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第一義谛 2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修行佛道的人,你一定要記住:無诤,還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盡量寬恕眾生、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如果你今天你不起眼:長得很漂亮,很幸運的嫁給小開(現在在台灣有錢人家的公子,有時也叫小開。也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如果你爹很有錢,那麼你恰巧又是個兒子,你就叫小開了”!),麻雀變鳳凰,舉辦了世紀的婚禮,麻雀變鳳凰;但是很快的,她先生的事業破滅了、破產了,鳳凰又會變成麻雀。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剎那之間它就起變化,如果心沒有先做准備,你沒有辦法接受無常剎那之間的改變,沒有辦法去接受。所以,學佛就是一直訓練,重復地訓練放下,不著假相,因為這個萬法都是敗壞之相,都是敗壞之相。生命當中,許多的美麗都伴隨著死亡,美麗跟死亡有時候界限很模糊,就是這樣。無論是你搞政治的,你今天搞得好好的,明年下台!你今天搞大企業家,大企業,是不是?像六輕這樣子幾天:我看電視的,燒掉幾千億、幾兆!所以美麗都伴隨著死亡。當你有心理准備的時候,你的美麗的夢幻就不會破滅,因為你從來不存任何的希望;只是我這一輩子我有什麼能力,我做我的工作。就像我今天,我投胎來轉世成人,有因緣來出家,我好好的扮演一個法師的身份,盡我的能力來弘法、來利生,雖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可度。 接下來:眾生對假相的執著、對感情和男女的欲望是不可自拔和難以抗拒的。眾生對假相的執著、對感情和男女的欲望的執著,是不可自拔和抗拒的。譬如說:假使愛你是一種罪;假使愛你是一種業;假使愛你是一種錯,我依然偷偷的愛著你!為什麼?無量億劫來,他就是這樣的習氣,他就是這樣的習氣。 所以我們要聽經聞法,就是這樣子。修行要成功,必需要靠實力跟心靈的協調,而不是靠頭銜的,而不是靠頭銜的。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樣的,搞哪一個行業,都必需要靠實力的,是要玩真槍實彈的。尤其要了生死,不是靠廣告的,搞一些噱頭,不是這樣子的。修行要成功,必需要腳踏實地,要靠實力跟心靈的協調,而不是靠頭銜,來掛個什麼博士,或者是掛個什麼教授,這個對生死一點幫助都沒有。凡是真實修行的人,應當遠離這種虛偽。凡是只追求外表的人,你的理性很容易被假相所蒙蔽。我們看,只求外表,外表是會欺騙人的。所以我們要了解,聽經聞法不是追求外表,是要追求人生跟宇宙當中的本質是什麼、究竟的覺悟、真理是什麼。所以不看相的外表,才會慢慢進入理性,才不會被假相所蒙蔽。再來,所以要聽經聞法。 這個世間,苦難多、痛苦多,不如意十常八九;但是,學佛的人總不能把恨帶進去棺材。 天是棺材蓋,地是棺材底,無論闖哪裡,總在棺材裡。 學佛就時時刻刻告訴自己:今天為什麼這一些名人,包括這些知名的藝人,碰到了些逆境的時候,不堪一擊?因為他沒有佛法、不懂得佛法,人家在拜佛,他就說這個是迷信,他不了解佛法的偉大到什麼程度,什麼叫佛法?把這個世間看透了,再活下來,你所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奇跡。因為他不懂佛法,你要原諒他,他忙於事業,這個不能怪他,他不是這一方面的專業的。有的人愚癡,連給予最基本上的尊重都不懂,都不懂。所以我們要了解,在生前就必需要把這個情緒——“恨”代表一切情緒。 再念一遍:這個世間,苦難多、痛苦多,不如意十常八九。學佛的人,不能把恨帶進去棺材,意思就是:要生前、在活著的生前,就必需把我們的情緒,(這個“恨”代表一切沒有意義的情緒,)徹底的處理。所以要聽經聞法。 再來,聽經聞法要堅持。