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地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你忍不下來。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1991年6月16日高雄文殊講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續法法師著 目錄 引 引 念東高先生、千裡柬余。自謂年來一味淨土。娑婆境風浩浩。真如□。草堂青、皆不免蹉跌。勉余留心此件。余偶舉示百亭法師。而法師先有勢至念佛章疏鈔、在余案頭。二人取卷重閱。盡然興歎。謂高先生以身踐、為救時之藥語也。遂命兒子募資刻之。刻既竣。法師復謂余弁其首。余惟華嚴大經、德雲首宣念佛法門。馬鳴菩薩立論之祖。念佛與止觀並重。而楞嚴為譚性之書、然勢至念佛一章、列在圓通。禅宗下、不能抑蓮宗為非歸源見性之途也、明矣。今彌陀疏鈔、龍舒淨土等文、布在禅林。惟勢至章、僅附本經、而未有專行之疏。法師诠文釋義、勒成一書。為震旦人、添一重往生舟筏。不可謂非淨土之功臣也、又明矣。遂以此意復高先生而繼之以臆說雲。蓮師雲。念一佛名、換彼百千萬億之雜念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又雲。執持名號、至於一心、則復還空寂之體。又雲。當知淨土唯心、更無外境。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如是則蓮師雖極力主張西方淨土、而不遺宗門見性之旨、彰彰如是矣。則謂見性為淨土指歸而淨土為見性入路、未相違也。見性則掉臂皆淨土、而蓮台自不消說。不見性則淨土非了手。而種因要自不退。然則見性與不見性、而念佛修淨土、皆不可忽也。此義似本章所未及言。既以復於高、遂筆之此。以質諸真能念佛人、為何如也。 康熙庚申長至錢唐戴京曾書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天竺沙門般刺密帝譯】 《大佛頂首楞嚴經》就是《楞嚴經》整部經典的總稱,《楞嚴經》是簡稱,整部經叫做《大佛頂首楞嚴經》,其實比這個還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教我們怎樣來修行,怎樣來念佛會達到圓通,圓通就是一切法圓融,通達無礙,所以這個阿彌陀佛,左邊這個觀世音菩薩跟右邊這尊大勢至菩薩,這兩尊大菩薩都是在娑婆世界修行,修行到後來被阿彌陀佛看重,結果現在都站在阿彌陀佛的左右兩邊,所以我們娑婆世界出這兩尊很偉大,很偉大,別的世界,他方世界沒有,獨獨娑婆世界這兩尊,這個菩薩(大菩薩)都是娑婆世界修行去的,所以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產生這兩尊算很有面子,算很有面子,因為他方世界都沒有這樣,這經典都有記載,觀世音菩薩也是娑婆世界修行,大勢至菩薩也是在娑婆世界修行,現在都站在阿彌陀佛的旁邊,簡單講就是娑婆世界雖然是五濁惡世,不過根機很利,都可以補佛的位,這不簡單,所以我們若到極樂世界,遇到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我們就說:唉呀!我們都是娑婆世界,我們都是娑婆世界,算是同鄉,同鄉。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全忘記了,一人專憶就是佛思念我們,一人專忘就是眾生常常忘記,那麼這二個人,【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日 人有三等。】哪三種人?【一者極閒人。】第一個很閒的人,就她先生坐飛機被炸死,他領八、九百萬的保險費,不知道要做什麼,這女人錢很多了,錢很多,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很閒,她領八、九百萬,她先生一發生飛機空難,她領八、九百萬,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就開始坐著清閒,像這種這麼閒的人,沒有先生的人,像這種這麼閒的人,或者是兒孫都長大成人,很閒的人,很閒的人應該怎麼樣呢?要拼,【應當晝夜六時、持經念佛。】的的持經持不來,念大悲咒,學到現在還學不來,不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好,所以,我們今天的老人,若去參加那個民權公園唱歌的,不如我們來念佛,唱那個歌,狗就吠,很難聽,很難聽,狗就吠,很可憐,很可憐!他要來念佛,這太閒了,可惜眾生,老人他會懂得走入這條佛門的人很少、很少,他怕兒孫、怕媳婦不孝順,怕身上沒有錢,怕死後不知怎麼辦,所以他又不甘願吃苦,不甘願吃苦,他不願意,所以念佛辛苦,還要吃素,他不要,所以就沒有因緣,那麼我們若是有因緣,很閒的人,晝夜六時,持經念佛,過去有人……,這個出家人閒嘛!出家人比較……,住茅蓬,他怎麼修行呢?過去一個住茅蓬的人,他修行一天念《彌陀經》念七遍,《彌陀經》念七遍,再來就持往生咒、大悲咒,其余時間都念南無阿彌陀佛跟拜佛,所有的精神都放在這個地方,到他要往生的時候他站著往生,站著往生。有一個人是專門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有一次他臨命終要往生,結果沒有去,沒有去,結果沒有去的時候,他說:你識得字,你怎麼不念《彌陀經》,你只念佛而已,所以說《彌陀經》也是很重要,《彌陀經》也是很重要,所以他好像要往生,又好像沒有,但是聽到有人跟他講,你識字的人你應該誦這個《彌陀經》,功德才會圓滿,品位才會高,因為你識字嘛!你不是不識字,你不識字就話講,現在他一回來,回魂回來,不只是念佛,加強這個《彌陀經》,加強這個《彌陀經》,所以我們高這個晚課,每天要誦這個《彌陀經》的原因就是這樣,品位更加地高,更加地圓滿,當然平時是以持念佛號為主,這是最閒的人,最閒的人,我們這裡有很多人很閒,很閒的人不要說閒話,因為我看我們講堂閒的人很多,閒的人很多,有的很閒,有的不來用功這樣不好,很閒的人,【二者半閒半忙人。】半閒半忙的人,比如有的要上班,上班的時間不是很長來講,【應當每日晨昏二時、】早跟晚,一次一部經典,一般的祖師大德有這樣寫,一次至少不能低於半個鐘頭,一次早課、晚課不可以少於半小時,若少於半小時,不是叫做早課、晚課,那叫做應付一下,應付一下。佛祖!我今天有報到,我有打卡,我有打卡,我有燒香,有的人念一念一下子而已,不行,這樣不行,半閒半忙的人,比如說他一半上班,早、晚二課很重要,一定很重要,【一心持念。】一心持念。【三者極忙人、】極忙的人,極忙的人就是整天都在幫人家綁粽子,忙碌,整天都是忙碌,忙碌,【應當每日】整天都在幫人家綁粽子的人,做饅頭,很忙碌,他假裝忙碌,沒辦法他就要這樣子,【晨朝一時、】沒辦法,很忙碌,早上起來,【專心持念。誦持之式、】最簡單,很忙碌,很忙碌你就念【先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三稱。次舉勢至章一遍。往生咒三遍。】這又不用幾分鐘,【贊佛偈一遍。】贊佛偈就是阿彌陀佛身金色,再來【佛名百聲千聲萬聲隨意。三菩薩】就是觀世音、大勢至、清淨大海,這三菩薩【名每各十聲。後發願回向偈一遍。未誦】開始還沒誦之【前、已誦後、俱要對聖像前、】所以我們印這個西方三聖很莊嚴,你們要請三尊回去裱褙起來非常莊嚴,【合掌三禮。】合掌三禮,【如無佛像、】如果沒有佛像的人,【對經】拜也沒關系,比如我們有請一本文殊講堂的課誦本,對著課誦本拜也可以,要不然我們拿小張的,拜的時候拿出來,若不拜時放在抽屜裡面,小張的也可以,不過你可要拿對,不要拿我的相片出來拜,難怪老是在腹瀉,結果拿錯,怎麼這樣,分不清楚,一直拜、一直拜,我的(相片)拿起來欣賞,看就好,不要拜,我沒有修行,承受不了,對經【對空禮拜亦可。】那是沒有佛像的時候。【果能如此常行無間、】就是不要間斷,這句很重要,不要間斷,我們拜久會懈怠,拜久會懈怠,老是欠佛祖,老是說要補,老是說要補,【佛必哀憐。】佛必哀憐,佛就會哀憐我們。【凡有求願、無不遂者。】就會達到你的願望。【臨命終時、佛與聖眾、放光接引、】直接,【徑生極樂矣。】就是直接往生極樂世界。【行者當生信】佛的話,【願、】求生淨土,【切勿疑忽。】忽就是把他忘記了,懷疑而且忽略掉,不注重這個信、願,這個叫做疑跟忽,忽就是草草率率,就是草草率率,沒有在這個信的地方下功夫叫做忽。【此明每日經佛】誦經、念佛【並舉】的儀式,並舉【式也。】並舉就是把他舉出這個例子。下面是單,【若單佛名。】念佛的人,下面說【極閒者、】整天不知要做什麼,很閒的,很閒的,卻不知要做什麼,【除六時外、應當時刻念佛無間。】所以我不是告訴你,要去買一串念珠戴在手上,我常常告訴你們這樣,那串念珠你不要忘記,最好學習走路念佛,右腳跨出去念:阿彌,左腳跨出去念:陀佛,所以你在走路一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過,要小心車子,要小心車子,阿彌陀佛是擋不住大卡車,你念佛你可要注意看,一定要看清楚。【半閒半忙者、應當營事已畢、即便念佛。】趕快念佛。【極忙者、應當忙裡偷閒、】忙裡偷閒,閒時趕快找出時間來念佛,【十念念佛。】十念念佛,十念就是十口氣,十口氣,早上起來太忙了,太忙了就吸一口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差不多可以念三分鐘,因為我的中氣很足,中氣很足,聽我在講經就知道我的聲音很宏亮,我的中氣很足,所以我能夠念很久,所以我若念十口氣差不多要半小時。【此方名為不虛度也。】此方名不虛度,這樣你就不會浪費你的生命,【盡此一生、】這輩子,【一日無有暫廢。】不可以一天不作早、晚課,不可以,自你信佛到現在,信佛第一天到現在,信超過兩年的人,信三個月不算,自你信佛到現在,超過兩年的,早課、晚課都按部就班的舉手,按部就班的哦!NO,NO,所以我不是告訴你,很難,看到了嗎?會啦!有時候會放錄音帶下去聽,聽、聽……,聽錄音帶,會,我們都會,南無阿彌陀佛,都會,所以說要按部就班做,這是很難,所以我們懈怠的還是比精進的多,那就是不懂生死,所以,盡此一生,一日無有暫廢,絲毫都不能間斷。【則自念佛心口、當必成佛心口。】就是說我們自己念佛,我們用心下去念,用口念出聲,將來就變成佛的心跟佛的口。【經雲: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入如來種、親為佛子。不其然哉。】不其然哉,難道不是這樣子嗎?不其然哉,不就是這樣子嗎?意思是說你只要好好地念佛,就可以入如來種變成佛的弟子,不就是這樣的簡單嘛!底下這一段是教我們功課。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次舉勢至章畢。接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一、哆他伽哆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彌利都婆毗四、阿彌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彌利哆七、毗迦蘭谛八、阿彌利哆九、毗迦蘭哆十、伽彌膩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隸十三、莎婆诃十四】 【次舉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白毫宛轉五須彌 光中化佛無數億 四十八願度眾生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百千萬聲隨意) 下面這段發願文很重要,我看了很感動,很好,這一段,這段發願文寫得很好,我們來看一下,下面說:】 【後舉發願回向偈】 在旁邊寫三個字,下面寫三個字,寫:跪著念。這一段要跪著念,不是用站著念,要跪著念,跪著念。回向,平時無論你自修,或是說我們這個共修,像我們在共修:一心歸命,也是跪著念,凡是回向都跪著念。 我今稱念阿彌陀。 惟願慈悲哀攝受。 往昔所造諸惡業。 從身語意之所生。 願我臨欲命終時。 面見彼佛阿彌陀。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惟願慈悲哀攝受。證知忏悔及所願。】我們忏悔就忏悔過去的惡業,所願就是願求往生極樂世界,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願以此功德就是說:希望我念佛的功德,來莊嚴佛的淨土,那麼上報四重恩,四重恩就是國王的恩、父母的恩,師長的恩,眾生的恩,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希望我念佛能夠幫助地獄、餓鬼、畜生,能夠脫離這痛苦。【若有見聞者。】就是若有人聽到我在念佛的人,在拜佛的人,或是誦《紙彌陀經》的人,能夠【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密。(一遍。此當對佛跪念。念畢起身。三禮而退。)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薩就是大菩薩,【摩诃般若波羅密。】大智慧到彼岸。 偈雲。】這一段寫得很好,【一日無常到。】你若有一天無常到,【方知夢裡人。】你才知道你現在在做夢,表示說現在這個時候你根本就是在夢中,你執著一切,你是夢中在執著,這不是我們真正住的地方,我們真正的地方是極樂世界,是極樂世界,九品蓮花鄉,上品路,上品巷,上品號,都是上品的,上品的。現在你若到臨命終百年之後,你就知道:哇!每樣都不帶,才知道平常跟人家計較是是非非,誰最行?聽到是非如如不動的人最行,聽到贊歎如如不動的人最行,因為他生死有把握,他生死有把握了,為什麼?如如不動你怎樣都沒有關系,臨命終你什麼放不下,聽到贊歎也這樣子,聽到誹謗也這樣子,先生對我好也這樣子,念佛堅持到底,先生對我不好,我也堅持念佛,家庭怎樣破裂我也念佛,他知道這是假的,他不要再六道輪回了,所以說方知夢裡人。 【三者行。】行就是要去做。【身禮像、】就是要常常拜佛,【口稱名、】就是要常常念佛,【心觀想、俱要專一、絕無散亂。解知信願時、蓮華種植也。】你若深信切願,蓮華就種下去。【專念時、蓮華出水也。功成時、】就是說你修行修到相當的功力,【蓮華敷空也。】蓮華敷空就是當空,到極樂世界就產生了。所以說【設起疑退心、】你若起這個懷疑心,起這個。。。退道心,說:哎呀!我念這麼久沒看到,我病苦還是這樣,我障礙愈大,你愈有病苦,愈障礙,愈堅心,讓佛考不倒,讓這魔考不倒,你就常常跟佛祖這樣說,說:今天不是稍微讓我生病我就會退道心,今天不是讓我稍微遇到逆境我就不往生,不可能,考不倒,我什麼都不怕,向前走,噢!這句很好用,放在修行念佛的地方,很好,向前走,你若起這疑心,【蓮華又萎矣、】又凋萎了,起這懷疑就退道心,蓮華就凋萎了,若一邊念佛一邊打瞌睡的人就變成睡蓮,蓮華就長不大了,所以不要一邊念一邊打瞌睡,【由是晝夜六時、無有一念貪戀在娑婆。凡起居衣食、語】就是開口講話,【默】就是沉默寡言,【動】就是動態,【靜、】就是靜止,【皆不忘淨土。】這一句:語默動靜,皆不忘淨土,拿筆畫起來旁邊寫個:就是憶佛,就是用想的,你常常要想到有極樂世界,憶佛的意思,這個叫做憶佛,叫你一定要想佛,雖然你沒有念,但是這個憶佛的意識培養起來,這個就變成一種力量,語默動靜都不要忘記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叫做憶佛,就是你整天都要想佛。【至於臨命終時、應當念佛發願、不得怕死貪生。】這句適合一些老人聽,有一些老人是貪生怕死,會怕死,貪生就是說要長生不老,你到臨命終,你不死還是一定要死。【常自念言、】常常這樣念,念什麼呢?【我現在身、眾苦交纏、】糾纏不清,我這個色身眾苦交纏,這個色身就是這樣,所以我來觀照這個就很通達,這個病苦每天就是這樣,每天就是吐,都選那個固定時間,每天若是日落西沉時,我的胃腸就在叫,很痛苦,這個“風飛沙”那首歌,以前也聽得很熟悉,【不淨流溢。】不清淨,流出不清淨。【若得捨此、華池讬質。】我們若能捨離這些骯髒的東西,蓮華在池內,蓮華就產生在蓮華池裡面。【受無量樂、事極稱意。】一切都很合我們的意思。【如脫臭弊之衣,】脫一件骯髒衣服丟掉,就是我們這色身,我們這個色身是骯髒的,色身香的舉手,你色身香,你三天沒洗澡試試看,三天沒洗澡,發出一陣陣的體香,(笑)一陣陣的狐臭,三天沒洗澡,再怎麼漂亮的女人,人家都不敢靠近,很可憐!所以【得著珍御之服。】這“御”就是一種皇帝穿的,你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你就是脫一件骯髒衣服,穿一件什麼?穿一件像皇帝在穿的那種衣服那麼好,“珍御”就是寶貝,【萬緣放下。身心解脫。才有病患、】若有一點點病患,【莫論輕重、】不管他是輕還是重,你就馬上【便念】世間【無常、】,世間是痛苦的,【一心待死。】准備要往生,准備要往生。【即囑一切人、】所以我若臨命終我就要這樣觀想,我一定會往生,我一個人多少影響一些眾生,也有做一些功德,我現在就要贊歎自己,我臨命終就要贊歎自己,【凡來我前、】所以交代一切的人,凡來我前,來到我面前,一切【為我念佛。不得雜說世務、】不可以講一些世間的事情,【家緣長短。】攀緣長短,這長短就是親戚的意思,攀親攀戚,攀長攀短,一切人來到這裡全都念佛,世間的事情叫做雜說世務,家緣長短,家庭一切親戚朋友,長短好壞全都不要說,親戚朋友都放下。【再延法師、】再請法師來,【頻來誡勸。】請法師來,法師來跟他勸告,若沒有法師,在家人,你母親若要往生,為人女兒的人就在旁邊安慰她,“媽媽!你盡管放心,你盡管放心,放心往生,會錢我會去收回來,弟弟還沒娶,我會好好替他安排一下。”現在她媽媽一直比她,“我,我,你不用擔心,我總不會超過十個,不用擔心,”安慰她媽媽,所以臨命終這個安慰非常重要,安慰就是講好話,贊歎她,叫她要堅持到底,所以【依經指示。及到病重捨報之際。家人親屬、不得哭泣。並發悲歎懊惱之聲。】都不可以。【猶恐惑亂心神、忘失正念、但高聲朗念阿彌陀佛。】所以我告訴諸位,說你也不用念《彌陀經》,也不用念六字佛號,一去就:阿彌陀佛,大聲念,最好是買錄音帶助念,不然我們的氣受不了,念久我們會受不了。【守令氣絕神逝、】到他的氣斷,靈魂脫,【方可舉哀。】才可以舉哀就是才可以悲哀,才可以開始哭泣,哭很大聲都沒有關系,已死十幾個小時,若我,一般的規定是十六小時左右,十六個鐘頭,至少八個鐘頭,你可要記得師父講的話,一個人斷氣至少要八小時你才可以哭泣,才可以替他換衣服,要記得,八個鐘頭,最好能夠十六個鐘頭,要記住師父講的話。【若如此者、萬求萬生、必無疑也。】絕對不用懷疑。【復有遇障難者、不得正念往生。】提不起這個正念。【如偏風失語。】偏風就是中風,中風他就。。。,失語就是不能講話,講話講不清楚,【狂亂失心。】到臨命終會發瘋。【水火雷擊。蟲獸】這禽獸【鬼啖。】鬼,惡鬼來,我們人看不到,惡鬼來作弄,【毒藥陣亡。】毒藥或是戰爭陣亡。【怨賊王難。亦應預忏、】預忏就是說,唉!我現在要參加戰爭了,我怕我要被抓去砍頭了,怨賊王難,王難就是要抓去砍頭了,怨賊就是在半路遇到,無緣無故就要殺我們,我們遇到急難,我們就要先向佛求忏悔,業障現前了,一心求佛加被我們,【必蒙佛護。】一定會得到佛的護佑。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上】 【釋此一章大分為三 初通序大意 二開章釋文 三皈命回向 【大矣哉、】大矣哉的意思就是:唉!太偉大了,【念佛之為法門也。】太偉大了,這就是念佛的法門,非常的偉大,所以第一句話是很贊歎,大矣哉,太不可思議了,太殊勝了,【大小並收。】大乘、小乘的根機全都收,【利鈍均攝。】前面的是大乘跟小乘,現在是利根跟鈍根,說淨土法門是【事理圓融。】的法門,【性相無礙。】的法門,【即佛是心、】佛就是我們的心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無一心而非心佛。】沒有一種心不是我們心中的佛,簡單講所有的心就是我們的佛,所以正面來講,說:即佛是心,反面來講,說:無一心而不是心佛,【即心是佛、無一佛而非佛心。】所以的佛就是心,心就是佛的意思,【心一憶也、】若憶念這個佛,【佛佛全彰。】彰就是顯示出來,很明顯的,我們的心若一想佛,佛佛他就映現出來,就顯示出來。【佛一稱也、心心頓顯。】我們若一念佛,這個稱就是用念的,用心去念,若佛號一提起,我們的心(自性清淨心),心心就一直映現、頓現、顯示出來。【無有心外佛、為心所憶。】我們心中當然當下就是佛,沒有心外面還有一個佛,心若外面還有一個佛那就是外道、凡夫,要不然就是小乘的思想,凡夫、外道、小乘的都有心外佛,是為心所憶,沒有一個心外有佛被我們的心所記憶、所回想、所觀照,所以這個憶不能代表是一種回憶,這個憶就是密密的心念的作用,這個憶你若解釋作回想、記憶這不太貼切,這個憶就是深入我們內在的不可抹滅的念頭,深入我們內心很深的地方讓你無法去抹滅它,這叫做憶。【亦無佛外心、】佛的外面就沒有另外一個心,因為佛當下就是心,所以【為佛所稱。】就是為佛所念,就是說佛所念的也是我們這顆心,心所念的也是當下這個佛,既沒有佛外有心,或是心外有佛被佛所念,全都沒有,所以說【眾生念佛、佛在眾生心內。】眾生念佛,今天我們就是這樣,眾生念佛每天。。。每一個人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那麼佛就是在我們眾生的心裡,【佛念眾生、眾生在佛心中。】所以光光相攝,到後來變成佛、眾生跟心三無差別,所以下面說【是心作佛、】我們的心當下就是佛,所以【心不念而佛不作。】心若不起心動念佛就。。。,不作就是不能來到心中,不能見到你這個自性的佛,佛不作,佛不感應,就是說你心不念這個佛,佛也就不會來到你的心中應你之心中之念,因為你不念他嘛!他就不來。【即佛顯心、佛不稱而心不顯。】佛號若不念,不稱就是不念他,要念這個佛號,你佛號不念它,你心(自性清淨心)佛性就顯現不出來,【則知念佛一門、誠為見性成佛之妙法矣。】 我們休息一下。 【(丙)二別顯此章所诠】 【所以十二如來、號曰三昧。勢至菩薩、標為圓通。三昧、則總攝諸禅。圓通、則具足萬行。一心頓實、不亦宜乎。】 【所以下、分為三。初正顯。所以者、承前起後之辭。十二如來號念佛為三昧者、凡夫垢心、混若黃河。】就是說我們眾生的心貪、嗔、癡染污的心,混濁若黃河。【外道妄想、逸如奔馬。故說三昧、】菩薩三昧,所以佛說這個定【欲令返染成淨。】返這個污染變成清淨的心。【捨散入寂也。】寂就是靜的意思,定的意思,滅的意思,這個寂就是靜、非常靜的意思,用現在話的名詞叫做安詳,非常、非常的安詳,安詳裡面略帶有歡喜,有著知足感、幸福,所以學佛的人二十四個小時都覺得他很幸福、很幸福,這個世間莫大的觀念就是覺得自己很幸福,所以【勢至菩薩標念佛為圓通者。小乘七生】就是七次的生死,小乘的要經過七番的生死,這是證入初果之後,證悟到初果才這樣子的哦!不證初果不是這樣子的哦!要證初果然後經過七番的生死,才會【斷惑證真、】意思是說很難,很難,【權教】菩薩,【三祇】,三祇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哇!一大阿僧祇劫是十的四十七次方年,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三乘以十的四十七次方年,噢!那怎麼能算,那要什麼時候才算得完,【具因滿果。】權教菩薩就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具足一切的因,才滿這個果位。【故說圓通、】就不必這樣,圓通就是【欲令速證疾成、圓超直入也。】你光是念佛這樣就包括一切了。【三昧下、二重揀。】就是二種不同,揀就是差別,三昧底下有兩種的不同。【謂此三昧、總攝世出世間一切禅定、揀非余三昧也。如一】大熔爐,這個【巨冶、】就是一個火爐很大,【鑄成千器。】它能夠做很多、很多不同的器具。所以說【圓通具足八萬四千一切觀行。揀非余圓通也。】是念佛的圓通。【猶阿伽陀、】阿伽陀藥翻譯成中文叫做萬病總持,一切病都會好,阿伽陀藥【總愈萬病。末二句、三勸誡。三昧、實教所诠。圓通、頓教所诠。學頓實教者、是其所宜也。】是我們所應該適合的。【又上顯圓義、此兼顯頓實。眾生念佛定當成佛、實也。起信雲。專念阿彌、修善回向、願生彼界、終得見佛。華嚴雲。臨命終時、諸根散壞。】諸根,比如說我們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意根散壞,【唯此願王、】唯此願王就是我們往生的願,發菩提心的願,自利利他的願,【引導其前。即得往生、見彌陀佛。蒙佛授記、不久當坐菩提道場、】就是成佛,【成等正覺。眾生憶佛、現前即見、頓也。】頓,馬上見到,【佛藏經雲。無覺無觀、名為念佛。】這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做無覺無觀呢?連那個覺悟的念頭也沒有,連那個觀照的念頭一切自如本來如此,連那個覺的觀念也不可以有,連那個觀照的觀念也不可以有,意思就是連覺悟的能、所觀念都不可以有,有能覺、有所覺也不對,有能觀、所觀也不對,所以無覺就是能、所去掉,無觀就是能、所去掉,沒有能、所,這個才是真正的念佛,這才是與佛相應,你心中有佛才叫做念佛,【無想無語、是名念佛。】這妄想破除了,語言講不出來,所以這句無想無語就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思就無想嘛!無語,不可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就是無語嘛!心行處滅就無想嘛!是名念佛。【摩诃般若雲。菩薩摩诃薩念佛、不以色念、】不能用色法念佛,【不以受想行識念、】那麼以什麼念佛呢?【以諸法自性空故。】這句很重要,以諸法自性空來念佛,這個就是我們這一句要討論的地方,什麼叫做諸法自性空?用這個理念來念佛,簡單講就是既然諸法(一切法),自性空了不可得,全盤放下,單提一句佛號,這叫做不以色,不以受想行識念佛,以什麼?以諸法自性空,既然諸法自性空,一切法不可得,單提佛號,佛號就是自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諸法自性空念佛就是以無所執著的(來念),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就是本來面目,【今兼顯此。故頓實者、宜應學也。】應該學也。 【(丙)三引取勝益勸修】 【聞說四句、初引明。說佛名者、華嚴雲。勝雲佛現時。】勝雲佛出現的時候,【寶華林中、】寶華林中就是樹林裡面有很多花,【出說三世一切諸佛名號音聲。時彼如來、於眾會中、說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羅。】修多羅就是經典,我們所講的經典,就是經典,就是講經,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這個法的經典。【入無盡者、華嚴雲。勝雲佛所、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了知一切佛決定解莊嚴成就海。】這個海表示同時具足,這個佛教《華嚴經》講的海,裡面講的海印三昧論,就是一切法同時具足,無前無後同時具足,【了知無邊佛現一切眾生前神通海。了知一切佛力無畏法。】這樣你看這勝雲佛一下子就講這麼多法出來,不可思議。【於善眼佛所、即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如是等十千法門、皆得通達。】前面我們所講的法門都通達。【憶佛境者、】是怎麼憶呢?憶就是想,【華嚴雲。】說:善德!這個【德雲】,這個比丘、善知識,【告善財言。】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這個德雲,【善男子。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多解脫者。華嚴雲。所謂智光】說我們智慧的光,【普照念佛門、乃至住虛空念佛門等、二十一種。】總共有二十一種,很繁,不寫出來,【有此下、二結勸、】那麼二種結勸,再來就是【二。初正勸。諸余法門、】其他的法門,【淺則】根機,講淺的時候【上根】的人【不被、】不受益,不被就是不受益,意思是說到(把)念佛法門比較淺,比較利根的人他覺得不滿足,太少、太淺;而這個法若講得比較【深則下根絕分。】下根人就聽不懂,像我們現在講的《百法明門論》,講到唯識學的觀念,很多人聽不懂,坐在那裡托著腮,不知所雲,我說:你怎麼老是托著腮?他就說:師父!人家說托著腮聽經也有功德,比看電視好,我就老是托著腮。聽不懂,沒辦法,聽不懂就托著腮。【唯此一法、利鈍兼收。】全都收,唯此念佛的法門,利根的也收,鈍根的也都收。【如水清珠、】像水中清淨的珠就是令水澄清之珠,摩尼寶珠,這摩尼寶珠若放下去,這水馬上會澄清,【到處便益。】所到之處全都可以利益。【故當信受行持。】所以要好好來信受來受持。【念佛如種谷、自心如家田。】我們自家的田裡種五谷的種子,念佛就像五谷的種子,那麼我們自己的心就像家裡的田園,至於【信】呢?信這個淨土法門的信,這個法呢?【如信栽此種、定得成谷。】一定可以成谷,成谷就是一定有收成,【願】呢?願【如知此佳種、一心】的願,如知道這是佳種,是很好的種子,一心【求谷。】【行】就是說行【如欣求得谷、】所以【作耕耨事。】就是耕耘的意思。【何得下、二結責。】結勸我們,【十界因果、皆唯心現。】下面你可要注意聽,【若一念心、嗔恚邪YIN、即地獄界。】怕你下地獄,再來,你若【悭貪不施、】你這輩子悭貪不施捨,【即餓鬼界。】下輩子投生餓鬼。【愚癡暗蔽、】蔽就是遮蓋的意思,迷迷糊糊,【即畜生界。我慢貢高、】這大家都有犯到,【即修羅界。】因為我慢嘛!他貢高,阿修羅界,那麼你【堅持五戒、】下輩子出世可以為人,【即人法界。精修十善、即天法界。證悟人空、即聲聞界。知緣性離、】知緣,這緣就是一切法,知道一切緣起法,性離就是無自性,就是緣起性空,知道一切緣起性空,這個【即緣覺界。】那麼利他【六度齊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同時修,【即菩薩界。真慈平等、即佛法界。今此教念佛者、欲人念我自心、成我自佛。】自己的佛,【雲何捨自心佛。】來辜負佛的教化,【孤佛教耶。】孤就是辜負,負,辜負佛的教化,【如來不思議境界經雲。菩薩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所造,唯心【量。】所以【得隨順忍。】隨順忍,這句話你要注意聽,很重要,什麼叫隨順忍?就是隨順一切境界,不動念而且能夠忍辱,因為本性沒有對立、順逆二境,順境、逆境跟本性扯不上關系,簡單講就是在因緣性空法裡面跟本性都沒有關系,扯不了關系,也不離開緣起,當下也不因為緣起法而煩惱,為什麼?一切順境、惡境統統隨順它,簡單講順一切境界而不起心不動念,叫做得隨順忍,你若要說這個隨順忍就是跟普賢菩薩所講的恆順眾生(一樣),我恆順眾生,我就保持如如不動,看眾生你要怎麼辦,看你怎麼樣,這個就是真的功夫了,下面說【捨身】若能有這種功夫,所以我老是說我們光是想求生極樂世界,但不知道要學忍辱,每個人都知道要往生極樂世界,但是不會想學忍辱你就忍耐不住,所以說捨身【速生極樂淨土。】為什麼?你注意看!捨身速生極樂淨土,你可要看前面那句,因為得隨順忍,能夠順一切境界而不起心、不動念,所以生死就灑脫,你就自在,簡單講馬上往生極樂世界唯一的條件就是隨順忍,【照律師問。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既是佛、何須念他佛耶。】說你心作佛,是心是佛,心既然是佛,你念他佛做什麼,【答。只由心本是佛、故令專念彼佛。梵網戒雲。】《梵網經》這個菩薩戒本這樣說,【信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所以我們的心。。。,【汝心佛者、未成佛也。】未成佛,說我們心的佛是還沒有成佛,【彌陀佛者、己成佛也。未成佛者、久沉】入【欲】望的【海、】裡面,所以他【具足】一切【煩惱、】所以【杳無出期。】所以杳杳,遙遠的,沒有這個出的機會,所以【己成佛者、】就是已經【久證菩提、具足威神、能為物護。】就是能為眾生的保護,能夠保護一切眾生。【是故諸佛、勸令念佛。】勸告我們念佛。【即是以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為救護耳。眾生若不念佛、聖凡永隔、父子乖離、長處】處就是住,長處【輪回、】永遠就住在輪回的這個地方,【去佛遠矣。所以文殊】師利菩薩【普賢等諸菩薩、皆願念佛往生、況我凡愚人耶。又彼螟蛉、】螟蛉就是蛾的幼蟲,顏色淡綠,喜歡吃有害的植物,俗名叫做青蟲,那麼這是出自《楞嚴經》,這螟蛉不是生自己的兒子,牠去咬別人的幼蟲,跟這個幼蟲幾乎相同,這螟蛉就守在幼蟲的旁邊,像我,像我。。。,牠都咬一只蟲在旁邊,每天都念:像我、像我。。。,咦!就變成螟蛉,就像牠,本來不是牠的孩子,它只是咬別人的來放在牠旁邊,每天就念:像我、像我。。。,念久了,因為心電感應,後來就變螟蛉,就成牠自己,所以說螟蛉【尚聽教成。】這樣教牠、這樣念牠,念久了,牠就會變成跟我們一樣。我們人環境很重要,學佛成道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可以人而不如蟲乎。】這螟蛉牠有那種願力,這樣念、念。。。念到後來(幼蟲)就像牠,何況我們念久了不會成佛,不如一只蟲,就是這樣,所以人家說救蟲懂感恩,救人沒功勞,這是比喻我們人不如一只蟲,蟲有辦法念、念久就像牠,而我們念久不會成佛?所以說【不願自棄。迷也甚矣。】不願,不願學佛,不願相信,不願往生,這是你自己放棄的,迷也甚矣,非常、非常的迷惑,十念可以往生,你不修行是多麼的迷惑。 【(乙)二略釋經題】 【楞嚴者、一切事究竟堅固也。乃大部之總名。圓通者、聖性法門、無不通也。是一章之別目。勢至者、啟教之人也。念佛者、修行之法也。文雖一十二行、義括淨土諸典。有教有機。有法有喻。生佛感應以遍含。自他因果而該徹。作心境之月燈。為聖凡之舟楫。故言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 【楞嚴者、】就是《楞嚴經》這個經題的名,楞嚴,【一切事究竟堅固也。】那麼一切事達到究竟堅固,我們(指眾生)一切事都隨緣在改變、變動,我們沒辦法究竟堅固,因為迷在事相,迷在理體,所以一切事都不能究竟也不能堅固,堅固就是不動,不受到一切事相(影響),不受到一切理的無明,不通達,所以我們要達到一切事,究竟就是通達空性,堅固就是因為具足了一切的這個法門,所以大開般若智慧,不動搖,那麼我們眾生沒辦法,所以楞嚴的意思就是說一切事究竟堅固。【乃大部之總名。】就是《楞嚴經》的總名。【圓通者、】這是二十五位聖者,這個【聖性】是說,在《楞嚴經》講的有二十五位的聖者,來講他們因地修行達到圓通的階段,這叫做聖性【法門、】就是有二十五位,有的用眼睛,有的用耳朵修行,有的用觸來修行,所以這個聖性的法門也就是通達這個聖者、圓通這個聖者的法門,從凡夫到聖人,他用各種法門都可以通達叫做聖性法門,【無不通也。是一章之別目。勢至者、啟教之人也。】因為這部經典是啟示我們教化念佛的法門。【念佛者、修行之法也。文雖一十二行、義括淨土諸典。有教有機。】有教是說他有種種方便權巧的教化,教你怎樣修持,有機是說哪一種來接受這個念佛法門的根機,【有法】有種種教你念佛的辦法,【有喻。】比如說母子形影不離,比如說你身上染香,有香味的人,比喻,所以有教有機,有法有喻,【生佛感應以遍含。自他因果而該徹。】說眾生跟佛感應互相遍含,遍含就是說眾生的心就是佛的心,以眾生的心來念這個究竟的佛,以佛的慈悲心來憐愍眾生的心,所以眾生跟佛他就會感應,遍含就是互相融合。自他因果而該徹,自就是我們念佛的心,他就是佛陀果位,阿彌陀佛果位的力量,所以我們用這個因地心,當下念佛就通徹阿彌陀佛的果位,阿彌陀佛的果位也就是因地念佛的心,所以叫做自力的念佛,直接就通到這個他力的果位叫做自他因果而該徹,該就是包的意思,互相這個通達。所以【作心境之月燈。】作我們的心中。。。,月跟燈就是表示目標跟方向,有月亮,晚上我們就看得清楚,若沒有月亮的地方,就藉著燈光,所以這心境的月亮跟燈光能夠照破無明,【為聖凡之舟楫。】楫是船上劃水的槳,你若要從此岸到彼岸你一定要像劃船,船要怎樣才會動?必須要有槳,比如說端午節龍舟大賽,就很多人劃槳,要轉凡成聖必須有助緣。【故言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這是整部經的經題,是出自《楞嚴經》裡面的一章——《勢至念佛圓通章》。 【楞下、先釋名。】就是楞嚴者,【一切事、三科七大也。】三科就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七大就是地、水、火、風、空、見、識;空,根,六根的根;識,意識的識;地、水、火、風是四大,加上空、見、識是七大,將來我們講《楞嚴經》會講到,【究竟、空也。】一切法若要達到涅槃一定要空,所以我一直教諸位說一定要修這個空觀,空觀就是念緣起法,剎那間、剎那間生滅,無一實體可得,當處即空,五蘊空、十二因緣空,六度也空,空一切法,這樣你就能夠究竟,再來就能夠堅固,因為你空一切法,所以你就可以入一切法,【堅固、】一切法【不空也。】也就是從自性顯現出來的一切法,這就是不空,妙用的意思,不空也就是妙用,所以空叫做真如,不空叫做隨緣,這個緣就不空嘛!但是【合二、】叫做【空不空也。】空就是真如,不空就是隨緣,所以說真如而令隨緣,隨緣當下就是真如,【蘊處界】這是三科,三【大、】科,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三科,【本如來藏。】就是當體就與如來藏和合,五蘊就是我們的清淨心,十二處就是我們如來藏的清淨心,十八界也是我們如來藏的清淨心。【故事事究竟堅固、】每一樣事情,事事,每一法,究竟堅固,【名楞嚴定。既住法位、世相常住。】住這個法位就是說因緣和合當相即空,所以空不壞一切法,住法位就是立一切法而當體即空;世相常住是說於一切業力所造成的緣起法裡面,你不要動到那個念頭,當處就安住在(空性)位置裡,無論善惡、對錯、高下、左右,一切都是這樣安住的,隨著因緣,隨著業力,而當相即空,於一切法剎那間、剎那間變化,一切當處就是空性,都不要去起心,不要去動念,這樣生死與你是了不相關,若能於緣起法當體即空,生死與汝了不相干,你就沒有生、老、病、死。所以說既住法位,法位就是一切法,不是事就是理嘛!安住在事相也是空,安住在理也是空,所以說來說去就是這顆心的運用。你看這世間大家都行善,我們歡喜心,看世間大家行惡,我們很痛心,其實歡喜心也空,很傷心、可憐,憐愍心也是空,佛就住在這個法位,世間相就常住。世相常住就是不壞事相而悟入空性,眾生是隨業而住,福德、業力這個題材所產生的這個世間,諸佛菩薩是無一切法不可住,所以叫做既住法位,世相常住,這世相常住不是永恆的住,而是就這樣住,你不要動念,就是這樣住下來,破壞也是法,成就也是法,就這樣住下來,不須要起心,不須要動念,與你生死了不相干,你就會發現心境一如,三千大千世界與你本來的面目就是同一體性,【故此亦名健相三昧。】把筆拿起來,健相三昧叫做首楞嚴三昧,就是大定三昧,就是說入此三昧能得定慧均等,是非常深的定,不是普通的定,叫做健相三昧,就是首楞嚴大定,也是首楞嚴三昧,同樣的名詞,那麼【聖性、】就是講這個道理,凡是從事相修到這個無生,【舉理。】這都是道理,聖性,聖人都了解這個無生的理體。【法門、約教。】化眾生的法門,【影略行果、】影略就是簡單的來說這修行的最後的果,【可知。】 【故言句、次總結。】 (甲)二開章釋文(分二) 初略標 二詳解 【將解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教攝。三宗趣旨歸。四略釋題名。五詳解文義。】 (乙)二詳解(分五) 初教興 二藏攝 三宗趣 四釋題 五解文 第一,【初教起因緣者。】一部教有一部教的因緣,那麼這部教是有什麼因緣呢?【智度論雲。如須彌山、非無因緣、非少因緣、令得振動。】像須彌山,不可以說沒有因緣,也不可以說少因緣,能夠令須彌山得振動,同樣,【念佛】法門這種【教】若要【興、】旺,【亦復如是。】所以念佛教興,這個不是這樣念的,是念佛法門這個教法如果要興盛,也必須有因緣,很多人看這個字句,就看得太短了,四個字,所以就誤解意思,說念佛這個法門,這種教化會興盛,也必須要種種的因緣。【具多因緣。】【一指出捷徑修行門路故。】指出就是標示出,捷徑就是什麼最近,修行,什麼最近呢?就是念佛這條路最近。【二直示】直示,直接開示,【當人念自心佛故。】直接開示說我們要念我們心中的佛,即心即佛。【三欲令悟入佛之心性故。】你念佛有什麼目的?念佛就是要悟入我們佛的本性,那麼為什麼有這種念佛的因緣,有這種教化?【四為顯生佛心無差別故。】第四種因緣,所以開發這個念佛的法門。第【五】念佛的法門以何因緣而起?因為要【度脫凡】夫,要度這個【外】道,【橫超】直接超越【三界故。】超越這個三界,所以有這個念佛的教起因緣。再來,念佛的教起因緣還有什麼呢?【六接引權】教的菩薩,【小】乘的根機,將來能夠【圓成佛果故。】因為權跟小,權就是權教菩薩,小就是小乘,那麼圓成就是將來會圓滿成就佛果,這個圓不是圓教的意思,是圓滿成就佛果。【七充足】充足就是具足,念佛它可以具足上、中、下【三輩無有疑悔故。】不會懷疑,也不會後悔,決定往生淨土。第【八】念佛的因緣是因為要【利益今後周遍無盡故。】周遍法界無盡,所以我在這裡也要勸告我的徒弟,無論如何徒弟們今生今世一定要弘揚淨土為主,才能夠報佛的恩。【九頓攝六根】就是圓頓來都攝這個六根,【證圓通境故。】因為我們當下這一念佛號提起,眼、耳、鼻、舌、身、意當下就空,以攝心來念佛六根就圓通。【十疾空障惱定生佛土故。】這個疾就是速,空就是除,很快的可以除掉你這些障礙跟煩惱,那麼你將來必定得生彌陀佛的淨土叫做疾空障惱定生佛土。 (丙)二藏攝 【二藏乘教攝者。謂三藏之中、契經藏攝。二藏之內、菩薩藏攝。三乘之中、大乘所攝。五教之內、後三教攝。】 【二句、標章。謂下、釋相。三藏者、一修多羅。】現在是解釋,修多羅【此雲契經。即經藏、诠於定學。二毗奈耶。此雲調伏。即律藏、诠於戒學。三阿毗達磨、】阿毗達磨翻譯成中文叫做無比法,【此雲對法。】對治,論藏都是對治煩惱的,【即論藏、诠於慧學。】對這個智慧的解釋,所以戒、定、慧。【今此經者、屬於經藏。】這個是屬於經藏,經、律、論的經藏。【自始至終、】從開始, 始到最後,【專說念佛三昧故。二藏者、一菩薩藏、】菩薩藏裡面都解釋菩薩的教行,這個理還有行跟果,菩薩的道理,菩薩的修持,菩薩的果報,叫做【诠示菩薩理行果故。】那麼【二聲聞藏、诠示】就是解釋,【聲聞】的道【理】聲聞的【行】持,聲聞的【果故。今此經者、屬菩薩藏。此經演說菩薩念佛圓通法故。三乘者。一小乘聲聞、謂四谛法門、】四谛法門是【運載眾生、出於三界、到涅槃城、成阿羅漢、猶如羊車。】羊車就比較小只。【二中乘緣覺、謂因緣法門、運載眾生、過於四空、】我查佛光大辭典,就是“有”也空,“無”也空,“自法”也空,“他法”也空,名叫做四空法,佛光大辭典寫得比較復雜,而我把它簡化,“有”,在這個世間一切“有”都是空,包括你那個“無”也要空掉,不能有那個“無”的觀念,“自法”也空,“他法”也必須空,所以【居寂滅捨、】住在這個寂靜法裡面,【成辟支佛、猶如鹿車。】就像鹿車這樣,就比較大一點,鹿比羊還大只。【三大乘菩薩、謂六度法門、運載眾生、超凡】超越凡夫,超越【小】乘的【境、】界,【直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彼岸、成於佛果、猶如牛車。】牛車就比較大,【今此經者、屬於大乘。以如來憐念眾生、勢至攝念佛人、安樂諸乘。度脫九界故。五教者。一小教、】小乘【唯談人空故。】無我,講這個無我。【二始教、】大乘的開始叫做始教,就是法空,始教應該加二個字:叫做大乘的開始,始教【但明法空故。亦名分教、】分教就是不圓滿,滿教就圓滿,分教【但說法相故。】很少談到法性中道的事情,所以它是始教,就是不究竟教,不了義教。【三終教、復說中道故。亦名實教、】又名了義教,【多談法性故。】最後就是【四頓教、】專對禅宗講的,《維摩诘經》也是頓教,不二法門嘛!也是頓教,【唯辨真性故。】你只要認識本性。【五圓教、唯說法界故。】說這個法界重重無盡,事事無礙法界。【今此經者、屬後三教。】圓教跟頓跟終教,終、頓、圓三教。【下雲、二憶念深、】二憶就是說【母】親也在想兒【子歷生、】兒子也有在想母親,叫做二憶念深,【不相違遠、】母子沒有離開很遠,不相違背,不相遠隔,【終也。】再來,【漸漸念時、終當成佛故。】所以我們每一天念佛,每天念、念。。。,認真念佛,【下雲、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你只要認真念佛那就是【頓也。】下面說【知佛即心、疾成佛道故。下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比如說你早課、晚課放下一切,把眼睛閉起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三聲、三聲、四聲,三聲、三聲、四聲。。。,你要全力以赴的把重心點放在念佛,不能放在持咒,(當然)持咒也是很重要,(但我們)還是要全力以赴,以七分念佛,三分持咒的比例來安排時間,有的人顛倒,七分持咒,三分念佛,錯了,臨命終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教你念佛,沒有在教你持咒,咒很重要,陪襯一下可以,但是你若將這個咒用這麼多的時間,而把念佛的時間縮短,這種修行是錯誤的。下面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圓也。了三無別、】了這個三乘無別,【圓通法界故。准知此經教義、深廣幽遠、】了解這部經典教義非常的深,非常的廣,幽遠就是道理很深,【非淺近矣。】不是很淺顯的。 底下這一段就比較復雜。 【三宗趣旨歸者。有總有別。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令達義為趣。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三境智、三佛境為宗、二觀智為趣。四行位、信願行為宗、入不退為趣。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 【三句、牒門、】牒就是記載的意思,古時候的竹片可以記載一些文字,所以記載這念佛法門叫做牒門,【謂宗旨歸趣也。當經所崇】崇,崇拜的崇。當經就是這部經,所崇,崇拜的崇,崇尚,就是崇尚念佛【曰宗、】“崇”後加三個字,崇“尚念佛”,就是說《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尊重念佛,意識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念佛法門,【宗之所歸曰趣。】宗就是遵,遵從,上面所宗,那麼宗最重要是會歸到哪裡?這就是趣,趣向於什麼,比如說我們這個講堂,我們人很多,趣向於這個修行念佛的道場,不是趣向於誦經、拜忏的道場,【若不識宗、無從趣向矣。】若不識宗就是說你要先了解,比如你要先了解講堂的性質它最重要,這宗就是所依照、所依存的是什麼,我們所依靠的是經典,那麼如果你連講堂你都不認識,那你就不曉得我們講堂的趣向是什麼,講堂是以法為宗,以淨土為趣向,為修行趣向,如果你若不識宗,你就無所趣向,宗你都不知道,你趣向什麼,宗就是大家所共同遵行的嘛!【有下、釋義。教說者、即念佛教門也。達義者、謂了達教中所诠心境緣念、】這個緣念,就是念佛,所以到後來眾生就能跟佛來感應,叫做【生佛感應、】像【染香】人,身上染到香,整天在做香的人,他身上一定有香味嘛!所以染香【入】這個無生的法【忍、】【自他生土之義也。】自就是自性佛土,他就是他方佛土,那麼我們往生到底是自性佛土還是他方佛土呢?所以說自他生土,到底是我們去往生還是沒去往生,還是本來就具足,這就是說自他生土之道理,意思是說自性土也可以,說他方土也對,說自性土也不對,說他方土也不對,看是在哪一個角度講的,就凡夫位來講,我們自性的佛土還沒顯現,確確實實是有他方世界,他方極樂世界,若自性開發出來,你說他方世界也是不離我們的本性,所以看我們修行的立場,看我們個人修證的功夫到哪裡,所以說隨著時間跟空間這個架構的不同,這個道理有時候安排在某一個空間、時空講得通,有時候在某一個另外一個角度才講得通,【事理、義中所具者。謂崇尚念佛等事、其意雲何。】這是什麼意思呢?【正欲彰顯彌陀自性、淨土唯心之至理也。】意思是說要顯示每一個人都有阿彌陀佛那個自性佛土,所以這淨土是唯心,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具足這個淨土的道理,念佛到最究竟就是這樣,自他不二,不二。【境智、】境界跟智慧這一對,【理內開者。】理內的凡夫這是天台宗的思想所講的,理外的凡夫叫做五停心觀,理內的凡夫叫做四加行,煖(xuan一聲)、頂、忍、世第一,這個我們在《教觀綱宗科釋》會開這個班,所以天台宗的思想,對於有心要學佛的人是非常的重要,一個啟蒙,這課非開不行,因為我們一輩子所接觸到的天台宗的思想到處都是。【境、即所觀之理。智、是能觀之心。】所以這個所觀的理跟能觀的心,這就是二觀智為趣,二觀,一個能觀之心,一個所觀的道理。【佛之圓融三身、】法、報、應身圓融三身,是真實境,【真境也。事一心、】不亂跟【理一心、】不亂,是【真觀也。】我們現在在觀就是散亂的觀,不能稱為真,真就是確實相應的意思,念佛念到事一心,是真正與佛相應的,若念到理一心,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以說才是叫做真觀,那麼我們現在的觀叫做散亂,【行位、隨智起者。信願行、三資糧也。】 【如是五對、展轉相因、以為生起。】如是五對,哪五對呢?教義一對,第二、事理一對,第三、境智一對,第四、行位一對,第五、因果一對,這就是五對,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因叫做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果,以為生起。 (丙)四釋題 【(丙)四釋題】解釋這部經的題目。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有四對,把筆拿起來,我叫你寫,你一定要寫,你要是不寫,到時候你一頭霧水,你不曉得講什麼東西。 【四下、標牒。有下、解釋。】那麼這個是一段、一段、一段的,所以這個沒有什麼特殊,就教他,“四”,一、二、三、四的四,就是有四對義,“釋”就略釋題目,就“標牒”,“有”底下是解釋有四對義,就是這個意思,【此句列也。】 【四下、】這一段,就是【念佛法者。】現在下面再來,我叫你寫你就寫,念佛法者,什麼叫做念佛法?念佛的法門是什麼意思?是怎麼念?現在再來寫一個: 甲,【念變化、】變化佛,【非受用佛、】這個受用佛,就是福德莊嚴的報身佛才是受用佛。非受用佛,就是非受用、不是自己受用的,釋迦牟尼佛他就是應【化身】變化來的,所以他是為了度眾生才來的,真實佛的色身不是這樣,所以說若是念變化佛,不是這個實報莊嚴的受用佛,那麼這個是【小也。】小教就是小乘教,就這樣子。 底下寫:乙,若【念受用、】身佛,自受用身就是實報莊嚴,他修福跟慧,具足清淨莊嚴的報身,當然就【非變化佛,】是【自報】,就是自己所修福德因緣的果報,這個是大乘的【終也。】 再來,丙,【念亦變化、亦受用佛、】是大乘始教,【他報】就是說自己很受用,也能夠利益眾生,所以念也變化,也自受用佛,也就是這個大乘的【始也。】 再來,丁,【念非受用、】念不是自己受用,【非變化佛、】就是空一切法,那麼就是當體即空離一切相,就是【頓也。】頓教相。 再來,戊,【念圓通無障礙佛】圓通無障礙佛,是圓教,【十身圓也。】 下面【勢至人者。】在旁邊寫個: 甲,【得應化佛力。小勢至也。】小教的勢至。 乙,【得功德佛力、】有得到這個功德的佛力,【始勢至也。】始教的勢至菩薩。 丙,你若【得智慧佛力、終勢至也。】 丁,你若【得如如佛力、頓勢至也。】 戊,【得無盡佛力、圓勢至也。】 【此亦約教略釋、】約教略釋,藉著這個教簡單解釋,【下更詳解。】【則知此題名內、人法雙彰。】有人、有法,有【因】、有【果】,這個【並舉。】這就是四法,人、法、因、果就是具足四個法,【理盡義周、】道理都盡,都周遍,【故標章首。】所以標這章為首。 (丙)五解文(分三) 初敘禮白儀 二正陳所證 三結答圓通 看【疏】,【梵語摩诃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雲。】什麼叫做大勢至呢?【我投足之處、】就是他在走路,腳抬起來這樣走一步,【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腳步走一走他就能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震動魔宮,這叫做大勢至。【觀經雲。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噢!都會震動,【亦名得大勢。】【悲華雲。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意思是說希望他將來成佛之後的世界跟觀世音菩薩都一樣,在經典裡面講觀世音菩薩成佛之後的世界,比現在的阿彌陀佛的世界更加莊嚴,那不簡單,不簡單。大勢至菩薩希望將來成佛的時候,希望能像觀世音菩薩那時候具足的世界那麼莊嚴。【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界故、】因為你願意取這個大千界故,【今當字】就是取名,“字”當作動詞用,今當字【汝為得大勢。】現在跟你取法號叫做得大勢,不是得到大勢哦!是得大勢,能夠的意思,得大勢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別名。“汝為得大勢”,你不要讀作:汝為得到這個大勢,這是錯哦!三個字要連起來念的,“得大勢”。【亦名無邊光。】無邊光,無盡無邊的光明。【觀經雲。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若依本文、能念大勢佛、】把筆拿起來,這個“大勢佛”,就是指阿彌陀佛,若依照本文,能念得這個大勢佛,很有威力,【能攝六根妄、】為專注的心境,【能接念佛人、故名為勢至也。】下面說【假此菩薩】就是藉著這位菩薩,【為發起者。表念佛法門、能發智光、】所以【得大勢力、離三界苦、取淨土樂也。於法自在、名為法王。從法化生、】因為藉著佛的法化生,所以【稱之為子。】從法化生,我們大家都是從法來的,是不是?稱為子,【悲華經雲。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過去曾作過觀世音菩薩的父親,所以簡單講起來就是,我慧律法師就是過去都曾作過你祖父、曾祖父,所以你今天坐在這裡聽經,因為我坐台上比較高位,你看!阿彌陀佛曾作過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的父親,所以我就是你父親,是真正的,是說不知何時而已。【今在極樂、居佛左右、助化一切。】現在極樂世界,住在佛的左右手,幫助佛來度化一切眾生,【次補佛處、】就是等覺菩薩要補佛的位,【故名法王子也。與、共也。倫、類也。聲氣相應、】同聲相應,同氣就相求,【名為同類。】比如說這裡是講堂的人,來啊,來聽經哦!都相同的,就聽經這一類的人來。你不會說:來啊,來喝酒哦!我們也不可能相邀跑去喝酒,若有,是一部分人會偷喝而已,不敢讓人家知道。有一天我去信徒家,我說:菩薩,阿彌陀佛!他就(師父以手掩嘴學信徒說話貌):師父,阿彌陀佛!他偷喝酒,怕師父聞到會罵,後來師父再問他,他就不敢講話了,(師父學信徒抿著嘴講話)&*#?*。。。,一直嗯,講出來有臭酒味,不敢講話。所以念佛的人是有慚愧心的人才會不敢講話,有的無慚無愧,喝雙鹿的五加皮,XO,拿破侖,五加皮,茅台酒,氣不相應,我上輩子這條酒戒絕對持得很嚴格,這輩子聞到酒味就吐,到現在不敢抽煙,我從小到現在不敢抽煙,不敢喝酒。【五十二者、數也、表勢至念佛一門、能攝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跟妙覺,【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雲,【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就是中國話,【大心眾生。】中國話說大道心的眾生,大心,就是大道心,發很大的心。【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賢首】賢首國師這是華嚴宗的祖師,【雲。菩提、此名曰覺。薩埵、此曰眾生。】菩提叫做覺,覺悟的意思,薩埵就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菩薩,那是覺悟的眾生,而我們是迷了的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所以智跟悲就是變上求菩提,下救眾生,我們今天也是這樣,我們今天聽經聞法就是從師父這個地方求到這個智慧,求到菩提,之後你們要用悲心來憐愍眾生救救眾生,【名菩提薩埵也。】【從座起者、師資尊卑、】長幼有序的意思,師資尊卑,師父一定是坐在上面,在講經、在說法,做徒弟的人要請法要跪著頂禮。從座起者,就算包括要禀告佛,他也是都要跪,因此在戒律也是一樣,跟師父講話也是要用跪,若請法也是用跪。現在卻不敢這樣,你這樣跪,我要跟你講話,你跪著我反而覺得怪怪的,你一直跪、跪,地上大理石涼,怕回去得風濕症。若依如法是要用跪的,請法一定用跪的,這在《沙彌律儀》也是講得很清楚,因為重法嘛!比如說那時候,我坐在那個地方,那個開計程車胖胖黑黑的司機,有一次他很不高興,現在人家來請教師父這個佛法,因為他是初機什麼都不懂,他看我跟那個人簡單回答請法,他跟我請法,我簡單回答他,很不高興,他說:師父!你怎麼不規定,若要請法要穿海青、搭衣端身跪著然後才來問。才覺得他重法,你要了解他有信心沒有,對不對?你這樣叫每個人都穿海青、搭衣跪著問,問兩句又脫掉,難道一定要拘於形式?請法尊重這是很重要沒有錯,當然他發心是正確的,他這樣講是正確的,正統的佛教是要穿著海青、搭衣,跪在師父面前請法,他這樣講是正統的,但是這樣來講,你要怎樣能圓通呢?他來,眾生的根機不同,他臨時來寺裡,你又叫他回去穿什麼缦衣,所以說某一種法要正統,某一種時間要方便法,他比較不會尊重三寶,並不是他不尊重三寶,他也很贊歎師父,所以他拿一千塊錢來供養,拿一千塊錢就塞給師父,好像我們在向他乞討,一千塊,師父!一千塊給你,一看就知道他很虔誠,他不懂得供養,拿錢給師父要跪著、要頂禮,他不懂,我們知道,因為他有聽到錄音帶,從台北來就是只為了見師父一面,為了要跟我相見,只為了要見一面而已,從台北坐車坐到高雄,跪著頂禮,我說:你有什麼問題。沒有,只為了想看師父長什麼樣子而已。看一次一千,這樣還不錯,我們也知道他是初學。把規矩訂這麼多,我認為不適合。所以講到這個從座起,那是說懂得道理,尊師重道,不然,初學的人來到這裡哪有辦法,你訂這些規矩,人馬上就全跑光,不可以,要看情形,所以師資尊卑,【名分秩然。】秩然就是次序,這個秩就是很有次序,次序井然,秩序井然。【有所陳白、】白就是述的意思,有所陳白就是陳述的意思,所以對長輩【不應坐故。】對佛那更不用講了,今天若佛來,我們敢坐嗎?今天佛來,大家都跪著,誰敢坐?佛是法王,我們沒有佛我們怎麼了生死?你到泰國才會驚訝,泰國對出家人的恭敬才令人驚訝,師父坐這樣,坐在前面這裡,那個在家居士要走過師父的前面,頭一定低下去,一定要這樣低下去,急急忙忙走過去,他若旁邊有路,絕對不敢走過師父的前面,若要走過去時,一定低頭低到。。。,表示說很不好意思,說:師父!對不起!我非從這裡過不行。趕快,他表現得很謙虛,頭低、低(師父學居士頭低貌),他也很行,都不會撞到柱子,低頭而過,低頭而過,噢!泰國對師父的那個尊師重道,唉!很嚇人,他才不像我們大乘佛法,師父!師父!好像在叫賣冰棒,喊來喊去,有一個多可愛,一個人:師父!來!來!我跟你講一些事情,他自己不會跑到我面前報告,竟向我招手,師父!來、來。。。,人家“來”的意思是說長輩向晚輩招手,你這麼懶惰,師父在這邊,竟向我招手要我過去,他用右手向我招手,我說:來、來,我用(手指)勾的,後來他自己來,不懂,不懂,所以說我們這個禮貌不建立也是不行,不尊師也不重道。你們到泰國去,今生今世佛教徒一定要到泰國去的,去看看那個小乘的,噢!那對師父的恭敬,師父坐在這裡,旁邊的白衣背這個僧袋絕對跪在旁邊,他不敢站著,不敢比師父還高,像我們到仁德法師那個地方去的時候,泰國對師父也是非常、非常的恭敬,我們號稱一個大乘的法門竟然不尊重師父,其實不是不尊重,不懂,因為我們中國不是佛教國家嘛!不像泰國這樣,出家人很普遍,所以他對三寶的尊重,包括國王都一樣。我們這講堂不用像泰國這樣,至少最基本上對師父的禮敬要注意,不然人家會笑。【頂禮佛足者、以己上頂。禮佛足下。敬之至也。】尊重到最高,【上皆身業。】頂禮是身業,【白佛言者。】拿佛來說,【上示曰告、下啟曰白、】就是說佛長輩對晚輩,在上的人告訴底下叫做告,底下,下就是晚輩對長輩叫做白,上示就佛告阿難,阿難就白佛,不一樣,佛告阿難,長輩對晚輩叫做告,晚輩對長輩叫做白,白就是晚輩恭敬長輩,這在《金剛經》就看得很清楚,【是口業也。身口恭敬、意業可知。】 【鈔】【梵語下、釋人名也。先勢至中、初約行、】第二是就願來講,第三是就悲來講,所以初就行,【中修自行也。由有智】慧,智德跟【斷】德,智德就是先天性的智慧,斷德就是後天性的加行跟用功,【威勢、故能震動一切。】【亦名下、次約願、上求佛道也。由有想念勢力、】動一個念頭念這個勢力,【故能取證淨土。】我們現在也都從這個念頭開始,願求這個極樂淨土,也是都從這個念頭,所以由有想念勢力,我們想,我們這樣願,念力所造成的,就能夠取證這個淨土,【亦名下、三約悲、下度眾生也。由有化導勢力、故能救拔三途。】【上二、自利。】就行跟願來講,【此一、利他。】悲就是利他。【依本文者、上通諸經釋名、此局】指限於本經,【當經】是指限於本經的【釋也。】【能念三句、亦約上求、】上求當中【中修、下度、】上求是什麼意思呢?能念大勢佛,大勢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往上求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被我們,憐愍我們;中修就是能攝六根妄,我們能夠攝受六根的虛妄,專精念佛,歸真;下度就是能接念佛人,能接引學佛的人。能念這三句就是上求、中修跟下度。【三義】,三種道理【以釋。】【大勢佛者、指彌陀言。十方三世佛中、彌陀為第一故。】所以下面說【能念、非如眾生不求大勢佛、及斷苦法故。】眾生不求阿彌陀佛,那麼他也不斷苦,不斷苦就是這個苦因,惡業繼續去做,他不斷,所以不能離開痛苦。【能攝、非如眾生六根、攀緣六塵故。】不是像眾生的六根攀緣這個六塵,阿彌陀佛不是這樣,阿彌陀佛【能接、】引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能念、能攝、能接,我們眾生沒有一樣有辦法,不能念、不能攝,六根每天都亂七八糟,也不能接引眾生。【非如眾生自利、不耐他榮故。】噢!這一句講得太好了,不是像眾生這樣,耐不住別人一點點好處,這個“榮”就是光耀、光榮、優點,耐就是按捺不住,受不了,忍耐不了,他比我還好,好像我比較差,就沒有那種隨喜功德的念頭,他就是不會隨喜,一個團體會大亂,就是這個不耐他榮,師父若每次叫這個(人),就說師父比較疼這個,偶爾有一次若叫另外那個,“你叫他就好了,你不要找我,你叫他就好了”,我們人這個心病很嚴重的,其實師父沒有那個意思,一個團體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人的內在裡面充滿著煩惱,困惑,這個要在這個地方下一番功夫,出家也是一樣,出家剃度還是凡夫,不是聖人,那個不耐他榮,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不能太炫耀,這就是眾生,人家佛祖能接引眾生,佛祖每天都在度眾生,他才不管你比誰強誰弱,也沒有對立法的觀念,在我今天我也是這樣子,我的徒弟我也沒有說哪一個強哪一個弱,都一樣,你不要犯到這裡的戒規都沒關系,我畫一個圓圈讓你跳,怎麼跳都沒關系,就不要踩到圓圈,畫一個規矩給你走,對不對?所以【有此三大德、威勢之至也。菩薩名實相稱、眾生無勢可知。於法下、次法王子。自在為王者、王以自在為義故。】王,誰敢管他,這一國之君,王是最自由,他一出口就是皇帝的命令,說斬就斬。【次補佛者、彼土彌陀佛後、次當觀音補位。觀音之後、次乃勢至補位。】當然這還得很久、很久。。。,【猶如儲君、】備用的君王就是太子,儲君就是太子,太子【暫居東宮。】暫時住在東宮。【後必南面、】南面就是繼承王位的意思,【紹王位也。】【與下、三與同倫。易曰。】易這麼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曰聲氣相應。若依華嚴、有八十四同(始從念、慧、趣、覺。終至不虛、出離)。故名同類。如七十三、】卷講得很清楚,【茲不繁錄。】因為太多了,所以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道若不同,就不相為謀,【同心言、其臭如蘭。】這個“蘭”在還沒有成長以前根部是很臭的,等它開了以後,哇!那就是萬裡香,到處都香,成長以後非常、非常香。【故雲與同倫也。五下四、五十二。】現在講這怎麼“行”,五十二位菩薩的行,甲,【信佛是心、】信佛就是我們的心在信,【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信心來作佛,你就能夠攝十信位。乙:安【住在三昧、觀佛實相、即攝十住法行。】觀佛的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丙:【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丁:【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回念佛心就是轉回來向佛心當下,向佛心住就是,佛心就是當體就是,本來的面目,這就是十回向。戊:【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這文字都很簡單,沒什麼好解釋的。【憶佛念佛、去佛不遠、】我們憶佛念佛,離佛就不遠,【即攝等覺法行。】【心想佛時、是心即佛、即攝妙覺法行。則知超凡入聖、唯有念佛為妙矣。】【菩下、五菩薩。初義約心、】23頁的倒數第6行,就是2、4、6底下,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說:菩提,佛道名也。“菩下”就是從一段開始,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心,【謂能如是憶佛、即成大道心眾生、名為菩薩。】初就是這個道理,【次義約境。】就這個境界。【謂能以念佛心、上求佛覺、下化有情、故名菩薩。從座下、釋敬禮也。意可知者、】意思是可以容易知道的,【謂意若不恭敬、】就是三業,身、口、意中的意業,三業裡面若不恭敬,【則身不避席、】他就不會避開那個位子起來頂禮,【口不發言、以身口禮白、】口不發言就是靜默,用這色身,色身是頂禮,口敬白,【隨意主故。】這很容易搞錯,隨意主就是隨三業的意業為主,引導,意業若清淨,身口自然就清淨的意思,意業若清淨,隨著意業清淨為主,所以身跟口,心就恭敬,口就恭敬白佛,【所以三業皆修敬者、表顯念佛、乃是一切世間希有難信之法也。】 (丁)二正陳所證(分二) 初詳引古佛教诏 二略述自己修行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我回想起來這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疏】【我者、即自指法身、不同情計】不同於一般眾生的情執的我,不同情計【我也。】就是不同於凡夫的情執的我,錯覺的我,【明記不忘、為憶。】明記不忘為記憶的憶。【過去、稱為往昔。恆河沙劫者、約恆河中之沙】一粒沙當作【以數劫、】那麼多,所以是【顯其久也。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人之不覺也。】佛是先知先覺,覺人之不覺,【略開三義、】三種道理,【一自覺我空、揀異凡外。】凡夫跟外道不會自我覺悟,不了解這個我是空性的。【二覺他法空、揀異二乘。】二乘只是我空而已,法沒有空。【三覺滿俱空、】覺行圓滿,【揀異菩薩。】不同於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不圓滿,還沒有圓滿的境界,表示佛是最圓滿。【出世者、無機不興、根熟則現也。】那麼出世就是說無機,沒有合這個眾生的機就不興,根若熟,他就現。【如來者、從真如起、】真就是不假,如就是不動,從如如不動的本體而來隨緣而不變,所以【來成正覺也。】【十二者、大彌陀經雲。】第一、【無量光佛。】第二、【無邊光佛。】第三、【無礙光佛。】第四、【無對光佛。】第五、【炎王光佛。】第六、【清淨光佛。】第七、【歡喜光佛。】第八、【智慧光佛。】第九、【不斷光佛。】第十、【難思光佛。】十一、【無稱光佛。】十二、【超日月光佛。】那麼這裡面都有一個“光”字,十二佛都有一個“光”字,我叫你們寫起來編號,把十二編號寫下來,這會講到的,【無量者、實智照理、無限量故。】實智就是空的道理,照理就無限量故。【無邊者、權智照事、無邊際故。】入一切法所以叫無邊際故。【無礙者、慈光與樂、無障礙故。】【無對者、悲光拔苦、無敵對故。】大悲的意思,沒有人像他這麼慈悲的意思。【炎王者、光音應化。得自在故。】叫做炎王,像火焰一樣的光。【清淨者、離垢清淨、發光明故。】清淨者,這是指法身。【歡喜者、令他受用、生大喜故。】【智慧者、以大智慧、破諸惑故。】【不斷者、常光不斷絕故。】【難思者、本光不思議故。】難思,不思議,不可思議。【無稱者、湧百寶光、不可稱故。】無稱者,當然就是無法贊歎,太偉大了。【超日月者、放一切光、超日月故。】【俱名光者、】全部都有一個“光”,【因中念本覺佛、發明心光。】發明這個本性的光明。【果上成妙覺佛、現起身光故。】所以【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一劫當中一直出現,【一約能念。】【表行者、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打成一片。】中國就是以十二時辰為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嘛!西洋是二十四個小時,印度是六時,晝夜六時嘛!十二時中,那麼是中國,所以十二時中就是二十四個小時的意思,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自性佛意思是空一切相,入一切相,當下佛號清清楚楚,當相即道,道即是佛,打成一片。【不得彈指頃、】在一剎那之間,就不會去【念世間五欲。】六塵,【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也。】發明出來,我們是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很少有那種間斷去念這個自性佛,我們都停下來,想這個五欲六塵,【二約所得。則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位。】轉十二類成十二聖位,意思是說【轉十二處】就是六根跟六塵,虛【妄】、妄【想、而成十二處佛德也。然十二佛、乃古如來、非今彌陀。而其名號同者、】其名號同者,下面解釋一下,【以師資一道、古今不異。】過去到現在全都一樣,【如釋迦觀音之類。】下面都有解釋。 【鈔】【我下、釋我等二句。我有四。一執見邪我、】眾生都這樣,【二自他慢我、】自己偉大,很我慢,覺得別人比我們還差,叫做自他慢我,第一、“執見邪我”就是執著自己是有一個真我,一個偉大的我,第二、有一個我慢,我,【三名字假我、】名字的名這是假的,【四法身真我。世人具邪慢。】因為邪見而產生我慢叫做邪慢,以不正見當作自己永恆的自我思想為中心的引導,名叫做邪慢,所以有學之人且我慢執假身,【學人且慢假。】就是有修行的人,我們現在大家都有想要修行,有學佛,有修行的人,而且我慢這個假身,出家之後若在生氣:你也不探聽我以前沒有出家是什麼(身份),這叫我慢,講起話來就狂妄自負,出家還是這樣子的,沒有辦法,沒有破我執嘛!在家人就更不用講了。聖人是知假悟真,假真,【聖人是假真。】就是說知道是假的,而悟到是真的,悟到真的我。【今勢至乃法身大士、不同三乘、】小乘、中乘跟大乘,【故唯真我。恆河、亦雲殑伽河、此雲天堂來。河從高處來故。乃是無熱惱池流出。】從這個無熱惱池流出。【廣四十裡、】恆河【沙】很微【細】,微細【如面。佛在祇園說法。河近講堂、故凡言多、取以為喻。】用這比喻。【梵語劫波、】我們現在講劫波就是講劫,劫波簡稱劫,梵語講劫,【此雲分別時分。】就是季節的長短,【俱捨雲。時之極少、名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劫。今取沙喻劫、】所以很久、很久。。。,就可想而知,【多久】你就【可】想而【知。】【梵下、釋有等六句。始本合一、名為覺滿。我法空盡、名為俱空。大彌陀下、引經。無量下、釋義。諸佛名號、取證不同。或因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或願行。此十二佛、皆以光分名者。蓋光有二。一智光。二身光。復有二義。一常光。】一種是常光,常光就是跟在佛陀的旁邊,【二放光。】就是要講經說法碰到因緣的時候就放光,常光,釋迦牟尼佛常光一丈,放光就是佛要講經時放大光明,所以【又有二因。一是功德莊嚴。二是本願成就。】【今釋佛名、亦約此六義也。】我剛才叫你標號起來,那個十二尊佛對著看,【初】佛,第一跟第【二、】比如說第一:無量光佛,無邊光佛,這兩位是【約二智。】來解釋,就智慧的角度,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三四、約二心、】就二種心,【攝二因也。】無礙光、無對光,【五六七八、約四身。】四種身。第【五】炎王光【是化身。】如同化身。清淨光【六是法身。】是清淨。歡喜是要令眾生歡喜的,所以【七是他受用身。】歡喜光佛。第【八】是智慧光,【是自受用身。】就是盧捨那佛,就是智慧身,智慧的報身。【即楞伽中、應化佛。如如佛。功德佛。智慧佛也。】這是《楞伽經》講的。再來,【九十、常光。】第九叫做不斷,第十叫做難思,不斷就常光不斷嘛!那麼常光難思,【十一二、】就無稱光、超日月光,這個【放光。】所放出去的光無稱就是沒有辦法贊歎,超過日月,放光。所以這十二尊佛都是就某一種角度這樣來解釋,【自性佛者、謂念自性佛也。不得念五欲者、觀經雲、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間、】彈指就是彈一下,連一剎那之間【念世五欲。】都沒有,當然這是何等的境界。【是謂系念、】系念就是好好的專注,三時系念就是這個意思,三時,三個時間好好的念佛,系念,做三時系念,【果能如此、一無間雜。】一點都不間雜,你若是能夠這樣,絲毫都不間斷,那麼就無雜念。【無量自性佛光、終得發明、】開發出來,【超於日月也。】【十二類生者。】這個是出自《金剛經》,【謂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也。】這十二種眾生,那麼這將來我們《金剛經》會講到,在這裡不多談。【十二聖位者。】十二聖位就是【謂干、】慧地,干慧地就是智慧,還是屬於干燥的,不是很滿的,叫做干慧地,再來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再來就是四加行,【煖、頂、忍、世、】叫做四加行,在小乘來講四加行是初果羅漢以前,在大乘是排在十回向跟初地的中間,要記住,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再來就煖、頂、忍、世第一,再來就進入初果羅漢,是小乘的判法。大乘的不一樣,大乘的是把這個煖、頂、忍、世第一,夾在初地菩薩以前,十回向以後,所以煖、頂、世第一叫做四加行,加一點力量去修行叫做四加行。再來就十【地、】【等、】就是等覺,【妙也。】就是妙覺,所以十二聖位就是干、信、住、行、向、煖、頂、忍、世、地、等、妙十二個階位。【無漸位者。經雲。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詳如楞嚴七八卷明。十二妄想者。謂六根六塵妄想也。經雲。六亂妄想、成業性故。】所以我們若造業,造業就變成一種力量,成業性,業性就是我們所講的業力,變成業力形成一一種力量,這個性就變成定,這個也就要報,一定要報,成業性就變成習慣性,貪、嗔、癡、YIN、怒、恚就變成習慣性,那麼業已經形成這個性,就是一種定的力量,那你就隨這個力量被牽引,牽你去六道輪回。