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海法師:《因果明鏡論》講記 五


 2020/10/21    熱度:1478    下載DOC文檔    

《因果明鏡論》講記(五)

智海法師講述

2009年5月26日·四川內江聖水寺

今天請大家翻到《因果明鏡論》十七面。昨天我們已經學到第三節,心是業之源。前面第二節,我們講了業的規律。業的規律從什麼地方產生呢?就是從我們微妙的自心開始產生。心是業的來源。所以說,我們不起心動念也就算了,一旦起心動念,它就是一個行為,它就是一個業種。所以,你不起心動念就算了,一起心動念它一定有方向,一定有對境,一定有內涵。而這些東西就是業的構成。你不動,就可以遍在十方;你要一動,有方向的時候,就把自己約束了。你向著其中一個方向,其它方向就沒到。所以要真正達到自由自在,還得要把心行的約束超脫開。身口意三業,意業為主。一起心動念它就會表現在語言上,就會表現在行為上。語言和行動,都是受意識心的支配。所以說,不管是善業、惡業都以心為主;不管是作善、作惡,心就是根本。

今天是這一節的第二個方面,心是禍福之根。禍,是由於作惡業而來。不好的果報,我們就認為是災禍,不願意接受到這樣的果報。但是這樣的果報已經降臨到我們自心身上,於是我們就認為是一種災難。所以,這種災難從哪裡來呢?還是從我們自心思維,身語意三業的造作而來。福報是什麼?福報是從善業當中來的。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有這種善業的時候,我們毫不講條件地去利益眾生。於是,你給予眾生什麼,業的結果當下就能夠回到我們自己身上來,早晚這樣的結果會回饋於我們。所以,當善業成熟了以後,我們接受到這些果報的時候,自然而然適心悅意,領受結果的時候就是那麼高興。所以,禍福的根本來源於什麼地方?還是來源於我們自身。

所以,上面所說的身口意,一切善業、惡業、無記業,其實都是根源於介爾一念。我們當前的這個心念很重要。所以,這一念心的動機,它的差別決定著我們自己業的本質是善、是惡,還是無記。所以說,要考究一個人所做的是善業還是惡業,最主要地還是看本人的發心動機。所以,有很多人不能夠從發心動機上來求,而只是從形象上來求,就妄判別人的善惡。這是很武斷的。比如說,有三個人他們一起去繞塔,其間一位是為了憶念佛的功德而繞塔,另一位是想趁機竊取塔中的寶物,第三個人是盲目地隨著人群,你們去繞塔,我也去繞塔。同樣是繞塔,如果說不求之於發心動機的話,我們看這三個人都是善業。但是,不是這樣。這三個人,他們的身體都在繞塔,但是這個身體是中性的,不屬於善,不屬於惡,沒有善惡的自性。身體繞塔是善是惡?就全看當人的內心,動機是什麼。上面三個人的行為動機有賢善,有惡劣,有無記三種。他為了憶念佛的功德,想要成就佛的功德。佛是怎麼樣覺悟世間的,他就怎麼樣覺悟世間;佛是怎麼樣利益世人的,他就怎麼樣利益世人。這個就是賢善的發心,他繞塔就是十足的善業。其間一位,雖然說身體在繞塔,但是他的發心和動機是為了去竊取塔中的寶物。實際上他繞塔就在窺探,做准備,探虛實,到最後他就是為偷東西而來的。那是惡業,是非常惡劣的發心。第三個人,他是盲目地跟從,所以動機是幾乎沒有動機。人家怎樣辦,他就隨著怎樣辦。是盲目的。所以,他在轉塔時接近於無記的業。

