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師:四禅八定(二)


 2020/8/20    熱度:1477    下載DOC文檔    

上一次講到初禅的發相,第四段辨邪正之相。初禅的境界有邪有正,上一次已經講完了,可是在這裡面就是成就初禅的這個人,有的時候有魔鬼來搗亂的這件事,坐禅的人應該怎麼樣來對治這件事。上一次講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沒有講。上一次講的一部分,就是關於外面的一部分。坐禅的人應該預備方鏡。預備鏡子這件事,這個不難,這件事容易辦到;再來就是應該准備一個降魔咒,降魔咒在佛法裡邊,大悲咒是很多人都會念,大悲咒就能夠降魔的,但是在《大集經》裡邊有很多很多的降魔咒,也可以在那裡邊選一個,把它讀得熟熟的,每天要固定的讀它多少遍,當然這是說你本身真實是想要深入的學習禅定,你就應該這樣准備。說我一天就坐半小時,不准備也可以。預備鏡子、預備降魔咒,上一次也提到讀《金剛經》的事情,讀《金剛經》也能夠降魔的,也有這種作用。
 
壬四、不受不著
 
說的這些方法,是在外面需要准備的。再其次就是這個坐禅的人的內心裡面應該怎麼樣准備呢?在內心裡面有三種方法來降伏魔的,第一個方法就是不受不著,這個不受不著,簡單的說就是不分別,魔鬼來的時候,他是會現出來一種境界,大要地說現出四種境界。這個魔鬼他來的時候,當然目的就是搗亂,破壞你的禅定的功夫,他的意思現出來一種境界叫你生貪欲心,這是一種;第二種,他現出來一種境界,叫你生憤怒心,這是一種;第三種就是叫你亂;第四叫你恐怖,你心裡面怕他,這樣子你的禅定的功夫就失掉了。如果你隨他轉,你真就是生了貪心,或者生了瞋恨心、憤怒心,你心裡生了恐怖心,你心裡面散亂,不能夠相續的寂靜住,那麼你就是中了他的計了,那就是被他破壞了。
 
這樣子來搗亂的時候,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怎麼辦呢?上一次謝居士用功的時候,有魔鬼來搗亂,他同他講道理,也把這個魔鬼降伏了,那麼講道理也是個方法。但是也有的魔鬼不可理喻,講道理也不行的。這裡說第一個方法「不受不著」,簡單的說,就是不分別,魔鬼來的時候,無論現出什麼境界,你心裡面不睬他,簡單的說就是不睬他,不睬他,魔王就沒有辦法。說「不受」就是不接受,你這個心不要接受他的這個境界;「不著」就是同他分開,譬如說有人進來,我們眼睛一看見,看見了,你這個心就分別這個人的相貌,這就是受了,也就是著了,外面的相同我們這個心相合了,就叫做著。禅師在坐禅的時候,魔王現出來種種境界,他種種的境界,種種的相貌,你心裡面不著,就是心裡面不分別那個相貌,你不執著,心裡面無分別住,也就是寂靜住,這樣子,魔王也沒有辦法你,不能把你怎麼樣的,這是一個方法。
 
壬五、以本法修治
 
第二個方法:以本法修治。就是你這位禅師坐禅,你原來怎麼樣修行的,你現在還繼續那樣修行,魔王來搗亂的時候,你不要睬他,你還繼續按照你原來的方法去修行,也就是能降魔了。假設你原來是觀佛像的,觀想佛的相好莊嚴,那麼你繼續這樣觀,魔王有什麼活動,有什麼境界,不要睬他,自然也就能夠降魔的,你原來是修數息觀的,現在繼續的修數息觀,不要管那個魔的事情,這樣子也是能夠降魔的。
 
壬六、以智慧觀察
 
第三個方法,以智慧觀察,以智慧觀察也能夠降魔的。這個智慧觀察,怎麼樣觀察呢?這是分三種辦法,第一種你觀察你所見的魔的境界,所聞所覺,所知道的這個魔王的現象都是假的,觀察他是假的,不是真的,觀察他是空的。像《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按照這個道理去思惟,這個魔王就跑了,他不敢觸惱你的,這是一種。第二種的智慧觀察的方法,你反觀自己見聞覺知的心,你去見聞魔王的境界,這個能見聞的分別心,你觀察這個心是因緣所有的,是自性空的,也是假的,你就思惟這個道理,那麼這個魔王就沒有辦法了。第三個思惟就是雙方面的,所見聞覺知的境界,能見聞覺知的境界都是空的。魔界如,即是佛界如,一如無二如。你這樣思惟這個道理,魔王就不能搗亂了,就是能夠伏魔了。這是按照內心,應該這伏魔,這個還是一個最重要的。那麼有方鏡,當然長方的也是可以,圓的也是可以的,有鏡、有降魔咒,你又能讀《金剛經》,讀《般若經》,內心有這樣的准備,那麼你靜坐,學習禅定還是很安全的,魔王雖然能夠來搗亂,而實在是無效的,還能繼續會有成就的。這是辨邪正之相。這是證初禅相,分兩段,第一段明發相,講完了。
 
己二、辨支相(分三科) 庚一、釋支義
 
第二段就是己二辨支相。辨支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把初禅的功德相把它分成這麼多,把它合成這麼多,前面說十種功德相,現在把它合成幾種。這個支字怎麼講呢?支者,別也。支就是總分出來的別,把別合起來就是總。那麼什麼是總呢?就是禅,禅就是總,把總的禅把它分成幾部份的說明,那麼就叫做別,就叫做支。就像一棵大樹,一個根本,它分出多少支來,類似這樣的情形。再其次的說明就是在禅定裡面,把這裡面幾個重要的部分,把它列出來,這就叫做支。
 
庚二、釋支名(分二科) 辛一、列名
 
這裡面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列名,第二段釋義。初禅,它的支一共有五個,五個支,就是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就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麼五個部分。尋伺,玄奘三藏法師翻譯為尋伺,玄奘法師以前的翻譯叫做覺觀。心一境性,舊的翻譯翻作一心,玄奘法師翻作心一境性,義還是一樣的。這是列名。
 
辛二、釋義(分五科) 壬一、尋 壬二、伺
 
現在第二段釋義,什麼叫做尋伺呢?尋伺實在說起來也就是如理作意的意思,如理作意就是隨順道理去思惟、觀察,這就叫做如理作意,這也就叫做尋伺,就叫做覺觀。再分別這個覺觀的不同,覺是粗略的分別,大概的分別,大概的這麼去觀察,那叫做尋。微細的、周遍的、深入的觀察,那就叫做伺。也有解釋這個尋是引心趣境叫做尋。引心趣境叫做尋,這分兩部分,沒有得定以前的境界和得定以後,得定以後,你想要入定的時候,要引心趣境,你要引導你這一念心到那個禅定的境界裡面去,那就叫做覺,也就叫做尋。心到了那個境界以後,要繼續的,要深入的思惟這個境界,那就叫做觀。這是這兩個字不同的地方。但是這裡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看很多的關於說這個禅的地方,他的解釋我們看不懂,當然簡簡單單的就是那樣解釋,唯有《瑜伽師地論》說得明白,把這件事說得明白。他說這個尋伺是怎麼意思呢?是因為我們坐禅的人,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從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定的時候,當然這個功夫是進步了,境界又深入了一步,有不同的境界出現了,但是其中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還有煩惱,得未到地定的這位禅師他還有煩惱的,他還是有貪心,他還是有瞋心,有高慢心,有種種的疑惑心,還是有,但是比欲界定的時候軟弱了一點。我們一點功夫沒有的人,當然我們就是平常的這種境界,心隨境界轉,有點功夫的人稍好一點,其實好不到多少,但是到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好了很多,但是還是有煩惱,這個貪欲心,這個男女之愛的愛心還是有的,他有,他這個正念就是如理作意這個覺觀,這個智慧一提起來的時候,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很容易的就把煩惱除掉了,不像我們沒有功夫的人,這個欲心若來了,很久很久它不離開,很久很久它不停下來,但是得到未到地定這個人不是,他這個煩惱來了,他馬上就能停下來,他這個正念一現出來的時候,這個煩惱立刻停下來,但是並沒有除掉,他隨時還有可能生起,所以他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還要修如理作意。
 
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是一個平常的人,不是佛教徒也沒有什麼修養的人,他也沒有什麼欲心,欲心也很輕,也有這種情形;也有的人,雖然信仰佛教,很用功修行,但是他的欲心很重的,這是各式各樣的情形都有的。有了未到地定的這個人,假設這個人,不管是在家的居士也好,出家的法師也好,得到未到地定的這個人,他這個時候欲心還是有,雖然是不重,隨時還有,那麼怎麼辦呢?我們上一次講,說「事障未來,性障根本」。性障根本這個性,就是貪欲心、瞋恨心、疑惑心、高慢心,就是這些煩惱,這些煩惱,你這樣子有煩惱就障礙你得初禅,你就不能得初禅,初禅就不現前。你怎麼樣修行,只要你煩惱還在,你這個初禅就沒有成就。所以初禅能夠成就,你一定沒有這些煩惱了。上一次說在定裡面的境界,感覺身體空掉了,不感覺有身體了,像虛空似的,那麼繼續的修行,又漸漸的有了身體了,如雲如影那樣的身體出現了,這就是初禅,是的,這就是初禅,但是你要得到這個境界,一定要沒有煩惱,你內心這個貪心沒有了,無論什麼樣微妙的境界,心裡面不動了,無論怎麼樣憤怒的境界出現了,毀辱的境界出現了,不饒益的境界出現了,心裡面不憤怒、不瞋恨,心裡面還是很平靜的、很溫和的。這些煩惱去掉了,這個時候,你才是初禅。說外面你的感覺,沒有身體之中,又漸漸的出現了如雲如影的身體,這是一種感覺,但是內心上還要有這樣的清淨的功德,你才是初禅的。初禅是色界,不是欲界,你這個人還是欲界的人,但是你現在到了色界的境界了,就是把欲界的這些東西都除掉了,你才是色界,你才是初禅。
 
