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淨法師:念佛三昧摸象記淺釋(二)


 2020/9/22    熱度:1156    下載DOC文檔    

念佛三昧摸象記淺釋

證淨法師主講(二)

【一日,有客詣關而問曰】 

印光大師閉關念佛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位客僧請法參學。

【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

這位客僧向印光大師請法,說念佛一法,自己已修持二十余年了。

【於生信發願修行, 非不真切。】

客僧說自己在念佛修行的時候,信願修行發願的時候,都非常真切,不是不真切。

【而業深障重】

可能因為自己業障深重。 

【終未能到一心不亂境界。】

一直沒有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客僧問印光大師,盡管自己發願了,信願也非常真切,念佛也很下功夫,為什麼達不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呢?

【窺吾根性, 只合帶業往生】

客僧認為自己的根性不好,只合帶業往生,不能生上品,不能達到情空業盡的境界,只能帶業往生,求生中、下品了。

【雖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冀】

這位客僧說,雖然經書上,祖師開示上,有念佛三昧這種方法,但是自己不敢想,認為這種方法太高了,根本修不了。我們現在也有很多修行淨土的人,跟這位客僧的想法是一樣的,也認為念佛三昧不是我們能夠修持的方法,憑自己的根性就只能帶業往生,求生中、下品。

【其能得之法, 與所得之相, 師其為我言之。】

這位客僧虔誠請法,祈請印光大師為他宣說修行的方法,怎樣念佛能得三昧。請印光大師為自己開示其能得之法與所得之相。

【予曰,】

印光大師說

【三昧境相, 唯證方了。】

念佛三昧的境界,唯親證者能知,只有證到才能知道其中真正的妙義。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我既未證, 焉能宣說。】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像人喝水一樣,冷、熱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我既未證, 焉能宣說”,我沒證到,怎麼敢說呢?印光大師說自己沒有證得念佛三昧,不敢講。這是印光大師的謙卑之言。