這三個人所造的業,從發心動機上來分就形成了善業、惡業和無記業三類。所以,你說能夠從行為上就判別嗎?不能夠。很多人學了佛以後專門去觀察別人,你做壞事了,你犯了戒了,你怎麼樣了……我說這個話不敢輕易亂說。在僧團當中,有人檢舉,說這個人犯了戒了,僧團都不敢輕易下決斷,都要把當事人找來,問當時是怎麼想的,當時的動機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要這樣做。要問清楚才可以說犯不犯戒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就很主觀,就很武斷,到處去批駁別人,這個又犯戒了,那個又犯戒了……你怎麼知道別人心裡怎麼想的?根本不知道。還有的人,把天下的人一棍子就打死了,“哎呀,這天下真修行人少啊!持戒的人少啊!”你怎麼知道別人修不修行?你是諸佛菩薩再來?你有他心通?你能夠知道別人心裡怎麼想?所以這話輕而易舉不敢去亂說。你要隨便亂說,十足說明我們的無知,很武斷,很主觀。有時候,偏偏說明我們自心沒有修行的觀念,沒有持戒的觀念。所以,要了解眾生的心行不太容易。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往往是求之於人,你不知道自己的心行,你知道別人的心行嗎?所以,你能夠看好自己的心,就是一個修行人的本分。你要利益眾生,也從看好我們的自心,管好身口意三業。這樣修行就蠻好。你要是不在一畝三分地上做功夫,老去管別人,你這人當下就沒修行,當下就背道而馳,當下就不得法。所以,求之於己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有方法得到,只要有正確的方法,我們就不愁得不到。要求之於人的時候,要看命了,別人願不願意和你的意呢?不願意和你的意的時候,你求之於人,誰能滿足你呢?沒人能夠滿足你。所以,有個成語叫自給自足,是自主之道。學佛也是自主之道,要從認識自性上來。我們的自性是圓圓滿滿的,本自具足的,不待求之於人,不待求之於外。能夠安心,當下就能夠滿足。所以這個心非常微妙。善惡、無記,也是從心分散出來的。

又比如,我們通常為了教育孩子,糾正孩子的缺點毛病,父母會嚴厲地呵斥孩子。但這是父母親發自內心的慈悲,希望孩子好,所以是善業;相反有人為了謀求自己的私利,對於上司非常討好,以恭敬的言語行為去巴結上司,但是發心僅僅是希望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已。因為動機是自私的,所以這些行為反而是惡業。所以,你看這個世間上的善惡,能夠從表象上分判嗎?不能夠分判。有首古詩,它說的大概意思是,比如世間上的奸臣,表面上作出一副寬容大度,禮賢下士的樣子,他為了什麼?要招攬人才。但是他的發心動機是什麼呢?為了成就自己的私欲。想奪得天下,想復辟。這些動機如果說最後不暴露出來,你能看得出他是個壞人嗎?你看不出來,所以不太好說。世間上的正人君子,往往覺得無求於人,所以敢說敢干,立場分明,愛恨分明,哪怕是引起別人不高興,但是但求無愧於我心,但求無愧於天理。世間上往往很多人批評他:“這個人太有個性了!做的事太善了!”天下的人你都為得了嗎?為不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善惡標准,都有自己的好惡標准,能為得過來嗎?所以說,善業、惡業要從內在的發心動機上來分判。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給我們說:“樹根為藥芽亦藥,根為毒芽何用說,唯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樹根,它可以做藥,自然而然芽也可以做藥;樹根是個毒藥,樹芽不用說也有毒性。所以,隨善惡來分判,就是依自心發心動機為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不是在表面上去分判。所以,從我們內在的貪嗔癡心所引生的身體、語言的行為都是不善業;而從內心裡面的無貪無嗔無癡所產生的一切行為都是善業。所以,我們有沒有權力輕易去批評別人呢?有沒有權力輕易去否決別人呢?所以這要自尊,也要自重。一個自尊自重的人,就是盡量進化自己,提升自己,圓滿自己。一個真正能夠圓滿自己的,真正能夠自尊自重的人,必然也會尊重別人。所以,我們學佛了解心是善惡之源,就是要我們把根本用功的地方,不要在外面去做表相,成天表現給別人看。看到師父來了,趕緊磕兩個頭,“師父,你看我在磕頭呢!”看到居士來了,趕緊抓一本經書念,“你看,我在誦經呢!”看到同修來了,趕緊把雙腿收起來:“你看,我在打坐,正當用功呢!”一輩子就做這些表相形式。把這些表面形式做出來有什麼用呢?別人倒是贊歎:“你誦經,功德無量!”“你打坐,功德無量!”你怎麼樣,怎麼樣功德無量?不一定是個好事。要看自己的內心是什麼樣的狀態。修行人,不觀照自心的狀態,很難修行。只是檢討別人,目光非常嚴苛,嚴厲,苛刻,到處糾正別人,從來不觀察自己的心行。這個就是與修行背道而馳。

