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八講 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第八講 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佛說八大人覺經》,昨天我們討論了前面四覺。前面四覺的內容主要是講述了佛教的解脫道。所謂解脫道,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每一個眾生都有無量無邊的痛苦、煩惱、束縛、狹隘以及無奈,這些煩惱痛苦,我們怎麼來解決。從前面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第一是我們不了解身心世界的現實狀況,第二是我們智慧定力不足,定慧等持之後,我們還需要有精進心。定慧在左右兩邊護持我們,精進心在後面推著我們往前進。這樣我們就能夠從自己的身心世界當中獲得真正的自由。 第一講的時候,我跟大家討論過了,佛法實際上就是講述了我們每一個眾生的生命內涵,把我們生命內涵的所有力量全部開發出來。在這裡我想再重復一遍,我們內在自由的的力量,是被外界削弱了。削弱的原因是我們對外界有要求,要求越多,內在力量就越小,成反比的。這樣子我們每個生命都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是我們的環境和我們的世界也變得非常脆弱。所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實際上是針對我們內在的力量被削弱的角度來說的。如果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對外界就沒有這樣的一種要求,我們的生命都是絕對自由了,那麼極樂世界就不是一種“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的世界,而是一個極樂莊嚴無量光無量壽的世界了。 所以念阿彌陀佛,雖然是一句簡單的阿彌陀佛,他首先是讓我們獲得解脫的。不過,淨土宗的精神要領,不只是簡簡單單讓自己解脫就算了,還要讓一切眾生都解脫,那就是下面我們要討論的如何獲得生命的幸福。 我在前面說過了。我們每一個眾生內心當中都有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幸福。自由的力量削弱的情況在前面四講裡講過了,那麼幸福是怎麼被我們削弱的呢?這就是《八大人覺經》的後面四覺要解決的問題。 當我們自己能夠幸福了,就一定能夠自由,但是自由的人他不一定感到幸福。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由,完全是從自身的角度來說的。那幸福是怎麼獲得的呢?取決於我們能夠為這個世界付出多少,為他人付出多少,如果你能夠付出1%,那麼你就能夠獲得你的生命當中的1%的幸福的力量;如果你能夠付出50%,你就能夠獲得50%的幸福力量,如果你能付出100%,那麼你的整個生命就是100%的絕對的幸福。 為什麼是成正比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了。比如說在家居士,夫妻兩個人生活在一起,都是凡夫,對對方都有要求。如果對方對你的要求是20%,那麼,如果你能夠付出20%的時候,他很滿意。他滿意了,那麼他就會表現出非常幸福的樣子,你身邊的人幸福了,你當然也就會感受到這樣一種幸福。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幸福的人,那麼我們也就不可能感受到幸福。 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有要求的,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使我們能夠為一切眾生去付出,100%的,沒有任何要求。這樣子整個佛教的解脫道和菩薩道就都完美了。事實上,真正能夠100%的付出,和100%的不要求,只有佛陀才能夠做到。那麼菩薩呢,從1%的的付出開始增加,一直增加到能夠100%的付出。