剛才說是得到未到地定的人,他的煩惱很輕,這個正念一提起來,這個煩惱立刻沒有了,但是煩惱沒有斷,他隨時又出來了,還會出來的。你看他好像很容易除掉,好像很軟弱,但是還會再來,所以就是未到地定這個人還要繼續的修行,不管你是在家居士也好,出家的比丘也好,如果你是這樣的話,假設是欲心的話,就是得要修不淨觀來對治。說我是在家人,我不能修不淨觀,那你就不能得初禅,不過在家居士若有欲的生活,你也很難得到未到地定,也不容易的,一定是要離欲的,沒有欲的事,也還要沒有欲心才行的。所以這個時候要修不淨觀,假設未到地定這個人,他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欲心,但是有瞋心,你看他很有修行,他一坐幾天不出定也可以,但是有一點不如意就發脾氣,就是這樣情形,就是他這一方面,他就不對勁,那麼他這個時候就得要修慈悲觀,在禅定裡面要修慈悲觀,也就是如理作意。這樣子,或者時間長,或者時間短,這個煩惱除掉了;煩惱除掉了,那麼在這個身心空了的境界,漸漸的又出現了如雲如影的身體了,得到初禅了。得到初禅以後,我們上一次講有十種功德,十種功德的時候,就是心裡面歡喜快樂,但是同時他有這個覺觀,他有這個尋伺的心理,就是感覺到初禅功德的殊勝。欲界是很污穢的,欲界是很粗略的,色界初禅的境界功德殊勝,他在分別這個境界,那麼這就叫做尋伺,這就是覺觀。這是覺觀這麼樣解釋,這樣解釋表示在沒有得初禅以前,你要有這種覺觀的修行,修行得到初禅以後,在禅定裡面,還有覺觀,還有這樣的尋伺的。現成的名字叫做出離尋伺、無恚尋伺、無害尋伺。出離尋伺就是沒有欲了,出離了欲的境界,不貪欲了,對於欲界色聲香味觸的境界,他得解脫了,不欲,沒有貪欲,沒有愛欲了。無恚尋伺,恚尋伺是什麼呢?這個恚就是欲斷其命,想要殺掉他的命,那叫做恚尋伺。現在沒有了,無恚尋伺。這個害尋伺是什麼意思呢?欲打縳眾生,想要打他,想要把他綁起來,想要觸惱他,那叫做害尋伺。現在沒有,心完全是對於他人有饒益心,有安樂心,我要安樂你,要利益你,不想要傷害的,更不想要斷其命的。這個時候在禅定裡面,有出離的尋伺、有無恚尋伺、有無害尋伺,這是尋、伺兩個字。
 
壬三、喜
 
第三個是喜,喜是什麼意思呢?喜,當然我們平常說就是歡喜。發心坐禅的人,你費了很長久的時間,受了很多的辛苦,忽然間得到初禅了,當然是歡喜,這個喜就是這個意思,歡喜。慶悅之心,名之為喜,就是歡喜我現在成功了,得到禅定的境界,心裡面歡喜。
 
壬四、樂
 
樂是什麼意思呢?恬怡美快叫做樂。喜是有個沖動性,踴躍歡喜,我們通常說手舞足蹈,他這個人快樂得不得了,那叫做喜。說這個坐禅的這個人,得到初禅的時候,當然他沒有手舞足蹈,但是心裡面很踴躍,很沖動,叫喜。樂就是很寂靜的;恬怡是,這個色界四大,色界的地水火風來到我們欲界這個身體的地水火風裡面,這兩種地水火風一和合的時候,我們有快樂的感覺,這個樂,就是這個樂。喜也是歡樂的意思,樂也是歡樂,那麼有什麼不同呢?譬喻一個饑餓的人,人很久沒有吃飯,很餓,忽然間有人說我請你吃飯,雖然還沒有吃,心裡就歡喜,這叫做喜。等到真實把這個菜、飯什麼東西放到口裡面,嘗到這個滋味的時候,這時候是快樂,這是樂。所以樂和喜不同,但是它們兩個有連帶關系。初禅,因為有這個樂的境界才有喜,但是到三禅的時候,就沒有喜,光是有樂了,那又不同。所以喜和樂情形是不一樣的。得到禅定的時候,當然這個樂已經有了,就是有了,但是分別的說,就是喜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感覺歡喜,但是這個歡喜它不是永久的歡喜,他在禅定裡面歡喜一陣子,這個喜就過去了,過去了,心裡面這時候就寂靜下來,但享受寂靜之樂,這是樂。
 
壬五、一心
 
第五個是心一境性。雖然有尋、伺、喜、樂,但是完全是禅定裡面,心裡面並不亂,說是心還是一境性,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那這叫做心一境性,就是定的意思。
 
庚三、辨分類(分三科) 辛一、對治支(尋伺)
 
就這麼五支,這五支若給它分類的話,這五支可以分成三類,尋伺這兩部分可以說是對治支,喜樂兩支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自體支,或者說自性支也可以,性就是體。對治支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對治就是除滅的意思,把它除掉。這個屋子裡面有很多垃圾,我把它除掉,這叫對治。這裡說對治是什麼呢?就是把欲界的煩惱都除掉,叫對治。這個對治是誰能夠有這個力量呢?就是覺觀兩個支,就是尋伺,尋伺有這個力量,把欲界的這一切煩惱,把欲界的這一切惡業都除掉,那麼叫對治支。
 
辛二、利益支(喜樂)
 
對治了以後有什麼好處呢?你得到什麼利益了呢?得到喜樂,得大歡喜,得大輕安樂。我們沒有得禅定的人,有兩種情形,一種就是我們有病了,有病的時候這個四大不調和,我們感覺不對勁,頭痛、肚子痛,反正就是難過的境界,等到病好了,感覺很輕松、很快樂、很正常,就舒服了,不那麼難過了,這是一個現象。第二個我們沒有病的時候,我們做事情,或者是用腦,或者是用體力、勞力做什麼工作,做完的時候就有點疲勞,你休息了一會兒,這個疲勞過去了,身體又感覺正常了,有精神了。這個境界我們欲界的人,我們有貪心,有瞋心,有種種的煩惱,我們這個煩惱,他不但就是有煩惱,他也使令我們有一種煩惱以後身體也有一種感覺的,那個感覺在佛法裡面說叫做粗重。這個粗重怎麼解釋呢?無堪能性,就是沒有能力了,譬如說我們這個腦力的活動,活動的時間久了,就不能再用腦了,你就得要休息了,不能再用腦了,那就是無堪能性。如果我們現在也不慣走路的人,一下子叫你走一百裡路,說我的腿走不動了,一定要坐下來,沒有能力再走了,無堪能性,所以那叫做粗重,無堪能性。我們有煩惱的人,種種煩惱的活動,活動的結果,我們身體就有一種無堪能性,有一種粗重。現在若是得了禅定的時候,有這個尋伺,這個對治支,把這個煩惱除掉了,煩惱除掉了,這個粗重也就沒有了,沒有了,那麼這個時候是什麼境界,就是快樂,這個禅定人就是快樂,但是這個快樂實在就是什麼?就是你能除掉了欲界的煩惱,你就是色界天上的人了,那麼你是色界天上的人,不是這麼一句話,就是有色界的色受想行識到你的身體裡面來了,所以你就感覺快樂了,這快樂就是這麼有的。所以這個利益支就是因為有對治才有利益,才得到這喜樂的利益。這是喜樂兩個是利益支。
 
辛三、自體支(一心)
 
自體支就是最後一個心一境性。禅定裡邊尋伺和喜樂,它都要靠這個禅定才能存在的,如果你沒有禅定,就根本沒有這回事,也沒有喜樂,也沒有這個尋伺的,所以它是為主體的,定是為主體的。喜樂也好,尋伺也好,都依附在這個定:心一境性上面,若是把心一境性失掉了,就完全沒有了,所以它是為主體的,所以叫自體支。在《瑜伽師地論》上還有一個譬喻說明這件事,譬如我們世間上的人,我們在社會上有個正當的職業,我們去求發財寶、求發財,去做種種的事情,去求發財,那麼成功了,發財了,我們這時候享受,這是第二個意思,去求發財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求到了以後能夠享受,這是第二個。第三個自在隨轉,就是你得到的財富,你對於你這個財富,你有自在力,你這個自在力繼續的隨逐你相續下去的,因為你可以不斷的再享受。這個自在力怎麼講呢?就是無障礙,你隨時想要享受,沒有人能障礙的,那就叫做自在。若是你享受,別人說不可以,你就不能享受了,那就沒有自在力,沒有自在力隨逐你。現在說有自在力,那麼這譬喻什麼呢?就譬喻你得到禅定,你有了心一境性的時候,隨時你可以入了心一境性裡面去享受喜樂的,享受這個禅定的快樂的。正好,這個對治支就是求財寶的意思,利益支就是求財寶以後能夠受用,心一境性就是自在隨轉的意思。這是初禅我大略的就講到此為止。
 
初禅,我上一次講的時候提過,就是從欲界進步到色界第一個站,第一個境界就是初禅,這一個階段是最不容易的,因為我們欲界的人,從無始劫來,我們這個貪瞋癡的煩惱很頑固的。我們說是把欲界的煩惱除掉很不容易的,所以想得初禅就是困難,就在這裡,但是我們看佛經上,也有的大阿羅漢,他很容易的就得禅定,那什麼原因呢?就是宿世修行過,他修行過,他內心裡面有殊勝的善根,他那個善根的力量一發動了,就能消滅煩惱,所以他容易得禅定,若是沒有善根,那就不行的。
 
丙二、二禅(分二科) 丁一、明修行(分二科)
 
戊一、明修行方法(離初禅三種方便)(分三科) 己一、不受不著 
 
現在說這個二禅,丙二二禅。二禅可以分成兩段來說,第一段明修行,第二段明證相。修行也分兩段來說,第一段修習的方法,第二段明中間禅。修習二禅的方法,怎麼修行呢?用功這個事,除非是到成佛了才功德圓滿,其余的人都是沒有滿足的,都是有所缺的,都是不足的,所以得到初禅,在欲界的人來說,那只是第一部分的上人法,還有很多的功德要得到,所以成就了初禅以後,還要繼續的要修二禅。但是這裡邊應該知道的,初開始得到初禅的人,他還不是太好,還要不斷的練習,不斷的再入定,按照得定的境界,不斷的要入定,天天的、晝夜的,還要修習,使令你這個初禅特別的熟練才可以,才能進修二禅。你不能夠一得到初禅,還不怎麼熟悉就去修二禅,這個不可以的,如果你那樣做,二禅也修不成,初禅也丟掉了,那反倒不好。
 