既然我們理解了一切安樂一切痛苦,都是由我們所造的善業惡業所感召而來的,而善業惡業就源於我們當下一念心的發動。所以禍福的根源,實際上就在於我們當前的這一念心性。在《太上感應篇》中這樣告訴我們:“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禍、福在哪兒等著你呢?要不是你造作,哪兒來的禍福?都是我們自己召感出來的。世間上的好好壞壞,哪有什麼定論,都是我們自己由行善行惡而召感出來的。六祖大師也給我們說:“一切禍福,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就是這一切的好好壞壞,一切的快樂痛苦,其實都是從我們自心開始感召而來的。只要能夠認識自心,只要能夠了悟自心,守住自家方寸,要想感應一切好的東西,沒有不通達的。所以說,學佛切忌從他覓。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自性住。要自住於自性,觀照自己的自性,觀照自己的造作。所以,你念佛念的也是一顆心,拜佛也是拜的一顆心,修行也是修的一顆心。經律論三藏十二部,無非不過是針對自心而起功用。如果你不在自心上用功夫,佛法跟你是白說,乃至還成為我們煩惱的根源。我們今天要想求得諸佛菩薩的幫助,要想求得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要求得早日成佛,要求得利益眾生的技能、智慧、方便、神通,等等,等等,都是從自心當中來。所以,要把心能夠認識好。前幾天我們打念佛七,就給你說了,不用心念的人,一個念佛七,兩個念佛七,一輩子都在打念佛七,結果打下來心還是沒有得到對治。這樣打念佛七就僅僅是一個形式。修行也是這樣,念佛也是這樣,所以你每一念心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你看與心相不相應;與信心,與願心,與菩提心,與度眾生心能不能相應;與因果心,與無常心能不能相應。只要你背離了這些,有的時候念佛就念得不清淨。所以,我們平時多在自心上用功。

我們人在一念未生的時候,就像清淨湛然的虛空一樣,善惡還沒有形成。六祖大師給我們說:不思善,不思惡。正當這個時候,哪個是你的本來面目呢?一句話就把你點醒了。我們的本來面目不屬於善,不屬於惡,善惡都是我們造作的。所以,由於心念的發動,趨向於好事它就是善,趨向於壞事它就是惡。最初開始不過起一個念頭,行一件事情。但是,一旦形成開頭,走出這條路了,很容易就沿著老路而去。所以,天長日久,日積月累,習氣毛病串習在一起,就有了善人、惡人的區分。所以得禍得福,全都取決於我們最初的一念。所以,修行萬事開頭難。但是我們已經開了頭,但是大多數開的不是好頭,所以這個非常糟糕。從初生的時候,也許我們接受父母的熏習。有的父母素質高一點,道德水平高一點,教給你的就比較好;有的父母教給你的不一定很好。你從小遇到老師,老師也在教你,熏習給你,但是不一定是如理如法。包括我們身邊的人,你在那個環境當中成長起來,周圍的人都在教你。你看小的時候,抱你出來,左右鄰居都在教你:“這個娃娃好乖,來來來,吃個糖。”“來來來,笑一笑。”都在教你,你那時候的熏習很重要。乃至於我們從小到大,已經經歷過十幾年,二十幾年乃至幾十年了。這裡面你熏習的都是好的嗎?不一定是。所以,我們今天學佛最重要的,是能夠把我們平生積累起來的習慣好好做一番清理,要算一算總賬。看看我們隨時隨地起心動念,開言吐語,待人接物,哪一個是如理如法的?哪一個不是如理如法的?要對自己來一番清點,來一個大盤點。在經過大盤點以後,把我們最粗顯的毛病要記下來,作為靶子一樣。限期把它改正過來。咱們打念佛七也是這樣。在念佛七過程當中,我說目標不要定太遠,就把我們念佛過程當中最大的毛病數出七件,一天對治一件。那你念佛的功用就不小了。雖然說我們現在定的目標不是很大,但是通過一天對治一個毛病,一天對治一個毛病,把這些最粗顯的毛病對治了。其實一個人的毛病又有多少呢?根本的毛病就那麼幾個。無非不過是針對環境的不同,它在不同的形式下爆發出來而已。先把粗顯的毛病給對治了。不管它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你都知道它以什麼方式冒出來。千變萬化,但它始終都是白骨精。你能夠認得出來,就能夠收拾它了;認不出來的時候,就收拾不了它,修行就很艱難。念佛,也就是要針對這一念善惡的區分,一念善惡的熏習。