所以我們在這裡,即使只是為別人付出一個微笑,為別人伸出一只手,扶他一把,乃至在骯髒的地上撿起一塊垃圾,放到垃圾桶裡面,這樣的付出也是在創造幸福的一個力量。因為我們在一起生活,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相互依存的。 那麼,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邏輯問題,就是說,當我們不要求對方的時候,我們還會不會付出?還要不要付出?按常人的思維,我既然不要求了,我為什麼要付出?這正好是凡夫眾生的一種局限的狹隘的思維觀念,而這種觀念正好障礙了我們獲得幸福的這樣一種力量。所以我們看小乘的解脫道,解脫的聖人是阿羅漢,他們表現出非常自由的樣子,但是寺院裡給他們塑的像,都不是非常圓滿的。而佛菩薩卻非常的圓滿,這就表明他們獲得了更多的幸福。 從菩薩的修行方法上看,我們知道,“六度”是大乘菩薩修學的一個重心。修學六度,是從布施開始的,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從我們一開始贊歎別人,乃至為貧窮的地方捐獻一點點力所能及的財物,一直到等覺菩薩,甚至到觀世音菩薩,他是正法明如來,他也要布施,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布施無畏。所以,整個生命獲得幸福的根源就是付出,這樣無論在哪一個家庭,無論在社會的哪一個地方,大家對對方,對這個世界都沒有任何要求的時候,身心徹底自在了,然後還能回過頭來盡一切力量去付出,這樣子是最容易獲得一種生命的幸福的了。 當然了,付出是有渠道的,就是我們要有能力能夠為對方付出,比如說對方需要什麼,你能夠有這個力量讓對方得到滿足,這樣你在這個中間就會獲得一種生命的幸福。所以有一句話說:接受布施的人並沒有行布施的人幸福。也就是說行布施的人比接受布施的人更要幸福。這是非常符合大乘佛法的精神。 昨天,我們講述了如何解脫生死,分段生死的痛苦,自己解脫了之後,在三界當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當中,乃至在五陰之法裡面,甚至在十八界(詳細地分十八界就是我們現在的身心狀態)當中。這個世界上的種種財色名食睡,乃至前面所講的“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一切法都拿我們沒有辦法了。也就是說,不管他人如何待我,不管天地如何變化,環境如何變遷,我的內心已經徹底涅槃寂靜了,不再煩亂痛苦,不再被這個世界所干擾了,生命徹底自由了。 在這個時候,大乘佛法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就在這裡了。為什麼關鍵呢?因為這裡頭涉及到一個菩提心,很重要。諸位學廣論的時候就會知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慧,這是三主要道。那麼,菩提心是在什麼地方開始真正啟用的呢?什麼地方才能夠真正的發起菩提心的功用呢?就是在這個地方。 出離心讓我們明確了生死輪回的痛苦,然後得到解脫。解脫了之後,如果諸位在凡夫位的時候沒有發起菩提心,那麼自己解脫了也就跑掉了,不再管這個世界了,就像二乘人一樣。而發起菩提心的大乘菩薩不一樣,他在這個時候,只要自己一解脫,馬上想到的是眾生的痛苦,他知道生命裡面有這麼大的自由,這麼完美的自由,每個眾生為什麼在那邊這麼痛苦呢?這麼一想,他就於心不忍。所以,在菩薩發四弘誓願的時候,第一個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後面才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這一切誓願都是圍繞眾生這個地方生起來的。 所以第五覺悟,我們就要從這裡開始展開,就是自己解脫之後,我們的心態應該是怎樣的,在大乘佛法裡,我們接下來該做些什麼。第五覺是大乘菩薩道的開始,我們看: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大乘佛法菩薩道的開始,在自己獲得解脫之後,倒駕慈航,回轉娑婆苦海當中,普度眾生。那我們現在這生,如果能夠獲得解脫,那麼我們現在馬上就可以回過頭來在苦海當中度眾生。