二禅的修行方法,為什麼要修二禅呢?因為常常的入定,得到初禅以後,你常常入定,常常入定,你就感覺到有問題了。我們沒有得禅定的人用功修行,忽然間得到初禅了,我感覺很滿意,但是你常常入定,常常入定,就有問題,有什麼問題呢?就感覺到初禅裡面覺觀這兩個字,這是心所法,不好,不高興這個覺觀的境界,因為一入了定以後,這個覺觀是分別,不高興這個分別的境界。在《大智度論》上說出一個譬喻,這譬如這個人疲乏了,特別的疲乏,他就要睡覺,正在睡覺,睡得很好的時候,有人家招呼他,他心裡很不高興。「譬如人大極,安隱睡眠時;若有喚呼聲,其心大惱亂」,他心裡面很煩惱,很不高興。就是這個得初禅的人,常常入定,常常入定,就感覺寂靜住,享受這個喜樂很好,但是要去分別就不高興,有覺觀,還要去分別,心裡面很不高興,所以要除掉這個覺觀,除掉這個覺觀,這是一件事的。除掉,怎麼樣除法呢?就是不受。入禅的時候,就是不去分別,拒絕這個覺觀。當然覺觀是自己在覺觀,就是自己這時候不覺觀,就停下來,這是一個方法。
 
己二、呵責
 
但是你長期的修行,利用這個覺觀才成就了初禅的,它也很有功勞的,那麼你也成了習慣了。說是一下子不覺觀還不是這麼容易的,所以說是不受還不夠,還得要呵斥,呵斥這個覺觀。你自己入在這個初禅裡面,你再呵斥這個覺觀的不對。說是你這麼樣分別,能破壞這個禅定的,要呵斥它,呵斥,當然你心裡面還寂靜住。
 
己三、觀行
 
或者觀察這個覺觀,這個分別心是因緣有的,空無所有的,然後心裡面寂靜住。常常這樣子修行,這個覺觀就停下來了,覺觀停下來,不但是覺觀沒有了,連喜樂也沒有,心一境性也沒有了,初禅完全是沒有了。沒有了,這個人就變成一個白人,以前他是得到初禅,是色界天上的人,現在是什麼也沒有了,什麼也沒有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心裡面要沉得住氣,不要顧慮,這時候繼續的修行。
 
戊二、明中間禅相
 
繼續修行,怎麼修行呢?就是你以前得初禅的時候,譬如說由數息觀得初禅,你這時候繼續的修數息觀,一心專精,加功不止,不斷的,白天也靜坐,夜間也要靜坐,這麼樣修行。忽然間一天心裡面又得定了,心裡面有了定的力量,但是這裡面沒有快樂,也沒有什麼歡喜,沒有其他的,光是能寂靜住,這個時候,就叫做中間禅,就是初禅和二禅之間的一種定,叫中間禅。中間禅的時候,這個時候出現的時候,沒有尋,但是還有伺,沒有覺而有觀。
 
丁二、明證相(分二科) 戊一、明二禅發相
 
得到了這個中間禅以後,繼續的再加功不止的修行,忽然間有一天早晨,或者是晚間,或者什麼時候,喔,第二禅出現了,就是身體又有很大的輕安樂,有很大的歡喜心出現了,就像人從黑暗的屋子裡邊出來看見光明了,豁然開朗,心裡面明靜不動,那麼這個時候就是得到二禅了。明證相,證到二禅了。中間禅也名為轉寂心,這個轉寂心怎麼講呢?寂心就是寂靜住的這個心,轉寂心就是一心之後,更復一心。初禅是心一境性,到中間禅又是心一境性,所以叫轉寂心,但是初禅的時候有喜樂,這個時候沒有喜樂,中間禅沒有喜樂。到了二禅出現的時候才有喜樂,就是沒有覺觀,有喜樂,這時候這個喜樂要比初禅更為圓滿的,所以那時候叫做二禅。
 
戊二、明支義(分四科) 己一、內淨
 
二禅它也有支,它就是內淨支、喜支、樂支、心一境性,有這麼四支。內淨怎麼講呢?字面上說就是內心是清淨的,就是原來在初禅的時候,這個覺觀,這個禅師不高興這個覺觀,那叫做內垢,就是內心裡面有覺觀的污垢。現在得到二禅的時候,這個垢除掉了,所以叫做內淨。
 
己二、喜 己三、樂
 
除掉就是經過一番的修行才除掉的,除掉了以後,他就得到喜。也得到樂,這個喜樂,字面上的意思,和前面初禅的講法一樣。 
 
己四、一心
 
也有心一境性,講法是一樣,但是比初禅來的深一點。這在《成實論》上說:初禅的定力淺一點,二禅的定力深一點。他說一個譬喻,初禅的定力像花葉上的水珠,二禅的定力如漆漆木,像油漆漆在木頭上面,你很難除掉它的,二禅的定力是高過初禅很多的。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我們常說到這個聲音是禅的刺,這個聲音,我們初學坐禅的人,當然有聲音是不行的,這個心感覺不對勁,沒有坐禅的味道,若能寂靜,這個心就好一點,那麼這當然是很膚淺的境界,就是你到了初禅的這個境界的時候,這個聲音還是刺,還能夠刺你,一有聲音的時候,你就從這個初禅出來了,就不能定了。初禅還是這麼個境界,到第二禅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你有聲音不在乎,到二禅的時候不要緊。初禅的時候還有聲音,初禅的時候這個觸,這個坐禅的人他得到初禅,你想要叫他出定,我們出家人的習慣,打引磬,你打引磬他就出定了,若是沒有引磬,你觸他,他也就出定了;二禅不可以,二禅你打引磬也不行,你觸他也不可以。說是得到非非想定的人,就是打雷都是聽不到的。
 
但是在別的文上說是目犍連尊者,他入無所有處定的時候,那是在四空定裡面,入無所有處定的時候,他聽到遠遠的大象在叫的聲音,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解釋從幾種解釋,就是目犍連尊者禅定的入出非常的快,非常的迅速,一剎那出定,一剎那能夠入定,那麼他在聽見大象的聲音的時候,就在那一剎那出定的時候他聽見,他若是不出定,是不聽見的,這是一種解釋。再其次,初禅的時候,得到初禅的人有聲音的時候,他就從定出來,他不能住在定,不能入定,但是得到二禅以後的人,你有聲音的時候,他也可能聽見,他聽見的時候,他可以不出定,因為他那個耳識一聽見了,但是第六識不動,這時候就是沒有影響他的定,但是初禅就不行,這是一種解釋。但是也有說,到第二禅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不動了,前五識不動,耳識不動,這個聲音和第六識就是有距離,就是聽不見。這個相,經論說得微細的,二禅的人,聲音不是刺了,初禅的時候還有這種境界。這裡邊還有意思,後文再說。
 
丙三、三禅(分二科) 丁一、明修習(分二科) 戊一、不受
 
現在說三禅,三禅也分成兩段,第一明修習,第二明得證。得到二禅的時候,也像得初禅那樣子,要常常的入定再練習,常常的練習,練習久了,你這個二禅的定力就更加深了,但是也就發現了問題,什麼問題呢?感覺這個喜不對勁。入了定以後,這個歡喜心很沖動的,這個坐禅的人,這個禅師不高興這個喜,不高興這個喜就想要除掉它,那麼也是不接受它,就這樣的修行。
 
戊二、呵責
 
感覺這個喜打閒岔,喜在擾動,一沖動的時候在擾動他的心,嚴重了也能破壞這個禅定的,所以現在要除掉。那麼他呵斥這個喜的不對勁,然後再靜下來,靜了一個時候,再呵斥這個喜的不對。
 
丁二、明得證(分二科) 戊一、明三禅發相
 
這樣修行、修行,這個喜是沒有了,樂也沒有了,二禅完全沒有了,完全沒有了,還繼續的修行,修這個禅定。修行一個時期,啊,心裡面又得定了,得了定的時候,但是這時候沒有樂,光是一個定,那麼這個時候也叫做中間禅。還繼續的修行,忽然間一天,三禅出現了,就是沒有喜,而有殊勝的快樂,這個快樂在《大智度論》上說,說是「聖人得能捨,余人捨為難」,這個快樂,若是佛教徒修行得到聖果的聖人,他若得到這個三禅樂的時候,能把這個樂捨掉,他有這個力量;若是不是聖人,其余的人,「捨為難」,你叫他棄捨這個樂,那可是很難的,不容易,就是凡夫得到三禅想要棄捨這個三禅樂,可是不容易,這表示什麼呢?表示三禅樂是最能迷人,能夠令人迷醉,捨不得,你說去掉不要這個樂,不行的,捨不得。這表示三禅的樂是最殊勝的,初禅、二禅的樂都不如它那麼強大,到四禅以上也沒有這個樂,所以在凡夫的世界,最第一的,最殊勝的樂就是三禅的樂,這個樂是最殊勝的。那麼得到三禅的時候,這個樂出現了,但是沒有喜。
 
戊二、明支義(分五科) 己一、正念
 
三禅它也有支,三禅也是有五支。第一個就是念,正念,這個念字就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我記得清清楚楚的不忘失,這就是念的意思。這裡是怎麼講法呢?就是得三禅的人,除掉了二禅的喜的這個境界,他能夠明明了了的不忘,叫這個喜不要現出來,叫它不生,叫這個喜不生,明了不忘,那麼這叫做念。
 
己二、正知
 
這個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的時候這個念失掉了,這個明記不忘,他忘了,就是這個念失掉了,念失掉了,這個喜又來了,喜又來了,這時候要正知,知道喜來了,要除掉它,這個作用叫做正知。書本上有一個譬喻,說是母牛有一個犢,這個牛犢來吃這個母牛的乳,人想要用這個乳,叫這個牛犢不要吃太多,要留下來一點,就把這個牛犢分開,把它驅逐出去,驅逐到別的地方,你還要在這個地方看著的,不然這個牛犢又回來了,又來吃乳。這表示這個念就是看守著沒有喜的這個境界,等到你若不看守的時候,就是沒有念了,沒有念,這個喜又出現了,出現了,就是要正知,就要把這個喜要除掉,就是把這個牛犢趕走,有這麼一個譬喻,這是正知。
 