所以,古代儒家教人“日三省吾身”,每天最起碼要有三次反省自己的身心世界。來觀照自己,來反省自己。隨時隨地要有原則,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非禮勿視。所以說儒家的理,全部來源於自己的修行。它的理在什麼地方?就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學習,也要把這種理落實起來,隨時隨地要能夠尊重真理。所以,禮貌的禮,通真理的理。為什麼呢?因為有所敬畏。認識了真理以後有所敬畏,不敢做的,不敢聽的,不敢說的,就堅決不做。這就是理。我們今天能不能夠守住這些?要把這些落實在平常的生活過程當中。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觀照自心,把持自心,不讓非法的邪念產生,這個就是修行。倘若惡心生起來了,要及時將其消滅,轉化成善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起來了之後,有沒有覺照之心?沒有覺照之心,就失去觀照,失去佛的覺悟功能了。有了觀照以後,是善是惡,就能自然而然對比檢點。看到惡念頭,自然而然能夠以理轉化,以理把持自己,把惡心轉成善心。這樣行持久而久之,善惡自己就作得了主。如果不是這樣去熏習,心沒有經過鍛煉,往往你就作不了主。

所以,很多同修在問:“師父,念佛這顆心怎麼不聽招呼呢?”“我要念阿彌陀佛,它跑到消災延壽藥師佛去了。”“我要念經,這個心早就跑到世俗五欲上去了。”“我要看阿彌陀佛,但是眼睛不由自主就跑到外面去了。”為什麼?就是作不了自己的主。為什麼作不了主呢?沒有經過鍛煉。所以我們今天修持是非常有必要的。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念乃至七念,一天乃至七天,就可以往生,就可以成就,快不快?很快。但是,到那個時間你能不能夠把持?就在我們平常的日常工作當中,日常生活過程當中,要反復檢點,要養成習慣。現前我們不把握內心,你就發現一輩子都把握不了內心;現前你能夠有觀照,持之以恆,念念刻刻,時時處處你都覺得有觀照,就養成素質了。修行就在於持之以恆,就要把它養成我們的素質。真正的修行內涵才能夠生得起來。在善惡當中,我們自己做得了主,生死才算是自由,來去才算是想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才真正說得上稱心如意。如果不然,你不會稱心如意的。今天想去北邊,結果別人一引誘你就跑到南邊了;今天想說句善話、善語,結果別人隨便兩句話就能夠讓你口生惡言。本來這是修行的道器,身口意三業都是修行的道器,但是在世俗五欲的不斷熏陶當中,偏偏成了遭惡的工具。可不可惜?非常可惜。所以,我們未來的命運便把握在自己當下的心性當中。這個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講其它的,也經常說,我們修行其實就是把現前這一念心要安頓好,念佛也是把這一念心要安頓好。當你把這一念心安頓好了以後,是念念往生。一念往生,念念往生。到臨命終的時候,就是究竟往生。就看你當下得不得法。如果當下不得法,很艱難,匯不到道上來。

在宋代,有一個趙康靖公,他為了淨化自己的心念,平常放置瓶子、豆子這兩種東西,默默地觀察自己內心,如果起一善念,就投一個白豆在瓶子裡面;起一個惡念頭,就投一個黑豆在裡面。最初,瓶子裡裝的黑豆很多很多,逐漸地善心串習起來了,它的力量增強了,惡心自然而然就逐漸減少了,最後到達善惡二念都全部忘掉,連瓶子與豆也棄而不用。他的內心因此磨砺得清淨瑩澈。修行就是這樣,都是恭敬。可以說今天千經萬論也是磨練自心的工具。“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都是讓我們回歸到自己圓滿自性的一種方法,一種器具。實際上佛法不離於我們本心,本來就具足。但是,因為多生累劫流浪在外,熏習虛妄分別念頭。所以今天千經萬論,只是一個刮垢磨光的過程。只要把這些毛病解決了,你能夠了悟心性的時候,本自具足。何欠何余呢?一點欠少都沒有,一點多余的東西都沒有。恰如其分。

所以要明了修行。古人就是這樣修行,我們今天也學一學。我們今天考察一下,對自己的心性有所認識的有多少?每天把自己善念惡念記下來的有多少?觀察自己二六時中起善起惡,善多善少,觀察過沒有?如果沒有觀察的話,有很多毛病我們是制止不了的。盡管周圍的人不斷在批評我們,說一次,說兩次,但是我們還是無動於衷。拿起經本來的時候,是道貌岸然:“我在修行!”但是把經書一丟掉的時候,還是我行我素,依然落於黑暗的槽廄當中。這個修行能夠有多少功用呢?所以說,要好好地把修行落實在安身立命的基礎之上。它不是一個消閒性的東西,不是一個業余性的東西,不是一個形式上的東西,要讓我們全神貫注投入其間。


