、】贊歎你,說你如何好,如何好,這尊佛如如不動。【譏、】就是譏毀,他還是這樣。受一切【苦】這尊佛也是這樣不動【、】受這個【樂】,這尊佛也是不動,所以不為八風所動【。)不為三道(惑道、業道、苦道。)所動。】三道就是“惑道、業道、苦道”。他也不會迷惑,也不會造業,他也不會受苦,他如如不動。【在世界動中。有無動佛。正所謂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正就是那伽,那伽就是定慧均等,定慧均等,隨時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定中。 【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名是假名。德乃實德。名以召德。德既無量。故名亦無量也。一切佛名。多隨機而立。或取因行而立。或取果德而立。或約性。或約相。或從願。或從行。等余一切。雖舉一隅。(方也。)仍具四悉之益。如舉一方。即具四方。一一佛名。所诠功德無盡。即以劫石之壽說之。皆不能悉。】劫石的意思就是說……,這劫,劫石的意思出自這個《法界安立》,《法界安立》,意思是說一劫有多長呢?一劫有多長呢?一劫就是說我們一塊石頭很大塊,好幾公裡的大塊石頭,天人衣服每經過幾年,比如說經過三年,經過一百年來到陽間,用這個天上天人的衣服把這石頭拂拭一下,拂拭一下,三年下來拂拭一下,拂拭一下,三年拂拭一下,三年拂拭一下,拂拭一下,拂拭一下,拂拭到這個石頭不見,這樣剛好一劫,你看要多久,這就是說一劫是不可思不可議,太久、太久,所以叫做劫石之壽說之,皆不能悉。【悉即盡也。 須彌相佛。梵語須彌。此雲妙高。四寶(金、銀、水晶、琉璃。)所成曰妙。】叫做妙。【迥出眾山曰高。】超出一切山上叫做高,【佛身百福莊嚴。相好光明曰妙。九界瞻仰。最尊最勝曰高。故號須彌相佛。】意思就是說這尊佛無量的相好,這是表法的,很高,很奧妙,無量的清淨的相,叫做須彌相佛,像須彌山很高,很殊勝,很奧妙,大家都瞻仰,很贊歎的一尊佛。 ○【大須彌佛。須彌為眾山之王。世界諸山所不能及。佛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獨尊。故號大須彌佛。】這也是表法的,表法的。 ○【須彌光佛。須彌為四寶所成。故有光明。佛轉八識成四智。】這我們已經有講過了。【遍照群機。故號須彌光佛。 妙音佛。佛音圓妙。普被群機。《淨名經》】就是《維摩诘經》,《維摩經》【雲:“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即顯佛音圓妙。以一音具足眾音。一切眾生聞之。皆同本音。故隨類得解。此一多無礙妙。又以佛音不可思議。一座之間。同聽異解。】就是說大家聽經當中,聽到之後每一個人的感覺不同,【大根】就是大根器的人,【解大法。小根解小法。自在成就故各得解。此小大並陳妙。】全都是很奧妙,【故號妙音佛。】妙音,佛的聲音慈祥,威德又洪亮。 【解】東方虛空不可盡。世界亦不可盡。世界不可盡。住世諸佛亦不可盡。略舉恆河沙耳。此等諸佛。各出廣長舌。】廣長舌相這就是不妄語的意思,不妄語的意思。【勸信此經。而眾生猶不生信。頑冥極矣。】佛無奈何,頑冥就是說倔強,倔強到人家勸告,你都不聽勸,叫做頑冥極矣,眾生你要教他念佛實在是很困難,你知道嗎?真的很困難,這孩子真的稍微有一點缺點,他要來講堂聽經聞法,我都很贊歎他,至少不會整天到外面到外亂跑,無所事事,要不然就造業,像現在一般的年輕人,不然就注射速賜康,速賜康,不然就吸毒,不然就賭博,不然就女人、酒,喝酒、打架,胡作非為,所以說若能來講堂的,雖然說他吃葷,我還是很贊歎他,一個年輕人來,說:師父!我很慚愧,我很喜歡聽經,不過吃肉我改不過來。我說:這樣就很不簡單了。真的很不簡單了,是不是這樣?以前吃三斤,現在吃三兩,慢慢減少,真的,慢慢改,要贊歎,要贊歎,眾生聽到師父這麼說,不可以說人家師父說吃肉沒關系,你看!我去那裡,人家還贊歎我,回去吃得更多,慘了,眾生的根機實在很不夠,贊歎他的意思是不嫌棄,當然吃素食比較好,難道不是這樣,因此,講真的,全台灣省有二千萬的人口,二千萬,二千萬,正信的佛教徒,我敢說不會超過一百萬人,正信的,我敢說不會超過一百萬人,就是說他對佛經了解,對佛經了解,正信的,然後,拜佛,一般都在拜什麼?拜消災的,都在拜什麼?拜求長壽的,拜什麼?拜小孩會讀書的,拜病苦趁早好起來的,都在拜這個的,他都不曉得念佛就是要求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至於我,我都不求什麼長壽的,跟娑婆世界眾生周旋又沒有很輕松,我又不喜歡住在這世間,說真的,那是不得已被你們牽引來的,不然我怎麼喜歡住這個世間,本來就很痛苦的事情,有哪一點快樂,難道不是這樣,對不對?所以說我們眾生,正信的佛教徒不人超過一百萬,然後修淨土法門的,淨土的,真的很少,全台灣省有哪一間道場,全年無休都講淨土殊勝的法門,你有看到嗎?全年無休這樣講,沒有,非常、非常地困難,所以說正信,正信之後又發一個心要修淨土,聽到淨土法門又起歡喜心,起歡喜心之後又精進念佛,不退轉,鳳毛麟角,所以你們都是菩薩,你知道嗎?真的,菩薩(眾鼓掌),哪有人贊歎你們一直鼓掌的,這樣不會不好意思?我贊歎你們是菩薩,你們要說:過獎了,自己在鼓掌,笑死人,佛教徒這麼不懂謙虛,又鼓掌那麼大聲,意思是說很歡喜的意思,我知道意思,很歡喜,說真的,光是整個高雄市就好,是整個高雄市就好,高雄市有一百三十萬的人口,高雄市一百三十萬,一樓、二樓、三樓合起來,我相信不會超過五百個,不會超過五百個,真的,全年無休,每天都來聽經的,我看不會超過三百個,不曾缺席的舉手,不曾缺席的舉手,到今天不曾缺席的,一個、二、三、四、五,五個,五個,不曾缺席的,還有我一個,我不曾缺席,我也不曾缺席(眾鼓掌),所以說淨土法門堅持到底的,講實在的很難、很難,非常、非常地困難,真的,沒那麼簡單,因此我們聽到我們要起歡喜心,起歡喜心,幸運,我這輩子往生有希望,往生有希望,真的,真的,所以不簡單。頑冥極矣。 【講】恆河。即殑伽河。】恆河【此雲天堂來。狀其來處之高。舊雲恆河。】恆河,【訛也。】錯,錯。【從雪山阿耨達】阿耨達【(此雲無熱惱,龍王名,龍住此池。)】阿耨達池,【池流出。闊四十裡。沙細如面。】這個沙很細、很細,像我們在加持金光明沙有的是從印度取來,一個師姐到印度沒帶什麼,帶一包沙,很重,只一心想:我拿回台灣讓慧律法師加持。到海關抱得很喘,想丟掉,後來又覺不妥,又帶回來,超重,為了那包金光明沙被罰很多錢(法師笑),拿回來加持,拿回來加持,為了那包金光明沙,你不曉得那實在真的背那包那麼大包,我說:印度的沙我看過,很漂亮,我的房間有,但不會比我們白沙灣的沙漂亮,我們的沙,白又干淨,到印度沒什麼好帶,帶一些沙回來,到印度請一些捨利子回來倒是真的,到印度的時候,看到世尊成道的地方,大家跪在那裡哭泣,靈山會上佛菩薩,拜山,一直拜,拜到山上,很感動,很感動。印度那個地方,上面那個旅社都寫得很清楚,No Light,No Water,沒有電,沒有水,旅社Hotel寫得很清楚,No Light,No Water,寫得很清楚,晚上寒冷,白天熱,熱到三、四十度,晚上冷到剩下六度,冷得發抖,確實沒辦法,這種不要說修行,光是冷就冷死,在那裡當場冷死,印度人大家都營養不良,很瘦,瘦得……,到外面,車子若停下來,女的跑一邊,男的跑一邊,做什麼?拉尿,廁所多大間,很大間,沒有門(法師笑),整片都是你可以拉尿的地方,車子停下來就男的跑一邊,女的跑一邊,熱鬧不已,雨傘就撐起來,要不然就裙子撐開,蹲著,起來,濕了,所以說要到印度裙子就穿大件一點,要不然沒辦法,女生到那裡你說你不好意思,不會不好意思,沒辦法,你沒辦法,那麼多人還是得拉,不然怎麼辦,要憋死嗎?沒辦法,落伍的國家就是這樣,沒辦法,(佛法在)印度已經六百年(了,已經早就)沒佛法了,六百年了,六百年了(,沒佛法了)。闊四十裡,沙細如面。【佛常以沙。喻數之多也。如是等。如恆河沙等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勸信此經。】勸人家要相信這本經典,【而眾生猶不肯生信。可謂頑愚冥暗極矣。何異無信闡提。】無信,這個闡提就是斷善根的眾生叫做闡提,你固執,固執到……,再三你要念佛求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是不要,你就是像沒有善根,遇到……,善根沒有信仰的,沒有信心的人。 【解】常人三世不妄語。舌能至鼻。】世間人持這不妄語戒,三世會感應到舌頭碰到鼻頭,來!你們現在手伸這樣試看看,你試看看,看你到哪裡,到鼻頭的舉手,沒有,一個也沒有,若有到鼻頭的除非脫臼,手術,沒神經,脫臼,還有上吊,這樣有可能超過鼻,舌有可能到鼻,否則不可能,我們一般人不可能,舌能至鼻。【藏果頭佛。】藏就是藏教,果頭佛就是藏教的極至,這個藏教佛,藏教佛就是藏、通、別、圓,五時八教裡面:藏、通、別、圓,藏教,果頭佛就是最極的,最究竟的,藏教的最究竟的,叫做藏果頭佛,三藏教應身之佛果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現在講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示現在合謀丈六金身,所以印度那個釋迦牟尼佛是示現藏教佛。【三大僧祇劫不妄語。】生生世世都不打妄語。所以感應到【舌薄廣長可覆面。今證大乘淨土妙門。所以遍覆三千。】所以舌豐遍覆三千,這比喻佛有無量的神通,這舌頭可以伸到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佛沒有妄語,在無量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在說真實言,叫做遍覆,意思是說三千大千世界他所度化的,全都是佛度化的,所以叫做遍覆三千,就事相來講就是說佛有神通力,他這個舌頭伸出來可以遍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事相來講,他不妄語,就理體來講,意思就是說佛沒有妄語,他度三千大千世界全都在佛的直言實語之下,都對他說法叫做遍覆三千。【表理誠稱真。】表示說……,理誠就是說本性,稱真,決定沒有錯,決定沒有錯,【事實非謬也。】理誠稱真就是說表示他的道理是很誠懇,是符合這個本性的意思。 【講】常人能持不妄語戒至三世者。可感舌相至鼻之果報。藏果頭佛者。乃三藏教。應身之佛果也。經三大阿僧祇劫。(解見在前。)感舌薄廣長之相。可以覆面。今證明大乘淨土圓妙法門。所以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亦解在前。)認為一佛化土。佛現此相。表其理誠。稱合真性。事實決定非謬也。 又。佛從無量劫來不妄語。故感廣長之舌相。《華嚴•離世間品》雲:菩薩有十種舌。所謂開示演說。】說法的,度無量的眾生這個舌,【無盡眾生行舌。開示演說。無盡法門舌。贊歎諸佛。無盡功德舌。乃至降伏一切諸魔外道。除滅生死煩惱。令至涅槃舌。菩薩成就此法。得如來遍覆國土(三千大千世界。)無上舌。則廣長舌相。亦是修成。證小事。則覆面門。證大事。則覆大千。】意思就是說證到小乘的阿羅漢,就是藏教的佛,小乘阿羅漢就是藏教佛,就是覆這個面門,證到大乘的阿羅漢,阿羅漢分作小乘和阿羅漢跟大乘的阿羅漢,大乘的阿羅漢就是佛,小乘的阿羅漢就是四果的阿羅漢,則覆三千。【今贊淨土法門。舌覆全界。】舌頭覆三千大千世界,【當知即是圓頓大法也。 ○又。廣長舌相。諸佛得之。眾生亦復具之。即萬象亦皆有之。】蘇東坡,【東坡居士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溪水若在流、流、流……,若一般眾生是雙腳伸下去涼快,眾生伸下去涼快,若有智慧的腳伸下去涼快,他就會在那裡想,水這樣湍流,像我們人的生命一分、一秒一直流,流、流、流……,一直流,我們現在生命就是隨時間一直流逝,一直流逝,所以要把握我們這個生命,這個生命,溪聲便是廣長舌,就是對你說法。山色無非清淨身,山色無好無壞,好壞起於心,你若證到如如不動,山就是山,水就是水,那個地方就是如法實相,如法實相,那就是我們清淨的法身。【請試思之。】好好去參。 【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者。此乃諸佛婆心苦口。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勸令眾生。發深信心。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是字指法之辭。即指下十六字經名。此經既具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之所護念。當知依教起行。念佛之人。亦得不可思議功德。而為諸佛同垂護念也。 【解】標出經題。流通之本。】標出這個經題有十六個字,乃是這本經的原名現在流通鸠摩羅什的本名,【什師順此方】中國人順此方【好略。】中國人愈簡單愈好,所以說標出經題,流通之本,鸠摩羅什,什師就是鸠摩羅什,鸠摩羅什,什師,鸠摩羅什,中國人好簡略。【譯今題。巧合持名妙行。奘師譯雲: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有詳略。】詳略,有詳細簡略。【義無增減。】不增不減。 【講】六方佛於勸信辭中。標出經題十六字。乃此經原名。而現在流通之本。什師隨順此方人。好略之習慣。譯今題曰。佛說阿彌陀經。正巧合持名妙行。故舉世流通。多弘秦本。(後秦什師所譯之本。)而唐玄奘法師。譯為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文字雖有詳略之異。而義理實無增減也。 戊二南方 現在講南方:【經】捨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南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於淨土法門。無不稱歎。今略舉五佛。】簡單舉出五佛。【余以等字該之。 日月燈佛者。此佛約真俗中三智以立名。日】就是白天。白天【以照晝。】天地萬物。【發育萬物。喻佛以俗智照事。成就眾生故。】叫做日。【月以照夜。能除黑暗。喻佛以真智照理。】照到這個理性。【破除無明故。燈能晝夜並照。】晝夜,晚上、白天並照。【隨意受用。】隨意思而受用。【喻佛具中智。真俗並照。圓融無礙故。】南方亦有日月燈佛,這意思就是說日是照白天,月是照晚上,燈是照所有沒看到的地方,日月燈佛就是遍照一切眾生,遍照一切的菩薩,遍照一切黑暗之地方,表示說真俗中道全都具足,全都具足,表法的意思,表法的。 ○再來:【名聞(去聲。)光佛者。】讀作去音,大家都讀作名聞光佛。【名是名稱。光是聲光。謂佛名稱普聞於十方。聲光通照於四土。】叫做名聞光佛。 ○【大焰肩佛者。此佛約權實二智以立名。焰即二智之焰。】很光明的意思。【肩有荷擔之義。】大焰肩【謂佛以二智之焰。】權智跟實智,之焰就是光明,放大光明,【燒眾生煩惱之薪。 須彌燈佛者。此約四智立名。】什麼叫做【須彌】燈佛呢?【四寶所成。寶各有光。能照如燈。喻佛轉八識。成四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六七二識。】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因中先轉。前五及第八識。果上方圓。】為什麼呢?因為前五識是第八意識的根身,所以第八意識轉,第五意識才有辦法轉,要記住!第八意識包括根身、器界、種子,根身就是六根,六根,第八意識會幻化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再來,叫做根身。器界就是山河大地,就是我們第八意識的相分所顯現出來的,相分是從見分動念所顯現出來的,見、相二分,物質跟精神是從自見分分裂出來的,所以說器世間,器,器具的器,器具的器,不是生氣的氣,器具的器,器世間,叫做器世間,為什麼叫做器世間呢?因為可以乘載放東西,我們就是生活在這個地球,它就像東西把我們放著,人就是放在這個,像盤子放著一樣叫做器,安頓眾生的意思,器世間,根身、器界,第三個叫做種子,種子就是蘊藏在第八意識裡面所有的動力,那一些動力,所以說前五識以及第八意識果上方轉,就是說當一個人證到八地菩薩,他就有辦法轉這個相分了,他就可以變作無量的相分出來,色身都隨他的心在轉,所以果上,若到最後轉第八意識。業識,微細的生相無明,前五識才有辦法轉,意思是說第八意識完全清淨,第八意識完全清淨,當然前五識就有辦法轉,所以第六意識第一個轉,第二個轉第七意識,第六意識就是分別意識,就是斷我執,斷我執,斷這個我的分別,第七意識就是斷這個法執,我執就是對人生觀徹悟,法執就是對宇宙觀徹悟,但是人生跟宇宙全都徹悟,還有一個微細的第八意識,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必須要轉第八意識才有辦法,所以你即使證到阿羅漢果,證到阿羅漢果,面貌也不一定會莊嚴,像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有一千二百五十個阿羅漢,有的長得很丑,有的兔唇,有的黑,黑得很粗、很丑,像迦留陀夷去對人家化緣,剛好打雷,啪!黑,黑得……,人家看得……,孕婦看得嚇一跳,後退,跌倒,流產,流產。所以佛就制戒,晚上不要去打擾在家人,晚上出家人就過午不食,不要吃飯,一心修行,不要吵到在家人,就是從化緣,迦留陀夷太黑了,所以阿羅漢他也沒辦法轉他的色身,沒辦法,他還沒辦法轉第八意識。【以此四智。照破自他三惑。故名須彌燈。】須彌燈。 ○【無量精進佛者。此佛約行立名。因中行門無量。悉皆精進。不怯不退。】不驚恐不退轉。【故得疾成佛道。】很快就成佛道。【如是等。如是指前列五佛。等余南方沙數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是舉這五名作代表。 戊三西方 【經】捨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解】無量壽佛。與彌陀同名。】就像我們這世間同名的人太多。【十方各方面。同名諸佛無量也。】同佛號太多、太多。【然即是導師亦可。為度眾生。不妨轉贊釋迦如來所說。】互相贊歎來贊歎去。若要佛法興應該是僧贊僧,諸佛可以這樣互相贊歎,一切諸佛都贊歎阿彌陀佛,一切諸佛也贊歎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佛都互相贊歎,我們佛門裡面很奇怪,都互相誹謗,很奇怪,我們要學佛稱贊如來才對,不要勾心斗角,不要說我拜哪一個法師,我修哪一個法門,我修淨土的,我就誹謗禅宗,我修密宗就誹謗修淨土的是老太婆,不要這樣,修一門都好,只要你覺得它最好,會讓你解脫,互相贊歎,所以佛門就是要互相贊歎,不要破壞,分裂我們佛教。 【講】西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莫不贊歎。今略舉七佛。余以等字該之。 無量壽佛與彌陀名同。有二義。一十方諸佛既多。佛德無異。】全都一樣。【故有依德立稱。同名諸佛亦多。二即是極樂導師亦可。為度生之故。不妨轉贊釋迦所說此經。令眾起信發願。】大家起信發願,【依教受持。亦滿導師度生之願。 無量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意思是說表法的,這尊相有無量的相好。【佛有法報應三身。相各不同。藏通二教是應身。藏教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通教佛。則有八萬四千相。別教佛。是報身。有剎塵無量相。圓教是法身。有不思議無量相。 ○無量幢佛者。】是什麼意思呢?【此佛約法立名。幢有摧邪顯正之義。】現在在這裡先解釋一下:以前在大陸要講經,以前在大陸若要講經,比如說下個月要講這個《法華經》,用一個幢,竹竿立起來,立很高,隨風飄蕩,寫:南無妙法蓮華經。就是表示現在要講這部經,要講這部經,那叫做幢,法幢、法幢。我們現在沒有,我們現在都是什麼?放汽球,放一個很大的汽球,從上面吊那個牌匾下來,吊一個牌匾下來,什麼建設,什麼建設公司,都放一個汽球上去,現在這個法幢就是大陸才有,大陸才有,現在我們沒有,沒有這種東西,所以你覺得這種東西很陌生,很陌生,大陸有,我講經,淨土,他就豎一支淨土的旗子出來,豎一支淨土的旗子出來,講這個《佛說阿彌陀經》,所以這幢就是破邪顯正的意思,你看看!佛教就是這樣,破邪顯正,所以說摧邪顯正本來就是我們佛門最重要的一個課題,【法門無量。故佛樹立法幢。】佛樹立這個法幢【亦復無量。可以摧破一切邪魔外道。】摧破一切邪魔外道,【建立正法。故名無量幢佛。 大光佛者。此佛約智立名。(或約相亦可通。)】就智慧立名。【佛證一切種智。智光廣大。遍照法界。又或放大光明。接引攝受。一切眾生。如本師將宣大法。先放大光普照。聚集有緣眾生。聞法受益。】聞法受益。 ○【大明佛者。此佛依智立號。佛得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又佛得三智光明。能破三惑黑暗。故名大明佛。】【() 寶相佛者。此佛約相立名。寶有尊貴之義。佛相百福莊嚴。殊特妙好。人皆尊貴也。又。佛身全體如紫磨金。毫相如琉璃筒。皆寶相也。 ○淨光佛者。此佛亦約智立名。以智慧光。淨煩惱垢。故名淨光佛。 如是七佛。等余西方沙數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 戊四北方 【經】捨利弗。】佛又叫喚捨利弗,大智慧的捨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北方亦有無量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法門。無不贊歎。】每個都贊歎。 【○焰肩佛者。亦以真俗二智。荷擔眾生之名也。】眾生之名。 ○【最勝音佛者。佛音具足不思議之力用。圓音一演。異類等解。】異類就是六道眾生,【九法界眾生所不能及。】九法界眾生都沒辦法,美國人聽,美國話,英國人聽,英國話,荷蘭的人聽,荷蘭話,意大利的人聽,意大利,客家人在聽,聽佛在講,講客家話,台灣人在聽,講台灣話,福建省的人,閩南話,福建話,所以佛無量的音聲,無量的語言他都有辦法,我們人哪有辦法,沒有這種的能力,所以釋迦牟尼佛今天若出世在印度,他不用再學中文,你去,他講出來,聽起來就是中國話,中國話。【故曰最勝音佛。 ○難沮(壞也。)】為什麼難壞呢?【佛者。證究竟堅固之理。】究竟堅固這道理。【法身常住不壞。故曰難沮佛。】 什麼叫【日生佛者。佛出世間。以智慧日。照破眾生愚癡黑暗。如杲日麗天。】把筆拿起來,杲,gǎo,三聲杲,明,明天的明,如杲日就是明日,麗天,當天,中天,就像日光在天空中。【群昏爍破。】昏暗的眾生一下子就破。【故名日生佛。】 ○再來:【網明佛者。佛張教網。撈摅法界眾生。】撈摅就是度盡法界的眾生,全都撈起來,世間人所講的撈起來,全都撈起來,撈摅就是網羅一切,無一逃脫,撈摅,不是活海產,撈摅法界眾生。【法門無量。猶如網孔。】這個網子,【皆為佛智所成。】皆是佛的智慧所成。【教理明徹。能破眾生癡暗。故曰網明佛。 如是五佛。等余北方恆沙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 戊五下方 【經】捨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因為你們大家都念得很熟了,快速讀一下。 【解】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非非想天等。乃至重重無盡也。達磨此雲法。】我現在講,你們注意聽,要用什麼來比喻,你要看這裡,不然你聽不懂,聽不懂。這(球體)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像一個圓圈圈,這是一個立體的,橫的,豎的都是一個圓圈圈,應該是像個球狀,知道嗎?三千大千世界像個球狀,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底下接的地方叫做空輪,非想非非想天在這麼高,對不對?這麼高,上面就是接空輪,那麼下方世界就不同,下方世界,我們這個下方,三千大千世界底下就接空輪,接空輪,接空輪,空輪下面又接下去就是下一界,另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圓圈圈就是娑婆世界,另外一個圓圈圈就是另外一個娑婆世界,另外一尊佛在度化的世界,東方也有另外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西方也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南方、北方,因為這是平面的,所以畫,畫不清楚,那麼娑婆世界圓圈圈,底下這裡,底下另外一個娑婆世界,最上面就是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上面接的就是金輪,空輪,那一 些空的空輪,空輪就是什麼都沒有,就像宇宙的這個泡泡觀念,宇宙的泡泡觀念,整個宇宙的泡泡觀念,大泡泡,小泡泡的觀念是什麼,你知道嗎?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太陽系裡面的銀河系,太陽系再擴張就是銀河系,銀河系再擴張就是超星群系(河外星系),超星群系擴張就是不是人力所能為,一個科學家研究,研究宇宙到達某一個地方一定有盡端,一定有盡端,所謂這個盡端不是銅牆鐵壁的盡端,就是說什麼都沒有,意思就是說無量的星球因為束縛在一種力量,一種力量,這種力量這些星沒有辦法運轉到另外一個空間去,所以他就說在某一個空間裡面有很多星球,但是最外的外圍像死寂城一樣的黑暗,死寂城,世間上一定有一物物質,一定有一種物質是微細的物質,這個化學的東西,化學元素的東西在控制整個宇宙,球狀的一個范圍,所以科學家相信世界有一個盡端,世界有一個盡端,所以說科學家說從我們這邊發出去的音波,電波出去,無量的世界有一天它一定會繞道回來,我們一定會重復地聽到這個電波,這是科學家敢肯定,只是我們人的生命太短,電波發出去人還沒有遇到,經過千百萬年再回來之後他的骨頭已經成灰了,聽不到這個電波,所以他相信這個世界有一個盡端,這剛好跟我們佛教講的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最外層是什麼,是個空輪,什麼都沒有,黑漆漆的一片,就是一個世界的極限,世界的極限,世界的極限是一種物質現象,是一種物理現象,【是一種物理、化學,整個力量控制整個一個范圍,讓它這個運轉不能跳出一個范圍,極限,我們所講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我們小時候,我們小時候買一支泡泡,吹下去,一粒、一粒……,很多、很多,以泡泡的觀念這個叫做大泡泡的觀念,科學家裡面講叫做大泡泡的觀念,所以說宇宙是一種開放型的或者是封閉型的,兩種都有主張,將這個宇宙開放型,開放就是說宇宙沒有一個界限,宇宙沒有一個界限,宇宙是一個close,它是束縛一定有一個范圍也是這種觀念,就是到宇宙的一種盡端,事實上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圍,另外我們人就不能了解另外一個空的,黑漆漆的,再外面是什麼,我們就沒辦法去體會了,佛教講這粒三千大千世界以外還有一粒,又重復,又重復,經過西方又有,南方又有,西方又有,只是我們人的能力沒辦法去了解這個大泡泡的觀念,所以我說科學家Open or close,the idea who is right?Please tell me.You choose one.你選擇一個,你認為這種觀念哪一個是對的?兩個都對,兩個都對。你說:世界宇宙觀是OPEN的,是開放的,沒有錯,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大泡泡的外面還是無止盡。宇宙有一個close,沒有錯,它只是一個范圍,也是一個范圍,沒有錯,是close沒有錯,但是close另外又有一個球系,球狀的,西方、南方都是這樣,只是他不能了解這個球狀束縛的宇宙,外面還有一個圓圈圈的宇宙觀,大泡泡,一個泡泡,一個泡泡的觀念,這樣聽得懂吧!暫時了解到這個地方,暫時了解到這個地方,所以說此界水輪,金輪,風輪之下,復有下界的非非想天,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水輪、金輪、風輪底下,就是另外下一界的非想非非想天,乃至重重無盡也,重重無盡,達磨中國話叫做法。 【講】下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對此淨土圓頓法門。無不贊歎。此界水輪。指現在人間依水輪。結成洲潬。】dàn有的念chán,我查字典有兩種,潬,dàn,四聲潬,雞蛋的蛋,中文,翻譯成中文叫做沙洲,有沙的洲名為潬,結成這個洲潬,就是有沙的洲叫做洲潬,就是指現在人間依水輪,結成這個洲潬,有水嘛!【為人所居。而水輪依金輪。】就是在地上。【金輪之下有風輪。】這個地球,地球,地球下面有空氣,空氣當中有空氣包住,所以金輪下面有風輪,不是土地的地下,你要記得,土地的下面是指地心,現在是整個地球來講,整個地球來講,底下四周圍就是有風在吹叫做風輪,風吹到金,馬上產生火,這就是空輪,有風輪,石頭互碰,火就產生,風輪吹過,火就產生,比如說樹林的大火,樹林的大火你知道怎麼來的,兩種原因,第一就是什麼?雷擊,第二就是什麼,風,知道嗎?樹木一直吹,一直摩擦,一直摩擦,樹木一直摩擦,干燥摩擦,燃起來,森林大火,森林大火,就是藉著風折力量,風的力量摩擦這個金就會產生什麼,火花。所以金輪之下有風輪,【風金相磨。故有火輪。】火輪。【在風輪金輪之間。此世界為風力之所執持。風輪之下。有空輪。】有空輪,【又有非(想)非(非想)天。四空。四禅。六欲諸天。亦分三界。(無色界、色界、欲界諸天。)人間。乃至重重。無有窮盡也。 師子佛者。師子為獸中王。師子一吼。百獸腦裂。】師(獅)子吼,意思是說佛一上台講經說法,怎麼樣?所有的野獸都腦裂,都逃之夭夭,結果我一上台說法破這個外道,我自己跑回來躲,反過來,人家佛說法破外道,外道都整群跑去躲,我講經講完破外道,我自己跑回來躲,剛好相反,跑回來躲才不會被人家找碴,【以喻佛為法中王。佛若說法。天魔外道。恐怖毛豎。故名師子佛。 ○名聞(去聲。)佛。名稱普聞於十方也。 ○名光佛者。佛之聲光所被。眾生蒙益。猶如日光。】猶如日光,【普照四天下。能破黑暗。能育萬物也。】【() 達磨佛者。】這不是達磨祖師的。【梵語達磨。】達磨佛【此雲法。】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法律,規矩,我們現在講“法”有一種原則可循叫做法,你要修行有一個原則可循,循什麼?空,觀空,觀空就可以解脫,觀無常,觀空、觀無常,慢慢你就會解脫,什麼叫做法?【法者可軌義。】可軌就是說可以依照那個原則行事。【如世間之軌道。車必依之而行。佛所說之教法。為眾生修行之軌則。必當依之而修。此教可軌也。佛所修之行法。戒定慧以自莊嚴。堪作眾生軌范。