為什麼?否則現實生活的壓力,會把人又重復地帶回無明煩惱的牢籠裡。我們把無明煩惱比喻作牢籠,就是把一個人關起來。諸位!兩種人都是囚犯,一、對國家社會犯罪的人,抓去關,那個就是囚犯。而我們,……。他是關在牢籠裡面,而我們是關在無明煩惱的牢籠裡面,不自由、不自在、不得解脫!我們也一樣是囚犯,只是關在無形的牢籠裡面。就像一只鳥,心靈當作鳥,這一只鳥被關在鳥籠裡面;我們也是,不學佛,也是關在無明煩惱的牢籠裡面,三年不見,面目全非!所以為什麼聽經聞法有如此的重要!眾生凡夫貪,無量億劫來,貪嗔癡、YIN怒恚,本能主宰一切,由不得你作主,由不得你作主!就是我們無量億劫來,內心裡面夾雜著貪心、嗔恨心、愚癡心、YIN欲心、暴怒的心、憤恨的心,無量億劫來,這些本能主宰一切,由不得你自主!諸位!很少人能夠做理性的主人,大部分都是做感性和欲望的奴隸。很少人能夠做理性的主人,如果不下定決心修行、不聽經聞法,我們佛道就會遙遠無期! 現在的人重視環保,能順應大自然的人,最大的獎勵就是生存;能奉行佛陀的教法,最大的獎勵就是開悟、見性、解脫自在! 世間人講求環保,佛教最講求環保。外面的環境,我們講求環保,現在的環保意識抬頭,佛教兩千五百年前就重視環保,重視心靈的環保。家裡的垃圾知道要去倒,內心的垃圾不懂得要去倒掉,內心的垃圾就是貪、嗔、癡、憤怒、嫉妒,這些都是心靈的垃圾,這些不懂得倒掉!所以家裡的垃圾知道會發臭,要拿去倒掉,而內心的垃圾,無量億劫來,就是一直放在心靈的倉庫裡面,惡臭不堪;可是從來不知道要把這個內心的垃圾倒掉。 再念一遍:能順應大自然的人,最大的獎勵就是生存;能奉行佛陀的教法,最大的獎勵就是開悟、見性、解脫自在,所以要聽經聞法。智慧之光,總在黑暗無明的盡頭迎接我們。現實是很殘酷的,不過沒有關系,佛陀的正法會擦亮我們彷徨無助的眼神。我們通常對這個命運的安排很無奈,很不能接受,感覺到很委屈;跟命運抗拒的人,命運就會摧殘你,你要接受這些事實,殘酷的現實。已經成為事實、不可改變的,你就必須去接受它,包括你的婚姻、包括你被背叛、包括你的資金被卷走;包括你最親近的人背叛你,你都必須認了,認了就是你的!佛法,世出世間法,是一體兩面的東西,世出世間法是一樣的,世間人因為不懂得佛法,以為當官的人不需要佛法,他正需要佛法!干大企業的人,他正需要佛法;家庭主婦需要佛法;重病的人需要佛法;得憂郁症的人更需要佛法。 四川有一個人得重度憂郁症,二十年吃了多少藥,什麼醫生都看過了!結果後來聽了師父的光盤,二十年的重度憂郁症,把那個憂郁症的藥統統丟掉,統統丟掉!好了!佛法不可思議!(眾鼓掌)所有的榮耀,會歸、回歸到佛陀,不是我慧律法師的,所有的榮耀,統統是我們釋迦牟尼佛教主教化出來的,不是我,我也是個平凡的人。智慧之光,總在黑暗無明的盡處、盡頭迎接我們。諸位!你如果有心要修行,黑暗無明不可怕,你敢面對它,它就無奈你何;你不敢面對它,一直逃避它,它力量就愈來愈大,所以要聽經聞法。 仇恨會蒙蔽理性,延伸無止境的報復;療傷止痛最佳良藥,就是原諒和寬恕,否則你的心靈的重病很難痊愈的。這個社會,犯錯是平凡的,原諒跟寬恕才會超凡入聖的。諸位!這個是永恆的真理,用仇恨是不能解決仇恨的,愈殺是愈多人;以牙還牙,那就少掉很多顆牙了!那以眼還眼呢?你就會發現世間很多的瞎子,因為以眼還眼嘛!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你傷了我這個眼睛,我也挖掉你這個眼睛,那叫做滿地都是牙齒跟眼睛了。所以,這個不能解決問題。 再念一遍:仇恨會蒙蔽理性,延伸無止境的報復;療傷止痛最佳良藥,就是原諒跟寬恕,否則你的心靈的重病很難痊愈的。所以今天來聽經聞法,你只要聽到這一句,你跟父母親合不來,兄弟姐妹因為分財產而痛恨他。諸位!今天徹底擺平,你超凡入聖!今天你跟哪一個人不愉快,從此以後一筆勾銷,你超凡入聖,你真正的在行佛道。(眾鼓掌)所以要聽經聞法,才能療傷止痛。 人要早日覺悟,一切眾生來到人間,只是大宇宙當中的紅塵過客,不能久留,不能久留。我們來到這個地方,在來到這個地球,就像住旅捨一樣。大家一定出過國,對不對?出過國就是你到國外走一走的時候,住旅捨,今天住了旅捨,明天要另外一個行程,就怎麼樣?把行李整理一下,做什麼?往另外一個目的地出發。