所以【十二區分由此輪轉。】十二妄想,【是故世間聲香味觸、】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旋復就是一個周期,變來變去,六根六塵,所以【十二佛德者。謂六根六塵功德也。】十二佛德就是說你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業,你也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功德,同樣的意思,反過來的意思,那麼這個《楞嚴經》會講,在這裡不多講。【經雲。總括始終。】總而言之,【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有一千二百,【詳如楞嚴四七卷明。】都有談到這個角度的問題,六根、六塵裡面是怎麼修行,多少的功德,為什麼耳根比較圓通?它具足了多少個功德,分成幾個方向,那這個方向,比如說我們的眼睛,《楞嚴經》就是這樣講,它只能看前面而已,不能看後面,所以用眼睛來修行比較不容易圓通,若耳朵,你從後面叫我,我也是有聽到,所以耳朵能夠遍聽圓周,聽四方,功德就大,意思是說力量就大,所以這娑婆世界用耳根去修行是最容易成就,耳根念佛圓通,觀音耳根圓通,這才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而不是清海所講的那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胡說八道,都不怕因果,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所以說總括始終,始終:開始到最後,六根之中,各各功德不一樣,所以眼根就比不上耳根,這是這個意思,所以有千二百個功德,詳如《楞嚴經》,以後會講到,今天沒有那麼多時間。【然下、通妨。】通就是解釋,妨就是問難,然底下就通妨,疏通這個問難的人叫做通妨,妨就是妨礙、問難,哪一種【難雲。】問:【據大本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別號、唯一佛身。此何說言、】你現在怎麼能說【有十二佛相繼出耶。】十二佛就變成十二尊佛,大本經是說十二佛都是阿彌陀佛的別號,簡單講就是等於一佛,阿彌陀佛,十二佛的名號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你現在是說十二佛相繼來出生,一劫來出現,這樣變成十二尊佛。底下是答,這問答要寫下來,據大本,在旁邊寫個:問,【故此通雲。】旁邊寫個:答,故此通雲,所以在這裡要把它解釋一下,【諸佛同名甚多、故十二佛、乃是往古、非今法藏所成佛也。】意思是說過去的佛是十二佛同名,但是不是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所成的佛。底下再寫一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何以今名、濫古號耶。】那麼就《起信論》而言,說這十二佛是古佛,不是現在阿彌陀佛成佛,那麼若是這樣,為什麼用現在的名號,跟過去的名號混在一起,變成混亂不清呢?底下又寫一個:答,【故又釋雲。】所以現在又解釋說。(你不曉得我這一段看很久,我這一段真的看很久,不曉得在講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問、答,問、答,就要寫出這四個字,我剛好看一天一夜,因為這意義不通嘛!)噢!你若寫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子,何以今名,濫古佛號,跟這個古時候的古佛的佛號混在一起,答,故又釋雲,所以在這個地方又有一個解釋,【詳】就是記載,過去有記載阿【彌陀】佛跟大【勢至、】菩薩,【同時發心。】所尊的佛,【所師】就是所拜【之佛、亦同無異。而今彌陀、十二別號、同古佛者。】這就是【表顯師資即心即佛】過去佛號這樣,現在佛號也同樣是如此,就是師資相承,即心即佛【之道、一也。猶今釋迦立號、仿同古釋迦佛。】模仿以前的釋迦佛,【今觀音名、仿同古觀音等。故大本彌陀經雲。過無量佛剎、同名釋迦者、不可勝數。】這很簡單,你若去這個醫院,醫院同名的就很多,病歷表拿出來,醫院當護士的,噢!林美菊、謝鳳美,就一樣,什麼美美,什麼美麗,一堆二、三十個都同名,當護士的,一看就知道,同名。過去人家在講笑話,說一個小姐姓謝,鄉下來的不識字,姓謝,台語叫做謝,她名字不會寫,大概寫得不清楚的樣子,寫那個字可能人家看不懂,人家問她,是問她的名字,她(謝某美),出來,講:你是謝什麼美?她說:我吃蓬萊米。噢!這差很多,人家是問她:你謝什麼美?她中間那個字寫得不清楚,問說:你吃什麼米?她說:我吃蓬萊米。(笑)這是講講笑話,同名的很多,不相信,我若隨便念個名字就都有,叫做“阿麗”的舉手,有一個“麗”字的,卿、麗、菊、秋、鳳,哇!那是很多,罔市、罔腰,非常多,這種同名的就很多,【則無量壽佛之名、百千萬億、不可窮盡、何止於一佛耶。】就是都同名的也很多。中間這一段因為牽涉到《楞嚴經》比較深,在這裡不談,因為我們今天講的是《勢至念佛圓通章》,你再扯個《楞嚴經》,再繼續一直講下去,那沒有辦法,這樣你要講到何時才會完,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一定要稍微趕一下,打擾了諸位。 (己)次別示教道(分二) 初標名 二釋義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這是大勢至菩薩這麼說。 【疏】【彼佛、】我們前面說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所以現在說彼佛就是【十二佛也。】教就是說對我們講、對我們開示,所以說【語言指示、謂之教。】比如師父教徒弟,師父就是說有這個語言,有這個指示叫做教。【言念佛者。若據事念、】事念的意思就是事相上的念佛,有具體的東西依靠,根據這個具體的東西使你的內心的念力增強,這個叫做事相念佛。理念佛就是透出本性的理體,沒有任何的東西讓你攀緣而你能夠使心深入到無念,這個叫做理念。這不同,事念就是藉著這個事相來用功,【一心憶想之謂念、三身接引】就是法、報、應,這三身接引【之謂佛。】這叫做佛,【則能念屬己、】能念是我們這個念頭叫做能念,【所念屬佛。】我們能念,佛是被我們所念,【若據理念、】理,前面是講這個事念,事相念佛,現在講這個理念,這個理就是無生,通入這個無生的念,簡單講這個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也就是本性理體的念,所以這個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現在理就講到本性,【以始合本、名為念佛。念佛有四。一稱名、】我們一般人都是稱名念佛,【謂聞說佛名、】我們聽到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稱念。】這差不多我們每一個人,一天到晚拿念珠在念、念,都是稱名念佛。【二觀像、】念佛,觀像【謂設立尊像、】西方三聖,或者專念阿彌陀佛,所以【注目】瞻視,全神貫注下去觀照、下去念,就是眼睛有看相片,有看這個佛像這樣念,叫做注目【觀瞻。三觀想、謂以我心眼、想彼如來。】以我的心眼來想彼如來,這叫做觀想,噢!我沒有看到相片,但是我的心自己這樣觀想,藉著過去的影像,自己這樣觀想,這叫做觀想念佛。第【四】叫做【實相、】念佛,這個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叫做理念同時,什麼叫做理念同時?名叫做實相念佛,理就通達無生,念就是一切作用,一切念佛的念都通達無生,而無生【即念自性、】本自有念名叫做理念同時,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又名壞一切法,又名立一切法,破一切法就是說一切法無所著又立一切法,立一切法就是一切念都無礙這個實相的念,所以說這個實相就是念我們的本性佛,【真實相佛。】真實的相佛。所以說第一個跟第二個,就稱名跟這個觀像念佛,所以【初二、事法界觀、】現在講到這個法界觀,這全都是華嚴的思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只要講到這個法界觀統統是華嚴宗的思想,這都是《華嚴經》的思想,那麼因為這個慈雲灌頂,他也是有研究過華嚴宗的,那麼這個疏說“初”跟“二”,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叫做事法界,事法界用一個最具體的念,這個角度來解釋就是說藉著事相(實在的東西),來使你的心定下來,這種方式念佛叫做事相念佛,簡單講就是藉著實在的東西,比如說你稱名看到佛相,一直南無阿彌陀佛,或是看到相片:南無阿彌陀佛,【心即佛故。後一、】後一個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就是沒有東西,所以叫做【理法界觀、】這個理就是沒有東西,一切無相的東西叫做理,所以【佛即心故。】佛就是心,佛就是在我們的心。所以第一個,事法界觀就是心即是佛,由凡夫當下就是佛;(第二個,)理法界,一切聖者不離心。【第三、事理無礙法界觀、是佛是心故。】佛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我們的佛,所以事相跟理體,事理無礙法界觀,這就是“是佛是心”。【又清涼雲。】清涼國師這麼說,【約能念心、】能念的心,不是所念的佛噢!我們說(分)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念的佛,現在是講能念的心,眾生能念的這顆心,【不出五種。一緣想境界念佛門。】緣就是攀緣,緣想境界念佛門就是借重著這個想的境界來念佛。【二攝境】界萬法【唯心】,攝這個境界就是不重視這個境界,單獨以心當下當作【念佛門。】【三心】無礙,【境】界也【無礙】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門。四心境】全都泯念,【俱泯】就是說也無心,也無佛可念,無心可念,無境界可依靠,心境俱泯這個【念佛門。五重重無盡】重重無盡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重重無盡這就是相當於聖人的功夫才有辦法這樣,念一佛就表示一切佛,每一尊佛都代表其他一切佛,一切佛攝在一尊佛,一尊佛就包括一切佛,重重無礙,這都是華嚴宗的思想,叫做重重無盡【念佛門。】簡單講重重無盡就是藉著任何的因緣,當下這個因緣就表示一切緣,這樣叫做重重無盡。【會曰。】就是說會合起來說。【一、即前之初二、小乘教也。】前面所講的“初”跟“二”就是小教的思想,就是說緣想境界、攝境唯心。【二、即前四、始也。】大乘的始教,只有這個重重無盡不是,【三、即前三、】就是緣想境界、攝境唯心、心境無礙這叫做【終也。】大乘的終教念佛。【四、五、前所無者、】那麼前面沒有的,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前面全都沒有,【頓圓教也。】頓教跟圓教的思想。所以說,【今此文中、約佛教】化這【邊、】來講,【四五俱通。】就是說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第四個心境俱泯念佛門,第五個重重無盡念佛門,統統可以通。【約機】就這個眾生的根器這一邊來說,【禀】就是承受,接受的這一【邊、】來說,前面這段是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下面是就眾生接受的這個根器這邊來講,【唯局持名。】唯局就是專門注重持名念佛,這要特別注意了,就是持名念佛。【然此持名、亦通圓頓。】圓教跟頓教。【不唯局小。】不只是局這個小,【亦開五門。】這個意思是說持名念佛,不是說只局於這個小乘的,也開這個五門。【一持念佛名門、心外有佛名故、】噢!我們心外有一個阿彌陀佛,我們心若念,【小教、事法界觀也。】一般的眾生差不多都用這樣修行,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我要念,我要到極樂世界,差不多的眾生都是持念佛名,心外有佛。【二攝名歸心門、佛名唯心現故、】因為一切法都唯心所造,所以他念念就是心就是佛,佛就是他的心,也就是說他的心當下跟佛打成一片,【始教、理法界觀也。】理法界觀,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他的心,他的心當下就是阿彌陀佛,這就不簡單了,這叫做理法界觀,【三心名雙融門、】互相無障礙,【即心即佛故、】即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就是大乘的【終教。】【四心名俱絕門、】無心,也沒有念佛的心,也沒有我們所念的名,【非心非佛故、】因為心跟佛都是虛妄的名詞,這叫做【頓教、】禅宗的思想,不二法門的思想,頓教最代表作就是《六祖壇經》,那麼就是《維摩诘經》不二法門,凡是講這個頓教的,都是講禅,禅是沒有階位的,說這個人參禅悟道是正確的,說這個人參禅證初果、證二果、證三果、證四果,那是騙人的,因為禅宗不講果位的,你看《金剛經》,能不能說我得初果阿羅漢呢?能不能說我得二果阿羅漢呢?不可以,不可以說得二果阿羅漢,能不能說我得四果阿羅漢呢?不可以,我不能說我是得四果阿羅漢,所以這禅宗一念覺悟就是佛,沒有階位的叫做頓,漸教就是說從一樓、二樓、三樓、四樓一直爬、一直爬,頓教沒有這樣,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凡是禅宗的,一悟就是佛,即心即佛,你曾看過禅宗的,裡面說哪一個祖師大德證幾果阿羅漢的,證幾果阿羅漢的,都是唯識學在講的,《阿含經》是小乘人在講的,斷見惑、斷思惑,才講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禅宗沒有談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的,所以你若說修禅的人說他證到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那根本就不懂佛法,頓就是直入佛的本懷沒有階位,外行的人才會說你參禅、開悟、那你證幾果,開悟就是佛嘛!即心即佛哪有什麼階段的,你看,永嘉禅宗《證道歌》,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你看過哪一本禅宗的書說他證什麼果的,即心即佛,當下就是佛,所以這個都是在講頓教的,【理事無礙法界觀也。五圓通無盡門、一念心、一佛名、】這當下就【遍含法界、】所以心當下就是佛的名,那麼藉著這個因緣就包括一切緣,【無有盡故、】所以【圓教、事事無礙法界觀也。梵語三昧、此雲正定、】正定,這很重要,就是正確的定,正定、正思惟,八正道二個名詞都可以叫做三昧,就是說他的心是由智慧去支持這個定,透過般若的智慧,了解一切法空,無相法,入這種定這才是正定,不是外道暫時伏住第六意識,那個是有漏定,我這個第六意識暫時不生起,第六意識起心動念痛苦,暫時伏住一下,像死人一樣坐在那個地方,六祖不是這樣,所以說神秀跟六祖慧能就差很多,他的偈說:“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要擦,常常要擦,不要讓它染上骯髒的東西,噢!這就表示有相還無法破盡,時時勤拂拭,時時要把骯髒的東西擦起來,時時要擦,這是凡夫,還未到一個階段,這還不能直接透過本性。六祖一下子就一掃而空,是不是?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要是究竟的佛道,就沒有這種(時時勤拂拭)的。明鏡也沒什麼台不台,能、所的觀念就沒有,本來這世間的東西就是虛妄幻化的,你說他正,說他幻、善、惡,這都是我們人心所產生、定義的東西,因為你把它立一個標准,你就有高低上下,這不是正定,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這個正定就是透過無上畢竟空,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定裡面,他也沒有感覺他在定,因為本來就沒有,他就自然的與這個本性符合。正定【亦雲正思惟。】正思惟透過這個般若的智慧,所以他頭腦用出來全都是思惟正確的東西,所以【正心行處。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三昧、是禅觀通名。】意思就是修禅的人,修觀的人,這個統統叫做三昧,三昧,只要修禅觀的,有一點定,有一點定,都叫做三昧,但是,下面說【念佛、是一行別目。】別目,念佛的這個三昧又是另外一個名詞,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也可以說一行三昧,簡單講三昧就是只要心修禅觀,只要你心有定都叫做三昧,但是這個念佛是特別的叫做一行別目,別目,這個目就是另外一個名字,這樣的修行是另外一個名字,【又此念佛三昧、】你若念佛念到沒有妄想,一心全是佛號,這就是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全都是同名,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就是諸佛現前三昧,就是般若三昧,就是普等三昧。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鈔】 【初二下、約觀】也分別,【料揀也。】就是分別。【若依六根。稱名、攝耳舌。】攝這個耳朵跟舌,舌就是在念佛,稱名念佛能攝耳根跟舌根。【觀像、攝眼身。觀想、攝鼻意。】因為觀想就是說這眼觀鼻,鼻觀心,攝鼻跟意。【實相、】當下【攝六根。】稱名念佛攝耳跟舌,觀像念佛是攝眼根跟身根,觀想念佛是攝這個鼻跟意,實相念佛是攝這個六根。【則一念佛三昧、六根無不攝也。】就是說你一念佛,進入這個定,這樣一切三昧都具足,六根都攝。 【又清涼下、引古明五也。】 【會曰下、會通古今也。】叫做會。 【今此文下、約四五念佛門、判今經也。佛教、十二如來也。】什麼人教大勢至菩薩呢?就是十二如來教他,佛教,【通四】種念佛法門跟【五者、】念佛法門,【以譬如下文中、但雲憶佛念佛、不別指一門故。】沒有另外提到其他的法門,只有單提到憶佛念佛,一心想佛,一心念佛。所以【機禀、勢至等也。】禀就是承受,接受佛的教化,這一類的根器那就是指大勢至菩薩等等(是承受這個法門的根器)。【局持名者、】局就是限於,所以他所講的都是限制在這個持名念佛,【以佛問下文中、方雲】再說,【淨念相繼、】意思就是說什麼叫做持名念佛?就是你念念都是清淨心,念念相續心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夠捨世間的五欲六塵,這個佛號又不斷清清淨淨這樣念,心想清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也把它聽得清清楚楚,心把它想得清楚,口再念出去,耳朵再聽進去,再從心出來,再從口念出來,再從耳朵聽進去,一個循環、一個循環,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清清楚楚,同時心想,口念,耳聞,自己念,自己聽,自念自聽,從心出來,再從口出來,再從耳朵進來,都是周而復始,淨念相繼,一次再一次,一次再一次的,使我們的念頭都在清淨的這個念頭裡面。那麼我們今天到處都在念佛,到處都有道場,可是方法抓不准,方法抓不准的時候,不肯用方法下去念,這樣很快就散亂了,我們現在在念佛都在念結緣的,“你念佛幾年?”“慚愧,三年。”你若會用功念佛,方法用對,師父告訴你的觀想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左耳側),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右耳側),前面四聲(師父指自己面前),你用這個方法把它(念頭)穩住,你不用一個月就抵過人家念佛十年的厲害,念佛的方法對,念一個月比念十年更厲害,方法不對就是散亂心,我有往生也好,沒往生也好,反正我才二、三十歲而已,要死也還很久,你沒看我現在還很漂亮,皮膚細白嫩肉,你看看、你看看,身材這麼好,你看!行情還很好,她沒想到她會死,所以她的心就:我要死還很早,我要死還很早,你再念十年也沒用,無法深入,這個念佛不是在看時間的長短,方法要對,用心念佛,有的人在趕這個數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父作疾聲念佛貌),你不如把眼睛閉上,拿一串念珠這樣全神貫注念這一句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作虔誠的緩聲念佛貌),你念這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實在的佛,你若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喂!電視怎麼不轉台視的,怎麼轉中視的,趕快,轉中視的,南無阿彌陀佛,”念那個散亂佛,整布袋挑一挑沒有一個能用,整布袋都是空榖的,人家那個眼睛閉上念珠拿著全神貫注的念,一佛就是一佛,阿彌陀佛,這句就是實在的。你想想看,他有在念佛,念佛十多年,每天都看電視,一邊看電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個方法錯誤,即使讓你念一輩子,No效,沒效,unuseful,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人家會念佛的就安住,電視關起來,對不對?用那十分鐘就很驚人比你用一天還厲害,這十分鐘用生命在修行,這十分鐘就是實在的,修行不是說你用五個鐘頭或是用一百個鐘頭,十年、二十年,不乏念了四、五十年沒往生的,懶懶散散的念,懶懶散散的念怎麼會有效果,所以說,沒效,念佛一定要方法正確,接著能捨外緣,我這時候修行的時間到了,門關起來,電視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這樣拜佛、念佛,這半小時不聽電話,沒有人吵,這半小時就真正你在用功,要不然都是結緣而已,要懂得(方法),我們方法不對、錯誤,錯誤的方式,所以你們的修學法跟師父不一樣,我若在拜佛,就萬緣放下,我一心向佛,一定要往生,我每一拜若拜下去就跟佛講:我絕對要往生,這個宇宙當中我已經無路可走了,不然,你要我走哪一條路,所以我這個佛號就一直出來,所有的每一句都是念力、願力同時下去,我就一定要往生,非往生不行,沒有往生沒有路可以走了,你走去哪裡?你修禅嗎?所以說憶佛、念佛,淨念相繼,【的指出持名故。】 【問。】一定要標示出什麼叫做持名念佛,一定要真正標出什麼才叫做持名念佛,所以【何以勢至不通指耶。】為什麼大勢至菩薩不把他全部的法門拿出來呢?為什麼只有指這個持名念佛呢?【答。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徑。】直徑又直,一點也不彎曲,【何者觀像、】什麼叫做觀像念佛?【則像去還無、】像若拿掉又沒有,【因成間斷。】什麼叫做觀想呢?【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什麼叫做實相念佛呢?【實相、】的念佛就是要開悟,實相念佛簡單講你要通達無生的道理,才有辦法實相念佛,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修行實相念佛才有辦法,【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你看!還有一個悟,能夠了解這個實相的人太少了,理念同時,太少、太少。【至於無盡、】關於這個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荷”就是說從哪裡下手呢?關於這個無盡念佛,一念就是無盡,這境界太深奧,你要從哪裡下手呢?【唯此持名、最為簡捷。】只有這個持名念佛,最為簡單,最為直接,【但能】這個淨念相繼叫做【繼念、】繼念就是念頭相續,【便得往生。】所以這個念佛無論你是什麼時候,比如說你當護士為人家注射,咦!也很有效,注射下去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注射阿彌陀佛進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開車也好,或是吃飯也好,嚼一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在牧羊也好,你做什麼職業我認為跟這念佛沒什麼妨礙,不互相妨礙,當警察最好,當警察若被人派去站在那裡,二個小時都站在那裡念大悲咒、念阿彌陀佛,若有當警察的,被人派去發配邊疆最好,所以以前人家警察手都放在口袋裡面,做什麼?口袋裡面都放一串念珠,他若在值班的時候,手都放入口袋一直撥、一直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主管來,趕快收起來,手趕快伸出來。所以什麼職業都可以念佛。【如骥驟雖超群馬、】把筆拿起來,骥驟就是千裡馬的意思,說這個千裡馬雖然超過一切的馬,【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不及這個龍,龍飛比馬還快,龍飛就是持名念佛,骥驟雖超群馬,但是還是不及持名念佛法門的龍飛,【鶴沖(余門念佛也)己過凡禽(余門修行也)、】鶴沖就是余門念佛,持名念佛這個念下去,一用功就超過一切法門,就超過凡禽(其他的法門),【爭如鵬舉(持名念佛也)。】但是怎麼能夠比上大鵬金翅鳥,這翅膀一展開來就幾萬英裡,意思是說一下氣沖起來,持名念佛就很嚇人。所以這持名念佛是很重要的。【故龍樹】菩薩,【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說這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世間的道,不是道理,世間的道路,【有難】走的道路,也【有】簡【易。】比較好走的道路,【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走路走得很辛苦,一日若叫跛腳的來走,就走很久,【一日不過數裡。水路乘船則樂、】你若用這水路乘船,【須臾便過千裡。】剎那間就經過千裡,【易行疾至、】所以【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 【問。佛有無量功德、一名難可攝盡。況實相中、離名字相、雲何專稱名耶。】意思就是說佛有無量功德,這個名攝一切無盡的法,那麼實相當中教我們要離這個名字,來專持名,要怎麼專?【答。極樂】世界,【依】報跟【正、】報,說到佛就包括一切,【言佛便周。】講到阿彌陀佛就包括一切,所以【佛功德海、】舉這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包括一切,【舉名即盡。】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是整個宇宙當中最厲害的,【經雲。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豈有萬德洪名、不即是實相耶。】 【然此下、重顯持名一門、攝盡大小乘教。無論利根、鈍根。均可依之而修也。正定者、揀念佛外、皆邪定故。】念佛以外,則都是邪定,【正思者、於所念境、正直思察故。正、揀尋伺。】揀尋伺就是不同於第六意識的粗糙跟微細的思想,正思是透過智慧的,所以【思、揀昏沉。正心行處者、謂定心正所緣境、異於無明邪所受故。】無明邪所受,不同於無明,因為心若正,跟這個心邪不同,所以心正所緣的境界是不同於無明邪念所感受的。【或雲調直定。由眾生屈曲散亂、】屈曲,把一件事情看偏了,【佛以諸三昧門、令直其屈曲、】讓他彎曲的心直接拉直,【正其散亂故。禅觀通名者、如智論雲、一切禅定攝心、皆名三昧、是也、一行別目者。有二釋。一謂萬行中一行。如諸經中、或以真如海印德藏為三昧。】真如就是我們的本性,海印,就是三昧,海印就是同時,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同時,法界同時叫做海印,如海印持一切影像,德就是深藏一切寶藏,所以真如本性像大海,海印就是《華嚴經》講的海印三昧論,海印三昧,一切法同時,無前無後,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德藏為三昧。【或以如幻語言法界為三昧。】我們一切語言都是如幻法界的三昧,【或有緣有相、無得無诤等。二即指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經雲。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一行三昧就是念佛的三昧,若要入這個念佛的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不取相貌就是不管他外相怎麼樣,心安住在佛號裡面,【專稱名字。】所以我勸告你們,在座諸位!有時候你麼要閉個關,比如說四個小時,你不要閉一天,早上八點起床,閉到十二點,門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所有一切客人來都不接洽,這樣試試看,四個小時都放錄音帶,放什麼?放那個臨命終在助念的錄音帶,你想:我現在快死了,我現在快死了,心一直放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試試看!那面臨死亡的滋味怎麼樣,四個小時閉關有必要,我不騙你,有必要試試看,自己四個鐘頭試試看,二個鐘頭也好,或是一個鐘頭,門關起來拼命念佛,一個鐘頭試試看,有這個必要學習閉關,番薯不要吃太多,(免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放一個屁,唉!你真糟糕,對佛不恭敬。那個時候要捨諸妄想,尤其這個下氣,胃腸要照顧好。系心一佛,專稱名號,我是建議你們有空閉兩個鐘頭的關,三個鐘頭、四個鐘頭,乃至一天都不要出門,師父這裡若沒課,關起來,不要到處亂跑、亂參,參到後來死在半路不知道,沒必要這樣。【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你要注意看!應該在空曠處,捨離一切散亂,不取相貌,只有系心一佛,專念佛,我們現在最方便,錄音帶裝上去,收音機裝上去,看你要念整天也沒關系,不會累,一直聽、一直聽佛號,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繼,即是於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在這裡我就要勸告諸位,說:我們若是好朋友,常常整天講一些無聊的話,我勸告諸位,不要這樣,好朋友就是你來找他,他來找你,我們重要的講一講就好,講這些無關緊要的不會解決生死,不如在家裡安住念二個小時的佛。我們為什麼不會往生?沒有下決定心。【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你只要念佛念到開大智慧一切法門你都通達。 【問。此教念佛、為念十方佛耶。為念阿彌陀耶。答。但念阿彌陀佛。以十二如來同名阿彌陀故。下雲、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又普廣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何以獨贊極樂世界?【佛言。閻浮提人、】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要讓他的心專注在一個境界裡面,【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這個意很散亂,【不成三昧。】心不會定,【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問。何十二佛、皆教勢至、念自名耶。】念他自己佛的名,念佛自名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十二佛都教大勢至菩薩念自名呢?【答。一者十二如來、本願如是。如今法藏願雲。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也。二者教念十二佛名、即是教念古彌陀十二別號。猶今法藏教念無量壽佛、即是教念無量光、乃至超日月光也。又此下。出異名、約義配教。念佛、小也。般若、始也。佛現、終也。一行、】就是念佛三昧,就是【頓也。普等、圓也。】緣起重重無盡,這是圓教。【如理思之。】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下】 (庚)二釋義(分二) 先修因 後證果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疏】【先喻單憶有離也。】單憶就是只有佛在想我們,而我們眾生沒在想佛,這叫做單憶。【有人、喻生佛二人也。】有人就是眾生與佛這二人,【一專憶者、喻佛念眾生也。一專忘者、喻眾生不念佛也。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者、以佛專念眾生、未嘗不在眾生前、】其實佛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我們眾生的前面。【今偶逢偶見。】現在有時候遇到,有時候見到。【故言若逢或見也。眾生專不念佛、】眾生他專門不念佛,【佛雖在眾生前、亦蹉過不見、】他也是會蹉過,見不到,【故言若不逢見也。】所以說若不逢見,遇不到,【二人下、後喻雙】人都互相憶念,所以說相【憶不離也。】佛來念眾生,眾生來念佛,憶佛,這樣就不相離,【二相憶者、喻生佛念同也。二念深者、】就是說他想我們,我們也每天都想佛,【喻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之詞。乃至、超略之詞。謂能如是念、則決定時時常相見也。】我們若是能夠這樣念,決定時時都見得到。【從生至生不相異者、】不相異就是同,【喻生生不相離也。同形影者、謂生佛世世不捨、猶如形影無乖違也。】 【鈔】【佛專憶者、含二種意。一者佛有大悲願故。二者佛在因地、自果未圓、尚於眾生念念不捨。何況果後、更無余事。】他就是在憐愍眾生而已,佛無事可做,佛所做的事情都在度眾生而已,所以他【則念眾生、殷勤懇切、無有加故。】無以復加就是很精進來憐愍眾生。【眾生專忘。】眾生是專門在忘記佛,【亦有二意。一者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只相信這個邪魔外道,他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像我若跟朋友講:你可要念佛。他就說:我敢下地獄,你怎麼辦呢?我說:沒有辦法!你敢下地獄,我又能如何,他也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行”,你要叫他去除這個五欲六塵,叫他不要享受,很困難,叫他念佛,認真一心專憶佛,專門想佛,他也不要,他所知道的就只有眼前這些而已,所以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二者生在迷位、】因為眾生是在迷的境地,【纏惑業苦。】纏惑就是糾纏住,這個貪、嗔、癡纏繞著,纏著,心魔不捨,我們內心的魔就是貪、嗔、癡,一直纏繞著我們,見到境界就克制不了,我們沒辦法,痛苦、煩惱,所以我也曾遇過壞脾氣的,脾氣發一發、發一發,就在那裡哭,“哎呀!我已經說不發脾氣了,怎麼又發脾氣。”所以自己在那裡很忏悔,這就是被這個煩惱的惑纏縛住了,沒有辦法,他也很不想發脾氣,就是沒有辦法,控制不住,所以就纏惑業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況佛果、豈易得者、則念佛心、沉埋隱沒、不能發故。】【偶逢見者、諸佛菩薩、不違本願、游化娑婆。故令眾生、偶然逢見也。】也是蹉跎而過,【亦蹉過者、】蹉過就是白白的空過,蹉,蹉跎,白白的浪費的意思,說蹉跎光陰就是浪費光陰,【如見文殊、】師利菩薩,若是有修行的人、有福氣的人就知道他是菩薩,【但】是不懂的人,【覩(音:睹du三聲)老人、】只看到拿一只拐杖的老人,【貧婆等類。】貧婆,窮老太婆,老女人,我們講堂常常在稱呼的什麼老女人,【或見本相、亦不蒙法利。】若看到這個本來的面目,也是沒遇到這個法的利益。【此由惑業障覆、妄見劣相。】看到這個不殊勝莊嚴的相,看到文殊師利菩薩竟然看得像老人一樣,【如薄福見寶、為蛇為蛙。】水蛙。【豈彼聖賢、作意詐隱其本相耶。】實在是我們沒有福,不是這個聖賢要隱他的本相,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福,看不到,【生佛念同者、謂眾生念佛、猶如佛念眾生相同也。】【久憶不忘者、】就是想很久,每天這樣憶念不忘,這樣回憶、回想,念佛憶佛,【謂時刻在懷、雖經年累月、乃至盡形、】盡形就是這輩子,到臨命終【亦不忘也。】【結指者、指上相憶念深也。超略者。謂不但此生、常得見佛。乃至他生、】生生世世,【盡未來際亦常得見佛也。乖、違也。異、離也。形影、略舉一事。】形就是影,影一定有形,形一定有影,【以例不離。】形跟影一定不離的,所以【至於聲響、】回音叫做響,比如說你若到山谷的時候,你叫:嗚。。。,山那邊就嗚。。。,回音,回音。你若到山谷:阿彌陀佛,咦!來:觀世音,哇!怎麼跑出觀世音來,那不可能,這邊念:阿彌陀佛,山那邊跑出回音:觀世音,結果就是那邊也有人在念,也是佛教徒,(笑)這樣很好。所以在山谷的時候,喊愈大聲它的回音就愈大聲,響就是聲音的回音,回音叫做響,【水波、】二個也是不相離,有【鏡】子就有【光、】鏡跟光也是不相離。這個都是解釋不相離,聲響、水波、鏡光【皆不相捨離也。】【又此形影。】就近來講,【近對下喻合文意、單顯獲見佛益。遠對下證果文意、雙顯獲見佛成佛二益。】這讀起來比較困難,這是說就近,底下是就遠,要記住!這是對立的名相:近,就近,對底下的譬喻,合文章的意思是說顯這個見佛的利益;就較遠來講能證到果、這是說見佛成佛的利益。所以二益的底下有兩行小字體:【現當見佛。一益也。心開染香。二益也。】你現前見到佛,這一益;心開染香,二益,是第二種利益。所以【應釋文雲。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不只是這輩子而已,【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嚴雲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底下這句不用看,這一句意思不是很明顯,看到“名法王子”就可以了。【此非敵對正意、故疏不釋。】 (癸)二母子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疏】【上二人喻、泛指親友、猶覺寬緩。】就是覺得不太親切。【故此重將母子最親切者為喻、使人起信行也。於中亦有二。先喻單憶有離。首三句、即上一人專憶。次二句、即上一人專忘。如來、母也。】像母親。【眾生、子也。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就是會退道心,母親若想兒子,兒子是不肖子,再怎麼講他都不聽,母親想兒子就沒有用,所以會退心,會傷心,早知道生這種兒子,早就把他掐死,整天當流氓殺人放火,生這個惡逆子沒辦法,所以【心生悔恨。】後悔又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愈慈悲【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所以【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雲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如來只想我們(眾生),【無益也。子若下、】也沒用,【後喻雙憶不離。】要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這樣才有用。【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生生,就是上面講的生生世世不相違背。【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故高齊大行和尚雲。宗崇念佛、四字教诏。】宗、崇,最重要的,崇就是崇拜這個念佛法門,宗就是專門,宗崇念佛,我們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要崇拜這個念佛法門,趣向於念佛法門,這四字教诏,就是教,這四字就是最重要的教化,那麼什麼叫做教化呢?【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那麼你宗崇念佛有四個字要教化你,信,深信不疑,憶念,憶念佛,不離於心。稱敬,稱就是贊歎,尊敬不離於口。所以說你【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你早、晚一心一意念佛,相信、想佛,那麼你不可能再住在娑婆世界。【此為念佛、第一要策。】就是這四個字:信、憶、稱、敬。 【鈔】【泛指者、師資君臣、】師資君臣就是說我們這個傳承有這個根據,【皆該在許。如來下、問。前言念佛、但念彌陀、不念諸佛。雲何此言十方如來耶。答。有二意。一即指彌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無量彌陀故。觀經雲。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二通指十方諸佛。謂不唯我彌陀一佛、悲願如是。即十方諸佛、憐念亦然。正顯佛佛道同故。華嚴問明品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力、四無畏也是這樣。【楞伽第四雲。一切諸佛、有四平等。所謂字平等、語平等、】法【身平等、】所講的【法平等。】所謂文字、語言、色身、法都平等。【觀經雲。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憐念者、三昧經雲。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維己惡、】因為佛沒有在想他(眾生)做多惡,所以不可以想我們做很惡,【而疑佛不來接。】不可以這麼想,佛沒有在管他有多惡,他只要有心忏悔,所以不可以懷疑佛不來接引我們,每句話,高僧大德都勸告你不要生自卑感,你不可以自卑感,你要想:我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誰知佛心、專於逆】逆就是叛逆的眾生,【苦】就是苦難中的【眾生之中、種種救度。如何自生疑阻、】“如何”就是怎麼可以,怎麼可以自己產生這個懷疑阻礙自己呢?【甘心苦趣耶。】佛專門在救拔逆苦眾生,所以,在座諸位,你不可以有自卑感,無論你過去做多壞,你趕快求忏悔,一心念佛,一樣可以往生。【問。逃逝二句、與上專忘、逢不逢義、有差別否。答。亦同亦異。同者、不念佛、則不能見佛。雖見佛、亦不蒙法利。此與逃逝無異、】所以【憶他】佛憶他有什麼用呢?佛憶他【何為。】有什麼作用呢?【異者、謂前之喻意、尚明眾生或有時而念。但念之不切、憶之不深。】念不切,憶不深。【故若逢不逢、於佛憶猶為有益。此中喻意、竟明眾生不唯忘念、而且謗佛。】誹謗佛,動不動就:吃什麼素,他太太若在拜佛,若跟他吵架:你吃什麼素,你吃素的人可以跟我吵架?他意思是說吃素的太太就是要被先生管的,又揍又打,當受氣包,滿足大男人的虛榮,所以吃素的太太都不能跟他吵架,當作吃素念佛的人要被人家打著玩的,所以他都要誹謗佛,這是難度,【以不信故、墮在三途、受無量苦。故若逃逝、於佛憶則為無益。感應生佛者。子、】這等於兒子一樣,【喻生感。】“生佛”,眾生心裡想佛,能有感應,像兒子一樣,生感就是眾生能感。【母、喻佛應也。】母親的比喻,佛能應。【道交不二、合不違也。故高齊下、彼論雲、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底下這句就是【信千即千生。】一千個相信一千個往生,【信萬即萬生。】一萬個相信一萬個往生,這是決定的力量。【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所以整天要念念有詞:南無阿彌陀佛。。。,心可要真正想佛,你光是整天想錢,南無阿彌陀佛。。。,咦!晚上睡覺都夢見這個鈔票一大把、一大把抓,這樣就沒有辦法。要心想佛,口念才有用,你光是口念,這個心沒有在想佛,沒用,所以心跟口要同時,【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壬)二合法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疏】【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記持不忘也。】常常記著。【念、系緣在懷也。】系緣在懷,這系就如同繩子把他綁住,為什麼我們老是拿一串念珠,就是像一頭牛把牠綁在樹下,我們的心,若用念珠來把它綁起來,這樣這顆心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像一頭牛到處亂跑,我們就用繩子穿過牛鼻,把牠綁在樹上,所以我們常常拿念珠,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是這種意思。所以念就是系緣在懷,將這個緣牢牢的系住。【又初】剛開始的【時】候,【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那麼久了,熟就是久之功力成熟,憶佛念佛久了,脫,就是除掉,就熟脫緣念,這個一切的外在的妄想就會除掉,自自然然,你所念的都是佛號,我們現在所念的都是五欲六塵,偷心不死,難為修行之人,偷心就是苟且偷安,心存僥幸叫做偷心,心存僥幸就是說,我常常說:嗯!我這樣可能會往生了,嗯!我功德做這樣差不多了,叫偷心。這個妄想若要去除必須要憶佛念佛,【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這不是數學的數,念數shu三聲,一次又一次叫做數,念是數憶,一次再一次的記憶,所以【常念之謂。】記憶,【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相、即是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十身。】十身跟諸位講一下,十身者,念願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等一下再來解釋這十身,三身十身,十身都是華嚴講的,華嚴都講“十”,十是一個圓滿數,所以第一叫做事相佛。【二理性、】理性佛【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憶念佛中、復各有二。一行布。】行布就是漸次性,有次序的,【二圓融。】圓融就是一念具足一切叫做圓融,【謂先念化】身佛,再【報。】身佛,【然後法等、是事次第也。】是事相佛,【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一時也。】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次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是理次第也。】所以事相的次第,先化身、報身最後才法身,不管三身或是十身,都是在一心,這就是事相的次第。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才“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這以前都有解釋過了,這叫做理次第也。再來【三如來藏心佛、】三如來藏剛才我們有講,空如來藏就是空性,不空如來藏就是萬有,不空就是有嘛!空不空如來藏,那麼就是理事圓融,破一切法名“空”,立一切法名“不空”,所以破立同時叫做空不空如來藏,【同在一時中念。是理圓融也。問。若心外有佛、何容理念。】意思是說心跟佛不在同一個地方,心外有佛,何必理念?怎麼允許這個理念呢?因為理是沒有內外的。【設心外無佛、烏用事為。】比如心外無佛,即心即佛,心外無佛,何必用這事相念佛,因為事相是對立的嘛!既然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就是即心即佛,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呢?“烏”就是何必;“烏用事為”,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答。心外有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心外有佛就是由我們心的佛來成彼外佛。【經雲。諸佛正知、從心想生、故須理念。心外無佛者、托】就是借,借重於【心外佛、】借重這個外在的佛,來【顯我心佛。】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本性的佛沒有顯現出來,藉著外在的佛,外在佛: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西方三聖,看這個相片來念佛,我們現在都是這樣,托心外佛,顯我心佛。借重著心外的佛,來顯示我們心中的佛。【經雲。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故須事念。】你的心若想佛,是心就是作佛,所以要事念,事相念佛,事一心不亂,事相念佛就是說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連續佛號沒有間斷,就是平常我們統統都是事相念佛。【若離事理二念、何名即心即佛。】怎麼可以說即心即佛?這是一個問跟答,意思是說不是事念就是理念,若離開這個事念跟理念就不可以說即心即佛。【問。若即佛是心、】意思是說把它分開,若佛就是我們的心,【只應念心、何必念佛。】因為佛就是我們的心,【又即心是佛、只應念佛、何必念心。】因為你兩樣都一樣,念一樣就好,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念佛就好,不然,念心就好,何必念兩樣做什麼?【答。但執即佛是心、】我們只知道執著佛就是我們的心,【不知即我本覺心性。是彼究竟覺佛。】意思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的面目(這個本性),本覺就是我們本來自有覺悟的本性,就是他(對方)的究竟的覺佛,所以【經雲。是心即佛三十二相。】我們這顆心當下作佛就是三十二相,當下是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執即心是佛、】心就是佛,即心就是佛,【不知即彼究竟覺佛、是我本覺心性。經雲。諸佛入於眾生心中、故不妨念心。】因為佛會來到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念我們的心,佛就影現。下面這句比較難,【若心佛偏念、即義不成矣。】偏念,若心跟佛對立,偏念,不是偏心不然就是偏佛,他不能圓融即心即佛同時,就是說如果是心跟佛把他分開來,用一種對立的觀念,對立的心,佛、心分開來念這就偏念,如果心也念,佛也念,變成不是融合在一起的念,那麼這個道理就不成,即義不成意思就是你不能執佛就是心,也不能執心就是佛,把他分開兩個角度,不可以。【問。一真法界、】華嚴宗都是講一真法界,那麼天台宗是講十法界,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緣覺還有六凡法界,四聖六凡這是天台宗講的十法界,那麼一真法界是華嚴宗的思想,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那麼這日本的日蓮正宗,是采取《法華經》裡面的其中一品(幾品),作經教的教理的依據,所以只有贊歎這個《法華經》,大肆的誹謗其他的宗派,所以這日蓮正宗是一種極端,你說正法,它是真的佛法,你說是佛法,它是很極端的佛法。一真法界【體無二相、】本體沒有二相,【何存內外心佛念耶。】一真法界本體是無二相,是相同,何必存這個內跟外的心佛念呢?【答。法界一真、本無內外、不屬佛心。】不屬於佛也不屬於心。【佛目證窮、】目就是心,佛的心是盡。。。,窮就是盡,盡就是究竟的道理,所以【知生等有。】知道眾生本來就有這個佛性的叫做知生等有,佛目證窮,知生等有,佛的心是證到最究竟的果位,他知道每一個眾生都有本有的清淨本性,【欲令生悟、】想要令眾生開悟,所以【義分心佛。】道理才分心跟佛。【佛為外境、心為內境。憶念功成、自然證知、】沒有這個能所,【心無佛外之心、佛無心外之佛。】意思是說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根本就不能分。【唯一法界、普融無盡。現前見佛者、謂不離現陰、】陰就是五陰身:色、受、想、行、識,就是說佛就是不離當下,當下我們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身,【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所以【當來見佛者、謂報終陰壞、】報終就是臨命終,五陰身要壞,壞就是死亡,報終陰壞就是說我們臨命終,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陰身,要死亡的時候我們就能【見佛來迎、或於華中見也。而雲必定者、有二意。一感應道交、難思議故。謂信得即心是佛、】我們的心就是佛,【專於事念、念相好佛。故見果報佛、來入我心中。經雲。是心作佛、諸佛如來。來入一切眾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爾然故。】這個法本來就是這樣,【謂信得即佛是心、專於理念、念本性佛。故於自心中、見法身佛現。經雲。是心是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合就是適用於,不合就是不適用於佛念眾生,因為是【重在】於心,在這個【眾生念佛故。】意思是說他的重心點是放在眾生念佛,而不是佛念眾生,所以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這裡不適用於佛念眾生,是因為我們的重心點都是放在眾生在念佛這個角度。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鈔】 剎剎塵塵就是大叫做剎,塵叫做小,就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剎,於一微塵,一個顆粒微塵叫做塵塵,所以現身說法。【即便證知德雲一念佛門、出生二十一門。如是知後、發普賢願。行普賢行。或於夢中、見無盡身佛。說法利生。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很有威德光明,【統攝無盡三昧。如是悟後、發遮那智、】遮那就是平等,無上智,【成遮那境。】遮那境就是無一切境,無一切境。【以上善根、皆由過去今生、念佛習報相也】念佛的這個習氣,這個果報相。下面看小字【(見相好。悉屬報因相現。】就是說你若見到相好,這就是你的報因相。【發諸善心。皆是習因善發】習因就是過去你有這種心,所以現在又產生這個善心。【)。】再來就二,【二者】比較重要,我們第一個比較不可能,第二因為都是障礙,【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這注意看!這段跟大家絕對是很感應,【則知過去不種善根。何為障發、亦開四種。一者昏沉暗蔽業障發相。謂念佛時、即便昏睡。】你看!念佛的時候即便昏睡,坐著就昏昏作睡,這也真是很厲害的人,【沉暗瞪目曹 (懵)。】這個“瞪”就是眼睛弄得很大。“目曹”就是迷迷糊糊。有時候沈暗,瞪目曹,【無所記別。】什麼都記不起來,什麼都記不起來,【令諸禅觀、不得開發。】什麼都記,要觀照什麼也記不起來,迷迷糊糊,差不多都這樣。再來,【二者妄念散亂業障發相。】產生業障。【欲修觀時、雖不昏沉、而生邪想。】邪想就是什麼?男女,這個邪想就是男女的欲望,他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他一直很困擾,很困擾。有一個說她若在念佛、念佛……,念一念,咦!她就看到阿彌陀佛沒穿褲子,很奇怪!很奇怪!怎麼會這樣。師父!我知道這樣不好,這樣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明明知道這是冒法渎聖者,她很不想這樣,不過很奇怪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全身都沒穿,現在若念、念……,就想到這個男女,她很痛心。有一次她爬起來很痛心搥牆搥得手流血,流血……,很痛苦、很痛苦,她不想要這麼想,可是控制不住,難哦!那個難哦!難哦!所以要斷掉這個邪想,要寫七個字:難、難、難、難、難、難、難,要寫七個字排在一起,若大徹大悟,易、易、易、易、易、易、易。太容易了,有穿沒穿他都沒差別。你要使他起這個念頭,他也沒有這個念頭,一切法不可得,對不對?為什麼呢?你也不要觀這個阿彌陀佛是光明相,也不要觀這個凡夫是昏暗相,一切相不可得,當下就無相,一心持念佛號,實相念佛,哪有這些稀奇古怪對立性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所以這個邪想就是YIN念的意思,太重的YIN念沒有辦法修行,所以昨天皈依,一個在家居士:唉呀!師父!我是有結過婚的人,我這個YIN斷不了,噢!這個很難,這個很難。身材胖胖的,胖胖的,一個胖胖的。我說:那怎麼辦呢?就是不曉得怎麼辦才來問師父,我很精進也是有用功,就是沒有辦法啦!沒有辦法啦!所以這還是須要時間。廣化老和尚說,我以前問老和尚,我說:老和尚!老和尚!這個年輕人這個……,這個怎麼修行?老和尚就在笑:四十五歲以後就比較好修行。噢!還得等四十多歲,說要四十五歲之後才比較好修行,我才三十九而已,還得等六年。噢!這個難哦!真的是不容易,所以業障深重的人,就是不好斷這個。【欲作四重五逆十惡毀戒等事。展轉生續、無時暫停。因是三昧、不得現前。】不得現前,尤其這個男女的欲,女人也是一樣,女性也是一樣,男性也是一樣,就是生死的根本就是YIN,這個最難。【三者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界【。或見焚溺。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晚上驚恐醒過來。【所發道心、障礙不起。】晚上若有這種惡夢的人,要趕快求忏悔,做這種夢的人就是不好。【四者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在念佛的時候,雖然沒有上述的境界,【雖無上境、】就是沒有上面的境界,【而身忽然生諸疾病、】正要修行,哇!病例了,【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你想想看!整天都生病,你想你有辦法證入?整天頭痛、腰痠(酸)背痛、痙攣,【以上業障、皆由過去不善報因相也。因此善惡二法發相、即驗自己根性、是善是惡。亦知自己在前生時、種善不種善、作惡不作惡。如是見已、善者增修。令其圓滿。惡者對治、令其除滅。雲何治滅、亦開四門。一治滅昏沉障。】就是說念一念睡著了,要怎麼對治?怎麼對治?【應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閉目而觀。若心暗鈍、懸想不成。當對一尊端嚴佛相、緣之入觀。】攀緣入這個觀,開眼即……,【若不明了、即開眼觀、復更閉目。】這個叫閉目,眼睛睜開,合起來,張開,合起來。【如是想時、心眼開豁、】慢慢、慢慢觀,這心就開,【即破此障、無復沉睡。二治滅妄念障。】要怎樣治這個妄想呢?佛教我們【應教念報佛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一切種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普現色身、利益一切。神通變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惡心心數法】心數法就是心所有法,【自然銷滅。】自然銷滅。所以治這個妄念,那麼治這個妄念,其實這個難,他講這個,我覺得這個不太受益,我覺得還是要修禅,師父這個《普賢行願品》讀完了,講《勸發菩提心文》,我們這一本講完的時候,我們講《勸發菩提心文》,講《普賢行願品》,再來講《勸發菩提心文》。再來我們用一年的時間要把禅的思想,從頭到尾用很長的時間告訴你那個空性的東西是什麼,讓大家找到自己真正本來的面目,你這個東西找到了,那就路找到了,你就自己走,就不會走錯路,師父告訴你這個禅的思想以後,你找到了本來的面目,禅是什麼?好了!我講一個:有一個禅師,禅師來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問他:你以何法修行?他說:成聖尚不可得,以何法修行?又說:你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嗎?他說:對!我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明天一大早就要走。六祖說:那你為什麼去得那麼快?他說:本來沒有來,哪裡有去呢?哪裡有快慢?六祖惠能大師說:唉呀!善體無生,善哉!善哉!你亦如是,我亦如是,諸佛亦如是。二、三句話就解決了,二、三句話而已,去六祖那裡印證一下,他有沒有開悟,只有幾句話而已。他說:你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他就說:本來就沒有快跟慢,哪有快,哪有生滅、哪有來跟去呢?他說:仁者自生分別。是六祖你自己心裡所產生的分別,我本無來去。六祖說:唉呀!仁者善體無生,如是、如是修持。就是用這個無生法修行,他找到本來面目了,就是那麼快。我講了這麼久,不知你是找到沒有?找一天,腦袋一個一個來敲看看,敲看看!看開悟沒,碗打破一整打。師父!我都沒有感覺。所以這個悟很重要,悟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走錯路。下面,【三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你要滅這個惡,那意思就是平等法性,就是說你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平等。【空寂無為、無有形相。】這個是修行人的根本,你若不了解無為法,再給你修百千萬劫你都不見性,【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那有這個境界來逼迫我們呢。【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為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相、】意生身就是隨自己的意思而生,【不為一切病苦所惱。】這個病苦是很沒辦法的。【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眾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這就是眾生,八苦交煎。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世事纏縛。【如蠶作繭、】像蠶吐絲作繭自己捆綁自己,【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 底下這一段就比較復雜。 【三宗趣旨歸者。有總有別。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令達義為趣。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三境智、三佛境為宗、二觀智為趣。四行位、信願行為宗、入不退為趣。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 【三句、牒門、】牒就是記載的意思,古時候的竹片可以記載一些文字,所以記載這念佛法門叫做牒門,【謂宗旨歸趣也。當經所崇】崇,崇拜的崇。當經就是這部經,所崇,崇拜的崇,崇尚,就是崇尚念佛【曰宗、】“崇”後加三個字,崇“尚念佛”,就是說《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尊重念佛,意識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念佛法門,【宗之所歸曰趣。】宗就是遵,遵從,上面所宗,那麼宗最重要是會歸到哪裡?這就是趣,趣向於什麼,比如說我們這個講堂,我們人很多,趣向於這個修行念佛的道場,不是趣向於誦經、拜忏的道場,【若不識宗、無從趣向矣。】若不識宗就是說你要先了解,比如你要先了解講堂的性質它最重要,這宗就是所依照、所依存的是什麼,我們所依靠的是經典,那麼如果你連講堂你都不認識,那你就不曉得我們講堂的趣向是什麼,講堂是以法為宗,以淨土為趣向,為修行趣向,如果你若不識宗,你就無所趣向,宗你都不知道,你趣向什麼,宗就是大家所共同遵行的嘛!【有下、釋義。教說者、即念佛教門也。達義者、謂了達教中所诠心境緣念、】這個緣念,就是念佛,所以到後來眾生就能跟佛來感應,叫做【生佛感應、】像【染香】人,身上染到香,整天在做香的人,他身上一定有香味嘛!所以染香【入】這個無生的法【忍、】【自他生土之義也。】自就是自性佛土,他就是他方佛土,那麼我們往生到底是自性佛土還是他方佛土呢?所以說自他生土,到底是我們去往生還是沒去往生,還是本來就具足,這就是說自他生土之道理,意思是說自性土也可以,說他方土也對,說自性土也不對,說他方土也不對,看是在哪一個角度講的,就凡夫位來講,我們自性的佛土還沒顯現,確確實實是有他方世界,他方極樂世界,若自性開發出來,你說他方世界也是不離我們的本性,所以看我們修行的立場,看我們個人修證的功夫到哪裡,所以說隨著時間跟空間這個架構的不同,這個道理有時候安排在某一個空間、時空講得通,有時候在某一個另外一個角度才講得通,【事理、義中所具者。謂崇尚念佛等事、其意雲何。】這是什麼意思呢?【正欲彰顯彌陀自性、淨土唯心之至理也。】意思是說要顯示每一個人都有阿彌陀佛那個自性佛土,所以這淨土是唯心,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具足這個淨土的道理,念佛到最究竟就是這樣,自他不二,不二。【境智、】境界跟智慧這一對,【理內開者。】理內的凡夫這是天台宗的思想所講的,理外的凡夫叫做五停心觀,理內的凡夫叫做四加行,煖(xuan一聲)、頂、忍、世第一,這個我們在《教觀綱宗科釋》會開這個班,所以天台宗的思想,對於有心要學佛的人是非常的重要,一個啟蒙,這課非開不行,因為我們一輩子所接觸到的天台宗的思想到處都是。【境、即所觀之理。智、是能觀之心。】所以這個所觀的理跟能觀的心,這就是二觀智為趣,二觀,一個能觀之心,一個所觀的道理。【佛之圓融三身、】法、報、應身圓融三身,是真實境,【真境也。事一心、】不亂跟【理一心、】不亂,是【真觀也。】我們現在在觀就是散亂的觀,不能稱為真,真就是確實相應的意思,念佛念到事一心,是真正與佛相應的,若念到理一心,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以說才是叫做真觀,那麼我們現在的觀叫做散亂,【行位、隨智起者。信願行、三資糧也。】 【如是五對、展轉相因、以為生起。】如是五對,哪五對呢?教義一對,第二、事理一對,第三、境智一對,第四、行位一對,第五、因果一對,這就是五對,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因叫做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果,以為生起。 (丙)四釋題 【(丙)四釋題】解釋這部經的題目。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有四對,把筆拿起來,我叫你寫,你一定要寫,你要是不寫,到時候你一頭霧水,你不曉得講什麼東西。 【四下、標牒。有下、解釋。】那麼這個是一段、一段、一段的,所以這個沒有什麼特殊,就教他,“四”,一、二、三、四的四,就是有四對義,“釋”就略釋題目,就“標牒”,“有”底下是解釋有四對義,就是這個意思,【此句列也。】 【四下、】這一段,就是【念佛法者。】現在下面再來,我叫你寫你就寫,念佛法者,什麼叫做念佛法?念佛的法門是什麼意思?是怎麼念?現在再來寫一個: 甲,【念變化、】變化佛,【非受用佛、】這個受用佛,就是福德莊嚴的報身佛才是受用佛。非受用佛,就是非受用、不是自己受用的,釋迦牟尼佛他就是應【化身】變化來的,所以他是為了度眾生才來的,真實佛的色身不是這樣,所以說若是念變化佛,不是這個實報莊嚴的受用佛,那麼這個是【小也。】小教就是小乘教,就這樣子。 底下寫:乙,若【念受用、】身佛,自受用身就是實報莊嚴,他修福跟慧,具足清淨莊嚴的報身,當然就【非變化佛,】是【自報】,就是自己所修福德因緣的果報,這個是大乘的【終也。】 再來,丙,【念亦變化、亦受用佛、】是大乘始教,【他報】就是說自己很受用,也能夠利益眾生,所以念也變化,也自受用佛,也就是這個大乘的【始也。】 再來,丁,【念非受用、】念不是自己受用,【非變化佛、】就是空一切法,那麼就是當體即空離一切相,就是【頓也。】頓教相。 再來,戊,【念圓通無障礙佛】圓通無障礙佛,是圓教,【十身圓也。】 下面【勢至人者。】在旁邊寫個: 甲,【得應化佛力。小勢至也。】小教的勢至。 乙,【得功德佛力、】有得到這個功德的佛力,【始勢至也。】始教的勢至菩薩。 丙,你若【得智慧佛力、終勢至也。】 丁,你若【得如如佛力、頓勢至也。】 戊,【得無盡佛力、圓勢至也。】 【此亦約教略釋、】約教略釋,藉著這個教簡單解釋,【下更詳解。】【則知此題名內、人法雙彰。】有人、有法,有【因】、有【果】,這個【並舉。】這就是四法,人、法、因、果就是具足四個法,【理盡義周、】道理都盡,都周遍,【故標章首。】所以標這章為首。 (丙)五解文(分三) 初敘禮白儀 二正陳所證 三結答圓通 看【疏】,【梵語摩诃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雲。】什麼叫做大勢至呢?【我投足之處、】就是他在走路,腳抬起來這樣走一步,【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腳步走一走他就能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震動魔宮,這叫做大勢至。【觀經雲。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噢!都會震動,【亦名得大勢。】【悲華雲。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意思是說希望他將來成佛之後的世界跟觀世音菩薩都一樣,在經典裡面講觀世音菩薩成佛之後的世界,比現在的阿彌陀佛的世界更加莊嚴,那不簡單,不簡單。大勢至菩薩希望將來成佛的時候,希望能像觀世音菩薩那時候具足的世界那麼莊嚴。【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界故、】因為你願意取這個大千界故,【今當字】就是取名,“字”當作動詞用,今當字【汝為得大勢。】現在跟你取法號叫做得大勢,不是得到大勢哦!是得大勢,能夠的意思,得大勢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別名。“汝為得大勢”,你不要讀作:汝為得到這個大勢,這是錯哦!三個字要連起來念的,“得大勢”。【亦名無邊光。】無邊光,無盡無邊的光明。【觀經雲。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若依本文、能念大勢佛、】把筆拿起來,這個“大勢佛”,就是指阿彌陀佛,若依照本文,能念得這個大勢佛,很有威力,【能攝六根妄、】為專注的心境,【能接念佛人、故名為勢至也。】下面說【假此菩薩】就是藉著這位菩薩,【為發起者。表念佛法門、能發智光、】所以【得大勢力、離三界苦、取淨土樂也。於法自在、名為法王。從法化生、】因為藉著佛的法化生,所以【稱之為子。】從法化生,我們大家都是從法來的,是不是?稱為子,【悲華經雲。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過去曾作過觀世音菩薩的父親,所以簡單講起來就是,我慧律法師就是過去都曾作過你祖父、曾祖父,所以你今天坐在這裡聽經,因為我坐台上比較高位,你看!阿彌陀佛曾作過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的父親,所以我就是你父親,是真正的,是說不知何時而已。【今在極樂、居佛左右、助化一切。】現在極樂世界,住在佛的左右手,幫助佛來度化一切眾生,【次補佛處、】就是等覺菩薩要補佛的位,【故名法王子也。與、共也。倫、類也。聲氣相應、】同聲相應,同氣就相求,【名為同類。】比如說這裡是講堂的人,來啊,來聽經哦!都相同的,就聽經這一類的人來。你不會說:來啊,來喝酒哦!我們也不可能相邀跑去喝酒,若有,是一部分人會偷喝而已,不敢讓人家知道。有一天我去信徒家,我說:菩薩,阿彌陀佛!他就(師父以手掩嘴學信徒說話貌):師父,阿彌陀佛!他偷喝酒,怕師父聞到會罵,後來師父再問他,他就不敢講話了,(師父學信徒抿著嘴講話)&*#?*。。。,一直嗯,講出來有臭酒味,不敢講話。所以念佛的人是有慚愧心的人才會不敢講話,有的無慚無愧,喝雙鹿的五加皮,XO,拿破侖,五加皮,茅台酒,氣不相應,我上輩子這條酒戒絕對持得很嚴格,這輩子聞到酒味就吐,到現在不敢抽煙,我從小到現在不敢抽煙,不敢喝酒。【五十二者、數也、表勢至念佛一門、能攝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跟妙覺,【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雲,【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就是中國話,【大心眾生。】中國話說大道心的眾生,大心,就是大道心,發很大的心。【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賢首】賢首國師這是華嚴宗的祖師,【雲。菩提、此名曰覺。薩埵、此曰眾生。】菩提叫做覺,覺悟的意思,薩埵就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菩薩,那是覺悟的眾生,而我們是迷了的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所以智跟悲就是變上求菩提,下救眾生,我們今天也是這樣,我們今天聽經聞法就是從師父這個地方求到這個智慧,求到菩提,之後你們要用悲心來憐愍眾生救救眾生,【名菩提薩埵也。】【從座起者、師資尊卑、】長幼有序的意思,師資尊卑,師父一定是坐在上面,在講經、在說法,做徒弟的人要請法要跪著頂禮。從座起者,就算包括要禀告佛,他也是都要跪,因此在戒律也是一樣,跟師父講話也是要用跪,若請法也是用跪。現在卻不敢這樣,你這樣跪,我要跟你講話,你跪著我反而覺得怪怪的,你一直跪、跪,地上大理石涼,怕回去得風濕症。