此行可軌也。故名達磨佛。 法幢佛者。幢有高顯義。佛所說法四谛十二因緣。高超同居土世間法。六度萬行。高超方便土二乘法。第一義谛。高超實報土菩薩法。佛建豎種種法幢。故以為名。】法幢佛就是建立這個佛的法,四谛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第一義谛,這就是法幢,以法當作幢。 ○【持法佛者。佛善持大小頓漸。偏圓權實。一切諸法。隨眾生機。而為演說。】偏就是偏空,要不然就偏有,圓滿就是空當下就是有,有當下就是空,中就是中道,權就是權巧,實就是實智,所以一切諸法,隨眾生機,而為說法,【令其信解修證。得大饒益。故名持法佛。 如是六佛。等余下方沙數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 戊六上方 【經】捨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那個念xìu,宿,懂得星……,我們若是生生世世叫做宿命,了解這個星球叫做宿,星宿。宿王佛。【香上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們現在再來看: 【解】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復有上界風輪。金輪。及三界等。重重(平聲。)無盡也。】我們現在再看這裡:我們剛才畫圓圈圈,娑婆世界,對不對?娑婆世界剛好在中間,娑婆世界在這裡,現在在講上方佛,上方佛上面再畫一個圓圈圈,畫一個圓圈圈,所以我們這此界就是娑婆世界,非想非非想天接下來是什麼?空輪,空輪,接下來是什麼?風輪,風輪再接下去,金輪,所以說我們這一界最上面是非想非非想天,接到大泡泡的觀念,中間,空,寂靜,好像死城那樣子的,一無東西,寂靜,任何東西都沒有,科學家講的大泡泡的觀念,宇宙的極限,宇宙的極限,他不曉得宇宙的極限是無量的球,無量的球,一個球的范圍,一個球的范圍,所以說此界非想非非想天之上,還有上界風輪、金輪以及三界等,重重無盡也。 【講】上方亦有無盡世界。無盡諸佛。此界無色界。非非想天(三界極頂。)之上。是空輪。空輪之上。復有上界風輪。】空,再來就風,風,再來就火,【火輪。】火輪,再來就【金輪。】金輪,再來就【水輪。】我現在解釋一下,空輪的意思就是上面是外太空,沒有任何的空氣,再來,風輪就進入大氣層,進入大氣層,裡面有溫度就是火輪,有溫度就是火輪,金輪就是我們所講的大地,大地承載什麼?水,就是水輪,就是這樣子而已,沒什麼了不起的,昨天講的那個就比較困難,昨天講的《十四講表》那些,無明,《大乘起信論》一問之下沒幾個聽得懂,問起來,沒幾個聽得懂,大家瞪大雙眼,以前說師父講得太淺,現在說師父講得太深奧,還沒有,昨天講那個是《大乘起信論》,那是最淺,《大乘起信論》中最差勁,最淺的東西,你知道嗎?昨天講那個不是很深奧的東西,那是最淺,佛經裡面最淺、最淺的東西,還聽不懂,看你程度有多高,以前常常嫌師父講得太淺,現在漸漸深入,結果自己聽不懂,自己聽不懂,悲哀、悲哀,我上次講經我就跟他講:眾生弘法……,法師在弘法是很困難,他也要針對初機,也要針對深入的,也要針對老人,也要針對法師,也要針對在家,根本就很困難,非常困難,我想說A班的程度比較高,結果,我講的他們也聽不懂,不曉得是真的聽不懂還是假的,以後再講《大乘起信論》。再來,【四洲大地。及人間天上。三界等。如是一重一重。無有窮盡。故諸佛亦無盡也。 梵音佛。】你一聽就知道【梵者】就是清【淨也。佛所說法音清淨。無有染著。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一切無著。是謂梵音。佛說法】就是這樣,【如是。故名梵音佛。 ○宿王佛者。宿是星宿。】宿王佛,【月為宿中王。】宿就是所有的星球叫做宿,月為宿中王,因為月最亮,【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眾星很多,眾星很多,不如月亮孤月獨明,【以喻佛為法中王。於法自在。三乘聖眾。一切智。道種智。不及佛一切種智。如月為眾宿中王。故名宿王佛。 ○香上佛者。佛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戒香就是持戒,香的意思就是從本性產生一種自性的戒,香的意思就是通達法身,通達清淨的心,像持戒清淨叫做持戒香。定,定到通達本性就定香。慧,通達如如本性的智慧叫做慧香。解脫,通達本性解脫,解脫香。解脫知見就是妙用,解脫產生妙用叫做解脫知見香。【以為一切香中之上。故名香上佛。 香光佛者。此佛亦修持名念佛法門。以香光莊嚴。得成為佛。何以知之?《大勢至圓通章》雲: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像染香的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故知此佛。定由念佛所成之佛也。 大焰肩佛。與前南方同。】名字一樣。 ○【雜色寶華嚴身佛者。此佛約行而立名。】雜色寶華這個華就是花,花有很多顏色。【因中廣修六度萬行。萬行既多。故喻雜色華。萬行屬兩利行。】屬於兩利,【較之二乘自利行。更為可貴。故曰寶華。以此因行。莊嚴法身。故得是名。 娑羅樹王佛者。娑羅譯為堅固。】意思是說這尊佛,【此樹高大。一切林木無能及者。歲寒不凋。】歲寒不凋就是在冬天不凋謝。【故稱堅固樹王。以喻佛證究竟堅固法身理體。高超九界以獨尊。為法中王。故以名焉。 ○寶華德佛者。勤修萬行因華。莊嚴一乘果德。】精進修行萬行因華,莊嚴一乘的果德,【因行可貴。喻如寶華。果德亦尊。稱為佛寶。故名寶華德佛。 見一切義佛者。】是什麼意思呢?【世出世間。諸法之義無盡。佛得一切種智。具足五眼。故能悉知悉見。即所謂真知無所不知。真見無所不見也。】意思是說教人家若真知就無所不知,其有所知就是有所不知,所以有所得就有所失,所以我們講一貫道的在修持沒有究竟就是這樣,為什麼說沒有究竟?度一個有多少功德,得到多少功德,度兩個有多少功德,佛性不這樣講,本性自有功德,不來也不去,沒事,不生也不滅,本涅槃,所以佛門在修持就是究竟法,一切法無所著,度一百萬個,心裡也無所著,對不對?就世間來講有無量的功德,就本性來講功德本來具有,本來就有具足,所以說一貫道他怎麼修絕對沒辦法解脫,他心中有相,所以他就不照顧這有,衣服沒有洗,小孩沒照顧,他替別人洗衣服,幫忙照顧小孩,最主要就是要來信一貫道,信了,我度一個,我度一個,我度兩個,我度三個,所以他很勇猛,就是有所為,有所為就有不為,你不見性,不見性,所以說佛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你看佛多偉大,佛實在很偉大,佛實在很偉大,實在很偉大,佛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他說無一切眾生可度,無相,這樣才會解脫,對不對?我們度很多眾生,眾生又違逆你,你光是生氣就氣死,對不對?我度一切眾生,無眾生可度,所以你若違逆這個法師當然你有造無量的業,對我而言沒有差別,你違逆不到我的本性,本性具足一切光明,你傷害不到我本人,對不對?你怎麼罵還是一樣,本性清清淨淨,在我內心你怎麼罵得到,我若不要起心動念,你多行,難道不是這樣,你若不倒,誰有辦法讓你倒,我問你,你不倒,誰能讓你倒,你講,對不對?佛若不到,哪一個有辦法推佛推得倒?所以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我們自己的問題。真知無所不知,真見無所不見。 ○【如須彌山佛。此佛從喻立名。四寶所成須彌峰。高出眾山之表。以喻四德】四德就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圓證妙法身。獨居十界之尊。故稱須彌山佛。 如是十佛。等余上方恆河沙數諸佛。勸信贊歎。與前同。】勸信贊歎。 【解】問:諸方必有淨土。何偏贊西方? 答:此亦非善問。(妙善。)假使贊阿閦佛國。汝又疑偏東方。展轉戲論。 【講】此下問答破疑。先破偏贊西方疑。】 這句話意思是說【問:十方世界。許多淨土。何以不贊。而獨偏贊西方耶?】不贊歎別的淨土呢? 【答:此種問難。(去聲。)亦非善問。此誠為妙答。下出非善問之故。】為什麼呢?我現在若跟你講【假使贊歎阿閦(音同觸ㄔㄨˋ)佛國。汝又疑何以偏贊東方。】不贊西方,我現在跟你講西方比較好,你又說為什麼贊西方,不贊東方,【如是展轉問難。皆成戲論。無有真理。】戲論。 【解】問:何不遍緣法界?(研究下答,亦非善問。) 答:有三義:令初機易標心故。阿彌本願勝故。佛與[此土]眾生偏有緣故。】我們為什麼只要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怎麼不遍緣法界?遍緣法界是很大。答:為什麼不遍緣法界呢?第一令初機者易標心故,就是說令初機者聽到佛法,全副精神集中西方極樂世界,去執持,有一個目標,有一個方向,如果說遍緣法界,法界很大,你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所以初機的人比較困難。再來,阿彌陀佛本願勝故,為什麼一定要西方極樂世界?而不遍緣法界呢?因為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彌陀佛是大願力,所以他的願(本願)很殊勝。所以佛與此土的眾生遍有緣故,阿彌陀佛跟娑婆世界眾生有緣。 【講】此破何不遍緣法界疑。 問:何不遍緣十方法界?此問以不達所緣之境既廣。】就是說,境界那麼大,我們沒辦法完全攀緣。【能緣之心必散。此亦非善問。】意思是說這樣問不對,為什麼一定要執持西方極樂世界?而不遍緣法界呢? 【答:義有三。先約事答。後約理答。約事約理。此問皆不當(去聲。)。事三義】事有三種意義【:】第一為什麼不遍緣法界呢?【一令初機之人。聞贊此經。信有西方依正莊嚴。願生極樂淨土。執持彌陀名號。心信。心願。心念。易於標心也。】就是說比較可以集中這個心,你跟他講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淨土,他要念哪一尊,不曉得,就像一個人一開始學走路,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二阿彌陀佛。因中四八弘願。莊嚴極樂淨土。本願力勝。】本願力很殊勝。【隨願所成。故得諸佛同贊。三彌陀慈尊。與此土偏有緣故。】有緣。 【解】蓋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總在於緣。緣之所在。恩德弘深。(願勝。)種種教啟。(標心。)能令歡喜信入。(歡喜。)能令觸動宿種。(生勝。)能令魔障難遮。(破惡。)能令體性開發。(入理。) 【講】此明事中三義之所以。】所以就是原因,【蓋諸佛度生。】諸佛菩薩在度眾生,【眾生受化。其間或難或易。或淺或深。】所在前面的緣,【總在於前緣。】總而言之跟以前所結的緣有深淺難易。【佛有三不能:】佛陀,佛有無量的神通,但是佛也有三種不能,什麼不能呢?【無緣不能度。】與佛無比他沒辦法度。【如城東老母。可以為證。】城東老母就是與佛無緣,與佛無緣,有一天弟子說:佛你神通廣大,你有無量的變化,無量的威德,可以度盡一切眾生。佛說:佛雖然有這種能力,但是沒辦法度無緣的眾生,不然我試驗給你看。走、走……,走一走,來到城東這個年紀很大的,年紀很大的,他看到佛來她就跑去躲,跑去躲,躲在門後,佛又走到她面前,放光,門後直接看到,她又不看,門又關起來,頭又仰起不要看佛,佛又飛到虛空中要讓她看,她也不要看,所以若在東方,她就轉西方,佛在西邊,他就轉東方,到後來就是無比,沒辦法,沒辦法,佛就回來,不然你隨便派一個徒弟去,阿難,不然你去。徒弟就去,去的時候,阿難一下子就度化了她,她也不用……,看到阿難來馬上就很歡喜,端茶給他喝,供養,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世尊,證到佛性,證到無量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八不共法,看佛有多大的威德,但是沒辦法度無緣的眾生,沒辦法就是沒辦法,所以每一個眾生跟我們有緣他就會入門,跟我們無緣,真的,你有多困難就有多困難,你怎麼度化他就是度不了,所以都隨緣,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就會知道緣的重要,所以第一個生生世世要怎樣?要先結緣,要怎樣結緣呢?他初學佛,我買一串念珠送他,買一套錄音帶送他,對不對?一直結緣、一直結緣……,對不對?你下輩子當法師講經,噢!很多人來聽,不要說都沒跟人結緣,一個也沒有,一講經一個也沒有,剩下一個,噢!你怎麼聽得那麼精進,沒有人要聽,只剩下你一個,我等著關門,我沒有關門不可以,所以我們人,一個人有一個人他的法緣,有他的法緣。過去祖師大德就是這樣,他很會講經,結果講經沒有人,人家前輩就告訴他:你要回去山上閉關,好好放蒙山,施食,給那些鬼神吃,給那些小鳥吃,將來你就有徒弟了。他回去就開始念、念……,都布施米、飯,持咒,念一念撒出去,小鳥來吃、吃……,咦!經過二十年,都是年輕人來聽經,經過二十年,都是年輕人來聽經,說不不定期這裡也是我放生的小鳥也不一定,這也是很難講的事情,對不對?一個人,一個人有他的法緣在,這又不能……,所以一個法師他的福報,有福報的法師跟沒有福報的,這也有他自己修的福德因緣在,我這筆錢我要拿來供養這個法師,結果找他三趟,沒有,沒有找到,他就拿到別間寺廟供養,沒有緣,福報不夠,人家實在是要來布施,結果師父不在,這五萬就拿到別的地方布施了,他父親往生,他要替他父親作功德,來找師父一次也不在,兩次也不在,三次也不在,對不起!沒辦法,對不對?所以說有結緣,沒有結緣,有福報,沒有福報,全都差不多固定了,所以從這個時候就認真結緣,認真結緣,認真結緣就是布施,買佛像送人,買珠送人,買錄音帶送人,勸人家念佛,送他佛書,跟他講幾句好話,都結善緣,我們人這張嘴若講好話就是結善緣,若講壞話,罵人家,詛咒人家,冤屈人家,或是講是非,這就結惡緣,這樣生生世世你講經就沒有人,講經就沒有人,你這輩子常常講人家的壞話,讓婆媳之間吵架,下輩子我們所感應的眷屬就不好,不好,好的媳婦別人娶走,壞的我們反而娶進門,整天常常在吵、打、罵,你上輩子專講人家的壞話,讓婆婆、公公、媳婦吵架,你這輩子怎麼有好的眷屬,難道不是這樣,你害人家這樣,你自己怎麼有可能得到好的報應,不可能,等於這棵樹,我若有種這個因,這棵樹的品種好,我當然就會收成,我種的這棵樹本來就彎腰駝背,當然這棵樹以後就彎腰駝背了,不好的因,種什麼因你就得什麼果,不用埋怨,不用埋怨,所以說我對我這輩子的遭遇不埋怨,哪有什麼好埋怨,本來就注定要這麼窮,對不對?讀大學很辛苦,你不曉得,很辛苦,牙齒痛,痛得……,我的牙齒蛀牙,腫,說發育期會長牙齒,去看醫生,醫生剛好不在,剛好遇到他太太,他太太剛好懷孕,她不懂自作聰明,她說:我看看!啊!你這就是在發育期。我說:太離譜了,我讀大學三年級了還在發育,你也好了,我長大成人了你說我在發育。沒關系,擦一擦就好,擦一擦,隨便擦,不曉得擦什麼東西,噢!痛得要命,回來還是不能入睡,三更半夜去端一盆洗臉水,痛得……,又沒有冰箱的冰塊才嚴重,用冷水,用冷水沖一沖,噢!沒辦法,痛得實在是沒辦法,牙齒硬梆梆,怎麼痛成那個樣子誰知道,不曾牙齒痛的不曉得,曾痛過的實在是要命,噢!抽痛,痛得整夜腫,腫得……,隔天朋友說:哇!林益謙你去哪裡美容。馬上腫半邊臉,腫得實在是不可思議,跑去光遠路還是什麼路,逢甲大學前面那一條,到外面這條,去看醫生,醫生,我告訴他:我發育期……。安靜!很凶,對我凶,叫我安靜,他說:我是醫生我看就曉得,你安靜,哪是在發育,後面有蛀牙,還發育期,亂講。長牙齒長不出來,長不起來,長膿,腫,一直腫,一直腫起來,後來插下去,挖起來,噢!血一直噴,一直噴……,血一直流,一真流,流很多血。他說:趕快按住,按得膿流出來。噢!那時候痛得快昏了,之後說:弟弟!你要注射一針破傷風的,兩種,一針破傷風,貼一塊藥膏,不然你就要貼藥膏,破傷風一針多少錢?一百,藥膏多少?三十,我說:三十就好,三十就好。那時候痛得……,就算破傷風也沒辦法,沒錢,身上一文也沒有,一無所有,一百塊就得吃五天。我學佛之後我知道我沒有修福報,我上輩子沒有布施,悭貪,不施捨,對不對?看到人家在病苦,又在喊:活該!所以這輩子我們在痛,人家在說風涼話,沒有人要幫忙我們,沒地方借錢,我又不願跟人家借錢,我後來就知道這緣是很重要,這個緣就是未成道業要先結善緣,真的,真的,確實是真的,有的人在讀書就遇到好緣,有的人就不能遇到好緣、善因緣,到後來我最好遇到什麼善因緣呢?遇到忏雲法師,這是最好的因緣,講起來也不怕丟臉,也不怕你們譏笑,我讀書,忏雲法師幫忙我一半,忏公,就是暑假去為他煮飯,真的,暑假去為他煮飯。忏公說:你沒有錢,你來,你不用到外面打工,你來這裡齋戒學會幫我煮飯,你的學費,你欠多少?我跟他說:一萬二,不然你付六千。忏公說:好!六千。就六千給我,很好,十天六千。後來我看到經典,孝敬他老人家,又寄錢供養他,對不對?以前拿他的錢注冊,現在還人家,對不對?所以說那時候修密宗我也修得很好,開頂,修密宗,修密宗就是有一樣很吃力,就是修密宗每次一定要供養,已經沒錢了,密宗形容這是寶貴法,每次去修密宗,每次就要供養,每次就要供養,沒辦法,沒錢,到後來人家帶我去拜忏雲法師,忏雲法師,人家有告訴他,說:這林益謙很可憐,這孩子很乖,頭腦很好,就是窮,沒辦法。忏公說:沒有關系!沒有關系!我這裡有美金,沒有關系!他那裡有美國人供養的美金,很多錢,來、來……,你只要好好學佛。我就去親近,親近忏公那裡,寒假、暑假煮飯,多少拿一些錢給我,或是坐車,我說:這樣算起來修淨土比較好,修淨土,去師父那裡沒錢又拿錢給我,修密宗比較不好,修密宗沒錢還得供養,既然這樣就修淨土,怎麼會去修密宗,我是因為這樣所以喜歡淨土(眾笑),沒錢,沒錢,你不曉得窮得很辛苦,實在可憐,真的可憐,以前不認識你們,不然這以後要當大法師的不然拿二百塊給他坐車,沒有,實在很可憐,真的,所以曾經窮過的人就知道。這個緣結得不夠,結得不夠,真的,所以我們這個緣,你這輩子若常常幫忙人家,很奇怪你就常常遇到人家幫忙你,實在很奇怪,我們一個人的度量,你一定要記得,愈布施愈多,很奇怪的事情,就像泉水一樣,或是古井水那樣,你愈汲,水還是一樣,你汲起來,水還是一樣這樣,很奇怪,真的,這確實,那是很不可思議,你錢拿來布施,當然要留一些零用,留一些標會,留一些作股票,剩下的拿來布施,我知道很多人作股票,我知道,這我知道,不要騙我,你看,股票的光都跑出來。所以這個結緣很重要,結緣分作身、口、意結緣:這張嘴,你們回去發一個願,壞話永遠不要從我的嘴出來,發這個願,我這張嘴永遠不要講人家的壞話,發這個願,這樣你每個……,我遇到每個人,有優點我都誇獎跟贊歎,結善緣,第二,(身,口業,)身,我可以幫忙的,我都拿東西跟人家結緣,拿東西跟人家結緣,對不對?再來,意,我都觀想,我都觀想,身、口、意都可以結緣,每一個對不起我的,我都認為他是我的善知識,這也是結好緣,心中沒有恨,比如說他對不起我們,我們又發一個恨心,這樣又結惡緣了,雖然我們沒有表示出來,這樣你生生世世你要度他,度不了,因為你的心已經恨,有恨心在那裡,也會隔閡。所以說城東老母,可以為證。【前緣若淺。則眾生難受化。】這是真的。【佛亦難度。】佛要度他也沒辦法,他沒有結緣你怎麼度。所以【前緣若深。則眾生易受化。佛亦易度。現見彌陀與眾生。易化易度者。豈非彌陀與此土眾生偏有緣也。】所以說因為全台灣省每一個人都知道,我慧律法師在講經人很多,一般世間人來看,那個人怎麼那麼行講經這麼多人,世間人的觀念,高僧大德就不是這種講法,說:這個法師一定有跟人家結緣,這法緣這麼殊勝,這絕對不是這輩子結的,人家就有佛法的觀念,他就不會像世間人贊歎,這個人很行。其實哪有真的很行,沒有結緣你多行,對不對?你沒有結緣你多會講,比我還會講,學問比我們還淵博的,比比皆是,真的,全台灣省教理比我們還通達的,大修行的高僧大德,對不對?有的講經就沒有人,沒有人,上輩子沒有拿念珠,沒有拿餅干給人家吃,我若有水果我都拿出來給人家吃,有餅干一人分一個,有結緣,有結緣,難道不是這樣。講堂不怕人家吃,煮好一點給人家吃,盡量結緣,一直結緣,所以說施捨出去的東西絕對不會減少,這很奇怪,你要記得師父這句話,施捨絕對毫不後悔,永遠不後悔,盡管拿出來,不過要留一點零用,萬一下個月人家要收房租,說:慧律法師叫我布施,我空無一物,空無一物,再來就沒有再來,奇怪!那是下次,下次。 【緣之所在。恩德弘深者。彌陀與眾生緣之所在。在於何處。乃在彌陀因中。所發四十八種弘願。成就眾生。離苦得樂。此種恩德弘深。勝過諸佛。故為願勝。 種種教啟者。即此經信願持名。三種資糧。圓頓之教。得以開啟。諸佛贊歎。眾生信受奉行。能得四悉檀利益。豈非易標心也。】這很簡單,標心就是說肯定,一個目標,一個方向。 【四悉檀者。佛說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能令發歡喜心信入。即世界悉檀。得歡喜益。能令觸動宿世善根種子。起欣求心。即為人悉檀。】為人悉檀。【得生善益。】再來:【能令一心執持。以正念斷除妄念。魔障諸難。得以遮遣。】防止,遮遣就是破除。【即對治悉檀。得破惡益。能令從事持。而入理持。法身體性。豁然開發。即第一義悉檀。得入理益。】這以前都有講過了。 【解】諸佛本從法身垂跡。】垂跡,【固結緣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尊隆於教乘。舉揚於海會。(世外。)沁入於苦海。(為人對治。)慈契於寂光。(第一義。)所以萬德欽承。群靈拱極。】【 【講】十方諸佛。本從法身。】十方諸佛就是從無相法身來,【而垂應化之跡。】來度化眾生,應化身。【法身乃應化之本。固結緣種者。諸佛應化。固結眾生之緣。】固結就是生生世世都有結這個善因緣結得很深,固結眾生之緣就是深結,很深的意思。【令未種善根者種。已種者增長。已增長者成熟。已成熟者解脫。不斷佛種。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議者。此指西方極樂四土。世即同居士。出世即上三土。悉皆不可思議。圓證三不退。補處菩薩甚多。】補處就是等覺菩薩,我們所講的等覺菩薩,等覺就是與佛平等叫做等覺,【乃為千經萬論所無。此經獨擅。故曰尊隆於教乘。】尊隆於教乘就是尊重這個教乘,【諸佛異口同音贊歎。為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教乘就是說佛所教的一切,人天乘、二乘、大乘、菩薩乘、聲聞、緣覺,教乘,叫做尊隆於教乘,所以諸佛異口同音贊歎,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此即舉揚於諸佛海會。】底下說: 【沁入於苦海。】沁入苦海就是滲入,混合在一起,來到我們痛苦的地方,【慈契於寂光者。沁(音侵。)】我查過字典是讀作shèn(字典讀qìn),叫做沁,沁就是【水名。】水名,【水之漸流而出。謂釋迦諸佛法水。流入娑婆苦海。】流入娑婆苦海,【眾生心中。】佛的法水流到眾生的心中,【令其信願持名。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一句佛可以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聰明的人大家都要打個八關齋戒,誰不吃苦,這輩子遇到佛法更加難,大家都要趕快用一日一夜來持個清淨的八關齋戒,來拜二百拜,念二萬聲的佛號,念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若打一天八關齋戒,你看!功德多大,聰明的人身體再差的大家也要打,不過身體稍微照顧一下,上回打八關齋戒我差點被那個人嚇死,昏倒,昏倒在七樓,臉色發白,發白,聽說那天中午就已經不對勁了,心髒不好的人不可以,心髒不好的人不要拜佛,我說心髒不好的,老人的腰,痠、抽、痛,彎腰駝背、殘障,這都不要拜佛,坐著念佛就好,對不對?自己看自己的心髒,對不對?佛道未成,八關齋戒打一天就死翹翹,以後誰敢來講堂打八關齋戒,叫你精進你也要稍微看自己的體力,不要打八關齋戒打得全身無力,我叫他趕快送去阮外科,趕快去急救,死在這裡,以後打八關齋戒看誰還敢來,難道不是這樣,對不對?所以打八關齋戒要看自己的體力,若有心髒病的人,晚上要吃,要吃心髒藥,你不要打八關齋戒,我會被你嚇死,真的,人家沒有拜死卻被你嚇死,所以說要懂得找機會趕快精進,要看自己的身體,打八關齋戒八點多,師媽,師父他媽媽,坐在沙發,吳居士就告訴我,師媽說餓得很難過,拜托師父你為她捨戒。很不好意思,七點多就沒辦法了,不過師媽七十了,你們年輕的不能比,師媽七十了,還會打八關齋戒。有的人打到八點多就很行了,很行了,不簡單了,所以說看自己的身體,會開緣反而好,不會開緣自己死在裡面都不曉得,會開緣,痛苦,趕快,我要捨戒,對不對?真的,那時候我去為人家授八關齋戒,受八關齋戒的時候,她先生不曾回來,到處亂跑,都到外面亂找女人,亂搞,她來受八關齋戒,她一心要修行,她想這種不清淨,我不要做這種事情,先生離開,順便賺錢,洗衣服賺錢,養活三個小孩,但是很精進,結果受八關齋戒那天,她先生剛好回來,噢!業障實在很深重,你知道嗎?很深重,她先生回來,她不持八關齋戒,九關齋戒也沒有持,她不持什麼齋不齋的,全都不知道,回來就一直要求她,她不要,她堅持不要,結果打架,很嚴重,打得很嚴重,她很痛苦,哭泣,我很可惜,要持一天八關齋戒,師父很難得來到我們這裡持一天八關齋戒,不開緣卻不行,怎麼辦,那時候幾點了,十二點,不曉得一點還是幾點才打電話給我,打電話給我,電話拿起來就在哭泣了,我說:我知道,我知道,要捨戒,對不對?對!師父!你有神通。不是有神通,你先生回來,對不對?對!我實在很厲害,沒辦法持就這種沒辦法持而已,不然哪有說什麼……,不可能殺人放火,也不可能偷拿人家東西,也不可能犯妄語,因為不可以說講話,也不可能喝酒,也沒有抹粉擦口紅,也沒有在看電視,算一算八條戒就只有這一條比較沒辦法而已,我就跟她說:沒辦法,不然你跟著我念。我就跟她說:我弟子某某!因為惡緣現前,不能持清淨八關齋戒,請三寶慈愍故,准許我捨戒。我念三遍,念三遍。她一面哭泣一面念,這種已經很多了,很多了,這種情形已經很多遍了,念、念……,念完,我就說:完!她就說:……。我說:可以了。可以了,看要怎麼演戲都沒關系,不犯戒,所以說要持一天的,沒那麼簡單,尤其是有嫁人的,難持,都為了這種打得……,明天來腫一塊,我說:怎麼了?你叫我要持清淨戒,我來受戒回去被揍。腫這麼大一塊,為了那個,不然哪有為了別的,都是為了這個在打架,夫妻打架不曾打別的,都是打這種的,沒辦法,沒辦法,確實沒辦法,男的實在業障深重,一般而言都是女眾持戒比較清淨,女眾持戒比較清淨。【由事持而達理持。則慈契於寂光真理矣。】慈契,慈悲契合寂光,常寂光真理,【所以諸佛萬德慈尊。悉皆欽承贊歎。 群靈拱極作二釋。一群靈。指極樂諸上善人。菩薩。羅漢。無量無邊。皆拱衛彌陀。如眾星皆拱北。】這個“拱”台灣話怎麼讀,你們會不會讀?拱,會讀的舉手,一定對的舉手,你有學過漢音的,你教我一下,拱,拱,拱北,不然暫時用他的好了,拱北,如眾星皆拱北,沒辦法,我們又不懂,會寬法師他有讀過漢音,不會去問他,他比較懂,一些老法師,妙廣法師,妙廣老和尚他有讀過這個漢音,噢!很厲害,我有一次聽老居士講過漢音給我聽,gong、gōng、góng、gǒng、gòng,這麼難學,漢音本來就是很難學,我們現在沒幾個會講這個漢音的,真的,我們講的都是土音,真正的漢音讀得很好聽,我們沒辦法,所以成功大學有開一課台語的,台語的,請人去教,台語的漢音可以說都沒有在教,快斷滅了,我們這一代受國語的教育,讀這個根本就很辛苦,本來我不要用台語講,阿婆就說:不講台語我們就不要來。年紀大的聽不懂,你每次講都講國語,又講那麼深奧,她不聽,沒辦法就講台語,台語我不會,所以你就稍微忍耐一下,我讀台語你就稍微忍耐一下,一半英語,一半國語。【二謂十方無量菩薩。皆願生極樂。親近彌陀。大本雲。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就是生極樂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就是我們娑婆世界往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有七百二十億的菩薩,這些菩薩都是供養無量數佛,所修的善根才往生到極樂世界。【如彌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眾。故曰群靈拱極。】拱極。 【解】當知佛種從緣起。】佛的這個種子,念佛的種子,成佛的種子是從緣起,緣就是什麼?【緣即】我們所講的【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因為法界就是無相,就是平等法,所以一念就是一切念,每一念都一樣,就像模型,同樣的模型印出來全都一樣,因為無相,無一切相,無一切相,當然你無相,我無相,無相就是都一樣,所以一念就是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花)[華]。一聲一色。乃至受忏授記。摩頂垂手。】垂手就是佛垂手摩頂,垂手就是接引,摩頂就是授記,垂手摩頂,摩頂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法界緣起。【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講】此約理答。即答何不遍緣之問。當知二字。乃囑】就是告訴。告訴【其當知】我們應該要知道【遍緣之理。佛種】就是成佛的種子。【從緣起者。佛種乃佛性種子。即眾生所具之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要成佛的,人人都有具足這個正因佛性。【亦即一真法界必從緣了二因而起。】緣了二因就是緣因跟了因,緣因就是藉著緣來成佛,了因就是下功夫去修行、修道叫做了因。【若無了因佛性。慧心之解悟。及緣因佛性。善心之修持。則正因佛性理心。終歸埋沒。】意思就是說若沒有了因的佛性或是緣因的佛性,我們的佛性顯示不出來,了因就是了悟,就是用智慧去觀照,這就是解悟,緣因就是藉著種種的緣去修持叫做善心的修緣,善心的修持就是正因佛性的理心,終歸埋沒,【不得而發起。故曰佛種從緣起。 緣即法界者。當知緣了二因。即是全體法界。以三因】就是正因、了因、緣因。【不出一心故。而西方依正。亦不出一心。法界即一心別名。彌陀是法界藏身。故一念一切念。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極樂是法界藏土。故一生一切生。生極樂一土。即生一切諸佛國土也。一香一花。一聲一色。乃至受忏】受忏就是接受忏悔,【授記。】就是【摩頂】授記,授記你將來會成佛,【垂手】就是佛的慈悲【。一一無非全體法界。一一皆橫遍十方。豎窮三際。莫不互遍互融。事事無礙也。故此念佛增上緣因。】增上緣因,增上緣因就是有大力用,【(有大力用。)得生淨土。即名法界緣起正理。此專念彌陀。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若念西方。再念東方。南方。北方。下方。上方。皆非遍念。贊歎亦然。以未明理性。】就是盡虛空。【都屬偏念偏贊也。】若不了解本性都偏。 【解】淺位人。便可決志專求。