【客固請不已。】

這位客僧不肯走並不斷地禮拜祈請,堅持要求印光大師為自己開示。那時候的人,非常真誠,為了求法,不惜一切代價,祈請不已。

印光大師觀機緣成熟,為利益眾生,將修證念佛三昧的過程境相和盤托出。

【予曰, 若論其法, 必須當念佛時, 即念返觀。專注一境, 毋使外馳。】

這一段大家要注意聽。“當念佛時, 即念返觀。專注一境, 毋使外馳”這四句,是我們達到念佛三昧這種境界的初級的方法。也就是達到念佛三昧的下手處。應該如何念呢?當念佛時,即念返觀,什麼叫返觀?我們念佛就直接念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如何返觀呢?這就要講理性的東西。我們自性本來是佛,大家在經書上,祖師開示上看過,眾生本來成佛。十方諸佛同一法身,每個眾生跟佛是平等的,自性是我們的法身體,就是我們本來的家鄉,原本真心。稱它自性,也叫如來藏、如來、妙明真心,也稱第一義谛或本覺,還叫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佛經上,語言名詞不同,但道理是一個,都是表示我們的本心。我們的自性就是法身,遍一切處,盡虛空遍法界,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清淨本然,湛寂光明,本來無一物,不生不滅,於虛空平等,沒有一相,寂滅清淨。這就是體,就是我們的法身體,也是萬法的本體,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在法身體裡邊,生生滅滅,滅滅生生。我們也是時時刻刻都沒離開法身,都在法身裡面,生生滅滅,滅滅生生,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它。可以說,不認識、不承當它就流浪生死。這是我們的體性,也叫它法身,也叫它自性佛。自性佛是不動的,清淨本然,如如不動。虛空能動嗎?虛空不動,這是體。體上如果沒有用就不成慧,不能開發智慧。有體就有用。用是什麼?就是心的作用。什麼叫心?心是從體上起的妙用。現在,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是什麼?是從自性體上起的妙用。這個作用為心。這就是《華嚴經》上所講體、相、用的道理。“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的經題就把整部《華嚴經》的精華都講出來了。一個經題就能講幾個月,甚至幾年。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字、一句,塵說、剎說,無量劫都說不盡。實在講不只是《華嚴經》,任何一部經典,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圓滿的*輪。現在有的居士,看了一本經,就說自己懂得經義了。其實他真的沒有完全懂。佛法不同於世間法,佛法是無量義的,展開了就是三藏十二部,縮小了就是一微塵。廣就是大方廣,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剎,廣大無邊,沒有大小之分。微細就是一微塵。所以說,這是從體性起的妙用,為心。用水與波的關系打個比方。水就是我們的自性本體,波就是我們的心。用的時候,水才有波,沒有用,它如如不動,還是歸於體,歸於水,所以,水是波的體,波是水的用,水、波不二。也就是說,性是心的體,心是性的用,心、性不二。這樣講,是為讓大家知道如何去回光返照。念佛時,心安住在體性上,安住在我們清淨法身上,然後念阿彌陀佛,這句阿彌陀佛是妙用,妙用回來照體,這叫回光返照。這體是不動的,是性。念一句阿彌陀佛是用。它的用返過來照性,以心照性,這為回光返照。要有用,回光返照為慧,為智慧。如果你光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回光返照,就沒有般若智慧。現在念佛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念佛啟發般若智慧的人太少了。就只知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邊念邊打妄想,永遠止不住妄念。這樣修行不得真實利益。明理以後,念念回光返照,念念回歸本性。這樣一念,你的功德具足三千,一念功德無量無邊,消除無量的罪業。這叫般若智慧。何為般若呢?怎麼能啟發般若?回光返照,就為般若智慧。智慧能斷除一切煩惱,能消除業障,使我們的無明煩惱當下斷除。為什麼這麼多念佛人,不得真實利益呢?就是不懂般若智慧,不知道開發般若智慧,也不知道如何運用智慧,永遠不了生死,這是屬於事上念佛。事上念佛對治妄念的方法如同以石壓草,石去草長,終不是究竟之法。只是暫借念佛之力,伏住煩惱,伏住妄念。當你不念佛的時候,就像把石頭搬開了,妄念還是那麼多,不解決根本問題。你一直念佛,你伏住煩惱,伏住妄念,一直伏到臨終,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可以往生中、下品。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生上品沒份。所以過去古人講,二谛不通,上品沒份。為什麼?你心沒開,不懂什麼是我們本來的佛,不懂自性是佛,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不承當自己的佛性,不開發智慧,不能生上品,只能生中、下品。上品往生必須明白心地,從心地上下手,打開本來,見到本性,可以生實報莊嚴土。現在末法時期,很少有人宣播理上念佛方法。許多念佛人以意識心去念去修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事上念,也得利益,得利益太小了。就像這位客僧,生信發願修行二十余年,妄念還是很多,煩惱也還是很多,沒有得到真實利益。想想,讓人心酸,讓人心痛。

我今天講《念佛三昧摸象記》,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如何了生死,如何念佛能往生極樂世界,拿到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你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修行,與你的根性、悟性以及你的決心都有相當大的關系。這種念佛方法,真正明白了,能迅速提升念佛修行的功夫,很快就能打開本來,見到本性。這是圓教,直截了當,一生成就。佛在《圓覺經》、《華嚴經》和《楞嚴經》上都講過,圓人修行一天,相當不圓人修行一劫。真正明白了這種道理以後,念佛一日,相當於不明白這種道理的人修行一大劫,日劫相倍。我們大家應該注意修行的方法。不明自心,修法無益,經恆河沙劫,如沙煮飯,永難成飯,古人用這句話形容不明理修行。是說不明自心,修一切法,就像拿著沙子當飯煮,煮恆河沙劫也不能成飯。佛在《大涅槃經》上也講過,不明自心,不從心性上說一切法,皆為外道。不明白自心,就不是佛法,是外道。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你能真正地理解並運用念佛三昧的方法,去念佛修行,你這一生是真正大福報,福德因緣具足啊。

大家知道了什麼是即念返觀吧,就是念著佛的時候,阿彌陀佛……回頭觀照我們的本性,念念回歸自性,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本來無一物,這叫回光返照,這叫般若智慧。大家念著念著,念三句兩句,當下回光觀想一下,一切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當下就是智慧,就開了一次智慧。當下回光返照的一剎那,就在你無始劫來黑暗的心地裡邊點燃了一盞智慧的燈。一燈可破千年之暗,一智可破萬年之愚。就像屋裡晚間黑洞洞的,把燈一開,滿屋都亮了,就是這個道理。你打開了智慧的燈,你心地裡就消了一次業,一次就消了很多的業障。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只知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智慧的燈沒點起來,永遠不消業障。回歸自性,才能消業障。其它都不消業障,只是方便說。不回歸自性,智慧不開,智慧般若燈不開,怎麼能消業障?太陽出來,照耀九洲大地,萬物都得到生機,都得到光明。如果沒有太陽,這個世界是黑暗的。般若智慧就是太陽光。比太陽還要光輝無量無邊倍。“即念返觀”,大家明白了吧,就這樣去念佛。念念回光返照,這是達到念佛三昧這種境界的下手處,最基本的方法,這是印光大師一生修行的心血結晶,是修行的要點精華。“專注一境”,何為專注一境呢?就是當下都空掉,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我們大家閉上眼睛,把身體觀空掉,森羅萬象一切都空。是不是現出空空蕩蕩一大空境?就專注這個空境。空境是什麼?空境就是佛,就是佛的清淨法身。你專注這一境,那就專注佛啦,那就是佛的清淨法身。一切萬法,不離空境。佛在《華嚴經》講過,一切一切從法界流出,還回歸於法界。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就是這個道理。能時時專注自性,你就真正地悟道了、開悟了,業障就消了,就能一生成就。