我們來到人間也是這樣子,也是這樣子!在座諸位!今天我們來到這個地球投胎成人,很快就會老化,生、老、病、死,很快就會顯現,我們下一站要去哪一道,那就不知道了,那就看你的修行的功夫了!所以來到這個地方,人要早日覺悟。一切眾生來到人間,只是大宇宙中紅塵過客,不能久留。所以要聽經聞法。 死亡只是靈魂回歸永恆生命的一部分,不是真正的死亡。佛教不講靈魂,講八識。但是今天用“靈魂”就比較直截了當,大家就比較聽得懂,如果沒有看過唯識學的,他怎麼知道八識是什麼呢?所以用“靈魂”比較容易了解。講經說法,用這一些比較容易理解的,來度這些初機的。死亡只是靈魂回歸永恆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業盡情空,那就必需繼續來輪回。如果你懂得佛的心、懂得活在當下,當下,你的思路就會愈來愈清晰。一般人心都活在過去,美好的回憶,白天忙妄想,晚上忙夢想,就是一直忙,忙到死,從來沒有覺悟過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沒有!如果你懂得佛的心、懂得活在當下,你的思路就會愈來愈清晰。所以大悟見性的聖人,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找到真實的意義:看到花,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理就在這朵花;看到沙灘上的一粒沙,就知道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真理,就在這一粒沙裡面。佛陀的真理,任何的事相,只要你體悟究竟的圓滿佛的心,佛的心性,真如本性,那麼萬法都是我們本性所展現出來的。了解這一朵花是因緣生,本性本來就空,空無自性,空無自性就是佛性。看到一粒沙,也是空無自性,空無自性就是佛性。諸法不可得,悟,當體即空,一切法無生,一切法既然無生,就沒有滅。所以生滅有兩種: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涅槃也是有兩種:一、相的涅槃。相當體即空,空不可得,我們講: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相當體即空,就是不生不滅的涅槃。(二、)從本性來講的話,本性是絕對,沒有能所,但有能所,俱是戲論。所以本性是絕對,站在這個角度講,就是涅槃,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個是我們今天要講的,後面要講的重點。 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死亡並不可悲,解釋一下,死亡為什麼不可悲?死了,大家都是平等;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沒有真正的活過。當我還沒有碰到佛法的時候,也是很茫然。我念高中的時候,進去學校,看到左右兩邊寫了很大的字,那個樓梯上面寫了很大的字,寫的:今日我以建中為榮,來日建中以我為榮。那個榮耀是什麼呢?那個時候沒有學佛,或者是不是馬英九跟我同校,叫做榮耀呢?不過我感覺他每天都被人家罵,每天都被人家罵,看看那一行還是不比和尚好,我這一行比較好。一個政治的、一個宗教的,那就看各人的理念了,沒有好跟不好,很難講!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大多數的人沒有真正的活過,為什麼沒有真正的活過?每天都在期盼,高中念完念大學,大學念完念研究所,研究所念完念博士,再來就討個老婆;再來就搞個事業,生三四個小孩子,開始養養養到最後,三個統統到美國,最後跟那只貓過完後半輩子。還問問看你們那個納骨塔,要不要給我們那個貓放?我說:沒有啦!我們那個納骨塔只有放人啦!人的一生就是這麼樣過了。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生不如死是什麼意思呢?