己三、捨(分三科) 庚一、心平等
 
捨怎麼講呢?就是你繼續這樣修行,你的功夫深了,就到了捨的境界,這個捨是這樣的意思。心平等性,這個平等性就是心裡面是平等的,也不掉舉、不散亂,又不昏沉,這個時候心裡面明明了了而又很寂靜,寂靜而又很明了的,這時候叫做平等。心平等性,這就是開始得定的時候是這個境界。
 
庚二、心正直
 
心正直性,這個正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得到了心平等性以後,你不需要加上力量,他自然的能相續下去,繼續的心平等,他不會忽然間又打妄想了,或者又打瞌睡了,不是的,他繼續的心平等,叫正直性,心正直性。
 
庚三、無動轉而安住性
 
無動轉而安住性,或者心無動轉而安住性,就是你得到了正直性的時候,這個正直性,這個功夫就高過心平等性,就是心平等性又進一步了。你得到了心正直性以後,你要繼續的這樣修行,功夫要再進一步的時候,你心裡面很安閒,你不怕有其他的雜念侵入到你心裡面,你不怕那個喜再跑進來,「於諸雜染,無怯慮性」,就是對那些你不高興的尋、伺、喜,那些擾動你內心的那些事情,你不怕它再進來了,「無怯慮」,怯慮就是怕它,不怕了,不顧慮這件事,那麼你這個時候心能夠無動轉而安住性。在心正直的時候,你還顧慮,哎呀,不要有妄想進來,心裡面還有這個顧慮,等到心無動轉而安住性的時候,就是沒有這顧慮了,心裡面不動了,寂靜而住了。
 
這是初中後,心平等是初,心正直是中,心無動轉而安住性是後,初中後,分這麼三個階段,合起來叫做捨。就是正念、正知、捨。三禅這個人有這個捨的功夫,到這麼個程度。  
 
己四、樂 己五、一心
 
有樂,有心一境性。
 
具足這麼五支,這裡面,正念、正知、捨這三支是對治支,樂是利益支,心一境性是自體支。第二禅也可以照這個意思分類。
 
丙四、四禅(分三科) 丁一、明修習方法
 
現在說四禅,四禅分成兩段,第一是修習方法,第二明發相。得到三禅以後也是要不斷的練習,不斷的修習,使令它更熟悉而更深入。得到三禅以後,常常這麼練習,又有了問題,就是不高興這個樂,人就是這樣子。在書本上說,說是有大富貴的人,享受欲樂,他享受欲樂久了,他就厭煩這個欲樂,不享受欲樂了,去享受法樂。享受法樂是什麼呢?啊,我歡喜讀書,歡喜寫字,歡喜畫畫,或者是親近宗教,相信宗教,過了一個時期,不,我還是去享受欲樂,欲樂享受一個時期又厭煩了,又去享受法樂,人的心理就是這樣,久了就厭煩。得禅定的人,久了,他也是,他享受三禅的樂,沒得、得到的時候歡喜得不得了,不願意喜,單是享受這個樂,樂享受久了也厭煩,就不高興這個樂,不高興這個樂就進一步的來修四禅。修四禅就是要棄捨三禅的樂,要棄捨它,棄捨它的時候,就是他要感覺到這個三禅樂的過失。三禅樂的過失就是使令人能夠迷醉。
 
三禅的樂因為特別的殊勝,這個人就被這個樂迷住了,別的什麼都不想,不想去得四禅,其他的什麼功德我都不歡喜,就是歡喜這個樂,令人迷醉。得禅的這個人,當然我們沒有學禅的人,書本上或聽人講,會講到有四禅,還有四空定,還有三明六通,還有種種殊勝的境界,何況得禅的人,所以他這個心理一方面久了,厭煩這個樂,一方面也願意再得到更殊勝的境界,所以他就棄捨這個樂,常生厭離心,生厭離心以後,他不能老厭離,他還要靜下來,寂靜住。寂靜住以後又厭離,就這樣修行。
 
丁二、明發相
 
修行了一個時期,你不高興它,就沒有了,這個樂就沒有了,樂一沒有了,所有的其他的四個支:正念、正知、捨、心一境性,統統都沒有了,沒有了,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你心裡不要慌,還要繼續的寂靜住,還要再修行。修行,修行,喔,心裡面又得定了,這叫做中間禅。得了定,只是定,那麼繼續的又再修行,或者時間長,或者時間短,就得到四禅了,得到第四禅。
 
丁三、明支義(分四科) 戊一、念清淨
 
得到第四禅的時候,心裡面特別的明靜、安穩,超過前面的初禅、二禅、三禅的。這裡邊我簡單說,它也有支。發出來第四禅的時候,四禅分出來這麼四個支,一個是正念,念清淨、捨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念清淨這個念和前面三禅一個解釋,就是除掉了三禅的樂,這個境界他明了,明記不忘,這個是念。
 
戊二、捨清淨
 
捨清淨,這個捨清淨也和三禅那樣解釋: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動轉而安住性。那麼就是這裡邊有一個清淨:念清淨、捨清淨,這個清淨怎麼講呢?到第四禅的時候,他沒有八種擾亂的事情,那八種呢?就是苦、樂、憂、喜這四種都沒有,沒有出入息。三禅、二禅、初禅和我們一般人還都有出入息,這一出一入這個呼吸,到第四禅的時候沒有這回事。另外這個四禅天的境界,沒有水火風三災,這是八種,沒有這八種擾亂的事情,所以叫做清淨。念清淨、捨清淨。
 
戊三、不苦不樂
 
不苦不樂,苦在第二禅的時候就沒有了,現在又說,就是總起來說,沒有這個苦、樂、憂、喜都沒有。這件事簡單說就這樣也就是說完了,不過應該再多說幾句。得到初禅的時候,沒有憂,沒有憂愁。就是我們人間受五欲樂的人有憂愁,你雖然得到五欲的財富,但是在財富上心裡面擔憂,有憂,但是得到初禅的時候沒有憂,因為他不貪著世間的五欲了,所以也就沒有憂了,但是苦還是有的,還有苦的感覺,有苦的感覺就是得到禅定的人,他還沒有到色界天去,他還是人間的人,但是他這個時候得到二禅的時候,他苦才除掉。有的文上說的很簡單,就說沒有苦,究竟怎麼沒有苦,我們也不明白,但是《瑜伽師地論》就說明白。不平衡,這個火太多,他苦惱,就是有病;或者外邊有大火燒,得初禅的人也不行,或者大火、大風、大水,或者是這個身體的地大有問題,這個初禅的人他還有苦惱。
 
到第二禅的人,他說就沒有這個苦了,這個文上就是這麼解釋,再沒有多說。但是我們讀《阿含經》的時候,這些大阿羅漢,阿那律尊者有個病,他是有神通的阿羅漢,捨利弗尊者,就是佛的第一位大弟子,他也有病的。那麼這個說二禅的人沒有苦,這個話怎麼講呢?我沒有看見有解釋,若是我這麼分別,就是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人,得四空定的人,得到阿羅漢果有大神通的聖人,只要你是人間父母所生的身體,你都有可能會有病痛,都有這種可能的,在有病痛的時候,你得初禅的人,你有苦惱,若是得到二禅以上的人呢,雖然有病,他心裡不苦惱,就叫做沒有苦。不過這一段話是我分別的,我沒有根據。所以說二禅沒有苦,我姑且這麼樣解釋。到三禅的時候,沒有喜,到第四禅的時候沒有樂。四禅,這四種受,苦、樂、憂、喜這四種受,這樣分配。受裡面有捨受,四禅就是有個捨受,捨受還存在的,到入無余涅槃的時候,這個捨受也沒有了。
 
這是念清淨、捨清淨這麼解釋。第四禅有個不苦不樂,這時候有這麼一種感覺,也沒有苦的感覺,也沒有樂的感覺。
 
戊四、一心
 
最後一支:心一境性。這是四禅。
 
丙五、引發勝利
 
底下第五段是引發勝利。引發勝利怎麼講呢?這是贊歎四禅功德的。初禅、二禅、三禅的定力,他們的功德沒有第四禅殊勝。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得無上菩提,就在第四禅裡面得無上菩提的,有些阿羅漢也是在第四禅裡面得阿羅漢果的。得六種神通,得前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也都是在第四禅是最容易得到的,所以四個禅裡面,第四禅的功德最大,他的力量是最殊勝的,所以能引發勝利。初禅、二禅、三禅也是能得神通的,得到禅以後,可以修神通。在未到地定不可以,不能得神通的,四無色定也不可以,也不能得神通。因為什麼呢?因為四禅裡面,他有定也有慧,定慧是平均的,所以他的力量大;四無色定,定力深,智慧不夠,這樣子他的力量就不夠了,想要修神通,你在四無色定裡面不可以,他不能引發神通,要在四禅裡面才可以,所以叫引發勝利。
 
上一次把四禅講完全了,這以下應該是講四無色定,但是在四禅裡邊,從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在這個階段裡面,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辛苦了一點,因為人從欲界開始靜坐,解脫欲界的煩惱是很難的,其中在本身的煩惱能障礙自己,另外還有魔鬼來搗亂的事情,所以這個禅師不是容易順利的會成就的。當然也有人沒有什麼事,很太平的就從欲界定就得到初禅了。不管是怎麼樣情形,到了初禅以後,由初禅到二禅以後,就沒有魔搗亂的事情了,魔他不來搗亂了。因為這個修行人對於欲,對於色聲香味觸沒有欲的時候,魔王雖然有心破壞,但是也無能為力了,魔王他失掉了自在力,他不能影響這個修行人了。可是這裡邊,若不是佛教徒,他沒有聽聞佛法,沒有佛法的信心,這樣的修行人,他得到初禅,或者他再進步,二禅、三禅到四禅,或者是到了四空定,他還得回來,他還要回來的,從無色界定回到色界天,或者直接回到欲界來,所以他還是要受到魔王的控制的。唯有佛教徒,假設這樣修行,到了初禅生到二禅以後,一定會證聖果的,那就永久的解脫了魔鬼的系縳了,魔鬼是失掉了自在力。
 