在明朝有一個尚書,一天它夢游園林當中,做夢的過程中吃了別人兩個李子,醒過來以後就自己責備自己:“為什麼我在夢裡面會吃別人兩個梨子呢?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我為什麼就拿別人的梨子來吃了呢?都是我平時義與利不分明。見利忘義,義利之心不分明。所以才導致在夢中干這樣的壞事兒!”所以,僅僅是為做了這麼一個夢,他就斷食好幾天來警醒自己。古人做功夫就是這麼厲害。連夢裡面做了這樣的壞事,都不容放過。但是,我們今天在現實過程中做了很多壞事,你警醒自己沒有?不會警醒自己。常住上為了幫助你,師父要為了幫助你,要給你一種刻骨銘心的學習,你還不願意接受。叫你去跪香,叫你去磕頭,你偏偏不願意。所以說實際上就是自己袒護自己。因為自己袒護自己,所以在是非觀念當中越來越淡薄。你說你學得會嗎?根本學不會。所以說,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

過去有一個八歲的小沙彌,他叫妙顏,長得非常端正。八歲就得到了羅漢神通。有一天,他想教化於王宮當中,所以利用神通飛入王宮裡面。王後看到小沙彌長得十分乖巧,想要抱他。妙顏阻止她:“不應靠近沙門。”王後說:“你年幼就像我的兒子一樣,這麼小,雖然說我來抱你,那有什麼關系呢?”妙顏答道:“你所說的符合人之常情,但時我們的習氣毛病往往是從很微小的地方起來的,就像星星之火一樣。星星之火一點燃,萬裡的野草都能燒盡。又如涓涓之水,哪怕是一滴,天天一滴一滴地,泰山之石也能夠滴穿。所以,每件事情都由細微之處漸漸發展而來,從少到多,由小成大。所以有智慧的人都要遠嫌避疑、防微杜漸。” 功夫從微小處開始做起來,也最容易見進展。比如說你的心性,不該想的,你不要想,防微杜漸。能夠防止一個惡念,就要簡單一些。你要等嗔心發展到非常強烈的時候,怒不可遏的時候,再去控制自己,控制得了嗎?控制不了。甚至身邊周圍有那麼多人來勸你,都勸不了。發作起來了,就像一頭瘋牛一樣,多少根繩子也栓不住。所以,人若能在此一念心性上,從微止住,來反省自己,觀察自心,努力地將這個心源打掃得清清淨淨,光光明明。雖然處於暗室之中,也無愧於天地鬼神。就像這樣來善待自己,尊重自己,積功累德,孳孳為善,自然而然走到哪裡都是光明,都是智慧。那樣好不好?這個就是修行。

所以,心就有這麼奇妙。當你把心按住在善念當中的時候,惡念就很難起來。因為善惡不兩立。心做善事的時候,它就不會去干壞事。同樣的,你要把心安置在惡念當中的時候,善念又絕難起來。它們兩個是生死冤家。所以,你要是能夠善巧用心的話,有的時間很多同修在問:“師父,我念佛怎麼有那麼多念頭?”只能說明你心不專一。當你的心沒有全心全意地投入的時候,就會發現心不僅僅二用,甚至三用、四用,妄念紛飛,它總是要來。你要是習慣了以後,邊念課誦,還邊在打妄想,甚至還邊在睡覺。只有你全身心地投入了,它就會把其它的杜絕。所以,妄念並不可怕,最主要是你的修行過程當中,你的正知正見能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樣的正念當中。當你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念當中的時候,妄念是不治而亡。所以,一句阿彌陀佛能夠念得滋潤,能夠念得至誠懇切,能夠念得專一的時候,何愁功夫不專一,何愁散亂妄念不能夠對治,一定能夠對治。所以,心性就是這樣。

第一章,我們把業的規律和業的根本學過了,下面是第二章。既然然業有這樣的規律,我們來了解有哪些業。業,有世間業,有出世間業;有善業,有雜業;有有漏業,有無漏業。今天我們知道痛苦、歡樂,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都是從善惡業當中來的。所以,對於業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先來學世間業。