生不如死有兩個:一、一個人生重病了,一個人生重病了,氣切了、插管了,眼睛瞪得很大,腦筋很清楚,但是爬不起來,每天打點滴,活也活不了,死也死不去,他也沒交代清楚,也沒有交代清楚說要放棄急救,他快斷氣的時候,人家又弄來二只熨斗(心髒電擊器),砰!電擊起來,又活起來,咚!裡面都內出血;我都稱心髒電擊器為二只熨斗。那個叫做生不如死,氣切、插管、兩手兩腳都不能動,人到那個時候,你就知道!所有的英雄好漢,送進加護病房,看起來都是這麼的平凡,都是這麼的平凡。哪一個人有辦法受到重病的摧殘!沒有辦法的!所以佛弟子不怕死,怕的是生不如死。第二個叫做心靈的觀念,煩惱的無明這樣煎迫著,活著生不如死,一點點小事情,敏感到極點,什麼都放不下、什麼都分別、什麼都執著,百般的計較,他不曉得死亡在背後等著他,他不知道!今天你百千萬種計較,明天一醒來;能不能醒來還是個問題。今日鞋和襪,不知明日穿不穿?今天的鞋子跟襪子擺好了,今日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明天的鞋子跟襪子,不曉得穿得到穿不到了?人,很快就送進火葬場,很快的!想當初我年輕的時候,二十歲;四十歲;現在一剎那之間,竟然快六十歲了!哇!這實在是很快了!那個童年的時候,歷歷如然,就象昨天的事情,今天已經接近六十了。那個六十,用英文來講很嚴重的:sixty years old ,後面要加s了,就很嚴重了!你看,再以佛的年齡八十歲來講,我還有二十年可以活,所以一般人是布施,布施;我不是,我前面要加三個字:叫做“拼命的”布施。為什麼?你總不能把錢帶進去棺材啊!錢是活人在用的,不是死人在用的,對不對?所以別人叫做布施,我前面加三個字:“拼命的”布施,統統布施,統統一直布施,為什麼?帶不走,帶不走。所以要聽經聞法。 再來,在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世界當中,不要一心一意的想要求得任何東西,隨緣就好,否則你會生活在恐懼失去的陰影當中。解釋一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佛早就在《金剛經》裡面開示我們;這個不是一個實在的世間,它是生滅的,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它是因緣生的;因緣具足了,就辦了齋僧,因緣結束了,大家各自回崗位,來來去去;可是我們的心性並沒有增減,來去、生滅,這個是相,這個是相來講的;對我們的真如自性,並沒有東西可以增,來也不增,去也沒有減少,這個就是佛法。在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世界當中,不要一心一意的想要求得任何的東西,隨緣就好,否則你會生活在恐懼失去的陰影當中。要開佛的大智慧,這一點你必須要了解。(鼓掌) 上面這個四十五分鐘是勉勵初機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題目,剛剛講的是為什麼要聽經聞法,聽經聞法有如此的重要!所以這個人如果一聽到佛法以後,就關起門來念佛、誦經,這個人死定了!不聽經聞法不行的,沒有開佛的智慧,你念佛,煩惱來了,你怎麼辦?你壓不下去的,你絕對沒有辦法的,無量億劫來的煩惱、欲望,那種我執、法執、煩惱障、所知障,你不聽經聞法,如何擺平?不是念佛不好,是要用大智慧念佛;不是誦經不好,要用大智慧誦經,要了解佛的真實義理是什麼,了解第一義谛的真如本性,起點就是終點,起點就是終點。初發心即成等正覺,這個就是入第一義谛涅槃妙心,初發心,你用的是本性修行,初發心即成等正覺。不可以用意識心修行,意識心修了又執著、修了又分別、修了又煩惱、修了又人我是非,斷不了,斷不了。今天因為我們受限於時間,像這樣才兩個多鐘頭,你也不可能講大部經典,講《楞嚴經》、不可能;《楞伽經》不可能,講《八大人覺經》,不可能;你講《彌陀經》、不可能;《藥師經》、《地藏經》那更不可能,就算以最少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你也講不完啊!講不完該怎麼辦?叫做重點,重點。 那今天講的這個,不一定大家都受用,前面四十五分鐘,無論僧跟俗,都覺得很不錯、很好,哪一句受用就覺得很好。