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改過要發三種心:恥心、畏心、勇心
蔡禮旭老師
“見人惡”可以“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這個改過也是相當重要的學問,所以《了凡四訓》裡面也提到“未論行善,先須改過”,假如我們不改自己過失,就好像你今天縱有行善,把這個行善比喻成水,你把水加到一個水桶裡面去,因為我們還有惡沒有改過,這個惡就是桶子底下破了好幾個洞,你再把水繼續加下去,大半都怎麼樣?流掉了。所以要先把洞補好,往後這些善才會愈積愈豐沛。
那要改過首先要發三種心:第一個要發“恥心”,羞恥之心,第二個要發“畏心”,第三個要發“勇心”。為什麼要發羞恥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大的潛力,都應該可以透過自己的修身可以成聖成賢,所以孟夫子才會給我們鼓勵“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我們有那麼難得的人身,當人容不容易?不容易。既不容易就要把他當好,要不負老祖宗對我們的期許,要當天、地、人三才。那怎麼樣當天地人三才?就是要把天地之德演出來。大地有什麼德?長養萬物。任何的萬物它都不挑都去成就它,所以心胸非常寬廣、非常平等。你看我們把最污穢的東西給了大地,結果它還把它轉化成營養回饋給我們;就好像母親一樣,縱使我們大小便讓母親收拾,母親回饋給我們也是無私的奉獻。所以“地為母,天為父”,我們要把天地之德透過我們這一生好好演出來。
諸位朋友,我們來看看其它的動物數量是人類的幾倍?光是一個原始森林裡面的某一種螞蟻,一個原始森林裡面某一種螞蟻的數目加起來都超過人類的總數,你相信嗎?你看平常一個這麼大的蟻窩有多少螞蟻?更何況是整個原始森林。所以我們能當人希有難逢,不可以辜負這個人生,不可以糟蹋。所以他們可以成聖成賢,我們絕對不能一生完全沒有貢獻,甚至於還造成家庭社會的負擔,那這樣就太慚愧了。所以孟夫子說“恥之於人大矣”,羞恥心對一個人太重要,有羞恥心則可以成聖賢;沒有羞恥心,有可能一生淪為禽獸都不如。所以這個恥心對於一個人是否能夠進德修業相當重要。這是恥心。
第二個要發“畏心”,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而且“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掩飾得不錯,其實那是自欺欺人,“日久見人心”,當人家把你看破了,到時候就一文不值。所以只要肯改過都不嫌晚,所以古代有一生造惡,臨終前突然非常忏悔他一生的造作,結果還得到善終。所以罪惡縱使是“彌天罪惡,也當不得一個悔字”,懂得忏悔,懂得改過,這很重要。所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所以我們下定決心,從今以後要當聖賢的好學生,相信不管過往犯了什麼過失,都可以彌補回來,也可以贏得別人對你的尊敬。這是要有畏心。
而說實在“人生無常”,這個肉身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留得住,所以改過決不可等待,等身命結束了,你想改都改不了,可能一生的惡名還讓子子孫孫蒙羞。有沒有這樣的人?有!我們到了杭州的岳飛廟,看到了一對夫妻,誰?秦桧,你看,跪在那裡讓人家唾棄,已經唾棄多久了?快一千年了。而且你有沒有聽過有人說:我告訴你,我是秦桧的子孫。有沒有?他有沒有子孫?他不敢講。所以讓子子孫孫都蒙羞,那這種事我們不能干,所以要發畏心。
再來要發“勇心”,要很有勇氣去對治我們的壞習慣。所以我記得盧叔叔跟我談第一次話,談了兩個多小時,其中有一句我印象最深,盧叔叔說:對自己要趕盡殺絕(用得詞還真好),對別人要厚道三分。其實這跟我們聖賢常常教誨的“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同樣一個意思,但是盧叔叔用的這個字眼會讓我們刻骨銘心記住。所以往後面對壞習慣現前要怎麼樣?你不要拿刀,那我不負責任,這是形容就是絕對不能退縮。
所以我從這一句就想到一個歷史故事,就是當初在三國時代趙子龍救阿斗,把阿斗捆在懷裡被幾十萬大軍團團圍住,請問他那時候只有什麼念頭?沖出去,要把阿斗保護好。所以我們現在要提升自己的學問,也要有趙子龍的氣魄。過去的煩惱習性多不多?就像這幾十萬大軍排山倒海而來,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退縮的意念,因為你一遲疑,本來還跨出五步,又怎麼樣?退回來數十步,你就會很沮喪!所以不能有退縮的念頭,相信你一定可以把阿斗救出去。諸位朋友,誰是阿斗?我在有一次演講說誰是阿斗?底下的人說劉備的兒子。這是譬喻,要保護好我們本善的心,要讓它真正可以發揚出來。所以這是要有勇氣,不能退縮。
所以《了凡四訓》也提到,對治壞習慣要如毒蛇嚙指,像被毒蛇咬到手指頭,這個時候你會不會遲疑?你會不會說要不要改?還在那裡考慮東考慮西,來不及了,命都沒了,馬上寶刀拿下來切下去,這就是趕盡殺絕,不能讓壞習慣停留半秒鐘。一有念頭馬上怎麼樣?把它轉過來。用什麼轉?我知道你們心裡都有數,那也可以用經文轉,用經文提醒自己。比方說要生氣了,馬上想到“忿思難”,馬上想到“言語忍,忿自泯”。你們都知道我用什麼方法嗎?好,知道就好。
我們提到“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所以也是要有改過的勇氣,改過的方法。所以改過大分三項:有從事上改,有從理上改,還有從心上改。那就好比一顆毒樹,你從心上改是只把它的根斷掉,如斬其根,是從根本改起。所以真正一個人會修行會修身,是時時可以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當他能明白到起心動念的偏頗,馬上修正,決不可能有偏頗的言語行為,這是會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