第一節,是十業道。業雖然說有很多種,但是歸納起來也並不多,有十個范疇。你把這十個范疇掌握了,學習容不容易?就很容易了。所以,對業的規律有了總體的認識以後,接下來就應該對善業、惡業進行謹慎的取捨。一般善業,我們叫白業;惡業,我們叫黑業。為什麼呢?惡業都是從愚癡無明、沒有智慧當中來的。它是自心最黑暗當中產生的。有智慧有光明的時候,能夠照得清楚因果真理,能夠認得清楚人無我、法無我,世出世間的善業才起得來。一般都是發生在光明之下,智慧之中。稱之為白業。所以,我們對善業、惡業要進行謹慎的取捨。業,我們無時無處不在造業。面對這無量無邊的業,我們該先從哪些方面著手,對業果的道理來引發決定的勝解從而如理取捨呢?所以,我們首先對業果之理要有充分地聽聞思維。沒有充分的聽聞思維,你是分辨不出來的。所以,看經明理。三藏十二部經典,我們學習這些經典主要是為了明了這些理。把法理明了以後,要通過如理思維,實際實修,來引發決定的勝解。把道理想清楚,想透,不要是是而非。今天很多人就是是是而非。怎麼說它是是而非呢?他念佛,念了半輩子,時不時跑來問師父:“師父,念對沒有?該不該這樣念?”對與不對,正確不正確他都不肯定。這樣不肯定的行為,干了半輩子。所以,這個很危險。當你不決定的事情,做了半輩子,是善是惡自己不知道,這危不危險?當然危險。比如你開車在路上,是不是走這條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是不是到達目的地了,你開著車跑了一天兩天,這個很危險。等到你覺醒過來的時候,走錯了。再回過來就花大功夫了。所以,修行不要急功近利,先要把路找好,修行方法要找好,是是非非要分辨清楚,善善惡惡要看得清楚。看清楚了再干。沒有看清楚前,不忙。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先把業果之理通過親近善知識,聽聞相關法理,聽聞道理以後,我們要反反復復地如理思維。在如理思維過程當中,要把道理想清楚。有一絲一毫的疑問,都要請求善知識,都要自己努力地思維。內因外緣加在一起,好好地抉擇,掃除我們的懷疑心,掃除不定心,讓這種道理在內心裡面十分確定。所以,要有這樣的功夫。這叫勝解。有這種勝解以後,我們才能夠如理取捨。

我們今天的修行,可以說大多數的毛病都發生在這個地方。一個是不親近善知識,不聽經不聞法,不看經書,什麼道理都不知道,懵懂無知。因為懵懂無知,所以就胡行亂行,走了半天不知道該干什麼。所以,這個是我們目前最大的毛病。最後叫他如理取捨的時候,他也發生不了取捨。往往該取的取不了,該捨得捨不掉。原因是什麼?道理看不清楚。所以有的人說:“師父,真的不能吃肉嗎?真的不能喝酒了?我能不能少喝點?我能不能偷著喝一點?”這種偷心不死,往往就是毛病。隨時隨地,自己心裡面沒有一盞明燈,要讓別人給你說。但是你現在學法又存在一個毛病,雖然你多而不少聽一點。今天從這個法師聽一點,明天從那個法師聽一點,所聽的都沒有取得決定的勝解,沒有次第性,沒有嚴謹性,沒有決定性。所以,他聽了這個法師的就拿去問那個法師,法師說:“這個講的我不太懂。”要說不懂,還是謙虛的。他能夠承認自己不懂,他不給你回答還算好的。假如要遇上冒充大德的,那就麻煩了。他明明沒有學過這個法門,他要給你說;明明不知道,他要給你評判。要遇上這樣的人就麻煩了。我們現在要求每一個法師都能廣學戒定慧,三藏十二部經典,顯密一切教典,都完全通達,現不現實呢?不太現實。你要遇上這種善知識,是你的福報修得挺好,你往昔時候的善根福德因緣太殊勝了。但是,如果往昔的善業,福德因緣沒有修好的話,今天不太容易遇得上這些善知識。