底下這個那就不一樣了,要進入今天的正題,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第一義谛』,受限於時間,我們只能講重點;重點就是:有的人會很受用,有的人只能結結善緣;不過坐在這個地方,埋下了八識田中的種子,經過了百千萬劫,也會開花、也會結果。所以聽經聞法,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究竟實相第一義谛,簡稱第一義谛。實相是什麼?實相就是人生宇宙的真實相,真正的實相。我們凡夫,因為不了解人生宇宙的真實相,實相無相無不相的道理,所以過得很迷茫,過得非常的迷茫!第一義谛就是不可思議心性解脫的真理,不可思議心性解脫的真理。第一義谛是對第二義谛所講的,禅宗的第一義谛叫做向上門,向上門,不可言說,這裡面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任何的觀念、沒有任何的文字、沒有任何的符號,是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般若的智慧。但是我們因為後天的教育,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博士,念完了統統叫做觀念,統統叫做語言,統統叫做文字,統統叫做知識。我們說: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每天就是這樣子講,讀大學就叫你說about myself 自我介紹;再下來告訴你讀書的重要,叫做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可是這一句在佛法來講,知識不一定是力量,是力量,但是問題有正跟邪,他運用了這些知識去干壞事情,他懂得電腦,用電腦去做壞事;懂得網絡,用網絡去做壞事,知識就是力量是沒錯,但是,是善的力量,還是惡的力量?所以佛法不是語言、不是文字、不是後天所學習的讀書可以讀的來的。因此諸佛妙理,無關於文字、無關於學歷,所以只要你今天有因緣坐在這兒,坐在彰化體育館這裡,無論在家跟出家,你就有機會成佛、成道,就有機會解脫!禅宗的第一義谛是對第二義谛;你們想鼓掌嗎?大聲一點!(鼓掌)不要拍那個兩聲像感冒一樣的。 好!禅宗第一義谛叫做向上門,方向的向,上面的上,向上門,叫做不可思議解脫,叫做向上門,沒有語言、沒有文字,兩個大悟的聖人坐在一起,眨個眼睛,就完全了解意思了,三藏十二部經典全部講完了!兩個都是開悟的聖人,坐下來,兩個鐘頭,一句話都不會講的,來!喝茶!喝完了,兩個都是開悟的話,他從外面來,迎接說:你來了!嗯,我來了,坐下來,二個喝茶,為什麼?因為諸佛妙理,無關於文字,一句話都不能講!對不對?好!喝完了茶,送行,他說:我走了!喔!你走了!旁邊的徒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想要聽聽他們二位高僧、開悟的聖人講幾句話,一句都沒說!他說:師父!你們今天都沒有說法。他的師父就講:講完了啊!他來,我迎接來,其實沒來;他去了,我送他去,其實沒去,道理全部講完了!說:喔!原來,原來連這樣迎來送去,真的真如是不來不去,法都講完了,這個徒弟慢慢有所體悟。 所以,第一義谛對世谛講的;第一義谛對第二義谛講的;第二義谛叫做向下門,落入語言、文字的觀念,叫做向下門。第一義谛是對世谛講的,世間的世,世間的世。世谛就是有次第法的,叫做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諸位!次第法是不究竟法,十方三世諸佛,只有頓悟佛,沒有漸悟佛。頓如同虛空,睜開眼睛,沒有東南西北的,沒有任何次第的,睜開眼睛看到這個虛空,虛空就是絕對,頓悟就是這樣子,沒有任何的語言、沒有任何的文字、沒有任何的次第、沒有任何的時空,(鼓掌)就是見性。十方三世一切佛,沒有漸悟佛,只有頓悟,我們講的圓滿自性,圓滿就是沒有任何的次第,沒有次第。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有因緣來聽這個講題,有的人會很受用!