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經文: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明甚難希有之事,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能夠在娑婆國土,在他所應化的這個地區,眾生幾乎都是業障深重,剛強難化。雖然是在這五種濁惡的境界當中,這些眾生他能夠忍受得了,這麼苦的環境,他還捨不得離開,所以稱作堪忍。下面將這個五濁給大家介紹之後,你才知道諸佛菩薩在五眼圓明,正覺觀照之下,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你才能夠稍稍體會到幾分。
先說明“濁”的意思,“濁”是渾濁的意思。楞嚴經裡有一個比喻,好比清水,原本非常潔淨,清水裡如果丟進一把沙土,水就變得渾濁了,原有的清潔的相就失掉了。事實上,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五大類的渾濁。
第一就是劫,劫濁。“劫”是說的時間。梵語“劫波”,中文的意思叫做時分,就是時間。時間怎麼會濁呢?世俗人常說,現在的年頭不好就是這個時劫不對,這個就是佛在經典裡面講的劫濁的意思。就是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有濁惡的現象。劫濁是以“四濁增劇為體”,它是沒有自體的。劫濁,沒有自體。就是後面所講的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增長劇烈了,這四種濁相愈是劇增,我們就叫這一段時劫不好了。所以,它這個相是“積聚交湊,熾然不停為相。”佛在經典裡給我們講,如果是在滅劫,人壽減到兩萬歲的時候,於是就有下面這個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就有這種現象發生。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人的壽命最長是八萬大劫,所以說是八萬四千歲。我們這個世界是濁惡不堪。而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國土,我們這裡的五種惡它都沒有。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事實,就應當捨濁就清,捨五濁惡世,取五種清淨國土,這樣才能夠超越劫濁。劫濁之中,如果要不是帶業往生,就很難得度,這是我們必須要真正認識清楚的。所以在今天修行,無論是在家、出家都相當不容易。我們現在濁惡的程度,比起釋迦牟尼佛當時要嚴重得太多太多。所以在今天,唯一的希望就是期望能帶業往生。然而帶業往生必須要通曉帶業往生的理論。必須從心裡面斷除一切疑惑、要懂得修學的方法,也曉得證入的境界,這樣才能夠轉劫濁為清淨智慧。就像經裡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蓮池海會,蓮池就是比喻清淨的意思。這是劫濁的大意。
第二是講見濁。“見”是講見解,就是眾生的見解都不正確了,都失去了正知正見,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見濁。邪知,錯誤的見解,這是它的相狀,就是見濁的樣子。什麼叫五利使?在此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佛法裡常常談到的見惑、或迷惑,也就是錯誤的見解。這個“使”是比喻,好比閻羅王手下的這些小鬼,當差的。“利”是說它很猛厲,非常的明顯,有這五種。五種錯誤的見解,它能夠讓我們造種種的惡業,能使我們趣入生死輪回,所以叫做“使”,而且它的作用非常之猛厲,我們稱它作五種利使。第一個就是身見。“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一切眾生,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這是錯誤的見解,從自己身上起這個見解,貪著其事,就是貪愛自己的身相。不知道自己這個身相是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金剛經裡給我們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不了解,這個身不但是身,連心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不知道我們這個身心是無常,不知道這個身心是沒有主宰,沒有自在啊!執著身與我,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第二個叫邊見。“邊”就是兩邊,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相對的,把這個相對當作真實,這是講的邊見。