  乙二、明四無色定(分四科) 丙一、空處定(分三科) 丁一、釋名
 
現在開始講四無色定。四無色定,在三界裡邊,欲界、色界、無色界,它是屬於無色界的定力的,所以叫做無色定,也是因為這四種定都是沒有色法的。欲界和色界是有色法的,都有地水火風的,無色界天是沒有色法的,所以叫做無色定。色就是地水火風,但是在眾生這一方面來說,有兩種色,一種叫業果色,一種叫定果色。業果色就是由自己所創造的業力,得到的果報上面的地水火風,所以叫業果色。這業果色是什麼呢?主要的就是我們的腦,當然全身也應該包括在內,但是這裡邊有長養的一部分。長養就是我們有飲食增長他,滋養他,如果我們不吃飯,當然這個色法也不行的,他就會有問題了,他會變化的,所以也是長養,但是他也是業所得到的果報,如果這個人的業力,我們現在以人作例子來說,得人的果報的這個業力,現在到時候了,盡了,窮盡了,它這個力量到此為止了,就是我們還能吃飯,這個生命也要結束了,所以它也叫業果色。
 
定果色是什麼呢?就是你若得到色界四禅,或者你得到無色界的四空定,你得到這樣的禅定了以後,你能夠隨心所欲的變現任何的地水火風的,你心裡想要這樣變現,那麼這樣就出來了,他這個色法隨這個禅師的定力去變現,現成的色法他能轉變。說它現在是一個房子,這個地水火風是個房子,但是這個禅師說這個房子是一個椅子,它就是個椅子,說它是一道橋,像河上面一道橋,它就是一道橋。已經有的,他能轉變,沒有的他也能現出來,這叫做定果色,也叫做定自在所生色。你若有那樣的禅定,你就有這樣的自在力,隨你心怎麼樣想,他就怎麼樣變現,那叫做定自在所生色,也就叫做定果色。定果色這個色法是臨時性的,業果色是由開始生存到最後死亡,這一個期裡面,時時存在的,定果色是臨時性的,他變現了以後就沒有了,當然隨這個禅師的心意,他的意思認為沒有這個作用了,不需要了,他就沒有了。現在說四無色定,無色是無什麼色呢?他沒有業果色,無色界天上的人沒有業果色,他有定果色。這是無色定的名字這樣說。也叫做四空定,四空定是因為四無色界天的這個人,沒有色法,沒有物質,沒有形體,就和虛空相似的,所以叫做四空定。四無色定是有四種,第一是空處定,第二是識處定,第三是不用處定,第四是非想非非想定,這四種定。
 
第一個是空處定,也叫做空無邊處定。因為虛空是無量無邊的,所以叫無邊處定。處是什麼意思呢?「處」是生長的意思。因為這四種定,在印度的其他宗教,認為這四種定就是涅槃,就是最後的安穩處,永久也不會再失壞的。我們的本師釋牟尼佛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這四種定,他還是有生死輪回的,沒有究竟解脫,沒有究竟的安穩的,所以叫做處,有這個意思。這個空處定分三部分來解釋,第一是釋名,第二是修空的方法,修空無邊處定的方法,第三是證相。
 
空無邊處定解釋它的名字,怎麼解釋呢?是得到色界第四禅的人,他要再進一步去得空無邊處定,這樣子情形,他需要把這個色,這個修行人是色界。這種有兩種情形,一種是這個人是欲界裡邊的人,是人間的人,人間的人得到第四禅了,他要再進一步去得空無邊處定,他需要破除去這個色法,破除去色法,他要去思惟這個虛空的境界,思惟這個虛空,這樣漸漸、漸漸的修行才能得空無邊處定的,所以叫做空無邊處定,以虛空為所緣。譬如說這個最初想要得色界初禅的時候,我們原來最初開始要靜坐的時候,假設是修數息觀,那麼以息為所緣,用氣息,一呼一吸的這個息作所緣境。我們這個方法若沒有錯誤,漸漸、漸漸,我們能得初禅,現在得到了色界第四禅以後,他想要得空無邊處定的時候,他用什麼作所緣的境界呢?以虛空為所緣。剛才我說想要得色界四禅,以息為所緣,這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不是說完全都是這樣子,也有的以地水火風作所緣境,也可以得四禅,倒不是說是唯一的以息為所緣的。得到色界第四禅以後,想要得空無邊處定,要以虛空為所緣。
 
以虛空為所緣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得色界四禅這個人,他在第四禅的禅定裡邊,緣念這個虛空,思惟這個虛空,這樣子能得空無邊處定的,不是說是在禅定以外,他是在禅定裡邊。因為以虛空為所緣而得空無邊處定,所以叫做空無邊處定,名稱就是這麼個意思。
 
丁二、明修空的方法(分二科) 戊一、明所修之境(分二科) 己一、障境
 
第二段是修空的方法。修行空無邊處定的方法,這裡分成兩個方法,第一段明所修之境,所修行的境界。這個境界有兩種,一種是障礙的境界。你想要得空無邊處定,他障礙你,這種境界它有障礙的作用。第二種是相成境,它能成就你的空無邊處定的境界,分兩種。這個障境,什麼是障礙的境界呢?就是色法,這個地水火風。我們欲界的人,這個身體的果報就是個色法,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多數都是色法,眼一見都是色法;耳所聽聞的聲音,聲音也是色法,因為這個色法的振動才發出聲音的。香,鼻所聞的香,舌所嘗的味,身體所覺的冷熱的觸,這都是色法,都是地水火風的。我們心裡面想的有不是色法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色法。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的多數都是色法,這一切色法就是障境,障礙我們得空無邊處定的。我們的心常緣念色法,常思惟這一切的地水火風,就不能得空無邊處定的,所以它叫障境,能障礙你。
 
己二、相成境
 
相成之境,相成之境是什麼呢?就是虛空,虛空是為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他的智慧去思惟這個虛空,因為這個虛空而能入空無邊處定,所以這個就叫做相成之境,它是能成就你空無邊處定的。有這兩種境。
 
戊二、明能修之心(分二科) 己一、呵贊
 
第二段是明能修之心。能修行的這個心怎麼樣用法呢?也是分兩段,第一是呵贊,第二是觀行。這個呵贊怎麼講呢?就是呵斥它,呵斥它不對,叫呵斥;贊是贊揚,贊歎它的功德。這個修行人費了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精神,很多的辛苦,得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第四禅很好、很好的。現在他要得空無邊處定,他就要呵斥這個障境,呵斥這個色法的不對,要呵斥它,這是一個方法。這個色法有什麼不對呢,要呵斥它呢?我們人間的人,這個色法,當然主要的就是生命的這個色法,這個身體,我們有這個色法,這裡面有什麼問題呢?我們有這個身體,有饑渴的毛病,要有飲食的問題。有饑渴,還有病,有疾病,有這個身體就有病,這個病實在都是色法,都是有形相的。有大小便利,要到廁所去,這些都不是快樂的事情,也是苦惱事,有疾病,這是一個很大的苦惱,饑渴也是苦惱事。
 
另外在外邊來說,還有大寒大熱。我們有這個色法的存在,大寒,我們身體也是受不了,太熱了也受不了,寒熱。刀杖,人若說拿刀來,你心裡就不舒服,若拿杖來也是不舒服,有刀杖的困難。有枷鎖、刑罰,要到牢獄裡面去。因為有色法才有這些苦惱事的。我們這個身體是業果色,是前生的業力得到這個身體,得到這個色法,我們這個明了性的這個心,就在這個色法上存在,存在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裡邊,他為這個色法所系縳不得自在,說個譬喻這個身體就好像是心的牢獄,把他困住你不能解脫。我們拿杖,或者拿什麼東西來傷害這個身體,心就苦惱,這個色法上面有什麼變化,心就苦惱,所以這個身體在這一方面來講是不可愛樂的,所以這就叫做呵斥,呵斥這個色法不好,這個身體有這麼多的過患。
 
贊是贊歎什麼呢?贊歎虛空,虛空沒有這回事情,虛空沒有饑渴、疾病,大小便利的事情,也沒有寒熱、刀杖的這些問題。虛空這裡面很寂靜,離諸過患,虛空是好的。這個色法有這麼多的問題,這就叫做呵贊,就是得到色界第四禅以後,想要進一步得空無邊處定,你要這樣子呵,要這樣子贊,使令這個心厭煩這個色法,歡喜這個虛空,要有這種心理,這是呵贊。
 
己二、觀行
 
第二就是觀行。呵贊了以後要怎麼修行呢?怎麼樣修行才能成就空無邊處定呢?觀就是內心裡面思惟,行就是不斷的向前進,你要不斷的去修行,那麼就成功了。怎麼樣修行法呢?他要有個方便,就是在色界第四禅裡邊,入到色界第四禅以後,然後思惟這個身體周身的毛孔,周身都有毛孔,思惟這個毛孔擴大,猶如羅縠。思惟這個身體猶如羅縠,羅,實在就是網,也有綿織品織出來的,就是有微細的孔的那樣的紗布。思惟這個身體毛孔擴大,漸漸的擴大,像蜘蛛網似的。色法漸漸的微小,漸漸的微細,虛空漸漸的擴大,漸漸的擴大,漸漸、漸漸的這個身體就沒有了,這個身體的地水火風就不見了,完全看見是虛空了。
 
我們沒有禅定的人,我們去思惟什麼事情,有的時候就有困難,不容易,但是有禅定的人,他的心力特別強大,他就漸漸這樣想,這件事就現出來了,這個身體漸漸就不見了,就看見就是虛空,能現出這個境界的。這個身體是內色,這個內色,觀察、思惟它是空的,然後再思惟外邊的房子、山河大地也都是漸漸、漸漸的沒有了,都是空了;內色也空了,外色也空了,就是這樣子去觀行,在禅定裡面去修行,這就叫做觀行。這個觀行裡面,我們知道,前面呵贊就是厭煩色法而歡喜虛空,有這樣的心理,然後他又能夠這樣去觀察色法,漸漸、漸漸沒有了,空現出來了,因為這樣觀察這個空,而有欣厭心理的關系,這樣觀察以後會出現什麼境界呢?最先出現的境界就是色界第四禅失掉了,沒有了。是在禅定裡面這樣子呵贊,這樣子去觀行,最初出現的境界就是四禅沒有了,第四禅退掉了,退掉了以後,這個人就成了白人,就是沒有功夫,心裡面就是平常的境界,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繼續的修行,繼續這樣子觀,觀察這個身體是空的,繼續這樣觀。雖然說色界第四禅失掉了,就是不現出來了,但是他繼續再修行,還會出來的,出來什麼?就是定力還會出現,定力出現這個時候,最初色界第四禅失掉了以後,心裡面就是散亂了,等到繼續修行,這個定力又出來了,心裡面又能定。
 