所謂“拔出紅塵夢裡身,回看苦海半沉淪,慈航普渡無休息,厭世翻成救世人”。 我們發菩提心要有目的,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對象。我們在發四弘誓願的時候要很認真的發,其中有兩種情況我們要避免,第一種是發虛願,就是你想,為什麼要度眾生呢?眾生哪裡不好呢?你有時候甚至覺得眾生在輪回,能夠賺錢,有財富,這個世界不是挺美的嗎?如果你有這種感覺的話,那麼你發的這個四弘誓願就是虛願,因為你沒有對象,沒有看到眾生的痛苦,你發起的這個願是虛的,不是實的。如果你能夠真正看到眾生受苦,看到他們苦的根源在哪裡,這時候你感同身受了,想去幫助他們,在這個時候你發起的願,才是真實的願。第二種是發狂願,狂妄的狂。有了願之後你不去做,不去修。雖然你看著眾生受苦心裡著急,可是又不好好去努力,自己也不想求解脫,也不想學習,也不去幫忙。這時候你心有余而力不足,還認為自己發願了,又不去努力,這個時候你這個願就叫做狂願,這樣你永遠成就不了。 所以,菩薩常念,這個“念”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念眾生愚癡生死,另一方面是念自己一定要精進學習,成就智慧,教化一切,希以大樂。是這樣兩方面都要念。 第五覺悟的第一句就是“愚癡生死”,這一句是菩薩修行的落腳點,諸位一定要看到這一點,如果你沒有看到眾生在生死中截然是一個大愚癡,是一個無明黑暗的大夢,你沒有看到這一點,你說自己發起什麼四弘誓願,今天發了願,明天還去炫耀自己,後天以為自己了不得了,再後天呢,看到眾生都過得蠻好的,自己心又退了。這個就不是菩薩的發心了。 所以菩薩發心,先要把世間的痛苦看得清清楚楚,最好是自己解脫,覺悟了之後,覺悟個什麼?覺悟眾生在這裡受這麼大的愚癡痛苦,自己卻毫無知曉,在這種情況下,他心如刀絞,非常的著急,在這個時候,我們經常說的我們發誓,發誓要做這件事情,因為別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解決眾生的痛苦,不能徹底解決眾生的痛苦。世間的學問,世間的科技方法,可以給眾生帶來生活的方便,但是卻沒有解決生死愚癡的方法。只有佛法裡面的解脫道,才能讓每一個眾生得到解脫。 解脫後的菩薩一方面看到眾生受痛苦了,另一方面他又發現每一個眾生原本就不應該受這個愚癡的生死,也就是說每一個眾生的身心當中,本來就有無上妙覺的大智慧,原本就是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自由解脫人。但是,我們總是被這種愚癡的狹隘的觀念局限在五陰十八界的牢籠之中,不得自在,所以冤枉地受盡了生死的苦頭。 在這種情形下,菩薩於心非常的不忍,他無論如何都會生起大慈悲心。這個慈悲心一開始,我們的著眼點就要回到愚癡生死上面去觀照,觀察。接下來,就是“菩薩常念”,菩薩是因為眾生而生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從而恆常思念救度方法。這個思想是佛在《圓覺經》裡面講的,說一切諸佛,因眾生起大悲,因大悲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這是我們大乘佛法修行的一個必然的軌道。 “菩薩常念”,念什麼呢?就是念眾生苦,念眾生本來不應該卻冤枉受苦,是念這個,所以他才會生起大悲。諸位都知道菩薩的大悲,是同體大悲。同體不是說我跟你很親密,不是這個同體,而是說,眾生也就是一切法界有情與佛菩薩本體是完全一致的,無二無別。就是前面我們講的,本體就像藍天一樣,每個眾生的本體都跟藍天一模一樣,都不應該有一絲一毫的烏雲、白雲、彩雲,什麼雲彩都沒有,藍天是完全清淨明朗的,每一個眾生當下的體性也是如此。可是我們被無明、煩惱、愚癡遮蓋住了,被生死流轉的波浪淹沒了,所以我們就看不見自己的這一點。 菩薩正好看到了我們這個本體,然後他就不停地來告訴我們。所以,中國的禅宗就是直接從這裡下手的,開示學人當下契入佛法的正題,正法眼藏。怎麼個契入法呢?如果諸位有這個機緣的話,現在就可以把過去、未來、現在這樣的一個時間觀念以及東、南、西、北這樣的一個空間觀念,這兩種觀念馬上放下,沒有時空觀念了,把時空這種概念這種局限完全打破,那麼人、我、世界就完全灰飛煙滅了。 