他在兩邊當中執著一邊。一味地偏執,不能夠覺悟他的這個見解,是偏而不圓,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見解是錯誤的。譬如說,有的人執著人死了就沒有了,死了就了了,不相信有來世,認為一死什麼都了了,這一種叫斷見。還有一種人,他相信有輪回,人死了來生還是人,死了有什麼關系,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叫常見。對不對呢?都不對,人死了來生未必還是人身,因為有六道輪回嘛!絕不是人死了來生還做人,狗死了來生還做狗,那就變成常見了。人死如燈滅那就叫斷見,都不是正確的見解,都不是事實。第三種叫見取見,這個見取見與戒取見,一般都稱之為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都說之為成見。這裡面的區別,一個是執著在果上,是對於果報的成見;一個是對於修因的成見。對於果報的成見,佛法裡面稱之為見取見。學佛的人,這一些見解也免不了,自己沒有證果,卻以為證果了,這就是見取見。自己沒有得定,以為得定了,也是見取見。第四是戒取見,戒取見是在修因上發生了成見,就是修行方法上“非因計因”,不是這個因啊!他以為是這個因。這個成見是很大的錯誤。我們拿一般宗教來說,譬如講信了上帝就能夠生天堂,這句話說得很籠統,這是錯誤的。一個人他一天到晚造作罪業,只要能信上帝就可以生天堂,如果這樣,上帝的天堂豈不成了罪犯的包庇所嗎?上帝就變成黑社會的大頭目了。生天堂有生天堂的因緣,不能說信了就能生,生天,在其他宗教裡有十誡,十誡的確是生天的標准,如果能夠把十誡修好,你就取得生天的資格,這才是生天的正因緣。在佛法裡面講,比如說念佛求生淨土,多少人有這個心願,是不是念佛就能夠生淨土呢?如果你認為念佛,每天念阿彌陀佛,將來就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了。給諸位說這也很危險。怕的是你也墮在這個非因計因。淨土經論裡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在本經裡各位所看到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嗎?不是說念了就能生啊!要念到一心不亂,念到心不顛倒,這樣才能往生啊!不是我天天做壞事不要緊,只要念佛將來我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不會受惡報。哪有這個道理呢?所以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只有記住了這個定律,我們才不會發生錯誤。要往生西方淨土,必須要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認真地去修學。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定要開智慧,只有定沒有慧,不能開悟。所以真正智慧是由禅定,也就是清淨心,本經所講的一心不亂當中所生的,這是萬萬不可以誤解的。一發生誤解,一有偏執,就墮在戒取見裡面了,最後一條叫邪見。邪見裡面最重的是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報應,這是個最大的邪見。這是起一切不正知見,或者是墮於頑空,自己墮落那還罷了,你牽連別人墮落,這個罪過就非常非常重了,將來必墮阿鼻地獄。這五種都是錯誤的見解,所以稱其為見濁。極樂世界的眾生,那些諸上善人沒有這五種錯誤的見解,人皆正知正見。特別是在我們初學這個階段,我們總是免不了要受環境的影響,受別人知見的影響。如果這個環境大多數人的知見都不正,我們想在這樣的環境裡建立一個正知正見,那是談何容易?因此,要想自己得正知見,最好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在那個地方,眼所見、耳所聞,所接觸的環境、所接觸的人事,都是正知正見,自己獲得正知正見的機緣就太殊勝了。所以我們要想轉見濁成智德,要緊的是,我們如何來轉它,使錯誤的見解,變成正知正見,這就是智德。真正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了,這就是佛號裡頭無量光的意思,就是智慧光明無量無邊。