“毋使外馳”,心不外緣,千萬別讓它跑掉,跑了拽回來再安住,再跑了再拽回來,再安住,這叫專注,不讓它跑掉。

【念念照顧心源】

在我們念佛的時候,“念念照顧心源”。何為心源呢?前面講過了,再重復兩句。心的來源是什麼?心的來源就是性,性為心的體,心為性的用,所以心、性不二。念念照顧心的來源,就是念念照顧自性。

【心心契合佛體。】

前面講了我們初級的念佛功夫。念上三句兩句,回光返照,再念三句兩句,回光返照。初級下功夫,就這麼念。念上三句兩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下回光一下,回歸自性,了不可得,本來無一物,這叫初級的功夫。

在這基礎上“念念照顧心源”和“心心契合佛體”,功夫又提升了一步。到這時就是成片的功夫了。以前念佛沒有成片,現在心心契合佛體,就是念佛的功夫已經成片了,就是不念自念了。什麼叫成片?成片就是我們念佛時,念著念著,忽然就聽到不念佛的時候,耳旁出來的佛號,這叫初級成片。你不念佛,它自然念,這叫初級成片。這個時候,你就心心契合佛體了。成片的時候,就不要念了,就聽。用聞性去聞,將佛號從法界體上聞回來。聞,大家知道,就是聽的意思。佛號出來了,就不動了,心也不動了,口也不念了。有的念佛人不懂這個道理,還去隨著念。佛號出來了,本來是念佛得力,漸入佳境,可是有的念佛人因為沒有正確的知見,反而茫然了,不知如何應對。甚至將佳境誤作魔境。如果再遇到假善知識誤導,告訴你那是魔境,千萬千萬不要聽。你會更加慌亂不已,甚至把耳朵塞上,真是冤枉!其實不念佛時出來的佛號,是自性在念佛,就已經開發了本來的智慧。我們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妄心念佛,不是真心啊。真心是無念的念。有念的念,有我念的念,叫生死。有“我”就有生死。無“我”就出三界了,就成就了。有“我”就有煩惱,有“我”就有業障。沒“我”的時候,它自然念出來的,你沒念佛,耳邊聽到的佛號聲,那就是自性在念佛。這時候,就不要念了。靜靜地就坐在那裡去聽,但不要專注在這佛號上,當你專住它,想要細細地聽,它就不念了。專注地聽它,它為什麼不念了?是因為你有心住了,佛法是無住啊。佛在經上講,“六根忽動被雲遮”,當有心去聽的時候,你起心動念,那個“我”就立起來了,立個“我相”,自性本體清淨的光明就被遮住了,所以它就不念了。你清清靜靜的聽著,既不是有意去聽,也不是無意去聽。那佛號就越念越清脆,越念越有力。就這樣聽,有意識去聽就不如法了,佛號就沒了,就被壓住了。當你不注意的時候,比如剛睡醒覺,或者其他不注意它的時候,這佛號又出來了,阿彌陀佛...這麼念。你一注意聽,它又沒了,就這個道理。記住,佛號出來以後,不念了,就在那裡不用心去聽、還在聽。大家一定記住啊,不用心,用心它就沒了,這就保養它,讓它自己去念,時時聽著就可以了。這樣念佛,就是念念契合心體,心心契合佛體。就是把這句佛號從法界體聞回來,同時觀照無我。用聞性去聞,聽著虛空法界的聲音,不要安住耳朵上聽,也不要安住心窩裡聽,安住哪裡都不如法。如果安住在心窩裡,這心就“怦怦”跳,心髒跳得急了,長時間這樣聽著就容易成心髒病。如果安住在耳朵上聽,耳朵會發漲,然後頭疼,這都不如法。應當把佛號送到哪裡去呢?把佛號送到虛空裡,讓它念,當下無我。念佛機都不用了。它自然念,還念個不停,這就是成片的境界。不過這是初級成片,還有上等成片。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