丁三、明證相
 
我們以前那個中間禅,就是這裡還是有中間禅的,色界第四禅到空無邊處定之間有中間禅的,就是心裡面又能夠寂靜下來,寂靜下來以後還沒成功,還要繼續的修行,勤加精進。你功夫到了,喔,空無邊處定出現了,這就是在這個定裡邊,不見一切色法,所有的色法都不見了,唯見虛空無量無邊的。最初我們這個沒有禅定的人,心為色法所障礙所系縳,等到這個時候,他心離了色法的系縳,離開了色法的障礙,寂然不動,安樂自在,就出現這個境界,就像什麼似的呢!就像鳥在籠子裡邊,籠子壞了,這個鳥就是在虛空裡可以飛騰自在,說得空無邊處定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子。得初禅的時候,初禅、二禅、三禅,他們都是有很猛烈的快樂、輕安樂的,到第四禅的時候,這個樂沒有了,心裡面就是不苦不樂,叫做捨受。第四禅的時候,他的心裡面是不苦不樂,不苦不樂就叫做捨受,捨掉了苦,也捨掉了樂,是不苦不樂的感覺。空無邊處定也是不苦不樂的,也不苦也不樂,是捨受的境界,但是這個時候禅定定的功夫是高過了色界四禅的,更深妙。這就是空無處定的證相,就是這樣子。
 
丙二、識處定(分三科) 丁一、釋名
 
第二是識處定,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它是什麼意思呢?他是棄捨了空,以識為所緣境,不緣、不觀察、不思惟、不憶念這個空了,捨掉這個空,而去憶念這個識,因識而入定,所以叫做識無邊處定。
 
丁二、明修行方法(分二科) 戊一、呵贊
 
第二段是修行的方法,第一段也是呵贊,呵贊是呵什麼?就是呵虛空,虛空有什麼不對呢?人就是這樣子,沒得到就想要得到,得到以後,久了就厭煩,所以他得了空無邊處定以後,他又不高興這個空無邊處定。這個空有什麼不好?有兩個地方有點問題,第一個空是無量無邊的,這個禅師在禅定裡面,去緣念這個無量無邊的虛空,常這樣緣念,他的心就容易散亂,就有可能破壞這個定,他有這個顧慮,恐怕這樣常常的緣念、常常憶念空,會令心散亂,會失掉了空無邊處定,有這個顧慮,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他感覺這個色法,這個地水火風不是個好事,這個空無邊處定距離色界定很近,感覺不安全,希望再遠一點,所以他就不高興這個空無邊處定,再往前進一步,這樣意思。就像人坐船過河,過了河以後,也不要這個船了,他是因為觀察這個空而解脫了色法的,色法解脫了以後,空也不要了,這樣意思。也譬喻,說是人在盜賊的地方居住不安全,心裡不高興,就要逃出去,逃得越遠越好,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得了空無邊處定,他還要再進一步,說這個空不好。
 
底下說贊,贊是贊什麼呢?贊歎這個識是好。空是外邊的事情,從外邊的法上面得禅定,禅定不夠安穩,識是內法,識無邊處定這個識是內法,內法比較安全、安穩,所以應該緣念這個識去得定,不要這個空無邊處定,這樣意思。是贊歎、觀察這個識,緣念這個識而得識無邊處定是更為安穩的,贊是這樣意思。
 
戊二、觀破
 
第二是觀破,觀破這個空。得到了空無邊處定,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得到的,也是經過了一番的長時期的修行才得到的,得到了以後,你說不要它,不是那麼一句話就能夠不要的,也要經過一番的修行的,你要有厭離它的心,然後要作觀,就在空無邊處定裡邊來說這個空無邊處定不好,心裡面在厭煩它,呵斥它。這樣觀察,觀察,這裡面分成兩部分,一種就是非佛教徒,若是得了空無邊處定,想要學習識無邊處定的時候,就是呵贊就夠了,就是呵贊的方法。若是佛教徒加上了一部分的方法,就是觀察這個空無邊處定裡邊,他也有受想行識的,他沒有色法,但是有受想行識的。有受想行識,他觀察空無邊處定的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這個修行人,在定裡面觀察這個空無邊定的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這裡邊簡單的解釋,就是用這樣的譬喻來增強他的厭離心,加強這個禅師對於空無邊處定的厭離心,所以說他是如病、如廱、如瘡、如刺,這樣的意思。若是用佛法的道理來講,當然也有道理可講的,就是我們三界內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只要你沒有得阿羅漢果,你沒有證聖果,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裡面都是不清淨的。當然我們在人間的人,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得色界四禅,沒有得無色界四空定,但是我們的受想行識裡邊,可能有那樣的種子。因為我們在佛法裡面講,是無始,時間是沒有開頭的,久遠久遠劫以來,我們可能是得過色界四禅,我們也可能得過無色界四空定的。所以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邊,有那樣的種子,所以我們若是修行,是很有希望能夠得到色界四禅、無色界四空定的。
 
色界四禅的這些禅師也好,無色界四空定的這些修行人也好,他們的受想行識裡邊,也還有三惡道的種子,他們也有,因為他們無始劫來也是一樣的做了很多很多的惡事,還沒有受果報的,已經受了果報的是沒有作用了,也有沒有受果報的三惡道的業力在裡邊。所以在那受想行識裡邊,空無邊處定的人入了禅定,感覺很好,但是那受想行識裡面有三惡道的罪業在裡邊,所以說是如病、如癰、如瘡、如刺,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東西、很清淨的東西。這樣子觀察這個空無邊處定的受想行識,這樣如病、如癰、如瘡、如刺,厭離心一強了,這個空無邊處定慢慢就失掉了,失掉了,他就一心的思惟這個識,思惟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惟這個明了性的識,他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有明了性,有過去的識,有未來的識,有現在的識,是無量無邊的,一心專誠的專精思惟,這樣子專精思惟,加上厭離空無邊處定的關系,時間久了,這空無邊處定就失掉了,就沒有了。
 
丁三、明證相
 
失掉了,這個時候又是這麼一個中間的境界,繼續的修行,又能使令心靜下來,就是中間禅;再繼續精進的修行,識無邊處定就現出來了,識無邊處定現出來以後,比空無邊處定定力更高深,心裡面寂靜明了,安閒自在的。這就是識無邊處定的境界。
 
丙三、不用處定(分三科) 丁一、釋名
 
第三段是不用處定。不用處定也分成三段,第一是釋名。不用處定是怎麼講法呢?空無邊處定以空為所緣,前面那個空處,已經把色法破壞了,有空的境界,空完了,又識的境界,現在把這些都去掉,不用,不思惟,唯思惟這個無所有,因此而得定,所以叫無所有處定,所以也叫做不用處定。這是釋名。
 
丁二、明修行方法(分二科) 戊一、呵贊
 
第二段明修行的方法,第一段也是呵贊。空無邊處定有個無邊,識無邊處定也有一個無邊。這個修行人,這個禅師現在不高興去緣念這個無量無邊的這種境界,因為緣這個無量無邊太粗動,容易使令心散亂,所以又是不高興這個空,也不高興這個識,願意「心於所緣,捨諸所有,寂然而住」。也不依空,也不依識,心無所依,這是安穩處,他歡喜這樣子。這樣子一方面贊歎這個捨諸所有,這個是安穩處。心有所依,你依於空,或者依於識,都是不安穩的,那麼這叫做呵贊。
 
戊二、觀行
 
底下是觀行。就像剛才說,觀察識無邊處定裡邊,他裡面的受想行識也是如病、如癰、如瘡、如刺,唯思惟無所有,這就是觀行。
 
丁三、明證相
 
這樣不斷的修行,也是,這個識無邊處定落謝了,謝滅了,謝滅了以後,繼續的修行,心又能夠寂靜住,寂靜住以後又繼續的精進的修行,這個無所有處定就出現了,心能離一切相,唯安住於無所有,寂然不動,那麼這就是無所有處定。這是第三。
 
丙四、非想非非想定(分三科) 丁一、釋名
 
第四段非想非非想定。這個非想非非想定,這在定的力量來說,在三界裡邊,是最高深的定力。色界四禅,在前面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都沒有他的定力的高深,所以這是最後一個定。這一個也分成三段,第一是釋名,第二修行方法,第三明證相。第一個釋名。這個非想怎麼講呢?非想在字面上說就是沒有想;非非想,第二個非就是無的意思,又不是無想,不是想,又不是無想,字面上是這樣的意思。事實上是怎麼個意思呢?就是他沒有明利想,前一個說非想,就是他沒有明利想。這個心很明了,很銳利的,這樣的想沒有;那麼他非非想是什麼呢?就是沒有無想,沒有明利想,他有昧劣想,昧就是不大明,沒有那麼明,雖然有想,而想很軟弱,很劣弱的,他這個想很劣弱的,不明利,所以還是有想,不過這個想不是那麼強,就是這樣的意思。這是釋名。
 
丁二、明修行方法(分二科) 戊一、呵贊
 
第二是修行方法。修行方法還是呵贊,他對於無所有處定,他不高興,他有什麼不高興呢?他認為這個無所有處定,心裡面什麼也沒有,這個時候這個境界,如癡、如醉、如暗的境界。他認為這個無所有處的境界,就像人很愚癡似的,什麼也不懂;如醉,像人喝醉酒了似的;如暗,像人在黑暗的地方似的;還有一個如眠,像人睡著覺似的,沒有智慧。呵斥這個無所有處定是這樣子,他不如非非想定最為殊勝、最為寂靜、最為安穩,贊歎非非想定好,那麼有這樣的欣厭,有歡喜心,有一個厭煩心。這是呵贊。
 