如果可能的話,諸位可以做個簡單的觀想,觀想這個身體,像白糖放到水裡面一樣,慢慢地融化了,融化在佛陀的自性當中,也就是我們的佛性當中,這個佛性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你看,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現在都慢慢的粉碎了,一直在沉沒,身心一直在粉碎。這樣子粉碎到沒有時間和空間的觀念,這個時候,諸位在這裡如果還有一個相對的我存在的話,那就不對了。如果在這裡你能夠突破對我的執著的話,你就會發現生命真的是很自由,真的是從來沒有人能夠束縛得了我們,真的是如此。那麼在這裡如果能契入的話,你就會覺得,不學佛真的太可惜了。眾生做人一輩子,居然不明白自己生命的內在,真的太可惜。 在這裡,你感受到了之後就會發現,一切眾生都是如此的平等平等。而佛教跟其他任何宗教不一樣的地方也在這裡,佛陀完全秉持的是真理,他不以一個神的位置高高自居,而是看見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圓滿至極地完美自己的生命。在這裡,你可以看得見山河大地、身心世界原本是如此的壯麗,每一個眾生原本是如此的沒有缺陷,人我的任何是非好壞,入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行為動作居然是沒有任何的染污。 看到這樣的情景之後,你能不為那些還不明白的眾生著急嗎?你看到他們明明是清淨的,他們卻在痛苦;你看到他們明明是自在的,他們卻在束縛;你看到他們明明具備無量的智慧,他們卻說自己什麼都不懂;你看到他們明明六根非常清利,看顏色知道是顏色,聽聲音知道是聲音,而且還能分辯,這種種的妙用,是無邊的寶藏,他們卻因迷癡而飽受痛苦。這怎麼能不使菩薩生起大悲心呢? 所以在大乘佛法裡面,大菩薩看到這樣莊嚴而完美的生命,又看到無量無邊的眾生因為不知道這個而飽受痛苦,他生起大悲心。像《般若經》裡面的常悲啼菩薩,非常的難受,他內心非常的替眾生著急。但是著急有什麼用?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就是要發起真正的菩提心,發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的具體落實。 菩提是什麼?菩提就是覺悟,覺悟一切眾生跟佛平等無二,而眾生自己卻不知道。所以,菩提心叫“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佛道”的這顆心就是菩提心的當體表現,就是看到每個眾生跟佛無二無別的這種心態;“下化眾生”就是看到眾生在受苦。 因為許多的修行人,特別是沒有發大乘心的修行人,他自己一旦看到這個世界這麼完美,就自以為是了,就認為沒有什麼眾生在痛苦。實際上他體會不了眾生在沉迷當中的那種痛苦的情形,這個不叫大菩薩。 大菩薩是度眾生的,雖然自己不覺得有眾生可度。《金剛經》說:菩薩度盡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實滅度者。因為他內心看到眾生和佛一樣,所以,他不覺得眾生是他度的,不會居功為己,但是眾生的痛苦他能深深地感受到,能夠感同己受,能夠深深地生起這種大悲心。 所以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內心非常清淨,卻能夠為眾生著想。我常常說,有一句話非常感人,這句話就是,“雖然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如空花水月,但是我還要拼命努力地去完成他”。如此才是菩提心的真正表現。如果諸位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也能夠秉持這樣一種心態,明明知道這是空花水月,你還拼命努力地去做,為眾生去做,因為眾生需要,你就去做了。那麼這樣子的心態就是一種菩薩的心態。 如果是把佛法弄懂了,搞清楚了之後,自己得解脫了,你再以這種心態來做,那個更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層次可以有很多。發起了這樣的菩提心之後,我們就應該考慮如何去救度眾生了。 雖然自己解脫了,但是自己解脫的法門是比較單一的,比如說,諸位念佛,念佛可以解脫;參禅,參禅可以解脫。