若依如法是要用跪的,請法一定用跪的,這在《沙彌律儀》也是講得很清楚,因為重法嘛!比如說那時候,我坐在那個地方,那個開計程車胖胖黑黑的司機,有一次他很不高興,現在人家來請教師父這個佛法,因為他是初機什麼都不懂,他看我跟那個人簡單回答請法,他跟我請法,我簡單回答他,很不高興,他說:師父!你怎麼不規定,若要請法要穿海青、搭衣端身跪著然後才來問。才覺得他重法,你要了解他有信心沒有,對不對?你這樣叫每個人都穿海青、搭衣跪著問,問兩句又脫掉,難道一定要拘於形式?請法尊重這是很重要沒有錯,當然他發心是正確的,他這樣講是正確的,正統的佛教是要穿著海青、搭衣,跪在師父面前請法,他這樣講是正統的,但是這樣來講,你要怎樣能圓通呢?他來,眾生的根機不同,他臨時來寺裡,你又叫他回去穿什麼缦衣,所以說某一種法要正統,某一種時間要方便法,他比較不會尊重三寶,並不是他不尊重三寶,他也很贊歎師父,所以他拿一千塊錢來供養,拿一千塊錢就塞給師父,好像我們在向他乞討,一千塊,師父!一千塊給你,一看就知道他很虔誠,他不懂得供養,拿錢給師父要跪著、要頂禮,他不懂,我們知道,因為他有聽到錄音帶,從台北來就是只為了見師父一面,為了要跟我相見,只為了要見一面而已,從台北坐車坐到高雄,跪著頂禮,我說:你有什麼問題。沒有,只為了想看師父長什麼樣子而已。看一次一千,這樣還不錯,我們也知道他是初學。把規矩訂這麼多,我認為不適合。所以講到這個從座起,那是說懂得道理,尊師重道,不然,初學的人來到這裡哪有辦法,你訂這些規矩,人馬上就全跑光,不可以,要看情形,所以師資尊卑,【名分秩然。】秩然就是次序,這個秩就是很有次序,次序井然,秩序井然。【有所陳白、】白就是述的意思,有所陳白就是陳述的意思,所以對長輩【不應坐故。】對佛那更不用講了,今天若佛來,我們敢坐嗎?今天佛來,大家都跪著,誰敢坐?佛是法王,我們沒有佛我們怎麼了生死?你到泰國才會驚訝,泰國對出家人的恭敬才令人驚訝,師父坐這樣,坐在前面這裡,那個在家居士要走過師父的前面,頭一定低下去,一定要這樣低下去,急急忙忙走過去,他若旁邊有路,絕對不敢走過師父的前面,若要走過去時,一定低頭低到。。。,表示說很不好意思,說:師父!對不起!我非從這裡過不行。趕快,他表現得很謙虛,頭低、低(師父學居士頭低貌),他也很行,都不會撞到柱子,低頭而過,低頭而過,噢!泰國對師父的那個尊師重道,唉!很嚇人,他才不像我們大乘佛法,師父!師父!好像在叫賣冰棒,喊來喊去,有一個多可愛,一個人:師父!來!來!我跟你講一些事情,他自己不會跑到我面前報告,竟向我招手,師父!來、來。。。,人家“來”的意思是說長輩向晚輩招手,你這麼懶惰,師父在這邊,竟向我招手要我過去,他用右手向我招手,我說:來、來,我用(手指)勾的,後來他自己來,不懂,不懂,所以說我們這個禮貌不建立也是不行,不尊師也不重道。你們到泰國去,今生今世佛教徒一定要到泰國去的,去看看那個小乘的,噢!那對師父的恭敬,師父坐在這裡,旁邊的白衣背這個僧袋絕對跪在旁邊,他不敢站著,不敢比師父還高,像我們到仁德法師那個地方去的時候,泰國對師父也是非常、非常的恭敬,我們號稱一個大乘的法門竟然不尊重師父,其實不是不尊重,不懂,因為我們中國不是佛教國家嘛!不像泰國這樣,出家人很普遍,所以他對三寶的尊重,包括國王都一樣。我們這講堂不用像泰國這樣,至少最基本上對師父的禮敬要注意,不然人家會笑。【頂禮佛足者、以己上頂。禮佛足下。敬之至也。】尊重到最高,【上皆身業。】頂禮是身業,【白佛言者。】拿佛來說,【上示曰告、下啟曰白、】就是說佛長輩對晚輩,在上的人告訴底下叫做告,底下,下就是晚輩對長輩叫做白,上示就佛告阿難,阿難就白佛,不一樣,佛告阿難,長輩對晚輩叫做告,晚輩對長輩叫做白,白就是晚輩恭敬長輩,這在《金剛經》就看得很清楚,【是口業也。身口恭敬、意業可知。】 【鈔】【梵語下、釋人名也。先勢至中、初約行、】第二是就願來講,第三是就悲來講,所以初就行,【中修自行也。由有智】慧,智德跟【斷】德,智德就是先天性的智慧,斷德就是後天性的加行跟用功,【威勢、故能震動一切。】【亦名下、次約願、上求佛道也。由有想念勢力、】動一個念頭念這個勢力,【故能取證淨土。】我們現在也都從這個念頭開始,願求這個極樂淨土,也是都從這個念頭,所以由有想念勢力,我們想,我們這樣願,念力所造成的,就能夠取證這個淨土,【亦名下、三約悲、下度眾生也。由有化導勢力、故能救拔三途。】【上二、自利。】就行跟願來講,【此一、利他。】悲就是利他。【依本文者、上通諸經釋名、此局】指限於本經,【當經】是指限於本經的【釋也。】【能念三句、亦約上求、】上求當中【中修、下度、】上求是什麼意思呢?能念大勢佛,大勢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往上求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被我們,憐愍我們;中修就是能攝六根妄,我們能夠攝受六根的虛妄,專精念佛,歸真;下度就是能接念佛人,能接引學佛的人。能念這三句就是上求、中修跟下度。【三義】,三種道理【以釋。】【大勢佛者、指彌陀言。十方三世佛中、彌陀為第一故。】所以下面說【能念、非如眾生不求大勢佛、及斷苦法故。】眾生不求阿彌陀佛,那麼他也不斷苦,不斷苦就是這個苦因,惡業繼續去做,他不斷,所以不能離開痛苦。【能攝、非如眾生六根、攀緣六塵故。】不是像眾生的六根攀緣這個六塵,阿彌陀佛不是這樣,阿彌陀佛【能接、】引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能念、能攝、能接,我們眾生沒有一樣有辦法,不能念、不能攝,六根每天都亂七八糟,也不能接引眾生。【非如眾生自利、不耐他榮故。】噢!這一句講得太好了,不是像眾生這樣,耐不住別人一點點好處,這個“榮”就是光耀、光榮、優點,耐就是按捺不住,受不了,忍耐不了,他比我還好,好像我比較差,就沒有那種隨喜功德的念頭,他就是不會隨喜,一個團體會大亂,就是這個不耐他榮,師父若每次叫這個(人),就說師父比較疼這個,偶爾有一次若叫另外那個,“你叫他就好了,你不要找我,你叫他就好了”,我們人這個心病很嚴重的,其實師父沒有那個意思,一個團體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人的內在裡面充滿著煩惱,困惑,這個要在這個地方下一番功夫,出家也是一樣,出家剃度還是凡夫,不是聖人,那個不耐他榮,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不能太炫耀,這就是眾生,人家佛祖能接引眾生,佛祖每天都在度眾生,他才不管你比誰強誰弱,也沒有對立法的觀念,在我今天我也是這樣子,我的徒弟我也沒有說哪一個強哪一個弱,都一樣,你不要犯到這裡的戒規都沒關系,我畫一個圓圈讓你跳,怎麼跳都沒關系,就不要踩到圓圈,畫一個規矩給你走,對不對?所以【有此三大德、威勢之至也。菩薩名實相稱、眾生無勢可知。於法下、次法王子。自在為王者、王以自在為義故。】王,誰敢管他,這一國之君,王是最自由,他一出口就是皇帝的命令,說斬就斬。【次補佛者、彼土彌陀佛後、次當觀音補位。觀音之後、次乃勢至補位。】當然這還得很久、很久。。。,【猶如儲君、】備用的君王就是太子,儲君就是太子,太子【暫居東宮。】暫時住在東宮。【後必南面、】南面就是繼承王位的意思,【紹王位也。】【與下、三與同倫。易曰。】易這麼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曰聲氣相應。若依華嚴、有八十四同(始從念、慧、趣、覺。終至不虛、出離)。故名同類。如七十三、】卷講得很清楚,【茲不繁錄。】因為太多了,所以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道若不同,就不相為謀,【同心言、其臭如蘭。】這個“蘭”在還沒有成長以前根部是很臭的,等它開了以後,哇!那就是萬裡香,到處都香,成長以後非常、非常香。【故雲與同倫也。五下四、五十二。】現在講這怎麼“行”,五十二位菩薩的行,甲,【信佛是心、】信佛就是我們的心在信,【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信心來作佛,你就能夠攝十信位。乙:安【住在三昧、觀佛實相、即攝十住法行。】觀佛的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丙:【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丁:【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回念佛心就是轉回來向佛心當下,向佛心住就是,佛心就是當體就是,本來的面目,這就是十回向。戊:【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這文字都很簡單,沒什麼好解釋的。【憶佛念佛、去佛不遠、】我們憶佛念佛,離佛就不遠,【即攝等覺法行。】【心想佛時、是心即佛、即攝妙覺法行。則知超凡入聖、唯有念佛為妙矣。】【菩下、五菩薩。初義約心、】23頁的倒數第6行,就是2、4、6底下,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說:菩提,佛道名也。“菩下”就是從一段開始,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心,【謂能如是憶佛、即成大道心眾生、名為菩薩。】初就是這個道理,【次義約境。】就這個境界。【謂能以念佛心、上求佛覺、下化有情、故名菩薩。從座下、釋敬禮也。意可知者、】意思是可以容易知道的,【謂意若不恭敬、】就是三業,身、口、意中的意業,三業裡面若不恭敬,【則身不避席、】他就不會避開那個位子起來頂禮,【口不發言、以身口禮白、】口不發言就是靜默,用這色身,色身是頂禮,口敬白,【隨意主故。】這很容易搞錯,隨意主就是隨三業的意業為主,引導,意業若清淨,身口自然就清淨的意思,意業若清淨,隨著意業清淨為主,所以身跟口,心就恭敬,口就恭敬白佛,【所以三業皆修敬者、表顯念佛、乃是一切世間希有難信之法也。】 (丁)二正陳所證(分二) 初詳引古佛教诏 二略述自己修行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我回想起來這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疏】【我者、即自指法身、不同情計】不同於一般眾生的情執的我,不同情計【我也。】就是不同於凡夫的情執的我,錯覺的我,【明記不忘、為憶。】明記不忘為記憶的憶。【過去、稱為往昔。恆河沙劫者、約恆河中之沙】一粒沙當作【以數劫、】那麼多,所以是【顯其久也。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人之不覺也。】佛是先知先覺,覺人之不覺,【略開三義、】三種道理,【一自覺我空、揀異凡外。】凡夫跟外道不會自我覺悟,不了解這個我是空性的。【二覺他法空、揀異二乘。】二乘只是我空而已,法沒有空。【三覺滿俱空、】覺行圓滿,【揀異菩薩。】不同於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不圓滿,還沒有圓滿的境界,表示佛是最圓滿。【出世者、無機不興、根熟則現也。】那麼出世就是說無機,沒有合這個眾生的機就不興,根若熟,他就現。【如來者、從真如起、】真就是不假,如就是不動,從如如不動的本體而來隨緣而不變,所以【來成正覺也。】【十二者、大彌陀經雲。】第一、【無量光佛。】第二、【無邊光佛。】第三、【無礙光佛。】第四、【無對光佛。】第五、【炎王光佛。】第六、【清淨光佛。】第七、【歡喜光佛。】第八、【智慧光佛。】第九、【不斷光佛。】第十、【難思光佛。】十一、【無稱光佛。】十二、【超日月光佛。】那麼這裡面都有一個“光”字,十二佛都有一個“光”字,我叫你們寫起來編號,把十二編號寫下來,這會講到的,【無量者、實智照理、無限量故。】實智就是空的道理,照理就無限量故。【無邊者、權智照事、無邊際故。】入一切法所以叫無邊際故。【無礙者、慈光與樂、無障礙故。】【無對者、悲光拔苦、無敵對故。】大悲的意思,沒有人像他這麼慈悲的意思。【炎王者、光音應化。得自在故。】叫做炎王,像火焰一樣的光。【清淨者、離垢清淨、發光明故。】清淨者,這是指法身。【歡喜者、令他受用、生大喜故。】【智慧者、以大智慧、破諸惑故。】【不斷者、常光不斷絕故。】【難思者、本光不思議故。】難思,不思議,不可思議。【無稱者、湧百寶光、不可稱故。】無稱者,當然就是無法贊歎,太偉大了。【超日月者、放一切光、超日月故。】【俱名光者、】全部都有一個“光”,【因中念本覺佛、發明心光。】發明這個本性的光明。【果上成妙覺佛、現起身光故。】所以【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一劫當中一直出現,【一約能念。】【表行者、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打成一片。】中國就是以十二時辰為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嘛!西洋是二十四個小時,印度是六時,晝夜六時嘛!十二時中,那麼是中國,所以十二時中就是二十四個小時的意思,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自性佛意思是空一切相,入一切相,當下佛號清清楚楚,當相即道,道即是佛,打成一片。【不得彈指頃、】在一剎那之間,就不會去【念世間五欲。】六塵,【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也。】發明出來,我們是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很少有那種間斷去念這個自性佛,我們都停下來,想這個五欲六塵,【二約所得。則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位。】轉十二類成十二聖位,意思是說【轉十二處】就是六根跟六塵,虛【妄】、妄【想、而成十二處佛德也。然十二佛、乃古如來、非今彌陀。而其名號同者、】其名號同者,下面解釋一下,【以師資一道、古今不異。】過去到現在全都一樣,【如釋迦觀音之類。】下面都有解釋。 【鈔】【我下、釋我等二句。我有四。一執見邪我、】眾生都這樣,【二自他慢我、】自己偉大,很我慢,覺得別人比我們還差,叫做自他慢我,第一、“執見邪我”就是執著自己是有一個真我,一個偉大的我,第二、有一個我慢,我,【三名字假我、】名字的名這是假的,【四法身真我。世人具邪慢。】因為邪見而產生我慢叫做邪慢,以不正見當作自己永恆的自我思想為中心的引導,名叫做邪慢,所以有學之人且我慢執假身,【學人且慢假。】就是有修行的人,我們現在大家都有想要修行,有學佛,有修行的人,而且我慢這個假身,出家之後若在生氣:你也不探聽我以前沒有出家是什麼(身份),這叫我慢,講起話來就狂妄自負,出家還是這樣子的,沒有辦法,沒有破我執嘛!在家人就更不用講了。聖人是知假悟真,假真,【聖人是假真。】就是說知道是假的,而悟到是真的,悟到真的我。【今勢至乃法身大士、不同三乘、】小乘、中乘跟大乘,【故唯真我。恆河、亦雲殑伽河、此雲天堂來。河從高處來故。乃是無熱惱池流出。】從這個無熱惱池流出。【廣四十裡、】恆河【沙】很微【細】,微細【如面。佛在祇園說法。河近講堂、故凡言多、取以為喻。】用這比喻。【梵語劫波、】我們現在講劫波就是講劫,劫波簡稱劫,梵語講劫,【此雲分別時分。】就是季節的長短,【俱捨雲。時之極少、名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劫。今取沙喻劫、】所以很久、很久。。。,就可想而知,【多久】你就【可】想而【知。】【梵下、釋有等六句。始本合一、名為覺滿。我法空盡、名為俱空。大彌陀下、引經。無量下、釋義。諸佛名號、取證不同。或因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或願行。此十二佛、皆以光分名者。蓋光有二。一智光。二身光。復有二義。一常光。】一種是常光,常光就是跟在佛陀的旁邊,【二放光。】就是要講經說法碰到因緣的時候就放光,常光,釋迦牟尼佛常光一丈,放光就是佛要講經時放大光明,所以【又有二因。一是功德莊嚴。二是本願成就。】【今釋佛名、亦約此六義也。】我剛才叫你標號起來,那個十二尊佛對著看,【初】佛,第一跟第【二、】比如說第一:無量光佛,無邊光佛,這兩位是【約二智。】來解釋,就智慧的角度,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三四、約二心、】就二種心,【攝二因也。】無礙光、無對光,【五六七八、約四身。】四種身。第【五】炎王光【是化身。】如同化身。清淨光【六是法身。】是清淨。歡喜是要令眾生歡喜的,所以【七是他受用身。】歡喜光佛。第【八】是智慧光,【是自受用身。】就是盧捨那佛,就是智慧身,智慧的報身。【即楞伽中、應化佛。如如佛。功德佛。智慧佛也。】這是《楞伽經》講的。再來,【九十、常光。】第九叫做不斷,第十叫做難思,不斷就常光不斷嘛!那麼常光難思,【十一二、】就無稱光、超日月光,這個【放光。】所放出去的光無稱就是沒有辦法贊歎,超過日月,放光。所以這十二尊佛都是就某一種角度這樣來解釋,【自性佛者、謂念自性佛也。不得念五欲者、觀經雲、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間、】彈指就是彈一下,連一剎那之間【念世五欲。】都沒有,當然這是何等的境界。【是謂系念、】系念就是好好的專注,三時系念就是這個意思,三時,三個時間好好的念佛,系念,做三時系念,【果能如此、一無間雜。】一點都不間雜,你若是能夠這樣,絲毫都不間斷,那麼就無雜念。【無量自性佛光、終得發明、】開發出來,【超於日月也。】【十二類生者。】這個是出自《金剛經》,【謂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也。】這十二種眾生,那麼這將來我們《金剛經》會講到,在這裡不多談。【十二聖位者。】十二聖位就是【謂干、】慧地,干慧地就是智慧,還是屬於干燥的,不是很滿的,叫做干慧地,再來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再來就是四加行,【煖、頂、忍、世、】叫做四加行,在小乘來講四加行是初果羅漢以前,在大乘是排在十回向跟初地的中間,要記住,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再來就煖、頂、忍、世第一,再來就進入初果羅漢,是小乘的判法。大乘的不一樣,大乘的是把這個煖、頂、忍、世第一,夾在初地菩薩以前,十回向以後,所以煖、頂、世第一叫做四加行,加一點力量去修行叫做四加行。再來就十【地、】【等、】就是等覺,【妙也。】就是妙覺,所以十二聖位就是干、信、住、行、向、煖、頂、忍、世、地、等、妙十二個階位。【無漸位者。經雲。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詳如楞嚴七八卷明。十二妄想者。謂六根六塵妄想也。經雲。六亂妄想、成業性故。】所以我們若造業,造業就變成一種力量,成業性,業性就是我們所講的業力,變成業力形成一一種力量,這個性就變成定,這個也就要報,一定要報,成業性就變成習慣性,貪、嗔、癡、YIN、怒、恚就變成習慣性,那麼業已經形成這個性,就是一種定的力量,那你就隨這個力量被牽引,牽你去六道輪回。所以【十二區分由此輪轉。】十二妄想,【是故世間聲香味觸、】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旋復就是一個周期,變來變去,六根六塵,所以【十二佛德者。謂六根六塵功德也。】十二佛德就是說你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業,你也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功德,同樣的意思,反過來的意思,那麼這個《楞嚴經》會講,在這裡不多講。【經雲。總括始終。】總而言之,【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有一千二百,【詳如楞嚴四七卷明。】都有談到這個角度的問題,六根、六塵裡面是怎麼修行,多少的功德,為什麼耳根比較圓通?它具足了多少個功德,分成幾個方向,那這個方向,比如說我們的眼睛,《楞嚴經》就是這樣講,它只能看前面而已,不能看後面,所以用眼睛來修行比較不容易圓通,若耳朵,你從後面叫我,我也是有聽到,所以耳朵能夠遍聽圓周,聽四方,功德就大,意思是說力量就大,所以這娑婆世界用耳根去修行是最容易成就,耳根念佛圓通,觀音耳根圓通,這才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而不是清海所講的那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胡說八道,都不怕因果,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所以說總括始終,始終:開始到最後,六根之中,各各功德不一樣,所以眼根就比不上耳根,這是這個意思,所以有千二百個功德,詳如《楞嚴經》,以後會講到,今天沒有那麼多時間。【然下、通妨。】通就是解釋,妨就是問難,然底下就通妨,疏通這個問難的人叫做通妨,妨就是妨礙、問難,哪一種【難雲。】問:【據大本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別號、唯一佛身。此何說言、】你現在怎麼能說【有十二佛相繼出耶。】十二佛就變成十二尊佛,大本經是說十二佛都是阿彌陀佛的別號,簡單講就是等於一佛,阿彌陀佛,十二佛的名號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你現在是說十二佛相繼來出生,一劫來出現,這樣變成十二尊佛。底下是答,這問答要寫下來,據大本,在旁邊寫個:問,【故此通雲。】旁邊寫個:答,故此通雲,所以在這裡要把它解釋一下,【諸佛同名甚多、故十二佛、乃是往古、非今法藏所成佛也。】意思是說過去的佛是十二佛同名,但是不是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所成的佛。底下再寫一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何以今名、濫古號耶。】那麼就《起信論》而言,說這十二佛是古佛,不是現在阿彌陀佛成佛,那麼若是這樣,為什麼用現在的名號,跟過去的名號混在一起,變成混亂不清呢?底下又寫一個:答,【故又釋雲。】所以現在又解釋說。(你不曉得我這一段看很久,我這一段真的看很久,不曉得在講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問、答,問、答,就要寫出這四個字,我剛好看一天一夜,因為這意義不通嘛!)噢!你若寫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子,何以今名,濫古佛號,跟這個古時候的古佛的佛號混在一起,答,故又釋雲,所以在這個地方又有一個解釋,【詳】就是記載,過去有記載阿【彌陀】佛跟大【勢至、】菩薩,【同時發心。】所尊的佛,【所師】就是所拜【之佛、亦同無異。而今彌陀、十二別號、同古佛者。】這就是【表顯師資即心即佛】過去佛號這樣,現在佛號也同樣是如此,就是師資相承,即心即佛【之道、一也。猶今釋迦立號、仿同古釋迦佛。】模仿以前的釋迦佛,【今觀音名、仿同古觀音等。故大本彌陀經雲。過無量佛剎、同名釋迦者、不可勝數。】這很簡單,你若去這個醫院,醫院同名的就很多,病歷表拿出來,醫院當護士的,噢!林美菊、謝鳳美,就一樣,什麼美美,什麼美麗,一堆二、三十個都同名,當護士的,一看就知道,同名。過去人家在講笑話,說一個小姐姓謝,鄉下來的不識字,姓謝,台語叫做謝,她名字不會寫,大概寫得不清楚的樣子,寫那個字可能人家看不懂,人家問她,是問她的名字,她(謝某美),出來,講:你是謝什麼美?她說:我吃蓬萊米。噢!這差很多,人家是問她:你謝什麼美?她中間那個字寫得不清楚,問說:你吃什麼米?她說:我吃蓬萊米。(笑)這是講講笑話,同名的很多,不相信,我若隨便念個名字就都有,叫做“阿麗”的舉手,有一個“麗”字的,卿、麗、菊、秋、鳳,哇!那是很多,罔市、罔腰,非常多,這種同名的就很多,【則無量壽佛之名、百千萬億、不可窮盡、何止於一佛耶。】就是都同名的也很多。中間這一段因為牽涉到《楞嚴經》比較深,在這裡不談,因為我們今天講的是《勢至念佛圓通章》,你再扯個《楞嚴經》,再繼續一直講下去,那沒有辦法,這樣你要講到何時才會完,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一定要稍微趕一下,打擾了諸位。 (己)次別示教道(分二) 初標名 二釋義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這是大勢至菩薩這麼說。 【疏】【彼佛、】我們前面說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所以現在說彼佛就是【十二佛也。】教就是說對我們講、對我們開示,所以說【語言指示、謂之教。】比如師父教徒弟,師父就是說有這個語言,有這個指示叫做教。【言念佛者。若據事念、】事念的意思就是事相上的念佛,有具體的東西依靠,根據這個具體的東西使你的內心的念力增強,這個叫做事相念佛。理念佛就是透出本性的理體,沒有任何的東西讓你攀緣而你能夠使心深入到無念,這個叫做理念。這不同,事念就是藉著這個事相來用功,【一心憶想之謂念、三身接引】就是法、報、應,這三身接引【之謂佛。】這叫做佛,【則能念屬己、】能念是我們這個念頭叫做能念,【所念屬佛。】我們能念,佛是被我們所念,【若據理念、】理,前面是講這個事念,事相念佛,現在講這個理念,這個理就是無生,通入這個無生的念,簡單講這個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也就是本性理體的念,所以這個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現在理就講到本性,【以始合本、名為念佛。念佛有四。一稱名、】我們一般人都是稱名念佛,【謂聞說佛名、】我們聽到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稱念。】這差不多我們每一個人,一天到晚拿念珠在念、念,都是稱名念佛。【二觀像、】念佛,觀像【謂設立尊像、】西方三聖,或者專念阿彌陀佛,所以【注目】瞻視,全神貫注下去觀照、下去念,就是眼睛有看相片,有看這個佛像這樣念,叫做注目【觀瞻。三觀想、謂以我心眼、想彼如來。】以我的心眼來想彼如來,這叫做觀想,噢!我沒有看到相片,但是我的心自己這樣觀想,藉著過去的影像,自己這樣觀想,這叫做觀想念佛。第【四】叫做【實相、】念佛,這個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叫做理念同時,什麼叫做理念同時?名叫做實相念佛,理就通達無生,念就是一切作用,一切念佛的念都通達無生,而無生【即念自性、】本自有念名叫做理念同時,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又名壞一切法,又名立一切法,破一切法就是說一切法無所著又立一切法,立一切法就是一切念都無礙這個實相的念,所以說這個實相就是念我們的本性佛,【真實相佛。】真實的相佛。所以說第一個跟第二個,就稱名跟這個觀像念佛,所以【初二、事法界觀、】現在講到這個法界觀,這全都是華嚴的思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只要講到這個法界觀統統是華嚴宗的思想,這都是《華嚴經》的思想,那麼因為這個慈雲灌頂,他也是有研究過華嚴宗的,那麼這個疏說“初”跟“二”,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叫做事法界,事法界用一個最具體的念,這個角度來解釋就是說藉著事相(實在的東西),來使你的心定下來,這種方式念佛叫做事相念佛,簡單講就是藉著實在的東西,比如說你稱名看到佛相,一直南無阿彌陀佛,或是看到相片:南無阿彌陀佛,【心即佛故。後一、】後一個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就是沒有東西,所以叫做【理法界觀、】這個理就是沒有東西,一切無相的東西叫做理,所以【佛即心故。】佛就是心,佛就是在我們的心。所以第一個,事法界觀就是心即是佛,由凡夫當下就是佛;(第二個,)理法界,一切聖者不離心。【第三、事理無礙法界觀、是佛是心故。】佛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我們的佛,所以事相跟理體,事理無礙法界觀,這就是“是佛是心”。【又清涼雲。】清涼國師這麼說,【約能念心、】能念的心,不是所念的佛噢!我們說(分)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念的佛,現在是講能念的心,眾生能念的這顆心,【不出五種。一緣想境界念佛門。】緣就是攀緣,緣想境界念佛門就是借重著這個想的境界來念佛。【二攝境】界萬法【唯心】,攝這個境界就是不重視這個境界,單獨以心當下當作【念佛門。】【三心】無礙,【境】界也【無礙】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門。四心境】全都泯念,【俱泯】就是說也無心,也無佛可念,無心可念,無境界可依靠,心境俱泯這個【念佛門。五重重無盡】重重無盡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重重無盡這就是相當於聖人的功夫才有辦法這樣,念一佛就表示一切佛,每一尊佛都代表其他一切佛,一切佛攝在一尊佛,一尊佛就包括一切佛,重重無礙,這都是華嚴宗的思想,叫做重重無盡【念佛門。】簡單講重重無盡就是藉著任何的因緣,當下這個因緣就表示一切緣,這樣叫做重重無盡。【會曰。】就是說會合起來說。【一、即前之初二、小乘教也。】前面所講的“初”跟“二”就是小教的思想,就是說緣想境界、攝境唯心。【二、即前四、始也。】大乘的始教,只有這個重重無盡不是,【三、即前三、】就是緣想境界、攝境唯心、心境無礙這叫做【終也。】大乘的終教念佛。【四、五、前所無者、】那麼前面沒有的,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前面全都沒有,【頓圓教也。】頓教跟圓教的思想。所以說,【今此文中、約佛教】化這【邊、】來講,【四五俱通。】就是說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第四個心境俱泯念佛門,第五個重重無盡念佛門,統統可以通。【約機】就這個眾生的根器這一邊來說,【禀】就是承受,接受的這一【邊、】來說,前面這段是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下面是就眾生接受的這個根器這邊來講,【唯局持名。】唯局就是專門注重持名念佛,這要特別注意了,就是持名念佛。【然此持名、亦通圓頓。】圓教跟頓教。【不唯局小。】不只是局這個小,【亦開五門。】這個意思是說持名念佛,不是說只局於這個小乘的,也開這個五門。【一持念佛名門、心外有佛名故、】噢!我們心外有一個阿彌陀佛,我們心若念,【小教、事法界觀也。】一般的眾生差不多都用這樣修行,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我要念,我要到極樂世界,差不多的眾生都是持念佛名,心外有佛。【二攝名歸心門、佛名唯心現故、】因為一切法都唯心所造,所以他念念就是心就是佛,佛就是他的心,也就是說他的心當下跟佛打成一片,【始教、理法界觀也。】理法界觀,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他的心,他的心當下就是阿彌陀佛,這就不簡單了,這叫做理法界觀,【三心名雙融門、】互相無障礙,【即心即佛故、】即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就是大乘的【終教。】【四心名俱絕門、】無心,也沒有念佛的心,也沒有我們所念的名,【非心非佛故、】因為心跟佛都是虛妄的名詞,這叫做【頓教、】禅宗的思想,不二法門的思想,頓教最代表作就是《六祖壇經》,那麼就是《維摩诘經》不二法門,凡是講這個頓教的,都是講禅,禅是沒有階位的,說這個人參禅悟道是正確的,說這個人參禅證初果、證二果、證三果、證四果,那是騙人的,因為禅宗不講果位的,你看《金剛經》,能不能說我得初果阿羅漢呢?能不能說我得二果阿羅漢呢?不可以,不可以說得二果阿羅漢,能不能說我得四果阿羅漢呢?不可以,我不能說我是得四果阿羅漢,所以這禅宗一念覺悟就是佛,沒有階位的叫做頓,漸教就是說從一樓、二樓、三樓、四樓一直爬、一直爬,頓教沒有這樣,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凡是禅宗的,一悟就是佛,即心即佛,你曾看過禅宗的,裡面說哪一個祖師大德證幾果阿羅漢的,證幾果阿羅漢的,都是唯識學在講的,《阿含經》是小乘人在講的,斷見惑、斷思惑,才講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禅宗沒有談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的,所以你若說修禅的人說他證到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那根本就不懂佛法,頓就是直入佛的本懷沒有階位,外行的人才會說你參禅、開悟、那你證幾果,開悟就是佛嘛!即心即佛哪有什麼階段的,你看,永嘉禅宗《證道歌》,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你看過哪一本禅宗的書說他證什麼果的,即心即佛,當下就是佛,所以這個都是在講頓教的,【理事無礙法界觀也。五圓通無盡門、一念心、一佛名、】這當下就【遍含法界、】所以心當下就是佛的名,那麼藉著這個因緣就包括一切緣,【無有盡故、】所以【圓教、事事無礙法界觀也。梵語三昧、此雲正定、】正定,這很重要,就是正確的定,正定、正思惟,八正道二個名詞都可以叫做三昧,就是說他的心是由智慧去支持這個定,透過般若的智慧,了解一切法空,無相法,入這種定這才是正定,不是外道暫時伏住第六意識,那個是有漏定,我這個第六意識暫時不生起,第六意識起心動念痛苦,暫時伏住一下,像死人一樣坐在那個地方,六祖不是這樣,所以說神秀跟六祖慧能就差很多,他的偈說:“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要擦,常常要擦,不要讓它染上骯髒的東西,噢!這就表示有相還無法破盡,時時勤拂拭,時時要把骯髒的東西擦起來,時時要擦,這是凡夫,還未到一個階段,這還不能直接透過本性。六祖一下子就一掃而空,是不是?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要是究竟的佛道,就沒有這種(時時勤拂拭)的。明鏡也沒什麼台不台,能、所的觀念就沒有,本來這世間的東西就是虛妄幻化的,你說他正,說他幻、善、惡,這都是我們人心所產生、定義的東西,因為你把它立一個標准,你就有高低上下,這不是正定,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這個正定就是透過無上畢竟空,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定裡面,他也沒有感覺他在定,因為本來就沒有,他就自然的與這個本性符合。正定【亦雲正思惟。】正思惟透過這個般若的智慧,所以他頭腦用出來全都是思惟正確的東西,所以【正心行處。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三昧、是禅觀通名。】意思就是修禅的人,修觀的人,這個統統叫做三昧,三昧,只要修禅觀的,有一點定,有一點定,都叫做三昧,但是,下面說【念佛、是一行別目。】別目,念佛的這個三昧又是另外一個名詞,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也可以說一行三昧,簡單講三昧就是只要心修禅觀,只要你心有定都叫做三昧,但是這個念佛是特別的叫做一行別目,別目,這個目就是另外一個名字,這樣的修行是另外一個名字,【又此念佛三昧、】你若念佛念到沒有妄想,一心全是佛號,這就是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全都是同名,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就是諸佛現前三昧,就是般若三昧,就是普等三昧。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鈔】 【初二下、約觀】也分別,【料揀也。】就是分別。【若依六根。稱名、攝耳舌。】攝這個耳朵跟舌,舌就是在念佛,稱名念佛能攝耳根跟舌根。【觀像、攝眼身。觀想、攝鼻意。】因為觀想就是說這眼觀鼻,鼻觀心,攝鼻跟意。【實相、】當下【攝六根。】稱名念佛攝耳跟舌,觀像念佛是攝眼根跟身根,觀想念佛是攝這個鼻跟意,實相念佛是攝這個六根。【則一念佛三昧、六根無不攝也。】就是說你一念佛,進入這個定,這樣一切三昧都具足,六根都攝。 【又清涼下、引古明五也。】 【會曰下、會通古今也。】叫做會。 【今此文下、約四五念佛門、判今經也。佛教、十二如來也。】什麼人教大勢至菩薩呢?就是十二如來教他,佛教,【通四】種念佛法門跟【五者、】念佛法門,【以譬如下文中、但雲憶佛念佛、不別指一門故。】沒有另外提到其他的法門,只有單提到憶佛念佛,一心想佛,一心念佛。所以【機禀、勢至等也。】禀就是承受,接受佛的教化,這一類的根器那就是指大勢至菩薩等等(是承受這個法門的根器)。【局持名者、】局就是限於,所以他所講的都是限制在這個持名念佛,【以佛問下文中、方雲】再說,【淨念相繼、】意思就是說什麼叫做持名念佛?就是你念念都是清淨心,念念相續心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夠捨世間的五欲六塵,這個佛號又不斷清清淨淨這樣念,心想清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也把它聽得清清楚楚,心把它想得清楚,口再念出去,耳朵再聽進去,再從心出來,再從口念出來,再從耳朵聽進去,一個循環、一個循環,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清清楚楚,同時心想,口念,耳聞,自己念,自己聽,自念自聽,從心出來,再從口出來,再從耳朵進來,都是周而復始,淨念相繼,一次再一次,一次再一次的,使我們的念頭都在清淨的這個念頭裡面。那麼我們今天到處都在念佛,到處都有道場,可是方法抓不准,方法抓不准的時候,不肯用方法下去念,這樣很快就散亂了,我們現在在念佛都在念結緣的,“你念佛幾年?”“慚愧,三年。”你若會用功念佛,方法用對,師父告訴你的觀想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左耳側),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右耳側),前面四聲(師父指自己面前),你用這個方法把它(念頭)穩住,你不用一個月就抵過人家念佛十年的厲害,念佛的方法對,念一個月比念十年更厲害,方法不對就是散亂心,我有往生也好,沒往生也好,反正我才二、三十歲而已,要死也還很久,你沒看我現在還很漂亮,皮膚細白嫩肉,你看看、你看看,身材這麼好,你看!行情還很好,她沒想到她會死,所以她的心就:我要死還很早,我要死還很早,你再念十年也沒用,無法深入,這個念佛不是在看時間的長短,方法要對,用心念佛,有的人在趕這個數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父作疾聲念佛貌),你不如把眼睛閉上,拿一串念珠這樣全神貫注念這一句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作虔誠的緩聲念佛貌),你念這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實在的佛,你若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喂!電視怎麼不轉台視的,怎麼轉中視的,趕快,轉中視的,南無阿彌陀佛,”念那個散亂佛,整布袋挑一挑沒有一個能用,整布袋都是空榖的,人家那個眼睛閉上念珠拿著全神貫注的念,一佛就是一佛,阿彌陀佛,這句就是實在的。你想想看,他有在念佛,念佛十多年,每天都看電視,一邊看電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個方法錯誤,即使讓你念一輩子,No效,沒效,unuseful,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人家會念佛的就安住,電視關起來,對不對?用那十分鐘就很驚人比你用一天還厲害,這十分鐘用生命在修行,這十分鐘就是實在的,修行不是說你用五個鐘頭或是用一百個鐘頭,十年、二十年,不乏念了四、五十年沒往生的,懶懶散散的念,懶懶散散的念怎麼會有效果,所以說,沒效,念佛一定要方法正確,接著能捨外緣,我這時候修行的時間到了,門關起來,電視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這樣拜佛、念佛,這半小時不聽電話,沒有人吵,這半小時就真正你在用功,要不然都是結緣而已,要懂得(方法),我們方法不對、錯誤,錯誤的方式,所以你們的修學法跟師父不一樣,我若在拜佛,就萬緣放下,我一心向佛,一定要往生,我每一拜若拜下去就跟佛講:我絕對要往生,這個宇宙當中我已經無路可走了,不然,你要我走哪一條路,所以我這個佛號就一直出來,所有的每一句都是念力、願力同時下去,我就一定要往生,非往生不行,沒有往生沒有路可以走了,你走去哪裡?你修禅嗎?所以說憶佛、念佛,淨念相繼,【的指出持名故。】 【問。】一定要標示出什麼叫做持名念佛,一定要真正標出什麼才叫做持名念佛,所以【何以勢至不通指耶。】為什麼大勢至菩薩不把他全部的法門拿出來呢?為什麼只有指這個持名念佛呢?【答。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徑。】直徑又直,一點也不彎曲,【何者觀像、】什麼叫做觀像念佛?【則像去還無、】像若拿掉又沒有,【因成間斷。】什麼叫做觀想呢?【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什麼叫做實相念佛呢?【實相、】的念佛就是要開悟,實相念佛簡單講你要通達無生的道理,才有辦法實相念佛,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修行實相念佛才有辦法,【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你看!還有一個悟,能夠了解這個實相的人太少了,理念同時,太少、太少。【至於無盡、】關於這個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荷”就是說從哪裡下手呢?關於這個無盡念佛,一念就是無盡,這境界太深奧,你要從哪裡下手呢?【唯此持名、最為簡捷。】只有這個持名念佛,最為簡單,最為直接,【但能】這個淨念相繼叫做【繼念、】繼念就是念頭相續,【便得往生。】所以這個念佛無論你是什麼時候,比如說你當護士為人家注射,咦!也很有效,注射下去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注射阿彌陀佛進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開車也好,或是吃飯也好,嚼一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在牧羊也好,你做什麼職業我認為跟這念佛沒什麼妨礙,不互相妨礙,當警察最好,當警察若被人派去站在那裡,二個小時都站在那裡念大悲咒、念阿彌陀佛,若有當警察的,被人派去發配邊疆最好,所以以前人家警察手都放在口袋裡面,做什麼?口袋裡面都放一串念珠,他若在值班的時候,手都放入口袋一直撥、一直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主管來,趕快收起來,手趕快伸出來。所以什麼職業都可以念佛。【如骥驟雖超群馬、】把筆拿起來,骥驟就是千裡馬的意思,說這個千裡馬雖然超過一切的馬,【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不及這個龍,龍飛比馬還快,龍飛就是持名念佛,骥驟雖超群馬,但是還是不及持名念佛法門的龍飛,【鶴沖(余門念佛也)己過凡禽(余門修行也)、】鶴沖就是余門念佛,持名念佛這個念下去,一用功就超過一切法門,就超過凡禽(其他的法門),【爭如鵬舉(持名念佛也)。】但是怎麼能夠比上大鵬金翅鳥,這翅膀一展開來就幾萬英裡,意思是說一下氣沖起來,持名念佛就很嚇人。所以這持名念佛是很重要的。【故龍樹】菩薩,【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說這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世間的道,不是道理,世間的道路,【有難】走的道路,也【有】簡【易。】比較好走的道路,【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走路走得很辛苦,一日若叫跛腳的來走,就走很久,【一日不過數裡。水路乘船則樂、】你若用這水路乘船,【須臾便過千裡。】剎那間就經過千裡,【易行疾至、】所以【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 【問。佛有無量功德、一名難可攝盡。況實相中、離名字相、雲何專稱名耶。】意思就是說佛有無量功德,這個名攝一切無盡的法,那麼實相當中教我們要離這個名字,來專持名,要怎麼專?【答。極樂】世界,【依】報跟【正、】報,說到佛就包括一切,【言佛便周。】講到阿彌陀佛就包括一切,所以【佛功德海、】舉這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包括一切,【舉名即盡。】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是整個宇宙當中最厲害的,【經雲。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豈有萬德洪名、不即是實相耶。】 【然此下、重顯持名一門、攝盡大小乘教。無論利根、鈍根。均可依之而修也。正定者、揀念佛外、皆邪定故。】念佛以外,則都是邪定,【正思者、於所念境、正直思察故。正、揀尋伺。】揀尋伺就是不同於第六意識的粗糙跟微細的思想,正思是透過智慧的,所以【思、揀昏沉。正心行處者、謂定心正所緣境、異於無明邪所受故。】無明邪所受,不同於無明,因為心若正,跟這個心邪不同,所以心正所緣的境界是不同於無明邪念所感受的。【或雲調直定。由眾生屈曲散亂、】屈曲,把一件事情看偏了,【佛以諸三昧門、令直其屈曲、】讓他彎曲的心直接拉直,【正其散亂故。禅觀通名者、如智論雲、一切禅定攝心、皆名三昧、是也、一行別目者。有二釋。一謂萬行中一行。如諸經中、或以真如海印德藏為三昧。】真如就是我們的本性,海印,就是三昧,海印就是同時,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同時,法界同時叫做海印,如海印持一切影像,德就是深藏一切寶藏,所以真如本性像大海,海印就是《華嚴經》講的海印三昧論,海印三昧,一切法同時,無前無後,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德藏為三昧。【或以如幻語言法界為三昧。】我們一切語言都是如幻法界的三昧,【或有緣有相、無得無诤等。二即指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經雲。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一行三昧就是念佛的三昧,若要入這個念佛的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不取相貌就是不管他外相怎麼樣,心安住在佛號裡面,【專稱名字。】所以我勸告你們,在座諸位!有時候你麼要閉個關,比如說四個小時,你不要閉一天,早上八點起床,閉到十二點,門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所有一切客人來都不接洽,這樣試試看,四個小時都放錄音帶,放什麼?放那個臨命終在助念的錄音帶,你想:我現在快死了,我現在快死了,心一直放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試試看!那面臨死亡的滋味怎麼樣,四個小時閉關有必要,我不騙你,有必要試試看,自己四個鐘頭試試看,二個鐘頭也好,或是一個鐘頭,門關起來拼命念佛,一個鐘頭試試看,有這個必要學習閉關,番薯不要吃太多,(免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放一個屁,唉!你真糟糕,對佛不恭敬。那個時候要捨諸妄想,尤其這個下氣,胃腸要照顧好。系心一佛,專稱名號,我是建議你們有空閉兩個鐘頭的關,三個鐘頭、四個鐘頭,乃至一天都不要出門,師父這裡若沒課,關起來,不要到處亂跑、亂參,參到後來死在半路不知道,沒必要這樣。【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你要注意看!應該在空曠處,捨離一切散亂,不取相貌,只有系心一佛,專念佛,我們現在最方便,錄音帶裝上去,收音機裝上去,看你要念整天也沒關系,不會累,一直聽、一直聽佛號,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繼,即是於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在這裡我就要勸告諸位,說:我們若是好朋友,常常整天講一些無聊的話,我勸告諸位,不要這樣,好朋友就是你來找他,他來找你,我們重要的講一講就好,講這些無關緊要的不會解決生死,不如在家裡安住念二個小時的佛。我們為什麼不會往生?沒有下決定心。【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你只要念佛念到開大智慧一切法門你都通達。 【問。此教念佛、為念十方佛耶。為念阿彌陀耶。答。但念阿彌陀佛。以十二如來同名阿彌陀故。下雲、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又普廣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何以獨贊極樂世界?【佛言。閻浮提人、】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要讓他的心專注在一個境界裡面,【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這個意很散亂,【不成三昧。】心不會定,【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問。何十二佛、皆教勢至、念自名耶。】念他自己佛的名,念佛自名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十二佛都教大勢至菩薩念自名呢?【答。一者十二如來、本願如是。如今法藏願雲。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也。二者教念十二佛名、即是教念古彌陀十二別號。猶今法藏教念無量壽佛、即是教念無量光、乃至超日月光也。又此下。出異名、約義配教。念佛、小也。般若、始也。佛現、終也。一行、】就是念佛三昧,就是【頓也。普等、圓也。】緣起重重無盡,這是圓教。【如理思之。】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下】 (庚)二釋義(分二) 先修因 後證果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疏】【先喻單憶有離也。】單憶就是只有佛在想我們,而我們眾生沒在想佛,這叫做單憶。【有人、喻生佛二人也。】有人就是眾生與佛這二人,【一專憶者、喻佛念眾生也。一專忘者、喻眾生不念佛也。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者、以佛專念眾生、未嘗不在眾生前、】其實佛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我們眾生的前面。【今偶逢偶見。】現在有時候遇到,有時候見到。【故言若逢或見也。眾生專不念佛、】眾生他專門不念佛,【佛雖在眾生前、亦蹉過不見、】他也是會蹉過,見不到,【故言若不逢見也。】所以說若不逢見,遇不到,【二人下、後喻雙】人都互相憶念,所以說相【憶不離也。】佛來念眾生,眾生來念佛,憶佛,這樣就不相離,【二相憶者、喻生佛念同也。二念深者、】就是說他想我們,我們也每天都想佛,【喻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之詞。乃至、超略之詞。謂能如是念、則決定時時常相見也。】我們若是能夠這樣念,決定時時都見得到。【從生至生不相異者、】不相異就是同,【喻生生不相離也。同形影者、謂生佛世世不捨、猶如形影無乖違也。】 【鈔】【佛專憶者、含二種意。一者佛有大悲願故。二者佛在因地、自果未圓、尚於眾生念念不捨。何況果後、更無余事。】他就是在憐愍眾生而已,佛無事可做,佛所做的事情都在度眾生而已,所以他【則念眾生、殷勤懇切、無有加故。】無以復加就是很精進來憐愍眾生。【眾生專忘。】眾生是專門在忘記佛,【亦有二意。一者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只相信這個邪魔外道,他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像我若跟朋友講:你可要念佛。他就說:我敢下地獄,你怎麼辦呢?我說:沒有辦法!你敢下地獄,我又能如何,他也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行”,你要叫他去除這個五欲六塵,叫他不要享受,很困難,叫他念佛,認真一心專憶佛,專門想佛,他也不要,他所知道的就只有眼前這些而已,所以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二者生在迷位、】因為眾生是在迷的境地,【纏惑業苦。】纏惑就是糾纏住,這個貪、嗔、癡纏繞著,纏著,心魔不捨,我們內心的魔就是貪、嗔、癡,一直纏繞著我們,見到境界就克制不了,我們沒辦法,痛苦、煩惱,所以我也曾遇過壞脾氣的,脾氣發一發、發一發,就在那裡哭,“哎呀!我已經說不發脾氣了,怎麼又發脾氣。”所以自己在那裡很忏悔,這就是被這個煩惱的惑纏縛住了,沒有辦法,他也很不想發脾氣,就是沒有辦法,控制不住,所以就纏惑業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況佛果、豈易得者、則念佛心、沉埋隱沒、不能發故。】【偶逢見者、諸佛菩薩、不違本願、游化娑婆。故令眾生、偶然逢見也。】也是蹉跎而過,【亦蹉過者、】蹉過就是白白的空過,蹉,蹉跎,白白的浪費的意思,說蹉跎光陰就是浪費光陰,【如見文殊、】師利菩薩,若是有修行的人、有福氣的人就知道他是菩薩,【但】是不懂的人,【覩(音:睹du三聲)老人、】只看到拿一只拐杖的老人,【貧婆等類。】貧婆,窮老太婆,老女人,我們講堂常常在稱呼的什麼老女人,【或見本相、亦不蒙法利。】若看到這個本來的面目,也是沒遇到這個法的利益。【此由惑業障覆、妄見劣相。】看到這個不殊勝莊嚴的相,看到文殊師利菩薩竟然看得像老人一樣,【如薄福見寶、為蛇為蛙。】水蛙。【豈彼聖賢、作意詐隱其本相耶。】實在是我們沒有福,不是這個聖賢要隱他的本相,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福,看不到,【生佛念同者、謂眾生念佛、猶如佛念眾生相同也。】【久憶不忘者、】就是想很久,每天這樣憶念不忘,這樣回憶、回想,念佛憶佛,【謂時刻在懷、雖經年累月、乃至盡形、】盡形就是這輩子,到臨命終【亦不忘也。】【結指者、指上相憶念深也。超略者。謂不但此生、常得見佛。乃至他生、】生生世世,【盡未來際亦常得見佛也。乖、違也。異、離也。形影、略舉一事。】形就是影,影一定有形,形一定有影,【以例不離。】形跟影一定不離的,所以【至於聲響、】回音叫做響,比如說你若到山谷的時候,你叫:嗚。。。,山那邊就嗚。。。,回音,回音。你若到山谷:阿彌陀佛,咦!來:觀世音,哇!怎麼跑出觀世音來,那不可能,這邊念:阿彌陀佛,山那邊跑出回音:觀世音,結果就是那邊也有人在念,也是佛教徒,(笑)這樣很好。所以在山谷的時候,喊愈大聲它的回音就愈大聲,響就是聲音的回音,回音叫做響,【水波、】二個也是不相離,有【鏡】子就有【光、】鏡跟光也是不相離。這個都是解釋不相離,聲響、水波、鏡光【皆不相捨離也。】【又此形影。】就近來講,【近對下喻合文意、單顯獲見佛益。遠對下證果文意、雙顯獲見佛成佛二益。】這讀起來比較困難,這是說就近,底下是就遠,要記住!這是對立的名相:近,就近,對底下的譬喻,合文章的意思是說顯這個見佛的利益;就較遠來講能證到果、這是說見佛成佛的利益。所以二益的底下有兩行小字體:【現當見佛。一益也。心開染香。二益也。】你現前見到佛,這一益;心開染香,二益,是第二種利益。所以【應釋文雲。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不只是這輩子而已,【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嚴雲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底下這句不用看,這一句意思不是很明顯,看到“名法王子”就可以了。【此非敵對正意、故疏不釋。】 (癸)二母子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疏】【上二人喻、泛指親友、猶覺寬緩。】就是覺得不太親切。【故此重將母子最親切者為喻、使人起信行也。於中亦有二。先喻單憶有離。首三句、即上一人專憶。次二句、即上一人專忘。如來、母也。】像母親。【眾生、子也。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就是會退道心,母親若想兒子,兒子是不肖子,再怎麼講他都不聽,母親想兒子就沒有用,所以會退心,會傷心,早知道生這種兒子,早就把他掐死,整天當流氓殺人放火,生這個惡逆子沒辦法,所以【心生悔恨。】後悔又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愈慈悲【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所以【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雲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如來只想我們(眾生),【無益也。子若下、】也沒用,【後喻雙憶不離。】要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這樣才有用。【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生生,就是上面講的生生世世不相違背。【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故高齊大行和尚雲。宗崇念佛、四字教诏。】宗、崇,最重要的,崇就是崇拜這個念佛法門,宗就是專門,宗崇念佛,我們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要崇拜這個念佛法門,趣向於念佛法門,這四字教诏,就是教,這四字就是最重要的教化,那麼什麼叫做教化呢?【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那麼你宗崇念佛有四個字要教化你,信,深信不疑,憶念,憶念佛,不離於心。稱敬,稱就是贊歎,尊敬不離於口。所以說你【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你早、晚一心一意念佛,相信、想佛,那麼你不可能再住在娑婆世界。【此為念佛、第一要策。】就是這四個字:信、憶、稱、敬。 【鈔】【泛指者、師資君臣、】師資君臣就是說我們這個傳承有這個根據,【皆該在許。如來下、問。前言念佛、但念彌陀、不念諸佛。雲何此言十方如來耶。答。有二意。一即指彌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無量彌陀故。觀經雲。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二通指十方諸佛。謂不唯我彌陀一佛、悲願如是。即十方諸佛、憐念亦然。正顯佛佛道同故。華嚴問明品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力、四無畏也是這樣。【楞伽第四雲。一切諸佛、有四平等。所謂字平等、語平等、】法【身平等、】所講的【法平等。】所謂文字、語言、色身、法都平等。【觀經雲。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憐念者、三昧經雲。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維己惡、】因為佛沒有在想他(眾生)做多惡,所以不可以想我們做很惡,【而疑佛不來接。】不可以這麼想,佛沒有在管他有多惡,他只要有心忏悔,所以不可以懷疑佛不來接引我們,每句話,高僧大德都勸告你不要生自卑感,你不可以自卑感,你要想:我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誰知佛心、專於逆】逆就是叛逆的眾生,【苦】就是苦難中的【眾生之中、種種救度。如何自生疑阻、】“如何”就是怎麼可以,怎麼可以自己產生這個懷疑阻礙自己呢?【甘心苦趣耶。】佛專門在救拔逆苦眾生,所以,在座諸位,你不可以有自卑感,無論你過去做多壞,你趕快求忏悔,一心念佛,一樣可以往生。【問。逃逝二句、與上專忘、逢不逢義、有差別否。答。亦同亦異。同者、不念佛、則不能見佛。雖見佛、亦不蒙法利。此與逃逝無異、】所以【憶他】佛憶他有什麼用呢?佛憶他【何為。】有什麼作用呢?【異者、謂前之喻意、尚明眾生或有時而念。但念之不切、憶之不深。】念不切,憶不深。【故若逢不逢、於佛憶猶為有益。此中喻意、竟明眾生不唯忘念、而且謗佛。】誹謗佛,動不動就:吃什麼素,他太太若在拜佛,若跟他吵架:你吃什麼素,你吃素的人可以跟我吵架?他意思是說吃素的太太就是要被先生管的,又揍又打,當受氣包,滿足大男人的虛榮,所以吃素的太太都不能跟他吵架,當作吃素念佛的人要被人家打著玩的,所以他都要誹謗佛,這是難度,【以不信故、墮在三途、受無量苦。故若逃逝、於佛憶則為無益。感應生佛者。子、】這等於兒子一樣,【喻生感。】“生佛”,眾生心裡想佛,能有感應,像兒子一樣,生感就是眾生能感。【母、喻佛應也。】母親的比喻,佛能應。【道交不二、合不違也。故高齊下、彼論雲、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底下這句就是【信千即千生。】一千個相信一千個往生,【信萬即萬生。】一萬個相信一萬個往生,這是決定的力量。【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所以整天要念念有詞:南無阿彌陀佛。。。,心可要真正想佛,你光是整天想錢,南無阿彌陀佛。。。,咦!晚上睡覺都夢見這個鈔票一大把、一大把抓,這樣就沒有辦法。要心想佛,口念才有用,你光是口念,這個心沒有在想佛,沒用,所以心跟口要同時,【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壬)二合法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疏】【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記持不忘也。】常常記著。【念、系緣在懷也。】系緣在懷,這系就如同繩子把他綁住,為什麼我們老是拿一串念珠,就是像一頭牛把牠綁在樹下,我們的心,若用念珠來把它綁起來,這樣這顆心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像一頭牛到處亂跑,我們就用繩子穿過牛鼻,把牠綁在樹上,所以我們常常拿念珠,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是這種意思。所以念就是系緣在懷,將這個緣牢牢的系住。【又初】剛開始的【時】候,【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那麼久了,熟就是久之功力成熟,憶佛念佛久了,脫,就是除掉,就熟脫緣念,這個一切的外在的妄想就會除掉,自自然然,你所念的都是佛號,我們現在所念的都是五欲六塵,偷心不死,難為修行之人,偷心就是苟且偷安,心存僥幸叫做偷心,心存僥幸就是說,我常常說:嗯!我這樣可能會往生了,嗯!我功德做這樣差不多了,叫偷心。這個妄想若要去除必須要憶佛念佛,【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這不是數學的數,念數shu三聲,一次又一次叫做數,念是數憶,一次再一次的記憶,所以【常念之謂。】記憶,【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相、即是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十身。】十身跟諸位講一下,十身者,念願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等一下再來解釋這十身,三身十身,十身都是華嚴講的,華嚴都講“十”,十是一個圓滿數,所以第一叫做事相佛。【二理性、】理性佛【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憶念佛中、復各有二。一行布。】行布就是漸次性,有次序的,【二圓融。】圓融就是一念具足一切叫做圓融,【謂先念化】身佛,再【報。】身佛,【然後法等、是事次第也。】是事相佛,【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一時也。】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次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是理次第也。】所以事相的次第,先化身、報身最後才法身,不管三身或是十身,都是在一心,這就是事相的次第。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才“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這以前都有解釋過了,這叫做理次第也。再來【三如來藏心佛、】三如來藏剛才我們有講,空如來藏就是空性,不空如來藏就是萬有,不空就是有嘛!空不空如來藏,那麼就是理事圓融,破一切法名“空”,立一切法名“不空”,所以破立同時叫做空不空如來藏,【同在一時中念。是理圓融也。問。若心外有佛、何容理念。】意思是說心跟佛不在同一個地方,心外有佛,何必理念?怎麼允許這個理念呢?因為理是沒有內外的。【設心外無佛、烏用事為。】比如心外無佛,即心即佛,心外無佛,何必用這事相念佛,因為事相是對立的嘛!既然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就是即心即佛,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呢?“烏”就是何必;“烏用事為”,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答。心外有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心外有佛就是由我們心的佛來成彼外佛。【經雲。諸佛正知、從心想生、故須理念。心外無佛者、托】就是借,借重於【心外佛、】借重這個外在的佛,來【顯我心佛。】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本性的佛沒有顯現出來,藉著外在的佛,外在佛: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西方三聖,看這個相片來念佛,我們現在都是這樣,托心外佛,顯我心佛。借重著心外的佛,來顯示我們心中的佛。【經雲。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故須事念。】你的心若想佛,是心就是作佛,所以要事念,事相念佛,事一心不亂,事相念佛就是說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連續佛號沒有間斷,就是平常我們統統都是事相念佛。【若離事理二念、何名即心即佛。】怎麼可以說即心即佛?這是一個問跟答,意思是說不是事念就是理念,若離開這個事念跟理念就不可以說即心即佛。【問。若即佛是心、】意思是說把它分開,若佛就是我們的心,【只應念心、何必念佛。】因為佛就是我們的心,【又即心是佛、只應念佛、何必念心。】因為你兩樣都一樣,念一樣就好,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念佛就好,不然,念心就好,何必念兩樣做什麼?【答。但執即佛是心、】我們只知道執著佛就是我們的心,【不知即我本覺心性。是彼究竟覺佛。】意思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的面目(這個本性),本覺就是我們本來自有覺悟的本性,就是他(對方)的究竟的覺佛,所以【經雲。是心即佛三十二相。】我們這顆心當下作佛就是三十二相,當下是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執即心是佛、】心就是佛,即心就是佛,【不知即彼究竟覺佛、是我本覺心性。經雲。諸佛入於眾生心中、故不妨念心。】因為佛會來到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念我們的心,佛就影現。下面這句比較難,【若心佛偏念、即義不成矣。】偏念,若心跟佛對立,偏念,不是偏心不然就是偏佛,他不能圓融即心即佛同時,就是說如果是心跟佛把他分開來,用一種對立的觀念,對立的心,佛、心分開來念這就偏念,如果心也念,佛也念,變成不是融合在一起的念,那麼這個道理就不成,即義不成意思就是你不能執佛就是心,也不能執心就是佛,把他分開兩個角度,不可以。【問。一真法界、】華嚴宗都是講一真法界,那麼天台宗是講十法界,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緣覺還有六凡法界,四聖六凡這是天台宗講的十法界,那麼一真法界是華嚴宗的思想,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那麼這日本的日蓮正宗,是采取《法華經》裡面的其中一品(幾品),作經教的教理的依據,所以只有贊歎這個《法華經》,大肆的誹謗其他的宗派,所以這日蓮正宗是一種極端,你說正法,它是真的佛法,你說是佛法,它是很極端的佛法。一真法界【體無二相、】本體沒有二相,【何存內外心佛念耶。】一真法界本體是無二相,是相同,何必存這個內跟外的心佛念呢?【答。法界一真、本無內外、不屬佛心。】不屬於佛也不屬於心。【佛目證窮、】目就是心,佛的心是盡。。。,窮就是盡,盡就是究竟的道理,所以【知生等有。】知道眾生本來就有這個佛性的叫做知生等有,佛目證窮,知生等有,佛的心是證到最究竟的果位,他知道每一個眾生都有本有的清淨本性,【欲令生悟、】想要令眾生開悟,所以【義分心佛。】道理才分心跟佛。【佛為外境、心為內境。憶念功成、自然證知、】沒有這個能所,【心無佛外之心、佛無心外之佛。】意思是說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根本就不能分。【唯一法界、普融無盡。現前見佛者、謂不離現陰、】陰就是五陰身:色、受、想、行、識,就是說佛就是不離當下,當下我們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身,【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所以【當來見佛者、謂報終陰壞、】報終就是臨命終,五陰身要壞,壞就是死亡,報終陰壞就是說我們臨命終,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陰身,要死亡的時候我們就能【見佛來迎、或於華中見也。而雲必定者、有二意。一感應道交、難思議故。謂信得即心是佛、】我們的心就是佛,【專於事念、念相好佛。故見果報佛、來入我心中。經雲。是心作佛、諸佛如來。來入一切眾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爾然故。】這個法本來就是這樣,【謂信得即佛是心、專於理念、念本性佛。故於自心中、見法身佛現。經雲。是心是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合就是適用於,不合就是不適用於佛念眾生,因為是【重在】於心,在這個【眾生念佛故。】意思是說他的重心點是放在眾生念佛,而不是佛念眾生,所以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這裡不適用於佛念眾生,是因為我們的重心點都是放在眾生在念佛這個角度。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鈔】 剎剎塵塵就是大叫做剎,塵叫做小,就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剎,於一微塵,一個顆粒微塵叫做塵塵,所以現身說法。【即便證知德雲一念佛門、出生二十一門。如是知後、發普賢願。行普賢行。或於夢中、見無盡身佛。說法利生。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很有威德光明,【統攝無盡三昧。如是悟後、發遮那智、】遮那就是平等,無上智,【成遮那境。】遮那境就是無一切境,無一切境。【以上善根、皆由過去今生、念佛習報相也】念佛的這個習氣,這個果報相。下面看小字【(見相好。悉屬報因相現。】就是說你若見到相好,這就是你的報因相。【發諸善心。皆是習因善發】習因就是過去你有這種心,所以現在又產生這個善心。【)。】再來就二,【二者】比較重要,我們第一個比較不可能,第二因為都是障礙,【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這注意看!這段跟大家絕對是很感應,【則知過去不種善根。何為障發、亦開四種。一者昏沉暗蔽業障發相。謂念佛時、即便昏睡。】你看!念佛的時候即便昏睡,坐著就昏昏作睡,這也真是很厲害的人,【沉暗瞪目曹 (懵)。】這個“瞪”就是眼睛弄得很大。“目曹”就是迷迷糊糊。有時候沈暗,瞪目曹,【無所記別。】什麼都記不起來,什麼都記不起來,【令諸禅觀、不得開發。】什麼都記,要觀照什麼也記不起來,迷迷糊糊,差不多都這樣。再來,【二者妄念散亂業障發相。】產生業障。【欲修觀時、雖不昏沉、而生邪想。】邪想就是什麼?男女,這個邪想就是男女的欲望,他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他一直很困擾,很困擾。有一個說她若在念佛、念佛……,念一念,咦!