戊二、觀行修習
 
他正式修行也就是這樣思惟,思惟這個非想非非想是最殊勝的。我們剛才釋名,說他這個想不明利,說他是昧劣想,這是佛的意思,是我們的佛陀這樣批評他,但修非非想定的人不是這樣想法,他認為非非想定是最殊勝、最好的,不是昧劣的意思。前面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都是有明利想,而這個禅師認為這個明利想是苦惱的事情,心裡面去想這個、想那個是苦惱的事,厭煩這個明利想,但是說是要完全沒有想,像一個木頭,像一個石頭也不對,所以他說:非想非非想是最好的。他心就這樣子思惟,思惟這個非明利想,也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是最安穩、最自在的境界,他就是這樣子思惟。呵斥前面無所有處定的境界,這樣子久了,無所有處定也就退下來了。
 
丁三、明證相
 
也有中間禅,繼續的修行久了,那麼非想非非想定就出現了,這個時候在非非想定的甚深的定裡邊,最安穩自在,超過了其余的一切定。這個地方在外道裡面說,認為這就是到了究竟的地方,是一個涅槃的境界,就是沒有生死的境界,但是在佛法裡面說他這裡邊也還有受想行識。非非想定的這個人,他能夠破了色界四禅的色,又能夠遠離了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境界,把這些的愛著心都除掉了,但是這個非想非非想他本身來說,那個地方是什麼呢?那個最微細的那個了知性,就是真實的神,那個真實的神是常住不壞的了,也就是說這就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了。這個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這是《楞嚴經》上的話。外道修到非非想定的時候,那個非想非非想的明了性,那是真實的神,就是我,所執著的這個我,這個我是不壞的了,永久存在的,這是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就是我。外道是這樣子,最高深的境界。
 
我們修學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得到殊勝的喜樂,到第四禅樂去掉了,不苦不樂的安穩境界,我們感覺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若是無色界的四無色定,到了由空無邊處定到識無邊處定,又到了無所有處定,又到了非想非非想定,這與佛法有什麼不同呢?這會引起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到了第三段明愛味等差別裡面講。這個地方還應該說出一樣事情來,譬如說我們修行,由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進一步得到初禅,得到初禅以後,感覺有問題,就要去修二禅,修二禅的時候,在中間就把初禅失掉了,這樣展轉由二禅到三禅,三禅到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定,那麼這個人他現在只是一個非非想定,是不是這樣子,不是的。就是這個修行人,他到非非想定的時候,他還是能入初禅、入二禅、入三禅、入四禅、入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到非非想定的,他還是這樣子。他沒得非非想定的時候,他只得前面七種禅定,進一步修非非想定的時候,他一定要把無所有定這個愛著心去掉,所以他這樣就把無所有處定失掉了,失掉,但是他很容易還會成就。所以這個修行人,按我們這個凡夫平常人的境界,我們今天吃面條,我們明天吃餃子,後天吃白飯,吃飯,我們老這麼調動吃,心裡很快樂,合口味很快樂。這個修行人他也是,他這時候歡喜入初禅,這時候就入初禅,歡喜入初禅,到二禅,到三禅,享受三禅的快樂,他就入三禅入久了,不高興就入四禅;四禅不高興,就到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是這樣子。所以得阿羅漢果的人,得三果聖人也能的,就是也是由初禅,他可能這一坐,假設這一坐,坐五個鐘頭的話,他這一坐,由初禅一直到非非想定,往上進;他還能回來,由非非想定出來,入無所有處定,由無所有處定入識無邊處定,由空無邊處定入四禅、三禅、二禅、初禅,他能這樣倒過來,也能順也能逆。他還能超,由初禅入第三禅,由三禅就入空無邊處定,他能超越。所以剛才我們講修行的時候,他有建設性,也有破壞性,但是這個修行人他不是那麼回事,初開始是那樣,他還是這幾種禅定完全都成就的。這是四空定這樣解釋。
 
乙三、明愛味等差別(分三科) 丙一、味禅
 
現在解釋第三段明愛味等差別。這個愛味等差別怎麼講呢?我們入了初禅、二禅、三禅的時候,這個禅裡面有喜樂的境界,有喜樂的境界,我們就愛著這個喜樂的境界,愛著這個喜樂的境界,這叫做味禅,像吃東西有滋味,歡喜吃。入在這個禅定裡面,感覺舒服,感覺快樂,生愛著心,這就叫做味禅,也就是愛味。這個「等」是什麼呢?等裡面還有第二種叫做淨禅,淨禅是什麼呢?就是入在這個禅裡面,入在四禅、四空定,雖然有喜樂,或者是喜、樂、捨這些差別的境界,心裡面不愛味,不愛著,沒有種種的分別,也不生高慢心。入在禅定裡邊,我剛才說,就是愛著,這叫味禅,其實不止於愛,就是也有人入了禅定生高慢心,啊,我是能得到禅,我能得到非非想定,你們都不能,我比你們都強,生出這個高慢心。他不一定態度表示出來,但是他的心裡面有這樣的分別,那就叫做慢。有愛著心,有高慢心,或者是生出來種種的邪知邪見。因為我們沒有禅定的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的就是普通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他們若是得到色界四禅,若得到無色界四空定的時候,他能接觸到我們沒有禅定的人沒有接觸過的境界,特別的境界,那若有神通就更不用說了,他會生出來特別的一種邪知邪見。這個都叫做味禅。
 
丙二、淨禅
 
淨禅,這個淨就是沒有這些事情,他雖然四禅、四空定裡面有種種不同的境界,他心裡面只是這樣安住不動,不生愛味,也不生我慢,也不生種種邪知邪見的,那麼這叫做淨禅,清淨的禅,清淨的四空定。但是這個人還是凡夫,就是有的人,他不生愛味,在昨天不生愛味,在今天又可能生起了,那麼後天又可能不生了,這是有變動的,所以這個淨禅還不是太好。
 
丙三、無漏禅
 
無漏禅,這就是佛法的。他在四禅裡邊修無我觀,觀察這個禅定,四禅也好,四空定也好,都是因緣所有的,都是無常的,都是苦的,都是空的,是無我的,他修這個無我觀,修這個無常觀,就把所有的煩惱都除掉了,把這一切的貪瞋癡、我見都除掉了,他就變成聖人,變成聖人的時候,他入這個禅定的時候,心裡面是究竟清淨的,那就叫做無漏禅。
 
所以這個明愛味等差別,是有這麼三種差別。無漏禅是屬於佛弟子所修的,其余的兩種都是屬於世間的。這個地方,剛才說非非想定,他能夠把色界禅,欲界的欲沒有了,色界的欲也沒有了,無色界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個愛欲也都能解脫,就是一個非想非非想,那個微細的明了性,寂然不動的境界,和佛法有什麼不同呢?就是他沒有無我的智慧,他不知道諸法是緣起的,不知道緣起法是無常的,是空的,是無我的,他沒有這種智慧。他沒有這個智慧,他這個我見就不能解脫。所以經論上說,凡夫能夠離開欲界的欲、色界的欲,但是不能夠離開我,這個我不能解脫,總感覺還有一個我,所以他不能成為聖人,他不是佛教徒,若是佛教徒,他有無我觀,到了非非想天這個禅定裡面的時候,他用無我的智慧的時候,他一定是能得阿羅漢果的。
 
但是這裡面一個問題,就是剛才說非想非非想定裡面,他那個心非常的沒有明利想,他心裡面很昧劣,不十分明了,而非常的軟弱,所以在那一個非非想定裡面,不能修無我觀的,這個無我觀的智慧生不起來的,除非你已經是聖人,可以,你不是聖人,就不可以。那麼就是得要在無所有處定這個定裡面修無我觀,觀察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緣起的,是空無所有的,是無我的,就能把非非想定的煩惱斷掉了,就能得阿羅漢果了,這是這麼一個差別。
 
乙四、總結
 
底下是第四段總結。我們沒有得禅定的人,我們在欲界,欲界的人是生活在欲裡面,眼耳鼻舌身意總是要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生活在欲的境界裡邊。四禅和四空定是另一個世界,是個離欲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這個欲的境界是苦惱,雖然也有樂,樂少而苦多,所以人間是很苦,的確是苦惱。離欲了,到了色界四禅,到了無色界四空定的時候,欲界的苦惱完全解除了,是安閒自在了,就是我們人間的人得到四禅,得到四空定,他這個身體還是欲界,但是他的心是色界,是無色界的境界,不是人間的,他也還是安閒自在。可是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死掉以後,雖然可以生到色界天,生到無色界天去,但是還要回來,他從無色界天,從色界天還要回到人間來,他不能夠究竟的解脫,就像鳥,用繩把它的腳綁住了,這個繩雖然很長,可是飛到盡頭的時候,這個鳥就是得要回來了,你不能夠自在的遠遠的飛。所以有愛煩惱,有見煩惱,見煩惱就是我,有我的執著的人,你到了非非想天,你還是得要回來的,你不能究竟解脫,唯有佛弟子,你能修無我觀才能究竟的解脫,不然是不能的。
 
在《大智度論》上說兩個譬喻,說一個大富盲兒的譬喻。就是一個大富貴家的小孩子,但是眼睛盲了,盲了,他家裡富貴的境界他都看不見,他都不知道,他出去乞食,他出去向人家要飯吃,要衣服穿,那麼這件事,這是個譬喻,譬喻什麼呢?就譬喻我們在欲界生活的人,享受欲的生活的人,就是這樣子。因為我們無始劫來,我們也有過色界四禅、無色界四空定的,我們心裡面有這個種子的,那麼這就是大富貴境界,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去把這個大富貴的境界發現出來,不能去得這個禅定的快樂,就去享受欲的生活,就像乞兒去乞食那樣子。《大智度論》這樣譬喻,譬喻欲樂和三昧樂的不同,當然理智上是這樣說,但是事實上當然也不是容易,無量劫來受這個欲的生活,說我們要離欲,也不容易,這是一個。
 