也就是說,你只要修一個法門,這個法門你修的得當了,上路了之後,如法地去修,你肯定能得解脫。那麼解脫之後,你要度化眾生,就不是一個法門能解決問題,你就要學習一切法門來對付眾生,對付眾生就是讓眾生對付煩惱,而對付眾生煩惱的方法就有無量無邊了。 佛法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佛陀直接宣說真理,把這個真相,輪回的真相,解脫的真相,還有成佛的真相,直接告訴我們,就像宣說極樂世界一樣,直接把這個真相告訴我們,這是其一。其二,是解脫的方法,告訴我們如何去認清生命的所有內含,並起妙用,那麼這裡面就有一個方法的問題。所以佛法,一方面是解脫的方法,一方面就是直接講真理的。 我剛才說了,並不是一個法門就可以普度一切眾生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諸位不要誤會,其實,淨土宗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使一切眾生都得到解脫,但是諸位想想,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相信淨土宗呢?不是的。有些人就不能與淨土宗相應,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是一個大菩薩,你就應該廣學多聞。如果你想專用淨土宗去度化眾生,你就應該學會種種的方式,使他相信淨土宗,使他具備淨土的信願行。禅宗,還有其他宗派的方法都是如此。 所以,菩薩是不怕學多的,包括世間法也要學。所以下面一句話說“廣學多聞”。“廣學”就是指廣泛地學習“五明”,“多聞”就是指多多聽聞佛法。旨在為眾生解脫而學習,不是為自己。如果諸位自己想解脫,前面四覺學完了也就夠了。那麼這裡是菩薩道,你想獲得一種真正的幸福,就要為眾生而學,不是為自己而學,絕對不能為自己而學。 那麼,廣泛地學,就包括世間學問和出世間學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明”。“五明”就是醫方明、工巧明、聲明、內明和因明。內明就是指佛法;聲明是指音樂一類的聲樂學問;因明是指邏輯學,對邏輯學也要懂得,也就說你在說法度眾生的時候一定要有清晰的邏輯思維,不能胡說。如果眾生覺得你是亂說一通,那麼人家就不相信你了;醫方明就是醫學。因為在這個世界,特別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裡,人類多病多災多難。病苦的時候你能夠給他良藥,救護他的身體,之後再給他說法,又解決他精神上的痛苦,這樣子就能使眾生得到快樂了;第五個是工巧明,這個工巧明非常的重要,工巧明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科學技術。如果說你是個大菩薩,你對現實當中的科學技術一竅不通,那眾生對你就不太感興趣了。換句話說,你度眾生的力量也就因此受到局限了。如果這五明你都能夠通達,那麼你度眾生的機緣就很廣,也就是說,會有更多的眾生因你而得到真正的利益。這個在《大智度論》裡面有直接告訴我們:菩薩學習佛法,當於五明中求。這樣子一來,菩薩要學習的就多了。 接下來講多聞,多聞主要是指聽聞佛法。因為佛法對於解脫的方法有一套規范的敘說。如果你光自己解脫了,沒有學這種規范的敘說方法,那麼就是古人所講的: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如果你學通了教理,自己又已經得解脫了,這時候你說出來的佛法,人家一聽就非常的純粹,就是在講佛法。 盡管在語言文字上我們可以隨著各個時代的不同來改變。比如說古人用古文,現在的人就可以用白話文來寫文章,來弘揚佛法,不同的國度還可以利用不同的語言文字,但是一定要用佛法本身所具有的,這樣的一種敘述的體系。因為佛教的這種體系是非常龐大的,不能隨意改。比如說智慧。我們講智慧的時候一定要講不同於世間人所說的智慧,而是般若的大智慧。這樣子的敘述就比較得當了。 如果說敘述不得當,有時候眾生容易產生誤會。比如說,如果你對空性不是很有把握,對語言描述不很准確,那麼描述出來別人一看,跟外道的頑空也差不多,或者跟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的空也差不多,這樣子,那就很容易混亂了。