(本不出法界外。)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而別求華藏。(何以加於法界?)若謂西方是權。華藏是實。(解千余的之惑。)西方小。華藏大者。全墮眾生遍計執情。以不達權實一體。大小無性故也。】【 【講】此是誡勸。上中下根。皆可修持淨土。淺位人。】淺位的人就是根機比較淺的,【未明理性者。便可決志念佛。】就是【專求往生】極樂世界【。事念本不出法界外。若深位人。】亦不必捨西方,為什麼呢?【已明法界之理。】當然他也是【念彌陀。即念諸佛。生極樂。即生十方。】因為他了解這個阿彌陀佛就是一切諸佛的本性,諸佛的本性跟阿彌陀佛的本性都一樣,所以深位有證悟,有了解理性的人,【亦不必捨西方。】西方就是一切,所以即事就是理,【別求華藏】世界【。】意思就是說我們若是深位了解理性的人,他也可以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諸佛,生極樂世界就是往生十方,也不必捨去西方,另外再求一個華藏世界,為什麼呢?【西方亦不出自心。】西方是不能離開我們的本性。【若謂西方是權。】意思是說西方極樂世界是權。華藏是實。【乃李長者《華嚴合論》之偽。】錯誤的講法。【於一心性中。分權分實。分小分大。全墮眾生遍計執情。妄生分別。】我們一心裡面沒有大小權實,沒有凡夫的情執,遍計,所以說若說西方是權,華藏世界是實。西方是小,華藏世界是大,這全都落入眾生遍計,遍的執情。【以不達權實唯是一體。】權就是實,實就是權。【大小本來無性之故。】你不會說這個虛空比較大,那個虛空比較小,虛空大小是有事相的東西才分大小,大的虛空,你說哪一個大,哪一個小,對不對?比如說這裡面的虛空比較大,比較小,沒有,不然你倒出來看看,你倒出來看看,裡面空空倒出來,你有看到虛空倒得出來?沒有虛空倒不出來,它沒有來也沒有去,你說虛空有,還是沒有,你說有,你說有這虛空,有這虛空的時候,我把水倒進去,虛空怎麼樣?會跑出來,對不對?難道不是這樣,有虛空嗎?有啊!有虛空,有虛空,我把水倒進去占了它的位置,對不對?虛空是不是要跑出來,我水倒下去,虛空有跑出來嗎?有嗎?沒有,怎麼有,我喝一口,虛空沒有增加,它本來就這樣,你有看虛空又跑進去?沒有,所以說你說有也不對,你說沒有也不對,沒有虛空怎麼倒得下去,我問你,沒有虛空,這水倒得進去嗎?你說有虛空,你說有虛空的話,水倒下去你有看到它跑出來,沒有,說有也不對,說空也不對,說沒有也不對,全都不對,簡單講就是口渴就喝,所以我說牧師的辯論一定不會贏法師,一貫道講師辯論絕對不會贏法師,你要相信嗎?你看他多行,哪有可能行到會比法師還行?絕對互通的事情,法師講這樣是我的對,講這樣也是我的對,全都對,對不對?他就辯不來了,所以說研究佛法開大智慧。【權實大小。皆依他起性。依他如幻。故無性。依他不離圓成。故一體。以不達故。墮遍計執性。 初略引經題竟。 丁二征釋經題 【經】捨利弗。於汝意雲何?】你的意思是什麼呢?【(稱贊功德之名,上來已詳言矣。)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講】此是勸信流通第二科。征釋名題。先征下釋。雲何何故。皆征問口氣。上諸佛勸信此經。經題共十六字。曰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有其名。必有其義。必須明了。方得受持。今佛自征。乃呼捨利弗。征問之曰。在汝之意。以為雲何。何故此經。名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耶。此只征下八字。以上半題稱贊不可思議功德。 前文已經極顯。不必更釋故也。 【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若有善男子,當然他念佛就是善,早課、晚課就是善,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聽到這本經典,以及聽到諸佛的名,善男子、善女人一切諸佛就都護念他,很好,意思是說你若常誦《彌陀經》,十方諸佛都保佑你,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不會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後面會解釋到,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佛的語言,以及諸佛所說,諸佛都贊歎。 【解】此經獨诠無上心要。】這本經就是獨獨來解釋無上的心要,【諸佛名字。並诠無上圓滿究竟萬德。故聞者皆為諸佛護念。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阿彌名號。諸佛所護念故。 【講】此釋護念。诠者顯也。經為能诠。】能诠就是能解釋。【無上心要。諸佛名字。圓滿究竟萬德。三為所诠。】三種是所解釋。 ○【一無上心要。即能念之心性。此心為諸佛之本源。萬法之理體。是第一義谛。】第一義谛就是不可思不可議,中道,實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所名無所不名,一切無為法皆名第一義,一切究竟實相都是第一義。【無有何法。能加其上。故曰無上心要。 ○二諸佛名字。即所念彌陀名號。前雲。彌陀乃法界藏身。念彌陀一佛。即念一切諸佛。故曰諸佛名字。】【() ○三並诠圓滿究竟萬德。】同時解釋圓滿究竟萬德。【既诠佛名。】既然解釋佛的名,【名以召德。諸佛之名。皆稱萬德洪名故。诠佛名。並诠顯萬德也。何為圓滿究竟?諸佛因行圓滿。】因地修行是圓滿。【智德究竟。】智慧的德究竟。【證般若德。】(所以說在智德究竟證般若德,寫個:)A。【斷德究竟。證解脫德。】B。【心性究竟。證法身德。】C。智德、斷德、法身德。智德:智德就是究竟,所以證到般若,有智慧當然就是有般若。“斷德究竟”,斷一切煩惱,斷盡當然就解脫了,“證解脫德”。“心性究竟”,究竟就是不壞,不生不滅“證法身德”。【三德圓證。萬德畢具。故曰圓滿究竟萬德。 此三德秘藏。為諸佛共證。亦為眾生同具。能念之心。所念所聞之佛名。皆不離三德。故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能受持是心,所受持佛名。)】若有人聽到這本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聞必受持。故皆為諸佛之所護念。 護者加護。令不退墮。念者愛念。令得增進。大本雲:“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欽奉諸如來。故得因緣聞此義。”】這本經太重要,《華嚴經》,大本的經講。底下【《華嚴》偈雲:“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我們現在先解釋:若不往昔修福慧,我們上輩子生生世世若沒有修福跟修慧,於此正法不能聞,你絕對沒辦法聽到正法,所以我很贊歎諸位,那麼你都不會往拜神的那裡去,你會想往拜佛的這裡來,這就有原因了,所以你有原因就是什麼,修過無量的福,因此若會走佛門的就已經是我很贊歎了,不要說出家,所以說你曾聽過嗎?唉呀!佛祖的門檻很高,要踏進來是不簡單。你不曾聽演歌仔戲的在唱嗎?以前演歌仔戲你不曾聽過?佛門的門檻是很高,要踏進來是不簡單。真的,要出家。我今天接到一封信,接到一封信,一位男眾讀高中的,今年要考大學,他在佛祖面前發願決定要出家修行,讀高中而已,讀高中就發願要出家修行了,結果就是聽我的錄音帶,聽我的錄音帶,已曾欽奉諸如來,故得因緣聞此義,欽奉就是親自侍奉過諸如來,可能是生生世世供養佛,故得因緣聞此義,《華嚴經》說:寧受地獄的痛苦,也要聽到佛的名,也不願去往生天中,而不聞佛的名。【是則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有大善根大因緣。故得諸佛護念也。 又。聞經受持。即執持名號者。此經全示持名妙行。既受持是經。信願在懷。必執持名號。又。阿彌陀佛名號。具足萬德。為諸佛所護念。故受持者。亦必為諸佛護念也。 【解】問:但聞諸佛名。而未持經。亦得護念不退耶?】意思是說只聽到佛號,而沒有念這本經,沒有誦《彌陀經》,這樣是不是會得到護念不退轉呢? 【講】此料簡。假設問答。於答處則明通局二義。自他二力。 【解】答:此義有局有通。】局就是小部分,站在小部分的角度來講,不能站在大部分發,通就是站在大部分來講,【《占察》謂】有一本經叫做《占察善惡業報經》,它這麼說【:雜亂垢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你雜亂骯髒的心,雖誦我的名,而不為聞,聞就是聞慧,不能產生聞的智慧。【以不能生決定信解。】為什麼呢?你散心雜念,隨口念,比如說抽煙的來,看到師父,抽煙,煙丟掉,他就說:師父!阿彌陀佛!他雖然有念一句佛號,沒有用,他沒有力量,他怎麼可以像我們來這裡聽經,從頭聽到尾,刮風下雨,冬天、夏天,再怎麼忙,家裡放下就是來聽經,我們有這種力量,決定,當然他可以產生很大的智慧,在路上遇到:阿彌陀佛!師父!阿彌陀佛!有的人要來化緣的,一個年輕人穿得黑黑的,全身黑漆漆的來到這裡:師父!我沒有車資,要坐車沒有車資。他也:師父!阿彌陀佛!別人沒有化緣,化緣我這出家人,我專門讓人家投錢,換我被他投回去,我放一箱那麼大箱,他沒看到(法師笑),他不曉得我專門讓人家投供養的,還來跟我化緣,他也是有在念佛,沒有用,為什麼?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他不深信,沒有解,對不對?路邊隨便遇到的,小孩也會跟你說:師父!阿彌陀佛!對不對?【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可以得到世間的善報,不得廣大深妙的利益。 【講】此義。即但聞佛名。而未持經之義。有通局之分。此明局義。】局義就是比較小部分,局就是不通達的意思,【局者不通也。】比較小部分,【占察。即《占察善惡業報經》。有謂:雜亂垢心。】雜亂,骯髒心。【雖誦我名。而不為聞。雜亂指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使。)。紛雜混亂。於清淨心中。心水本淨。因見思而成垢濁。】骯髒,【故名垢心。雖口誦佛名。而不為聞慧。】聞而產生智慧叫做聞慧,【以不能生決定信解者。出其不為聞慧所以。因其心水不清。定力不足。慧性不得現前。故不能生決定信解。雖誦佛名。但獲(得也。)世間善報而已。不得廣大深妙。往生不退等利益。 【解】若到一行三昧。則成廣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無生法忍。乃為得聞十方佛名。】一行三昧就是行住坐臥,你無論走到哪裡就是都在念佛,站著也好,躲著也好,坐著也好,無論走到哪裡就是全都一樣。 【講】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又名一相三昧。專念彌陀名號。名一行三昧。即一心不亂。若到此三昧。則見思惑空。】除掉見思惑的這個障礙,【能轉雜亂垢心。而成清淨廣大微妙行心。得入相似位。】相似就是很像,【名得相似無生法忍。】相似就是說已經有這個無生法忍的功夫了,有這種功夫,這個人修行修得大頭大臉,無量的莊嚴,修得很像佛,很像佛,但是還不是佛。【相似第一義谛。得第一義悉檀入理益。】第一義谛悉檀入理益,入這個理性的這個好處。【乃為聞十方佛名。】當然聽到十方佛的名。 【解】此亦應爾。故須】這讀完了,教完了嗎?還沒有,教到哪裡,我都看完了,教到哪裡我都忘記了,此亦應爾,故須【聞已執持。】聽完就是認真執持,【至一心不亂。方為聞諸佛名。蒙[諸]佛護念。此局義也。 【講】此。指此經。對彼《占察經》而言。亦應爾。即亦如是也。聞已信願執持。】意思是說你散心雜念,沒有一心不亂,沒有力量,【至事一心不亂。破我執。不為見思所亂。至理一心不亂。破法執。不為無明所亂。得成聞思修三慧。方為真聞佛名。得蒙諸佛護念。此約豎論局義也。】剛才羅漢伯教我,這句不能讀作shào,要讀作shù,豎窮三際,讀作shù,漢音我沒讀過,我讀錯你稍微教我一下,行持,銀行,在那裡搞了老半天,讀台語確實困難,所以就豎論局義,現在讀對了,讀作豎,豎,豎論,豎論局義。 【解】通義者。諸佛慈悲。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不論有心無心。若信若否。皆成緣種。 【講】此明通義。通論十方諸佛。皆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種慈悲。稱性而起。不可思議。】就是發自本性叫做稱性而起。發自本性的慈悲就好我們一般的慈悲為什麼不同,發自本性的慈悲他就沒有嗔恨心的干擾,沒有說我今天慈悲,明天我不要慈悲,沒有這樣,沒有時間的觀念,沒有說過去慈悲,現在不慈悲,沒有究竟的束縛,沒有說我在台灣慈悲,在美國不慈悲,稱性的慈悲就是突破時間跟空間,超越一切對立性的慈悲,當然這個慈悲就是無量無邊,當然是不可思議,跟眾生的慈悲就不同,眾生是意識的慈悲,諸佛是本性的慈悲,不同。【而諸佛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故一聞佛名。仗不思議力。故不論有心(專心。)無心(散心。)。若信(不疑。)若否(不信。)。】意思就是說無論你專心念也好,無論你散心念也好,無論你不相信,懷疑也好,無論是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有心也好,沒有心也好,【能得佛名。一歷耳根】一歷耳報【。皆成將來得度因緣之種子。 【解】況佛度眾生。不簡怨(音冤。)親。】沒有分別怨親債主,怨,怨仇,親,跟我們比較親近的,意思是說佛度眾生就是廣大平等慈悲,【恆無疲倦。】就是說永遠沒有疲勞,怨親一相永遠沒有疲勞,平等度脫。所以我們【苟聞佛名。佛必護念。又何疑焉? 【講】此明佛心平等。佛度眾生。本廣大平等慈悲心。怨親一相。故不簡擇。平等而度脫之。恆常度生。無有疲倦。苟有人得聞佛名。佛必定能垂護念。佛佛皆然。此又何疑?】為什麼懷疑呢? 【解】然據金剛三論】金剛三論就是《金剛般若經三論》,解釋《金剛般若經》的三種論,《金剛三論》就是在解釋《金剛經》的【:根熟菩薩。為佛護念。位在別地圓住。】就是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這都破無明,見法身,所以根熟菩薩就為佛所念,為什麼為佛所念?他的位就是在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這都破無明,見法身,得念不退,這不簡單,這就是說自己【蓋約自力。】自己的能力來斷惑,【必入同生性。乃可護念。 【講】此明自他二力。先明自力(自己修行之力用。)之難。引金剛三論為證。此論乃無著天親二菩薩造。解釋金剛般若經三論。】【 ○根熟菩薩。謂善根成熟。入正定聚。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得念不退。位在別教初地。圓教初住。分證之位。此皆約自力斷惑。必入同生性。乃可得諸佛護念。】【() ○同生性。】就是與佛同一個本性,同生性是什麼意思呢?同生性【對異生性而言。】因為法身是平等,是大慈大悲,是無相法,與佛的法身一樣當然就是同生性,要破無明才有辦法。若異生性呢?就是說與佛的本性還稍微有差別,不同,【如別教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以未修中道觀智。而斷惑證理與聖位不同。】聖位就是初地,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的初住菩薩,【故名異生性。若登初地。】就是【念不退。與圓初住觀智。】(若登初地)或是圓教的初住,中觀智【斷惑證理皆同。】就是“念不退”,就是【念念流入薩婆若海(是佛果海。)。】所以說蓋約自力,必入同生性,【故名同生性。分證法身之理。乃可蒙佛護念也。】蒙佛護念。所以說根據《金剛三論》,根機熟的菩薩,諸佛所護念,他的位就是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破無明,見法身,這是就自力的修持,這樣他就可以入同生性,同佛的本性,是對異生性講的,異生就是三賢位,同生就是十聖位,乃可護念。 【解】今仗他力。】現在藉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護念。乃至相似[位]】佛就來護念我們,乃至相似位【以還。】但是相似位以下,比相似位還差。【亦皆有通護[念]之義。】通護念就是全部,無論你是證到法身也好,無論你是相似位也好,全都蒙佛的護念,全都護念,相似位以下全都仗著佛的慈悲心、願力護念我們,為什麼呢?就是藉著佛的力量才可以這樣。【下至一聞佛名。】最差勁的,包括一聽到佛的名號,【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最差勁的聽到一句佛的名號,他的同體法性,法性就是法身,大慈悲,同體法性,有資發力。有助,資就是助,幫助,幫助發出這個本性的種子的力量,【亦得遠因。】遠因就是當作將來成佛的因,叫做亦得遠因,【終不退也。】究竟,是不退轉的意思,究竟是不退轉的意思。 【講】此明他力之易。】容易,容易。【上文自力。是自修之力。此科他力。是他佛之力。現今聞佛名。仗他佛力。故在別教三賢。圓教十信。相似位。(天台四教“六即” 】六即,這我們都已經講過了【: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觀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證即。六、究竟即。)】這都有講過了。【即得蒙佛護念。此還約實行之力。】這就是就實行的力量。【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已空。往生方便土者。乃至相似以還。】以下,【即相似位以前。觀行位。(別教十信,圓教五品。)未到相似位。未斷見思。往坐同居土者。亦皆有通護之義。】全部。 ○【下至一聞佛名。乃名字位。】名字即佛。【於同體法性。有資發力者。佛與眾生。本來同一法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故曰同體法性。一聞佛名。即有資熏種子。】就可以幫助我們這個種子成熟。【發起現行之力用。雖未能即得近果。亦得成遠因。終久得入不退也。 【解】阿耨多羅。此雲無上。】就是最高的,等覺菩薩還有上,為什麼呢?還有佛,菩薩還有上,還有等覺,所以等覺菩薩還有上就是佛,佛就沒有上了,沒有人比他更高。【三藐三菩提。此雲正等正覺。】正確的覺悟,正確的平等,【即大乘果覺也。】大乘果覺就是佛。 【講】上釋護念。此釋果覺。承上文善男女。聞經受持。及聞諸佛名者。不僅為諸佛護念。人人皆得圓證三不退。念念趣向佛果。妙覺之位也。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諸經皆存梵語。即五不翻中。順古不翻。】順古不翻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前這樣,我們現在就這樣,順從古時候的,第一位翻譯經典的人不翻,後面翻譯經典的人就都不翻,這叫做順古不翻。以前的人第一位翻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現在就都不翻了,【(一、秘密不翻,如神咒等。】神咒你只要念你就可以得到功德,你不必知道它的意思。【二、尊重不翻,如般若等。】般若可以說智慧,可以說實相,可以說無所著,所以說這般若是尊重,印度,中國話沒有一句適合像般若這種意思,不適合,所以說尊重不翻。【三、多含不翻,如比丘等。】比丘降魔、怖惡、乞食,含有種種意思。【四、此方所無不翻,如閻浮檀等。】閻浮檀,中國話沒有的,照這樣翻這個音過來就好,閻浮檀,閻浮檀,所以這都不翻,中國話就沒有這種東西。【五、順古不翻,即此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順古不翻,就是這個意思,此名,即此名就是說第五項,一、二、三、四、五,我們現在是講順古不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順古時候。【第一位譯經法師不翻,以後諸師皆不翻,故曰順古。)此即圓教大乘佛果妙覺也。別教妙覺。尚不能當此稱。以其只破十二品無明。只齊圓教二行故也。】圓教是初住,二住、三住、四住、五住,圓教是初住等於他的初地,二住就是二地,所以他的十住就是他的十地菩薩,他的等覺就等於初行,他的佛果就是等於他的二行,二行這樣而已,圓教的二行。 【無上正等正覺之號。即超九界以獨尊。自覺。覺他。覺滿之佛。解釋此名。應從下以釋上。三菩提。此雲正覺。佛稱正覺。】為什麼稱正覺?正確的覺悟,不是偏,不是妄想覺,邪覺,像外道修一修。【超過六凡法界之不覺。或起妄覺。邪覺。】他說他是覺悟,像清海說自己是無上,無上師,現世佛,清海也不簡單,敢造這種妄語業,這也是不簡單的人,金剛地獄都在待她,佛是千佛都安排好了,中間這個隙縫不可能讓你補上來,即使有佛來出世,他只能游戲人間而已,游戲人間,像彌陀來化身,文殊師利菩薩化身,觀世音菩薩化身,他沒有說他是佛再來,只有清海太厲害,這簡單,不怕下地獄的人是沒幾個,所以說你若要拜這個三千佛,釋迦牟尼佛再來就是彌勒佛,一貫道也講錯,彌勒佛沒有來降生,他就說來降生,你去看《彌勒上下生經》,還沒有,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所以說還沒到,因此我們現在都妄覺,邪覺,【而非正覺。】自己根本不是佛,在那裡說自己是佛,這種的大妄語這罪比破戒的罪還重,破戒的罪一個人,一個人的罪而已,我破戒,我要負我一個人的因果,好好求忏悔,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每個都會犯戒,哪一個不會犯戒,不犯戒就是聖人了,佛制戒律做啥,對不對?大家都會破戒,大家都會犯戒,輕跟重而已,破見,不得了,破見,他一個人不對,所有的人都聽他的,全都要受因果,要負因果,真的,所以我說不要聽邪師,不要聽是非而傳就是這樣,因為你聽的不一定正確,遇到邪師講的不正法,又講,還跟別人講那個師父講得多好、多好,中毒,又跟隨你去,你斷一個眾生的慧命,又邪知邪見,所以這個正知正見,八正道第一個,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就是什麼呢?像指南針,就是飛機要起飛,導航,有的人說:師父!那個人很精進。我說:對!精進得不對。若在大海,船開很強馬力的時候,開得太快,沒有目標開到哪裡誰知道,很精進,對啊!那個人整天在用功,拼命在拜佛,念佛,他沒有正知正見,精進不能成佛,對不對?茫茫的大海中,坐船第一個就是怎樣,要方向正確,開足馬力的一直拼命,一直修,不一定,不一定會到達達目的地,對不對?我認真走路,我認真跑,我就會跑到台北,一跑,咦!這裡怎麼是鵝銮鼻,怎麼跑到南部來,南部、北部你都分不清楚你怎麼會到目的地,所以這個覺,有邪覺,有正覺,跟隨師父就是這樣,跟著一個師父就是這樣,跟錯人一下子就完了,有的人說:師父!怎麼辦?說真的,這也沒辦法,這是福德因緣,沒有福的人每次都遇到邪的,真的,一個人聽到是非是他的業障,你要了解,你可要知道,那是他的業障深重,才會耳根不清淨,耳根清淨的人,聽跟不聽沒有差別,依法不依人,對不對?耳根清淨,他有聽跟沒有聽都一樣,因為他的清淨心不可能被人困擾,我們人業障深重,聽到是非,噢!內心翻騰,自己沒有智慧,氣得要命,又沒有智慧判斷真的假的,被擾亂修行,可憐,擾亂人家修行那個罪就非同小可了,擾亂人家修行,所以寧可壞寺塔廟,不可擾亂眾生的道心,你寧可去破壞寺廟,沒有關系,但是你擾亂眾生,人家在修持擾亂到他,所以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就是這樣,人家在修行,你打擾人家,跟人家講有的沒有的,破壞人家的道心,信心,這罪很重、很重,生生世世人家本來會成佛,被你講得不見了,傻呼呼的人才會被說動,沒智慧的人才說得動,至於我,你再怎麼講都一樣,我沒有差別,你怎麼講都一樣,所以今天我很自在,全台灣省,有修沒有修,我有修比較重要,別人沒修沒有關系,別人功夫好,生生世世要當菩薩,我不可以,我要往生,所以這是跟諸位講,我們修行不是只有開路馬力去修,不是說使出全部的生命去修,全部生命,有的人很傻,我要布施,聽到布施功德很大,他也沒有分到底是正的還是邪的,一次就三百萬,一次就二百萬布施,啊!實在是……,比如說我布施神道廟的,現在聽到布施很好,多結善緣,他不了解布施要用般若,般若就是要有正知正見,我們拿這些錢布施那些廟,廟再殺豬公拜拜,那我問你,你要負的因果有多大,你負因果就是那間廟拜到破掉、爛掉,人家還在拜豬頭,你就有一份,你出資一百萬,那間廟是你建的,拜葷食,殺生,對不對?難道不是這樣,所以你說同樣布施,我拿錢來布施寺廟,寺跟廟不同,我拿錢來布施,廟,吃葷的,拜葷食,殺生的地方,跟我拿錢來布施廟,印經典,那個福德跟因緣是一百八十度不同,不是三百六十,三百六十是轉回來,一樣,一百八十度不同,不是布施就有功德,你搞清楚,學佛第一個學般若,學智慧,學智慧,而且我們人的劣根性很重,你若不相信,放他們出去,不用多久就又講是非了,不用多久,現在來到這裡聽經,師父說不能講,每天都在提醒,現在要講:噢!幸好,唉喲!幸好!他會警惕自己,眾生的根機我知道,很爛,每天要告訴他,早上去,記得念佛哦!要記得哦!他就記得,每天跟他講,我們人講久了他就習慣了,叮咛久了就習慣性了,為什麼我一直重復說不要造業,身、口、意要清淨,因為你來這裡是要修行,不然你來這裡造業,你來講堂做什麼,你干脆在家裡睡覺就好,對不對?來這裡造業你不要來,對不對?在那裡有的沒有的,在那裡造業,分裂,黨派,邀那個標會,邀那個標會,弄得打架,佛教就是這樣,因為我住的道場太多了,邀這個比丘尼標會,邀那標會,這個跟那個師父比較好,哪個跟這個師父比較好,講壞話,亂,亂得整個寺廟,都是這些在家人,這些黑頭發的,打死,真的,你來我這裡邀這些孩子標會你會被我打死,只是這裡也沒有一,要標什麼會,可憐,所以說我們來到寺廟,說真的,第一這個地方就是兩個地方,第一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來這裡,第二就是地獄,真的,來講堂的因果就是最大,第一就是往生,你來到這裡你若會持清淨戒,身、口、意清淨,念佛,保證往生極樂世界,若要在寺廟團團轉,搞派系,搞黨亂,搞這個動亂,破和合僧不得了,整團好好地修行,人家要跟隨慧律法師出家,他就來到這裡:那是多差勁,你不曉得慧律法師,那是多差勁又多差勁。別人發個心要來出家:不然,我離開,離開,娶妻。他本來要來修行,要來成佛,你搞得到外面娶妻,看你這罪多重,說不定人家以後要當大法師也不一定,所以說來到這裡一定要戒律清淨,我告訴你,你都不用戒律清淨,你來到這裡口業清淨每樣都清淨,你要不要相信,你來到這裡貪、嗔、癡。我怎麼知道你貪、嗔、癡?對不對?你貪,我怎麼知道你貪什麼?你嗔,我怎麼知道你發什麼脾氣?癡,我怎麼知道你在愚癡?是內心的問題,再來,殺、盜、YIN、妄,你來到這裡不可能做這些,殺人放火,偷盜邪YIN,在這裡怎麼辦事情,講學你敢辦什麼事情,殺、盜、YIN不可能犯,來到這裡最重要的會犯的,口業,就是這張嘴,這張嘴是都帶在身上,二十四個小時,我來到這個地方,OK,鎖起來,就解決了,身、口、意就都清淨了,所以我沒有講到心,也沒有講到意,心、意根本就不太可能,叫你殺人放火也不可能,在這裡叫你偷拿東西也不可能,佛七還沒有到,沙拉油(色拉油)送十幾箱來,對不對?布施的機會比較多,哪有可能來寺廟偷拿東西,邪YIN,怎麼有可能的事情,對不對?在這棟(樓房)你敢辦事情,你向老天借膽,對不對?玩家家酒,沒那麼有膽子,沒那麼有膽子,所以說來到這裡都不可能犯到戒律,只有這張嘴,這張嘴若持好,OK,全都不可能會下地獄,別間道場都沒有強調這點,別間道場都沒有強調這種,所以到後來就紛亂,亂,中傷,對這個中傷,對那個中傷,所以我這裡亂不起來,我這裡怎麼亂不起來呢?我這裡的徒弟,徒弟,前面這排都要剃度的,徒弟只要打架,鬧意見,在這裡講是非,我兩個都叫過來,我教徒弟很簡單,很簡單,我不會像一般你們兩個握握手,我不會這樣,徒弟斗爭,我都叫過來,你要不要住?你要不要繼續住?不要,不必再商量,馬上就叫他出去了,要,要可以,你們兩個打架,打架他一定講他對,他也講他對,對不對?兩個打架,打架,我就跟他講:來,你要不要原諒他,就算你對,就算你對,你要不要原諒他?他為了要住下來,說:好啦!一定講這樣,不要,他就該死了,對不對?再來,換你,你對,你比較對,你要不要原諒他?就算你對,因為打架都是自己覺得自己對,你不可能說他不對,我比較不對,不對又跟人家打架,笑死人,一定自己對才跟人家打架,對不對?以前我常常跟人家打架也都說我對,因為我很凶,真的,對不對?你要不要原諒他,原諒他,可以,兩個都要繼續住,對不對?這樣好,因為大家都修菩薩行,不要結惡緣,對不對?徒弟,都是師父的徒弟,兩個人握手,好好地重新再求忏悔,沒關系,再繼續住,沒有第二句話,我教徒弟不會講太多話,要住跟不住兩個字而已,若說打架,我到死都恨他,我不原諒他,對不起!我們這裡沒有恨只有慈悲,請你走路(離開),很簡單,對不對?不知好歹,我哪會讓他亂得起來,開玩笑,沒有稍微打聽看看,難道不是這樣,亂,你要來這裡亂什麼你講給我聽看看,這裡一點一滴不是你建的,不是你辛苦蓋起來,是我建的,難道不是這樣,現在是我發號施令的,對不對?接著,徒弟沒有讓你講話的余地,來到這裡學習,對不對?一切裁決都師父在裁決,這樣就不會斗爭了,你有意見,我也有意見,你們統統沒有意見,只有我講話而已,統統聽我的,這樣就統一了,所以這間道場你們怎麼亂得起來,我怎麼可以讓你亂來,對不對?你不走,很簡單,我破壞這個佛法,我又不走,很簡單,我不用跟你吵架,我叫警察來,很簡單,這在我的名下,難道不是這樣,你要走還是不走,我怎麼可以讓你破壞團體,若要修行,我絕對照顧他,這些孩子我絕對照顧他,所以身體要照顧好,因為人家要來修行要疼愛人家,對不對?人家父母把他養得這麼大要讓他出家修行,當師父的沒有照顧怎麼可以,要慈悲,要疼愛,照顧孩子的身體,所以我若有腹瀉藥都拿給他給,若有什麼醫生我都叫他去看,真的,來到這裡只有一個原則,持戒律,遵守我這裡的戒規,好好修行,其余你都沒有事,其余都沒有事,我不能讓你吵架,我不能讓你吵架,也不能讓你搞意見,我若看兩個人早、晚課沒有在互相打招呼我就曉得了,哼,哼,寺廟常常這樣,收徒弟收太多,兩個常常會不講話,我不能讓你這樣,所以說一間道場成敗都要看住持,看他怎麼持,怎麼持,若要修這個煩惱行,干脆你就不要來,你在家裡睡就好了,去娶妻生子,對不對?又享受人生,對不對?來這裡吃苦做什麼? ○【三藐此雲正等。佛稱正等。超過二乘法界之不平等。(但求自利不肯利他,此自他不平等,趨向偏真,不肯涉俗利生,此真俗二谛不平等。)而非正等。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佛稱無上。超過菩薩法界之有上。菩薩雖得正覺(自覺。)