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山·紫虛居士:我對十二因緣的淺見


 2020/9/10    熱度:1092    下載DOC文檔    

我對十二因緣的淺見

藥師山紫虛居士

  一、前言

  十二因緣是釋尊教法中最重要者之一,它所包含的意義甚多,後世的緣起論:包括法界緣起、無明緣起、業力緣起、唯識緣起等,大多與十二因緣有關。

  十二因緣之前在印度就有,例如在業力緣起論中就含有十二因緣中的一些內容,只是沒有完整的十二支,到釋尊才以自己的證悟而圓滿開示此十二支。但對十二因緣的開示,在經論中似乎有些容易使讀者產生誤解之處,筆者僅提出一些看法,請各位多指正。

  在此我們僅對釋尊在雜阿含(298 經) 、大般涅槃經( 卷25,獅子吼品第23-1) 以及長阿含經( 卷10,大緣方便品第9)對十二因緣內容的開示做一些探討。

  二、大般涅槃經中的開示

  「善男子。十二因緣一切眾生平等共有之。亦內亦外。何等十二。過去煩惱名無明。過去業者則名為行。現在世中初始受胎名為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觸時是名六入。未別苦樂名為觸。習染一愛名為受。習近五欲是名為愛。內外貪求是名為取。為內外事起身口意是名為有。現在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愛。名未來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緣。

  善男子。一切眾生雖有如是十二因緣或未具。如歌羅邏時死則無十二。從生乃至老則得具十二。色界眾生無三種受三種觸三種愛無有老病,亦得名為具足十二。無色界眾生無色乃至無有老死,亦得名為具足十二,以定得故。故名眾生平等具十二因緣。佛性亦爾,一切眾生定當成無上正等正覺故。故眾生悉有佛性。」

  三、雜阿含經中的開示

  「佛告諸比丘。我為說緣起法…… 。彼雲何無明…… 。不知三世、內外、因果、四谛,不知三寶,不知根塵… …,癡暗即無明。雲何行。身口意行。行而有識。識而各色即四大與四陰。名色而有六入,即六入處,即眼入處以至意入處。六入而有處,即六觸身,即眼處乃至意處身。觸而有受。即苦、樂與不苦不樂受。受而有愛,即欲、色有三愛,愛而有取,即欲、見、戒取與我取。取而有,即欲、色、無色三有。有而後生,生異類眾生,於中得陰、得界、得入、得命根。生而有生死,老而白發……,死而命終,暖離色身。」

  四、在長阿含經中的開示

  佛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佛告阿難:「緣觸有受,此為何義?阿難若無眼,無色,無眼識者寧有觸不?」答曰「無也」。釋尊曰「若無耳、聲、耳識、鼻、香、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寧有觸不?」答曰「無也」。(注:即有六根、六塵、六識才有觸)。

  釋尊又曰「阿難,若眾生無有觸者,有受不?」答曰「無也」。又曰「阿難,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阿難,緣名色有觸,此義為何?……,若眾生無有形色相貌者,無有身觸。無名色者即無身觸。」,又曰「緣識有名色,此義為何?若識不入胎者,無有名色。若識入胎不出者亦無名色。若識出胎,嬰孩敗壞,則名色不得增長。若無識而無名色」。

  又曰「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阿難,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則無住處。若識無住處,則無有生老病死悲憂苦」,故知識由名色。緣名色有識。阿難,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有緣生,生緣老死悲憂苦,大苦陰集」。

  五、對此三種開示的探討

  (1)在雜阿含經中的開示 

  雜阿含經所開示者,由佛性因為無明妄起而有第八識,再由於有「妄生存」之動念(即行),由此生起第七識,再由對塵之分別妄想而成前六識,總之,由無明、行、識三支形成眾生的八識身(*)。

  八識身因為無明以致引發其前六識起妄想分別,累積名、相、符號,此即名色。名色與八識是「相」與「功用」,是不一不異,名色即識,識即名色。由八識身對六道之一的執著而形成五蘊身(**),此即六入。此義為六種入世間的器官,此在人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感官(含神識)。在鬼神或天界眾生則可能為「氣」所成之身(含神識)。又由此形成六觸身與六受身。