比如中國道家的《道德經》,很多人一看,以為《道德經》和佛法一樣,如果你用《道德經》的這個文字去描述,很容易就混淆佛法和世間法。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勸諸位,如果你想學習大乘佛法,想真正獲得生命的幸福,佛法的聽聞和世間各種技巧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心量要非常大,所以必須要廣學多聞。 廣學多聞,他的目的就在下一句,“增長智慧”,這是內在的。如果我們沒有智慧,你就沒有辦法說明清楚。當然了,智慧有三種,即“一切智”、 “道種智”和“一切種智”。 一切智,就是發了菩提心的大菩薩,在修習解脫道完成的時候,所獲得的智慧。解脫道完成的時候,就是十八界當中,六根六塵六識全部空掉,再也不為世間的一切五陰煩惱所干擾。釋迦如來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很多魔王、魔將、魔兵想來侵犯佛陀,他們在老遠的地方拿起箭來就要射佛,可是這個箭射過來,在離佛三尺遠的地方,全部掉到地上了,射不到佛。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修習菩薩行,你證得一切智,自己解脫的時候,世間的五欲六塵,一切境界都拿你沒有辦法,就像這個箭一樣,它一到你身上,就會被你內心的自在無所求所抵擋,消化了。所以它傷害不了我們。 增長智慧的意思,是菩薩已經有了一切智,但還需要增長道種智,什麼意思呢?增長,是你已經有底了,那叫增長。如果一點智慧都沒有,那就不叫增長了,那就是從新開始了,從零開始。菩薩雖然有了解脫的能力,但是他還需要學習世間的語言、文字、方法,要廣通五明。 所以,諸位如果看到一個出家人在學習世間法的時候,你不要笑話他,他也許就是個菩薩,為了更加廣泛地度化眾生,他才學的,並不是他自己覺得這個好。因為真正的菩薩,他已經看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它的本身沒有什麼好不好的。這個對凡夫眾生是一種障礙,所以他不在上面去追求了,但是為了度眾生,他又必須去掌握這些技巧。所以五明,他都必須去掌握的。當然了,學習道種智的這個過程是非常辛苦的,是菩薩艱難的一個歷程。 一般來說,“智慧” 二字,我們是混在一起講的。你有智當然也就有慧了,如果“智慧” 二字一定要把他分開來講,那麼分別一切法,這叫智;不著一切相,這叫慧。 所謂分別一切法叫智,比如說我們這個妄想,是第六意識,如果你證得一切智之後,這個妄想就被轉化了,轉化為妙觀察的智慧,這就是智了。他能夠起觀察一切法的妙用,善能分別一切法,不著一切想,不著一切相。在《維摩诘經》裡也講了,菩薩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善能分別諸法相的這個就是後得分別智,分別的智慧。不著一切相,就是內心已經獲得一切自由了,所以沒有相可得,無所得。心裡面無一絲一毫的牽掛,掛礙。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智慧的表現。 我們佛教裡面還講五眼六通,有個偈頌說:“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執緣空,照億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相融”。 “天眼通非礙”,就是天眼能夠看到一切障礙物之外的事物,不會有任何阻隔;“肉眼礙非通”就是我們凡夫的這個肉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容易受障礙的;“法眼唯觀俗”的“法眼”是指菩薩的道種智,他能夠分別一切法相,也就是要廣學“五明”,要多聞佛法。從善於世間法的分別上看,這就是法眼。比如說他知道怎麼煮飯,怎麼炒菜,怎麼騎自行車,怎麼開飛機。他都知道了,全部掌握了這一切技巧,這才是法眼; “慧眼執緣空”,這個慧就是指不著一切相。就是你內心真正獲得自由了,獲得解脫了。這就是一種慧眼。 