她就看到阿彌陀佛沒穿褲子,很奇怪!很奇怪!怎麼會這樣。師父!我知道這樣不好,這樣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明明知道這是冒法渎聖者,她很不想這樣,不過很奇怪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全身都沒穿,現在若念、念……,就想到這個男女,她很痛心。有一次她爬起來很痛心搥牆搥得手流血,流血……,很痛苦、很痛苦,她不想要這麼想,可是控制不住,難哦!那個難哦!難哦!所以要斷掉這個邪想,要寫七個字:難、難、難、難、難、難、難,要寫七個字排在一起,若大徹大悟,易、易、易、易、易、易、易。太容易了,有穿沒穿他都沒差別。你要使他起這個念頭,他也沒有這個念頭,一切法不可得,對不對?為什麼呢?你也不要觀這個阿彌陀佛是光明相,也不要觀這個凡夫是昏暗相,一切相不可得,當下就無相,一心持念佛號,實相念佛,哪有這些稀奇古怪對立性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所以這個邪想就是YIN念的意思,太重的YIN念沒有辦法修行,所以昨天皈依,一個在家居士:唉呀!師父!我是有結過婚的人,我這個YIN斷不了,噢!這個很難,這個很難。身材胖胖的,胖胖的,一個胖胖的。我說:那怎麼辦呢?就是不曉得怎麼辦才來問師父,我很精進也是有用功,就是沒有辦法啦!沒有辦法啦!所以這還是須要時間。廣化老和尚說,我以前問老和尚,我說:老和尚!老和尚!這個年輕人這個……,這個怎麼修行?老和尚就在笑:四十五歲以後就比較好修行。噢!還得等四十多歲,說要四十五歲之後才比較好修行,我才三十九而已,還得等六年。噢!這個難哦!真的是不容易,所以業障深重的人,就是不好斷這個。【欲作四重五逆十惡毀戒等事。展轉生續、無時暫停。因是三昧、不得現前。】不得現前,尤其這個男女的欲,女人也是一樣,女性也是一樣,男性也是一樣,就是生死的根本就是YIN,這個最難。【三者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界【。或見焚溺。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晚上驚恐醒過來。【所發道心、障礙不起。】晚上若有這種惡夢的人,要趕快求忏悔,做這種夢的人就是不好。【四者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在念佛的時候,雖然沒有上述的境界,【雖無上境、】就是沒有上面的境界,【而身忽然生諸疾病、】正要修行,哇!病例了,【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你想想看!整天都生病,你想你有辦法證入?整天頭痛、腰痠(酸)背痛、痙攣,【以上業障、皆由過去不善報因相也。因此善惡二法發相、即驗自己根性、是善是惡。亦知自己在前生時、種善不種善、作惡不作惡。如是見已、善者增修。令其圓滿。惡者對治、令其除滅。雲何治滅、亦開四門。一治滅昏沉障。】就是說念一念睡著了,要怎麼對治?怎麼對治?【應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閉目而觀。若心暗鈍、懸想不成。當對一尊端嚴佛相、緣之入觀。】攀緣入這個觀,開眼即……,【若不明了、即開眼觀、復更閉目。】這個叫閉目,眼睛睜開,合起來,張開,合起來。【如是想時、心眼開豁、】慢慢、慢慢觀,這心就開,【即破此障、無復沉睡。二治滅妄念障。】要怎樣治這個妄想呢?佛教我們【應教念報佛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一切種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普現色身、利益一切。神通變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惡心心數法】心數法就是心所有法,【自然銷滅。】自然銷滅。所以治這個妄念,那麼治這個妄念,其實這個難,他講這個,我覺得這個不太受益,我覺得還是要修禅,師父這個《普賢行願品》讀完了,講《勸發菩提心文》,我們這一本講完的時候,我們講《勸發菩提心文》,講《普賢行願品》,再來講《勸發菩提心文》。再來我們用一年的時間要把禅的思想,從頭到尾用很長的時間告訴你那個空性的東西是什麼,讓大家找到自己真正本來的面目,你這個東西找到了,那就路找到了,你就自己走,就不會走錯路,師父告訴你這個禅的思想以後,你找到了本來的面目,禅是什麼?好了!我講一個:有一個禅師,禅師來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問他:你以何法修行?他說:成聖尚不可得,以何法修行?又說:你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嗎?他說:對!我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明天一大早就要走。六祖說:那你為什麼去得那麼快?他說:本來沒有來,哪裡有去呢?哪裡有快慢?六祖惠能大師說:唉呀!善體無生,善哉!善哉!你亦如是,我亦如是,諸佛亦如是。二、三句話就解決了,二、三句話而已,去六祖那裡印證一下,他有沒有開悟,只有幾句話而已。他說:你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他就說:本來就沒有快跟慢,哪有快,哪有生滅、哪有來跟去呢?他說:仁者自生分別。是六祖你自己心裡所產生的分別,我本無來去。六祖說:唉呀!仁者善體無生,如是、如是修持。就是用這個無生法修行,他找到本來面目了,就是那麼快。我講了這麼久,不知你是找到沒有?找一天,腦袋一個一個來敲看看,敲看看!看開悟沒,碗打破一整打。師父!我都沒有感覺。所以這個悟很重要,悟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走錯路。下面,【三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你要滅這個惡,那意思就是平等法性,就是說你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平等。【空寂無為、無有形相。】這個是修行人的根本,你若不了解無為法,再給你修百千萬劫你都不見性,【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那有這個境界來逼迫我們呢。【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為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相、】意生身就是隨自己的意思而生,【不為一切病苦所惱。】這個病苦是很沒辦法的。【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眾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這就是眾生,八苦交煎。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世事纏縛。【如蠶作繭、】像蠶吐絲作繭自己捆綁自己,【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 底下這一段就比較復雜。 【三宗趣旨歸者。有總有別。總以憶佛念佛為宗。見佛入忍、心境圓通為趣。別有五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令達義為趣。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三境智、三佛境為宗、二觀智為趣。四行位、信願行為宗、入不退為趣。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 【三句、牒門、】牒就是記載的意思,古時候的竹片可以記載一些文字,所以記載這念佛法門叫做牒門,【謂宗旨歸趣也。當經所崇】崇,崇拜的崇。當經就是這部經,所崇,崇拜的崇,崇尚,就是崇尚念佛【曰宗、】“崇”後加三個字,崇“尚念佛”,就是說《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尊重念佛,意識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念佛法門,【宗之所歸曰趣。】宗就是遵,遵從,上面所宗,那麼宗最重要是會歸到哪裡?這就是趣,趣向於什麼,比如說我們這個講堂,我們人很多,趣向於這個修行念佛的道場,不是趣向於誦經、拜忏的道場,【若不識宗、無從趣向矣。】若不識宗就是說你要先了解,比如你要先了解講堂的性質它最重要,這宗就是所依照、所依存的是什麼,我們所依靠的是經典,那麼如果你連講堂你都不認識,那你就不曉得我們講堂的趣向是什麼,講堂是以法為宗,以淨土為趣向,為修行趣向,如果你若不識宗,你就無所趣向,宗你都不知道,你趣向什麼,宗就是大家所共同遵行的嘛!【有下、釋義。教說者、即念佛教門也。達義者、謂了達教中所诠心境緣念、】這個緣念,就是念佛,所以到後來眾生就能跟佛來感應,叫做【生佛感應、】像【染香】人,身上染到香,整天在做香的人,他身上一定有香味嘛!所以染香【入】這個無生的法【忍、】【自他生土之義也。】自就是自性佛土,他就是他方佛土,那麼我們往生到底是自性佛土還是他方佛土呢?所以說自他生土,到底是我們去往生還是沒去往生,還是本來就具足,這就是說自他生土之道理,意思是說自性土也可以,說他方土也對,說自性土也不對,說他方土也不對,看是在哪一個角度講的,就凡夫位來講,我們自性的佛土還沒顯現,確確實實是有他方世界,他方極樂世界,若自性開發出來,你說他方世界也是不離我們的本性,所以看我們修行的立場,看我們個人修證的功夫到哪裡,所以說隨著時間跟空間這個架構的不同,這個道理有時候安排在某一個空間、時空講得通,有時候在某一個另外一個角度才講得通,【事理、義中所具者。謂崇尚念佛等事、其意雲何。】這是什麼意思呢?【正欲彰顯彌陀自性、淨土唯心之至理也。】意思是說要顯示每一個人都有阿彌陀佛那個自性佛土,所以這淨土是唯心,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具足這個淨土的道理,念佛到最究竟就是這樣,自他不二,不二。【境智、】境界跟智慧這一對,【理內開者。】理內的凡夫這是天台宗的思想所講的,理外的凡夫叫做五停心觀,理內的凡夫叫做四加行,煖(xuan一聲)、頂、忍、世第一,這個我們在《教觀綱宗科釋》會開這個班,所以天台宗的思想,對於有心要學佛的人是非常的重要,一個啟蒙,這課非開不行,因為我們一輩子所接觸到的天台宗的思想到處都是。【境、即所觀之理。智、是能觀之心。】所以這個所觀的理跟能觀的心,這就是二觀智為趣,二觀,一個能觀之心,一個所觀的道理。【佛之圓融三身、】法、報、應身圓融三身,是真實境,【真境也。事一心、】不亂跟【理一心、】不亂,是【真觀也。】我們現在在觀就是散亂的觀,不能稱為真,真就是確實相應的意思,念佛念到事一心,是真正與佛相應的,若念到理一心,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以說才是叫做真觀,那麼我們現在的觀叫做散亂,【行位、隨智起者。信願行、三資糧也。】 【如是五對、展轉相因、以為生起。】如是五對,哪五對呢?教義一對,第二、事理一對,第三、境智一對,第四、行位一對,第五、因果一對,這就是五對,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因叫做輾轉相因,哪一對都可以當作果,以為生起。 (丙)四釋題 【(丙)四釋題】解釋這部經的題目。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有四對,把筆拿起來,我叫你寫,你一定要寫,你要是不寫,到時候你一頭霧水,你不曉得講什麼東西。 【四下、標牒。有下、解釋。】那麼這個是一段、一段、一段的,所以這個沒有什麼特殊,就教他,“四”,一、二、三、四的四,就是有四對義,“釋”就略釋題目,就“標牒”,“有”底下是解釋有四對義,就是這個意思,【此句列也。】 【四下、】這一段,就是【念佛法者。】現在下面再來,我叫你寫你就寫,念佛法者,什麼叫做念佛法?念佛的法門是什麼意思?是怎麼念?現在再來寫一個: 甲,【念變化、】變化佛,【非受用佛、】這個受用佛,就是福德莊嚴的報身佛才是受用佛。非受用佛,就是非受用、不是自己受用的,釋迦牟尼佛他就是應【化身】變化來的,所以他是為了度眾生才來的,真實佛的色身不是這樣,所以說若是念變化佛,不是這個實報莊嚴的受用佛,那麼這個是【小也。】小教就是小乘教,就這樣子。 底下寫:乙,若【念受用、】身佛,自受用身就是實報莊嚴,他修福跟慧,具足清淨莊嚴的報身,當然就【非變化佛,】是【自報】,就是自己所修福德因緣的果報,這個是大乘的【終也。】 再來,丙,【念亦變化、亦受用佛、】是大乘始教,【他報】就是說自己很受用,也能夠利益眾生,所以念也變化,也自受用佛,也就是這個大乘的【始也。】 再來,丁,【念非受用、】念不是自己受用,【非變化佛、】就是空一切法,那麼就是當體即空離一切相,就是【頓也。】頓教相。 再來,戊,【念圓通無障礙佛】圓通無障礙佛,是圓教,【十身圓也。】 下面【勢至人者。】在旁邊寫個: 甲,【得應化佛力。小勢至也。】小教的勢至。 乙,【得功德佛力、】有得到這個功德的佛力,【始勢至也。】始教的勢至菩薩。 丙,你若【得智慧佛力、終勢至也。】 丁,你若【得如如佛力、頓勢至也。】 戊,【得無盡佛力、圓勢至也。】 【此亦約教略釋、】約教略釋,藉著這個教簡單解釋,【下更詳解。】【則知此題名內、人法雙彰。】有人、有法,有【因】、有【果】,這個【並舉。】這就是四法,人、法、因、果就是具足四個法,【理盡義周、】道理都盡,都周遍,【故標章首。】所以標這章為首。 (丙)五解文(分三) 初敘禮白儀 二正陳所證 三結答圓通 看【疏】,【梵語摩诃那缽。此雲大勢至。思益雲。】什麼叫做大勢至呢?【我投足之處、】就是他在走路,腳抬起來這樣走一步,【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腳步走一走他就能震動三千大千世界,震動魔宮,這叫做大勢至。【觀經雲。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噢!都會震動,【亦名得大勢。】【悲華雲。願我世界、如觀世音、等無有異。】意思是說希望他將來成佛之後的世界跟觀世音菩薩都一樣,在經典裡面講觀世音菩薩成佛之後的世界,比現在的阿彌陀佛的世界更加莊嚴,那不簡單,不簡單。大勢至菩薩希望將來成佛的時候,希望能像觀世音菩薩那時候具足的世界那麼莊嚴。【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界故、】因為你願意取這個大千界故,【今當字】就是取名,“字”當作動詞用,今當字【汝為得大勢。】現在跟你取法號叫做得大勢,不是得到大勢哦!是得大勢,能夠的意思,得大勢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別名。“汝為得大勢”,你不要讀作:汝為得到這個大勢,這是錯哦!三個字要連起來念的,“得大勢”。【亦名無邊光。】無邊光,無盡無邊的光明。【觀經雲。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若依本文、能念大勢佛、】把筆拿起來,這個“大勢佛”,就是指阿彌陀佛,若依照本文,能念得這個大勢佛,很有威力,【能攝六根妄、】為專注的心境,【能接念佛人、故名為勢至也。】下面說【假此菩薩】就是藉著這位菩薩,【為發起者。表念佛法門、能發智光、】所以【得大勢力、離三界苦、取淨土樂也。於法自在、名為法王。從法化生、】因為藉著佛的法化生,所以【稱之為子。】從法化生,我們大家都是從法來的,是不是?稱為子,【悲華經雲。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也就是說阿彌陀佛過去曾作過觀世音菩薩的父親,所以簡單講起來就是,我慧律法師就是過去都曾作過你祖父、曾祖父,所以你今天坐在這裡聽經,因為我坐台上比較高位,你看!阿彌陀佛曾作過觀世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的父親,所以我就是你父親,是真正的,是說不知何時而已。【今在極樂、居佛左右、助化一切。】現在極樂世界,住在佛的左右手,幫助佛來度化一切眾生,【次補佛處、】就是等覺菩薩要補佛的位,【故名法王子也。與、共也。倫、類也。聲氣相應、】同聲相應,同氣就相求,【名為同類。】比如說這裡是講堂的人,來啊,來聽經哦!都相同的,就聽經這一類的人來。你不會說:來啊,來喝酒哦!我們也不可能相邀跑去喝酒,若有,是一部分人會偷喝而已,不敢讓人家知道。有一天我去信徒家,我說:菩薩,阿彌陀佛!他就(師父以手掩嘴學信徒說話貌):師父,阿彌陀佛!他偷喝酒,怕師父聞到會罵,後來師父再問他,他就不敢講話了,(師父學信徒抿著嘴講話)&*#?*。。。,一直嗯,講出來有臭酒味,不敢講話。所以念佛的人是有慚愧心的人才會不敢講話,有的無慚無愧,喝雙鹿的五加皮,XO,拿破侖,五加皮,茅台酒,氣不相應,我上輩子這條酒戒絕對持得很嚴格,這輩子聞到酒味就吐,到現在不敢抽煙,我從小到現在不敢抽煙,不敢喝酒。【五十二者、數也、表勢至念佛一門、能攝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跟妙覺,【等五十二位諸法行故。】【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雲,【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就是中國話,【大心眾生。】中國話說大道心的眾生,大心,就是大道心,發很大的心。【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賢首】賢首國師這是華嚴宗的祖師,【雲。菩提、此名曰覺。薩埵、此曰眾生。】菩提叫做覺,覺悟的意思,薩埵就是眾生,菩提薩埵就是菩薩,那是覺悟的眾生,而我們是迷了的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所以智跟悲就是變上求菩提,下救眾生,我們今天也是這樣,我們今天聽經聞法就是從師父這個地方求到這個智慧,求到菩提,之後你們要用悲心來憐愍眾生救救眾生,【名菩提薩埵也。】【從座起者、師資尊卑、】長幼有序的意思,師資尊卑,師父一定是坐在上面,在講經、在說法,做徒弟的人要請法要跪著頂禮。從座起者,就算包括要禀告佛,他也是都要跪,因此在戒律也是一樣,跟師父講話也是要用跪,若請法也是用跪。現在卻不敢這樣,你這樣跪,我要跟你講話,你跪著我反而覺得怪怪的,你一直跪、跪,地上大理石涼,怕回去得風濕症。若依如法是要用跪的,請法一定用跪的,這在《沙彌律儀》也是講得很清楚,因為重法嘛!比如說那時候,我坐在那個地方,那個開計程車胖胖黑黑的司機,有一次他很不高興,現在人家來請教師父這個佛法,因為他是初機什麼都不懂,他看我跟那個人簡單回答請法,他跟我請法,我簡單回答他,很不高興,他說:師父!你怎麼不規定,若要請法要穿海青、搭衣端身跪著然後才來問。才覺得他重法,你要了解他有信心沒有,對不對?你這樣叫每個人都穿海青、搭衣跪著問,問兩句又脫掉,難道一定要拘於形式?請法尊重這是很重要沒有錯,當然他發心是正確的,他這樣講是正確的,正統的佛教是要穿著海青、搭衣,跪在師父面前請法,他這樣講是正統的,但是這樣來講,你要怎樣能圓通呢?他來,眾生的根機不同,他臨時來寺裡,你又叫他回去穿什麼缦衣,所以說某一種法要正統,某一種時間要方便法,他比較不會尊重三寶,並不是他不尊重三寶,他也很贊歎師父,所以他拿一千塊錢來供養,拿一千塊錢就塞給師父,好像我們在向他乞討,一千塊,師父!一千塊給你,一看就知道他很虔誠,他不懂得供養,拿錢給師父要跪著、要頂禮,他不懂,我們知道,因為他有聽到錄音帶,從台北來就是只為了見師父一面,為了要跟我相見,只為了要見一面而已,從台北坐車坐到高雄,跪著頂禮,我說:你有什麼問題。沒有,只為了想看師父長什麼樣子而已。看一次一千,這樣還不錯,我們也知道他是初學。把規矩訂這麼多,我認為不適合。所以講到這個從座起,那是說懂得道理,尊師重道,不然,初學的人來到這裡哪有辦法,你訂這些規矩,人馬上就全跑光,不可以,要看情形,所以師資尊卑,【名分秩然。】秩然就是次序,這個秩就是很有次序,次序井然,秩序井然。【有所陳白、】白就是述的意思,有所陳白就是陳述的意思,所以對長輩【不應坐故。】對佛那更不用講了,今天若佛來,我們敢坐嗎?今天佛來,大家都跪著,誰敢坐?佛是法王,我們沒有佛我們怎麼了生死?你到泰國才會驚訝,泰國對出家人的恭敬才令人驚訝,師父坐這樣,坐在前面這裡,那個在家居士要走過師父的前面,頭一定低下去,一定要這樣低下去,急急忙忙走過去,他若旁邊有路,絕對不敢走過師父的前面,若要走過去時,一定低頭低到。。。,表示說很不好意思,說:師父!對不起!我非從這裡過不行。趕快,他表現得很謙虛,頭低、低(師父學居士頭低貌),他也很行,都不會撞到柱子,低頭而過,低頭而過,噢!泰國對師父的那個尊師重道,唉!很嚇人,他才不像我們大乘佛法,師父!師父!好像在叫賣冰棒,喊來喊去,有一個多可愛,一個人:師父!來!來!我跟你講一些事情,他自己不會跑到我面前報告,竟向我招手,師父!來、來。。。,人家“來”的意思是說長輩向晚輩招手,你這麼懶惰,師父在這邊,竟向我招手要我過去,他用右手向我招手,我說:來、來,我用(手指)勾的,後來他自己來,不懂,不懂,所以說我們這個禮貌不建立也是不行,不尊師也不重道。你們到泰國去,今生今世佛教徒一定要到泰國去的,去看看那個小乘的,噢!那對師父的恭敬,師父坐在這裡,旁邊的白衣背這個僧袋絕對跪在旁邊,他不敢站著,不敢比師父還高,像我們到仁德法師那個地方去的時候,泰國對師父也是非常、非常的恭敬,我們號稱一個大乘的法門竟然不尊重師父,其實不是不尊重,不懂,因為我們中國不是佛教國家嘛!不像泰國這樣,出家人很普遍,所以他對三寶的尊重,包括國王都一樣。我們這講堂不用像泰國這樣,至少最基本上對師父的禮敬要注意,不然人家會笑。【頂禮佛足者、以己上頂。禮佛足下。敬之至也。】尊重到最高,【上皆身業。】頂禮是身業,【白佛言者。】拿佛來說,【上示曰告、下啟曰白、】就是說佛長輩對晚輩,在上的人告訴底下叫做告,底下,下就是晚輩對長輩叫做白,上示就佛告阿難,阿難就白佛,不一樣,佛告阿難,長輩對晚輩叫做告,晚輩對長輩叫做白,白就是晚輩恭敬長輩,這在《金剛經》就看得很清楚,【是口業也。身口恭敬、意業可知。】 【鈔】【梵語下、釋人名也。先勢至中、初約行、】第二是就願來講,第三是就悲來講,所以初就行,【中修自行也。由有智】慧,智德跟【斷】德,智德就是先天性的智慧,斷德就是後天性的加行跟用功,【威勢、故能震動一切。】【亦名下、次約願、上求佛道也。由有想念勢力、】動一個念頭念這個勢力,【故能取證淨土。】我們現在也都從這個念頭開始,願求這個極樂淨土,也是都從這個念頭,所以由有想念勢力,我們想,我們這樣願,念力所造成的,就能夠取證這個淨土,【亦名下、三約悲、下度眾生也。由有化導勢力、故能救拔三途。】【上二、自利。】就行跟願來講,【此一、利他。】悲就是利他。【依本文者、上通諸經釋名、此局】指限於本經,【當經】是指限於本經的【釋也。】【能念三句、亦約上求、】上求當中【中修、下度、】上求是什麼意思呢?能念大勢佛,大勢佛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往上求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被我們,憐愍我們;中修就是能攝六根妄,我們能夠攝受六根的虛妄,專精念佛,歸真;下度就是能接念佛人,能接引學佛的人。能念這三句就是上求、中修跟下度。【三義】,三種道理【以釋。】【大勢佛者、指彌陀言。十方三世佛中、彌陀為第一故。】所以下面說【能念、非如眾生不求大勢佛、及斷苦法故。】眾生不求阿彌陀佛,那麼他也不斷苦,不斷苦就是這個苦因,惡業繼續去做,他不斷,所以不能離開痛苦。【能攝、非如眾生六根、攀緣六塵故。】不是像眾生的六根攀緣這個六塵,阿彌陀佛不是這樣,阿彌陀佛【能接、】引眾生,所以阿彌陀佛能念、能攝、能接,我們眾生沒有一樣有辦法,不能念、不能攝,六根每天都亂七八糟,也不能接引眾生。【非如眾生自利、不耐他榮故。】噢!這一句講得太好了,不是像眾生這樣,耐不住別人一點點好處,這個“榮”就是光耀、光榮、優點,耐就是按捺不住,受不了,忍耐不了,他比我還好,好像我比較差,就沒有那種隨喜功德的念頭,他就是不會隨喜,一個團體會大亂,就是這個不耐他榮,師父若每次叫這個(人),就說師父比較疼這個,偶爾有一次若叫另外那個,“你叫他就好了,你不要找我,你叫他就好了”,我們人這個心病很嚴重的,其實師父沒有那個意思,一個團體是這樣,家庭也是這樣子,所以我們人的內在裡面充滿著煩惱,困惑,這個要在這個地方下一番功夫,出家也是一樣,出家剃度還是凡夫,不是聖人,那個不耐他榮,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不能太炫耀,這就是眾生,人家佛祖能接引眾生,佛祖每天都在度眾生,他才不管你比誰強誰弱,也沒有對立法的觀念,在我今天我也是這樣子,我的徒弟我也沒有說哪一個強哪一個弱,都一樣,你不要犯到這裡的戒規都沒關系,我畫一個圓圈讓你跳,怎麼跳都沒關系,就不要踩到圓圈,畫一個規矩給你走,對不對?所以【有此三大德、威勢之至也。菩薩名實相稱、眾生無勢可知。於法下、次法王子。自在為王者、王以自在為義故。】王,誰敢管他,這一國之君,王是最自由,他一出口就是皇帝的命令,說斬就斬。【次補佛者、彼土彌陀佛後、次當觀音補位。觀音之後、次乃勢至補位。】當然這還得很久、很久。。。,【猶如儲君、】備用的君王就是太子,儲君就是太子,太子【暫居東宮。】暫時住在東宮。【後必南面、】南面就是繼承王位的意思,【紹王位也。】【與下、三與同倫。易曰。】易這麼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故曰聲氣相應。若依華嚴、有八十四同(始從念、慧、趣、覺。終至不虛、出離)。故名同類。如七十三、】卷講得很清楚,【茲不繁錄。】因為太多了,所以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道若不同,就不相為謀,【同心言、其臭如蘭。】這個“蘭”在還沒有成長以前根部是很臭的,等它開了以後,哇!那就是萬裡香,到處都香,成長以後非常、非常香。【故雲與同倫也。五下四、五十二。】現在講這怎麼“行”,五十二位菩薩的行,甲,【信佛是心、】信佛就是我們的心在信,【信心作佛、即攝十信法行。】信心來作佛,你就能夠攝十信位。乙:安【住在三昧、觀佛實相、即攝十住法行。】觀佛的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丙:【行念佛行、度念佛人、即攝十行法行。】丁:【回念佛心、向佛心住、即攝十向法行。】回念佛心就是轉回來向佛心當下,向佛心住就是,佛心就是當體就是,本來的面目,這就是十回向。戊:【心地觀佛、地如佛地、即攝十地法行。】這文字都很簡單,沒什麼好解釋的。【憶佛念佛、去佛不遠、】我們憶佛念佛,離佛就不遠,【即攝等覺法行。】【心想佛時、是心即佛、即攝妙覺法行。則知超凡入聖、唯有念佛為妙矣。】【菩下、五菩薩。初義約心、】23頁的倒數第6行,就是2、4、6底下,菩薩具雲菩提薩埵,肇雲,肇公說:菩提,佛道名也。“菩下”就是從一段開始,一開始就是我們的心,【謂能如是憶佛、即成大道心眾生、名為菩薩。】初就是這個道理,【次義約境。】就這個境界。【謂能以念佛心、上求佛覺、下化有情、故名菩薩。從座下、釋敬禮也。意可知者、】意思是可以容易知道的,【謂意若不恭敬、】就是三業,身、口、意中的意業,三業裡面若不恭敬,【則身不避席、】他就不會避開那個位子起來頂禮,【口不發言、以身口禮白、】口不發言就是靜默,用這色身,色身是頂禮,口敬白,【隨意主故。】這很容易搞錯,隨意主就是隨三業的意業為主,引導,意業若清淨,身口自然就清淨的意思,意業若清淨,隨著意業清淨為主,所以身跟口,心就恭敬,口就恭敬白佛,【所以三業皆修敬者、表顯念佛、乃是一切世間希有難信之法也。】 (丁)二正陳所證(分二) 初詳引古佛教诏 二略述自己修行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我回想起來這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疏】【我者、即自指法身、不同情計】不同於一般眾生的情執的我,不同情計【我也。】就是不同於凡夫的情執的我,錯覺的我,【明記不忘、為憶。】明記不忘為記憶的憶。【過去、稱為往昔。恆河沙劫者、約恆河中之沙】一粒沙當作【以數劫、】那麼多,所以是【顯其久也。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人之不覺也。】佛是先知先覺,覺人之不覺,【略開三義、】三種道理,【一自覺我空、揀異凡外。】凡夫跟外道不會自我覺悟,不了解這個我是空性的。【二覺他法空、揀異二乘。】二乘只是我空而已,法沒有空。【三覺滿俱空、】覺行圓滿,【揀異菩薩。】不同於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不圓滿,還沒有圓滿的境界,表示佛是最圓滿。【出世者、無機不興、根熟則現也。】那麼出世就是說無機,沒有合這個眾生的機就不興,根若熟,他就現。【如來者、從真如起、】真就是不假,如就是不動,從如如不動的本體而來隨緣而不變,所以【來成正覺也。】【十二者、大彌陀經雲。】第一、【無量光佛。】第二、【無邊光佛。】第三、【無礙光佛。】第四、【無對光佛。】第五、【炎王光佛。】第六、【清淨光佛。】第七、【歡喜光佛。】第八、【智慧光佛。】第九、【不斷光佛。】第十、【難思光佛。】十一、【無稱光佛。】十二、【超日月光佛。】那麼這裡面都有一個“光”字,十二佛都有一個“光”字,我叫你們寫起來編號,把十二編號寫下來,這會講到的,【無量者、實智照理、無限量故。】實智就是空的道理,照理就無限量故。【無邊者、權智照事、無邊際故。】入一切法所以叫無邊際故。【無礙者、慈光與樂、無障礙故。】【無對者、悲光拔苦、無敵對故。】大悲的意思,沒有人像他這麼慈悲的意思。【炎王者、光音應化。得自在故。】叫做炎王,像火焰一樣的光。【清淨者、離垢清淨、發光明故。】清淨者,這是指法身。【歡喜者、令他受用、生大喜故。】【智慧者、以大智慧、破諸惑故。】【不斷者、常光不斷絕故。】【難思者、本光不思議故。】難思,不思議,不可思議。【無稱者、湧百寶光、不可稱故。】無稱者,當然就是無法贊歎,太偉大了。【超日月者、放一切光、超日月故。】【俱名光者、】全部都有一個“光”,【因中念本覺佛、發明心光。】發明這個本性的光明。【果上成妙覺佛、現起身光故。】所以【十二如來、相繼一劫者、】一劫當中一直出現,【一約能念。】【表行者、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打成一片。】中國就是以十二時辰為主,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嘛!西洋是二十四個小時,印度是六時,晝夜六時嘛!十二時中,那麼是中國,所以十二時中就是二十四個小時的意思,十二時中於自性佛淨念相繼,自性佛意思是空一切相,入一切相,當下佛號清清楚楚,當相即道,道即是佛,打成一片。【不得彈指頃、】在一剎那之間,就不會去【念世間五欲。】六塵,【則無量性光、自然發明也。】發明出來,我們是二十四個小時裡面,很少有那種間斷去念這個自性佛,我們都停下來,想這個五欲六塵,【二約所得。則轉十二類生、而成十二聖位。】轉十二類成十二聖位,意思是說【轉十二處】就是六根跟六塵,虛【妄】、妄【想、而成十二處佛德也。然十二佛、乃古如來、非今彌陀。而其名號同者、】其名號同者,下面解釋一下,【以師資一道、古今不異。】過去到現在全都一樣,【如釋迦觀音之類。】下面都有解釋。 【鈔】【我下、釋我等二句。我有四。一執見邪我、】眾生都這樣,【二自他慢我、】自己偉大,很我慢,覺得別人比我們還差,叫做自他慢我,第一、“執見邪我”就是執著自己是有一個真我,一個偉大的我,第二、有一個我慢,我,【三名字假我、】名字的名這是假的,【四法身真我。世人具邪慢。】因為邪見而產生我慢叫做邪慢,以不正見當作自己永恆的自我思想為中心的引導,名叫做邪慢,所以有學之人且我慢執假身,【學人且慢假。】就是有修行的人,我們現在大家都有想要修行,有學佛,有修行的人,而且我慢這個假身,出家之後若在生氣:你也不探聽我以前沒有出家是什麼(身份),這叫我慢,講起話來就狂妄自負,出家還是這樣子的,沒有辦法,沒有破我執嘛!在家人就更不用講了。聖人是知假悟真,假真,【聖人是假真。】就是說知道是假的,而悟到是真的,悟到真的我。【今勢至乃法身大士、不同三乘、】小乘、中乘跟大乘,【故唯真我。恆河、亦雲殑伽河、此雲天堂來。河從高處來故。乃是無熱惱池流出。】從這個無熱惱池流出。【廣四十裡、】恆河【沙】很微【細】,微細【如面。佛在祇園說法。河近講堂、故凡言多、取以為喻。】用這比喻。【梵語劫波、】我們現在講劫波就是講劫,劫波簡稱劫,梵語講劫,【此雲分別時分。】就是季節的長短,【俱捨雲。時之極少、名剎那。時之極長、名為劫。今取沙喻劫、】所以很久、很久。。。,就可想而知,【多久】你就【可】想而【知。】【梵下、釋有等六句。始本合一、名為覺滿。我法空盡、名為俱空。大彌陀下、引經。無量下、釋義。諸佛名號、取證不同。或因或果。或性或相。或悲智。或願行。此十二佛、皆以光分名者。蓋光有二。一智光。二身光。復有二義。一常光。】一種是常光,常光就是跟在佛陀的旁邊,【二放光。】就是要講經說法碰到因緣的時候就放光,常光,釋迦牟尼佛常光一丈,放光就是佛要講經時放大光明,所以【又有二因。一是功德莊嚴。二是本願成就。】【今釋佛名、亦約此六義也。】我剛才叫你標號起來,那個十二尊佛對著看,【初】佛,第一跟第【二、】比如說第一:無量光佛,無邊光佛,這兩位是【約二智。】來解釋,就智慧的角度,智慧無量、智慧無邊,【三四、約二心、】就二種心,【攝二因也。】無礙光、無對光,【五六七八、約四身。】四種身。第【五】炎王光【是化身。】如同化身。清淨光【六是法身。】是清淨。歡喜是要令眾生歡喜的,所以【七是他受用身。】歡喜光佛。第【八】是智慧光,【是自受用身。】就是盧捨那佛,就是智慧身,智慧的報身。【即楞伽中、應化佛。如如佛。功德佛。智慧佛也。】這是《楞伽經》講的。再來,【九十、常光。】第九叫做不斷,第十叫做難思,不斷就常光不斷嘛!那麼常光難思,【十一二、】就無稱光、超日月光,這個【放光。】所放出去的光無稱就是沒有辦法贊歎,超過日月,放光。所以這十二尊佛都是就某一種角度這樣來解釋,【自性佛者、謂念自性佛也。不得念五欲者、觀經雲、夫念佛者、不得一彈指間、】彈指就是彈一下,連一剎那之間【念世五欲。】都沒有,當然這是何等的境界。【是謂系念、】系念就是好好的專注,三時系念就是這個意思,三時,三個時間好好的念佛,系念,做三時系念,【果能如此、一無間雜。】一點都不間雜,你若是能夠這樣,絲毫都不間斷,那麼就無雜念。【無量自性佛光、終得發明、】開發出來,【超於日月也。】【十二類生者。】這個是出自《金剛經》,【謂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也。】這十二種眾生,那麼這將來我們《金剛經》會講到,在這裡不多談。【十二聖位者。】十二聖位就是【謂干、】慧地,干慧地就是智慧,還是屬於干燥的,不是很滿的,叫做干慧地,再來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再來就是四加行,【煖、頂、忍、世、】叫做四加行,在小乘來講四加行是初果羅漢以前,在大乘是排在十回向跟初地的中間,要記住,五停心觀、別相念、總相念,再來就煖、頂、忍、世第一,再來就進入初果羅漢,是小乘的判法。大乘的不一樣,大乘的是把這個煖、頂、忍、世第一,夾在初地菩薩以前,十回向以後,所以煖、頂、世第一叫做四加行,加一點力量去修行叫做四加行。再來就十【地、】【等、】就是等覺,【妙也。】就是妙覺,所以十二聖位就是干、信、住、行、向、煖、頂、忍、世、地、等、妙十二個階位。【無漸位者。經雲。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詳如楞嚴七八卷明。十二妄想者。謂六根六塵妄想也。經雲。六亂妄想、成業性故。】所以我們若造業,造業就變成一種力量,成業性,業性就是我們所講的業力,變成業力形成一一種力量,這個性就變成定,這個也就要報,一定要報,成業性就變成習慣性,貪、嗔、癡、YIN、怒、恚就變成習慣性,那麼業已經形成這個性,就是一種定的力量,那你就隨這個力量被牽引,牽你去六道輪回。所以【十二區分由此輪轉。】十二妄想,【是故世間聲香味觸、】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為一旋復。】旋復就是一個周期,變來變去,六根六塵,所以【十二佛德者。謂六根六塵功德也。】十二佛德就是說你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業,你也能夠用六根、六塵去造功德,同樣的意思,反過來的意思,那麼這個《楞嚴經》會講,在這裡不多講。【經雲。總括始終。】總而言之,【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有一千二百,【詳如楞嚴四七卷明。】都有談到這個角度的問題,六根、六塵裡面是怎麼修行,多少的功德,為什麼耳根比較圓通?它具足了多少個功德,分成幾個方向,那這個方向,比如說我們的眼睛,《楞嚴經》就是這樣講,它只能看前面而已,不能看後面,所以用眼睛來修行比較不容易圓通,若耳朵,你從後面叫我,我也是有聽到,所以耳朵能夠遍聽圓周,聽四方,功德就大,意思是說力量就大,所以這娑婆世界用耳根去修行是最容易成就,耳根念佛圓通,觀音耳根圓通,這才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而不是清海所講的那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胡說八道,都不怕因果,在《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所以說總括始終,始終:開始到最後,六根之中,各各功德不一樣,所以眼根就比不上耳根,這是這個意思,所以有千二百個功德,詳如《楞嚴經》,以後會講到,今天沒有那麼多時間。【然下、通妨。】通就是解釋,妨就是問難,然底下就通妨,疏通這個問難的人叫做通妨,妨就是妨礙、問難,哪一種【難雲。】問:【據大本意十二佛名、乃無量壽佛別號、唯一佛身。此何說言、】你現在怎麼能說【有十二佛相繼出耶。】十二佛就變成十二尊佛,大本經是說十二佛都是阿彌陀佛的別號,簡單講就是等於一佛,阿彌陀佛,十二佛的名號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你現在是說十二佛相繼來出生,一劫來出現,這樣變成十二尊佛。底下是答,這問答要寫下來,據大本,在旁邊寫個:問,【故此通雲。】旁邊寫個:答,故此通雲,所以在這裡要把它解釋一下,【諸佛同名甚多、故十二佛、乃是往古、非今法藏所成佛也。】意思是說過去的佛是十二佛同名,但是不是這個時候阿彌陀佛所成的佛。底下再寫一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何以今名、濫古號耶。】那麼就《起信論》而言,說這十二佛是古佛,不是現在阿彌陀佛成佛,那麼若是這樣,為什麼用現在的名號,跟過去的名號混在一起,變成混亂不清呢?底下又寫一個:答,【故又釋雲。】所以現在又解釋說。(你不曉得我這一段看很久,我這一段真的看很久,不曉得在講什麼東西,後來才知道問、答,問、答,就要寫出這四個字,我剛好看一天一夜,因為這意義不通嘛!)噢!你若寫個:問,若爾,如果是這樣子,何以今名,濫古佛號,跟這個古時候的古佛的佛號混在一起,答,故又釋雲,所以在這個地方又有一個解釋,【詳】就是記載,過去有記載阿【彌陀】佛跟大【勢至、】菩薩,【同時發心。】所尊的佛,【所師】就是所拜【之佛、亦同無異。而今彌陀、十二別號、同古佛者。】這就是【表顯師資即心即佛】過去佛號這樣,現在佛號也同樣是如此,就是師資相承,即心即佛【之道、一也。猶今釋迦立號、仿同古釋迦佛。】模仿以前的釋迦佛,【今觀音名、仿同古觀音等。故大本彌陀經雲。過無量佛剎、同名釋迦者、不可勝數。】這很簡單,你若去這個醫院,醫院同名的就很多,病歷表拿出來,醫院當護士的,噢!林美菊、謝鳳美,就一樣,什麼美美,什麼美麗,一堆二、三十個都同名,當護士的,一看就知道,同名。過去人家在講笑話,說一個小姐姓謝,鄉下來的不識字,姓謝,台語叫做謝,她名字不會寫,大概寫得不清楚的樣子,寫那個字可能人家看不懂,人家問她,是問她的名字,她(謝某美),出來,講:你是謝什麼美?她說:我吃蓬萊米。噢!這差很多,人家是問她:你謝什麼美?她中間那個字寫得不清楚,問說:你吃什麼米?她說:我吃蓬萊米。(笑)這是講講笑話,同名的很多,不相信,我若隨便念個名字就都有,叫做“阿麗”的舉手,有一個“麗”字的,卿、麗、菊、秋、鳳,哇!那是很多,罔市、罔腰,非常多,這種同名的就很多,【則無量壽佛之名、百千萬億、不可窮盡、何止於一佛耶。】就是都同名的也很多。中間這一段因為牽涉到《楞嚴經》比較深,在這裡不談,因為我們今天講的是《勢至念佛圓通章》,你再扯個《楞嚴經》,再繼續一直講下去,那沒有辦法,這樣你要講到何時才會完,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今天一定要稍微趕一下,打擾了諸位。 (己)次別示教道(分二) 初標名 二釋義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這是大勢至菩薩這麼說。 【疏】【彼佛、】我們前面說十二如來相繼一劫,所以現在說彼佛就是【十二佛也。】教就是說對我們講、對我們開示,所以說【語言指示、謂之教。】比如師父教徒弟,師父就是說有這個語言,有這個指示叫做教。【言念佛者。若據事念、】事念的意思就是事相上的念佛,有具體的東西依靠,根據這個具體的東西使你的內心的念力增強,這個叫做事相念佛。理念佛就是透出本性的理體,沒有任何的東西讓你攀緣而你能夠使心深入到無念,這個叫做理念。這不同,事念就是藉著這個事相來用功,【一心憶想之謂念、三身接引】就是法、報、應,這三身接引【之謂佛。】這叫做佛,【則能念屬己、】能念是我們這個念頭叫做能念,【所念屬佛。】我們能念,佛是被我們所念,【若據理念、】理,前面是講這個事念,事相念佛,現在講這個理念,這個理就是無生,通入這個無生的念,簡單講這個念就是無念,無念就是念,也就是本性理體的念,所以這個理念,【念即始覺、佛即本覺。】現在理就講到本性,【以始合本、名為念佛。念佛有四。一稱名、】我們一般人都是稱名念佛,【謂聞說佛名、】我們聽到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一心稱念。】這差不多我們每一個人,一天到晚拿念珠在念、念,都是稱名念佛。【二觀像、】念佛,觀像【謂設立尊像、】西方三聖,或者專念阿彌陀佛,所以【注目】瞻視,全神貫注下去觀照、下去念,就是眼睛有看相片,有看這個佛像這樣念,叫做注目【觀瞻。三觀想、謂以我心眼、想彼如來。】以我的心眼來想彼如來,這叫做觀想,噢!我沒有看到相片,但是我的心自己這樣觀想,藉著過去的影像,自己這樣觀想,這叫做觀想念佛。第【四】叫做【實相、】念佛,這個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叫做理念同時,什麼叫做理念同時?名叫做實相念佛,理就通達無生,念就是一切作用,一切念佛的念都通達無生,而無生【即念自性、】本自有念名叫做理念同時,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又名壞一切法,又名立一切法,破一切法就是說一切法無所著又立一切法,立一切法就是一切念都無礙這個實相的念,所以說這個實相就是念我們的本性佛,【真實相佛。】真實的相佛。所以說第一個跟第二個,就稱名跟這個觀像念佛,所以【初二、事法界觀、】現在講到這個法界觀,這全都是華嚴的思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只要講到這個法界觀統統是華嚴宗的思想,這都是《華嚴經》的思想,那麼因為這個慈雲灌頂,他也是有研究過華嚴宗的,那麼這個疏說“初”跟“二”,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叫做事法界,事法界用一個最具體的念,這個角度來解釋就是說藉著事相(實在的東西),來使你的心定下來,這種方式念佛叫做事相念佛,簡單講就是藉著實在的東西,比如說你稱名看到佛相,一直南無阿彌陀佛,或是看到相片:南無阿彌陀佛,【心即佛故。後一、】後一個叫做實相念佛,實相就是沒有東西,所以叫做【理法界觀、】這個理就是沒有東西,一切無相的東西叫做理,所以【佛即心故。】佛就是心,佛就是在我們的心。所以第一個,事法界觀就是心即是佛,由凡夫當下就是佛;(第二個,)理法界,一切聖者不離心。【第三、事理無礙法界觀、是佛是心故。】佛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我們的佛,所以事相跟理體,事理無礙法界觀,這就是“是佛是心”。【又清涼雲。】清涼國師這麼說,【約能念心、】能念的心,不是所念的佛噢!我們說(分)一個能念的心,一個所念的佛,現在是講能念的心,眾生能念的這顆心,【不出五種。一緣想境界念佛門。】緣就是攀緣,緣想境界念佛門就是借重著這個想的境界來念佛。【二攝境】界萬法【唯心】,攝這個境界就是不重視這個境界,單獨以心當下當作【念佛門。】【三心】無礙,【境】界也【無礙】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門。四心境】全都泯念,【俱泯】就是說也無心,也無佛可念,無心可念,無境界可依靠,心境俱泯這個【念佛門。五重重無盡】重重無盡就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重重無盡這就是相當於聖人的功夫才有辦法這樣,念一佛就表示一切佛,每一尊佛都代表其他一切佛,一切佛攝在一尊佛,一尊佛就包括一切佛,重重無礙,這都是華嚴宗的思想,叫做重重無盡【念佛門。】簡單講重重無盡就是藉著任何的因緣,當下這個因緣就表示一切緣,這樣叫做重重無盡。【會曰。】就是說會合起來說。【一、即前之初二、小乘教也。】前面所講的“初”跟“二”就是小教的思想,就是說緣想境界、攝境唯心。【二、即前四、始也。】大乘的始教,只有這個重重無盡不是,【三、即前三、】就是緣想境界、攝境唯心、心境無礙這叫做【終也。】大乘的終教念佛。【四、五、前所無者、】那麼前面沒有的,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前面全都沒有,【頓圓教也。】頓教跟圓教的思想。所以說,【今此文中、約佛教】化這【邊、】來講,【四五俱通。】就是說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第四個心境俱泯念佛門,第五個重重無盡念佛門,統統可以通。【約機】就這個眾生的根器這一邊來說,【禀】就是承受,接受的這一【邊、】來說,前面這段是就佛的教化這個角度來講,下面是就眾生接受的這個根器這邊來講,【唯局持名。】唯局就是專門注重持名念佛,這要特別注意了,就是持名念佛。【然此持名、亦通圓頓。】圓教跟頓教。【不唯局小。】不只是局這個小,【亦開五門。】這個意思是說持名念佛,不是說只局於這個小乘的,也開這個五門。【一持念佛名門、心外有佛名故、】噢!我們心外有一個阿彌陀佛,我們心若念,【小教、事法界觀也。】一般的眾生差不多都用這樣修行,有一個極樂世界,有一個阿彌陀佛,我要念,我要到極樂世界,差不多的眾生都是持念佛名,心外有佛。【二攝名歸心門、佛名唯心現故、】因為一切法都唯心所造,所以他念念就是心就是佛,佛就是他的心,也就是說他的心當下跟佛打成一片,【始教、理法界觀也。】理法界觀,所以阿彌陀佛的聖號就是他的心,他的心當下就是阿彌陀佛,這就不簡單了,這叫做理法界觀,【三心名雙融門、】互相無障礙,【即心即佛故、】即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這就是大乘的【終教。】【四心名俱絕門、】無心,也沒有念佛的心,也沒有我們所念的名,【非心非佛故、】因為心跟佛都是虛妄的名詞,這叫做【頓教、】禅宗的思想,不二法門的思想,頓教最代表作就是《六祖壇經》,那麼就是《維摩诘經》不二法門,凡是講這個頓教的,都是講禅,禅是沒有階位的,說這個人參禅悟道是正確的,說這個人參禅證初果、證二果、證三果、證四果,那是騙人的,因為禅宗不講果位的,你看《金剛經》,能不能說我得初果阿羅漢呢?能不能說我得二果阿羅漢呢?不可以,不可以說得二果阿羅漢,能不能說我得四果阿羅漢呢?不可以,我不能說我是得四果阿羅漢,所以這禅宗一念覺悟就是佛,沒有階位的叫做頓,漸教就是說從一樓、二樓、三樓、四樓一直爬、一直爬,頓教沒有這樣,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凡是禅宗的,一悟就是佛,即心即佛,你曾看過禅宗的,裡面說哪一個祖師大德證幾果阿羅漢的,證幾果阿羅漢的,都是唯識學在講的,《阿含經》是小乘人在講的,斷見惑、斷思惑,才講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禅宗沒有談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的,所以你若說修禅的人說他證到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那根本就不懂佛法,頓就是直入佛的本懷沒有階位,外行的人才會說你參禅、開悟、那你證幾果,開悟就是佛嘛!即心即佛哪有什麼階段的,你看,永嘉禅宗《證道歌》,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你看過哪一本禅宗的書說他證什麼果的,即心即佛,當下就是佛,所以這個都是在講頓教的,【理事無礙法界觀也。五圓通無盡門、一念心、一佛名、】這當下就【遍含法界、】所以心當下就是佛的名,那麼藉著這個因緣就包括一切緣,【無有盡故、】所以【圓教、事事無礙法界觀也。梵語三昧、此雲正定、】正定,這很重要,就是正確的定,正定、正思惟,八正道二個名詞都可以叫做三昧,就是說他的心是由智慧去支持這個定,透過般若的智慧,了解一切法空,無相法,入這種定這才是正定,不是外道暫時伏住第六意識,那個是有漏定,我這個第六意識暫時不生起,第六意識起心動念痛苦,暫時伏住一下,像死人一樣坐在那個地方,六祖不是這樣,所以說神秀跟六祖慧能就差很多,他的偈說:“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要擦,常常要擦,不要讓它染上骯髒的東西,噢!這就表示有相還無法破盡,時時勤拂拭,時時要把骯髒的東西擦起來,時時要擦,這是凡夫,還未到一個階段,這還不能直接透過本性。六祖一下子就一掃而空,是不是?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意思是)要是究竟的佛道,就沒有這種(時時勤拂拭)的。明鏡也沒什麼台不台,能、所的觀念就沒有,本來這世間的東西就是虛妄幻化的,你說他正,說他幻、善、惡,這都是我們人心所產生、定義的東西,因為你把它立一個標准,你就有高低上下,這不是正定,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這個正定就是透過無上畢竟空,二十四個小時都在定裡面,他也沒有感覺他在定,因為本來就沒有,他就自然的與這個本性符合。正定【亦雲正思惟。】正思惟透過這個般若的智慧,所以他頭腦用出來全都是思惟正確的東西,所以【正心行處。一心念佛、名正定心。若他念者、即名邪思惟也。三昧、是禅觀通名。】意思就是修禅的人,修觀的人,這個統統叫做三昧,三昧,只要修禅觀的,有一點定,有一點定,都叫做三昧,但是,下面說【念佛、是一行別目。】別目,念佛的這個三昧又是另外一個名詞,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也可以說一行三昧,簡單講三昧就是只要心修禅觀,只要你心有定都叫做三昧,但是這個念佛是特別的叫做一行別目,別目,這個目就是另外一個名字,這樣的修行是另外一個名字,【又此念佛三昧、】你若念佛念到沒有妄想,一心全是佛號,這就是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諸佛現前三昧。般若三昧。普等三昧。】全都是同名,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就是諸佛現前三昧,就是般若三昧,就是普等三昧。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鈔】 【初二下、約觀】也分別,【料揀也。】就是分別。【若依六根。稱名、攝耳舌。】攝這個耳朵跟舌,舌就是在念佛,稱名念佛能攝耳根跟舌根。【觀像、攝眼身。觀想、攝鼻意。】因為觀想就是說這眼觀鼻,鼻觀心,攝鼻跟意。【實相、】當下【攝六根。】稱名念佛攝耳跟舌,觀像念佛是攝眼根跟身根,觀想念佛是攝這個鼻跟意,實相念佛是攝這個六根。【則一念佛三昧、六根無不攝也。】就是說你一念佛,進入這個定,這樣一切三昧都具足,六根都攝。 【又清涼下、引古明五也。】 【會曰下、會通古今也。】叫做會。 【今此文下、約四五念佛門、判今經也。佛教、十二如來也。】什麼人教大勢至菩薩呢?就是十二如來教他,佛教,【通四】種念佛法門跟【五者、】念佛法門,【以譬如下文中、但雲憶佛念佛、不別指一門故。】沒有另外提到其他的法門,只有單提到憶佛念佛,一心想佛,一心念佛。所以【機禀、勢至等也。】禀就是承受,接受佛的教化,這一類的根器那就是指大勢至菩薩等等(是承受這個法門的根器)。【局持名者、】局就是限於,所以他所講的都是限制在這個持名念佛,【以佛問下文中、方雲】再說,【淨念相繼、】意思就是說什麼叫做持名念佛?就是你念念都是清淨心,念念相續心不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夠捨世間的五欲六塵,這個佛號又不斷清清淨淨這樣念,心想清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也把它聽得清清楚楚,心把它想得清楚,口再念出去,耳朵再聽進去,再從心出來,再從口念出來,再從耳朵聽進去,一個循環、一個循環,南無阿彌陀佛,這樣清清楚楚,同時心想,口念,耳聞,自己念,自己聽,自念自聽,從心出來,再從口出來,再從耳朵進來,都是周而復始,淨念相繼,一次再一次,一次再一次的,使我們的念頭都在清淨的這個念頭裡面。那麼我們今天到處都在念佛,到處都有道場,可是方法抓不准,方法抓不准的時候,不肯用方法下去念,這樣很快就散亂了,我們現在在念佛都在念結緣的,“你念佛幾年?”“慚愧,三年。”你若會用功念佛,方法用對,師父告訴你的觀想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左耳側),這邊三聲(師父指自己右耳側),前面四聲(師父指自己面前),你用這個方法把它(念頭)穩住,你不用一個月就抵過人家念佛十年的厲害,念佛的方法對,念一個月比念十年更厲害,方法不對就是散亂心,我有往生也好,沒往生也好,反正我才二、三十歲而已,要死也還很久,你沒看我現在還很漂亮,皮膚細白嫩肉,你看看、你看看,身材這麼好,你看!行情還很好,她沒想到她會死,所以她的心就:我要死還很早,我要死還很早,你再念十年也沒用,無法深入,這個念佛不是在看時間的長短,方法要對,用心念佛,有的人在趕這個數目,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父作疾聲念佛貌),你不如把眼睛閉上,拿一串念珠這樣全神貫注念這一句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師父作虔誠的緩聲念佛貌),你念這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這實在的佛,你若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喂!電視怎麼不轉台視的,怎麼轉中視的,趕快,轉中視的,南無阿彌陀佛,”念那個散亂佛,整布袋挑一挑沒有一個能用,整布袋都是空榖的,人家那個眼睛閉上念珠拿著全神貫注的念,一佛就是一佛,阿彌陀佛,這句就是實在的。你想想看,他有在念佛,念佛十多年,每天都看電視,一邊看電視: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個方法錯誤,即使讓你念一輩子,No效,沒效,unuseful,一點效果也沒有,所以人家會念佛的就安住,電視關起來,對不對?用那十分鐘就很驚人比你用一天還厲害,這十分鐘用生命在修行,這十分鐘就是實在的,修行不是說你用五個鐘頭或是用一百個鐘頭,十年、二十年,不乏念了四、五十年沒往生的,懶懶散散的念,懶懶散散的念怎麼會有效果,所以說,沒效,念佛一定要方法正確,接著能捨外緣,我這時候修行的時間到了,門關起來,電視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這樣拜佛、念佛,這半小時不聽電話,沒有人吵,這半小時就真正你在用功,要不然都是結緣而已,要懂得(方法),我們方法不對、錯誤,錯誤的方式,所以你們的修學法跟師父不一樣,我若在拜佛,就萬緣放下,我一心向佛,一定要往生,我每一拜若拜下去就跟佛講:我絕對要往生,這個宇宙當中我已經無路可走了,不然,你要我走哪一條路,所以我這個佛號就一直出來,所有的每一句都是念力、願力同時下去,我就一定要往生,非往生不行,沒有往生沒有路可以走了,你走去哪裡?你修禅嗎?所以說憶佛、念佛,淨念相繼,【的指出持名故。】 【問。】一定要標示出什麼叫做持名念佛,一定要真正標出什麼才叫做持名念佛,所以【何以勢至不通指耶。】為什麼大勢至菩薩不把他全部的法門拿出來呢?為什麼只有指這個持名念佛呢?【答。雖念佛三昧、古稱徑路。而持名一法、徑而又徑。】直徑又直,一點也不彎曲,【何者觀像、】什麼叫做觀像念佛?【則像去還無、】像若拿掉又沒有,【因成間斷。】什麼叫做觀想呢?【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什麼叫做實相念佛呢?【實相、】的念佛就是要開悟,實相念佛簡單講你要通達無生的道理,才有辦法實相念佛,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修行實相念佛才有辦法,【則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你看!還有一個悟,能夠了解這個實相的人太少了,理念同時,太少、太少。【至於無盡、】關於這個無盡,【則境界深廣、從何領荷。】“荷”就是說從哪裡下手呢?關於這個無盡念佛,一念就是無盡,這境界太深奧,你要從哪裡下手呢?【唯此持名、最為簡捷。】只有這個持名念佛,最為簡單,最為直接,【但能】這個淨念相繼叫做【繼念、】繼念就是念頭相續,【便得往生。】所以這個念佛無論你是什麼時候,比如說你當護士為人家注射,咦!也很有效,注射下去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注射阿彌陀佛進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開車也好,或是吃飯也好,嚼一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在牧羊也好,你做什麼職業我認為跟這念佛沒什麼妨礙,不互相妨礙,當警察最好,當警察若被人派去站在那裡,二個小時都站在那裡念大悲咒、念阿彌陀佛,若有當警察的,被人派去發配邊疆最好,所以以前人家警察手都放在口袋裡面,做什麼?口袋裡面都放一串念珠,他若在值班的時候,手都放入口袋一直撥、一直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看到主管來,趕快收起來,手趕快伸出來。所以什麼職業都可以念佛。【如骥驟雖超群馬、】把筆拿起來,骥驟就是千裡馬的意思,說這個千裡馬雖然超過一切的馬,【未及龍飛(持名念佛也)。】不及這個龍,龍飛比馬還快,龍飛就是持名念佛,骥驟雖超群馬,但是還是不及持名念佛法門的龍飛,【鶴沖(余門念佛也)己過凡禽(余門修行也)、】鶴沖就是余門念佛,持名念佛這個念下去,一用功就超過一切法門,就超過凡禽(其他的法門),【爭如鵬舉(持名念佛也)。】但是怎麼能夠比上大鵬金翅鳥,這翅膀一展開來就幾萬英裡,意思是說一下氣沖起來,持名念佛就很嚇人。所以這持名念佛是很重要的。【故龍樹】菩薩,【毗婆沙論雲。佛法有無量門、】說這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世間的道,不是道理,世間的道路,【有難】走的道路,也【有】簡【易。】比較好走的道路,【譬如跛人、陸道步行則苦、】走路走得很辛苦,一日若叫跛腳的來走,就走很久,【一日不過數裡。水路乘船則樂、】你若用這水路乘船,【須臾便過千裡。】剎那間就經過千裡,【易行疾至、】所以【應當念佛、稱其名號、本願如是。】 【問。佛有無量功德、一名難可攝盡。況實相中、離名字相、雲何專稱名耶。】意思就是說佛有無量功德,這個名攝一切無盡的法,那麼實相當中教我們要離這個名字,來專持名,要怎麼專?【答。極樂】世界,【依】報跟【正、】報,說到佛就包括一切,【言佛便周。】講到阿彌陀佛就包括一切,所以【佛功德海、】舉這個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包括一切,【舉名即盡。】所以我才告訴諸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是整個宇宙當中最厲害的,【經雲。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豈有萬德洪名、不即是實相耶。】 【然此下、重顯持名一門、攝盡大小乘教。無論利根、鈍根。均可依之而修也。正定者、揀念佛外、皆邪定故。】念佛以外,則都是邪定,【正思者、於所念境、正直思察故。正、揀尋伺。】揀尋伺就是不同於第六意識的粗糙跟微細的思想,正思是透過智慧的,所以【思、揀昏沉。正心行處者、謂定心正所緣境、異於無明邪所受故。】無明邪所受,不同於無明,因為心若正,跟這個心邪不同,所以心正所緣的境界是不同於無明邪念所感受的。【或雲調直定。由眾生屈曲散亂、】屈曲,把一件事情看偏了,【佛以諸三昧門、令直其屈曲、】讓他彎曲的心直接拉直,【正其散亂故。禅觀通名者、如智論雲、一切禅定攝心、皆名三昧、是也、一行別目者。有二釋。一謂萬行中一行。如諸經中、或以真如海印德藏為三昧。】真如就是我們的本性,海印,就是三昧,海印就是同時,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同時,法界同時叫做海印,如海印持一切影像,德就是深藏一切寶藏,所以真如本性像大海,海印就是《華嚴經》講的海印三昧論,海印三昧,一切法同時,無前無後,無過去、無現在、無未來,德藏為三昧。【或以如幻語言法界為三昧。】我們一切語言都是如幻法界的三昧,【或有緣有相、無得無诤等。二即指念佛三昧。文殊般若經雲。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一行三昧就是念佛的三昧,若要入這個念佛的三昧,【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不取相貌就是不管他外相怎麼樣,心安住在佛號裡面,【專稱名字。】所以我勸告你們,在座諸位!有時候你麼要閉個關,比如說四個小時,你不要閉一天,早上八點起床,閉到十二點,門關起來,電話筒拿起來,所有一切客人來都不接洽,這樣試試看,四個小時都放錄音帶,放什麼?放那個臨命終在助念的錄音帶,你想:我現在快死了,我現在快死了,心一直放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試試看!那面臨死亡的滋味怎麼樣,四個小時閉關有必要,我不騙你,有必要試試看,自己四個鐘頭試試看,二個鐘頭也好,或是一個鐘頭,門關起來拼命念佛,一個鐘頭試試看,有這個必要學習閉關,番薯不要吃太多,(免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放一個屁,唉!你真糟糕,對佛不恭敬。那個時候要捨諸妄想,尤其這個下氣,胃腸要照顧好。系心一佛,專稱名號,我是建議你們有空閉兩個鐘頭的關,三個鐘頭、四個鐘頭,乃至一天都不要出門,師父這裡若沒課,關起來,不要到處亂跑、亂參,參到後來死在半路不知道,沒必要這樣。【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你要注意看!應該在空曠處,捨離一切散亂,不取相貌,只有系心一佛,專念佛,我們現在最方便,錄音帶裝上去,收音機裝上去,看你要念整天也沒關系,不會累,一直聽、一直聽佛號,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繼,即是於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以在這裡我就要勸告諸位,說:我們若是好朋友,常常整天講一些無聊的話,我勸告諸位,不要這樣,好朋友就是你來找他,他來找你,我們重要的講一講就好,講這些無關緊要的不會解決生死,不如在家裡安住念二個小時的佛。我們為什麼不會往生?沒有下決定心。【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若得一行三昧者、諸經法門、皆悉了知。】你只要念佛念到開大智慧一切法門你都通達。 【問。此教念佛、為念十方佛耶。為念阿彌陀耶。答。但念阿彌陀佛。以十二如來同名阿彌陀故。下雲、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又普廣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贊西方。】何以獨贊極樂世界?【佛言。閻浮提人、】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要讓他的心專注在一個境界裡面,【乃得往生。若念十方諸佛、境繁意散、】這個意很散亂,【不成三昧。】心不會定,【況諸佛同一法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問。何十二佛、皆教勢至、念自名耶。】念他自己佛的名,念佛自名就是阿彌陀佛,為什麼十二佛都教大勢至菩薩念自名呢?【答。一者十二如來、本願如是。如今法藏願雲。聞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也。二者教念十二佛名、即是教念古彌陀十二別號。猶今法藏教念無量壽佛、即是教念無量光、乃至超日月光也。又此下。出異名、約義配教。念佛、小也。般若、始也。佛現、終也。一行、】就是念佛三昧,就是【頓也。普等、圓也。】緣起重重無盡,這是圓教。【如理思之。】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下】 (庚)二釋義(分二) 先修因 後證果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疏】【先喻單憶有離也。】單憶就是只有佛在想我們,而我們眾生沒在想佛,這叫做單憶。【有人、喻生佛二人也。】有人就是眾生與佛這二人,【一專憶者、喻佛念眾生也。一專忘者、喻眾生不念佛也。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者、以佛專念眾生、未嘗不在眾生前、】其實佛二十四個小時都在我們眾生的前面。【今偶逢偶見。】現在有時候遇到,有時候見到。【故言若逢或見也。眾生專不念佛、】眾生他專門不念佛,【佛雖在眾生前、亦蹉過不見、】他也是會蹉過,見不到,【故言若不逢見也。】所以說若不逢見,遇不到,【二人下、後喻雙】人都互相憶念,所以說相【憶不離也。】佛來念眾生,眾生來念佛,憶佛,這樣就不相離,【二相憶者、喻生佛念同也。二念深者、】就是說他想我們,我們也每天都想佛,【喻久憶不忘也。如是、結指之詞。乃至、超略之詞。謂能如是念、則決定時時常相見也。】我們若是能夠這樣念,決定時時都見得到。【從生至生不相異者、】不相異就是同,【喻生生不相離也。同形影者、謂生佛世世不捨、猶如形影無乖違也。】 【鈔】【佛專憶者、含二種意。一者佛有大悲願故。二者佛在因地、自果未圓、尚於眾生念念不捨。何況果後、更無余事。】他就是在憐愍眾生而已,佛無事可做,佛所做的事情都在度眾生而已,所以他【則念眾生、殷勤懇切、無有加故。】無以復加就是很精進來憐愍眾生。【眾生專忘。】眾生是專門在忘記佛,【亦有二意。一者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他也不相信佛的話,他只相信這個邪魔外道,他也不想往生極樂世界,像我若跟朋友講:你可要念佛。他就說:我敢下地獄,你怎麼辦呢?我說:沒有辦法!你敢下地獄,我又能如何,他也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行”,你要叫他去除這個五欲六塵,叫他不要享受,很困難,叫他念佛,認真一心專憶佛,專門想佛,他也不要,他所知道的就只有眼前這些而已,所以眾生無有信行願故。【二者生在迷位、】因為眾生是在迷的境地,【纏惑業苦。】纏惑就是糾纏住,這個貪、嗔、癡纏繞著,纏著,心魔不捨,我們內心的魔就是貪、嗔、癡,一直纏繞著我們,見到境界就克制不了,我們沒辦法,痛苦、煩惱,所以我也曾遇過壞脾氣的,脾氣發一發、發一發,就在那裡哭,“哎呀!我已經說不發脾氣了,怎麼又發脾氣。”所以自己在那裡很忏悔,這就是被這個煩惱的惑纏縛住了,沒有辦法,他也很不想發脾氣,就是沒有辦法,控制不住,所以就纏惑業苦。【人天因果、尚不得修。何況佛果、豈易得者、則念佛心、沉埋隱沒、不能發故。】【偶逢見者、諸佛菩薩、不違本願、游化娑婆。故令眾生、偶然逢見也。】也是蹉跎而過,【亦蹉過者、】蹉過就是白白的空過,蹉,蹉跎,白白的浪費的意思,說蹉跎光陰就是浪費光陰,【如見文殊、】師利菩薩,若是有修行的人、有福氣的人就知道他是菩薩,【但】是不懂的人,【覩(音:睹du三聲)老人、】只看到拿一只拐杖的老人,【貧婆等類。】貧婆,窮老太婆,老女人,我們講堂常常在稱呼的什麼老女人,【或見本相、亦不蒙法利。】若看到這個本來的面目,也是沒遇到這個法的利益。【此由惑業障覆、妄見劣相。】看到這個不殊勝莊嚴的相,看到文殊師利菩薩竟然看得像老人一樣,【如薄福見寶、為蛇為蛙。】水蛙。【豈彼聖賢、作意詐隱其本相耶。】實在是我們沒有福,不是這個聖賢要隱他的本相,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福,看不到,【生佛念同者、謂眾生念佛、猶如佛念眾生相同也。】【久憶不忘者、】就是想很久,每天這樣憶念不忘,這樣回憶、回想,念佛憶佛,【謂時刻在懷、雖經年累月、乃至盡形、】盡形就是這輩子,到臨命終【亦不忘也。】【結指者、指上相憶念深也。超略者。謂不但此生、常得見佛。乃至他生、】生生世世,【盡未來際亦常得見佛也。乖、違也。異、離也。形影、略舉一事。】形就是影,影一定有形,形一定有影,【以例不離。】形跟影一定不離的,所以【至於聲響、】回音叫做響,比如說你若到山谷的時候,你叫:嗚。。。,山那邊就嗚。。。,回音,回音。你若到山谷:阿彌陀佛,咦!來:觀世音,哇!怎麼跑出觀世音來,那不可能,這邊念:阿彌陀佛,山那邊跑出回音:觀世音,結果就是那邊也有人在念,也是佛教徒,(笑)這樣很好。所以在山谷的時候,喊愈大聲它的回音就愈大聲,響就是聲音的回音,回音叫做響,【水波、】二個也是不相離,有【鏡】子就有【光、】鏡跟光也是不相離。這個都是解釋不相離,聲響、水波、鏡光【皆不相捨離也。】【又此形影。】就近來講,【近對下喻合文意、單顯獲見佛益。遠對下證果文意、雙顯獲見佛成佛二益。】這讀起來比較困難,這是說就近,底下是就遠,要記住!這是對立的名相:近,就近,對底下的譬喻,合文章的意思是說顯這個見佛的利益;就較遠來講能證到果、這是說見佛成佛的利益。所以二益的底下有兩行小字體:【現當見佛。一益也。心開染香。二益也。】你現前見到佛,這一益;心開染香,二益,是第二種利益。所以【應釋文雲。如是一心念佛、心同佛也。心同形亦同、形同影亦同、不唯此世、】不只是這輩子而已,【乃至生生世世、形影皆同也。楞嚴雲容貌如佛、心相亦同。身心合成、名法王子。】底下這句不用看,這一句意思不是很明顯,看到“名法王子”就可以了。【此非敵對正意、故疏不釋。】 (癸)二母子喻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疏】【上二人喻、泛指親友、猶覺寬緩。】就是覺得不太親切。【故此重將母子最親切者為喻、使人起信行也。於中亦有二。先喻單憶有離。首三句、即上一人專憶。次二句、即上一人專忘。如來、母也。】像母親。【眾生、子也。世間慈念最切者、莫如母親。子若悖逆、忘恩負義。母念或衰、】就是會退道心,母親若想兒子,兒子是不肖子,再怎麼講他都不聽,母親想兒子就沒有用,所以會退心,會傷心,早知道生這種兒子,早就把他掐死,整天當流氓殺人放火,生這個惡逆子沒辦法,所以【心生悔恨。】後悔又恨。【佛念眾生、更過於母。逆惡重者、佛】愈慈悲【念愈深。乃至入於阿鼻地獄、代此眾生、受無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眾生、慈心無盡。】所以【世世相隨、無有退轉。故雲佛念眾生、如母憶子也。若子逃逝者、喻眾生不念佛、而墮惡道苦也。雖憶何為者、喻如來單憶】如來只想我們(眾生),【無益也。子若下、】也沒用,【後喻雙憶不離。】要母親想兒子,兒子想母親這樣才有用。【初二句、即上相憶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異。】生生,就是上面講的生生世世不相違背。【謂六道眾生、慕念如來。猶如如來、憐念眾生者。然方得感應道交、生佛不二也。故高齊大行和尚雲。宗崇念佛、四字教诏。】宗、崇,最重要的,崇就是崇拜這個念佛法門,宗就是專門,宗崇念佛,我們這個最重要的就是要崇拜這個念佛法門,趣向於念佛法門,這四字教诏,就是教,這四字就是最重要的教化,那麼什麼叫做教化呢?【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那麼你宗崇念佛有四個字要教化你,信,深信不疑,憶念,憶念佛,不離於心。稱敬,稱就是贊歎,尊敬不離於口。所以說你【任意早晚、終無再住娑婆之法。】你早、晚一心一意念佛,相信、想佛,那麼你不可能再住在娑婆世界。【此為念佛、第一要策。】就是這四個字:信、憶、稱、敬。 【鈔】【泛指者、師資君臣、】師資君臣就是說我們這個傳承有這個根據,【皆該在許。如來下、問。前言念佛、但念彌陀、不念諸佛。雲何此言十方如來耶。答。有二意。一即指彌陀一佛。以三世十方、有無量彌陀故。觀經雲。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二通指十方諸佛。謂不唯我彌陀一佛、悲願如是。即十方諸佛、憐念亦然。正顯佛佛道同故。華嚴問明品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力、四無畏也是這樣。【楞伽第四雲。一切諸佛、有四平等。所謂字平等、語平等、】法【身平等、】所講的【法平等。】所謂文字、語言、色身、法都平等。【觀經雲。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憐念者、三昧經雲。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欲拔其苦。是以求往生者、不可思維己惡、】因為佛沒有在想他(眾生)做多惡,所以不可以想我們做很惡,【而疑佛不來接。】不可以這麼想,佛沒有在管他有多惡,他只要有心忏悔,所以不可以懷疑佛不來接引我們,每句話,高僧大德都勸告你不要生自卑感,你不可以自卑感,你要想:我一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誰知佛心、專於逆】逆就是叛逆的眾生,【苦】就是苦難中的【眾生之中、種種救度。如何自生疑阻、】“如何”就是怎麼可以,怎麼可以自己產生這個懷疑阻礙自己呢?【甘心苦趣耶。】佛專門在救拔逆苦眾生,所以,在座諸位,你不可以有自卑感,無論你過去做多壞,你趕快求忏悔,一心念佛,一樣可以往生。【問。逃逝二句、與上專忘、逢不逢義、有差別否。答。亦同亦異。同者、不念佛、則不能見佛。雖見佛、亦不蒙法利。此與逃逝無異、】所以【憶他】佛憶他有什麼用呢?佛憶他【何為。】有什麼作用呢?