正等(平等覺他。)。只得稱三藐三菩提。以無明未盡。覺道未圓(未得覺滿。)。即如圓教等覺菩薩。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法身智斷。猶未究竟。如十四夜月。尚欠一分。祗得名有上士。不得名無上正等正覺。堪當此稱者。惟佛一人。三覺圓。萬德具。超九界以獨尊。獨一無侶也。】【() 【解】圓三不退。乃一生成佛異名。故勸身子等。皆當信受。聞名功德如此。釋迦及十方諸佛。同所宣說。可不信乎?初勸信流通竟。 【講】正文。是故捨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是字指法之辭。指上文釋迦諸佛所說。】聽到這本經,【聞經受持。及聞佛名。皆得圓證三不退地。】一生成佛。【圓三不退。】人家說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乃一生成佛之異名。】成佛就三不退,三不退就是成佛,所以乃是一生成佛異名,簡單講三不退就是成佛,成佛也是三不退,【故勸身子等。(等】身子等就是說【:當時在會大眾,及盡未來際眾生。)】故勸身子就是一切眾生,【皆當信解受持。 聞名功德。尚且如此。何況受持是經。一心念佛者。此為釋迦及十方諸佛。異口同音之所宣說。豈可不信乎?】所以說釋迦以及諸佛同所宣說,我們就是要相信。 【初勸信流通竟。 丙二勸願流通 【經】捨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平聲。)當發願。生彼國土。】我先解釋一下:捨利弗,若是有人已經發願就是過去,今發發願就是現在,當發願就是未來,若想要往生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一般的人就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對這個佛道決定不會退轉,因為八識田中已經有念佛的種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度今生,若當生,或是已經往生或是准備要往生,或是未來,是故捨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你若是相信,相信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的願力很大,我們應當要發願生彼國土,來往生這個極樂世界。 【解】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正顯(因)[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正顯出因為我們相信肯定來發這個願是不虛的願。【非信。不能發願。】你若不相信你怎麼會發願呢?你今天來聽經你不相信師父的話,你怎麼發願來文殊講堂繼續共修呢?是不是這樣?我們今天,我們不相信有一個極樂世界,像世間人講的那都是佛方便,要度眾生,隨便說說,你不相信,當然你不可能發願,當然是非信不能發願,這是一定的。【非願。信亦不生。】你雖然相信,但是你不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念佛做什麼?念佛,我來消個災,我海產吃太多,念個佛,清口一下,所以念佛不是要往生的,是要消他吃葷的業障,或是要滅什麼?滅他過去有做一些壞事,惡心毒行,現在念佛求忏悔,要叫他往生極樂世界,他就說:我沒辦法,我罪業深重,我怎麼有辦法往生?所以他沒有願,沒有願,到臨命終你怎麼為他念都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很困難,所以靠臨命終加持,或是靠臨命終才念的,往生的機會很少,因為平時與佛的願不相應,所以說非願,信亦不生,你不要往生極樂世界,你雖然相信,你也不會往生,就像我相信有一個台北,你不去台北,你怎麼有可能到台北,我相信有一個美國,對不對?我相信,但是我不要去美國,你也不可能到美國,你有相信極樂世界,你就要發願,這樣我要去,每天打電波跟佛祖講,對不對?念佛就是發出這個電波、聲波、音波、腦波,與佛相應。【故雲:若有信者。應(平聲。)當發願。 【講】上科勸信。此科勸願。佛復告捨利弗雲:若有人發願欲生彼國。發願是自力。佛願接引是他力。會自他二力。故有願者。無一不生。】就是說只要你有發願往生,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皆得不退佛果也。】因此我跟諸位講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觀念,讓每一個人百分之一百都會往生極樂世界,你到臨命終的時候,你現在平時就培養,你到臨命終的時候你都不要想我沒有修行,到臨命終你只有一個念頭,一定有極樂世界,一定有阿彌陀佛,我決定要往生,你在臨命終你一直保持這個念頭,不用很有修行就往生了,品位的高低就看你平時修行念佛念多還是少,有沒有一心不亂,臨命終你一定要保持這個觀念,決定有極樂世界,決定有阿彌陀佛,我決定會往生,我雖然有做一些壞事,但是佛有講他要原諒我,對不對?不然告他:你當什麼佛。我做壞事你也是要來接引我,我過去不曉得,你經典說:五逆十惡罪都會滅罪。對不對?我還沒有做得很壞,這樣告他就贏,佛他就來,佛祖他慈悲,他禁不起人家告他,所以你向他抗議,臨命終的時候堅持到底,這樣就往生,這個念頭很重要,你不要退失信心,到臨命終你若說,沒有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我不可能往生,這樣免談了,再讓你念多少佛都沒有用,不會往生。 ○【已願已生者。謂過去前哲。】前哲就是賢人,【求生淨土。往生集中。四眾往生。不一而足。】出家:男眾、女眾;在家:男眾、女眾,這叫做四眾往生,出家有男女眾,在家也有男女眾,這就是四眾,不一而足,都不一定。【今願今生者。謂現今求生淨土之人。只要信願力行。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顛倒,【定蒙佛聖。接引往生。當願當生者。謂當來之世。若有人願生西方。一心念佛。彌陀悲願無盡。壽命無量。自然不違本願。接引往生。正顯依信所發之願無虛也。】所以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這就等於跟諸位注射一針強心劑,其實往生跟不往生,就看你平時對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肯定跟願力,像我們昨天共修我也開示師父為人家加持,像我們昨天共修我也開示師父為人家加持,這一輩子他也沒什麼修持,沒有,沒有什麼修持,這樣念,頭上……,灌頂下去,頭上就熱起來,不過這個人一輩子做得很好,做得很好,不曾罵人,不曾跟人家計較,我都有請教過:這個人一輩子怎麼樣。這個人無可挑剔,很善良、很善良,所以我告訴他:憨憨地不善言詞的人,不狡詐的人反而會往生,平時覺得很聰明的人,專門想方設法,講壞話分裂的人,他認為他很聰明,欺騙別人他很有修行,他很和合,他很護法,其實佛都看得清清楚楚,對不對?因此憨直的人佛會疼愛,狡詐的人他是這輩子而已,反而這種人往生的機會比較少,欺騙自己嘛!不老實嘛!有一就說一,有二就是說二,所以說傻人有傻福,因此比丘常帶三分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耳朵故意重聽一點,耳朵故意重聽一點就是什麼?聽到當作沒聽到,耳朵故意重聽一點,眼睛不要那麼亮,不要那麼亮,眼睛不要那麼亮,閉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意思就是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眾生都有缺點,我們自己又不是做得很好老是要講別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睜一只眼就是說我還有佛法,要看三寶,閉一只眼,眾生的錯誤我不要看,若講經就瞪兩只眼,看清楚,若看經典就看清楚,若看眾生的缺點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緣,所以說大家都不是聖人,故意傻一點,反應慢一點,耳朵故意重聽,所以禅宗有一句話:百不見,百不聞。百不見就是什麼他都沒有看到,百不聞就是什麼都不要聽,什麼都打不進去,百不見,百不聞,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每樣都沒聽到,這樣就OK了,修行就是這樣,功夫就在這個地方,只照顧什麼?只照顧這顆清淨心而已,這一念的清淨心最重要,臨命終都靠這個念頭,臨命終沒有靠那些有的沒有的,雜念、是非、攻擊、傷害、嫉妒、恨、貪、嗔、癡,臨命終都沒有靠這些,靠什麼?靠這一念,所以聰明的人都是看顧這一念,照顧這一念清淨心臨命終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你要是聽師父的,若不往生極樂世界我下拔舌地獄,我在這裡告訴你們,你們若聽我的話好好地照這樣去做,若不往生極樂世界我慧律法師下十八層地獄,照我的意思去做:百不見,百不聞,百不說是非,一切清淨三業,OK!但是對慈善要認真去做,比如說打佛七我們這裡缺人手,師父!缺什麼我服務一下。擦地板,打掃廁所,不要師父交代:百不見,百不聞,百不做,懶惰得要命,坐在那裡整天不動,叫他來修個福都不要,百不做,所以說若是正法,善,善事,共修,拜忏、念佛、聽經,積極去做,知道嗎?積極去做,要發大願去做,蓮花才會開,至於是是非非,聽都不要聽,連講都不須要跟他講,也不須要貪心,不須要煩惱,這樣極樂世界就是在這一念心中,你照我的話去做沒有往生你來斬我的頭,發這個願就是要負一切全部的因果,對不對?你如果這樣子不往生極樂世界,我下拔舌地獄,對不對?我敢發這人種願,你不照我的意思去修行,我也沒辦法,對不對?我們為什麼不會往生?很簡單,這很簡單,舉一個例子給你聽,這就像一支秤子,每天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力量這樣下來,這邊呢?這邊:我告訴你,你不要告訴別人,那人是多差勁、多差勁,他是很凶惡,其實他是多惡劣……。好事做一些,壞事做一些,多會修,你哪有可能修得成功,對不對?我們不是,我們不用修什麼,看到不好的地方都不要起心動念,我不要害眾生,眾生怎麼都沒有關系,去掉,壞的去掉,我念一句佛號,阿彌陀佛,當下就轉變了,所有的八識田中馬上都清淨了,我們現在的修行人都修錯了,怎樣呢?他有在修行,也有在講是非,這邊一面念佛,這邊一面講(是非),這邊一面拜忏,布施,拿一些米,拿一些油……。所以說我們就是這樣,這就像一支秤子,平衡點,英語叫做:balance point平衡點,平穩,我們平常的人就這樣子,一般人就是善惡,淨業就在修,這邊就是在造業,同時壓下去的時候,佛號壓不下去就是說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我們現在不用,其實修行很簡單,你只要聽我的話,我發願,我一輩子我都不要造惡,你聽得懂嗎?我一生一世我都不造業,對不對?身、口、意清淨,就OK!去掉,就是什麼?只要你念聲阿彌陀佛,一下子就轉過來,兩支秤子保持平等的時候,你只要拿一兩東西,馬上就沉下去了,念佛就得到利益,我們都不會掃掉心中這些無謂的負擔,所以今天人家打電話給我,打電話給我:師父!你實在是受到很大的委屈,我永遠支持你,護持你。算是安慰我,叫我不要退道心,你對佛教貢獻很大,沒關系,我專門勸告眾生的,怎麼反而他安慰我,相反,意思是說怕我退道心,怕我被人家攻擊受不了。我說:你也好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兩句話就被人家洗腦,打倒,還要跟人家當聖人,我要當聖人你不曉得嗎?真的,我發願要當聖人,被人家打倒還得了,要當一個高僧大德,哪有可能,難道不是這樣,我們連感覺都沒有,不要說八風吹不動,連風都沒有,風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嘛!所以我就告訴他:啊!我們要感謝他,感謝他不惜造地獄因來成就我們的道業,這是不簡單,要拜托人家寫人家還不敢寫,他敢,這是不簡單的人,真的是不簡單的動物,所以說在我們的心目中,善於觀照,逆境就是順境,不善於觀照,順境就是逆境,萬法唯心所造,悟道就是這麼一回事,生死涅槃都是戲論,在《唯識新裁撷彙》裡面有這樣講:他說有一個修行人,有一個修行人他來到一個山坡的地方打坐,打坐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很口渴、很口渴,很口渴的時候他就來到一潭水旁,那一潭水他捧起水喝,喝一口很清涼,因為晚上沒看到覺得水很清涼很甘甜,再繼續打坐,隔天天亮之後,一看,哇!不得了了,前面一具屍體,水就是從屍體流出來的屍水,在那裡嘔吐,一直嘔吐,他就馬上開悟,萬法唯心造,昨天我都沒有發現污染的時候我喝了覺得很好,喝下去八、九個小時了才發現這具屍體,才開始嘔吐,也沒有人那麼慢才吐的,對不對?這樣就表示心中的清淨跟污染都是什麼?唯心,唯心造,因此我告訴諸位不要講是非就是這樣,為什麼?這個人本來對三寶很有信心,你跟他一講,他馬上就變化,因為我們人是萬法唯心造,對不對?他發這個菩提心之後,你又跟他講一些壞話,等於拿一把刀剁斷他的什麼?剁斷他的筋骨,善根馬上斷了,這罪很重,就是這樣萬法唯心造,由這個故事你就了解,他還沒有看到那具屍體他喝得很歡喜,對不對?打坐,坐禅,隔天一看,啊!要命,那就是死人的屍水流出來的,聽說死人的屍水很有營養,凡是死人的旁邊,木瓜、荔枝很茂盛,長得很好,很好吃,有人做過這個試驗,做過這個試驗,因為我們空上屍體所含有的這個養分很多,很多,所以這個小孩,我們若到墳墓旁,墳墓旁邊都長一些能吃的東西,童子,小孩子不懂,摘下來吃又是最甜,家裡種的不那麼甜,從墳墓旁邊長出來,那就是根深蒂固吸人的屍水,那個營養制造出來,制造出來,我們小孩不懂吃那個,真的,所以在罵人家:吃屎、吃屎。我們人本來就是吃屎,我們就是吃屎,我們吃那個素食,菜,我們吃那個素食,以前都是什麼,都是澆屎,我們現在用這個化學的東西,其實跟大便的養分都一樣,全都一樣,只是一種味道會臭,一種不會臭而已,沒有差別,你若沒有那種尿素,你怎麼有辦法生長,所以這都是化學變化的,不見為清淨,沒看到算是干淨,看到你不敢吃,你看人家做中秋月餅,我們在吃的時候很好吃,看到制造你會嘔吐死,無力,踏到上面踩,都是香港腳踩(法師笑),制造那個餅真的很嚇人,我們吃得:噢!這很好吃。怎麼制造的你不曉得,對不對?台北豬屠口賣那個面線糊,賣那個面線糊跟豬肉大腸,大腸,我就是剛開始去吃也是……,切、切……,以有在家吃葷,切、切……,一盤,沾那個辣椒很好吃,對不對?有一次,有一次她兒子來:媽媽,幫我擦屁股。就擦起來,手也沒有洗,她就去盛面線糊,噢!到旁邊嘔吐,嘔吐得很嚴重,要命。有一次她可能感冒,有一次她可能感冒,(法師學做飯的一摔鼻涕,在自己身上一擦,就繼續工作。)唉喲。從那次以後,我就不敢吃面線糊,很嚇人,骯髒成那樣,她若早一秒鐘擤鼻涕,我沒看到就很好吃,很好吃,因為沒看到,若她看擤鼻涕,要命,還幫她兒子擦屁股,擦屁股,還在那裡盛面線糊,你沒看到還是照常吃,對不對?還說:噢!你們這攤很好吃。不知死活(法師笑),所以說我們人的心很厲害,我們人的心(願力)很厲害,所以說我們不要增加眾生的煩惱,不要增加眾生的困擾。 【問:十方信願念佛往生者眾。極樂世界。何以容納? 答:維摩居士。方丈之室。】方丈就是長跟寬都是一丈叫做方丈,簡單講就是只有一丈平方。算是很小間,以前我們說大陸的叢林,方丈、方丈,就是說那個住持所住的那間房間,只有一丈見方而已。【只有一丈之方。尚能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維摩诘經》方丈室可以容納三萬二千師子之座,意思就是說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個維摩诘居士是佛,佛當時在世有二尊佛,一個是釋迦佛,是示現出家,一個是在家佛,是維摩诘居士,維摩诘居士就是佛再來的,過去金粟佛再來的,所以一些羅漢都被他問得答不出話,一些菩薩也都被他問得答不出話,三萬二千的師子座,拿進去這個維摩诘居士那個方丈室都可以容得下,意思就是說不可思議的神力。【況彌陀願力。所成之極樂淨土乎?喻如滄海納眾流而不溢。尺鏡含萬象而有余。何疑之有?】像大海容納種種的千百萬流,這個河流,而不溢就是沒有變得更小(溢yì:〈動〉1. (形聲。從水,益聲。本作“益”。象水從器皿中漫出。本義:水漫出來)2. 又如:溢決(水滿破堤);溢滿(平滿)3. 水泛濫成災,淹沒。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禮記》4. 又如:溢湧(洪水騰湧)5. 滿,充塞。如:溢氣坌湧(才氣橫溢,噴湧而出);溢滿(充滿)6. 增加;提高。如:溢滋(增加);溢課(外加賦稅)〈形〉1. 過度,過分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莊子》2. 又如:溢羨(過分的利潤);溢譽(過度的稱譽);溢惡(過分指責);溢利(過分的利益);溢分(過分);溢美(過分贊美);溢望(過分地希望)3. 過甚。如:溢尤(過甚);溢言(過甚的言辭);溢言虛美(過甚其辭、不符合實際地稱美)4. 非分。如:溢喜(分外的欣喜);溢志(非分的欲望);溢利(非分的盈利)5. 過多;超過。如:溢羨(過多的盈利);溢銷(超過額定銷售量);溢額(超額)6. 盛。如:溢剛(旺盛強壯)),也是一樣這樣,那麼這個尺鏡,這個小小的鏡子,就會照著天地萬物而有余,哪有什麼好懷疑的。 【非信。不能發願。非願。信亦不生者。】你若是不相信,當然你不能發願,你若沒有發願,則信也不可以往生。【此明信願互助。謂若非深信西方。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則不發欣厭心。願生彼國。是信為往生淨土之前矛。 ○若但有信。】現在說若只是有信,【而無志願求生。則信心雖足。亦不能得生淨土。譬如相信輪船。能運載行旅。到達家鄉。倘不願乘輪。亦不得到。故勸雲:若有信者(有信之人。)。應當發願。求生彼國。 【解】又。願者。信之券。】就是信之券,一券在手,希望無窮,過去人家買這個愛國獎券,一券在手,這個什麼希望無窮。【行之樞。尤為要務。】樞就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樞就是我們關門那個栓,軸心,行之樞就是說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尤為要務。又,願者,信之券,行之樞,尤為要務。【舉願。】我們若有這個願力,【則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勸也。】你要發願,意思是說我發願願意往生極樂世界,我發一個願表示我相信我才要往生極樂世界,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願當下我就是在修行,所以中間這個願最重要,願力,不要懷疑,願力當下不可以懷疑有極樂世界,這是聖人所講的。 【講】此明三資中要。信願行三。願為尤(更也。)要。】就是更加重要,信願行中間這個願更加重要。【故以願為信之文券。行之門樞。喻信有願。則文券在手。決無改悔。行有願。則門樞安立。】門的樞紐安立,重要的地方。【決定無倒。舉一願。則信行二者在其中。故為要務。所以信行只一勸。願則殷勤三勸也。】信跟行只勸告一次,願就是講了三次。 【此是第三番勸願。】我們這本經總共三次。 ○【第一番。在正宗第二科中。因聞說依正莊嚴。眾生生者。皆得不退。故初勸雲: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第二番。在正宗第三科末。次聞念佛。一心不亂。臨終見佛。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故重勸雲】就是第二次勸告我們【: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一次又一次,就是教你一定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第三番。即本科。欲生彼國。有願必生。皆得不退佛果。故三勸雲】又再第三次【: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生極樂世界。【而釋迦悲心特切。不憚重煩。】不憚重煩就是說不害怕一次再一次地煩,就是不怕煩。【再三勸谕。若不發願求生淨土。則辜負佛恩甚矣。 【解】復次願生彼國。即欣厭二門。】厭就是【厭離娑婆。】這世間痛苦,三苦,八苦,無量眾生都是煩惱苦,所以厭離娑婆,【與依苦集二谛。】苦就是世間的果報,集就是世間的因,這集就是什麼?集的旁邊寫個:集合貪、嗔、癡,集合一切善、惡、無記業,集合一切的業,受這個苦報,苦就是三苦跟八苦,無量苦。集就是什麼呢?就是貪、嗔、癡造業集合,集合之後受苦,所以苦是世間的果報,集是世間的因,這兩種是真理,諸位一定要了解,今天我們有生、老、病、死從哪裡來?就是集合貪、集合嗔、集合癡、集合恨、嫉妒、邪知邪見、我見、斷見全都有,二谛就是真谛跟俗谛。再來,【所發二種弘誓相應。(此皆淨宗指訣,世人多夢夢不了,所以雖修無功。)欣求極樂。】兩種弘誓相應就是與什麼?【與依道滅二谛。】道就是出世間的因,滅就是出世間的果,道就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滅就是涅槃,不生不滅,滅一切的苦,所以說道就是出世間的因,滅就是出世間的果,所以苦集是世間的苦,世間的因,道滅是出世間的因,出世間的果,所以是按照世跟出世法的因果來開演出來的四谛,苦、集、滅、道,【所發二種弘(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講】此明願依四弘。上雲發願。皆得不退菩提。願之為力。何以如是之大。故復次顯明。願即欣厭二門。】欣就是欣賞,厭就是厭離,欣慕極樂世界,厭離娑婆世界二門。【二門具足菩薩四弘誓願。厭門。厭離娑婆。眾苦逼迫。一切眾生。皆在生死苦海之中。頭出頭沒。】頭了就是三善道,頭沒就是三惡道,頭出就是說像我們人沉入大海浮起來喘一口氣,意思是說天、人、阿修羅雖然苦但還算不錯,頭出算說還可以,還有一點點樂,頭沒就是三途,比如說出世當雞、鳥,無了時,所以出世當雞,它就注定要被人家殺,出世當豬,它本來就是被人家……,不是大只被當豬肉,不然就是小只烤乳豬。我們到泰國的時候到一間餐廳,台下在吃飯,台上在唱歌,穿得很清涼,穿得很清涼,我都沒有看,我托著腮,我近視也看不到,我沒有戴眼鏡,近視看不到,只看到底下的人在吃飯,導游都會帶去那裡,聽說每一個台灣的團去都帶去那間會唱歌的那裡吃飯,都烤乳豬,烤乳豬。我問師媽:吃得如何?師媽說:有一個乳臭味(法師笑)。小只豬稍微有乳味,難怪嬰兒奶粉都有嬰兒味,就是這樣,我們人若出世當畜生,不得了了,生生世世都要被人家殺,被人家殺,真的,所以說出世當毒蛇,這個蛇液拿去當血清解毒,蛇皮做女人的皮包,皮帶,皮帶,蛇肉聽說很清甜,生帶狀泡疹(飛蛇),請吃這個蛇肉,過去我都有聽人家這樣廣告,我這輩子因為我肖蛇的,我這輩子獨獨蛇肉不曾吃過,人家告訴我蛇肉很清甜,三鳳宮那裡有在殺,三鳳宮那裡,我有一次逢甲大學下課,出來有一間照相館,草叢那裡抓到一條蛇,看他在殺看得心髒差點停止,那時候已經有信佛了,他拿一條繩子,不是,拿一條鐵線,鐵線,從蛇頭綁起來,因為已經綁得很緊,割開,蛇皮,整張皮剝起來,剝起來,整張皮剝下來,蛇還活著,你知道嗎?這樣撕……,肉膨脹起來,噢!血流不止,一直跳、一直跳、一直跳、沒有死,沒有死,噢!抖動、抖動,皮剝起來,血淋淋,噢!實在很殘忍,蛇肉很好吃,奇怪,所以說我們這輩子,我說真的,我為什麼說才高八斗你們會懂得走入佛門,你們不是修一輩子,不要說你們吃葷吃素,不要說你有修沒有修,你只聽師父說不要殺生,你只聽這句而已,你這輩子所減輕的業,那就不計其數了,真的不計其數,你走入佛門就知道我不殺生了,就這句就好,這句,一輩子聽到這句就不得了,其他別談,光是不殺生就不得了了,生生世世你就沒有病苦了,就沒有結冤仇惡業了,所以說我們出世做三途,若還要當人那是非常、非常難,真的很難,諸位!你們要把握現在,無論我們長得多丑,無論我們多黑,無論我們是麻臉,或是我們多英俊,這時間都會過去,百年之後,大家極樂世界見面,也不用百年之後,嘉義一個大護法,看起來身體很強壯,昨天法師來告訴我那人已經死了,往生了,六十一,六十一歲,對不對?所以說我們人什麼時候回去不曉得,一個人活到七十實在很困難,頭出頭沒,三善道,三惡道,沒有了時,出世當人又不曉得要修行,又打架,又拿刀互殺,又綁票,又玩弄人家,玩弄人家的感情,或是害人,殺人放火,生生世, 世這個果報怎麼了,果報怎麼了,所以我們今天其實是沒什麼好埋怨的,你知道中風是什麼原因,你知道中風是什麼原因,你知道嗎?不曉得,你不曉得,我告訴你中風是什麼原因,你看那個人好好地一下子中風馬上死,對不對?很簡單,中風就是陰間這個鬼神,你惡業生命到這裡,時間到,拿刀,啪!剁下去,血噴出來,你根本沒看到,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沒看到不曉得,突然一下子就高血壓,一下子就發作,血管就爆裂,我們看是血管爆裂,對不對?不是這樣,那都有鬼在主宰你,你的生命到了,從血管斬下去,啪!血噴出來,你們都不曉得,我們看都說是生理現象,其實不是,我們都是因緣果報,業力卡住,一因一果,任何的痛苦就是都有因在,任何的果報都有鬼神在操縱,知道嗎?因為我們有起心,有動念,有所作的東西都有這個業在報,我們眼睛看是這個生理的變化,對不對?在高速公路開車,報紙報導,在高速公路開車,電視也有報導,南下這樣,北上這樣,發生車禍發生到……,那實在離譜,離譜到實在……,你不敢相信那就是真的……,世間人講的在睡覺,其實這就是業力,南下的來,車子接過安全島,整個中間,南下,北上,中間都有那個護欄隔開,連那個也沖過,大卡車沖過,轎車,人家遵守交通規則在開車,當場撞下去馬上死亡,他從那邊南下,這邊北上,撞過來這邊,又撞到這邊的車子,你看,你想想看!那個時間,那個空間,早不出門,晚不出門,開到那裡剛好那輛大卡車正好撞上,你看!要怎麼解釋,還是從那邊撞到這邊,又不是自己開車去撞死的,你能解釋嗎?所以說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沒什麼好埋怨,每一個人他所造的業他就是一定要承受的,對不對?因此我們要了解因緣果報。頭出頭沒,【故依苦谛。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四谛法的苦谛就是世間痛苦,所以我們要發這個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度一切的眾生。 ○再來,【厭離娑婆。諸惑熾盛。五住煩惱。悉皆積集眾生心中。起業感報。故依集谛。發煩惱無盡誓願斷之願。 ○欣門。欣求極樂】世界【。助道緣足。常得聽聞。根(五根)力(五力)覺(七覺分)道(八正道)。道品等法。諸善俱會。故依道谛。發法門無量誓願學之願。 ○欣求極樂】世界【。眾生生者。皆得不退。無上菩提。一生補處。故依滅谛。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之願。 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既與四弘誓願相應。故得不退轉於大菩提道。】 【解】底下有一個懷疑。【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你現在發願應該要講將來才可以往生。【何名今生?】為什麼說這個時候馬上就可以往生呢?已生、今生、當生,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今發願應該是說當生,將來才會生,比如說我現在發願要往生,應該到臨命終才會往生,何名今生,現在就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什麼意義呢? 【答:此亦二義。一約一期名今。】一期,我現在發願,這個地方,這期叫做今。【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有此義方使一生要期非謬。)】這是一種意義。【二約(一)剎那名今。】就是說【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有此義方能深入一行三昧。)如秤兩頭。低昂時等。】就是說這邊低,這邊就高,這邊高,這邊就低,低昂時等,平等。【何俟娑婆報盡。】何必等到娑婆的業報盡?【方育珍池。】才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蓮池,方育珍池就是才投入這個蓮花苞裡面這個寶池,珍池就是寶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萼è: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薄片。萼跗(萼,花萼;跗,通“栿”a.花萼和子房;b.喻兄弟)。萼綠君(茉莉花的別稱))光榮就是放光的意思,現在只是持名,信願持名,蓮花蓮萼就是蓮花小的時候,那個萼就是一種最小的那個,有的人說蓮花瓣,那個萼就是我們所講的蓮花,小的蓮花,蓮萼光榮,光榮就是放光的意思。【(此即理之事,非徒論理。)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不是娑婆世界的人了,所以拜佛的人是世間最幸運的人,我若看到拜神的人我就覺得拜神的人很善良,很想求道,但是求錯道,求錯道,你現在告訴他,他又會生氣,你告訴他拜神不能究竟解脫。他又會不高興,人家拜十幾年的王爺公,媽祖婆了,你叫他拜佛,他不要,他不要,不究竟,不究竟,他又不懂,道聽途說,自己不懂又道聽途說,所以我們拜佛的人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因為生死這條路是只有佛法有辦法解答,有辦法解答,又聽到淨土,聽到淨土又深信,深信之後又堅持到底,噢!這不簡單,這世間沒幾個人,像我們這個講堂樓上樓下差不多三百個人在聽經,全台灣省二百萬,二百萬,二百萬,當然外面聽錄音帶的不曉得多少,三百個人,二百萬分之三百,二百萬分之三百,看這有多難,有多難,有多難,算是聯考二千萬分之三百,比台灣大學還難考,諸位!你們的福報有多大,真的,很不簡單,我很贊歎你們,不要再鼓掌了,慚愧,慚愧,贊歎你們一直鼓掌。 【講】此破疑。一問二答。初答易知。】第一個答就知道。【二答約一剎那】一剎那就是【(時之最短也。一念之中,具足九十剎那。)。一念相應。即因果相應。能念念心為因。所生為果。如有人發信願心。執持名號。西方七寶池中。即時產一蓮萼。】蓮萼。