第一義谛,小乘只有一個名詞,叫做涅槃,涅槃,同樣在诠釋不生不滅的境界;但是大小乘的涅槃差太多了,差距太大!小乘的修行,是六根不去攀緣六塵,眼耳鼻舌身意,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讓六塵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就證初果,一直到證四果阿羅漢,這個是根塵不偶,入於人無我,就是用伏六識心,伏六識心,降伏了六識心;六識心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只有暫時降伏第六意識,對於微細的第八意識,完全沒有觸碰過。所以你去小乘的國家跟他講,他們從來不談第八意識的。第八意識,生滅有兩種:一、叫做相生、相住、相滅;二、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有的人對名詞很陌生,聽都沒聽過,以前只聽到生滅,怎麼會有這麼多名詞呢?是的!這個就是你學得不夠,不夠豐富,今天來聽經聞法,又多了一個知識,其實是多了一個開悟的因緣。所謂相生、相住、相滅,就是你很容易觀察,我現在用比喻的,你比較聽得懂,譬如說這個人,你可以看他的貌相,小時候、長大、老了,面相都不一樣,叫做相生、相住、相滅;那麼,有一種你看不到的,叫做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的新陳代謝,細胞的新陳代你看得到嗎?譬如說指甲,隔了一天長高了一點點,你有沒有看到指甲在成長?觀察不到,這個叫做流注;水流的流,注,三點水再一個主,流注生;流注住,安住的住;流注滅。相生、相住、相滅;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相生、相住、相滅,就是粗糙的生滅法,你容易觀察得到的,你容易觀察得到的;流注生、流注住、流注滅,微細的,除了大菩薩,大菩薩可以觀察得到的時候,一般人沒有辦法,沒有辦法。結一個善緣。 所以諸佛菩薩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生滅都滅盡了,這個寂滅的心性現前了,這叫做真實道場,一乘寂滅道場。這個道場如果沒有找到,這個道場如果沒有找到,我們就會永遠在找道場。所以法師,或是在家居士,他一直在找道場,到底哪一個道場比較好、比較適合我?這個很好的事相的;可是真正的道場在哪裡?真正的道場,真正的道場即一乘,寂滅的道場,在你當下這一念,一念無生,即體即用,體即無生,用即般若,這個就是真正的道場。也就是說:今天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說:我今天要修行,找一個比較清淨、安靜的地方。諸位!大徹大悟無關於動靜,如果內心裡面不開智慧,靜亦是塵,動是塵,靜還是塵。何以故?無關於修行,只是一種方便,比較沒有吵雜,比較沒有吵雜。修行無關於動靜,動靜是塵,動是塵,靜還是塵。如果你在靜的時候你才修,說:我在安靜的時候,我才修得到行。那麼你去動態的時候,你就沒有修行。動靜無關於修行,這個是塵,動塵、靜塵;動、靜、根、覺、空、滅,《楞嚴經》講的,六根之結,根根有六結。用耳根來講,動、靜、根、覺、空、滅。六根之結,六根都會打結,打結就是煩惱,眼睛看什麼東西,心打結;耳朵聽什麼音聲,人家贊歎的,很舒服;毀謗的,心又打結,根根之結,每一根都會打結,看到什麼都會煩惱跟執著。根根六結,根根六結是講深入的,動、靜、根,覺悟的覺;空:空性的空;滅:寂滅的滅,動、靜、根、覺、空、滅,六結。這個講起來,要講到第一義谛,就是有這麼的困難,我盡量的發揮,你就盡量的吸收,只能這樣子,講多少算多少。那麼,同樣在诠釋不生不滅的境界,大小乘就差距太大了,小乘只降伏第六意識;大乘要究竟圓滿成佛,講到微細的第八意識,微細的第八意識。一切諸佛所共說,就是究竟實相無相,第一義谛涅槃妙心,一切法入於第一義谛,第一義谛叫做成佛臨門一腳。諸位!你們看過那個足球比賽嗎?看過嗎?那個歐洲的世界足球比賽嗎?