第二個是棉花的譬喻,棉花的譬喻怎麼講呢?是說我們人間這個凡夫的世界,有的人有無漏的善根,能得聖果,得無生法忍的這種善根,佛就為他說出世間的法門,說四谛、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去修行可以得聖道,但是也有人沒有這個善根,或者有而沒有成熟,那麼這個怎麼辦呢?佛就給他說四禅、四空定,他依此修行,可以不墮落到三惡道去。我們欲界的人很容易到三惡道去的,若能夠修四禅、四空定,就能夠超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不墮落三惡道,就像轉輪王他的兒子從高樓上掉下來,這個轉輪王沒有辦法,就在地上鋪上棉花,那麼這個孩子掉下來不會受傷。這個意思,如果沒有棉花就掉在地下,就譬喻這個人掉到三惡道去了。所以佛說四禅八定,或者說五戒十善,就譬喻是棉花似的,這樣意思。
 
但是我們現在佛教是念佛的法門比較普遍,大家念佛往生淨土,比較普遍,說靜坐去修禅定的人也是有,不是很多,但是散亂心念佛,也是不容易有成就的,若能攝心不亂的念佛,容易有成就,容易得念佛三昧,就是沒有得念佛三昧,因為你常常攝心,你有這個習慣,你也容易往生的,並且攝心,也就是等於修禅的,所以念佛也就是三昧,念佛三昧。我就簡單說到這裡。
 
我現在講一個定自在所生色的故事,就把這個四禅八定結束了。定自在色,這是一個特別的事情,當然我們從佛法的這一方面來講,也容易說佛法是唯心論,色法是心變現的。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叫婆世踬比丘,這個婆世踬比丘,他原來不是比丘,他是個在家人,他的父母是一個很有財富,很不得了的一個人,父母對他也很愛護,由小孩子漸漸長大了,這個小孩子漸漸長大了,他就不會老是在家裡,他也離開家各處跑,小孩子都是這樣子,跑,結果就來了問題,什麼問題呢?在他同住的這個區域,另外有一個伎家,這個伎家,翻譯的這個字是個伎家,這個伎家是什麼呢?大概就是懂得幻術,變戲法這些事情,或者有馬戲團做這種事情的家裡頭。這個家裡頭這個小孩子,這個婆世踬,佛在世的時候和我們現在的出家人有點不同。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出家了不是另外取一個名字的,就是你原來叫什麼名字還叫什麼名字,他原來就叫婆世踬,出家了還叫婆世踬,婆世踬這個青年人,就是伎家裡面看見了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長得面貌很清淨,婆世踬看見她了,心裡面染著很厲害,這個心就是不能離開,明白一點說,就是愛得很厲害,回家去就報告他的父母,就說某某家有一個女孩子怎麼怎麼的,要求他的父母給他聯絡,要同她結婚,他父母說,說這件事不對,因為我們是一個貴族,她是個伎家,是屬於賤族,我們不能通婚的。這個婆世踬說這個道理我也是明白,但是我現在這個心不能改變的,就非要同她結婚不可,如果不結婚,我很難再生存下去的。那麼他父母也能看出來,說一定要這樣子,也就去聯絡,聯絡,就派人去聯系。那個伎家的人也是這樣說,你們是貴族,我們不能和你們通婚,就拒絕了,因為父母愛兒還是要再去聯絡,聯絡,這個伎家就提出條件來,說是一定要同我們的女孩子結婚,你要做我們這一行,到我們這一行來,和我們做同一事業,也就是變戲法,做馬戲團這些事情,你若同意了,就可以這樣子。
 
這個條件提出來以後,婆世踬的父母是不同意的,但是他這個兒因為愛這個女孩子,也就同意了,同意了,就得要去學習,就到這一家來學唱歌、跳舞,各式各樣的這些技能,但是人家說學,你要畢業了才能結婚的,不畢業是不能的,那麼他就努力的學,這孩子也是聰明人,很快的都畢業了,就學好了。學好了,不能說這樣就算學好了,要公開表演的,表演成功了,然後結婚。當然這件事,這個地區的人大家都在傳說,都在議論,啊,訂出來時間要表演了,大家都來看,這個地區政府的長官也來看,來看的時候,當然表演不是他一個人,還有很多人在表演,這個時候到了婆世踬這個青年到他班了,出來表演,表演得很好,所有的節目完全表演完了。表演完了,但是這個地方的長官忽然間提出意見來,說是你剛才有一個節目叫做空中走索,在虛空裡面有這個鐵索在上面行,這個節目。這個青年已經從這裡走過去了,這就成功了嘛,當然婆世踬已經成功了,心裡很快樂,但是這個地方的長官提出來,說你剛才空中走索走的時候,我大意了,沒看見,你再重走一遍,要求他,那麼他說:好。又重走。那麼他又從頭走,走到中間的時候,氣力不夠,精神差一點,心神恍惚,就恐怖了,就沒有把握走過去,就在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來了。佛的神通弟子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來了,來了,就在他旁邊就對他說,說現在你是要命呢?是要這個女孩子?如果你若想要出家當和尚的話,我保險你安全的過去,如果你還想要這個女孩子,我不管你。這麼一講,婆世踬一想,我如果摔下去,還能娶這個女孩子嗎?不,我不要這個女孩子,我當和尚,這個時候,這個目犍連尊者,這個時候,這個婆世踬,立刻地這個境界就變了,空中不是鐵索,是平地,是平地,他很安閒、很自在的就走過去了,就沒有事了,這就是出家去當和尚了。這個時候,這樣講,他看見是平地,這個平地是什麼?定自在所生色,就是目犍連尊者,他這個禅定的力量變現出來這麼一塊地,但別的人看不見,其他的人沒有一個人能看見的,看見還是一個索,而婆世踬他看見就是平地,就立刻的心就變了,他不恐怖了,這是定自在所生色。從這個地方我們看出一樣事來,我們凡夫有的時候辦什麼事情,敲你竹槓,威脅你,這聖人也有這個事情,在你困難、危險的時候來威脅你,但是他是慈悲心,你要出家當和尚呢?你是要這個女孩子?來威脅,這個人也算是有善根,所以他就出家當和尚。
 
四禅八定,我就這樣講完了,如果真想要坐禅,我講的這個還不夠,還要多讀這一類的書才可以。
 
問:(缺文)
 
答:想要坐禅,玄奘三藏他翻譯的《瑜伽師地論》一定要讀,第二《摩诃止觀》,這是天台宗智者大師講的,智者大師是在玄奘法師以前,他是陳隋之間的人,他講的《摩诃止觀》和《釋禅波羅蜜》。讀了《瑜伽師地論》,你還是得要讀《摩诃止觀》和《釋禅波羅蜜》的。《大智度論》是鸠摩羅什法師翻的,也是要讀,使令你坐禅的時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強一點,坐禅的時候你安全一點。
 
問:修禅定和修止觀有什麼不同?
 
答:修止觀,我們一般的講法,唯獨是佛法,這是修止觀。修禅定,通於非佛教的,有世間的禅定,佛法也說禅定,所以禅定是通於佛教、非佛教,是共有的。說止觀個名稱,唯獨是佛法。
 
問:(缺文)
 
答:我們可以修行去得色界四禅,可以得無色界四空定,我們得了,成功了,但是我們還是欲界的人,我們在欲界這個果報,到時候要死掉的,死掉了以後,他就生到色界天去,或者生到無色界天去,是另外有一個地方的,有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有地方。但是無色界天不是這麼說法的,無色界天,比如說這個得空無邊處定的這個人,他在那個地方死掉了,他就在那個地方;他那個地方,他並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不是的。那個人假設他在喜馬拉雅山,修空無邊處定成功了,他也在那兒死掉了,他那個受想行識就在那裡,他就在那裡生存了,他不到別的地方去的。初禅有三層,二禅也有三層天,三禅也有三層天,四禅有九層天,色界有十八層,無色界有四層:四空定,每一個定算一個天,所以說有四天。
 
問:修到無色定的人,在喜馬拉雅山死掉的話,受想行識就留在那邊,這個意思是說沒有生死輪回?還是有輪回,但是定在那一點上?
 
答:他就是聖人,他也可能還沒到阿羅漢果,他若到阿羅漢果,他要到那個壽命完了的時候才入無余涅槃的。若沒得阿羅漢果,也不是佛教徒,是在家非佛教徒,他得了四空定,他還有生死輪回,他死掉了以後,他可能來到欲界來,也可能作人,也可能作一個鳥,也可能作一條蛇,不一定,還是隨業流轉,還是有輪回的,沒有跳出輪回。
 
問:(缺文)
 
答:這個癢和我們的癢小小的類似,但是不完全同的,他一癢的時候,周身快樂,周身樂一來的時候,癢並不難過,是周身快樂,得初禅這個人,他就享受這個樂。所以初禅有五支:尋、伺、喜、樂、一心。到了樂的時候,他就在那個寂然不動的時候來享受這個輕安樂,他不出定,他是享受,他享受,他心裡面還是寂靜的,並不亂,過了一個時候,這個裡面,有的地方有提到,有的地方沒有提到。譬如這個入禅定的人,忽然間他要去廁所,他就要出定,出定以後,應該做的事情當然還不只這一件事,還有其他的什麼事要出定,出定事情做完了以後,他還需要抓住時間,不能懈怠,還要繼續入定,隨時這樣的訓練、鍛練,他的定還要增長的。初開始得初禅的時候,這個定力還沒有圓滿。初禅這一個范圍內的定還沒圓滿,他要時時訓練,時時入定,要這樣子,他不排斥。
 
問:(缺文)
 
答:我剛才說是不能在非想非非想定修無漏觀、修無我觀。因為非想非非想定,他那個想太劣弱,不能夠生起強力的無我觀。無漏的智慧,力量很大的,他不適合,要在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定可以,可以生起無漏觀,四禅也好,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可以,未到地定也可以。所以未到地定,加四禅這是五個,加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這八個都可以修無漏觀的,唯獨非想非非想定不可以。說得到色界四禅,不要修四空定,就在四禅修無我觀,得阿羅漢果,或者是修六波羅蜜得無生法忍,去廣度眾生,也是可以,隨這個人自己的好樂也是可以的。得到色界四禅的時候,這個人的能力非常強的,他若想得四空定也不是很難的,也是能,當然也還要一番努力,但不是很難。所以有的地方贊歎第四禅力量是很大的,有很大的力量、很大的能力,想要得神通就是第四禅最好,在第四禅裡面修神通,很容易得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