【異者、謂前之喻意、尚明眾生或有時而念。但念之不切、憶之不深。】念不切,憶不深。【故若逢不逢、於佛憶猶為有益。此中喻意、竟明眾生不唯忘念、而且謗佛。】誹謗佛,動不動就:吃什麼素,他太太若在拜佛,若跟他吵架:你吃什麼素,你吃素的人可以跟我吵架?他意思是說吃素的太太就是要被先生管的,又揍又打,當受氣包,滿足大男人的虛榮,所以吃素的太太都不能跟他吵架,當作吃素念佛的人要被人家打著玩的,所以他都要誹謗佛,這是難度,【以不信故、墮在三途、受無量苦。故若逃逝、於佛憶則為無益。感應生佛者。子、】這等於兒子一樣,【喻生感。】“生佛”,眾生心裡想佛,能有感應,像兒子一樣,生感就是眾生能感。【母、喻佛應也。】母親的比喻,佛能應。【道交不二、合不違也。故高齊下、彼論雲、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底下這句就是【信千即千生。】一千個相信一千個往生,【信萬即萬生。】一萬個相信一萬個往生,這是決定的力量。【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救。】所以整天要念念有詞:南無阿彌陀佛。。。,心可要真正想佛,你光是整天想錢,南無阿彌陀佛。。。,咦!晚上睡覺都夢見這個鈔票一大把、一大把抓,這樣就沒有辦法。要心想佛,口念才有用,你光是口念,這個心沒有在想佛,沒用,所以心跟口要同時,【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名、身常尊敬。始名深信。】 (壬)二合法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疏】【眾生心者、揀口念而心不念也。憶、記持不忘也。】常常記著。【念、系緣在懷也。】系緣在懷,這系就如同繩子把他綁住,為什麼我們老是拿一串念珠,就是像一頭牛把牠綁在樹下,我們的心,若用念珠來把它綁起來,這樣這顆心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像一頭牛到處亂跑,我們就用繩子穿過牛鼻,把牠綁在樹上,所以我們常常拿念珠,就會常常記得念佛,就是這種意思。所以念就是系緣在懷,將這個緣牢牢的系住。【又初】剛開始的【時】候,【偶然勉強記憶、曰憶。後時長久熟脫緣念、曰念。】那麼久了,熟就是久之功力成熟,憶佛念佛久了,脫,就是除掉,就熟脫緣念,這個一切的外在的妄想就會除掉,自自然然,你所念的都是佛號,我們現在所念的都是五欲六塵,偷心不死,難為修行之人,偷心就是苟且偷安,心存僥幸叫做偷心,心存僥幸就是說,我常常說:嗯!我這樣可能會往生了,嗯!我功德做這樣差不多了,叫偷心。這個妄想若要去除必須要憶佛念佛,【又憶是暫念、一憶之謂。念是數憶、】這不是數學的數,念數shu三聲,一次又一次叫做數,念是數憶,一次再一次的記憶,所以【常念之謂。】記憶,【若事憶念、則專心注意、毫無雜緣。若理憶念、則唯妙覺明、圓照法界。佛亦有二。一事相、即是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十身。】十身跟諸位講一下,十身者,念願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等一下再來解釋這十身,三身十身,十身都是華嚴講的,華嚴都講“十”,十是一個圓滿數,所以第一叫做事相佛。【二理性、】理性佛【唯是一真法界。又事理憶念佛中、復各有二。一行布。】行布就是漸次性,有次序的,【二圓融。】圓融就是一念具足一切叫做圓融,【謂先念化】身佛,再【報。】身佛,【然後法等、是事次第也。】是事相佛,【若三若十、同在一心。是事一時也。】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次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是理次第也。】所以事相的次第,先化身、報身最後才法身,不管三身或是十身,都是在一心,這就是事相的次第。下面說先“空如來藏”,才“不空如來藏”,後“空不空如來藏”,這以前都有解釋過了,這叫做理次第也。再來【三如來藏心佛、】三如來藏剛才我們有講,空如來藏就是空性,不空如來藏就是萬有,不空就是有嘛!空不空如來藏,那麼就是理事圓融,破一切法名“空”,立一切法名“不空”,所以破立同時叫做空不空如來藏,【同在一時中念。是理圓融也。問。若心外有佛、何容理念。】意思是說心跟佛不在同一個地方,心外有佛,何必理念?怎麼允許這個理念呢?因為理是沒有內外的。【設心外無佛、烏用事為。】比如心外無佛,即心即佛,心外無佛,何必用這事相念佛,因為事相是對立的嘛!既然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就是即心即佛,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呢?“烏”就是何必;“烏用事為”,何必用這個事相念佛?【答。心外有佛者、由我心佛、成彼外佛。】心外有佛就是由我們心的佛來成彼外佛。【經雲。諸佛正知、從心想生、故須理念。心外無佛者、托】就是借,借重於【心外佛、】借重這個外在的佛,來【顯我心佛。】我們現在就是這樣,我們現在本性的佛沒有顯現出來,藉著外在的佛,外在佛: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西方三聖,看這個相片來念佛,我們現在都是這樣,托心外佛,顯我心佛。借重著心外的佛,來顯示我們心中的佛。【經雲。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故須事念。】你的心若想佛,是心就是作佛,所以要事念,事相念佛,事一心不亂,事相念佛就是說從早上一直到晚上連續佛號沒有間斷,就是平常我們統統都是事相念佛。【若離事理二念、何名即心即佛。】怎麼可以說即心即佛?這是一個問跟答,意思是說不是事念就是理念,若離開這個事念跟理念就不可以說即心即佛。【問。若即佛是心、】意思是說把它分開,若佛就是我們的心,【只應念心、何必念佛。】因為佛就是我們的心,【又即心是佛、只應念佛、何必念心。】因為你兩樣都一樣,念一樣就好,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念佛就好,不然,念心就好,何必念兩樣做什麼?【答。但執即佛是心、】我們只知道執著佛就是我們的心,【不知即我本覺心性。是彼究竟覺佛。】意思是我們每一個眾生本來的面目(這個本性),本覺就是我們本來自有覺悟的本性,就是他(對方)的究竟的覺佛,所以【經雲。是心即佛三十二相。】我們這顆心當下作佛就是三十二相,當下是三十二相【故不妨念佛。又執即心是佛、】心就是佛,即心就是佛,【不知即彼究竟覺佛、是我本覺心性。經雲。諸佛入於眾生心中、故不妨念心。】因為佛會來到我們的心中,所以我們念我們的心,佛就影現。下面這句比較難,【若心佛偏念、即義不成矣。】偏念,若心跟佛對立,偏念,不是偏心不然就是偏佛,他不能圓融即心即佛同時,就是說如果是心跟佛把他分開來,用一種對立的觀念,對立的心,佛、心分開來念這就偏念,如果心也念,佛也念,變成不是融合在一起的念,那麼這個道理就不成,即義不成意思就是你不能執佛就是心,也不能執心就是佛,把他分開兩個角度,不可以。【問。一真法界、】華嚴宗都是講一真法界,那麼天台宗是講十法界,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緣覺還有六凡法界,四聖六凡這是天台宗講的十法界,那麼一真法界是華嚴宗的思想,華嚴宗是以《華嚴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天台宗是以《法華經》為根據開展出來的一個宗派,那麼這日本的日蓮正宗,是采取《法華經》裡面的其中一品(幾品),作經教的教理的依據,所以只有贊歎這個《法華經》,大肆的誹謗其他的宗派,所以這日蓮正宗是一種極端,你說正法,它是真的佛法,你說是佛法,它是很極端的佛法。一真法界【體無二相、】本體沒有二相,【何存內外心佛念耶。】一真法界本體是無二相,是相同,何必存這個內跟外的心佛念呢?【答。法界一真、本無內外、不屬佛心。】不屬於佛也不屬於心。【佛目證窮、】目就是心,佛的心是盡。。。,窮就是盡,盡就是究竟的道理,所以【知生等有。】知道眾生本來就有這個佛性的叫做知生等有,佛目證窮,知生等有,佛的心是證到最究竟的果位,他知道每一個眾生都有本有的清淨本性,【欲令生悟、】想要令眾生開悟,所以【義分心佛。】道理才分心跟佛。【佛為外境、心為內境。憶念功成、自然證知、】沒有這個能所,【心無佛外之心、佛無心外之佛。】意思是說佛就是心,心就是佛,根本就不能分。【唯一法界、普融無盡。現前見佛者、謂不離現陰、】陰就是五陰身:色、受、想、行、識,就是說佛就是不離當下,當下我們色、受、想、行、識這個五陰身,【於定中見、或於夢中見也。】所以【當來見佛者、謂報終陰壞、】報終就是臨命終,五陰身要壞,壞就是死亡,報終陰壞就是說我們臨命終,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陰身,要死亡的時候我們就能【見佛來迎、或於華中見也。而雲必定者、有二意。一感應道交、難思議故。謂信得即心是佛、】我們的心就是佛,【專於事念、念相好佛。故見果報佛、來入我心中。經雲。是心作佛、諸佛如來。來入一切眾生想中。二始本契合。法爾然故。】這個法本來就是這樣,【謂信得即佛是心、專於理念、念本性佛。故於自心中、見法身佛現。經雲。是心是佛、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合就是適用於,不合就是不適用於佛念眾生,因為是【重在】於心,在這個【眾生念佛故。】意思是說他的重心點是放在眾生念佛,而不是佛念眾生,所以此中不合佛念眾生者,這裡不適用於佛念眾生,是因為我們的重心點都是放在眾生在念佛這個角度。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鈔】 剎剎塵塵就是大叫做剎,塵叫做小,就是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叫做剎,於一微塵,一個顆粒微塵叫做塵塵,所以現身說法。【即便證知德雲一念佛門、出生二十一門。如是知後、發普賢願。行普賢行。或於夢中、見無盡身佛。說法利生。即便悟入威光念佛三昧、】很有威德光明,【統攝無盡三昧。如是悟後、發遮那智、】遮那就是平等,無上智,【成遮那境。】遮那境就是無一切境,無一切境。【以上善根、皆由過去今生、念佛習報相也】念佛的這個習氣,這個果報相。下面看小字【(見相好。悉屬報因相現。】就是說你若見到相好,這就是你的報因相。【發諸善心。皆是習因善發】習因就是過去你有這種心,所以現在又產生這個善心。【)。】再來就二,【二者】比較重要,我們第一個比較不可能,第二因為都是障礙,【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這注意看!這段跟大家絕對是很感應,【則知過去不種善根。何為障發、亦開四種。一者昏沉暗蔽業障發相。謂念佛時、即便昏睡。】你看!念佛的時候即便昏睡,坐著就昏昏作睡,這也真是很厲害的人,【沉暗瞪目曹 (懵)。】這個“瞪”就是眼睛弄得很大。“目曹”就是迷迷糊糊。有時候沈暗,瞪目曹,【無所記別。】什麼都記不起來,什麼都記不起來,【令諸禅觀、不得開發。】什麼都記,要觀照什麼也記不起來,迷迷糊糊,差不多都這樣。再來,【二者妄念散亂業障發相。】產生業障。【欲修觀時、雖不昏沉、而生邪想。】邪想就是什麼?男女,這個邪想就是男女的欲望,他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一直念佛一直沒有辦法斷,他一直很困擾,很困擾。有一個說她若在念佛、念佛……,念一念,咦!她就看到阿彌陀佛沒穿褲子,很奇怪!很奇怪!怎麼會這樣。師父!我知道這樣不好,這樣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明明知道這是冒法渎聖者,她很不想這樣,不過很奇怪念、念……,就看到阿彌陀佛全身都沒穿,現在若念、念……,就想到這個男女,她很痛心。有一次她爬起來很痛心搥牆搥得手流血,流血……,很痛苦、很痛苦,她不想要這麼想,可是控制不住,難哦!那個難哦!難哦!所以要斷掉這個邪想,要寫七個字:難、難、難、難、難、難、難,要寫七個字排在一起,若大徹大悟,易、易、易、易、易、易、易。太容易了,有穿沒穿他都沒差別。你要使他起這個念頭,他也沒有這個念頭,一切法不可得,對不對?為什麼呢?你也不要觀這個阿彌陀佛是光明相,也不要觀這個凡夫是昏暗相,一切相不可得,當下就無相,一心持念佛號,實相念佛,哪有這些稀奇古怪對立性的東西,根本就沒有,所以這個邪想就是YIN念的意思,太重的YIN念沒有辦法修行,所以昨天皈依,一個在家居士:唉呀!師父!我是有結過婚的人,我這個YIN斷不了,噢!這個很難,這個很難。身材胖胖的,胖胖的,一個胖胖的。我說:那怎麼辦呢?就是不曉得怎麼辦才來問師父,我很精進也是有用功,就是沒有辦法啦!沒有辦法啦!所以這還是須要時間。廣化老和尚說,我以前問老和尚,我說:老和尚!老和尚!這個年輕人這個……,這個怎麼修行?老和尚就在笑:四十五歲以後就比較好修行。噢!還得等四十多歲,說要四十五歲之後才比較好修行,我才三十九而已,還得等六年。噢!這個難哦!真的是不容易,所以業障深重的人,就是不好斷這個。【欲作四重五逆十惡毀戒等事。展轉生續、無時暫停。因是三昧、不得現前。】不得現前,尤其這個男女的欲,女人也是一樣,女性也是一樣,男性也是一樣,就是生死的根本就是YIN,這個最難。【三者惡境逼迫業障發相。將入定時、雖無妄念、而有惡境】界【。或見焚溺。或聞震擊。或無頭手。或墮山海。如是逼迫、令其驚怖。】晚上驚恐醒過來。【所發道心、障礙不起。】晚上若有這種惡夢的人,要趕快求忏悔,做這種夢的人就是不好。【四者病事苦惱業障發相。當念佛時、】在念佛的時候,雖然沒有上述的境界,【雖無上境、】就是沒有上面的境界,【而身忽然生諸疾病、】正要修行,哇!病例了,【苦惱百端。或為世間種種事務、牽連不斷。因是無生、不能證入。】你想想看!整天都生病,你想你有辦法證入?整天頭痛、腰痠(酸)背痛、痙攣,【以上業障、皆由過去不善報因相也。因此善惡二法發相、即驗自己根性、是善是惡。亦知自己在前生時、種善不種善、作惡不作惡。如是見已、善者增修。令其圓滿。惡者對治、令其除滅。雲何治滅、亦開四門。一治滅昏沉障。】就是說念一念睡著了,要怎麼對治?怎麼對治?【應教念化佛三十二相中、隨取一相。或取白毫相。閉目而觀。若心暗鈍、懸想不成。當對一尊端嚴佛相、緣之入觀。】攀緣入這個觀,開眼即……,【若不明了、即開眼觀、復更閉目。】這個叫閉目,眼睛睜開,合起來,張開,合起來。【如是想時、心眼開豁、】慢慢、慢慢觀,這心就開,【即破此障、無復沉睡。二治滅妄念障。】要怎樣治這個妄想呢?佛教我們【應教念報佛所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三昧解脫、一切種智、不可思議無量功德。普現色身、利益一切。神通變化、摧伏魔外。如是念佛善法功德、一切邪惡心心數法】心數法就是心所有法,【自然銷滅。】自然銷滅。所以治這個妄念,那麼治這個妄念,其實這個難,他講這個,我覺得這個不太受益,我覺得還是要修禅,師父這個《普賢行願品》讀完了,講《勸發菩提心文》,我們這一本講完的時候,我們講《勸發菩提心文》,講《普賢行願品》,再來講《勸發菩提心文》。再來我們用一年的時間要把禅的思想,從頭到尾用很長的時間告訴你那個空性的東西是什麼,讓大家找到自己真正本來的面目,你這個東西找到了,那就路找到了,你就自己走,就不會走錯路,師父告訴你這個禅的思想以後,你找到了本來的面目,禅是什麼?好了!我講一個:有一個禅師,禅師來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參這個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大師問他:你以何法修行?他說:成聖尚不可得,以何法修行?又說:你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嗎?他說:對!我今天晚上在這裡休息,明天一大早就要走。六祖說:那你為什麼去得那麼快?他說:本來沒有來,哪裡有去呢?哪裡有快慢?六祖惠能大師說:唉呀!善體無生,善哉!善哉!你亦如是,我亦如是,諸佛亦如是。二、三句話就解決了,二、三句話而已,去六祖那裡印證一下,他有沒有開悟,只有幾句話而已。他說:你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他就說:本來就沒有快跟慢,哪有快,哪有生滅、哪有來跟去呢?他說:仁者自生分別。是六祖你自己心裡所產生的分別,我本無來去。六祖說:唉呀!仁者善體無生,如是、如是修持。就是用這個無生法修行,他找到本來面目了,就是那麼快。我講了這麼久,不知你是找到沒有?找一天,腦袋一個一個來敲看看,敲看看!看開悟沒,碗打破一整打。師父!我都沒有感覺。所以這個悟很重要,悟才不會走錯路,才不會走錯路。下面,【三治滅惡境障。應教念法佛。法佛者、即是平等法性。】你要滅這個惡,那意思就是平等法性,就是說你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平等。【空寂無為、無有形相。】這個是修行人的根本,你若不了解無為法,再給你修百千萬劫你都不見性,【既無形相、焉有境界逼迫。】那有這個境界來逼迫我們呢。【境界空故、即是治滅此障。四治滅病事障。應教念十佛。緣佛菩提威勢力持本願功德、不為世間事務牽纏。緣佛福德相好莊嚴意生身相、】意生身就是隨自己的意思而生,【不為一切病苦所惱。】這個病苦是很沒辦法的。【念佛法身、猶如虛空。隨其智力、應化一切、非如眾生、煩惱陰身。八苦交煎、世事纏縛。】這就是眾生,八苦交煎。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世事纏縛。【如蠶作繭、】像蠶吐絲作繭自己捆綁自己,【無出頭日。如是念時、此障即滅。故知存心念佛、廣大功德、無有不成。深重業障、無有不滅也。
今天是我們換一個課程的開始,今天講的這本經典是淨土五經的第四本經典,淨土五經我們已經講過《阿彌陀經》,講過《無量壽經》,講過這個《觀無量壽經》,三經一論都講完了,那麼如果加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是第四本經,所以這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章是《楞嚴經》裡面其中的一個章,其中的一部,一個章,所以是節錄自《楞嚴經》的,節錄自《楞嚴經》,教我們怎麼念佛,雖然短短的一段文章,卻是教我們如何修行才能感應到佛,講得很詳細,這大勢至就是我們阿彌陀佛右邊這一尊,據說這個印光大師,在這個大陸裡面那個印光大師的這個記載,就是全集記載,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示現的,所以印光大師一輩子都教人家念佛,教人家念佛。
翻開書,序文我們不看,序文我們不看,這個序文我們不看。
大佛頂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日誦式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上
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卷下
刻勢至疏鈔緣起
下面看這個翻譯的,這個“唐”,唐朝,“天竺”就是印度,印度的“沙門”就是這出家人叫做“般剌密帝”,般剌密帝他翻“譯”的,就是他翻譯這個《楞嚴經》,他翻譯這個《楞嚴經》。
我現在將這部經簡單解釋一下,說:
大勢至法王子,法王子就是繼承佛的位,與其同倫,同倫就是同樣菩薩的階位,平輩叫做同倫,同倫是怎麼樣呢?五十二菩薩,這五十二菩薩表示五十二個階位,叫做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就是五十了,等覺、等等,這個叫做妙覺,就是五十二菩薩,就是五十二個階位,表示不是只有五十二個人,不是這個意思,是五十二個階位,即從座起,就從座站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對佛這麼說:我憶往昔,當然菩薩他有宿命通,他知道往昔,恆河沙劫。這個菩薩會知道過去無量無邊的劫數,說:有佛出世,名,叫做無量光。這個無量光出世之後,有十二尊如來、佛,相繼在一劫。裡面來出世來度眾生,那麼其最後的佛、名叫做超日月光。佛,彼佛這個超日月光佛就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一人、一專為憶、佛專門在想眾生,說:眾生回來啊、回來啊,常常在倚門相望,念及眾生六道輪回痛苦,五欲六塵是生死法,不要被染污到,要趕快回來,我們眾生不是,我們眾生趕快回來是唱她先生趕快回來,不然就唱他太太,所以所有的歌曲在編都是什麼,唱她先生,等、等……,等她先生,所以我們都忘記佛,佛都在想我們,所以一人專憶就是佛,一人專忘就是眾生,佛常常在想我們,而我們老是忘記,像這兩種人雖然有遇到或是沒有遇到,或是看到,或是沒有看到,這二人若相憶,若能互相思念,像佛在念眾生的心,眾生的心在念佛,這兩種人來相憶,他(佛)想我們,我們眾生也在想佛,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就是生生世世,同於形影,像我們的身體跟影子般,同於形影就是說像身體……,有看到身體,就有看到影子,就是說你有看到眾生,佛就在那裡,佛隨時在思念眾生,像身體跟影子不相乘異,不相乘異,就是不互相分離。下面:十方的如來,憐念眾生,這句話很重要哦!十方如來他絕對不會去計較眾生的缺點,你若聽到佛法趕快去惡從善,因為眾生嘛!會造惡嘛!所以我們自己不要拒佛於千裡之外,不要太過於自卑感,說:我罪業深重,我不夠資格做佛的弟子,不要這樣想,佛是一直憐愍我們,一直思念我們,叫我們要回去極樂世界這個故鄉,這才是我們永久的地方,所以十方如來就憐念眾生像母親在想兒子,這母親在想兒子,這心情只有身為母親的人知道,身為母親的人知道,你若看這個《望海的母親》,《望海的母親》:她兒子出去跑船沒消息,生死未卜,都沒有消息,那麼她每天都到海邊等,是陸小芬演的,那支片子我有看,每天都在那邊等、等……,他母親今天若有信佛,她就不會每天站在港邊,她就會站在佛祖面前等,等佛來,等兒子,她不知道,生死不明,他跑船出去,所以這跑船實在是很危險,生死不明嘛!因為眾生沒有學佛,所以她就一直等她兒子,等到後來……,從幾歲等,等到頭發都泛白,還是還在等她兒子,她也認為她兒子還沒有死,所以我們眾生的感情,母親在憶這個兒子,這種親情之深,實在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母子的感情難斷,若子逃逝,如果是兒子逃離開這母親,雖憶何為,母親雖然想他,哪裡有什麼作用呢?就像眾生逃離開佛,雖然佛想我們,這樣也沒有用,因為你沒有在想佛,所以我們這個子若憶母,就是說佛的弟子想佛,像母憶時,就像佛在想兒子般,若母子歷生,不相違遠,母子經過生生世世,也是永遠存在,不相違遠就是不會離開太遠,母子就是表示佛跟眾生,你若是有在念佛、想佛,生生世世他也都會在我們的身邊,下面說若眾生的心,若眾生用這種心來想佛、來念佛,現前就是當下,當來就是未來,無論這個時候或是將來一定會見到佛,所以去佛不遠就是離佛不會很遙遠,不假方便,不用借著其他的方便法,自得心開,自得心開,你自然就開大智慧,明心見性見到本來的面目叫做自得心開。如染香的人,這個染香就是說這衣服拿去薰香,這個衣服就有香味,身體若塗香就有香氣,這叫做香光莊嚴,既香很香,又光明而莊嚴,所以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就是我在因地修行時,就是以這個念佛的心來入這個無生法忍,現在在娑婆世界,可見大勢至菩薩也是娑婆世界的眾生,我現在在娑婆世界來攝受念佛的眾生,歸於淨土,趕緊往生淨土。佛問說:何謂圓滿通達的?最快的,我沒有什麼選擇,沒有更好的辦法叫做我沒有什麼選擇,沒有更好的辦法,說:淨念相繼,淨念,都攝六根,六根就是說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放下,全都放下,單提佛號,單提佛號叫做淨念相繼,淨念相繼就是說無論你有空、沒空,都盡量保持這個念佛的心,淨念相繼,得三摩地,這樣你就可以進入定的裡面,斯為第一,這是最為第一好的辦法,對娑婆世界眾生來講,這是最快、最直接的辦法。
再來,【《楞嚴經》雲。佛告阿難。】佛就對這個阿難尊者這麼說,【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四重就是殺生、偷盜、邪YIN、妄語戒,【十波羅夷。】十波羅夷就是菩薩戒,那麼犯到這比丘四重戒,或是犯到菩薩十波羅夷戒。【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靡就是無,一定要通過這麼多的痛苦,【能以一念將此法門、】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的這個法門,【於末劫中】末劫就是離佛很遠、很久,沒有善知識開示,他只要將這個念佛的法門在末劫……,我們現在就是末劫,當中【開示未學。】未學就是初學,或者是剛剛學佛的,對佛法還不是很深了解的叫做未學,【是人罪障、】這個人的罪孽,【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在座諸位!你若不會講經,你就助印,助印這本經典,這本,你就功德無量,滅無量的重罪,你看!開示一個,將這個念佛的法門……,在末法中開示,他沒講開示多少個,只要有人就可以,不像我們三、四百個在聽經,不用這麼多人,你只要跟一個人講,那你的功德就無量無邊,何況你印這部經典出來,比如說你印一千本,一千個人看到這本,他因為這樣知道要學佛,所以印這部經典,所以師父常常告訴徒弟:印經典有無量的功德,我們不是印這經典隨便丟,我們印這經典,聽經聞法之後,有人聽到錄音帶再繼續用這課本,功德無量,所以我常常說要造福,要抓住機緣,要抓住這個機緣。下面說:
【則此章經、誠為銷罪之巨冶、】這個冶就是熔化金屬的大熔爐,什麼鐵丟進去全都熔化,所以銷罪之巨冶就是說無罪不銷,就是你教人家念佛,你就無罪不銷,巨冶就是不怕你犯到四重戒,不怕你犯到菩薩戒,你就將這個念佛……,你光是跟人家講一聲,說念南無阿彌陀佛有多大的功德,讓他產生信心,叫他求生極樂世界,就是度你的太太也好,度你先生也好,度你爸爸也好,度你媽媽也好,一個也沒有關系,這樣你所有的罪障,銷罪之巨冶,要滅你的罪,你一定要擴大(推廣)淨土法門,勸告一切眾生念佛,我們哪一個不造這個罪業,所以【愈病之靈丹、】要治我們的病的這靈丹,【修心】直接,【之捷徑、求生之要術也。】求生極樂世界,或是說求生存,求生極樂世界是最重要的。【若能常持、】我們若能常常這樣念佛,【無苦不除。】所以一天念二萬聲佛的人,若像師媽這樣七十歲人,再活也不可能超過七十年了,再七十就一百四十了,一天念二萬,講實在的太少了,太少了,若一天能念二十萬,噢!那就整夜不用睡了,二萬,再多一些是比較好,我看師媽整天坐在那裡,像在看門般,整天老是坐在那裡,不然也不知要做什麼,念佛,所以我們修行念佛是一定對,無論我們有修行、沒修行,我一定不會對諸位講錯法,為什麼?我就叫你念佛絕對對,我叫你念佛一定對就對了,所以我不用負因果,絕對不會負因果,因為我一直勸你念佛嘛!對不對?印光大師也是這樣,大勢至菩薩也是這樣,文殊師利菩薩也是這樣,普賢菩薩也是叫你念佛,何況我這慧律呢,對不對?大菩薩都叫你念佛了,所以若能常持,無若不除,什麼痛苦你都解決,【無樂不與。】沒有一樣快樂你得不到,你只要念佛,就是你什麼統統具足,你的福報也有,消災解難,你也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人家常常說,說:師父!要怎樣才能消災?念南無阿彌陀佛。師父!病苦要快點好怎麼辦?念南無阿彌陀佛。師父!我兒子不吃飯怎麼辦?念南無阿彌陀佛。師父!我年紀大了,我不知要做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什麼都阿彌陀佛。師父!持咒比較好還是念阿彌陀佛比較好?阿彌陀佛。這很簡單開示。我若老了,氣喘如牛時,請師父開示。念阿彌陀佛。還是同樣講這句,今天我跟你講這樣,我三十年後,還是跟你講這句,一樣,一樣,就是大徹大悟的人,我還是叫他念阿彌陀佛,一樣的道理,所以,【無願不遂。】沒有一樣願你無法達到,【無果不得。】你所有的佛果,究竟果全都得到,很簡單,就念佛而已,【凡見聞者、】這句話就是說你只要聽到淨土念佛的法門,凡見,見到三寶,聞,聞到正法,【宜三復焉。】應該好好地冷靜,三復就是說重復地思考,你要冷靜地思考,那麼這部經不錯,它又跟我們講一些要訣,底下這一段講得很好。
誦
式
“本無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南無就是皈依,一開始,很簡單,這是很忙碌的人在念的,這個是很忙碌的人在念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次舉勢至章畢。接往生咒。”這是很忙碌的人,若有空,早課、晚課都可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是《彌陀經》,那麼准備出家的人要念楞嚴咒、十小咒,下面說往生咒:
這是梵音,台語就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谛,阿彌利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隸,莎婆诃。這就是台語的音,聽起來實在是怪怪的,怪怪的。
【不思議神力傳雲。持咒之法、淨身漱口、然香佛前。晝夜六時、各誦二十一遍。能滅五逆謗法等罪。誦滿三十萬遍、即見阿彌陀佛。彌陀疏鈔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現世常得安隱。臨命終時、任運往生。】
【不思議神力傳雲。持咒之法、】應當……,若是要念往生咒,應當【淨身漱口、然香佛前。晝夜六時、各誦二十一遍。能滅五逆謗法等罪。】這個謗法的罪是很重,所以我們要念這個往生咒。【誦滿三十萬遍、即見阿彌陀佛。】這句話過去很多人對我懷疑,說:師父!我已經誦完三十萬遍,也沒看到什麼。我說:人家說誦完三十萬遍,不是用趕的,是真正下全副精神在用功的,比如說他門關起來,一切攀緣都停止,所有一切工作做完,都真正安住,這樣專心去念,是這樣虔誠在佛祖面前念三十萬遍,我們現在很忙碌,變成應付一下,應付,應付就是說念數目的,念數目,今天念二百八十遍了,成績不錯,跟佛在算帳就是了,跟佛在討價還價,算帳,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三十萬遍,大部分都是應付一下數目字,不是說我真正很虔誠的一心不亂地念,當然你見不到佛,當然你見不到佛,佛既然有這麼說,一定是絕對真的佛才會這麼說,所以這三十萬遍,應當是很至誠懇切地念,而不是隨隨便便就會功課這樣念,絕對不是這樣,所以即見阿彌陀佛。【彌陀疏鈔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誦此咒者。阿彌陀佛常住其頂。】常住其頂就開第八意識,我們叫第八意識。我們百年之後往生極樂世界從這裡出來(法師摸著自己的頭頂),從這裡出來,像印光大師火化出來,整個頭顱裂開像蓮花瓣一樣,那就是八識田中,這第八意識通,所以他一躺下去,一下子就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像這個弘一律師也是這樣,弘一律師他要往生以前他就都交代好了,交代好了,知道什麼時候要走了,所以一個高僧大德大修行的人,大部份他在用功,都是用他的生命,最重要就是很誠心、很誠心、很誠心,誠懇,至誠懇切,持戒念佛,至誠懇切,所以我們若是要臨命終沒有顛倒,你能夠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這是絕對沒有問題了,你不能明心見性,你至少要至誠懇切,你不能明心見性嘛!你不能以空相來念佛,掃除一切妄想,單提一句佛號,明心見性在念佛就像什麼,就像萬裡無雲萬裡天,天空當中只有見到一個太陽,這一念就通,見到光明,這個眾生在念佛就像什麼呢?就像烏雲遮住,煩惱很重,好抱怨,整天都別人錯,整天就這個人對不起我,那個人對不起我,他也不想想他對人有多少恩,他每天都是講別人壞,好抱怨,雖然他也在用功,念佛,可是他整個頭腦裡面都是惡業,沒有作用的,他不明心見性,他不能見到空性,他不能掃除這個妄想、仇視、恨,那麼整個烏雲覆蓋住他,太陽在上面,他也很認真在念佛,見不到光明,所以這個眾生在念佛叫做事倍功半,明心見性的人在念佛,念一句就是一切,當相即空嘛!當相即空,空一切法自性本來就具足,這句佛就是他本來的面目,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無量就是一,一就是無量,一句佛號所有本性就顯現出來,我們沒有辦法達到這種境界,我們還執著某一些事情的話,那麼你就要執著這個佛號,佛號,所以,同學們!要先慢慢培養,培養什麼功夫?培養知道人家明明在說你的缺點,明明人家在誹謗你,你要先學這個,要如如不動,要先學這個,還要學習什麼?學習人家贊歎你的時候,人家贊歎你的時候,你要先學如何不要執著,不是只有誹謗你,你要如如不動,包括人家在贊歎你,我們就是要學那個如如不動,這樣你在臨命終至少有幾分把握,要不然你想想看,你今天你很容易受到境界的影響,是非的影響,你臨命終你怎麼做得了主,還有一點我要告訴你,要遠離那個在你面前說是非的人,要記住師父的話,遠離在你面前說一切人、眾生是非的人,為什麼?因為他帶給我們的只有煩惱,只有煩惱而已,不能幫助我們的道業,不能幫助我們的道業,遠離惡法,親近善法,親近講堂,諸大善知識,所以底下說:誦這個往生咒三十萬遍的,平常誦這個咒的人,阿彌陀佛就常住其頂,常住其頂(法師摸著自己的頭頂),【日夜擁護。】日夜擁護,【無令怨家而得其便。】而得其便,所以【現世常得安隱。】常得安穩,【臨命終時、任運往生。】任運往生。佛當然是這樣教我們,不過我們若是念佛的人,當然是要注意我們平常,比如說我在念佛,我在開車,我開一百四十、一百五十的,那也不可以,對不對?發生車禍才來怪佛,不可以,佛就是你要佛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照我們平時的速度開,照國家的規定,照國家的規定,你曾否聽過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一個拜關公的,拜關公的,他這兒子,他父親很虔誠每天拜關公,拜關公,他這兒子比較浮誇,比較浮誇,開車開很快,他開車都開一百二十、一百三十,一百二十、一百三十,噢!開很快,被車子撞死,車禍而死,他父親很傷心,說:這樣拜關公,關夫子沒有用。噢!就將那個神像,噢!拿來砍破,砍一砍當柴燒,他就抱怨,說:拜神沒有感應。晚上關公就現身,關公就現身,跟他講話,他就很生氣,他說:我拜你拜這麼久,你讓我唯一的兒子,你讓他發生車禍而死,你都沒有保佑我。他說:我有保佑,我騎這個赤兔馬一直追,才八十而已,他開一百三十,差五十公裡都追不上,要阻擋他,趕都趕不及,趕不及了,意即騎馬才跑七、八十而已,他開一百三十追不上。沒辦法,這算是我們在說笑、說笑,說笑、說笑,所以說追不上沒辦法。因此我們就了解說不是念佛你就能亂來,生命還是要靠你自己去照顧,下面說現貢得到安穩,臨命終時,任運住生,下面就是我們平常在念的,
相好光明無等倫
绀目澄清四大海
化菩薩眾亦無邊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觀世音菩薩(十稱)
南無大勢至菩薩(十稱)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十稱)
真實功德佛名號。
證知忏悔及所願。
皆由無始貪嗔癡。
一切我今皆忏悔。
盡除一切諸障礙。
即得往生安樂剎。
【往昔所造諸惡業。】過去所造的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但是我覺得這句念久了,卻變成沒什麼作用,變成應付一下,所以有的老菩薩遇到人就:啊!忏悔!忏悔!啊!忏悔!忏悔!因為變成口頭語,其實她凶巴巴的,多凶你知道嗎?她若是在煮飯,你若礙到她,鍋鏟就丟過來,你知道嗎?她若遇到我們:忏悔!忏悔……。那沒有用,光是用講的沒有用。【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萬般將不去。】“將”就是帶,你再多的東西你都帶不走,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你只有造一切惡業,跟在你身邊。【如何是萬般將不去。】比如說你做【官爵】官做很大,官(肝)做很大,脹起來,官做多大?大到長庚不收或是榮民總醫院都不收,那種就是官(肝)很大的人,官很大,那麼【財寶、】很多,財寶很多,【屋宅】房子,【田園、】田園,到最後都帶不走,所以說這個【衣服飲食、乃至嬌妻愛子、無常到來、都是將不去者。】你什麼都沒有用,你可要想清楚,剩下一把骨頭而已,【如何是唯有業隨身。人生所造貪嗔癡慢、】我告訴你什麼最難斷,這個貪就是很難斷,貪就很難斷,尤其是這個金錢,金錢這個貪念,這眾生沒辦法,少錢,他不會貪,多錢,或是逼急了,他就會處心積慮去找錢,沒辦法,現實的生活就是要這個“貪”,所以這個貪要好好地對治,那嗔呢?噢!這年輕人比較重,年輕人,這癡,愚癡,我們若多聽經聞法就開智慧。這我慢,哇!這不聽人家的勸告,自認為是,自以為是,這四樣是我們煩惱的根本,【五逆十惡。惡業。】你所做的,或是你持【戒】修【定】,有智【慧】或是布【施、】這個戒定慧施。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或是行【十善。善業。無常到來、盡皆緊隨你者。】全部都跟在你身邊,【《楞嚴》雲:臨命終時、未捨暖觸、】這個暖觸就是最後的熱氣,我們人到怎樣才肯定他死呢?全身都冰冷才算他脫,脫,脫離這個色身,【一生善惡、】那時候全都顯現出來,顯現出來,講到這個時候,我就要講一些臨命終的安排,你可要注意聽,臨命終的安排:
第一往生被的用法,還沒用到往生被,還沒斷氣以前,我先告訴諸位,要注意助念,一開始去的時候,盡量在他還沒斷氣,在要斷氣而還沒斷氣時,你就要先注意,你不要在他的脈搏還很強,你就一直趕著要幫他助念,他還得兩三天之後才會死,你就趕過去想:我很熱心,趕快去助念。哇!就請到我們講堂,講堂現在級一團助念團,阿彌陀佛……,人家脈搏還很強,還不想回去,你就開始念,從昨晚十一點開始念,念到隔天六點,六點,再摸脈搏,他還活著,人家還活著,對不對?念到最後,功課也不知道要做,也不知道要睡,念到後來,明天這個口腔都破裂,火氣太大,整夜沒睡,念到後來他還沒斷氣你先死,我們在幫人家助念你要先學會把脈,看他是不是要往生了,哪裡說他脈搏還很強,你就要為他助念,真是的!又不是腦袋壞掉,對不對?看不對勁才來助念,助念的時候衣服都不能動,衣服都不能動,即使說他從加護病房出來,他身上沒有穿,蓋一塊布照樣不能動,照樣不能動,不要急著幫他穿衣服,要記得師父的交代。
第二、你趕快買往生被,不是蓮花被,是往生被,有咒輪的往生被,不是蓮花被,蓮花被,那麼這個往生被是在這個西藏……,西藏,過去統統是在這個皇宮貴族,皇帝要賞賜那些大臣對國家有功德的人,才賜他一件,賜他一件。所以當時要拿到這件往生被是非常、非常地難,非常地難。因為這在市面上看不到,要那個做很大的官又對國家很有貢獻,皇帝賜他一件,經過密宗的喇嘛加持,後來人家說:這樣就不平等。因此才將這個往生被才流通出來,往生被才流通出來,那麼這個往生被流通出來之後,目前來講也有人攻擊師父,攻擊我,攻擊我說這個做生意,或者說公然地販賣這個往生被,我都如如不動,因為我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賺這幾百塊,絕對不是,話又說回來誹謗我的人,這些所謂的高僧大德,或是這些在家居士,或是外道的,都不管他,他都沒冷靜想想看,你說這件往生被,現在我們用最壞的來講,最壞的,說這件往生被若對亡者沒助益也沒副作用,他不是吃西藥,吃西藥有副作用,這件往生被蓋著,這臉相若不好看,這往生被是金色的,也比較莊嚴,就算沒有功德,全都沒有效,往生被蓋著也很好看,難道不是這樣嗎?有的人誹謗說:往生被蓋著之後,若骯髒、黑了,因為有的亡者流血,往生被全是咒語,這樣被染污了。我說:若是真的那個人患重病有吐血,這件往生被還沒收起來以前它就整件骯髒有血,沒有辦法,折疊起來把它火化。師父!可以火化嗎?照理講往生被是不能火化,但是它已經染很多血,這是不得已的處理方式,叫做火化,不得已的處理方式叫做火化。所以現在就分作土葬跟火葬的人,那麼土葬的人就直接蓋在身上,直接蓋在身上,或是蓋棺後再蓋往生被就沒有作用,若蓋棺沒蓋往生被,若要土葬的,那麼就要用這個金光明沙撒在這個棺材上面,對著這個頭垂直的地方,還有師父加持的那個金光明沙,你說就算我功力不夠,撒這金光明沙一定對亡者有助益,不會沒有助益的。再來,若火葬,就是說他斷氣之後,趕快撒在他頭上,火化之後再撒在骨灰裡面骨灰壇蓋起來,那麼如果要拿去寺廟,有的很多這寺廟很排斥這往生被,我不曉得他們的看法是怎樣,我不曉得他的看法是什麼,那麼這個往生被不是根據《大藏經》來的,是根據西藏密宗,你去看李炳南老居士的往生,那件往生被,噢!非常好看,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往生要蓋那個咒輪,他很早就准備好了,李炳南老居士他往生之後那個相片我有看到,我有看到,非常地莊嚴,老居士也是在用。其實這個往生被對大眾絕對有幫忙沒有害處,絕對有幫忙,你說蓋下去它沒有效,不然也比較好看,也不會有副作用,也不會害到子孫,有的人說:那咒輪覆蓋在屍體上,這屍體會腐爛,這樣會流屍水。我說:那一樣東西不會敗壞。每一樣東西都是生、住、異、滅,生、住、異、滅,每樣東西都這樣,難道不是這樣?每一樣東西都是這樣,若火葬的就不要火化,收起來,收起來,折一折,折一折,折起四方小塊,把它放在這個骨灰缸裡面,是裡面,不是外面哦!這骨頭撿一撿,撿一撿,撿一撿把它放在骨灰的上面,蓋子再蓋上去,有的人是放在上面,放在上面,若別間寺院有的就把你丟掉,因為他就不甩這個往生被,所以在台灣省用師父的這個往生被的人,是非常、非常地多,感應的人也很多,很多、很多人感應,金光明沙也很多人感應,這不計其數,所以我只有要眾生好而已,你講什麼,對我都沒有用,我也不在意你講什麼,他講,誹謗,他負因果,我負我的因果,所以要記得師父這樣交代我們往生被的用法,我們那裡還有咒輪,三張咒輪把它放在胸前,要不然,把它放在口袋也沒關系,火化以前都把它拿起來,都把它拿起來,拿起來,火化之後,放在骨灰的上面蓋起來,蓋起來,這樣能夠利益這個亡者,之後就趕緊去做功德,做功德,做功德是哪裡有法會,趕快把他的名字寫上去,夫妻斷YIN四十九天,吃素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之內全部以念佛為主,全部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就是這樣子,這簡單的,簡單解釋一下,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再來。
【俱時頓現。惡者、】惡就是我們人一輩子的善惡,到臨命終都顯現出來,若惡業的人【便感三途苦報。】這個惡業的人就是一輩子不曾做過一點善事,這個惡的人就是迷惑在自己的欲望裡面,迷惑在自己的欲望裡面。【善者、便感人天樂報。】就肯幫助眾生,肯解決人家的痛苦,感應到人天的樂報。【若善心中、】若善心當中,【兼有信願念佛求生、便現極樂佛土境相。】所以【《行願品》雲:是人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為什麼呢?一切眷屬我們在百年之後他有什麼作用,光是在旁邊哭而已,不然,你要怎麼辦?悉皆捨離嘛!【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象馬車乘、珍寶伏藏、】這象馬車乘是佛根據當時印度富裕人所描寫的,二千多年前他們沒有車子,像現在就是賓士車、積架,好車,或者是這個勞斯萊斯,佛當時在世若有車,他就說: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勞斯萊斯,積架,賓士,都【無復相隨。】佛一定這樣說的,所以當時能騎象的人或騎馬,這都是富裕人家,富裕人家,所以要了解這意思,了解這潛伏的意思就是表示說你很富裕,Very much money,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就是求生極樂世界之願,【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見彌陀佛、及諸聖眾。既然如是、何不趁此強健之時、】身體強壯的時候,【努力勤修。】來修行。所以【善導雲:】善導大師這句我也體會很深,【假饒金玉滿堂。】假使說你家很富裕,富裕到金子跟玉器滿屋子,滿屋子,現在的富裕人是怎樣的富裕呢?我家一千的滿屋子,五百的零星用,一百的放著讓雞吃(意指滿地都是),算富裕人家,注意聽哦!一千的滿屋子,五百的零星用,一百的放著讓雞吃(意指滿地都是),那算是沒用的,所以常常吹噓:我那天才撿很多折痕的丟掉,意指金錢有折痕就丟掉,有折痕的就丟掉,人有時候會吹噓,有折痕的,即使掉到馬桶裡,都會跑去撿。你不相信嗎?你拿一疊十萬的丟到馬桶裡面,就算是撈老半天都會把它撈起來,這就是我們人,假饒就是假使,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難免衰、敗、殘,慢慢地空上殘廢、老、病。【恁汝千般快樂。】不管你多大的快樂,千般地快樂,你有錢,有勢,讓你美麗、英俊,家裡樓房一棟棟,黃金滿屋,整間都是你的屬下,沒有用,到最後都得死,菲律賓的總統馬可斯,馬可斯總統以前是何等人物,異死他鄉,很悲哀,對不對?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人,到後來也都沒有用,所以說恁你萬般地快樂,【無常終是到來。】無常一定會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設待臨終方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你若要後悔,你就來不及了。【奉勸諸人、及時修進。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慎勿以此為分外也。】分外就是不關我的事情,本分外,千萬你不要將念佛當作是我……,跟我沒關系或是我分外的,那是我們分內的事情,本分以內的事情,【勉之勉之。】唉呀!要互相勉勵,精進、精進,你可要聽佛的勸告,千萬不要到臨命終你才要來用功,來不及了。下面:
【又淨業人、備三資糧。】什麼叫做三資糧呢?資糧就是說……,比如我要去爬山,我要去爬山,我就要先准備一些什麼,准備一些糧食,我要准備一些糧食,要不然我爬山爬到一半我要吃什麼,不就喝水,對不對?所以資糧就是說往生應具足的功德力,簡單講就是這樣,我每天念佛,我每天虔誠來求,佛一定會感動,我每天用功,對不對?佛不會感動?這就是我往生的資糧,資糧簡單講就是本錢,往生的本錢,本錢。
【一者信、信】,你要相信六道【輪回最苦。】要是這點我相信,我只要想到下輩子要再從頭讀書,我就很煩惱,所以我常常講過一句話,說:若讓我下輩子,我知道我這輩子能具足現在的智慧,了解現在的修養,了解現在的佛法,這樣我不怕六道輪回,問題是我不知道,我一死後,我下輩子就什麼都不知道,我每樣都不知道,下輩子要做什麼,完蛋了,我今天我有這種經典的基礎,智慧若不失,這樣六道輪回我不怕,有一天我總會往生極樂世界,對不對?我了解啊!問題是你一出世什麼都不知道啊!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要信這個輪回是痛苦,光是下輩子這大專聯考我就很煩,講得通宵達旦,那是很痛苦,尤其是我這種頭腦又差,讀書又讀不來,讀輸人啊!對不對?所讀的學校都是最差的,所以,讀書對我來講很痛苦,很痛苦。【信念佛最妙。】噢!這最好,信這個念佛最奧妙,【信此土修行、】這娑婆世界在修行,【難成道果。】這娑婆世界每樣都障礙,錢財,眼睛睜開就要錢,財、名,為了名,色,男女這個YIN看不開,財、色、名,食,吃、穿、住,睡,為了我們要休息要蓋一棟比較好的,這沒辦法,眼睛睜開就是面對現實的東西,接著,病苦,接著就是天魔,接著就是外道,再來邪知邪見,你看!佛法最近很興盛,對不對?你看那個外道的,所以我們佛教雖然很興盛,不過假借我們佛教,或是說傷害到我們佛教也是很多,也是很多,所以此土要修行實在是很難,很難,很難。【信願生彼土。乃至十念、決得往生。】信願生彼土,你若相信,願往生極樂世界,乃至十念就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信報生人天、】你若相信下輩子再出世或出世為天人,有這種福報,【福盡還墜。信一生樂土、永不退轉、】不退轉就是不會再輪回為凡夫,你就會【當成】無上正等【正覺。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信念佛之人、彌陀攝取。】信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就幫忙我們。【病中救護、命終來迎。】這就是相信。
【二者願。】發願,【願消業障。願滅眾苦。願心開。】心開就是智慧大開,這個心就是指般若智慧的意思,願心開,【願見佛。願淨業成。願生安養。願授記。願度生。】這都是願。
【蓋念佛者。有六勝益。】念佛不但能往生極樂世界,有六種利益,【一諸佛菩薩護念。彌陀住頂放光。諸天神將、晝夜冥加。】加被。【二惡鬼毒藥、皆不能害。】那些都不能害。【三災八難、鹹悉消除。】三災八難全都消除,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八難,我們以前就講過了,十四講表的佛前、佛後,盲聾瘖啞,長壽天等等這些北俱蘆洲,這個鹹悉消除,全都消除,【三宿障冰清、】宿世的障礙就消除不見了,【怨命解脫。】怨命解脫就是要害你的,要討你命的,這點很重要,因為你業障深重,你臨命終都是這些冤親債主要來找你,所以平常就拼命念佛,念佛,一切放下,你的冤親債主要來向你討命的,過去你打死螞蟻的、老鼠的,殺死那些有的沒有的,怨命會解脫,這樣你業障就消了,所以多念佛不但對自己好,又對我們過去所殺的眾生能夠超度,【四氣力充滿、無諸橫病。五睡夢吉祥、見佛色像。無有非人、奪其精氣。】非人就是鬼神妖魅魍魉,非人就是無形的,魍魉就是(鬼+離)魅、鬼等等,奪其精氣。【六現為一切禮敬、臨終三聖接引。】
【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為預備不虞法矣。】不虞就是不憂慮,臨命終你沒有憂慮,等到有一天你就不必憂慮,不用愁,【如人入城干事、】在都市做事情,【必先覓下安處。】下安處就是晚上要睡覺的地方,你若不先找好旅社,你要跑到哪裡睡,像我們要出國,房間hotel都要先訂好,不然你到時候去,你要睡在哪裡,一定是這樣的,【抵暮昏黑、則有投宿之地。】你才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先覓下處者、】就是說先找休息的地方,【預修淨業也。】你若要修這個清淨業,預修淨業,修這個清淨業,就是你要先找這個下處,休息的地方就是你要趕快修這個淨土,要趕快念佛。【抵暮昏黑者、大限到來也。】到臨命終時,你才【有投宿地者。生蓮華中不遭障難也。人若依此用心、臨終定得往生。此又為修淨土者之至囑也。】就是最重要的交代。所以一句佛號念到死,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慈雲香嚴行者續法述勸】就是說慈雲,一個慈雲灌頂,這是人家對他的尊號,慈雲,然後香嚴行者,香嚴表示無量的莊嚴這個世界,叫做香嚴行者,續法,就是慈雲灌頂的這個法號;這個續法法師,述勸,著述然後勸導眾生,好好來勸告眾生,這叫做肺腑之言,我們若是根機利的人,我們一聽就知道生死重要,生死不是在開玩笑的事,一定要趕快預備這個資糧。
這是《楞嚴經》裡面,《大勢至念佛圓通章》特別開出一章,那麼是《楞嚴經》裡面節錄出來的,這個“疏”就是通的意思,解釋這個圓通章,“鈔”就是根據這個疏,將這個意思講得更詳細,這叫做鈔。卷上,這分作卷上跟卷下。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清】就是清朝,【浙水】是一個地方,【慈雲灌頂】這是人家給他的尊號,【沙門】就是出家人,【續法】就是他的法號,【集】就是有一點參考古人的,然後有一點用自己的意思叫做集。
(甲)初通序大意(分二) 初詳申旨趣 二略釋經題
(乙)初詳申旨趣(分三) 初通序念佛宗致 二別顯此章所诠 三引取勝益勸修
(丙)初通序念佛宗致】
【大下分二。】大矣哉底下分二個大段,先解釋【先釋又三。初總明該攝。】初就是一開始,一開始這三字就是【大矣哉者、】大矣哉這什麼意思呢?【能贊詞、】非常的贊歎,像我們現在講的,唉!太偉大!下面再講話,太偉大了,【亦是發語之端也。念下、】就是說念佛之為法門這句話,念下就是這一個字的底下,包括念佛之為法門這幾個字叫做念下,念的底下這幾個字,是【所贊法。】所贊歎的法,所以【初句標體。】標這個體,太偉大了,再來【念佛、別也。】別就是說只有這個地方念佛法門,只有在這個地方是討論念佛法門,法門有八萬四千,這個時候是講念佛,所以這念佛是別,別就是不同於其他,所以在這個地方是講念佛,【法門、通也。】禅宗有禅宗的法門,密宗有密宗的法門,天台有天台的法門,華嚴有華嚴的法門,所以法門是通一切,那麼大小並收,利鈍均攝,那麼事理圓融,性相無礙,這四句,所以說【大等四句、釋相。】
【初二句、】初二句就是大小並收,利鈍均攝,全都攝。初二句、【人也。】【大小、約乘。】來講,大乘跟小乘,無論你大乘,發大心的人,念佛也能往生,或是你小乘的人也能往生,【約根。】機來講,【利】根的人也能往生,【鈍、】根的人也能往生,【並收均攝者、】全都攝受,【化導小乘、回小向大。】回這個小乘的心向這個大菩薩的心,那麼回這個小乘向這個大乘有一個要訣,要閱讀《華嚴經》,我們若閱讀《華嚴經》,就會非常的慚愧,這個《華嚴經十回向品》裡面這樣講,說:若有眾生,拿棍棒來,拿刀來,經過長衹劫,會罵辱人,罵,惡口這樣罵,侮辱,拿棍棒這樣打我們,打得我們遍體鱗傷,包括拿刀殺我們、割我們,現在是在講十回向的菩薩,菩薩不能動到一個念頭去嗔恨眾生,你應該感謝眾生讓我們有這種因緣修這個忍辱,乃至百千萬劫,菩薩也沒動到這個念頭,堅固他的忍辱,《華嚴經》裡面的《十回向品》,我隨意翻一段,看到就非常、非常慚愧,非常慚愧就是說我們今天是修行人,為了一點小事互相誹謗、攻擊,互相傷害,互相講壞話、誹謗,一點小事,包括有時候根本就沒事,若跟這個菩薩,人家拿棍子來,拿刀來,對菩薩非禮,他(菩薩)還得感謝他,因為眾生造無間地獄的罪過而來成就這位菩薩,所以我們若是想要堅固道心,那麼一定要看《華嚴經》,看菩薩是怎樣修行的,而我們是怎樣修行的,我們現在的人受到些許委屈他就受不了,一點點,若要跟菩薩比,那根本是沒有辦法,所以我們現在受菩薩戒都是受一個名字菩薩,菩薩不能有嗔心,就是不能有嗔恨心,我們哪裡是菩薩呢!名字菩薩,所以講起來很慚愧也很羞恥,我們若看到人家菩薩那種心境跟忍辱,我們連人家的一根寒毛都不如,下面說【勉進大乘、】勉勵進這個大乘,【捨權歸實。】捨這個權巧方便,歸實,歸入這個空性。【使上根三心】上根機的人,三心就是【一至誠心。二深心。】深心就是堅固不動搖,簡單講就是信心不退叫做深心,【三回向發願心。】就是沒有自私自利,一切以利益眾生為主,所謂上根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圓發、】圓滿來發,所以【直入無生。】一直進入到無生。【令下根】機的人在臨命終【十念】念佛也能夠【成功、亦生彼國。】
【次二句、法也。事理、約行。】把筆拿起來,事在旁邊再加一個修,理的上面要加一個悟,就讓你覺悟的,就是說道理是要叫你悟的,而事相是要叫你修的,而我們現在的人認為研究經典的人就忘記修行,弘法的人就不是叫做修行,一定要跑到深山林中才說那是修行人,這個錯了,錯了,你要弘法利生,你自己一定要了解經典,你教學相長,今天我要講經,我就要自己先准備,所以得到最大的利益也是講經的人,所以說這個理是屬於悟,事相是屬於修,所以理事是圓融的,簡單講你要弘法,你要利他,事實上你已經自利了,因此大家,無論出家、在家要發大心,將我們所懂的佛法盡量講給別人聽,有機會講課,或是說有機會度眾生,那麼我們就當仁不讓,為什麼?因為你講課一定要准備,你准備你就會有所獲,一定的道理,所以道理是叫你來悟的,是開智慧的,事相是讓你來磨練的,道理你覺悟沒有用的,道理覺悟,你還得要事相,事相就是說你實在。。。,你去試試看,比如說你悟到無生了,你知道一切緣起性空,唉!事相磨磨看,在大眾中受一點辱,忍不住,你道理悟照樣沒用,那不是真悟,那是假悟,比如說你大徹大悟,對眾生一點忍辱都沒有,一點慈悲都沒有,你雖然悟,跟沒悟是一樣,因為你在事相上發揮不出來,所以有的人告訴你說大徹大悟,你嗔恨心很重,恨,脾氣都很暴躁,那你說他開悟嗎?就算你開悟好了,有什麼作用,你不是跟凡夫一樣嗎?為什麼?事相上你做不到嘛!你講你悟,他也可以講他悟,也許人家不悟的修養還比你好,既然講到悟的道理,當然他就是徹徹底底能夠受益才能夠講悟,徹底的受益才能叫做悟,你不是,道理知道,你習氣一大堆,沒有用的,不得力量的,沒有經過火燒出來的那個杯子一下雨就爛掉的,比如說你們做很多模型,做很多這個泥土,還沒有經過這個窯洞的燒就放在外面,經過窯洞幾千度這火窯把它燒出來,你拿出來,下雨,沒有作用啊!因為它經過火燒過,一個雛型就是道理知道,你模型出來了,你在事相上要磨得光亮,你經得起眾生這樣侮辱,經得起這樣磨練,經得起吃苦,那才是你真正的東西,所以說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所以我們世間的人大部分都悟理,覺悟這個道理,可惜在事相上不肯修行,不肯修行,這個就是眾生的弊病,最大的弊病,道理都知道,他就不肯磨練,忍辱,他也在講啊!可是一碰到事情忍不下來,忍不下來,雖悟也沒有用,事理不圓融嘛!所以就修行來講一定要事相,就是要磨,要磨,一定要磨的,沒有磨,你道理知道沒有用的,所以修事,然後要悟理,悟理當下就要修事相,就行,就是要磨練,所以我們講堂的功課為什麼訂得這麼緊?沒有暑假,沒有寒假,沒有什麼事情不要請假,早課、晚課、八十八佛,一天自修四個鐘頭,何必訂這麼硬做什麼?道理跟你講一講,自己去悟,自己去參,不行啊!眾生懈怠、懶惰,所以來到我這個講堂就不准你懶惰,否則你就走路(離開),所以說眾生只知道道理,我知道,道理要從哪裡去行?要從事相,你不要說我悟道了,懶惰得要命,早課也不做,晚課也不做,八十八佛也不拜,你說你悟道,笑死人了,你悟道,何妨事相?注意師父講這句話,你既然悟道的人你怎麼會妨礙到這個事相上呢?悟道不礙事相嘛!叫你早課、晚課、拜八十八佛,當然這個就沒礙到你的本性,你又不能隨俗,又不能和群,那叫你開悟什麼,哪有一個開悟的聖者不合群的,你聽過嗎?下面【性相、約谛。】性就是我們的真谛,相就是我們的俗谛,真就是我們的本性,俗,俗谛就是立一切法,性就是空一切法,相就是立一切法,隨立隨破,隨破隨立,立、破同時名叫做性相圓融,下面是就真谛、俗谛來講這個谛理,再來【圓融無礙者、下愚著事而迷理。】著事,就是說我認真拜佛,道理不懂就拜佛,拜佛、拜佛。。。,煩惱也一直生起,他就著事,他認為這叫做修行,著這個事相,著這個外境,著迷這個世間的財、色、名、食、睡,然後迷這個道理,迷這個真理,完全搞不清楚什麼是生死的事情都不知道。【小智執理而遺事。】小智就是說我們人有小聰明,得到一點點消息了,咦!我開悟了,遺事就是說不修行而增長自己的習氣,以為這個叫做灑脫,哎呀!你開悟的人你怎麼發大脾氣呢?唉!發脾氣不妨礙開悟嘛!意思就是說他開悟什麼事情都可以做,然後他所表現出來就是天真的一面,這個就是落入這個小智執理,你應該說內外要配合得好,你既然是個大徹悟的人,那麼外在就是一片安詳嘛!內外一如這才是真功夫,所以說小智叫做執理廢事,執理,懂得一點道理就到處吹噓,像我就是這樣,小就是一點點小智慧,像我就是這樣,到處吹噓,很慚愧,所以你可不要學師父這樣,你們是大智慧的人,不要執理廢事,認真修行道理要懂,所以說眾生差不多都是這一類的,一點點小聰明就以為是聖人了,嗯!我可能跟觀世音菩薩差不多,老是這樣自言自語,無緣無故。。。,他若在打坐一起座,嗯!釋迦牟尼佛也不過如此,這個就是眾生相,你對這些沒有救的眾生也沒有辦法,是不是?【今則通乎理事。】現在通達道理,覺悟,事相耐得了苦,耐得了煩,大慈大悲又平等忍辱,所以說這個修行不是用嘴巴講的,真正有修行的人,你光是看他處理事情,你就會贊歎不已,大慈、大悲、忍耐,在他身上都可以發現得到。【依理修、則證真谛、】按照,這個理就是空理,按照無我的道理去修行你就可以證到空性的道理,其實你不在無我裡面下手,你再修到死,修到百千萬劫,你都不能見自性的彌陀,你這個自私自利,你什麼都站在你的角度看,不能修無常觀,不能修因緣觀,不能入空理,你想你怎麼修行,不能入空,你的煩惱還是存在,一邊修行,一邊念佛,一邊煩惱,一邊修行,一邊煩惱,不就搖擺不定,像舞獅般,對不對?所以說諸法不相到,當體即空,也不來也不去嘛!不生也不滅嘛!【而見自性彌陀。】當處就是空性的,所以我們要修這個當下皆空,那麼如果不能的話,修無常觀,修無常觀先捨掉得失、善惡、男女,先捨掉二元分法,二元分法叫做對立法,如果說你不能夠證入空性要先觀無常,為什麼要觀無常呢?因為無常裡面沒有紛爭,你紛爭就是增加痛苦,既然這世間是無常,你還在這無常法裡面爭執,那麼不是增加困擾嗎?所以不能悟到空性,你先觀照無常,先觀因緣性空,慢慢、慢慢。。。,就入到這個絕對的空性,這是有次第性的,所以【依事修、則證俗谛。】事相修【而生極樂相土。】極樂世界之土,所以依理修,則證真谛,則見自性彌陀,見到自性的阿彌陀佛,那麼依事相修就證俗谛,就生極樂世界相土。
【即下、二別顯不二中。先心佛不二。】別顯,這個不二,下面當中先就心跟佛不二來解釋,心跟佛,這個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內佛還是心外佛,將這個心跟佛,【初四句約性起。心佛、開五句。】【一心外佛、佛外心。】這個在旁邊寫兩個字叫做小教,小乘教,小乘教承認為我們心外有佛,噢!他是釋迦牟尼佛,我不是佛,只有他是佛,心外還有一尊佛,這個叫做眾生相,凡夫相,小乘教,都是這個心外有佛,都是承認心外有佛,佛外還另外有一個心,【二心內佛、】這叫做大乘的始教,大乘都是講心內佛,心中有佛,【佛唯心。】這就是大乘的始教,【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這就是大乘的終,終就是始終的終,大乘的終教,大乘最後所講的心即是佛,佛就是心。【四心非是佛、佛非是心。】這就是頓教,禅宗所講的,心也不是佛,佛也不是心,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了不可得,頓悟的人,心、佛。。。,連這個心佛都是名相,你要說即心即佛也對,你要說非心非佛也對,為什麼?一切都是名相嘛!所以,第四叫做頓教,大徹大悟的那個剎那之間,所謂頓就是用空性,否認法,什麼叫否認呢?比如說否認,沒有心,沒有佛也沒有所謂的眾生,否認法,沒有六根,沒有六塵,也沒有六識,沒有色法,沒有受、想、行、識,也沒有六根也沒有六塵,也沒有十八界,用否認法的叫做否認法的修行,否認法就是空一切法,馬上進入絕對的真空狀態,一切法了不可得,所以心非是佛,佛也不是我們的心,為什麼呢?我們的心真如離相,無一切名相,沒有一切名相。【五心佛圓融、】圓教,什麼叫做心佛圓融呢?你要講即心即佛也對,講非心非佛也對,講這個當下就是也對,講一切都是心也對,講一切都是佛也對,反正你講什麼統統對,都是中道的,心佛圓融就是一切都是空有無礙,空中有有的思想,有又有空的思想,你要說空也對,要說有也對,圓融無礙,【無障無礙。五教、如次配知。】五教就是華嚴宗,天台是講藏、通、別、圓,那麼華嚴是講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所以五教如次配知就是華嚴的思想。【今明第三句義也。此之心佛、全體遍收、】心跟佛全體遍收,【如金與器。】金跟這個器具的比喻,【以金收器、器無所遺。】是什麼意思呢?用這個金來說明一切器具,那麼一切器具就是都是金,無所遺,都是金,這是就這個金來收這個器,金來收器就是就金來論斷一切的器具,所有的器具統統是金做的,一個都不遺留,就是這個意思。再來【以器攝金、】就拿這個器具來說明這個金的話,那麼所有的金都是器具,【金無不盡。】就是這個意思,金無不盡,就是沒有一個例外,不盡就是例外,無不盡就是沒有一個例外,就是全部都是金,所有的金都是器,所有的器都是金,就是這種意思。
【心一下八句、約修顯。】修行來顯示,【心憶佛、佛稱心、】這個稱就是合,合我們的心,這是說明怎樣修行,心想佛,佛就會合我們的心,來到我們的心,合我們的心,【皆明修也。】心若想佛,【心憶佛彰、心即是佛故。】所以【佛稱心顯、】這個稱就是念的意思,佛如果稱,你只要念佛,心想口念這個叫做佛稱,心就會顯出來,清淨心(本性)就顯出來,【佛即是心故。】所以無為心憶想,【無為心憶、心外無佛故。無為佛稱、佛外無心故。】無為就是空,用空一切法的心來想佛,心外就無佛,因為心跟佛都是無相的嘛!合而為一嘛!用無為空一切法的佛來念的話,那麼這佛外就沒有另外一個心,【華嚴回向品雲。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這句話要注意聽,這句的意思就是智就是如,如就是智,因為智通達了空,空當下就是如,也不能把智跟如分開,你為什麼能夠如如不動?因為你有智慧,你為什麼有智慧?因為你如如不動,就是這個意思,不能相離開,比如我這只手翻過來就是反面(師舉己手為例),翻過來就是正面,正面、反面是同一只手翻來翻去,你覺得我不要反面,不要反面,我若拿刀削起來就沒有正面,對不對?你注意看!比如說這邊是智,師父的正面(師指手心)是智,這邊(師指手背)叫做如,智背面就是如,如當下就是智,你說我不要見到智,我不要見到正面,把手削掉,你反面也看不到,知道意思嗎?你這個如,你不要見到如,那你也沒有智,有智,智就是如,如就是智,同一個手翻來翻去的,名相不同而已,所以說無有智外如,簡單講如就是智,智就是如,簡單講智慧能夠讓你如如不動,如如不動就是因為你有智慧,就這麼簡單,有智慧的人就可以保持如如不動,你為什麼能夠如如不動?就是因為你有智慧,才如如不動,不能離開二分法來把它分開來解釋,圓融無礙嘛!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如的外面沒有智慧,沒有另外一個智,能證於如,因為只有智慧能夠證於如嘛!所以【正此義也。】
所以【眾生下、】是心、佛、眾生,【後三無差別。】沒什麼差別。【謂心佛生、】心、佛、生就是心、佛跟眾生,【三無別也。初四句、正明無別。】沒有分別。好!這個【眾生念佛者、】把它畫個框框,然後你們看第9頁第6個字,佛念眾生者,也把它畫一個框框,這樣就分成二個大段來討論,眾生念佛者,這是因門,那麼佛念眾生是就果門來說的,慢慢來解釋,眾生念佛者,【諸佛心內眾生、】這中間加一個:的,意思才會清楚,諸佛心內的眾生,【念眾生心中諸佛也。】下面說【佛在生心內者、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所以有時候有的人念到這句,念來念去卻無法領會,因為詞句翻來覆去都給搞昏了,所以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好,我再讀一遍,說諸佛心內的眾生,我們就是諸佛心內的眾生,眾生念佛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就是諸佛心內的眾生,若念我們眾生心中的諸佛這個叫做眾生念佛,佛在生心裡面,意思就是說你起心動念,佛才會出現,意思是說眾生的心以外沒有另外一個佛,你起心動念就是佛,佛在生心內者就是說,佛永遠在那個肯憶想他、肯念他的人的心中出現,那麼眾生的心以外沒有另外一個佛,這樣講就比較清楚,所以以佛的真心就是眾生的真心,佛的真心跟眾生的真心,佛的真心就是最究竟,眾生的究竟也是佛,當然是相通的,【此明因門】,就因地的角度來講,【攝法無遺也。故雲眾生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因為你心中有佛嘛!佛就來嘛!【華嚴亦雲。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應該知道自己的心,念念常常有佛成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諸佛如來怎麼可以離開這顆心而能夠成正覺,所以念念常有佛成正覺,簡單講就是觀照,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念觀照一念覺,念念覺悟念念佛,起心動念都觀照,每一個觀照合這個覺性,每一個覺性就是我們的佛。下面【佛念眾生者、】這就是第二個階段了,第一段是說眾生念佛,現在是說佛念眾生者,【眾生心內諸佛、】眾生心內的諸佛,【念諸佛心中眾生也。】這句話什麼意思呢?眾生心內的諸佛,我們是眾生,我們心內有佛,念什麼呢?念諸佛心中的眾生,因為我們是諸佛心中的眾生,所以念念到後來變成佛,所以【生在佛心中者、】眾生來到佛的心中,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佛真心外、更無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所以修行人就是要在這個地方下功夫,既然佛都做得到,大慈大悲來寬恕眾生,那麼我們今天也不應該因為眾生來煩惱,因為我們是佛嘛!所以我們要學佛的什麼?佛的真心,佛的真心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此明果門攝法無遺也。故雲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性論雲。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如就是不動,來叫做隨緣,不動隨緣,隨緣不動名叫做如來,眾生是隨緣就變,隨緣就動,如來,【以一切眾生、決定無有出如如境者、】因為佛就是如如境者,所以一切眾生是生滅法你逃不過佛的如如境,他的心清清楚楚,你怎麼可以逃過他?就像明鏡一樣嘛!照得清清楚楚嘛!【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據清涼疏、】這個疏【開成四句。一諸佛心外、無別眾生。】沒有另外眾生,諸佛的心外沒眾生就是說諸佛的心中就是眾生,眾生的究竟也就是佛,所以說諸佛的心外,也沒有另外眾生,【二眾生心外、更無別佛。】這是第二,【三佛心、生心。兩存齊現。四生心、佛心。互奪雙亡。】因為這個都是名相嘛!進入絕對的狀態。【今且約前二句明也。是心下四句、】是按照前面反過來更加的顯示,更加強烈的顯示,【蹑前反顯。】就根據前面反過來顯示,【心本是佛、】為什麼我們現在不是佛呢?【由】就是因為,因為我們【不覺而佛隱。】因為我們今天,不覺悟,所以佛就被掩蓋起來。【若欲作佛、須當念心。】念與覺悟意思是相同的,須要念你這個心,察明觀照清楚叫做念心,我們現在叫做妄想迷糊,我們從來不念我們的心是什麼東西,從來不觀照我們的心,這個念心就是清清楚楚的了解得透徹,那麼當然就是佛了,佛就最了解心的嘛!【故】這個《起信論》,【起信】就是《起信論》,所以這個《起信論》這麼說,【謂眾生本覺、】本覺就是本來具足的,【與佛本覺、】是同樣一體,【無有二體。】我們的本性跟佛的本性同樣同一體,【若不念心、】念我們的心,【難成佛矣。】所以禅宗講一句話,若能觀心即是佛道,什麼是佛道?很簡單觀照你的心就是學佛道,若不觀心,成佛遠矣,如果你不觀照你這個起心動念,那麼你要成佛那就離得很遠了,所以我們眾生他不會觀心是什麼,念佛,著相念佛,拼命的念佛,可是執著性很重。【佛本是心、因無明而心暗。若欲顯心、須當念佛。故華嚴謂佛智廣大。】佛的智慧廣大,【遍眾生心。】每一個眾生,佛都以大智慧看得清清楚楚,若這樣我們就很安慰了,比如說我們半夜起來洗廁所,隔天怕別人不知道,一大早起來他就會吹噓:我昨晚爬起來洗廁所,你們知道嗎?他現在就要吹噓一下,邀功,所以這個與心不相應,心既然是離相的,離相就是說我為了佛教,我包括別人不知道,我就一樣在做,我為什麼一定要讓眾生知道我在做呢?你跟著相有什麼兩樣呢?但是我們人只能做到第二,第一就是說他都不做,你若有拜托他,他才要做,第二種人就是說他很發心,不過很會吹噓,他怕別人不了解他,他做功德,他很想讓人知道,他常常問人家說:你了解我多少,你知道我晚上三點起來拜佛,他修行很怕人家不知道,你想想看!修行是靠炫耀的嗎?有沒有說成佛一天到晚在炫耀自己的,成就難道靠炫耀而來嗎?炫耀等同幼稚,真正人家大修行人像無底深淵,你連看他都看不清楚的,大修行人你怎麼看他看得出來,你怎麼看得出來,你隨便看外表,他怎麼樣你也看不出,他不會去告訴你他很有修行,他也不會去告訴你他二、三點起來拜佛,他也不會去告訴你他有多用功,對不對?其實佛在心中,他要怎麼修行你怎麼知道,所以我們凡夫只能做到第二,就是肯發心、肯幫忙,叫他做,不過他怕人家不知道,他若拿錢來,功德箱投一萬元,沒因緣可以吹噓,投一萬元在功德箱裡面,比如說:喂!菩薩!來捐款一下。這個若是大修行人,他若是修行離相的人,他投一萬元他不會去講,平時愛吹噓的,他就講:你知道嗎?我昨天才投一萬元,順便講給你知道,他本來就因為別人不知道就很痛苦了,你又找機會讓他這樣講,所以我們無法做到離相,離相就是說我就是要這樣做,我應該這樣做,我出家了我的責任就是這樣做,我是佛教徒,我本來就是離相才能成佛,也不是為了成佛才要離相,本來就如此,如如不動,人家看到也好,沒有看到也好,我就是透過我的本性,就應該這樣做,我應該護法的嘛!師父這裡是修行道場,弘法道場,我本來就應該做的,這個哪裡值得一提呢?這個就是真正的修行人,我們不同,我們若稍微施捨一下就**叫,國語不知如何形容,所以用台語這樣講,我們人就是這樣,這是在講我,不是在講你們,是在講我,好吹噓,好誇大,因為有人說我很會誇大其詞,很會吹噓,你們可不要學我這樣,只是師父的壞處,你們學我的優點,不要學我的缺點,這不要學,下面說若不念心,難成佛矣,哎呀!我們若不念我們這個心就是觀照,那麼我們無法成佛,佛本來就是我們的心,因為無明所以我們心就暗昧不明,所以若是要顯示我們的心要當念佛,所以《華嚴經》說,佛的智慧是廣大,遍眾生的心,【眾生語言、皆悉不離如來*輪。】眾生的語言,皆不離如來的*輪,這是什麼意思呢?說眾生所講的語言就是當下就是法,不離如來的*輪,你所有的語言就是法,佛會藉著眾生的語言來對你說法,破除你的煩惱,你若是美國人佛就講英文,中國人,他就講中國話,所以佛就藉著你的語言轉你心中的煩惱變大智慧,所以說眾生的語言都離不開如來的*輪,就你的根器,就你的語言度化你,【若不稱佛、難明心矣。】我們若不念佛,所以很難了解我們的心,【則知下。次結。】下面說【彌陀、即是自性。】就是我們的本性。【淨土、全唯一心。】唯一的心。【離心性外、毫無可得。】這句可要注意聽,離開我們的心性一切法了不可得,簡單講心性當下才是我們的最究竟處,若要了解我們的心性,你就要了解一切無所得,一切無所失,本來自如如,【若能憶念、即顯本性佛矣。】所以我們修行若用本性去修行,我們早上念這個楞嚴咒,不歷僧祇獲法身,就是這個意思,不歷僧祇獲法身,不用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來修行你就得到佛的法身,為什麼?用本性修行,那一日一夜勝過你百千萬億劫,你若不懂得本性,你怎麼修你就是不會成佛,因為這個沙不是飯之本,比如說煮飯,或者是煮沙,你想吃飯,但是你煮的是沙,你要煮多久才會成飯,這不可能,因為飯的因是米,你要吃飯你一定要煮米才會變成飯,因為米是因,飯是果,你煮沙怎麼會成飯,你用意識心、分別心、執著心、傷害心、污染心要成佛,哪有可能,我們錯用心永遠不能成佛,這樣這句話就表示說不是精進就正確,有時候愈精進愈糟糕,不是精進就叫做好,就是說第一要正知正見,理論清楚,用本性平等,這個叫做正確的修行法,我們不是,我們用的叫做生滅法,生滅法就是今天情緒好多念一點,昨天情緒不好不念了,生生滅滅,好好壞壞,顛倒,我們眾生都是用這種法,所以人家為什麼不歷僧祇就可以獲法身,一剎那之間就進入佛的階段,他用本性修行,他當然一下子就成佛了,你就是不能夠明心見性,用這個本性修行,要往生那易如反掌,一切相無所著嘛!不執著,那麼心中朗然一念就是彌陀,心中沒雜念,你說那是何等境界,眾生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就多念佛嘛!