  以人為例,眼觸身是眼根接觸色塵的部份,即人的眼角膜,包含其特殊構造、形狀與其上的細胞中的眼識。眼受身是眼球的視網膜與附近的特殊結構、形狀及其內細胞的眼識。有這些五蘊身、六觸身及六受身,則面對塵境時,就有愛、取、有等現象。「有」是指此神識已決定以所造的五蘊身出生為該道的一個眾生。此眾生具有陰、界、入、命根。此身在世間又造業,於是有病、老死的現象。這是由無明到老死,稱「生死門」,又稱「順觀」,是由佛性轉成眾生的過程。反之,則稱「逆觀」或「還滅門」,此門可由凡夫破無明,解脫生死,返現本有之佛性。詳情請參閱本人所寫《般若心經白話注解》(法成出版社發行,請參見附錄)。五蘊之詳情,請參照藥師山通訊第25 期筆者所寫的文章。我稱此為「法界的十二因緣觀。」

  此外,在此順便一提,無明之義,無明是癡,沒有道理的癡,楞嚴經說無明無因即此義。無明才會有眾生,無明使眾生執諸法為實有,把虛妄當實有,才叫顛倒。佛斷無始無明,菩薩斷根本無明,阿羅漢斷枝末無明,在此經釋尊所開示者為枝末無明。此經所示之十二因緣是用於六道各界眾生的「通則」。也開示出輪回入解脫之要道。

  (2)在大般涅槃經中的開示 

  此為本經開示十二因緣在人的狀況,故才有入胎之事,這是對輪回狀況的方便開示,因此,經中未提及解脫之道。但提到一點很重要,就是十二因緣不是眾生每一生皆會有十二支出現,例如出生為無色界眾生則沒有入胎之事。但就如同眾生皆有佛性,眾生在輪回中必會有十二支出現的機會(即以空得故)。

  在本經中,無明應是指中陰身由於塵沙無明(此源於過去的業力)而入六道光明中的一種光明,例如投生人道則入紅光之中。決定投生六道的動力即行。「識」指中陰身八識中的阿賴耶識,入受精卵中成為「識蘊」,故稱為初受胎。

  接著是第六識入胎轉成想蘊,其之所想(即名、相、符號)稱為名色,想蘊與名色形成腦部,此時胎中尚未有眼、耳、鼻、舌四個器官。接著是中陰身的色、受二蘊依母胎中的基因記錄制造五種器官(即眼、耳、鼻、舌、身),腦與此五器官合為人的肉身,稱為六入(因為有六種器官能與塵境接觸之故),接著神識再進一步制造六觸身與六受身。

  此時神識依過去生的習氣對塵境生起「愛」、「取」、「有」各種心境。到「有」支之時,此神識(中陰身)才決定要以自己所造的色身(即六入與觸受身)投生人界,故才會由母胎出生。由母胎出生指第八識轉成為現在的識蘊,此是未來(即今生,亦即出胎後的人生)記憶的開始,故經說「現在識名未來生」。即有生就有老病死,有老病死是因為現在的色身(即經中所說的名色、六入、觸、受各種身),故經中說老病死是未來生。

  總之,此經是說人因為過去的煩惱業力才有今日的果報色身,有此色身為因,人才有老病死的苦果。也就是釋尊在此經用十二因緣來說明人界的現象。同樣,十二因綠也可用以說明鬼界、天界、畜牲等各眾生的狀況,但其各支的內容可能不相同,甚至未具足十二支。

  (3)在長阿含經中的開示 

  釋尊在此經中除了敘述此十二支的相關性之外,最主要就是講「名色」的特性,兩且是針對人而說此「名色」。在此經中,無形色相貌即無身觸,這是說名色為五陰的用。「色」是色陰的用,即色陰所屬(所依)的身體的形色相貌。「名」是其他四陰(即受、想、行、識四陰)的相用。