所以,今天我們是東求求,西求求;這個地方抓一點,那個地方抓一點。但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得到決定的勝解。所以,你在發生如理取捨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取捨。所以,我們念佛法門當中的同修,時不時問:“師父,這樣念對不對頭?”“這樣修對不對頭?”“我要不要一直念下去?是不是還是要持持咒?是不是還要打打坐?”我要怎麼樣,怎麼樣。修了一輩子都在懷疑當中,修了一輩子都在動蕩當中。怎麼修呢?也不見效果。所以,我們看藏地的佛法。拜了師父以後,就好好地跟著師父學;未拜師父之前,就好好地如理觀察師父,看看他可不可以做我的師父。一旦觀察好了,就一心一意,死心塌地跟著師父好好學。在師父這個地方學好了以後,再去參學。所以,這都是有規矩的。沒有規矩的時候,就像跑攤匠。這個地方跑一跑,那個地方跑一跑。一輩子不要希望得到多少好處。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對每個師父都是這樣,它是可有可無的。你要講了我就聽,聽不懂我也不問。我有問題跟你不相關。我要是不相信,自己不好好地如理抉擇。對每一個師父他都是這樣。結緣性的。到處拉關系,人人都是朋友,人人都是真朋友。到最後就麻煩了。所以,一定要通過如理聽聞佛法,如理抉擇取捨。要對因果正見發生正知正見,要發生決定勝解。然後,取捨才有力量,取捨才能夠非常果斷,非常分明。

一切善惡業都依照身、口、意三門而造作,就此三門所造的無量業當中,首先就要把握那些感果非常大的業,那就是根本業。針對根本能夠如理取捨,自然就能防止大罪的發生,從而能夠攝持廣大的義利。依照這樣的道理,佛把一切惡業扼要性的介紹出來,那就是十黑業道。十黑業道就是十種惡業。多不多?不多。只有十種。從身體上來說,表現為三種,殺生、偷盜、邪YIN;從口業上來說,有四種,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绮語;從內心上來說,有三種,貪心、嗔恨心、邪見心。總結起來就是十種惡業。這就是最根本的。犯了這十種惡業,遭受到的罪非常非常大。如果我們斷除十種惡業以後,一能能夠產生廣大無邊的功德利益。所以,反過來就是十種善業。這十種善業就是一切善業的重點,一切善業的根本,也是世出世間法的根本。所以,多不多?也不多。這是十個方面。要把它學好,理解深透,其實也簡單。

這樣,我們對於十種業道能夠深入、細致地思維,把十業以及十種業的果報,都能生起確定地,殊勝地,明了圓滿地定解,這樣才能夠在一善一惡,一正一反當中能夠斷然發生取捨心。才能夠把惡業轉惡為善、反黑為白、毫不含糊。生起定解之後,我們對於黑業惡業,乃至起心動念都應該善加防護,努力做到身口意三門不沾染惡法罪業。戒經上給我們說:“護語及護意,身不作諸惡,此三業清淨,當得大仙道。”“大仙道”就是成佛,不是成仙。佛不成仙,學佛也不成仙。但是,佛法最初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就最喜歡得道成仙了。所以理解不了佛是什麼,認為最高的就是仙。為了隨順我們的文化背景,說最圓滿的大仙就是成佛,於是就好理解了。所以,大仙道就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在哪裡?一個方面,護持自己的語業。語言上,兩舌、惡口、妄言、绮語,要保護好自己不說這些話。“以及護意”,把我們內心守好。貪心、嗔恨心、邪見心,讓我們的心不要有這些惡法沾染。還“身不作諸惡”,要把我們的身體管好,不要造作殺、盜、YIN的惡業。把這三門能夠保護好的話,成佛就綽綽有余了。所以說簡不簡單?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做起來為什麼復雜呢?就因為你沒有學習,沒有理解清楚,認識上不明了,決斷上不果敢。所以,現前我們就猶猶豫豫,反反復復。就由於我們沒有認識清楚。認識不清楚才猶豫,認識不清楚才反復。對於這樣的人沒有辦法,還是要你從自己內心裡面好好地認知清楚。認知清楚了,才是發生動力的源泉。所以智慧是很必要的。