我們經常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祗劫。“阿僧祗”是指無央數,沒辦法數,那麼無央數我們一聽好像很長時間,實際上,這是一個不固定的數。為什麼說不固定呢?因為沒辦法說。“三大阿僧祗劫”的意思,就是說要經過三個階段,你修行得解脫了,獲得“一切智”,這個時候就過了第一個阿僧祗劫;如果你獲得“道種智”了,就是菩薩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已經得成就了,這就過了第二個阿僧祗劫;八地以後一直到等覺,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這四個位置。等覺再一用功,然後證得妙覺佛果了。這樣幾個位置就是第三大阿僧祗劫所修的境界。 所以三大阿僧祗劫不是個時間的概念,是修行層次的差別。那麼菩薩修行最長的階段,就是在第二大阿僧祗劫,因為人生幾十年,你能獲得多少知識呢?你的知識,你的能力又能讓多少眾生感興趣,能說服多少人呢?非常微弱,我們幾乎沒有能力讓所有的人都獲得幸福。所以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增長自己的智慧。 下面一句,“成就辯才”。從無到有,叫做“成”,有了這個願之後,這個願會發生一種力量。比如我們想學騎自行車,想學,這是願,由於你的想學你就去學了,從不會到會了,這就叫“成”。 “就”呢?力合於願,有而保持,這叫“就”。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願意騎自行車的這個願,跟會騎自行車的這個能力合在一起,而且還要保持他。那我們學習佛法也一樣,經常要聽聞,而且經常要溫習,溫故而知新,這樣子你就會有成就。這裡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在智慧上,在辯才上,要從無到有,然後我們還要保持這種能力。 成就辯才,包括成就四種無礙辯才。“四種無礙辯才”,這是佛陀所具備的。菩薩在修學過程中,也是要具備的,只是菩薩沒有佛陀的辯才那麼完美。四種辯才主要是指法無礙辯才、義無礙辯才、辭無礙辯才、樂說無礙辯才。 法無礙辯才,就是指一切的修行方法,我們都掌握了,也就是說眾生如何脫離生死輪回,如何獲得自在解脫,如何得到菩薩道的究竟圓滿,裡面所有的法門,所有的路,你都很清楚了。比如說我們現在說的修行的方法,修行過程以及修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修行方法的具體操作等等,這個你都能很明白了,這就是法無礙辯才。 義無礙辯才,就是對於義理,一切法的義理我們都能夠非常清楚,非常清晰。比如說我們凡夫對於一件事物一個道理的認識都非常的片面執著,那你作為一個大菩薩,度眾生的菩薩,你就不能執著在一個面上,你就要把這一個道理的方方面面都要看得清清楚楚。這樣子世間法出世間法無論從哪個角度,你能夠給他解釋得清楚,同時也可以對每一個道理,這個道理裡面又包涵其他道理的也能解釋得很清楚,這樣一來,所有的道理都是無量無邊,你都沒有任何障礙,這就是義無礙辯才。 第三個,辭無礙辯才,辭就是語言,詞匯,運用甚妙教義對眾人宣說的時候,各種語音詞匯都非常清楚,非常清晰。比如說這部《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翻譯者安世高,他就有能力辯別動物的語言,鳥語他能夠聽得懂。鳥一叫,他就知道這個地方有什麼事情了。他小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外出,走在路上聽到鳥叫,他就告訴他的朋友:待會兒有人要送東西給我們吃呢。朋友問:你是聽誰說的?他回答:剛才鳥這樣叫的。他的朋友不相信。過了不久,真的就有人來送東西給他們吃。朋友這才知道他確實可以聽懂鳥所說的話。其他還有很多,他來中國翻譯了這部《佛說八大人覺經》之後,也有很多情形說明他很有能力,在語言文字上面非常的了不起。一個外來的出家人,能夠把漢文學得非常好,而且把經書翻譯得這麼好,這個也非同小可。 第四個,樂說無礙辯才,樂說無礙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性,非常樂意地為眾生說法。