【標名於上。】標名在上面。【若精進勇猛。蓮萼日見增長光榮。】我們若是有精進這蓮花就放光明,所以我勸告諸位早晚二課就是時時澆水,你可要記得我的話,一定要早晚二課。我想這個《彌陀經》若講完,禮拜天還要增加共修,讓你們休息太久,太輕松,不好,講經講完每個禮拜天,禮拜二改為共修,禮拜一休息,這是我自己現在的想法,不要讓你們一個禮拜休息太久這樣不好。【若懈怠退悔。日漸焦枯。】慢慢就干枯,【一念如是。念念皆然。是謂妙因妙果。因果同時。不可思議。皆不出一心。喻如一秤(喻也。)。兩頭低昂(高也。)。低昂不離一秤。喻榮枯因果。不離一心。】這個蓮花開得很好,或是蓮花干枯了,這種因果都是在心,【同在一時也。 何俟(待也。)娑婆報盡。】何必等待娑婆報盡,意思是生命沒了,【方育(生也。)珍(七寶。)池。此即今願今生。尚不待一期報盡。】不必等到生命結束。【何況當來。故曰只今。不俟移時。】不必等待另外一個時候,【正信願持名。則蓮萼光榮。】持名念佛,蓮花就放大光明,【金台影現。影不離形。果不離因。此皆即理即事。事不礙理。非徒論理也。故知此等行人。】這種的修行人,【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引證:昔可久大師。常誦《法華》。人呼“久法華”。 】久法華,久法華就是因為他的法號叫做可久大師,大家都稱他久法華。【元佑八年坐化。越三日復還。】坐化之後又回來。【語人雲:吾游淨土。見勝境。與經符合無異。】無異,全都一樣,他坐化到西方極樂世界所看到的,全都跟經典講的一樣,七寶蓮池,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色,白色白光,還有樹,欄楯都有。【此間修淨業者。】在我們娑婆世界修這個念佛法門的人,【蓮萼皆已標名。】全都有標這個名上去,標什麼?【標金台者。有成都廣教院勳公。】成都廣教院,成才就是四川,【有明州孫十二郎。】還有一個電影的,蕭十一郎,孫十二郎,孫十二郎他母親一定是生十二個,孫一郎、孫二郎、三郎、孫四郎到孫十二郎,我的想法是這樣,他母親可能生十二個,剛好十二個一打,這個比較精進。【及可久。標銀台者。】可久標銀台。再來,【明州徐道姑。】明州徐道姑。所以說標銀台,明州徐道姑。標金台就成才廣教院勳公,明州孫十二郎,以及可久,這都是金台,當然不簡單,修到這種程度都是金台。【言訖復化。】話講完之後又回去,意思是說去游西方極樂世界又回來,向世間人傳達確確實實有極樂世界,他已經有去過了,回來讀完之後,在我們娑婆世界大家都有寫名字,有寫名字,找一天我先去看看,看我們講堂有幾個有名字在那裡,講堂有幾個有名字在那裡,一看,咦!平時那個很認真怎麼沒有名字,噢!偷拿米,可憐,犯戒,偷拿米,這罪很重,有的大朵,有的小朵,所以諸位打佛七你們一定要來,打佛七一定要來,我們這裡的活動一定要來,所以我們現在改成禮拜天休息的話……,禮拜天跟禮拜二共修,我認為這樣讓大家精進一點,禮拜一休息,我認為有須要共修,禮拜天大家比較有時間,對不對?也是都有開示,很好,很好。【後孫十二郎臨終。天樂鳴空。】噢!天樂鳴空,【徐道姑亡。異香滿室。】聽到這個實在很喜歡死,真的,很喜歡往生,看到這個實在給我很大的信心,所以我在念佛、念佛,我現在在念,現在感想不同,我以前都使蠻力的,想我會往生,阿彌陀佛……,怕不人往生,念,念,念到自己哭泣,在佛祖面前流眼淚,哭泣,心也念、念……,有一天……,因為我一心一意只要求往生極樂世界而已,現在念我若沒有往生,我會死,我下輩子會再來造業,我又不曉得要修行,一直思念極樂世界,想,想到重感冒,很痛苦,頭痛,痛得……,呼吸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痛苦,嘔吐到人很不舒服,一心一意想求往生極樂世界,我那時候認為這樣修行不對,這樣修行不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錯,要心平氣和,求得快發瘋了,求得快發瘋,那時候不懂,那時候剛聽到這麼好的道場當然大家都要到極樂世界,對不對?原來……我了解,噢!這個道業,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的道業不是一朝一夕的,這是要修好幾十年,慢慢來,一直急也沒有用,問題要念,念得心能定,讓它有感應就好。 再來,【又越國夫人王氏。領導妾婢。專修淨土。後有一婢無疾而逝。】這要怎麼讀,這台灣話怎麼讀,奴才,男的,丫環,不是,我是說這個婢,婢,以前演歌仔戲:丫環,來!臉盆水端來。聽清楚一點,唉!很難聽:丫環(法師笑),真的,你不曾聽過。丫環,對啊!台語是很難聽,後來有一個丫環無疾而逝就是沒有生病就死,沒有生病就死。【其夕。】就是那一晚,【夫人夢婢致謝:幸蒙教誨。】幸好你來教我,【得生淨土矣。夫人曰:西方其可至乎?】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可能到達。【婢曰:可。遂導夫人。頃見一大池。】她就引導夫人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大的蓮花池,【中有蓮華。大小閒錯。】大小朵都有,【榮悴不等。】悴就是枯。榮悴不等,有大朵也有小朵,有光明也有黑暗的。【夫人問其故。婢曰:世間修西方者。才發一念。】發一個念說我要念佛,要往生。【此中便生一華。勤惰不同。】他若認真念跟懶惰散念不同,【榮悴亦異。中有一人。朝服而坐。】朝服,中間有一個人朝服而坐,就是說穿衣服穿得很好。【寶冠璎珞。莊嚴其身。夫人問曰:何人耶?婢曰:楊傑也。又一人朝服而坐。又問何人。婢答馬圩也。】馬圩,這個念作yǘ,【兩人俱淨業。事具本傳。】這有記載著。【夫人問曰:我當生何處?】我往生之處在哪裡?【婢復導之行。可數裡。見一華台。金碧輝煌。光明洞然。】很亮,閃閃發光,【曰:此夫人生處。乃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覺。悲喜交至。】流眼淚,感動得流眼淚,這輩子可以聽到佛法,蓮花又已經在等我們了。【其年遇生日。晨起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觀音閣而立,【諸眷方趣前為壽。視之則已立化矣。】你看看!諸方前為壽,就是說為他祝壽,祝壽,視之則已立化,站著,你想想看,女人有辦法修到這樣,所以說你沒遇到這個淨土法門你不曉得,我們這種根機還不敢修禅,修密,可能你們根機比較好,你們這些根機比較好,因此我說諸位信心要具足,要好好地用功,不要聽那個馬上變,聽這個明天馬上變,心緒不定,搖動不已,到後來……。人家李炳南老居士那時候對我們開示,他說他修密宗修八年,修禅宗修七年,加起來剛好十五年,他現在念珠拿起來:你看!我也是要念佛。我們去聽他講《華嚴經》的時候。你看!以一個中興大學的教授,飽學之士,李炳南老居士,等於今天所講的維摩诘居士,哪一個出家人跟論教理也論不贏他,出家可以說是一代祖師,臨命終人家時間到,自己洗澡,對不對?火化當中人家有看到地藏王菩薩走出來,到那種程度,到那種程度。李炳南老居士說:我也是念佛,我也是念佛。諸位!不必參了,就這樣決定了,我就這樣在講堂一生一世就結束我的生命,就是這樣而已,對不對?那是有決心,今天修行人就是這樣,風中燭,毛道的眾生,來參,四處參,來,來參,游覽車坐著,參,噢!我們修禅才會快,大家都修禅,參,多好又多好,多好又多好,心就向那裡,真的很好,若修密宗:噢!這多不可思議,很感應,咒一念,磚塊馬上裂開,雞蛋馬上裂開,是什麼感應,看到這個綠度母,紅觀音,這咒是多不可思議,心又搖動,又放棄念佛,他又要來修密宗,我沒有說禅跟密不好,是說你若是聽祖師高僧大德的話,就是一生到死,永遠不改變,所以我們開這個班叫做生死班,決定要跟隨講堂,要跟隨師父,一輩子這叫做生死班,訂這生死班有什麼好處呢?訂這生死報名單就是打死不退轉,講堂所有的活動都要參加到底,百年之後你放心,知道嗎?你盡管放心,有我頂著,名字寫下去,打八關齋六百個,願以此功德回向某某某,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回向給這個人保證往生,真的,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光靠師父這力量就不可思議,我沒有修行,我慚愧,我慚愧,我慚愧,我慚愧,所以我沒有修,因此告訴你要用這個生死報名表,後面掛著:生死班,文殊講堂生死班。來這裡都拼生死的,不可以缺席,只是這樣想,打妄想。 【解】極圓極頓。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這是最圓滿的,最利的,是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慧的人才有辦法深信。 【講】一句名號。即佛即心。圓具三學。圓該萬行。一心執持。便得頓超五濁。頓出生死。故為極圓極頓。此義。非言語思量之所能及。故曰難議難思。唯有大智慧者。方能谛實信受。故直告捨利弗也。 二勸願流通竟。 丙三勸行流通分二丁初諸佛轉贊二教主結歎今初 今初諸佛轉贊 【經】捨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此句重在持名,故是勸行。)。】【 【講】此文述諸佛轉贊之辭。呼捨利弗而告曰: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因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研究上文。釋迦自說:如我今者。贊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此雲稱贊諸佛(唐譯亦是贊歎無量壽佛。)。當以二義釋之。】兩種意義解釋:【一以彌陀即法界藏身。前雲念一佛。即念一切諸佛。則贊彌陀。即稱贊諸佛也。二釋迦述六方諸佛。勸信之辭。即寓】寓就是讬。暗中就是【有贊歎諸佛。助揚淨土功德。故曰稱贊諸佛也。 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即為諸佛轉贊。而作是言下。】就是贊歎來贊歎去,所以佛教要興盛就是……,諸佛也是互相贊歎,僧也是應該要互相贊歎。【即轉述諸佛贊辭。能為甚難希有之事。此二句是總贊。下五濁成道。說此經法。是為別贊。】【() 【解】諸佛功德智慧。雖皆平等。而施化則有難易。 【講】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一樣,【故所有功德智慧。悉皆平等。所有自證雖皆平等。而施化他之跡。則有難易不同。亦各隨願力而已。】因為佛功德智慧這都平等,但是因為……,施化就是要來勸化眾生的因緣,度眾生也有難跟易,簡單,跟易,難跟易。 【解】淨土成菩提易。濁世難。】濁水溪,濁世,濁世難,這不曉得怎麼讀,問羅漢看看,不曉得是讀作濁世還是讀作濁世,羅漢有來嗎?沒有來,這是我們的老師,台語的老師,讀台語的實在是很……,修行,修行,走路,行路,銀行,就要讀作háng,同樣那個行字讀那麼多,銀háng,若讀作銀xíng,又不對了,xíng持,銀háng,讀作háng持又不對,這台語是很難讀,比英文還困難你知道嗎?所以淨土成菩提比較容易,濁世是比較困難。【為淨土眾生說法易。】容易。【為濁世眾生難。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說頓法難。】現在一直在比較,比較這個極樂世界念佛法門的殊勝,殊勝到什麼程度。 【講】淨土。即極樂五清之淨土。又十方清淨佛土。濁世。即娑婆五濁之惡世。兩土成佛說法。自有難易之分。據《便蒙鈔》:】這是一本書。【說有十種:】淨土為什麼好呢? 【一淨土常常見佛故易。】比較簡單。【濁世不常見佛故難。】沒有佛怎麼教我們,沒有善知識。 【二淨土常常聞法故易。】到極樂世界要常常聽佛法是每天都聽得到,隨時都聽得到,【濁世不常聞法故難。 三淨土諸善】大家都是非常地好,剖心肝,用生命的。諸善【俱會故易。濁世惡友牽纏故難。】我們這個五濁惡世壞朋友比較多,對我們好的都是要我們的錢,真的。 【四淨土無有魔事故易。濁世群魔惱亂故難。】群魔惱亂。 【五淨土不受輪回故易。濁世輪回不息故難。 六淨土無三惡道故易。濁世惡趣難逃故難。】惡趣就是惡道,趣向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逃不過,沒有修行一定逃不過。 【七淨土勝緣助道故易。濁世塵緣障道故難。 八淨土壽命無量故易。濁世壽命短促故難。】修不到兩天,剛聽到佛法就死翹翹,真的,又一個得到癌症了,又一個得到大腸癌了,現在還在長庚,幾歲?三十五,三十五,三十五,昨天有為他消災,所以說諸位要心理准備,不要修別的宗派,要聽我的勸告,你若常常來聽經,我煮湯圓給你吃(法師笑),用騙的,湯圓煮花生很好吃,真的,我愛吃這個,人家不煮給我吃,我若要吃,人家就阻止我,說:胃不發了,老是吃湯圓煮花生。我現在吃中藥被人家禁止吃水果,禁止三個月都不可以吃水果,人家是蘋果一直拿來,蓮霧是非常大顆,剛才人家打電話,說:師父,你可不可以吃榴梿。到現在還不可以開緣,很奇怪!已經三、四個月都沒吃水果了你知道嗎?真的,有時候會很想吃去偷吃幾塊,結果醫生馬上知道,藥效沒了,很厲害,馬上知道,這娑婆世界修行是很痛苦,很痛苦,我一直想往生而已,很奇怪,講經實在是也很不得已的,發一個慈悲心來霁其實也是自私,為了自己要往生的資糧,講經我可以警告自己,准備。 再來,【九淨土圓證不退故易。濁世修行多退故難。 十淨土一生成佛故易。濁世多劫難成故難。 此論淨土濁世成佛難易之相。 為淨土眾生說法易。為濁世眾生難者。淨土眾生根利。惑業俱輕。故一聞說法。即便信受。發解起行。速得證入】三藐三菩提【故易。濁世眾生根鈍。惑深業重。雖聞說法。聞多不信。】聽到很多他不相信,【則解行證入。更不待言。故謂之難。】不必再談。 【為濁世眾生說漸法猶易。】為濁世眾生說這個漸法猶簡單,【說頓法難者。】頓法就是頓悟,禅宗的意思,說這個漸法比較簡單,說這個頓法比較困難。【漸法即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緣等法。猶易生信。若說頓法。即大乘圓頓之法。眾生本來是佛。萬法不出一心等法。則雖說者諄諄。】就是很勤勞跟他說,【而信者寥寥。故謂之難。】寥寥無幾。 【解】為濁世眾生說余頓法猶易。說淨土橫超頓法尤難。】所以說頓法就是淨土是最頓法,最厲害。 【講】余頓法。指淨土之外。其余說禅宗。是最上一乘。圓頓修證之法。不立語言文字。不起思量分別。一念不生。當體即佛等法。猶覺容易。而說淨土橫超三界。】速出,【疾出】就是很快出離【生死之頓法。而望其信入者尤(更也。)難。 【解】為濁世眾生。說淨土橫超頓修頓證妙觀。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修證。】不用藉著辛苦煩惱去修證,無藉,不必藉著辛苦去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直接,不彎叫做徑登不退,【奇特勝妙。超出思議。】意思就是不可思議,【第一方便。更為難中之難。故十方諸佛。無不推我釋迦。偏為勇猛也。 【講】此以淨土比較。為濁世眾生。】比較淨土跟濁世,【說淨土橫超之法。頓修頓證妙觀。即實相念佛。與觀想念佛。已自不易。說此無藉劬勞(不勞參究,不必觀想。)。】不用藉著辛苦,【但修持名一法。】一直念就對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走路也念,行、住、坐、臥一直念佛,心中一心一直想往西方極樂世界,一直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走也念,想也念,坐著也念,【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徑(小路,喻其迅速。)登三不退位。一生補處。圓成佛果。此等奇特希有。殊勝絕妙之法。超出思議之表。為方便中第一方便。此更為難中之難也。故得諸佛稱贊。無一不推我釋迦。於佛道難成者能成。於頓法難說法者能說。偏為勇猛。大雄大力者也。】不簡單。再來: 【解】劫濁者。】劫濁,劫濁,沒有一個濁的體,劫濁意思就是說這段時間,就是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合起來叫做劫濁,後面四濁合起來叫做劫濁,劫沒有一實相,就是說這一段時間都很混亂的意思。【濁法聚會之時。劫濁中。非帶業橫出之行。(突圍而出。)必不能度。】我們這個劫濁,這是很骯髒,煩惱很重,若沒有藉著念佛一法來求往生淨土超出三界,沒辦法脫離這生死。 【講】此下明五濁。本師於五濁惡世成佛。為濁世眾生說法。深知此界眾生。非此持名圓頓之法門。必不容易度出生死海。故無問自說。不特佛道難成能成。即此頓法難說。亦能說。為甚難希有也。故蕅公解此五濁之文。一一按持名念佛法門。而解釋之。 劫濁者。劫是時分。本來無有濁。】劫濁,這樣才對,不是讀作劫濁。本來無有濁,這樣比較不太適合,沒有人學台語的,因為老人都退場了,以前讀漢文的人沒有來這裡,不然就問他,所以我對大家很不好意思,對不起大家就是沒讀過漢文很羞愧,以前布袋戲看太少,黃俊雄布袋戲都有讀漢文,應該看一些布袋戲,布袋戲不是演得好不好,若要學漢文就要看布袋戲,真的。所以劫濁者,劫就是時分,本來無有濁,【因有四種濁法。聚會此時。是以成濁。《楞嚴經》雲: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如若有人。投以沙土。土失留礙。】就是說清淨的水,抓一把沙丟進去,土就失去土的本質,留一些質礙。【水亡清潔。容貌汨然。】汨就是水混濁波動的樣子,【名之為濁。】水亡清潔,亡就是失,水失去清潔,容貌汨然,汨就是水波動的樣子。 【劫濁無別體。】沒有什麼特殊的體,【四濁交湊。】就是後面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加起來叫做劫濁,起到這個劫,末劫天年,一貫道常常在講的末劫天年,其實在講這個根本就不曉得這什麼意思,連講師也不曉得在講什麼,自己都不曉得,四濁交湊,【即其相也。此當減劫。人壽減至二萬歲時。眾生具下四濁。即名劫濁。】意思是全都骯髒的事物,見濁就是眾生的知見千百萬種,戰爭、打架、煩惱、貪、嗔、癡具足,眾生煩惱,貪、嗔、癡,眾生濁,種種就產生,眾生,命濁,壽命短,人的生命愈來愈短,所以叫做濁,【若減至人壽百歲。名為五濁惡世。】全都具足了。【本師於此時出世。】出世。【成道說法。足見本師願力之堅強。不畏不懼。極樂世界。是五清淨土。無有濁惡之事。我等自當捨濁就清。求生彼國。以超劫濁。但劫濁之中。若非持名念佛。帶業往生。突圍而出。橫超三界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見濁者。五利使邪見增盛。謂身見。邊見。見取。戒取。及諸邪見。昏昧汨沒。故名為濁。見濁中。非不假方便之行。(意見不容。)必不能度。 【講】】一個個來解釋:【見濁者。五利使為體。】這意思就是說速度比較快,五利使是對這個五鈍使來講,五利使,五利使為體。【諸見熾盛。即其相也。五利使。謂身見。】身見就是執著我們這個色身,所以為了要保護這個色身延續這個生命,或者說為了這個色身奔波忙碌,作什麼行業就是為了吃這三餐,執著這個色身是真的,執著這個色身就是我,所以有一個確確實實的色身(這個肉身),他就很煩惱,每一樣都為了這個色身,所以他沒辦法打破這個身見,對四大假合的色身他就產生了迷惑,比如說男的他就我慢,我怎樣,我多了不起,我是怎樣,我這個人禁不起被人怎樣又怎樣,自是怎樣,講起來每樣都是他很行,所以這個世間男眾在斗爭大部分都是對自己的看法,這個身見很重,很重,女眾色身若身見重的人就是怎樣呢?整天都在買衣服,整天都在買皮包、高跟鞋,整天在燙那個頭發,這色身怎樣變來變去,變來變去,變到後來像龐克族這樣,削兩邊,像老公雞般。身見,執著自己的色身,她認為要怎麼做才會美,其實她不曉得我們這色身是暫時性的東西,所以對身見它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所以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因為有這個色身,有這種種的錯覺,身見就是誤把四大五陰的假體認為有一個真實性,叫做身見,誤會我們這個四大假合的東西,五陰所造成的東西有一個確確實實的東西,對自己的色身(肉體)非常地肯定,所以我們人要沒有斗爭實在是不太可能。再來,【邊見。】邊見就是斷見跟常見兩種,邊見就是落入一邊。第一就是斷見:斷見就是說我們人死後就沒有下輩子了,所以這輩子做得多差勁,即使你殺人放火、綁票、強奸婦女、偷拿東西,唬弄、詐欺,都沒有關系,反正我們人死後,下輩子就都沒有了,胡作非為,叫做斷見。意思是說,人死後什麼都沒有了,你沒看到,我也沒有看到,對不對?斷見。再來就是常見(,常常的常):常見就是說我這輩子無論做好做壞,我只要我是人,我下輩子我還是人,所以流氓若互殺,你問他:你若被人家殺死怎麼辦?他就說:大不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就是常見,以為我們這輩子當人,生生世世就都當人,這個叫做常見。再來,【見取。】這個見取見非常困難,以自己所看到的為為原則,這是世間戰爭,家庭與家庭,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世界戰亂就是這個見取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所看到的正確,會擾亂就是這個東西,見取見,宗教也是一樣,比如說其他的宗教,十字軍東征,其他的宗教爭吵,打,戰爭,那麼我們佛教也是有,佛教也有大乘的見解,也有小乘的見解,大乘、小乘又差別很大,小乘的見解跟大乘的見解就不同了,就不同了,比如說小乘的他若來看我們台灣,說大乘的,他就會說:齋僧大會,比丘都坐一桌,請婦女會端菜,穿梭,走來走去,摩肩接踵,摸觸,小乘看台灣的戒律很不清淨,比丘、比丘尼,服務人員跟在家人應該分得很清楚,放東西,比如說小乘的供養師父的紅包,比丘就要持戒持得很清淨:你放在桌上。在台灣這樣不可以,台灣是大乘的佛法,你現在叫她放在桌上,她下次會誹謗,說:很不慈悲,我供養他,他不拿,其實小乘的比丘戒很嚴格,小乘的比丘戒,你只要單獨跟一個女眾講話,在偏僻的地方,比如說蹲在草叢中講話,這樣就不可以了,大乘的,你只要有辦法度她入佛門,你用什麼辦法都沒關系,大乘佛法就是這樣,你只要能夠度她進佛門,你用什麼辦法都沒有關系,只要你能度她,所以說大乘的在家跟出家又不同,大乘的出家菩薩還得護持聲聞戒,大乘在家居士,你什麼都沒關系,你娶妻生子,你有辦法度眾生,像維摩诘居士跑去妓女戶又度那些妓女,要是我們,今天就我們而言,又是三皈五戒,幾個敢去妓女戶,也不敢去舞廳,對不對?在家人,現在我們見解都是這樣,但是因為大乘佛法都是論心,論我們這個心,眾生他會誹謗,對不對?他會誹謗,對不對?比如說我今天去歌廳,我去歌廳,我去聽人家唱歌,她若在唱歌我都為她念阿彌陀佛,對不對?我沒有問題,我心境沒有問題,哪有可能她唱幾首歌就被迷去了,哪有可能這樣,對不對?但是眾生看到,拍下一張照片:嗯!你看!跑來歌廳。麗聲歌廳,黑美人大酒家,這就是證據,對不對?他怎麼知道你的心修到什麼高超的程度,他不知道,所以出家的菩薩必須護持聲聞戒,要護持這威儀,減少人家的誹謗,就是這樣,所以說大乘的看法跟小乘的看法也全都不同,所以佛教,今天來訪問我,記者來訪問我:你認為佛教有可能合作嗎?我說:不可能,永遠不可能。他說:何以說永遠不可能?我說:佛入涅槃,佛在世時叫做原始佛教,佛入涅槃一百年至二百年,三百年叫做部派佛教思想,就開始分裂,光是這個戒律就分作十八派了,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诃僧祇律,什麼部、什麼部,就分作十八部,別說我們今天佛入涅槃兩千多年了,說佛在世的時候,比丘跟比丘二百五十人,一千二百個阿羅漢見解就又不同了,因為他法執還沒斷,所以這個見取見若站在凡夫來講,是說每一個人都認為他主觀意識所看到的都正確,這個就是世界大敵的原因,我見,我見,見取見就是我見,自己看到認為是世界最正確的東西,因此這個世界哪有可能不會亂,夫妻之間就會打架了,師徒,師父跟徒弟看法不同就會相罵、打架,家庭也是會亂,為什麼?看法不同,你說,佛教要如何合作,要如何合作?沒辦法合作,因為教理跟教義都不同,密宗的他就贊歎密宗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他就瞧不起其他的人,我們密宗是多好又多好,對不對?禅宗當下頓悟的時候,一念之間可以取代塵點劫的修行,一念你若開悟,你就無量劫以來明心見性,剎那間就是佛,不必經過那麼長久的修持。淨土宗的說:那有厲害,淨土宗,對不對?臨命終只要十念,堅心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五逆十惡罪照常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律宗的說:你們講那些都沒有用,禅宗、淨土宗、密宗都要持戒律,他標榜持戒律,現在遇到持戒律,你們統統不持戒律,要搭衣、持缽、要過午不食、要遠離女眾,這個統統是持戒律的人所標榜的,要修苦行,佛教哪有可能合作,哪有可能合作,但是也不可以說哪一個不對,統統沒有錯,淨土也是佛講的,密宗也是佛講的,禅宗也是佛講的,律宗也是佛講的,禅、淨、律、密都是佛講的,對不對?但是因為眾生的知見還沒有到達我法二執的斷除,那個圓融的境界,他當然有他的看法在,困難,所以佛教永遠不可能合作,絕對不可能,只能說見解不同,互相尊重,對不對?修密宗修得好,我們就修密宗,修淨土宗好,你就念佛,對不對?佛教有可能合作就是什麼情形,我來辦一個法會,辦一個齋僧大會,齋僧大會,只要佛教全都來,密宗的金剛上師也好,禅宗也好,禅師也好,戒律的律師也好,修淨土宗的這些祖師大德也好,都沒有關系,這樣有可能合作,合作就是說在教義教理上,不論這個教義跟教理,不論這個教義跟教理,這樣有可能合作,若論到這個教義跟教理,那沒辦法,一定打起來,一定會打的。修淨土的來參訪這個禅師,禅師就是你念佛念這麼久,禅宗第一句話就問你:你認識自己嗎?念這麼久:不曉得。即心即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找心外的佛怎麼找得到。修淨土的人:好像真的,這樣我找不到佛,找不到,回家。自己很丟臉,禅宗一句話他就啞口無言了,對不對?來參訪密宗的,他說:那來不及了,修淨土像人在走路,修這個密宗像坐飛機,台北到高雄,你要三密相應才有用,佛就是什麼?佛就是身、口、意清淨才叫做佛,你只是念佛、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是強壓制的,對不對?你要心觀想,口念咒,手結印,三密相應這才是佛,對不對?佛也告訴你身、口、意清淨叫做佛。密宗就是這樣,再聽……,要命,不曉得要聽誰的,所以若再來修淨土宗,修淨土宗的祖師,他現在就說,修淨土宗的祖師,即心即佛,我問你全世界有幾個這樣,才一個六祖,一個廣欽老和尚,對不對?他就告訴你:從過去到現在開悟的有幾個,他修淨土宗:真的,很少,很少。自過去至今修密宗的,三密相應的有幾個,你認為大家都喇嘛、都活佛?你說,密宗的,五逆十惡罪,殺牛的張善和臨命終只念十聲還沒有念完,就往生極樂世界,哪一個法門有辦法這麼殊勝,我問你,你說你要修禅宗,你有辦法開悟?開悟不一定會往生,開悟還有生死在,還有隔陰之迷,對不對?你若往生極樂世界一了百了,聽一聽又回來(法師笑),他參得太多頭昏了,澎湖人講的頭昏,澎湖,抓魚,抓魚,他說抓魚,因此我勸告諸位,就是要念佛,念佛。見取見,見取見,每一個人當作他看到的最對,所以這世間不平靜。再來,【戒取。】戒取見就是持那個無益,沒有用的,對生死沒有幫忙的,對生死沒有幫忙的那種戒律,比如說整個人去浸水,去浸水,世間人也有戒,世間人的戒,例如過年不能說你家死人,過年大家都要講好話,不可以罵女的三八,不可以罵他短命,夭壽短命,都不可以講暈種不吉利的話,世間人的戒律,若外道的戒律,持那種戒律就不能……,持戒律而……,持這個外道的戒律不能成正法,不能成正覺,這個叫做戒取見,他認為他所持的戒律可以究竟解脫,他認為他持的戒律可以究竟解脫,持那個無益的戒,比如說外道修苦行,修苦行,將頭發綁起來吊在樹上,整個人浸在水裡,或是用火烤,烤到……,火在旁邊,點這個火,全身坐在火旁一直烘,一直流汗,對這樣情形,他怎麼說?受一點若就消一點業障,外道就是這樣,我吃苦,他認為吃苦就是消業障,所以佛說要放棄無益的苦行,放棄無益的苦行,這個叫做戒取見,以為自己所持的戒律就是最好的,是究竟解脫的東西,戒取見,持這個雞戒、貓戒、狗戒,這都外道的,佛在世時,有一只雞死後靈魂往生天堂,這個外道看到,這外道有神通,這樣很好,這只雞吃屎的,死後……,這雞到外面啄、啄……,啄屎,或是說這狗死後上天堂,這狗都在吃大便的,人也跟著它這樣吃,那個不是生天的因,他認為這個是生天的因,非因計因是名戒取見,他的業報盡了,人家上輩子有修善,所以這輩子生天享受,享受,他認為吃這個大便就是生天的因,錯了,看不清楚,戒取見。【及諸邪見。】邪見就是撥無因果,【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機微迅速。是以曰利。】速度很快。 ○】把你捏個色身(捏你色身),馬上產生生氣,身見,解釋一下:【一身見者。妄認四大為身。而起我身之見。深生愛著。不悟四大假合。虛幻無常。 ○二邊見。】邊見就是【執斷執常。】剛才有解釋過。【而起二邊之見。一味偏執。不悟見解既偏。失乎中道。 ○三見取。非果(非涅槃果。)計果(妄計為果。)。】非涅槃果【而起涅槃之見。未證謂證。】他沒有證到這個果位他說他證到果位,【不悟有漏界中。終非究竟。 ○四戒取。非因(非修真因。)計因】非修行真因【(妄計為因。)。】妄計為因,【而起持戒之見。修諸苦行。不悟蒸沙作飯。塵劫難成。】就是跟錯師父。 ○【五邪見。撥無因果。而起邪外之見。以盲引盲。疑誤眾生。墮入深坑。 此五種妄見。昏昧汨沒。渾濁自性。故名見濁。 極樂國中。人皆正見。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以超見濁。但見濁之中。若非一心持名念佛。不容絲毫意見。不假參究觀想。諸余方便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煩惱濁者。五鈍使頓惑增盛。謂貪。嗔。癡。慢。疑。煩動惱亂。故名為濁。煩惱濁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無取無捨。)必不能度。】凡心即是佛心之行。 【講】什麼叫做【煩惱濁者。五鈍使為體。】五鈍使就是比較慢,其實是很快,五利使,比如說我捏你的色身這個身見馬上產生,第二念就發脾氣了,你怎麼打我,這是最好的比喻,最好的比喻,看到這個菜比較好吃,我為了這色身的營養,起個動念:好吃的整盤吃完。不好吃的整盤沒有吃,偏食,所以貪都放在第二個念頭,其實這速度是很快,看到當時就是貪,所以身見配合在前面,兩個人若在講話,擾亂,我見,見解:我是何等的人物,你敢惹我,你不要命了。