  經中說「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識」,這就告訴我們識與名色是能與所的關系,識是體,名色是相用。識是能依,名色是所依。此經亦說明名色與母胎的關系。經中說「識不入母胎則沒有名色」,這是指前六識與名色的關系(不是指神識),也就是說識與四大結合才有名色,此乃因為識入胎(與四大結合),則才會對色身相狀產生執著,因此才有名色的「色」。

  經文又說「若識入胎不出亦無名色」,此乃因為若識入胎不出,則沒有外界的名、相、符號可執著,故無「名」可成,當然就不會有「名色」。此中所指出胎不是指「出生」,因為出生時識不會離胎,只有人死時識才會出胎。由這段文字可看出「名色」的產生,是由識入胎(後對肉身的執著)到死亡時,識出胎入中陰之前對人界的執著而起。名色乃人(或眾生),自無始以來,很多生入胎與出胎所生的結果(即累積多生的名、相、符號與對色身的形色相貌執著而成)。

  經文中又說「若識出胎,嬰兒敗壞則名色不增長」,此乃因為識離開胎兒(出胎之義)則對色身相貌不會再生執著,故名色不再增長。

  注: 

  (*)「身」:在此指功能(例如識之體)與相用(例如識種子、名色或色身等)和合而成的整體,此中功能指能依,相用指所依。 

  (**)五蘊身有時表示精神身,以方便包含沒有肉體的眾生,有時表示精神身、肉身、氣身和合(如泥和水)之身。在藥師山通訊第25期筆者的文章中,五蘊即指前者,在本文中之(2)與(3)段文章中,五蘊指後者。

  附錄:

  本師佛對十二因緣之開示(雜阿含298經):「佛告諸比丘,我當說緣起法……,彼雲何無明?……不知三世、內外、因果、四谛、不知三寶,不知根塵……癡暗即無明。雲何行?身口意行。行而有識,即六識身。識而名色,即四大與四陰。名色而有六入,即六入處,即眼入處以至意入處。六入而有觸,即六觸身,即眼觸乃至意觸身。觸而有受,即苦、樂、不苦不樂受。受後有愛,即欲、色、無色三愛。愛而取,即欲、見、戒取與我取(四取)。取而有,即欲、色、無色三有。有後有生。生異類眾生,於中得陰、得界、得入與得命根。生而有老死,老而白發……,死而命終,暖離色身。」(以上為大略,有興趣者請看原文。)說明如下: 

  (1) 無明:即無始無明,由此如幻生出各種業障,使人不知三世、三寶等,真如因此無明幻生第八識。 

  (2) 行:起心動念而幻生第七識,由此而有身、口、意諸行進而反熏生諸識相。 

  (3) )識:即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4) 名色:第六識記錄六根與六塵之相互作用而累積各種名、相、符號即成名色。此包括五陰諸相(四大為色陰,名為其他四陰)。 

  (5) 六入:是六種入世間之處,約在細膩身或中陰身階段,是六種「精神器官」。 

  (6) 觸:六入接觸六塵(經六觸身)。 

  (7) 受:三受,即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 

  (8) 愛:第六識與意根之作用。愛即對三界之愛,即貪愛三界之某一界,也就是喜愛六道之某一道。 

  (9) 取:四取,中陰身對三界塵境之貪著而生,即:貪著投生道之五塵境界而生欲取。見取是妄見該道之境界而生執取。戒取是妄求能投生於該道。我取是妄認我已在該道。 

  (10)有:妄以投生道(即三界六道)為實有。 

  (11)生:投生該道而得有五蘊身(陰),得依報(塵)與正報(得界得入)及得命根(肉身)。 

  (12)老死:肉身由老化而終至死亡,死亡是體溫消失。(暖是指人的體溫。)

  ‧由無明而有行,……而有老死。稱「正觀」或「順觀」。順觀稱「流轉門」,因為發生輪回之理。 

  ‧‧由有老死因有生,……,因有無明,稱「逆觀」。逆觀稱「還滅門」,由反省可解脫:即無明滅則行滅,……則老死滅(盡之義)。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