煩惱濁是以五鈍使為體。這個利與鈍恰好是相反的。這五使比前面要遲鈍,沒有前面的猛厲。它的相“三災感召即其相”,三災裡有所謂大三災與小三災。大三災那就嚴重了,就像我們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到宇宙的所有星球,有成住壞空。常常會發現那個舊的星爆炸了、消失了,整個星球的變化,這是屬於大三災。小三災,佛給我們講的就是刀兵劫。就是戰爭,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就是瘟疫,就是流行病。第三種就是饑餓,經上告訴我們,小三災的相,刀兵劫是七天七夜;瘟疫是七個月七天七夜,饑餓是七年七個月七天。我們在此講三災召感,就是煩惱濁的相。這五種妄心,就是講五種錯誤的思想。前面五利使,是五種錯誤的見解,五鈍使是五種錯誤的思想,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劫難。第一是貪心:貪心、嗔心、癡心,慢是傲慢,疑是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聖賢的言語、聖賢的教導,產生懷疑。貪、嗔、癡、慢、疑,是屬於五種根本的煩惱,諸位要牢記,下面一條一條給大家介紹。貪心都是發生在順境,就是我們心裡面歡喜,心裡一歡喜就希望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肯捨給別人、不肯布施給別人,這叫吝啬,也是屬於貪煩惱。自己得到的捨不得,自己沒有得到的拼命去追求。貪心,就是說不能看破,於一切順境裡起貪心。嗔心是在逆境裡面,就是逆緣裡頭不能夠忍受,怨天尤人,起嗔恚之心。所以說,不平之心,不曉得這個順逆境界,每一個人依報正報都有因緣,他享福,過去生中一定種了享福之因;我受罪,我在過去生中一定造作惡業,這一生才得這個果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諸位能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怨天尤人了。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我學佛,深得章嘉大師教誨的利益。就是諸佛菩薩發願弘法利生,諸佛菩薩自己功德圓滿了、福德也圓滿了,還有什麼問題呢?諸位要明白,你自己智慧福德圓滿了,眾生沒有福,諸佛菩薩還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可見得度化眾生,要度那些機緣成熟的眾生。換言之,眾生得度因緣成熟,佛菩薩才出現在世間。眾生得度因緣沒有成熟,佛菩薩就不可能出現於世間。第三癡心。“癡”是愚癡,對於邪正、真妄、善惡、是非、利害,沒有辯別能力,這個就叫愚癡。就以學佛來說,哪個是真正的佛法?哪是假佛法?哪是純佛法?哪個是摻雜了不純的佛法?不能辯別清楚,也是愚癡。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有沒有能力辯別邪正?不能辯別,你就不能斷煩惱障,沒有辦法超越煩惱濁。第四是慢心。“慢”就是貢高我慢,於一切眾生興起了驕傲,不能夠謙虛。世間人總以為驕傲是好事,自己有一點長處、特長,就所謂是值得驕傲,可見得這個驕傲、驕慢,世間人是不願意將它除掉的。他不知道,這個是根本煩惱。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小乘,首先要破除傲慢。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王,第一願教我們修學的是禮敬諸佛。一般學佛人以為這個容易做到,凡是見到佛我都禮拜啊!那你就錯解了經意。你要知道諸佛是誰,你要把境界搞清楚。你對一切眾生有沒有恭敬心?你對著泥塑木雕佛菩薩的偶像瞌頭、頂禮、膜拜。而面對周邊有的人連起碼的友善都沒有,更不要說恭敬。你那個禮敬諸佛做得非常不夠。我們應該懂得不但有情的眾生是諸佛,無情的眾生也不例外。華嚴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禮敬諸佛不容易做啊!無情說的是什麼呢?植物、礦物、桌椅、板凳都是諸佛,你禮敬嗎?華嚴裡面善財童子就是一個榜樣。學生只有他一個,除自己以外都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老師,除我自己以外,每一個眾生都是我的老師、都是諸佛、都是菩薩,你的恭敬心才生起來,謙敬心才生起來,貢高我慢的煩惱才能夠斷得盡。所以菩薩道上修行,只許一個人,這一個人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全都是諸佛。禮敬諸佛是這個意思。贊歎如來也是這個意思。廣修供養還是這個意思。這個境界多麼的寬廣啊!所以才能夠把這個根本煩惱連根拔除。第五是疑心。此地之疑就是對於聖教、對於佛菩薩的教誡、佛菩薩的經典起懷疑。懷疑他所講的理論、方法以及他所講的種種境界。對於世間聖人所說的也懷疑。世出世間聖賢所講的你有了疑心,你就不能決斷,沒有辦法下定決心,沒有法子立自己的主意。這樣一切善法你就無從修習了,這叫煩惱渾濁了我們的自性。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那一邊是諸上善人,他們的見思煩惱都斷盡了,如果我們能有這些善知識作同參伴侶,我們的道業、學業、品德,當然天天長進而不會退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