電影在演的時候:你也不探聽看看,我是威鎮前鎮區的文殊講堂(法師學電影黑老大的聲音,眾笑。),演電影都是這樣,(黑道)兄弟講話都這樣,你也不探聽、探聽。我見,這只手都指這樣(法師學黑道用大拇指指自己鼻子的樣子),所以都指這樣,我,我,將這個鼻子割開,我就不見了,只指這塊是我而已,你問他全身哪裡是我,指來指去不曉得,耳朵割起來放在桌上,這耳機是你嗎?也不是。所以說這個我見排前面,再來就是煩惱,貪、嗔、癡,所以說五鈍使為體,【煩惱惑增盛。即其相也。五鈍使。謂貪嗔癡慢疑。五種根本煩惱。能生其余枝末煩惱。】五種的煩惱貪、嗔、癡、慢、疑就像樹根般,枝未就是其他,【惑亂眾生之心。故以煩惑增盛為其相。根本煩惱有六。前五利使。即不正見根本煩惱。屬見惑。】是屬於見惑。【此五鈍使。屬思惑。】是屬於思惑,是屬於思惑。【以此五種之惑。能使眾生。造業受報。趣入生死。故名為使。比前五利。稍為重滯。】所以比較慢的意思。【是以曰鈍。】 ○再來,【一者貪心。於順情境上。起諸貪愛。不能看破。不了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幻。】信心,大家都有,大家都有,所以聰明的人大家都趕快要施捨,貪、貪、貪,一直貪,貪到後來……。前幾天有一個人,有一個人來,一個女眾來,女眾來,當然她是算私下人家包養的,包養的,包養之後,她這個先生來她這裡卻突然暴斃,竟死了,她以前掩蓋得很隱密,沒人知道,不得了了,卻死在這裡,就是事情辦完之後馬上去洗澡,洗熱水卻心髒麻痺,心髒麻痺,我分析是這樣,人家不會不好意思,我也直接跟她講,就是事情辦完去沖熱水,沖一沖,回去(死掉),回去(死掉),財產留二億多,她都沒有得到,她都沒有得到任何東西,她若得到我這裡就賺到了,她會拿來供養師父,二億隨便分一些,沒有得到,我告訴她:傻瓜!當人家的姨太太,包養的一無所得,一無所得,你很倒楣,她先生怕她計客兄(紅杏出牆),一個月都給她兩萬塊的零用而已,住在對面而已,他太太不曉得,包養十幾年不曉得,厲害,確實厲害,結果死在那裡,檢查官來,被發現了,被發現了,所以說這個男的突然死掉,事業很大,事業很大,突然死掉,他的金錢都不施捨,二億多都完了,全都完了,二億多,光是扣這個遺產稅就不計其數了,知道嗎?所以在座諸位!若有錢就趕快拿出來,你可要記得,趕快拿出來,若到死才要布施,功德也做不到,功德也做不到,難道不是這樣,突然死掉,慘了,所以人家佛祖說:若有錢要趕快布施。救濟孤兒,施捨三寶,供養出家人,供養常住,買米、買油、買鹽,聰明的人趕快造福就對了,傻瓜才一直存錢,你聽得懂嗎?傻瓜一直存錢,一直存錢,存到後來,停了(死),錢也用不到。你想想看,二億若拿去做功德,打佛七打齋,受三壇大戒打齋,買這個念珠跟人家結緣,做佛像,做佛像給人家拜,二億,你看他能做多少功德,不計其數,你知道嗎?他死後最多他孩子為他燒一些庫錢,燒一些庫錢,庫錢燒十萬就很驚人了,但是問題是他請一些道士來為他燒庫錢,又增加他的罪業,又增加他的罪業,所以我告訴你,聰明的人都留這個德行給子孫,傻瓜才留這個什麼,留這個金錢給子孫,有智慧的人都留什麼,留這個德行,陰德給這些子孫,我這些徒弟也不留錢給他,我這輩子錢絕對要花光,一直布施出去,一直布施出去,剩一些才放銀行生利息,萬一徒弟不孝順我,不得了了,完了,我們人,我覺得兩句話用得很好,我覺得儒家講一句話,孟子講的,還有我們佛家在講,世間人講的也很有道理,世間人講的,我的兒子還沒有娶媳婦,他會煩惱我的兒子還沒有娶媳婦,我的女兒還找不到對象,分會煩惱兒子跟他的女兒,煩惱家裡的生活,他不曾煩惱什麼,不曾煩惱死怎麼安排,不曾煩惱死怎麼安排,只煩惱他兒子還沒娶,他女兒還沒嫁,都煩惱這些,不曾煩惱我之後要怎樣,不曾,後來不曾想這個問題,這是世間最可憐的人。第二點,孟子說:鴨子跑掉了我們會找回來,良心跑掉了,沒有人會找,良心跑掉了,沒有人會找。一只鴨子跑丟的時候,整天在找:你有看到我那只母鴨嗎?你有看到我那只母鴨嗎?晚上沒有回來,沒有回來,鴨子丟掉懂得要找回來,良心不見了,不懂得要找回來,良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佛性,佛性,被迷失了,失去這個本性,沒有人懂得找回來,只找那只鴨子而已,我們人可憐,人可憐,所以說貪心一定要趕快破除,你看!人突然死掉,二億,二億,二億,很驚人,如果拿來作佛像,我這裡我看還有二、三十萬,若拿來我這裡缺少二、三十萬,做功德,不然做三尊讓人家拜,不得了,因為他出資這三十萬,千百萬人在拜這西方三聖,功德看有多大,他不做,偏偏要放著讓他死,沒有辦法,可憐,對不對?叫他布施,他不要,叫他吃海產,一餐好幾萬都肯花,所以人家祖師大德說:造惡拼命,做善事都免談。慧律法師那裡在畫佛像,拿一些來,一餐好幾萬,酒再多都肯花,要多少?二百,二百,二百算很好了,有的拿給你:找我五十。還得找五十,你知道嗎?還得找五十,不曉得,現在的人,我告訴諸位:我們人生死剛好顛倒,有錢要趕快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要一直剩,一直剩,一直剩,到後來百年之後一無所有,沒有做到任何功德。 ○【二者嗔心。於違情境上。(即逆境。)起諸嗔恨。不能含忍。】不能包容別人,【不了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諸位!我們若要學佛,記得!要改掉這個脾氣,要改掉這個脾氣。 ○【三者癡心。於中庸(不順不逆。)境上。起諸癡心。不能覺察。不了諸行是無常。到底總是空。】到底總是空就是時間總會過去,時間總會過去,今天你若戀愛失敗你可要記得師父這句話:時間總會過去的,世間是無常,沒有永遠的痛苦,也沒有永遠的快樂,樂跟苦總在我們的心,今天你的男朋友若離開你,婚姻若失敗你就想:咦!我的業障很輕,所以自己一個人生活比較輕松不必操心另外一個人,對不對?你若遇到很不如意的你就這樣想,這就是要成就我的道業,示現這種逆境,所以我要感謝他,二十四個小時都感謝眾生的恩,這樣你的心就很平靜,很平靜,無論你遭遇多大的打擊你就有辦法,到底總是空。 ○【四者慢心。於諸眾生。心起傲慢。不能謙遜。不了諸眾生。佛性本平等。】本來就是平等,我慢,大部分男女都有,我慢,男的叫做我慢,女的叫做無理取鬧,女人要是無理取鬧,就是慢:你不認識老娘。所以說男的在發脾氣,還能講道理。女的若無理取鬧,噢!有理講不通,不通就是不通,不通就是不通。我過去也曾遭遇過這種,一個眾生,你對她很好,成習慣了,太久沒有關心她,她就生氣,兩個人碰在一起就吵架,她就說,她就說:你都不要打電話給我。不要打(電話)就不要打(電話),我這種人禁不起被人刁難,不要打(電話)就不要打(電話),大牌,對不對?多了不起,不要打(電話)就不要打(電話),很久沒有打(電話)給她,換她生氣,你為什麼不關心我。關心,就表示關心,關心,打電話給她,早上也打(電話),中午打,晚上也打(電話),關心她,關心她的時候,她現在心情不好,我還得忍耐,講話帶諷剌,奇怪,你叫人家關心你,你講話還這樣,因為她心情不好遷怒到我,現在又打(電話)的時候,煩死了,電話又掛斷,打電話也不對,不打電話也不對,關心她也不對,不關心她……,沒有打(電話)給她,說我沒有關心她,打電話太多,她說我太煩,還得忍耐她的無知跟個性,她若心情不對勁,你就得閃開,閃開,閃開,對不對?人家說女人一個月四、五天心情會不好,對不對?生理期間,那四天的心情比較不好,我就不要理她,因為我看書,脾氣都會比較不好,噢!她這幾天就是在不平穩,不要理她,不理她這樣不行,你沒有關心她,噢!所以說我在家我就悟到女人很煩,真的,非常地煩憂,真的,我要煩惱眾生我就不要煩惱這個,所以說今天會出家不是沒有原因的,看太多了,讓她發作起來,無理取鬧,秀才遇到兵,有理扯不清,她叫你關心她,對不對?接著,打電話吵架:你永遠不要打電話給我。真的沒有打給她,隔天罵我:你怎麼沒有打電話給我。神經病,你自己講叫我不要打電話給你的。我昨天等到兩點。女人要怎麼對待,這樣也不對,這樣也不對。哎!痛苦,搞得氣得要命,所以說這個我慢男的就是壞脾氣,女人就是不講理,不講理,很不講理,所以這個我慢心,於諸眾生,心起我慢,不能謙遜,不了諸眾生,佛性本平等,全都一樣。 ○【五者疑心。於諸人法。心起疑貳。】就是有貳心。【不能決斷。不了是善則可親。是道則可進。 此五種妄心。煩動惱亂。渾濁自性。故名煩惱濁。 極樂國中。諸善聚會。離諸煩惱。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煩惱濁。但煩惱濁中。若非持名念佛。無取無捨。即凡心是佛心(了知心即是佛,無凡聖取捨。)之行。必不能得度。】要了解這個。 【解】眾生濁者。見煩惱。所感粗】這三個鹿就是粗細的粗。粗【弊五陰和合。】見煩惱就是所感的粗弊的五陰和合就是四大,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假名眾生。】我們這個色身假名叫做眾生。【色心並皆陋劣。】色,粗大的,粗細,粗的四大,心,煩惱,執著,痛苦,無知,色心並皆陋劣,【故名為濁。眾生濁中。非欣厭之行。(取捨熾然。)必不能度。 【講】眾生濁者。五陰和合為體。假名稱呼。即其相也。見(見濁。)煩惱】見濁,煩惱就是【(煩惱濁。)】見濁跟煩惱濁【所感】應【粗弊五陰者。即見思二惑。為界內生死之因。依見思惑。造有漏業。為緣。惑業因緣為能感。(感招也。)】迷惑,惑業因為為能感;【粗弊五陰為所感。】所感。 【粗弊五陰者。粗是粗陋。弊是弊惡。謂其不勝也。】不勝,不殊勝。【五陰。即色。受。想。行。識。陰】就是陰天,會遮這個陽光,陰就是遮住我們的本性。【有蓋覆義。】遮住我們的本性。【眾生積聚五法。】色、受、想、行、識,集合這五個法,【蓋覆真性故。 ○何為和合?】什麼叫做和合呢?【眾生外身。是色陰。】色蘊就是【有質礙之義。】色蘊就是四大,地、水、火、風。【以皮肉筋骨。皆有形質留礙。故屬色陰。】色陰。 ○【內心是後四陰。受有領納之義。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色、聲、香、味、觸,【領受五塵之境。故屬受陰。 ○想有取像之義。第六識。種種分別計度。想象法塵之境。故屬想陰。】什麼叫想像法塵呢?就是感受外界的有色的東西,落入這個第六意識的這個念頭分別,所以想像法塵只是用想的。所以這是想陰。 ○【行】簡單講就是造作,【有遷流之義。】遷流的意思就是生滅的意思,生生滅滅的意思,遷流就是生滅的意思,【第七識。恆審思量。念念遷易。】第七意識就是我執跟法執,執著人生,執著宇宙是真實的,而不能突破這個人生,不能突破這個宇宙,都分作第七意識,恆審思量,恆審就是永遠地分別,永遠地思量,審察,思量,所以叫做恆審思量。念念遷易。什麼叫恆審思量呢?永遠執著第八意識叫做恆審思量。長時間的我法二執,念念遷易,念念變化。【如急流水。】就是湍流的水,【故屬行陰。 ○識有執持之義。第八識執持息暖壽三者。】息就是執持我們的呼吸,呼吸,第八意識,臨命終它最慢走,所以我們晚上在睡覺,六根、六塵、六識都沒有在作用,明天又睡醒,我們還會活,就是第八意識,就是第八意識執持這個色身,令不散壞。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最後第八意識最慢回去。息就是呼吸,暖就是溫度,壽就是一期的生命,叫做暖壽息。叫做執持暖壽息【一期住世。令不散壞。故屬識陰。】這就是第八意識。 【中間三陰。】中間有三陰,這裡有講到百法,可能比較困難,可能比較困難,所以我只解釋中間這些就好。【有謂是遍行五心所中。受想思三心所者。今分屬前七識。有何義可據?以諸識雖皆有受。而前五識。領受五塵。】因為這講到百法,那麼百法在我們《唯識學》講完之後,就會講到這個百法,《唯識學》講完就會講到百法,因為大家都沒有講到這個百法,我只能說遍行五心所中就是五遍行,遍行就是說一切三界內,統統要具足這個受想思的心所,那麼受想思為什麼前面……,現在講屬於第七意識有什麼意義,以後會講到百法我們再來好好發揮,那麼在這裡簡單解釋,以諸識雖皆有受,因為種種的意識雖然有感受,而前面的五識,眼、耳、鼻、舌、身,領納五塵,【受力偏強。故以屬之。】底下說:【又。諸識雖皆有想。而第六識。憶想分別。】憶想分別,【想力偏勝。】就是說第六意識憶想分別,而且它的想像力最強,所以諸識就是八識當中都有這種分別的能力,但是都有這個回憶的能力,但是第六意識最強,所以憶想分別,想力偏勝。【故以屬之。】屬於第六意識。【又。諸識雖皆有思。】諸識都有思想,【而第七識。恆審思量。】意思是說【思義偏重。】它有審判的力量,【故以屬之。若以中三陰。】受、想、思三陰,【判屬受想思三心所。不能包括前七識。今判屬前七識。自可不遺心所。】這樣才不會排遣這個心王跟心所,裡面的心所,【請質高明。】心王就是說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八識。心王,心所是什麼意思呢?就像大臣,國王若出去,大臣就跟隨在旁邊,比如說我八識全都出來運動,活用,第七意識執著,馬上起貪心,心所法,五十一個心所就出來,五十一個心所法就出來了,就出來,貪心,我看到這件事情,第六意識分別,我看到這件事情,我很恨他,我很嫉妒,嫉妒的心就又出來了,壞心所就又出來了,所以說八識是心王,五十一個心所,心王,心所,還什麼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色法,心王,心所,再來心不相應行法,再來無為法,總共五位百法,將來會講到這個《百法明門論》,再來解釋這種東西,這個時候講有的不曾聽過,不曾聽過,愈講愈亂,愈講就愈亂。
五位百法 心王(8)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心所(51) 遍行(5) 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善(11)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逢、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煩惱(6) 貪、嗔、癡(無明)、慢、疑、惡見(不正見)。 隨煩惱(20) 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不定(4) 悔(惡作)、眠、尊、伺。 色(11)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心不相應行(24) 得、命根、眾瞬分、異生性、無想定、減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欠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無為(6) 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想受滅、真如。 再來,【五陰。】五陰是什麼呢?【不出色(第一陰。)心(後四陰。)】色,心就是受、想、行、識。【二法。色】不出色、心二【法。】那麼這二法就是包括天地萬物,那麼色心二法,色法【有地水火風四大。外身。皮肉筋骨。為地大。痰淚精血。為水大。周身暖觸(熱氣。)。為火大。】人這若在生氣說:你是在火大?就是在發脾氣,你是在火大,要喝沙土,要喝沙土。【氣息動轉。為風大。】氣息運轉,呼吸,呼吸。【四大和合。外身生。四大分離。外身死】所以色身死的時候,看小字的:【(身死之時,風大先離,】就是先沒有呼吸,呼吸先停止,【全身不動,氣息亦絕;次火大離,】再來溫度慢慢、慢慢就冷,【暖相盡,】再來,【冷觸生;】我們全身就冷掉了。【後屍爛水流,】色身若爛掉,死,水就流出來,屍水就流出來,這是很有營養的,但是要經過化學作用,種植,種植,最有營養就是我們人的屍體,我們人的屍體,我們現在吃人家,百年之後換細菌吃我們,所以講起來我們人實在是很迷惑,色身看不開,實在是很沒辦法,很沒辦法,因此有人主張用這個土葬,我是很不主張這樣,用土葬的埋下去,蟲啃,爛掉,屍水流出來,還要爛很久,還要爛很久,在座諸位!我們若對世間很執著的話,有須要去火葬場看看,有須要去埋死人的地方看看,或是去金山寺那裡,專門放死人的停屍間,其實我們都看很多了,愛錢的還是愛錢,對不對?我們也知道有一天我們要躺在棺材裡面,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要推入火葬場裡面,每一個都知道,哪一個不知道,哪一個不知道一定要死,大家都知道,不過還是照常執著,還是照常相罵,對這世間五欲六塵還是照常,一樣,眾生確實沒辦法,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出污泥而不染,他在污泥裡面他不會被污染到,隨時覺悟,藉著境界在覺悟,我們是藉著境界在迷惑,所以說屍爛水流,我認為這四個字貼在牆上去參,屍爛水流,參參看,屍爛水流,屍爛水流(法師笑),回去你就聞到臭味了,這四個字真的讓人開悟,啊!有一天你就會嘻嘻笑笑來到師父面前:師父!我覺悟。屍爛水流,人若死的時候水就流出來了,確實是真的,一無可樂。【筋骨終化為土。】筋骨終化為土。【《金光明經》雲:四大假合,無可愛樂。)。心法。有八識心王。五十一心所。以此六十三法和合。假名眾生。即眾法和合而生。故稱眾生。 色心並皆陋劣者。】陋劣,陋劣這台語不知該怎麼讀,劣,陋劣,熱鬧是人家迎神拜拜叫做熱鬧,陋劣。【陋則不美。劣則不勝。此之色心。不淨(從頭至腳,三十六】三十六物全都有,你去查字典就有。((名數)人身有三十六之不淨物。《涅槃經•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分為三類:一、外相十二:發、毛、爪、齒、眵(chī 眼睛分泌出來的液體凝結成的淡黃色的東西。俗稱“眼屎”,亦稱“眵目糊)、淚、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三、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見《大疏演義鈔•三十》)【物悉皆不淨。)。無常(內外身心有生必滅。)。苦(眾苦所集。)。空(到底成空。)。故並皆陋劣。名眾生濁。極樂生身。蓮華化生。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等自當念佛。求生彼國。超眾生濁。但眾生濁中。若非持名念佛。欣慕極樂。厭離娑婆。捨穢取淨之行。必不能得度。】所以要捨這污穢的,骯髒,取這個清淨。諸位!回去好好念佛吧! 【解】命濁者。因果並劣。壽命短促。】壽命很短,【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為]濁。命濁中。非不費時劫。不勞勤苦之行。(應量而飽。)必不能度。 【講】命濁者。色心連持為體。】色心連持為體,【催年減壽。即其相也。】催年減壽就是一年,一年一直過去,所以我們下次若過年到,我們就問人家:可憐!又減少一歲了。不要說:恭喜!又增加一歲了。要講:可憐!壽命又減少一歲了。這樣才對。【因果並劣。因。即見濁。煩惱濁。見思二惑。為受報之因。果。即是眾生濁。粗弊五陰。為托生之果。若因若果。幷皆是劣。命以色心二法。互相連持為體。色。即地水火風之色法(身也。)。心。即見聞覺知之心法(心也。)。身心相依為命。若無識陰之心執持。則色法之身必爛壞。】會爛掉,我們若沒有心在執持這個色身馬上就爛掉,因為我們這色身就是有意識。【若無色法之身執持。則八識之心無所托。】無所寄托,【故曰連持。】連續地執持。 ○【催年減壽。即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故名命濁。極樂國中。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我等自當發心念佛。求生彼國。超越命濁。但命濁中。若非一心念佛。七日功成。乃至十念一念。皆得往生。隨人工夫善根。皆得滿願。如大海水。阿修羅。乃至蚊蚋。】蚊是蚊子,蚋就是小蟲,它的形狀像蚊蟲。(蚋ruì:昆蟲,體長二、三毫米,頭小,色黑,胸背隆起,吸人畜的血液,幼蟲棲於水中。)【飲之皆得應量而飽。並不費時劫。】沒有費這個時劫,【不勞勤苦之行。必不能得度。 【解】復次。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轉劫濁。為清淨海會。轉見濁。為無量光。轉煩惱濁。為常寂光。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轉命濁。為無量壽。 【講】此明三資】三資就是信、願、行。信、願、行,【能轉五濁】惡世,【。只此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者。謂不必假藉諸余法門。厭此信願行三資。】什麼叫做三次呢?就是要走遠路要准備一些資糧,我們要往生要准備一些功德就是信、願、行。【即可轉五濁為五清。信願是慧行。為能莊嚴。依慧行而起行行。執持一聲(即一句六字洪名。)阿彌陀佛。即行行。又即以此二行。莊嚴淨土。故能轉五濁也。眾生自心法界。本來清淨。迷則成濁。】講來講去都是這顆心,都是這顆心。過去有一個人,過去有一個人他在縫衣服,縫衣服,縫衣服,縫一縫沒有線,剪線,穿線,穿線,穿下去,那支針卻不見了,一直覺得針小支,一直覺得刺刺的,刺刺的,很痛苦,找不到,我不曉得會不會吃下去,一支針,我不曉得會不會吃下去,一支針跑到哪裡,寢食難安,都找不到,無法睡覺,很痛苦,自己都覺得一支針卡住,有一天她這個先生有學佛,他知道盡量負擔很重,去拿一支同樣的針來:你怎麼了,你在哪裡縫,在哪裡縫衣服。在這裡,我坐在這裡,我用線,針卻不見了,從那時候之後,我就覺得喉嚨很痛苦。啊!在這裡。找到了,找到了。那時候就:沒有了,沒有感覺了。結果是怎樣,你知道嗎?她先生去買一支針跟那支針一樣的,那支針根本找不到。轉移目標,你聽得懂嗎?轉移心理的負擔,所以說我們人的心是很厲害,你若覺得怎樣就覺得怎樣,一念之間而已,馬上覺得喉嚨不會卡住,其實那支針根本就找不到,所以眾生自心的法界本來就是清淨,迷了就成濁。【今既覺悟。而起信願行三資糧。自可轉濁成清。莊嚴淨土矣。 劫濁。為濁法聚會之時。】我昨天講的劫濁沒有一個體,就是綜合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合起來這四濁叫做劫濁,【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劫濁。為淨法聚會。 ○見濁。邪見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見濁。成智德無量光。 ○煩惱濁。煩惑增盛。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煩惱濁。成斷德常寂光。】成這個斷德。斷德就是後天的修成叫做斷,先天叫做智,先天叫做智德,後天修行而產生的智慧、光明、德行叫做斷德。 ○【眾生濁。色心陋劣。】剛才羅漢才教我的,陋劣,這不能讀作lào,要讀作陋劣,羅漢是我的老師,他教我台語的。色心陋劣,聽了很好笑。【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清淨勝妙。 ○命濁。壽命短促。今念佛往生極樂。則轉命濁。】壽命很短,所以要趕快修行,不可以再等了,不可以再等了。【為無量壽。壽與佛同。】無量無邊,【此皆以三資糧為能轉。五濁為所轉。舉世之人。如果個個都能發心念佛。轉穢令淨。轉苦為樂。則不難轉娑婆而成極樂矣。 【解】故一聲阿彌陀佛。(淨宗千古之蘊,一旦發盡希有哉。)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句話很重要,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成佛,講經三百多會,說一切經典就是要教人成佛,就是說一句阿彌陀佛就包括在內,全都包括在內,所以說一聲阿彌陀佛就是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你看看! 【講】故字。承上文。】為什麼?【一聲佛號。能圓轉五濁。圓成五清。則一聲佛號功德。不可思議。即是本師。於五濁惡世。所修因行。所得果覺之全體也。 【解】[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什麼叫做果覺全體呢?就是釋迦牟尼佛他成正等正覺,他所證的果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究竟的覺就是果覺,全體就是所有的法身,果覺全體,全都包括在裡面,就是什麼?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不是其他九界,九界就是六道輪回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若加上佛就十法界,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就是六道加個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九界。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連菩薩他都沒辦法,只有佛與佛可以究竟。 【講】以此之此字。指上文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本師所證果覺之全體。今即以此果覺全體。一聲阿彌陀佛。授與五濁惡世眾生。如何授與。佛說此經。教人起信。發願。專持一聲阿彌陀佛名號。便得圓成果覺。故為授與。 乃諸佛所行境界者。能於五濁惡世。說難信之法。乃是諸佛所行之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難行能行也。 ○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者。非獨六凡二乘。自力不及。亦非菩薩法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只有佛能夠了解。 【解】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一切世間。通指四土器世間。九界有情世間也。 【講】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諸眾生。是別指五濁惡世之人。一切世間。是通指情器二世間。】有情就是眾生跟器世間,兩種世間,一切世間都包括在內。【因佛自居佛法界。是正覺世間。說是一切世間難信法。此一切世間。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東方琉璃世界也有四土,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四土,第一個世界都有四土,都有凡聖同居土,但是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就是具足上三土,清淨殊勝不可思議,其他的淨土沒有,所以包括九法界是通指四土。【依報之器世間。及九法界。正報之有情世間(即菩薩法界,尚有情識未盡故也。)。 初諸佛轉贊竟。】諸佛都稱贊。 丁二教主結歎 【解】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諸佛的交代。付囑,這個字也不曉得怎麼讀,這個字怎麼讀,付囑,付囑,是諸佛的付囑。【此本師付囑。囑語略別從通。但雲一切世間。猶前諸佛所雲。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待會兒再問羅漢看看這樣讀對不對? 【講】此科題以下之文。乃蕅公】蕅益大師【標明科意。科名教主結歎。】贊歎,【亦即付囑流通。前勸信流通。是諸佛付囑。此本師付囑。】釋迦牟尼佛付囑我們。【囑語略別從通者。上科有別指通指二義。】有別指跟通指,【本科但雲為一切世間。不雲為諸眾生者。即略其別義。但從通義。以通該別也。】別的范圍就比較小,通的范圍就比較大。【猶如前文。六方諸佛。勸信文中所雲:汝等眾生。當信是。汝等二字。通指彼國九界眾生在內。今本師雲一切世間。亦復如是。當知文殊迦葉等。皆在所囑也。】所以我們再看:前面是勸信流通,勸信,勸告你相信,是諸佛特別交代,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方都這樣交代,這裡是本師的交代,所以囑有略別從通,略別從通,簡單,略別就是簡單,通就是范圍比較大,范圍比較大,別就是針對某一部分,所以簡略這個別從這個通,所以只說一切世間,前面是說諸佛所說,汝等眾生,當知文殊迦葉,全都包括在內,別的范圍就比較小,通的范圍就是比較大。 【經】捨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講】此。本師重呼當機咐囑雲:汝等應(平聲。)當了知。我在此五濁惡世。行此等難事。此字。指成道說法二事。】這兩件事情,成道之後說法,【濁世佛道難成。頓法難說。已解在前。今難成者能成。早得無上正等正覺之佛道。難說者亦能說。竟為一切世間(九界眾生。)。說此持名難信之法。此二事。不獨是難。】不獨是難,【且是難中之難。故曰甚難。此句即屬勸行流通。】勸你修行,勸你修行。【既是甚難說者。我今已說。汝等自當力而行之。】要全力修持叫做自當力而行之,就是全力修持。【又。非僅自行。且當化他。輾轉流通。俾得利益今後也。】今後就是後面的眾生。 【解】信願持名一行。不涉施為。】施為就是參禅、觀想,【圓轉五濁。唯信乃入。】只有相信的人才有辦法入。【非思議所行境界。】不是我們一般眾生有辦法去討論的境界,【設非本師。來入惡世。】若不本師釋迦牟尼佛,來入這個惡世,【示得菩提。】示這個覺悟,示現佛道,菩提。【以大智大悲。見此。】就是看到、證到。【行此。】他確實去修行,【說此。】證悟之後說法,【眾生何由禀此也哉。】眾生怎麼有辦法按照正統正知正見信願行去修持,不可能,要怎樣聽到這個殊勝勝義超絕的淨土法門呢?不可能,不可能。 【講】此明法門難遇。信願持名一行。為第一無上法門。不涉施為。即不假參究。不勞觀想。】所以說不假參究,不勞觀想,【但一心專持名號。即得圓超五濁。如前所說。唯有智者。方能深信。乃可得入。】所以我們若相信佛的話我們就是大智慧的人,我們是不是常常在講,我很可憐,我沒有智慧:師父,我業障深重。沒問題,只要你相信有極樂世界,有一尊阿彌陀佛,只要你相信釋迦牟尼佛絕對沒有妄語,只要你相信確定我只要一心用功就會往生,你只要深信切願你就是世間大智慧的人,不必再謙虛了,不必再謙虛了,我們常常在謙虛,說:師父!我業障深重,我就是世間最傻的人。很簡單,你若相信有淨土法門你就是世間最聰明的人,讀到博士不相信淨土,那是世間最傻的人,要這樣想。【非是意識思議所行境界。是為圓頓不思議境界。 設非本師。來入惡世。示得菩提者。以此不思議法門。設或不是本師。乘大願輪。來入五濁惡世。示現難行能行。難得能得。得成無上菩提。於此不思議境界。亦不能究盡。 既成菩提。以大智即一切種智。以大悲即同體大悲。見此圓頓法門。可以圓超五濁。行此圓頓法門。自己圓轉五濁。說此圓頓法門。欲令眾生修此。同出五濁。】同出五濁,【設非本師如是。