說法的時候沒有厭倦,非常高興,以非常高興,非常安心的狀態去說法,這是菩薩教化眾生的一個能力。 所以要廣學多聞,增長智慧,目的是要成就辯才,那麼成就辯才的目的呢?就是下一句了,“教化一切”。這裡面又包涵很深層的涵義,“教化一切”的意思就是,身以智慧而教,言以辯才而教。 從身教方面來說,你的表現,你的行為,要體現出很有智慧的樣子。也就是你成就了智慧之後,通過你的身體要表現出你是有實踐,有修有證,有觀念有智慧的。通過這樣的一種身體表現使一切眾生得到感化;從言教方面講,就是用有辯才的,能說善道的這樣一種形式來教化眾生,從而感化一切有情無情。 我們不但要感化有情,而且還要感化無情,這個很重要。佛在戒律裡面有規定,規定我們出家人不能踩踏在非常嫩的,正在生長的小草上。小草雖然是植物,我們也不能隨便去采摘,踐踏,讓它遭受這種摧殘而敗壞,這樣子對我們整個身心都有極大的不利。如果在現今這個時代,釋迦佛所教導我們的保護環境的指導思想那是第一流的了。佛陀不但教導我們草不能隨便地采摘,而且還告訴我們山河大地跟我們的身體是沒有差別的,是無二無別的。所以環保很重要,要善待無情。 在佛法上說,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跟我們自己本身是有密切關聯的,情與無情不能截然分開,物質和精神也不能截然分離。所以,當你精神好的時候,主張精神享受的時候,你要注意,物質上也要給它相應的提高和升華。所以,有情無情,我們同樣要對它產生一種感化的力量,這種表現真心與智慧,語言與辯才的這樣子對待一切事物,情與無情都完全平等,這才叫一切。要不然,一切變成了一切人或者一切凡夫,那就不是一切了,所以一切的范圍很廣。 植物雖然是無情,但是當我們內心具備了非常充沛的情感的時候,植物也會因為我們的情感而得到改變,喜歡養花的同修對於這一點就特別清楚了。如果是情感非常冷漠或者不會關心別人的這樣的人,他基本上養不好花。如果會養的人,他一定是對花充滿了感情。特別是養蘭花,要很注重這一點。 如果說,我們對一切有情和無情都能夠平等,那麼這個世界,反饋給我們的就是欣欣向榮的一片生機;如果你的內心是死水一潭,對一切有情無情都漠不關心的話,那麼草木枯萎,我們就看不見欣欣向榮的這樣的一種環境了。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教化一切”。 最後一句,“悉以大樂”,這裡是點題了。這個“悉”就是全部的意思。珍惜一切機緣,賜予究竟圓滿的常樂我淨,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畢竟成佛,這樣才算“悉以大樂”。我們不要以為這個“大樂”是簡簡單單,相對於小樂而言的。這個“大”是超越了大小的大,是《八大人覺經》裡的那個“大”,也是體大的大。《八大人覺經》裡面的“大人”是指菩薩,菩薩為什麼稱為“大人”?正因為他能夠珍惜一切的機緣,對一切有情無情都給予真正的究竟的“大樂”。 我們都知道,有情能夠成佛,可是無情如何能夠“同圓種智”呢?許多人就會產生懷疑了,我們在上網,這個電腦是無情,它怎麼能成佛呢?我們凡夫之所以會這樣問,就是因為我們把有情和無情截然分開了,以為這樣一個無情的世界,跟我們有情是不一樣的。這樣子,你就完全地背離了真正的中道實相。如果我們真正明白了佛法的修行道路,成佛之後,一定是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不會說,你成佛了,你這個環境、世界還是一個骯髒的畜生的環境,不會的,你絕對可以放心這一點。 那麼,一切環境、一切身心、一切世界到最後完全成為一個真正的“大樂”。這個“大樂”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裡面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是四土當中最高的淨土,普賢菩薩回向的就是這個“大樂”的淨土。如果有人懷疑,說“大樂”應該是成佛。諸位,其實只有當你真正成佛了,你才能夠完全的安住在“常寂光淨土”,極樂世界的“常寂光淨土”就是這個成佛的“大樂”,沒有區別的。你到極樂世界去還需要修行的,那是“方便有余土”和“凡聖同居土”。到最後,到達最究竟地,能夠同圓種智的,真正得到“大樂”的,也就是這個“常寂光淨土”。 “第五覺悟”是以解脫眾生的痛苦為前提的,也是我們獲得生命幸福的開始。