所以阿婆若來問:師父!什麼是本性?
我說:無念。
無念,我都不要想它。
我說:這樣不是,這樣還有念,有念還有妄想。
師父!那到底什麼是本性?
我說:若能跟你用講的就不是本性。
若不講那怎麼辦?
我說:就念佛,不然怎麼辦。你一直跟我討論這個本性,這是心境上的東西,我怎麼搬給你,對不對?我不就剖心肝,挖我這顆心肝裝在你身上,噢!本性是這樣,先借我看一下,我再拿起來裝回去,能夠這樣嗎?這種悟境的東西,你對本性不了解,你講有念、無念,你都是妄想,若大徹大悟,有念、無念他全都解脫,他就知道大徹大悟的人講有念當下就是無念,講無念就具足一切念,為什麼?所有念都是妙有,那你如果是大徹大悟的人沒有念不就跟死人一樣嗎?念沒有罪過。
師父!你不是說念是妄想?
我是說念是妄想是指眾生,聖人也有念,可是念念會歸自性,等於沒有念,沒有念,念念都起妙用,所有念也等於沒有念一樣,雖有念就是妙有,就是這個東西嘛!本來面目嘛!等到有一天你就會知道明心見性是很簡單的,不困難,很簡單。
所以則知底下,次結,彌陀就是自性,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性,淨土全部就是我們的一心,離心性以外一點都不可得,若能憶念就顯我們的本性佛,我若能夠憶念,好好的來觀照就能顯示我們本性的佛。【起信雲。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哇!這句講得太棒了,太棒了,法界一相就是如來平等法身,現在我就要分開來講了,用一個空的思想,《楞嚴經》裡面分三科,三科就是五陰六入,這個十二處、十八界,五陰、十二處、十八界,比如說色法,《心經》裡面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受、想、行、識都是虛妄的,用什麼來連接,用空,用空性,六根、六塵、六識也是空,菩薩無智亦無得也是空,所以法界一相就是什麼相?就是空相,這個空相並不一定要壞這個相叫做空相,而是透視它,不執著它,使色法跟心法當下一如,回歸絕待,心不要排斥這個色法,色法也不要排斥這個心法,不會障礙這個心法,然後心、色二法融通進入智跟如,進入智跟如,這就是我們法界一相,法界一相就是絕對的平等,那就是如來平等法身,所以我們說外道不究竟就是不懂得一切法平等,沒有辦法,他就一定要制造一個上帝,那你有開始,一就是一切數目的累計,你有一個上帝衍生出來的統統不是平等法,佛講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教是講平等法,所以你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那上帝怎麼辦?這問題很大了,上帝在哪裡?他創造天地萬物,他站在哪裡創造?他又是誰創造的,他媽媽是誰?他沒有媽媽也沒有爸爸,怎麼來的?不知道,突然跑出來的,那麼宇宙間可以突然跑出一個上帝,怎麼不會突然跑出一個眾生,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因緣果報的,所以你研究這個外道就格格不入,你怎麼樣看怎麼樣矛盾,怎麼樣看怎麼樣不通,你再怎麼看都不通,有的人是很信,很信就是根器不夠,認知力不夠,智慧不夠,因緣不具足,這也沒有辦法,不是我不救他,是他沒有辦法,是不是?【性佛一顯、果佛自證。】本性的佛一顯示出來,果地的佛自然就證悟到,唯證相應,【故圭山】禅師,這是一個禅師,很了不起,【雲。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現在才認識心就是佛心,我們的心就是佛的心,所以我們就可以作佛,為什麼?我們的心本來就是無所著,你為什麼會有所著?被錯覺所困擾,你今天為什麼不能成佛?被我們眼前所呈現出來的一切錯覺所困擾,擺不平,因為你困擾,你不能破除一切這些妄想,當然你就困擾,所以如果在大徹大悟的人就一切法不可得,所以空中沒有一切法,沒有色法,沒有聲、香、味、觸、法,沒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他都沒有,他當然不會迷惑在這個錯覺當中,所以佛說人之所以痛苦,在追求錯誤的東西,佛說:一切眾生皆名可憐,一切眾生就是用這兩個字來講就是可憐,自己講起話來還自以為是老大,老大,因為他認為他很偉大,其實是愚癡的眾生,看到人家出家:那個都是腦袋壞掉,那是不能娶太太才會去出家,可能不會生育。說我們不會生育,所以說眾生相,學佛的人多知足、多快樂,所以唯一的滿足就是知足,人類唯一的滿足就是知足,你不懂得知足你就什麼都沒有,你精神領域得不到知足,物質再多呈現在你的眼前,你也是煩惱得無量,所以世間上誰是最快樂的人,就是大家,是修行人,知道人生的目標宗旨,【不其然乎。】難道不是這樣嗎?【設離念佛門外、而欲速見性成佛者。是捨其近易、以求諸遠難也。】就是說你若是離開這念佛法門,你想要明心見性,那麼你就是捨開這簡單的方法,愈求愈難,所以諸位多多念佛,多多念佛。
【所以十二如來、】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十二如來,【號曰三昧。】三昧就是說這十二如來都是定慧圓融,進入最高超定慧的解脫。【勢至菩薩、標為圓通。三昧、】就是一切諸禅,【則總攝諸禅。】就是說所有的修禅都是要令心定,所以三昧是總攝諸禅,禅定、禅定嘛!【圓通、則具足萬行。一心頓實、】頓實就是全部具足,就以心來講全部都具足,【不亦宜乎。】這樣不就是如此嗎?
引取勝益勸修就是很殊勝,念佛的法門是非常、非常的殊勝,勸告我們眾生要修行念佛的法門。
【聞說佛名、威光證入於無盡。憶想佛境、德雲解脫於多門。有此勝益、應當信行。何得自暴自棄、不願不修耶。】
聽到這個佛的名,【聞說佛名、威光證入於無盡。】就是這個菩薩證入於無盡,無盡就是說法界嘛!直接,他聞到佛的名就馬上進入法界,通達法界,【憶想佛境、德雲】比丘,德雲是一個比丘,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面的一參,德雲比丘。憶想佛境界的時候,德雲比丘馬上就得到解脫門,【解脫於多門。】因為聽到佛號想佛的境界就得到這麼大的利益,【有此勝益、應當信行。】應當深心,好好的來念佛修行。【何得自暴自棄、不願不修耶。】
這一段是解釋這個經題,就是《念佛圓通章》這個題目。
【正顯四法、】四法就是理法、教法、因法、果法,理、教、因、果【互相圓遍該通也。】理當下就是具足教因,理教、理因、理果;教當下就是教理、教因、教果;因當下就是因理、因教、因果;果就是果理、果教、果因(果上的因);所以理、教、因、果這四法互相圓遍該通,【依止成定、名為楞嚴。】按照這種方法,止,就能停止妄想,能修行而成就定,所以名叫做楞嚴,【依觀成慧、號作圓通。】按照觀,觀照成大智慧,號作圓通,圓通就是圓滿,這是別名,【別目者、】若是按照觀照所以能夠成這個智慧,按照止能成定,有定就變成有慧,若定,叫做楞嚴,若慧,叫做圓通。你注意看哦!上下對著看,依止成定名楞嚴,依觀成慧號圓通,注意看!定那是以楞嚴來解釋,有慧那就圓通,簡單講有智慧的人什麼事情都可以圓滿,你有智慧,什麼事情都做得圓滿,【以勢至念佛圓通乃修道二十五圓通中一也。】二十五圓通裡面其中的一個圓通方法,就是說二十五種的修行法都可以達到圓通,念佛也是一種辦法,【勢至下、亦影略義具。應雲能啟能修、】大勢至菩薩能啟發我們念佛法門,能修,能教我們怎樣修行,這是【勢至人也、】大勢至菩薩,【所啟所修、念佛法也。】能啟發、能修行的人,這大勢至菩薩就是這樣修行,他已經修行到極樂世界,這位等覺菩薩站在阿彌陀佛右邊在幫忙,所以他是能修行的人,而且是能啟發的人,所啟發的是什麼?就是念佛法門。
【文下、後結歎。二。先別歎。】個別贊歎說【彼佛教我念佛、機教也。】機就是眾生的根機,教就是佛能夠教化眾生,教是對佛來講,機是對眾生來講的。說【母子】,你若念佛虔誠就像母子一樣,母親會想念兒子,兒子會想母親,或說像我們的【形】體跟我們的【影】子,你若念佛,佛就常常來到我們的身邊,就像我們的色身走到哪裡都有影子,影子不離色身,色身不離影子,比如說【染香、】的人,染到香的人,色身就有香味,這是一種【法喻也。】【如來憐念眾生、眾生一心憶佛、生佛感應也。】大勢至菩薩就這麼說了,【我】大勢至,【因念佛】而【入】無生法【忍、】忍就是無生的意思。佛教界對忍有好幾種解釋,忍是無生,印證的意思,證悟的意思,悟入的意思,忍就是肯定他,決定他,不可改變,【今攝念人歸淨、自他因果也。】我們自己的修行是因,跟這個佛的果都是光光相攝,因該果海,果徹因海,【心境月燈者、依我自心、念彼佛境、則佛境可彰。托彼佛境、念我自心則自心易顯。此之彰顯、皆憑月燈教法、】月就是頓教,燈就是大乘的始教,在後面有比喻,【以照見也。】月就是小、始、終、頓、圓的頓教,燈就是小、始、終、頓、圓的始教,那麼大乘有始教,有大乘的終教,所以月跟燈是一種頓教,大乘的教法,以照見也。
【心外有境、小教也。】就是小乘教,心外有這個境界,是小乘在講的,【境唯是心、始教也。】比如說唯識學講的萬法唯心造就是這個境,境沒有真實的,唯心而已,這是大乘的始教。當下【即心即境、終也。】是終教。【非境非心、頓也。】是禅宗所講的一切一法不立。【心境無盡、圓也。】心跟境無盡這就是圓滿,圓教,【即所诠法、月燈、喻能诠教。】能解釋的教,诠是解釋,能解釋教,用月、燈來比喻。
【聲名句義門、】聲就是音聲,用音聲做佛事,名就是透過音聲所描述出來的東西,就是名相。比如音聲講出來的,拿筆記載起來就變成名,很長的名就是句,一句一句的,後來連成大篇文章的,義就是道理,所以聲名句義。【如螢燈、】螢火蟲的燈太【小也。】就是說執著這個音聲、執著這個名相,執著這個句,這都是小乘教的。若【攝境唯心門、】你若體悟到一切境界都是虛妄的,都是唯心所造,那麼就【如火燈、】像大乘的【始也。】大乘的始教;再來說你若通達到【理事無礙門、】理上跟事相上無礙,就像星星,【如星、】這是大乘的【終也。】大乘的終教;第四個說【會相歸性門、】一切事相當下就是我們的本性,就【如月、頓也。】是頓教;到最後就【普融無盡門、】藉著無量無邊的一切事理圓融,【如日、圓也。】
【今約中二以說。聖凡舟楫者、】在底下寫個:A,聖凡舟楫就是說聖人船跟凡夫的船有幾種,下面,
A:【念名號佛、】若念佛的名號的人,好比平常的人若接受佛教,他會【受持皈戒、越於三途、】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下下品生、名為人乘。】人乘,只有念佛號受三皈依,【其猶艇船、】艇,小舟,【才過溪澗。】才過,只能通過。溪澗就是說兩山之間很小的溪,流水比較湍流,只能坐一個人而已。就是說念佛號,受三皈依的人念佛就比較差,發心不大;
B:【念色像佛、】這是第二,第一個是小小舟,第二只船是什麼?念這個色像佛,無論用觀想的也好,或是看佛像這樣念,【修行禅善、】修行禅定和十善業,將來能【越於四】大部【洲、生下品蓮、名為天乘。其猶舠】念舠dao一聲,【船、】舠船,船形如刀,能【出小河港。】它就不是在溪澗走,是在小河港,這小船雖然小,但能像渡船坐四個、五個、十個;
C:如果是【念應化佛、】應化佛就是佛的這個應化身,【觀四真谛、】就是苦、集、滅、道,這樣能夠【越於三界、】能往【生中品蓮、名聲聞乘。其猶艨艦。】艨就是戰艦,能夠在戰爭裡用的,【過於大湖。】這個更大,能過大湖,船只大嘛!
D:【念受用佛、了悟因緣、】空性法,【證二涅槃、】證有余涅槃,無余涅槃叫做證二涅槃,【生上品蓮、名緣覺乘。其猶蝊艞、】蝊,頂禮的頂音,艞,光耀的耀音。蝊艞,把筆拿起來,這叫做江中大船,【過於大江。】
E:【念法性佛、】念法性佛,念當下。。。,當下圓頓教,當下就是我們本性的佛,【智悲並運、】因為慈悲,就會產生智慧,運用慈悲,通過智慧並運,【萬行繁興、】萬行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一般人都是念個結緣的,念,念,煩惱照常生起,照常大呼小叫,嗓門很大,念歸念,做歸做,所以我們都是知易而行難,道理很簡單知道,做起來卻很難。你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現在哪有辦法?沒辦法,自己一個就亂七八糟了,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要斷什麼煩惱?我們有辦法嗎?稍微一點小事就翻攪好幾個月,擺不平,哪有辦法,煩惱又重。【成無上道、超凡小界、上上品生、名菩薩乘。其猶(舟+良)(舟+芻)、】(舟+良)(舟+芻)就是海船,像現在軍艦,大只軍艦在海上行駛,航空母艦那種,【直過大海。】
甲:【又持名念佛如特舟、】特別的舟,【聲聞乘也。】
乙:【觀像念佛如方舟、】四方形的船,【辟支佛也。】
丙:【觀想念佛如維舟、】這個如果不講就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把筆拿起來,維舟,就是諸侯所乘之舟,連接四個舟為一個大舟,古時候諸侯(皇帝下來就是諸侯),像美國聯邦,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聯邦政府每一個州有一個州長,就是這個諸侯,每一個省的省主席,就是諸侯,維舟就是【菩薩乘也。】
丁:【實相念佛如造舟、佛乘也。】像造舟般,造舟決定成就,造舟,佛乘,就是佛,【聖凡、即所化人。舟楫、】就是比【喻能化法。】
(乙)初略標
【將解此經,】現在要解釋這個經典,【五門分別。一教起因緣。二藏乘教攝。三宗趣旨歸。四略釋題名。五詳解文義。】這個就是用華嚴的思想把它。。。,《華嚴經》華嚴賢首宗的十門,把它略取五門。
初二句、總敘。一下、別列。此例般若疏意、略開五章。前三義門、後二正釋。
(丙)初教興
【初句、標牒。】就是記載,【智下、釋義、二。先引證。如須彌下、喻也。念佛下、合也。一下、次正釋。楞嚴雲。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倫就是輩,不同等,就是說我們一開始用功念佛要入這個三昧,有這個定力,有的很快,有的很慢,悟性大的人一下子就進入,悟性慢的人就比較困難,所以遲速不同倫,遲就是要很久,速就是很快,不同倫就是不同等,等級不同,速度不同。【故知余門學道、】除了淨土法門叫做余門,【纡回險難、猶如蟻山。】蟻山就是如同螞蟻上山,就像螞蟻在上山要走很久、很久,螞蟻爬山要很久。【念佛一門、古稱徑路、】自古至今都稱作直接的路,像什麼呢?【好似風水。】把筆拿起來,如船借風行於水叫做風水。這若外行的人看——噢!那不就是在講地理嘛,嗯!這念佛法門,古時候叫做直路,就好像地理風水——完了,完蛋了!所以這個經典沒有善知識,沒有師父解釋,他就往往會把這個字、義完全弄錯了,所以師父才告訴你,不要離開,不要自己用功,用功實在不行,那我們在這裡聽得懂不懂,最起碼你一天、一天熏習,一天、一天熏習,你在外面看十年、二十年,有時候不夠師父講一句話,所以還是不能離開,要安住身心,好好的用功。【善導雲。唯有徑路修行、】你只有直路修行,你【但念阿彌陀佛。況今持名、徑而又徑者也。若欲一生】想要成就,【取辦、】就是今生就要成辦,成就,【當於是法留心。】必須在念佛法門好好、好好的注意,意思是說你若這輩子不想成就就不用管,你若想要這輩子就成就,並不困難。【二下、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就是說諸佛的正遍知海,你心若起心動念,佛就來到你心中,【是故教人念佛、即念自心佛也。】【三下、佛心性者。楞嚴雲。我以不滅不生、合如來藏。】簡單講就是如來藏當下就是不生不滅,【而如來藏、唯妙覺明、】這個妙就是不可思議,這不可思議的覺悟,不可思議的光明,【圓照法界。】圓滿照著法界。【無差別論雲。此心性】就是說我們的本性,是清淨光明,是【明潔、與法界同體。如來依此心、說不思議法。則知佛以如來藏淨法性、為心也。令悟入者。】覺悟的人,【起信雲。真如自體相者、凡夫諸佛、無有增減。】就是說凡夫也是這樣,諸佛也是這樣,就悟到什麼?悟到不增不減,所以【楞嚴富樓那言。我與如來、寶覺圓明、真妙淨心、無二圓滿。】說“我”,就是富樓那自己這樣講,我跟佛祖寶覺,因為很可貴,這個覺加上一個寶就是太不可思議,微妙的意思,最尊、最貴的覺性是圓明的,所以是真實不可思議的微妙清淨心是沒有兩樣的,所以【觀經雲。汝等心想佛時、】你的心在想佛的時候,【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故眾生念心佛時、即能悟入佛心性也。】第四,下面第四段,【四下、無差別論雲。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諸佛如來當下就是法界,【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下雲。若眾生心憶佛、現前必定見佛。則此法門、能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三無差別。【五下、凡夫外道、由見思惑、起業】因為見思惑很重,所以起惑,就【感】應這個業【報、】所以【輪轉不休。依余法修、】直接到這個迷惑無明去除,【直至惑盡、】就是一直達到煩惱除盡,【始得出離。】就是說其他的法門你就要把這個煩惱全部去掉,這樣你才有辦法離開跳脫這個三界,【名為豎出三界。唯念佛門、帶惑往生、】惑就是業,【名為橫出三界。如蟲在竹、】在竹子裡面,【豎則歷節難通、】是從這個竹子的前端一直吃、吃、。。。,吃到竹子末端,噢!一層經過一層,一層經過一層,很難;【橫則一時透脫。】橫超就是在竹子旁邊挖個洞,咬個洞牠就出來了,所以【桐江法師雲。豎出者、】意思就是說,【依】四【谛】十二因【緣】六【度、歷涉地位。】一步一步一直修行,【如取科第、】考試,以前要考試,【須有才學。】你才能考得上,【如歷任轉官、】這樣換、這樣換,這官從小官換到大官,到後來就換得很大,大肝(官)到最後換到長庚不收為止,這樣就出來,換大肝(官),【須有功塆。】功效。【橫出者、念佛法門、如入蔭】蔭,就是祖先的恩澤,【敘、】比如說有人【功由祖父】、阿媽的【他力、不論學問有無。】不論有學問還是沒學問,【又如覃】qin二聲,覃就等於談話的談,就是延長的意思,又如覃【恩普轉、】這個恩一直延續下去,【功由國王、】都是因為國王的恩,【不論歷任淺深。】歷任就是經驗,無論你經過做過幾次官,淺深,國王若賜你大官可做,你就有大官可做,一句話而已。比如說國王去打獵,噢!剛好老虎出來,要咬皇帝,你在旁邊一箭,咦!射死這只老虎,這樣馬上你就因為保衛皇上有功,被接進皇宮裡面做侍衛長,一下子有官可做了,那個時候就不簡單了,所以說我們就是藉著佛的恩德,不管你有修、沒修,只要你信心具足,不退轉決定往生。【六下、菩薩六心、】就是六度心,【墮落聲聞、塵劫不回。】會退道心,說一開始大家都發心發很大,那麼到後來看到眾生難度他就不度,所以落入小乘的這個心裡面,經過塵劫不回,因為度眾生困難、痛苦,【猶庵羅華、魚子】庵羅華就是花開得很多,結的果很少;魚子就是生了很多,而真正成魚很少。這意思是發心的人很多,而繼續堅持下去的,到成就的很少,魚子像魚的卵一樣,一出來就很多、很多卵,可惜還沒有變成魚之前就被別種魚吃光光了,【一般。】就是這樣,像庵羅華、魚子,就是開多結果少,生多成少,【因中雖多、結果者少。若能念佛、圓發三心。】圓發直心、深心、菩提心,【自然轉權成實、回小向大。】轉權巧的菩薩成實教的菩薩,回小乘向大乘。【如彼白衣驟貴、】驟念zhou四聲。比如說平民突然高貴起來,驟就是突然的意思,突然高貴,平民本來是沒什麼身份,別人也瞧不起他,一下子突然高貴起來,【平地升仙者然。】我們人沒什麼了不起,咦!突然間變成仙,大家就很稀奇,很尊重,【故大本雲。菩薩欲令眾生、速疾安住無上菩提者、應當起精進力、聽此法門。】聽這個法門。【又華嚴十地、始終不離念佛。圓教登地尚爾、況權小初心人耶。】意思是說圓教登地的菩薩照常要念佛,不離念佛,何況說權小初心人——權就是權教菩薩,小是小乘,初心就是凡夫,意思就是不能離開念佛。【七下、上品利根、聞小教則悔。】悔就是說教得不透徹,則悔,聽了這個不受益。【下品鈍根、】下品的眾生這個鈍根,根機差的人,【聞大教則疑。】“真的這樣嗎?真的這樣嗎?有那麼偉大?”就懷疑,【所以華嚴會上、】小乘的【聲聞絕分。】絕分就是說不通,聽不懂,就是沒有聲聞這個資格,這個聲聞不夠資格,聽華嚴會,就是《華嚴經》,聲聞絕分。【阿含時中。菩薩不被。】若講小乘《四阿含》的時候,這個菩薩不被就是說不合菩薩的根機,因為講的都是小乘的。【今此念佛一法、如萬應膏、】這個萬應膏,頭痛、耳朵痛、肚子痛,萬應止痛膏。這次我們去新加坡,像綠油精,這差不多什麼病都能抹。這是個比喻,效果沒有說很好,因為我腸炎抹了沒效,只是抹涼的而已,沒有效,真正在抽痛,那沒效。那是用這個比喻,念佛是很偉大,像萬應膏【毒病皆愈。】病都會好。【似及時雨。】來得剛剛好,【藥木並茂。】下著適當的雨,使這藥草或者是大的木並茂。你看現在的雨,久旱不雨,開始在限電限水,現在不下則已,一下雨卻鬧水災,今天電視報導的,每輛車都泡在水中,台北市的車不知足足幾千台都泡在水裡。藥木並茂,藥草和大的樹木並茂,【故得利鈍】利根的、鈍根的【盡攝、上下均收也。】【八下、利今、即佛在機宜。】佛在這個眾生合時機,利今,佛在這個根機上要合,【利後、即滅後】就是說佛滅度後,眾生只要聽到這個念佛法門叫做滅後【聞見。】利今就是佛在世的時候的眾生,利後就是佛滅度後的眾生若聽到這個念佛法門,像我們現在就是佛滅度之後聽到這個念佛法門。【下雲。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觀經雲。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故如如意珠、】像如意珠,要讀“如,如意珠”,像如意珠這樣,【利濟無盡也。】【九下、一切眾生、迷常住心。】迷就是不知道有一顆永恆的清淨心,用什麼呢?【用諸妄想。】迷常住心就是迷而不知道(無知),而不了解有一個永恆的清淨心(如來藏心),所以我們用的是錯用心(妄想),所以【循諸色聲、】這個境界,【違圓通境。】違背這個圓通的境界。【今念佛也、六根都攝、守於真常。】六根都念,守於真常,就是常住心,【常光現前、圓通境發。】常光就是我們永恆的光明,你就剎那現前,圓通境界就發。【雖不欲證、不可得也。故華嚴解脫長者雲。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水清而靜、月現全體。】水清就靜,月現全體。【又偈雲。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這句要注意聽,菩薩就像這個月亮,這清涼月就表示解脫的意思,像月亮當空這樣清涼,常游畢竟空,因為所行無礙叫做常游畢竟空,常游就是永遠入於畢竟空,畢竟空就是“無掛礙故,無有恐怖”就“遠離顛倒”,為什麼?一切法了不可得嘛!所以菩薩就像清涼的月高掛在天空,游什麼?因為游畢竟空,如游戲三昧,游就是入於畢竟空。【眾生心垢淨、】眾生的煩惱若是清淨,【菩薩影現中。則知眾生淨念彌陀、定放光明。心水不淨、菩薩圓通月境、亦不現矣。】【十下、末法修行、多諸障難。】我們現在在修行就種種的障礙,【邪魔娆亂、佛道難成。】邪魔外道太多了,佛道難成。【今修念佛三昧、承佛願力威神。疾除煩惱、頓破無明。】所以【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魔】,有色陰魔等的《楞嚴經》最後講的五十種陰魔,色、受、想、行、識,色有十種陰魔,受有十種陰魔,想有十種陰魔,行有十種陰魔,識有十種陰魔,五陰總共有五十種陰魔。五蘊魔【銷、三身佛現。】就是法身、報身、應身。【當生極樂佛土、成真應二果矣。】真應二果,真就是報身,應就是應化身,這二種果報。【如大明燈、然於室中。不唯破千年暗、而且見種種物。然此十因、生起有序。】哪十個因呢?生起有序呢?【初以入道多門、難易各別。出念佛法、最為徑捷。】這就是第一個原因,念佛就是因為入道太多,難跟易差別很大,但是念佛最為直接,最為簡單,【二所以】所以什麼?所以【徑捷者、】徑就是直截了當,【為念自心佛故。】直接,念佛就是念我們自心的佛。【三由念心佛、方能成佛心故、四佛心若契、】契就是合,這樣【生佛同體、無有二故。五既無二別、豈有凡外不度脫故。六豈獨凡外、亦接權】巧的菩薩,【小人故。】就是小乘,【七豈唯五乘、亦充足一切善惡眾生故。】豈唯就是不只是五乘,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叫做五乘,也是充足了一切善惡,念佛也包括一切善的眾生跟惡的眾生都要念佛。【八豈但現今。亦普利未來、無有盡故。九濟度如是廣大者、為圓通故。】你看!光是一個念佛的法門,就能幫助多少、多少的眾生解脫,這樣是不是很廣大?很圓通呢?【十有作之修、終成敗壞。】有作就是說有所造作的修行,到最後一定會敗壞,就是退道。【現既圓通、當必見佛歸淨土故。又由定生佛土、所以指出捷徑門路。令預修行、疾成佛故。如此終始連環、猶同鉤鎖。】比如說我教這個徒弟,將來我往生之後,我的徒弟他照樣承著師志,師父的志向,他繼續弘法,他知道這世間唯有淨土這個法門,其他比如說禅、天台、華嚴、律宗,這些也是要研究,所以就廣學多聞,一門深入,修行人一定要這八個字,要廣學多聞,但是一定要一門深入,所以【此教之興、非無因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二藏乘教攝者。】就是說到底是小乘,聲聞乘還是菩薩乘呢?【謂三藏之中、契經藏攝。】契經就是經典,經、律、論三藏裡面,經藏、律藏、論藏裡面的經藏,【二藏之內、菩薩藏攝。】二藏是聲聞藏跟菩薩藏,那麼這裡是屬於菩薩藏,所以【三乘之中、大乘所攝。】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這是大乘所攝,【五教之內、】就是小、始、終、頓、圓,是【後三教攝。】後三就是終教、頓教、圓教,叫做後三教攝,五教之內,五教就是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它是終、頓、圓三個教攝。
(丙)三宗趣
【三宗趣旨歸者。】說這部《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旨歸是【有總有別。】總就是說整部經【總以憶佛念佛為宗。】憶佛,我們常常要以想佛、念佛為宗旨,憶佛、念佛能夠【見佛】就可以【入】無生法【忍、】就【心境圓通】這是這一部經最大的【為趣。】能夠見佛證得無生法忍,心境能夠圓通,這是這部經最重要的地方,【別有五對。】五對,第一是教跟義一對,第二是事跟理一對,第三是境跟智慧一對,第四是行跟位一對,第五是因跟果一對,總共有五對。
現在來看第一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以教說為宗的意思是說我教導你來說明這念佛法門,這部經就是教導眾生來說明念佛的法門 ,就是這部經的宗,能夠【令達義】義就是道理,能夠讓你了解念佛的道理,這叫做達義【為趣。】上面一個字就“教”,底下一個字就“義”,教跟義形成一個“對”。【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所以說事跟理又一個宗趣,【三境智、】境界跟智慧,【三佛】就是法身、報身跟應身為【境】界,這【為宗、】【二觀智為趣。】這個二觀要寫下來,二觀就是能觀之心,所觀之理,那麼這個是二觀之智,能觀之心,能觀照的心,所觀照的理,就是二觀智為趣。所以上面一個境,下面一個智,境跟智這又是一對,【四行位、】一對,【信願行為宗、】這個行就是要去實踐,【入不退為趣。】上面加一個字:位不退,加一個“位”字,不退是一個位嘛!那麼這個不退有好幾種講法,後面會講到這不退的情形,不退轉的情形有很多種,所以你若加一個:入位不退為趣,這樣就比較清楚,這樣就變成行跟位又一對,因為信、願、行念佛作宗,到後來你就不退轉,【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因為你因地修行作宗,那麼克果,克是剋期取證,達的意思,達到果的德,克就是達,達到這個果的德為趣,所以這因果一對。
下面是在解釋不退的意思,【不退者、】底下寫一個:
甲,【信淨土、離三界、位不退也。】你能夠相信淨土念佛,離開三界你就能得到位不退。
乙:【願見佛、念佛心、念不退也。】願意見到佛,我們心心來念佛,這就是念不退。
丙:【行淨業、攝佛人、行不退也。】好好的做,做清淨的業,攝佛人就是攝念佛人,就是我們要發一個慈悲心來攝受肯用功的人,意思是說利他,利他之行,利益眾生這叫做行淨業,我們不可以自私,只有我們聽到無上的這個淨土法門,只有我們到極樂世界,(自己)好就好,我們知道又捨不得講,這樣不可以,這樣不好。我們人自私自私到。。。,像我那一天去看邱醫師,邱醫師說:有的人慈悲,慈悲到這樣救人,他用生命,有的人是吝啬,邱醫師就講一個故事,他說上次有一個女眾,她病苦病得很嚴重,奄奄一息了,現在人家跟她介紹,被邱醫師治好,治好時,左鄰右捨說:噢!那是沒救的病,被哪一個醫生治好,拜托你介紹我一下。說:不要!她跟他介紹,讓醫生這樣看,說不要就是不要向他介紹,你想想看!我介紹他去給醫生看,這樣我有少掉什麼東西,你想想這種人要怎麼做人呢?她病苦好了,向人介紹個醫生,告訴他醫生在哪裡,竟然不跟他講,我聽了很難過,那也不須用到一毛錢,不用,她偏不要,就像我們冰箱的東西,寧願冰起來發臭,她就捨不得拿出來給人家吃,世間就是有這種人,這很悲哀,很可憐,所以說我們不可以自私,我們是學佛的人。攝念佛人,就行不退。
下面,又寫一個,甲:【又信化佛教、】信這個化佛的教化,化佛,像釋迦牟尼佛應化身,【超凡外道、信不退也。】
乙:【願報佛果、】希望能夠得到報身佛,願報佛就是說希望他的將來能夠得到報身佛,【超二乘境、念不退也。】
丙:【行法佛理、】法佛就是法身佛,行這個法身佛就是無相法,無相就是實智,所以他就【超權】權就是方便權,權是權巧的菩薩,【修證、行不退也。】
這個不退就是信、願、行,這個甲乙丙我這樣為你列出來,你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看得很清楚,以後你自己看這個經典,噢!這個甲乙丙,甲乙丙,就可以分門別類這樣看起來。不退的道理就是這一些。
【起信疏雲。】《起信疏》這麼說,【約有三位。】三位就是【一】,十【信】,十【行未滿、】十信的菩薩跟十行的菩薩還沒滿,未滿就是還不到,未達到圓滿的境界,【未名不退。】【但】是因為他【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同樣,這是不退的解釋,我們今天若是能在講堂,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我們有開課,你照樣用你的生命不退轉聽經聞法,保持這顆清淨心、精進心,你也是一個不退轉的人,當然我們這是方便說不退轉,就是說你不會懈怠的意思,不是真正菩薩不退轉。【二信滿己去、】把筆拿起來,已去就是超過十信位的意思,信滿就是十信位已經滿,已去就是超過,這古文看起來就是怪怪的,它(還不如)干脆就說:超過十信位,【入十住位、】這樣講大家不是比較清楚嘛,已去,已去是什麼意思?人家會搞不清楚。信滿已去就是說十信位已經滿了,若超過這十信位,那麼就入這個十住位,就圓教來講,藏、通、別、圓的圓教來講,【得見法身、住於正定、故名不退。】正定的意思就是決定成佛,不會落入凡夫叫做正定聚,所以有這個邪定聚、不定聚跟正定聚,你若是入這個十住位,見法身就是無相,那麼這就是正定聚,就決定成佛,所以名叫做不退轉。再來,第【三】、【三賢】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地,十地以前的叫做三賢,這個【位滿、】了,滿就【入初地】入初地,【去、】就是超過初地,【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噢!就有無邊的淨土,【故名不退。】
下面也是寫甲、乙、丙。甲:【由信、成信不退。】你若由信,信、願、行的信,你就能夠達到信不退,乙:【由願、成住不退。】十住不退,十住菩薩位不退,丙:【由行、成地不退。】十地不退。
【地論師雲。】要寫個:甲:十【住是證不退。】
乙:是十【行是位不退。】十住叫做證悟到不退,剛剛悟到,若十行就是位不退。
丙:十回【向】就【是行不退。】
丁:十【地】就【是念不退。】我們以前都說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們現在這裡多一個證不退,證悟不退,證不退就是說初見法身,見到無相法那當然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那麼他就不會退轉。
【由信、】信、願、行三資糧,你因為有信你就能夠【成證。】就成為證不退,跟【位。】不退,這兩個,你若從信願行三資糧的【行、】甲跟乙就是【成行。】不退,若是【願、】就【成】為【念也。】不退,它是將信願行,配這個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第一個信就配合兩種不退——證不退跟位不退,那麼行呢?就構成行不退,若是願是構成念不退,就把三資糧配合四種不退而去分配,這樣看就很清楚。【因果、不退之所成者。因若不退、名為真因。】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因地上好好下功夫,要找善知識,要找道場,堅持,絕對不要退道心,【果若不退、名為真果。信願佛土、攝根淨念、】攝這個六根,淨念,清淨念,【是不退菩提因行也。】我們若信願,要深信、要切願有這個佛土,攝這個六根來念佛,這就是不退菩提因地的修行,你就能夠【得三摩地、】就是三昧。三摩地、三昧只是翻譯的不同而已,【第一圓通。】這第一就是最高無上的,最快的,【是不退菩提果德也。】簡單講就是你一定要念佛,離此念佛沒有其他的法門。
【文有三重。】
甲:【憶念彼佛、因也。現當見佛、果也。】你若憶念彼佛,因地用這樣修行,腦筋常常在想佛,常常在想這個極樂世界,都沒有忘記它,現前當來你就能見佛,這就是果。
乙:【念見近佛、因也。心開香嚴、果也。】念見近佛就是說你這個念、這個念,一直念,咦!感覺上已經接近佛了,你就用這個更成熟的 ,我們念佛,念佛念久了會感覺很親切感,佛就在我們的心中,念久了就是好像很接近佛,將來心開香嚴,就是花開見佛的意思,那就是果,心開香嚴,這個香跟嚴都是極樂世界的蓮花的一個裝飾的名詞,心開就是蓮花開,這蓮花一開就具足了香,無量的莊嚴,所以這個心開香嚴也就是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你能夠得到無量的寶香,無量的莊嚴,這就是果的意思。
丙:【念心入忍、】念心來入這個無生法忍,這就是【因也。】念心,我們念、念。。。,念久了我們證悟到空性,念佛的人就不跟眾生一般的見地,【攝人歸土、果也。】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初總別。謂楞嚴三字、總稱也。總通彼大部故。勢等七字、別號也。別局此一章故。二教義。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是因、能修觀故。四人法。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禀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甲:【初總別。】一對,什麼叫做總呢?什麼叫做別呢?【謂楞嚴三字、總稱也。】楞嚴就是定的別名,總稱,【總通彼大部故。】大部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其實這部經的經名很長,所以說這就是總稱,就是楞嚴,通彼大部經,若這部【勢等七字、】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這個叫做【別號也。】楞嚴是總稱,就是說整部經,《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七個字叫做別號,只有這章而已,或是《楞嚴經》裡面的一章節錄出來,所以【別局此一章故。】局就是限制於,只限這一章,叫做總別一對。
乙,【二教義。】第二對,教跟義,這就是第二對,【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這古文就是不好念,可是這不困難,很簡單,“就前別中”,就前面的總別裡面的別,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的意思,就前面,前面就是總別嘛!一對嘛!“別中”,因為總跟別,意思就是說“就前面的別”,那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一章,只有這章而已,分教跟義二種情形來講。下面說“章”這字就是能诠教也,(這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最後那個章,就是能夠解釋的,專門在解釋,能诠教,是能夠诠釋這個教義的,那麼《勢至念佛圓通》六字,【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所解釋的道理,所以最後那一章就是能诠釋的教,那麼《勢至念佛圓通》,這六個字就是這一章所诠釋的道理。
丙,【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就是就前面所講的道理,建立這個果跟因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念佛,那麼這就【是因、】就是【能修觀故。】就是大勢至菩薩他藉著念佛的法門,這個因地來修行、來修觀,到後來證到圓通所證的境界,所以圓通是果,勢至念佛這是因,所以一個是所證到的境界,是果,一個是能修的觀,這是因,果跟因又一對。
丁,第【四】對,【人法。】一對,【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稟法。】所依照這個法就是稟承的法,就是所稟的法,稟就是承,依照,承就是承受,這個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因為大勢至菩薩在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修行,現在對我們啟發這個念佛的法門,接引攝受眾生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念佛念得這麼勤,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功勞,他教我們怎麼做、怎麼念,是能宏人,能夠宏揚淨土的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初下、】根據前面的“初總別”,【釋也。】古時候的人他就要這樣寫,寫到後來他就一頭霧水,什麼“四下”,什麼“有下”、“初下”。“四下”就是從“四”那個字底下,“有下”就是“有”那個字的底下,“初下”就是從“初總別”這一段開始。古時候的人他注解就寫得很詳細,後來看經典的人卻覺得寫得太詳細,看起來會一頭霧水。初【總中】,“初”,就是說這個“總”中,【亦影一對。】也會形成一對,“影”就是形成,“總”的當中也會形成一對。【楞嚴、義也。局也。】就是限制,就“別”。
【經字、教也。】“經”這個字就是“教”,【通也。】就是“總”,就是一切經,一切的經典,所以說楞嚴就是道理,局也,那麼經就是教,就是通,通達一切。【今不出者。恐混濫故。】這個今不出,這個“出”就是如果現在不說明清楚,是說明的意思。這個出不是出來,不是這個意思。恐混濫,恐怕混合在一起也搞不清楚,《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出自《楞嚴經》。【章、屬能诠者。】章是屬於能解釋的,【謂是圓通文字、念佛教章也。】念佛教章的意思就是說教導眾生念佛的文章,這一段的文章叫做教章。這是第二(教義)。
再來就第三,【果因對、】第三對,第一個說這個“總”中也形成一對,就是“總別”一對,第二,“通局”一對,那麼再來就第三,“果因”一對。這果跟因,【亦可名境智對。圓通、】就是達到這種【境也。念佛、】就是有【智也。】的人用念佛,念久了有這智慧,就達到這個圓通的境界,所以叫做境跟智一對,【亦可名真俗、】一對,真就是空嘛!就是智嘛!俗就是境嘛!境界嘛!也可以說【理事、】一對,智就是理嘛!境界就是事嘛!也可以說【性修、】一對,智就是性嘛!境就是修嘛!所以這第三就“果因”一對。
第四【寂行對。】寂行一對,寂靜跟行持,【圓通、真理性寂也。】這個“寂”畫一個圓圈。【勢至念佛、俗事修行也。】“行”畫一個圓圈。這上面產生一個“寂”,下面產生一個“行”,這就是“寂行”一對。我們若達到圓通,證到無生法忍,通達這個真理的性,“寂”就是不生,不生滅,本性就不生滅,圓通,勢至念佛這是俗事修行,“行”就是好好的去修持,俗事修行也,所以這“寂行”一對。
(丁)初敘禮白儀
現在從這裡開始就是《圓通章》的開始,解釋經文,入這個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有一位大勢至菩薩,法王子就是接佛的衣缽,將來要成佛的一位叫做法王子,【與其同倫。】與就是共, 同倫,這“倫”就是類,同一類的就是說跟大勢至菩薩有同樣的威德力、福德力,與其同倫,共其同類,【五十二菩薩。】這五十二菩薩,不是五十二個菩薩,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是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從座起來,頂禮佛足,對佛這麼說。
(戊)初詳引古佛教诏(分二) 先總明佛出 次別示教道
(己)先總明佛出
(庚)初標名
【言念佛下。釋念佛二字。念佛有下、明念佛法門。】
底下寫一個:甲,畫一個框框,甲:【稱名者、】什麼叫做稱名念佛?【文殊般若經雲。】這句話讓我們聽到,大家都很有信心,《文殊般若經》這麼說,【眾生愚鈍、觀不能解。】觀不能解就是沒有觀照的功夫,若觀照也不能去了解、深悟,這解就是悟,觀還是不能悟,還是不能去悟道。【但令念聲相續、】讓這個念佛的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讓念佛聲這樣相續,【自得往生。】自自然然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若這樣,我們聽起來就很有信心,不然,我們怎麼辦?要叫我們開悟,我們也沒辦法,所以但令這個佛聲息息相念,因此我才告訴諸位,這念珠戴著,二十四個小時,你坐公車也好,騎摩托車也好,戴在手上,這樣你看到念珠你就。。。,騎摩托車加油,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聲也阿彌陀佛,小聲也阿彌陀佛,都培養這個習氣,這樣臨命終才不會手忙腳亂。【彌陀經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叫做稱名,執持名號,因為你要執著倒不如執著佛號。
再來,畫個框框,底下寫個:乙,【觀像、】念佛,觀像念佛【通二。一觀現在相好光明之佛、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觀像,看佛像。【二觀彩畫雕塑鑄造之佛、】比如說我們在觀釋迦牟尼佛,像我們這尊玉佛,一丈一,本來是將近九尺,墊高這個蓮花座,一丈一,很莊嚴。【如優填王、以栴檀作佛像是也。】優填王就是佛到天上說法,他都不能見到佛,很思念佛,這優填王將這個栴檀木作佛像,這樣觀想佛。
下面寫:丙,【觀想者、】觀想念佛,【十六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是法身界的意思就是說諸佛如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法身,因為他的法身是無相,無相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空,一切無相,不論在哪裡念佛他都會來到你的心中,所以你只要念佛就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的心若觀想,佛就來到你的心中,所以有的人念佛念得這麼感應就是這樣,過去一個很有德行的老居士,年紀很大,約莫六、七十歲了,快往生了,問老居士:老居士!老居士!我要怎樣修行?老居士跟他講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你吃素,第二你念珠戴著,一天到晚都念佛,都想去極樂世界,發願以後成佛度眾生,你只要聽我這兩樣就好,其余的都不要管,經典多少聽一些,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好,你就聽我的話,第一、一定吃素,第二就念珠戴著,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就好,那臨命終才是行,都自知時至,也不用人家牽腸掛肚,都不用,時間到就說他要回去了,熱水幫他燒一燒,身體洗一洗,他說:佛要來接我了,吉祥臥,吉祥臥,全身發出這個香味出來,念佛才幾年?才四、五年而已,不到七十歲就往生了,念佛也沒幾年,往生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我們今天會覺得困難就是不能下這個死功夫,他會懷疑,他念久沒有感應,他會懷疑,他不是像這個老阿婆去聽老居士開示,這老居士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就吃素,第二就拼命念佛,其余的都不要管,臨命終都知道,清清楚楚,哪有困難?我今天因為是法師,沒說法。。。,因為佛祖養十幾年了,我要說法,多少要講,要不然我也很想像阿婆這樣,門關起來,眼睛閉上,整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整天,也有想要這樣,我的業障深重,沒辦法,責任在身,我們是佛祖在養,我們沒說法度眾生不能報佛恩,若像阿婆,你要叫她說法沒辦法,叫她度眾生沒辦法,咦!叫她念佛她有辦法,她只要吃素,堅持吃素,堅持念佛,OK!就解決生死,哪有困難?你要說很困難,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堅定,所以這個佛不能進入眾生的心裡面,簡單講就是說你全盤接受,我全部接受善知識的勸告,穩住,不改變,到死我都這樣,那位阿婆才修幾年?還不到五年的時間,至於我,我現在出家已經十三年了,我民國六十八年出家,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今年八十,就十三年,照理講往生二、三遍,都還有剩,她五年就能往生,哪有困難,不困難,其實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很困難,困難在哪裡?困難在你不決定它,不決定,你若下個決心:我絕對會往生,絕對有極樂世界,絕對有阿彌陀佛,那個心就是九牛不挽,所謂九牛不挽就是九頭牛在後面拖,我照常肯定佛講的絕對不會妄語,人家那位老太婆年紀大,念得自己都知道時間。所以說這個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說你是不是發決定心,(這就是)生死的要訣。你是發決定心,那沒有話講,決定心,一百個人相信,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相信,一千個人往生,問題是我們下不了決斷心,就是自認為。。。自卑感太重,我罪惡造很多,我不會往生,佛要接引了,自己障礙自己他不知道,佛就是專門要接引這個五逆十惡可憐的眾生,你只要肯悔改,若不悔改就沒辦法,所以【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這個心就是佛的【八十隨形好。】
再來,丁:【實相者、】實相念佛,【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我們一個人若心在念這個佛,我們心印不壞,怎麼解【釋曰。】呢?【谛了自心、名為念佛。】這個難了,谛了,就是徹徹底底的證悟自己的心就是佛,這才叫真正的念佛,名為念佛,因為佛就在你的念中,念當下就是佛。“谛了自心”這個難,除了大徹大悟的人。下面那句更加清楚,【如如不動、名為不壞。】你若能念佛念到如如不動,這如如不動就是不受到境界的影響,子孫對他這樣也無所謂,媳婦對他這樣也沒關系,他全部精神都放在往生極樂世界,媳婦對我好或壞,這個兒子對我好或壞,我都不管他,我只要有得吃就好,我到臨命終,百年之後我就要到極樂世界,我不擔憂別人對我好、壞,每樣都看得開,如如不動,這叫做不壞。我們沒辦法做到這樣,我們會壞,會壞就是無常法,透過這個無常的空性就如如不動,所以你說往生困難,我認為往生很簡單,你說往生很簡單,我認為很困難,看你發什麼心。所以下面說,【解脫長者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心就是佛嘛!