一切眾生。何由聞此勝異超絕之法門。而得禀承也哉。誠法門之難遇也。】難遇也。 【解】然吾人處劫獨中。次定為時所囿。為苦所逼。(此五段應與五必不能度之訓合觀。) 【講】此明五濁難超。文有五段。此文。要與前文五濁中。五種必不能度之訓合觀。】警告我們。【謂吾人處此濁法聚會之時。決定為時劫之所囿。囿者苑囿。】范圍,范疇,所束縛的意思,所束縛的意思,這個念yòu,國語念yòu,四聲囿,yòu,四聲囿,決定為時所囿,限制,因為我們的壽命短。【四邊有圍垣。】圍牆。【圈囿其中不能出。】范圍就遮起來,束縛起來,【如囚在獄。不能逃也。劫濁難逃。亦復如是。若非念佛。帶業橫出三界之行。必不能超度也。】沒辦法超度。 【解】處見濁中。決定為邪智所纏。】所纏,所纏,纏繞,所纏。【邪師所惑。】這句就是我們今天……,這句,我說末法的時候,不要說找到一個證阿羅漢果、菩薩果,那些都別談,要找到穿僧服講正法的,正知正見的,已經是非常、非常困難了,一般講經都有夾帶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方便,其實是污染到佛教,其實是破壞到佛教,他種種的方便會破壞到佛教的正知正見,對不對?所以在見濁當中決定為邪法智所困擾,所纏,邪師所惑,今天要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非常、非常地困難,一貫道的說一篇道理,基督教的也講一篇道理,清海今天報紙有刊登,對不對?我們登在民眾日報,她也登在民眾日報,再世佛,嚇死人,這種的惡業,敢造這種業那實在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沒有人敢造這種業,這完全是大妄語罪,佛經裡面,戒律裡面講,我們不是證阿羅漢果,只說我是阿羅漢果,對方相信就不得了了,大妄語,大妄語戒,犯根本大戒,大妄語戒,當下十八層地獄求出無期,別說她是佛,不得了了,越南人不曉得因果,不曾研究過佛法,有很多法師去聽、聽、聽……,不曉得在講什麼,眼睛一看就開悟了,叫她說法,因緣果報講不來,跑到麻豆講經,一本《金剛經》撕破,放在地上踩,踐踏,踐踏,再大修行的人也沒敢這樣做,再怎麼大修行,即使是祖師大德開悟的人人家也不敢這樣做,不敢這樣做,所以說這個末法的時候,沒有人要來救這個世間人,因為要來救世間人一定要死的,你要救他,他要讓你死,一定的,你現在要救他:你不要相信清海。他說: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沒有跟她接觸你不知道。若看過《楞嚴經》的人,若看過《楞嚴經》的人知道五十陰魔,兩千多年前佛都講好的,在末法的時候都穿出家僧服,說他是佛再世或是什麼菩薩再世,講的像佛法又不是佛法,妖言惑眾,說上輩子我們有夫妻關系,我們有師徒的關系,講到上輩子都摸不著,看不到的,說他是佛,他是菩薩再來示現的,當知這修行人很容易就走偏了,所以我要贊歎諸位,贊歎諸位,你有辦法坐在這裡已經很不簡單,很不簡單,真的,你們實在很不簡單,不要鼓掌,很不簡單,所以人家說:他還在吃葷,還沒吃素。我說:很不簡單,很不簡單,沒有跟隨清海去,沒有走向一貫道,那是很不簡單了,所以你們來實在是已經很不簡單了,你們現在暫時吃個早素,我就很贊歎你們了,慢慢來,只要你有正知正見這最重要,路線不會走偏,這樣就算這個人非常、非常有善根。我們所講的每一本都有根據,清海,胡說八道,自己講自己的,講她如何修行成佛,即使你佛再來……,在釋迦牟尼佛跟下一尊中間不可以有佛出世,不可以有佛出世,這樣天下就大亂了,這樣大家就會冒牌了,會冒牌了,他也說他是什麼佛再來,至於我,我若說我是什麼佛再來,這樣就亂了,所以經典,三千佛裡面,這個賢劫,釋迦牟尼佛,第四尊佛再來就是彌勒佛第五尊佛,這都是以前摩頂授記講好了,這有一個固定的儀式在,中間不可以再安插什麼佛進來,這樣會亂,所以一個世界只可以一尊佛示現佛而已,比如說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尊佛,一尊是維摩诘居士他示現在家人,釋迦牟尼佛是示現出家人,這個維摩诘居士看到佛陀來也照常要跪著向他頂禮,以出家為勝,以出家為勝,對不對?十方三世一切的佛,包括他方世界也沒有女眾剃度男眾的,清海說不用著男女相,佛性沒有男女相,這是理性,事相本來就是有男女的分別,自過去以來到現在,三藏十二部經典,翻開戒律,也不可能看到比丘尼剃度比丘的,笑死人。所以諸位!你們不簡單,你們沒有被邪知邪師所惑,很不簡單,你們有眼光,懂得坐計程車來這裡,不會去前面那間,也不會去旁邊那間,這樣就算很行了,選擇,進講堂來,這樣就對,很厲害,這樣就很行了。 【講】吾人處此見濁之中。諸見熾盛。】種種的見解分裂。【正眼未開。】佛的正法眼藏沒有開。【決定為邪智所纏繞。邪智者。邪知邪見。即五利使見惑是也。】五利使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禁取見、邪見,【邪師所惑。如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等。邪說之所惑亂。見濁難逃。若非念佛。不假諸余方便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煩惱濁中。決定為貪欲所陷。惡業所螫。】螫,把筆拿起來,這螫就是尾巴有毒針的蟲,這個叫做螫,比如說蠍,尾巴有毒針的那個蟲。 【講】吾人處煩惱濁中。煩惱熾盛。八萬四千塵勞煩惱。貪為上首。所貪之境。五欲為多。五欲有二。一財色名食睡。】財,貪財,好色,貪名,貪睡,貪吃,貪吃,你看!不要說什麼,我隨便講貪吃就好,你就很驚人了,真的,你這輩子光是吃這個葷的你就不得了,不計其數了,難道不是這樣,沒有學佛的人,什麼人不吃海產,泰國,今天電視報道,跑到泰國的很多人都得到虐疾,都吃那個什麼?seefood,seefood,海產,seefood,海產,結果去泰國的人,吃素食的人都沒有得到,吃素食的人都沒有得到虐疾,虐疾,吃葷的都得到,又嘔吐又腹瀉,所以吃素食比較好,出國,現在若去泰國游玩記得要吃素食,真的,得到虐疾,現在已經呈報給這個海關。海關說:一下子抓,進關之後,進到台灣,馬上要抓起來,馬上送去治療,因為我們不是一個虐疾的國家,馬上要治療。我去泰國吃素食是吃得面黃肌瘦,十幾天都吃那個空心菜,只是一道空心菜,唉!你不曉得,泰國看一看剛好四道菜,土豆、空心菜、豆腐,空心菜而已,每餐都這樣,所以我走到每一家旅館都不用看菜單,不用看,端出來都那四碗,我都他說,我跟泰國那個說,他們都講英文,我跟他講:Why?This food is same at every hotel?same就是一樣,Restautant is same.他說:泰國只有這幾道菜而已。沒有了,後來沒辦法,炒一盤菜很好吃,那盤是什麼?空心菜,很好吃,結果問起來,摻豬油,要命,我想那盤最好吃,吃很多。吃完才告訴我,唉喲!要命!吃完才講,吃下去又吐不出來,加豬油不早點講,唉喲!要命!還很好吃(法師笑),很糟糕你不曉得,想說那間炒的怎麼特別好吃,問起來……,泰國的出家人沒有在吃素食,那就是等於素食一樣,後來……,現在菜炒出來,我覺得很好吃我都不要問,當作不知道(法師笑),不可以問,問起來又摻豬油不得了了,一個人來,小弟來:師父!你沒有問他什麼油。No,No. Please don’t tell me,What’s this oil.什麼油都不用說,所以說這個食,我們說飲食,要是沒有信佛,這輩子沒有信佛,不計其數,光是殺生你就不計其數了,財、色、名、食、睡隨便拿一項來講,就是說眾生會貪,這個睡,這個睡。再來,【二色聲香味觸。】把筆拿起來,這個財、色、名、食、睡就是狹義的五欲,色、聲、香、味、觸就是廣義的五欲,五欲,廣義,色、聲、香、味、觸是范圍比較大。【眾生對此欲境。決定起貪。故曰決定為貪欲所陷。陷即陷井。一陷貪欲之中。多造惡業。猶如人陷毒壑。】深谷中,【必為惡毒所螫。】惡毒所螫。【煩惱濁難拔。】煩惱很難除掉,【若非念佛。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超度也。】意思是說煩惱當中惡業重。再來: 【解】(此)[處]眾生濁中。決定安於臭穢。】臭穢,【而不能洞覺。甘於劣弱。而不能奮飛。 【講】吾人處此眾生濁中。五陰粗弊。】色身粗弊,質礙,呼吸有聲音,粗糙的身體,粗四大。【決定不淨計淨。】我們這色身不清淨當作清淨,【安於臭皮囊。盛滿污穢。】我們這就是糞桶,我們這糞桶,是比較美,比較丑而已,雖然是一個糞桶,但是要看得開的沒幾個,沒幾個,男的若長得英俊,西裝披著,有時候看電影明星,男的這麼英俊,我們自己男的看了:噢!實在很英俊。你看那個廣告,那個什麼大茂大土豆,弟弟,他在吃土豆,噢!那個實在很美,我說:那個小孩怎麼長得那麼美。我看是混血兒,電視你有看吧!噢!那個小孩真的很美。打那個小領帶,很美,眼睛睫毛很長,很美,很英俊,雖然是臭皮囊來講,要突破這種實在是很困難,一白遮三丑,女眾皮膚若白就非常美。英俊,有時候上廁所,大便出來,嗯!也是很臭,所以我去大姐一個朋友吃海產,大便之後聞到很臭的味道,他就跟我大姐說:吃的時候很香,怎麼拉出來這麼臭(法師笑)。吃的時候很香,怎麼拉出來這麼臭,經過消化過就是不一樣,所以慢慢、慢慢……,所以我們佛教有智慧,有智慧,不會像過去感情一束縛,男女朋友一離開,噢!幾乎要死了,為他而死,為他犧牲一切,我剛才為了看世界新聞報導,打開,演什麼赤腳新娘,他講一句話,我為你所做的事情都沒有任何的條件,這是我自己犧牲甘願的,我為你做什麼我都沒有關系,你看我們人對一個人,愛一個人用他的生命貢獻給他都沒有關系,這種情的力量束縛到這種程度,所以……,不管是古龍,或是說所作小說,或是說寫小說的瓊瑤,還有很多寫小說的,你看到後來拍成電影,到後來只有兩個字,只有兩個字,哪兩個字,知道嗎?無明,莫名其妙地沖動,莫名其妙地束縛,莫名其妙地感情,莫名其妙。問他為什麼?不知道,都沒有錯,統統錯,統統對,也統統錯,所以我們就了解安於臭皮囊,盛滿污穢。【而不能洞然(明白也。)覺悟。】不能“明白也”。【其為不淨。深生厭離。】這就是不清淨的東西,【甘心受此劣弱之軀。】骯髒的東西,【而不能奮然而起。發向上心。】向上心,【以求清淨莊嚴之果報。於眾生濁不能超越。若非念佛。欣淨厭穢之行。必不能超度也。 【解】處命濁中。決定為無常所吞。石火電光。措手不及。】措手不及。 【講】吾人處此命濁之中。壽命短促。無常迅速。決定為無常所吞。即此身心。念念生滅。皆屬無常。猶如石火電光。一閃便過。】一閃便過。【無可挽留。】所以,【人命無常。只在呼吸之間。古德警語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即使發心修行。倘修余行。無常一到。便是措手不及。】但念無常,要常常想這世間是很無常,不要被流逝,所以我們星期日為了報答諸位施主之恩,所以我們星期日還要再繼續,繼續什麼?繼續共修,你們這些就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親,《華嚴經》講的,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此出,所以我抱著報恩的心,我雖然現在這輩子是你的師父,但是說不定上輩子,這些女眾說不定就是我的母親,這些男眾就是我的父親,很難講,所以說這是很難講的事情,《華嚴經》是這麼說,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此出。就是從大家……,有這個因緣,所以這輩子我當師父,我暫時當師父,當然我們就是有因緣,所以星期日還要讓大家再繼續精進共修念佛。所以說,意思是說修別種行,密宗,律宗,禅宗,密宗,其他的宗派,什麼日蓮正宗,措手不及,來不及。【是謂命濁難超。】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決定為無常所吞,無常一到就沒辦法了。【若非念佛。不經時劫。不勞勤苦。十念即生之行。必不能超度也。】沒辦法,無能為力,到我現在,讀小學,國中,高中,我所知道的,我的朋友,同班同學,全部就死十幾個了,全部就死十幾個了,像我這年紀到現在同班的,別班的不曉得,我所聽到的,死掉的就已經十幾個了,十幾個了,逢甲大學,我現在知道的,我畢業到現在,十年,我所聽到的,佛學社的已經死兩個了,已經死兩個了,一個高振昌,一個最近在長庚,知道的死兩個,高振昌是騎摩托車出去,本來要去美國留學,結果沒有出去,他很有才干,他老板留住他,騎摩托車出去,出去撞死,當場死亡,一個是得到癌症,得到癌症,所以說沒辦法,他的家人是信仰一貫道的,一貫道的,在岡山,有人去為他助念,最近才死,所以說學佛生命不一定很長,看你上輩子造什麼業,你又沒有放生,也沒有印經送人,又不肯施捨,看到螞蟻每只都打死,說為它超度,你多殺生你當然病苦多,壽命就短,看到蚊子他就……,啪!又買那個電蚊子的,不曉得誰發明那種,誰曉得,碰觸下去啪啦響,所以說我們人壽命很短,上輩子造業重,要修行沒那麼簡單,大家要把握這輩子。 【解】若不深知其甚難。將謂更有別法可出五濁。】不曉得別種修行是很困難、很困難,諸位!所以我勸告諸位你不要再去參了,不用參禅,不用修密,不用特別去修什麼別種的宗派,不用,一心一意去修行念佛,持名念佛,沒有別種方法可出五濁,絕對沒辦法。底下說,【熢火孛(熢 fēng:古同“烽”,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熢péng火孛bó:煙郁結的樣子。)宅裡。(當知甚難之旨,從來未經道破確然確然。)戲論紛然。】那個念fēng,火孛bó,我上次教一個美國人,教這個b、p、m、f教多久,b、p、m、f,他就b、p、m、f,怎麼轉都轉不過來,美國人,他說:這個中國字實在很。確實很困難,中國字很困難,熢火孛 宅裡,熢火孛 宅裡就是在一間屋裡點火熏煙,像熏蚊子這樣,意思是說很痛苦,煩惱很多,所以說,把筆拿起來,熢火孛 就是煙的意思,熏煙,熏得烏煙密布,叫做熢火孛 宅裡,戲論粉然。 【講】此明不知之失。若不深知。此法甚難希有。第一方便。力行不懈。求出五濁。將謂更有別種法門。深奧玄妙。可出五濁。此等人。定屬見惑所誤。邪智所纏。】所困擾,所纏。【或為邪師引誘。貪奇好妙。】貪奇就是貪神通,很簡單,我教你親近善知識,很簡單,很簡單,第一,你若去親近善知識若開口閉口都講人家的壞話,別的法師都不對,那個不對,怎樣不對,也不了解人家,也沒有深入研究,一直攻擊批評人家,第一,這個法師不可以親近,絕對不可以親近,將來你變成是非的人,因為罵習慣了,攻擊人習慣了,聽你師父講習慣了,馬上被他引誘,第一。第二,好講神通,好講神通,什麼講神通?他打坐他看到什麼,修行他是多了不起,他一定入到四禅天,他是什麼佛再來,菩薩再來,全都不必相信他,第二。第三,動不動就叫人家布施,動不動就要人家的錢,叫人家怎樣,你要怎樣,一直要將人家身上的錢都要挖出來,這都不要相信他,施捨是歡喜心的,我從來不會叫徒弟你拿多少錢來,對不對?哪有,哪一個曾聽我叫你要拿多少,有嗎?對不對?不然人家畫佛像的,上面畫佛像的一次十幾萬,一個師姐她慈悲:師父!我全部出。我說:不可以,功德大家作,怎麼你自己作。是不是這樣,我若要錢,很簡單,她一下子出資就好幾十萬,對不對?不是出錢的問題,這是眾生修福的問題,眾生修福的問題,畫這三張,多少?三十幾萬,大家出,若有剩下,剩下的拿去護持道場,對不對?不必再退還,大家都出資,要有大家都有,要往生大家往生,要作功德大家作,怎麼可以說只有你自己作而已,對不對?師父就是慈悲平等,我若要錢,對不對?拿來我把你收下來就好,對不對?難道不是這樣,有的人修淨土宗的:噢!他是什麼多了不起的境界,是怎樣行又怎樣行,你全都不要相信他。什麼是善知識?第一、常常謙虛,這個法師常常謙虛,這個高僧大德,在家居士常常說他是沒有修行,他很慚愧,他是一個凡夫,菩薩也不會說他自己多了不起,這種人可以親近,所講的都是有根據的經典,每一本照這樣讀,他沒有講一些經典沒有的,讓你摸不著頭緒的,依法不依人,這可以親近,接著,這個法師他不愛錢,他沒有跟講到什麼要你出資多少,人家他開口閉口都是法,全都是法,全都贊歎,全都和合平等,這種可以親近。什麼叫做善知識?很簡單,一下子就……,一下子就可以分辨得很清楚。【或重無益之苦行。】無益的苦行。【不肯老實念佛。求離娑婆。】無益的苦行就是怎樣,一下子就要修這個一個星期不吃,一個月不吃,只喝水就好,沒有用,佛在世的時候有一種叫做自餓外道,佛在修行,說:我們修行要中道。中道就是說我們三餐不要吃得太飽,差不多七分飽,八分飽就好,不要吃得肚子脹,脹得……,也不要太餓,餓得受不了沒有體力,沒有體力的時候他沒辦法修行,這樣也不是佛所贊歎的,修行就是要中庸,不要吃太飽,也不要都不吃讓肚子餓,不要這樣,不肯老實念佛,求離娑婆世界。【求生淨土。則在此臭煙熢火孛火宅之裡。貪著嬉戲。】還在嬉戲,整天在問師父:師父!你現在做什麼消遣?要命,看經典,念佛,求往生都來不及,還有時間無聊,像世間人說的無聊,跑去看個午夜場,OPEN,午夜場,還是去看豬哥亮,晚上十二點還有在演,對不對?無聊,對不對?世間人不曉得要做什麼?世間人要做什麼,我問你,身上有很多錢,有妻子、有小孩、有房子,我問你,你要做什麼?生命一天、一天一直流逝,沒辦法,整天就打牌,喝酒,玩樂,女人一個又一個,一個又一個,不然他不曉得要做什麼,惡業做盡了,福報用盡了,錢也花光了,人正好死亡,繼續六道輪回,沒有聽到佛法這輩子白來的,沒有聽到佛法今生今世就是白來的,毫無目的,毫無目標,求離娑婆,求生淨土,一定要記得。所以【起諸邪智邪見。戲論(無有真理實行。)紛然。雖多無益。】雖然很多種修行方法,無益。【不能出離五濁惡世。三界火宅。】三界火宅。 【解】唯深知其甚難。】很深知道那很困難,【方肯死盡偷心。】死盡偷心就是苟且的心,我可能會往生,我可能會往生,常常覺得我修這樣可以了,打佛七我布施十幾桶的油這樣可能會往生了(法師笑),我布施四、五包的米,這樣可能會往生了,都用那種可能,偷心的意思就是什麼呢?修持力不夠,認為自己已經有那個能力了生死了,這點很嚴重,方肯死盡偷心就是說不能夠死心塌地地念佛,還要想要投機取巧,想要投機取巧,以為自己的修行已經夠力了,到了那種境界可以了生死。【(功在萬世。)寶此一行。此本師所以極口。說其難甚。】那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勸告,極口就是說盡他的力量了,說是很難,世間很難,要修持沒有念佛也沒辦法。【而深囑我等當知也。 初普勸竟。】告訴我們,好好地勸告我們,我們應該要知道。 【講】此明知難之得。】知難之得,【唯有深知此法甚難遇。今已得聞。五濁甚難出。今可圓超。】圓滿的頓超。【如向處幽暗之區。】像我們所向的地方是很暗的地方。【乍睹光明之幢。】就是說法大放光明叫做光明之幢,我們現在、過去都是一向都是暗的地方,現在剛剛,乍就是剛剛碰到這個,看到,睹就是看到,剛剛看到這個光明,【久困饑寒之國。忽聞飽暖之方。】剛剛困在很餓、很冷的國土,正好聽到飲暖之方,飲暖之方就是可以吃飯的地方。【讵不身心踴躍。】難道不會身心歡喜雀躍嗎?很歡喜。【信願修持。故曰方肯死盡偷心(即所謂更有別法可出生死。)。】死盡偷心就是說還有別種方法,我不必一定要念佛,我修密宗念咒念一念這樣可以,參禅參一參這樣可以。不肯死盡偷心,苟且之心。【不修余行。】(不可)還要修別種宗派。【專事持名。】要專心念佛。【寶此一行三昧。持名念佛。為一行三昧。偷心不死。即是志不決定。】偷心沒有死,所以志絕對沒有決定。【不肯死心念佛。】死心念佛。【今偷心既死。信願之慧行已立。以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行、住、坐、臥一心都在念佛。【為斬煩惱魔之寶劍。持名之行行亦修。以一行三昧。為渡生死海之寶筏。何難直泛蓮池海會。圓超五濁。圓證四土。是以本師。說其甚難。而深囑我等當知也。即當知五濁甚難出。念佛必能度。我等自應深信切願。力行念佛。方不負本師至極悲心也。 二教主結歎科竟。並前大科。初普勸竟。】【 乙二結勸 【經】佛說此經已。捨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解】法門不可思議。難信難知。】淨土法門沒有人了解,只有念佛就會往生,只有念佛就會了生死,不必斷惑,難信難信,【無一人能發問者。】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問。【佛智鑒機。】佛的智慧鑒察這個根機,【知眾生成佛緣熟。無問自說。令得四益。】令得四益,四悉檀,【如時[雨]化。】如時就是恰恰好,恰恰好,剛好,如時,春、夏、秋、冬,下的雨下得恰恰好,你看!冬天一直下雨就冷,春天下雨,百花齊放,下得正是時候,下得正是時候,難道不是這樣,如時雨化就是說剛好,度化眾生度化得恰到好處,【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大家很歡喜信受,大家身心快樂,【名歡喜。毫無疑貳。】絕對沒有疑問,【名信。領納不忘。名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所以人家說用我們的生命一輩子,犧牲自己的生命一切供養三寶,都沒辦法報答佛陀的恩,沒辦法報答三寶的恩,佛已經入涅槃了,經典放在櫃子裡面,只有依靠師父,依靠善知識,所以人家說師恩難報,因此見佛即禮,見師即拜,這是有它的道理,見佛,到寺廟裡面,到寺院裡面見佛就拜,一定要先禮佛,再來,一定要先找一位住持作代表,見師即拜,見師,見佛即禮,見師即拜,看到佛就禮,看到師父就拜,這是報答師父的恩,你沒有理入講堂聽經聞法,換我問你,你多行,你怎麼知道有一個念佛法門,怎麼知道這麼殊勝,你怎麼知道要了生死,你也是迷迷茫茫,對不對?打扮得很美,整天穿著高跟鞋,提著包包游街,不曉得要作什麼,休息,帶兒子去哪裡,去百貨公司走一走,不然要走哪裡,不曉得,再走一走回來,還是很煩惱,找不到目標,回來,看電視,看電視,看,再來看閉路的,看閉路的,看,再來要做什麼,明天再上班,睡起來拉屎,拉屎,上班,吃飯,睡,看電視,拉屎,吃飯,睡,上班,每天都一樣,每一天都一樣,重復,人生活得沒有目標,沒有方向,也不曉得要做什麼,聽到佛法知道要了生死,來到極樂世界,他方無量的神通,看要到哪一個國土都可以,到極樂世界的時候再回來,坐蓮華回來娑婆世界看這個講堂,師父已經往生上品上生的,回來看:嗯!這個孩子表現得不錯。我看得到他,他看不到我,因為我們有無量的神通力,他看不到我們,說不定他也在講這本經,他也說這本經我們師父以前也有講過。我已經往生了,他在這裡講也不一定,很難講,所以說極樂世界一朵蓮華一直開、一直開很有趣,我的隔壁不曉得是誰,隔壁不曉得是誰,蓮華一朵、一朵、一直開、一直開,很有趣,想當年我們都在講堂的,我們都是在講堂的師兄弟,很有趣,去看一看,不錯,要去,要去。名歡喜,所以說領納不忘,名感受,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講】淨土法門。至簡易。】簡易,這個讀作容易的易,簡易。【至直捷。至圓頓。可以圓離五濁。橫超三界。直截生死。】截斷生死,直截生死,直截,截斷這個生死,【速成菩提。不可思議。人所難信。亦所難知。故無人有能發問者。 佛智鑒機。】鑒機,【謂佛以差別智。而鑒(照也察也。)眾生之機宜。了知眾生。成佛之機緣成熟。故無問(不待問而)自說。令眾而得四益。 先總標。下別指。 佛說此一卷阿彌陀經已畢。當機捨利弗。及諸常隨比丘眾。不言聲聞緣覺菩薩者。結集家語略也。此科非佛說。】後面這一段不是佛講的,【乃結集家敘述。法會圓滿。法眾得益。於比丘外。尚有一切世間。此指六凡有情世間。但舉天。人。阿修羅三道。】三惡道,天,人,三道,阿修羅,天,人,阿修羅,三道,【余以等字該之。】【() 聞佛所說此不思議法門。得未曾有。幾如得雨化禾。】(禾hé:谷類作物的總稱)2. 古代指粟,即今之小米 3. 又如:禾粟(谷粟);禾疇(種植禾谷的田野);禾穎(帶芒的谷穗);禾絹(谷穗);禾線(谷穗);禾稿(連莖帶穗的谷類收獲物);禾菽(谷類和豆類)4. 粟的植株;谷類植物的統稱5. 又如:禾黍(泛指莊稼或糧食);禾卉(谷類作物的植株);禾稼(谷類作物的統稱);禾谷(谷類作物)6. 禾稈。如:禾茇(禾稼割取穗子後留下的莖稈)7. 特指初生沒有吐穗的水稻 8. 又如:禾田(稻田);禾把(連穗帶稈的稻捆子);禾更舊時以稻谷代替差役的一種賦稅;禾米(稻米);禾稻(稻谷))禾說法不一種草,草本,就是得到雨澆這個草,樹木。【春雷躍鯉。】鯉魚在水路跳,春雷,打雷就下雨,鯉魚就會跳。【故歡喜信受也。身心怡悅。若身若心。怡然自得。歡悅無量。此乃世界悉檀。歡喜益也。毫無疑貳名信者。】沒什麼懷疑,【以佛具五語(真語、】佛講的都是真的。【實語、】佛講的都是實語。【如語、】佛如法而說。【不诳語、】就是不欺騙眾生。【不異語】,絕對沒有兩種語,都去這樣講,現在也是這樣講,叫做不異語,現在對你講也是這樣,再過十年之後他對別人講也是這樣【。)可信。】佛有具足五語可信。【更加六方諸佛。各出廣長舌相。同音贊歎。固然毫無有疑貳。】沒有兩種心。【信之深也。領納不忘名受者。既信佛說。自然言言領納識藏。不忘不失。此信受。乃為人悉檀。生善益也。 感大恩德。投身歸命。名作禮者。能令眾生。出死苦。】出生死苦,【得涅槃樂。是為大恩大德。佛於娑婆五濁惡世。成無上道。說難信法。欲令眾生。信願修持。同出五濁。是謂泛寶筏於生死海中。】實筏就是寶船度生死,這次佛教新聞有刊登,在台北明乘法師那裡作這個水陸大法會,有人看到這個西方船,超度之後,作法會之後看到整艘的船都載一些人,載一些人往西方去,西方,那就是超度,超度,有人有看到,也有人看到太陽,照片也有,產生這個吉祥的光芒,所以不要小看這個超度的力量,超度也可以讓亡魂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去,不然為什麼叫做超度?就是超、度,有的人說:這樣我一輩子作惡,我再來超度,寫五百就超度。不是這意思,當然那個人作惡作很重,當然沒辦法超度,是說我們為人子孫盡心盡力去超度,對不對?我們只是盡我們一點孝心,還得看他的業輕還是重,所以作水陸大法會感應很大,很大,我們這個共修,佛七之後共修還會開示,那麼這個佛七威力也是很大,你想想看他上輩子就算他沒有修行,七天,七天都在念佛,四、五百個七天連續一直念佛,你看這功德多大。是謂泛寶筏於生死海中,【普度眾生。同登涅槃彼岸。感此大恩大德。故投身歸命。名為作禮。此乃對治悉檀。】對治悉檀。【破惡益也。既歸命於佛。常隨佛學。自得破除三惑五濁之惡也。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者?】意思是說名什麼叫做去呢?底下,名而去者是什麼意思呢?要畫一個問號,名而去者是什麼意思呢?一往不退,底下是另外一句,名而去者,就是說為什麼叫做名為去?去是怎麼解釋呢?意思底下,【依不思議教。修不思議法門。成不思議感應。圓證三不退。一往直前。疾趣無上果覺而去。】名叫做去。去,去,不簡單,【此乃第一義悉檀。入理益也。證入第一義谛之理故。 流通分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演已竟。】已經結束。【且道我等。】諸位!好好反省看看,且道我等,大家要好好反省看看,【應如何而去始得。】要怎樣修持,怎樣一心向佛,怎樣念佛,怎樣一心不亂,怎樣求往生,這樣才好。【好把世間名利。拋去撇去。】將這個世間的名利放下再放下,放下再放下,【一切惑業。】一切造惡業的因,【休去歇去。】可以感惡業的因叫做感業,這個不是感冒的感,只要你作惡業可以感應到將來痛苦的果報,叫做一切的感業,一切的感業,休去歇去,都要停,要趕快停。【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你看!祖師大德剖心掏肺給眾生,死心念去修去,求生極樂,肝腦塗地你就是要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五清淨土去。疾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它差路去。】你看!這裡講幾句去,你有看到嗎?好把世間名利拋去,一個去,撇去,二個去,一切感業,休去,第三個去,歇去,四個去,一聲阿彌陀佛,死心念去,五個去,修去,六個去,求生極樂,五清淨土去,七個去,疾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去,八個去,切莫走向其他差路去,光是這段寫九個去,去吧、去吧……,所以布袋戲常常:吾身去也。就開場了,所以我也覺得布袋戲不簡單,他是學這個《阿彌陀經》後面這個去,吾身去也……(法師笑),你不曾聽過嗎?歌他戲你不曾聽過嗎?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第四卷終 蕅益大師跋 好!把筆拿起來,跋的意思是寫在後面的序文,寫在後面的這個言詞,寫在前面叫做序,寫在後面叫做跋。一篇文章寫在前面叫做序文,寫在後面叫做跋文,蕅益大師跋。 經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很少看到一個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嗚呼!今正是其時矣(吐心吐膽)。】這個時候正是時候。【捨此不思議法門。】旁邊“吐心吐膽”。什麼都跟你說了。【其何能淑?】能淑就是濟度,救濟的濟,慈濟的濟,捨離開這個不可思議的法門,哪一種法門能夠救你呢?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這個旭就是我們所講的蕅益,這個旭出家的時候,宗乘自負就是說參禅,【藐視教典。】藐視這個教理,【妄謂持名。曲為中下】妄謂就是說批評,批評這個持名念佛,曲為中下就是專門為了中根器跟下根器的人,叫做曲為中下,這個沒有師父講可能看不懂,文言文。妄謂持名就是批評,批評持名念佛的人就是為了中根跟下根的眾生,【(現身說法)。後因大病。】現身說法,大病,【發意西歸。】參禅參得很好,生大病,發意西歸,唉!還是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復研妙宗圓中二鈔。】之後又研究妙宗跟圓中二鈔,【及雲棲疏鈔等書。】研究這些書。【始知念佛三昧。實無上寶王。方肯死心執持名號。】死心就是一切都放下叫做死心,一切全部放下,名、利、爭執、是非,全部放得干干淨淨的,死心執持名號,不修別宗。【萬牛莫挽也。】萬牛莫挽是什麼意思?意思是說一條繩子後面有一萬頭牛,一萬頭牛在後面拉你,萬頭牛在後面拉,跟我們拼命在拉這條繩子,莫挽就是沒辦法拉贏人家,金剛非堅,願力唯堅,金剛非堅,金剛鑽石不堅固,願力確實是最堅固,叫做金剛非堅,不堅固,願力唯堅,只有我們人的願力。【吾友去病。久事淨業。欲令此經大旨。辭不繁而炳著。請余為述《要解》。】請余為述《要解》。我一個朋友去病,可能是人名,吾友去病可能是一個從的名字,久事淨業,很久以來他就是在修空虛西方淨土的業,修淨業,欲令此經大旨,這個宗旨辭不繁而炳著,辭就是文字不繁,很少就可以講出那個義理,叫做辭不繁,而炳著,炳著就是說很明顯的道理顯現出來,炳就是很清楚,這個著述,炳,請余為述要解,請我來講這個《要解》。 底下說,自就是蕅益大師自述,【余欲普與法界有情同生極樂】我想要普度法界有情同生到極樂世界,【(言有不獲已者)。理不可卻。】當然沒有推卻的道理。