我們對於白業善業,應該非常努力地去行持。應該知道十善業道是一切善法的基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果位的成就,一切增上生的果報乃至決定解脫的義利的產生,都必須以十善業為基礎,不容缺少。所以佛在經中從各個方面對於十善業道的功德作了贊歎。所以說,學佛基礎在哪裡?第一,是入不入門,皈不皈依;皈依以後,就看你對十善業道、十惡業道了不了解,清不清楚;十善業、十惡業了解清楚以後,看你能不能在身口意三業當中,發生非常分明果敢地取捨;如果說能夠發生取捨了,就看能不能夠持之以時。實際上整個修行能不能夠成功,就是這麼幾個因素。就這麼簡單。《海龍王請問經》當中就給我們說:“譬如一切聚落、都城、方邑、國土、王宮,一切草木、藥物、樹林,一切事業邊際,一切種子集聚,生一切谷,若耕若耘,及諸大種,皆依地住,地是彼等所依處所……如是此諸十善業道,是生人天,得學、無學諸沙門果、獨覺菩提及諸菩薩一切妙行、一切佛法所依止之處。”這裡就是把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礎給我們指出來了。不管再高深的道德,再高深的修行,一定是基於十善業道的一種修行。

《海龍王請問經》當中,說一切城市、一切都城、一切方邑、一切國土、王宮。大地上的一切,草木、有情、山川、樹木,包括你做的一切事業,都是因大地而有。如果說沒有大地,這一切存在嗎?那也不存在。所以,大地是荷擔一切,是一切的住處,處所。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大地善法就像什麼?十善業道。十善業道就是大地善法。是一切善法的基礎。所以稱之為大地善法。不管是將來你持五戒,修十善,往生人天途中享受人天增上生的福報,離開十善業能不能夠成就?不能夠成就。乃至於今天有學、無學果位。“無學”果位就是究竟阿羅漢。阿羅漢之前的初果、二果、三果稱之為有學果位。所以,有學無學果位,一切出家沙門所得的功德結果,都離不開十善業道的積聚。所以,今天福德資糧的積聚,實際上就是落實在十善業道當中。

“獨覺菩提”,什麼叫獨覺菩提?獨覺是相對於聲聞來說。聲聞,要依佛講經說法的聲音來開啟智慧。由聲音而聽聞道理,由道理而發生取捨,由取捨而征得果位。所以,他離不開佛的引導。獨覺,是因為往昔時候在佛的面前聽經聞法,法的種子已經種下去了。今生今世哪怕是沒有佛講經說法,他的智慧也很通達,也很上根。通過自己的了悟能力,就能把多生累世從佛那裡聽到的法的種子開顯出來。秋天,他就看黃葉落;春天,他就看百花開。在一般人的眼裡面,花開花落很平常,但是在獨覺的眼睛裡面,一看花開就知道花要謝,一看花開花落就知道這是無常,一知道無常就知道不究竟,一知道不究竟就知道立馬捨棄,追求堅實的法。這種人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我們今天有沒有?往往沒有。你看到年輕的時候,能不能想到自己年老的時候?想到自己年老的時候,我們也像七八十歲的老太婆,牙齒掉光了,只剩兩顆門牙,一笑就不關風。這時候,你在年輕的時候還會想到放逸嗎?還會因為自己年輕而貢高我慢、驕傲自大、放逸不修行嗎?那就不會了。所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看不遠,沒有智慧,自然而然只能夠耽著於目前。我們健康的時候,就知道早晚有一天病緣、違緣、無常將會到來。所以,知道無常緊迫感的話,在健康的時候就抓緊去修行,儲備資糧。但是我們人好多連松鼠都趕不上。你看袋鼠,等等動物,在秋季的時候就知道把東西藏到山洞裡面去,冬季才有吃的。你看動物都有這樣的遠見,而我們人說不定還沒有。健康的時候,不知道好好修行,等到生病了,“怎麼生病了呢?”年輕的時候從來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我看在公園裡,內江、成都、重慶各種大大小小的城市,只有老年人的鍛煉,年輕人就睡懶覺。這是一個很反常的現象。說年輕最好鍛煉,但是你天天睡懶覺;說老年人都七老八十了還鍛煉個啥?但是沒有辦法,年輕的時候沒有鍛煉,只能這樣。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抱佛腳,稍微鍛煉一下,能夠延年益歲,多活兩年。一到老年才感覺到生命的可貴,一旦失去了才感覺到擁有的可貴,一旦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可貴,一旦要死了才知道生時修行的光陰多寶貴。所以,我們不到臨頭不知道這些的可貴。這就是人類的一種短視之處。

所以,知道善業是世出世間一切好處的根本。增上生、究竟圓滿都依靠它來圓滿。所以,我們應該把十善業多思維,多了解清楚。所以十善業、十惡業,這就是根本。把根本理解了以後,修學就開始慢慢地上路了。

好了,今天的時間到了。下來要好好看。

(毒 毒 整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