底下寫個:甲,【緣境者、稱名觀像、皆屬外境故。】甲:緣境念佛,那麼這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都是屬於外境。好!翻倒回來,倒數第4行,你們看緣跟境,那就是緣想境界念佛,攝境唯心念佛,所以說稱名就是等於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都是屬於外境。
翻回來,【唯心者、依正相好、】就是依報跟正報,都很好,【唯是心作故。】這寫個:乙,叫做唯心無境。
丙,【無礙者、】念佛,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雙照事理故。】這“照”就是通,通事相也通理體名叫做照,這天台宗都是講雙遮雙照,雙照就是也照事相念佛,也照理體,通達事理的念佛叫做雙照。
再來,丁,叫做【俱泯者、】俱泯就是禅,頓,頓教,離相當體即空,離一切相,當下就是空性,【離相如空故。】這就俱泯,非心非佛,沒有能、所,沒有心、沒有佛,沒有文字,都沒有。
再來,戊,【無盡者、於一切時處境念中、】什麼叫做無盡?重重無盡念佛,一切時間跟空間,處就是空間、境界全都念佛,【普見十身諸如來故。】這十身就是《華嚴經》都是講十身,將來我們會講到華嚴的思想,就知道華嚴都是講十的,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重重無盡十法界都是以十為主。
【又大疏雲。】大疏這麼說,【古人已有五門。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你若稱名念佛,單提這個阿彌陀佛,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這也是一種【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就是知道境就是心,心就是佛,所以他都用心在【念佛門。】以他眼睛也不用看,耳朵也不用聽,一心下去用功,觀照這個心當下就是佛。【四心境無礙念佛門。】走到哪裡心境都一體。【五緣起圓通念佛門。】這緣起就包括一切的時間、空間,六根當下全都是通達無阻。【此之五門、名則盡善、釋義不周、】名字都很好,可惜解釋得不是很完全,【故今改之。】所以現在改過來。【若欲曲會。】若勉強附和他,【一二、即清涼】疏鈔,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裡面【緣境。】念佛,第一跟第二就是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這緣境念佛,【無礙、】念佛,【兼攝俱泯。】就是說無礙這個念佛同時攝這個頓教的俱泯。【圓通、即無盡門。】因此這是會通而已。【小教等者、前之四門、約觀。】小教等等,前面講的四種念佛就是觀,這裡的五種念佛法門就是教,就這個教,前面是就這個觀,【此之五門、約教。互相影顯、思之可知。】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辛)先修因(分二) 初舉喻 二合法
(壬)初舉喻(分二) 初二人喻 二母子喻
(癸)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這就是佛,一人專憶,佛專門在想眾生,【一人專忘。】眾生老是忘記,佛一直想我們,而我們眾生一直老是忘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有時候會遇到,有時候不會遇到,【或見非見。】有時候見得到,有時候見不到,所以一個是專門想我們,佛憐愍眾生,一個眾生是專門把佛忘記,底下再來不同,【二人相憶。】二個人互相憶,佛想眾生,眾生也想佛,【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生生世世,【同於形影、】不離,【不相乖異。】不互相違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子若憶母就是孩子若想母親,像母親在想孩子這個心那麼切,【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是說常常在一起,她想他,他也想她,所以這母子感情很深,大部分我想都是母親想孩子比較多,孩子很少在想母親的,想母親的很少。如果說她嫁到好先生,先生很疼她,煮一樣熱騰騰的,你看她會端給她先生吃,還是端給她母親吃,不可能的,她一定端給她先生吃,她哪有端給她母親吃,那是她先生,她要依靠一輩子,對不對?所以我們人要做到母親優先,其他的人排在後面,這很難,若母親絕對這樣,母親對於吃的東西一定是先給孩子吃,母子天性,沒辦法,甘願讓他不孝,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今天講這一段足足有10頁的解釋,可以說非常的長。
(接上文“疏”。疏為經文的注解,鈔為疏的注解。——錄入者 注)
【憶下、唯識雲。雲何為念、】念是什麼意思?【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曾習境就是過去生生世世包括這輩子所熏習的叫做曾習境,習就是學習,讓他的心明記不忘為性,那麼漸漸有這個【定依為業。】心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數,數數,一次又一次的想,一次又一次這樣記憶受持,所以過去所感受的境界,【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未受就是沒有經過污染的體性當中,能夠令他不起這個污染,因為我們心若有定,那麼污染就不生起。【設曾所受、】過去曾經受過的,【不能明記、】在心,記不住,因為沒有定嘛!【念亦不生。】這個念佛的力量也不夠。【慈雲忏主雲。凡涉歷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這個涉歷緣務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緣務,務就是工作,緣務就是在一切工作上,你內心都不要忘記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重要的事情放在我們的心中,【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靜靜的這樣思惟,所以我常常在講:今天用一個譬喻最好,就是說思念的心,思慕的人,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感情去想一個人想得不分晝夜,寢食難安那種力量,為何我們不能用這種力量來想佛呢?你說你想你那個愛人,他會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他只接引你到地獄,不然,接引到哪裡?你想你的愛人的力量那麼大,整天失戀沒有他快不行了,你怎麼不想我們沒有佛快不行了,所以說若轉這個凡夫的念變成聖人的念來想這個聖人,那種力量就很驚人,所以我們常常說我們這個修行沒時間,其實我們都浪費生命,比如說我們一星期工作五天或是六天,我們禮拜天也有時間,禮拜天來做一個短暫的閉關,閉關二個小時也好,精進用功二個小時也好,我們不是,工作了六天,我們覺得很累,門關起來,做什麼?學唱歌、學跳舞。噢!(師父唱英文歌)開始就唱了,英文不會唱就用哼的,跳,兩眼傻愣愣的,好玩、好玩,學這個,他就不會抱佛跳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辦法。所以說不是我們修行的時間不夠,我們根本將我們的生命都浪費在這裡,吃、穿、住、跳舞、唱歌,接著這個講話,以講話作樂趣的人不能修行,就是這樣,講閒話,整天講那麼多話不知在講什麼,講的都重復,repeat,五分鐘可以講完,講三個小時,都在五分鐘裡面打轉,重復,repeat ,每天都是這樣重復,所以我這種人最干脆,信徒若在問我,第一你要問我什麼你說,師父!我從小講給你聽。不用,你不用從小講給我聽,你要問什麼。第二什麼,第三,還有什麼沒有?沒有,休息,三分鐘,一、二、三,我跟信徒講話都這樣,一、二、三而已,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耗在這個眾生身上,一直在那裡跟他講話,一個來若五分鐘,那怎麼得了,十個來就五十分,我的生命都給眾生就好了,我出生以來,不是用來接客的,是用來弘法利生的,我要把我的生命投注在佛法。與其說你沒有時間修行念佛,不如說你根本就是浪費你的生命,所以說我們人不能往生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再忙的,像我們都很會利用時間,刷牙的時候,刷下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是念不清楚而已,但是也知道在念佛,(師父示范邊刷牙邊念佛貌)每句都佛號,對不對?你不會運用而已,哪有分在哪裡,所以說不妨密憶,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能想,喻如世間人一切事,這個心經過任何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不妨密憶,好好的想,【前事宛然。】你所要辦的事情你也清清楚楚。所以【念佛之心、亦應如是。若或失念、數數攝還。】一次再一次的攝回來。【久久成性、】久了你就習慣,成性就是習慣性,刀傷、燙傷,阿彌陀佛,蚊蟲咬傷,阿彌陀佛,不用改作三馬軟膏,統統阿彌陀佛,所以久久成性,【任運常憶。】久了,佛就在你的心中,【又復覺心微起惡念、】我們若覺得我們的心微起這個惡念,微就是一點點,【即便憶佛。】就想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惡念就沒有。【若見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憐愍於彼、願其離苦。】希望他能夠離開這個痛苦。【如是相續念佛系心、能辦一切淨土功德。】注意聽!要相續念佛系心,這六個字就是說這個佛號一直想、一直記憶,然後無論你在吃飯、在走路,或是人家在開車你在坐車,都一直在佛號上面,動不動開口閉口都是念佛。有一次,在廁所我爬上去——因為馬桶我沒有用坐的,從小到現在,一開始用到這種化學的馬桶用坐的,坐半個小時,拉不出來,所以我一輩子到現在不曾用坐的,一定要用蹲的,無論是哪一種化學的廁所一定要用蹲的——爬上去卻滑到,摔下去:阿彌陀佛,也是在廁所念阿彌陀佛,佛號還是跑出來,所以我若死在廁所也是往生。(笑)
【若事下、謂此中專心憶念、及下攝根淨念。】攝這六根淨念。【即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說:【一向專念、觀經一心系念也。皆通事理。事則能所緣歷、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余念。念念相續、成就定力。】所以【起信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是也。】專念佛。【理則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余緣。緣心自在、成就慧力。】緣的心非常自在,成就這個智慧的力量。【起信所謂、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門疏雲。若用心存念、無有間斷、名事一心。】事一心,包括走路都可以,每一念都在佛號當中。【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四性就是生、住、異、滅,四性不生就是說我們若了解當下這個不間斷的心,【名理一心。】那麼無間斷是事一心,那麼了透,透脫出這個念心,四性不生就理一心,就是也無生、也無住、也無異、也無滅,就是無生無滅的意思,四性就生、住、異、滅性都不生。【對前四種五種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
【問。前四五門、與此事理、俱約能念為義、有異否。】就能念的人。【答。前之四五、乃標法門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約行人用心各別。】就修行人的用功方法不一樣。【是故四五門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攝四五。無混濫也。】二心就是事跟理。
【問。此中事理、與前四五。念佛判事、理觀何別。】判事相或者是理觀有什麼不同。【答。前則別判、四五門各屬事理。此則通判、四五一一並有事理。】別判跟通判。【較之、】比較起來,【前略今細、】前面比較簡單,現在是比較微細,講比較詳細的意思。【故不同也。然此二念中、雖不可缺一。亦有上智、專於理念。】就是說也有那種上智慧的人,根機比較利的人,理念就是證悟到無生,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麼這個叫做理念。【或有鈍根、】所謂的鈍根【專於事念。】事念就是說借重外境來念佛。【或有中人、】中根器的人,【兼於理事。】兼於理念跟兼於事念。【皆隨機宜、不必疑阻。】就是說都隨眾生的適合,不必懷疑。【以得見佛、利益同故。】只要你能夠見佛,所以利益都是相同的。【佛亦下。】佛的下面也是同樣這樣。
【問。三中法身、】法身、報身、應身裡面的法身,三身當中的法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稱為事耶。】就是說三身,我們一般說的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理性身,十身,《華嚴經》裡面的十身裡面的智空,智慧跟空都是理體,為什麼稱為事相?【答。隨數量(三、十。數也)】“三”指三身,“十”指十身,不是三十。【故。屬佛身(身、相。事也)故。】答,隨著數量三身、十身,這都是佛的身分開來。
【問。起信雲。若人專念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即得見佛。豈非事念。又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勤就是精進。【畢竟得生。】極樂世界。【豈非理念。今何以法、不屬理耶。】為什麼這法身不屬於理性呢?今何以法,不屬於理體呢?【答。】這理比較難懂,【論對報化、故屬理念。】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講那當然是屬於理念,如果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說,法身是屬於理念,【今對一真、】但是現在是對一真法界來講的,是絕對的本體,【故又屬事。】一真就是沒有任何對立的,因為法、報、化是三個身裡面取一個叫做法身,二個叫做事相,一個是理念,一個叫事念,就一真法界,報、化、法身統統是一真,所以他是沒有敵對,沒有對立的觀念,都沒有,法身對報身跟化身,當然他是屬於理念,若是對這個一真法界,他也是屬於事相,也是事念。【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動法界、】不動法界,如如不動,【系緣法界等。】《華嚴經》在講的都是法界。【大疏亦雲。一法界行、亦無一故。】一個法界行連一都沒有。
【問。十身佛、獨出華嚴、余所無者。】就是說講到十身,唯識學講三身嘛!法身、應身、報身,《華嚴經》就講十身佛,獨出華嚴,只出自《華嚴經》裡面,其他的經典沒有。【雲何今教念耶。】現在怎麼教我們這樣念呢?【答。諸佛說教雖別、三十身同故。】所以三、十身就是三身或者十身都相同。【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德雲、】比丘,【但念十身佛也。清涼疏鈔亦雲。然其念佛三昧、總相則一。別即三身、十身、修觀各別。】下面【三身者、】跟十身有什麼不同?三身是說【謂念法報化佛。於三身中、各有依正、】所以說法身有依報跟正報,就二個,報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四個,化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六個,那麼就是二、四、六【便成六觀。】便成六個角度。【謂念法性身土、為法身依正。念報身、華藏等剎為依、十身相海等為正。】十身相海就是這十個身無量莊嚴相,叫做十身相海,十身相海等為正報,那麼這是報身。【念余淨土、水鳥樹林、為化身依。三十二相等、為化身正。】化身的正報,所以法身的依、正,報身的依、正跟化身的依、正,加起來剛好是六,這是講“三身者”。下面講【十身者、】十身為【為念願、】就是說佛的十個身,第一個是由念力跟願力所構成的身叫做念願身,第二個叫做【智、】就是由智慧所造成的報身,第三以【法、】為身,第四這個身有【力持、】的力量,第五【意生、】就是說隨自己的意思往生哪裡就往生哪裡,叫做意生身。這個意生身就是說沒有隔陰之迷,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隨你的意思到處轉世,到處怎麼樣變化(意生身),再來就【化、】身,變化身,【威勢、】威勢就是說一種莊嚴的力量,威德的意思,威德的身,再來就是【及菩提、】就是覺悟,再來【福德、】再來是【相好莊嚴身。】這十身是《華嚴經》講的。【如是重重成帝網境。】成帝網境就是說念願身同時就包括底下九個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智身也包括其他九個,這重重無盡的意思。【則入普賢念佛之門。詳在六十二卷。】因為是《八十華嚴》嘛!所以有六十二卷。【行布、漸次也。】漸漸、漸漸,【圓融、一念也。】行布就是有次第的,圓融就是一念。【利根、則圓融。】這利根的人,做什麼事情他都會圓融,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受一點委屈,只有把事情圓融。【下愚、】下愚的人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什麼事情他就是要斗爭,就是沒有辦法圓融,【則漸次。中根、則不定。又或利根先理後事、】先這個理才後事,【鈍根先事後理。皆隨機便、無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約當部四卷、三如來藏心明。若對所念理中、法界應雲先無為理法界佛。】念這個理性佛來講,法界應該是先無為理法界佛,無為就是理法界佛。【次有為事法界佛。】所以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四法界。【後理事無障礙法界佛。以法界、如來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就是相同,不相上下。【問下、通妨。】通妨就是說有人來問難,我們來解答他的疑問,妨就是問難。【初釋二種念中、隨用一種、】一開始兩種念當中,我們隨用一種,【不須兼具難。】兼具就是說不須要兼心,要不然就兼這個佛,第一個問難就是說不須要兼心或者是兼佛,這兩個,心跟佛同時兼,【次釋心佛即中、隨念一即、】你念佛也好,或是念心也好,所以【不必並驅難。】不必同時除掉,驅就是除掉。【三釋即心即佛、成心佛兩存難。】你到底是存心還是存這個佛呢?所以這就是即心即佛,就是一體兩面的,兩個不相離。【定中見者。華嚴四十六雲。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佛現其前等。六十二雲。】六十二就是第六十二卷。【住自在心念佛門、隨自心樂、現其像故。】所以【住一切境念佛門、普於諸境、見佛現故。楞伽雲。諸佛有二加持。謂令入三昧(一也)、現身灌頂(二也)、】現身灌頂,就是加持的意思,比如說摩頂也是屬於灌頂的一種,或是說用水,或是說跟你授記,灌頂是根據印度的習俗,印度國王要登位時,用聖水(恆河的聖水)先灌在太子的頂,他就變成國王,所以這個灌頂又表示進入聖位的意思。灌頂實在講不是我們中國的名詞,中國沒有這樣,若成年叫做弱冠,二十歲的時候,用一個帽子讓你戴,作一個儀式,表示成年了。【諸菩薩等為二持故、】諸佛菩薩為我們加持,【即能親見一切諸佛。觀經雲。無量壽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禅觀中、皆得見也。夢中見者、法華雲。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獅子座、】因為獅子一吼,百獸都逃走,意思是說只要上台說法,那個座叫做師子座,就是作獅子吼,師子座就是佛說法,【圍繞說法。】圍繞,因為佛旁邊都有一些弟子。【彌陀下輩文雲。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凡事夢見過佛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往生。【報終見佛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一心信樂。】你只要真的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鼓音王經雲。若有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所以你說要往生哪有困難?沒有,你只要能聽到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不困難。【華中見者。觀經下品中生文雲。】下品中生裡面這麼說,【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生蓮華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音勢至、為說經典。】
【問。今有專心念佛、於定夢中、亦不見佛。又有一生念佛、及臨終時、亦不生方。】也不生,所以說又有一生念佛,臨命終的時候亦不生,【何也。】為什麼不生呢?【答。專心念佛、定夢不見者。由其過去業障重故。現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無障則顯加、】就是很明顯,就是說佛加被你加被得很明顯,【令其親見。】這平常的人很難,平常的人要念佛念到親自見到佛的,這很難,所以我們一切眾生皆是屬於業障重的眾生,不可能說沒障礙,沒障礙不可能到這個娑婆世界。【二者障重則冥加、】暗暗的加被叫做冥加,【暗令得益。】你只要念佛,真的作早課、晚課,佛每天都為你打卡,你今天有報到,所以我們若要做功德,有什麼功德呢?早上若打電話,給那個真正要修行的人,他爬不起來,電話聲三聲,鈴、鈴、鈴,他都不用拿聽筒,省一塊錢,他就知道要起來拜佛。你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那有罪,你要叫人起來拜佛,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這是講一個故事,這個殺豬跟念經的住隔壁,阿婆念經,殺豬的住隔壁,阿婆跟殺豬的先商量好,他們兩個都要三點爬起來精進,誰先起來,就誰先叫誰,殺豬的若今天比較早起,“喂!阿婆起來念經哦!”阿婆若比較早起,說:“喂!殺豬的,起來殺豬了。”兩人每天這樣叫,死了之後阿婆墮到地獄,這殺豬的生到天堂,可高興了,(這是)叫人念經(的果報)啊!這阿婆:“奇怪!我念經念一輩子怎麼跑到這裡,閻羅王怎麼這樣。”“阿婆!你每天都叫人家起來殺豬,你會起來念經,都是殺豬的叫你的。”(笑)這是講講笑話,就是說我們要做這個因緣,就要做好的,我們寧願叫人家起來念經做功德,可不要叫人家起來殺豬。只要你真的有在用功,那麼諸佛就會加被。【故普賢雲。有諸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時分身、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令就。】你看看!所以我們念佛的人都有佛祖暗中在加被,真的。【一生念佛、不生方者。】不生,不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念佛不精誠故。】不精誠,精就是精進,誠就是誠懇,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是這兩個字,就是精誠,就是精進、誠懇,祈求佛菩薩加被我們,我們是障礙的凡夫嘛!【生疑不笃信故。無有往生願故。】下面那句比較難,生信大家都信,可是斷這個貪愛,噢!這個難,【不能斷貪愛故。】也不能往生,雖然他每天很用功,可是他這個貪愛力量太大,他知道深信佛法,也知道極樂世界,也願意往生,可是他這個貪愛的力量,貪愛五欲六塵,這個孩子的感情分不開,夫妻的感情分不開,或這個男女朋友的愛分不開,所以人家說:你們出家很無情。對!對!對!但是出家人很慈悲,不能講情,情是世間的束縛,“你們出家人好像很無情”,本來就不能有“情”,情底下一定有一個執嘛!情執、情執嘛!眾生就是有情,有情底下一定加一個字,就是執,執就不能往生,所以不能說師父很有感情,要說師父很慈悲,這個師父很慈悲,非常的慈悲。如果一個人他真的很用功在念佛,他不能斷這個貪愛,那也免談。你不能斷貪愛你臨命終眼睛快合起來的時候,都是對方的影像,對方的像。恨是貪的一種,反面的貪愛叫做恨,貪這個愛不是只有執著兩個人感情很好叫做愛,這弄錯了,恨也是愛的一種,為什麼?你愛而生這個恨這是一個反面的愛,因為愛得不能夠圓融變成反面的愛,你愛什麼?恨他也是愛的一種,也是情執的一種,所以恨一個人不要恨到死,這個愛與恨一定要放才能夠捨,我常常跟這些佛教徒講,說:過去若有人對不起你,你再過三年看他如何,他會很淒慘,什麼人比較有底(福),一定是古意(老實)人比較有底(福),你注意看!那個很可惡的,每天都欺負人家的,我告訴你:這個人欺負別人,惡人自有報應,所以說不管誰欺負你,人欺、天欺,因果不會欺負你的,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怎樣可惡,侮辱別人,傷害別人,在目前他沾沾自喜,在因果來講,他輸,所以什麼是最偉大的人?沉默寡言、忍辱的人,不解釋的這個人,是最偉大的人。但是不解釋的本身還不能有恨,不解釋有好幾種,一種是聖人的沉默,聖人沉默因為無所著;還有一種是什麼?是凡夫,就是說,“唉!我不要解釋了”;一種是小人的不解釋,“哼、哼,下次你就知道!”所以這個沉默寡言不解釋,不是大善就是大惡,你不要看他靜靜的吃三大碗,你若讓他拿起刀來會殺死人。
【問。現在善根淺薄、可以增修。過去業障深重、雲何得知、而為對治。答。有二揀別。】就是說業障重、善根比較薄的人,有二種選擇,把筆拿起來,【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發相、】這是第一個,把它畫一個框框,寫一個:甲,翻開47頁,第二行最下面,二者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畫一個大框框,寫一個:乙,第一大段是這個地方,這樣慢慢來解釋。“一者三昧中”,在三昧當中,“若有善根發相,”【則知過去種植善因。何為善發、略開四種。一念化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三昧中、忽然憶佛修六度萬行、】他就知道佛在修這個菩薩道是很辛苦,他現在每天都是為了小事情在計較,為了這同參道友的一點缺點在煩惱,他現在念佛念到後來悟到,悟到說那個佛是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種種六度萬行,受無量的苦,這樣人家有辦法,而我們是為了一點小事在煩惱,他會慚愧,我們看我們自己的貌相,【成三十二相。】所以這三十二相要說好,也不好,這阿難就是長得太俊,很高,三十相,一出去,整路上都喜歡阿難,整個街上那個女眾,大家看到阿難都傻住了,都不知道要念阿彌陀佛,因為太過莊嚴,所以說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個子矮貌相丑,其實反而好修行,那看那個達摩祖師,你看!丑得多嚴重,胡須,眼睛瞪那麼大,他就是好修行,他無障無礙,因此長得好看的人也有好處就是說他度眾生方便,因為每一個男的或女的都喜歡看貌相莊嚴的,像這個佛像一樣,這個佛像若雕刻得很莊嚴,光是看到就很喜歡頂禮,那法師若長得很俊,你就很喜歡站在他旁邊,無形中就被他感化,這個力量很大,像我們上次講的,長得很莊嚴,看到就證無生法忍。那麼丑也有丑的好處,因為他修行一輩子,要發生危險也發生不來,沒有這種機會,過去有比丘尼長得太漂亮自己毀容,她每天後面跟著很多男眾,雖然她已出家,不過她非常好看(很美),所以她覺得很麻煩,自己毀容,也不須要這樣子,哎呀!你要叫我毀容,我怎麼捨得這樣,變成黑白郎君,黑一邊白一邊,哇!慘了,這以後講經誰要聽,這麼好的臉把它毀容,這不好,這不須要這樣,心無所著就好。下面,看到佛這麼莊嚴,【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說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時、生敬愛心。開發三昧、增進佛行。或於定中、見佛身相、心淨信解。或於夢中、聞佛說法、覺悟佛心。】這就是善根發現。【二念報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時、忽然憶佛圓滿果報之身、皆是無漏功德成就。相好光明、一一無量。神通智慧、充滿法界。相續湛然、】湛然就是清清楚楚,【盡未來際。作是念時、慧解分明、】慧解就是悟,慧解分明就是有所悟,【定必安隱、】他的定是建立在智慧,定如果建立在意識形態的暫時的降伏,那是不安穩的,定一定要建立在慧,空慧上面,要建立在空的智慧當中,像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悟到空,運用本性的智慧,所以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楞嚴經》講的,那伽常在定,無一不定時,無論行、住、坐、臥生活起居他都在定,為什麼?他悟到畢竟空,畢竟空就沒有一法可得,你想想看!一個人悟到這個世間無一法可得,沒有一種可以讓他執著的,你說他哪裡有痛苦呢?他失去再多的財產也是等於空,他擁有再多的財產也知道這個是空,一個人已經擺脫這個得失的觀念,放下外在的財富,內心得到無量的安詳,一個修行人不能找到這個空性的理念,不要講你在修行,你每天都會煩惱的,你會為了別人的是非長短光是煩惱就煩惱死了,像師父今天我才不管你是非善惡,誰做誰負因果,我不會管你的,我不管你做過什麼,我有這個德行,你就會來找我。所以說我們度眾生,諸位法師!我告訴你,沒德行在度眾生就是追眾生,有德行的法師,眾生會追他,我們不用怕度不到眾生,今天若沒這個實力,沒這個智慧,沒這個德行,眾生就離開我們,我們做師父的,你來讓我度,有沒有人要讓我度?你一直追眾生,人家不給你度啊!所以沒有智慧、沒有實力、沒有德行的,每天都追眾生,希望眾生給他度,有德行的人不會這樣子,你就是躲在六龜、七龜、八龜人家都會把你挖出來,不用擔心,就怕你沒有辦法,所以說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問題,還有一點修學佛法一定要在善知識的旁邊,再三的勸告你,你說你自己修行,旁邊沒有師父,沒有善知識,你在那邊繞圈子繞十年,不如善知識講一句話,我告訴你,你千萬要記住師父的話,不管你出家、在家,不管什麼一定要有師父,而且這個師父一定要非常大智慧,強而有力量,他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否則的話很容易變。所以我們人, 要老實,老實不來,沒有辦法,所以我看到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我覺得這位居士很偉大,非常、非常偉大,這是我心目中一位非常敬佩的一個老居士,非常、非常贊歎的一個老居士,他很扎實,什麼都沒有,他常常講:我是一品惑沒有斷的凡夫,我也不會什麼,什麼都不會,我就老實念佛,老老實實。李老師常常講:我不如老太婆。他為什麼常常這樣講?因為老太婆會扎實的念佛,她每天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起分別嘛!我們就沒有辦法,想愈快愈好,想開快車,不必斷欲望又可以了生死,又可以度眾生的,又可以解脫生死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我們人一輩子他能夠穩住不受到動搖,這樣老老實實念佛,像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教化出來的那個弟子,在往生的時候,晚上二、三點佛放光,全家都看到現在虛空,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這個平凡的人的道友晚上三更半夜爬起來拉尿,見到阿彌陀佛,怎麼那麼大的光明,跑去看,咦!同參道友往生了,原來是佛來接引他,他哪有說什麼很特別,沒有啊!他很平凡,他哪有整天說:“我要找到一個最快的法門”。沒有,一直念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佛,老老實實的。我們沒有辦法,師父沒有權利干涉徒弟修什麼法,你們要修什麼法我都沒有權利,但是你要是能聽這個印光大師這“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我常常說為什麼你們不把那個高僧大德的話,當作是警惕,為什麼都是用你自己的念頭受到那種虛偽的傳染,虛偽的這個廣告,你的心就動搖,你為什麼不聽祖師大德,那個全身火化出來二、三千顆捨利子,弘一律師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印光大師幾個月後要往生他都告訴你很清楚,火化出來幾千顆捨利子,你為什麼把祖師大德的話都當作馬耳東風?所以說末法這個時候,談玄說妙,然後心浮動,什麼是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他若看到人家寫一篇,噢!很感應,就被拉走了,就完了,我告訴你,我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親近忏雲法師,從來不談這個(感應),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後,這個往生的身體放在那個地方幾十天,一只蒼蠅都沒有,他的學生都跪在那個地方坐著一直念佛,就是一直助念,一直念佛,李老師沒有散發出一點惡臭,你想何等的人,這是何等的在家居士!他有一個偉大的地方,就是老老實實,安分守己該做他就做,教化,每天就是這樣,他教導他的徒弟從來不談玄說妙,他就是:你要好好做人,你若是人家的太太,你好好做太太,你若是人家的先生,你好好做先生,你一心念佛就好,不要超過你的規矩,不要超過你這個職責、你的身份,所以說要用這種定其實並不是很困難,所以你要慧解分明,必定安穩,【善念相續。】我認為還要有一點點善根,還要有福德,沒有那麼容易的,簡單講什麼叫做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最老實的人,不談玄、不說妙,不談感應、不講神通,就是最了不起的人。我這裡也不談這些稀奇古怪的,你聽過師父講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嗎?我也一樣,我比你們都不如,我也是一個生死凡夫。所以我們一定要穩住,不要動不動就被境界牽走,人家講幾句話他就馬上走了,悲哀、悲哀。從頭到尾,我修過密宗修過四年,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大二、大三、大四,一直到畢業,我灌過幾個頂,本身還開過頂,這吉祥草還插了半枝,從師父的第八意識這個頂門開下去,吉祥草沒進去這麼深,我也沒有講什麼很特殊的,那金剛上師也嚇一跳,“這下孩子怎麼開得這麼快”。我還是勸你念佛嘛!我修過綠度母、紅觀音、白觀音、地藏法、頗瓦法,四加行。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念佛。下面說【或於定中、聞說不思議佛法境界、即便出生無量智慧法門。或於夢中、見八萬四千諸妙相好、即便出生無量願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發相者。】念法佛,【於三昧時、忽然憶佛真實性身、清淨無相、猶如虛空。】像虛空這樣。【唯是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境界。】世谛就是生滅,有為的生滅法。【離生離滅、無作無為、非來非去、不減不增。作是念時、善心開發、入定安樂。】所以我才告訴諸位,說:悟到空性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觀無常當體即空,無一法可得。所以【通達無量法門、現起無邊佛境。或於定中、見佛以微妙法身、具諸相好。即便覺悟。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唯識雲。法身。五法為性。】五法為性,這個就是五分法身。【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不是淨法界才叫做法身。【如是悟時、開發實智、】實智就是空性,【三昧現前。】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定中。【或於夢中、見佛以諸法如義、而為其身。即便覺悟、以真如為佛、無境不是佛。】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佛。【大品雲。諸法如實相。諸法如實、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別佛。如是悟時、清淨六根、法性現前。】一切法皆如,也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當體就是空,一切法就是如,你起心動念就不對,無念可得,無法可得,所以當體就是如,不生也不滅,所以你就會感受那個涅槃的安詳境界是什麼,要感受到這個涅槃的安詳境界,必須悟到空性的畢竟叫做畢竟空,一切法了不可得,不能執一法,執一法即障道。【四念十佛、善根發相者。於禅觀中、忽然憶佛、法界身雲。依正圓融真應無礙。一多即入、大小隱顯。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時、開發無盡善心、出生無盡三昧。滅重重煩惱。顯重重法性。或於定中、見無障礙佛。剎剎塵塵、現身說法。】
問。念佛佛現、亦有魔否。念佛所發善根、亦有魔作否耶。
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我看有的人修行修到……,都會著魔,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都有一種聲音,很多人都這樣,我現在碰到的差不多有幾百個,修行不如怎麼修的,去拜這個神,拜一拜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有這個聲音,念楞嚴咒也沒有用,念這個大悲咒也沒有用,一開始親近,親近錯了,那個很難,有的人十年都去不掉,耳邊有人跟他講話,整天都有人跟他講話。【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須當辨識。經論開二。一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為魔事。】所現的相好跟經典不合這就是魔。【二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為魔事。】比如你參禅、參禅,參一參,咦!佛祖現前,那就是著魔了,參禅的人不著相,如阿彌陀佛現前那就是魔。【至於善根、發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約心境久速。】這很重要,要證明你是不是有著魔,這很重要,【謂此見佛聞法等事、】見到佛,聞法,夢中佛來跟你說法,見到佛,【若是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就是說你若是真正念佛念到有感應,佛是現前來給你看,馬上就消失,【習因善心、】要保持這個道力,【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就不是這樣,【則報因境相、久久不滅。】不去掉,就是我剛才跟你講的,耳邊常常有人跟他說法,那就是魔,佛不會這樣擾亂你,【或謝去更來擾亂。】你要去(除),你去不掉,除,除不掉,每天都讓你見到空虛佛像、西方三聖,那問題大了,問題大了,佛不會這樣,佛讓你見到產生你的信心他就走,魔不同,魔一直來讓你看,一次又一次來給你看,你要掃,掃不掉,那就是魔。【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變成惡念。【二約煩惱輕重。謂見善相發時、】你見到佛的時候,【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眾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作。若見善相現己、雖未證禅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三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功德很大。【此為善發相也。若邪正未了。應當用二法以對治之。一者止法。謂深入三昧、一心念佛。於所現相悉知虛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捨。】這個對修行最重要,你不管他有來、沒來,你就是心裡很清楚地念佛,所以這個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偉大:不論見不見,但問定不定。就是說你不管他有看到、沒看到,問題是你的心定、不定,你是不是在念佛,定在念佛你就不要管他,魔也好,魔來都不要理他,無所著,不論見不見,但論定不定,心是不是有定在念佛,你若有定在念佛,看到,也不要理他。【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者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推檢現相就是推測這個現相,【不見生處。】來,無來,去,也無去。【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然念佛遇魔、亦萬中一也。】就是說你念佛若遇到魔障,一萬個當中才只有一個有可能而已,你就是求生心切,你就是求這個感應心切,求到最後就變成魔,你有注意看那個《阿彌陀經》: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都教你念阿彌陀佛,這些自稱為活佛的人難道會比一切諸佛還厲害?冷靜想想看,你就不會對這個外在的神通所迷惑,你不會這樣,你就穩住這個道場,穩住這個道場,好好地聽經聞法。【良由修淨業人、具三種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攝取力、雲何邪魔、得便擾害、】念力夠,本來的佛性力,佛對我們攝取力,怎麼可能著魔?所以得便擾害,【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是故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注意看!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根本就不要懷疑。【而雲必定下、釋疑難也。妨曰、】就是有人這樣問,【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雲何有佛現在前耶、故此通雲、有二意故、佛必定見、一約他佛。謂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應。不妨來去。】因為他本來就無生滅,但是神通自在,你講來去,實在是不來不去,不妨講來去,就是說一個人證悟到法界平等心,不妨說這是桌子,這是椅子,分別,沒有關系,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是故心淨佛現、心垢佛滅。其猶水澄月來、水濁月亡也。二約自佛、謂本覺心佛、本無來去。依覺不覺、不妨出沒。】有時候覺,有時候不覺,有時候不妨出沒,究竟是一樣的,但是還沒有完全覺悟是有所不同。【是故心迷佛隱。心悟佛顯。其猶鏡塵光暗、鏡潔光明也。此中下、亦釋疑也。】懷疑。【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來念眾生意。】眾生的意思。【雲何合內、無佛念耶。】內就是沒有佛念,一如的意思。所以【故此通雲。眾生無有信願、故此再三勸勉。】勉勵眾生。所以【佛念眾生、乃佛自願、何待言也。】沒有什麼好講的,本來佛就是慈愍眾生嘛!就像師父上台講經說法本來就是我的責任嘛!這個沒有什麼條件的,沒有任何的條件的,所以喜歡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要說喜歡你所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做我們……,喜歡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自己都感覺很喜歡,不要說喜歡做你的一切,你自己喜歡的你才要做,那麼這樣不太好,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講經說法,師父上台,我沒有什麼任何條件,我覺得我很法喜,講給大家聽,也是讓我自己自修,我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力量跟這個悟性,所以說我們若要修行都要把它覺得說,我們是一個佛教徒,慈悲喜捨是當然的,犧牲奉獻是當然的,無爭是當然的,不要說要去出家,或是要在家修行,整天為了小事在那裡亂七八糟,那像什麼?像什麼呢?所以我們這個僧團很安慰,現在三十幾個都是這樣子的清淨,都是這樣的無爭,真的是想不到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不知是地理好還是怎樣,誰知道?我們這幾個法師,三十個不曾大呼小叫,不曾他罵他,他罵他,他給你難堪,不會,大家都很互相尊重,怎麼會這麼好的徒弟呢?好得讓我很驚訝!很驚訝!我常說:歹竹長出好筍,(歹竹長出好筍,)真的,這二、三十個徒弟到現在不曾對我大呼小叫,不曾,不曾,很好,很好,真的,大家都很盡心盡力,真的很了不起,我一直發現說這些徒弟,不是我一直在贊歎自己的徒弟,真的,很善良、很善良,看起來師父最差,師父最差,這些都是菩薩示現的。
(丙)三宗趣
【三宗趣旨歸者。】說這部《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旨歸是【有總有別。】總就是說整部經【總以憶佛念佛為宗。】憶佛,我們常常要以想佛、念佛為宗旨,憶佛、念佛能夠【見佛】就可以【入】無生法【忍、】就【心境圓通】這是這一部經最大的【為趣。】能夠見佛證得無生法忍,心境能夠圓通,這是這部經最重要的地方,【別有五對。】五對,第一是教跟義一對,第二是事跟理一對,第三是境跟智慧一對,第四是行跟位一對,第五是因跟果一對,總共有五對。
現在來看第一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以教說為宗的意思是說我教導你來說明這念佛法門,這部經就是教導眾生來說明念佛的法門 ,就是這部經的宗,能夠【令達義】義就是道理,能夠讓你了解念佛的道理,這叫做達義【為趣。】上面一個字就“教”,底下一個字就“義”,教跟義形成一個“對”。【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所以說事跟理又一個宗趣,【三境智、】境界跟智慧,【三佛】就是法身、報身跟應身為【境】界,這【為宗、】【二觀智為趣。】這個二觀要寫下來,二觀就是能觀之心,所觀之理,那麼這個是二觀之智,能觀之心,能觀照的心,所觀照的理,就是二觀智為趣。所以上面一個境,下面一個智,境跟智這又是一對,【四行位、】一對,【信願行為宗、】這個行就是要去實踐,【入不退為趣。】上面加一個字:位不退,加一個“位”字,不退是一個位嘛!那麼這個不退有好幾種講法,後面會講到這不退的情形,不退轉的情形有很多種,所以你若加一個:入位不退為趣,這樣就比較清楚,這樣就變成行跟位又一對,因為信、願、行念佛作宗,到後來你就不退轉,【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因為你因地修行作宗,那麼克果,克是剋期取證,達的意思,達到果的德,克就是達,達到這個果的德為趣,所以這因果一對。
下面是在解釋不退的意思,【不退者、】底下寫一個:
甲,【信淨土、離三界、位不退也。】你能夠相信淨土念佛,離開三界你就能得到位不退。
乙:【願見佛、念佛心、念不退也。】願意見到佛,我們心心來念佛,這就是念不退。
丙:【行淨業、攝佛人、行不退也。】好好的做,做清淨的業,攝佛人就是攝念佛人,就是我們要發一個慈悲心來攝受肯用功的人,意思是說利他,利他之行,利益眾生這叫做行淨業,我們不可以自私,只有我們聽到無上的這個淨土法門,只有我們到極樂世界,(自己)好就好,我們知道又捨不得講,這樣不可以,這樣不好。我們人自私自私到。。。,像我那一天去看邱醫師,邱醫師說:有的人慈悲,慈悲到這樣救人,他用生命,有的人是吝啬,邱醫師就講一個故事,他說上次有一個女眾,她病苦病得很嚴重,奄奄一息了,現在人家跟她介紹,被邱醫師治好,治好時,左鄰右捨說:噢!那是沒救的病,被哪一個醫生治好,拜托你介紹我一下。說:不要!她跟他介紹,讓醫生這樣看,說不要就是不要向他介紹,你想想看!我介紹他去給醫生看,這樣我有少掉什麼東西,你想想這種人要怎麼做人呢?她病苦好了,向人介紹個醫生,告訴他醫生在哪裡,竟然不跟他講,我聽了很難過,那也不須用到一毛錢,不用,她偏不要,就像我們冰箱的東西,寧願冰起來發臭,她就捨不得拿出來給人家吃,世間就是有這種人,這很悲哀,很可憐,所以說我們不可以自私,我們是學佛的人。攝念佛人,就行不退。
下面,又寫一個,甲:【又信化佛教、】信這個化佛的教化,化佛,像釋迦牟尼佛應化身,【超凡外道、信不退也。】
乙:【願報佛果、】希望能夠得到報身佛,願報佛就是說希望他的將來能夠得到報身佛,【超二乘境、念不退也。】
丙:【行法佛理、】法佛就是法身佛,行這個法身佛就是無相法,無相就是實智,所以他就【超權】權就是方便權,權是權巧的菩薩,【修證、行不退也。】
這個不退就是信、願、行,這個甲乙丙我這樣為你列出來,你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看得很清楚,以後你自己看這個經典,噢!這個甲乙丙,甲乙丙,就可以分門別類這樣看起來。不退的道理就是這一些。
【起信疏雲。】《起信疏》這麼說,【約有三位。】三位就是【一】,十【信】,十【行未滿、】十信的菩薩跟十行的菩薩還沒滿,未滿就是還不到,未達到圓滿的境界,【未名不退。】【但】是因為他【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同樣,這是不退的解釋,我們今天若是能在講堂,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我們有開課,你照樣用你的生命不退轉聽經聞法,保持這顆清淨心、精進心,你也是一個不退轉的人,當然我們這是方便說不退轉,就是說你不會懈怠的意思,不是真正菩薩不退轉。【二信滿己去、】把筆拿起來,已去就是超過十信位的意思,信滿就是十信位已經滿,已去就是超過,這古文看起來就是怪怪的,它(還不如)干脆就說:超過十信位,【入十住位、】這樣講大家不是比較清楚嘛,已去,已去是什麼意思?人家會搞不清楚。信滿已去就是說十信位已經滿了,若超過這十信位,那麼就入這個十住位,就圓教來講,藏、通、別、圓的圓教來講,【得見法身、住於正定、故名不退。】正定的意思就是決定成佛,不會落入凡夫叫做正定聚,所以有這個邪定聚、不定聚跟正定聚,你若是入這個十住位,見法身就是無相,那麼這就是正定聚,就決定成佛,所以名叫做不退轉。再來,第【三】、【三賢】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地,十地以前的叫做三賢,這個【位滿、】了,滿就【入初地】入初地,【去、】就是超過初地,【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噢!就有無邊的淨土,【故名不退。】
下面也是寫甲、乙、丙。甲:【由信、成信不退。】你若由信,信、願、行的信,你就能夠達到信不退,乙:【由願、成住不退。】十住不退,十住菩薩位不退,丙:【由行、成地不退。】十地不退。
【地論師雲。】要寫個:甲:十【住是證不退。】
乙:是十【行是位不退。】十住叫做證悟到不退,剛剛悟到,若十行就是位不退。
丙:十回【向】就【是行不退。】
丁:十【地】就【是念不退。】我們以前都說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們現在這裡多一個證不退,證悟不退,證不退就是說初見法身,見到無相法那當然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那麼他就不會退轉。
【由信、】信、願、行三資糧,你因為有信你就能夠【成證。】就成為證不退,跟【位。】不退,這兩個,你若從信願行三資糧的【行、】甲跟乙就是【成行。】不退,若是【願、】就【成】為【念也。】不退,它是將信願行,配這個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第一個信就配合兩種不退——證不退跟位不退,那麼行呢?就構成行不退,若是願是構成念不退,就把三資糧配合四種不退而去分配,這樣看就很清楚。【因果、不退之所成者。因若不退、名為真因。】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因地上好好下功夫,要找善知識,要找道場,堅持,絕對不要退道心,【果若不退、名為真果。信願佛土、攝根淨念、】攝這個六根,淨念,清淨念,【是不退菩提因行也。】我們若信願,要深信、要切願有這個佛土,攝這個六根來念佛,這就是不退菩提因地的修行,你就能夠【得三摩地、】就是三昧。三摩地、三昧只是翻譯的不同而已,【第一圓通。】這第一就是最高無上的,最快的,【是不退菩提果德也。】簡單講就是你一定要念佛,離此念佛沒有其他的法門。
【文有三重。】
甲:【憶念彼佛、因也。現當見佛、果也。】你若憶念彼佛,因地用這樣修行,腦筋常常在想佛,常常在想這個極樂世界,都沒有忘記它,現前當來你就能見佛,這就是果。
乙:【念見近佛、因也。心開香嚴、果也。】念見近佛就是說你這個念、這個念,一直念,咦!感覺上已經接近佛了,你就用這個更成熟的 ,我們念佛,念佛念久了會感覺很親切感,佛就在我們的心中,念久了就是好像很接近佛,將來心開香嚴,就是花開見佛的意思,那就是果,心開香嚴,這個香跟嚴都是極樂世界的蓮花的一個裝飾的名詞,心開就是蓮花開,這蓮花一開就具足了香,無量的莊嚴,所以這個心開香嚴也就是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你能夠得到無量的寶香,無量的莊嚴,這就是果的意思。
丙:【念心入忍、】念心來入這個無生法忍,這就是【因也。】念心,我們念、念。。。,念久了我們證悟到空性,念佛的人就不跟眾生一般的見地,【攝人歸土、果也。】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初總別。謂楞嚴三字、總稱也。總通彼大部故。勢等七字、別號也。別局此一章故。二教義。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是因、能修觀故。四人法。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禀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甲:【初總別。】一對,什麼叫做總呢?什麼叫做別呢?【謂楞嚴三字、總稱也。】楞嚴就是定的別名,總稱,【總通彼大部故。】大部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其實這部經的經名很長,所以說這就是總稱,就是楞嚴,通彼大部經,若這部【勢等七字、】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這個叫做【別號也。】楞嚴是總稱,就是說整部經,《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七個字叫做別號,只有這章而已,或是《楞嚴經》裡面的一章節錄出來,所以【別局此一章故。】局就是限制於,只限這一章,叫做總別一對。
乙,【二教義。】第二對,教跟義,這就是第二對,【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這古文就是不好念,可是這不困難,很簡單,“就前別中”,就前面的總別裡面的別,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的意思,就前面,前面就是總別嘛!一對嘛!“別中”,因為總跟別,意思就是說“就前面的別”,那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一章,只有這章而已,分教跟義二種情形來講。下面說“章”這字就是能诠教也,(這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最後那個章,就是能夠解釋的,專門在解釋,能诠教,是能夠诠釋這個教義的,那麼《勢至念佛圓通》六字,【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所解釋的道理,所以最後那一章就是能诠釋的教,那麼《勢至念佛圓通》,這六個字就是這一章所诠釋的道理。
丙,【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就是就前面所講的道理,建立這個果跟因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念佛,那麼這就【是因、】就是【能修觀故。】就是大勢至菩薩他藉著念佛的法門,這個因地來修行、來修觀,到後來證到圓通所證的境界,所以圓通是果,勢至念佛這是因,所以一個是所證到的境界,是果,一個是能修的觀,這是因,果跟因又一對。
丁,第【四】對,【人法。】一對,【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稟法。】所依照這個法就是稟承的法,就是所稟的法,稟就是承,依照,承就是承受,這個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因為大勢至菩薩在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修行,現在對我們啟發這個念佛的法門,接引攝受眾生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念佛念得這麼勤,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功勞,他教我們怎麼做、怎麼念,是能宏人,能夠宏揚淨土的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初下、】根據前面的“初總別”,【釋也。】古時候的人他就要這樣寫,寫到後來他就一頭霧水,什麼“四下”,什麼“有下”、“初下”。“四下”就是從“四”那個字底下,“有下”就是“有”那個字的底下,“初下”就是從“初總別”這一段開始。古時候的人他注解就寫得很詳細,後來看經典的人卻覺得寫得太詳細,看起來會一頭霧水。初【總中】,“初”,就是說這個“總”中,【亦影一對。】也會形成一對,“影”就是形成,“總”的當中也會形成一對。【楞嚴、義也。局也。】就是限制,就“別”。
【經字、教也。】“經”這個字就是“教”,【通也。】就是“總”,就是一切經,一切的經典,所以說楞嚴就是道理,局也,那麼經就是教,就是通,通達一切。【今不出者。恐混濫故。】這個今不出,這個“出”就是如果現在不說明清楚,是說明的意思。這個出不是出來,不是這個意思。恐混濫,恐怕混合在一起也搞不清楚,《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出自《楞嚴經》。【章、屬能诠者。】章是屬於能解釋的,【謂是圓通文字、念佛教章也。】念佛教章的意思就是說教導眾生念佛的文章,這一段的文章叫做教章。這是第二(教義)。
再來就第三,【果因對、】第三對,第一個說這個“總”中也形成一對,就是“總別”一對,第二,“通局”一對,那麼再來就第三,“果因”一對。這果跟因,【亦可名境智對。圓通、】就是達到這種【境也。念佛、】就是有【智也。】的人用念佛,念久了有這智慧,就達到這個圓通的境界,所以叫做境跟智一對,【亦可名真俗、】一對,真就是空嘛!就是智嘛!俗就是境嘛!境界嘛!也可以說【理事、】一對,智就是理嘛!境界就是事嘛!也可以說【性修、】一對,智就是性嘛!境就是修嘛!所以這第三就“果因”一對。
第四【寂行對。】寂行一對,寂靜跟行持,【圓通、真理性寂也。】這個“寂”畫一個圓圈。【勢至念佛、俗事修行也。】“行”畫一個圓圈。這上面產生一個“寂”,下面產生一個“行”,這就是“寂行”一對。我們若達到圓通,證到無生法忍,通達這個真理的性,“寂”就是不生,不生滅,本性就不生滅,圓通,勢至念佛這是俗事修行,“行”就是好好的去修持,俗事修行也,所以這“寂行”一對。
(丁)初敘禮白儀
現在從這裡開始就是《圓通章》的開始,解釋經文,入這個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有一位大勢至菩薩,法王子就是接佛的衣缽,將來要成佛的一位叫做法王子,【與其同倫。】與就是共, 同倫,這“倫”就是類,同一類的就是說跟大勢至菩薩有同樣的威德力、福德力,與其同倫,共其同類,【五十二菩薩。】這五十二菩薩,不是五十二個菩薩,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是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從座起來,頂禮佛足,對佛這麼說。
(戊)初詳引古佛教诏(分二) 先總明佛出 次別示教道
(己)先總明佛出
(庚)初標名
【言念佛下。釋念佛二字。念佛有下、明念佛法門。】
底下寫一個:甲,畫一個框框,甲:【稱名者、】什麼叫做稱名念佛?【文殊般若經雲。】這句話讓我們聽到,大家都很有信心,《文殊般若經》這麼說,【眾生愚鈍、觀不能解。】觀不能解就是沒有觀照的功夫,若觀照也不能去了解、深悟,這解就是悟,觀還是不能悟,還是不能去悟道。【但令念聲相續、】讓這個念佛的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讓念佛聲這樣相續,【自得往生。】自自然然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若這樣,我們聽起來就很有信心,不然,我們怎麼辦?要叫我們開悟,我們也沒辦法,所以但令這個佛聲息息相念,因此我才告訴諸位,這念珠戴著,二十四個小時,你坐公車也好,騎摩托車也好,戴在手上,這樣你看到念珠你就。。。,騎摩托車加油,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聲也阿彌陀佛,小聲也阿彌陀佛,都培養這個習氣,這樣臨命終才不會手忙腳亂。【彌陀經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叫做稱名,執持名號,因為你要執著倒不如執著佛號。
再來,畫個框框,底下寫個:乙,【觀像、】念佛,觀像念佛【通二。一觀現在相好光明之佛、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觀像,看佛像。【二觀彩畫雕塑鑄造之佛、】比如說我們在觀釋迦牟尼佛,像我們這尊玉佛,一丈一,本來是將近九尺,墊高這個蓮花座,一丈一,很莊嚴。【如優填王、以栴檀作佛像是也。】優填王就是佛到天上說法,他都不能見到佛,很思念佛,這優填王將這個栴檀木作佛像,這樣觀想佛。
下面寫:丙,【觀想者、】觀想念佛,【十六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是法身界的意思就是說諸佛如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法身,因為他的法身是無相,無相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空,一切無相,不論在哪裡念佛他都會來到你的心中,所以你只要念佛就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的心若觀想,佛就來到你的心中,所以有的人念佛念得這麼感應就是這樣,過去一個很有德行的老居士,年紀很大,約莫六、七十歲了,快往生了,問老居士:老居士!老居士!我要怎樣修行?老居士跟他講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你吃素,第二你念珠戴著,一天到晚都念佛,都想去極樂世界,發願以後成佛度眾生,你只要聽我這兩樣就好,其余的都不要管,經典多少聽一些,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好,你就聽我的話,第一、一定吃素,第二就念珠戴著,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就好,那臨命終才是行,都自知時至,也不用人家牽腸掛肚,都不用,時間到就說他要回去了,熱水幫他燒一燒,身體洗一洗,他說:佛要來接我了,吉祥臥,吉祥臥,全身發出這個香味出來,念佛才幾年?才四、五年而已,不到七十歲就往生了,念佛也沒幾年,往生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我們今天會覺得困難就是不能下這個死功夫,他會懷疑,他念久沒有感應,他會懷疑,他不是像這個老阿婆去聽老居士開示,這老居士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就吃素,第二就拼命念佛,其余的都不要管,臨命終都知道,清清楚楚,哪有困難?我今天因為是法師,沒說法。。。,因為佛祖養十幾年了,我要說法,多少要講,要不然我也很想像阿婆這樣,門關起來,眼睛閉上,整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整天,也有想要這樣,我的業障深重,沒辦法,責任在身,我們是佛祖在養,我們沒說法度眾生不能報佛恩,若像阿婆,你要叫她說法沒辦法,叫她度眾生沒辦法,咦!叫她念佛她有辦法,她只要吃素,堅持吃素,堅持念佛,OK!就解決生死,哪有困難?你要說很困難,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堅定,所以這個佛不能進入眾生的心裡面,簡單講就是說你全盤接受,我全部接受善知識的勸告,穩住,不改變,到死我都這樣,那位阿婆才修幾年?還不到五年的時間,至於我,我現在出家已經十三年了,我民國六十八年出家,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今年八十,就十三年,照理講往生二、三遍,都還有剩,她五年就能往生,哪有困難,不困難,其實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很困難,困難在哪裡?困難在你不決定它,不決定,你若下個決心:我絕對會往生,絕對有極樂世界,絕對有阿彌陀佛,那個心就是九牛不挽,所謂九牛不挽就是九頭牛在後面拖,我照常肯定佛講的絕對不會妄語,人家那位老太婆年紀大,念得自己都知道時間。所以說這個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說你是不是發決定心,(這就是)生死的要訣。你是發決定心,那沒有話講,決定心,一百個人相信,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相信,一千個人往生,問題是我們下不了決斷心,就是自認為。。。自卑感太重,我罪惡造很多,我不會往生,佛要接引了,自己障礙自己他不知道,佛就是專門要接引這個五逆十惡可憐的眾生,你只要肯悔改,若不悔改就沒辦法,所以【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這個心就是佛的【八十隨形好。】
再來,丁:【實相者、】實相念佛,【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我們一個人若心在念這個佛,我們心印不壞,怎麼解【釋曰。】呢?【谛了自心、名為念佛。】這個難了,谛了,就是徹徹底底的證悟自己的心就是佛,這才叫真正的念佛,名為念佛,因為佛就在你的念中,念當下就是佛。“谛了自心”這個難,除了大徹大悟的人。下面那句更加清楚,【如如不動、名為不壞。】你若能念佛念到如如不動,這如如不動就是不受到境界的影響,子孫對他這樣也無所謂,媳婦對他這樣也沒關系,他全部精神都放在往生極樂世界,媳婦對我好或壞,這個兒子對我好或壞,我都不管他,我只要有得吃就好,我到臨命終,百年之後我就要到極樂世界,我不擔憂別人對我好、壞,每樣都看得開,如如不動,這叫做不壞。我們沒辦法做到這樣,我們會壞,會壞就是無常法,透過這個無常的空性就如如不動,所以你說往生困難,我認為往生很簡單,你說往生很簡單,我認為很困難,看你發什麼心。所以下面說,【解脫長者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心就是佛嘛!
底下寫個:甲,【緣境者、稱名觀像、皆屬外境故。】甲:緣境念佛,那麼這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都是屬於外境。好!翻倒回來,倒數第4行,你們看緣跟境,那就是緣想境界念佛,攝境唯心念佛,所以說稱名就是等於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都是屬於外境。
翻回來,【唯心者、依正相好、】就是依報跟正報,都很好,【唯是心作故。】這寫個:乙,叫做唯心無境。
丙,【無礙者、】念佛,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雙照事理故。】這“照”就是通,通事相也通理體名叫做照,這天台宗都是講雙遮雙照,雙照就是也照事相念佛,也照理體,通達事理的念佛叫做雙照。
再來,丁,叫做【俱泯者、】俱泯就是禅,頓,頓教,離相當體即空,離一切相,當下就是空性,【離相如空故。】這就俱泯,非心非佛,沒有能、所,沒有心、沒有佛,沒有文字,都沒有。
再來,戊,【無盡者、於一切時處境念中、】什麼叫做無盡?重重無盡念佛,一切時間跟空間,處就是空間、境界全都念佛,【普見十身諸如來故。】這十身就是《華嚴經》都是講十身,將來我們會講到華嚴的思想,就知道華嚴都是講十的,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重重無盡十法界都是以十為主。
【又大疏雲。】大疏這麼說,【古人已有五門。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你若稱名念佛,單提這個阿彌陀佛,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這也是一種【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就是知道境就是心,心就是佛,所以他都用心在【念佛門。】以他眼睛也不用看,耳朵也不用聽,一心下去用功,觀照這個心當下就是佛。【四心境無礙念佛門。】走到哪裡心境都一體。【五緣起圓通念佛門。】這緣起就包括一切的時間、空間,六根當下全都是通達無阻。【此之五門、名則盡善、釋義不周、】名字都很好,可惜解釋得不是很完全,【故今改之。】所以現在改過來。【若欲曲會。】若勉強附和他,【一二、即清涼】疏鈔,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裡面【緣境。】念佛,第一跟第二就是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這緣境念佛,【無礙、】念佛,【兼攝俱泯。】就是說無礙這個念佛同時攝這個頓教的俱泯。【圓通、即無盡門。】因此這是會通而已。【小教等者、前之四門、約觀。】小教等等,前面講的四種念佛就是觀,這裡的五種念佛法門就是教,就這個教,前面是就這個觀,【此之五門、約教。互相影顯、思之可知。】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辛)先修因(分二) 初舉喻 二合法
(壬)初舉喻(分二) 初二人喻 二母子喻
(癸)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這就是佛,一人專憶,佛專門在想眾生,【一人專忘。】眾生老是忘記,佛一直想我們,而我們眾生一直老是忘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有時候會遇到,有時候不會遇到,【或見非見。】有時候見得到,有時候見不到,所以一個是專門想我們,佛憐愍眾生,一個眾生是專門把佛忘記,底下再來不同,【二人相憶。】二個人互相憶,佛想眾生,眾生也想佛,【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生生世世,【同於形影、】不離,【不相乖異。】不互相違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子若憶母就是孩子若想母親,像母親在想孩子這個心那麼切,【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是說常常在一起,她想他,他也想她,所以這母子感情很深,大部分我想都是母親想孩子比較多,孩子很少在想母親的,想母親的很少。如果說她嫁到好先生,先生很疼她,煮一樣熱騰騰的,你看她會端給她先生吃,還是端給她母親吃,不可能的,她一定端給她先生吃,她哪有端給她母親吃,那是她先生,她要依靠一輩子,對不對?所以我們人要做到母親優先,其他的人排在後面,這很難,若母親絕對這樣,母親對於吃的東西一定是先給孩子吃,母子天性,沒辦法,甘願讓他不孝,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今天講這一段足足有10頁的解釋,可以說非常的長。
(接上文“疏”。疏為經文的注解,鈔為疏的注解。——錄入者 注)
【憶下、唯識雲。雲何為念、】念是什麼意思?【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曾習境就是過去生生世世包括這輩子所熏習的叫做曾習境,習就是學習,讓他的心明記不忘為性,那麼漸漸有這個【定依為業。】心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數,數數,一次又一次的想,一次又一次這樣記憶受持,所以過去所感受的境界,【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未受就是沒有經過污染的體性當中,能夠令他不起這個污染,因為我們心若有定,那麼污染就不生起。【設曾所受、】過去曾經受過的,【不能明記、】在心,記不住,因為沒有定嘛!【念亦不生。】這個念佛的力量也不夠。【慈雲忏主雲。凡涉歷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這個涉歷緣務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緣務,務就是工作,緣務就是在一切工作上,你內心都不要忘記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重要的事情放在我們的心中,【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靜靜的這樣思惟,所以我常常在講:今天用一個譬喻最好,就是說思念的心,思慕的人,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感情去想一個人想得不分晝夜,寢食難安那種力量,為何我們不能用這種力量來想佛呢?你說你想你那個愛人,他會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他只接引你到地獄,不然,接引到哪裡?你想你的愛人的力量那麼大,整天失戀沒有他快不行了,你怎麼不想我們沒有佛快不行了,所以說若轉這個凡夫的念變成聖人的念來想這個聖人,那種力量就很驚人,所以我們常常說我們這個修行沒時間,其實我們都浪費生命,比如說我們一星期工作五天或是六天,我們禮拜天也有時間,禮拜天來做一個短暫的閉關,閉關二個小時也好,精進用功二個小時也好,我們不是,工作了六天,我們覺得很累,門關起來,做什麼?學唱歌、學跳舞。噢!(師父唱英文歌)開始就唱了,英文不會唱就用哼的,跳,兩眼傻愣愣的,好玩、好玩,學這個,他就不會抱佛跳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辦法。所以說不是我們修行的時間不夠,我們根本將我們的生命都浪費在這裡,吃、穿、住、跳舞、唱歌,接著這個講話,以講話作樂趣的人不能修行,就是這樣,講閒話,整天講那麼多話不知在講什麼,講的都重復,repeat,五分鐘可以講完,講三個小時,都在五分鐘裡面打轉,重復,repeat ,每天都是這樣重復,所以我這種人最干脆,信徒若在問我,第一你要問我什麼你說,師父!我從小講給你聽。不用,你不用從小講給我聽,你要問什麼。第二什麼,第三,還有什麼沒有?沒有,休息,三分鐘,一、二、三,我跟信徒講話都這樣,一、二、三而已,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耗在這個眾生身上,一直在那裡跟他講話,一個來若五分鐘,那怎麼得了,十個來就五十分,我的生命都給眾生就好了,我出生以來,不是用來接客的,是用來弘法利生的,我要把我的生命投注在佛法。與其說你沒有時間修行念佛,不如說你根本就是浪費你的生命,所以說我們人不能往生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再忙的,像我們都很會利用時間,刷牙的時候,刷下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是念不清楚而已,但是也知道在念佛,(師父示范邊刷牙邊念佛貌)每句都佛號,對不對?你不會運用而已,哪有分在哪裡,所以說不妨密憶,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能想,喻如世間人一切事,這個心經過任何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不妨密憶,好好的想,【前事宛然。】你所要辦的事情你也清清楚楚。所以【念佛之心、亦應如是。若或失念、數數攝還。】一次再一次的攝回來。【久久成性、】久了你就習慣,成性就是習慣性,刀傷、燙傷,阿彌陀佛,蚊蟲咬傷,阿彌陀佛,不用改作三馬軟膏,統統阿彌陀佛,所以久久成性,【任運常憶。】久了,佛就在你的心中,【又復覺心微起惡念、】我們若覺得我們的心微起這個惡念,微就是一點點,【即便憶佛。】就想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惡念就沒有。【若見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憐愍於彼、願其離苦。】希望他能夠離開這個痛苦。【如是相續念佛系心、能辦一切淨土功德。】注意聽!要相續念佛系心,這六個字就是說這個佛號一直想、一直記憶,然後無論你在吃飯、在走路,或是人家在開車你在坐車,都一直在佛號上面,動不動開口閉口都是念佛。有一次,在廁所我爬上去——因為馬桶我沒有用坐的,從小到現在,一開始用到這種化學的馬桶用坐的,坐半個小時,拉不出來,所以我一輩子到現在不曾用坐的,一定要用蹲的,無論是哪一種化學的廁所一定要用蹲的——爬上去卻滑到,摔下去:阿彌陀佛,也是在廁所念阿彌陀佛,佛號還是跑出來,所以我若死在廁所也是往生。(笑)
【若事下、謂此中專心憶念、及下攝根淨念。】攝這六根淨念。【即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說:【一向專念、觀經一心系念也。皆通事理。事則能所緣歷、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余念。念念相續、成就定力。】所以【起信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是也。】專念佛。【理則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余緣。緣心自在、成就慧力。】緣的心非常自在,成就這個智慧的力量。【起信所謂、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門疏雲。若用心存念、無有間斷、名事一心。】事一心,包括走路都可以,每一念都在佛號當中。【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四性就是生、住、異、滅,四性不生就是說我們若了解當下這個不間斷的心,【名理一心。】那麼無間斷是事一心,那麼了透,透脫出這個念心,四性不生就理一心,就是也無生、也無住、也無異、也無滅,就是無生無滅的意思,四性就生、住、異、滅性都不生。【對前四種五種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
【問。前四五門、與此事理、俱約能念為義、有異否。】就能念的人。【答。前之四五、乃標法門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約行人用心各別。】就修行人的用功方法不一樣。【是故四五門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攝四五。無混濫也。】二心就是事跟理。
【問。此中事理、與前四五。念佛判事、理觀何別。】判事相或者是理觀有什麼不同。【答。前則別判、四五門各屬事理。此則通判、四五一一並有事理。】別判跟通判。【較之、】比較起來,【前略今細、】前面比較簡單,現在是比較微細,講比較詳細的意思。【故不同也。然此二念中、雖不可缺一。亦有上智、專於理念。】就是說也有那種上智慧的人,根機比較利的人,理念就是證悟到無生,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麼這個叫做理念。【或有鈍根、】所謂的鈍根【專於事念。】事念就是說借重外境來念佛。【或有中人、】中根器的人,【兼於理事。】兼於理念跟兼於事念。【皆隨機宜、不必疑阻。】就是說都隨眾生的適合,不必懷疑。【以得見佛、利益同故。】只要你能夠見佛,所以利益都是相同的。【佛亦下。】佛的下面也是同樣這樣。
【問。三中法身、】法身、報身、應身裡面的法身,三身當中的法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稱為事耶。】就是說三身,我們一般說的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理性身,十身,《華嚴經》裡面的十身裡面的智空,智慧跟空都是理體,為什麼稱為事相?【答。隨數量(三、十。數也)】“三”指三身,“十”指十身,不是三十。【故。屬佛身(身、相。事也)故。】答,隨著數量三身、十身,這都是佛的身分開來。
【問。起信雲。若人專念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即得見佛。豈非事念。又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勤就是精進。【畢竟得生。】極樂世界。【豈非理念。今何以法、不屬理耶。】為什麼這法身不屬於理性呢?今何以法,不屬於理體呢?【答。】這理比較難懂,【論對報化、故屬理念。】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講那當然是屬於理念,如果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說,法身是屬於理念,【今對一真、】但是現在是對一真法界來講的,是絕對的本體,【故又屬事。】一真就是沒有任何對立的,因為法、報、化是三個身裡面取一個叫做法身,二個叫做事相,一個是理念,一個叫事念,就一真法界,報、化、法身統統是一真,所以他是沒有敵對,沒有對立的觀念,都沒有,法身對報身跟化身,當然他是屬於理念,若是對這個一真法界,他也是屬於事相,也是事念。【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動法界、】不動法界,如如不動,【系緣法界等。】《華嚴經》在講的都是法界。【大疏亦雲。一法界行、亦無一故。】一個法界行連一都沒有。
【問。十身佛、獨出華嚴、余所無者。】就是說講到十身,唯識學講三身嘛!法身、應身、報身,《華嚴經》就講十身佛,獨出華嚴,只出自《華嚴經》裡面,其他的經典沒有。【雲何今教念耶。】現在怎麼教我們這樣念呢?【答。諸佛說教雖別、三十身同故。】所以三、十身就是三身或者十身都相同。【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德雲、】比丘,【但念十身佛也。清涼疏鈔亦雲。然其念佛三昧、總相則一。別即三身、十身、修觀各別。】下面【三身者、】跟十身有什麼不同?三身是說【謂念法報化佛。於三身中、各有依正、】所以說法身有依報跟正報,就二個,報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四個,化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六個,那麼就是二、四、六【便成六觀。】便成六個角度。【謂念法性身土、為法身依正。念報身、華藏等剎為依、十身相海等為正。】十身相海就是這十個身無量莊嚴相,叫做十身相海,十身相海等為正報,那麼這是報身。【念余淨土、水鳥樹林、為化身依。三十二相等、為化身正。】化身的正報,所以法身的依、正,報身的依、正跟化身的依、正,加起來剛好是六,這是講“三身者”。下面講【十身者、】十身為【為念願、】就是說佛的十個身,第一個是由念力跟願力所構成的身叫做念願身,第二個叫做【智、】就是由智慧所造成的報身,第三以【法、】為身,第四這個身有【力持、】的力量,第五【意生、】就是說隨自己的意思往生哪裡就往生哪裡,叫做意生身。這個意生身就是說沒有隔陰之迷,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隨你的意思到處轉世,到處怎麼樣變化(意生身),再來就【化、】身,變化身,【威勢、】威勢就是說一種莊嚴的力量,威德的意思,威德的身,再來就是【及菩提、】就是覺悟,再來【福德、】再來是【相好莊嚴身。】這十身是《華嚴經》講的。【如是重重成帝網境。】成帝網境就是說念願身同時就包括底下九個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智身也包括其他九個,這重重無盡的意思。【則入普賢念佛之門。詳在六十二卷。】因為是《八十華嚴》嘛!所以有六十二卷。【行布、漸次也。】漸漸、漸漸,【圓融、一念也。】行布就是有次第的,圓融就是一念。【利根、則圓融。】這利根的人,做什麼事情他都會圓融,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受一點委屈,只有把事情圓融。【下愚、】下愚的人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什麼事情他就是要斗爭,就是沒有辦法圓融,【則漸次。中根、則不定。又或利根先理後事、】先這個理才後事,【鈍根先事後理。皆隨機便、無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約當部四卷、三如來藏心明。若對所念理中、法界應雲先無為理法界佛。】念這個理性佛來講,法界應該是先無為理法界佛,無為就是理法界佛。【次有為事法界佛。】所以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四法界。【後理事無障礙法界佛。以法界、如來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就是相同,不相上下。【問下、通妨。】通妨就是說有人來問難,我們來解答他的疑問,妨就是問難。【初釋二種念中、隨用一種、】一開始兩種念當中,我們隨用一種,【不須兼具難。】兼具就是說不須要兼心,要不然就兼這個佛,第一個問難就是說不須要兼心或者是兼佛,這兩個,心跟佛同時兼,【次釋心佛即中、隨念一即、】你念佛也好,或是念心也好,所以【不必並驅難。】不必同時除掉,驅就是除掉。【三釋即心即佛、成心佛兩存難。】你到底是存心還是存這個佛呢?所以這就是即心即佛,就是一體兩面的,兩個不相離。【定中見者。華嚴四十六雲。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佛現其前等。六十二雲。】六十二就是第六十二卷。【住自在心念佛門、隨自心樂、現其像故。】所以【住一切境念佛門、普於諸境、見佛現故。楞伽雲。諸佛有二加持。謂令入三昧(一也)、現身灌頂(二也)、】現身灌頂,就是加持的意思,比如說摩頂也是屬於灌頂的一種,或是說用水,或是說跟你授記,灌頂是根據印度的習俗,印度國王要登位時,用聖水(恆河的聖水)先灌在太子的頂,他就變成國王,所以這個灌頂又表示進入聖位的意思。灌頂實在講不是我們中國的名詞,中國沒有這樣,若成年叫做弱冠,二十歲的時候,用一個帽子讓你戴,作一個儀式,表示成年了。【諸菩薩等為二持故、】諸佛菩薩為我們加持,【即能親見一切諸佛。觀經雲。無量壽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禅觀中、皆得見也。夢中見者、法華雲。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獅子座、】因為獅子一吼,百獸都逃走,意思是說只要上台說法,那個座叫做師子座,就是作獅子吼,師子座就是佛說法,【圍繞說法。】圍繞,因為佛旁邊都有一些弟子。【彌陀下輩文雲。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凡事夢見過佛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往生。【報終見佛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一心信樂。】你只要真的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鼓音王經雲。若有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所以你說要往生哪有困難?沒有,你只要能聽到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不困難。【華中見者。觀經下品中生文雲。】下品中生裡面這麼說,【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生蓮華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音勢至、為說經典。】