【舉筆於丁亥(順治四年。)九月二十有七。】就是“順治四年”,【脫稿於十月初五。凡九日告成。】九日就完成這本的注解,你看!他的學問多好,很驚人,很驚人,九日,九日,【所願一句一字。鹹作資糧】全都作這個資糧,【(字字道實,】每一個字都是道實,【果然果然)。】確確實實,【一見一聞。同階不退。】只要有人看到有人聽聞到,同階不退,【信疑皆植道種。】無論相信也好,無論懷疑也好,只要看到這本經典注解,就是栽種西方的道種,【贊謗等歸解脫。】贊歎也好,誹謗也好,信阿彌陀佛的人誦阿彌陀佛,誦怎樣,他念一句佛了,你這種拜佛的人,他也念一句佛了,所以你若出世在非洲,擔心他不罵我們而已,出世在台灣,你誹謗佛,吃素,每天都在念阿彌陀佛,念佛會飽嗎?他雖然在誹謗,但是已經念一句阿彌陀佛了,真的,他中毒了,已經中了佛的毒了,以後一定要成佛,一定要成佛,所以贊謗等歸解脫。【仰唯諸佛菩薩。】好好靠著諸佛菩薩,【攝受證明。同學友人。隨喜加被。 西有】西方有蓮花,【道人蕅益】大師,又名【智旭】大師,【閣筆故跋。】就是寫完了,停筆。【時年四十有九。】四十九歲。 這本經我每一個字,每一個字我全都解釋,這在全台灣省若在講經當中可能很少人像我這樣講的,我才疏學淺,若有講得比較快的時候,若聽得比較不懂,請你們買一套錄音帶回去再慢慢聽一遍,有益無害,有益無害。(全輯圓滿。) 原跋 經雲。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古人雲。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合觀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之義明矣。後人不達。捨西方極樂。別言唯心淨土。捨萬德慈尊。別言自性彌陀。不幾心外有佛。佛外有心耶。靈峰大師深悟心性無外之體。特為此經。拈出要解。一展讀時。信願持名。人可自操其券。不唯言簡意周。且使希有甚難之宗。如聲鼓铎。盡開經藏。無復匵藏。誠古今所未有也。名曰要解。其斯為無上心要矣乎。古吳淨業弟子正知去病氏謹識。 歙浦講錄跋 校勘及重新排印說明 一、版本方面: (一)前上海佛學書局印行之‘阿彌陀經要解講義’,簡稱‘上海版’。 (二)民國十九年印光祖師校訂‘淨土十要’,其中‘阿彌陀經要解’,簡稱‘十要版’。 (三)前金陵刻經處印行之‘阿彌陀經要解’,簡稱‘金陵版’。 二、勘印方面: (一)以‘上海版’為底本重新排印。 (二)‘要解’本文之校勘,以‘十要版’為主。 (三)‘金陵版’出入略多,故不采。 (四)‘要解’本文,上海版有,十要版無者,以()符號標明之。上海版無,十要版有者,以[]符號補之,以為完璧。 (五)‘講義’本文,以無他版校勘,唯參照要解本文,及依上下文義,徑行校正舛偽,芟衍補遺。 (六)電腦版本,除去文中小字注解,請見諒。 【補充資料】 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昙鸾(476~542)南北朝時代北魏弘傳淨土教的高僧。生於今山西大同的雁門(唐•迦才《淨土論》以之為並州汶水人),因家近五台山,從小就聽了有關文殊菩薩靈異的傳說。十余歲時,即登山訪尋,備見遺跡,心裡非常感動,於是出家,廣學內外經典。他對於龍樹一系的《智度論》、《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等四部論及佛性義的研究特別有心得。 後來,他讀《大集經》,感覺到經中的詞義深奧不易悟解,即著手寫作注釋,寫了一半多,忽然得了氣疾,暫時停筆。於是出門尋醫療治,到了汾州,氣疾忽然好了,又想繼續寫作;但又感到生命短促,如果不獲長年,便難完成一切志願。聽說江南隱士陶弘景(456~536)精研神仙方術,學問淵博,遠近推重,即南游相訪。當時江南梁朝對於北人入國是不輕易容許的。昙鸾到了梁都建康(今南京)之後,經過官府的勘問並引見梁武帝。武帝知道他並不是北朝的奷細,即請他入重雲殿和他談論佛性的深義,昙鸾的見解很受梁武帝的贊許。 這時陶弘景住在句容的茅山,深受梁武帝的尊敬,時人稱他為山中宰相。昙鸾在建康先寫信給陶弘景說明來意,表示願從他學習仙術。陶弘景也早慕昙鸾的高名,接信後立即回信表示歡迎。昙鸾到茅山後受到陶弘景殷勤的接待,不久即授與《仙經》十卷。昙鸾即攜經辭還北魏,欲往名山如法修煉。 昙鸾回到洛陽時,遇見北印度三藏法師菩提流支,即向流支敘述自己的願望,並問他佛法中有沒有勝過此土《仙經》的長生不死之法?菩提流支告以《仙經》比不上佛法,並且仙術也不能長生,即以《觀無量壽經》授給他說:這是大仙方,依此修行,便能解脫生死。昙鸾受了這一番教化,即把隨身所帶的《仙經》燒掉,從此精修淨業,自行化他,逐漸得到廣大群眾的皈依。魏主尊號他為“神鸾”,並敕住並州大寺(故址在今太原)。他晚年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又時常到介山(今介休縣綿山)之陰集眾念佛,後人稱其處為鸾公巖。東魏•興和四年,昙鸾因疾入滅於平遙的山寺,時年六十七歲。魏主敕葬於汾西泰陵文谷,營造磚塔,並為立碑。 昙鸾的著述,根據《續高僧傳》卷六及《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志〉等所記,共有十種。其中,《大集經疏》現已不存。《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方》、《服氣要訣》四種,似乎是同本異名的關於氣功之類的醫書。據《續高僧傳》〈昙鸾本傳〉載,他能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他所著的《調氣論》,隋著作郎王邵曾加以注釋,可見昙鸾在醫學上是有造詣的。他的《大集經注疏》尚未完成,未見行世。但智顗於《法華文句》卷一引用昙鸾的‘細科煙揚,雜砺塵飛’的語句,也許是出於他的《大集經注》或其他著作亦未可知。其《禮淨土十二偈》似乎即是現存的《贊阿彌陀佛偈》;又《安樂集》也似乎即是現存的《略論安樂淨土義》。至於《淨土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略論安樂淨土義》現存三種,都可以確認是昙鸾的著述。 其中,《往生論注》二卷,是印度世親的《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的注解,上卷解釋偈頌,下卷專釋長行,其間隨處發表他的見解。其特創的見解,有二道二力、名號為體、往還二向等義。這些都體現出昙鸾淨土教的思想。 《贊阿彌陀佛偈》,有七言偈一九五行。是依《無量壽經》贊詠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功德,故一稱《無量壽經奉贊》或《大經奉贊》(見迦才《淨土論》卷下)。 《略論安樂淨土義》是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彌陀安樂淨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少、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說。迦才《淨土論》卷下雲(大正47•97c)︰‘法師撰集《無量壽經奉贊》七言偈百九十五行並《問答》一卷,流行於世。’可見《略論》即是《問答》,曾附屬於本偈流傳的,但新羅•元曉的《無量壽經宗要》指出其中‘渡河著衣脫衣’的譬喻為鸠摩羅什所說,其他也還有異論。 昙鸾的淨土思想,完全表現於《往生論注》。他在《論注》的卷頭即引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說明菩薩欲求阿毗跋致(即不退轉法)有難行、易行二道。在五濁之世無佛之時求阿毗跋致名為難行道;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由佛力住持入於大乘正定之聚名為易行道。這就是說,在無佛之世‘唯是自力,無他力持’,難得阿毗跋致,譬如陸路步行則苦,名為難行道。反之,乘著佛的本願力往生淨土,即依他力而得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名為易行道。 昙鸾強調依佛本願力,其思想根源於《無量壽經》。他在《往生論注》卷下說明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殊勝和修五念門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要點在以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以阿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三大本願為中心的他力本願,發揮了彌陀淨土教義的蘊奧。後來唐代善導所發揮的彌陀本願論,就是祖述昙鸾此說的。 昙鸾的淨土學說是傳自菩提流支,已經成為一般通說。但也有人以為是經過慧寵、道場二師師傳於昙鸾的(道綽《安樂集》卷下)。一說慧寵原從廬山慧遠受傳淨土法門,後來又得菩提流支印可,成為兩人的弟子。道場是慧寵的弟子,又是廬山東林寺第三代住持(聖聰《淨土三國佛祖傳集》)。這兩人都是慧遠的後繼者,不知何以又被認為菩提流支的弟子。在昙鸾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提到他們的事跡,所以他們的關系很疏遠是可想而知的。 在昙鸾以後至道綽之間,《佛祖統紀》卷二十七記載往生高僧有二十二人,這些人和昙鸾無直接關系。道綽《安樂集》卷下所舉的中國淨土教系六大德的名字,提到大海和法上,並未肯定他們和昙鸾的傳承,只有日本•聖聰《淨土三國佛祖傳集》卷上說大海是玄中寺鸾公的嗣法弟子,法上又是大海的嗣法弟子。這似乎是後來的傳說,真正祖述昙鸾的教學並將淨土宗的發展作出貢獻,成為善導淨土教先驅的當推道綽。(林子青)【】】【 五住地 (名數)根本之煩惱,能生枝末之煩惱,故名住地。住地之煩惱有五種:一、見一處住地,身見等三界之見惑,入見道時斷於一處,故曰見一處。二、欲愛住地,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重,故表愛之名。三、色愛住地,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最重,故獨表愛之名。四、有愛住地,無色界之煩惱中,除見與無明者。其中愛著之咎最重,故表愛之名。有愛之有為生死之義,無色界之愛於生死之果報,為愛著之最終者,故名有愛。五、無明住地,三界一切之無明也,無明為癡暗之心體,無慧明者,是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故別立一住。大乘義章五本曰:「本為末依,名之為住。本能生末,稱之為地。」勝鬘經寶窟中末曰:「能生為地,令所生成立名住。」 參考資料: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又雲五住地煩惱。即見、思無明煩惱,有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無明住地等五種,稱五住地惑。出‘勝鬘經’。此五種惑為一切煩惱所依所住又能生煩惱,故稱住地。 《大乘義章》卷五: 1.見一處住地,即身見等三界見惑,入見道時,並斷於一處。 2.欲愛住地: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而著於外五欲(色、聲、香、味、觸)煩惱。 3.色愛住地: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捨外五欲而著於己色身煩惱。 4.有愛住地:無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捨離色貪而愛著己身煩惱。 5.無明住地:三界一切無明。無明為癡暗心,其體無慧明,是為一切煩惱根本。五住地惑中,唯識家主張:前四種住地惑為煩惱障種子,後一種為所知障種子。 台宗則以見一處住地為見惑,第二、三、四為三界思惑,總稱為界內見思惑,二乘人斷而出三界。第五無明住地,即界外惑,立四十二品之別,經四十二位次始能斷盡變易生死,得證大涅槃。 [菩薩櫻珞本業經卷下、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勝鬘經述記卷下、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文句記卷二下、天台四教儀集注卷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靈峰為雁蕩山的東大門景區,總面積約46平方公裡。 它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與靈巖、大龍湫並稱為雁蕩三絕。景區內層巒疊嶂,奇峰環拱,千形萬狀,美不勝收。靈峰夜景,移步換形,變幻多姿,妙不可言。兩大奇洞——觀音洞、北斗洞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蕩山的代表景觀之一。峰內的觀音洞建有九疊危樓,建築極具匠心,與天然洞穴之美融為一體,為雁蕩山第一洞天。觀音洞隱於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洞中累有九層樓閣。太陽正照洞底大殿,每天才數分鐘。觀音洞為雁蕩山第一洞天,深藏玄機,經年香煙缭繞。 靈峰寺位於浙江北部安吉縣城西南白水灣鄉靈峰山(古稱北天目),始建於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號“靈峰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時吳越王錢镠游靈峰,流連巖上之美,回杭後,賜“靈峰長興”匾額,以光山門,並施捨修寺,梵宇一新。宋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為“百福講寺”,英宗皇帝賜玉玺一方,以鎮山門。清乾隆十二年,更名為“靈峰寺”。 禅宗靈峰派創始人藕益大師系中國佛教史上著名人物,俗姓鐘,名際明,又名聲,字振宇,出家剃發後命名智旭,字藕益,別號“八不道人”,原籍江蘇木渎人,生於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14歲從憨山弟子雪嶺剃發出家,後住晟溪、溫陵、湖州、九華等寺院,但對靈峰寺情有獨鐘。他雅愛靈峰人樸景幽,33歲有偈語“靈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後三次歸臥靈峰,長達十年之久。清順治十一年(1655年)在靈峰圓寂,弟子奉骨塔於大雄寶殿右側。大師著書甚豐,有《靈峰論》五十多部221卷,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後被奉為淨土宗第九祖師,他所開創的靈峰派以及他所倡議導的一代宗風,由他的高徒蒼輝法師繼承發揚。 人身難得今昔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 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的法寶,一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的眾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高雄文殊講堂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②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刍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聲聞。眾望所識。大阿羅漢。其名曰尊者捨利子。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阿泥律陀。如是等諸大聲聞而為上首。復與無量菩薩摩诃薩俱。一切皆住不退轉位。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其名曰妙吉祥菩薩。無能勝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如是等諸大菩薩而為上首。復有帝釋大梵天王。堪忍界主。護世四王。如是上首。百千俱胝那庾多數諸天子眾。及余世間無量天人。阿素洛等。為聞法故。俱來會坐 爾時世尊告捨利子。汝今知不。於是西方去此世界。過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極樂。其中世尊名無量壽及無量光如來應正等覺。十號圓滿。今現在彼安隱住持。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 又捨利子。何因何緣。彼佛世界名為極樂。捨利子。由彼界中諸有情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重行列妙寶欄楯七重行列寶多羅樹。及有七重妙寶羅網。周匝圍繞四寶莊嚴。金寶銀寶。吠琉璃寶。頗胝迦寶。妙飾間绮。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處處皆有七妙寶池。八功德水彌滿其中。何等名為八功德水。一者澄淨。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輕軟。五者潤澤。六者安和。七者飲時除饑渴等無量過患。八者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種種殊勝善根。多福眾生常樂受用。是諸寶池底布金沙。四面周匝有四階道。四寶莊嚴甚可愛樂。諸池周匝有妙寶樹。間飾行列香氣芬馥。七寶莊嚴甚可愛樂。言七寶者。一金。二銀。三吠琉璃。四頗胝迦。五赤真珠。六阿濕摩揭拉婆寶。七牟娑落揭拉婆寶。是諸池中。常有種種雜色蓮華。量如車輪。青形青顯青光青影。黃形黃顯黃光黃影。赤形赤顯赤光赤影。白形白顯白光白影。四形四顯四光四影。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自然常有無量無邊眾妙伎樂。音曲和雅甚可愛樂。諸有情類聞斯妙音。諸惡煩惱悉皆消滅。無量善法漸次增長。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周遍大地真金合成。其觸柔軟香潔光明。無量無邊妙寶間飾。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晝夜六時。常雨種種上妙天華。光澤香潔細軟雜色。雖令見者身心適悅。而不貪著。增長有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殊勝功德。彼有情類晝夜六時。常持供養無量壽佛。每晨朝時持此天華。於一食頃。飛至他方無量世界。供養百千俱胝諸佛。於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樹花。持散供養。還至本處。游天住等。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種種奇妙可愛雜色眾鳥。所謂鵝雁鹙鹭。鴻鶴孔雀。鹦鹉羯羅頻迦。命命鳥等。如是眾鳥。晝夜六時恆共集會。出和雅聲。隨其類音宣揚妙法。所謂甚深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道支等。無量妙法。彼土眾生聞是聲已。各得念佛念法念僧。無量功德熏修其身。汝捨利子。於意雲何。彼土眾鳥。豈是傍生惡趣攝耶。勿作是見。所以者何。彼佛淨土無三惡道。尚不聞有三惡趣名。何況有實罪業所招傍生眾鳥。當知皆是無量壽佛變化所作。令其宣暢無量法音。作諸有情利益安樂。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常有妙風。吹諸寶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俱胝天樂同時俱作。出微妙聲甚可愛玩。如是彼土常有妙風。吹眾寶樹及寶羅網。擊出種種微妙音聲。說種種法。彼土眾生聞是聲已。起佛法僧念作意等無量功德。捨利子。彼佛土中有如是等眾妙绮飾。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有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希有事。假使經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以其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舌。一一舌上出無量聲。贊其功德亦不能盡。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佛有何緣名無量壽。捨利子。由彼如來及諸有情壽命無量無數大劫。由是緣故。彼土如來名無量壽。捨利子。無量壽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來。經十大劫。捨利子。何緣彼佛名無量光。捨利子。由彼如來恆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無有障礙。由是緣故。彼土如來名無量光。捨利子。彼佛淨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無量壽佛常有無量聲聞弟子。一切皆是大阿羅漢。具足種種微妙功德。其量無邊不可稱數。捨利子。彼佛淨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極樂世界淨佛土中。無量壽佛常有無量菩薩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種種微妙功德。其量無邊不可稱數。假使經於無數量劫。贊其功德終不能盡。捨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若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轉。必不復墮諸險惡趣邊地下賤蔑戾車中。常游諸佛清淨國土。殊勝行願念念增進。決定當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捨利子。彼佛土中。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甚可愛樂。是故名為極樂世界 又捨利子。若諸有情聞彼西方無量壽佛清淨佛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皆應發願生彼佛土。所以者何。若生彼土。得與如是無量功德眾所莊嚴。諸大士等同一集會。受用如是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常無退轉。無量行願念念增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故。捨利子。生彼佛土諸有情類。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又捨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又捨利子。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說誠谛語。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淨佛土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又捨利子。如我今者稱揚贊歎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如是東方亦有現在不動如來。山幢如來。大山如來。山光如來。妙幢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東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南方亦有現在日月光如來。名稱光如來。大光蘊如來。迷盧光如來。無邊精進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西方亦有現在無量壽如來。無量蘊如來。無量光如來。無量幢如來。大自在如來。大光如來。光焰如來。大寶幢如來。放光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北方亦有現在無量光嚴通達覺慧如來。無量天鼓震大妙音如來。大蘊如來。光網如來。娑羅帝王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下方亦有現在示現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勝德光明如來。師子如來。名稱如來。譽光如來。正法如來。妙法如來。法幢如來。功德友如來。功德號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下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上方。亦有現在梵音如來。宿王如來。香光如來。如紅蓮華勝德如來。示現一切義利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上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東南方。亦有現在最上廣大雲雷音王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東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西南方。亦有現在最上日光名稱功德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西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西北方。亦有現在無量功德火王光明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西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如是東北方。亦有現在無數百千俱胝廣慧如來。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東北方自佛淨土。各各示現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周匝圍繞。說誠谛言。汝等有情。皆應信受如是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何緣此經。名為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捨利子。由此經中, 。稱揚贊歎無量壽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及十方面諸佛世尊。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各住本土。現大神變。說誠谛言。勸諸有情信受此法。是故此經。名為稱贊不可思議佛土功德一切諸佛攝受法門 又捨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或已得聞。或當得聞。或今得聞。聞是經已深生信解。生信解已。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如說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捨利子。汝等有情。一切皆應信受領解。我及十方佛世尊語。當勤精進如說修行。勿生疑慮 又捨利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功德莊嚴。若已發願。若當發願。若今發願。必為如是住十方面。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如說行者。一切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捨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一切皆應於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深心信解。發願往生。勿行放逸 又捨利子。如我今者稱揚贊歎無量壽佛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佛土功德。彼十方面諸佛世尊。亦稱贊我不可思議無邊功德。皆作是言。甚奇希有。釋迦寂靜。釋迦法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乃能於是堪忍世界。五濁惡時。所謂劫濁。諸有情濁。諸煩惱濁。見濁。命濁。於中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是故捨利子。當知我今於此雜染堪忍世界五濁惡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方便利益安樂諸有情故。說是世間極難信法。甚為希有不可思議 又捨利子。於此雜染堪忍世界五濁惡時。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聞說如是一切世間極難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說。如教修行當知是人。甚為希有。無量佛所曾種善根。是人命終。定生西方極樂世界。受用種種功德莊嚴清淨佛土大乘法樂。日夜六時。親近供養無量壽佛。游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所聞法受記。福慧資糧疾得圓滿。速證無上正等菩提。時薄伽梵說是經已。尊者捨利子等。諸大聲聞。及諸菩薩摩诃薩眾。無量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