有嗎?你看看那罰十二碼球,在決勝負的時候,這一球踢進去,這一隊就贏。諸位!第一義谛就叫做成佛臨門一腳,這個第一義谛悟了,了悟真如自性,原來回歸當下,剎那即見永恆,入萬人之中,如入無人之境,知道了悟究竟實相無相的道理,能夠體悟佛的心性,臨門這一腳就踢得進去。所以第一義谛就是成佛臨門一腳。 放眼我們台灣這一甲子來,用六十年簡單的來討論一下,這一甲子來,因為中國大陸的法師東渡來台灣;一甲子前,有日本的侵華、國共的內戰,使得很多法師在動亂當中,東渡到台灣來。這些大和尚非常的慈悲,紛紛的成立佛學院、道場、講經說法呀,我也是個受用者。那麼台灣也出了幾個強而有力的高僧,在大陸的法師,跟台灣的法師、成就的法師,共同六十年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道場愈來愈多、佛學院也愈來愈多;大學的佛學社也成立的愈來愈多;這些政府的官員,也愈來愈重視我們佛教這個宗派、這個宗教;所有的法會裡面,普遍的正知正見的觀念,散播到每一個角落,這個是可喜可賀的! 但是放眼整個台灣這六十年來,只有幾個現象: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法會、佛七、持咒,大部分都是這個。關於這個究竟第一義谛的道理,鳳毛鱗角,體悟這個第一義谛的,實在是太少了!大乘佛法的偉大,就是太多的善巧方便,大家都來參與;可是大乘的致命傷,就是太多的善巧方便,使你搞不懂什麼叫做正法。所以附佛外道的特別多,打著佛教的旗幟的,亂搞一通也是很多!你不能說他不對,可是他走在佛教的邊緣裡面,你能說他不對嗎?他也有一點佛陀的思想,可是你要跟佛陀真正的究竟正法第一義谛契入,沒有,完全沒有。所以《阿含經》裡面,《阿含經》裡面講:兩種力量會毀滅佛教: 一、出了惡生重大的比丘,出了惡性重大的比丘,出家不持戒、不守戒、不誦戒,到處游蕩,霸占道場,不修行;人家修行,排斥那些修行的人,收了大家的供養占為已有。佛講的,《阿含經》裡面講:碰到這樣子的惡性重大的比丘,佛教滅亡!為什麼?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中肉。這個出到惡生重大的比丘,三藏十二部經典不看,他講他對,那也沒有辦法,他也沒犯法、也沒殺人放火,就大家為了生存。有的人了解佛的第一義谛的道理,沒有能所,不會攻擊別人;可是,有的人為了要生存,就用極端的方式生存,用極端的方式在佛教界裡面求生存,就會變成搞對立。這個叫做:第一個、第一股力量,毀滅佛教的力量,就是出了惡性的比丘,身穿比丘的袈裟,可是不弘佛陀的正法,亂搞! 二、講的相似佛法,讓眾生搞不清楚什麼叫做正法,都摸不著頭緒!第二股力量就會毀滅正法。講的叫做相似的佛教,你能說那個是佛教嗎?好像是、也許是、可能是、大概是、或許是,就是講這些;可是明眼人當然就很清楚了! 所以今天出家眾這麼的多,我今天特別的感動,非常地感動,不容易的,我們居士要跟法師鼓勵一下!(眾鼓掌) 這個出家人要多勉勵,出家眾荷擔如來的家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比丘、比丘尼,我們都是一家人,要講內心的話,對不對?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一家都是人”,統統要講內心的話,出家人要有志氣、要有骨氣。是不是?不要強出頭,諸位!你有能力、你有實力,我告訴你:美國都會來邀請你,你放心,不要強出頭。如果你今天沒有能力,常常搞一些靠廣告,那你麻煩大了!對不對? 第一義谛,大乘的名詞就很多,《楞伽經》講: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我有時說空;有時說無相;有時說無願;有時說如來藏;有時說如;有時說實際;有時說法性;有時說法身;有時候說涅槃;有時候說離自性;有時候說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示究竟實相。 這一段出自《楞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