【問。今有專心念佛、於定夢中、亦不見佛。又有一生念佛、及臨終時、亦不生方。】也不生,所以說又有一生念佛,臨命終的時候亦不生,【何也。】為什麼不生呢?【答。專心念佛、定夢不見者。由其過去業障重故。現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無障則顯加、】就是很明顯,就是說佛加被你加被得很明顯,【令其親見。】這平常的人很難,平常的人要念佛念到親自見到佛的,這很難,所以我們一切眾生皆是屬於業障重的眾生,不可能說沒障礙,沒障礙不可能到這個娑婆世界。【二者障重則冥加、】暗暗的加被叫做冥加,【暗令得益。】你只要念佛,真的作早課、晚課,佛每天都為你打卡,你今天有報到,所以我們若要做功德,有什麼功德呢?早上若打電話,給那個真正要修行的人,他爬不起來,電話聲三聲,鈴、鈴、鈴,他都不用拿聽筒,省一塊錢,他就知道要起來拜佛。你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那有罪,你要叫人起來拜佛,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這是講一個故事,這個殺豬跟念經的住隔壁,阿婆念經,殺豬的住隔壁,阿婆跟殺豬的先商量好,他們兩個都要三點爬起來精進,誰先起來,就誰先叫誰,殺豬的若今天比較早起,“喂!阿婆起來念經哦!”阿婆若比較早起,說:“喂!殺豬的,起來殺豬了。”兩人每天這樣叫,死了之後阿婆墮到地獄,這殺豬的生到天堂,可高興了,(這是)叫人念經(的果報)啊!這阿婆:“奇怪!我念經念一輩子怎麼跑到這裡,閻羅王怎麼這樣。”“阿婆!你每天都叫人家起來殺豬,你會起來念經,都是殺豬的叫你的。”(笑)這是講講笑話,就是說我們要做這個因緣,就要做好的,我們寧願叫人家起來念經做功德,可不要叫人家起來殺豬。只要你真的有在用功,那麼諸佛就會加被。【故普賢雲。有諸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時分身、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令就。】你看看!所以我們念佛的人都有佛祖暗中在加被,真的。【一生念佛、不生方者。】不生,不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念佛不精誠故。】不精誠,精就是精進,誠就是誠懇,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是這兩個字,就是精誠,就是精進、誠懇,祈求佛菩薩加被我們,我們是障礙的凡夫嘛!【生疑不笃信故。無有往生願故。】下面那句比較難,生信大家都信,可是斷這個貪愛,噢!這個難,【不能斷貪愛故。】也不能往生,雖然他每天很用功,可是他這個貪愛力量太大,他知道深信佛法,也知道極樂世界,也願意往生,可是他這個貪愛的力量,貪愛五欲六塵,這個孩子的感情分不開,夫妻的感情分不開,或這個男女朋友的愛分不開,所以人家說:你們出家很無情。對!對!對!但是出家人很慈悲,不能講情,情是世間的束縛,“你們出家人好像很無情”,本來就不能有“情”,情底下一定有一個執嘛!情執、情執嘛!眾生就是有情,有情底下一定加一個字,就是執,執就不能往生,所以不能說師父很有感情,要說師父很慈悲,這個師父很慈悲,非常的慈悲。如果一個人他真的很用功在念佛,他不能斷這個貪愛,那也免談。你不能斷貪愛你臨命終眼睛快合起來的時候,都是對方的影像,對方的像。恨是貪的一種,反面的貪愛叫做恨,貪這個愛不是只有執著兩個人感情很好叫做愛,這弄錯了,恨也是愛的一種,為什麼?你愛而生這個恨這是一個反面的愛,因為愛得不能夠圓融變成反面的愛,你愛什麼?恨他也是愛的一種,也是情執的一種,所以恨一個人不要恨到死,這個愛與恨一定要放才能夠捨,我常常跟這些佛教徒講,說:過去若有人對不起你,你再過三年看他如何,他會很淒慘,什麼人比較有底(福),一定是古意(老實)人比較有底(福),你注意看!那個很可惡的,每天都欺負人家的,我告訴你:這個人欺負別人,惡人自有報應,所以說不管誰欺負你,人欺、天欺,因果不會欺負你的,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怎樣可惡,侮辱別人,傷害別人,在目前他沾沾自喜,在因果來講,他輸,所以什麼是最偉大的人?沉默寡言、忍辱的人,不解釋的這個人,是最偉大的人。但是不解釋的本身還不能有恨,不解釋有好幾種,一種是聖人的沉默,聖人沉默因為無所著;還有一種是什麼?是凡夫,就是說,“唉!我不要解釋了”;一種是小人的不解釋,“哼、哼,下次你就知道!”所以這個沉默寡言不解釋,不是大善就是大惡,你不要看他靜靜的吃三大碗,你若讓他拿起刀來會殺死人。
【問。現在善根淺薄、可以增修。過去業障深重、雲何得知、而為對治。答。有二揀別。】就是說業障重、善根比較薄的人,有二種選擇,把筆拿起來,【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發相、】這是第一個,把它畫一個框框,寫一個:甲,翻開47頁,第二行最下面,二者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畫一個大框框,寫一個:乙,第一大段是這個地方,這樣慢慢來解釋。“一者三昧中”,在三昧當中,“若有善根發相,”【則知過去種植善因。何為善發、略開四種。一念化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三昧中、忽然憶佛修六度萬行、】他就知道佛在修這個菩薩道是很辛苦,他現在每天都是為了小事情在計較,為了這同參道友的一點缺點在煩惱,他現在念佛念到後來悟到,悟到說那個佛是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種種六度萬行,受無量的苦,這樣人家有辦法,而我們是為了一點小事在煩惱,他會慚愧,我們看我們自己的貌相,【成三十二相。】所以這三十二相要說好,也不好,這阿難就是長得太俊,很高,三十相,一出去,整路上都喜歡阿難,整個街上那個女眾,大家看到阿難都傻住了,都不知道要念阿彌陀佛,因為太過莊嚴,所以說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個子矮貌相丑,其實反而好修行,那看那個達摩祖師,你看!丑得多嚴重,胡須,眼睛瞪那麼大,他就是好修行,他無障無礙,因此長得好看的人也有好處就是說他度眾生方便,因為每一個男的或女的都喜歡看貌相莊嚴的,像這個佛像一樣,這個佛像若雕刻得很莊嚴,光是看到就很喜歡頂禮,那法師若長得很俊,你就很喜歡站在他旁邊,無形中就被他感化,這個力量很大,像我們上次講的,長得很莊嚴,看到就證無生法忍。那麼丑也有丑的好處,因為他修行一輩子,要發生危險也發生不來,沒有這種機會,過去有比丘尼長得太漂亮自己毀容,她每天後面跟著很多男眾,雖然她已出家,不過她非常好看(很美),所以她覺得很麻煩,自己毀容,也不須要這樣子,哎呀!你要叫我毀容,我怎麼捨得這樣,變成黑白郎君,黑一邊白一邊,哇!慘了,這以後講經誰要聽,這麼好的臉把它毀容,這不好,這不須要這樣,心無所著就好。下面,看到佛這麼莊嚴,【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說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時、生敬愛心。開發三昧、增進佛行。或於定中、見佛身相、心淨信解。或於夢中、聞佛說法、覺悟佛心。】這就是善根發現。【二念報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時、忽然憶佛圓滿果報之身、皆是無漏功德成就。相好光明、一一無量。神通智慧、充滿法界。相續湛然、】湛然就是清清楚楚,【盡未來際。作是念時、慧解分明、】慧解就是悟,慧解分明就是有所悟,【定必安隱、】他的定是建立在智慧,定如果建立在意識形態的暫時的降伏,那是不安穩的,定一定要建立在慧,空慧上面,要建立在空的智慧當中,像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悟到空,運用本性的智慧,所以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楞嚴經》講的,那伽常在定,無一不定時,無論行、住、坐、臥生活起居他都在定,為什麼?他悟到畢竟空,畢竟空就沒有一法可得,你想想看!一個人悟到這個世間無一法可得,沒有一種可以讓他執著的,你說他哪裡有痛苦呢?他失去再多的財產也是等於空,他擁有再多的財產也知道這個是空,一個人已經擺脫這個得失的觀念,放下外在的財富,內心得到無量的安詳,一個修行人不能找到這個空性的理念,不要講你在修行,你每天都會煩惱的,你會為了別人的是非長短光是煩惱就煩惱死了,像師父今天我才不管你是非善惡,誰做誰負因果,我不會管你的,我不管你做過什麼,我有這個德行,你就會來找我。所以說我們度眾生,諸位法師!我告訴你,沒德行在度眾生就是追眾生,有德行的法師,眾生會追他,我們不用怕度不到眾生,今天若沒這個實力,沒這個智慧,沒這個德行,眾生就離開我們,我們做師父的,你來讓我度,有沒有人要讓我度?你一直追眾生,人家不給你度啊!所以沒有智慧、沒有實力、沒有德行的,每天都追眾生,希望眾生給他度,有德行的人不會這樣子,你就是躲在六龜、七龜、八龜人家都會把你挖出來,不用擔心,就怕你沒有辦法,所以說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問題,還有一點修學佛法一定要在善知識的旁邊,再三的勸告你,你說你自己修行,旁邊沒有師父,沒有善知識,你在那邊繞圈子繞十年,不如善知識講一句話,我告訴你,你千萬要記住師父的話,不管你出家、在家,不管什麼一定要有師父,而且這個師父一定要非常大智慧,強而有力量,他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否則的話很容易變。所以我們人要, 老實,老實不來,沒有辦法,所以我看到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我覺得這位居士很偉大,非常、非常偉大,這是我心目中一位非常敬佩的一個老居士,非常、非常贊歎的一個老居士,他很扎實,什麼都沒有,他常常講:我是一品惑沒有斷的凡夫,我也不會什麼,什麼都不會,我就老實念佛,老老實實。李老師常常講:我不如老太婆。他為什麼常常這樣講?因為老太婆會扎實的念佛,她每天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起分別嘛!我們就沒有辦法,想愈快愈好,想開快車,不必斷欲望又可以了生死,又可以度眾生的,又可以解脫生死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我們人一輩子他能夠穩住不受到動搖,這樣老老實實念佛,像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教化出來的那個弟子,在往生的時候,晚上二、三點佛放光,全家都看到現在虛空,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這個平凡的人的道友晚上三更半夜爬起來拉尿,見到阿彌陀佛,怎麼那麼大的光明,跑去看,咦!同參道友往生了,原來是佛來接引他,他哪有說什麼很特別,沒有啊!他很平凡,他哪有整天說:“我要找到一個最快的法門”。沒有,一直念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佛,老老實實的。我們沒有辦法,師父沒有權利干涉徒弟修什麼法,你們要修什麼法我都沒有權利,但是你要是能聽這個印光大師這“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我常常說為什麼你們不把那個高僧大德的話,當作是警惕,為什麼都是用你自己的念頭受到那種虛偽的傳染,虛偽的這個廣告,你的心就動搖,你為什麼不聽祖師大德,那個全身火化出來二、三千顆捨利子,弘一律師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印光大師幾個月後要往生他都告訴你很清楚,火化出來幾千顆捨利子,你為什麼把祖師大德的話都當作馬耳東風?所以說末法這個時候,談玄說妙,然後心浮動,什麼是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他若看到人家寫一篇,噢!很感應,就被拉走了,就完了,我告訴你,我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親近忏雲法師,從來不談這個(感應),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後,這個往生的身體放在那個地方幾十天,一只蒼蠅都沒有,他的學生都跪在那個地方坐著一直念佛,就是一直助念,一直念佛,李老師沒有散發出一點惡臭,你想何等的人,這是何等的在家居士!他有一個偉大的地方,就是老老實實,安分守己該做他就做,教化,每天就是這樣,他教導他的徒弟從來不談玄說妙,他就是:你要好好做人,你若是人家的太太,你好好做太太,你若是人家的先生,你好好做先生,你一心念佛就好,不要超過你的規矩,不要超過你這個職責、你的身份,所以說要用這種定其實並不是很困難,所以你要慧解分明,必定安穩,【善念相續。】我認為還要有一點點善根,還要有福德,沒有那麼容易的,簡單講什麼叫做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最老實的人,不談玄、不說妙,不談感應、不講神通,就是最了不起的人。我這裡也不談這些稀奇古怪的,你聽過師父講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嗎?我也一樣,我比你們都不如,我也是一個生死凡夫。所以我們一定要穩住,不要動不動就被境界牽走,人家講幾句話他就馬上走了,悲哀、悲哀。從頭到尾,我修過密宗修過四年,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大二、大三、大四,一直到畢業,我灌過幾個頂,本身還開過頂,這吉祥草還插了半枝,從師父的第八意識這個頂門開下去,吉祥草沒進去這麼深,我也沒有講什麼很特殊的,那金剛上師也嚇一跳,“這下孩子怎麼開得這麼快”。我還是勸你念佛嘛!我修過綠度母、紅觀音、白觀音、地藏法、頗瓦法,四加行。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念佛。下面說【或於定中、聞說不思議佛法境界、即便出生無量智慧法門。或於夢中、見八萬四千諸妙相好、即便出生無量願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發相者。】念法佛,【於三昧時、忽然憶佛真實性身、清淨無相、猶如虛空。】像虛空這樣。【唯是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境界。】世谛就是生滅,有為的生滅法。【離生離滅、無作無為、非來非去、不減不增。作是念時、善心開發、入定安樂。】所以我才告訴諸位,說:悟到空性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觀無常當體即空,無一法可得。所以【通達無量法門、現起無邊佛境。或於定中、見佛以微妙法身、具諸相好。即便覺悟。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唯識雲。法身。五法為性。】五法為性,這個就是五分法身。【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不是淨法界才叫做法身。【如是悟時、開發實智、】實智就是空性,【三昧現前。】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定中。【或於夢中、見佛以諸法如義、而為其身。即便覺悟、以真如為佛、無境不是佛。】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佛。【大品雲。諸法如實相。諸法如實、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別佛。如是悟時、清淨六根、法性現前。】一切法皆如,也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當體就是空,一切法就是如,你起心動念就不對,無念可得,無法可得,所以當體就是如,不生也不滅,所以你就會感受那個涅槃的安詳境界是什麼,要感受到這個涅槃的安詳境界,必須悟到空性的畢竟叫做畢竟空,一切法了不可得,不能執一法,執一法即障道。【四念十佛、善根發相者。於禅觀中、忽然憶佛、法界身雲。依正圓融真應無礙。一多即入、大小隱顯。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時、開發無盡善心、出生無盡三昧。滅重重煩惱。顯重重法性。或於定中、見無障礙佛。剎剎塵塵、現身說法。】
問。念佛佛現、亦有魔否。念佛所發善根、亦有魔作否耶。
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我看有的人修行修到……,都會著魔,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都有一種聲音,很多人都這樣,我現在碰到的差不多有幾百個,修行不如怎麼修的,去拜這個神,拜一拜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有這個聲音,念楞嚴咒也沒有用,念這個大悲咒也沒有用,一開始親近,親近錯了,那個很難,有的人十年都去不掉,耳邊有人跟他講話,整天都有人跟他講話。【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須當辨識。經論開二。一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為魔事。】所現的相好跟經典不合這就是魔。【二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為魔事。】比如你參禅、參禅,參一參,咦!佛祖現前,那就是著魔了,參禅的人不著相,如阿彌陀佛現前那就是魔。【至於善根、發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約心境久速。】這很重要,要證明你是不是有著魔,這很重要,【謂此見佛聞法等事、】見到佛,聞法,夢中佛來跟你說法,見到佛,【若是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就是說你若是真正念佛念到有感應,佛是現前來給你看,馬上就消失,【習因善心、】要保持這個道力,【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就不是這樣,【則報因境相、久久不滅。】不去掉,就是我剛才跟你講的,耳邊常常有人跟他說法,那就是魔,佛不會這樣擾亂你,【或謝去更來擾亂。】你要去(除),你去不掉,除,除不掉,每天都讓你見到空虛佛像、西方三聖,那問題大了,問題大了,佛不會這樣,佛讓你見到產生你的信心他就走,魔不同,魔一直來讓你看,一次又一次來給你看,你要掃,掃不掉,那就是魔。【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變成惡念。【二約煩惱輕重。謂見善相發時、】你見到佛的時候,【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眾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作。若見善相現己、雖未證禅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三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功德很大。【此為善發相也。若邪正未了。應當用二法以對治之。一者止法。謂深入三昧、一心念佛。於所現相悉知虛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捨。】這個對修行最重要,你不管他有來、沒來,你就是心裡很清楚地念佛,所以這個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偉大:不論見不見,但問定不定。就是說你不管他有看到、沒看到,問題是你的心定、不定,你是不是在念佛,定在念佛你就不要管他,魔也好,魔來都不要理他,無所著,不論見不見,但論定不定,心是不是有定在念佛,你若有定在念佛,看到,也不要理他。【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者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推檢現相就是推測這個現相,【不見生處。】來,無來,去,也無去。【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然念佛遇魔、亦萬中一也。】就是說你念佛若遇到魔障,一萬個當中才只有一個有可能而已,你就是求生心切,你就是求這個感應心切,求到最後就變成魔,你有注意看那個《阿彌陀經》: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都教你念阿彌陀佛,這些自稱為活佛的人難道會比一切諸佛還厲害?冷靜想想看,你就不會對這個外在的神通所迷惑,你不會這樣,你就穩住這個道場,穩住這個道場,好好地聽經聞法。【良由修淨業人、具三種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攝取力、雲何邪魔、得便擾害、】念力夠,本來的佛性力,佛對我們攝取力,怎麼可能著魔?所以得便擾害,【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是故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注意看!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根本就不要懷疑。【而雲必定下、釋疑難也。妨曰、】就是有人這樣問,【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雲何有佛現在前耶、故此通雲、有二意故、佛必定見、一約他佛。謂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應。不妨來去。】因為他本來就無生滅,但是神通自在,你講來去,實在是不來不去,不妨講來去,就是說一個人證悟到法界平等心,不妨說這是桌子,這是椅子,分別,沒有關系,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是故心淨佛現、心垢佛滅。其猶水澄月來、水濁月亡也。二約自佛、謂本覺心佛、本無來去。依覺不覺、不妨出沒。】有時候覺,有時候不覺,有時候不妨出沒,究竟是一樣的,但是還沒有完全覺悟是有所不同。【是故心迷佛隱。心悟佛顯。其猶鏡塵光暗、鏡潔光明也。此中下、亦釋疑也。】懷疑。【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來念眾生意。】眾生的意思。【雲何合內、無佛念耶。】內就是沒有佛念,一如的意思。所以【故此通雲。眾生無有信願、故此再三勸勉。】勉勵眾生。所以【佛念眾生、乃佛自願、何待言也。】沒有什麼好講的,本來佛就是慈愍眾生嘛!就像師父上台講經說法本來就是我的責任嘛!這個沒有什麼條件的,沒有任何的條件的,所以喜歡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要說喜歡你所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做我們……,喜歡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自己都感覺很喜歡,不要說喜歡做你的一切,你自己喜歡的你才要做,那麼這樣不太好,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講經說法,師父上台,我沒有什麼任何條件,我覺得我很法喜,講給大家聽,也是讓我自己自修,我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力量跟這個悟性,所以說我們若要修行都要把它覺得說,我們是一個佛教徒,慈悲喜捨是當然的,犧牲奉獻是當然的,無爭是當然的,不要說要去出家,或是要在家修行,整天為了小事在那裡亂七八糟,那像什麼?像什麼呢?所以我們這個僧團很安慰,現在三十幾個都是這樣子的清淨,都是這樣的無爭,真的是想不到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不知是地理好還是怎樣,誰知道?我們這幾個法師,三十個不曾大呼小叫,不曾他罵他,他罵他,他給你難堪,不會,大家都很互相尊重,怎麼會這麼好的徒弟呢?好得讓我很驚訝!很驚訝!我常說:歹竹長出好筍,(歹竹長出好筍,)真的,這二、三十個徒弟到現在不曾對我大呼小叫,不曾,不曾,很好,很好,真的,大家都很盡心盡力,真的很了不起,我一直發現說這些徒弟,不是我一直在贊歎自己的徒弟,真的,很善良、很善良,看起來師父最差,師父最差,這些都是菩薩示現的。
(丙)三宗趣
【三宗趣旨歸者。】說這部《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旨歸是【有總有別。】總就是說整部經【總以憶佛念佛為宗。】憶佛,我們常常要以想佛、念佛為宗旨,憶佛、念佛能夠【見佛】就可以【入】無生法【忍、】就【心境圓通】這是這一部經最大的【為趣。】能夠見佛證得無生法忍,心境能夠圓通,這是這部經最重要的地方,【別有五對。】五對,第一是教跟義一對,第二是事跟理一對,第三是境跟智慧一對,第四是行跟位一對,第五是因跟果一對,總共有五對。
現在來看第一對,【一教義、以教說為宗、】以教說為宗的意思是說我教導你來說明這念佛法門,這部經就是教導眾生來說明念佛的法門 ,就是這部經的宗,能夠【令達義】義就是道理,能夠讓你了解念佛的道理,這叫做達義【為趣。】上面一個字就“教”,底下一個字就“義”,教跟義形成一個“對”。【二事理、舉事相為宗、诠顯理為趣。】所以說事跟理又一個宗趣,【三境智、】境界跟智慧,【三佛】就是法身、報身跟應身為【境】界,這【為宗、】【二觀智為趣。】這個二觀要寫下來,二觀就是能觀之心,所觀之理,那麼這個是二觀之智,能觀之心,能觀照的心,所觀照的理,就是二觀智為趣。所以上面一個境,下面一個智,境跟智這又是一對,【四行位、】一對,【信願行為宗、】這個行就是要去實踐,【入不退為趣。】上面加一個字:位不退,加一個“位”字,不退是一個位嘛!那麼這個不退有好幾種講法,後面會講到這不退的情形,不退轉的情形有很多種,所以你若加一個:入位不退為趣,這樣就比較清楚,這樣就變成行跟位又一對,因為信、願、行念佛作宗,到後來你就不退轉,【五因果、以因行為宗、克果德為趣。】因為你因地修行作宗,那麼克果,克是剋期取證,達的意思,達到果的德,克就是達,達到這個果的德為趣,所以這因果一對。
下面是在解釋不退的意思,【不退者、】底下寫一個:
甲,【信淨土、離三界、位不退也。】你能夠相信淨土念佛,離開三界你就能得到位不退。
乙:【願見佛、念佛心、念不退也。】願意見到佛,我們心心來念佛,這就是念不退。
丙:【行淨業、攝佛人、行不退也。】好好的做,做清淨的業,攝佛人就是攝念佛人,就是我們要發一個慈悲心來攝受肯用功的人,意思是說利他,利他之行,利益眾生這叫做行淨業,我們不可以自私,只有我們聽到無上的這個淨土法門,只有我們到極樂世界,(自己)好就好,我們知道又捨不得講,這樣不可以,這樣不好。我們人自私自私到。。。,像我那一天去看邱醫師,邱醫師說:有的人慈悲,慈悲到這樣救人,他用生命,有的人是吝啬,邱醫師就講一個故事,他說上次有一個女眾,她病苦病得很嚴重,奄奄一息了,現在人家跟她介紹,被邱醫師治好,治好時,左鄰右捨說:噢!那是沒救的病,被哪一個醫生治好,拜托你介紹我一下。說:不要!她跟他介紹,讓醫生這樣看,說不要就是不要向他介紹,你想想看!我介紹他去給醫生看,這樣我有少掉什麼東西,你想想這種人要怎麼做人呢?她病苦好了,向人介紹個醫生,告訴他醫生在哪裡,竟然不跟他講,我聽了很難過,那也不須用到一毛錢,不用,她偏不要,就像我們冰箱的東西,寧願冰起來發臭,她就捨不得拿出來給人家吃,世間就是有這種人,這很悲哀,很可憐,所以說我們不可以自私,我們是學佛的人。攝念佛人,就行不退。
下面,又寫一個,甲:【又信化佛教、】信這個化佛的教化,化佛,像釋迦牟尼佛應化身,【超凡外道、信不退也。】
乙:【願報佛果、】希望能夠得到報身佛,願報佛就是說希望他的將來能夠得到報身佛,【超二乘境、念不退也。】
丙:【行法佛理、】法佛就是法身佛,行這個法身佛就是無相法,無相就是實智,所以他就【超權】權就是方便權,權是權巧的菩薩,【修證、行不退也。】
這個不退就是信、願、行,這個甲乙丙我這樣為你列出來,你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看得很清楚,以後你自己看這個經典,噢!這個甲乙丙,甲乙丙,就可以分門別類這樣看起來。不退的道理就是這一些。
【起信疏雲。】《起信疏》這麼說,【約有三位。】三位就是【一】,十【信】,十【行未滿、】十信的菩薩跟十行的菩薩還沒滿,未滿就是還不到,未達到圓滿的境界,【未名不退。】【但】是因為他【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同樣,這是不退的解釋,我們今天若是能在講堂,無論刮風下雨,只要我們有開課,你照樣用你的生命不退轉聽經聞法,保持這顆清淨心、精進心,你也是一個不退轉的人,當然我們這是方便說不退轉,就是說你不會懈怠的意思,不是真正菩薩不退轉。【二信滿己去、】把筆拿起來,已去就是超過十信位的意思,信滿就是十信位已經滿,已去就是超過,這古文看起來就是怪怪的,它(還不如)干脆就說:超過十信位,【入十住位、】這樣講大家不是比較清楚嘛,已去,已去是什麼意思?人家會搞不清楚。信滿已去就是說十信位已經滿了,若超過這十信位,那麼就入這個十住位,就圓教來講,藏、通、別、圓的圓教來講,【得見法身、住於正定、故名不退。】正定的意思就是決定成佛,不會落入凡夫叫做正定聚,所以有這個邪定聚、不定聚跟正定聚,你若是入這個十住位,見法身就是無相,那麼這就是正定聚,就決定成佛,所以名叫做不退轉。再來,第【三】、【三賢】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地,十地以前的叫做三賢,這個【位滿、】了,滿就【入初地】入初地,【去、】就是超過初地,【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噢!就有無邊的淨土,【故名不退。】
下面也是寫甲、乙、丙。甲:【由信、成信不退。】你若由信,信、願、行的信,你就能夠達到信不退,乙:【由願、成住不退。】十住不退,十住菩薩位不退,丙:【由行、成地不退。】十地不退。
【地論師雲。】要寫個:甲:十【住是證不退。】
乙:是十【行是位不退。】十住叫做證悟到不退,剛剛悟到,若十行就是位不退。
丙:十回【向】就【是行不退。】
丁:十【地】就【是念不退。】我們以前都說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我們現在這裡多一個證不退,證悟不退,證不退就是說初見法身,見到無相法那當然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那麼他就不會退轉。
【由信、】信、願、行三資糧,你因為有信你就能夠【成證。】就成為證不退,跟【位。】不退,這兩個,你若從信願行三資糧的【行、】甲跟乙就是【成行。】不退,若是【願、】就【成】為【念也。】不退,它是將信願行,配這個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第一個信就配合兩種不退——證不退跟位不退,那麼行呢?就構成行不退,若是願是構成念不退,就把三資糧配合四種不退而去分配,這樣看就很清楚。【因果、不退之所成者。因若不退、名為真因。】因此我們必須要在因地上好好下功夫,要找善知識,要找道場,堅持,絕對不要退道心,【果若不退、名為真果。信願佛土、攝根淨念、】攝這個六根,淨念,清淨念,【是不退菩提因行也。】我們若信願,要深信、要切願有這個佛土,攝這個六根來念佛,這就是不退菩提因地的修行,你就能夠【得三摩地、】就是三昧。三摩地、三昧只是翻譯的不同而已,【第一圓通。】這第一就是最高無上的,最快的,【是不退菩提果德也。】簡單講就是你一定要念佛,離此念佛沒有其他的法門。
【文有三重。】
甲:【憶念彼佛、因也。現當見佛、果也。】你若憶念彼佛,因地用這樣修行,腦筋常常在想佛,常常在想這個極樂世界,都沒有忘記它,現前當來你就能見佛,這就是果。
乙:【念見近佛、因也。心開香嚴、果也。】念見近佛就是說你這個念、這個念,一直念,咦!感覺上已經接近佛了,你就用這個更成熟的 ,我們念佛,念佛念久了會感覺很親切感,佛就在我們的心中,念久了就是好像很接近佛,將來心開香嚴,就是花開見佛的意思,那就是果,心開香嚴,這個香跟嚴都是極樂世界的蓮花的一個裝飾的名詞,心開就是蓮花開,這蓮花一開就具足了香,無量的莊嚴,所以這個心開香嚴也就是將來往生極樂世界,你能夠得到無量的寶香,無量的莊嚴,這就是果的意思。
丙:【念心入忍、】念心來入這個無生法忍,這就是【因也。】念心,我們念、念。。。,念久了我們證悟到空性,念佛的人就不跟眾生一般的見地,【攝人歸土、果也。】
【四略釋題名者、有四對義。初總別。謂楞嚴三字、總稱也。總通彼大部故。勢等七字、別號也。別局此一章故。二教義。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是因、能修觀故。四人法。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禀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甲:【初總別。】一對,什麼叫做總呢?什麼叫做別呢?【謂楞嚴三字、總稱也。】楞嚴就是定的別名,總稱,【總通彼大部故。】大部就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其實這部經的經名很長,所以說這就是總稱,就是楞嚴,通彼大部經,若這部【勢等七字、】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這個叫做【別號也。】楞嚴是總稱,就是說整部經,《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七個字叫做別號,只有這章而已,或是《楞嚴經》裡面的一章節錄出來,所以【別局此一章故。】局就是限制於,只限這一章,叫做總別一對。
乙,【二教義。】第二對,教跟義,這就是第二對,【就前別中、分教義二。謂章之一字、是能诠教也。】這古文就是不好念,可是這不困難,很簡單,“就前別中”,就前面的總別裡面的別,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的意思,就前面,前面就是總別嘛!一對嘛!“別中”,因為總跟別,意思就是說“就前面的別”,那就是只有《勢至念佛圓通章》這一章,只有這章而已,分教跟義二種情形來講。下面說“章”這字就是能诠教也,(這章)就是《勢至念佛圓通章》,最後那個章,就是能夠解釋的,專門在解釋,能诠教,是能夠诠釋這個教義的,那麼《勢至念佛圓通》六字,【勢等六字。是所诠義也。】所解釋的道理,所以最後那一章就是能诠釋的教,那麼《勢至念佛圓通》,這六個字就是這一章所诠釋的道理。
丙,【三果因。就前義中、開此一對。】就是就前面所講的道理,建立這個果跟因一對,【謂圓通是果、所證境故。勢等】念佛,那麼這就【是因、】就是【能修觀故。】就是大勢至菩薩他藉著念佛的法門,這個因地來修行、來修觀,到後來證到圓通所證的境界,所以圓通是果,勢至念佛這是因,所以一個是所證到的境界,是果,一個是能修的觀,這是因,果跟因又一對。
丁,第【四】對,【人法。】一對,【就前因中、分成此對。念佛、法也、即所稟法。】所依照這個法就是稟承的法,就是所稟的法,稟就是承,依照,承就是承受,這個法。【勢至、人也、是能宏人、】因為大勢至菩薩在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修行,現在對我們啟發這個念佛的法門,接引攝受眾生來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念佛念得這麼勤,就是大勢至菩薩的功勞,他教我們怎麼做、怎麼念,是能宏人,能夠宏揚淨土的人。【依四對義、立斯名耳。】
【初下、】根據前面的“初總別”,【釋也。】古時候的人他就要這樣寫,寫到後來他就一頭霧水,什麼“四下”,什麼“有下”、“初下”。“四下”就是從“四”那個字底下,“有下”就是“有”那個字的底下,“初下”就是從“初總別”這一段開始。古時候的人他注解就寫得很詳細,後來看經典的人卻覺得寫得太詳細,看起來會一頭霧水。初【總中】,“初”,就是說這個“總”中,【亦影一對。】也會形成一對,“影”就是形成,“總”的當中也會形成一對。【楞嚴、義也。局也。】就是限制,就“別”。
【經字、教也。】“經”這個字就是“教”,【通也。】就是“總”,就是一切經,一切的經典,所以說楞嚴就是道理,局也,那麼經就是教,就是通,通達一切。【今不出者。恐混濫故。】這個今不出,這個“出”就是如果現在不說明清楚,是說明的意思。這個出不是出來,不是這個意思。恐混濫,恐怕混合在一起也搞不清楚,《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出自《楞嚴經》。【章、屬能诠者。】章是屬於能解釋的,【謂是圓通文字、念佛教章也。】念佛教章的意思就是說教導眾生念佛的文章,這一段的文章叫做教章。這是第二(教義)。
再來就第三,【果因對、】第三對,第一個說這個“總”中也形成一對,就是“總別”一對,第二,“通局”一對,那麼再來就第三,“果因”一對。這果跟因,【亦可名境智對。圓通、】就是達到這種【境也。念佛、】就是有【智也。】的人用念佛,念久了有這智慧,就達到這個圓通的境界,所以叫做境跟智一對,【亦可名真俗、】一對,真就是空嘛!就是智嘛!俗就是境嘛!境界嘛!也可以說【理事、】一對,智就是理嘛!境界就是事嘛!也可以說【性修、】一對,智就是性嘛!境就是修嘛!所以這第三就“果因”一對。
第四【寂行對。】寂行一對,寂靜跟行持,【圓通、真理性寂也。】這個“寂”畫一個圓圈。【勢至念佛、俗事修行也。】“行”畫一個圓圈。這上面產生一個“寂”,下面產生一個“行”,這就是“寂行”一對。我們若達到圓通,證到無生法忍,通達這個真理的性,“寂”就是不生,不生滅,本性就不生滅,圓通,勢至念佛這是俗事修行,“行”就是好好的去修持,俗事修行也,所以這“寂行”一對。
(丁)初敘禮白儀
現在從這裡開始就是《圓通章》的開始,解釋經文,入這個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大勢至法王子。】有一位大勢至菩薩,法王子就是接佛的衣缽,將來要成佛的一位叫做法王子,【與其同倫。】與就是共, 同倫,這“倫”就是類,同一類的就是說跟大勢至菩薩有同樣的威德力、福德力,與其同倫,共其同類,【五十二菩薩。】這五十二菩薩,不是五十二個菩薩,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是五十二個階位的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從座起來,頂禮佛足,對佛這麼說。
(戊)初詳引古佛教诏(分二) 先總明佛出 次別示教道
(己)先總明佛出
(庚)初標名
【言念佛下。釋念佛二字。念佛有下、明念佛法門。】
底下寫一個:甲,畫一個框框,甲:【稱名者、】什麼叫做稱名念佛?【文殊般若經雲。】這句話讓我們聽到,大家都很有信心,《文殊般若經》這麼說,【眾生愚鈍、觀不能解。】觀不能解就是沒有觀照的功夫,若觀照也不能去了解、深悟,這解就是悟,觀還是不能悟,還是不能去悟道。【但令念聲相續、】讓這個念佛的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讓念佛聲這樣相續,【自得往生。】自自然然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若這樣,我們聽起來就很有信心,不然,我們怎麼辦?要叫我們開悟,我們也沒辦法,所以但令這個佛聲息息相念,因此我才告訴諸位,這念珠戴著,二十四個小時,你坐公車也好,騎摩托車也好,戴在手上,這樣你看到念珠你就。。。,騎摩托車加油,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大聲也阿彌陀佛,小聲也阿彌陀佛,都培養這個習氣,這樣臨命終才不會手忙腳亂。【彌陀經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叫做稱名,執持名號,因為你要執著倒不如執著佛號。
再來,畫個框框,底下寫個:乙,【觀像、】念佛,觀像念佛【通二。一觀現在相好光明之佛、如法華雲、起立合掌、一心觀佛。】觀像,看佛像。【二觀彩畫雕塑鑄造之佛、】比如說我們在觀釋迦牟尼佛,像我們這尊玉佛,一丈一,本來是將近九尺,墊高這個蓮花座,一丈一,很莊嚴。【如優填王、以栴檀作佛像是也。】優填王就是佛到天上說法,他都不能見到佛,很思念佛,這優填王將這個栴檀木作佛像,這樣觀想佛。
下面寫:丙,【觀想者、】觀想念佛,【十六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是法身界的意思就是說諸佛如來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他的法身,因為他的法身是無相,無相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空,一切無相,不論在哪裡念佛他都會來到你的心中,所以你只要念佛就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你的心若觀想,佛就來到你的心中,所以有的人念佛念得這麼感應就是這樣,過去一個很有德行的老居士,年紀很大,約莫六、七十歲了,快往生了,問老居士:老居士!老居士!我要怎樣修行?老居士跟他講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你吃素,第二你念珠戴著,一天到晚都念佛,都想去極樂世界,發願以後成佛度眾生,你只要聽我這兩樣就好,其余的都不要管,經典多少聽一些,聽得懂也好,聽不懂也好,你就聽我的話,第一、一定吃素,第二就念珠戴著,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就好,那臨命終才是行,都自知時至,也不用人家牽腸掛肚,都不用,時間到就說他要回去了,熱水幫他燒一燒,身體洗一洗,他說:佛要來接我了,吉祥臥,吉祥臥,全身發出這個香味出來,念佛才幾年?才四、五年而已,不到七十歲就往生了,念佛也沒幾年,往生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我們今天會覺得困難就是不能下這個死功夫,他會懷疑,他念久沒有感應,他會懷疑,他不是像這個老阿婆去聽老居士開示,這老居士說:你只要聽我的話,第一就吃素,第二就拼命念佛,其余的都不要管,臨命終都知道,清清楚楚,哪有困難?我今天因為是法師,沒說法。。。,因為佛祖養十幾年了,我要說法,多少要講,要不然我也很想像阿婆這樣,門關起來,眼睛閉上,整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整天,也有想要這樣,我的業障深重,沒辦法,責任在身,我們是佛祖在養,我們沒說法度眾生不能報佛恩,若像阿婆,你要叫她說法沒辦法,叫她度眾生沒辦法,咦!叫她念佛她有辦法,她只要吃素,堅持吃素,堅持念佛,OK!就解決生死,哪有困難?你要說很困難,就是因為我們的心不堅定,所以這個佛不能進入眾生的心裡面,簡單講就是說你全盤接受,我全部接受善知識的勸告,穩住,不改變,到死我都這樣,那位阿婆才修幾年?還不到五年的時間,至於我,我現在出家已經十三年了,我民國六十八年出家,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今年八十,就十三年,照理講往生二、三遍,都還有剩,她五年就能往生,哪有困難,不困難,其實往生極樂世界不是很困難,困難在哪裡?困難在你不決定它,不決定,你若下個決心:我絕對會往生,絕對有極樂世界,絕對有阿彌陀佛,那個心就是九牛不挽,所謂九牛不挽就是九頭牛在後面拖,我照常肯定佛講的絕對不會妄語,人家那位老太婆年紀大,念得自己都知道時間。所以說這個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就是說你是不是發決定心,(這就是)生死的要訣。你是發決定心,那沒有話講,決定心,一百個人相信,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相信,一千個人往生,問題是我們下不了決斷心,就是自認為。。。自卑感太重,我罪惡造很多,我不會往生,佛要接引了,自己障礙自己他不知道,佛就是專門要接引這個五逆十惡可憐的眾生,你只要肯悔改,若不悔改就沒辦法,所以【是故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這個心就是佛的【八十隨形好。】
再來,丁:【實相者、】實相念佛,【觀佛三昧經雲。佛告阿難。住念佛者、心印不壞。】我們一個人若心在念這個佛,我們心印不壞,怎麼解【釋曰。】呢?【谛了自心、名為念佛。】這個難了,谛了,就是徹徹底底的證悟自己的心就是佛,這才叫真正的念佛,名為念佛,因為佛就在你的念中,念當下就是佛。“谛了自心”這個難,除了大徹大悟的人。下面那句更加清楚,【如如不動、名為不壞。】你若能念佛念到如如不動,這如如不動就是不受到境界的影響,子孫對他這樣也無所謂,媳婦對他這樣也沒關系,他全部精神都放在往生極樂世界,媳婦對我好或壞,這個兒子對我好或壞,我都不管他,我只要有得吃就好,我到臨命終,百年之後我就要到極樂世界,我不擔憂別人對我好、壞,每樣都看得開,如如不動,這叫做不壞。我們沒辦法做到這樣,我們會壞,會壞就是無常法,透過這個無常的空性就如如不動,所以你說往生困難,我認為往生很簡單,你說往生很簡單,我認為很困難,看你發什麼心。所以下面說,【解脫長者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心就是佛嘛!
底下寫個:甲,【緣境者、稱名觀像、皆屬外境故。】甲:緣境念佛,那麼這就是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這都是屬於外境。好!翻倒回來,倒數第4行,你們看緣跟境,那就是緣想境界念佛,攝境唯心念佛,所以說稱名就是等於稱名念佛跟觀像念佛,都是屬於外境。
翻回來,【唯心者、依正相好、】就是依報跟正報,都很好,【唯是心作故。】這寫個:乙,叫做唯心無境。
丙,【無礙者、】念佛,叫做心境無礙念佛,【雙照事理故。】這“照”就是通,通事相也通理體名叫做照,這天台宗都是講雙遮雙照,雙照就是也照事相念佛,也照理體,通達事理的念佛叫做雙照。
再來,丁,叫做【俱泯者、】俱泯就是禅,頓,頓教,離相當體即空,離一切相,當下就是空性,【離相如空故。】這就俱泯,非心非佛,沒有能、所,沒有心、沒有佛,沒有文字,都沒有。
再來,戊,【無盡者、於一切時處境念中、】什麼叫做無盡?重重無盡念佛,一切時間跟空間,處就是空間、境界全都念佛,【普見十身諸如來故。】這十身就是《華嚴經》都是講十身,將來我們會講到華嚴的思想,就知道華嚴都是講十的,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重重無盡十法界都是以十為主。
【又大疏雲。】大疏這麼說,【古人已有五門。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你若稱名念佛,單提這個阿彌陀佛,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這也是一種【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就是知道境就是心,心就是佛,所以他都用心在【念佛門。】以他眼睛也不用看,耳朵也不用聽,一心下去用功,觀照這個心當下就是佛。【四心境無礙念佛門。】走到哪裡心境都一體。【五緣起圓通念佛門。】這緣起就包括一切的時間、空間,六根當下全都是通達無阻。【此之五門、名則盡善、釋義不周、】名字都很好,可惜解釋得不是很完全,【故今改之。】所以現在改過來。【若欲曲會。】若勉強附和他,【一二、即清涼】疏鈔,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裡面【緣境。】念佛,第一跟第二就是清涼國師所作的疏鈔,這緣境念佛,【無礙、】念佛,【兼攝俱泯。】就是說無礙這個念佛同時攝這個頓教的俱泯。【圓通、即無盡門。】因此這是會通而已。【小教等者、前之四門、約觀。】小教等等,前面講的四種念佛就是觀,這裡的五種念佛法門就是教,就這個教,前面是就這個觀,【此之五門、約教。互相影顯、思之可知。】
【清浙水慈雲灌頂沙門續法集】
(辛)先修因(分二) 初舉喻 二合法
(壬)初舉喻(分二) 初二人喻 二母子喻
(癸)初二人喻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這就是佛,一人專憶,佛專門在想眾生,【一人專忘。】眾生老是忘記,佛一直想我們,而我們眾生一直老是忘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有時候會遇到,有時候不會遇到,【或見非見。】有時候見得到,有時候見不到,所以一個是專門想我們,佛憐愍眾生,一個眾生是專門把佛忘記,底下再來不同,【二人相憶。】二個人互相憶,佛想眾生,眾生也想佛,【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生生世世,【同於形影、】不離,【不相乖異。】不互相違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子若憶母就是孩子若想母親,像母親在想孩子這個心那麼切,【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就是說常常在一起,她想他,他也想她,所以這母子感情很深,大部分我想都是母親想孩子比較多,孩子很少在想母親的,想母親的很少。如果說她嫁到好先生,先生很疼她,煮一樣熱騰騰的,你看她會端給她先生吃,還是端給她母親吃,不可能的,她一定端給她先生吃,她哪有端給她母親吃,那是她先生,她要依靠一輩子,對不對?所以我們人要做到母親優先,其他的人排在後面,這很難,若母親絕對這樣,母親對於吃的東西一定是先給孩子吃,母子天性,沒辦法,甘願讓他不孝,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今天講這一段足足有10頁的解釋,可以說非常的長。
(接上文“疏”。疏為經文的注解,鈔為疏的注解。——錄入者 注)
【憶下、唯識雲。雲何為念、】念是什麼意思?【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曾習境就是過去生生世世包括這輩子所熏習的叫做曾習境,習就是學習,讓他的心明記不忘為性,那麼漸漸有這個【定依為業。】心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數,數數,一次又一次的想,一次又一次這樣記憶受持,所以過去所感受的境界,【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未受就是沒有經過污染的體性當中,能夠令他不起這個污染,因為我們心若有定,那麼污染就不生起。【設曾所受、】過去曾經受過的,【不能明記、】在心,記不住,因為沒有定嘛!【念亦不生。】這個念佛的力量也不夠。【慈雲忏主雲。凡涉歷緣務而內心不忘於佛、】這個涉歷緣務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事情,緣務,務就是工作,緣務就是在一切工作上,你內心都不要忘記佛,【謂之憶念。譬如世人切事系心、】重要的事情放在我們的心中,【雖經歷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而不妨密憶、】靜靜的這樣思惟,所以我常常在講:今天用一個譬喻最好,就是說思念的心,思慕的人,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感情去想一個人想得不分晝夜,寢食難安那種力量,為何我們不能用這種力量來想佛呢?你說你想你那個愛人,他會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他只接引你到地獄,不然,接引到哪裡?你想你的愛人的力量那麼大,整天失戀沒有他快不行了,你怎麼不想我們沒有佛快不行了,所以說若轉這個凡夫的念變成聖人的念來想這個聖人,那種力量就很驚人,所以我們常常說我們這個修行沒時間,其實我們都浪費生命,比如說我們一星期工作五天或是六天,我們禮拜天也有時間,禮拜天來做一個短暫的閉關,閉關二個小時也好,精進用功二個小時也好,我們不是,工作了六天,我們覺得很累,門關起來,做什麼?學唱歌、學跳舞。噢!(師父唱英文歌)開始就唱了,英文不會唱就用哼的,跳,兩眼傻愣愣的,好玩、好玩,學這個,他就不會抱佛跳舞,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辦法。所以說不是我們修行的時間不夠,我們根本將我們的生命都浪費在這裡,吃、穿、住、跳舞、唱歌,接著這個講話,以講話作樂趣的人不能修行,就是這樣,講閒話,整天講那麼多話不知在講什麼,講的都重復,repeat,五分鐘可以講完,講三個小時,都在五分鐘裡面打轉,重復,repeat ,每天都是這樣重復,所以我這種人最干脆,信徒若在問我,第一你要問我什麼你說,師父!我從小講給你聽。不用,你不用從小講給我聽,你要問什麼。第二什麼,第三,還有什麼沒有?沒有,休息,三分鐘,一、二、三,我跟信徒講話都這樣,一、二、三而已,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耗在這個眾生身上,一直在那裡跟他講話,一個來若五分鐘,那怎麼得了,十個來就五十分,我的生命都給眾生就好了,我出生以來,不是用來接客的,是用來弘法利生的,我要把我的生命投注在佛法。與其說你沒有時間修行念佛,不如說你根本就是浪費你的生命,所以說我們人不能往生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問題,再忙的,像我們都很會利用時間,刷牙的時候,刷下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是念不清楚而已,但是也知道在念佛,(師父示范邊刷牙邊念佛貌)每句都佛號,對不對?你不會運用而已,哪有分在哪裡,所以說不妨密憶,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能想,喻如世間人一切事,這個心經過任何語言,去來坐臥,種種作務,不妨密憶,好好的想,【前事宛然。】你所要辦的事情你也清清楚楚。所以【念佛之心、亦應如是。若或失念、數數攝還。】一次再一次的攝回來。【久久成性、】久了你就習慣,成性就是習慣性,刀傷、燙傷,阿彌陀佛,蚊蟲咬傷,阿彌陀佛,不用改作三馬軟膏,統統阿彌陀佛,所以久久成性,【任運常憶。】久了,佛就在你的心中,【又復覺心微起惡念、】我們若覺得我們的心微起這個惡念,微就是一點點,【即便憶佛。】就想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惡念就沒有。【若見他人受苦、以念佛心、憐愍於彼、願其離苦。】希望他能夠離開這個痛苦。【如是相續念佛系心、能辦一切淨土功德。】注意聽!要相續念佛系心,這六個字就是說這個佛號一直想、一直記憶,然後無論你在吃飯、在走路,或是人家在開車你在坐車,都一直在佛號上面,動不動開口閉口都是念佛。有一次,在廁所我爬上去——因為馬桶我沒有用坐的,從小到現在,一開始用到這種化學的馬桶用坐的,坐半個小時,拉不出來,所以我一輩子到現在不曾用坐的,一定要用蹲的,無論是哪一種化學的廁所一定要用蹲的——爬上去卻滑到,摔下去:阿彌陀佛,也是在廁所念阿彌陀佛,佛號還是跑出來,所以我若死在廁所也是往生。(笑)
【若事下、謂此中專心憶念、及下攝根淨念。】攝這六根淨念。【即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說:【一向專念、觀經一心系念也。皆通事理。事則能所緣歷、心佛分明。唯此一念、更無余念。念念相續、成就定力。】所以【起信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是也。】專念佛。【理則能所一如、心佛不二。唯此一緣更無余緣。緣心自在、成就慧力。】緣的心非常自在,成就這個智慧的力量。【起信所謂、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又普門疏雲。若用心存念、無有間斷、名事一心。】事一心,包括走路都可以,每一念都在佛號當中。【若了此念心、四性不生、】四性就是生、住、異、滅,四性不生就是說我們若了解當下這個不間斷的心,【名理一心。】那麼無間斷是事一心,那麼了透,透脫出這個念心,四性不生就理一心,就是也無生、也無住、也無異、也無滅,就是無生無滅的意思,四性就生、住、異、滅性都不生。【對前四種五種念佛、一一具此事理二念。】
【問。前四五門、與此事理、俱約能念為義、有異否。】就能念的人。【答。前之四五、乃標法門方便有多。此之事理、是約行人用心各別。】就修行人的用功方法不一樣。【是故四五門中、必具二心。二心之中、必攝四五。無混濫也。】二心就是事跟理。
【問。此中事理、與前四五。念佛判事、理觀何別。】判事相或者是理觀有什麼不同。【答。前則別判、四五門各屬事理。此則通判、四五一一並有事理。】別判跟通判。【較之、】比較起來,【前略今細、】前面比較簡單,現在是比較微細,講比較詳細的意思。【故不同也。然此二念中、雖不可缺一。亦有上智、專於理念。】就是說也有那種上智慧的人,根機比較利的人,理念就是證悟到無生,無念而念,念而無念,那麼這個叫做理念。【或有鈍根、】所謂的鈍根【專於事念。】事念就是說借重外境來念佛。【或有中人、】中根器的人,【兼於理事。】兼於理念跟兼於事念。【皆隨機宜、不必疑阻。】就是說都隨眾生的適合,不必懷疑。【以得見佛、利益同故。】只要你能夠見佛,所以利益都是相同的。【佛亦下。】佛的下面也是同樣這樣。
【問。三中法身、】法身、報身、應身裡面的法身,三身當中的法身,【十中智空身等、何亦稱為事耶。】就是說三身,我們一般說的法身、報身、應身,法身是理性身,十身,《華嚴經》裡面的十身裡面的智空,智慧跟空都是理體,為什麼稱為事相?【答。隨數量(三、十。數也)】“三”指三身,“十”指十身,不是三十。【故。屬佛身(身、相。事也)故。】答,隨著數量三身、十身,這都是佛的身分開來。
【問。起信雲。若人專念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即得見佛。豈非事念。又雲。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勤就是精進。【畢竟得生。】極樂世界。【豈非理念。今何以法、不屬理耶。】為什麼這法身不屬於理性呢?今何以法,不屬於理體呢?【答。】這理比較難懂,【論對報化、故屬理念。】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講那當然是屬於理念,如果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如果法身對報身跟化身來說,法身是屬於理念,【今對一真、】但是現在是對一真法界來講的,是絕對的本體,【故又屬事。】一真就是沒有任何對立的,因為法、報、化是三個身裡面取一個叫做法身,二個叫做事相,一個是理念,一個叫事念,就一真法界,報、化、法身統統是一真,所以他是沒有敵對,沒有對立的觀念,都沒有,法身對報身跟化身,當然他是屬於理念,若是對這個一真法界,他也是屬於事相,也是事念。【所以文殊般若、明一行念佛三昧。先明不動法界、】不動法界,如如不動,【系緣法界等。】《華嚴經》在講的都是法界。【大疏亦雲。一法界行、亦無一故。】一個法界行連一都沒有。
【問。十身佛、獨出華嚴、余所無者。】就是說講到十身,唯識學講三身嘛!法身、應身、報身,《華嚴經》就講十身佛,獨出華嚴,只出自《華嚴經》裡面,其他的經典沒有。【雲何今教念耶。】現在怎麼教我們這樣念呢?【答。諸佛說教雖別、三十身同故。】所以三、十身就是三身或者十身都相同。【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德雲、】比丘,【但念十身佛也。清涼疏鈔亦雲。然其念佛三昧、總相則一。別即三身、十身、修觀各別。】下面【三身者、】跟十身有什麼不同?三身是說【謂念法報化佛。於三身中、各有依正、】所以說法身有依報跟正報,就二個,報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四個,化身有依報跟正報,就六個,那麼就是二、四、六【便成六觀。】便成六個角度。【謂念法性身土、為法身依正。念報身、華藏等剎為依、十身相海等為正。】十身相海就是這十個身無量莊嚴相,叫做十身相海,十身相海等為正報,那麼這是報身。【念余淨土、水鳥樹林、為化身依。三十二相等、為化身正。】化身的正報,所以法身的依、正,報身的依、正跟化身的依、正,加起來剛好是六,這是講“三身者”。下面講【十身者、】十身為【為念願、】就是說佛的十個身,第一個是由念力跟願力所構成的身叫做念願身,第二個叫做【智、】就是由智慧所造成的報身,第三以【法、】為身,第四這個身有【力持、】的力量,第五【意生、】就是說隨自己的意思往生哪裡就往生哪裡,叫做意生身。這個意生身就是說沒有隔陰之迷,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隨你的意思到處轉世,到處怎麼樣變化(意生身),再來就【化、】身,變化身,【威勢、】威勢就是說一種莊嚴的力量,威德的意思,威德的身,再來就是【及菩提、】就是覺悟,再來【福德、】再來是【相好莊嚴身。】這十身是《華嚴經》講的。【如是重重成帝網境。】成帝網境就是說念願身同時就包括底下九個身,智身、法身、力持身、意生身、化身、威勢身、菩提身、福德身、相好莊嚴身,智身也包括其他九個,這重重無盡的意思。【則入普賢念佛之門。詳在六十二卷。】因為是《八十華嚴》嘛!所以有六十二卷。【行布、漸次也。】漸漸、漸漸,【圓融、一念也。】行布就是有次第的,圓融就是一念。【利根、則圓融。】這利根的人,做什麼事情他都會圓融,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受一點委屈,只有把事情圓融。【下愚、】下愚的人寧可玉碎不為瓦全,什麼事情他就是要斗爭,就是沒有辦法圓融,【則漸次。中根、則不定。又或利根先理後事、】先這個理才後事,【鈍根先事後理。皆隨機便、無一定相。】【先空等者、且約當部四卷、三如來藏心明。若對所念理中、法界應雲先無為理法界佛。】念這個理性佛來講,法界應該是先無為理法界佛,無為就是理法界佛。【次有為事法界佛。】所以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四法界。【後理事無障礙法界佛。以法界、如來藏、同一心故、左右言也。】就是相同,不相上下。【問下、通妨。】通妨就是說有人來問難,我們來解答他的疑問,妨就是問難。【初釋二種念中、隨用一種、】一開始兩種念當中,我們隨用一種,【不須兼具難。】兼具就是說不須要兼心,要不然就兼這個佛,第一個問難就是說不須要兼心或者是兼佛,這兩個,心跟佛同時兼,【次釋心佛即中、隨念一即、】你念佛也好,或是念心也好,所以【不必並驅難。】不必同時除掉,驅就是除掉。【三釋即心即佛、成心佛兩存難。】你到底是存心還是存這個佛呢?所以這就是即心即佛,就是一體兩面的,兩個不相離。【定中見者。華嚴四十六雲。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佛現其前等。六十二雲。】六十二就是第六十二卷。【住自在心念佛門、隨自心樂、現其像故。】所以【住一切境念佛門、普於諸境、見佛現故。楞伽雲。諸佛有二加持。謂令入三昧(一也)、現身灌頂(二也)、】現身灌頂,就是加持的意思,比如說摩頂也是屬於灌頂的一種,或是說用水,或是說跟你授記,灌頂是根據印度的習俗,印度國王要登位時,用聖水(恆河的聖水)先灌在太子的頂,他就變成國王,所以這個灌頂又表示進入聖位的意思。灌頂實在講不是我們中國的名詞,中國沒有這樣,若成年叫做弱冠,二十歲的時候,用一個帽子讓你戴,作一個儀式,表示成年了。【諸菩薩等為二持故、】諸佛菩薩為我們加持,【即能親見一切諸佛。觀經雲。無量壽佛、相好光明、遍十方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禅觀中、皆得見也。夢中見者、法華雲。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坐獅子座、】因為獅子一吼,百獸都逃走,意思是說只要上台說法,那個座叫做師子座,就是作獅子吼,師子座就是佛說法,【圍繞說法。】圍繞,因為佛旁邊都有一些弟子。【彌陀下輩文雲。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凡事夢見過佛的人,差不多都可以往生。【報終見佛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一心信樂。】你只要真的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一心信樂,【其人命終、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鼓音王經雲。若有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住其人前、令其得見。】所以你說要往生哪有困難?沒有,你只要能聽到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不困難。【華中見者。觀經下品中生文雲。】下品中生裡面這麼說,【吹諸天華、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如一念頃。生蓮華內。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觀音勢至、為說經典。】
【問。今有專心念佛、於定夢中、亦不見佛。又有一生念佛、及臨終時、亦不生方。】也不生,所以說又有一生念佛,臨命終的時候亦不生,【何也。】為什麼不生呢?【答。專心念佛、定夢不見者。由其過去業障重故。現在善力弱故。又佛有二加被。一者無障則顯加、】就是很明顯,就是說佛加被你加被得很明顯,【令其親見。】這平常的人很難,平常的人要念佛念到親自見到佛的,這很難,所以我們一切眾生皆是屬於業障重的眾生,不可能說沒障礙,沒障礙不可能到這個娑婆世界。【二者障重則冥加、】暗暗的加被叫做冥加,【暗令得益。】你只要念佛,真的作早課、晚課,佛每天都為你打卡,你今天有報到,所以我們若要做功德,有什麼功德呢?早上若打電話,給那個真正要修行的人,他爬不起來,電話聲三聲,鈴、鈴、鈴,他都不用拿聽筒,省一塊錢,他就知道要起來拜佛。你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那有罪,你要叫人起來拜佛,可不要叫人起來殺豬。這是講一個故事,這個殺豬跟念經的住隔壁,阿婆念經,殺豬的住隔壁,阿婆跟殺豬的先商量好,他們兩個都要三點爬起來精進,誰先起來,就誰先叫誰,殺豬的若今天比較早起,“喂!阿婆起來念經哦!”阿婆若比較早起,說:“喂!殺豬的,起來殺豬了。”兩人每天這樣叫,死了之後阿婆墮到地獄,這殺豬的生到天堂,可高興了,(這是)叫人念經(的果報)啊!這阿婆:“奇怪!我念經念一輩子怎麼跑到這裡,閻羅王怎麼這樣。”“阿婆!你每天都叫人家起來殺豬,你會起來念經,都是殺豬的叫你的。”(笑)這是講講笑話,就是說我們要做這個因緣,就要做好的,我們寧願叫人家起來念經做功德,可不要叫人家起來殺豬。只要你真的有在用功,那麼諸佛就會加被。【故普賢雲。有諸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時分身、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令就。】你看看!所以我們念佛的人都有佛祖暗中在加被,真的。【一生念佛、不生方者。】不生,不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念佛不精誠故。】不精誠,精就是精進,誠就是誠懇,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是這兩個字,就是精誠,就是精進、誠懇,祈求佛菩薩加被我們,我們是障礙的凡夫嘛!【生疑不笃信故。無有往生願故。】下面那句比較難,生信大家都信,可是斷這個貪愛,噢!這個難,【不能斷貪愛故。】也不能往生,雖然他每天很用功,可是他這個貪愛力量太大,他知道深信佛法,也知道極樂世界,也願意往生,可是他這個貪愛的力量,貪愛五欲六塵,這個孩子的感情分不開,夫妻的感情分不開,或這個男女朋友的愛分不開,所以人家說:你們出家很無情。對!對!對!但是出家人很慈悲,不能講情,情是世間的束縛,“你們出家人好像很無情”,本來就不能有“情”,情底下一定有一個執嘛!情執、情執嘛!眾生就是有情,有情底下一定加一個字,就是執,執就不能往生,所以不能說師父很有感情,要說師父很慈悲,這個師父很慈悲,非常的慈悲。如果一個人他真的很用功在念佛,他不能斷這個貪愛,那也免談。你不能斷貪愛你臨命終眼睛快合起來的時候,都是對方的影像,對方的像。恨是貪的一種,反面的貪愛叫做恨,貪這個愛不是只有執著兩個人感情很好叫做愛,這弄錯了,恨也是愛的一種,為什麼?你愛而生這個恨這是一個反面的愛,因為愛得不能夠圓融變成反面的愛,你愛什麼?恨他也是愛的一種,也是情執的一種,所以恨一個人不要恨到死,這個愛與恨一定要放才能夠捨,我常常跟這些佛教徒講,說:過去若有人對不起你,你再過三年看他如何,他會很淒慘,什麼人比較有底(福),一定是古意(老實)人比較有底(福),你注意看!那個很可惡的,每天都欺負人家的,我告訴你:這個人欺負別人,惡人自有報應,所以說不管誰欺負你,人欺、天欺,因果不會欺負你的,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怎樣可惡,侮辱別人,傷害別人,在目前他沾沾自喜,在因果來講,他輸,所以什麼是最偉大的人?沉默寡言、忍辱的人,不解釋的這個人,是最偉大的人。但是不解釋的本身還不能有恨,不解釋有好幾種,一種是聖人的沉默,聖人沉默因為無所著;還有一種是什麼?是凡夫,就是說,“唉!我不要解釋了”;一種是小人的不解釋,“哼、哼,下次你就知道!”所以這個沉默寡言不解釋,不是大善就是大惡,你不要看他靜靜的吃三大碗,你若讓他拿起刀來會殺死人。
【問。現在善根淺薄、可以增修。過去業障深重、雲何得知、而為對治。答。有二揀別。】就是說業障重、善根比較薄的人,有二種選擇,把筆拿起來,【一者三昧中若有善根發相、】這是第一個,把它畫一個框框,寫一個:甲,翻開47頁,第二行最下面,二者三昧中若有業障發相,畫一個大框框,寫一個:乙,第一大段是這個地方,這樣慢慢來解釋。“一者三昧中”,在三昧當中,“若有善根發相,”【則知過去種植善因。何為善發、略開四種。一念化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三昧中、忽然憶佛修六度萬行、】他就知道佛在修這個菩薩道是很辛苦,他現在每天都是為了小事情在計較,為了這同參道友的一點缺點在煩惱,他現在念佛念到後來悟到,悟到說那個佛是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種種六度萬行,受無量的苦,這樣人家有辦法,而我們是為了一點小事在煩惱,他會慚愧,我們看我們自己的貌相,【成三十二相。】所以這三十二相要說好,也不好,這阿難就是長得太俊,很高,三十相,一出去,整路上都喜歡阿難,整個街上那個女眾,大家看到阿難都傻住了,都不知道要念阿彌陀佛,因為太過莊嚴,所以說我們不要以為我們個子矮貌相丑,其實反而好修行,那看那個達摩祖師,你看!丑得多嚴重,胡須,眼睛瞪那麼大,他就是好修行,他無障無礙,因此長得好看的人也有好處就是說他度眾生方便,因為每一個男的或女的都喜歡看貌相莊嚴的,像這個佛像一樣,這個佛像若雕刻得很莊嚴,光是看到就很喜歡頂禮,那法師若長得很俊,你就很喜歡站在他旁邊,無形中就被他感化,這個力量很大,像我們上次講的,長得很莊嚴,看到就證無生法忍。那麼丑也有丑的好處,因為他修行一輩子,要發生危險也發生不來,沒有這種機會,過去有比丘尼長得太漂亮自己毀容,她每天後面跟著很多男眾,雖然她已出家,不過她非常好看(很美),所以她覺得很麻煩,自己毀容,也不須要這樣子,哎呀!你要叫我毀容,我怎麼捨得這樣,變成黑白郎君,黑一邊白一邊,哇!慘了,這以後講經誰要聽,這麼好的臉把它毀容,這不好,這不須要這樣,心無所著就好。下面,看到佛這麼莊嚴,【身有好光、心有智慧、說法利生、降伏魔怨。作是念時、生敬愛心。開發三昧、增進佛行。或於定中、見佛身相、心淨信解。或於夢中、聞佛說法、覺悟佛心。】這就是善根發現。【二念報佛、善根發相者。於念佛時、忽然憶佛圓滿果報之身、皆是無漏功德成就。相好光明、一一無量。神通智慧、充滿法界。相續湛然、】湛然就是清清楚楚,【盡未來際。作是念時、慧解分明、】慧解就是悟,慧解分明就是有所悟,【定必安隱、】他的定是建立在智慧,定如果建立在意識形態的暫時的降伏,那是不安穩的,定一定要建立在慧,空慧上面,要建立在空的智慧當中,像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悟到空,運用本性的智慧,所以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楞嚴經》講的,那伽常在定,無一不定時,無論行、住、坐、臥生活起居他都在定,為什麼?他悟到畢竟空,畢竟空就沒有一法可得,你想想看!一個人悟到這個世間無一法可得,沒有一種可以讓他執著的,你說他哪裡有痛苦呢?他失去再多的財產也是等於空,他擁有再多的財產也知道這個是空,一個人已經擺脫這個得失的觀念,放下外在的財富,內心得到無量的安詳,一個修行人不能找到這個空性的理念,不要講你在修行,你每天都會煩惱的,你會為了別人的是非長短光是煩惱就煩惱死了,像師父今天我才不管你是非善惡,誰做誰負因果,我不會管你的,我不管你做過什麼,我有這個德行,你就會來找我。所以說我們度眾生,諸位法師!我告訴你,沒德行在度眾生就是追眾生,有德行的法師,眾生會追他,我們不用怕度不到眾生,今天若沒這個實力,沒這個智慧,沒這個德行,眾生就離開我們,我們做師父的,你來讓我度,有沒有人要讓我度?你一直追眾生,人家不給你度啊!所以沒有智慧、沒有實力、沒有德行的,每天都追眾生,希望眾生給他度,有德行的人不會這樣子,你就是躲在六龜、七龜、八龜人家都會把你挖出來,不用擔心,就怕你沒有辦法,所以說這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問題,還有一點修學佛法一定要在善知識的旁邊,再三的勸告你,你說你自己修行,旁邊沒有師父,沒有善知識,你在那邊繞圈子繞十年,不如善知識講一句話,我告訴你,你千萬要記住師父的話,不管你出家、在家,不管什麼一定要有師父,而且這個師父一定要非常大智慧,強而有力量,他一句話就可以解決你的問題,否則的話很容易變。所以我們人要, 老實,老實不來,沒有辦法,所以我看到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我覺得這位居士很偉大,非常、非常偉大,這是我心目中一位非常敬佩的一個老居士,非常、非常贊歎的一個老居士,他很扎實,什麼都沒有,他常常講:我是一品惑沒有斷的凡夫,我也不會什麼,什麼都不會,我就老實念佛,老老實實。李老師常常講:我不如老太婆。他為什麼常常這樣講?因為老太婆會扎實的念佛,她每天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起分別嘛!我們就沒有辦法,想愈快愈好,想開快車,不必斷欲望又可以了生死,又可以度眾生的,又可以解脫生死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我們人一輩子他能夠穩住不受到動搖,這樣老老實實念佛,像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教化出來的那個弟子,在往生的時候,晚上二、三點佛放光,全家都看到現在虛空,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這個平凡的人的道友晚上三更半夜爬起來拉尿,見到阿彌陀佛,怎麼那麼大的光明,跑去看,咦!同參道友往生了,原來是佛來接引他,他哪有說什麼很特別,沒有啊!他很平凡,他哪有整天說:“我要找到一個最快的法門”。沒有,一直念佛,阿彌陀佛,一直念佛,老老實實的。我們沒有辦法,師父沒有權利干涉徒弟修什麼法,你們要修什麼法我都沒有權利,但是你要是能聽這個印光大師這“老實念佛莫換題目”,我常常說為什麼你們不把那個高僧大德的話,當作是警惕,為什麼都是用你自己的念頭受到那種虛偽的傳染,虛偽的這個廣告,你的心就動搖,你為什麼不聽祖師大德,那個全身火化出來二、三千顆捨利子,弘一律師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廣欽老和尚他叫你念阿彌陀佛,印光大師幾個月後要往生他都告訴你很清楚,火化出來幾千顆捨利子,你為什麼把祖師大德的話都當作馬耳東風?所以說末法這個時候,談玄說妙,然後心浮動,什麼是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他若看到人家寫一篇,噢!很感應,就被拉走了,就完了,我告訴你,我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親近忏雲法師,從來不談這個(感應),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之後,這個往生的身體放在那個地方幾十天,一只蒼蠅都沒有,他的學生都跪在那個地方坐著一直念佛,就是一直助念,一直念佛,李老師沒有散發出一點惡臭,你想何等的人,這是何等的在家居士!他有一個偉大的地方,就是老老實實,安分守己該做他就做,教化,每天就是這樣,他教導他的徒弟從來不談玄說妙,他就是:你要好好做人,你若是人家的太太,你好好做太太,你若是人家的先生,你好好做先生,你一心念佛就好,不要超過你的規矩,不要超過你這個職責、你的身份,所以說要用這種定其實並不是很困難,所以你要慧解分明,必定安穩,【善念相續。】我認為還要有一點點善根,還要有福德,沒有那麼容易的,簡單講什麼叫做最了不起的人,最平凡、最老實的人,不談玄、不說妙,不談感應、不講神通,就是最了不起的人。我這裡也不談這些稀奇古怪的,你聽過師父講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嗎?我也一樣,我比你們都不如,我也是一個生死凡夫。所以我們一定要穩住,不要動不動就被境界牽走,人家講幾句話他就馬上走了,悲哀、悲哀。從頭到尾,我修過密宗修過四年,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大二、大三、大四,一直到畢業,我灌過幾個頂,本身還開過頂,這吉祥草還插了半枝,從師父的第八意識這個頂門開下去,吉祥草沒進去這麼深,我也沒有講什麼很特殊的,那金剛上師也嚇一跳,“這下孩子怎麼開得這麼快”。我還是勸你念佛嘛!我修過綠度母、紅觀音、白觀音、地藏法、頗瓦法,四加行。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念佛。下面說【或於定中、聞說不思議佛法境界、即便出生無量智慧法門。或於夢中、見八萬四千諸妙相好、即便出生無量願行功德。】【三念法佛、善根發相者。】念法佛,【於三昧時、忽然憶佛真實性身、清淨無相、猶如虛空。】像虛空這樣。【唯是第一義谛。無有世谛境界。】世谛就是生滅,有為的生滅法。【離生離滅、無作無為、非來非去、不減不增。作是念時、善心開發、入定安樂。】所以我才告訴諸位,說:悟到空性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觀無常當體即空,無一法可得。所以【通達無量法門、現起無邊佛境。或於定中、見佛以微妙法身、具諸相好。即便覺悟。遠離常無常。而現常無常。唯識雲。法身。五法為性。】五法為性,這個就是五分法身。【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不是淨法界才叫做法身。【如是悟時、開發實智、】實智就是空性,【三昧現前。】過去、現在、未來都在定中。【或於夢中、見佛以諸法如義、而為其身。即便覺悟、以真如為佛、無境不是佛。】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佛。【大品雲。諸法如實相。諸法如實、即是佛。離是之外、更無別佛。如是悟時、清淨六根、法性現前。】一切法皆如,也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當體就是空,一切法就是如,你起心動念就不對,無念可得,無法可得,所以當體就是如,不生也不滅,所以你就會感受那個涅槃的安詳境界是什麼,要感受到這個涅槃的安詳境界,必須悟到空性的畢竟叫做畢竟空,一切法了不可得,不能執一法,執一法即障道。【四念十佛、善根發相者。於禅觀中、忽然憶佛、法界身雲。依正圓融真應無礙。一多即入、大小隱顯。亦理亦事。亦人亦法。亦此亦彼。亦因亦果。亦九界。亦佛界。亦三身。亦十身。作是念時、開發無盡善心、出生無盡三昧。滅重重煩惱。顯重重法性。或於定中、見無障礙佛。剎剎塵塵、現身說法。】
問。念佛佛現、亦有魔否。念佛所發善根、亦有魔作否耶。
答。佛有神通力。威德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我看有的人修行修到……,都會著魔,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都有一種聲音,很多人都這樣,我現在碰到的差不多有幾百個,修行不如怎麼修的,去拜這個神,拜一拜耳邊都有人跟他講話,有這個聲音,念楞嚴咒也沒有用,念這個大悲咒也沒有用,一開始親近,親近錯了,那個很難,有的人十年都去不掉,耳邊有人跟他講話,整天都有人跟他講話。【或有宿障深厚、及不善用心、容有魔起、須當辨識。經論開二。一所現相好、不與經合者、是為魔事。】所現的相好跟經典不合這就是魔。【二不與本所修行合者、是為魔事。】比如你參禅、參禅,參一參,咦!佛祖現前,那就是著魔了,參禅的人不著相,如阿彌陀佛現前那就是魔。【至於善根、發相。是魔作。非魔作、亦有二辨。一約心境久速。】這很重要,要證明你是不是有著魔,這很重要,【謂此見佛聞法等事、】見到佛,聞法,夢中佛來跟你說法,見到佛,【若是善根發者、則報因境相、暫現便謝。】就是說你若是真正念佛念到有感應,佛是現前來給你看,馬上就消失,【習因善心、】要保持這個道力,【相續不斷。若是魔所作者、】就不是這樣,【則報因境相、久久不滅。】不去掉,就是我剛才跟你講的,耳邊常常有人跟他說法,那就是魔,佛不會這樣擾亂你,【或謝去更來擾亂。】你要去(除),你去不掉,除,除不掉,每天都讓你見到空虛佛像、西方三聖,那問題大了,問題大了,佛不會這樣,佛讓你見到產生你的信心他就走,魔不同,魔一直來讓你看,一次又一次來給你看,你要掃,掃不掉,那就是魔。【習因善心、暫發還滅。或倏爾變成惡念。】變成惡念。【二約煩惱輕重。謂見善相發時、】你見到佛的時候,【能令心識動亂、煩惱增重、眾多妨礙、不利定心、悉屬魔作。若見善相現己、雖未證禅定、而身心明淨、善念開發、煩惱輕微。或三昧開通、身心快樂。內外安隱、氣色光潤。煩惱寂寂。功德巍巍。】功德很大。【此為善發相也。若邪正未了。應當用二法以對治之。一者止法。謂深入三昧、一心念佛。於所現相悉知虛诳。但平心住定、不取不捨。】這個對修行最重要,你不管他有來、沒來,你就是心裡很清楚地念佛,所以這個印光大師講一句話很偉大:不論見不見,但問定不定。就是說你不管他有看到、沒看到,問題是你的心定、不定,你是不是在念佛,定在念佛你就不要管他,魔也好,魔來都不要理他,無所著,不論見不見,但論定不定,心是不是有定在念佛,你若有定在念佛,看到,也不要理他。【如是息心、寂然不起分別時。若是聖境、則定力逾深、善相如法。若是魔境、現相不久自壞。縱發亦不如法。二者觀法、謂觀真空法界、念虛空法佛。推檢現相、】推檢現相就是推測這個現相,【不見生處。】來,無來,去,也無去。【相空寂故、心念亦寂。知魔界如。即佛界如。離真如外、無一法相。如是觀念。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然念佛遇魔、亦萬中一也。】就是說你念佛若遇到魔障,一萬個當中才只有一個有可能而已,你就是求生心切,你就是求這個感應心切,求到最後就變成魔,你有注意看那個《阿彌陀經》: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一切諸佛都教你念阿彌陀佛,這些自稱為活佛的人難道會比一切諸佛還厲害?冷靜想想看,你就不會對這個外在的神通所迷惑,你不會這樣,你就穩住這個道場,穩住這個道場,好好地聽經聞法。【良由修淨業人、具三種力。一者念力、二者本有佛性力、三者佛攝取力、雲何邪魔、得便擾害、】念力夠,本來的佛性力,佛對我們攝取力,怎麼可能著魔?所以得便擾害,【故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彌陀名者、阿彌陀佛。住其人前。魔不能壞彼正覺心。是故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注意看!但當一心念佛,莫疑慮也,你根本就不要懷疑。【而雲必定下、釋疑難也。妨曰、】就是有人這樣問,【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雲何有佛現在前耶、故此通雲、有二意故、佛必定見、一約他佛。謂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應。不妨來去。】因為他本來就無生滅,但是神通自在,你講來去,實在是不來不去,不妨講來去,就是說一個人證悟到法界平等心,不妨說這是桌子,這是椅子,分別,沒有關系,雖分別不作分別想。【是故心淨佛現、心垢佛滅。其猶水澄月來、水濁月亡也。二約自佛、謂本覺心佛、本無來去。依覺不覺、不妨出沒。】有時候覺,有時候不覺,有時候不妨出沒,究竟是一樣的,但是還沒有完全覺悟是有所不同。【是故心迷佛隱。心悟佛顯。其猶鏡塵光暗、鏡潔光明也。此中下、亦釋疑也。】懷疑。【妨曰。上二喻中、俱含如來念眾生意。】眾生的意思。【雲何合內、無佛念耶。】內就是沒有佛念,一如的意思。所以【故此通雲。眾生無有信願、故此再三勸勉。】勉勵眾生。所以【佛念眾生、乃佛自願、何待言也。】沒有什麼好講的,本來佛就是慈愍眾生嘛!就像師父上台講經說法本來就是我的責任嘛!這個沒有什麼條件的,沒有任何的條件的,所以喜歡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不要說喜歡你所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做我們……,喜歡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自己都感覺很喜歡,不要說喜歡做你的一切,你自己喜歡的你才要做,那麼這樣不太好,所以說今天我們來講經說法,師父上台,我沒有什麼任何條件,我覺得我很法喜,講給大家聽,也是讓我自己自修,我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力量跟這個悟性,所以說我們若要修行都要把它覺得說,我們是一個佛教徒,慈悲喜捨是當然的,犧牲奉獻是當然的,無爭是當然的,不要說要去出家,或是要在家修行,整天為了小事在那裡亂七八糟,那像什麼?像什麼呢?所以我們這個僧團很安慰,現在三十幾個都是這樣子的清淨,都是這樣的無爭,真的是想不到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不知是地理好還是怎樣,誰知道?我們這幾個法師,三十個不曾大呼小叫,不曾他罵他,他罵他,他給你難堪,不會,大家都很互相尊重,怎麼會這麼好的徒弟呢?好得讓我很驚訝!很驚訝!我常說:歹竹長出好筍,(歹竹長出好筍,)真的,這二、三十個徒弟到現在不曾對我大呼小叫,不曾,不曾,很好,很好,真的,大家都很盡心盡力,真的很了不起,我一直發現說這些徒弟,不是我一直在贊歎自己的徒弟,真的,很善良、很善良,看起來師父最差,師父最差,這些都是菩薩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